一、談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0)在《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数学建模进入数学课程标准和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建模能力成为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改革方向。然而,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数学建模“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仍然困扰着一线教师。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前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也缺乏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初中生的数学建模学习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创建一种具有通用性和统摄性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理论,提出具体可行的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帮助和指导一线教师有效地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认识,本研究以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探查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又希望通过详细的课堂考察和教师深度访谈,全面调查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总结初中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以期研究并得到初中生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及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梳理,分析和研判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中的困境,透视和了解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的障碍;最后,为了有针对性地探查和寻找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本研究从提升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和为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提供系统性支持的视角,提出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策略、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和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策略。由此可见,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通过探究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规律,解答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构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理论雏形,可以有效改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为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此项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各部分的理路分别是:第一部分是导论,简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缘起与意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的研究文献做了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梳理了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为制定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重点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做了文本分析,讨论了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初步分析了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不足;第四部分通过课堂考察和教师深度访谈,详细调查了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构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透视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第五部分分析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存在的局限性、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困境以及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的障碍,意在为探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基础;第六部分主要探讨怎样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从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和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三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
李佳[2](2013)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教学目标是学生预期要达到的行为结果,对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认知教学目标对提高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围绕发展教学目标设计中的教师认知主要研究四个基本问题:(1)调查中学数学教师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认知现状;(2)发展自我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认知;(3)探索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4)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以行动研究为基本方法,对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认知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以发展自身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认知为主旋律,经历了教学目标认知的探索、发展和熟练掌握三个层层递进的发展阶段,通过不断设计、实施和反思教学目标,来提高研究者自身对教学目标的认知,探索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最后,对A教师进行行动研究,验证所得途径的有效性。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中学数学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其表现在: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态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和理解不同;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比较片面,缺乏对课标的认知;教师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认知与教学目标设计存在不一致;缺乏对数学四维教学目标的认知;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上以教师的经验为主,目标陈述具有模糊性和笼统性;对教学目标反思的认知有待提高。2.通过行动研究提高了自身对教学目标的认知。笔者从最初设计教学目标时只认知教材和学生,发展到综合认知课标、认知教材、认知学生、认知单元教学目标等因素;从把教师作为行为主体、使用笼统的行动动词,转变为把学生看作行为主体、使用具体可操作易测量的行为动词进行表述;加强了对三维教学目标和四维教学目标的认知;提高了对生成性教学目标和情感性教学目标的认知;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实施中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实施保持一致;提高了自身对教学目标反思的能力。同时,随着我的认知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3.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综合认知课标、教材、学生、和单元教学目标,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按照课标中的数学四维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注重过程性教学目标和情感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把学生当作行为主体选择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把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完整、可操作;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尽量和教学目标设计相一致,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指导教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成性教学目标的作用,让预设性教学目标和生成性教学目标相辅相成;最后,采取一定的策略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目标认知水平。不仅如此,通过行动研究对A教师进行验证,A教师的教学目标认知也得到了发展。4.影响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它们分别是教师对数学学科的认知、教师对课程的认知、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最后,本研究提出教师认知发展还需要进行参与式教师教育培训的四点建议:(1)提高教师教学目标的相关理论;(2)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提高教师的教学目标意识;(3)提高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4)提高教师对教学目标反思的认知。
唐小淋[3](2019)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预备知识的教学研究 ——以南充十中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的颁布,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预备知识,并且将这些预备知识放在必修一的第一、二章的位置,体现了教育改革对初高中知识衔接的重视程度,力求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初高中的数学学习过渡。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现有教材下,高中数学教师是如何进行衔接教学,再对比现在的衔接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新课标中的预备知识之间存在的差距,以便更好的应对新课标中预备知识的衔接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六个章节来展开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预备知识的教学研究探索。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分析了研究此课题的意义,从而确定研究的内容以及几种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研究本文所需要用到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来剖析当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找出与新课标下预备知识之间存在的差异,并选择其中的教学衔接部分片段进行案例分析。第四章主要根据学生问卷调查以及教师访谈结果,提出针对如何应对新课标中预备知识的衔接教学建议:(1)教师应深入了解新旧课标在预备知识中的教学内容差异,以便更加准确的把握教学方向;(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意识;(3)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良性的成长;(4)教师应注意在初高中数学中,学生在学习方法、自学能力以及思维习惯上存在着些许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第五章主要针对调查分析的结果和提出的建议,并参考新课标中有关预备知识的相关要求,为新课标中预备知识其中两节内容分别制定一份教学设计。第六章主要为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反思。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广大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标下如何将预备知识衔接的更加合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廖彩云[4](2019)在《初中不等式应用题可视化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基本不等式等内容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例题53——借助表格解决“购买方案”不等式应用问题,反映出初中2011年版数学课标对运用可视化方法解决不等式(组)应用问题的重视.因此,如下两个问题值得深究:(1)在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问题教学中,是否落实了可视化的方法?(2)如何运用可视化方法开展初中不等式应用问题教学?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在综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相关课标、教材、中考题等基础上,构建了可视化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模型,提出原样阅读→自我陈述→图形语言→数学语言→数学模型为主要步骤的解决路径,并通过典型案例阐释概念图、鱼骨图、线段图、实物图、数轴、表格、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继而运用构建的可视化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模型,分析和比较初中数学课标、教材以及教学实践运用可视化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问题的现状。第三,依托构建的可视化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模型,对现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内容进行可视化教学设计,并进行常规教学(对照班)和可视化教学(实验班)对比教学实验。研究发现:(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问题教学,未能较好地落实初中2011年版数学课标建议的可视化教学方法.(2)可视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不等式实际应用问题的效率.最后,鉴于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问题教学提出若干建议,认为螺旋式整体渗透可视化教学、多元化使用可视化方法等,是有效开展可视化方法解决初中不等式应用问题的重要保障。因受研究时间、方法与样本容量的限制,可视化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问题的教学效果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铁升[5](2019)在《北师大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数学中的数与式为例》文中指出教材的比较研究是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比较研究的是目前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的两套教材,分别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数学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此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丰富了我国初中数学不同版本教材比较的理论,并且为一线教师在课堂中利用教科书更加科学的教学给予了思路,也为学生能更好地适应自己所用的版本教科书给予便利,更为教材编制者提供了借鉴。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法和统计分析法等,对北师大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以“数与式”部分为例,在宏观、微观和教学适用性三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第一,宏观层面。1.编写理念方面,相同点主要是均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来实现其终身发展;不同点主要是北师大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而人教版关注知识生成过程等。2.教学理念方面,相同点主要是都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并解决问题;不同点主要是北师大版重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的结合及其实用性,而人教版更注重数学文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3.内容编排方面,相同点主要是分式、二次根式知识点在八年级等;不同点主要是二次根式,北师大版在八年级上实数中,而人教版单独成章。4.文本特色方面,相同点主要是外观均黑白为主,彩色为辅;不同点主要是北师大版页数更多更详尽,而人教版侧重于反映学科基础等等。第二,微观层面。1.知识点引入方面,相同点主要是均是问题情境的引入方式多一些;不同点主要是人教版直接引出方式多一些,而北师大版问题情境和复习回顾引入方式多一些。2.例题方面,相同点主要是均是无背景例题占比最大;不同点主要是北师大版注重数值运算与简单符号运算,人教版相对更重视复杂的符号运算等。3.习题方面,相同点主要是基础习题占比最多;不同点主要是北师大版习题总数多一些,人教版课堂练习数量多一些等。4.插图方面,相同点主要是都使用色彩鲜明和谐的插图;不同点主要是北师大版插图总数量高一些等。第三,教学适用性层面。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相同点主要是均是根据新课标和各自版本的教科书、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知识点的引入均是通过问题情境方式来开展的等等。不同点主要是分析本节课教材内容,人教版说的多一点。教学重难点方面,人教版描述的知识性、逻辑性比较严谨,不如北师大版描述的通俗易懂。
王玲[6](2020)在《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中重视教师本位忽视学生主体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改革的推进,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教学活动形式化、教学内容浅表化,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对劳动力的需求。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在现有的研究中,具体以初中数学为对象研究深度学习的较少。研究以此为契机,确定研究问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是怎样的?基于这个问题,确定出三个分问题:(1)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如何架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2)基于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如何归纳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3)如何基于建构起的设计流程设计一个教学案例?研究首先采用访谈法了解一线教师对深度学习的认识程度以及实施情况;接着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深度学习理论,分析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完成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架构;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完成基于案例的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归纳,并对二者进行融合分析,建构起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最后基于教学设计流程进行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并对其中的某些课时进行实际授课,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估和听课教师的评价,确定教学设计的实用性。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流程具体包括:(1)主题规划;(2)要素分析;(3)目标定位;(4)活动设计;(5)教学预设;(6)评价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建议:维护和谐教学生态,激发学生内驱动力;重视课前学情预估,优化学生过程体验;聚焦高阶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渗透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反馈调节;技术适当渗透课堂,提升学生感知效果。
张先波[7](2019)在《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 ——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文中指出从原始的结绳记事,到对于数与形的重视;从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的表达,到初等数学符号的出现;从面向生活实践的零散数学规律,到系统性的数学学科体系。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迈过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之后,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继续生根发芽。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不仅致力于传递古今中外的数学知识和定律,更重要的是在与学校生活中其他学科的交融过程中,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领会数学思想,感悟数学之美。曾有学者指出,数学是关于美的学科,数学是关于艺术的学科,数学是不断反思发展的学科。数学之美,体现在其数字的变幻之美,体现在数学公式的平衡之美,体现在数学发现的探索之美,同时也蕴含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所体会到的获得之美。数学同时还是关于思想的学科,历代数学家根据自己对相关数学领域的研究,不断充实数学思想库,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实现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关于数学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性学科的争论至今仍然存在,数学是一门艺术体现在数学通过艺术化的语言、简练的公式表达,使得数学思想得以发展,数学学科也称为学科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的语言及表达要求精确而凝练地指出相应的意图,要求数学学习者和研究者对于相应数学思想的深刻化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到运用时的精准化。数学同时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原始的数学便发端于人们对于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如古埃及数学文明的发展,便是由于尼罗河三角洲的河道淤积以及洪水泛滥等问题,迫使数学家开始研究淤积的面积,并提供相应的预测。数学的发展往往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数学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必然伴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也在顺应社会的需求。这一点在近现代数学发展史中得到了印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及基础数学研究的日益专门化和数学教育的大众化等趋势,均是数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表现。无论是古典时期阿基米德的几何《原本》,还是现代数学家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关键突破,均为数学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前数学的发展,除了需要数学家和相关研究者持续不断的努力,同时需要学校教育培养出对数学感兴趣、能够领悟数学之美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产生,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使得人类文明的传承有了相对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途径。学校教育的产生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学科教育的发展,使得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能够分门别类的进行传递和发展。正如学者所言,我们的数学教育并非是使每个孩子的都成为数学家,而是要在他们心中埋下数学的种子,使他们感悟和理解数学之美。学科教学的过程,不应当只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科教学应该成为思想领悟的过程,成为数学知识向数学思想跨越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数学思想领悟与获得的基础,是数学深度学习达成的必要前提。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探讨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过程意味着,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等方面进行中学主要数学思想进行培养。从深度教学的视角而言,知识的结构分为符号表征、逻辑结构和意义系统三个层次。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当是超越知识的符号性教学和表层化教学,进而深入到知识的内部结构之中,使学生在领悟数学学科知识的结构的基础之上,获得数学思想的熏陶。从数学知识到数学思想,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飞跃式发展,同时也是教学走向深度的必然要求。当前对于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最终需要回归到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科教学逐步渗透相应的学科思想,培养学生优秀的学科思维,进而促使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中学数学教学而言,中学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相应学科思想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数学思想学习尤其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科思想,即重要的数学思想为线索,将数学知识串点成线成面。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经由学科思想的浸润,通常能够加深对于数学学科的认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促进其对于学科结构的把握。因而,数学思想的教学之于数学教学过程而言至关重要,从数学知识到数学思想的跨越是当前课堂教学应当关注的重点。同时,如何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思维品质,也是一线教师及研究者应关注的的问题之一。
罗庆辉[8](2016)在《高中不等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不等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不等式教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硕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高中不等式教学的相关问题.本文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和测验法.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定位就是学会解题,应对高考,不少学生体会不到不等式的价值,对不等式不感兴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忽视了数学人文知识的作用.因此,本文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探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1)不等式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特别是针对选修部分选取哪些内容用于课堂教学;(2)学生学习不等式这部分内容的总体感受怎么样?哪些地方的学习比较困难;(3)中学教师一般采用哪些方式教不等式内容,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本论文共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为什么研究不等式教学以及如何研究高中不等式教学.第二章主要对教材、《课标》以及现有的与不等式教学有关的文献进行了研究,研究高中不等式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定位.第三章主要介绍对学生的测试与访谈结果,以及与一线教师的访谈结果.在第四章中,我选取了四个教学案例,对这四个教学案例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对高中不等式教学提出我的建议.
龙运植[9](2016)在《七年级学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常见错误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与方程、函数、分式及二次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理解不等式(组)解集的意义,灵活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正确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问题的关键。但由于学生对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理解不透彻,常常会出现一些不易觉察的错误,因此必须要及时指出错误,并减少错误的发生,同时对错误要持积极的态度,并善于利用错题的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首先通过对贵州省三都县丰乐中学七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解题错误的态度和认知。然后通过学生的测试分析、实际解题案例,并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收集的教学案例对七年级学生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的常见错误类型进行归类。并通过访谈,了解老师对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及应对策略,通过教学案例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最后从学生、教师及家长三个方面提出了预防解题错误的一些建议,也为自己今后的教学设计出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施俊进[10](2017)在《“单元再建构”:章节起始课教学的实施智慧——《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实践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单元再建构"是指根据数学知识发生的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学生学习的基础与可达到的高度以及思维发展水平,将学材(知识)分为不同的单元或模块,分课时实施,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进而习得学习方法,优化思维品质。考虑到"不等式(组)"和学生已学的"一次方程(组)"的联系,对《不等式(组)》一章的起始课《不等式及其解集》进行"单元再建构"。实施"单元再建构"教学,要系统整合知识体系;要认真研究学习情况,注意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步,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匹配,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相呼应。
二、談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談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及论题说明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 |
一、数学建模的兴起 |
二、数学建模教育的育人价值 |
第二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数学建模教育的萌芽起步阶段 |
二、数学建模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 |
三、数学建模教育的稳步发展阶段 |
第三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问题解决理论 |
二、知识迁移理论 |
三、深度学习理论 |
第二章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要求 |
一、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要求 |
二、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
三、对课程实施的建议 |
四、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二节 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呈现与编排 |
一、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呈现 |
二、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编排 |
第三节 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
一、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
二、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总结 |
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课堂考察 |
一、课堂考察与分析 |
二、教师访谈与分析 |
第二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一、七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二、八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三、九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及数学建模能力结构 |
一、初中生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 |
二、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 |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困境分析 |
第一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分析 |
一、数学建模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脱节 |
二、教学内容缺少真正意义的数学建模问题 |
三、教学内容与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不适切 |
四、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忽视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 |
第二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困境分析 |
一、学校和教师对数学建模教学不够重视 |
二、数学建模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
三、数学建模教育理念不适应数学建模能力培养 |
四、数学建模教学缺乏培训和理论指导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困难分析 |
一、数学建模学习方式需要转变 |
二、尚未掌握数学建模的学习路径 |
三、学习进阶过渡中遇到障碍 |
第五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
第一节 制定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的依据 |
一、依据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分析 |
二、依据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 |
三、依据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现状 |
第二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
一、反映数学本质,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二、贴近学生现实,体现数学建模的真实性 |
三、注重数学建模过程性,体现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
四、注重选择变式问题,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迁移 |
五、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全面提升数学建模能力 |
六、面向学生的长远发展选择数学建模内容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由平铺直叙转变为创建有利于数学建模的真实问题情境 |
二、由教碎片化知识转变为教完整的建模知识 |
三、由教会做题转变为教会解决问题 |
四、由强调记忆转变为致力于知识迁移 |
五、由重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 |
六、由单项能力训练转变为数学建模能力综合提升 |
第四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策略 |
一、学习完整的数学建模知识 |
二、学会条件化地储存知识 |
三、学会深度加工知识 |
四、掌握提取知识的路径 |
五、改善数学建模的程序与方法 |
六、学会类比与联想 |
七、学会知识迁移 |
结语 |
附录一 七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八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九年级数学建模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2)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态度 |
1.2.2 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 |
1.2.3 教师对教学目标陈述的认知 |
1.2.4 教师对教学目标实施和反思的认知 |
1.3 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教师认知的相关研究 |
2.1.1 教师认知的定义 |
2.1.2 教师认知的相关研究 |
2.2 教学目标设计的相关研究 |
2.2.1 教学目标 |
2.2.2 教学目标设计 |
2.3 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研究进展 |
3 理论基础 |
3.1 认知理论 |
3.2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 |
3.3 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 |
4 研究的总体设计 |
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4.2 研究的过程 |
4.3 研究的方法 |
4.3.1 行动研究法 |
4.3.2 三角互证法 |
4.4 研究的工具 |
4.5 数据资料的收集、处理 |
4.6 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
5 JS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认知现状研究 |
5.1 研究的设计 |
5.1.1 研究的对象 |
5.1.2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
5.1.3 研究的效度 |
5.2 教师教学目标认知的现状分析 |
5.2.1 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态度 |
5.2.2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5.2.3 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 |
5.2.4 教师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认知 |
5.2.5 教师对数学四维教学目标的认知 |
5.2.6 教师对教学目标陈述的认知 |
5.2.7 教师对教学目标反思的认知 |
5.2.8 小结 |
5.3 原因分析 |
5.3.1 教师的反思 |
5.3.2 教师的经验 |
5.3.3 教师的知识 |
5.3.4 环境的影响 |
6 教学目标设计中“我”的认知发展行动研究 |
6.1 研究的设计 |
6.1.1 研究的范式 |
6.1.2 研究的对象 |
6.1.3 实践研究活动及其进展 |
6.2 “我”的认知发展过程 |
6.2.1 认知发展的探索阶段 |
6.2.2 认知发展的发展阶段 |
6.2.3 认知发展的熟练掌握阶段 |
6.3 研究的结论 |
6.3.1 “我”的教学目标认知得到了发展 |
6.3.2 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途径 |
6.3.3 教师认知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
6.3.4 小结 |
7 对 A 教师的行动研究 |
7.1 研究的设计 |
7.1.1 研究的范式 |
7.1.2 研究的对象 |
7.2 研究的过程 |
7.2.1 前期准备工作 |
7.2.2 获得认同 |
7.2.3 相关教学目标认知的研讨活动 |
7.2.4 体验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
7.2.5 行动研究后 A 教师的教学目标认知发展状况 |
7.3 研究的发现 |
7.3.1 教学目标设计中 A 教师的认知发展 |
7.3.2 A 教师在教案中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加完整可操作 |
7.3.3 A 教师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实施的一致性有所提高 |
7.3.4 A 教师对教学目标认知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7.3.5 小结 |
8 影响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因素 |
8.1 教师对学科的认知 |
8.2 教师对课程的认知 |
8.2.1 教师对《标准》的认知 |
8.2.2 教师对教材的认知 |
8.3 教师对学生的认知 |
9 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
9.1 研究的结论 |
9.2 关于发展教师教学目标认知的建议 |
9.2.1 提高教师教学目标的相关理论 |
9.2.2 根据学科的特点,提高教师的教学目标意识 |
9.2.3 提高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 |
9.2.4 提高教师对教学目标反思的认知 |
9.3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9.3.1 研究的创新点 |
9.3.2 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和获奖情况 |
(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预备知识的教学研究 ——以南充十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 国外现状 |
2.3 国内现状 |
2.3.1 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研究 |
2.3.2 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研究 |
2.3.3 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实践教学研究 |
第3章 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 |
3.1 高一学生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对象 |
3.1.3 问卷编制 |
3.1.4 数据处理 |
3.1.5 问卷结果与分析 |
3.2 教师访谈 |
3.2.1 访谈对象 |
3.2.2 访谈内容 |
3.2.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3.3 教学衔接部分案例分析 |
3.3.1 《因式分解》部分内容案例分析 |
3.3.2 《二次函数》部分内容案例分析 |
第4章 针对新课标中预备知识的衔接教学建议 |
4.1 深入课标,明确教学方向 |
4.2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4.3 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4.4 注重初高中数学的差异 |
第5章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预备知识的教学设计案例 |
5.1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
5.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一新生数学学习衔接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 B 高中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在学期间的实践情况 |
(4)初中不等式应用题可视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数学可视化教学相关概念 |
2.2 数学应用问题解决的模型研究 |
2.3 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研究 |
2.4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教学研究 |
2.5 研究综述的思考 |
第三章 可视化解决不等式应用题的理论模型 |
3.1 数学可视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
3.2 数学应用/建模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型 |
3.3 可视化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的案例分析 |
第四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视化教学设计 |
4.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课标分析 |
4.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材分析 |
4.3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学建议 |
4.4 基于人教版的可视化教学设计 |
4.5 可视化教学整体设计评析 |
第五章 可视化解决不等式应用题的教学实验 |
5.1 实验设计 |
5.2 实验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测试题分析 |
5.6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北师大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数学中的数与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依据 |
1.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内在吸引力 |
2. 基于教师课堂的教学需求 |
3. 基于教材编写的讯问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三) 文献综述 |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3. 现有研究的启示 |
(四) 概念界定 |
1. 教科书 |
2. 初中数学教科书 |
一、教科书宏观方面的比较分析 |
(一) 编写理念的比较 |
1. “北师大版”编写理念 |
2. “人教版”编写理念 |
3. 两版教科书编写理念比较分析 |
(二) 教学理念的比较 |
1. “北师大版”教学理念 |
2. “人教版”教学理念 |
3. 两版教科书教学理念比较分析 |
(三) 内容编排的比较 |
1. 两版教科书的章节编排 |
2. 两版教科书章节编排比较分析 |
(四) 文本特色的比较 |
1. 外观特点的比较分析 |
2. 设计风格的比较分析 |
二、教科书微观方面的比较分析 |
(一) 知识点引入的比较 |
(二) 例题的比较 |
1. 例题的背景水平比较 |
2. 例题的运算水平比较 |
(三) 习题的比较 |
1. 习题的类型比较 |
2. 习题的题量比较 |
(四) 插图的比较 |
1. 插图的类型比较 |
2. 插图的数量比较 |
三、教科书教学适用性的比较分析 |
(一) 教学过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
1. 北师大版教学过程设计 |
2. 人教版教学过程设计 |
3. 二者之间的比较分析 |
(二) 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
1. 教师对两版本教科书教学效果的评价 |
2. 学生对两版本教科书教学效果的评价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 思考与建议 |
(三) 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深度学习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学习 |
1.1.2 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学习 |
1.1.3 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学习 |
1.2.2 深度学习 |
1.2.3 教学设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深度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
2.1.1 深度学习概念的研究 |
2.1.2 深度学习的基本过程 |
2.1.3 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
2.1.4 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 |
2.1.5 深度学习研究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深度学习理论 |
2.2.2 理解为先单元设计理论(UbD)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深度学习四个关键步骤 |
3.2.2 深度学习特征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案例分析法 |
3.3.3 访谈法 |
3.4 研究思路 |
第四章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流程建构 |
4.1 自深度学习理论而下架构 |
4.1.1 主题规划 |
4.1.2 要素分析 |
4.1.3 目标定位 |
4.1.4 活动设计 |
4.1.5 教学预设 |
4.1.6 评价反思 |
4.2 自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而上归纳 |
4.2.1 案例归纳一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
4.2.2 案例归纳二变量与函数 |
4.3 二者融合分析 |
第五章 指向深度学习的分式主题教学设计案例 |
5.1 分式主题规划解读 |
5.2 分式主题要素分析 |
5.2.1 分式主题教学内容剖析 |
5.2.2 学习情况分析 |
5.2.3 分式主题教学方法分析 |
5.3 分式主题目标解析 |
5.4 分式主题活动设计 |
5.4.1 分式主题课时划分 |
5.4.2 分式主题学习任务设计 |
5.5 分式主题整数指数幂教学预设 |
5.5.1 整数指数幂教学设计 |
5.5.2 课后评价与反思 |
5.6 分式主题评价反思 |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6.1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讨论 |
6.1.1 关于研究设计的讨论 |
6.1.2 与一般教学设计的区别的讨论 |
6.2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结论 |
6.3 研究建议 |
6.3.1 维护和谐教学生态,激发学生内驱动力 |
6.3.2 重视课前学情预估,优化学生过程体验 |
6.3.3 聚焦高阶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
6.3.4 评价渗透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反馈调节 |
6.3.5 技术适当渗透课堂,提升学生感知效果 |
第七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基于核心素养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教学设计 |
附录3 :《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 |
致谢 |
(7)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 ——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数学育人价值实现与当前课堂教学实施的矛盾 |
二、数学学科思想教学与当前教学变革的错位 |
三、学生深度学习达成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偏离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数学课程的研究 |
(二) 关于数学知识及其教学的研究 |
(三) 关于学科思想方法的研究 |
(四) 关于数学思想的研究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数学思想:内涵与意义 |
第一节 数学思想的发展回溯 |
一、数学思想的发展历史及阶段 |
二、我国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发展 |
第二节 数学思想的含义 |
第三节 数学思想的特征分析 |
一、内隐性 |
二、连续性 |
三、可迁移性 |
第四节 数学思想的价值分析 |
一、数学思想的教学价值 |
二、数学思想的发展价值 |
三、数学思想的应用价值 |
第二章 中学主要数学思想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一节 数学发展史上的主要数学思想 |
第二节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 |
一、数形结合思想 |
二、分类讨论思想 |
三、转化或化归思想 |
四、类比或递推思想 |
五、构造或建模思想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 |
二、数学能力与数学思想 |
三、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 |
四、数学素养与数学思想 |
第三章 当前中学数学思想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学数学思想教学现状调查的描述分析 |
一、中学数学教师思想教学的基本情况 |
二、中学教师数学思想教学现状 |
第二节 中学教师数学思想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教师自身对于数学思想的认知 |
二、学生数学学习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
三、教材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
四、教学活动组织的适切性 |
第三节 问题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深度教学的中学生数学思想建立过程 |
第一节 中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以观察能力为基础 |
二、以猜想能力为辅助 |
三、论证思维的建立 |
第二节 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
一、深度学习之内涵 |
二、深度学习与数学思想的建立 |
三、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
第三节 深度教学以促进数学思想的培养 |
一、深度教学之意涵 |
二、深度教学与数学思想的建立 |
三、深度教学以促进数学思想的培养 |
第五章 中学数学思想及其培养策略 |
第一节 学科思想的特性与数学思想的价值 |
一、学科思想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数学思想的学科意蕴 |
第二节 中学主要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学数学思想培养所必备的学习经历 |
二、中学数学思想培养的教学过程 |
三、中学主要数学思想的培养 |
第三节 中学主要数学思想的培养策略 |
一、分类讨论思想的培养策略 |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策略 |
三、转化或化归思想的培养策略 |
四、递推或类比思想的培养策略 |
五、构造或建模思想的培养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高中不等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2.相关文献综述 |
2.1 与教材相关的已有研究 |
2.2 与不等式教学现状有关的已有研究 |
2.2.1 解不等式的学习 |
2.2.2 简单线性规划的教学 |
2.2.3 基本不等式 |
3.问卷调查、测试与访谈结果分析 |
3.1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
3.1.1 学生学习不等式的感受 |
3.1.2 学生对不等式的认识 |
3.1.3 不等式的课堂教学 |
3.2 对学生测试结果的分析 |
3.2.1 基本不等式的掌握情况 |
3.2.2 柯西不等式的掌握情况 |
3.2.3 学生对简单线性规划的掌握情况 |
3.3 与一线教师的访谈 |
4.不等式教学案例分析 |
4.1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教学案例分析 |
4.1.1 教学设计 |
4.1.2 教学设计分析 |
4.2 简单线性规划教学案例分析 |
4.2.1 教学设计 |
4.2.2 课堂实录 |
4.3 基本不等式教学案例分析 |
4.3.1 教学设计 |
4.3.2 案例分析 |
4.4 柯西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案例分析 |
4.4.1 课堂实录 |
4.4.2 案例分析 |
5.不等式教学反思 |
5.1 如何处理不等式选修部分的教学 |
5.1.1 要选但不全选 |
5.1.2 重视基础、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 |
5.2 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 |
5.2.1 教师层面教学方法的改进 |
5.2.2 学生层面学习方式的改进 |
5.3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
5.3.1 基本概念要理解到位 |
5.3.2 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 |
5.3.3 改进数学教学方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9)七年级学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常见错误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解题错误的研究现状 |
1.2.2 对不等式(组)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2 现状调查分析 |
2.1 研究设计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对象 |
2.1.3 调查实施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2.2.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2.2.3 测试卷结果与分析 |
2.2.4 七年级学生解不等式(组)错误的原因分析 |
2.2.5 课堂观察及教学案例分析 |
3 建议 |
3.1 给学生的建议 |
3.2 给教师的建议 |
3.3 给家长的建议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七年级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测试题 |
致谢 |
(10)“单元再建构”:章节起始课教学的实施智慧——《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实践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教学设计 |
二、简要教学过程 |
(一) 解决问题, 激发生成 |
(二) 类比联想, 促进生成 |
(三) 深入探究, 自主生成 |
(四) 反思总结, 实现生长 |
三、教学反思 |
(一) 系统整合知识体系 |
(二) 认真研究学习情况 |
四、談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D]. 刘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2]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行动研究[D]. 李佳. 山西师范大学, 2013(10)
- [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预备知识的教学研究 ——以南充十中为例[D]. 唐小淋.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4]初中不等式应用题可视化教学研究[D]. 廖彩云. 广州大学, 2019(01)
- [5]北师大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数学中的数与式为例[D]. 王铁升. 渤海大学, 2019(01)
- [6]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 王玲.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 ——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D]. 张先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高中不等式教学研究[D]. 罗庆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9]七年级学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常见错误的调查研究[D]. 龙运植.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1)
- [10]“单元再建构”:章节起始课教学的实施智慧——《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实践与反思[J]. 施俊进.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