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物资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代发刊词(论文文献综述)
齐廉允[1](2019)在《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文中指出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这个新国度正在发生的一切,中国知识界倾注了源源不断的热情与信念,留下了数量丰富的论着、通讯等。这些资料既是关于苏俄所走道路最即时的“中国记录”和“中国认知”,也是当时中国知识人对社会主义道路认知心路历程的最忠实记录。因此,梳理研究1917-1937年间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情况,既可以追本溯源,扩充视野,探究知识界视野中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蕴与内涵,丰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场域;也可以为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渊源所自与对比参照,深具理论、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综合借鉴政治学、知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采用了整体研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首先考察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传入引起的中国知识界乃至中国知识生产的变化;其次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三个层面剖析了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即“苏俄道路”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而后讨论了其时知识人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与参照作用,亦即中国应该如何做。最后,不仅讨论了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原因,还提炼出一些当时知识人审视一国发展道路时所倚重的具有普遍价值的指标。导言部分首先阐释了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对国内外已有的学术文献进行述评,寻找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认识路径,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讨论知识界与“苏俄”问题的互动。十月革命推动了“新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主义”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中国知识界的存在状态,也赋予知识新的内涵与价值,而这种改变又推动了“主义”传播的速度与力度。“学问”与“主义”这种相辅相成的动态关系在“苏俄”问题上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基于“救国”、“寻路”等现实政治的需要,中国知识界对苏俄的认识也从一种政治现象逐渐变成一个学术问题。越来越多的知识人到访苏俄并在此留学,组建与苏俄相关的研究会、出版刊物,并讨论其政治生态、制度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赋予与苏俄相关的知识生产以新特点。此章内容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必要准备与铺垫。第二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政治发展的认知。知识人认为,革命既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路径,不仅对俄国有重要意义,对世界格局转变,乃至社会发展演变新模式的确立都意义重大。他们确认共产党的领导是苏俄能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最重要要素。为应对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党必须进行自身建设以保持其先进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苏俄革命与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知识分子因为特殊的地位与职业特点,也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在知识人看来,苏俄的政党制、合议制、选举制等都有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评价一国政治运作与政治行为,最终都会归于民主与专政的分歧,这种认知模式在知识界讨论苏俄政治发展时尤其表现的明显。换言之,苏俄政治到底是民主的还是专政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就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第三章讨论知识界关于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论争。1917-1937年间,苏俄的经济至少经历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政策等3次大的调整与转变。经济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引起知识界的热情关注,政策调整的原因、内容、效果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都是知识人关注的重点。在他们对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认知中,始终充斥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歧。为强化自身观点而驳斥对手观点,知识人从所有制形式、资源配置方式、工业化、集体化等方面展开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并就这些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他们之所以作这样的争辩,其实质还是希望凭此判定苏俄的国家性质。这种判定对新生的国家——苏俄而言,无疑是重要而关键的,不仅直接决定着该政权的命运与前途,还关系着它的榜样与引领价值。第四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文化教育效用的认知。知识人注意到戏剧、电影、绘画、出版、教育等在苏俄都承担着塑造新民、引导社会的教化责任。在他们看来,文化之所以能承担起教化民众的功能,是一个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与文化自身特点契合社会现实的需要有关,还与文化自身的更新有关,更是政府力推的结果。知识人承认正是因为苏俄在建设新文化的过程中执行了一条客观务实、理性的策略,苏俄的文化建设才成效卓着。他们认为苏维埃俄国面临的现实环境是催生新教育的最主要原因,而培养新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苏俄教育的唯一目的。为实现该目的,苏俄构建了层次分明、类型合理、紧贴现实的教育体系,这种既重技术培养又重政治素养的教育模式为苏俄建设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第五章探究知识界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参照作用。1917-1937年间的政治现实环境要求知识分子的“苏俄道路”研究最终仍需以对中国问题的关照为唯一归宿。中国能不能实行“苏俄道路”?如何实行等都是知识界最关注的问题。对俄国人开辟的革命道路,知识界充斥着迎纳与拒斥的冲突。20世纪30年代初,为挽救经济危局,知识人希望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尽快走上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以培植国家元气、抵御外敌。一些学人还试图从苏联的土地制度、农业集体化、统制农业等方面找寻解决中国农村破产的方法或思路。但他们也谆谆告诫中国的经济发展既不能照搬资本主义,亦不能照抄社会主义,而应根据需要采行适合中国现实环境的发展方式。结语包括两个小问题,一是分析讨论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关键因素;二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判定道路内涵与价值的指标。在近代社会中,因为“救亡”的时代主题,知识、学术、思想、主义、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愈发纠缠扭结,难已划清界限。这种特殊的学界生态在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也最为生动。正是在现实刺激、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塑造下,中国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相。每一个知识界群体的“苏俄道路”认知无不清晰地透露出学术与政治紧密汇融的复杂意蕴,而这种认知实态也昭示着历史发展演变的独特魅力和个人认知的灵动、包容与偏狭。
李颖[2](2016)在《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说明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普遍认识是:社会主义是一种在公正平等的价值目标的指引下,以国有化和计划经济为手段来解决社会不公问题的学说和理想。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受当时国际国内客观形势的影响,在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中掀起了一股探讨或追求社会主义的思想之潮。自由知识分子们就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社会主义与政治民主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与实现手段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而对于社会主义的重要流派——马克思主义,从表面上看,的确不乏批评与质疑之声,但细致分析他们的言论,却不难发现在自由知识分子中实际存在着一股对马克思主义隐而不察、用而不觉的认可和运用的潜流。受国际国内客观形势的影响,到1948年底,这股社会主义思潮逐渐走向分化,大多数自由知识分子选择认同共产党引领的社会主义道路。综合来看,40年代中后期自由知识分子中的社会主义思潮只是伴随当时的“中间路线”思潮而产生的一个规模有限的次生性的思潮,但与之前自由知识分子中的社会主义思潮相比,具有一定的探讨广度和思考深度。从这股社会主义思潮的主体诉求及其言论主体的社会联系来看,其主流性质应该是左翼社会改良主义思潮。在4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民主阵营的力量,但在特殊的时间节点上,产生了客观的历史负作用。而这一思潮的分化,有利于自由知识分子回归现实与理性,最终选择科学的社会主义。审视这股社会主义思潮的潮涨与潮落,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对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引领社会思潮都不乏启示意义。
韦干鹏[3](2014)在《抗战时期桂林《文化杂志》研究》文中提出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后方先后出现了三个文化中心城市,即上海沦陷后文化中心转移至武汉,仅一年左右的光景,武汉也沦陷,随即文化中心转移至重庆。而此时的国民党当局却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并极力压制进步文化的发展。但桂系军阀控制的广西,因为与蒋介石中央政府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故而他们对进步文化发展持比较开明的态度,并诚挚邀请文化界名人来广西发展,于是奇迹般地出现了第三个文化中心——桂林。此时的桂林,聚集着大批的文化人,带来了桂林文化出版事业的空前繁荣,表现为各种期刊杂志的创办,桂林的文化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在文化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文化市侩主义开始抬头,学术研究风气逐渐走向低落。为了纠正这种文化的虚假繁荣,提倡学术批判的风气,打破学术界的沉闷状态,进步人士纷纷撰文批判这种虚浮的文化现象,《文化杂志》就是为了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而诞生的。为了弄明白这份刊物的来龙去脉,本文拟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文化杂志》进行整体性的研究。第一章,《文化杂志》研究综述。作为抗日战争大后方学术文化发展的一个风向标,《文化杂志》本应受到学界和文化人的关注和研究,但由于重重的原因,对其进行整体性的研究至今还是一片空白。而对于主编邵荃麟文艺思想的研究,则相对比较丰富。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文化杂志》作整体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章,《文化杂志》的创办历程。主要从刊物创办的外部环境来考察其创办时的政治背景和文化环境,并从刊物的创办、内容的设置及其版面的调整上概述《文化杂志》的基本情况。最后,阐述该刊的办刊宗旨,即“提倡学术研究与创作风气,提高严谨切实的治学态度,反对虚浮的学风,始终坚持为抗战服务。”第三章,《文化杂志》的内容分析。主要根据刊物的风格特点,对《文化杂志》的各卷文本内容进行归类和总结。首先,依据具体的类别形式归纳了学术研究、文艺作品研究和其他文本研究等专题。其次,在每个专题下分别研究具体的文本,即哪些文本是研究哪些问题的。最后,分析各卷间的关系:有继承,有保留,有舍弃。第四章,《文化杂志》的编辑出版研究。首先,从编辑策略入手,分析《文化杂志》的编辑特色:即拥有强大的作者队伍;“为时代服务”和做“学术先锋”的办刊思想;走编创结合的编辑之路;确立广泛的读者定位和设置人性化的栏目内容。其次,从发行印刷上入手,对《文化杂志》的发行机构——桂林文化供应社,印刷机构——科学印刷厂、国光印刷厂和建设印刷厂,作一一的分析。最后,从广告经营设计上入手,分析《文化杂志》看似简单而又具独特性的广告编排。第五章,对《文化杂志》主编邵荃麟文艺编辑思想的分析。邵荃麟在文化领域中,最为突出的贡献是他的文艺批评理论,其文艺思想也深深地烙印在他主编过的刊物上。本章讨论了邵荃麟抗战时期的文艺批评思想对《文化杂志》的重要意义,即分别从“积极宣传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坚持文艺为抗战服务,重振抗战文艺战线;坚持现实主义,创作优秀作品;坚持真善美统一的文艺批评原则”等四个层面上来论述。第六章,《文化杂志》的历史贡献及意义。主要表现在对抗日战争的文化贡献,在学术研究与文艺创作上的守望作用,以及编辑出版学和史学意义。
黄涛[4](2007)在《大德是钦:记忆深处的福建协和大学》文中研究说明在闽基督教(新教)四差会联合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在短短的四十年间(1911-1951),历经福州仓山观音井、福州魁岐、福建邵武、复校魁岐四大阶段的辗转办学,最后走向中国特色的民族化高等教育。福建协和大学的发展历史大抵上是由以林景润先生为代表的五任校长先后所谱写的。福建协和大学以西方大学为榜样,建立了高效率的学校管理体制,设置了综合性的院系机构,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产生了很大而积极的社会反响,赢得了福建社会和中国教会大学界的认同。福建协和大学以人格教育为立校之本、以教学科研为办学之基、以服务社会为教育之光,不仅使“博爱、牺牲、服务”的校训精神得到发扬光大,营造了健康、和谐、向上的校风,而且以实事求是的教育信仰,从事高深学问的研究,构建了适应社会、服务人群的学风。这样的办学模式和因之培育出来的英才是福建协和大学贡献给中国社会的一笔丰富的遗产,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借鉴。福建协和大学在闽办学的过程,是宗教教育为主向世俗教育为主的转变过程,是基督文化对华传布向中西文化交流为主的转变过程,更是基督化和中国化不断“协和”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仅使协大将东西方社会联系在大学校园里和周边地区,也使协大将东西方文化“协和”在大学教育内容中和人类进步的服务事业中。因此,福建协和大学不仅是一所教育机关,为福建近现代教育乃至中国近现代教育做出了应有的历史性贡献,更是一所中西文化“协和”的园地,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促进作用。
邱国盛[5](2003)在《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既是中国由农业时代向新型工业化时代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又是中国城市实现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作为中国崛起于农业时代的政治中心城市与崛起于工业时代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北京、上海在20世纪的发展演变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历程。目前,有关北京、上海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迄今尚缺乏对这两个城市进行长时段、综合性比较研究。本论文则填补了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空白。 作为北京、上海比较研究的第一篇博士论文,为揭示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的特征、规律,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首先,城市发展的背景比较。 20世纪是中国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新型工业化时代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封闭条件下的自然经济、被迫开放前提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对封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外开放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20世纪不同历史时期北京、上海发展的共同背景。但是,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半殖民地化的地域差异、计划经济的战略走向和改革开放的渐进性特征是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背景的差异。比较表明,在现代化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北京、上海都有着既相同又不同的历史背景,共同的背景决定了相同的现代化发展走向,而不同的背景却决定了20世纪北京、上海城市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差异。 其次,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比较。 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决定20世纪北京、上海城市发展道路与发展方向的核心力量。政治机制是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核心机制。1840年以后,外力楔入使经济机制成为政治机制以外决定中国城市发展的另一重要动力机制。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北京、上海,这两种动力机制的作用不同。近代时期,在经济机制的强大作用下,上海获得迅速的发展。1 949年以后,在政治机制的强大作用下,北京迅速发展成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但是,近代北京、上海的畸形特征与改革开放之初北京、上海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又表明,如果政治机制与经济机制不能形成‘良性互动,城市也难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得益于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北京以知识产业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又是在经济机制的强力作用下促成的。因此,北京、上海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共同繁荣表明:政治机制和经济机制都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同时,保持政治机制与经济机制的良性互动则是推进中国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 第三,城市功能演变比较。 功能多样化是20世纪j七京、上海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不同动力机制的作用下,20世纪北京、上海城市功能的演变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1 949年以前,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差异在促使上海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经济中心之时,北京仍然是一个功能有限的传统政治中心城市。1949年以后,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主导下,北京以其独特的首都优势而发展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全面发展的多功能政治中心城市,而上海城市的经济功能却日益单一化,由于金融、贸易、航运等功熊都相继弱化,使其成为生产功能发达的重要工业基地。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北京、上海城市功能的调整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上海日益发展成为集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经济中心城市,而北京在不断强化城市政治、文化功能的同时,又发展成为中国的新经济中心城市。 第四,城市地位、作用变化比较。 作为20世纪以来城市发展动力机制与城市功能转变差异的结果,北京、上海城市地位与作用的变化可以被认为是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异同的最终体现。1 840年以前,北京位于中国封建城市体系的中心,而上海却位于这一体系的边缘,两城市地位的悬殊不可同日而语。但是,1840年以后,独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背景使上海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得到全面提升,并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东方心脏”。而北京政治地位却不断下降,1927年以后甚至2由首都降为地方政治中心城市。1949年以后,首都地位的恢复使北京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全面提升,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和第二位的经济中心城市。而上海功能的单一化却使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不断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机制与经济机制的良性互动使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与文化中心地位都不断增强,而上海经济中心地位也不断上升,从而使两城币分别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与经济中心城市。 第五,北京、上海的城市—区域关系比较。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20世纪以来北京、上海的发展演变必然对北京、上海的城市与区域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从城乡关系看,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的不同使近代上海的城乡关系较为明显地体现出工业时代的特征,而北京的城乡关系更多地体现农业时代的特征。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差异又使近代北京、上海所在地分别形成了北京一天津、上海一南京等两个典型的双中心城市体系。1949年
张友仁[6](2000)在《学界泰斗 一代宗师——纪念陈岱孙师诞辰100周年》文中研究说明
柳随年[7](1990)在《加强物资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代发刊词》文中指出《中国物资经济》同大家见面了,借此机会,向从事和关心物资流通的广大职工和理论工作者提一点希望,就是要加强物资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用正确的理论指导物资流通领域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各项具体工作,提高预见性,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物资流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又是一门学问。物资流通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再生产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没有生产资料在时
二、加强物资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代发刊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物资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代发刊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当“学问”遭遇“主义” ——中国知识界与“苏俄”的互动 |
第一节 离合之间:“主义”来临下的知识界 |
一、分离在加深:20-30年代的中国知识界 |
二、组织起来:知识界的聚合 |
三、岐向建构:学问、主义与救国的汇融 |
第二节 “苏俄”成为问题——知识界的回应 |
一、“苏俄”成为问题:何以必须与可能? |
二、作为问题的“苏俄”——一个知识谱系的考察 |
三、政学分开:理想的研究路径 |
第二章 权力、制度与秩序:政治发展的认知 |
第一节 革命:通向社会主义的关键 |
一、十月革命:背景与胜利原因 |
二、方式与对象:如何革命?革谁的命? |
三、革命意义:供给世界一个新模型 |
第二节 领导者:共产党 |
一、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 |
二、党的建设:自新的路径 |
三、认识党争:共识与分歧 |
第三节 依靠谁:革命与建设的动力 |
一、工人阶级 |
二、农民阶级 |
三、知识分子 |
第四节 制度与组织 |
一、建立与运作 |
二、特色与价值 |
三、优势与缺陷 |
第五节 专政还是民主? |
一、无产阶级专政:原因与实现 |
二、苏维埃民主:真的还是假的? |
三、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一对张力? |
四、宪法改革:到真正的民主之路? |
第三章 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路向的歧见 |
第一节 所有制:国有、私有还是公有? |
一、国有:一种新所有制形式 |
二、并存:公有控制私有 |
三、公有制战胜私有制 |
第二节 配置资源:计划还是市场? |
一、军事统制:过渡时代的资源配置方式 |
二、引入市场:方式、效果与评价 |
三、计划:社会主义资源配置方式 |
第三节 工业化:奠基社会主义 |
一、工业化:原因与前提 |
二、先“重”后“轻”:必要的路径选择? |
三、工业化的高速度:必须与可能 |
四、建设资金与技术从何而来? |
五、工业化效果评估 |
第四节 集体化:一场彻底的农业革命? |
一、集体化:必须开展的工作 |
二、路径选择:为什么是集体农场? |
三、集体化:强制还是自愿? |
四、集体农场: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
五、荣光还是恐慌:集体化评估 |
第四章 养成“新民”:文化教育效用认知 |
第一节 文化建设:原因与途径 |
一、探讨文化建设的原因 |
二、反宗教:柔性策略的应用 |
三、教化国民:文化与政治的双向汇合 |
四、建设新文化:对待旧文化的逻辑 |
第二节 宣传的手段与力量:新闻出版 |
一、宣传:无所不在 |
二、苏俄新闻:社会主义的宣传事业 |
三、阐释异同:新闻统制的必要与可能 |
四、宣传效果评估 |
第三节 聚焦新教育 |
一、发展新教育的必要性 |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体系 |
三、探究教育的特点 |
四、评估教育发展 |
第五章 镜鉴中国:“苏俄道路”的参照作用 |
第一节 “苏俄道路”:迎纳还是拒斥? |
一、从“俄乱”到“俄国式的革命” |
二、改造中国:以俄为师? |
三、“赤”还是“白”? |
四、“友”还是“敌”? |
第二节 谋划经济建设的分歧:基于统制经济 |
一、统制经济潮流:苏联的因素 |
二、中国实行统制经济:赞同与质疑的对峙 |
三、中国的“统制”经济:资本主义式、社会主义式还是其它? |
四、施行路径:统制经济的实践构想 |
第三节 复兴农村经济的出路 |
一、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
二、探寻农业复兴方式 |
三、寻找经济发展重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和主要资料依托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生成 |
第一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使用和认知 |
一、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使用状态分析 |
二、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基本共识分析 |
第二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生成的原因 |
一、大战告终后迸发的蓄积已久的建国热情 |
二、国际经济改革趋向与经验的启示 |
三、欧洲社会党民主和平主张的鼓舞 |
四、中国共产党联合政府主张所引发的“民主化”改革氛围的激励 |
第三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生成的表现 |
一、“社会主义”成为自由知识分子舆论阵地中的经常性话题 |
二、产生了一些集中讨论“社会主义”的舆论阵地 |
第二章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问题的探讨 |
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问题的探讨 |
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问题的探讨 |
三、关于社会主义的分配问题的探讨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与政治民主问题的探讨 |
一、关于“民主”的基本认识 |
二、关于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兼容问题的探讨 |
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形式问题的探讨 |
第三节 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与手段方式问题的探讨 |
一、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问题的探讨 |
二、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方式问题的探讨 |
第三章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
第一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与批评 |
一、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质疑与批评的主要内容 |
二、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质疑与批评的主要原因 |
第二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的运用 |
一、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局部运用 |
二、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学说的局部运用 |
三、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局部运用 |
四、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其他运用 |
第四章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分化与再选择 |
第一节 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分化与再选择的表现 |
一、自由知识分子舆论阵地的停刊或转向 |
二、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的分化与再选择 |
第二节 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分化与再选择的原因 |
一、英法社会主义道路试验的困境 |
二、国民党统治下被挤压的实现空间 |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与政策的影响力的彰显 |
第五章 对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评析 |
第一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特点 |
一、一个规模比较有限的次生性思潮 |
二、一个具有一定的探讨广度和思考深度的思潮 |
第二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主流性质 |
一、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主体诉求来分析 |
二、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对自由知识分子个体的影响来分析 |
第三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作用 |
一、这一思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民主阵营的力量 |
二、这一思潮存在客观的历史负作用 |
三、这一思潮的分化有助于自由知识分子最终选择科学的社会主义 |
第四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当代省思 |
一、整合理想性和现实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
二、推进理论创新,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位势 |
三、关注基本话语方式的传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
四、解决人民的现实问题,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动认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抗战时期桂林《文化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化杂志》研究是整个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一部分 |
1.2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化杂志》的创办历程 |
2.1 创办的时代环境 |
2.1.1 政治环境 |
2.1.2 文化环境 |
2.2 《文化杂志》的基本概述 |
2.2.1 刊物的创办与终刊 |
2.2.2 办刊方针及指导思想 |
2.3 版面内容设置及其调整 |
第三章 《文化杂志》的内容分析 |
3.1 卷1内容分析 |
3.1.1 关于学术文本研究 |
3.1.2 关于文艺作品研究 |
3.1.3 关于其他文本研究 |
3.2 卷2内容分析 |
3.2.1 关于学术文本研究 |
3.2.2 关于文艺作品研究 |
3.2.3 关于编后语研究 |
3.3 卷3内容分析 |
3.3.1 关于学术文本研究 |
3.3.2 关于文艺作品研究 |
3.3.3 关于其他文本研究 |
3.4 三卷间的关系 |
第四章 《文化杂志》的编辑印刷发行研究 |
4.1 编辑策略 |
4.1.1 组织强大的作者队伍 |
4.1.2 “为时代服务”、“为抗战服务”的编辑理念 |
4.1.3 “编创一体”的编辑之路 |
4.1.4 确立广泛的读者定位 |
4.1.5 人性化的栏目设置 |
4.2 发行印刷研究 |
4.2.1 发行机构 |
4.2.2 印刷机构 |
4.2.3 独特的广告风格 |
第五章 邵荃麟40年代编辑思想研究 |
5.1 积极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 |
5.2 坚持文艺为抗战服务,重振抗战文艺战线 |
5.3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优秀作品 |
5.4 坚持真善美统一的文艺批评准则 |
第六章 《文化杂志》的历史贡献与意义 |
6.1 抗日战争的贡献 |
6.2 在学术研究、文艺批评上的贡献 |
6.3 编辑出版学意义 |
6.4 史料价值 |
6.5 《文化杂志》的历史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4)大德是钦:记忆深处的福建协和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一 中文提要 |
二 英文提要 |
绪论 |
一 中国基督教大学研究学术史回顾 |
二 福建协和大学个案研究的题解 |
三 本研究的一般意义与基本方法 |
四 本研究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上篇 四十年岁月峥嵘:福建协和大学的发展概况 |
引言 |
第一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艰难筹建 |
第二节 三迁校址 |
第三节 历史归宿 |
一 注册问题 |
二 国有化问题 |
第二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历任校长 |
第一节 庄才伟校长 |
一 申请办学许可 |
二 筹措办学经费 |
三 奠定办学永久校址 |
第二节 高智校长 |
一 "恰当地方的恰当的人" |
二 立校园基础 树协大精神 |
三 "权力移交"先见之明 |
第三节 林景润校长 |
一 临危受命 有条不紊 |
二 协大精神 光大发扬 |
三 迁校深山 艰苦创业 |
四 复归魁岐 抱憾辞世 |
第四节 陈锡恩校长 |
第五节 杨昌栋校长 |
第六节 其他校长代理人 |
一 徐光荣先生 |
二 陈文渊先生 |
三 陈景磐先生和校政委员会 |
第三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组织机构 |
第一节 校董事会 |
第二节 行政机构 |
一 校务会议和教授会 |
二 教务处 |
三 训导处 |
四 总务处 |
五 各部门行政负责人 |
第三节 教学机构 |
第四节 辅教机构 |
一 各种委员会和研究会 |
二 各种学生社团组织 |
三 协大图书馆 |
第四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学程规则 |
第一节 招考与入学 |
一 招生概况 |
二 入学规程 |
第二节 修业过程 |
一 学分规则 |
二 助学机制 |
第三节 考核与毕业 |
一 学业考核制度 |
二 毕业标准 |
三 毕业生就业概况 |
第五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办学成果 |
第一节 办学设施 |
一 观音井校区 |
二 魁岐校区 |
三 邵武校区 |
四 魁岐复校校区 |
第二节 教师风采 |
第三节 学生写真 |
第四节 社会反响 |
中篇 博爱 牺牲 服务:福建协和大学的校训精神 |
引言 |
第六章 人格教育:福建协和大学的立校之本 |
第一节 博爱思想 |
一 宗教世界里的"博爱"思想 |
二 世俗生活里的"博爱"行动 |
第二节 民主革命信仰 |
一 三民主义教育在协大 |
二 新民主主义教育在协大 |
第三节 协作自治精神 |
一 学校主持下的学生协作自治教育 |
二 学校指导下的学生协作自治教育 |
第七章 教学科研:福建协和大学的办学之基 |
第一节 教学实践 |
一 课堂教学 |
二 课外实践 |
第二节 科研水平 |
一 协大科研水平的一般发展状况 |
二 《协大学术》开协大科研风气之先 |
三 协大五大科研阵地 |
四 协大其他科研团体 |
五 协大学生毕业论文 |
第三节 学术交流 |
一 客自远方来 |
二 外出讲学或研究 |
第八章 服务社会:福建协和大学的价值之光 |
第一节 爱国壮举 |
一 爱国求民族生存当从反日开始 |
二 爱国求民族进步当从反专制开始 |
第二节 乡村改造 |
一 开展农村服务 |
二 推行民众教育 |
第三节 忠守职业 |
一 教员 坚守教岗 |
二 学生 读书服务并重 |
三 毕业生 风采照人 |
下篇 基督化与中国化的"协和":福建协和大学的历史地位 |
引言 |
第九章 福建协和大学与基督教(文化) |
第一节 协大是基督教文化东渐的产物 |
一 基督教界资助在协大 |
二 神学教育在协大 |
三 基督教文化形式在协大 |
第二节 协大对基督教(文化)的改造 |
一 非基督运动和国人主校 |
二 新中国对协大的改造 |
第十章 福建协和大学与中西文化交流 |
第一节 校内中外籍教工间的中西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协大师生间的中西文化交流 |
第三节 协大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极:外语教育 |
第十一章 福建协和大学和基督教教育中国化 |
第一节 协大教育必然中国化 |
一 国民政府立案与协大教育中国化 |
二 抗日战争和协大教育中国化 |
三 新中国国有化与协大教育中国化 |
第二节 协大中国历史文化研究 |
一 协大中国文化研究的条件 |
二 福建(中国)文化研究会和《福建文化》 |
三 协大其他会社的国学研究 |
第三节 协大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贡献 |
一 协大的两个教育特色 |
二 协大对福建教育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档案文献 |
二、英文档案文献 |
三、报刊杂志 |
四、相关专着 |
五、相关论文 |
附录 |
1、福建协和大学史略 |
2、福建协和大学组织大纲 |
3、福建协和大学训导规则(训导处1944年颁布) |
4、福建协和大学民国卅四学年下学期(1945年春)各院系课程学分表 |
5、《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学则》(1948年教务会议通过,1949年校务会议修正通过) |
6、《福建文化》历期目录 |
7、福建协和大学历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
8、福建协和大学大事记 |
9、私立福建协和大学迁邵以来大事记(1938—1942) |
10、福建协和大学的历届毕业生名录 |
11、福建协和大学校友与福建协和大学 |
(1) 母校校名词条刊入《辞海》增订版 |
(2) 协大复校努力之始末(倡议书、致校友信、复校捐款退还情况) |
(3) 福建协和大学校友回忆录和访谈录(俞永受、林纪焘、金章岩) |
后记(致谢) |
(5)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古代北京、上海发展比较(1840年以前) |
第一节 北京、上海历史起源比较 |
一、 北京、上海地理差异分析 |
二、 古代北京、上海城市起源比较 |
三、 早期北京、上海城市功能定位比较 |
第二节 明代以前北京、上海的城市成长与地位变化比较 |
一、 经济重心的转移与隋唐以来北京、上海成长的异同分析 |
二、 发展机制的差异与北京、上海悬殊的城市地位比较 |
第三节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北京、上海比较 |
一、 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比较 |
二、 明清时期北京、上海城市地位与作用比较 |
第二章 早期现代化的启动与近代北京、上海发展比较(1840~1949年) |
第一节 外力楔入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道路的分离 |
一、 时代背景的变化与近代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条件比较 |
二、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发展动力机制比较 |
三、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发展道路比较 |
第二节 北京、上海的早期现代化进程比较 |
一、 城市早期现代化的走向分析 |
二、 近代北京、上海由自在城市向自为城市转变进程比较 |
三、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性质的更新差异比较 |
四、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功能的多样化更新比较 |
五、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比较 |
第三节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地位、作用比较 |
一、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政治地位、作用比较 |
二、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经济地位、作用比较 |
三、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文化地位、作用比较 |
第四节 近代北京、上海城乡关系比较 |
一、 近代北京、上海城乡关系转换差异比较 |
二、 近代北京、上海城乡关系的畸形特征比较 |
第五节 近代北京、上海与区域双中心城市体系模式比较 |
一、 近代中国双中心城市体系模式及其特征 |
二、 南北双中心城市体系的成长模式及地位、作用比较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北京、上海发展比较(1949~1978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条件、动力机制演变比较 |
一、 1949年以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条件比较 |
二、 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演替及其对北京、上海的影响比较 |
第二节 城市更新与北京、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比较 |
一、 北京、上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基础比较 |
二、 共同的跨越:北京、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比较 |
三、 北京、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就比较 |
第三节 1978年以前北京、上海城市发展道路比较 |
一、 新的发展战略下的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机遇比较 |
二、 北京、上海城市发展进程比较 |
第四节 建国以来北京、上海城市功能调整与地位变化比较 |
一、 北京、上海政治功能与政治地位变化比较 |
二、 北京、上海经济功能与经济地位变化比较 |
三、 北京、上海文化功能与文化地位变化比较 |
第五节 建国以来北京、上海城市与区域关系变化比较 |
一、 建国以来北京、上海城市化进程比较 |
二、 建国以来北京、上海的区域城市关系比较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比较(1978~2000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条件、动力机制比较 |
一、 改革开放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条件、背景比较 |
二、 改革开放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动力机制比较 |
第二节 转型中的北京、上海城市发展进程比较 |
一、 20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初步的改革与调整比较 |
二、 20世纪90年代北京、上海转型的加速与分化比较 |
三、 20世纪末北京、上海各具特色的转型成果比较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北京、上海城市功能比较 |
一、 20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经济功能的初步转变比较 |
二、 20世纪90年代北京、上海城市经济功能分化比较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上海文化功能比较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上海城市与区域关系变化比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上海城市化进程比较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上海的区域城市关系比较 |
第五节 迈向国际城市的北京、上海 |
结语 |
(6)学界泰斗 一代宗师——纪念陈岱孙师诞辰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哈佛博士论文对地方政府开支与 人口密度的关系问题提出新的结论 |
二、参加国际经济货币会议 和太平洋学会会议 |
三、对战时经济建设和政治 改革提出建议和意见 |
四、致力经济学说史研究, 新编经济学说史教材 |
五、创办《经济科学》杂志, 撰写独到见解的学术论文 |
六、高度科学性的学术专着:《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 |
七、创办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 并就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提出重要意见 |
四、加强物资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代发刊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D]. 齐廉允. 山东大学, 2019(09)
- [2]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研究(1945-1949)[D]. 李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3]抗战时期桂林《文化杂志》研究[D]. 韦干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4]大德是钦:记忆深处的福建协和大学[D]. 黄涛.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5]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D]. 邱国盛. 四川大学, 2003(04)
- [6]学界泰斗 一代宗师——纪念陈岱孙师诞辰100周年[J]. 张友仁. 经济学家, 2000(03)
- [7]加强物资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代发刊词[J]. 柳随年. 中国物资经济, 1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