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NOAA气象卫星的AVHRR遥感资料估算中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论文文献综述)
蔡承侠[1](2003)在《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较详细地综述了近些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国外、国内在全球和区域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理论方法;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和模拟估算;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和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关系的研究进展;遥感作为当今唯一一种能重复,连续获取全球环境数据信息的高新技术,近年来在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等。同时对今后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特点和趋势做了讨论,并提出了看法。
张佳华[2](2001)在《自然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和作物产量估测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分析了国内外自然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和作物产量模型的研究状况 ;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利用遥感技术对自然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和作物产量的研究状况 ,探讨了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建模中气象、生物等各项影响因子 ;提出了建立遥感 光合作物产量耦合模型中所要考虑的参数
肖乾广,陈维英,盛永伟,郭亮[3](1996)在《用NOAA气象卫星的AVHRR遥感资料估算中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文中提出重点研究用气象卫星AVHRR遥感方法估算目前中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水平。AVHRR可见光通道和近红外通道组合成的标准化差植被指数(NDVI),既是监测植被生长好坏的参量,也是计算净第一性生产力的重要参量。介绍了用遥感统计模型计算NPP的方法,获得了一系列结果。将遥感方法计算的NPP与气候模型计算的NPP进行了比较,证明两者有一定的可比性。计算净第一性生产力需要全年的NDVI,因此对卫星资料处理技术也作了介绍
黄夏,李荣全,云丽丽,王微,高明,柴旭光[4](2013)在《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地表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变化及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在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文章从遥感估算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原理,遥感数据源的选择及估算模型的运用等方面阐述近年来遥感技术在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未来的展望。
赵成义[5](2004)在《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土壤碳循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田间试验数据、地面调查数据,从干旱区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入手,研究了干旱区典型陆地生态系统CO2源汇关系;研究了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土壤CO2固定与释放特征;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和GIS技术,对区域尺度NPP进行了估算,实现了区域NPP的遥感动态监测,对NPP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客观地评价,为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规律及对策研究提供了依据。主要结论如下: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各种类型的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对的CO2固定量有一定日变化差异,在夜间的11个小时内,各农田生态系统都是碳源,即净释放CO2而白天小麦生态系统和棉花生态系统都有1个小时为碳源。研究表明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对CO2的净固定能力最强,24小时固定CO238.47g/m2。其次是小麦生态系统和棉花生态系统。从年固碳量来看,绿洲玉米生态系统为最高,达到141.66t CO2/hm2.a;其次为小麦生态系统,为122.60t CO2/hm2.a;棉花生态系统最低,为50.39t CO2/hm2.a。荒漠林地生态系统:在夜间的11个小时内,各林地生态系统都是碳源,即净释放CO2。而在白天,云杉林地生态系统有7个小时为碳源,研究表明:云杉林地生态系统对CO2的净固定能力最弱,24小时内净释放CO2 4.22g/m2。最强的是梭梭林地生态系统,24小时净固定CO218.34 g/m2。红柳林地生态系统对CO2的固定能力稍弱于梭梭林地生态系统。从各观测样地的年固碳能力来看,梭梭林地生态系统固定量最大达到了9.29t CO2/hm2.a,红柳林地生态系统次之,为2.68t CO2/hm2.a。云杉林地生态系统总体来看是一个弱的碳源,年释放量达到8.20t CO2/hm2.a,这与传统的观点相左,尚需要进一步研究。高山草地生态系统:围栏封育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日CO2净固定量达到了12.76gCO2/m2·d,每天除18时和21时是弱的碳源外,其余时间均是碳汇。其中16时以前是碳的强汇,对CO2的净固定量达到12.02gCO2/m2,占到日总CO2净固定量的94.20%;自然放牧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日CO2净固定量达到了11.52gCO2/m2·d,除9时、13时、14时和21时是弱的碳源外,其余时间均是碳汇。其中15~19时是碳的强汇,对CO2的净固定量达到9.46gCO2/m2,占到日CO2净固定量的82.00%。13、14时出现弱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植物的光合速率在中午有所下降即“午休”现象导致的。每年的5~9月份是牧草的生长期,对巴音布鲁克亚高山草地生态系统CO2的年固定量的初步估算结果表明:其CO2固定量达到7.14t CO2/hm2·a。三工河流域土壤碳估算:新疆三工河流域总碳储量约为11.18Pg,其中有机碳约为5.43Pg,占48.54%,无机碳约为5.75Pg,占51.46%。各土壤生态系统相比较,森林土壤、草甸土壤具有较大的有机碳通量和有机碳容量,但其无机碳通量和无机碳容量均明显低于其它土壤生态系统;荒漠土壤生态系统的有机碳通量、碳容量最低,但其具有较高的无机碳储量。亚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碳估算:巴音布鲁克亚高山草地生态系统地上植物体碳总量约为7.20万t。其中地上部分约为3.20万t,约占44.44%;地下部分根系约为4.0万t,约占到55.56%。对巴音布鲁克亚高山草原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亚高山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平均碳通量为16.80Ckg/m2,土壤有机碳总贮藏量约为3019.22万t。土壤条件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壤质土上的有机物料分解速率高于粘质土和砂质土;中等土壤湿度条件下有机物料的分解速率最高;深埋方式有机物料的分解速率高于浅埋方式;中等土壤盐分条件下,有机物料的分解速率最高;不同类型凋落物,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分解速率也不完全相同,主要是由于其木质素含量有所差异所致。本研究是在固定了其它因子的条件下,仅对单因子逐项进行了研究,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区域NPP的遥感估算:在AVHRR NOAA光谱数据的基础上,运用NOAA AVHRR的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和热红外波段来提取和反演地面参数,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综合地学、生态学信息,精确估算陆地NPP,最终达到区域尺度范围内NPP动态监测的目的。
卫亚星,王莉雯[6](2010)在《应用遥感技术模拟净初级生产力的尺度效应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采用遥感技术估算地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已经成为模拟NPP的主要发展方向。遥感技术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迅速发展和基于遥感观测生理生态理论研究的进展使大尺度生态系统格局和过程的定量、动态观测成为可能。多种卫星传感器提供了丰富的多尺度对地观测数据,从而形成了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层次体系,使得从定量遥感出发的NPP估算必然存在多尺度的问题。NPP遥感估算模型以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代表不同的研究尺度)作为输入参数时,得到的NPP模拟值差异明显。为了提高NPP的估算精度,需要充分认识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对NPP估算结果的影响差异,即NPP的尺度效应问题。本文介绍了遥感尺度效应研究进展,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监测NPP变化的多尺度研究进展,以及NPP估算尺度效应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应用遥感技术研究NPP尺度效应的发展趋势。
赵俊芳,延晓冬,朱玉洁[7](2007)在《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反映了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总量,目前NPP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全球和区域陆地植被NPP的研究现状,对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NPP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分析,并对国内外NPP研究的不足和发展趋势作了讨论。
蒙继华[8](2006)在《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指标研究》文中认为作物长势监测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作物生长状态信息,及时反映作物单产丰欠的变化情况。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指标与作物产量有密切的关系,实时监测作物长势动态变化,可以尽早预测粮食短缺或盈余,对粮食的宏观调控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研究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过多的依赖于NDVI,很少把其他指数应用于农作物长势监测; (2) 长势和最后的单产变化相脱节,没有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 (3) 不考虑物候的影响,在不同的物候期使用相同的指标; (4) 遥感监测结果与传统苗情相脱节。 因此本论文面向全国主要粮食作物,从实时监测和作物生长过程监测两个角度出发,研究NDVI、LAI、NPP、TCI、VCI和NDWI六种指数在不同农业区划、不同作物以及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同物候期监测农作物长势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建立全国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的多指数指标集。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 (1) 实现了全国农作物叶面积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 结合多个样区、多种作物的实测叶面积指数与遥感获取的植被指数,建立了四个典型样区的作物叶面积指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国作物种植结构分区数据,对四个样区的模型进行外推,建立了全国农作物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验证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8.51%,表明模型达到了较高的精度。同时将计算结果代入BIOME-BGC模型,进行了全国农作物净初级生产力的计算,并使用农气站点的作物湿重观测数据对结果进行了初步验证。 (2) 建立了作物长势遥感实时监测指标集 通过分析不同物候期作物苗情变化和单产变幅与各种指数的关系,通过各种指数的适宜性评价,对实时监测过程中,在什么区划单元,对什么作物,在什么物候期使用什么指数进行监测做了研究。同时考虑各种指数在不同区划内监测作物长势的相关性、稳定性、合理性、一致性和简约性,建立了使用多种指数进行全国农作物长势实时监测的指标集,为全国每个区划内主要作物在不同物候期长势的宏观实时监测确定了优选的一种或两种指数。
郑凌云,张佳华[9](2007)在《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草地NPP的模拟方法从站点实测法、统计模型发展到了机理性的过程模型,NPP的站点实测数据为统计模型和过程模型模拟结果提供参考。统计模型通过NPP和温度、降雨等气候因子或者直接与遥感获得的植被指数建立统计关系计算NPP;过程模型从机理上对植物的生物生理过程进行模拟并能够对NPP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主要过程包括了光合作用、生长和维持呼吸、蒸散、氮吸收和释放、光合物质分配与分解,和季相变化等。遥感过程模型通过遥感手段获得地表覆盖状况、植被冠层结构变量值(如LA I)、地表反射率、地表辐射温度及土壤水分状况等作为重要参数应用到模型中,改善了模拟结果的时空精度,成为当前草地生产力模型的主要研究方向。最后对遥感监测草地NPP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展望。
延昊[10](2002)在《中国土地覆盖变化与环境影响遥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覆盖是联系生态系统和气候系统的重要环节,人类社会正是通过对土地的利用,改变土地覆盖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到气候系统。土地覆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关键内容。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和全球变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后,从定量遥感的理论出发,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一套土地覆盖遥感研究体系。首先,土地覆盖的内涵应包括土地的生物物理特征,提出定量的遥感土地覆盖分类体系;依据定量遥感理论计算出反照率、陆地表面温度、植被指数和净第一性生产力四个重要土地覆盖特征参数;提出基于生态系统观点的遥感土地覆盖分类研究;分析了中国土地覆盖特征参数的季相变化规律,对20年中国土地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沙尘进行了沙尘源地、沙尘输送路径、沙尘携沙量和风蚀对中国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并对中国土地覆盖和沙尘的发生进行了相关分析。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定量的土地覆盖分类体系的建立 在分析了国内的植被分类系统、土地资源分类系统和国外的FAO、美国国家土地覆盖数据NLCD系统、IGBP、USGS、Holdridge植被气候分类的基础上,指出土地覆盖的生物物理参数是土地覆盖的合理内容,在土地覆盖分类体系中应使用定量化的指标描述土地覆盖类型。基于定量遥感获取的土地覆盖生物物理特征参数,主要是反照率、净初级生产力、植被指数和陆面温度四个指标,提出一种定量化的遥感分类系统,每一种土地覆盖类型或植被类型对应一定的生物物理参数指标。 2.中国陆面温度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利用遥感方法在陆面温度精确反演中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采用了一个在大区域上适用的由NOAA-AVHRR数据反演陆面温度的方法,反演中国晴空条件下各月和全年平均陆面温度,分析了中国陆面温度的分异规律,并与气温的分异规律作了对比,同时对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LUCC)样带上的陆面温度变化进行了分析。这项工作从晴空条件重新认识了地面温度场的空间分异,对于研究中国陆地土壤蒸发、植物光合作用、土地覆盖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3.中国土地覆盖特征库的建立 通过对已有反演算法的分析比较,使用在大尺度上适用的遥感反演方法,计算出中国陆地表面温度、反照率、植被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的一年或多年月平均数据,建立起中国土地覆盖特征库。 4.基于生态系统观点的遥感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物质能量的转化和利用,而遥感直接探测的是生态系统表层的生物和非生物的能量特征信息。利用NOAA-MiEtIL数据计算出能反映生态系统能量特征的吸收率和陆地表面温度参数,以及反映生态系统物质特征的植被指数和净第一性生产力参数。基于这四个参数及其反映的明显生态系统季相变化特征,提出一种可用于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的从物质能量角度出发的遥感土地覆盖分类方法,最后以中国为例进行了初步实验。 5.近20年中国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植被指数NDVI的年际变化可以指示出土地覆盖的变化特征,在近20年中,NDW指示出中国大部分地区植被呈现增加的趋势,少部分地区呈现减少的趋势。进一步,在 80年代(从 1982到 1991年),中国大部分地区植被呈现增加的趋势,面积达 95%,但在 90年代(从 1991到 2000年),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植被呈现减少的趋势,面积为62%。近20年是处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90年代中国中西部的植被状况急剧恶化,是与温度增高,降雨减少的气候条件存在密切关系。 6.东亚沙尘源地、沙尘输送路径的遥感研究 东亚沙尘灾害严重影响东亚各国的生态环境,在源地大量侵蚀表层土壤,在输送过程中严重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此外,作为气溶胶,对区域辐射平衡和大气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利用ScawiFS遥感数据分析了东亚沙尘灾害的源地、沙尘输送路径,结果显示:东亚沙尘的三个主要源地是蒙古的戈壁、内蒙古中西部的沙漠戈壁和塔克拉玛于沙漠。沙尘输送路径有北路、中路和南路三条,北路主要影响中国的东北地区,中路主要影响中国的华北地区,南路主要影响中国的华中、华东地区。 7.风蚀对中国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 在中国西北干旱、半于旱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WP 很低,转换成土壤有机碳的量也很低,同时,由于降雨少,风蚀成为该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引起表层士壤有机碳的大量减少。西北地区士壤有机碳的平衡是陆地生态系统稳定生产力的关键。 首先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计算出西北地区的NPP。同时根据第:次全国上壤普查数据计算出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和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利用第二次全国士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风力侵蚀强度图,估算出土壤风力侵蚀量和土壤有机碳流失分布图。进一步,通过分析土壤有机碳库、NPP和由于风蚀所损失的土壤有机碳,认为西北地区的士壤有机碳总体上处于减少状态。风蚀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土壤碳库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用NOAA气象卫星的AVHRR遥感资料估算中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NOAA气象卫星的AVHRR遥感资料估算中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论文提纲范文)
(2)自然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和作物产量估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作物产量概念 |
2. 国外自然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和作物产量模型研究 |
2. 1 国外自然植被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研究 |
2.2 国外农作物的产量模型研究 |
3. 国内自然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和作物产量模型研究 |
3.1 我国自然植被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研究 |
3.2 我国农作物产量模型研究 |
4. 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建模的影响变量分析 |
4.1 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建模的影响因子 |
4.2 受各种因素影响的NPP的概念模型 |
5. 建立遥感-光合作物产量耦合模型 |
6. 结 论 和 讨 论 |
(4)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植被NPP估算中的遥感数据源 |
1.1 气象卫星NOAA/AVHRR数据 |
1.2 Landsat TM数据 |
1.3 MODIS数据 |
1.4 其他数据 |
2 森林植被NPP估算中遥感模型的应用 |
2.1 统计模型 |
2.2 过程模型 |
2.3 参数模型 |
3 遥感技术在森林植被NPP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3.1 数据源的选择与利用 |
3.2 模型的选择与利用 |
(5)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土壤碳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目录 |
上篇 干旱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研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地球生态系统碳循环 |
§1.1 地球生态系统的碳库与碳循环 |
§1.2 陆地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内的碳循环 |
§1.3 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 |
§1.4 地球碳循环过程的历史变化 |
2 植被光合作用与生态系统的碳固定 |
§2.1 光合作用的碳固定机理 |
§2.2 限制光合作用碳固定的内部因素 |
§2.3 限制光合作用碳固定的外部环境因素 |
3 呼吸作用与生态系统的碳排放 |
§3.1 植物呼吸作用机理 |
§3.2 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 |
4 凋落物分解与腐殖化 |
§4.1 凋落物分解与腐殖质化凋落物类型和特性 |
§4.2 凋落物分解 |
§4.3 凋落物腐殖质化 |
5 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平衡 |
§5.1 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平衡过程 |
§5.2 土壤有机碳动态平衡方程 |
§5.3 土壤有机碳动态平衡的基本特征 |
§5.4 土壤有机碳蓄积潜力与决定因素 |
第二章 试验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1.1 地形地貌条件 |
§1.2 气象条件 |
§1.3 水文条件 |
§1.4 土壤条件 |
2 研究方法 |
§2.1 典型生态系统选择 |
§2.2 野外观测 |
§2.3 室内培养试验 |
§2.4 小区试验 |
§2.5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绿洲农田生态系统CO2源/汇关系研究 |
§1.1 绿洲小麦生态系统 |
§1.2 绿洲棉花生态系统 |
§1.3 绿洲玉米生态系统 |
§1.4 本章小结 |
2 林地生态系统CO2源/汇关系研究 |
§2.1 天山云杉林地生态系统 |
§2.2 荒漠柽柳林地生态系统 |
§2.3 荒漠梭梭林地生态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草地生态系统CO2源/汇关系研究 |
§3.1 高山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贮量的估算 |
§3.2 高山草原两种草光合日变化的初步研究 |
§3.3 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关系日变化研究 |
4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的估算 |
§4.1 三工河流域土壤碳库的估算 |
§4.2 土壤条件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中篇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呼吸 |
§1.1 土壤呼吸与CO2浓度 |
§1.2 土壤CO2浓度测定 |
§1.3 土壤CO2浓度的时空变化 |
2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 |
§2.1 水分对土壤呼吸和CO2释放的影响 |
§2.2 温度对土壤呼吸和CO2释放的影响 |
§2.3 干-湿交替对土壤呼吸和CO2释放的影响 |
§2.4 冻-融交替对土壤CO2浓度的影响 |
§2.5 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CO2浓度的影响 |
3 土壤呼吸动力学及其模型 |
§3.1 土壤呼吸动力学 |
§3.2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影响的交互作用 |
§3.3 土壤呼吸的模拟模型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同上篇第二章)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田土壤剖面物理性质 |
§2.2 水分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 |
§2.3 水肥对玉米蒸腾的影响试验 |
§2.4 水热条件对冬小麦土壤呼吸的影响试验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光合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1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 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对冬小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3 讨论 |
2 水肥对玉米蒸腾的影响研究 |
§2.1 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 |
§2.2 不同水肥处理对玉米蒸散的影响 |
§2.3 不同水肥处理对玉米根系吸水速率的影响 |
§2.4 不同水肥处理土体贮水量随时间的变化 |
§2.5 不同水肥处理土壤田间水量平衡 |
§2.6 讨论 |
3 水热条件对冬小麦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 |
§3.1 冬小麦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 |
§3.2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CO2浓度的影响 |
§3.3 温度对土壤CO2浓度的影响 |
§3.4 结论 |
4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 |
§4.1 土壤呼吸估算方法 |
§4.2 文献资料收集及整理 |
§4.3 土壤呼吸模型参数的本地化 |
下篇 不同生态系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遥感评估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NPP模型回顾 |
§1.1 经验统计模型 |
§1.2 半经验半机理模型 |
§1.3 机理模型 |
2 利用遥感估算植被NPP的理论 |
§2.1 植被遥感原理 |
§2.2 植被指数的提取 |
§2.3 光合有效辐射 |
§2.4 光能利用率 |
3 植被NPP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3.1 关于光能利用率模型 |
§3.2 区域尺度转换 |
§3.3 关于插值方法 |
第二章 NPP遥感模型的构建 |
1 植被指数模型 |
§1.1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 |
§1.2 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 |
§1.3 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 |
2 生物量遥感测定 |
3 遥感估算NPP的基本原理 |
§3.1 NPP主要控制因子 |
§3.2 NPP控制因子的集成 |
§3.3 参数提取和反演 |
4 NPP遥感估算参数模型 |
5 NPP遥感估算过程模型-BEPS模型 |
§5.1 植被蒸散模型 |
§5.2 土壤水量平衡 |
第三章 系统建设及数据处理 |
1 遥感数据的收集 |
2 非遥感数据的收集 |
3 数据处理 |
§3.1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3.2 辐射校正 |
§3.3 几何校正 |
4 系统及数据库建设 |
§4.1.系统建设 |
§4.2 数据库建设 |
5 基于MODIS数据BEPS模型的驱动因子及参数 |
§5.1 气象数据处理 |
§5.2 植被覆盖遥感分类图 |
§5.3 植被生物量确定 |
第四章 NPP时空变化模式 |
1 NPP遥感模型估算值 |
2 模型比较 |
3 NPP时空演化规律 |
§3.1 空间分布 |
§3.2 时间分布 |
4 与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
§4.1 NPP研究结果比较 |
§4.2 估算结果不确定性评价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长势监测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国外研究进展 |
1.2.2.国内研究进展 |
1.2.3.长势监测方法 |
1.3 问题的提出 |
1.3.1.系统现状 |
1.3.2.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研究内容 |
1.4.2.技术路线 |
2 数据准备 |
2.1 观测数据 |
2.1.1.站点分布 |
2.1.2.观测内容 |
2.2 遥感数据 |
2.2.1.遥感数据预处理 |
2.2.2.遥感指数 |
2.2.2.1.NDVI |
2.2.2.2.TCI |
2.2.2.3.VCI |
2.2.2.4.NDWI |
2.3 气象数据 |
2.4 基础数据 |
2.4.1.土地利用数据 |
2.4.2.农业区划数据 |
2.5 数据提取 |
2.5.1.参数提取 |
2.5.2.NDVI曲线重构 |
2.6 本章小结 |
3 农作物生理参数遥感反演 |
3.1 叶面积指数 |
3.1.1.引言 |
3.1.2.研究数据 |
3.1.3.模型建立方法 |
3.1.4.结果与讨论 |
3.1.5.结果分析 |
3.1.6.模型验证 |
3.1.7.模型不足 |
3.2 净初级生产力 |
3.2.1.引言 |
3.2.2.模型选择 |
3.2.3.计算方法 |
3.2.4.结果分析 |
3.2.5.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实时监测指标集 |
4.1 技术方法 |
4.2 分析结果 |
4.3 适宜性评价 |
4.3.1.青藏高原喜凉作物区(Ⅰ) |
4.3.2.内蒙古东南部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喜凉作物区(Ⅱ) |
4.3.3.内蒙古陕晋高原山地易旱喜温作物区(Ⅲ) |
4.3.4.东北平原丘陵半湿润湿润喜凉作物区(Ⅳ) |
4.3.5.新疆河西走廊及河套干旱灌溉区(Ⅴ) |
4.3.6.黄淮海平原丘陵半湿润旱作物为主区(Ⅵ) |
4.3.7.西南东部高原山地湿润水旱兼作区(Ⅶ) |
4.3.8.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湿润水田为主区(Ⅷ) |
4.3.9.四川盆地平原丘陵山地湿润水旱兼作区(Ⅸ) |
4.3.10.东南丘陵山地湿润双季单季水稻兼作区(Ⅹ) |
4.3.11.华南丘陵平原湿润双季稻作区(Ⅺ) |
4.4 监测指标集 |
4.4.1.选取原则 |
4.4.2.指标集 |
4.4.3.指标集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5 过程监测指标集 |
5.1 单产变幅预测指标集 |
5.1.1.技术方法 |
5.1.2.指标评价 |
5.1.3.结果分析 |
5.1.3.1.相关性评价 |
5.1.3.2.稳定性分析 |
5.1.3.3.普适性分析 |
5.2 单产预测指标适宜性评价 |
5.2.1.技术方法 |
5.2.2.效果评价 |
5.2.2.1.春小麦 |
5.2.2.2.玉米 |
5.2.2.3.冬小麦 |
5.2.2.4.水稻 |
5.2.3.指标集 |
5.2.3.1.分析结果和选取原则 |
5.2.3.2.指标集 |
5.3 本章小结 |
6 不确定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数据源的不确定性 |
6.2.1.观测数据的不确定性 |
6.2.2.遥感数据源的不确定性 |
6.2.3.遥感指数的不确定性 |
6.3 研究方法的不确定性 |
6.3.1.观测数据与遥感数据的匹配 |
6.3.2.苗情与单产的关系 |
6.3.3.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6.4 指标集和方法应用的不确定性 |
6.4.1.分区问题 |
6.4.2.作物种类问题 |
6.4.3.物候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创新与讨论 |
7.2 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传统草地NPP研究方法 |
1.1 站点实测方法 |
1.2 统计模型 |
2 非遥感过程模型估算草地NPP的方法 |
3 遥感估测草地NPP的研究方法 |
3.1 遥感估算草地NPP的统计回归模型 |
3.2 遥感估算草地NPP的参数模型和过程模型 |
3.3 遥感估算草地NPP中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应用 |
4 遥感估算草地NPP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0)中国土地覆盖变化与环境影响遥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土地覆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全球变化 |
第二节 土地覆盖概念 |
第三节 土地覆盖研究回顾 |
3.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提出 |
3.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机制研究 |
3.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 |
3.4 国际上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项目 |
3.5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进展 |
3.5.1 与LUCC有关的重大项目情况 |
3.5.2 中国学者在LUCC理论方面的贡献 |
3.5.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环境安全 |
第四节 定量遥感在土地覆盖研究中的应用 |
4.1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类型识别 |
4.2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
4.3 定量遥感是当前遥感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
4.4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定量遥感研究 |
第二章 土地覆盖体系 |
第一节 土地覆盖内涵的发展 |
第二节 土地覆盖的空间和尺度特征 |
2.1 土地覆盖具有空间特征 |
2.2 土地覆盖具有尺度特征 |
2.2.1 景观生态学关注的尺度问题 |
2.2.2 不同比例尺植被图的植被分类单位 |
2.2.3 土地覆盖的尺度特征 |
2.3 土地覆盖变化、景观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
第三节 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
3.1 对土地分类系统的思考 |
3.2 国内的一些重要土地分类系统 |
3.2.1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 |
3.2.2 中国土地资源分类系统 |
3.2.3 中国植被编码体系 |
3.3 国外的一些重要土地分类系统 |
3.3.1 FAO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
3.3.2 美国国家土地覆盖数据NLCD的分类系统 |
3.3.3 IGBP的全球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
3.3.4 USGS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
3.3.5 生物圈与大气圈传输分类系统 |
3.3.6 植被生命期分类系统 |
3.3.7 简单生物圈模型分类系统 |
3.3.8 简单生物圈2模型分类系统 |
3.3.9 定量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
第四节 定量化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
第三章 中国土地覆盖特征提取 |
第一节 中国陆面温度 |
1.1 陆地表面温度反演的物理基础 |
1.2 陆地表面温度反演的进展 |
1.2.1 分裂窗方法的原理 |
1.2.2 使用分裂窗方法反演陆面温度 |
1.2.3 误差分析 |
1.3 比辐射率ε的计算 |
1.4 反演中国陆面温度的方法 |
第二节 地表反照率 |
2.1 反演地表反照率的原理 |
2.2 计算反照率的方法进展 |
2.3 计算中国反照率的方法 |
第三节 中国NDVI |
3.1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
3.2 叶面积指数LAI |
3.3 光合有效辐射的吸收比例FPAR |
3.4 NDVI与LAI和FPAR的关系 |
第四节 中国NPP |
4.1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及相关概念 |
4.1.1 总第一性生产力 |
4.1.2 净第一性生产力 |
4.1.3 生物量 |
4.2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研究进展 |
4.2.1 国外研究进展 |
4.2.2 国内研究进展 |
4.3 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研究方法 |
4.3.1 气候模型 |
4.3.2 过程模型 |
4.3.3 光能利用率模型 |
4.4 中国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计算 |
4.4.1 模型总体结构 |
4.4.2 模型详述 |
第五节 基于生态系统观点的遥感土地覆盖分类 |
5.1 基于生态系统观点的遥感土地覆盖分类 |
5.1.1 遥感土地覆盖分类方法 |
5.1.2 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
5.1.3 遥感生态分类参数和计算方法 |
5.1.4 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分类指标 |
5.2 基于生态系统观点的中国遥感土地覆盖分类 |
5.2.1 数据 |
5.2.2 遥感分类参数的计算 |
5.2.3 遥感分类指标的计算 |
5.2.4 中国土地覆盖监督分类 |
5.2.5 分类精度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中国土地覆盖季相变化规律 |
第一节 中国陆面温度分布 |
1.1 数据 |
1.2 计算中国多年年和月平均陆面温度数据 |
1.3 中国陆面温度的年和季特征 |
1.4 中国陆面温度的年变化和年较差 |
1.5 中国LUCC样带上的年和月陆面温度变化 |
第二节 中国反照率变化 |
2.1 数据 |
2.2 中国地表反照率的变化特征 |
第三节 中国NDVI |
3.1 数据 |
3.2 主成分分析 |
3.2.1 计算每月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3.2.2 计算每月NDVI图象的均值 |
3.2.3 主成分变换 |
3.2.4 由NOAA-AVHRR多时相图象派生计算出四个生物学参数 |
3.2.5 计算前四个主分量与四个生物学参数图象的相关系数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节 中国NPP变化 |
4.1 数据 |
4.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 |
4.3 中国陆地生志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 |
第五章 中国土地覆盖年际变化与环境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近20年中国植被指数NDVI反映的土地覆盖变化 |
1.1 NOAA-AVHRR数据 |
1.2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1.3 计算年均NDVI数据 |
1.4 研究方法 |
1.5 中国植被覆盖的变化分析 |
1.6 中国植被覆盖和气候变化的相关分析 |
第二节 近20年中国土地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分析 |
2.1 气象数据 |
2.2 可能蒸散率的计算方法 |
2.3 研究方法 |
2.4 气候变化分析 |
2.5 中国土地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分析 |
第三节 近20年中国陆面温度LST反映的土地覆盖变化 |
3.1 NOAA-AVHRR数据 |
3.2 计算陆面温度 |
3.3 计算年均LST数据 |
3.4 研究方法 |
3.5 陆面温度变化分析 |
第六章 中国沙尘与土地覆盖关系遥感研究 |
第一节 东亚沙尘源地和沙尘输送路径的遥感研究 |
1.1 东亚沙尘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 |
1.3 沙尘过程遥感研究 |
1.3.1 沙尘灾害源地分析 |
1.3.2 沙尘灾害移动路径分析 |
1.4 东亚沙尘的时空分布特征 |
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应用遥感技术估算东亚沙尘侵蚀量 |
2.1 数据 |
2.2 沙尘的确定 |
2.2.1 在NOAA-AVHRR影象上确定沙尘 |
2.2.2 通过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标确定沙尘 |
2.3 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 |
2.3.1 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遥感反演原理 |
2.3.2 计算大气辐射传输 |
2.3.3 建立气溶胶光学厚度查找表 |
2.3.4 沙尘光学厚度t反演 |
2.4 一次东亚沙尘携沙量的具体估算 |
2.4.1 沙尘携沙量的估算方法 |
2.4.2 计算沙尘气溶胶携沙量 |
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风蚀对中国西北地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3.1 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NPP |
3.2.2 中国表层土壤有机碳库C_(pool) |
3.2.3 风蚀所损失的土壤有机碳C_(erosion) |
3.3 表层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结论与讨论 |
第四节 近50年中国沙尘发生趋势分析 |
第五节 土地覆盖变化与沙尘的关系研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土地覆盖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用NOAA气象卫星的AVHRR遥感资料估算中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进展[J]. 蔡承侠. 新疆气象, 2003(06)
- [2]自然植被第一性生产力和作物产量估测模型研究[J]. 张佳华. 上海农业学报, 2001(03)
- [3]用NOAA气象卫星的AVHRR遥感资料估算中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J]. 肖乾广,陈维英,盛永伟,郭亮. 植物学报, 1996(01)
- [4]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进展[J]. 黄夏,李荣全,云丽丽,王微,高明,柴旭光. 辽宁林业科技, 2013(03)
- [5]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土壤碳循环研究[D]. 赵成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05)
- [6]应用遥感技术模拟净初级生产力的尺度效应研究进展[J]. 卫亚星,王莉雯. 地理科学进展, 2010(04)
- [7]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J]. 赵俊芳,延晓冬,朱玉洁. 中国沙漠, 2007(05)
- [8]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指标研究[D]. 蒙继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6(12)
- [9]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的研究进展[J]. 郑凌云,张佳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07(01)
- [10]中国土地覆盖变化与环境影响遥感研究[D]. 延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