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业站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柴青宇[2](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覃文锋[3](2021)在《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在森林生态保护与修复中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基层林业站是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具体的基层林业站工作过程中,林业站工作人员既担负着森林保护的重任,又担负着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职责。为了明确基层林业站在森林生态保护与修复中的作用,结合基层林业站的工作内容,进行整理,提出相应的工作目标、措施,希望通过本文,促使大众更加清楚地了解基层林业站的工作职责。
翁越飞[4](2020)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社员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长兴县花卉苗木合作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推进和现代化农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社会服务越来越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合作社作为有机衔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与小农户间联系的组织载体,是现如今我国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中重要的服务主体与与中坚力量,在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与交易费用,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层组织成员是社员,其发展和社会化服务最终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是社员,合作社的发展应该以服务社员,满足社员需求为最终目的。从社员满意度视角了解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实施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有助于了解社员需求,对促进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改善与发展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基础上,借鉴成熟的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以浙江省长兴县的花卉苗木合作社发展实践为例证,对长兴县180位合作社社员抽样问卷调查,在对调研获得的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EM分析模型分析哪些因素会对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社员满意度产生影响,并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社会化服务期望会正向影响社员满意度,但影响效果不大;第二,社会化服务感知质量对社员满意度有正向影响,而影响力仅次于社会化服务感知价值;第三,社会化服务感知价值对社员满意度明显正相关,且影响水平最大;第四,社会化服务期望会对社会化服务感知价值与感知质量产生影响,对社会化服务感知质量的影响更大;第五,社会化服务感知质量与社会化服务感知价值具备明显的正向相关性;最后,社员满意度正向显着影响社员的未来行为。基于论文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应建立健全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供需匹配机制;其次,应完善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增强社会化服务质量;加强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效果;继续不断完善建设合作社章程制度;积极扩展花卉苗木销售市场,提高合作社营销能力;加强对社员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应合理分配盈余收益;最后,应拓宽提供信息服务及资金服务渠道。
王佳[5](2020)在《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进程中“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而林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林业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林权制度则是其中的核心。经过多次改革,逐渐清晰、合理的林权制度在明确各林权主体权利边界,释放林业经营潜能,增加林业经营者收入,保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林业经济、生态、社会综合功能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已经凸显。但改革没有完全释放我国林权制度功能,全面实现改革目标,林权制度仍待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是对改革后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基础性作用效果的全面展现,所以林权制度完善需要以绩效评价为依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更加有针对性的完善现有林权制度,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本研究以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重点研究,以促进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一步提升。在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进行的研究中,明确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的动因、特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林权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我国现有林权制度目标、主体构成、权责划分及改革前后制度实施效果对比情况。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部分,首先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进行评价,明确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整体情况和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各自情况。以上述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论为基础,探究形成如上结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效用值法、相关性分析、DEA、Malmquist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尚待改进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首先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研究。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探索时期、完善时期三个阶段。运用以政府主导林业经营者参与的调整方式,通过森林资源稀缺性及林权制度对外部环境的不断适应、对各林权主体利益不断满足的推动,使林权逐渐清晰,林权主体利益关系日趋协调,林权制度改革绩效逐渐多元化。现阶段我国林权制度目标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绩效提升及国家、集体、林业经营者多方共赢。并通过对林权合理的分配激发各林权主体积极性,通过林权主体对权利的行使与保护促进林权制度实施,从而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显现。其次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现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得到提升,且集体林权制度优于国有林权制度。但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不高仍存在提升空间,且两者在经济、生态、社会三方绩效上呈现差异。林权制度改革带动了林业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并对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整合使林业产业结构整体得到优化。林业经营者在产业经营中获得收益,收入得到明显提升。上述表现使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经济绩效均明显增长,集体林权制度稍占优,两者差距不大。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视使林业经营者造林、护林的意识和行为效果均得以优化,国有林权制度实施更注重森林管护,而集体林权制度则更侧重提高森林数量,所以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生态绩效均呈现波动上涨,且集体林权制度占优。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社会绩效在显着提升后呈现下降趋势,集体林权制度呈整体波动上升趋势,但国有林权制度整体绩效水平稍高于集体林权制度。说明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集体林权制度社会绩效的显现逐步明显,而国有林权制度受改革程度的限制社会良性影响逐渐减弱。基于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对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探究。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是影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及形成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差异的因素。林权清晰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其对增加各林权主体权利实施主动性和优化权利实施效果的影响显着。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权界定相比较于集体林权制度模糊、局限之处较多,所以其绩效提升幅度较低。林业生产要素投入越充足、合理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资金要素投入对绩效提升的带动明显优于劳动力和技术要素。国有林权制度的技术进步不足和集体林权制度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不同步使两者改革绩效呈现出不同。区域发展环境越完善对林权制度实施的支撑越充分则绩效提升越明显。国有林权制度代表省份的区域经济、政务、法治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集体林权制度代表省份,限制了改革后国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低于集体林权制度。根据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形成影响的分析结果,从提高林权清晰度、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三个角度进行对策设计支持并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实现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及多方主体共赢。
温亚平,冯亮明,刘伟平[6](2020)在《行为能力与农户林业生产分工研究——基于福建农户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深化阶段,完善新型林业生产经营体系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林业生产分工是构建新型林业经营体系的主要途径,不仅有助于克服林业家庭经营投入的不足,更有助于提升森林生产经营效率、促进小农户与林业大市场的有效衔接。农户是集体林区的主要森林经营主体,其行为能力包括排他能力、交易能力和处置能力,对农户分化、林业生产分工决策有重要影响。文章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结合福建省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行为能力对农户林业生产分工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易能力和处置能力对农户的林业生产分工有显着正向影响,而排他能力对林业生产分工的影响不显着;同时,农户生计对林业依赖越高,选择林业生产分工的倾向越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是对农户行为理论的有益补充,研究阐明林业分工成为农户在选择利益最大化决策时在林业生产领域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在林业经济方面,弥补了现有分工理论研究的不足,将林业生产环节分工纳入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对农户林业生产分工分析的实证结果,提出加快构建林业生产分工服务体系、深化采伐审批制度改革、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等政策建议。
陈琰[7](2020)在《多元治理视域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突显,党中央将其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长期以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局部生态破坏问题非常突出,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西北这一生态安全屏障功能。201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等发出通报。通报发出后,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立即采取了一系列行而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初步控制。本研究从多元治理的视域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历史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然后,从政府不担当不作为、立法放水、执法不严、整改不力,企业违法成本低、存在利益交换、缺乏社会责任感,公众法律意识薄弱、参与途径不畅、参与度低等三个主体的角度对该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再次,对生态环境问题被通报后所采取的整改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整改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整体评价。最后,结合国外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与做法,对当前如何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做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从构建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六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为做好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杨万里,梁忠厚,舒荣,黄军霖,杨怀湘,冯娜,肖峥[8](2020)在《怀化市深化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实践与创新探讨》文中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近年来,怀化市在深化集体林业综合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本文分析了怀化市深化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的必要性,研究了林地三权分置、金融支持林业发展、公益林经营管护、林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情况,总结了改革中的创新和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继续推进林地三权分置改革,创新金融支持林业发展,完善公益林经营管护机制,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叶必召[9](2020)在《HN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研究》文中认为从单一的房产登记、土地登记,再到现在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登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范围越来越大,工作中涉及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不动产的审批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但当前HN省国土、住建、规划、海洋、林业、税务、民政、公安等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并不充分,议事协调联动机制并不顺畅,各部门各自为政,设置不同的审批条款,监管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方式,简政放权并不到位,反而增加了群众的负担。在目前HN省不动产登记人员、资金远远缺乏的情况下,基层登记工作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唯有向信息化要技术、要力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类登记业务需求。在这样的政府宏观政策和群众迫切需要的大背景下,研究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不动产登记,属于物权登记,具有物权公示、明晰产权、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目的。本文以不动产登记为对象,先对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提出了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综合运用了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学科知识,将理论与不动产登记实际相结合,在政府治理上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思维。文章以公共物品理论、政府治理理论为依据,对HN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当前HN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现实困境,并剖析其原因,通过借鉴美国、瑞典、新加坡等国家在产权登记或政府政务信息化的实践经验,调研分析我国有关市县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案例,得出了推进HN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对策选择,一是明确信息化的理念定位,二是完善体制支撑,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加大投入力度,六是优化技术进路。将不动产登记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相结合,可最大限度挖掘不动产登记信息价值,从而达到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的目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满足了企业群众的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提高便民利民水平,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同时使登记工作更加智能化、规范化,保障登记交易安全,以规范的信息化去推进政府职能和公共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促进形成廉洁高效、公开透明、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
丁宁宁[10](2020)在《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展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对于林业发展乃至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连云港市作为苏北地区沿海城市,在发展自身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过程中,也遇到过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就以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的研究为切入点,深入调研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并对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已有先进经验基础上,同时结合连云港市总体发展规划,提出了符合连云港市实际的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研究对策,指出了连云港市未来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主要发展内容,并为此给予相关建议。对照国内外研究动态并结合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现状,总结出中国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概念、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概念和推广服务范围,指出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指出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体制矛盾、软硬件矛盾、职能矛盾,看到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知识结构等问题,存在的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通过对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造成上述问题原因是由于地方政府对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重视不够,投入资金有限等原因造成。通过对国内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有先进经验借鉴并结合连云港市林业发展实际情况,指出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要建设创新型、服务型、活力型及可持续型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或体系。不断优化现有体系框架,进行管理体系创新,加强激励政策建设,探索更为灵活的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方法。为保障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实现提出了提高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人员薪资待遇,提供小部分有偿服务的政策建议等。
二、林业站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业站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在森林生态保护与修复中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认识基层林业站在森林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
2 有效提升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
3 积极宣传森林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法律法规 |
4 配合主管部门落实林业发展规划 |
5 有效推动林业科学技术发展 |
6 建立健全乡村护林网络有效管理乡村护林队伍 |
7 协助相关部门处理林业法律问题 |
(4)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社员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长兴县花卉苗木合作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难点 |
2 文献回顾 |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 |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概况 |
2.1.2 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 |
2.2.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2.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 |
2.2.3 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
2.3 社员对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
2.3.1 满意度理论 |
2.3.2 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满意度的研究 |
2.4 综合评述 |
3 长兴县花卉苗木合作社发展现状及社员满意度分析 |
3.1 长兴县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3.1.1 长兴县农业概况 |
3.1.2 长兴县花卉苗木产业现状 |
3.1.3 长兴县花卉苗木合作社发展及社会化服务现状 |
3.2 调查数据来源 |
3.2.1 变量选择 |
3.2.2 问卷设计 |
3.3 样本特征描述性分析 |
3.3.1 样本社员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3.3.2 合作社社员社会化服务期望描述性分析 |
3.3.3 合作社社员社会化服务感知质量描述性分析 |
3.3.4 合作社社员社会化服务感知价值描述性分析 |
3.3.5 合作社社员满意度描述性分析 |
3.3.6 合作社社员未来行为描述性分析 |
4 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社员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构建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模型的建立 |
4.2 数据检验与模型运行 |
4.2.1 数据信效度检验 |
4.2.2 测量模型检验 |
4.2.3 结构模型检验 |
4.2.4 模型结果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权制度 |
2.1.2 林权制度 |
2.1.3 制度绩效 |
2.1.4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内生增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 |
3.1.1 萌芽时期的林权制度(1949年-1978年) |
3.1.2 探索时期的林权制度(1979年-2000年) |
3.1.3 完善时期的林权制度(2001年-至今) |
3.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及动因分析 |
3.2.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 |
3.2.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动因 |
3.3 林权制度现状 |
3.3.1 林权制度目标 |
3.3.2 林权制度设计 |
3.3.3 林权制度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 |
4.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1.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数据来源 |
4.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过程 |
4.3.1 熵权法评价过程 |
4.3.2 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过程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
4.4.2 各维度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 影响因素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1 林权清晰度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3 区域发展环境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林权清晰度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1 指标选取 |
6.2 分析方法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6.3 评价过程 |
6.4 结果分析 |
6.4.1 林权清晰度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4.2 林权清晰度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4.3 林权清晰度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7.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 分析方法选取 |
7.2.1 相关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
7.2.2 有效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
7.3 结果分析 |
7.3.1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相关性结果分析 |
7.3.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有效性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区域发展环境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1 林权制度省份区域发展环境评价 |
8.1.1 评价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8.1.2 分析方法选取 |
8.1.3 分析过程 |
8.2 结果分析 |
8.2.1 区域发展环境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2.2 区域发展环境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2.3 区域发展环境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9 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 |
9.1 提高林权清晰度 |
9.1.1 消除承包权经营权界定障碍 |
9.1.2 优化林权确权赋权环节 |
9.1.3 深化采伐许可制度调整 |
9.1.4 厘清林权主体关系 |
9.2 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 |
9.2.1 维持林权制度实施资金供给 |
9.2.2 纠正劳动力投入偏差 |
9.2.3 持续强化技术投入 |
9.3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
9.3.1 保持市场经济运行顺畅 |
9.3.2 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9.3.3 健全法治环境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行为能力与农户林业生产分工研究——基于福建农户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关于分工理论的研究 |
2.2 关于行为能力对农业生产分工的影响理论 |
2.3 关于行为能力对林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理论机制和研究方法 |
3.1 理论机制 |
3.1.1 林业生产分工 |
3.1.2 行为能力对农户林业生产分工的影响机制 |
3.2 研究方法 |
4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 实证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7)多元治理视域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 |
1.3.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
1.3.2 自然保护区 |
1.3.3 多元治理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概述 |
1.4.2 国外研究概述 |
1.4.3 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
2.1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1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 |
2.1.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地位 |
2.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
2.2.1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历史 |
2.2.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
2.2.3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被关注 |
2.3 多元主体的作用 |
2.3.1 政府:服务和激励作用 |
2.3.2 企业:参与和自治作用 |
2.3.3 社会组织和公众:补充和监督作用 |
第3章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原因的多元主体分析 |
3.1 政府方面 |
3.1.1 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 |
3.1.2 立法放水,留有后门 |
3.1.3 执法不严,整改不力 |
3.2 企业方面 |
3.2.1 违法成本低 |
3.2.2 存在利益交换 |
3.2.3 缺乏社会责任感 |
3.3 社会组织和公众方面 |
3.3.1 社会组织参与度低 |
3.3.2 公众法律意识薄弱 |
3.3.3 公众参与途径不畅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措施及评价 |
4.1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措施概述 |
4.1.1 高度重视,深入反思,推动整改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
4.1.2 紧盯问题,明确目标,全力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见效 |
4.1.3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 |
4.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措施评价 |
4.2.1 整改措施的总体评价 |
4.2.2 整改工作存在的不足 |
第5章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
5.1 国外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 |
5.1.1 美国:多元协同治理 |
5.1.2 德国:大力发展科技 |
5.1.3 英国:严格生态立法 |
5.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
5.2.1 构建领导责任体系 |
5.2.2 构建企业责任体系 |
5.2.3 构建全民行动体系 |
5.2.4 构建监管体系 |
5.2.5 构建信用体系 |
5.2.6 构建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怀化市深化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实践与创新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化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必要性 |
1.1 深化集体林业改革是落实党中央政策的重要举措 |
1.2 深化集体林业改革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
1.3 深化集体林业改革是由林业大市向林业强市转变的重要契机 |
1.4 深化集体林业改革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 |
2 集体林业综合改革与实践 |
2.1 探索“三权分置”改革,创新林地经营权分离放活 |
2.2 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林业贷款融资模式 |
2.3 探索管护方式改革,创新公益林经营管理机制 |
2.4 探索便民服务,完善和创新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 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创新与做法 |
3.1 创新“四种模式”,盘活森林资产 |
1)林地托管流转模式. |
2)村级合作组织担保贷款模式. |
3)森林旅游结合模式. |
4)林下种养模式. |
3.2 搭建“四个平台”,提高林业服务质量 |
1)“收储+担保”平台. |
2)“互联网+林业”平台. |
3)“公司+森林管护”平台. |
4)“卫星+森林监管”平台. |
3.3 探索“四种形式”,培育市场主体 |
1)林业专业合作组织. |
2)林业专业协会. |
3)家庭林场. |
4)林业专业服务组织. |
3.4 突破“三个难点”,创新公益林的经营与保护 |
1)提高补偿标准. |
2)地方立法保护公益林. |
3)探索收益权质押贷款. |
4 集体林业综合改革问题与困难 |
4.1 林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难 |
4.2 林权抵押贷款力度有待加大 |
4.3 公益林经营管护有待创新 |
4.4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继续完善 |
5 继续深化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对策与建议 |
5.1 继续推进林地三权分置改革 |
5.2 创新金融支持林业发展 |
5.3 完善公益林经营管护机制 |
5.4 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
(9)HN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一、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阐释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1.不动产与不动产登记 |
2.信息化与不动产登记信息化 |
(二)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理论依据 |
1.公共物品理论 |
2.政府治理理论 |
二、HN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 |
(一)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
1.各部门信息化基础较为完备 |
2.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和数据整合建库基本完成 |
3.部门信息互通共享着力推进 |
4.便民利民信息化服务不断拓展 |
(二)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1.信息化意识不强 |
2.信息共享不充分 |
3.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 |
4.法律制度依据缺失 |
三、HN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内部存在利益纠葛 |
(二)存在体制机制障碍 |
(三)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 |
(四)信息化建设重视与投入不足 |
四、国内外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案例借鉴 |
(一)国外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实践经验 |
1.美国 |
2.瑞典 |
3.新加坡 |
(二)国内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案例分析 |
1.南宁市 |
2.无锡市 |
3.黄山市 |
(三)国内外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启示 |
五、推进HN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对策选择 |
(一)明确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理念定位 |
1.树立信息化新动能治理理念 |
2.深化政府服务转型治理理念 |
(二)完善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体制支撑 |
1.理顺部门关系 |
2.统一管理机构 |
3.创新管理模式 |
(三)强化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制度保障 |
1.完善法律制度 |
2.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
3.建立评价考核制度 |
(四)加强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
1.培养人才队伍 |
2.提升公民信息化素养 |
(五)加大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投入力度 |
1.确保资金投入 |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3.强化技术支持 |
(六)优化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技术进路 |
1.数据整合 |
2.平台构建 |
3.信息共享 |
4.区块链模式 |
5.业务结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概述 |
2.1 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 |
3.1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历程 |
3.2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 |
3.3 对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 |
4 国内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有经验借鉴 |
4.1 国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有先进经验借鉴 |
4.2 国内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有先进经验借鉴 |
5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对策 |
5.1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 |
5.2 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内容 |
5.3 保障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目标实现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林业站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在森林生态保护与修复中作用[J]. 覃文锋. 现代农业研究, 2021(01)
- [4]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社员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长兴县花卉苗木合作社为例[D]. 翁越飞.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5]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6]行为能力与农户林业生产分工研究——基于福建农户的实证分析[J]. 温亚平,冯亮明,刘伟平. 林业经济, 2020(08)
- [7]多元治理视域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研究[D]. 陈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怀化市深化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实践与创新探讨[J]. 杨万里,梁忠厚,舒荣,黄军霖,杨怀湘,冯娜,肖峥.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0(02)
- [9]HN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研究[D]. 叶必召. 长安大学, 2020(06)
- [10]连云港市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问题研究[D]. 丁宁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