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2003年物流业稳定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尹国君[1](2020)在《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驱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如何合理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首先要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畅通物流网络,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其次应加强中小城市与物流通道的连接,形成高效率、低成本、优服务的物流集聚区。实践经验表明,只有畅通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才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抗风险能力。物流集聚区内,通过物流企业间的竞合关系、营运优势的互补、价值增值服务的提供、前后向关系的延伸,形成的资源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物流集聚的形成与发展。物流集聚能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物流收益、促进物流创新。依据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城镇化的主要指标,采用熵值法计算出区域城镇化率。以2005年至2017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分别从全国整体、东中西分区域和大中小分等级城市进行实证研究表明,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及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等因素,基本上都促进区域城镇化的发展。通过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影响的门槛效应测度表明,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城市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存在不同影响。以城市人口规模、市辖区面积和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以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多样化、专业化集聚和协同集聚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存在显着的门槛效应。因此,深入分析物流集聚的影响因素、促进物流集聚发展是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一是以物流集聚理论为基础,以物流集聚效应为切入点,以区域城镇化为研究目标,在中国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纳入了统一的理论研究框架,重点研究了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影响的机理、方向及大小,并分析了城市的区位差异和等级差异对结论的影响。二是研究了物流空间集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对人口城镇化存在显着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对区域城镇化影响也非常显着的观点。同时,研究认为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作用也非常显着。通过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门槛效应的测算,认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三是运用多方法、多样本开展分类研究。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历年数据为样本,在整体影响、城市区位和等级差异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检验了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存在的相关关系;在借鉴其它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测算了各城市历年区域城镇化的水平;运用系统广义矩阵方法,对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分析;使用门槛效应模型,测算了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的门槛效应。最后从合理扩大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促进物流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强化物流与制造业协同的集聚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白五泉[2](2020)在《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KL公司的业绩在持续增长,所持有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也在持续增加,2017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2012-2017),并入选深圳市重点物流企业,2018年KL公司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2018-2022)。当前全球物流业大环境受世界经济低迷、贸易战的影响,不容乐观,加之行业竞争加剧和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盈利空间收窄,KL公司能否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二五”计划,制定和选择一个持续可行的发展战略就变得至关重要。KL公司内部对几个关键策略取舍存在一些争议,比如市场开拓战略的收益(份额和影响力)与风险(持续加大投资并相应承担较大经营风险)、长期目标(发展公司产品)与短期目标(为满足、保留客户和生存需求)、财务性绩效(利润和股东利益)与非财务性绩效(治理、商业伦理、社会责任以及环境可持续以及考虑更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权衡决策。本文将对KL公司内部环境(资源和能力)和外部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确定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制定长远性、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寻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优途径。首先,对当前国际物流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并对比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管理及物流管理理论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现状。其次,介绍可持续发展概念和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绩效和标准,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基础,然后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层级,战略选择等,介绍四种战略分析方法。再次,对KL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用VRIO框架分析竞争优势,通过PESTEL分析认识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面对的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因素和特点;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国际物流行业的竞争环境;用SWOT分析明确KL公司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威胁和机会,进行战略抉择与匹配。最后,确定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制定KL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提出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能对同行业有参考价值,也希望对公司的其他项目有参考意义。
李娜[3](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西省物流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物流业开始蓬勃发展。物流是一种融合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的现代服务业,物流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对拉动社会生产、刺激居民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电商平台的出现以及物流行业发展呈现利好趋势,山西省物流实现转型态势日趋明显。山西省要抓住当前时代的发展机会,积极发展物流行业,让物流业成为提高山西省整体经济水平力量中的重要环节,实现山西省的成功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提高物流发展的竞争力。本文首先以山西省物流为研究对象,以竞争力理论和物流理论作为基础,利用山西省2010年至2017年的数据,在深入探究影响地区物流竞争力的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对指标的海选、筛选和分析之后对指标进行分类确定,研究影响山西省物流竞争力的因素,探究各个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影响山西省物流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画出因果关系图、系统流图,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最后进行仿真分析与政策模拟。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地区生产总值与物流业生产总值的发展趋势利好,未来物流业生产总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增加。政策模拟中,对比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与物流业投资额对各指标的影响,得到物流业投资总额对物流业生产总值、物流业从业人员的后期发展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则对公路里程、信息化水平的发展中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民用载货汽车拥有量的发展趋势中,投入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与投入物流业投资额的促进作用相似。最后提出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制度、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四个方面的建议。
李娇[4](2020)在《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已经成为本世纪重要的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航空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速度及深度等方面的优势无可比拟,其显要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近年来,珠三角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发展,其外向型的经济结构特点,为深圳机场航空物流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际枢纽机场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深圳机场航空物流业务迎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期。本文首先从阅读整理航空物流发展的着作等资料入手,对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研究,对比国内外典型货运枢纽机场的发展历程及成功经验,获取对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的启示;其次,通过对宏观经济、民航发展趋势及竞争态势的研究探讨,运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方法,对深圳机场所处的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基于深圳机场内部各要素梳理结果,运用SWOT分析法,对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展开深入研究,进而制定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最后,形成打造核心客户群体、完善航线网络布局、营造优质物流生态环境等三大类共九点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本文的研究对于优化深圳机场物流平台生态,与时俱进推动深圳机场航空物流管理及运营模式创新,实现航空物流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边玛草[5](2020)在《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流产业是一种综合性服务业,主要功能包括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物流产业作为我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演变与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20世纪末,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国家、地区、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物流产业的联接作用也逐渐显着,其经济发展“加速器”的作用也得以公认。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逐渐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国的民族八省(区)地大物博,整体发展相对落后,而物流产业的异军突起对民族八省(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定性定量等不同方面,比较研究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物流产业在民族八省(区)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存在的差异,而且可以为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起参考作用。本文在物流产业外部经济效应、物流产业的波及效应和经济增长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我国民族八省(区)1999-2017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以民族八省(区)物流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多项指标为视角,比较分析了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在的联系及区别。在此基础上,把民族八省(区)的物流产业增加值引入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构建了相关模型。利用Eviews10.0软件,在对数据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确定模型无误且有意义之后,回归分析了我国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具体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而且,物流产业对我国民族八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参差不齐。民族八省(区)中,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内蒙古、广西、新疆、贵州、宁夏和云南等省(区)经济增长的正向带动作用显着,对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经济增长的带动效果很小且不显着。结合以上研究结论及每个省(区)的实际情况,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不同的原因,并依此为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今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于萌[6](2019)在《基于低碳发展视角下的河北省物流业的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物流政策与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迫切需求的双重影响下,带动了河北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显现出诸多环境污染问题,相应的生态污染治理也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以致于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新经济形态下研究的热点。河北省作为雾霾的重灾区,低碳经济发展成为了河北省“治污降霾”行动的重要推手,同时作为当前发展迅速的物流业也是环境治理管制的重点行业,其亟需应对快速发展的巨大物流市场需求以及环境治理问题。本文的研究评价了基于低碳发展视角下的河北省物流业的效率,阐述了目前河北省低碳物流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对策,希望以此对河北省低碳物流绿色、高效的发展作出一份贡献。本文以低碳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为支撑,界定了有关物流效率的涵义和概念。再通过对河北省物流业和低碳物流发展现状的探究,得出河北省近年来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其中的问题,包括低碳物流意识欠缺、低碳物流技术发展与管理不协调、物流业网络建设、规模报酬均不理想等问题。而后又以低碳经济与物流业的相关理论依据,引入CO2排放指标,确定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以C2R和BC2为投入导向型模型,基于低碳视角计算出河北省的物流业技术效率,并对结果展开比较与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河北省低碳物流的相对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得出河北省的物流业技术效率虽在较高位置,但其自身没有达到最佳水平,仍有进步空间,其碳排放的降低潜力依然很大。河北省仍需继续加大物流业规模,同时需要转变传统的“高投入,高产出”物流发展模式,提高低碳物流技术,加快调整物流产业结构的步伐。最终以协同北京地区达到最佳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以京津冀物流业得到协同发展为目标,引领河北的物流业向低碳、集约、产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李娟[7](2019)在《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其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有利于扩大生产、促进流通、刺激消费、改善民生、繁荣经济,是提升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保障,而且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如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如何?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是怎样的?促进程度有多大?弄清这些问题,能够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思路,能够正确评价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为主题,并沿着“问题提出——理论梳理——机理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这一逻辑思路,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性地回答。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基于“三元三维”的概念界定构建了理论框架。(1)对物流业发展质量,从发展效率、发展结构和发展环境“三元”进行界定,并以马克思物流业发展理论、西方物流成本等理论为依据。(2)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和区际经济平衡发展“三维”进行界定,认为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是指各区域经济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协同互动中实现发展的过程;区域经济充分发展是指各区域生产力不断提升、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得到转换、发展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是指区域间经济差距缩小、各区域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部分以马克思区域协调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新增长理论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互动发展理论等为依据。(3)基于以上“三元三维”的概念界定,运用马克思流通理论、劳动分工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位理论、消费理论等,对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第一,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能直接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也能通过时空压缩、市场一体化和分工合理化间接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第二,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能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也能通过改善供给侧和刺激需求侧间接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第三,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能直接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也能通过收入均等化、消费平等化和基础设施均等化间接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这是本文实证分析的基础和依据。在实证分析方面,依据上述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从“三层次”即我国30个省域、四大板块和全国整体层次进一步对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对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验证。结论显示:(1)物流业发展质量的研究结论: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效率均偏低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结构红利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四大板块层次和全国整体层次均呈“M”形演进;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环境均不足,但呈递增趋势;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质量均不高,但呈递增趋势,其中四大板块层次存在σ收敛,全国整体层次存在σ发散。(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结论:我国三层次的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水平均相对偏低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我国30个省域层次呈“倒U”形、全国整体层次呈“M”形演进,西部和东北地区成为“洼地”;我国三层次区域经济发展都不充分,分别呈渐进式、波浪式和平稳式演进;我国30个省域层次的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水平呈“U”形演进,四大板块层次呈分层特征,全国整体层次的不平衡程度有增加趋势;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30个省域层次的较高且呈“V”形演进,四大板块层次呈波浪形演进,全国整体层次属于初级协调等级且呈“V”形演进。(3)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实证结论:第一,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存在正向驱动效应,驱动力主要来自间接驱动因素,市场一体化是主要中介和路径。第二,物流业发展质量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双重驱动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其中我国30个省域层次的主要驱动路径是需求侧,四大板块层次和全国整体层次首要通过直接效应驱动。第三,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总效应由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构成,且以间接效应为主,其中我国30个省域层次以直接效应为主要途径,四大板块层次和全国整体层次以消费均等化为主要中介和路径。第四,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长期效应。根据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是: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和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最终驱动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具体来说,我国三层次均需要做到物流业发展的“八化”,即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绿色化,以提升发展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产业化和网络化,以优化发展结构;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集约化、全球化和智能化,以改善发展环境。本文的创新之处是:(1)研究内容上,采用“三元三维三层次”分析框架,即通过物流业发展结构、发展效率和发展环境三元对物流业发展质量进行界定和评价,通过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和区际经济平衡发展三维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界定和评价,对我国30个省域、四大板块和全国整体这三个层次的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三方面在以往研究中都较为少见。(2)研究视角上,研究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并在影响路径上,认为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个维度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双重驱动,并从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长期效应三个方面检验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3)研究方法的应用上,将综合指标体系、效率分析法等引入物流业发展质量的评价中;将一元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和链式多重中介模型引入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中,并在分析中进行拓展,是新颖有效的。
申轲雨[8](2019)在《物流政策对提升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物流,尤其是城市物流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政府也越来越注意到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相继出台多种政策法律法规指导物流业的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城市物流管理”围绕城市物流需求及演化分析、城市物流枢纽规划及动态管理、城市物流服务的协调运营与管理、城市物流性能评价与政策设计和北京市物流管理五个方面展开研究。根据城市物流性能评价与政策设计子课题需要,本文突破以往物流研究大多局限于工程管理、供应链、冷链及采购等方面,从物流政策视角出发结合制度经济学研究城市物流竞争力,以发现问题、理论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提出一个政策建议体系的思路进行研究。本文从物流政策视角出发结合制度经济学研究物流竞争力。有针对性地以北京市作为典型实证研究对象,更新了研究城市物流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对我国物流政策分类进行统计分析,构建物流政策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路径模型其子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配送能力子系统,比较不同物流政策情境下城市物流竞争力指标的变化。得出物流政策对提升城市物流竞争力的作用存在边际效益递减的现象,需要符合物流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需要“前政策+后市场”的调节手段解决主要矛盾,即对物流发展前期以及对物流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要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投资补助政策,到物流发展成熟期以及物流发展关键要素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则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物流产业发展经济规律及发展周期的政策建议体系,即发展初期侧重投资促进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发展中期侧重人才及科技要素投入的政策推动,成熟期侧重层次水平提升、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推动。
袁娇[9](2019)在《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碳排放依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要履行2030年达到排放峰值的承诺,需要采取有效的碳减排措施。我国物流业的碳排放量仅次于工业,在碳排放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发展低碳物流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由于我国各区域发展水平不一,导致物流业碳排放也存在差异,若实行“一刀切”的治理措施,实施相对困难且效果欠佳。因此,需要根据物流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特征并结合各区域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实施碳减排措施,从而推动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我国的高碳排放问题已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在物流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方面仍有待丰富。因此,本文以物流业碳排放的现实背景及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出发点,釆用Theil指数、LMDI分解指数对我国历年物流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各区域影响因素的动态演进进行全面的测度和分析。本文主要的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从物流规模、物流投资与物流运行效果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2014年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后,增速有所放缓,但我国物流费用依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还需进一步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通过对比我国东北、东、中、西部四大区域发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特征。通过对物流业能源消耗量统计发现,物流业能源消耗总量变化趋势与其产业规模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且能源消耗主要以石油类为主,根据IPCC(2006)的方法对物流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发现我国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出东北部和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特征。其次,对物流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选用极差和标准差测度绝对差异,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物流业碳排放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选用泰尔指数基于物流业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两个指标测度其相对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差异进行分解,主要结论为:东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的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区域差异最小。中部地区两种测度结果最为接近且数值最小,说明中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水平和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一致;东部地区两种测度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说明东部地区各省市间物流业发展水平与碳排放水平不完全一致。区域内差异占区域差异的主导作用,贡献率达到70%以上。再次,建立LMDI模型将影响物流业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强度、运输方式、物流产出、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六大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发展因素是促进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因素对物流业碳排放的贡献率最小,物流产出因素是抑制物流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制定物流业碳减排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差异化碳减排策略。还要推动物流业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从而发挥物流产出效应的抑制作用。(2)物流业的能源强度效应在四大区域均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特征,主要因为各区域物流业的能源强度在研究期间均有所下降。(3)物流业的能源结构效应和运输方式效应在各个区域的作用效果有所差异,仅在东部发挥出抑制作用,在其他区域依然表现为促进作用。主要因为东部地区物流互联互通水平更高,运输方式更加合理,能源结构也更加优化,特别是近年来东部地区新能源物流车和多式联运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因此,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举措,进而优化我国物流业能源消耗结构及运输方式的整体水平。最后,结合前文的现状研究和实证结论,为我国物流业实现低碳化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即提升运输互联互通水平;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效率;推进区域物流联动发展;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总之,论文以我国四大区域为研究对象,探索物流业碳排放在各区域的差异程度以及影响因素,根据得到的实证结论提出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可以为我国物流业实现低碳化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裴艳丽[10](2019)在《我国物流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日益严重,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各国高度重视。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物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研究物流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促进物流业发展中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和意义,针对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价、物流业能源消耗、物流业碳排放以及物流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关系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目标、内容和创新点。接着,界定了物流业、能源及能源消耗、碳排放等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概述了能源经济、低碳经济和能源、环境、经济(3E)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然后,在建立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收集我国物流业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2003-2017年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评价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和趋势。同时,计算分析了2003-2017年我国物流业能源消耗量、碳排放量,并分析了物流业能源消耗结构、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通过2003-2017年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综合评分、能源消耗量以及碳排放量等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三者的关系中,能源消耗处于关键位置,它与物流业发展以及碳排放的关系都比较紧密,物流业发展能够影响物流业碳排放,但是碳排放对物流业发展影响比较小。最后,根据前文分析的结论,从政府层面和物流业行业层面两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物流业发展中节能减排的相关措施。通过积极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等措施,促进物流业与能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香港:2003年物流业稳定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2003年物流业稳定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的相关文献 |
1.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1.2.2 文献简评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2.1.1 传统城镇化理论 |
2.1.2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 |
2.1.3 以区域为基础的区域城镇化理论界定 |
2.2 物流集聚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2.1 物流集聚的内涵 |
2.2.2 运输成本与物流集聚 |
2.2.3 产业区位与物流集聚 |
2.2.4 规模经济与物流集聚 |
2.2.5 循环累积与物流集聚 |
2.3 物流集聚直接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3.1 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3.2 物流专业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3.3 物流多样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4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4.1 协同集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高区域城镇化质量 |
2.4.2 协同集聚通过产业关联效促进区域城镇化质量提升 |
2.4.3 协同集聚通过就业效应促进区域城镇化扩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物流集聚发展水平的测度 |
3.1 中国物流空间集聚规模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物流空间集聚规模的测度方法 |
3.1.2 中国省域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发展现状 |
3.1.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发展现状 |
3.1.4 中国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
3.2 中国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
3.2.2 中国省域物流专业化集聚发展现状 |
3.2.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专业化集聚发展现状 |
3.2.4 中国物流专业化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3.3 中国物流多样化集聚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
3.3.2 中国省域物流多样化集聚发展现状 |
3.3.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多样化集聚发展现状 |
3.3.4 中国物流多样化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熵值法的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 |
4.1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 |
4.1.1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整体水平 |
4.1.2 东中西部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
4.1.3 大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
4.2 应用熵值法测度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 |
4.2.1 熵值法测度步骤 |
4.2.2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
5.1 变量测算与数据说明 |
5.1.1 被解释变量 |
5.1.2 解释变量 |
5.2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5.2.1 相关程度分析 |
5.2.2 单位根检验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模型构建 |
5.4 物流空间、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
5.4.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5.4.2 东中西部城市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
5.4.3 大中小城市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研究 |
6.1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 |
6.1.2 中国省域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现状 |
6.1.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现状 |
6.1.4 中国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2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6.2.1 变量的选取 |
6.2.2 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模型构建 |
6.2.3 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6.2.4 东中西部城市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6.2.5 大中小城市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门槛效应研究 |
7.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门槛效应的初步分析 |
7.2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构建与估计方法 |
7.2.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门槛模型分析方法 |
7.2.2 面板门槛效应实证估计方法 |
7.3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7.3.1 以人口数量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2 以市区面积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3 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政策建议 |
8.1 优化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促进区域城镇化 |
8.1.1 中央政府主导物流发展规划 |
8.1.2 地方政府协调物流发展规划 |
8.2 推动物流专业化集聚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 |
8.2.1 物流企业合作促进物流专业化集聚 |
8.2.2 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物流专业化集聚 |
8.2.3 创新趋动加速物流专业化集聚 |
8.3 促进物流多样化集聚引领区域城镇化 |
8.3.1 政府角色转变助力物流多样化集聚 |
8.3.2 宽松的发展环境优化物流多样化集聚 |
8.3.3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物流多样化集聚 |
8.4 鼓励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促进区域城镇化 |
8.4.1 制造业物流部门的优化 |
8.4.2 引导新建园区制造业集聚与物流集聚同步发展 |
8.4.3 完善物流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
8.5 实行差异策略促进物流集聚推动区域城镇化 |
8.5.1 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城市促进物流集聚的差异策略 |
8.5.2 大中小不同规模城市促进物流集聚的差异策略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2)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2 生命周期评估 |
2.1.3 可持续发展绩效和标准 |
2.2 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
2.2.1 企业的资源基础观 |
2.2.2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层次 |
2.4 战略分析的方法 |
2.4.1 PESTEL分析 |
2.4.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2.4.3 SWOT分析 |
2.4.4 .VRIO框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KL公司内部环境形势分析 |
3.1 KL公司的基本概况 |
3.1.1 KL公司简介 |
3.1.2 组织结构分析 |
3.1.3 人力资源分析 |
3.1.4 财务资源及盈利能力分析 |
3.1.5 可持续增长率分析 |
3.1.6 目标客户和货源分析 |
3.2 KL公司核心能力和资源分析 |
3.2.1 VRIO框架分析 |
3.2.2 核心竞争力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KL公司外部环境形势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因素分析 |
4.1.2 经济因素分析 |
4.1.3 社会因素分析 |
4.1.4 技术因素分析 |
4.1.5 环境因素分析 |
4.1.6 法律因素分析 |
4.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4.2.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4.2.3 潜在替代品或服务威胁 |
4.2.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4.2.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KL公司SWOT分析 |
5.1 KL公司的优势 |
5.2 KL公司的劣势 |
5.3 KL公司的机会 |
5.4 KL公司的威胁 |
5.5 SWOT矩阵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及实施 |
6.1 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
6.1.1 公司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 |
6.1.2 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非财务绩效目标 |
6.1.3 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财务绩效目标 |
6.1.4 KL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批露 |
6.2 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层级 |
6.2.1 KL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层战略 |
6.2.2 KL公司可持续发展业务层战略 |
6.2.3 KL公司可持续发展职能层战略 |
6.3 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步骤和保障措施 |
6.3.1 战略动员和组织准备 |
6.3.2 战略组织结构优化和人力资源调配 |
6.3.3 财务预算审核和保障 |
6.3.4 战略管理系统优化(MIS) |
6.3.5 战略实施与控制 |
6.4 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评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西省物流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研究法 |
1.2.2 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系统动力学应用于物流的研究 |
1.5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区域物流概述 |
2.2 竞争力概述 |
2.2.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2.2 IMD理论和WEF理论 |
2.3 物流竞争力概述 |
2.4 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 |
2.4.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
2.4.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2.4.3 系统动力学的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3 山西省物流发展现状与物流竞争力分析 |
3.1 山西省物流发展现状 |
3.1.1 政策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政府环境 |
3.1.4 设施运输环境 |
3.2 山西省物流竞争力分析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内容 |
3.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4 物流竞争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与检验 |
4.1 模型的建立 |
4.1.1 系统边界要素与建模目标 |
4.1.2 模型假设 |
4.1.3 因果关系 |
4.1.4 系统流图 |
4.1.5 方程及相关参数说明 |
4.2 模型有效性检验 |
4.2.1 地区生产总值 |
4.2.2 物流业生产总值与物流从业人员 |
4.2.3 民用载货汽车拥有量 |
4.2.4 公路里程 |
4.2.5 物流业投资额 |
4.3 本章小结 |
5 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 |
5.1 仿真分析 |
5.1.1 政府环境竞争力 |
5.1.2 经济环境竞争力 |
5.1.3 基础设施竞争力 |
5.1.4 物流发展潜力 |
5.2 政策模拟分析 |
5.3 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机场航空物流发展经验及启示 |
2.1 国内机场 |
2.1.1 浦东机场 |
2.1.2 香港机场 |
2.2 国外机场 |
2.2.1 新加坡机场 |
2.2.2 孟菲斯机场 |
2.3 对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启示 |
第三章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3.1 一般环境分析 |
3.1.1 政治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社会因素 |
3.1.4 技术因素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世界物流市场分析 |
3.2.2 我国物流行业分析 |
3.2.3 行业特点分析 |
3.3 竞争态势分析 |
3.3.1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3.3.2 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
3.3.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3.4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3.3.5 行业竞争者的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内部环境分析 |
4.1 深圳机场概述 |
4.1.1 深圳机场概况 |
4.1.2 深圳机场主要指标 |
4.1.3 深圳机场发展目标 |
4.1.4 深圳机场集团公司组织架构 |
4.2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现状概述 |
4.2.1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现状 |
4.2.2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历程 |
4.2.3 深圳机场物流板块组织架构 |
4.2.4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业务经营主体 |
4.2.5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设施情况 |
4.3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现状小结 |
第五章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 |
5.1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业务发展SWOT分析 |
5.1.1 SWOT分析法概述 |
5.1.2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
5.1.3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的机遇和威胁 |
5.1.4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的SWOT矩阵 |
5.2 战略规划 |
5.2.1 战略定位 |
5.2.2 发展基本原则 |
5.2.3 战略目标 |
5.3 战略选择 |
5.3.1 持续提升物流集散能力战略 |
5.3.2 不断增强国际枢纽能力战略 |
5.3.3 优化物流平台综合能力战略 |
5.4 战略实施 |
5.4.1 打造核心客户群体,提升快邮业务结构比例 |
5.4.2 完善航线网络布局,增强枢纽功能 |
5.4.3 营造优质的物流生态环境,打造可持续发展平台 |
5.5 战略保障 |
5.5.1 强化领导力的推动作用 |
5.5.2 纵向联合,加强战略联盟 |
5.5.3 发挥制度优势,凝聚发展合力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家层面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二)地区层面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三)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族八省(区) |
(二)物流 |
(三)物流产业 |
(四)经济增长 |
二、理论基础 |
(一)外部效应 |
(二)波及效应 |
(三)经济增长理论 |
(四)物流产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
一、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
(一)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发展总量状况的比较 |
(二)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供给状况的比较 |
(三)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需求状况的比较 |
二、民族八省(区)经济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
(一)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概况 |
(二)民族八省(区)人均GDP概况 |
(三)民族八省(区)人民生活水平概况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一、指标的选取与数据处理 |
(一)指标的选取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
二、模型的建立 |
三、平稳性检验 |
四、协整检验 |
五、模型的回归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不同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
一、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不同的原因分析 |
(一)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差异 |
(二)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不同 |
(三)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发展的成本不同 |
(四)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人力资本分布不均 |
二、对策建议 |
(一)改善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二)提高民族八省(区)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程度 |
(三)建设区域性物流网络,减少物流成本 |
(四)提高物流产业人力资本水平 |
三、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低碳发展视角下的河北省物流业的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低碳与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低碳经济与低碳物流概念界定 |
2.1.1 低碳经济 |
2.1.2 低碳物流 |
2.2 物流业与物流业效率概念界定 |
2.2.1 物流业 |
2.2.2 物流业效率 |
2.3 物流效率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发展 |
2.3.1 低碳经济与物流业的发展关系 |
2.3.2 物流效率与低碳经济发展关系 |
第三章 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 |
3.1 河北省低碳物流宏观发展现状 |
3.2 河北省低碳物流微观发展现状 |
3.2.1 物流政策环境建设现状 |
3.2.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3.2.3 物流园区与企业发展现状 |
3.3 河北省低碳物流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低碳视角下的河北省物流业技术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方法 |
4.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1.2 DEA方法评价步骤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选取原则 |
4.2.2 指标选取 |
4.3 效率评价模型的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碳视角下的河北省物流业技术效率评价 |
5.1 样本数据 |
5.1.1 横向数据 |
5.1.2 纵向数据 |
5.2 样本数据处理结果 |
5.2.1 横向测评结果分析 |
5.2.2 纵向测评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
6.1 研究结论 |
6.2 低碳物流优化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物流业及其发展质量的研究 |
1.2.2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
1.2.3 关于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物流业发展理论 |
2.1.1 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概念界定 |
2.1.2 马克思的物流业发展理论 |
2.1.3 西方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2.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2 马克思主义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
2.2.3 西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
第3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
3.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影响机理 |
3.1.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的数理模型 |
3.1.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直接影响 |
3.1.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间接影响 |
3.1.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机理总结 |
3.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影响机理 |
3.2.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影响的数理模型 |
3.2.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直接影响 |
3.2.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间接影响 |
3.2.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机理总结 |
3.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影响机理 |
3.3.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影响的数理模型 |
3.3.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直接影响 |
3.3.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间接影响 |
3.3.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机理总结 |
3.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机理 |
第4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评价 |
4.1 物流业发展效率评价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2 研究方法 |
4.1.3 数据来源及分析 |
4.1.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
4.2 物流业发展结构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研究方法 |
4.2.3 数据来源及分析 |
4.2.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
4.3 物流业发展环境评价 |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2 研究方法 |
4.3.3 数据来源及分析 |
4.3.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
4.4 物流业发展质量评价 |
4.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2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水平及特征 |
5.1.1 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水平的测度 |
5.1.2 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
5.2 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区域经济充分发展水平及特征 |
6.1.1 区域经济充分发展水平的测度 |
6.1.2 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
6.2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实证分析 |
6.2.1 计量模型构建 |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水平及特征 |
7.1.1 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水平的测度 |
7.1.2 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
7.2 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实证分析 |
7.2.1 计量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3 实证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8.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特征 |
8.1.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 |
8.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
8.1.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等级划分 |
8.2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
8.2.1 计量模型构建 |
8.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8.2.3 静态效应分析 |
8.2.4 动态效应分析 |
8.2.5 长期效应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1.1 物流业发展质量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结论 |
9.1.2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际经济互动发展 |
9.2.2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域经济充分发展 |
9.2.3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际经济平衡发展 |
9.2.4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9.2.5 发挥其他因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
9.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9.3.1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9.3.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物流政策对提升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3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竞争力研究理论 |
2.1.2 物流管理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物流政策 |
2.2.2 城市物流 |
2.2.3 物流系统 |
2.2.4 城市竞争力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城市物流发展研究现状 |
2.3.2 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现状 |
2.3.3 产业或城市竞争力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研究现状 |
2.3.4 系统动力学应用于区域物流的研究现状 |
3 北京市物流政策及物流竞争力分析 |
3.1 物流政策对城市物流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
3.2 北京市物流政策介绍 |
3.2.1 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2 中央政策 |
3.2.3 地方政策 |
3.2.4 政策分类 |
3.3 北京市物流竞争力分析 |
3.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3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4 物流政策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与检验 |
4.1 建模系统边界要素及目标 |
4.1.1 系统边界与要素 |
4.1.2 建模目标 |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4.2.1 研究数据 |
4.2.2 相关假设 |
4.2.3 因果关系分析 |
4.2.4 系统流图 |
4.2.5 子系统变量与参数估计 |
4.3 有效性检验 |
4.3.1 区域人口与物流业从业人口数量 |
4.3.2 区域GDP |
4.3.3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
4.3.4 货物周转量 |
4.4 本章小结 |
5 北京市物流政策仿真与结果分析 |
5.1 仿真分析 |
5.1.1 经济环境竞争力发展情况 |
5.1.2 基础设施竞争力发展情况 |
5.1.3 市场供需竞争力发展情况 |
5.1.4 人力资源竞争力发展情况 |
5.2 物流政策影响模拟分析 |
5.2.1 投资补助政策 |
5.2.2 环境保护政策 |
5.2.3 人才支撑政策 |
5.2.4 综合政策 |
5.3 政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 |
1.2.2 国内相关文献 |
1.2.3 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2.1.1 冈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adal)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
2.1.2 汤普森(T.Thompson)的梯度转移理论 |
2.1.3 威廉姆逊(J.G.Williamson的倒“U”型理论) |
2.2 能源-环境-经济(3E)协调理论 |
2.3 低碳经济理论 |
第3章 物流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 |
3.1 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物流产业发展规模 |
3.1.2 物流产业投资概况 |
3.1.3 物流产业运行效果 |
3.2 物流业能源消耗现状 |
3.2.1 物流业能源消耗总量测算 |
3.2.2 物流业能源消耗结构特征 |
3.3 物流业碳排放现状 |
3.3.1 物流业碳排放量测算 |
3.3.2 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分析 |
第4章 物流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测度 |
4.1 测度方法设计 |
4.1.1 选用极差和标准差测度绝对差异 |
4.1.2 选用Theil指数测度相对差异 |
4.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4.3 区域差异测度结果分析 |
4.3.1 物流业碳排放的绝对差异 |
4.3.2 物流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 |
4.3.3 物流业碳排放区域差异分解 |
4.4 区域差异对比分析 |
第5章 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 |
5.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5.1.1 LMDI分解分析方法 |
5.1.2 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 |
5.1.3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5.2 实证度量与结果分析 |
5.2.1 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总体分解 |
5.2.2 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区域分解 |
5.3 四大区域的分解结果对比分析 |
第6章 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相关对策 |
6.1 提升运输互联互通水平 |
6.2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
6.3 推进区域物流联动发展 |
6.4 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我国物流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
1.2.2 物流业能源消耗研究 |
1.2.3 物流业碳排放研究 |
1.2.4 物流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物流业 |
2.1.2 能源及能源消耗 |
2.1.3 碳排放 |
2.2 相关理论 |
2.2.1 能源经济理论 |
2.2.2 低碳经济理论 |
2.2.3 能源、环境、经济(3E)理论 |
第三章 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及分析 |
3.1 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选取 |
3.1.2 指标解释 |
3.2 实证分析 |
3.2.1 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3.2.2 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物流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分析 |
4.1 我国物流业能源消耗分析 |
4.1.1 我国物流业能源消耗量计算 |
4.1.2 我国物流业能源强度 |
4.2 我国物流业碳排放分析 |
4.2.1 我国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 |
4.2.2 我国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测算 |
4.2.3 我国物流业碳强度 |
第五章 我国物流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 概念模型 |
5.2 我国物流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关系的实证检验 |
5.2.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5.2.2 VAR模型的构建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2.4 脉冲响应函数 |
5.2.5 方差分解 |
第六章 我国物流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
6.1 政府层面 |
6.1.1 积极开发新能源,降低物流业碳排放 |
6.1.2 重视对物流业基础设施和人才的投入 |
6.1.3 加强对物流业节能减排的监管 |
6.2 物流业行业层面 |
6.2.1 促进新技术的运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6.2.2 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减少碳排放 |
6.2.3 提高物流业标准化的程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香港:2003年物流业稳定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D]. 尹国君. 湖南大学, 2020(12)
- [2]KL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白五泉.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西省物流竞争力研究[D]. 李娜. 中北大学, 2020(09)
- [4]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 李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5]民族八省(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D]. 高边玛草.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基于低碳发展视角下的河北省物流业的效率评价研究[D]. 于萌. 河北大学, 2019(04)
- [7]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D]. 李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物流政策对提升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申轲雨.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袁娇.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我国物流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 裴艳丽.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碳排放论文; 物流产业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