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性800合金碱性SCC机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向亮[1](2021)在《高分散Ru基纳米催化剂表—界面结构的构建及其对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催化加氢脱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传统化石能源需求不断攀升。化石能源的大量燃烧会向大气、水、土壤中排放大量污染物,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的能源供给依赖高度依赖国外进口,这也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严重挑战。寻找和开发绿色可再生的资源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生物质资源作为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目前被广泛研究。生物质作为动、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以木质纤维素为代表的生物质可以从落叶、废木中获得。这些生物质原料可通过气化、液化、热解处理转化为化工生产所用的热解气、生物质原油等重要化工原料。在此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可得到所需的化学品和燃料。生物质热解生成生物质原油不仅反应速度快,且能够减少生物质转化利用过程中自身的能源消耗,因此受到格外关注。尽管经生物质热解后得到的生物质原油中含有一些高附加值的化合物可通过分离加以利用,但由于生物油中化合物种类过于繁杂,这也为分离提纯带来不小的挑战。设法将生物质原油转化为可被仪器设备直接使用的燃料油则更为经济。但生物质原油中众多的含氧化合物致使生物质原油热值偏低且具有腐蚀性,需要对其进行加氢脱氧处理,将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以水、甲醇等小分子的形式脱除,进而实现生物质原油的资源化利用。生物质加氢脱氧反应往往需要催化剂的使用。目前,以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为代表的非均相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加氢脱氧反应的研究。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中的表面活性金属往往对反应起到决定性作用。虽然对金属位点的选择和调控能够使其均匀分散在载体表面进而提升加氢脱氧的活性,但是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中载体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部分催化剂载体同样具有对反应物活化的能力,并且还有一些催化剂载体能够与负载金属之间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导致金属的空间构型和电荷分布发生显着改变,进而影响催化反应活性、选择性。因此,研究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本身以及反应过程中存在的载体与金属、载体与反应物、金属与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认识生物质在催化剂表面的加氢脱氧反应机理,改善催化剂各项性能意义重大。综上所述,本文将设计、合成一系列组成和结构不同的Ru基金属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苯甲醚、愈创木酚在水或癸烷作溶剂条件下的加氢脱氧反应。通过对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加氢脱氧反应活性、选择性的调控。结合先进的仪器分析、理论计算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以及催化剂结构与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具体内容列举如下:一、MoOx-ZrO2负载Ru催化剂界面氧缺陷对苯甲醚选择性加氢脱氧促进作用的研究在不同质量MoO3修饰的纳米四方相ZrO2表面,通过液相还原法实现了Ru的负载,构筑出富含Ruδ+-Ov-Mo5+界面缺陷位的Ru/MoOx-ZrO2催化剂。通过实验发现产物苯的生成速率与催化剂内Ruδ+物种以及具有未成对电子的氧缺陷数量显着相关,进而证实了Ruδ+-Ov-Mo5+界面缺陷位在苯选择性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uδ+-Ov-Mo5+界面缺陷位能够有效抑制水溶液中的苯甲醚与金属Ru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发生加氢和脱甲基反应生成甲氧基环己烷和环己醇。同时,界面缺陷位能够对苯甲醚中的甲氧基产生强相互作用,促进苯甲醚脱甲氧基生成苯。二、MgO-ZrO2负载Ru催化剂载体碱性位对愈创木酚加氢脱氧促进作用的研究首先通过浸渍法将MgO固体碱修饰在纳米四方相ZrO2表面,构筑出富含碱性位的MgO-ZrO2催化剂载体。随后通过液相还原法在MgO-ZrO2载体表面负载Ru,调节催化剂中MgO的含量实现催化剂表面碱性位数量的调控,以此研究水溶液中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反应与催化剂表面碱性位之间的关系。催化剂性能评价表明,愈创木酚在16.6 wt%MgO含量的Ru/MgO-ZrO2催化剂表面的反应速率相比未经MgO修饰的催化剂提升近9倍。通过原位红外光谱发现,MgO修饰前的Ru/ZrO2催化剂,愈创木酚主要在Ru和Ru与载体之间的界面处发生吸附活化。而当MgO修饰后,愈创木酚主要在MgO-ZrO2载体上发生吸附、活化。载体表面丰富的碱性位为愈创木酚提供新的活化位点,进而有利于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反应的发生。三、结构可调的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的构筑及其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性能的研究采用一锅法合成出具有绒花状形貌的RuCo单原子合金催化剂。通过改变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在宏观形貌基本保持的条件下实现了RuCo单原子合金晶相和Ru原子分布状态的调控。在300℃还原下得到的六方相RuCo单原子合金相比于600℃还原得到的立方相RuCo单原子合金在癸烷中显示出更高的愈创木酚加氢脱氧活性,且能够实现愈创木酚到完全脱氧产物环己烷的转化。实验结合DFT理论计算表明,六方相RuCo合金表面具有大量原子级分散的Ru-Co活性位有利于氢气和活化。同时,六方相RuCo单原子合金表面具有更有利于愈创木酚吸附、活化的Co(110)晶面。二者的协同作用决定了300℃还原下得到的六方相RuCo单原子合金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通过总结以上三部分工作,对Ru基催化剂中金属-载体界面位、载体碱性位以及金属活性位它们三者与生物质加氢脱氧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新的认识。这些新的认识将为生物质加氢脱氧催化剂的设计与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张稚国[2](2021)在《镍基(氢)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镍基(氢)氧化物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以及宽温度范围等优点,在储能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低导电性和α-Ni(OH)2/γ-Ni OOH→β-Ni(OH)2/β-Ni OOH的相变引起的循环稳定性差严重制约其发展。为提高其导电性、抑制不利的相转变、改善循环性能,对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调控形貌、结构及化学组成,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两种:(1)通过复合碳材料增强导电性;(2)通过高价态过渡金属掺杂稳定结构。但如何减小活性材料粒径、增加活性材料与复合碳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保持电极结构完整性等技术难题以及掺杂位点的局部结构、掺杂材料的充放电反应机理及结构演变过程等理论问题均尚待解决。围绕这些问题,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工作:选取与Ni2+形成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Ni-MOF)的较小的配体—对苯二甲酸(PTA),并使用GO作为载体,利用GO与Ni-MOF表面官能团之间的静电作用,将Ni-MOF分散担载在GO片层上。经过上述GO限域-担载两重作用以及热解制备在r GO表面均匀分布且紧密接触的Ni O和碳材料,最终将Ni O的粒径减小至2-3 nm,有效地提高了Ni O/C/r GO的法拉第电容(在电流密度为1 A g-1时为496 C g-1)和循环稳定性(5 A g-1充放电循环3000次后保留初始容量的82%)。通过在α-Ni(OH)2隔层低含量(约6%)掺杂Mn离子(Ni Mn-LDH),并使用多种表征方法解析,发现Mn4+的存在和Ni2+含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减小Ni3+引起的姜泰勒畸变,稳定Ni O2层结构;掺杂后Ni O2层电子构型发生改变,引起掺杂层和非掺杂层ab平面内金属/氧或金属/金属键长不同幅度的收缩,且c轴方向增加层间距。Ni O2层的稳定及层结构的变化协同抑制α-Ni(OH)2/γ-Ni OOH向β-Ni(OH)2/β-Ni OOH的转变,有效改善其循环稳定性。因此,低含量锰掺杂的α-Ni(OH)2电极材料具有高的容量(在电流密度为2 A g-1时可高达1498 C g-1)、优异的倍率性能(在大电流密度50 A g-1时容量为915 C g-1,是2 A g-1时容量的61%)和卓越的循环稳定性(高电流密度50 A g-1循环30000次后容量保留率为96.3%)。结合理论计算、XRD和2H MAS固态核磁共振等表征方法分析反应初期Ni Mn-LDH材料的结构演变,发现在氧化还原反应循环初期Ni Mn-LDH的动力学变化规律,即在循环过程初期阶段,Mn3+会经历不可逆的氧化变为高价态的Mn4+,并同周围的Ni-O结构作为骨架存在于Ni O2层,进而有效地抑制从α-Ni(OH)2/γ-Ni OOH向β-Ni(OH)2/β-Ni OOH的相转换,维持电极材料的结构完整性。此外,本研究对氧化还原反应循环初期的质子吸脱附、层间阴离子迁移和层间距变化等动力学相关过程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在较少次数的循环后还原时,层间的阴离子NO3-和CO32-以及水分子会迁移进入层间,但经过几十个循环后,NO3-和CO32-会从电极表面扩散至电解质溶液中,为补偿电荷,水分子和OH-会迁移到至间;阴离子和水分子在多次循环中的运动会直接影响层间距以及形貌。此外,经过长时间循环后,层内Ni3+含量增加,电导率有所提高。设计了原位生长-还原-氧化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控Ni金属晶向,迅速减小ppy-C材料表面Ni Mn-LDH材料的粒径并显着地增加电极材料结构完整性。其中,在还原气氛中热解前驱体以及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Ni Mn表面的电化学氧化反应共同限制了生长的Ni Mn-LDH的片层高度,并使之与导电网络碳接触紧密,改善其导电性;此外,由于Ni的(111)晶面易失去电子被羟基化,会生成Ni Mn/Ni Mn-LDH异质结构,与导电基底ppy-C形成的多级结构有助于分散活性材料,抑制相变,保持电极材料结构完整性,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此外,通过多种表征方法分析循环过程中电极材料的形貌和结构演变,阐明了其相变过程:Ni Mn颗粒表面逐渐被氧化为Ni Mn-LDH片层,且Ni Mn/Ni Mn-LDH异质结构中会出现Ni2+、Mn3+和Mn4+共存的结构畸变区。
闫风洁[3](2021)在《AlCuRE合金接地材料及其在碱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接地是为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而采取的保护措施。接地装置将埋入大地土壤之中的导体与相关设施相连接,将电气设备或其它有关装置在运行中所产生的额外有害电流引入大地散失。用于建造接地装置的材料需具有良好的电气导通性能、与土壤之间较低的接触电阻和在全寿命周期的长效耐土壤腐蚀性能。以往常用的接地材料为镀锌钢和纯铜。纯铜做接地材料寿命长、可靠性高,但其材料成本高昂,并对土壤产生重金属离子污染;镀锌钢价格低廉,接地性能也较好,但耐土壤腐蚀性能较差,寿命短。纯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土壤腐蚀性能,但由于其表面腐蚀产物——氧化铝的导电性能差而被认为不适宜作为接地材料使用。因此,如何改善表面腐蚀产物特性,在保证其具有长效耐腐蚀性能的同时兼顾具有良好的接地导通性能,是实现将性价比优良且不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铝材用于电气接地工程的关键问题。本文以铝为基体,添加4~5wt%的铜和0.3wt%的稀土元素,以半连续拉铸和热挤压工艺相结合制备了新型AlCuRE合金接地带材。通过添加少量的铜元素,改变了合金表面氧化膜的成分,将氧化铝转变为铝铜合金氧化物,增加了氧化膜受体杂质,解决了纯铝氧化膜导电性差的问题。通过添加微量的稀土元素,提高了铜元素在合金中的固溶度,细化了第二相颗粒,减少了 Al2Cu相偏析。结合喷丸和氧化复合处理,提高了氧化膜厚度和致密性,促进了铜元素向表层扩散,提高了氧化物中铜的相对含量,在保证了 AlCuRE合金接地材料耐土壤腐蚀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合金的接地导通性能,满足了接地材料使用要求。针对接地工程中腐蚀环境最为苛刻的碱性土壤,通过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 AlCuRE合金及其焊接接头在碱性土壤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分析了影响其腐蚀的主要因素。研究了表面改性处理对AlCuRE合金微观组织、形貌、成分、应力状态及土壤腐蚀行为、接地导通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表面喷丸与氧化复合处理AlCuRE合金材料的接地性能和耐土壤腐蚀性能。形成主要结论如下:在碱性土壤和土壤浸出液中实验初期AlCuRE合金表现出良好的耐土壤腐蚀性能,后期亚稳态点蚀转变为稳态点蚀,且随氯离子向合金基体传输,在基体内发生晶间腐蚀,并进一步扩展为剥落腐蚀。AlCuRE合金在碱性土壤和土壤浸出液中的腐蚀形式主要为点腐蚀、晶间腐蚀和局部剥落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铝的水合氧化物、铝铜氧化物、铝的硫化物和氯化物。AlCuRE合金在碱性土壤中的腐蚀控制步骤为阴极控制,离子穿过钝化膜的电阻为阴极反应的控制因素。为解决AlCuRE合金接地材料的工程实用问题,采用手工氩弧焊实现了材料的良好连接。焊接接头焊缝区为明显的铸态组织,中间部位为等轴枝晶,熔合线附近为柱状晶,热影响区和母材为热轧组织,焊缝区的晶界有共晶相析出。焊接接头各区域成分和组织的差异导致其表面电势不同,表面电势差异引起宏观电偶腐蚀。焊接接头在碱性土壤浸出液中的腐蚀主要为点腐蚀和局部剥落腐蚀,熔合线附近的耐蚀性最差,其次是焊缝区,点蚀主要发生在熔合线附近的柱状晶区,腐蚀产物主要为铝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熔合线附近的残余拉应力加速了该区域腐蚀的发生。AlCuRE合金中异质相偏析形成的粗大颗粒明显影响氧化膜的完整性,导致氧化膜出现薄弱区,成为点蚀形核的优选区。一方面,材料表面微区成分的不同引起表面电势差异,形成微区电偶腐蚀和宏观电偶腐蚀,是加速其腐蚀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表面氧化膜在材料加工成型中因拉伸变形和组织差异所产生的残余拉应力的作用下易破裂而成为腐蚀薄弱区。除此之外,土壤中的氯离子是导致AlCuRE合金发生腐蚀的另一主要原因。氯离子吸附在氧化膜表面,在氧化膜薄弱区进入基体内部,与基体反应导致基体溶解,形成亚稳态点蚀。当氯离子浓度达到一定值后,腐蚀便由亚稳态点蚀发展为稳态点蚀。对AlCuRE合金进行喷丸处理,增加了合金表层的缺陷密度,细化了合金表层晶粒和第二相粒子,使合金表层由原始不均匀应力状态转呈为压应力。由于形变能的输入增大了初期氧化反应速率,增加了合金的点蚀倾向。喷丸形成的高密度缺陷为基体中的铜元素向表层扩散提供了短路扩散通道,提升了表层腐蚀产物的相对铜含量。喷丸形成的细密缺陷为氧化物的生成提供了形核场所,喷丸后再实施高温氧化处理,促使合金表面获得了致密的且具有较好导电性能的铝铜合金氧化膜层。喷丸和氧化复合处理增加了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厚度和致密性,减小了AlCuRE合金在碱性土壤浸出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提高了交流阻抗模值,抑制了点腐蚀,提高了 AlCuRE合金在碱性土壤中的耐腐蚀性能。
吴方[4](2021)在《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自组装/镍复合涂层的疏水性及腐蚀过程研究》文中指出镁合金因其较高的比强度,低密度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汽车等行业。然而镁合金的高化学活性限制了其在现代工业领域的应用。因此,提高镁合金耐蚀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表面处理是提高耐蚀性的有效方法。材料表面的润湿性在生物医学、自清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自组装技术在镁合金MAO涂层上制备了具有亲水、疏水和超疏水性能的MAO/自组装双涂层。通过化学镀技术在MAO/自组装双涂层表面化学镀镍制备了MAO/不同疏水性自组装/镍三层复合涂层,探究疏水性对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化学镀镍沉积机理,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建立了腐蚀过程模型。首先本文采用乙酸乙酯、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硬脂酸三种分子分别在镁合金微弧氧化涂层表面制备了具有亲水、疏水和超疏水性能的自组装涂层,通过单因素优化得到最优制备条件。利用SEM、EDS、XRD、硬度、电化学等测试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MAO/自组装双涂层疏水性分别为:5.13°、90.72°、150.62°。随着疏水性的增加,涂层表面耐蚀性增强,但显微硬度值降低。之后,在不同疏水性的MAO/自组装双涂层表面进行化学镀镍制备三层复合涂层。SEM、EDS、XRD、XPS测试表明在三种双涂层表面成功制备了三层复合涂层,MAO/亲水自组装/镍复合涂层表面均匀致密且具有PN双半导体特性。三种三层复合涂层的硬度值较不同疏水性的微弧氧化/自组装双涂层明显增加。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涂层的耐蚀性随着自组装层疏水性的增加而减弱,且MAO/亲水自组装/镍复合涂层的腐蚀电位为-0.399 V,腐蚀电流密度为1.281×10-8A·cm-2,表明涂层具有较优的耐腐蚀性能。化学镀镍反应机理表明化学镀镍时首先发生了H2PO2-与H2O的阳极氧化反应,说明亲水的涂层表面更有利于水分子的附着因而更利于发生化学镀镍反应制备涂层。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乙酸乙酯与镍晶体之间的结合存在较大的结合能。最后,以镁合金表面MAO/亲水自组装/化学镀镍复合涂层为研究对象,在3.5wt.%Na Cl环境下研究了复合涂层的腐蚀过程,并建立了腐蚀过程模型。通过SEM、EDS、XRD、XPS和AFM测试方法表征腐蚀过程中样品的表面形貌及腐蚀产物。腐蚀前期涂层表面生成微孔,产生腐蚀点。腐蚀中期复合涂层表面生成腐蚀产物破坏涂层并形成腐蚀通道。144 h进入腐蚀后期,腐蚀离子进入通道直达基体,涂层保护失效。
宰伟[5](2020)在《镁合金表面生物活性磷酸盐涂层制备及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极有潜力的可降解生物材料,镁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因而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镁基生物材料作为最有前景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其与人体骨骼有着相似的密度。并且相较于常规的骨外科植入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镁合金的弹性模量与人体骨骼的弹性模量非常接近。与骨组织相近的弹性模量可以有效地减少应力屏蔽作用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在恢复过程中促进受伤的骨组织的愈合。与此同时与骨折手术中用于骨固定的常规合金相比,当骨头愈合完成时,镁基合金在生物环境中可自行降解,从而避免二次手术。同时,对于正常成年人而言,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镁亦可通过与磷酸盐结合,促进骨组织的矿化过程并形成羟基磷灰石或磷酸钙类盐,进而有效地促进骨组织愈合。尽管镁合金作为外科植入材料具有理想的力学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但它在生理环境中容易受到严重的腐蚀,因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作为植入材料的应用。镁基植入材料在生理环境中的快速腐蚀还会引起皮下氢气(H2)的积累,并导致皮下气体空腔的形成以及植入材料和组织界面的分离,这可能直接导致整个植入手术的失败。同时,由于组织微环境的p H值超过7.8时,伴随着氢的释放导致的微区碱化反应还会引起组织的碱中毒,此外氢气析出和碱化,还会迅速降低植入材料的机械强度,并可能导致其过早失效。因此,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直接决定了镁合金植入材料的应用。而在提高和改善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表面改性技术当中,磷酸盐转化膜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表面改性技术已在众多研究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同时磷酸盐转化膜因为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常作为生物医用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方式。常见的磷酸盐转化膜技术包括了钙磷(Ca P),锌磷(Zn P),锰磷(Mn P),镁磷(Mg P)转化膜等。同时,电沉积技术作为制备磷酸盐涂层的一种常用技术,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和改善镁合金基底的耐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镁磷转化膜,用以提高镁合金基底的耐腐蚀性。其中,分别研究了转化膜制备溶液的p H值(分别为2.5、3.0、3.5和4.0)和温度(分别为40℃、60℃和80℃)对镁磷转化膜的影响。并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涂层样品的形貌和横截面形貌,以及通过使用SEM配备的能量色散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对转化膜涂层进行了组成成分以及物相的分析。并通过使用电化学测试:包括开路电势(OCP)、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动电位极化曲线(PDP)的测量,来评估不同转化膜制备溶液的p H值和温度对转化膜样品的短期耐腐蚀性的影响。另外,还进行了5天的腐蚀浸泡测试,以评估转化膜样品的长期耐腐蚀性。在腐蚀浸泡测试期间,记录所有样品的析氢量,并在浸泡测试后进行了宏观和微观腐蚀形貌的研究。研究了转化膜的微观结构,并探讨了其与耐蚀性的关系。(2)通过改变磷酸转化膜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组成,在AZ31镁合金基体上分别制备了七种不同的磷酸盐转化膜,其中包括:Mg-P、Zn-P、Ca-P、Zn Mg-P、Ca Mg-P、Zn Ca-P和Zn Ca Mg-P。并对这些不同的转化膜的形貌、组成成分、耐腐蚀性能、生物相容性等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研究。(3)为了研究微合金化元素Ga对Mg Zn Ca金属玻璃的非晶形成能力(GFA)的影响及其对的机械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便进行了对(Mg66Zn30Ca4)100-xGax(x=0、0.25、0.5、0.75、1.0和1.25)系列合金的制备和研究。根据XRD结果和SEM(背散射)图像得出,Mg66Zn30Ca4金属玻璃的非晶临界直径(Dc)约为3.5 mm;添加合金化元素Ga的添加量为1.0 at.%时,可使Dc提升到约5 mm。同时,添加1.0 at.%的金属元素Ga可将Mg Zn Ca金属玻璃的断裂强度从651 MPa提高到752 MPa。根据电化学测试的结果,Ga的添加还可以促进Mg Zn Ca Ga金属玻璃上形成钝化膜,并提高其耐腐蚀性。(4)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Mg Zn Ca金属玻璃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在镁基金属玻璃表面制备钙磷(Ca P)涂层。研究了电沉积电压参数对Ca P涂层的表面形貌,和耐蚀性能的影响。根据长期腐蚀浸泡测试的结果发现,电沉积Ca P涂层能有效地诱导含钙的磷酸盐沉积,进而具有良好的诱导生物矿化的能力。(5)利用热力学稳定相图,分析了镁磷(Mg P)转化膜的形成机制。同时对比研究了镁磷(Mg P)、锌磷(Zn P)和钙磷(Ca P)类型转化膜形成机理和差异,以及转化膜沉积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影响。根据Ca P热力学稳定相图,深入分析了电沉积Ca P涂层制备的机理,并拓展研究了不同成分Ca P溶液对涂层沉积的影响。
张天保[6](2020)在《新型铜/铝有机缓蚀剂的创制及其缓蚀/失效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铜/铝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众多领域。抑制铜/铝及其合金在相关腐蚀介质中的腐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添加缓蚀剂抑制铜/铝及其合金的腐蚀具有工艺简便、防护效果好和适用性强的特点,因而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虽然已有大量关于铜/铝及其合金缓蚀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报道,但是仍面临以下挑战:首先,已开发的铜/铝及其合金缓蚀剂的种类和数量要逊色于碳钢等其他金属材料缓蚀剂;其次,一些常见缓蚀剂在具体腐蚀环境中的缓蚀性能仍有提高的空间,需要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提升缓蚀性能;最后,由于欠缺对缓蚀吸附膜破裂和失效行为规律的研究,阻碍了对缓蚀剂应用的多角度评价。因此,本论文围绕有色合金铜/铝缓蚀剂开发做了如下工作:(1)基于咪唑啉对铁系合金优异的缓蚀性能,在分子结构中引入具有较好给电子能力的脒基、S原子和良好电子接受能力的嘧啶、吡啶等基团,设计合成出一种新型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化合物:N-丁基-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P1)、N-环己基-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P2)和N-(2-氨乙基)-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P3)。通过1H-NMR、13C-NMR、HRMS证明了其结构正确。研究了其对黄铜在流动的1 M HNO3介质中的缓蚀行为,在使用量仅为50 ppm条件下,其缓蚀率高达98%以上;N-环己基-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经过12 h浸泡冲刷之后依然能保持表面良好完整性,其优异的缓蚀性能来源于分子内含N杂环、脒基、S原子等多基团之间的协同缓蚀作用。(2)基于酰胺类缓蚀剂和水杨酸、席夫碱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利用酰胺化反应将吸电子基C≡N基团和具有缓蚀活性的酰胺基团引入水杨酸中,设计合成出具有“酰胺-氰基”结构特点的新型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SC)。通过1H-NMR、13C-NMR、HRMS证明了其结构正确。研究了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对5%NaHCO3溶液中的纯铜的缓蚀行为,在使用量为300 ppm条件下,其缓蚀率可达90%左右;它不仅具有高的缓蚀效率,而且该缓蚀剂与苯并三氮唑(BTA)缓蚀剂相比,分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环境中的Cl-影响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该缓蚀剂缓蚀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分子中形成的电荷中心“酰胺-氰基”结构。(3)基于均三嗪和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含有多个N原子的三嗪环为母体基团,分别引入含有S的甲硫氨酸和不同有机胺,设计合成出一种“三嗪-甲硫氨酸”结构的新型缓蚀剂:甲硫氨酸-二正丁基胺(T1)、甲硫氨酸-二乙基胺(T2)和甲硫氨酸-苯胺(T3)。通过1H-NMR、13C-NMR、HRMS证明了其结构正确。研究了其对2024-T3铝合金在1 M HC1介质中的缓蚀行为,在使用量仅为50 ppm条件下,其缓蚀率最高可达99%,解决了氨基酸单独用于铝合金防护时,使用量大,性能不佳的问题;当其使用浓度大于200 ppm时,能够有效减少局部腐蚀的发生。该缓蚀剂缓蚀性能的提高源于“三嗪-甲硫氨酸”等基团之间的协同缓蚀作用。
范保弯[7](2020)在《氨基酸席夫碱镁合金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的腐蚀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均产生不利影响。腐蚀会导致金属材料的大量浪费,从而导致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腐蚀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镁及其合金因其良好的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例如密度小、比强度高、导电性好等优异性能,在航天航空、军工以及汽车工业、电子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镁及其合金的耐腐蚀性差,从而妨碍了它们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因此,镁及其合金的防腐方法的研究很有必要。缓蚀剂技术是一种成本低、易操作、效果好的保护金属在腐蚀环境中免受腐蚀的实用方法之一。缓蚀剂已经成功的应用于铸铁、碳钢、铝合金、铜等金属材料的防护。但是目前对镁及其合金的缓蚀剂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缓蚀剂的环境友好性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的镁合金缓蚀剂对镁合金的应用扩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合成了一类氨基酸席夫碱有机缓蚀剂,并研究了其对镁合金的缓蚀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以两种取代基不同的芳基吡唑醛分别与甘氨酸、β-丙氨酸、L-组氨酸和L-苯丙氨酸进行缩合反应制得8种新型的氨基酸席夫碱缓蚀剂,即(E)-2-((1-苯基-3-甲基-5-羟基-4-1H-吡唑基)-亚氨基)乙酸钠(AMSB-1)、(E)-3-((1-苯基-3-甲基-5-羟基-4-1H-吡唑基)-亚氨基)丙酸钠(AMSB-2)、(E)-2-((1-苯基-3-甲基-5-羟基-4-1H-吡唑基)-亚氨基)-3-(1H-4-咪唑基)丙酸钠(AMSB-3)、(E)-2-((1-苯基-3-甲基-5-羟基-4-1H-吡唑基)-亚氨基)-3-苯基丙酸钠(AMSB-4)、(E)-2-((1-(4-氟苯基)-3-甲基-5-羟基-4-1H-吡唑基)-亚氨基)乙酸钠(AMSB-5)、(E)-3-((1-(4-氟苯基)-3-甲基-5-羟基-4-1H-吡唑基)-亚氨基)丙酸钠(AMSB-6)、(E)-2-((1-(4-氟苯基)-3-甲基-5-羟基-4-1H-吡唑基)-亚氨基)-3-(1H-4-咪唑基)丙酸钠(AMSB-7)和(E)-2-((1-(4-氟苯基)-3-甲基-5-羟基-4-1H-吡唑基)-亚氨基)-3-苯基丙酸钠(AMSB-8),采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四种表征手段对8种氨基酸席夫碱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其次,通过交流阻抗和动电位极化测试方法探究了 8种氨基酸席夫碱在0.05 wt.%NaCl溶液中对AZ31B镁合金的缓蚀作用,电化学结果表明8种氨基酸席夫碱都有很好的缓蚀效果,且缓蚀效率都在80%以上,均为抑制阴极和阳极反应的混合型缓蚀剂,其中(E)-3-((1-(4-氟苯基)-3-甲基-5-羟基-4-1H-吡唑基)-亚氨基)丙酸钠(AMSB-6)的缓蚀效果最好。接着又通过交流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方法讨论了 AMSB-6的浓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AMSB-6浓度为5 g/L时,缓蚀效果最佳,缓蚀效率为96.7%。吸附模型分析表明AMSB-6符合Langmuir吸附,其ΔG0ads为-28.87 kJ·mol-1,说明AMSB-6的吸附过程为有物理与化学吸附的混合吸附过程。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与无缓蚀剂的样品对比,有缓蚀剂保护的镁合金表面腐蚀痕迹明显减少;原子力显微镜结果也证明了有缓蚀剂保护的样品粗糙度明显减小许多。能谱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证明了AMSB-6通过吸附在AZ31B镁合金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抑制了其腐蚀。最后,以氨基酸席夫碱AMSB-6为缓蚀剂,探究了 AMSB-6对AZ31B镁合金在发动机模拟液中的缓蚀作用。使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 AMSB-6在发动机模拟液中缓蚀剂浓度、温度对AZ31B镁合金的缓蚀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MSB-6浓度的增大,缓蚀效率逐渐升高,当缓蚀剂浓度为20 mmol/L时,缓蚀效率最高,为81.3%。而随着温度的升高,缓蚀剂的效率逐渐降低,在50℃时,缓蚀效率降到了 39.1%。极化曲线与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AMSB-6在发动机模拟液中是具有Langmuir吸附行为的阳极型缓蚀剂,主要的吸附方式为物理化学混合吸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证明了 AMSB-6对AZ31B镁合金具有很好缓蚀效果。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分析腐蚀产物结构,提出了可能的缓蚀机理。AMSB-6通过物理化学吸附作用与镁结合,在镁表面形成的膜层阻碍了腐蚀液离子对镁合金的腐蚀,降低了镁合金的腐蚀。这说明氨基酸席夫碱AMSB-6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镁合金缓蚀剂。
吕乃欣[8](2020)在《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O2/CO2环境下钝化及失稳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CO2腐蚀能力以及适中的价格,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含CO2环境的油井管柱中。注多元热流体驱等新型开采技术的使用将O2引入井筒环境,油井管柱面临的腐蚀环境由纯CO2环境变为O2/CO2共存环境,导致其发生腐蚀穿孔甚至断裂。目前,关于O2/CO2环境下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钝化及失稳行为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其钝化特征、点蚀特点和开裂机理更是尚不明晰。本研究采用恒电位极化、Mott-Schottky测量、人工点蚀坑电极测试等电化学技术,结合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手段,辅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分析表征技术,分别研究了不同条件下O2对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钝化膜特性及演变、点蚀生长动力学、应力腐蚀开裂、局部失稳溶解等行为的影响机理。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常温O2/CO2环境中,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完全钝化阶段,O2的存在增加了钝化膜厚度,提升了点缺陷扩散系数,降低了点缺陷施主浓度,从而增强了钝化膜稳定性。在不完全钝化阶段,O2不会改变亚稳态点蚀的生长模式和生长速率,但是减少了亚稳态点蚀形核数量,从而抑制了亚稳态点蚀的发生;缩短了亚稳态点蚀寿命,相应减小了亚稳态点蚀电流峰值等点蚀生长动力学参数,从而抑制了亚稳态点蚀的生长。在亚稳态点蚀向稳态点蚀转化阶段,O2既降低了亚稳态点蚀稳定积,又提高了存在盐膜时的点蚀稳定积,从而抑制了亚稳态点蚀向稳态点蚀的转化。在稳态点蚀阶段,O2提升了极限扩散电流密度,降低了再钝化电位,从而减弱了稳态点蚀发生后的再钝化能力。(2)HCO3-的加入减少了含Cl-溶液中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表面腐蚀活性点数量,降低了亚稳态点蚀电流密度峰值平均值,即对亚稳态点蚀的形核与生长有显着的抑制作用。随着HCO3-浓度的升高,钝化区间变宽,点蚀电位正移,稳态点蚀敏感性降低。HCO3-的加入使得钝化膜半导体特性由n型转变为n+p型双极性,随着溶液中HCO3-浓度的增大,钝化膜中的施主浓度和受主浓度减小,钝化膜稳定性提升。(3)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10%O2+90%CO2和50%O2+50%CO2环境中均存在应力腐蚀敏感性。当施加阳极和阴极极化电位时,应力腐蚀开裂倾向明显,且随着极化电位增大,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施加电位与应力腐蚀开裂机制存在关联,在50 m V(vs.饱和Ag/Ag Cl,下同)和250 m V极化电位下为阳极溶解机制;在-300 m V和-475m V极化电位下为阳极溶解+氢脆机制;在-800 m V和-1000 m V下为氢脆机制。(4)在高温(120℃)高含CO2(3MPa)环境中,少量O2(≤0.06MPa)的加入使得超级13Cr开路电位和点蚀电位升高,线性阻抗增大、施主浓度减小,钝化膜稳定性增强。随着O2含量的增大(0.06MPa~1MPa),开路电位和点蚀电位降低,线性阻抗减小,施主浓度增大,钝化膜稳定性降低。高温Cr-Cl-H2O-CO2/O2体系E-p H图和X射线光电子谱结果均证实O2不会改变钝化膜的物相组成(Cr2O3)。当O2含量持续增大时(>1MPa),超级13Cr局部失稳处于活性溶解状态,腐蚀产物膜呈现双层特征,外层膜疏松且存在很多空洞,其主要成分为Fe的氧化物;内层膜结构致密,主要为Cr的氧化物。(5)采用激光熔凝技术对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进行表面改性,其横截面组织分为激光熔凝层、过渡层、不锈钢基体三层。激光熔凝处理提高表面硬度达25%。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大会提高熔凝层在O2/CO2环境中耐蚀性。当扫描速度大于10 mm/s时,熔凝层的耐点蚀性能优于基体,而且过渡层始终显示出良好的耐蚀性。
刘青茂[9](2020)在《钛合金表面防腐膜在高温应力腐蚀环境中的防腐性能研究》文中提出Ti-6Al-4V合金是航空航天工业中备受关注与大量使用的重要耐蚀钛合金,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制造,如压气机叶片、紧固件等。海洋环境中,压气机叶片被潮湿空气包围,其中含有丰富的盐(特别是NaCl)和水蒸气,同时压气机叶片通常在200600℃下工作,在服役时还受到较强的离心力作用,因此对于研究Ti-6Al-4V合金在高温应力腐蚀环境中的防腐手段以及如何提高其耐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金属材料防腐性能,在金属表面合成防腐膜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分子筛不仅优良的物化稳定性,还能作为防腐涂层提升材料耐蚀性,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正在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在Ti-6Al-4V表面合成一种具有防腐类型的分子筛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课题采用三乙氧基硅烷(YDH-151)作为硅烷偶联剂,利用硅烷热压法在Ti-6Al-4V表面制备MFI型分子筛防腐膜,并确定Ti-6Al-4V合金表面复合分子筛防腐膜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TS-1分子筛浓度为0.003g/L、热压温度80℃、热压压强4MPa时为最佳。利用氧化石墨烯(GO)对Ti-6Al-4V合金表面硅烷/分子筛复合防腐膜进行改性并研究成膜机理。结果表明引入GO后抗腐蚀率由81.3%提升到99.8%。GO的引入造成防腐膜的疏水性与结合力略有降低,膜致密度下降,表面粗糙度增大。但由于YDH-151/GO膜自身优异的抗腐蚀性能以及GO良好的分散特性,强势弥补其带来的空间缺陷,极大地增强了GO/YDH-151/TS-1复合膜的抗腐蚀性能。通过高温电化学噪声的方法研究Ti-6Al-4V合金表面复合分子筛防腐膜在高温、应力、腐蚀三因素下的防腐性能。通过高温电化学噪声的方法,利用自制高温拉伸电化学测试系统,通过对比250℃固态盐环境、室温固态盐腐蚀环境和固态盐腐蚀环境这三种条件下研究拉伸过程中温度与固态盐腐蚀环境对GO/YDH-151/TS-1复合防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250℃时防腐膜对Ti-6Al-4V基体防护性能非常好,腐蚀介质和水蒸气基本没有渗透进膜层到达基体;温度的升高会引起GO/YDH-151/TS-1膜出现更多裂纹,加剧腐蚀程度,降低耐蚀性能。
王攀[10](2020)在《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由于工艺简单、氢气产品纯度高等特点成为了一种有潜力的可连续制氢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电能存储方式。然而,电极反应由于具有高的过电势,致使能源转化效率较低,从而限制了电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使用高性能的水分解催化剂能够降低水分解反应的过电势,进而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尽管贵金属Ru、Ir和Pt基催化剂已经表现出了良好的水分解活性,但是它们的储量少和价格昂贵的缺点限制了该制氢技术的实际应用。基于以上考虑,本论文主要通过构筑合理的结构去优化镍基催化剂的活性位、导电性、稳定性和亲液疏气特性,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水分解性能,并揭示了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对水分解性能的影响。本论文合理地设计并制备了四种高性能的镍基水分解催化剂,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以水相还原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负载小尺寸的金属间化合物Ni3Sn2纳米颗粒为前驱体,通过原位电化学氧化选择性刻蚀Ni3Sn2纳米颗粒表面的Sn,制备了小尺寸的、富含表面缺陷的析氧催化剂(Ni3Sn2@NiOxHy/CNT)。相比不含Sn的Ni纳米颗粒,Ni3Sn2@NiOxHy纳米颗粒的大量表面缺陷能够暴露更多的活性位和增强催化剂的本征活性。另外,纳米颗粒的小尺寸和碳纳米管的高导电性也能促进催化剂活性提高。因此,Ni3Sn2@NiOxHy/CNT仅需250 mV的过电势就能获得10 mA cm-2的析氧电流密度。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碳布表面直接生长了具有三维结构的包覆Ni/MoN异质结构纳米颗粒的掺氮碳纳米管(Ni/MoN@NCNT/CC)。Ni与MoN通过复合构成异质结构能够暴露丰富的活性位和增强催化剂的本征活性。另外,具有优异导电性和良好机械稳定性的碳纳米管提高了水分解反应中催化剂的电子传输能力和稳定性,并且碳纳米管在碳布表面构成的三维结构有利于活性位的暴露和气泡逸出以及与电解液的接触。因此,Ni/MoN@NCNT/CC在析氧、析氢和全水分解反应中分别需要252、207 mV的过电势和1.699 V的槽电压获得10 mA cm-2的电流密度,并且它的过电势能够在100 mA cm-2的高析氢电流密度下稳定100小时。采用水热法在超亲水碳布表面负载了具有分级结构的CoNi2S4@NiMn LDH异质结构纳米阵列(CoNi2S4@NiMn LDH/SCC)。CoNi2S4和NiMn LDH通过耦合构建异质结构不仅结合各自的高活性而使复合物具有双功能特性,还通过界面效应提高了催化剂的本征活性。另外,高导电性的CoNi2S4核材料弥补了 NiMn LDH的低导电性而提高NiMn LDH的导电性。与此同时,具有高析氧稳定性的NiMn LDH壳材料能够作为保护层提高催化剂在阳极电压下的稳定性。此外,碳布载体的超亲水特性有利于催化剂的生长和与电解液的接触。因此,CoNi2S4@NiMn LDH/SCC在析氧、析氢和全水分解反应中分别需要269、184mV的过电势和1.691 V的槽电压获得100 mA cm-2的电流密度,并且在100 mA cm-2的高析氧电流密度下能稳定运行12小时。利用水热和磷化处理的方法在泡沫镍表面生长了具有三维异质结构的NiCoP@NiMn LDH 阵列(NiCoP@NiMn LDH/NF)。NiCoP 与 NiMn LDH 通过耦合形成的异质结构复合物不仅结合了单组分的高活性而使催化剂具有双功能特性,而且通过界面效应提高了催化剂的本征活性。另外,NiCoP核材料作为催化剂的快速电子传输通道,增强了催化剂的导电性。此外,三维阵列结构的催化剂负载在网状结构的泡沫镍表面有利于活性位的暴露和气泡逸出以及与电解液的接触。因此,NiCoP@NiMn LDH/NF在析氧、析氢和全水分解反应中分别需要293、116 mV的过电势和1.642 V的槽电压获得100 mA cm-2的电流密度,并且在100 mA cm-2的全水分解电流密度下能够稳定运行50小时。
二、改性800合金碱性SCC机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性800合金碱性SCC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分散Ru基纳米催化剂表—界面结构的构建及其对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催化加氢脱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生物质原油、生物质平台化合物概述 |
1.2.1 生物质来源和组成 |
1.2.2 开发生物质资源的意义 |
1.2.3 生物质加工方法 |
1.2.4 生物质原油特点 |
1.2.5 生物质原油组成 |
1.3 生物质加氢脱氧反应概述 |
1.3.1 加氢脱氧反应定义和反应条件 |
1.3.2 生物质加氢脱氧反应催化剂分类 |
1.3.3 生物质加氢脱氧反应机理 |
1.4 负载型金属催化材料在生物质加氢脱氧中的应用 |
1.4.1 负载型金属催化材料研究背景 |
1.4.2 影响负载型金属催化材料加氢脱氧的因素和调控策略 |
1.4.3 负载型Ru基催化剂在生物质加氢脱氧反应中的应用 |
1.5 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
1.6 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MOO_x-ZrO_2负载Ru催化剂界面氧缺陷对苯甲醚选择性加氢脱氧促进作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催化剂制备 |
2.2.3 催化剂评价 |
2.2.4 催化剂回收 |
2.2.5 催化剂结构表征 |
2.2.6 程序升温吸脱附实验 |
2.2.7 原位红外吸脱附实验 |
2.3 MOO_x-ZrO_2负载Ru催化剂结构与性质 |
2.3.1 MoO_x-ZrO_2负载Ru催化剂晶体结构 |
2.3.2 MoO_x-ZrO_2负载Ru催化剂微观形貌 |
2.3.3 MoO_x-ZrO_2负载Ru催化剂表面元素状态 |
2.3.4 MoO_x-ZrO_2负载Ru催化剂表面氧缺陷 |
2.3.5 MoO_x-ZrO_2负载Ru催化剂表面Ru分散度和化学状态 |
2.3.6 MoO_x-ZrO_2负载Ru催化剂表面酸性 |
2.4 MoO_x-ZrO_2负载Ru催化剂加氢脱氧性能评价 |
2.4.1 MoO_x-ZrO_2负载Ru催化剂催化苯甲醚加氢脱氧性能评价 |
2.4.2 苯甲醚加氢脱氧反应网络探究 |
2.4.3 催化剂催化苯甲醚加氢脱氧TOF值测定 |
2.4.4 反应条件对催化苯甲醚加氢脱氧的影响 |
2.4.5 催化剂表面酸性位对苯甲醚加氢脱氧的作用 |
2.4.6 Ru负载量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2.4.7 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 |
2.5 MoO_x-ZrO_2负载Ru催化苯甲醚加氢脱氧机理 |
2.5.1 催化剂Ru~(δ+)-O_v-Mo~(5+)界面结构与苯甲醚加氢脱氧速率间关系 |
2.5.2 苯甲醚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反应行为研究 |
2.5.3 甲醇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反应行为研究 |
2.5.4 乙醚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反应行为研究 |
2.5.5 MoO_x-ZrO_2负载Ru催化苯甲醚加氢脱氧构效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gO-ZrO_2负载Ru催化剂载体碱性位对愈创木酚加氢脱氧促进作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催化剂制备 |
3.2.3 催化剂评价 |
3.2.4 催化剂结构表征 |
3.2.5 程序升温脱附实验 |
3.2.6 愈创木酚吸附实验 |
3.2.7 原位红外吸附实验 |
3.3 MgO-ZrO_2负载Ru催化剂结构与性质 |
3.3.1 MgO-ZrO_2负载Ru催化剂晶体结构 |
3.3.2 MgO-ZrO_2负载Ru催化剂微观形貌 |
3.3.3 MgO-ZrO_2负载Ru催化剂表面Ru分散度和化学状态 |
3.3.4 MgO-ZrO_2负载Ru催化剂表面碱性 |
3.4 MgO-ZrO_2负载Ru催化剂加氢脱氧性能评价 |
3.4.1 MgO-ZrO_2负载Ru催化剂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性能评价 |
3.4.2 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反应网络探究 |
3.4.3 催化剂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TOF值测定 |
3.4.4 反应条件对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的影响 |
3.5 MgO-ZrO_2负载Ru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机理 |
3.5.1 催化剂表面碱性位数量与愈创木酚加氢脱氧速率之间的关系 |
3.5.2 催化剂表面碱性位数量与愈创木酚吸附量之间的关系 |
3.5.3 愈创木酚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反应行为研究 |
3.5.4 MgO-ZrO_2负载Ru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构效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构可调的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的构筑及其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催化剂制备 |
4.2.3 催化剂评价 |
4.2.4 催化剂回收与再生 |
4.2.5 催化剂结构表征 |
4.2.6 程序升温吸脱附实验 |
4.2.7 原位红外吸脱附实验 |
4.2.8 同步X射线吸收光谱 |
4.2.9 DFT理论计算 |
4.3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催化剂前体结构与性质 |
4.3.1 RuCo-CP热重分析 |
4.3.2 RuCo-MMO及 Co-MO晶体结构 |
4.3.3 RuCo-MMO及 Co-MO还原性能 |
4.4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催化剂结构与性质 |
4.4.1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催化剂的晶体结构 |
4.4.2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催化剂的微观形貌 |
4.4.3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催化剂的原子构型 |
4.4.4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催化剂表面、体相元素状态 |
4.4.5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催化剂氢气吸附、解离能力 |
4.5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催化加氢脱氧性能评价 |
4.5.1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性能评价 |
4.5.2 催化剂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TOF值测定 |
4.5.3 反应条件对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反应的影响 |
4.5.4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反应性能比较 |
4.5.5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稳定性测试 |
4.5.6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普适性实验 |
4.6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机理 |
4.6.1 愈创木酚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反应行为研究 |
4.6.2 愈创木酚在催化剂表面吸附DFT理论计算 |
4.6.3 绒花状RuCo单原子合金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构效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与导师介绍 |
附件 |
(2)镍基(氢)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及其储能机制 |
1.2.1 基于碳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EDLCs)及其储能机制 |
1.2.2 赝电容型和电池型材料及其储能机制 |
1.2.3 赝电容器和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
1.3 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材料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 |
1.3.1 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材料不同相结构的研究进展 |
1.3.2 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材料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
1.3.3 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电极材料的改性 |
1.4.1 碳复合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 |
1.4.2 锰掺杂氢氧化镍 |
1.4.3 碳复合与锰掺杂氢氧化镍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材料的制备 |
2.2.1 NiO/C和 NiO/C/rGO正极材料的制备 |
2.2.2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制备 |
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1 扫面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2.3.3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6 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IR和 Raman) |
2.3.7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 |
2.3.8 BET比表面积测试 |
2.3.9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2.3.10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 |
2.3.11 扩展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 |
2.3.12 固体核磁共振谱(NMR) |
2.3.13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1 电极的制备和三/两电极体系的组装 |
2.4.2 充放电测试 |
2.4.3 交流阻抗测试(EIS) |
2.4.4 直流极化测试 |
2.4.5 循环稳定性测试 |
第3章 基于Ni-MOF的 NiO/C/rGO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NiO/C和 NiO/C/rGO正极材料的制备 |
3.3 正极材料表征 |
3.3.1 NiO/C和 NiO/C/rGO正极材料的形貌结构表征 |
3.3.2 NiO/C和 NiO/C/rGO的电化学性能 |
3.4 负极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3.4.1 柠檬酸钠热解碳(SCC)负极材料的制备 |
3.4.2 SCC负极材料的形貌结构表征 |
3.4.3 SCC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3.5 NiO/C/rGO//SCC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Mn掺杂Ni(OH)_2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生长于泡沫镍表面的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制备 |
4.3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形貌结构表征 |
4.3.1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形貌表征 |
4.3.2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形貌表征 |
4.3.3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局部精细结构表征 |
4.3.4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DFT计算分析 |
4.4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5 α-NiMn-LDH//AC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Mn掺杂Ni(OH)_2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反应机理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粉末样品的制备 |
5.3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5.4 α-Ni(OH)_2和α-NiMn-LDH材料的形貌结构表征 |
5.4.1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XRD测试 |
5.4.2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形貌表征和孔径分布 |
5.5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电化学性能和形貌结构表征 |
5.5.1 α-Ni(OH)_2和α-NiMn-LDH的电化学性能 |
5.5.2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形貌演变 |
5.5.3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结构演变 |
5.6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价态变化 |
5.7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局部结构演变和DFT计算 |
5.7.1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局部结构演变 |
5.7.2 α-NiMn-LDH的 DFT计算 |
5.8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反应机理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NiMn/NiMn-LDH/ppy-C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NiMn-LDH/ppy-C和 NiMn/NiMn-LDH/ppy-C正极材料的制备 |
6.3 前驱体的形貌结构表征 |
6.4 NiMn/ppy-C、ppy-C和 NiMn/NiMn-LDH/ppy-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6.4.1 NiMn/ppy-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6.4.2 ppy-C和 NiMn/NiMn-LDH/ppy-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6.5 NiMn/ppy-C在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机制 |
6.5.1 NiMn/ppy-C在循环过程中的形貌演变 |
6.5.2 NiMn/ppy-C在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 |
6.6 NiMn/ppy-C在循环过程中的相转变机制及反应机理 |
6.6.1 NiMn/ppy-C在循环过程中的价态演变 |
6.6.2 NiMn/ppy-C在循环过程中的形貌及结构演变 |
6.7 NiMn/NiMn-LDH/ppy-C的电化学性能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AlCuRE合金接地材料及其在碱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创新和主要贡献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铝合金腐蚀研究现状 |
1.1.1 铝合金的腐蚀特征及机理 |
1.1.2 影响铝合金腐蚀的因素 |
1.2 铝合金焊接接头腐蚀研究现状 |
1.2.1 铝合金的焊接技术 |
1.2.2 铝合金焊接接头的腐蚀研究现状 |
1.3 土壤腐蚀特征 |
1.3.1 土壤腐蚀的电化学特征 |
1.3.2 土壤腐蚀的表现形式 |
1.3.3 土壤腐蚀的影响因素 |
1.4 铝合金防腐技术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2.2 土壤腐蚀加速实验箱的研制 |
2.3 表面改性处理工艺 |
2.3.1 喷丸处理工艺 |
2.3.2 氧化处理工艺 |
2.4 实验介质配制及土壤理化分析 |
2.4.1 试验用土壤理化分析 |
2.4.2 土壤浸出液的制备 |
2.5 接地导通性测量 |
2.5.1 加速腐蚀试验中接地导通性测量 |
2.5.2 现场小网接地电阻测量 |
第3章 铝合金接地材料开发 |
3.1 铝合金材料成分设计 |
3.2 铝合金带材制备 |
3.2.1 铝合金制备技术路线 |
3.2.2 铝合金加工工艺 |
3.2.3 铝合金组织成分及相结构表征 |
3.3 铝合金接地材料筛选 |
3.3.1 耐腐蚀性能分析 |
3.3.2 接地导通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AlCuRE合金在碱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
4.1 AlCuRE合金材料的腐蚀特征及腐蚀规律研究 |
4.1.1 腐蚀特征分析 |
4.1.2 腐蚀规律研究 |
4.2 AlCuRE合金材料的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分析 |
4.2.1 腐蚀进程表征 |
4.2.2 腐蚀产物分析 |
4.3 AlCuRE合金腐蚀电化学特征参数及腐蚀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腐蚀电化学特征参数分析 |
4.3.2 腐蚀影响因素分析 |
4.4 AlCuRE合金腐蚀机理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AlCuRE合金焊接接头在土壤浸出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
5.1 实验过程 |
5.1.1 焊接接头制备 |
5.1.2 试样制备 |
5.1.3 腐蚀试验 |
5.2 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 |
5.3 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分析 |
5.4 焊接接头电化学腐蚀特征分析 |
5.4.1 塔菲尔曲线分析 |
5.4.2 交流阻抗分析 |
5.5 焊接接头浸泡腐蚀特征分析 |
5.5.1 焊接接头表面电势分析 |
5.5.2 焊接接头表面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 |
5.6 焊接接头腐蚀机理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腐蚀行为及接地导通性能的影响 |
6.1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6.2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表面应力状态的影响 |
6.3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表层成分的影响 |
6.4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
6.4.1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腐蚀电化学特征的影响 |
6.4.2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腐蚀形貌的影响 |
6.5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接地导通性能的影响 |
6.6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表面氧化膜结构的影响 |
6.7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腐蚀机理的影响 |
6.8 AlCuRE合金接地材料耐蚀性能和接地导通性能研究 |
6.8.1 AlCuRE合金接地材料的耐蚀性能 |
6.8.2 AlCuRE合金接地材料的接地导通性能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自组装/镍复合涂层的疏水性及腐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镁合金概述 |
1.1.1 镁合金优势及应用 |
1.1.2 镁合金的缺陷及腐蚀机理 |
1.1.3 镁合金基本腐蚀类型 |
1.1.3.1 高温腐蚀 |
1.1.3.2 应力腐蚀 |
1.1.3.3 电偶腐蚀 |
1.1.3.4 点蚀 |
1.2 镁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
1.2.1 化学转化涂层 |
1.2.2 阳极氧化 |
1.2.3 微弧氧化 |
1.2.4 自组装技术 |
1.2.5 电火花沉积 |
1.2.6 化学镀 |
1.3 疏水性涂层及其复合涂层研究进展 |
1.3.1 疏水性涂层的研究 |
1.3.2 复合涂层制备及腐蚀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疏水性微弧氧化/自组装双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药品与仪器 |
2.2.2 样品制备及前处理 |
2.2.3 不同疏水性双涂层的制备流程 |
2.2.4 性能测试 |
2.2.4.1 疏水性测试 |
2.2.4.2 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2.2.4.3 X射线衍射光谱测试(XRD) |
2.2.4.4 显微硬度测试 |
2.2.4.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 不同疏水性双涂层的制备 |
2.3.1 微弧氧化/亲水自组装涂层的制备工艺优化 |
2.3.1.1 浓度对疏水性的影响 |
2.3.1.2 自组装时间对疏水性的影响 |
2.3.1.3 自组装温度对疏水性的影响 |
2.3.2 微弧氧化/疏水自组装涂层的制备工艺优化 |
2.3.2.1 浓度对疏水性的影响 |
2.3.2.2 自组装时间对疏水性的影响 |
2.3.2.3 自组装温度对疏水性的影响 |
2.3.3 微弧氧化/超疏水自组装膜涂层的制备工艺优化 |
2.3.3.1 浓度对疏水性的影响 |
2.3.3.2 自组装时间对疏水性的影响 |
2.3.3.3 自组装温度对疏水性的影响 |
2.3.4 三种不同疏水性双涂层的形貌结构和硬度 |
2.3.4.1 不同样品SEM测试 |
2.3.4.2 不同样品EDS测试 |
2.3.4.3 不同样品XRD测试 |
2.3.4.4 不同样品显微硬度测试 |
2.3.5 三种不同疏水性双涂层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5.1 交流阻抗测试 |
2.3.5.2 极化曲线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疏水性微弧氧化/自组装双涂层表面化学镀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药品与仪器 |
3.2.2 样品制备 |
3.2.3 性能测试 |
3.2.3.1 表面形貌测试 |
3.2.3.2 成分分析 |
3.2.3.3 X射线衍射光谱测试 |
3.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
3.2.3.5 莫特-肖特基测试(M–S) |
3.2.3.6 显微硬度测试 |
3.2.3.7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2.3.8 量子化学计算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3.3 复合涂层形貌结构硬度及耐蚀性 |
3.3.1 SEM测试 |
3.3.2 EDS测试 |
3.3.3 XRD测试 |
3.3.4 XPS测试 |
3.3.5 M-S测试 |
3.3.6 显微硬度测试 |
3.3.7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7.1 OCP曲线分析 |
3.3.7.2 电化学阻抗谱 |
3.3.7.3 极化曲线分析 |
3.4 化学镀镍反应机理 |
3.5 三种自组装分子与镍层之间分子动力学模型建立及其分析 |
3.5.1 三个自组装分子量子化学结构优化 |
3.5.2 三个自组装分子在Ni(111)表面模型的建立与仿真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弧氧化/自组装/镍复合涂层的腐蚀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药品与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2.3 性能测试 |
4.2.3.1 表面和成分分析 |
4.2.3.2 X射线衍射光谱测试 |
4.2.3.3 X射线衍射光谱测试 |
4.2.3.4 原子力显微镜(AFM) |
4.2.3.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 复合涂层腐蚀过程的性能分析 |
4.3.1 SEM和 EDS测试 |
4.3.2 XRD测试 |
4.3.3 XPS测试 |
4.3.4 AFM测试 |
4.3.5 电化学性能 |
4.3.5.1 不同腐蚀时间的极化曲线分析 |
4.3.5.2 不同腐蚀时间的电化学阻抗谱 |
4.4 复合涂层的腐蚀阶段与腐蚀模型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镁合金表面生物活性磷酸盐涂层制备及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医用材料 |
1.1.1 生物医用材料的历史 |
1.1.2 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趋势 |
1.1.3 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 |
1.1.4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
1.2 可降解镁合金材料 |
1.2.1 生物医用镁合金的历史 |
1.2.2 生物医用镁合金的最新进展 |
1.2.3 镁合金的机械性能 |
1.2.4 镁及镁合金的腐蚀特性 |
1.3 生物医用可降解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 |
1.3.1 等离子表面处理 |
1.3.2 激光表面处理 |
1.3.3 微弧氧化膜 |
1.3.4 化学转化膜 |
1.3.5 溶胶凝胶法 |
1.3.6 电沉积 |
1.3.7 有机和聚合物涂层 |
1.3.8 分子自组装涂层 |
1.4 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样制备 |
2.2.1 镁合金基底 |
2.2.2 镁基金属玻璃的制备 |
2.2.3 磷酸盐转化膜的制备 |
2.2.4 镁基金属玻璃表面电沉积钙磷(CaP)涂层 |
2.3 研究方法 |
2.3.1 微观组织、成分和物相分析 |
2.3.2 力学性能测试 |
2.3.3 生物相容性 |
2.3.4 电化学测试 |
2.3.5 体外腐蚀浸泡测试 |
2.4 热力学稳定相图研究 |
第3章 镁合金表面镁磷(MgP)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转化膜形貌表征 |
3.2.2 转化膜成分分析 |
3.2.3 转化膜电化学测试 |
3.2.4 腐蚀浸泡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镁合金表面制备镁磷、锌磷和钙磷类型转化膜及其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磷酸盐转化膜的表征 |
4.2.2 不同转化膜涂层的结合力和生物相容性 |
4.2.3 短期电化学测试 |
4.2.4 长期腐蚀浸泡测试 |
4.2.5 腐蚀孔洞的EIS响应分析 |
4.2.6 时间常数屏蔽效应(TCS) |
4.2.7 不同转化膜和镁合金基底的腐蚀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镁基金属玻璃制备及其表面电沉积钙磷(CaP)涂层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镁基金属玻璃性能的研究 |
5.2.1 微观结构表征 |
5.2.2 金属玻璃样品的力学性能 |
5.2.3 金属玻璃样品的电化学行为 |
5.2.4 金属玻璃样品的浸泡腐蚀测试 |
5.2.5 金属玻璃样品的腐蚀机理 |
5.2.6 金属玻璃的非晶形成能力与二元相图之间的关系 |
5.3 镁基金属玻璃表面电沉积CaP涂层 |
5.3.1 金属玻璃基底和CaP涂层制备方法 |
5.3.2 电沉积CaP涂层的形貌和成分分析 |
5.3.3 电沉积CaP涂层的电化学测试 |
5.3.4 电沉积CaP涂层的长期腐蚀浸泡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磷酸盐类涂层形成机理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镁磷(MgP)转化膜形成机理 |
6.3 镁磷(MgP)锌磷(ZnP)钙磷(CaP)类型转化膜形成机理比较 |
6.4 电沉积钙磷(CaP)涂层形成机理 |
6.5 钙磷(CaP)类涂层沉积原理 |
6.5.1 钙磷(CaP)热力学稳定相图分析 |
6.5.2 钙磷(CaP)热力学稳定相图中不同成分点沉积过程分析 |
6.5.3 溶液中Ca/P比值对DCPD单相涂层沉积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新型铜/铝有机缓蚀剂的创制及其缓蚀/失效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2 苯并三氮唑及部分含氮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3 席夫碱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4 氨基酸等绿色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5 缓蚀机理及其研究方法 |
1.6 常见有色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1.7 研究意义与设计思想 |
2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缓蚀行为、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 |
2.2.2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的合成 |
2.2.3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缓蚀机理与缓蚀剂失效的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缓蚀剂分子结构设计 |
2.3.2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的合成路线与缓蚀剂结构的筛选 |
2.3.3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缓蚀行为与缓蚀机理研究 |
2.3.4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的失效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行为、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 |
3.2.2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合成 |
3.2.3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缓蚀机理与缓蚀剂失效的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缓蚀剂分子结构设计 |
3.3.2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合成路线与表征 |
3.3.3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缓蚀行为与缓蚀机理研究 |
3.3.4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失效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三嗪-甲硫氨酸缓蚀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缓蚀行为、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 |
4.2.2 三嗪—氨基酸缓蚀剂的合成 |
4.2.3 三嗪—甲硫氨酸缓蚀剂缓蚀机理与缓蚀剂失效的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缓蚀剂分子结构设计 |
4.3.2 三嗪—氨基酸缓蚀剂的合成路线与缓蚀剂结构的筛选 |
4.3.3 三嗪—甲硫氨酸缓蚀剂缓蚀行为与缓蚀机理研究 |
4.3.4 三嗪—甲硫氨酸缓蚀剂的失效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摘要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缓蚀剂的表征图谱以及T1缓蚀剂的简缩Fukui函数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氨基酸席夫碱镁合金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 |
1.2.1 镁合金的腐蚀类型 |
1.2.2 镁合金的防护方法 |
1.3 缓蚀剂的研究 |
1.3.1 缓蚀剂的分类 |
1.3.2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
1.3.3 缓蚀剂的评价方法 |
1.3.4 缓蚀剂的研究现状 |
1.3.5 缓蚀剂在镁合金防护方面的应用 |
1.4 课题的提出 |
1.4.1 本课题选题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氨基酸席夫碱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的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氨基酸席夫碱的合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氨基酸席夫碱对AZ31B镁合金在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的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溶液与样品的制备 |
3.2.3 电化学测试 |
3.2.4 表面形貌与成分分析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8种氨基酸席夫碱对镁合金的缓蚀作用 |
3.3.2 AMSB-6氨基酸席夫碱对镁合金的缓蚀作用 |
3.3.3 吸附模型 |
3.3.4 表面形貌和成分分析 |
3.3.5 可能的腐蚀与缓蚀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氨基酸席夫碱对AZ31B镁合金在发动机模拟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溶液与样品的制备 |
4.2.3 电化学测试 |
4.2.4 形貌与成分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电化学测试 |
4.3.2 吸附模型 |
4.3.3 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4.3.4 表面形貌和成分分析 |
4.3.5 可能的腐蚀与缓蚀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O2/CO2环境下钝化及失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概述 |
1.3 不锈钢钝化及失稳行为研究现状 |
1.3.1 不锈钢的钝化 |
1.3.2 不锈钢失稳行为 |
1.4 O_2/CO_2环境中不锈钢钝化及失稳行为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4.1 研究进展 |
1.4.2 存在问题 |
1.5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准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样制备 |
2.1.3 仪器设备 |
2.1.4 实验环境 |
2.2 电化学测试 |
2.2.1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2.2.2 恒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2.2.3 线性极化测试测试 |
2.2.4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2.2.5 Mott-Schottky测试 |
2.2.6 人工点蚀坑电极测试 |
2.2.7 SKP微区电化学测试 |
2.3 表面形貌分析 |
2.3.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 X-射线光电子谱(XPS)分析 |
2.5 慢速率拉伸实验测试 |
2.6 显微硬度测试 |
第三章 N_2/O_2-CO_2 环境下超级13Cr阳极极化过程中钝化及失稳行为 |
3.1 N_2/O_2-CO_2 环境下超级13Cr阳极极化电位区域划分 |
3.2 N_2/O_2-CO_2 环境下超级13Cr完全钝化区的钝化行为 |
3.2.1 恒电位极化曲线 |
3.2.2 电化学阻抗谱 |
3.2.3 Mott-Schottky曲线 |
3.2.4 钝化膜特性 |
3.3 N_2/O_2-CO_2 环境下超级13Cr不完全钝化区的亚稳态点蚀行为 |
3.3.1 恒电位极化曲线 |
3.3.2 亚稳态点蚀生长动力学 |
3.4 N_2/O_2-CO_2 环境下超级13Cr稳态点蚀区的点蚀行为 |
3.4.1 恒电位极化曲线 |
3.4.2 稳态点蚀-再钝化性能 |
3.5 N_2/O_2-CO_2 环境下超级13Cr钝化及失稳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CO_3~-对超级13Cr钝化及失稳行为的影响 |
4.1 HCO_3~-浓度对超级13Cr稳态点蚀行为的影响 |
4.2 HCO_3~-浓度对超级13Cr亚稳态点蚀行为的影响 |
4.3 HCO_3~-浓度对超级13Cr钝化行为的影响 |
4.3.1 电化学阻抗谱 |
4.3.2 Mott-Schottky曲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O_2-CO_2环境/应力/电位协同作用下超级13Cr失稳行为 |
5.1 O_2-CO_2环境下超级13Cr极化电位区域划分 |
5.2 O_2-CO_2环境/电位对超级13Cr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
5.2.1 慢应变速率拉伸曲线 |
5.2.2 应力腐蚀敏感性 |
5.3 O_2-CO_2环境/电位对超级13Cr电流密度的影响 |
5.4 O_2-CO_2环境/电位对超级13Cr慢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 |
5.4.1 不同电位下O_2-CO_2环境中超级13Cr慢拉伸断口形貌 |
5.4.2 不同电位下O_2-CO_2环境中超级13Cr断口侧面形貌 |
5.5 超级13Cr应力腐蚀开裂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温O_2/CO_2 环境中不同O_2分压下超级13Cr钝化及失稳行为 |
6.1 O_2分压对超级13Cr钝化及点蚀性能的影响 |
6.1.1 开路电位曲线 |
6.1.2 循环动电位极化曲线 |
6.1.3 线性极化曲线 |
6.1.4 电化学阻抗谱 |
6.1.5 Mott-Schottky曲线 |
6.2 O_2分压对超级13Cr腐蚀形貌的影响 |
6.3 O_2分压对超级13Cr钝化膜组成的影响 |
6.4 高温O_2/CO_2环境下超级13Cr钝化和失稳机理分析 |
6.4.1 O_2/CO_2环境下超级13Cr钝化机理分析 |
6.4.2 O_2/CO_2环境下超级13Cr失稳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表面激光熔凝对超级13Cr组织及钝化行为的影响 |
7.1 激光熔凝对超级13Cr组织形貌的影响 |
7.2 激光熔凝对超级13Cr显微硬度的影响 |
7.3 激光熔凝对超级13Cr钝化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
7.3.1 激光熔凝对超级13Cr钝化性能的影响 |
7.3.2 激光熔凝对超级13Cr耐蚀性的影响 |
7.3.3 激光熔凝对超级13Cr腐蚀热力学倾向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钛合金表面防腐膜在高温应力腐蚀环境中的防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Ti-6Al-4V简介 |
1.2.2 Ti-6Al-4V的主要腐蚀类型 |
1.2.3 分子筛概述 |
1.2.4 金属防腐分子筛膜的合成方法 |
1.2.5 硅烷偶联剂概述 |
1.2.6 纳米粒子对分子筛膜的改性研究 |
1.2.7 电化学噪声应用概述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仪器、药品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Ti-6Al-4V表面MFI型分子筛膜的制备工艺优化与性能分析 |
2.2.2 GO 改性 TS-1 分子筛膜 |
2.2.3 高温腐蚀应力环境下的电化学噪声测试 |
2.2.4 防腐膜性能表征方法 |
第三章 Ti-6Al-4V表面MFI型分子筛膜的制备工艺优化与性能分析 |
3.1 分子筛浓度对硅烷热压法制备分子筛膜的影响 |
3.1.1 合成液分子筛浓度对工艺优化的影响 |
3.1.2 合成液分子筛浓度对分子筛性能的影响 |
3.1.3 合成液分子筛浓度和类型的制备影响小结 |
3.2 热压温度对硅烷热压法制备分子筛膜的影响 |
3.3 热压压强对硅烷热压法制备分子筛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O对 Ti-6Al-4V合金表面硅烷/分子筛复合防腐膜的改性及机理 |
4.1 GO改性对TS-1分子筛膜的影响 |
4.1.1 GO改性对成膜效果影响分析 |
4.1.2 GO改性对成膜机理影响分析 |
4.2 GO/YDH-151/TS-1 复合防腐膜成膜机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O/YDH-151/TS-1 膜在高温应力腐蚀环境中应用 |
5.1 250℃、固态盐腐蚀环境下分子筛防腐膜性能分析 |
5.2 室温、固态盐腐蚀环境下分子筛防腐膜性能分析 |
5.3 固态盐腐蚀环境下温度对分子筛防腐膜性能影响分析 |
5.4 GO/YDH-151/TS-1 膜在拉伸过程中破损机理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科研成果与参与项目 |
(10)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电催化水分解概述 |
1.1.1 反应机理 |
1.1.2 活性评价 |
1.2 电催化水分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1 阴极非贵金属析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2 阳极非贵金属析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3 双功能水分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拉曼光谱(Raman)分析 |
2.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析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4 理论计算 |
2.5 电催化析氢、析氧和全水分解反应测试 |
2.5.1 电极的制备 |
2.5.2 极化曲线的测试 |
2.5.3 电化学阻抗谱的测试 |
2.5.4 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的测试 |
2.5.5 稳定性的测试 |
2.5.6 法拉第效率的测试 |
3 碳纳米管负载Ni_3Sn_2@NiO_xH_y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碳纳米管负载Ni_3Sn_2纳米颗粒(Ni_3Sn_2/CNT)的制备 |
3.2.2 碳纳米管负载Ni纳米颗粒(Ni/CNT)的制备 |
3.2.3 碳纳米管负载Sn纳米颗粒(Sn/CNT)的制备 |
3.2.4 催化剂的表征 |
3.2.5 催化剂的电催化析氧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分析 |
3.3.2 催化剂的析氧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掺氮碳纳米管包覆Ni/MoN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碳布的预处理 |
4.2.2 掺氮碳纳米管包覆Ni/MoN纳米颗粒(Ni/MoN@NCNT/CC)的制备 |
4.2.3 掺氮碳纳米管包覆Ni纳米颗粒(Ni@NCNT/CC)的制备 |
4.2.4 碳布负载MoN纳米颗粒(MoN/CC)的制备 |
4.2.5 催化剂的表征 |
4.2.6 催化剂的电催化析氢、析氧和全水分解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分析 |
4.3.2 催化剂的析氧性能研究 |
4.3.3 催化剂的析氢性能研究 |
4.3.4 催化剂的全水分解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超亲水碳布负载CoNi_2S_4@NiMnLDH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超亲水碳布(SCC)的制备 |
5.2.2 超亲水碳布负载CoNi_2S_4纳米线阵列(CoNi_2S_4/SCC)的制备 |
5.2.3 超亲水碳布负载CoNi_2S_4@NiMn LDH纳米阵列(CoNi_2S_4@NiMnLDH/SCC)的制备 |
5.2.4 超亲水碳布负载NiMn LDH纳米片(NiMn LDH/SCC)的制备 |
5.2.5 催化剂的表征 |
5.2.6 理论计算 |
5.2.7 催化剂的电催化析氧、析氢和全水分解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分析 |
5.3.2 催化剂的析氧性能研究 |
5.3.3 催化剂的析氢性能研究 |
5.3.4 催化剂的全水分解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泡沫镍负载NiCoP@NiMnLDH阵列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泡沫镍的预处理 |
6.2.2 泡沫镍负载NiCoP阵列(NiCoP/NF)的制备: |
6.2.3 泡沫镍负载NiCoP@NiMn LDH阵列(NiCoP@NiMn LDH/NF)的制备 |
6.2.4 泡沫镍负载NiMn LDH纳米片(NiMn LDH/NF)的制备 |
6.2.5 催化剂的表征 |
6.2.6 理论计算 |
6.2.7 催化剂的电催化析氧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分析 |
6.3.2 催化剂的析氧性能研究 |
6.3.3 催化剂的析氢性能研究 |
6.3.4 催化剂的全水分解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改性800合金碱性SCC机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分散Ru基纳米催化剂表—界面结构的构建及其对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催化加氢脱氧的影响[D]. 向亮.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
- [2]镍基(氢)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D]. 张稚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AlCuRE合金接地材料及其在碱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研究[D]. 闫风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4]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自组装/镍复合涂层的疏水性及腐蚀过程研究[D]. 吴方.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5]镁合金表面生物活性磷酸盐涂层制备及性能的研究[D]. 宰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6]新型铜/铝有机缓蚀剂的创制及其缓蚀/失效行为研究[D]. 张天保.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7]氨基酸席夫碱镁合金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D]. 范保弯. 河南大学, 2020(03)
- [8]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O2/CO2环境下钝化及失稳行为研究[D]. 吕乃欣. 长安大学, 2020(06)
- [9]钛合金表面防腐膜在高温应力腐蚀环境中的防腐性能研究[D]. 刘青茂.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10]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研究[D]. 王攀.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