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膨胀性地质的隧道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恩满[1](1976)在《膨胀性地质的隧道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隧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特殊性地质的认识也逐渐深化。近十多年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膨胀性地质中修建的隧道,招致洞内坍塌,引起坑道挤压,造成支撑或衬砌开裂与变形,以及整体道床开裂与破坏等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引起了人们对膨胀性地质的重视。笔者,根据工作中的体会并学习了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对膨胀性地质的隧道设计,浅谈一二,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王超[2](2020)在《复杂地质环境下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将针对在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特点、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存在的问题、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优化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同时本文研究内容也可供相关部门和广大同行借鉴与参考。
李继强[3](2019)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展,基础设施建设中,经常会涉及一些复杂地质环境上的施工,尤其是隧道施工,难度大、耗时长、要求高、技术要求严,隧道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个施工项目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将对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探析,为当前和未来的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施工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赵勇[4](2012)在《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大规模的隧道建设中,软弱围岩隧道的设计与施工难题一直困扰着广大隧道建设者。软弱围岩隧道通常表现为围岩变形大,甚至发生坍塌等安全事故;施工进度缓慢,严重制约工程的工期。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隧道围岩特别是软弱围岩的变形机制、发展演化规律等认识不足,采取的控制技术与方法缺乏针对性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论文对软弱围岩地质特征与工程影响评价、变形机制与时空效应、支护结构与围岩作用体系、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系统总结提出隧道工程软弱围岩的含义;分析了软弱围岩的地质特征、变形特征和强度特征;根据软弱围岩的力学特征,提出了铁路隧道软弱围岩的分级标准建议,将软弱围岩分为软岩I级、软岩II级和软岩III级共三个等级。(2)隧道断面尺寸对围岩的变形机制和变形控制基准有较大影响,为方便研究软弱围岩隧道的变形控制对策,本文提出了铁路隧道断面等级和跨度分级建议,将隧道断面分为小断面、中断面、大断面和特大断面4级,将隧道跨度分为小跨度、中跨度、大跨度和特大跨度4级。(3)分析提出了围岩变形的分布规律。围岩变形在空间上可分为三部分,即掌子面前方的超前变形、掌子面挤出变形和掌子面后方变形,这三部分变形是同时发生的。软弱围岩隧道变形量大、变形持续时间长、掌子面前、后方变形影响范围大、变形速度快是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的特点。(4)基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力释放与应力控制动态作用关系的研究,建立了由围岩、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组成的软弱围岩隧道结构体系,并阐述了各个构件在该结构体系中的力学作用。支护结构分为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其中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与围岩体共同形成承载结构,二次衬砌仅作为安全储备,主要承担附加荷载和残余变形引起的荷载。(5)建立了考虑围岩应力释放的隧道结构体系理论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验证了其正确性,指出为避免或尽量减小出现过量围岩塑性变形,一方面要及时支,护,减小支护结构施做前的围岩应力释放;另一方面要使支护结构具有一定的刚度,尤其是早期刚度,以提供足够的支护抗力来抵制过量围岩塑性变形的发生。(6)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是围岩变形控制的两个方面,开挖使得围岩释放应力,支护则是控制应力释放的方法,支护结构和围岩的稳定是变形控制的目标。围岩变形控制原理就是根据围岩变形的时空分布规律,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控制掌子面前方、掌子面、以及掌子面后方变形,使围岩变形控制在变形基准值以内,以保持围岩和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7)软弱围岩变形预测分为施工前的变形预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变形预测两个阶段。数值法和基于自身量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法是比较接近实际又便于实施的变形预测法。研究提出了我国铁路隧道净空位移、拱顶下沉、掌子面前方超前变形、掌子面挤出变形、掌子面后方变形速度的管理基准建议。(8)提出了软弱围岩变形控制的方法和支护结构设计原则。即采用超前支护,控制掌子面的超前变形和拱顶下沉;采用掌子面支护,控制掌子面挤出变形;加强初期支护,控制开挖掌子面后方变形;采用辅助支护措施,控制掌子面的稳定和初期支护的拱脚位移;采用二次衬砌,合理预留支护结构的安全储备,控制隧道建成后的残余变形。研究提出了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原则、设计流程和支护结构设计参数。(9)以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和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为例,阐述了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前方变形和掌子面后方变形的控制实践,按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均取得了很好的控制围岩变形效果。
弓明[5](2020)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进步,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逐渐深入,时常涉及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的施工,特别是隧道施工,其具有要求较高、耗时较长、难度较大的特点。鉴于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效果对于整个工程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分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的原则以及相关技术,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可供参考之处。
宋海蒲[6](2014)在《谈不良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膨胀性地质、岩溶地段、高原地质对隧道施工造成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提出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牛文林[7](2015)在《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及智能判定系统研究 ——以泥巴山隧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雅西高速公路泥巴山特长隧道的围岩分级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现代数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地质工程与软件工程相结合的思想,多学科、多角度的对隧道围岩分级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进一步细化完善了公路隧道围岩分级BQ法;采用定性指标作为围岩级别智能判别指标,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模糊推理模型的围岩级别智能判别方法;设计开发了围岩分级网站,实现了掌子面信息存储、围岩级别定性定量智能判别等功能。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考虑结构面走向和倾角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对公路隧道围岩分级BQ法的软弱结构面影响修正系数K2进行了优化。结构面产状对岩体级别的影响首先主要表现为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的夹角。当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相平行时,对施工最不利,K2取较大值;当结构面走向与隧道轴线相垂直时,对施工有利,K2取较小值,此时,如果掘进方向与结构面倾向相同,则对施工最有利。其次结构面倾角对围岩稳定也有较大影响。当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走向平行时,倾角越大越不利于围岩稳定,K2取较大值;当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相垂直时,倾角越大越有利于围岩稳定,K2取较小值。另外岩体结构也会对K2产生影响,完整性越好的围岩,越有利于围岩的稳定,K2可以取相对较小的值。(2)根据李天斌提出的考虑地质力学模式的岩爆烈度分级体系,对BQ法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K3进行了优化,得到岩爆烈度法初始地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轻微岩爆会引起围岩薄片状的张裂-剥落,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很小,K3应取较小的修正值;中等岩爆会使围岩呈透镜状、层状、板状的张裂-滑移、弯曲-鼓折破坏,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一般,K3取值较大;强烈岩爆会引起围岩呈板状、块状、楔状的张剪-爆裂,穹状爆裂破坏,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大,K3取大的修正值;极强岩爆会引起围岩呈板状、块状甚至散体状大片连续爆裂,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很大,K3应取更大的修正值。(3)分析总结了各种常规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对分级指标的考虑以及掌子面调查时能够快速获取围岩指标的要求,提出用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嵌合程度、岩体结构、节理风化状况、地下水状况和地应力状况7个定性指标作为围岩分级智能判别的输入指标。(4)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模糊推理模型分别建立了隧道围岩智能分级模型。通过收集筛选的282个围岩资料作为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采用上述3种方法对60个围岩判别样本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多项式核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能较好地划分围岩级别,准确率达85%;神经网络模型判别效果一般,准确率为66.7%;模糊推理模型判别的效果最差,准确率仅有45%。(5)开发了隧道围岩级别智能判别网站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作为开发工具,基于ASP.net技术和SQL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围岩信息的存储和读取;应用接口编程技术,实现了围岩分级数据与后台Matlab软件的数据交换,从而可在Matlab中用三种智能分级模型对围岩级别进行判别,并把判别的结果返回到网站系统;开发相关网站页面,实现了围岩信息的编录、分级、查看、打印等功能。(6)提出了基于分级网站平台的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工作流程。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登录围岩分级网站,把掌子面数据编录到系统中;系统对掌子面数据进行保存,并用多种方法对围岩级别进行判别;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录入的掌子面数据进行复核,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设计参数建议;专家对设计参数进行审核,提出综合性建议。然后由业主综合各方意见,考虑安全和成本等因素,组织四方会审确定围岩级别。最后,施工单位按相应的围岩级别进行组织施工。
王永辉[8](2014)在《小坝田隧道支护结构优化及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与铁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其中破碎岩质隧道工程在隧道施工中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但是在破碎岩质隧道设计施工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支护结构参数选择难、支护施作时机确定难等,这些难题一直困扰着破碎岩质隧道支护技术应用与发展。首先,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破碎岩质隧道支护理论的发展,阐述了此类工程施工特性、破碎岩质隧道变形和失稳的力学机制、破碎岩质隧道支护作用机理、破碎岩质隧道支护优化理论,在此基础上应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以破碎岩质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该破碎岩质隧道开挖和支护全过程,主要分析了破碎岩质隧道支护结构中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破碎岩质隧道围岩开挖变形及喷射混凝土轴应力的影响、锚杆支护参数(锚杆长度、直径、间排距)对破碎岩质隧道围岩开挖变形及锚杆轴力的影响、钢拱架支护参数(钢拱架间距、型钢型号)并对破碎岩质隧道围岩开挖变形及钢拱架轴力的影响、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混凝土厚度对破碎岩质隧道围岩后期变形及二衬轴应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支护结构参数及支护方式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该破碎岩质隧道的最优支护参数和支护方式。其次,本文阐明了二次衬砌最佳施作时机的提出及发展历程,阐述了二次衬砌最佳施作时机的各种判定标准及判定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的监控量测数据,以最能直观反映围岩变形情况的围岩变形位移量和最能直观反映围岩应力释放的初期支护各结构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为主要控制参数,对破碎岩质隧道二次衬砌支护的施作时机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该破碎岩质隧道在原支护结构设计条件下二衬的最优施作时机,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利用前期本隧道优化后的各支护结构参数值通过数值模拟,最终确定该隧道在最优支护参数和支护方式条件下二衬的最优施作时机。以上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软弱围岩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曾海银[9](2011)在《不良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进行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一些不良的地质条件,例如滑坡和岩堆、软土等,对隧道的正常施工会造不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些不良的地质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做了简要的分析。
王伟[10](2007)在《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地表沉降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因其具有特殊的成分和性质而在工程地质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其工程特征表现出与普通岩石隧道相当大的差异。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特征最具典型性,围岩属V级Q3新黄土,同时具有埋深浅、断面大、下穿高速公路段多等特点,这就提出了如何解决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开挖方式、支护方式、地表沉降控制等问题。本文在广泛研究中外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应用超前支护有效控制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地表沉降的机理。以围岩与支护结构物的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了隧道、管棚、注浆与其它辅助支护结构协调作用。应用K.H.Park解析法对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地表沉降进行了预估。应用FLAC与ANSYS数值模拟软件,在不同开挖工法、不同开挖进尺、不同管棚注浆预支护设计参数、不同超前支护形式、不同初期支护弹性模量条件下,对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应用管棚注浆超前支护有效控制地表沉降效果进行了模拟,对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围岩支护变形等进行分析与优化,得出了管棚超前支护技术设计参数、合理安全的开挖工法。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上的阌乡隧道为例,以预估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量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不仅达到了预期效果,而且验证了理论预测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研究了管棚注浆超前支护有效控制地表沉降的规律,得出了黄土隧道地表沉降控制标准,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分析、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经验。
二、膨胀性地质的隧道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膨胀性地质的隧道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2)复杂地质环境下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存在的问题 |
1.1 地质状况复杂 |
1.2 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低下 |
1.3 缺乏必要的隧道施工监测 |
2 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优化措施 |
2.1 注重安全施工 |
2.2 加强高速公路隧道的监测 |
(1)隧道监测必测项目 |
(2)隧道监测选测项目 |
2.3 岩溶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
2.4 膨胀性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
2.5 隧道台阶开挖技术 |
3 结束语 |
(3)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杂地质环境下隧道施工应遵循的原则 |
1.1 保持岩层稳定 |
1.2 灵活选择开挖方式 |
2 不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技术 |
2.1 岩溶地质环境下的隧道施工 |
2.1.1 加强地形的全面勘察 |
2.1.2 躲避溶洞 |
2.2 瓦斯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技术 |
2.2.1 加强地质条件综合分析 |
2.2.2 瓦斯监测技术 |
2.2.3 改进防爆设备 |
2.3 膨胀性地质环境的隧道施工 |
2.4 突水、突泥地质条件施工技术 |
3 结束语 |
(4)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弱围岩的含义及力学特性 |
1.2.2 隧道围岩变形机理 |
1.2.3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作用理论 |
1.2.4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技术 |
1.2.5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及控制措施的工程实例 |
1.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总体目标 |
1.6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软弱围岩地质特征与工程影响评价 |
2.1 软弱围岩的含义 |
2.2 软弱围岩的地质特征和力学特征 |
2.2.1 地质特征 |
2.2.2 变形特征 |
2.2.3 强度特征 |
2.3 软弱围岩分类与分级 |
2.3.1 软岩地质分级 |
2.3.2 软岩工程分类 |
2.3.3 软弱围岩的工程影响评价 |
2.3.4 铁路隧道软弱围岩分级 |
2.4 本章小结 |
3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制与变形规律研究 |
3.1 隧道围岩变形机制 |
3.1.1 隧道围岩材料变形及其本构关系 |
3.1.2 隧道围岩结构变形及其本构关系 |
3.2 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 |
3.2.1 隧道围岩变形的监控量测 |
3.2.2 隧道围岩变形的数值模拟 |
3.2.3 隧道围岩变形的分布规律 |
3.3 隧道断面尺寸对围岩变形的影响及断面等级划分 |
3.3.1 隧道断面尺寸对围岩变形的影响 |
3.3.2 隧道断面等级和跨度等级划分 |
3.4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数值模拟分析 |
3.4.1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规律 |
3.4.2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4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结构与围岩作用体系研究 |
4.1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与围岩作用关系 |
4.1.1 隧道结构体系 |
4.1.2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与围岩作用原理 |
4.1.3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理念 |
4.2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结构的力学评价 |
4.2.1 超前支护的力学特性 |
4.2.2 初期支护的力学特性 |
4.2.3 次衬砌的力学特性 |
4.2.4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结构的基本要求 |
4.3 隧道支护结构与围岩作用模型 |
4.3.1 计算基本假定 |
4.3.2 围岩应力释放与计算阶段 |
4.3.3 模型弹塑性基本方程 |
4.3.4 模型求解 |
4.3.5 围岩塑性区半径的确定 |
4.3.6 界面接触应力确定 |
4.3.7 铁路隧道软弱围岩弹塑性计算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
5.1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原则 |
5.2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原理 |
5.2.1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理念 |
5.2.2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预测 |
5.2.3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基准 |
5.2.4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对策 |
5.3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方法 |
5.3.1 控制掌子面前方变形的方法 |
5.3.2 控制掌子面挤出变形的方法 |
5.3.3 控制掌子面后方变形的方法 |
5.3.4 其它辅助工法 |
5.3.5 不同施工方法控制效果的模型试验研究 |
5.4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 |
5.4.1 设计原则 |
5.4.2 设计流程 |
5.4.3 设计参数 |
5.5 本章小结 |
6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的工程实践 |
6.1 掌子面前方围岩变形控制实践 |
6.1.1 工程背景 |
6.1.2 围岩变形破坏特点 |
6.1.3 围岩变形预测 |
6.1.4 变形控制对策 |
6.1.5 控制效果分析 |
6.2 掌子面后方围岩变形控制实践 |
6.2.1 工程背景 |
6.2.2 围岩变形破坏特点 |
6.2.3 围岩变形预测 |
6.2.4 变形控制对策 |
6.2.5 控制效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杂地质环境下隧道施工原则 |
1.1 岩层要保持稳定 |
1.2 灵活选择开挖方式 |
2 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
2.1 岩溶地质环境 |
2.2 瓦斯地质条件 |
2.3 膨胀性地质环境 |
2.4 突泥和突水地质条件 |
3 结束语 |
(6)谈不良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不同不良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造成的不同影响 |
1.1 膨胀性地质的影响 |
1.2 岩溶地段的影响 |
1.3 高原地质的影响 |
2 针对不同不良地质的应对方法 |
2.1 膨胀地质方面 |
2.2 熔岩地段方面 |
2.3 高原地质方面 |
3 结语 |
(7)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及智能判定系统研究 ——以泥巴山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主要围岩分级方法 |
1.2.2 常用围岩分级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3 围岩分级的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及植被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2.6 研究区地应力条件 |
第3章 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对BQ法的优化 |
3.1 隧道围岩失稳破坏形式 |
3.2 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3.3 对BQ法主要软弱结构面影响修正系数K2的优化 |
3.4 对BQ法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K3的优化 |
3.5 修正后BQ法的应用案例 |
3.6 小结 |
第4章 隧道围岩智能分级模型研究 |
4.1 围岩智能分级指标的确定 |
4.2 围岩定性分级方案 |
4.3 围岩智能分级数据样本的确定 |
4.4 围岩分级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研究 |
4.4.1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 |
4.4.2 支持向量机的智能分级的实现 |
4.5 围岩分级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
4.5.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理论 |
4.5.2 神经网络模型围岩智能分级的实现 |
4.6 围岩分级的模糊推理模型研究 |
4.6.1 Mamdani型模糊推理系统简介 |
4.6.2 泥巴山隧道围岩级别模糊推理系统设计 |
4.7 智能分级方法对比 |
4.8 小结 |
第5章 围岩级别智能判别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
5.1 系统开发的目的、功能、思路及工具 |
5.2 系统的总体设计 |
5.3 数据库的设计 |
5.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5.3.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5.3.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5.4 系统各项功能的开发 |
5.4.1 围岩信息的输入存储 |
5.4.2 C#与 MATLAB 混合编程的实现 |
5.4.3 围岩级别判定及信息查询 |
5.4.4 围岩信息的打印 |
5.5 围岩分级信息化管理流程及其应用 |
5.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围岩智能分级训练及判别样本 |
(8)小坝田隧道支护结构优化及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隧道支护结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 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的提出及发展历程 |
1.2.1 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的提出 |
1.2.2 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的发展历程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理论阐述及支护时机判定标准介绍 |
2.1 破碎岩质隧道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 |
2.1.1 锚杆加固围岩机理 |
2.1.2 喷射混凝土作用机理 |
2.1.3 钢支撑作用机理 |
2.1.4 二次衬砌支护作用机理 |
2.2 破碎岩质隧道的支护体系一般设计原则 |
2.3 破碎岩洞室支护时机的探索 |
2.3.1 从围岩应力释放方面考虑的支护时机选择 |
2.3.2 从隧道周边位移变化方面考虑的支护时机选择 |
2.4 有限元分析软件 MIDAS/GTS 介绍 |
3 有限元数值模拟确定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方法科学性验证 |
3.1 工程概况 |
3.2 由现场实测数据分别根据各种判据确定隧道支护时机 |
3.2.1 测量方法 |
3.2.2 隧道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数据结果分析 |
3.2.3 隧道围岩压力和钢架应力数据结果分析 |
3.3 有限元数值模拟确定隧道支护时机 |
3.3.1 材料参数 |
3.3.2 计算模型的网格建立与划分 |
3.3.3 模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小坝田隧道支护结构优化设计 |
4.1 混凝土支护强度优化设计 |
4.2 锚杆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
4.2.1 锚杆直径的数值优化分析 |
4.2.2 锚杆长度的数值优化分析 |
4.2.3 锚杆间排距的数值优化分析 |
4.3 钢拱架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
4.3.1 钢拱架间距的数值优化分析 |
4.3.2 钢拱架材料的数值优化分析 |
4.4 二次衬砌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
4.4.1 二次衬砌材料强度的数值优化分析 |
4.4.2 二次衬砌厚度的数值优化分析 |
4.5 确定小坝田隧道支护结构最终优化方案 |
5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依据优化后的支护结构参数确定小坝田隧道支护时机 |
5.1 数值模拟材料参数 |
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2.1 隧道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模拟数据结果分析 |
5.2.2 隧道围岩压力和钢架应力模拟数据结果分析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不良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原地质对隧道施工造成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2 岩溶地段对隧道施工造成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3 膨胀性地质对隧道施工造成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4 结语 |
(10)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地表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表沉降变形理论及预估方法 |
1.2.1 经验法预测 |
1.2.2 理论预测法 |
1.3 地表沉降控制技术与标准 |
1.3.1 地表沉降控制技术 |
1.3.2 地表沉降控制标准 |
1.4 有关黄土隧道研究及课题的提出 |
1.4.1 有关黄土隧道的研究 |
1.4.2 课题的提出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特征及其控制技术 |
2.1 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确定及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2.1.1 隧道围岩压力的确定及分类 |
2.1.2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2.1.3 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 |
2.2 围岩、管棚、注浆与辅助支护共同作用机理 |
2.2.1 支护与围岩共同作用原理 |
2.2.2 管棚注浆超前支护作用机理 |
2.3 隧道下穿地表建筑物超长管棚支护技术研究 |
2.3.1 普通大管棚施工 |
2.3.2 超长管棚施工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浅埋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
3.1 地表沉降变形研究 |
3.1.1 经验预测法 |
3.1.2 解析方法 |
3.1.3 数值方法 |
3.1.4 模型试验 |
3.1.5 演绎方法 |
3.1.6 剖面法 |
3.1.7 测数据分析法 |
3.1.8 统计分析法 |
3.1.9 神经网络智能预报 |
3.2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K.H.Park解析解 |
3.2.1 等代圆及等代半径 |
3.2.2 浅埋隧道解析解 |
3.2.3 地层变形模式及边界条件 |
3.3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地表沉降计算 |
3.3.1 试验段最大拱顶下沉和最大地表沉降 |
3.3.2 试验段地表沉降槽 |
3.3.3 试验段地层沉降 |
3.3.4 下穿段地表沉降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数值模拟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1.1 郑西客专地形地貌及地质 |
4.1.2 黄土成因及岩性特征 |
4.1.3 黄土隧道围岩压力特性及变形规律 |
4.1.4 黄土特性的研究成果 |
4.2 郑西客运专线黄土隧道特点 |
4.2.1 超大断面特点 |
4.2.2 黄土段落长 |
4.2.3 洞口条件较差 |
4.2.4 浅埋及下穿高速公路较多 |
4.3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数值分析 |
4.3.1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试验段数值模拟 |
4.3.2 阌乡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数值分析 |
4.4 支护结构分析 |
4.4.1 阌乡隧道下穿前试验段 |
4.4.2 阌乡隧道下穿段 |
4.5 本章小结 |
5 隧道现场监测与分析 |
5.1 工程概述 |
5.2 试验隧道施工现状及地表沉降状况 |
5.2.1 试验隧道施工现状 |
5.2.2 地表沉降及裂缝情况 |
5.3 试验目的与方案 |
5.3.1 试验目的 |
5.3.2 试验研究方案 |
5.3.3 现场测试方案 |
5.4 阌乡隧道下穿高速公路试验段监测数据分析 |
5.4.1 拱顶纵向沉降 |
5.4.2 围岩水平收敛 |
5.4.3 横向沉降 |
5.4.4 支护结构受力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膨胀性地质的隧道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膨胀性地质的隧道设计[J]. 李恩满.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6(08)
- [2]复杂地质环境下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分析[J]. 王超.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11)
- [3]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 李继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16)
- [4]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D]. 赵勇.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5]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技术[J]. 弓明. 工程技术研究, 2020(09)
- [6]谈不良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J]. 宋海蒲. 山西建筑, 2014(07)
- [7]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及智能判定系统研究 ——以泥巴山隧道为例[D]. 牛文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8]小坝田隧道支护结构优化及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研究[D]. 王永辉.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 [9]不良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J]. 曾海银. 科技资讯, 2011(12)
- [10]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地表沉降控制研究[D]. 王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