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教学参考资料(七) 回国留学人员珍爱的沃土——祖国(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纯一[2](2019)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将华侨华人问题视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侨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由之前的革命手段转变为政府行为,侨务政策也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及中国政府在外交策略的考虑着眼,做出了相应的历史性调整,国内以安置归侨侨眷工作为主,国外则将处理好与华侨住在国的关系摆在首位。“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领域遭遇重创,海内外广大侨胞因此蒙上一层深重的心理阴影,中国国家形象、国民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在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国内各领域逐步开展“拨乱反正”的工作,中国共产党亦重新对“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进行确定,以“改正错误、重聚人心”为指导,更是对以往的政策失误进行了系统的纠偏,而恢复侨务工作、落实侨务政策也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毫无疑问,侨务政策的制定依据及执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对于促成与之形成新团结、新合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侨务工作作为中国政府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成为了中国总体发展布局的战略性工作,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得益于邓小平等中央高层的关于“‘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的一系列表态,为侨务工作冲破“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禁锢,在改革开放中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与遵循。其后,中国政府以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重视侨务工作,根据归侨侨眷、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点,认识到几千万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作用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进而不断调整侨务工作的整体性思路,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资金、智力资源,调动国内归侨侨眷的积极性,使侨务工作迅速打开新局面,并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的侨务事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中国侨务政策调整转变的历史进程,既有来自于国际环境的压力,更多的是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是,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思想原则和内容进行考察,通过对过往政策历史的回溯,进而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宏观背景,阐明这一时期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方针和主要内容,着重论述改革开放初期侨务政策的深刻内涵及其实践价值。从而深入挖掘侨务工作与改革开放的关联性,并从中分析阐明侨务政策规定内容及其在调整中和实践中的变动因素,继而试图从时代背景和形势发展中对这种变化予以合理的解释。笔者参考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注意理解把握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执行的关键环节,探讨中央在制定出台侨务政策时的现实考虑,以及地方在执行落实侨务政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社会变迁、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的三个维度探讨了改革开放后(1978-1992)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的实际影响,思考侨务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为进一步改进侨务工作以使之更好地融入中国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提供参考意见。
吕晶[3](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朱蓉蓉[4](2010)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民间外交源自于近代国民思想的兴起与民族国家观念的更新,既是“外邦逼之、异种残之”的产物,又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它伴随着西方人民主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于清末输入中国,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间外交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发挥着政府外交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清末到民初,我国民间外交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外交受挫,促进了民间外交的复兴,为全面抗战爆发后民间外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面抗战爆发后,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悬殊,迫使中国政府必须积极争取外国的同情与援助。国际形势的恶化以及国民政府官方外交的困难重重,使得民间外交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外交形式,促使了抗战时期民间外交高潮的到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争取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战事业的支持,我国各界纷纷开展灵活多样的民间外交活动。中国的抗日外交呈现出举国一致、官民互动、相辅相成之局面,全国各界上下齐心、奋力争取国际社会援华制日,民间外交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爆发后中共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形成其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中共积极调整其外交策略,以适应战时外交之需,并对民间外交的开展作出具体指示。战时中共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民间外交活动,主要表现为与国际友人、国际组织、国外新闻界以及美国政府等的交往。作为中共民间外交前沿的长江局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南方局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和中共民间外交窗口的延安,也在中共民间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时中共民间外交虽困难重重,但对中共扩大对外交往、逐步走上国际舞台起到积极作用。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对战时政府外交的艰难,改变了其外交策略,采用官方斡旋与民间外交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利用舆论宣传的力量,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另一方面,派遣以宋美龄为代表的高层人物以私人身份访美,积极从事外交斡旋。此外,还利用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等半官方社团积极从事民间外交活动。国民政府的民间外交活动,是对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有力地配合了国民政府官方外交的开展,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事业的同情与支持。在国际形势对中国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名流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利用自己手中的人脉资源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广泛开展民间外交。以宋庆龄、陶行知、张彭春等为代表的社会名流纷纷走出国门,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抗战主张,吁请各国政府和民众共同抵制法西斯的侵略,体现了社会精英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侨界、红十字会、宗教界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在政府外交受挫的时候,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团体优势,在海外开展主题鲜明的民间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为帮助政府争取海外援助和支持的重要力量。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外交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有力地弥补了官方外交的不足,为祖国的抗战争取了大量的援助,同时还加深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民间外交的作用愈益凸显。作为我国整体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外交必将呈现空前活跃、多彩纷呈的崭新局面。
郑国强[5](2018)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以教科版《思想品德》为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已经使用10多年了。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任课教师普遍感到在如何较好地认识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中存在困惑,教材研究注重微观忽视宏观、注重表面忽视内涵、注重实践忽视理论的现象较为普遍。作为教育博士研究论文,试图从教材研究的角度帮助和引导教师全面、深入、系统地进行探索。本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等方法,以教材论、课程论、教学论等相关的教育理论以及教材分析评价标准为依据,对教材的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研究。从教材整体角度分析,本文认为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构建了主题引领、层级衔接的由“单元主题——课题——主要内容”构成的体系结构,反映了“线面结合、综合渗透、创新拓展、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教材主题和内容的选择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又根据初中生生活实际以及时代发展需要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补充;教材面向全国,适合城乡学生共同需要和不同特点,有机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正视和提升学生的情感需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从教材各组成部分角度分析,本文认为教材主题文在结构和语言表述方面有独特之处,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的学科属性,实现了课程目标;667篇阅读材料种类丰富,安排科学合理,顺应学生思维发展和学科内容变化,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健康的导向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阅读材料既是对主题文的补充,又是课程目标实施的重要载体;440幅插图内容题材广泛,客观真实且具代表性,给人视觉冲击和美的感受,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起到了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发情感、培育价值观的作用;143条格言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蕴藏着精练概括的教育思想和文化内涵,具有求真向善尚美的特点,是认识的真谛和价值的结晶;465项活动为课程的实践提供了时间和内容的保障,体现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性,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主题文、阅读材料等内容设计,活动的难易程度、形式和内容兼顾所有学生,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素材,也是学生思考实践的平台。
邝玉华[6](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初中阶段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而爱国主义是青少年阶段养成的必备品格与思想素养,《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初中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德育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育人目标。教育部规定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自2016年起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于2018年全部出版和投入使用,该套教材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研究,有利于更好的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本文除绪论外,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及其意义。首先,厘清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概念,再者,探讨爱国主义内涵的发展与变迁,进而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时代内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做好文本内容分类的铺垫。最后,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第二部分,总结《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分布情况。通过文本分析,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了层次和内容的界定,基于此再对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归类,并概括出其分布特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一是课文系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挖掘;二是教材活动栏目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挖掘。第三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该部分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来揭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进行相应原因分析。第四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研究。主要针对第三部分呈现出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教材、教师、教育载体和管理机制四方面进行探讨,并在文中列举了部分教学案例,希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郗贤召[7](2018)在《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文中认为江希张,被康有为誉为“民国第一神童”。他生于清朝末年,卒于本世纪初,不仅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的风云变幻,而且也亲历了下半世纪的海外流离。无论天下大事,还是个人遭际,莫不从其档案资料中一一展现。其一生客观上反映出了20世纪社会变迁之下的个体的发展变化,同时又充斥着时代变迁与个体发展的冲突与调和,既有面对命运而无奈,又有不甘现状而反抗的特点。江希张出生在山东济南历城一个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耕读之家。其高祖江福津自幼酷嗜理学,“发捻之乱”时被推举为周围二十一村团总,捻军过境因奋力抵抗,全家几近灭门。这一灾难的降临使江家元气大伤,但事后朝廷的封赏又给江家带来了无尚的哀荣,江家后人由此对清廷感恩戴德,对传统儒学更是情有独钟。这与山东济南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为江希张日后的“神童”道路提供的文化前提。儒学的日益衰微以及科举制的废除,四民社会的解体为江希张的“神童”道路创造了机遇。江希张之父江钟秀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乡村文人,儒学的日渐衰微与科举制的废除,对早已习惯了绵延即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对像江钟秀这样的有功名的读书人来说尤甚,一方面还未取得最终功名,另一方面他们在村中的地位受到挑战。面对此种境况,江希张之父江钟秀并未坐以待毙,碌碌终生,而是扛起复兴儒学的重任,他采取着书立说,制定乡约以及将儿子江希张打造成为“神童”等一系列措施,以期振兴儒学。江希张的“神童”命运在其未降生之时就以被其父江钟秀设计好了。然而成为“神童”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在其父江钟秀“武训转世”之梦,以山东地方官为主的政府的青睐,入京伴读以及纸媒报刊的宣传之下,江希张“神童”形象日渐深入人心,在有江希张署名《四书白话解说》问世之后,最终被康有为冠以“民国第一神童”的美誉。面对设定好的命运,很容易忽视江希张作为一个儿童的正常心理需求,从现有资料中可以看到江希张的挣扎痕迹,最终在政府干预下,“神童”江希张做出了最后的抉择,接受现代化正规教育。“神童”江希张既接受正规教育,又与其父江钟秀合作倡办万国道德会。万国道德会借江希张的“神童”名号进行宣传以扩大影响,同时,江希张靠万国道德会的宣传名声日甚。于是,“神童”江希张逐渐成为民国一些宗教社团青睐的对象,如“世界六圣宗教大同会”等。江希张借万国道德会也宣传了自己欲“融汇道、释、基、回四教教义于孔教根本道德而息战救世”的宗教大同思想。个人无法摆脱其所生活的时代而独立存在。以中国传统文化成名的“神童”江希张在接受新式教育后逐渐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思想,并且最终选择了自然科学化学作为主修专业;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其着手整理古籍的计划化为泡影并因此滞留海外;新中国的成立使其有了发挥价值的舞台,为我国化工香料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江希张独特的历史遭遇以及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又决定了其无法摆脱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江希张作为中国几千年来众多“神童”中的代表,具有中国神童的本土性,与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神童有着明显的区别,随着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中国的“神童”也与世界看齐,但大部分神童都逃离不了“神童迷局”。江希张的“神童”形象深入人心,许多人将其当做偶像进行膜拜,逐渐有了一种信仰化的趋势,如作家赵树理曾经每天对着“神童”江希张的照片焚香跪拜,随着“神童”影响的增大,新、旧两派人士针对神童展开了评论,由此“神童”产生了认同危机。将“神童”江希张放到民国造神运动中的观察,不过是其中的一例,却有着普遍的规律,即教育的落后,社会充斥着愚昧致使迷信的盛行。对江希张一生进行梳理考察,有助于理解个体的命运、抉择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如何评价江希张,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有利于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
徐赐成[8](2015)在《中学生历史意识建构研究》文中指出历史教育是在历史知识的学习、生产和传播过程中,通过沟通个人与社会、历史与现实,从而完善人格修养、涵养人文素养、培育公民能力,进而服务人生发展和促进社会健康的学习实践活动。历史意识是关于主体与过去、现实与未来之间关系的集合及其价值判断和方法确认,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历史意识,历史学习的本质在于建构科学的历史意识。国际历史教学界在最近四十余年里,始终把历史意识研究作为现代历史教育、教学的核心课题。历史意识与历史教育相辅相成,却又深隐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以至于教学难题的解决过程往往忽略它的存在,有教学无教育的历史课堂并未因持久性的争论而改变,原因即在于此。因此,历史学习应该以历史意识建构为中心,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诱导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发生,引导其历史意识建构,促进其历史意识的体认,这是历史教育和历史教学的本质规定性。本文共分七个部分,即绪论、结论各一,以及本论五章。绪论由四部分组成。“选题缘由”聚焦于教科书、历史教学研究和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三个问题纷争点,引出选题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研究回顾”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为什么历史意识研究得以成立,以及该研究应有的立脚点。“相关概念解析”部分对“历史认识”、“历史理解”与“历史意义”等概念及其关系做了讨论,藉以促进对“历史意识”的理解。“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简要陈述了本研究的基本途径、方法和研究重点。第一章“历史意识及其学习价值”,在梳理“历史意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了“历史意识是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认知”的初步结论,并从历史学习的角度,初步解释了“历史意识”的内容和结构,进而明确了“历史意识”的教育功能和学习价值。第二章“以历史意识建构为中心的历史学习”,以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理论为基础,在讨论影响历史学习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历史学习动机的价值和运用问题。文章认为学生历史意识的建构是以有质量的历史学习为途径的,而有质量的历史学习应以历史意识建构为目的和追求。第三章“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发生”,主要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科书”等角度,讨论学生历史意识产生问题。这里主要基于心理学基本知识,立足于历史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讨论历史教学怎样激发、促进和引导学生历史意识的发展。强调学生历史意识建构需要积极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从而促进和提升其活动质量和水平。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点探讨以历史意识建构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科学流程、方法策略和主要误区。第四章“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建构”,从历史学科课程论、知识论、方法论三方面讨论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建构问题。“历史知识与历史意识的建构”根据知识分类法,具体说明不同知识类型与历史意识存在怎样的建构可能;“历史理解与历史意识建构”基于以理解为中心的学科教学理念,认为沟通与理解是建构历史意识的一般方法;情感和态度,则是历史意识建构的重要途径和价值体现。第五章“中学生历史意识的体认”,旨在通过教学现场所呈现的实例,透析历史教学的显性和隐性问题。显性问题即常规性、习惯性抑或是典型性、普遍性的教学问题,本研究主要通过课例分析,从教学互动、问题解决、史料解读等问题中分析历史意识培养的现状,并辨析其间的关系,以便找准学生能否建构历史意识的事实性依据。隐性问题则是被忽略、被隐瞒抑或是看不清、抓不住的问题,诸如情感、态度、信仰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历史意识的发生、建构,不仅直接相关,往往还更为真实、持久。这些问题的解决及其教学实践,需要研究者、实施者和管理者的共同回应,并统一于历史意识的培养和建构过程中。“结论”是对本文的总结。着眼于对有智慧的历史教学的认识,把建构历史意识视为历史教学的核心动力,强调历史意识建构是一个自主、积极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历史智慧的生成和积极自我建构的过程。有效历史教学的本质是有助于学生的历史意识建构的学习过程。本研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希望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苏国安[9](2010)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华民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按照党治政府的原则,中国国民党确立了在国家管理中的领导地位。面对强势的国际压力与挑战,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秉承三民主义的根本精神,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全面改造,在学校教育政策方面经历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过程,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探讨。在教育政策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探讨此时期的学校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育问题的提出是教育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政策问题形成的基础。五四前后,中国的教育改革思潮日渐成熟,及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界对于教育现象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教育问题提出者和途径具有多样性特征,教育问题涉及了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学校教育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时人对教育问题的剖析与挖掘引起了国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促使了教育政策问题的确认教育行政决策作为一种教育立法活动,是教育政策合法化的过程。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国民政府连续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和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并进行了宪法草案的制定。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召集了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制定颁布了《中华民国宪法》,对教育发展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国民政府召开了三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合法的审查程序,使学校教育政策得以合法化。经过两次宪法草案的制定过程,国民政府将部分学校教育政策上升到了法律的地位。教育政策实施是教育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包括实施准备、实施步骤、实施手段等要素。教育部是中央教育行政组织,负责制定总的实施方案。教育部积极颁布教育行政法规,训令各地遵章执行,拟具推广办法,制定施行细则。根据不同时段教育发展的临时性需要,教育部要求各地成立了临时性的执行机构,及时补充了专门实施机构的执行力量。各地积极贯彻执行教育部的实施方案,确保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学校教育政策的作用,积极推进民主立法,较为系统的学校教育政策体系涵盖了学校教育的各种类型和层次。国民政府合理组合政策执行资源,学校教育政策实施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了微观管理,推动了近代学校教育改革。学校教育政策对教育学科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学科的分化也使教育政策过程建立在多学科的基础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决策者大多为研究者,研究者的理想主义决定了政策目标的理想成分,导致实施结果与原初的政策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学校教育政策体现了强烈的政治动机与意愿,规范的立法程序却未能确保真正的教育民主,学校教育政策产生了负向功能。权力的过分集中导致了一党专政与个人独裁,加上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分歧,国民政府逐渐丧失了应有的政府能力,未能解决社会各方的矛盾和冲突。不正当的压制手段不仅激化了内部矛盾,而且扩大了自身的反对力量。随着国体的变更,学校教育政策被迫进行了政策终结。创建安定团结的教育政策环境,构建和谐的教育政策体系,学校教育政策才能为学校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加强研究者与决策者之间的沟通,缩小两种文化的差距,达到不同类型文化在教育政策问题认定中的融合。当代国家和政府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继续大力改善教育民生,合理调控教育资源。立足国家层面,深入探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余柏青[10](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二、《公民》教学参考资料(七) 回国留学人员珍爱的沃土——祖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民》教学参考资料(七) 回国留学人员珍爱的沃土——祖国(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旨趣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说明 |
(一) 时间跨度选取 |
(二) 中国侨务政策 |
1. 政策对象 |
2. 政策内容 |
三、研究现状及理论背景 |
(一) 研究现状 |
1. 系统全面的梳理侨务政策体系及思想理论 |
2. 某一领域侨务政策的发展历程和演进情况 |
3. 关于各类具体侨务政策的执行情形的研究 |
4. 落实侨务政策对地方发展变迁影响的研究 |
(二) 理论背景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1. 历史文献分析法 |
2. 社会史研究方法 |
3. 口述史研究方法 |
五、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之前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之前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吸引海外知识分子回国报效 |
二、成立运行侨务工作机构组织 |
三、土地改革中考虑侨胞特殊性 |
四、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
五、鼓励侨胞兴学捐赠 |
六、妥善安置归国华侨 |
七、辅导华侨回国投资 |
八、大力保护争取侨汇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政策遭冲击破坏 |
一、海外侨务工作被否定 |
二、侨务机构组织被撤销 |
三、归侨侨眷被歧视迫害 |
四、侨捐侨资工作的倒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之后侨务政策的恢复调整 |
第一节 侨务领域的“拨乱反正” |
一、驳斥“海外关系复杂论” |
二、“建庙”与“请菩萨” |
第二节 侨务政策内容的调整 |
一、侨务政策的关涉范围更为全面细致 |
二、侨务政策的重心更加倾向经济工作 |
第三节 国内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一、国内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
二、全面恢复归侨侨眷的政治权利 |
三、保障归侨侨眷的合法经济权益 |
四、鼓励归侨侨眷同海外正常联系 |
五、推进华侨农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
第四节 国外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一、国外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
二、积极保护保障华侨的正当权益 |
三、发扬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传统 |
四、促进华侨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 |
五、鼓励华侨自愿加入住在国国籍 |
六、教育华侨遵守尊重当地法律习俗 |
七、协助华侨华人发挥“桥梁”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侨务政策执行所反映出的社会变迁 |
第一节 侨务政策落实带来的社会关系调整 |
一、落实政策的“不得刁难” |
二、适当照顾是否“开后门” |
三、“调动”一切积极力量 |
第二节 广东福建落实侨房退还的社会影响 |
一、侨房退还问题的历史成因 |
二、侨房退还政策执行的难度 |
三、侨房退还工作的显着成效 |
第三节 一桩纠结的侨房退还案的政策因由 |
一、政策“鼓励”下的申诉 |
二、政策执行上的“无奈” |
三、久拖未决中的“困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挥侨务政策优势与助推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发挥“侨”的作用来搞活经济 |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
二、“门路要多一点” |
三、“不要丧失机遇” |
第二节 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侨”企 |
一、举足轻重的侨资企业 |
二、蓬勃兴起的侨属企业 |
三、紧跟政策的自办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侨界的政治参与程度及其影响效度 |
第一节 侨界与统一战线工作 |
一、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颇有渊源 |
二、侨界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构成 |
三、侨胞积极推进祖(籍)国的统一大业 |
第二节 民间外交的重要力量 |
一、正视侨务工作的外交特性 |
二、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改善 |
三、华侨华人的影响日益增强 |
第三节 侨界参政议政的选择 |
一、政治环境的认知差异 |
二、制度机制的有效保障 |
三、文化情感的认同归属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及相关文献资料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时期民间外交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抗战前民间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
一、清末民间外交的开启 |
二、民初民间外交的发展 |
第二节 局部抗战时期的民间外交 |
一、政府外交的受挫 |
二、民间外交的复兴 |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内环境的变化 |
二、国际环境的演变 |
小结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活动 |
第一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 |
一、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
二、美英对华政策的转变 |
三、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 |
第二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重要阵地 |
一、民间外交的前沿 |
二、民间外交的窗口 |
第三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的主要活动 |
一、与国际友人的往来 |
二、与国际民间组织的联络 |
三、对国外新闻界的争取 |
四、与美军观察组的交往 |
五、对在华日人的统战工作 |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导的民间外交活动 |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策略的转变 |
第二节 战时的国际宣传 |
一、战时对外广播宣传 |
二、国际宣传处与战时国际宣传 |
三、驻外使馆与战时国际宣传 |
第三节 "夫人外交"的成功开展 |
一、宋美龄的对外广播宣传 |
二、宋美龄对美政府的民间外交 |
三、宋美龄对美民众的民间外交 |
第四节 半官方社团的民间外交 |
一、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
二、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
三、中缅文化协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
小结 |
第四章 抗战时期社会名流开展的民间外交活动 |
第一节 宋庆龄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呼吁国际联合,支持中国抗战 |
二、建立"保盟",争取国际援助 |
第二节 陶行知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参加国际会议,谴责日本侵略 |
二、多方奔走宣传,呼吁援华制日 |
三、号召侨界团结,支持祖国抗战 |
第三节 张彭春等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张彭春的民间外交活动 |
二、其他人士的民间外交活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战时期民间团体开展的外交活动 |
第一节 华侨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积极募捐,为抗战提供经济支援 |
二、开展爱国外交,促成国际援华运动 |
第二节 红十字会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争取国际红十字会和海外侨胞经济援助 |
二、联系国际援华医疗队,共同开展救助 |
第三节 宗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回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二、天主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三、佛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以教科版《思想品德》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改革的需要 |
1.1.2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
1.2 概念界定 |
1.2.1 思想品德 |
1.2.2 教材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教材研究类型 |
1.3.2 教材研究方法 |
1.3.3 教材研究领域 |
1.3.4 教材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1.4 研究的问题、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的思路、框架与方法 |
2 教材整体研究 |
2.1 教材体系结构的设计 |
2.2 教材主题和内容的选择 |
2.2.1 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材主题和内容 |
2.2.2 根据初中生生活实际和需求选择教材主题和内容 |
2.2.3 根据时代发展选择教材主题和内容 |
2.3 教材特点体现 |
2.3.1 面向全国,适合城乡学生共同需要和不同特点,体现普适性 |
2.3.2 有机整合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体现综合性 |
2.3.3 正视和提升学生的情感精神需求,体现情感性 |
2.3.4 将学生生活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体现生活性 |
3 教材各组成部分研究 |
3.1 教材主题文 |
3.1.1 主题文的类型、结构和语言表述 |
3.1.2 主题文的学科属性体现 |
3.1.3 主题文对课程目标的实现 |
3.2 教材阅读材料 |
3.2.1 阅读材料的类型和分布 |
3.2.2 阅读材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内容的思想性和题材的丰富性 |
3.2.3 阅读材料是主题文的补充和课程目标实施的重要载体 |
3.3 教材图片 |
3.3.1 图片类型和分布 |
3.3.2 图片体现了主题的典型性、表现的感染性和价值的引领 |
3.3.3 图片对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发情感、培育价值观的实现 |
3.4 教材格言 |
3.4.1 格言来源和分布 |
3.4.2 格言选择全面、典型,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
3.4.3 格言是认识的真谛,价值的结晶 |
3.5 教材活动 |
3.5.1 活动类型和分布 |
3.5.2 活动注重情境的设计和学生的实践,富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
3.5.3 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素材和学生思考实践的平台 |
4 结语 |
4.1 主要的观点 |
4.2 创新与不足 |
4.2.1 可能的创新 |
4.2.2 不足与局限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1. 英文文献 |
2. 中文书籍 |
3. 中文论文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6)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3. 文献评述 |
(二)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之处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及其意义 |
(一) 爱国主义相关概念界定 |
1. 爱国主义 |
2. 爱国主义教育 |
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 |
(二) 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发展与变迁 |
1. 我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 |
2. 我国近现代爱国主义教育 |
3. 我国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
1.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2. 有利于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 |
3. 有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分布情况 |
(一) 课文系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1. 勤学强国教育 |
2. 民族团结教育 |
3. 国家安全教育 |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5.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教育 |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 |
(二) 教材活动栏目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调查 |
1. 调查的目的 |
2. 调查对象 |
3. 调查方法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
1. 教学内容浅显陈旧,缺乏时代解读 |
2. 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缺乏教学艺术 |
3. 重理论说教,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
4.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不够,形式大于效果 |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1. 教材挖掘和理论研究不够 |
2. 学科教研组缺乏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经验交流 |
3. 受教学条件限制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 深挖和利用教材资源 |
1. 深入挖掘教材资源 |
2. 结合教材适当拓展补充 |
(二)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
1. 加强专业素质培训,健全师资队伍 |
2. 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激励 |
(三) 强调知行合一,完善爱国主题教育载体 |
1. 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爱国主义认知 |
2. 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
3. 提供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爱国主义行为 |
(四) 构建科学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管理机制 |
1. 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保障机制 |
2. 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投入保障机制 |
3. 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7)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灾难与荣耀 |
一、江氏族人与其生活环境 |
(一)江家庄与江氏族人 |
(二)江家庄所在地的自然环境 |
(三)江家庄所在地的人文环境 |
二、中国传统尊孔读经与江氏家族 |
(一)江氏家族的儒学风尚 |
(二)团练制度下的江家及两种文化的对抗 |
(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灾难的降临 |
三、因祸得福——惨祸与哀荣! |
第二章 “力挽狂澜”:传统文化的没落与乡村文人 |
一、突如其来的打击 |
(一)清政府文化政策的变化与儒学的衰微 |
(二)科举制的废除和四民社会的解体对乡村文人的影响 |
(三)儒学帝国的崩溃与民国肇造 |
二、坚定地卫道者 |
(一)儒学控制力下降与一个乡村文人眼中的社会动乱 |
(二)卫道抱负:江钟秀的自救措施 |
三、儒学帝国崩溃下的乡村文人:江钟秀评析 |
第三章 制造“神童”:江希张“神童”形象的初步建构 |
一、传统文化:“神童”江希张的根基 |
(一)江希张命运的设定:江钟秀的梦 |
(二)家学渊源与江钟秀、王崇孟二人的早教 |
(三)滞后的乡村:传统文化存在的温床 |
二、社会文化炒作 |
(一)山东地方官的青睐 |
(二)入京伴读和纸媒的宣传 |
(三)“神童”之名再次响彻全国:一部着作的功劳 |
三、神乎?人乎! |
(一)人造“神童”的无奈 |
(二)时代的变迁与“神童”的抉择 |
第四章 江希张与民国宗教社会团体——以万国道德会为例 |
一、动乱的时代与江钟秀、江希张父子的抉择 |
(一)万国道德会成立的背景 |
(二)江钟秀、江希张与万国道德会初创 |
(三)万国道德会与其他宗教团体之比较 |
二、江希张在万国道德会中的形象考察 |
(一)万国道德会的报刊宣传与江希张“神童”形象的最终形成 |
(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江希张与万国道德会的关系 |
(三)其他宗教社会团体对“神童”形象的利用 |
三、小结 |
第五章 人生主题演变 |
一、“神童”走向世界 |
(一)令人意想不到的“神童”课程选择 |
(二)“出国热”与“神童”江希张的赴法留学 |
(三)鲍罗廷娜事件:不为人知的秘密 |
(四)夫妻二人的留学生活 |
二、江希张与抗日战争 |
(一)日寇侵华对江希张生活的影响 |
(二)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背景与江希张编纂经书计划 |
(三)江希张重操旧业与文化复古运动 |
(四)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江希张的异国漂泊 |
三、抗战胜利后的江希张 |
(一)“神童”当初抉择的成效:江希张与我国的香化工业 |
(二)民国以来江希张收入变化 |
(三)江希张眼里的胡风集团 |
(四)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下的江希张 |
(五)“文化大革命”中的江希张 |
第六章 江希张的社会关系 |
一、江希张与政府要员 |
(一)清末地方政要 |
(二)北洋政要 |
(三)与国民政府要员来往 |
二、求学时师友 |
(一)拜门恩师:康有为 |
(二)结拜兄弟 |
三、亲人 |
(一)老泰山宋发祥及其家人 |
(二)续娶的妻子及其家人 |
四、宗教团体人脉 |
(一)王凤仪 |
(二)梁硕光与赵子范 |
(三)宗教界其他人士 |
五、化工路上的引路人 |
(一)法国好友朱克桑 |
(二)汪巨川 |
六、醉心民航事业的许启兴 |
七、小结 |
第七章 “神童”江希张的社会影响与“神童”文化 |
一、“神童文化”概况 |
(一)中国传统神童现象 |
(二)近代世界其他地区“神童”大观 |
(三)中国传统“神童”与国外“神童”之比较 |
二、江希张“神童”形象及其社会影响 |
(一)江希张“神童”形象分析 |
(二)“神童文化”中的社会观感与“神童”江希张的社会影响 |
(三)“神童”江希张的认同危机与民初“新”、“旧”文化之争 |
三、现今神童现象 |
(一)当今神童的发展 |
(二)神童的迷局及反思 |
第八章 民国造神运动与“神童”江希张信仰化 |
一、民国前期的造神运动略说——基于“神童”江希张成名前后 |
二、“神童”江希张信仰化趋势 |
三、“神童”江希张信仰化审视 |
四、小结 |
第九章 近代社会变迁中知识分子的抉择——对江希张一生简评 |
一、“时势造英雄” |
二、传统与现代 |
三、“神童”养成记:略论江钟秀的育儿模式 |
附录一 江希张生平年表 |
附录二 江希张家族谱系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学生历史意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回顾 |
三、相关概念解析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历史意识及其学习价值 |
第一节 什么是历史意识 |
第二节 历史意识的内容定位 |
第三节 历史意识与相关学习概念关系讨论 |
第四节 历史意识的学习价值 |
第二章 以历史意识建构为中心的历史学习 |
第一节 影响历史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中小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定位 |
第三节 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建构基础 |
第三章 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发生 |
第一节 以历史意识建构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
第二节 隐含在教学方法中的历史意识 |
第三节 作为历史意识重要载体的教科书 |
第四章 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建构 |
第一节 历史知识与历史意识的建构 |
第二节 历史方法与历史意识的建构 |
第三节 历史情感与历史意识的建构 |
第五章 中学生历史意识的体认 |
第一节 教学中的显性问题与历史意识养成的关系 |
第二节 教学中的隐性问题与历史意识养成的关系 |
第三节 历史教学中回避历史意识的共性问题 |
结论:历史学习应以建构历史意识为中心 |
一、建构历史意识是生成历史智慧的过程 |
二、建构历史意识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
三、建构历史意识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动力 |
四、建构历史意识要基于实践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的界定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的历史分期 |
(一) 民国 |
(二) 教育政策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的历史分期 |
二、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意义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教育政策的研究现状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 |
(三) 对论文的进一步思考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学校教育政策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学校教育政策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 |
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的教育政策实践概况 |
(一) 《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
(二) 《壬戌学制》的出台 |
第二节 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的召开 |
一、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的内政外交 |
(一) 党政关系的处理 |
(二) 国际方面的压力 |
(三) 决策组织的构成 |
(四) 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的学校教育政策目标 |
二、南京国民政府下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 |
(一) 蔡元培与大学院 |
(二) 全国教育会议中的行政决策 |
第三节 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的召开 |
一、召集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的缘由 |
(一) 教育改革方案的探讨 |
(二) 不同党派的出现与对峙 |
(三) 训政建国的需要 |
二、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的筹备与组建 |
(一) 《改进全国教育方案》的编制 |
(二) 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法规的确立 |
三、《改进全国教育方案》的审议与通过 |
(一) 教育部长蒋梦麟的演辞 |
(二) 分组审查 |
第四节 《五?五宪法草案》论教育 |
一、《五?五宪法草案》的社会背景 |
二、《五?五宪法草案》的产生 |
(一) 《五?五宪法草案》的制定 |
(二) 《五?五宪法草案》的教育专章 |
第五节 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学校教育政策实施 |
一、学校教育政策的实施准备 |
二、学校教育政策实施概况 |
(一) 小学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
(二) 中等教育的充实与提高 |
(三) 高等教育的筹设与改进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时期的学校教育政策 |
第一节 全面抗日 |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 |
(一) 教育领域的劫难 |
(二) 战时教育的总动员 |
(三) 战区教育的临时补救 |
二、抗日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目标的确定 |
(一) 行政决策体制的调整 |
(二) 抗战建国的学校教育政策目标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战时学校教育政策的制定 |
一、战时学校教育政策的教育背景 |
(一) 战时学校教育改革的先声 |
(二) 关于战时教育的议论 |
(三) 战时学校教育方案的探讨 |
二、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的召开 |
(一) 在渝开幕 |
(二) 蒋介石的教育训词 |
(三) 战时学校教育政策方案的审议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战时学校教育政策的实施 |
一、国民教育政策的推行 |
(一) 新县制的实行 |
(二) 国民教育的推广 |
(三) 国民教育质量的提升 |
(四) 《国民学校法》的颁布 |
二、中等教育政策的调整 |
(一) 国立中学的设立 |
(二) 中等教育的改进 |
(三) 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的设立 |
三、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 |
(一) 战时大学的初期开办 |
(二) 高等教育的全面管理 |
四、师范教育政策的实施 |
(一) 师范教育的持续发展 |
(二) 师范教育的全面推进 |
五、职业教育政策的实施 |
(一) 职业学校的创设 |
(二) 职业学校设置中的调整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衰退时期的学校教育政策 |
第一节 《中华民国宪法》制定的社会背景 |
一、社会时局的变迁 |
(一) 和平与民主的时代潮流 |
(二) 内战的爆发 |
(三) 宪政时期的到来 |
二、教育领域的变革与调整 |
(一) 学校教育实践的反思 |
(二) 教育民主思潮的兴起 |
(三) 和平时期教育的过渡 |
第二节 《中华民国宪法》的制定 |
一、国民大会的开幕 |
二、《中华民国宪法》的审议 |
三、《中华民国宪法》论教育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战后学校教育政策的实施 |
一、行政组织体制的调整 |
二、学校教育政策实施概况 |
(一) 国民教育的深入推进 |
(二) 中学教育的全面管理 |
(三) 高等教育的内部充实 |
(四) 师范教育的大力扩充 |
(五) 职业教育的大力推进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的历史反思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的社会历史作用 |
一、重视发挥学校教育政策的作用 |
二、推动近代学校教育改革 |
三、促进教育学科的发展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的政策学意义 |
一、教育问题的提出 |
(一) 教育问题概述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问题 |
(三) 教育政策问题的确认 |
二、学校教育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
三、学校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 |
(一) 实施准备 |
(二) 实施过程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的现实借鉴 |
一、学校教育政策目标的理想与现实 |
(一) 学校教育政策的决策者与学校教育政策目标 |
(二) 办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 |
(三) 学校教育政策的负向功能 |
二、公共权力下的教育政策走向 |
(一) 立足国家层面,构建和谐的教育政策体系 |
(二) 健全行政体制,保证教育政策过程的科学性 |
(三) 增强政府的服务能力,调控教育利益关系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10)《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公民》教学参考资料(七) 回国留学人员珍爱的沃土——祖国(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D]. 刘纯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5)
- [3]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4]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 朱蓉蓉. 苏州大学, 2010(06)
- [5]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以教科版《思想品德》为对象[D]. 郑国强. 浙江大学, 2018(09)
- [6]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D]. 邝玉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D]. 郗贤召.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8]中学生历史意识建构研究[D]. 徐赐成.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 苏国安. 河北大学, 2010(10)
- [10]《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