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危机的教训

日本金融危机的教训

一、日本金融危机的教训(论文文献综述)

黄聪英[1](2014)在《论实体经济》文中研究指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保证。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世界各国曾经十分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积累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宝贵经验。然而,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以来,欧美不少发达国家逐渐忽视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断萎缩,虚拟经济日益膨胀,最终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洗礼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苗头初显,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关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重振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梳理了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界定了实体经济的范畴,总结了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中国、德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这些国家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和复苏成效,探讨了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中国省域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产业和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最后系统论述了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张东奎[2](2012)在《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的最后30年是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期,利率市场化是这一自由化浪潮中最为核心的改革任务。在这30年中,许多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以不同的方式实践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但是收到的效果却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普遍成功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的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国家里,一部分国家能够基本顺利地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另一部分国家则成为了改革失败的典型案例。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相同的,但是其改革的效果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这意味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难以把控的种种矛盾,如果能够顺利解决这些矛盾将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成功实现,而如果不能顺利解决这些矛盾将可能导致矛盾升级为冲突而最终拖累整体经济发展。为了选择更具代表性和借鉴性的研究对象,本文将研究目标锁定在东亚经济体,通过研究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7个经济体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差异性,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在对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中使用了历史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从纵向角度分别对每个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和作用进行了有侧重性的梳理,而后从横向角度对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东亚经济体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表现出了四个方面的共同点:一是改革动因的相似性,即改革前严格的利率管制束缚了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市场对效率与公平的追求形成了对利率放开的客观要求。为了满足这种客观要求,东亚经济体的货币当局不得不采取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以适应经济发展。二是改革有利于东亚经济体宏观经济稳定,即通过各经济体实际GDP年均增长率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其经济在改革开始前后基本保持了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三是改革有利于东亚经济体控制通货膨胀,即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各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都较改革前有了明显的降低,且除特殊年份外总体都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波动状态。四是改革有利于东亚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发展,即改革使各经济体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提高,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增强,金融创新产品增加,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提升。由于各经济体的环境与政策导向不同,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东亚7个经济体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表现在:第一,东亚各经济体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时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在改革前是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经济积累比较充实,制度建设比较完善的经济体。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改革前的宏观经济不够稳定、经济积累有限且制度建设不足。第二,东亚各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模式不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都持续了10-20年的时间,属于渐进式改革。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时间非常短,属于激进式改革。第三,东亚各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济效果不同。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的宏观经济波动较大,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三个国家。通过分析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异同点,本文得到了三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第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选择会关系到改革的成与败。韩国和马来西亚等经济体的改革实例证明当一国或地区宏观经济现状不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强行实施改革只会造成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恶化,使得利率水平短时期内大幅度上扬或剧烈波动,引发物价水平不合理波动且阻碍国民经济增长,迫使货币当局不得不重新实施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经济体的改革实例则证明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改革的成功完成。第二,利率市场化与金融产品创新的互动与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密切,利率市场化改革会促进金融产品创新的增加,而金融创新产品的增多反过来也会推动改革的顺利完成。第三,利率市场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关系到改革的效果。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等经济体对监管的充分实施使其改革的过程比较顺利、改革后的经济效果也相对较好,而日本和韩国等经济体在监管方面的缺失则在金融系统中埋下了危机的隐患。中国自1996年以来正式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首先得到放开,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随即开始放松利率管制,促进中国资金市场供求失衡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与此同时,关于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也遵循着先大额、后小额,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顺序稳步推进。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完成了大部分内容,接下来的关键问题体现在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领域。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在逻辑体现为“增量改革”特征,这与中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相一致,表现为体制外的新生力量形成的新体制迂回改造旧体制的革新,即在既定框架下的市场化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宏观经济中储蓄、消费和投资的拉动作用并未突现出来。储蓄的利率弹性、消费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难以表现出来,即利率变化对储蓄、消费和投资的理论影响作用不明显。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完全性和特殊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中国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容将围绕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和建立有效的基准利率等方面展开,而关系改革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问题在于与改革相关的配套机制的完善过程,这些机制突出体现在市场竞争机制、产品定价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和社会舆论机制等四个方面。

熊婉婷,崔晓敏[3](2019)在《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教训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文中指出距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尽管危机的起点是美国次级贷款违约,但其在不同国家的传播渠道和后续影响却不尽相同。导致危机发生的风险来源是什么?决定危机危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不同政策应对方式造成了哪些影响?各国面临哪些独特挑战?如何防范下一次危机的发生?针对这些问题,2018年10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8·国际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教训与挑战"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会议从全球、中国、欧洲、日本和美国五个视角回顾和总结了各国在金融危机中的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和探讨了识别潜在风险和防范未来经济危机的挑战与对策。

白钦先,高霞[4](2015)在《日本产业结构变迁与金融支持政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二战后,日本历经了经济复兴、高速增长、低速增长、结构调整和稳定发展等时期,产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导到以重工业为主导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成功完成了升级。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审时度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不同的经济金融社会环境,实行了不同的金融支持政策,在经济复兴和增长时期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成功升级,但在产业结构调整期,由于没能及时调整金融结构,反而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因此,中国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和教训,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金融结构调整和制定合理的金融产业政策,以推动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

龙小燕[5](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韩洋[6](2014)在《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开始反思此前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并针对危机中所显露出来的问题,酝酿着全方位的制度改革。自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欧盟、英国等国通过相应的监管法制改革,构建了与金融危机前相比焕然一新的金融监管法律机制。同时,以G20及其金融稳定理事会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监管组织迅速崛起,并偕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在吸取本次金融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国际金融监管的新法制路径。总的说来,无论是各国政府还是国际组织,在经历了本次金融危机后,对监管理念和监管法律制度都有了新的认识,基于金融全球化的渠道,新的金融监管法制改革思路也逐步传播开来,形成了国际社会的相互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法制由此也正经历着全方位的革新。在此背景下,本文并不同于通常对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或如何应对危机的思考,而是从本次金融危机产生后国际和各国的金融监管方面改革中和改革后新的法律制度入手,分析全球金融监管改革中的新制度之特征及其法律效应,针对金融危机中凸显的部分具体问题,研究如何通过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来限制金融危机扩大化,提出重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路径,并进一步论证国际、各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转变对我国的启示,探讨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发展趋势和金融危机的走向。论文的导言部分主要对金融危机和金融监管的相关概念予以简要介绍,提出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往往源生于金融危机,也论证了本次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迈入了全新时代,同时也就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论文的第一章侧重于改革中的部分国家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着重将美、英、欧盟和其他部分国家在本次金融危机影响下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予以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论文在对这些法制改革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美国、欧盟、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后的监管机构职能调整、“大而不倒”问题解决方案、金融消费者保护、衍生品市场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和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等问题进行论述。结合相关国家的金融监管制度之改革,从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职能、监管理念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在危机防范意识形态下所论文的第二章立足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中的法制改革进行论述,在对美国和欧盟的跨国金融监管法制改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监管法制国际协调与合作之理论基础和成就路径。论文循着G20下的金融稳定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监管法制改革为路线,就国际组织出台的“软法”性的国际金融监管法律规范进行全面分析从不同角度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层面的金融监管制度之改革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观点,有利于反思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法制的漏洞和不足,并在未来规制中不断予以完善。金融监管法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危机的产生,因此,对于金融危机的分析和危机处理法律机制的研究是解析全球金融监管法制框架的基础。论文的第三章从金融危机入手,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国际传递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监管法制如何在法律途径中对金融危机的传递进行克减。同时,通过对主权债务重组和涉外金融机构破产的理论研究,从实践角度讨论了国际层面对金融危机的规范化处理机制。金融危机的法制规范问题中,国家干预一直是争议较多的问题,论文在国家干预制度的合法性分析基础上,就其关键性的危机救市机制进行了反思,并从法律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在对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的和国际层面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论文第四章围绕着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形成的新框架,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全球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思考,就制度改革中的相关重点变迁思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探讨,并就一些重点问题如金融监管职能的转变、金融消费者保护理念的强化以及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等问题在充分梳理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制度演进路径提出了深入思考。论文的第五章将视角放在全球金融监管法制改革给我国的启示这一角度,归纳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法制改革的核心理念:一是宏观审慎监管和金融风险防范,二是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同时,论文提出了金融创新的规制、对影子银行的处置、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规制、对危机处置法律的规范化、对金融监管自律机制的强化、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互联网金融的规范以及对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发展中有待强化的监管问题,结合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进程,归纳和分析了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思路。最后,本文在总结前述研究的结论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主要的结论。从理论上来看,学界现有的研究较多注重对金融危机的产生、爆发原因之分析,少有针对金融危机中产生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改革之剖析及对这些改革带来的法律效应之研究。并且,目前的研究多立足于经济法视角,少有以国际法思维予以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以“改革”为主线,探讨这些在特殊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球金融监管法制之改革路径,运用国际法思维研究改革中的全球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就重构全球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提出创新性的理论分析。从实践上来看,研究金融监管改革中的法律问题对化解国际金融危机、防范大规模金融风险、定位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完善国际间金融监管协作等宏观问题处理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系统重要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影子银行、金融衍生品监管等具体金融监管问题处理提出法律思考,对减小金融危机的影响、预防金融危机再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而言,虽然我国不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源头,但也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监管不当引发的现实问题也不断突显出来。论文借由对国际层面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法制改革中的相关法律问题梳理、评析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也有助于巩固和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监管体制中的法律地位。

陈鹿[7](2020)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2008-2018)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扩大金融开放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的开放逐步深入,现今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中资银行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而历史上频频出现的银行危机使得人们愈加关注银行的系统性风险,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便指出要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在这一背景下,银行业开放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便成为意义重大且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银行业开放为研究视角,重点分析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首先,本文阅读了大量银行业开放和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文献,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可能关系;其次,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开放历程回顾、现状研究等了解我国银行业的开放特征;再次,本文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开放政策和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典型案例,探讨这些案例对我国银行业开放的启示;而后,根据已有研究和相关案例梳理出银行业开放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机理;最后,基于我国银行业2008年至2018年的数据,测度了我国银行业开放水平和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并构建基准模型和交互项模型检验了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随着我国银行业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在我国稳步扩张,发展态势总体较好;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水平偏低,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2)美国、日本和英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政策比较完善,美国和日本对外资银行的限制比较多,英国银行业开放程度相对更高;阿根廷、墨西哥和泰国在银行业开放过程中忽略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盲目引进外资,对外资入侵采取放任态度,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3)银行业对外开放会通过竞争机制、风险溢出机制、监管缺失机制和金融安全机制影响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业对内开放会通过固有风险机制和资产分散机制影响银行的系统性风险。(4)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会增加我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业对内开放水平的提升会降低我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业对外开放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会依赖于资本充足率等银行微观特征。文章最后从政府角度、监管机构角度、银行业内部角度三个层面为我国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体系稳定提供政策建议。

李永宁,黄明皓,郭玉清,郑润祥[8](2013)在《经济危机与货币政策共识的形成和修正:从大萧条到大缓和再到大衰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中央银行家形成的货币政策"杰克逊·霍尔共识"是基于发生在美国本土的大萧条、大通货膨胀、大衰退等历次危机和美国过去经历的总结和修订。文章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每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总与人类系统性的错误观念相伴,西方货币政策共识对非主流国家经济实践和经济危机重视不够。本次危机告诉我们面对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学家还存在很多不知道,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因此我们认为业已构成货币政策共识的智慧还远远不够,各国中央银行家要以一个婴孩眼光看世界,不要笃信某种教条,不拘泥于过去成功的货币政策教条,善于总结各国危机的教训。

刘登攀[9](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任景波[10](2012)在《日本经济低速增长与管理体制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时期,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压力日益明显,国内社会经济结构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令经济增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分析日本各个经济发展阶段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低速增长阶段的内生、外生因素、经济对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转型,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球金融危机的长期化也让日本的经验和教训更加具有现实的政策和理论涵义。文章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公共经济理论,采用历史分析、制度和政策分析方法,聚焦于两个中心展开:一是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崩溃以及救赎的政策分析,二是长达二十余年的低速增长的体制性原因以及体制改革。测算了相关经济、社会指标,通过计量分析研究日本经济管理制度的变迁和进化,与我国进行对比。对日本战后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深入分析高速增长、稳定增长和低速增长这三个阶段的增长动力因素、政策。特别解释了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低速增长的经济波动性和体制性原因以及经济管理体制转型的出发点。对低增长对策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传统财政金融政策无效的结论。同时,基于对国际环境变化和日本国内经济结构变化的研究,提出日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有二:实现长期增长,实现低增长为前提的经济社会架构的可持续性。文章进行了经济管理政策的复杂性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日本的低增长既为国内外经济环境、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然,又有泡沫经济崩溃后资产负债型通货紧缩长期化的因素;在低增长对策执行过程中,对于政策模型、时机的选取、政策信息的畅通以及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的矛盾等都应该十分注意。中国既要汲取日本在应对短期经济失衡过程中的教训,又要深入研究经济结构的深层变化,避免在人口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出现问题,制度建设要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应注意到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发展不平衡,要有针对性地汲取日本的经验教训。

二、日本金融危机的教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金融危机的教训(论文提纲范文)

(1)论实体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金融危机暴露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
        二、脱实向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风险
        三、复苏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
        一、实体经济的国外研究动态
        二、实体经济的国内研究动态
    第三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第一章 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三、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二、内生技术变化理论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政府干预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节 简要评论
第二章 实体经济的范畴界定
    第一节 实体经济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
        三、实体经济的功能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
    第三节 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一、第三产业的范畴界定
        二、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第三章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分析
        一、德国道路
        二、美国道路
        三、日本道路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一、注重创新制造技术
        二、培养优质人力资源
        三、拓宽国际销售市场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第三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一、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二、要培育国际高端品牌
        三、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四、要保持健康的产业结构
        五、要科学应对产能过剩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回归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德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第五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SWOT分析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实体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二、技术创新体系稳步形成
        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四、产业链成熟劳动力丰富
    第二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劣势分析(Weakness)
        一、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二、科技创新体制尚不健全
        三、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四、职业技术教育不够发达
    第三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y)
        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机遇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机遇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
    第四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挑战分析(Threat)
        一、产业空心化趋势
        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三、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第六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省域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广东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二、福建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实体经济产业的实证分析
        一、传统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二、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
    第三节 实体经济企业的实证分析
        一、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上汽集团为例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福耀玻璃为例
第七章 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实力
        一、着力化解产能过剩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节 激发企业活力,坚守实体经济
        一、重振企业家精神
        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三、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四、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第四节 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实体经济
        一、制订发展规划,推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二、优化社会氛围,营造勤劳创业的外部环境
        三、坚持扩大内需,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四、强化楼市调控,坚定不移遏制投机炒作
    第五节 深化体制改革,壮大实体经济
        一、完善科技体制,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深化金融改革,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三、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熟练技术工人
        四、深化税制改革,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立意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利率理论的相关文献
        1.2.2 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的相关文献
        1.2.3 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的相关文献
    1.3 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基本内容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第2章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演进过程
    2.1 古典利率理论
        2.1.1 庞巴维克的利率理论
        2.1.2 马歇尔的利率理论
        2.1.3 维克塞尔的利率理论
        2.1.4 费雪的利率理论
    2.2 凯恩斯利率理论和新古典利率理论
        2.2.1 凯恩斯的利率理论
        2.2.2 新古典利率理论
        2.2.3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利率理论
        2.2.4 利率理论的发展
    2.3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框架
        2.3.1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提出
        2.3.2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与特点
        2.3.3 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与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亚经济体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3.1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3.1.1 日本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3.1.2 日本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
        3.1.3 日本利率市场化的效果
        3.1.4 日本利率政策调整现状
    3.2 韩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3.2.1 韩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3.2.2 韩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
        3.2.3 韩国利率市场化的效果
        3.2.4 韩国利率政策调整现状
    3.3 中国台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3.3.1 中国台湾市场化的背景
        3.3.2 中国台湾市场化的发展过程
        3.3.3 中国台湾市场化的效果
        3.3.4 中国台湾利率政策调整现状
    3.4 东盟新兴经济体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3.4.1 新加坡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3.4.2 泰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3.4.3 马来西亚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3.4.4 印度尼西亚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比较分析
    4.1 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共同特点
        4.1.1 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因相似
        4.1.2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东亚经济体宏观经济稳定
        4.1.3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东亚经济体控制通货膨胀
        4.1.4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东亚经济体金融市场发展
    4.2 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显着差异
        4.2.1 利率市场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
        4.2.2 利率市场化的实践模式不同
        4.2.3 利率市场化的经济效果不同
    4.3 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
        4.3.1 利率市场化的时机选择
        4.3.2 利率市场化与金融产品创新的互动
        4.3.3 利率市场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5.1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理论
        5.1.1 利率风险与利率风险管理的界定
        5.1.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5.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5.2.1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竞争环境的影响
        5.2.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行为的影响
    5.3 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5.3.1 表内管理策略
        5.3.2 表外管理策略
    5.4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以日本为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6.1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6.1.1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初探过程
        6.1.2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
        6.1.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内在逻辑
    6.2 中国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2.1 中国利率市场化对储蓄的影响
        6.2.2 中国利率市场化对消费的影响
        6.2.3 中国利率市场化对投资的影响
    6.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教训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全球视角
    谢伏瞻:在高债务压力下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全球性挑战
    阿代尔·特纳:金融体系已更加稳定, 但宏观经济挑战仍然存在
    席睿德:危机后宏观和财政挑战重重, 各国应进一步推进政策改革
    缪延亮:债务水平多高才是“太高”?
中国视角
    余永定:中国应在去杠杆和经济增长中取得平衡, 并积极应对外部冲击
    黄益平:新阶段有新挑战, 金融监管与市场化改革应当并举
    张斌:中国杠杆率攀升的经济结构转型解释
欧洲视角
    让·皮萨尼-费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陈新:欧元区最大的挑战是制度设计的危机
    肖立晟:欧元区须在禁律和风险规避间做出平衡
日本视角
    河合正弘:“失去的二十年”与日本经济复苏
    徐奇渊:危机亦有“好”“坏”之分
    李海燕:日本并非“失去的二十年”
美国视角
    布莱恩·谢特金:保持谦卑和同情
    钟正生:三个指标解密美国经济——美债、美元和美股
    徐建炜:保持谦卑和同情, 呼唤多边主义体制

(4)日本产业结构变迁与金融支持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日本战后产业结构及金融政策变迁
    ( 一) 1945 ~ 1960 年( 经济复兴期)
    ( 二) 1960 ~ 1974 年( 高速增长期)
    ( 三) 1974 ~ 1985 年( 低速增长期)
    ( 四) 1985 ~ 2000 年( 结构调整期)
    ( 五) 2000 年至今( 稳定发展期)
三、对日本金融支持产业升级政策的评价
    ( 一) 金融支持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积极作用
    ( 二) 金融支持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局限性
    ( 三) 小结
四、对我国的启示
    ( 一) 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不同阶段的需求,配合以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
    ( 二) 政策性金融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比商业性金融更为直接、更为有力,但要防止政府过度干预
    ( 三) 要避免金融深化过程中的脱实入虚问题,防止金融过度虚拟化阻碍产业升级
    ( 四) 中国应适时通过金融结构的演进和金融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 五) 不能脱离发展实际,为了“本币国际化”而忽视金融体系风险
    ( 六) 要充分考虑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层次的差异性,不能过分强调各区域金融结构的趋同

(5)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2.2.2 经济周期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2.2.5 其他理论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5.1.2 基本检验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5.1.5 实证分析结论
    5.2 原因探析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6.1.2 计量方法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5 实证分析结论
    6.3 原因解析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7.2.5 实证分析结论
    7.3 原因分析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与金融危机
    二、 源生于金融危机的监管改革
    三、 本次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监管法制迈入新时代
    四、 简要研究综述
第一章 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
    第一节 主要国家金融监管新制度之形成历程
        一、 从次贷危机到《多德·弗兰克法案》:美国的改革框架
        二、 从《莱姆法鲁西框架》到《德拉罗西埃报告》:欧盟制度的演变
        三、 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渐变研究
    第二节 主要国家监管制度改革中的启示
        一、 对终结“大而不倒”问题的法律规制探讨
        二、 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跨越式改革
        三、 对金融衍生品的严格管控
        四、 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五、 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处置
    第三节 主要国家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成效
        一、 美国金融监管法制改革的成效
        二、 欧盟金融监管法制改革的特征分析
        三、 英国金融监管法制改革成效概述
第二章 国际层面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
    第一节 跨境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方面的探索
        一、 美国的跨境金融监管制度改革
        二、 欧盟对跨国金融监管改革
    第二节 宏观审慎监管的完善:以金融稳定理事会为视角
        一、 G20 与金融稳定理事会
        二、 金融稳定理事会关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问题的规制框架
        三、 金融稳定理事会宏观审慎监管改革思路探析
    第三节 金融监管法制中的国际协调合作
        一、 金融危机背景下监管法制的国际协调之理论基础
        二、 金融监管法制国际协调与合作机制
    第四节 危机以来行业监管的制度演进:以银行业为代表
        一、 作为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巴塞尔委员会
        二、 《巴塞尔协议 I》和《巴塞尔协议 II》对银行业国际监管的影响
        三、 危机背景下《巴塞尔协议 III》对银行业国际监管的启示
        四、 《有效银行核心监管原则》的国际监管思路
    第五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制度改革
        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金融监管法制改革思路
        二、 世界银行集团及其法制改革思路
第三章 金融危机覆盖下的制度应对
    第一节 2008 年金融危机的传递性和制度应对
        一、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形成本次金融危机
        二、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递
        三、 对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监管对策
    第二节 危机背景下政府和个体的涉外债务规范化路径
        一、 主权债务危机问题及其解决方式
        二、 危机中个体涉外破产问题
    第三节 国家干预:危机下的处置手段
        一、 对国家干预的合法性分析
        二、 危机救市——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家干预
        三、 危机救市问题的法律思考
第四章 国际金融监管的制度变迁和演变趋势
    第一节 监管主体和监管权的变迁与发展
        一、 金融监管主体的界定
        二、 作为“准金融监管主体”的国际组织
        三、 监管主体——单一还是多重?
        四、 金融监管权的变迁
        五、 对金融监管权制约之反思
    第二节 金融监管职能的转化和演变
        一、 危机以来的欧美金融监管职能的转变
        二、 时代背景下金融监管职能的新变化
    第三节 危机以来监管制度的全面改革
        一、 监管失灵产生危机,危机推动监管制度改革
        二、 金融监管模式趋同化
        三、 强化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重视
        四、 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够更好地达成监管目标
    第四节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 金融创新需要监管,但并不强加抑制
        二、 宏观审慎监管的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三、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中软法的“硬化”
        四、 风险甄别体系将通过法制途径予以提升
第五章 全球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理念发生转变
        一、 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理念下的规范化监管受到重视
        二、 危机处理机制与国家干预问题
        三、 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得以强化
        四、 对以金融衍生品为代表的创新监管制度演进
    第二节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中的风险防范
        一、 各国制度改革对我国处理影子银行风险防范的借鉴意义
        二、 对金融控股公司管控的借鉴与改革
        三、 提升我国金融监管的自律机制
        四、 存款保险制度的借鉴思考
        五、 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的风险防范
        六、 互联网金融规范化有助于新风险防范
        七、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方面的纠纷解决机制
    第三节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立场分析
        一、 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二、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2008-2018)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概念界定
        1.2.2 银行业开放的相关研究
        1.2.3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我国银行业开放历程和现状
    2.1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历程和现状
        2.1.1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历程
        2.1.2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现状
    2.2 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历程和现状
        2.2.1 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历程
        2.2.2 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现状
3 银行业开放的国际案例与经验教训
    3.1 发达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国际案例
        3.1.1 美国
        3.1.2 日本
        3.1.3 英国
    3.2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国际案例
        3.2.1 墨西哥
        3.2.2 泰国
        3.2.3 阿根廷
    3.3 银行业开放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4 银行业开放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4.1 银行业对外开放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4.1.1 竞争机制
        4.1.2 风险溢出机制
        4.1.3 监管缺失机制
        4.1.4 金融安全机制
    4.2 银行业对内开放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4.2.1 固有风险机制
        4.2.2 资产分散机制
5 银行业开放水平和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测度
    5.1 银行业开放水平的测度
        5.1.1 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测度
        5.1.2 银行业对内开放水平的测度
    5.2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测度
        5.2.1 CoVaR相关理论概述
        5.2.2 CoVaR的估计方法
        5.2.3 银行系统性风险CoVaR指标测度结果
6 银行业开放影响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实证研究
    6.1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6.1.1 样本与数据收集
        6.1.2 变量选取与度量
    6.2 模型设计和方法选择
    6.3 回归结果及分析
        6.3.1 银行业开放水平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回归结果分析
        6.3.2 考虑银行特征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政府部门:坚持国家金融安全至上,遵循对等开放原则
        7.2.2 监管机构:加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有序推动银行业开放
        7.2.3 银行业内部:提升金融创新力和竞争力,积极进行国际化探索
参考文献

(8)经济危机与货币政策共识的形成和修正:从大萧条到大缓和再到大衰退(论文提纲范文)

一、次贷危机前历次危机与货币政策共识的形成
    (一) 30年代大萧条引发的货币政策思考
    (二)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通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1.通货膨胀的严重危害引起重视
        2.反思货币在通货膨胀形成中的作用
        3.央行独立性、信任度逐渐为各国央行所接受
    (三) 沃尔克反通货膨胀的成功经验
    (四) 二十年大缓和总结的货币政策共识
    (五) 货币政策共识的最后盛宴:格林斯潘时代的继续
二、本次危机对货币政策共识的挑战
    (一) 本次危机后仍然需要坚持的共识
        1.危机凸显了中央银行独立性作为货币政策有效和可信的基石
        2.渐进主义的利率调整方式仍继续适用
        3.锚定通货膨胀预期在不确定性增加时也起到自动稳定器作用
        4.价格稳定目标仍需坚持
    (二) 危机后需要重新认识的货币政策“共识”
        1.货币政策微调的短期目标可能积累风险
        2.对适度通货膨胀水平的认识分歧扩大
        3.不关注货币信贷的货币政策存在巨大风险
        4.货币政策操作存在严重不对称性
        5.价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 但价格稳定不能保证金融稳定
        6.通货膨胀目标制增加弹性
        7.无法正确应对资产泡沫而导致宏观经济风险加大
        8.其它
三、本次危机后需要扩展的货币政策共识
    (一) 人类行为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二) 长期低利率环境改变了投资者行为
    (三) 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
    (四) 中央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管理职能
    (五) 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危机留给我们的思考
    (一) 为什么不能从过去的危机中吸取教训
        1.日美房地产危机具有相似性
        2.主流经济学对边缘国家的轻视是不能吸取教训的根本原因
        3.主流经济学家对个别问题缺乏共识或是主流经济学的整体错误
    (二) 某些经济领域我们仍然一无所知
        1.资产泡沫形成和传导
        2.极端情况下的人类行为模式
        3.标准宏观经济模型的不足
        4.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机理
    (三) 防止系统性危机产生的思想基础和组织根源
五、结论:用一双婴儿的眼睛来观察世界

(9)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二、“一带一路”倡议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六、人民币国际化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日本经济低速增长与管理体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1.1.2 中日经济的相互依存与竞争
        1.1.3 日本经济的低速增长与管理体制转型政策
        1.1.4 全球经济萧条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1 日本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管理体制转型的关系研究
        1.3.2 日本经济阶段与长期低增长的其他解释之一:需求因素
        1.3.3 日本经济阶段与长期低增长的其他解释之二:金融波动
        1.3.4 文献综述小结
    1.4 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增长
    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2.2 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增长
        2.2.1 哈罗德-多玛模型及测算
        2.2.2 索洛余值方程及应用
        2.2.3 罗默模型
    2.3 萧条经济的对策研究
    2.4 小结
3 战后日本经济的阶段划分、经济增长动力及其变迁
    3.1 日本经济的现状及经济增长的阶段性
    3.2 高速增长阶段
    3.3 稳定增长及泡沫经济形成阶段
    3.4 低速增长阶段
    3.5 小结
4 泡沫经济、低速增长与财政货币对策
    4.1 低速增长之契机:广场协议、日元升值与经济泡沫化
    4.2 泡沫经济前后日本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4.2.1 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主要特征
        4.2.2 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
        4.2.3 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4.2.4 泡沫经济崩溃前股票市场直接财富效应分析(1968-1990)
        4.2.5 股票市场直接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1991-2010)
    4.3 失败的财政政策
    4.4 日本银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
        4.4.1 零利率政策
        4.4.2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4.5 小结
5 日本的经济管理体制转型
    5.1 政府结构改革
        5.1.1 日本政府结构改革的原因
        5.1.2 改革历程
        5.1.3 政府改革的成果与极限
    5.2 金融体制改革
        5.2.1 金融改革的目的
        5.2.2 金融改革的历程
        5.2.3 日本金融改革的效果分析
    5.3 社会保险改革的新视角
        5.3.1 日本高龄化社会的到来
        5.3.2 日本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构成
        5.3.3 日本社会保险的问题与改革
    5.4 耗能政策出发点的转换:由节能到减碳
        5.4.1 日本的低碳经济与国际区域经济战略
        5.4.2 日本节能的阶段划分—从节能到减碳
        5.4.3 不完全市场与日本节能对策的实施
    5.5 小结
6 日本经济政策的复杂性分析
    6.1 长期萧条原因的复杂性
    6.2 政府与央行危机对策的复杂性分析
    6.3 金融安全与审慎性政策的复杂性分析
        6.3.1 日本传统的金融安全与审慎性政策以及政策改革的背景
        6.3.2 审慎性政策
    6.4 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
    6.5 小结
7 日本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7.1 对日本低速增长的再思考
    7.2 加快转变发展模式,谨防“日本病”
    7.3 政策的复杂性
    7.4 及早解决人口结构问题
    7.5 摸索经济新增长点
    7.6 中国与日本的发展差异
8 研究结论、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第一作者发表成果一览

四、日本金融危机的教训(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实体经济[D]. 黄聪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2]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D]. 张东奎. 吉林大学, 2012(12)
  • [3]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教训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 熊婉婷,崔晓敏. 国际经济评论, 2019(02)
  • [4]日本产业结构变迁与金融支持政策分析[J]. 白钦先,高霞. 现代日本经济, 2015(02)
  • [5]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6]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 韩洋.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3)
  • [7]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2008-2018)的实证研究[D]. 陈鹿. 浙江大学, 2020(02)
  • [8]经济危机与货币政策共识的形成和修正:从大萧条到大缓和再到大衰退[J]. 李永宁,黄明皓,郭玉清,郑润祥.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03)
  • [9]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日本经济低速增长与管理体制转型研究[D]. 任景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4)

标签:;  ;  ;  ;  ;  

日本金融危机的教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