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修养与文道合一——论《春蚕》的教学

语言修养与文道合一——论《春蚕》的教学

一、语言文字训练与文道统一──《春蚕》教学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金伟[1](2019)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代小说选文衍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统编本”初中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普及,关于语文教材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什么样的教材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这是所有关心教材的人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社会在不断进步,语文教材也需要不断地调整,适时地加以创新和改变。但创新并不等于颠覆,这也就意味着今天的教材建设在借鉴一些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应吸取以往本土教材编写的经验和教训。一直以来,古代小说都凭借着其传世经典的地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厘清教材中古代小说选编的状况,总结古代小说选文在教材中衍变的规律,对于丰富语文教材建设的经验,以及更好地发挥古代小说的教育价值都有着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教社出版的20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小说选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中古代小说的数量、类别、价值取向和解读导向等方面的统计分析,了解其伴随着语文教材的发展而不断衍变的情况,尝试探讨这些变化背后潜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选编建议。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概述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以及古代小说概念的辨析,介绍了研究所需教材的版本来源。第二章从数量上对所选教材中古代小说选文的选编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每版教材中的古代小说占所有选文的比重以及占所有古代作品的比重。第三章主要考察了古代小说选文的价值取向、朝代出处和解读导向三个要素,从这几个要素在纵向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来探讨和归纳这些衍变现象的因素。第四章针对前面分析总结出来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几条教材选编古代小说的建议。

陈勇[2](2010)在《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课程具有显着的实践品格。但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这一重要品格却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遭到了有意无意的漠视、误解和扭曲,这正是造成语文教育质量不如人意、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吸收近年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发生学方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语文课程本体考辨,从理论和历史两个维度深入论证“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命题,在此基础上,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进行考察和剖析,并由此提出“生态—实践”语文课程设计和实施模式,为合理塑造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探路。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论阐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指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一章,语文课程本体考辨。通过“‘语文’含义的正本清源”和“语文课程性质的检讨”,本章探讨了“语文课程是什么”这一本体问题,指出语文课程之“语文”当指“言语”而非“语言”,其基本内涵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有机结合”;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目的和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它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探明语文课程本体是判定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的前提。第二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与理论阐释。“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是指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内涵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语文实践,因此,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实践课程。对于“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命题,本章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维度给予了理论阐释。第三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历史透视。“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仅是一个停留在理论领域的命题,也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事实存在。我国古代语文课程在体现实践性上既积累了“熟读精思”、“多写多改”、“勤学多练”等宝贵经验,也存在着语文实践“暗中摸索”、“脱离语言实际和运用实际”等缺憾;现代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既在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旗帜下有了科学合理的拓展,又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所迷失;国外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则体现在课程目标、教材编制、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语文课程的发展史表明:只有正确把握并合理彰显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语文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第四章,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现象之探析。本章从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两方面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教材方面,“文选型”教材容易造成对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遮蔽,教材练习设计也存在很多不足;教学方面,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主要表现为遭受漠视、异化变形、虚化窄化三种情况。造成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语文课程本体观游移错位、课程与教学观念存在偏差、课程设计以知识为本位,等等。漠视、扭曲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是导致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重要原因。第五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合理塑造。针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本章提出了合理塑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路径和措施:第一,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经验”本性和工具属性,使语文课程实践回归语文课程本体;第二,基于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构建以语文实践为轴心的“生态—实践”语文课程,注重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语文实践生态环境的设计;第三,变语文教学“授受范式”为“导练范式”,促成有效语文实践;第四,课程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彰显导向。

卢静[3](1995)在《语言文字训练与文道统一──《春蚕》教学浅谈》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文字训练与文道统一──《春蚕》教学浅谈重庆市石桥铺小学卢静一、钻研教材,探究“文道”统一中“文”的特点。《春蚕》讲迹解放前母亲在春天里养蚕为儿女交学费的事,表现了母亲勤劳无私的慈母之心。读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这与《春蚕》语言文字的表达密不可分。...

刘光成[4](2010)在《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文中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以把握的部分。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讲究作文命题艺术,做到命题恰当是作文的关键。作文命题体现命题者的教育思想,命题的科学与否,反映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次作文的成败,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快慢,并最终决定学生作文素养的高低。在语文能力测评中,作文命题的质量还关系到它的选拔和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研究作文命题,有助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对当下实施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发掘我国的考试文化,提高考试作文命题水平,从而丰富我国的考试理论宝库。中华民族素有重视文章写作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出现辉煌的文学创作时期,产生过众多文章大家,所有成绩的取得都与扎实的基础性作文训练有关,或者说与作文命题有关。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历程已逾百年。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紧跟时代的步伐波澜起伏,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本论文拟以中学作文命题受时代思潮影响而不断调整,不断变迁的历史,来勾勒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一百余年中学作文命题思想发展的主要轨迹,探寻其背后的成因,并冀以对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有所启示。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历史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探讨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研究的问题聚焦在四个方面:(1)梳理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历程;(2)揭示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阶段特征;(3)探寻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变革原因;(4)总结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构想。根据各个历史时期中学作文命题的不同特点,本论文把百年中学作文命题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一是承绪与变革期。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中国的语文教育掀开了历史新篇章,这可以看作是我国近代作文教育史的重要转折点。1904至1919这十五年时间,属于我国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期。由于根深蒂固的古AI写作作教育传统与科举文章命题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着传统科举文章命题的轨道作惯性运行,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曙光初现。在“经世致用”、“中体西用”等思想的影响下,出于对科举文章命题的有力矫枉,“实用”思想逐渐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的主导思想。在清末民初的一些重要教育法规中,中学作文命题的“实用”思想有了较为明确的体现,而在当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二是探索与定型期。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三十年时间,是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中国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契机。语文教育界的有时之士认识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在对其进行考察、批评的过程中,也肩负起了时代的责任,开展摆脱作文训练随意、混乱局面,寻求作文命题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初步创建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中学作文命题趋向科学与实用。命题内容较为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抒写个人的生活与情感、关心人民大众的福祉和疾苦,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成为命题主旋律;命题文体日趋成熟,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成为中学生作文的主要文体。三是波折与重创期。新中国的建立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与过去相比,新中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一度为语文教育带来了空气活跃的新气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文命题无计划、无序列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教育大革命”的兴起,中学作文教学又被生硬地套上了政治评判标准,虽然不乏有识之士呼吁,但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作文教学的政治倾向并没有根本扭转,中学作文命题的价值追求在“外在工具价值(文)”和“内在思想价值(道)”两端徘徊。“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作文教学完全沦陷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学生作文大多是以“革命”和“造反”为主题的“大字报”式的文章,结构单一,格式呆板,近乎千篇一律,中学作文命题实践走入了死胡同。四是回归与创新期。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打碎精神枷锁,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开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次创业腾飞。社会结构的调整,文化思想的转型,教育理论的发展,写作理论的创新,促使中学作文命题逐步从政治舞台上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到写作主体上来。中学作文命题开始注意激发写作者的主体意识,命题方式趋向灵活多样,学生作文从单一应景的书写载体逐步演变为多姿多彩的心灵窗口。21世纪前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东西方交流日趋频繁,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在此背景下的中学作文命题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变得开放、多元、丰富,“乐于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等“人本”作文教学理念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猎猎飘扬的旗帜。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上述四个时期的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不尽相同,命题样式也各具情态,但从中我们仍能发现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大致演进轨迹:一是命题内容从功利性走向人文性。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紧跟着时代变迁的步伐,历经曲折,命题内容由“仕途功利性”“现代实用性”“革命政治性”的外部观照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和人的健康心理的完整构建,逐步由主体的困顿与自在走向了主体的自觉和自由。二是命题形式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学作文命题的类型先后历经了给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次大的变化。每一次变化,每一种类型的出现都是因时而动,都是一种探索,虽然每一种类型各有所长、不能彼此取代,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作文文体也由单一的政论文向应用文、叙述文演进,今天学生的作文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和文学体裁。第二,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绝不是偶尔的,每一道题目都是特定思潮下的产物,每一阶段作文命题呈现出的特点,都与特定阶段下的语文教育思潮有着深刻的联系。纵观百年中学作文命题,交错存在和发展着的三种语文教育思潮对作文命题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完整地演绎了语文教育思潮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演进,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深刻地反映了百年来人们对语文教育性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反复。当今的中学作文命题似乎又有向第二时期回归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的一种单纯循环,而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种有益反思。第三,新世纪的中学作文命题理当高举“人本”的旗帜,这是中学作文命题发展规律使然,同时也是由制约其发展变化的语文教育思潮所决定的。但是,如何在中学作文命题中落实“以人为本”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展望中学作文命题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本语文教育思潮下的中学作文命题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发学生拥抱生活的激情。同时,我们也坚信,作文命题只要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作文终将成为人生的第一等快事,学生将在乐此不疲的写作中张扬他们的个性,放飞他们的心灵,并为此奉献出他们神圣的创意。

王嘉玲[5](2017)在《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研究 ——以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0年12月立社,成为了专门编写出版供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全国性的机构,出版的中小学教材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具有极强的权威性与代表性。本文通过探索建国以来人教社出版的十套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文的变迁情况,考察和研究语文教材的变迁与时代背景、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语文教育价值导向的需求之间的相互关联,探讨语文教材选文的进入、退出或保留在不同时代中的原因、影响、作用和价值,归纳概括出语文教材选文的变迁对语文教育导向变化的影响,并对现有语文教材编写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统计法和分析法。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建国以来人教版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进行探索,从中探讨语文教材所反映的时代导向,并以具体课文为例分析教育导向的变化对语文教材选文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价,从建国以来人教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进行反思得到启发并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将选文作为教材的一个单独系统,研究建国以来语文教材选文的变迁,探寻语文教育导向在教材选文中的变革,一方面期望对建国以来人教社出版的十套教材选文做出系统的统计与梳理,让大家更清晰明了的认识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变迁;另一方面是期望经过对各套教材选文变更进行分析归因,为今后语文教材选文的收录提供理性的思路,给教师的教学取向提供历史性的参考,从而更科学地审视与支配教材中的选文。

黄耀红[6](2008)在《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学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论题,是一种以文学欣赏为核心,以情感培养为目的,全面凸显文学审美性、文化性与语言性的教育形式。自1904年“中国文学”独立设科以来,中小学文学教育已走过了百年历史。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百年演变历程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实困境与问题作了掘进式剖析,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文章指出中小学文学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突出文学经典教育,确立“文学语言”的主体地位。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作历史追溯,归纳不同历史时期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特点,然后重点聚焦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论争,揭示中小学文学教育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惑。在此基础上,剖析当下中小学文学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面向未来,提出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理念与策略。文章前有引论,后有结语,正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近代独立、现代转型和当代发展三个部分。清末新学制的颁行是中小学文学教育获得近代独立的标志,“文学”开始从传统的经史之学中分离出来。至民初,“涵养文学兴趣”成为“国文要旨”的重要内容。相对于中国古代的“泛文学教育”来说,处于独立期的中小学文学教育注重经典性、实用性与教化性,强调文学诵读。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代转型分为“激进”“沉思”“深化”三个时期。20年代改“国文”为“国语”之后,国语教材、国语教学都表现出对“文学”的高度重视,但国语教育偏重“精神”而疏于“技术”;30年代的中小学文学教育试图在“返本”与“开新”、“实质”与“形式”、“精读”与“略读”之间寻求平衡。40年代的中小学文学教育被提升到“了解固有文化”的高度,重视文学经典教育,重视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科学探索,谋求“文学欣赏”与“语言训练”的有机融合。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当代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汉语、文学分科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短暂繁荣”“工具论的产生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长期低迷”“人文论的兴起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复兴”。50年代,中小学文学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拥有相应的文学大纲与文学教材;分科实验结束后,“工具论”长期主导中小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成为语言文章训练的附庸:“人文论”以矫正语文“工具训练”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之后。在现代性反思中,被冷落多年的中小学文学教育终于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审美发现、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篇为“现实的观照与剖析”。包括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论争与困惑、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问题与成因两个部分。文言与白话之争反映出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转型困惑,“文”“道”之争体现出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目标游移,语言、文学之争折散出中小学文学教育所面临的关系困扰。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中小学文学教育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影响着文学教育的生态,科学主义思想在整体上控制着文学教学,主知主义对文学感受力的消解,文学教材囿于“教化”与“训练”模式,文学阐释中存在着深深的“工具情结”,受体制制约的文学教师普遍表现出文学素养的缺失。下篇为“未来的前瞻与建构”,主要论述了21世纪加强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理念与策略。我们认为,破解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问题,必须确立文学审美的核心理念,坚持以文学经典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根基,强化“文学语言”在中小学文学教育中的本体地位,平衡精读与略读、阅读与活动、对话与建构、欣赏与创作等多重关系。

傅建明[7](2002)在《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是从一定的文化里精选出来的材料,因为“在整个可能获得的知识领域中,只是有限的部分被视为法定的知识、‘值得’传递给下一代的知识”而进入教科书。而编选者持有特定的价值观,代表着特定团体的利益,因而教科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载体,同时也是社会规范、价值观、政治思想等等的载体。换言之,教科书既是知识、技能的载体,也是观念的载体。所以,教科书不可能保持价值中立,而必然蕴含一定的价值取向。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着的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广泛运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试用版)为分析样本,对其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进行初步的梳理与分析,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教科书中蕴含着哪些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在教科书中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国家为什么要对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控制?为了保证国家对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效控制,在价值取向的内容和呈现方式等方面有哪些有待改进之处?研究遵循以下思路进行。导言部分说明教科书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是社会控制的中介,以及选取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分析的基本理由,进而说明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思路。既然教科书是价值观的物质载体,那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到底蕴含有哪些价值观?在进行具体分析之前需要有一个分析框架,因而第一部分简要介述中外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的理论与操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本文的分析框架。自然地,第二部分是用这个框架对小学语文教科书蕴含的价值取向及其呈现方式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在总结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分析国家对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控制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对改进价值取向内容和呈现方式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以进一步完善国家对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控制。据此,全文共分4部分:导论--教科书:社会控制的中介;第1部分--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系统;第2部分--教科书价值取向:文本分析;第3部分--教科书价值取向:思考与建议。导论 教科书:社会控制的中介导论部分从分析教科书的本质特性入手,说明教科书承载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控制的基本手段之一。然后说明选择小学《语文》作为个案的基本理由。因为小学语文不仅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工具 一 学科,而且还有很强的思想性,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此外,小学语 文在小学教育阶段占的课时最多,影响最大,因而以其为研究对象具有 较高的实用价值。最后阐述研究的意义与基本思路. 0 第丑部分 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系统 要分析教科书中蕴含有哪些价值取向,首先得有一个分析框架。这 一部首先对西方学者、台湾学者及大陆学者的教科书分析框架与分析枝_术进行介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本研究的一个实践框架。具体地说,这 部分由4节组咸。l)西方学者的研究。重点介绍了谢弗、杨与伯恩斯坦、 阿普尔、安杨、佛兰兹与萨德克、瓦克与巴通、凯利与亚当斯、斯利特 与格兰特等人的分析框架及研究成果。2)台湾学者的研究。我国台湾省 的学者自80年代起开始涉足教科书分析,詹栋梁、王浩博、汪学文、陈 ,伯漳、欧用生、黄政杰等都有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介述陈伯漳、 欧用生、黄政杰的研究范式和研究结果。3)大陆学者的研究。就中国大 陆而言,在1996年之前,对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分析的成果几乎没有。近 年来涉足该领域的研究者有吴康宁、吴永军、刘云彬、朱晓斌、曾天山、 佐斌、朱志勇、赵文华等。本文重点介绍吴康宁、吴永军的分析框架与 分析技术。一)实践框架。在总结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者提 出了用于小学语文教科书分析的一个实践框架。这个分析框架是第2 部 分文本分析的基础。 第2部分 教科书价值取向:文本分析 这一部分试图用第1 部分建立的分析框架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教 师教学用书、教科书进行解剖,具体地通过对教学目标、中。。思想、教 材选文、主副题、练习·思考、插图、人物(插图人物与文中人物)等 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价值取向。研究者首先对教师 教学用书中规定的教学目标(说明部分与正文部分分开统计* 中心思想, 教科书中每篇课文的主副题、思考·练习5 个方面对教科书进行全面的 综合梳理,并根据第1 部分的分析框架进行图表化整理。然后运用“频 度差异”与“形象塑造”两个分析视角对教科书进行了深度的分析,结 三 果发现小学教科书中蕴含有如下一些基本取向:热爱祖国、?

齐增会[8](2007)在《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于传统的、封闭式的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积累的多少来衡量人的智力与才能的高低,存在着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等等弊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张孝纯先生用十年时间主持了“大语文教育”实验,精心设计了“一体两翼”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把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就是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网络式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大语文教育”成为探索语文教学改革一种成功范式,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从张孝纯先生留下资料中,对他的教学改革做一全景式描述。论文首先阐述了张孝纯先生提出“大语文教育”的缘由及依据,他实施教学改革的历程及从不同角度证明实验先进性。然后全面地分析张氏“大语文教育”思想体系的特点,具体解读“一体两翼”教学模式,试图从中外教育理论找到他教学改革的支点,并给予评价。其次,综述张孝纯以后的“大语文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中的“大语文教育”地位。同时也关注了“大语文教育”的不足和现实困境。最后简述其未来走向,并呼唤学术届关注张孝纯二十多年前创造的非凡成就。论文在三个方面具有理论、实践意义:(一)、第一次全景式的论述张孝纯先生教学实践。(二)、全面地分析“大语文教育”思想与特点。(三)、为“大语文教育”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发展寻求契合点。

杨海燕[9](2011)在《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文中指出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下,“文学”是在社会、历史、文化和知识的现代化过程中被创建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文学与文学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罗兰·巴尔特说,文学“就是课堂上所教的那些东西”,“文学”成为“文学教育”的结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学语文教育是最广泛意义上文学传播的有效途径。文学阅读群体的主要构成,应该至少接受过中等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教科书对学习者有“强迫”阅读的权力。因此可以说中学语文教科书影响了大多数受教育者对文学的认识和想象。当一种事物能够产生广泛的“意识塑形”的作用时,它理应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当代语文教育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是对当前语文教育影响最为直接的阶段。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本身就是现当代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代中学语文教材建构出怎样的文学经典,具体哪些因素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了教材对于经典的选择,这种经典的建构又如何参与了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进程,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文学的经典化历史,更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学的当代命运。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一段历史无疑和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联系最为密切,许多的经验与痼疾,都直接地来源于这段历史,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能让我们发现一些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新的教科书编写以及语文教学提供参照。本论文聚焦于当代,以中学语文教材为对象,着眼于现当代文学的整体,从文化研究的角度,透视各种权力因素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领域互相“交织”和“较量”,并进而影响到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主要出版机构。“十七年”时期和新时期前期,它一度是唯一法定的教科书出版机构;198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实行了“一纲多本”的政策,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仍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本论文主要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交代了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分为三编:上编重点呈现建国后文学教育及语文教材的变迁历史,为进一步厘清教材中现当代文学选文的变迁呈现了相关的话语背景。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为媒介进行的教育;文学作品,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却几乎始终未得到明确。语文教材的变迁、文学教育地位的浮沉,这一过程是多重权力因素复杂交织、互相作用的结果。“十七年”时期人教社出过4版教材,伴随着教材改版,文学教育经历了从边缘到凸显再回归沉寂的跌宕。在这个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教学改革和1963年语文教育工具观的确立,前者促成了文学教育的凸显,后者却使文学教育成为一个禁区。相反的结果,背后却都有着民族国家政权意志和语文教育自身诉求的复杂交织:民族国家政权意志强力控制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而语文教育一面服从,一面也在不断伺机实现自我诉求。新时期以后,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语文教育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文学教育”的复归之路却并不平坦。1978至1990年代末,语文教育继承和发展了1963年的“工具观”,虽然这对“文革”时期教育观念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但是也严重限制了“文学教育”地位的提升,语文教育大大落后于时代文学观念的发展。考察其深层原因,主要仍在于语文教育从体制上到利益上乃至于整体心理上对于民族国家政权及其意识形态的过度依赖。这一时期的亮点是1990年代末爆发的一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语文教育大讨论,讨论的中坚力量多有文学研究的背景,他们用占据时代主流的人文话语全面批判中学语文教育,可谓是文学领域针对中学语文教育的一次主动的话语争夺运动,这为中学语文教育教材改革带来了活力和动力。新世纪以来,语文教育、教材进入一个深刻变革期,由对“工具性”的单—性重视走向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探索之路,文学教育的地位也由此得以极大提升。但由于体制变革难以一蹴而就,政策法规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利益驱动等原因,多样化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推广仍面临诸多问题。中编从整体上梳理语文教材对于现当代文学的选择,具体考察到底什么样的作品在什么时间由于什么原因进入了教材。在梳理过程中,也将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纳入视野当中,从三者的整体关系中进一步展现教材的话语倾向。“十七年”教材中的文学,在政治的夹缝中被选择、被呈现。建国初期的语文教材对文学价值体系进行了重构,透露出鲜明的“厚今薄古”、弃旧立新的倾向。教材选入大量报刊时文,其主要的话语内涵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阶级斗争,充分贯彻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执政系统迫切追求巩固政权、维护稳定、加快建设的执政意图。1956年文学课本选文的质量大大提升,绝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但它也依然带有那个时代深深的政治印记,以对新文学的重新书写(甚至是误读和遮蔽)完成了宣传和塑造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职责。1958年到1962年,语文课本成了政治性读物的集锦,文学性严重下滑,大跃进民歌的选入即是一例。虽然教材选入的大跃进民歌还是属于传诵较广、艺术上较好的,但由于大跃进民歌整体艺术水平有限,在教材中,这些民歌除了同步地传达那个时代的跃进精神,促成着学生陷入政治迷狂和虚伪浮夸之风中外,其有益作用十分有限。1963年,在教育领域和文学领域的双重促进下,现当代文学选文展现出相对丰富性和经典性,民主主义作家的作品选入增多。论文以许地山的《落花生》为例,说明作品此时进入教材同作品自身的艺术特性、现代时期的铺垫以及作家身份的被塑造等息息相关。新时期以后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景观,经历了一个由单调到丰富,由社会政治话语的单一性传达到人文话语的多元表达的过程。1978年到1990年代末,教材选文的变化只是局部的、零星的,选文体系及阐释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所表达的依然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社会—政治话语,其中对“十七年”文学的选择就是一个代表。笔者认为,文革前语文教材对“十七年”文学的选入在当时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新时期以后,“十七年”文学的传播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拨乱反正作用,但很快这种积极意义就随着时代思潮的发展而减弱。新时期教材强化了“十七年”文学的经典性,同时也由于语文教育的僵化和“十七年”文学的内在局限而引发了读者的质疑。新世纪语文教材编写面对的是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文化环境:多元话语互相对抗、复杂交织,甚至彼此渗透、融合。语文教材中,民族国家话语不再采用鲜明的政治性表达方式,而是与人文话语充分融合;教材积极吸收全球话语,外国文学选文体现出比重大、开放性、人文性的特点,但教材也借助部分选文巧妙地表达了民族国家的自身立场。大众话语对精英话语的冲击构成了教科书编写的新的矛盾聚焦点,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金庸小说进教材和《Q版语文》的出版。同属于大众话语的表达,《Q版语文》最终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金庸小说却进入了语文教材,这是因为它们对于精英话语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前者是对精英话语的彻底反叛,后者却对精英话语采取了对话态度。以上过程表明,教科书选文从根本上受制于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转换,同时,教育自身功能的维护、文学领域的冲击、文化领域内不同话语的争夺与交织,都影响着教科书对文学经典的选择。教材编写只有淡化政治性、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密切关注文学研究领域的思想进程并积极吸纳,才能选择出更适合语文教育的文学经典。下编集中探讨语文教材对于文学的改写策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改写最为严重的可谓是知识分子: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形象,都经历了戏剧性的命运。本编从知识分子个案入手探查教材在形象塑造和作品选择时采用的一系列话语策略。第一章从知识分子的内部构成,即人文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在教材中的形象变化史入手,说明了在不同的话语背景下,教材对知识分子所采取的筛选与过滤策略。“十七年”时期教材对于知识分子的表现,基本是通过“去知识分子化”完成的,知识分子以错位的身份(和其他身份结合或身份改写以后)被接受,除此之外,便是落后甚至是反动知识分子了。新时期以后,科技知识分子形象率先进入教材表现的中心,而人文知识分子形象的改观却相当迟缓。究其原因,科技知识分子以科学技术立身,比较容易适应执政系统所要求的稳定结构;而以人文性和思想性为特征的人文知识分子则同历史充满了太多的纠葛,当新的意识形态话语自身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的时候,笼罩在人文知识分子身上的历史阴霾更难以被驱散。新世纪语文教材则以人文知识分子为主,更加侧重于表现他们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勇于批判,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充满正义感和悲悯情怀的知识分子品质。第二章从鲁迅形象的展示及鲁迅作品的收录与阐释角度,分析了教材在鲁迅接受过程中所采取的改写、误读与重写策略。“十七年”时期,对鲁迅的改写工作主要有两点:一是努力把鲁迅与革命拉近;二是努力使鲁迅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完全一致。教材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解读紧密配合时代政治话语,处处充满误读。1978至1990年代语文教材对“鲁迅”进行了有限的重写,虽然其配合政治运动的色彩减弱了,但鲁迅依然被局限于“革命家”的身份。新世纪教材对鲁迅的塑造则以“人文鲁迅”为基点,人性、情感性、思想启蒙的意义被凸显。第三章从孙犁选文入手,进一步讨论哪些因素能够使作品一定程度上减弱教材话语策略的操控。本章通过孙犁与其他作家,尤其是与赵树理的比较分析,发现孙犁之所以能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棵“长青树”,首先应该归功于他的作品与民族国家话语的契合。其次则在于孙犁的小说,一直同政治话语保持着适度的距离,既在话语规范之中,又不拘泥于政治,通过艺术化、审美化的视角来观照时代,从而拥有了更为广阔的阐释空间,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话语环境。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对文学教育和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本论文立足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分析的方法,借鉴知识考古学和场域理论,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这一课题。选择本课题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希望语文教材能够在文学的经典化过程中起到更加积极有益的作用,并最终使文学的精神与审美价值能够通过促进“人的成长”得以充分实现。

古咏洁[10](2007)在《马来西亚董教总版高中《华文》与中国人教版高中《语文》之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不同,使用的语文教材中也各具特色,对不同国家的语文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设计编写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语文教材。马来西亚和中国都正在进行语文教育改革,而教材是新教育改革最主要转载体,因此,两个国家都很重视语文教材的编写。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一直以董教总为首,董教总1990年代起,就学习借鉴中国教育发展的经验,编辑修改《华文》教科书;而中国的《语文》教科书也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引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本文试图通过比较马来西亚董教总版高中《华文》和中国人教版高中《语文》两套教材,总结其经验,揭示其优缺点,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建议。全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对马来西亚董教总《高中华文课程纲要》和中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比较;第二章对马来西亚董教总高中《华文》和中国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系统进行了比较;第三章对两种教材的编写结构进行了比较;第四章在比较的基础上,为马来西亚教育改革和教材编写提出了建议。

二、语言文字训练与文道统一──《春蚕》教学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言文字训练与文道统一──《春蚕》教学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代小说选文衍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0.2 文献综述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古代小说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概述
    1.1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
    1.2 古代小说概念辨析和选文篇目的认定
        1.2.1 古代小说概念辨析
        1.2.2 古代小说选文篇目的认定
    1.3 选文的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二章 古代小说选文比重的衍变
    2.1 古代小说占所有选文比重的衍变
    2.2 古代小说占古代作品比重的衍变
第三章 古代小说选文要素的衍变
    3.1 选文价值取向的衍变
        3.1.1 小说篇目的价值取向概览
        3.1.2 小说选文价值取向的衍变
    3.2 选文朝代类别的衍变
        3.2.1 历版教材中各类小说选文的总体衍变
        3.2.2 各类小说的具体选编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3.3 选文解读导向的衍变
        3.3.1 早期“文以载道”的解读导向
        3.3.2 大变革时期“文道统一”的解读导向
        3.3.3 新世纪以学生为中心的解读导向
第四章 关于古代小说选文选编的建议
    4.1 落实“文质兼美”,增加选文数量
    4.2 考虑学生兴趣,扩大选文来源
    4.3 重视助读练习系统,导向多元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语文课程本体考辨——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立论基点
    一、"语文"含义的正本清源
    二、语文课程性质的检讨
    三、语文课程本体的澄明
第二章 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与理论阐释
    一、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
    二、"语文实践"的解读
    三、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理论阐释
第三章 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历史透视
    一、古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呈现与缺憾
    二、现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拓展与分化
    三、国外语文课程中的语文实践:现状及启示
第四章 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现象之探析
    一、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在当代语文教材中的迷失
    二、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在当代语文教学中的迷失
第五章 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合理塑造
    一、本体回归:塑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前导
    二、"生态—实践":语文课程设计形式新探
    三、教学范式变革:促成有效语文实践
    四、课程评价:指向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4)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及理论基础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第一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1904-1919)
    第一节 发轫之前的科举文章命题
        一、科举文章命题的主要特点
        二、科举文章命题的演变轨迹
        三、科举文章命题的兴衰启示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艰难发轫
        一、停科举与科举文章命题之终结
        二、定学制与中学作文命题之发韧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传统承绪
        一、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特点
        二、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原因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现代变革
        一、教育法规对作文命题的实用规范
        二、中学作文命题践行上的实用变化
    第五节 承绪与变革背后指导思想
        一、"经世致用"思想
        二、"中体西用"思想
第二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1919-1949)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思想基础
        一、民主科学精神的确立
        二、西方教育理论的输入
        三、文章写作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直接动因
        一、作文教学的弊端
        二、作文载体的变化
        三、教育制度的支撑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探索
        一、中学作文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
        二、中学作文命题要领的理论探讨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
        一、春晖中学作文命题实践
        二、扬州八中作文命题实践
    第五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基本定型
        一、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与体制的基本定型
        二、中学作文命题参照与范例的基本定型
        三、中学作文命题形式与内容的基本定型
第三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与重创(1949-1978)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转变的文化教育背景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范式的确立
        二、新民主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第二节 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缓慢发展
        一、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主要问题
        二、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教育革命前后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
        一、中学作文教学文道关系的反复
        二、中学作文命题政治意识的凸显
        三、中学作文命题科学体系的新构
    第四节 文化革命期间中学作文命题的重创
        一、语文教材作文命题的政治化
        二、中学作文命题实践的政治化
第四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回归与创新(1978年至今)
    第一节 新时期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思想背景
        一、文化思想从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
        二、教育思想从服务政治转向人的发展
        三、写作理论从以文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第二节 新时期前20年中学作文命题的生活回归
        一、中学作文命题研究工作取得进展
        二、中学作文命题改革实验蓬勃发展
        三、中学作文命题制度规范趋向科学
        四、中学作文训练考核命题贴近实际
    第三节 世纪之交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个性张扬
        一、人文论倡导与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回归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作文命题的人本规范
        三、作文训练与考核、竞赛命题的创新变革
第五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反思与前瞻
    第一节 百年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历史反思
        一、中学作文命题与社本语文教育思潮
        二、中学作文命题与知本语文教育思潮
        三、中学作文命题与人本语文教育思潮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客观认识中学作文命题的功用价值
        二、正确领悟中学作文命题的基本要求
        三、切实把握中学作文命题的原则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研究 ——以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符号说明
绪论
第一章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梳理
    第一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篇目统计
        一、各套教材总篇目统计
        二、各套教材独有篇目统计
        三、各套教材相同篇目统计
    第二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统计
        一、各套教材选文保留与增删情况统计
        二、各套教材选文保留篇数占本套教材比重变化趋势
        三、各套教材选文新增篇数占本套教材比重变化趋势
        四、各套教材选文保留与增删情况概述
第二章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语文教材(1949—1956 年)
        一、过渡时期的语文教材(1950—1953 年)
        二、文学、汉语分科时期的语文教材(1954—1956 年)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材(1958—1959 年)
        一、时代背景、制度依据及社会发展需求
        二、这一时期语文教材的特点
    第三节 调整与整顿时期的语文教材(1959—1965 年)
        一、教育思想大转变时期的语文教材(1959—1961 年)
        二、教材发展较好时期的语文教材(1961—1963 年)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文教材(1966—1976 年)
        一、时代背景、制度依据及社会发展需求
        二、这一时期语文教材的特点
    第五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语文教材(1978—1987 年)
        一、1978 年十年制中学语文教材
        二、1982 年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材
        三、1987 年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材
    第六节 跨世纪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教材(1993—2003 年)
        一、深化改革时期的语文教材
        二、素质教育时期的语文教材
        三、2016 年新编语文教材
第三章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导向
    第一节 为政治服务的“文以载道”的选文导向(1949-1966 年)
        一、为巩固新生政权 建设新中国服务的选文导向
        二、为“大跃进”运动服务 体现“多快好省”的选文导向
        三、为阶级斗争服务 进行“文化大革命”的选文导向
    第二节 力倡“文道统一”的选文导向(1978-1993 年)
    第三节 深化语文教材改革的选文导向(1993-今)
    第四节 以《孔乙己》为例看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
        一、建国初期的《孔乙己》选文导向(1949-1966 年)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孔乙己》选文导向(1967-1977 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孔乙己》选文导向(1978-1999 年)
        四、深化语文教改以来的《孔乙己》选文导向(2000 年至今)
第四章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思考
    第一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反思
    第二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政策与学科性质的协调
        二、选文应符合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选文兼顾稳定性与时代性
        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0.1 研究缘起
    0.2 概念辨析
    0.3 文献综述
    0.4 思路框架
    0.5 创新之处
    0.6 研究方法
上篇 历史的回顾与反思
    1.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近代独立
        1.1 中小学文学教育近代独立的历史基点(先秦—1904年)
        1.2 清末学制的颁行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近代独立(1904年—1912年)
        1.3 民初新学制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初步发展(1912年—1919年)
    2.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代转型
        2.1 中小学文学教育现代转型的激进期(1919年—1927年)
        2.2 中小学文学教育现代转型的沉思期(1927年—1936年)
        2.3 中小学文学教育现代转型的深化期(1936年—1949年)
    3.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当代发展
        3.1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短暂繁荣(1949年—1963年)
        3.2 "工具论"的产生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长期低迷(1963年—1990年)
        3.3 "人文论"的倡导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复兴(1997年至今)
中篇 现实的观照与剖析
    4.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论争与困惑
        4.1 "文白之争"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转型困惑
        4.2 "文道之争"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目标游移
        4.3 "语""文"之争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关系困扰
    5.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问题与成因
        5.1 文学生态:实用思想的影响与制约
        5.2 文学教学:科学主义的整体控制
        5.3 文学教材:"教化情结"与"训练模式"
        5.4 文学阐释:"工具主义"下"手段"与"本体"的倒置
        5.5 文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文学缺失"
下篇 未来的前瞻与建构
    6.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理念与策略
        6.1 确立"文学审美"的核心理念
        6.2 以"文学经典"奠定"文化根基"
        6.3 凸显"文学语言"教育的本体地位
        6.4 平衡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多重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教科书:社会控制的中介
    0. 1 教科书: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物质载体
        0. 1. 1 教科书文本内容的选择
        0. 1. 2 教科书文本内容的“再脉络化”
    0. 2 教科书:作为社会控制的中介
        0. 2. 1 社会控制的基本涵义
        0. 2. 2 社会控制的中介
        0. 2. 3 社会控制的途径
    0. 3 小学《语文》:作为个案
        0. 3. 1 小学《语文》的价值
        0. 3. 2 小学《语文》的地位
    0. 4 研究的意义与基本思路
        0. 4. 1 研究意义
        0. 4. 2 研究思路
1 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系统
    1. 1 西方学者的研究
        1. 1. 1 谢弗
        1. 1. 2 杨和伯恩斯坦
        1. 1. 3 阿普尔
        1. 1. 4 安扬
        1. 1. 5 佛兰兹与萨德克
        1. 1. 6 瓦克与巴通
        1. 1. 7 凯利与亚当斯
        1. 1. 8 斯利特与格兰特
    1. 2 台湾学者的研究
        1. 2. 1 陈伯璋的研究
        1. 2. 2 欧用生的研究
        1. 2. 3 黄政杰的研究
    1. 3 大陆学者的研究
        1. 3. 1 吴康宁的研究
        1. 3. 2 吴永军的研究
    1. 4 分析系统:实践框架
        1. 4. 1 分析框架
        1. 4. 2 分析项目
        1. 4. 3 统计方法
2 教科书价值取向:文本分析
    2. 1 统计结果
        2. 1. 1 教师教学用书统计
        2. 1. 2 教科书统计
    2. 2 爱国主义
        2. 2. 1 频度分析
        2. 2. 2 内容分析
        2. 2. 3 “练习·思考”分析
        2. 2. 4 插图分析
        2. 2. 5 人物塑造
    2. 3 热爱科学
        2. 3. 1 频率分析
        2. 3. 2 内容分析
    2. 4 爱共产党及其领袖
        2. 4. 1 内容分析
        2. 4. 2 插图人物分析
        2. 4. 3 课文人物分析
        2. 4. 4 练习·思考分析
    2. 5 无私奉献
        2. 5. 1 教师教学用书
        2. 5. 2 教科书分析
    2. 6 勤劳刻苦
        2. 6. 1 教师教学用书
        2. 6. 2 教科书
    2. 7 诚实善良
        2. 7. 1 教学目标
        2. 7. 2 主副题
        2. 7. 3 思考·练习
    2. 8 人际和谐
        2. 8. 1 教师教学用书
        2. 8. 2 教科书
    2. 9 男性中心
        2. 9. 1 频率差异
        2. 9. 2 人物塑造
3 教科书价值取向:思考与建议
    3. 1 教科书:结论及思考
        3. 1. 1 结论
        3. 1. 2 文化阐释
        3. 1. 3 知识社会学诠释
        3. 1. 4 教育学解释
    3. 2 教科书价值取向:若干建议
        3. 2. 1 规范教科书编审出版制度
        3. 2. 2 更新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内容
        3. 2. 3 优化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呈现方式
        3. 2. 4 提高教师的价值传递意识
        3. 2. 5 研究学生的价值接受机制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8)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张孝纯先生开展“大语文教育”实验始末
    第一节 张孝纯教学改革的缘起
        一、张孝纯筚路蓝缕教学生涯为“大语文教育”积淀了丰厚的底蕴
        二、语文教育发展为“大语文教育”出现提供了历史机遇
    第二节 张孝纯先生“大语文教育”实验的形成过程
        一、充满艰辛的实验初级阶段
        二、“大语文教育”引起教育界关注
    第三节 多角度检验“大语文教育”实验的功效
        一、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二、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三、提高了邢台教育界以及学校影响
        四、社会反响强烈,对国内语文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章 全面解读张孝纯“大语文教育”
    第一节 张氏“大语文教育”的特征
        一、“大语文教育”的内涵
        二、“大语文教育”突出的特征
    第二节 解析“一体两翼”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
        一、主体——课堂教学
        二、左翼——开辟第二语文教学渠道
        三、右翼——“强化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
        四、主体与两翼间关系
    第三节 张孝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贡献
        一、“大语文教育”对传统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
        二、现代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发展
        三、张孝纯教改实验的显着特点
第三章 大语文教育发展与未来走向
    第一节 “大语文教育” 的新发展
        一、概述“大语文教育”发展状况
        二、新时期“大语文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大语文教育”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内容吸收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
        二、“大语文教育”模式符合新课标倡导教学方式
    第三节 “大语文教育”不足与面临的困境
        一、体系存在着瑕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现实环境中“大语文教育”的困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张孝纯先生发表论文(部分)
后记

(9)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文学教育与教材
    第一章 文学教育:边缘、凸显与沉——"十七年"时期教材
        第一节 文学教育的边缘化:1950—1955年教材
        第二节 文学教育的凸显:1956年文学分科教材
        第三节 文学教育的沉寂:1958—1962年教材
        第四节 工具观的确立:1963—1965年教材
    第二章 文学教育:变化与弱化——新时期教材
        第一节 拨乱反正:1978—1985年教材
        第二节 工具性的强化:1986—1990年代教材
        第三节 语文教育大讨论
    第三章 文学教育的新气象——新世纪教材
        第一节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大纲与课程标准
        第二节 人文性凸显:新教材
        第三节 教材变革动因
中编:文学景观
    第一章 政治夹缝中的风景:"十七年"教材中的文学
        第一节 1950—1955:文学价值体系的重构
        第二节 1956:"带着镣铐的舞蹈"
        第三节 1958—1962:文学的匮乏
        第四节 1963:文学经典的短暂复归
    第二章 艰难的转型:新时期教材中的文学
        第一节 语文教育与文坛:冷热两重天
        第二节 "十七年"文学与语文教材
    第三章 多元与有序:新世纪教材中的文学
        第一节 民族国家话语与人文话语
        第二节 民族国家话语与全球话语
        第三节 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
下编:话语策略
    第一章 筛选与过滤: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分子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缺席的出席者
        第二节 新时期:地位的提升与主体的匮乏
        第三节 新世纪:主体的确立
    第二章 改写、误读与重写:语文教材中的鲁迅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脸谱化改写
        第二节 新时期:有限的重写
        第三节 新世纪:人文鲁迅
    第三章 经典的产生——以孙犁为例
        第一节 孙犁与其他作家
        第二节 孙犁与赵树理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马来西亚董教总版高中《华文》与中国人教版高中《语文》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相关背景
    二、特殊名词介绍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四、研究的对象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来西亚董教总《高中华文课程纲要》和中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实验)》之比较
    第一节 学科性质认定和教学目标之比较
        一、大纲修订的背景
        二、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
        三、比较分析
    第二节 教学要求和内容之比较
        一、阅读教学要求和内容之比较
        二、写作教学的要求和内容之比较
        三、口语教学的要求和内容之比较
        四、其他不同教学要求和内容之比较
    第三节 对两套《大纲》的总体分析
        一、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的认识
        二、语文能力的认识
        三、中国附录的特色
第二章 两种教材编写结构之比较
    第一节 对董教总版《华文》编写结构的研究
        一、董教总版《华文》编写指导思想
        二、董教总版单元教材结构特点
        三、董教总版语文知识单元结构特点
    第二节 对人教版《语文》编写结构的研究
        一、人教版《语文》编写指导思想
        二、阅读教材结构
        三、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结构
        四、语文综合学习结构
    第三节 两套教材编写结构的比较
        一、编写指导思想分析
        二、单元教学分析
        三、单元结构内容的分析
第三章 马来西亚董教总版《华文》和中国人教版《语文》教材内容系统之比较
    第一节 课文系统之比较
        一、阅读教学系统比较
        二、课文系统之比较
    第二节 助读系统之比较
        一、董教总版助读系统
        二、人教版助读系统
        三、助读系统之比较
    第三节 作业系统之比较
        一、董教总版作业系统
        二、人教版作业系统
        三、作业系统之比较
    第四节 图表和附录系统
        一、两套教科书的图表统计
        二、图表设计的差异
        三、附录系统
    第五节 教师教学手册之比较
        一、教学手册的共同点
        二、教学手册不同点
第四章 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建议
    第一节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育现状分析
        一、多种语言的干扰
        二、多种不同类型的考试
        三、双轨制教育制度
        四、师资的问题
    第二节 对马来西亚华文课程建设的设想
        一、重视本国文化的资源,创建马来西亚语文新课程
        二、为华文学科性质定位
    第三节 对华文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借鉴中国人教版编排的特色
        二、增强语文教材的时代感
        三、增强教材的趣味性
        四、强化单元教学专题意识
        五、注重培养语文自学能力
附录
    一、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
    二、马来西亚高中华文课程纲要
    三、马来西亚董教总版《华文》高中课文目录(1996年版)
    四、中国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五、中国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目录(2002年版)
参考文献
    一、马来西亚文献
    二、中国文献
后记

四、语言文字训练与文道统一──《春蚕》教学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代小说选文衍变研究[D]. 金伟.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D]. 陈勇. 西南大学, 2010(08)
  • [3]语言文字训练与文道统一──《春蚕》教学浅谈[J]. 卢静. 小学语文教学, 1995(12)
  • [4]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D]. 刘光成.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5]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研究 ——以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为例[D]. 王嘉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6]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D]. 黄耀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7]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 傅建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02(02)
  • [8]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 齐增会. 河北师范大学, 2007(08)
  • [9]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D]. 杨海燕. 山东大学, 2011(11)
  • [10]马来西亚董教总版高中《华文》与中国人教版高中《语文》之比较研究[D]. 古咏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标签:;  ;  ;  ;  

语言修养与文道合一——论《春蚕》的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