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秦瑞军,宋国伟[1](2022)在《选煤厂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新景矿选煤厂配电系统电压存在的电压跌落、无功功率低的问题,首先完成电压跌落成因分析、电压跌落抑制方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压跌落补偿方案进行容量、外形设计与改造。对改造后的配电系统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经补偿方案处理后,选煤厂配电系统的电压、电流波形明显改善,谐波电压总畸变率下降至1.00%,有益于选煤厂配电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徐雄[2](2021)在《配电网DFACTS设备的交互影响及协调控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配电网用户对电网品质要求的日益增加,配电网结构日趋复杂,柔性交流配电技术(DFACTS)的研究引起了密切的关注。多种DFACTS装置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始发展起来,如补偿谐波的APF、无功补偿的DSTATCOM、用于潮流控制的TCSC和UPQC等。这些装置能补偿各自范围内的电能质量,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配电网中的敏感型负荷,往往需要不止一台DFACTS设备进行综合治理,而DFACTS装置间存在着负交互作用,会降低装置的治理效果甚至危害配电网的稳定性。因此分析DFACTS装置的交互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协调控制方法成为研究重点。本文首先针对DFACTS装置的耦合作用进行研究,选取了相同装置即多台逆变器的交互影响,也选取了不同装置即DSTATACOM和TCSC间的交互影响,求得各自的数学模型并基于RGA法定量分析其交互影响,并研究了交互影响与系统参数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协调策略降低其交互影响,最后经过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协调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其次,本文基于前面的研究,在已知DFACTS设备联合运行时存在交互影响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多电压等级配电网多种DFACTS装置的协调控制策略,在应对电网中电压跌落时协调控制DSTATCOM、UPQC和SSTS装置以降低其交互影响。同时该策略协调DSTATCOM和UPQC完成无功、谐波和负序等电能质量问题的补偿。最后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中分别搭建DSTATCOM、UPQC和SSTS的仿真模型并搭建装有上述装置的双路馈线配电网仿真模型,在RT-LAB实时仿真器中进行实时仿真,并且根据实验结论表明了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杜坤泽[3](2020)在《基于储电系统的光伏发电并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以风电、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大幅提升以及配电网形态呈多样化发展,电网电压稳定问题愈加严峻。为提升不确定性环境下电网对电压动态过程的响应能力,可通过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侧引入储电系统,直接或间接的改变系统无功支撑特性,从而达到提高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效果。然而,如何有效利用含储电系统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进行暂态电压优化控制,提高暂态电压稳定性,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证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配电系统电压稳定优化控制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针对光伏储电系统无功协调难度大以及配电网电压稳定性特征复杂等问题,结合传统配电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理论,本文从光伏储电联合系统电压调节特性分析、高比例光伏配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判定方法、以及提升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光伏储电联合系统协同控制策略三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首先,研究含储电系统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电压调节特性。在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等无功调节资源对于电网电压作用机理与调节特性的建模基础上,建立包含混合储电系统的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并提出基于光伏储电联合系统电压调节模型。其次,研究高比例光伏配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判定方法。针对复杂配电系统电压稳定性判定问题,研究暂态电压稳定机理,建立暂态过程中电压稳定裕度评估指标量化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光伏—储电系统的多权重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模型,并在仿真算例中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研究用于提升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光伏储电联合系统协同控制策略。考虑暂态电压稳定性约束,以及光伏逆变器无功输出特性约束,研究在不同暂态电压调节需求场景下的光伏储电联合系统无功动态输出特性,提出光伏储电联合系统电压稳定协同控制方法,并在搭建的仿真模型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刘伟琦[4](2020)在《分布式光伏集群等值建模及配电网动态仿真》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大量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s,DGs)对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分布式光伏是配电网中接入数量最多的分布式电源,其规模化、集群化地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日益明显。对含分布式光伏集群的配电网进行动态仿真,是分析研究光伏发电与电网之间交互影响的重要手段。然而,光伏集群内电站数量多,导致模型阶数高,仿真耗时长;同时,动态过程多时间尺度特征明显,非线性程度增强,传统数值积分算法难以兼顾数值稳定性和计算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分布式光伏集群规模化接入的有源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ADNs)为研究对象,从光伏发电集群动态建模和仿真算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1)研究了适用于配电网动态仿真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单机建模方法。在光伏发电系统电磁暂态详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DC/DC斩波器的开关周期平均模型和并网逆变器的准稳态模型,实现了详细模型的简化和降阶。建立了采用一阶微分-代数方程组(Differential Algebraic Equations,DAEs)表示的光伏动态模型,便于与网络代数方程进行接口计算。通过仿真对比验证,所建立的光伏动态模型兼顾了模型的精度和计算效率。(2)研究了分布式光伏集群的动态等值建模方法。首先,采用谱聚类算法对分布式光伏集群进行多机等值建模。以光伏发电系统的典型动态参数作为分群指标,引入谱聚类算法对该指标进行分群。其次,进行聚类后光伏电站群组的参数聚合和网络参数等值计算,建立了光伏集群聚类等值模型。针对聚类等值模型的精度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非机理等值建模方法,对光伏集群详细模型的外特性进行非线性拟合。基于改进IEEE33配电系统,对比了详细模型、聚类等值模型和非机理模型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非机理模型比聚类等值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3)研究了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有源配电网的动态仿真算法。首先,详细分析了经典数值积分算法的数值特性及数值稳定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有源配电网呈现出的强刚性、强非线性等特征,提出了一种非迭代的二级半隐式龙格库塔(Two-stage Semiimplicit Runge-Kutta,2s-SIRK)数值积分算法求解动态仿真模型中的微分方程组(Differential equations,DEs)。其中,提出了综合考虑数值稳定性、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的参数优化策略和自适应雅克比矩阵更新(Adaptive Jacobian Matrix Update,AJMU)策略,改进了2s-SIRK的数值性能,兼顾了数值稳定性和计算效率。最后,分别基于改进的IEEE33配电系统和安徽金寨实际配电系统,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杨雪[5](2020)在《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故障特性分析及保护方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长足发展,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具有供电质量高、电能变换次数少、便于分布式微源接入等优势,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发生短路故障时,直流配电系统故障电流迅速上升,且直流故障电流没有自然过零点,对电力电子器件安全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这要求保护技术根据复杂的故障暂态特征可靠、有选择地快速隔离故障区域,维持低压直流配电系统高可靠运行。目前,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分析和保护研究面临着分布式微源接入后故障暂态特征不明确、影响机理不清晰、保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本文以典型多端辐射状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直流配电系统故障特征数值计算模型,从变换器装置安全性和系统稳定性等层面对故障过程、故障特征、保护原理、保护判据、门槛整定、保护流程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故障分量和突变极性的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短路故障时三端口谐振变换器暂态特性。提出了基于三端口谐振变换器的分布式微源接入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拓扑结构。针对极间短路和单极接地故障进行研究,定量分析三端口谐振变换器和VSC变换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的故障机理和特征,明确故障电流峰值和严重电压跌落的发生阶段。同时,研究了三端口谐振变换器不同工作模式和系统参数对故障特性的影响。第二部分,从系统层面研究了多端辐射状直流配电系统区内、区外发生短路故障时暂态电气量特征差异。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研究了多端辐射状直流配电系统不同位置发生短路故障时电压突变量和电流突变量特征。并考虑了系统参数、负荷和分布式微源等因素对故障特征的影响。同时,对短路故障时变换器暂态高频阻抗进行等效计算,讨论了系统不同故障工况下暂态高频阻抗特征差异,研究了叠加定理的适用频段。为保护原理提出、保护判据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结合高频故障分量和突变极性特征提出一种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方案。在变换器短路故障数值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电流微分作为故障检测判据,在系统暂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高频故障分量和突变极性作为故障识别判据,提出直流配电系统的保护方案,并给出保护判据阈值的整定原则。利用PSCAD仿真软件和RT-LAB实验平台搭建多端辐射状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该保护方案能够快速可靠识别短路故障线路,并具有较好的抗过渡电阻能力。
王俊家[6](2020)在《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负荷分析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从深度参与ITER计划,到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建设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项目(CFETR)逐步展开,我国核聚变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核聚变装置的高效运行与其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密切相关。本论文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功能需求、稳态性和脉冲性核聚变负荷模型分析及其电压稳定性研究、基于大功率磁体电源负荷的脉冲配电网运行机理等方面探讨了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网络设计及其运行控制的特殊性,提出了新的分析思路及方向。基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网络设计的基本框架及理论基础,总结归纳了 4类主要负荷,分别依据其容量及其性质确定对应配电网络配置。针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展开分析,确定了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提出了基于各类计算包括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计算和冲击性负荷验算确定配网结构设计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设计思路。以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中常规负荷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单台感应电动机铭牌数据转化为动态机理模型对应参数的辨识方法,并通过典型负荷的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连续潮流法解析了不同负荷模型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电网络电压静态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影响。从机理上分析了系统电压暂态失稳的主要原因,基于时域分析法计算及仿真确定了故障清除时间和母线功率因数是影响电压暂态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中磁体电源系统和PSM辅助加热电源系统两类典型脉冲性负荷进行了负荷模型分析,建立了基于微粒群算法磁体电源系统的自恢复冲击负荷模型和PSM辅助加热电源综合负荷模型。通过EAST装置中磁体电源负荷现有数据验证了自恢复冲击负荷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综合模型的适用性。提出基于出口短路容量的稳定性指标,并以此为依据采取提高稳定性的可行性控制措施,为实时监测聚变装置配网电压稳定性提供理论及可操作性基础。围绕随机性大,功率高且功率因数极低的磁体电源负荷进行了其与配电网络交互时的全面分析,以短路比为参数提出了变流器运行时对配电系统的配置要求,基于量化多变流器间运行影响程度,提出降低各变流器间相互影响解决方案。全面解析变流器配电系统配置对变流器运行工况如换相缺口和谐波电流产生等影响,利用EAST模型验证了现有配电网络与极向场变流器交互制约关系。提出避免谐振过电压和抑制低次谐波放大的配网侧控制策略,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电网络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功能需求出发,对比了 ITER配电网络设计方案及负荷分析,依据设计流程搭建了 CFETR 220kV变配电网络基本框架,通过相关稳定性计算从理论上确定配电网络的基本参数,并基于ETAP12.6.0仿真软件的潮流及短路计算校验了负荷分配及无功补偿方案的可行性。
王录,郎定川,张海奇,李睿[7](2019)在《大功率测控装备交流用电特性分析》文中提出针对近年来大功率卫星测控通信装备(TT&C)在供配电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阐述供配电网、用电设备为保证电能质量需要遵守的相关标准,详细分析交流供电系统瞬时功率的波动特性;然后,以某型精密跟踪脉冲雷达为例,侧重分析大功率TT&C装备交流电能的使用方式和特性,说明各类型交流电能使用方式及耐受供电电压跌落的能力,纠正TT&C装备必须始终保持交流供电零中断不全面认识;最后,提出大型TT&C装备电源分系统设计阶段的基本要求和TT&C装备交付用户时需要向供电系统提交的技术性能参数,从而确保科学合理地设计供配电系统,实现TT&C装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叶仕磊[8](2019)在《基于电容分布配置及故障分区策略的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处理》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分布式发电、直流储能以及直流负荷的广泛应用,直流配电技术凭借其功率传输灵活、电能转换损耗低、线路输送容量大等优势受到业内广泛关注。直流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后,线路电流骤升,若不能迅速阻断故障回路并隔离故障点,将导致全网电压跌落,危害换流设备安全运行,甚至导致全系统长时间失电。直流故障发展的速度在毫秒级,因此对于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处理,包括故障检测、故障隔离以及故障恢复,有较高的要求。本课题针对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处理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首先,对比论证了不同类型换流器对直流配电系统的适用性,并通过分析直流配电系统的故障特征,提出对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处理的整体技术要求。其次,针对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直流配电系统在故障后全网电压迅速跌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线路首端电容分布配置的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处理方案。通过将换流器直流侧稳压电容分布配置,限制了全网电压跌落和过电流水平。分析了该方案在功率突变和线路故障情况下的暂态特征,并据此设计分布电容参数。讨论了该方案下的保护判据设定以及断路器相对位置等影响。最后,针对采用故障自清除换流器消除故障电流的直流配电系统,为解决健全网络失电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二极管的自动故障分区方案和故障定位方法。电力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使直流配电系统在故障发生后自动分区,减小故障影响范围。针对二极管故障分区下特有的故障特征,提出集成保护方案,以及各处保护装置的过电流判据、集成保护的故障定位方法以及二极管故障分区方案的技术适用性。本文所提方案有利于减小故障影响范围、加快故障后系统恢复,提高了健全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理论分析与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夏连成[9](2016)在《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中存在着电能波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压跌落问题的具体原因以及各种危害和及时处理的具体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且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向,从而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具体的相关内容的研究。
邢焕宇[10](2015)在《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供电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电能安全的运行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在电网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其运行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本文主要分析了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选煤厂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压跌落成因分析 |
2 电压跌落抑制方法 |
3 电压补偿方案设计 |
3.1 容量设计 |
3.2 外形设计 |
4 工业试验 |
5 结语 |
(2)配电网DFACTS设备的交互影响及协调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配电网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 |
1.1.2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DFACTS设备交互影响研究现状 |
1.2.2 DFACTS设备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多个并联逆变器之间的交互影响分析 |
2.1 引言 |
2.2 相对增雌阵原理RGA |
2.3 多台逆变器并网模型 |
2.3.1 单台逆变器的诺顿等效模型 |
2.3.2 多台并联逆变器的控制结构 |
2.4 基于RGA原理的并网逆变器交互影响研究 |
2.4.1 多台逆变器并网系统的RGA矩阵 |
2.4.2 逆变器交互影响与频率的关系 |
2.4.3 逆变器的交互影响与控制器及电网参数的关系 |
2.4.4 仿真验证 |
2.5 降低逆变器交互影响的协调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电网中DSTTCOM和TCSC间的交互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含有DSTATCOM和TCSC的单负荷无穷大配电系统模型 |
3.2.1 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 |
3.2.2 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CSC) |
3.2.3 装有DSTATCOM和TCSC的单负荷无穷大配电系统模型 |
3.3 基于RGA法分析DSTATCOM和TCSC间的交互影响 |
3.4 交互影响仿真分析 |
3.4.1 设计DSTATCOM和TCSC的控制器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5 DSTATCOM和TCSC的协调控制策略 |
3.5.1 协调控制器的设计 |
3.5.2 协调控制器的时域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种DFACTS设备协调控制策略 |
4.1 引言 |
4.2 装备多种DFACTS设备的双路电源馈线配电网 |
4.2.1 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 |
4.2.2 固态切换开关(SSTS) |
4.2.3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 |
4.3 SSTS、DSTATCOM和UPQC的协调控制策略 |
4.3.1 DFACTS设备协调控制的依据 |
4.3.2 DFACTS设备协调控制策略 |
4.3.3 电压跌落检测 |
4.3.4 协调控制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储电系统的光伏发电并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
1.2.2 储能系统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光储联合并网的电压调节特性 |
2.1 光伏发电系统特性分析 |
2.1.1 光伏发电原理和模型 |
2.1.2 MPPT控制原理 |
2.1.3 光伏逆变器的暂态拓扑结构 |
2.2 储电系统特性分析 |
2.2.1 蓄电池工作原理及建模 |
2.2.2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及建模 |
2.2.3 储电系统拓扑结构选择 |
2.3 含储电系统的光伏发电系统结构模型及电压调节仿真 |
2.3.1 含储电系统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结构及能量函数 |
2.3.2 含储电系统的光伏发电系统电压调节模型及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光储联合并网的配电网电压稳定裕度指标 |
3.1 暂态电压稳定判据及稳定裕度分析 |
3.1.1 现有判据1及稳定裕度指标 |
3.1.2 现有判据2及稳定裕度指标 |
3.2 电压—持续时间判据 |
3.2.1 定性评估的稳定判据 |
3.2.2 定量评估的稳定判据 |
3.3 考虑权重值的光储系统暂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构造 |
3.3.1 含光伏储电系统的稳定指标构建 |
3.3.2 光储发电系统的电压/无功灵敏度分析 |
3.3.3 基于权重值的光储系统暂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 |
3.3.4 暂态电压稳定指标计算流程 |
3.4 基于权重值的暂态电压稳定性仿真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光储协调的配网暂态电压稳定优化控制策略 |
4.1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无功控制研究 |
4.1.1 并网点光伏电系统功率输出特性分析 |
4.1.2 并网模式下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
4.1.3 逆变器发出无功约束条件 |
4.2 光伏—储电系统无功电压控制策略 |
4.2.1 光伏—储电系统并网点电压特性分析 |
4.2.2 光伏—储电系统电压控制策略研究 |
4.3 算例分析 |
4.3.1 算例说明 |
4.3.2 三相短路故障下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
4.3.3 光照强度突变下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分布式光伏集群等值建模及配电网动态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2.2 分布式光伏集群等值建模研究现状 |
1.2.3 有源配电网动态仿真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双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单机动态建模研究 |
2.1 引言 |
2.2 光伏发电系统核心组件模型 |
2.2.1 光伏阵列模型 |
2.2.2 DC/DC模型 |
2.2.3 并网逆变器主电路模型 |
2.3 光伏并网系统控制策略 |
2.3.1 MPPT控制 |
2.3.2 DC/DC斩波器控制 |
2.3.3 并网逆变器控制 |
2.4 适用于配电网动态仿真的光伏发电系统模型 |
2.4.1 光伏详细模型简化 |
2.4.2 光伏系统微分-代数动态模型 |
2.5 仿真验证 |
2.5.1 光照扰动下特性验证 |
2.5.2 电压波动下特性验证 |
2.5.3 连续扰动下特性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动态等值建模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谱聚类算法的分布式光伏集群聚类 |
3.2.1 光伏系统聚类指标选取 |
3.2.2 谱聚类算法基本原理 |
3.2.3 基于谱聚类算法的光伏集群聚类步骤 |
3.2.4 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标 |
3.3 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等值参数计算 |
3.3.1 基于容量加权法的光伏电站参数聚合 |
3.3.2 负荷和集电线路参数等值 |
3.4 聚类等值模型仿真验证 |
3.4.1 算例介绍 |
3.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基于DBN的分布式光伏集群非机理建模 |
3.5.1 DBN网络的构建 |
3.5.2 非机理模型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光伏集群接入的配电网动态仿真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有源配电网动态仿真算法架构 |
4.2.1 微分-代数方程组求解策略 |
4.2.2 传统数值积分算法及数值特性 |
4.2.3 经典数值积分算法及数值缺陷 |
4.3 半隐式龙格库塔数值积分算法 |
4.3.1 有源配电网动态仿真的特征及挑战 |
4.3.2 半隐式龙格库塔法的基本格式 |
4.3.3 2s-SIRK数值特性分析及参数优化策略 |
4.3.4 数值算例分析 |
4.4 基于2s-SIRK的配电网动态仿真流程 |
4.4.1 雅克比矩阵的构造 |
4.4.2 自适应雅克比矩阵更新策略 |
4.5 算例验证与分析 |
4.5.1 算例一:改进IEEE33 配电网 |
4.5.2 算例二:安徽金寨实际配电网 |
4.5.3 算例三:聚类等值模型与2s-SIRK方法综合性能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及项目参与情况 |
(5)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故障特性分析及保护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分析与保护方案研究现状 |
1.2.1 直流配电系统保护设计面临的关键问题 |
1.2.2 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分析研究现状 |
1.2.3 直流配电系统保护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思路与章节安排 |
1.3.1 工作思路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短路故障时三端口谐振变换器暂态特性分析 |
2.1 基于三端口谐振变换器的分布式微源结构介绍 |
2.1.1 基于三端口谐振变换器的分布式微源拓扑结构 |
2.1.2 光伏发电单元等效模型 |
2.1.3 超级电容单元等效模型 |
2.2 三端口谐振变换器极间短路故障暂态特性分析 |
2.2.1 含三端口谐振变换器的直流配电系统极间短路故障分析 |
2.2.2 极间故障暂态特性主要影响因素 |
2.2.3 仿真结果 |
2.3 三端口谐振变换器单极接地故障暂态特性研究 |
2.3.1 含三端口谐振变换器的直流配电系统单极接地故障分析 |
2.3.2 极地故障暂态特性主要影响因素 |
2.3.3 仿真结果 |
2.4 实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流配电系统短路故障暂态电气量特征分析 |
3.1 直流配电系统典型拓扑架构 |
3.2 低压配电系统电压和电流突变量极性特征分析 |
3.2.1 极间短路故障电压和电流突变量极性特征 |
3.2.2 单极接地故障电压和电流突变量极性特征 |
3.2.4 故障突变量极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5 仿真结果 |
3.3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短路故障高频阻抗特性研究 |
3.3.1 暂态高频故障信号来源 |
3.3.2 变换器高频等效阻抗模型及其验证 |
3.3.3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短路故障暂态高频阻抗比较研究 |
3.3.4 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高频故障分量和突变极性的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方案 |
4.1 保护方案设计框架 |
4.2 保护原理及整定计算 |
4.2.1 故障检测原理 |
4.2.2 故障识别原理 |
4.2.3 保护整定计算 |
4.3 保护方案 |
4.3.1 保护方案流程图 |
4.3.2 保护配合 |
4.3.3 故障隔离后保护与控制的配合 |
4.4 仿真与实验结果 |
4.4.1 仿真结果 |
4.4.2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负荷分析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概述 |
1.1.1 变配电需求概述 |
1.1.2 国内外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现状 |
1.2 变配电稳定性分析现状 |
1.2.1 电压稳定性能分析现状 |
1.2.2 脉冲性负荷与电网交互影响 |
1.3 选题背景和本文主要工作 |
1.3.1 本文选题的背景 |
1.3.2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托卡马克装置变配电功能需求分析及拓扑设计 |
2.1 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1 负荷种类分析 |
2.1.2 电压等级选择 |
2.1.3 配网结构需求分析 |
2.2 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结构方案设计 |
2.2.1 拓扑结构设计 |
2.2.2 无功补偿系统容量 |
2.3 计算及验证 |
2.3.1 潮流计算 |
2.3.2 短路电流计算 |
2.3.3 系统稳定计算及冲击负荷及谐波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托卡马克稳态负荷模型分析与电压稳定性研究 |
3.1 静态负荷模型 |
3.2 动态负荷模型 |
3.2.1 动态机理模型 |
3.2.2 铭牌参数辨识 |
3.3 静态稳定性分析方法 |
3.3.1 电力传输系统特性 |
3.3.2 静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
3.3.3 连续潮流法 |
3.3.4 算例分析 |
3.4 暂态电压稳定性机理研究 |
3.4.1 受端电压暂态失稳机理 |
3.4.2 感应电动机暂态稳定性 |
3.4.3 时域仿真法 |
3.4.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托卡马克脉冲及综合负荷模型与稳定性指标分析 |
4.1 托卡马克脉冲及综合负荷模型 |
4.1.1 动态非机理模型 |
4.1.2 磁体电源冲击性负荷模型 |
4.1.3 综合负荷模型 |
4.1.4 脉冲负荷模型算例 |
4.2 脉冲性负荷稳定性指标 |
4.2.1 基于出口短路容量的稳定性指标 |
4.2.2 极向场磁体电源负荷稳定性指标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功率磁体电源负荷交直流交互运行机理研究 |
5.1 交直流交互系统 |
5.1.1 交直流系统强度 |
5.1.2 多变流器相互影响 |
5.2 换相电抗对变流器运行影响 |
5.2.1 换相缺口 |
5.2.2 换相电抗对谐波的影响 |
5.3 谐振过电压及谐波放大 |
5.3.1 谐振过电压 |
5.3.2 系统谐振频率及放大倍数 |
5.4 算例分析 |
5.4.1 短路容量对电压缺口的影响 |
5.4.2 换相电抗与变流器运行间相互影响 |
5.4.3 谐波放大倍数 |
5.4.4 抑制谐波放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变配电站设计分析与研究 |
6.1 CFETR变配电系统方案结构设计 |
6.2 潮流及短路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大功率测控装备交流用电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关于电能质量国家规范和标准 |
2 交流配电电能输送的正弦波动特性 |
3 测控装备交流用电类型分析 |
3.1 全波形直供交流电源 |
3.2 斩波变流调整电源 |
3.3 直流再生型电源 |
3.3.1 整流再生型交流电源 |
3.3.2 整流再生型直流开关电源 |
3.3.3 降压整流型线性直流电源 |
4 测控装备电源系统设计与交付要求 |
5 结束语 |
(8)基于电容分布配置及故障分区策略的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直流配电系统故障特征及对故障处理的需求分析 |
2.1 不同类型换流器在直流配电系统的适用性分析 |
2.1.1 不同类型换流器 |
2.1.2 电网换相换流器和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对比 |
2.1.3 两电平和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对比 |
2.2 直流配电系统的故障分析 |
2.2.1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故障特征 |
2.2.2 两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故障特征 |
2.2.3 故障特征总结 |
2.3 直流配电系统的故障处理 |
2.3.1 总体要求 |
2.3.2 对直流断路器的技术要求 |
2.3.3 对故障限流的技术要求 |
2.3.4 对储能的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电容分布配置的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处理 |
3.1 直流配电系统电容配置方案 |
3.2 电容分布配置方案及其工作原理 |
3.2.1 系统配置 |
3.2.2 工作原理 |
3.3 电容分布配置的直流系统暂态特性分析 |
3.3.1 功率突变 |
3.3.2 线路故障 |
3.4 直流配电系统的电容配置方案对比 |
3.4.1 电容分布配置方案的参数设定 |
3.4.2 不同电容配置方案的对比 |
3.4.3 仿真验证 |
3.5 电容分布配置方案的故障识别与隔离 |
3.5.1 故障识别方法 |
3.5.2 断路器与分布电容的相对位置 |
3.5.3 桥式电路参数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二极管故障分区的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处理 |
4.1 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分区的意义 |
4.2 利用二极管的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分区 |
4.2.1 基本原理 |
4.2.2 供电可靠性分析 |
4.2.3 附加硬件及其电气应力分析 |
4.2.4 反并联二极管电路开关动作判据 |
4.3 利用二极管故障分区的直流配电系统保护策略 |
4.3.1 整体保护方案 |
4.3.2 过电流保护判据 |
4.3.3 故障定位方法 |
4.3.4 特殊情况的处理 |
4.4 仿真验证 |
4.4.1 线路故障仿真 |
4.4.2 不同潮流方向对故障分区的影响 |
4.4.3 故障定位方法验证 |
4.5 二极管故障分区方法的适用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选煤厂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研究[J]. 秦瑞军,宋国伟. 江西煤炭科技, 2022(01)
- [2]配电网DFACTS设备的交互影响及协调控制[D]. 徐雄. 山东大学, 2021(12)
- [3]基于储电系统的光伏发电并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D]. 杜坤泽.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4]分布式光伏集群等值建模及配电网动态仿真[D]. 刘伟琦. 东南大学, 2020(01)
- [5]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故障特性分析及保护方案研究[D]. 杨雪. 湖南大学, 2020
- [6]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负荷分析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D]. 王俊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大功率测控装备交流用电特性分析[J]. 王录,郎定川,张海奇,李睿. 现代雷达, 2019(12)
- [8]基于电容分布配置及故障分区策略的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处理[D]. 叶仕磊. 天津大学, 2019(01)
- [9]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的分析[J]. 夏连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27)
- [10]配电系统电压跌落问题的分析[J]. 邢焕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