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用直升机适坠要求的研究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彭亮[1](2018)在《基于乘员生存性的机身结构适坠性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飞机结构的适坠性(Crashworthiness)是指飞机在发生坠撞事件时,机体结构保护乘员生命安全的能力。通过改进飞机的机身结构、客舱布局和内部设施等来改善飞机的适坠性能,可以在付出较小机体结构重量代价的条件下,显着提升乘员在坠撞事故中的生存概率。在我国大飞机项目的发展阶段,在适航审定初期向审定机构合理解释条款内容,提出符合性验证方法,开展基于乘员生存性的机身结构适坠性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对民机结构设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工作受某型机总体单位资助,以该机机身结构适坠性设计需求为研究背景,在梳理、分析国内、外适坠性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结构适坠性适航的含义、考核边界设定、取证方法、乘员损伤评估方法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将乘员损伤评估方法与有限元分析技术相结合,以乘员生存性为设计目标,从金属机身结构部件适坠性设计、破坏模式控制、结构优选、复合材料机身结构的适坠性建模与评估方法等方面对机体结构适坠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如下:1.基于人体伤害指标,考虑乘员过载与作用时间,提出了基于乘员生存性的民机结构适坠性设计与评价概念。通过研究适坠性相关适航性要求、咨询通报(AC)、解释条款等技术文件,梳理了适航条例对结构适坠性的要求和人体的伤害指标;基于可生存事故概念提出运输类飞机设计与验证需求,结合国外研究机构关于机身坠撞的试验研究成果与民机可生存事故累计频率分布统计结果,研究了机身结构坠撞载荷边界条件的选取方法,提出了基于乘员生存性的结构适坠性设计与评价概念。2.构建了以乘员损伤状况为评价依据的机身结构适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人员生存性的某型金属机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案。结合前述人体伤害指标,以某型机含假人-座椅系统的机身舱段结构坠撞数值模拟结果为例,建立了以乘员伤害条件为核心的机身结构适坠性分析方法,并通过该方法研究了立柱角度、立柱构型、结构重量等结构参数对机身抗坠撞性能的影响;通过将上述影响规律与结构适坠性适航损伤评估指标相结合,评估了不同坠撞工况下的乘员损伤情况;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金属机身适坠性的设计思路和结构抗坠撞优化设计方案。3.建立了一套考虑应变率影响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分析方法,提出了提高复合材料机身结构适坠性的设计方案。基于复合材料机体结构适坠性设计需求,并针对复合材料机身结构坠撞计算平台缺乏的问题,首先通过引入应变率强化因子,建立可以表征应变率影响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材料本构模型,并通过与典型试样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确认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而基于该材料模型建立了典型复合材料民机机身框段结构坠撞数值模型;考虑复合材料蒙皮铺层、立柱结构铺层构型等结构设计因素对于机身框段坠撞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针对复合材料机身结构的抗坠撞设计方案。
荚淑萍[2](1996)在《国外直升机适坠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国外直升机适坠性设计准则研究的近期情况、适坠性设计的系统方法,初步设计中的适坠性优化设计等问题。
周华志[3](2017)在《直升机抗坠毁吸能结构设计、分析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直升机腹部结构不仅是直升机机身结构的组成部分,还是直升机抗坠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起落架系统和座椅一起起到保护乘员及设备安全的作用。在直升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坠落时,起落架可能无法及时放出,而直升机客舱中的座椅能够起到的保护作用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直升机腹部结构是最能起到缓冲吸能作用的结构。在直升机抗坠毁结构中使用轻质的具有高吸能能力和缓冲能力的吸能元件,是提升直升机乘员及设备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而褶皱芯材夹层板就是一种吸能效率高,缓冲效果好的轻质结构。本文以直升机腹部的节点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褶皱芯材夹层板以及波纹腹板梁,提高了直升机腹部结构的缓冲吸能能力。褶皱芯材夹层板属于夹芯板结构的一种,具有夹芯板结构比强度高、比刚度高、承弯性能好等优点。但其结构复杂,几何参数多,成型时不可避免会出现缺陷。本文根据缺陷形成原因,将褶皱芯材的缺陷分为壁板形状缺陷和壁板局部缺陷两种,并提出了随机节点偏移法来对缺陷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褶皱芯材夹层板吸能性能的数值仿真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褶皱芯材缺陷、材料屈服及屈曲导致的材料非线性、褶皱芯材自接触及与面板接触导致的边界非线性及褶皱芯材自身大变形导致的几何非线性等问题。通过将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后,对褶皱芯材的吸能能力进行了研究。与同材料、同面密度的蜂窝芯材相比,褶皱芯材表现出了更好的缓冲吸能性能。采用褶皱芯材夹层板替换典型节点结构中的蒙皮和地板,设计了褶皱芯材夹层板+交叉薄壁梁型式的节点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坠撞仿真研究。经研究发现,褶皱芯材夹层板的采用提升了直升机腹部结构的缓冲吸能性能。为在缓冲吸能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结构质量,需对直升机腹部节点结构进行褶皱芯材夹层板几何参数优化设计。针对多组不同褶皱芯材夹层板几何参数,完成了节点结构的坠撞仿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节点结构坠撞过程中峰值载荷、参考点速度最大值与各几何参数之间的代理模型。在代理模型精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以结构吸能能力不低于典型节点结构为约束条件,对节点结构中的褶皱芯材夹层板几何参数进行优化,以获得最轻的结构质量。经优化,结构质量下降了11%。在最优褶皱芯材夹层板的前提下,将节点结构中的交叉薄壁梁结构替换为交叉波纹梁结构,进一步降低了节点结构的结构质量,提高了结构的吸能性能。本文中所有结构的建模和分析都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完成。采用Python语言编写了大量的ABAQUS有限元前处理及后处理程序,实现了节点结构的参数化建模和后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仿真分析的效率。此外,通过这些程序将mode FRONTIER优化软件与ABAQUS有限元软件集成,实现了节点结构的批量建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敏感度分析和代理模型的建立,并进行了优化。
吴希明[4](2012)在《直升机技术现状、趋势和发展思路》文中指出直升机具备其他飞行器无法实现的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和低速机动能力,能够在地形复杂的环境进行起降和低空飞行,独特的飞行特点决定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军民通用的航空器,直升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直升机产业是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高科技战略产业,具有知识密集、产业关联性强、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本文对国内直升机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国内直升机技术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结合国际直升机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直升机技术的发展思路。
曹喜金,刘忠,黄传跃[5](2007)在《世界直升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文中指出1907年11月13日,法国人保罗·科诺(Cornu)驾驶着自己研制的双旋翼直升机飞离地面30厘米,并持续了20秒钏,由此拉开了直升机发展的百年历史。1939年,直升机先驱西科斯基研制出人类第一架实用直升机——VS-300,世界直升机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直升机诞生100年的今天,世界直升机技术更加成熟,直升机应用更加广泛,全世界在役直升机超过50000架,成为世界各国军事武器装备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忻志明[6](1994)在《军用直升机适坠要求的研究与发展》文中提出 越南战争的经验表明,虽然直升机的战场损失率仅为1.2架/万架次,低于固定翼飞机,但是其驾驶员死亡绝对数却相当高。这引起了军方对直升机乘员生存保护,特别是适坠毁生存设计和要求研究的高度重视。最先是美国陆航于1967年编制出版了《飞机适坠毁生存设计指南》(下简称《指南》),之后经数次修订为
章剑[7](2014)在《我国直升机抗坠毁试验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升机抗坠毁技术是直升机研制中的五大关键技术之一,而抗坠毁试验是验证这一关键技术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详细介绍了国外抗坠毁试验技术的发展,对国内近年来开展的抗坠毁试验技术研究工作进行了综合阐述分析,指出了今后我国直升机抗坠毁试验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与发展方向。
袁鹏[8](2014)在《民用飞机乘员伤害仿真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民用飞机的速度不断提高,载客量也在加大。除了飞机的速度、舒适度外,乘客更加关注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飞机的抗坠毁性能已经成为了飞机设计的重要方面。飞机的抗坠毁性能不仅包括飞机结构的耐坠撞性,也包括飞机坠撞过程中为乘员提供保护、防止乘员伤害的能力,其最终目标是保证乘员的安全,使乘员在飞行事故中身体各部位的伤害达到最小。国内外研究机构对于乘员损伤及其保护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各国民航管理当局都制定了相应的民航规章和技术标准,保证了飞机坠撞情况下乘员的安全性。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利用计算机进行乘员保护研究,开展一系列仿真模拟成为了一种可能。在民机适航审定工作中,与传统的试验相比较,基于仿真技术对乘员/座椅约束系统进行适航验证试验,成为了一种高效快捷、成本低廉的手段。因此,本文对乘员伤害模拟仿真技术及理论进行了介绍,采用MADYMO软件进行乘员伤害仿真模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人体生物力学和相关适航条款的研究,经过分析与综合得到了人体伤害评价标准,明确乘员安全运动包线,并就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乘员伤害适航审定指标,完善了符合实际应用的乘员伤害评价体系。(2)应用仿真分析软件MADYMO建立乘员伤害多刚体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具备坠撞条件下乘员保护模拟仿真和评价预测的能力。(3)以前期建立的假人/座椅约束系统仿真模型为基础,掌握乘员伤害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和关注点,开展一系列乘员伤害和保护的仿真研究,包括中国人体假人和Hybrid III假人的人体坠撞响应差异性研究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座椅优化方法研究。
余策[9](2014)在《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文中认为一、引言航空科学技术是关系国家安危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高技术,该学科涉及众多专业技术领域,技术综合性高,带动性强。随着电子、信息、材料、能源等专业技术的发展,航空技术的各个专业领域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考虑到对航空科学技术的各学科专业进行研究的工作量非常庞大,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科学技术发展年度报告在2006年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学科发展研究工作时就确定了分批进行重点研究的原则。
陈志富[10](2009)在《高性能直升机起落架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具有可收放抗坠起落架的高性能直升机是新一代直升机的发展趋势,航空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批先进的直升机已经投入使用。但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属于航空业界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基于这一现实,以串列式双腔油气缓冲器起落架为模型,综合考虑高性能直升机的使用环境和特点,对此展开系统研究。研究从高性能直升机的使用背景和使用特点出发,全面考察了双腔油气式缓冲器的受力情况,对全机力学模型和起落架力学模型进行了全面的数值分析;对直升机抗坠特性特别是起落架的抗坠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在起落架上采用抗坠套管进行辅助抗坠的概念;此外,论文还对直升机起落架的“地面共振”特性和可抗坠起落架的收放实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给出了三种抗坠毁起落架实现收放的运动简图;在ADAMS/Aircraft中建立了摇臂式抗坠起落架的数字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腔油气式缓冲器的某型直升机起落架可以满足常规着陆和硬着陆的要求,结合机体和座椅的抗坠设置可以满足抗坠着陆的要求,当采用抗坠套管后有助于实现直升机在高速坠撞情况下的抗坠毁着陆要求。
二、军用直升机适坠要求的研究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用直升机适坠要求的研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乘员生存性的机身结构适坠性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飞机结构坠撞试验研究进展 |
1.3 飞机适坠性数值仿真研究进展 |
1.4 飞机适坠缓冲材料及结构形式研究进展 |
1.5 民机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梳理 |
1.5.1 民机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研究现状 |
1.5.2 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概述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本文的创新点 |
2 基于乘员生存性的民机机身结构适坠性评价方法 |
2.1 民机机身结构适坠性相关条款梳理及分析 |
2.2 飞机坠撞事故分类 |
2.3 基于乘员生存性选取民机坠撞考核指标 |
2.4 基于乘员生存性构建民机结构适坠性评价方法 |
2.4.1 乘员损伤评估体系 |
2.4.2 民机结构适坠性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考虑乘员损伤的机身结构适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 |
3.1 机身结构建模与分析方法 |
3.1.1 机身结构坠撞数值计算方法 |
3.1.2 结构材料力学特征的描述 |
3.1.3 机身结构坠撞计算数据处理技术 |
3.1.4 机身结构建模及分析过程 |
3.2 乘员座椅约束系统耦合作用建模与分析方法 |
3.3 带假人全尺寸机身段建模与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乘员生存性的某型机机身结构坠撞响应分析 |
4.1 某型机机身结构坠撞数值仿真 |
4.2 某型机机身结构适坠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立柱角度对机身段适坠性能的影响 |
4.2.2 立柱构型对机身段适坠性能的影响 |
4.2.3 结构重量对机身段适坠性能的影响 |
4.2.4 立柱刚度对机身段适坠性能的影响 |
4.2.5 结论 |
4.3 带乘员全尺寸机身坠撞响应分析 |
4.3.1 未满载正常坠撞响应分析 |
4.3.2 满载正常及严酷坠撞响应分析 |
4.3.3 结论 |
4.4 某型机机身结构适坠性改进设计方案 |
4.4.1 改变人因条件提高机身适坠性的设计方案 |
4.4.2 改变机身结构提高机身适坠性的设计方案 |
4.4.3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复合材料机身结构适坠性初探 |
5.1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层合板应变率相关损伤数值模型构建 |
5.1.1 考虑应变率的本构关系 |
5.1.2 损伤模型 |
5.1.3 本构模型验证 |
5.2 复合材料机身框段结构建模 |
5.2.1 典型机身段构成 |
5.2.2 材料属性 |
5.2.3 接触设置与边界条件 |
5.3 机身坠撞性能分析 |
5.3.1 蒙皮铺层角度影响 |
5.3.2 立柱铺层角度影响 |
5.3.3 立柱构型影响 |
5.3.4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3)直升机抗坠毁吸能结构设计、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直升机抗坠毁概述 |
1.2.1 直升机适坠性定义 |
1.2.2 直升机抗坠毁结构 |
1.2.2.1 起落架系统 |
1.2.2.2 直升机机身 |
1.2.2.3 直升机抗坠毁座椅 |
1.2.3 直升机机身腹部结构 |
1.3 直升机抗坠毁结构研究现状 |
1.3.1 直升机整机/舱段抗坠毁研究 |
1.3.2 高吸能能力结构 |
1.3.2.1 薄壁管 |
1.3.2.2 多胞结构 |
1.3.2.3 波纹腹板梁 |
1.3.3 褶皱芯材夹层板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2 本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结构抗坠毁性能分析与优化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坠撞仿真理论基础 |
2.2.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2.2.2 动力学基本理论 |
2.2.3 准静态过程简介 |
2.2.4 显式动力学理论简介 |
2.2.5 非线性问题简介 |
2.2.5.1 接触问题简介 |
2.2.5.2 穿透距离及滑移距离 |
2.2.5.3 接触压力和穿透距离 |
2.3 夹芯薄板弯曲问题求解方法 |
2.3.1 夹芯薄板弯曲问题的基本假设 |
2.3.2 夹芯薄板弯曲问题的基本方程 |
2.4 褶皱芯材夹层板仿真技术及其理论基础 |
2.4.1 褶皱芯材几何建模 |
2.4.2 褶皱芯材夹层板网格 |
2.4.3 褶皱芯材缺陷仿真 |
2.4.4 褶皱芯材夹层板面板及面板与芯材连接仿真 |
2.5 抗坠毁结构优化理论基础 |
2.5.1 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简介 |
2.5.2 RSM代理模型 |
2.5.3 AnisotropicKriging代理模型 |
2.5.4 NSGA-Ⅱ遗传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褶皱芯材夹层板压缩吸能性能仿真研究 |
3.1 引言 |
3.2 褶皱芯材夹层板芯材构型及参数 |
3.3 褶皱芯材夹层板准静态压缩吸能性能数值仿真研究 |
3.3.1 褶皱芯材缺陷仿真 |
3.3.2 M型褶皱芯材夹层板数值仿真模型 |
3.3.3 V型褶皱芯材夹层板数值仿真模型 |
3.4 褶皱芯材夹层板数值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
3.4.1 V型褶皱芯材准静态压缩吸能性能试验 |
3.4.2 V型褶皱芯材夹层板数值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
3.4.3 M型褶皱芯材夹层板数值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
3.4.4 褶皱芯材网格密度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
3.4.4.1 M型褶皱芯材网格密度影响分析 |
3.4.4.2 V型褶皱芯材网格密度影响分析 |
3.5 褶皱芯材夹层板准静态压缩吸能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直升机腹部节点结构缓冲吸能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典型直升机腹部节点结构坠撞数值仿真 |
4.3 褶皱芯材夹层板+交叉薄壁梁型式的节点结构设计 |
4.3.1 褶皱芯材夹层板+交叉薄壁梁型式的节点结构 |
4.3.2 褶皱芯材夹层板+交叉薄壁梁型式的节点结构坠撞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直升机腹部节点结构中褶皱芯材夹层板的几何参数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节点结构中褶皱芯材夹层板几何参数优化数学模型 |
5.3 敏感性分析 |
5.4 优化方案 |
5.4.1 优化流程 |
5.4.2 代理模型 |
5.5 优化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直升机腹部节点结构中交叉梁结构的结构型式优化 |
6.1 引言 |
6.2 波纹腹板梁简介 |
6.3 波纹腹板梁数值仿真验证算例 |
6.4 褶皱芯材夹层板+交叉波纹梁结构型式的节点结构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1.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7.1.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7)我国直升机抗坠毁试验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国外直升机抗坠毁试验技术发展 |
2 国内直升机抗坠毁试验技术现状 |
3 国内抗坠毁试验技术展望 |
1) 全机抗坠毁试验方面 |
2) 部件抗坠毁试验方面 |
3) 预先研究方面 |
4 总结 |
(8)民用飞机乘员伤害仿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乘员伤害耐受性 |
2.1 概述 |
2.2 乘员伤害影响因素 |
2.3 全身加速度耐受性 |
2.4 人体各部位耐受性 |
2.4.1 头部冲击耐受性 |
2.4.2 面部冲击耐受性 |
2.4.3 胸部冲击耐受性 |
2.4.4 脊柱伤害耐受性 |
2.4.5 下肢伤害耐受性 |
2.4.6 颈部冲击忍耐度 |
2.4.7 上肢伤害耐受性 |
2.4.8 腹部撞击耐受性 |
2.4.9 人体伤害评价尺度 |
2.5 乘员运动包线 |
2.6 飞机乘员伤害评价体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真分析软件及其理论 |
3.1 概述 |
3.2 多刚体动力学及其理论 |
3.2.1 刚体运动学(Kinematics of a Rigid Body) |
3.2.2 铰接体的运动学(Kinematics of Bodies Connected By a Joint) |
3.2.3 刚体运动方程(Equations of Motion) |
3.2.4 数值积分方法(Numerical Integration Methods) |
3.3 MADYMO软件及其应用 |
3.3.1 MADYMO简介 |
3.3.2 多体系统(Multi-body Systems) |
3.3.3 刚体(Rigid Bodies) |
3.3.4 运动铰(Kinematic Joints) |
3.3.5 体表面(Body Surfaces) |
3.3.6 安全带模型(Belt Model)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仿真建模流程及仿真验证 |
4.1 试验简介 |
4.2 仿真建模流程 |
4.2.1 系统设置 |
4.2.2 输出数据设置 |
4.2.3 假人的选择和定位 |
4.2.4 座椅建模 |
4.2.5 安全带模型的建立 |
4.2.6 接触的定义 |
4.2.7 模型初始工况的设置 |
4.3 结果分析与模型验证 |
4.3.1 仿真结果的比较 |
4.3.2 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航空座椅与乘员保护仿真研究 |
5.1 概述 |
5.2 中国体态假人与Hybrid Ⅲ型假人差异性仿真研究 |
5.2.1 中国体态假人的建立 |
5.2.2 中国体态假人坠撞试验 |
5.2.3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 |
5.2.4 结论 |
5.3 垂直坠撞试验优选分析 |
5.3.1 正交试验设计及其极差分析法 |
5.3.2 模型的建立及计算 |
5.3.3 正交试验设计 |
5.3.4 仿真试验计算及其数据处理 |
5.3.5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高性能直升机起落架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直升机起落架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 |
1.2.1 直升机起落架发展历史简介 |
1.2.2 直升机起落架发展趋势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4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工作布局 |
第二章 全机力学模型和起落架动力学数值分析 |
2.1 全机力学模型及坐标系的建立 |
2.2 主起落架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
2.2.1 主起落架模型及受力分析 |
2.2.2 尾起落架运动微分方程 |
第三章 “地面共振”特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基本假设和计算模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构建坐标系和计算模型 |
3.3 运动方程和状态方程 |
3.3.1 振动子系统的运动关系方程 |
3.3.2 状态方程及其解 |
3.4 起落架各系数的计算 |
3.4.1 起落架传递系数计算 |
3.4.2 起落架刚度、阻尼系数计算 |
3.4.3 平衡状态计算 |
3.5 计算及其分析 |
第四章 抗坠性与收放实现分析 |
4.1 抗坠性分析 |
4.1.1 全机抗坠性综合分析 |
4.1.2 起落架抗坠着陆分析 |
4.2 抗坠起落架的收放实现 |
4.2.1 直升机起落架的收放方式 |
4.2.2 直升机起落架的收放机构结构分析和运动分析 |
4.2.3 抗坠起落架的收放形式 |
第五章 起落架模型与落震仿真分析 |
5.1 分析方法和工具软件 |
5.1.1 DRI/KRASH 抗坠仿真分析软件 |
5.1.2 MSC.Dytran 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软件 |
5.1.3 MSC.ADAMS 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 |
5.2 在ADMAS/AIRCRAFT 中建立起落架模型 |
5.2.1 建立主起落架和尾起落架的模板(Template) |
5.2.2 建立起落架子系统(Subsystem) |
5.2.3 建立机身子系统(subframe) |
5.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5.3.1 高性能直升机适坠着陆设计包线 |
5.3.2 不同着陆条件下的落震仿真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和主要成果 |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军用直升机适坠要求的研究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乘员生存性的机身结构适坠性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D]. 彭亮.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2]国外直升机适坠性设计研究[J]. 荚淑萍. 直升机技术, 1996(01)
- [3]直升机抗坠毁吸能结构设计、分析与优化[D]. 周华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4]直升机技术现状、趋势和发展思路[J]. 吴希明. 航空科学技术, 2012(04)
- [5]世界直升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曹喜金,刘忠,黄传跃. 现代军事, 2007(11)
- [6]军用直升机适坠要求的研究与发展[J]. 忻志明. 国际航空, 1994(01)
- [7]我国直升机抗坠毁试验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 章剑. 直升机技术, 2014(04)
- [8]民用飞机乘员伤害仿真分析研究[D]. 袁鹏. 中国民航大学, 2014(03)
- [9]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A]. 余策. 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14
- [10]高性能直升机起落架动力学研究[D]. 陈志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