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文学理论上的巨大建树——兼评茅盾《文学上各种新派兴起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曾建辉[1](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刘霞云[2](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郑园园[3](2016)在《观念、知识与课程: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学教育的建构》文中提出作为对中小学生实施的国家课程的重要内容,文学教育体现了一个民族、国家在特定时代对世界的认知与把握,也代表了课程制定者对现实世界的审美想象,因而当文学被镶嵌在制度性框架之内时,它就具有了一种有形的疆界。人们在这种现实与想象交错的教育场域中对其进行知识的再生产,而其“制度性媒介”则成为生产和表现文学教育想象的最主要载体。本文旨在探究新文学在晚清民国时期观念与内涵的不断建构所带来的对国文教育知识体系的具体影响。从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着眼,本文研究的起止时间设定为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分为五个历史时段,力图在具体详细的历史语境中展现一幅相对完整的新文学知识体系在国文教育中逐渐建构与不断变革的历史图景。自1901年清末至1911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前,国文教育经历了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更为巨大而又深刻的变革,随着传统教育体制的整体性嬗变,“实学”开始成为培养国家“有用之才”的重要课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清末实用主义对中国传统教育带来的重要冲击外,社会结构的变动所导致的文学与语言的现代转型,成为左右语文教育历史进程的更为有力的因素,也是我们审视语文教育如何由传统转向现代的两个内在动因。在“新文学”进入教育改革者视野之前,传统文学内部已然开启了一段由“雅”向“俗”的演绎进程,这不仅得力于西方文学的外部影响,更是社会时代变迁在文学领域中的具体折射。国文教育从开始的拒“俗”,到有条件地接受“俗”,最终“雅俗共赏”的发展进程,折射出其背后“俗语”以及“俗文学”一步步由边缘进入社会文化中心的多方努力。1912年民国建立至1922年新学制颁布期间,国文教育经历了“国文”到“国语”,实用性向文学性的历史性变革。文学中被国家意识所遮蔽的“人”的觉醒,在这一时期成为文学的中心话语。在“科学”与“进化”文学观念的影响下,中小学文学教育体系焕然一新,包括新的文学标准下阅读系统的建构,写实主义文学理论下观察与描写等文学技术的强调,以及进化的文学史观的培养。而最终的文学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养成适应于时代的“健全之人格”。1922年新学制颁布至1929年暂行课程标准的实行,新文学经历了最为繁盛的二十年代,在这一阶段,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呈现出并驾齐驱的局面,共同推动了新文学教育的轨迹与方向。“真实”与“情感”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研究与文学争论的中心话语,在极大地丰富了新文学内涵的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教育知识体系的初步形成。在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下,1929年的国文课程标准中开始使用美学话语来表述学生文学素养的标准,同时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提出文学性的要求,比如“欣赏”与“试作”以及以作者为中心的阅读要求。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新文学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夹缝中继续前行,阶级性与民族性取代二十年代“情感”与“真实”的文学标准,“浪漫”精神在新文学中逐渐淡出,现实主义的内涵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典型性与大众性。在阶级观念与民族观念的共同作用下,国民政府加大了对学生及民众的语言培养力度,以期提高国民民族意识,促进全国团结统一,同时从社会科学修养的角度提出注重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树立以及创造“新语”“新文学”能力的养成的新要求。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民族情绪与民族意识高涨的特殊时期,新文学的中心话语由阶级性转移到了民族性问题,这一时期现实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是在历史使命的感召下开始“批判地接受”传统文学;第二则是以“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为契机,侧重文学形式的探讨以逐步构建完善的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弥补新文学运动以来偏重精神与实质的不足。以“抗战”与“建国”为主题的文学教育改革,加深了对固有文化的了解以增强民族自信,通过形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国文水平,凸显实用文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杨克敏[4](2014)在《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文中研究说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一门学科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学术史的追溯。相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界对自身学术史的梳理工作明显是缓慢而滞后的。从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外国文学学术史论着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并没有进入有些学者的学术视野。有的将其从外国文学学术史中一笔抹杀,有的将其作为附件并入该时期的翻译活动中。对于外国文学这门学科来说,这样的学术史显然是不完整的,还有待于完善。基于此,本文将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作为独立的考察对象,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新青年》、《小说月报》、《现代》、《西洋文学》、《民族文学》、《时与潮文艺》为经线,以中国现代社会的话语嬗变为纬线,在经纬交织中呈现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总体风貌,及其在中国百年外国文学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主要以梁启超、林纾、王国维为例,梳理外国文学研究在晚清的原初状态,以此作为引入本论题的铺垫。在晚清科学救国的国家话语下,梁启超在《清议报》上以日本政治小说为依托,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标志着外国文学作为话语对象在中国学界的首次登场,这预示着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功利色彩。王国维在《教育世界》上撰写的外国作家传记,既代表了中国百年外国文学学术史中的传记研究模式,也体现了独立于国家话语之外的个人美学话语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运用。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与其有着精神血脉上的延续,尤以民初孙毓修《欧美小说丛谈》最为明显。第二章分析一九一○年代中后期,在启蒙思想话语下,《新青年》对于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从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胡适的《易卜生主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等文章可以看出,《新青年》将外国文学作为批评话语,在外国文学中寻求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的的突破点。由此,进化文学史观、写实主义、欧洲中心主义成为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调。其中,周作人倡导“人”的文学观念,使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从晚清时期的“国家”话语向“人”的话语转变。由此,俄国文学与弱小民族文学研究,因为“人”的话语获得生机。所以,本章认为,《新青年》在一定程度上是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策源地。第三章主要以《小说月报》为例,梳理一九二○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概貌。在文学革命话语下,《小说月报》直承《新青年》的衣钵,成为继《新青年》之后该时段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小说月报》将俄国文学与弱小民族文学作为文学“为人生”的主要支撑,进一步落实了“人”的话语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运用。由此,形成了以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为中心、以俄国与弱小民族为代表的被压迫民族文学为主导的外国文学研究模式。此种研究模式代表着一九二○年代中国主流学界的外国文学观,成为建国后外国文学研究的优良传统,毛泽东称为之“鲁迅方向”。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式”的认识也在这里埋下了伏笔。第四章主要以《文学》、《现代》等刊物为例,梳理在多元话语并置下,一九三○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概貌。随着民族矛盾的激化,中国文学界的话语由“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的总体环境与西方人道主义传统发生断裂,战后新兴文学与尖端文学构建了此时外国文学研究的秩序。其中,《拓荒者》、《萌芽》等左翼刊物将苏联、日本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与此相对,李健吾之于福楼拜、叶公超之于艾略特等经典作家研究的出现,则显示了一九三○年代革命阶级视角之外,学理层面上外国文学研究的实绩。《现代》这份具有左翼与自由主义双重视角的“非同人”刊物,以“现代”意识绘制了世界文学的图景。此外,《文学》关于“文学遗产”的争论,使莎士比亚成为研究热点。第五章主要以《西洋文学》、《民族文学》等刊物为例,梳理在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的不同话语背景下,一九四○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概貌。周立波在解放区鲁迅艺术学院的外国文学讲稿,预示了出《讲话》精神的要领;《西洋文学》在沦陷区的刊发,成为战争年代处于孤岛上人们重要的精神慰藉;国统区的《战国策》、《民族文学》力主战时文化重建,以叔本华、尼采学说为主要话语,倾力易卜生、歌德等的研究,则凸显了国统区另类的外国文学研究;《时与潮文艺》展示了学院派研究的特征,是此时段外国文学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而集中的一个刊物。第六章主要从总体上分析民国学人对外国文学研究探讨。在民国文学期刊刊载的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学者不但对外国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够高屋建瓴地对外国文学研究本体进行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九二○年代,茅盾与郭沫若关于外国文学介绍与研究的争论,使外国文学研究的合法地位得以确立。一九三○至一九四○年代,“怎样研究西洋文学”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总的看来,此时的外国文学研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普及外国文学常识的启蒙阶段,而且已经进入了学术研究的层面。
王嘉良[5](2013)在《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与茅盾的文化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茅盾的评价,学术界还存在分歧,而茅盾的思想与创作的确也存在着复杂现象,对此只有将其置于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考量,才能作出准确估价。受制于特定文化语境,茅盾形成"矛盾"人生和独特的作家角色定位,遂有其在文学和政治的交错中潜行的创作,且颇有作为;其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和由此形成的创作"模式"虽不无局限,但见出总体上的历史合理性,并作出了相应建树。
程春梅[6](2012)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探讨中国20世纪百年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如何与政治合谋走了一条迂回曲折的衍变之路。贞节观念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社会群体给予“贞节”的解释是不同的。笔者从古代至20世纪文学的阅读经验中发现,贞节观念从古至今的衍变说明了它身上承载了很多文化、政治、社会心理等复杂内容,贞节观念已经不仅代表贞节本身,而且是影响与制约社会上男女两性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自从20世纪初中国打开国门与世界潮流接轨开始,文学中的贞节观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也有了曲折辗转的衍变历程,贞节观念的这种衍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时期、不同的社会风气中呈现出复杂各异的面貌。论文在第一章中主要是回顾东西方贞节观念的历史衍变过程,从历史上来梳理贞节观的来龙去脉。中国、日本、印度、伊斯兰教国家等东方国家历史上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对贞节观念的高度重视,并由此形成了相应的婚姻制度及各种与贞节有关的习俗,有的甚至绵延至今。西方国家大多受基督教等宗教影响,历史上也曾经有严酷的贞节制度,但随着西方启蒙运动、思想解放及性解放运动带来的影响,贞节的绳索逐渐松绑,西方人突破了贞节观对人情欲的束缚,获得了崭新的男女两性关系。当20世纪初西风东渐,慢慢地贞节不再成为一个全球性太过沉重的话题,东方社会也逐渐摒弃了严酷的贞节制度,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性关系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第二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初期至五四时期贞节观念上历史的觉醒,人们打破性禁忌的坚冰,从理论批判到文学形象的塑造,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揭示传统贞节观的劣根,宣传西方新的性解放思想,一潭死水开始初泛微澜。在这其中,最突出的是清末狭邪小说等世情小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中所体现出的这种世纪初贞节观念的变化。狭邪小说中以妓院为中心描摹世态,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封建道德传统相左的思想倾向。鸳鸯蝴蝶派小说很多已把男女的婚姻自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大量表现年轻人挣脱封建传统礼教桎梏的艰难,展示了当时小市民的婚恋观、贞操观,他们既不满于父母专制的包办婚姻,又希望获得父母恩准他们的自主婚姻,既渴望婚姻自由不容人干涉,又不能像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青年人那样理直气壮地宣告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鸳鸯蝴蝶派小说是新旧交替时代青年的情感真实写照。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现代文学30年中除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之外的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状况。如果说激情飞扬的五四时期令千百年来由根深蒂固的传统贞节观念一统天下的中国社会死水微澜的话,那么这30年表现出来的便是勇敢的反抗与犹疑徘徊双重奏的30年,现代文学中的贞节观念表现出的极为复杂的情态是其他时期所不能比拟的,而且总体来说,男女作家们在表现这一主题时遵循了非常不同的创作思路。面对传统中国典型的贞节观念造成女性的千年苦难,角度的不同认识的不同使男女作家在对题材的把握上也存在差异。男性作家往往从客观的角度深刻地揭示这种苦难的社会根源,而女性作家往往会以感性的笔调,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抒写这种苦难的哀痛。另一方面,男性作家笔下那些被传统贞节观束缚的女性大多数是弱者形象,是无法自救逆来顺受的可悲可怜的社会牺牲品,而在女性作家笔下,这些受害者往往表现出顽强的个性,惊人的生命力,她们的抗争闪耀着追求人性的精神光辉。从作家本身的贞节观念来看,现代文学中男性与女性作家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男性作家受社会整体上男性中心主义习惯思维的影响,他们一面表现着传统贞节观压迫下女性的悲苦,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却不自觉地在赞美维护这种贞节的观念,所以有时候他们的贞节观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态度。而相对来说,女性作家对传统贞节观的反抗性更为强烈,态度更为坚定。第四章主要梳理了贞节观从革命文学开始经过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发展到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这一长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新的畸变现象,这种畸变直到文革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便是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革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文学写什么不写什么不断受到规范,开始追求女性的忠贞纯洁,爱情是有小资情调的不能提,性是有伤风化的东西不能表现,那些追求性解放的女人便是落后的反动的,当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并取得了政权之后,性的正面描述就基本消失了,这部分地是缘于男权主义与极左政治相结合给文学中贞节观带来的深刻影响。20世纪的文学从最初赞美勇敢猛烈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的现代女性,到此时竟然出现了极端的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学创作规则,这种变化的答案就隐藏在20世纪中国走的现实道路中。革命,抗战,救亡,就存这为拯救国家危机进行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文学逐渐地失去了独立存在的空间,变成了革命工作的一部分,即变成了革命的宣传工作,因而不可避免地,中国20世纪文学进入了很长时间的与政治纠结在一起受规整的发展时期,它严重地受到政治的制约,深刻地反映着政治对它的严格要求,20世纪文学由此走上了深具中国特色的贞节观念与政治合谋的曲折衍变之路。第五章论述的是新时期文学如何对贞节观进行再度的反省。在古代传统与革命传统双重影响下的新时期文学又接受了一场西方思想的启蒙,极端保守的贞节观念得到了松绑,但松绑并不意味着一下子就彻底获得解放,这个过程中有不断的迂回曲折。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求稳定不求激进,所以对于些在贞节观念上表现新锐的作品往往会采取规训的方式以期减少思想影响。但社会毕竟是从极端的一元慢慢趋向多元发展,不同的音调开始获得发声的机会,尽管这样的一些突围不断的受到来自主流的批判与规训,但并没有阻挡作家们从小心翼翼到义无反顾的突围,直到走向另一个极端:性泛滥,特别是1990年代后被认为是一个欲望叙事的时代,这是新时期文学中贞节观发展的另一种走向。总体来看,在20世纪初在国门开放、人心思变的五四前后以及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时期,知识界流行的是谴责封建贞节观残害中国女性的罪恶史的文学表达,新知识分子憎恶封建贞节观,他们与当时流行于西方的性解放思潮相呼应,拥有较为开放的性观念。但毕竟古老的因袭沉重而顽固,在社会的下层以及保留着古老传统的封建大家族里,这股清新的风气吹来后仅现若有若无的涟漪,前者表现在大量描写农村贞妇惨剧的新文学作品中,后者体现在凌叔华等作家描写“高门望族精魂”的一系列作品中。另一方面,从左翼文学开始便已经埋下了“禁欲”的种子,到了延安文学、建国初社会主义文学时期我们会看到“解放”的婚姻观念与“保守”的性观念并存,“禁欲”因为有严酷的战争而获得了“正当”的理由。我们能看到对婚姻自主、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宣传作品,但已经很少看到对爱情的叙说,更少看到对情欲的描写,人们把这些个人的情愫都抛在一边,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到了统一思想有利于取得革命胜利的政治洪流中。这时连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主人公都极少出现,主人公变成了英雄的工农兵,而这些没有接受过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启蒙的工农兵主体所尊崇的贞节观念仍然是传统的。这种状况在新时期文学中得到了反拨,甚至又发展到了另一个性泛滥的极端。但实际上对这种所谓“性泛滥”我们也勿需用“全民道德沦丧”的惊呼来简单粗暴地进行否定。因为在社会转型期,泥沙俱下,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在一种纷繁的现象背后,我们能觉察到那种生机与死寂并存的尴尬。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贞节观的角度切入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打通了20世纪文学中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研究脉络。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贞节观深深地与政治相纠结的发展轨迹,对这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做整体研究是本文倾力进行的重点所在。二是迄今未见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完成的对贞节观念在20世纪文学中的衍变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因此本论文在理论视角和研究对象方面有突破。三是本论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综合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大的人文社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进行文学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突破。
朱智秀[7](2008)在《《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选集·导言》研究 ——以《小说选集》编选者的作用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以下简称《大系》)是1935年至1936年初由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发行的一套丛书。这套丛书共十卷,包括理论、作品、史料三大部分,对“文学革命”以来“第一个十年”(1917—1927)新文学发展的状况做了全面的总结,既保存了大量有重要价值的文学史料,又对新文学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在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在,这套丛书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之作,对这一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它所保留的丰富多样的文学史料又使它成为文学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它在文化和文学发展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甚至被奉为文化出版和文学研究方面的“经典”。本文在全面考察和梳理了《大系》出版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大系》研究中各卷的“编选者”在成功编辑《大系》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选择了在20世纪文学发展中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小说”这一文体的三篇《小说选集·导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求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总体来说,本文以《大系·小说选集·导言》为研究对象,以编辑理论、文艺理论等为指导,通过对《大系·小说选集·导言》中反映出的编选者的编辑思想和文学观的具体探讨,集中研究了《小说选集》的三位编选者茅盾、鲁迅、郑伯奇的重要作用。本论文内容共有七章:第一章在对研究对象《大系·小说选集·导言》所存在的整体《大系》进行了简单介绍之后,简要阐述了与《大系》和《小说选集·导言》研究相关的“历史文化语境”,回顾了自出版以来《大系》研究的主要成果,发现了《大系》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提出了自己研究的角度——“编选者”研究。第二章主要从《大系》的特殊编辑方式方面入手从理论上探讨“编选者”研究的可行性。《大系》的编辑方式很早就被出版界概括为“文选+选本导言”的模式,“文选”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编辑方式,成功的“选本”往往蕴涵着编选者的编辑思想和价值观、文学观等重要内容,而“选本导言”则常常集中反映编选者这些方面的精神内涵。由于主编赵家璧的独特设计,《小说选集·导言》很好地完成了对第一个十年小说创作总体“评述”的工作,这是对传统“导言”作用的开拓,也是我们从《小说选集·导言》研究编选者精神内涵的内在依据。第三章主要对三篇《小说选集·导言》的内容做了概括的介绍,为后面的研究做铺垫。第四章从三篇《小说选集·导言》的具体内容入手,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找出三篇《小说选集·导言》体现出的共性,对其中反映出的编选者相同的“新文学”观做出概括,并对他们“文学观”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第五章主要对三篇《小说选集·导言》的批评成就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第一节从第一个十年小说批评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它们在“小说批评史”上的地位;第二节对茅盾的《小说一集·导言》的主要批评成就进行了阐述,指出其对“第一个十年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传统”进行总结的作用;第三节对郑伯奇的《小说三集·导言》的主要批评成就进行了阐述,发现了他以茅盾的《小说一集·导言》写作结构为参照进行《小说三集·导言》的写作,为创造社争取与文学研究会“同等”的文学史地位的潜在心理,指出了他对“第一个十小说创作浪漫主义传统”做出总结的意义;第四节对鲁迅十分独特的《小说二集·导言》进行了“大师的批评”的认定并对《小说二集·导言》的批评特点和重要理论倾向进行了深入阐述;第五节集中概括了由编选者的文学观和批评特点所反映出的他们的编选原则,并对三篇《小说选集·导言》中的有建设意义的“小说”批评术语——问题小说、寄托小说、身边小说、变态性小说做出了理论概括。第六章重点对《小说选集》成为经典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五四时代”特殊的历史文化意义对《小说选集》成为经典的影响,并特别论述了编选者对这一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和进步的文化选择对《小说选集》成为经典的重要作用。第七章从当代文化语境出发对《小说选集·导言》进行审视并指出编选者的文化活动及其成就对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启示,结束全文。本文通过全面的论述,突出了《小说选集》编选者在参与编辑《大系》活动中的具体价值和重要作用,展示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成果,以求对《大系》研究有所促进。
李秀萍[8](2006)在《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和场域,现代文学制度是文学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不仅包括文学意识和表现形式的革命,也离不开现代文学生产体系和制度保障。现代文学所具有的职业作家创作机制,报刊的传播机制,读者的接受机制和文学社团的组织机制,文学批评的约束引导机制,文学的评奖和审查机制等,都是现代文学制度的重要内容,参与建构了现代文学的意义。现代文学制度有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在晚清时期初具雏形,20、30年代得到长足发展,40年代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现代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以下简称“文研会”)在以文学建设实施文化启蒙使命的根本宗旨指导下,在规范社团组织机制、推动作家队伍建设,引导文学生产和传播,策划文学论争与批评,影响文学接受等方面都对现代文学制度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所建立的文学制度模式不仅从制度层面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而且确立了现代文学制度的一些基本框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文学社团组织制度、职业作家创作制度、报刊丛书与传播制度、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等方面对文研会在现代文学制度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具体论述和剖析,并将这种剖析置于现代文学制度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其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予以宏观、动态的把握。 文学社团的组织制度是构成现代文学制度的重要环节,规范成熟的社团组织制度不仅有利于文学社团对文学生产的整体运作,而且对于扩大新文学的影响,为现代知识分子尽快赢取社会合法性地位,加快现代文学制度的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现代文学界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文研会以其组织制度建设方面的成熟规范,肩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由于有着鲜明的文化启蒙意图,虽然是文学社团,文研会却处处体现出社会文化组织的特点,秉承强烈的务实精神,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且自觉追求自身组织机构的完善。本文从文研会组织成员的社会活动背景、组织形式的社会化:前期的精心筹备、组织机构的规范化、包容原则和全局意识等方面对文研会的组织制度进行了全方位阐释。 在文学制度中,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文学生产体系中的决定性因素。在文研会成立之前,随着文学市场的出现,新式教育的推广,尤
石曙萍[9](2005)在《文学研究会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从社团内部发展史、人事史的角度对文学研究会展开论述。介绍了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以及部分成员的生平和创作,再现了文学研究会发起、成立和解体的具体经过。本论文对文学研究会的论述以刊物为重点,从刊物的发展过程、人事关系、编辑风格等几方面对《小说月报》、《文学周报》、《文学旬刊》、《诗》进行论述。本文认为文学研究具有一种结合岗位实践知识分子人文理想的精神,以叶圣陶为中心的白马湖作家群在文学研究会解体以后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精神。
周兴华[10](2005)在《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文中研究说明茅盾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事文学批评工作60年,留下了300多万字的批评文章。他的批评理念与批评活动,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内容,而且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不过,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看茅盾的文学批评,其意义便不止于文学事业本身,他在具体观点上呈现的“矛盾”表征一方面显示了时代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则折射出了茅盾的窘境和困惑,它所蕴含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思想史意义不容忽视。 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既表现在他的文学理念中,也表现在他的具体批评实践中。重“功利”而轻“学理”的观念导致了功能的放大和本体的缺失——观点变形摇摆,话题断裂转移,也导致了他的作家作品批评在艺术的“门外”与“门内”徘徊,在“我”与“我们”之间游移。这种轻重失衡、前后不一的“矛盾”,要具体的表达层面又体现为“表”与“里”的相悖——语气的冲突,暧昧的言说,有意的回避。它所形成的意味复调不仅透射出茅盾内心的困惑和迷惘,甚至还潜藏着价值的两极。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的出现,一方面源于他在“文学与政治”、“审美与实用”、“个人与集体”之间选择的悖论,一方面又与他在“职业与兴趣”、“位置与距离”、“身份与立场”之间不断调整又不断遇到阻拒的心理冲突有关,这种悖论与冲突造成了茅盾文学批评在理论上的缺失和美学上的贫困,但却生成了思想史上的巨大价值。作为历史的文献,它记录了批评窗口的时代风云,为社会、文学及批评发展留下了具体的实证;它为中国文学批评的百年历程提供了一份个人证词,表征了思想史落实到个体身上时那种矛盾重重的同化与顺应;它也浓缩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悲剧,在思想史上留下了一个人格的缩影。
二、新文学理论上的巨大建树——兼评茅盾《文学上各种新派兴起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文学理论上的巨大建树——兼评茅盾《文学上各种新派兴起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
一、新闻体 |
二、论文体 |
三、杂感体 |
四、文艺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
三、关于童书出版 |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
本章小结 |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观念、知识与课程: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学教育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时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国文教育的“祛魅”:1901-1911 |
2.1 清末学制前后——形而上知识生产方式的式微 |
2.1.1 传统知识价值的动摇:国文教育的实用性转向 |
2.1.2 国文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变革 |
2.1.3 国文教授法的出现 |
2.2 在新旧与雅俗之间:文学教育的“雅俗共赏” |
2.2.1 桐城派文学观念下的国文 |
2.2.2 “应世之技”与“健全人格”:文学教育的两条路径 |
3 国文课程的文学自觉:1912-1922 |
3.1 “科学”观念下“国文”与“新文学”的互动 |
3.1.1 民初国文教育的科学构想 |
3.1.2 “科学”与“进化”观念下的新文学 |
3.2 语言变革与新文体知识谱系的初建 |
3.2.1 由“国文”到“国语”:课程性质的变革 |
3.2.2 新文体知识谱系的初建与文体教学 |
3.2.3 新文体系统下国文经典的重构 |
3.3 文学修养:国语课程中的文学想象 |
3.3.1 “科学”观念下的“文学技术”:注重观察与客观描写 |
3.3.2 “进化”文学观念下的文学史观 |
3.3.3 个人主义话语的时代:“健全之人格”的养成 |
4 文学思潮与新文学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1923-1929 |
4.1 “真实”与“情感”:双重文学标准下国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
4.1.1 “浪漫”与“现实”:历史汇流中的抉择 |
4.1.2 1929年暂行国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
4.2 国文课程中的文学性:美学话语与文学主题 |
4.2.1 国文课程中的美学话语:“情感”、“真实”与“表现” |
4.2.2 小学国语课程的儿童文学化 |
4.2.3 中学文学教育的主题变革:题材与意象 |
4.3 意义的寻求:新文学观念下文学批评的范式变革 |
4.3.1 新文学批评范式的探求 |
4.3.2 “欣赏”:国语课程中的“文学批评” |
4.4 “创造地模仿”:新文体的尝试与“试作” |
4.4.1 自然主义文学观念下的新文体创作 |
4.4.2 “试作”的技能:叙事与抒情 |
5 新文学教育的重新建构——阶级的与民族的:1930-1937 |
5.1 现实与浪漫的超越 |
5.1.1 “否定”与“同一”:重审“新”文学 |
5.1.2 重归现实主义的国文课程 |
5.2 “阶级”与“民族”话语中的国文课程 |
5.2.1 消解与被消解的艺术:民族文学的两种形态 |
5.2.2 “浪漫”的退出与文学教育的阶级性视角 |
5.2.3 “民族”观念下的语言能力与文化依托 |
5.3 社会科学的修养:文法、修辞与创作 |
5.3.1 “科学的文艺论”知识体系的建构 |
5.3.2 从“天才”到“人材”:走向现实的文学教育 |
6 新文学教育的疆界与传统文学的回归:1938-1949 |
6.1 “抗战”与“建国”:民族意识形态下的国文课程改革 |
6.2 国文教育的“文化立场” |
6.2.1 “了解固有文化”:古文还是文学名着? |
6.2.2 “专书精读”与“经典诵读”:新文化知识分子眼中的传统文学教育 |
6.3 国文教学的“民族形式” |
6.3.1 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 |
6.3.2 从“国语的文学”到“文学的国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外国文学学”的提出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
三、以文学期刊为切入点 |
第一章 晚清:外国文学研究的滥觞 |
第一节 外国文学的引入与思想维度 |
第二节 译作序跋对外国文学研究的贡献 |
第三节 《教育世界》上的外国作家传记研究 |
第二章 《新青年》:启蒙思想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与进化论文学史观 |
一、文学思潮研究范式的确立 |
二、进化论文学史观的烙印 |
三、进化论文学史观的思考 |
第二节 《易卜生主义》与写实主义 |
一、外国文学:思想大于艺术 |
二、《易卜生主义》:只是一个写实主义 |
三、只抓问题,不看戏剧 |
第三节 《人的文学》与“人”的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人性论”研究范式的凸显 |
二、人道主义思想:被压迫民族文学研究的建构 |
三、关于欧洲中心主义 |
第三章 《小说月报》:文学革命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小说月报》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前期:外国文学的感知和想象 |
二、后期:外国文学地图的绘制 |
第二节 “为人生”: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确立 |
一、以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研究为主导 |
二、以俄国文学研究为中心 |
三、弱小民族文学研究 |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式”认识 |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认同 |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 |
第四章 左联期刊与《现代》:多元话语并置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革命、阶级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左联期刊与外国文学研究 |
二、关于“普罗文学”的研究 |
三、《文学》:文学遗产问题的言说 |
第二节 多重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关于“马雅科夫斯基之死”的讨论 |
二、艾略特与福楼拜研究 |
三、莎士比亚研究 |
第三节 《现代》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引介与研究 |
二、现代美国文学专号:现代意识构建世界文学图景 |
第五章 《西洋文学》、《民族文学》:多维视野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讲话》精神指引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解放区的外国文学研究 |
二、俄苏文学研究 |
三、文学遗产问题的延续 |
第二节 不同的现代旨趣:《西洋文学》、《战国策》与《民族文学》 |
一、《西洋文学》的外国文学研究 |
二、《近代西洋问题剧本》 |
三、民族主义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四、陈铨的欧洲文学研究 |
第三节 《时与潮文艺》:学院派研究的典范 |
一、“女性”文学研究 |
二、古典戏剧研究 |
三、国别文学史研究 |
四、作家研究 |
第六章 学人与话语:关于外国文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外国文学介绍与研究的讨论 |
一、介绍: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存在方式之一 |
二、外国文学介绍与研究的争论 |
三、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的思辨 |
第二节 “怎样研究西洋文学”的讨论 |
一、关于外国文学研究本体的探讨 |
二、关于外国文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
三、关于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的探讨 |
四、关于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探讨 |
第三节 曾虚白《欧洲各国文学的观念》 |
一、以“文与质”为切入点 |
二、“两希精神”在欧洲文学中的延续和发展 |
三、东方佛教精神的注入 |
四、关于文学流派的辨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与贞节观相关的问题 |
三、前人关于贞节观的不同论述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野蛮与文明:回眸东西方贞节观的历史衍变 |
第一节 东西方国家贞节观的衍变 |
一、古代中国及日本、印度、伊斯兰教国家等东方国家贞节观衍变状况 |
二、西方国家的贞节观衍变状况 |
第二节 东西方贞节观念的比较 |
一、东西方贞节观的共同点 |
二、东西方贞节观的差异 |
第二章 桎梏与呐喊:中国人在贞节观念上的觉醒 |
第一节 20世纪初中国社会贞节观状况 |
一、新文化运动中对贞节观的理论批判 |
二、打破性禁忌的坚冰 |
第二节 清末民初文学中的贞节观衍变 |
一、狭邪小说等清末世情小说中的贞节观 |
二、鸳鸯蝴蝶派文学中的贞节观 |
三、清末谴责小说中的贞节观 |
第三章 反抗与徘徊:贞节观衍变的现代标本 |
第一节 他们的目光——现代男性作家笔下的贞节观 |
一、为旧礼教牺牲品叹惋:鲁迅、叶绍钧、杨振声、柔石等作家的创作 |
二、新女性的命运挽歌:鲁迅、王统照、曹禺、巴金等作家的创作 |
三、另类理想新女性:胡适、茅盾、杨振声等作家的创作 |
四、湘西世界别样的人生故事:沈从文的创作 |
五、直面欲望:郁达夫、张资平及新感觉派的创作 |
第二节 她们的体验:现代女性作家的贞节观 |
一、在母爱与情爱的天平上:陈衡哲、冰心、冯沅君、苏雪林的创作#112 |
二、“五四”女儿的艰难出走:庐隐、白薇、丁玲等的创作 |
三、描述那些“高门巨族的精魂”:凌叔华的创作 |
四、乱世男女的凡俗人生:张爱玲、苏青、梅娘的创作 |
五、悲悯的女性情怀:萧红的创作 |
第四章 红色迷雾与黑色魔影:贞节观新的畸变 |
第一节 埋下畸变的种子:左翼文学中的禁欲倾向 |
一、革命加恋爱与青春一起飞扬 |
二、那些被革命理性压抑了的爱情 |
第二节 传统观念与革命战争的结合:延安文学中的贞节观 |
一、延安文学中丁玲的创作 |
二、延安文学的双葩:赵树理与孙犁 |
三、延安其他作家和作品 |
第三节 规训中的畸变:“十七年”文学中的贞节观 |
一、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背景下 |
二、争取婚姻自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
三、社会主义的爱情新篇章 |
四、社会主义文学中贞节观的畸形变异 |
第四节 登峰造极: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革文学 |
一、“爱的文学”遭遇灭顶之灾 |
二、充满“无性人”形象的革命样板戏 |
三、闪耀着人性之光的地下文学潜流 |
第五章 灵与肉:新时期文学对贞节观的再度反省 |
第一节 迂回的挑战与持续的规训 |
一、对封建道德与革命传统的反思 |
二、面对规训的迂回突围 |
第二节 反思婚姻与爱情 |
一、寻找爱情的位置 |
二、追问婚姻、爱情、家庭与道德 |
第三节 书写人欲:从苏醒到狂欢 |
一、人欲的苏醒 |
二、“性禁忌”的魔盒开启之后 |
三、“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 |
第四节 政治与性的另类叙事 |
一、行走在“性禁地”的边缘 |
二、对政治与性的再叙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选集·导言》研究 ——以《小说选集》编选者的作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中国新文学大系》简介及问题的缘起 |
第一节:与研究相关的"历史语境" |
一、"五四"的文化转型和文学革新 |
二、白色恐怖和复古思潮催生了《中国新文学大系》 |
三、1937—1976"五四"传统的命运 |
四、新时期"五四"传统的回归 |
第二节:《中国新文学大系》研究述评 |
一、《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初期评价 |
二、遭遇冷落的《中国新文学大系》 |
三、《中国新文学大系》研究的恢复和繁荣 |
四、《中国新文学大系》研究中质疑的声音 |
小结:研究新视角的提出和论文思路 |
第二章 《小说选集·导言》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文选"编辑方式的理论探讨 |
一、"文选"体现编选者的编辑思想和文学观 |
二、鲁迅论"选本"的理论指导意义 |
第二节:"导言"的作用探讨 |
一、一般作用和特殊价值 |
二、《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小说选集·导言》的内容 |
第一节:《小说一集·导言》的内容 |
第二节:《小说二集·导言》的内容 |
第三节:《小说三集·导言》的内容 |
第四章 《小说选集·导言》的共性 |
第一节:编选者相近的"新文学"观 |
一、"新文学小说"相同的起点 |
二、以西方文学为参照 |
三、否定或漠视中国的文学传统 |
四、尊重作家的个性 |
第二节:编选者"新文学"观的影响 |
第五章 《小说选集·导言》的批评成就 |
第一节:《小说选集·导言》在批评史上的地位 |
一、第一个十年"小说"的历史转型 |
二、第一个十年小说批评理论建设 |
三、《小说选集·导言》的地位 |
第二节:茅盾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总结 |
一、文学研究会与"为人生"派文学 |
二、《小说一集·导言》的批评特点 |
(一) 茅盾对"题材"扩展和创新的关注 |
(二) 从"技巧"入手的批评实践 |
(三) 对人生观和社会现实意义的重视 |
第三节:郑伯奇对浪漫主义小说传统的总结 |
一、创造社及其文坛地位的确认 |
二、《小说三集·导言》的批评特点 |
(一) 对文坛全局的描绘 |
(二) 对浪漫主义文学倾向的总结 |
(三) 创造社作家和作品批评 |
第四节:鲁迅创作式的"大师"的批评 |
一、关于"大师的批评" |
二、《小说二集·导言》的批评特点 |
(一) 思路开阔,联想丰富 |
(二) 事实清楚,一语中的 |
(三) 知人论世,突出个性 |
(四) 概括特征,形成概念 |
第五节:编选原则与"小说"理论建设 |
一、《小说选集》的编选原则 |
二、"小说"理论建设 |
(一) "新文学小说"传统的确立 |
(二) 问题小说·寄托小说·身边小说·变态性小说 |
第六章 经典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经典形成与时代的关系 |
第二节:"五四"文学名家和编辑能手的编选 |
一、学贯中西,文化素养很高 |
二、创作和批评的经验丰富 |
三、突出的编辑成就 |
四、进步的文化立场 |
第三节:积极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追求 |
第七章 《小说选集·导言》与当代文化建设 |
第一节: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小说选集·导言》审视 |
一、对古代文化和通俗文学的态度 |
二、对文学功能的认识 |
三、批评理论的深化和建设 |
第二节:对当代知识分子参与文化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 文学研究会研究现状 |
二 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学制度 |
第四节 文学社团 |
第五节 文学研究会在中国现代文学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第一章 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组织制度 |
第一节 强烈的全局意识:建设文化中心机构,行使文化启蒙职责 |
第二节 组织形式的社会化与规范化 |
一 前期筹备的周密 |
二 组织机构的社会化与规范化 |
第三节 组织运作的规范化 |
一 会刊的设置与发行 |
二 组织内部信息畅通的保障 |
三 多项规划的制订及实施 |
第四节 松散而有秩的群体聚合状态 |
一 地缘纽带 |
二 刊物纽带 |
小结 |
第二章 文学研究会的职业作家创作制度 |
第一节 职业作家的出现 |
一 职业作家的出现及影响 |
二 文学研究会推进作家职业化的努力 |
三 稿酬制度的推动 |
第二节 中国文学稿酬的变迁 |
一 一例一法的出台 |
二 稿酬制度的反复:“新青年”同人取消稿酬的举措 |
三 文学研究会的作用 |
第三节 队伍建设:文学新人的发现与培养 |
一 郑振铎的努力 |
二 叶圣陶对文学新人的扶植 |
三 茅盾的影响 |
第四节 理论指导创作:对文学社会文化功能的强调 |
小结 |
第三章 文学研究会的报刊丛书与传播制度 |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报刊:现代传媒对文学生产、传播与接受的参与 |
一 编辑主体的影响:参与文学的生产与传播 |
二 媒体对作家的宣传策划:参与文学的接受 |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丛书:现代文学与出版制度的结盟 |
一 丛书的编选宗旨:展示新文学发展实绩,深化思想启蒙 |
二 丛书的构成、宣传策略、出版实况及其影响 |
第三节 传播的基本机制保障:发达的出版发行网络 |
一 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发行网络 |
二 《文学旬刊》的发行策略 |
第四章 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 |
第一节 文学论争机制 |
一 与创造社的论争 |
二 与鸳鸯蝴蝶派的论争 |
三 与学衡派的论争 |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约束引导机制 |
一 文学研究会对文学批评的格外关注 |
二 茅盾与文学批评体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后记 |
(9)文学研究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文学研究会的发生及几个来源 |
第一节 《新社会》《人道月刊》与文学研究会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与文学研究会 |
第三节 《新青年》的分化与文学研究会 |
第二章 文学研究会会员考 |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会员考录 |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及发起经过 |
第三节 文学研究会部分成员介绍 |
第三章 《小说月报》及其主编 |
第一节 一个隐性的革命文学传统:沈雁冰与《小说月报》 |
第二节 一种学者的研究型风格:郑振铎与《小说月报》 |
第三节 一双伯乐的慧眼:叶圣陶与《小说月报》 |
第四章 文学研究会的定期出版物:《文学周报》《文学旬刊》《诗》 |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报》 |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的定期出版物之二:《文学旬刊》 |
第三节 文学研究会的定期出版物之三:《诗》刊 |
第五章 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与翻译 |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的创作 |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的翻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新社会》目录 |
附录二:《人道月刊》目录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10)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问题的发现:他者与自我评价的反差 |
二、研究角度:文献发生学视野下的批评心路 |
三、切入之点: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 |
四、思路与结构:时间线索和三大板块 |
上编 同体异象:茅盾文学批评中的“变”与“小变”——纵向观察中的“矛盾”表征 |
第一章 功利之“重”与学理之“轻”:茅盾文学理念的变化之“轴” |
第一节 与时俱进:文学使命的时代变形 |
第二节 前后不一:文学观点的功利性摇摆 |
第三节 薄此厚彼:文学学理探讨的断裂与实用主义转移 |
第二章 艺术“门内”与“门外”:茅盾作品论的发展之“脉” |
第一节 从导读到批评:渐入艺术之门 |
第二节 文学特性与文学理解:艺术门内的关注要点 |
第三节 概括评介与诗意品评:艺术门口的两极言说 |
第四节 文学技术解剖:自外于艺术之门 |
第三章 “我”与“我们”:茅盾作家论的演变之“征” |
第一节 “自己”与“别人”:他者的启示 |
第二节 “我”与“我们”:立场演进的标志 |
第三节 阵营的“外”与“内”:茅盾特定时段的精神之旅 |
中编 内外冲突:茅盾文学批评中的“显”与“隐”——聚集分析中的“矛盾”意义 |
第四章 姿态与心理:茅盾文学论争中的显隐两重奏 |
第一节 申辩与诤言:境遇未明时的真诚告白——“革命文学”论争表征的心理意义 |
第二节 调和与倾斜:权威影响下的立场变异——“两个口号”论争映射的内心秘密 |
第三节 大批判氛围与学术语调:淡化政治的政治表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争中的苦心与无奈 |
第五章 尺度与言说:茅盾作品论的复调意味 |
第一节 意义强调与美的缺失:审美活动中的非审美标准 |
第二节 理性的困惑与矛盾的表达:艺术魅力前的尺度失灵 |
第三节 直言观点与曲意解说:文本背后的另一种声音 |
第四节 保护他人与忧及自身:政治语式的双重含义 |
第六章 “裂隙”内外:茅盾作家论的学术两极 |
第一节 “内在需要”与“文学识力”:心灵与修养的无意组合 |
第二节 注目之点与盲视之域:观念对审美的有意遮蔽 |
第三节 “史论”的笔法与作家论文体的创设:效果追求的双重收获 |
下编 前因后果:茅盾文学批评的延伸思考——互文参照中的“矛盾”分析和价值评估 |
第七章 选择的悖论: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生成的母体与分蘖 |
第一节 文学与政治:目的的非本体性倾斜——茅盾文学理念分析 |
第二节 审美与实用:价值的双重悖反——茅盾作家作品论分析 |
第三节 个人与集体:参与的勉为其难——茅盾文学论争表现分析 |
第八章 调整的阻拒: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的发生学分析 |
第一节 职业与兴趣:自我实现的坎坷之途 |
第二节 位置与距离:文学观照的定位调整 |
第三节 身份与立场:角色转换的内心冲突 |
第九章 历史的文献:茅盾文学批评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时代的记录:批评窗口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个人的证词: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流”演化的百年历程 |
第三节 人格的缩影: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悲剧 |
结语 |
一、反观自身:新意何在? |
二、推及批评:对当下的启示 |
附录1 |
附录2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新文学理论上的巨大建树——兼评茅盾《文学上各种新派兴起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 [2]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3]观念、知识与课程: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学教育的建构[D]. 郑园园. 浙江大学, 2016(05)
- [4]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D]. 杨克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5]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与茅盾的文化选择[A]. 王嘉良. 茅盾研究(第12辑), 2013
- [6]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D]. 程春梅. 山东大学, 2012(12)
- [7]《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选集·导言》研究 ——以《小说选集》编选者的作用为中心[D]. 朱智秀. 兰州大学, 2008(12)
- [8]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D]. 李秀萍.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
- [9]文学研究会研究[D]. 石曙萍. 复旦大学, 2005(07)
- [10]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D]. 周兴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