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压器试验(五)(论文文献综述)
赵颖[1](2021)在《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与发展,智能用电理念也逐渐深入到千家万户。智能用电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指导用户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而且管理、供电部门也可以通过它预测和控制区域内负载,以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为此,本文以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高级量测体系架构的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根据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完成对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及分析,搭建深度学习网络对负荷进行分类识别;使用非支配排序差分进化算法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优化分析,并为用户提供可选择的优化方案;采用分层管理的理念,对电能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分析并构建了系统架构。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为用户提供合理的用电优化建议、实时监测建筑物的三级供配电系统是否处于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运行状态等。具体的工作为:首先,提出将深度学习网络应用至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的实现中,搭建了以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及注意力机制为核心的网络框架,并在公开的真实数据集REDD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解决了目前传统算法对于多状态电器的辨识准确率较低的问题。系统使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完成对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及分析,与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相比,该方法更易于实现且成本更低。其次,提出使用非支配排序差分进化算法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优化,为用户提供合理的用户行为优化建议进行了实现设计,并在公开数据集REDD上对典型用电器、典型用户某天的用电数据及用户群某天的用电数据这三个对象分别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本文使用的非支配排序差分进化算法能够在尽量小地影响用户的用电舒适度的情况下,降低用户的用电费用。然后,对系统的楼层和变电所层所具有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对系统可能出现的异常及不良用电数据的辨识、电压偏差的监测以及三相不平衡的监测方法做了设计,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最后,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对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进行了构建,其能够对建筑物从用户末端用电设备至变电所总的用电数据进行管理,实现建筑物电能管理的智能化。
景一文[2](2021)在《配电网柔性熄孤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配电网中架空线路的绝缘化和城市线路的电缆化,以及非线性负荷、新能源容量的不断增加,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含有较大的有功分量及谐波分量,采用传统的消弧线圈无法补偿这些分量,且故障残流较大,接地故障电弧难以自行熄灭,因此有必要对接地故障的电压电流全补偿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分析了配电网在非有效接地情况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特征,主要对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说明了现有消弧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功率源转换与有源逆变器相结合的柔性熄弧方法,该方法将故障相电压注入系统中性点,并在主变压器回路中加入一个有源逆变器,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将故障点电压控制为零,从而实现故障点的熄弧。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搭建了配电网柔性熄弧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了仅靠功率源转换进行消弧的方法,可知该方法消弧效果有限。在功率源转换外加熄弧电源的柔性熄弧系统,证明柔性熄弧系统能够完全补偿接地点残流和残压。分析了柔性熄弧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和后期产品化后在现场会遇到的各种限制因素,确定了柔性熄弧系统的应用条件以及现场安装调试的可行性方法。在陕西省电科院的配网真型试验场地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在实际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柔性熄弧系统可以可靠消弧。针对逆变器电压电流冲击问题,完善柔性熄弧系统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分析实验和仿真数据结果验证了本文设计的配电网柔性熄弧系统的正确性与合格性。
朱浩男[3](2021)在《配电网电压互感器非谐振故障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配电网升级改造,电缆化率逐渐提升,伴随着系统对地电容逐渐增大,电压互感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电压互感器频繁故障主要原因有铁磁谐振和非谐振故障,由于系统对地电容的增加,其非谐振故障发生概率更大。鉴于此,论文针对配电网电压互感器非谐振故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在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基础上,主要进行下述研究工作:首先,在分析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和非谐振故障特征基础上,基于瞬时对称分量法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期间及消失后两个暂态过程中电压互感器各相瞬时电流序分量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其次,利用ATP-EMTP建立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仿真模型,模拟不同对地电容、电压互感器铁芯励磁特性、单相接地故障消失时刻与故障点接地电阻等情况下的故障暂态过程,分析电压互感器—次侧电流与母线电压的变化情况,并计算各种影响因素下电压互感器绕组在故障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发现系统对地电容的增大是电压互感器频繁故障的主要原因。接着,从补偿对地电容与消耗电容储存能量的角度,研究分析了在系统中性点加装消弧线圈和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加装消谐器两种抑制措施,仿真结果表明,消弧线圈在过补偿状态下的抑制效果较好,补偿度越接近完全补偿效果越好。最后,基于户外试验场进行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试验,模拟不同对地电容和故障点接地电阻情况下的单相接地暂态过程,验证消弧线圈的抑制效果。为了更全面的研究消弧线圈的抑制效果,参照真型试验数据,搭建等效仿真模型,模拟了消弧线圈在不同励磁特性情况下的抑制效果,验证了消弧线圈在各种工况下对互感器均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胡金明[4](2021)在《可变速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电磁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规模清洁能源并网消纳对电网调峰、调频和电压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抽水蓄能是解决这一挑战的重为举措之一。抽水蓄能电站采用恒速发电电动机,其转速无法跟随水头/扬程的变化进行调节,影响了水泵/水轮机的效率,并且会导致水泵/水轮机出现严重振动、空蚀、泥沙磨损等问题。用可变速发电电动机替代恒速发电电动机可有效提高水泵水轮机的整体运行性能,然而由于可变速发电电动机的电磁设计、结构设计、转子绕组端部固定、控制策略复杂等问题,国内未有工程应用案例。对可变速发电电动机的电磁设计及控制策略等问题进行探索,为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国产化研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从而为国产化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奠定基础。以某实验可变速发电电动机为需求对象,在分析其运行条件与特点的基上,建立了可变速发电电动机的设计流程,从电机基本参数要求出发,分析了主尺寸的确定方法,推导出了关键参数的计算表达式,给出了定、转子铁心和绕组的设计方法,揭示了定子槽数和绕组匝数与可变速发电电动机运行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可变速发电电动机主磁路励磁绕组匝数和励磁电流分配的详细计算分析,给出了最优电磁设计方案,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电磁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合可变速发电电动机能量双向流动特点,同时考虑到其发电和电动两种工况运行模式而导致的控制策略复杂,推导出了两种约束条件的稳态数学模型。第一种稳态分析数学模型实现了对定、转子的电流、电压、磁链、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析计算,并且该模型能够覆盖在网运行多稳态工况。第二种稳态分析数学模型实现了对安全运行圆图的解析计算,从而通过该圆图实现对转子电流调节范围,以及外特性中定子有功和无功调节范围的解析计算。结合可变速发电电动机的运行需求,研究分析了软起动控制、软并网控制、转矩-无功控制、有功-无功控制、水泵水轮机的控制策略和数学模型。基于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机侧变流器控制策略和正弦脉宽调制技术,建立了电机起动、并网、电动调速和发电调功暂态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稳态数学模型与暂态模型对电机稳定运行的计算结果,验证了两种约束模型推导的正确性。给出了可变速发电电动机与控制器联合运行的空载工况、调转速工况、调有功工况和调无功工况的试验结果,并将试验结果分别从有限元分析和控制策略两个角度的仿真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了电机电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同时验证了两种约束推导模型、有限元分析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罗华[5](2021)在《金属尖端电晕放电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针对雷云电场环境下金属尖端电晕放电以及电晕粒子对闪击过程的影响相关问题,本文采取理论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雷云电场发生器,在实验室建立类雷云电场环境模型,分析了在背景电场环境下,金属尖端处电晕放电的电场强度阈值以及电晕放电特性;再在前面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冲击电压发生器,建立实验室模型模拟金属尖端在雷云电场环境下的闪击,分析了金属尖端电晕放电形成的离子背景对雷电冲击电压波的影响。试验表明:(1)金属尖端电晕放电触发电场强度阈值与尖端处曲率半径基本无关,得出在实验室环境(气温20℃,气压101.2k Pa,空气相对湿度为30%)下,正电晕始发电场强度阈值约为-9.95k V/cm,负电晕始发电场强度阈值约为+8.80k V/cm,对比可知正电晕始发的条件更加苛刻。(2)正、负电晕放电幅值和放电重复率与尖端电场强度呈正相关,在电场强度强于一定值之后,其放电幅值和重复率开始保持平稳、然后下降最后消失;正电晕放电逐步经历无脉冲、脉冲数量少具有突发性、脉冲重复率高有周期性这三个典型发展过程;负电晕则经历无脉冲、脉冲重复率较低且幅值均匀、放电重复率高且幅值均匀这三个阶段。(3)在相同环境下,正电晕脉冲幅值高,放电重复率约为几百赫兹左右,负电晕脉冲幅值低,放电重复率约为几千赫兹。正电晕放电幅值变化、不稳定,脉冲间隔不均匀;负电晕放电幅值稳定,脉冲间隔均匀。背景静电场相同时,尖端曲率半径增大将会减弱畸变强度,但会增大畸变影响范围,因此导致正、负电晕放电电流幅值随着尖端曲率半径增大而增大,放电重复率随之增大而下降。(4)金属尖端正电晕放电对负极性雷电冲击电压的击穿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在尖端电晕放电最剧烈时刻,对r=0.05cm尖端击穿时间相比无背景电场时增加48.7%,对r=0.25cm尖端击穿时间增加164.5%;而在金属尖端负电晕的发生对负极性雷电冲击波的击穿有微弱促进作用,不过对击穿时间的缩短效应不明显。(5)接地金属尖端附近发生正电晕放电时,空间中形成正离子背景,正离子在空间中将于电子结合,降低了空间中的初始电子的浓度,从而阻碍了间隙放电;而在尖端附近发生负电晕放电时,空间中形成负离子背景,负离子解离出电子所需能量较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初始电子的浓度,从而促进间隙放电。
燕蕾[6](2021)在《配电变压器暂态电磁力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配电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运行可靠性与配电网络的安全密切相关。当配电变压器发生外部短路故障时,绕组中通过较大的短路电流,其数值远高于正常状态下的额定电流,在漏磁场的作用下会在绕组上产生巨大的短路电磁力,从而引起绕组变形,通过不断的累积,致使线匝发生相对位移从而造成绝缘破坏。随着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络中各种事故层出不穷,尤其是变压器短路故障引起的事故不断增加,因此,分析研究短路状态下配电变压器绕组中的电磁力分布规律具有重要工程价值。在实际的配电变压器应用中,圆形绕组的抗短路能力较强,因此对漏磁场及电磁力的研究多针对圆形绕组展开,但在设计制造时考虑到提高占空比、降低生产成本等因素,配电变压器绕组多采用长圆形结构,其生产成本较低,但往往抗短路能力较差,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长圆形绕组进行研究,对其圆边侧和直边侧的电磁力分布大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其受力薄弱点,对实施配电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提升措施提供了参考。首先,本文阐述了配电变压器漏磁场和电磁力计算的理论基础,总结了有限元仿真计算的具体步骤;其次,基于一台10 k V电压等级,容量为400 k VA的配电变压器的具体结构参数,利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其三维模型,对长圆形绕组的漏磁场及短路电磁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其圆边侧和直边侧电磁力的分布规律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圆边侧受力要比直边侧略高的结论;然后对圆形绕组以及椭圆形绕组配电变压器的短路电磁力进行了研究,对这三种不同结构绕组的短路电磁力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绕组结构对受力情况的影响,并对长圆形绕组所受应力进行计算和校核,验证了绕组的稳定性;最后,改变撑条的数量、绕组导线材料中电导率、密度等参数变量,分析研究了其他因素对绕组受力的影响,总结了抗短路能力的不同影响因素,分别从减小短路电磁力、改善配电变压器动、热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抗短路能力的优化技术及措施。通过本文研究表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高、低压绕组所受的电磁力急剧增大,在短路后半个周期达到最大值。长圆形绕组短路电磁力大于圆形绕组,其圆边侧的短路电磁力较大且不均衡,是其承力较为薄弱的位置,稳定性较差,发生故障时易造成线圈变形破损。撑条数目、导线材料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参量对绕组受力影响较大,可采取在受力薄弱位置加固适当的撑条、选取合适的材料等措施提高其抗短路能力。本文研究结论可为提高配电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提供实际参考。
郑洋洋[7](2021)在《高浓度含锰废水膜电解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金属锰及电解二氧化锰(Electrolytic manganese dioxide,EMD)的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电解锰行业的超常规发展不仅导致我国锰矿资源储备急剧下降,同时也带来严重的含锰废水污染问题。大多数电解锰企业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锰废水,不仅产生大量锰渣,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造成锰资源浪费。因此亟需合理有效的处理技术对高浓度含锰废水进行回收处理,以达到转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本研究基于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将电化学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设计出单膜双室同槽电解技术工艺,在处理高浓度含锰废水的同时电解回收金属锰和EMD,并在阳极富集回收硫酸,回收的硫酸可返回制液工序,用于浸矿循环使用,以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为探究高浓度含锰废水膜电解处理技术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通过实验比选确定了以TRJAM-10W阴离子交换膜和钛基二氧化锰阳极作为最佳电解材料,经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正交影响分析发现:影响阴极产锰率和阳极产EMD率最显着的因素分别为电流密度和阳极液初始H2SO4浓度,电解温度对阴极产锰率的影响程度相比于阳极产EMD率更高,在膜电解处理技术工艺中应优先考虑阴极反应电解温度条件。综合阴极产锰率、阳极产EMD率、酸回收率、产品品质和电能消耗等因素,确定最佳的电解工艺参数为:Mn2+浓度为40 g/L、电解温度为40℃、阴极电流密度为400 A/m2、阳极电流密度为800A/m2、极膜间距为25 mm、阴极液(NH4)2SO4浓度为120 g/L、阴极液初始pH值为7.0、阳极液初始H2SO4浓度为0.6 mol/L。此时阴极产物金属锰板表面光滑致密,具有明显的银白色金属光泽,晶粒呈“金字塔”形堆积,各相均匀生长;阳极产物EMD为α-Mn O2,微观形貌表征呈球形颗粒结构,颗粒粒度均匀、大小均一,且有蜂窝状结构出现,总体形貌较好。以阴极产锰率、阳极酸回收率、电能消耗为考察指标,研究了两种添加剂亚硒酸、聚丙烯酰胺+硫脲对膜电解处理技术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的最适浓度在0.3 g/L时,其产锰率可达84.9%,酸回收率为79.5%,能耗为5545 k W·h·t-1;聚丙烯酰胺浓度为0.01 g/L、硫脲浓度为0.02 g/L时,其产锰率可达75.1%,酸回收率为76.5%,能耗为6034 k W·h·t-1。通过探究单膜双室同槽电解离子传输过程及反应机理发现,主要存在有离子迁移、离子扩散以及水分子的电渗透等离子传输行为,阴极液中Mn2+由于锰氨络离子Mn(NH3)2+的作用,在阴极上以金属锰单质形态析出,为维持阴极液的电荷守恒,SO42-在电场力作用下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迁移进入阳极室,是阴、阳极液之间相互导电的载流子,阴极析锰的同时也伴随着水电解的析氢副反应,生成H2和OH-,OH-的存在使阴极液的pH上升;阳极液中Mn2+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n3+,Mn3+在酸性条件下歧化生成Mn2+和Mn O2,H+浓度升高是由于阳极发生析氧反应生成H+和O2,同时H+被阴膜阻隔在阳极并与阴极迁移过来的SO42-离子结合形成硫酸,电解12小时后,阳极室回收硫酸浓度能够达到1.5 mol/L左右,该浓度正适用于湿法冶炼中锰矿酸浸出工艺。最后,以宁夏某电解锰企业实际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经净化、浓缩富集后,进行膜电解处理技术中试试验研究。在最佳工艺运行条件下电解24小时,阴极金属锰单板产量最高为4.15 kg,锰含量可达99.89%以上;阳极EMD产品全锰含量为62.14%,比市场要求全锰含量高出2.64%。结合工艺耗能和产品效益分析表明,回收处理1吨高浓度含锰废水一个周期内可收益244.7元。高浓度含锰废水膜电解处理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的解决重金属废水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孙铭徽[8](2021)在《光伏电站孤岛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日趋紧张的能源危机,人们对于清洁能源替代的诉求日益增长,随之兴盛的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随着大规模光伏电站接入电网,除了通常的电压和频率监测保护外,还需要考虑一种特殊的故障状态,即孤岛状态。孤岛的发生容易造成电压越限、频率失稳,严重时将危及电气设备及运行人员安全。因此,研究光伏电站孤岛检测方法和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光伏电站孤岛检测问题,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从电压/频率、相位和谐波的检测入手,介绍了三种典型的被动式孤岛检测技术;从主动引入频率扰动、相位扰动和有功/无功扰动入手,介绍了三种典型的主动式孤岛检测技术。对这六种检测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并对典型的检测盲区进行了计算,将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2)深入分析了输出功率扰动法这一孤岛检测技术的原理,针对传统的无功功率扰动法扰动偏移量与负载偏移量相抵消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延时触发的无功功率扰动孤岛检测法,并对频率变化曲线进行了计算分析,给出了延时时长整定值的计算公式。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光伏并网系统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参与开展了吉林电网的国内首个大规模光伏电站孤岛检测试验,观察并探究了非计划孤岛的产生给电网以及各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带来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总结了孤岛试验的主要结果和发现的问题,为研究大规模光伏电站孤岛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曾嶒,郭海涛[9](2019)在《牵引变电所主变差动保护试验浅析》文中认为针对当前牵引变电所主变差动保护误动导致接触网非正常停电,影响高速铁路行车的现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熟悉装置、定值计算、装置校验、核图校线、整组试验"的差动保护试验"五步法",拟通过一套系统有效的试验方法验证主变差动保护功能的正确性,保障牵引网可靠供电。
黄佩[10](2018)在《大功率中频变压器电磁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电力电子设备和中高频变压器为核心的中高频能量转换系统逐渐增多,它们通过提高工作频率减小了体积和重量,提高了功率密度。在中频能量转换系统中,中频变压器(medium frequency transformer,MFT)是其关键组成部分。目前,MFT的应用场合包括与电网连接的变换器、轨道牵引变换器、海上风电场和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本文以电子电力变压器(electronic power transformer,EPT)为应用背景,围绕大功率MFT的电磁分析与优化设计开展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建立了带纹波的高频方波激励下的磁芯损耗计算模型,分析了纹波的频率和幅值对磁芯损耗的影响。对于边带谐波含量高的激励,建立了同时考虑主谐波和边带谐波的绕组损耗计算模型。带纹波的高频方波激励下的磁芯损耗和绕组损耗计算模型被用于MFT效率优化。2)建立了MFT电磁力计算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仿真计算并对比了不同交错绕组受到的短路电磁力。考虑了多种不同的故障情况,求取了短路电流和浪涌电流的最大值。仿真计算并对比了MFT在最大短路电流和最大浪涌电流作用下的电磁力,包括沿绕组高度变化的轴向力和辐向力。仿真计算并对比了两种不同交错绕组在最大短路电流作用下的电磁力,包括沿绕组高度变化的轴向力和辐向力。电磁力的仿真与分析可为MFT结构设计提供依据。3)建立了MFT电场的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导线类型和绕组交错对MFT电场分布的影响。求取了MFT的电场分布、最大电场强度和沿固定路径的电场分布。仿真计算并对比了采用不同导线类型的绕组的电场分布,仿真计算并对比了交错与非交错绕组的电场分布。电场仿真与分析可为MFT绝缘设计提供依据。4)提出了一种以最小化总损耗为目标的大功率MFT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分别从磁芯材料选择、磁芯和导线、绝缘设计、漏感计算和温升计算这五个方面进行设计考虑。其次,结合磁芯损耗和绕组损耗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大功率MFT的优化设计方法,并作出设计流程图。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求取最优的磁通密度,使得MFT总损耗最小、效率最优。5)选取了薄硅钢作为磁芯材料,探索了薄硅钢材料在大功率中频领域应用的可行性。研制出一台针对EPT应用场合的35kW/1.5kV/1kHz硅钢磁芯MFT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包括负载试验、空载试验和短路试验。选取了一台工作频率同样为1kHz且容量相当的非晶磁芯MFT样机进行了对比试验,以评估硅钢磁芯MFT样机的损耗性能、功率密度和噪声水平。结果表明,薄硅钢材料在大功率中频领域应用具有可行性,尤其适用于要求低噪声的场合。MFT样机试验研究为后续MFT样机的研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二、变压器试验(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压器试验(五)(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研究现状 |
1.3.2 用户用电行为研究现状 |
1.3.3 建筑物电能管理研究现状 |
1.3.4 建筑物能源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基础理论 |
2.1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理论研究 |
2.1.1 基本原理 |
2.1.2 负荷分类 |
2.1.3 负荷特征分析 |
2.2 基于高级量测体系架构的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
3.1 数据集的选择 |
3.2 数据预处理 |
3.3 开关事件的检测 |
3.4 窗口可变的序列到短序列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
3.4.1 实现流程 |
3.4.2 网络的输入及输出 |
3.4.3 深度学习网络模型 |
3.4.4 门控循环单元GRU |
3.4.5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软件及工具包简介 |
3.5.2 算例分析及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用户用电行为优化 |
4.1 基于NILM的用户用电行为分析 |
4.1.1 NILM和用户用电行为优化的联系 |
4.1.2 用户用电行为具体分析 |
4.2 基于NSDE算法的用户用电行为优化 |
4.2.1 用户用电设备分类 |
4.2.2 优化目标函数的确定 |
4.2.3 NSDE算法优化用户的用电方式 |
4.3 用户优化用电行为评估 |
4.3.1 典型用电设备用电行为优化 |
4.3.2 典型用户某天的用电行为优化 |
4.3.3 用户群某天的用电行为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管理层电能管理 |
5.1 管理层功能分析 |
5.1.1 楼层层功能分析 |
5.1.2 变电所层功能分析 |
5.2 用电数据管理 |
5.2.1 异常数据 |
5.2.2 不良数据 |
5.3 电能质量管理 |
5.3.1 电压监测 |
5.3.2 三相不平衡监测 |
5.4 电能管理措施 |
5.4.1 异常及不良用电数据的管理措施 |
5.4.2 电压偏差的管理措施 |
5.4.3 三相不平衡的管理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设计 |
6.1 系统体系架构图 |
6.2 系统UML设计 |
6.2.1 用例图 |
6.2.2 活动图 |
6.2.3 类图 |
6.2.4 顺序图 |
6.2.5 包图 |
6.3 数据库信息表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配电网柔性熄孤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单相接地消弧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无源消弧技术 |
1.2.2 有源消弧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2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有源电压消弧原理研究 |
3.1 电压消弧原理的分析 |
3.2 柔性消弧系统原理分析 |
3.3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柔性消弧实现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4 配电网柔性熄弧系统的仿真分析 |
4.1 柔性熄弧仿真系统参数的选择 |
4.1.1 10k V配电网系统的等值参数 |
4.1.2 配电变压器的参数计算 |
4.1.3 注入变压器的参数计算 |
4.1.4 隔离变压器的参数计算 |
4.2 柔性熄弧的仿真模型的搭建 |
4.2.1 消弧线圈补偿的仿真分析 |
4.2.2 仅投功率源的仿真分析 |
4.2.3 柔性系统的仿真分析 |
4.2.4 柔性熄弧和消弧线圈配合的仿真分析 |
4.2.5 柔性熄弧无故障的仿真分析 |
4.2.6 柔性熄弧选相错误的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配电网柔性熄弧系统的实验验证 |
5.1 实验环境 |
5.1.1 户外试验场一次接线 |
5.1.2 中性点接地方式 |
5.1.3 试验线路 |
5.2 配电网柔性熄弧系统实验 |
5.2.1 柔性熄弧系统仅投功率源实验 |
5.2.2 柔性熄弧系统实验 |
5.2.3 逆变器冲击问题实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配电网电压互感器非谐振故障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电压互感器故障 |
1.2.2 电压互感器模型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单相接地故障暂态过程 |
2.1 理论分析 |
2.1.1 单相接地故障发生 |
2.1.2 单相接地故障消失 |
2.2 暂态特征 |
2.2.1 铁磁谐振 |
2.2.2 非谐振故障 |
2.3 本章小结 |
3 10kV配电网仿真模型 |
3.1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
3.1.1 励磁特性 |
3.1.2 仿真模型 |
3.2 其他设备 |
3.2.1 输电线路 |
3.2.2 变压器 |
3.3 配电网仿真模型及暂态特征判断 |
3.4 本章小结 |
4 单相接地故障消失后电压互感器暂态电流影响因素及抑制措施 |
4.1 暂态过程影响因素 |
4.1.1 故障消失时刻 |
4.1.2 系统对地电容 |
4.1.3 电压互感器励磁特性 |
4.1.4 接地电阻 |
4.2 电压互感器功率损耗计算 |
4.3 电压互感器暂态电流抑制措施 |
4.3.1 消耗电容存储能量 |
4.3.2 补偿系统对地电容 |
4.4 本章小结 |
5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真型试验 |
5.1 系统介绍 |
5.1.1 主接线 |
5.1.2 设备参数 |
5.1.3 试验步骤 |
5.2 真型试验及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4)可变速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电磁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抽水蓄能机组的研究现状 |
1.2.2 可变速机组的研究现状 |
1.2.3 可变速发电电动机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4 可变速机组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变速发电电动机电磁设计研究 |
2.1 可变速机组的基本原理 |
2.1.1 可变速机组的特性 |
2.1.2 可变速发电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2.1.3 等效电路图和向量图 |
2.2 可变速发电电动机的设计 |
2.2.1 基本设计内容 |
2.2.2 可变速发电电动机选型及主尺寸确定 |
2.2.3 定子的铁心和绕组设计 |
2.2.4 磁路设计 |
2.3 可变速发电电动机的电磁性能分析 |
2.3.1 电磁设计方案 |
2.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3.3 空载性能分析 |
2.3.4 负载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变速发电电动机控制策略研究 |
3.1 可变速发电电动机数学模型 |
3.2 稳态分析 |
3.2.1 建立第一种约束条件的稳态分析数学模型 |
3.2.2 建立第二种约束条件的稳态分析数学模型 |
3.2.3 控制用参数 |
3.2.4 使用第一种约束的模型对样机稳态分析 |
3.2.5 使用第二种约束的模型对样机稳态分析 |
3.3 暂态分析 |
3.3.1 变流器控制基础 |
3.3.2 软起动控制策略研究 |
3.3.3 软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
3.3.4 电动调速控制策略研究 |
3.3.5 发电调功控制策略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变速发电电动机试验验证 |
4.1 试验系统图 |
4.2 主要试验项目 |
4.2.1 空载试验 |
4.2.2 调速试验 |
4.2.3 调有功功率试验 |
4.2.4 调无功功率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
致谢 |
(5)金属尖端电晕放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晕放电特性的研究以及应用 |
1.2.2 电晕放电对接闪过程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属尖端电晕触发电场强度阈值的分析 |
2.1 电晕放电的触发微观理论 |
2.2 尖端导体附近电场畸变的计算 |
2.3 正、负电晕电场强度触发阈值的分析 |
2.3.1 模拟试验模型的搭建 |
2.3.2 正电晕始发电场强度阈值 |
2.3.3 负电晕始发电场强度阈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晕电流脉冲特性分析 |
3.1 电晕电流脉冲的发展 |
3.1.1 电晕放电的发展过程 |
3.1.2 电晕电流脉冲的形成理论分析 |
3.2 电晕电流脉冲数据采集试验方案 |
3.3 静电场中尖端正电晕电流特征分析 |
3.3.1 正电晕单次电晕放电电流脉冲 |
3.3.2 静电场下尖端(r=0.05cm)正电晕电流特征相关分析 |
3.3.3 静电场下尖端(r=0.25cm)正电晕电流特征相关分析 |
3.4 静电场中尖端负电晕电流特征分析 |
3.4.1 静电场下尖端(r=0.05cm)负电晕电流特征相关分析 |
3.4.2 静电场下尖端(r=0.25cm)负电晕电流特征相关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背景电晕粒子对尖端冲击特性的影响分析 |
4.1 尖端电晕放电粒子分布 |
4.2 试验平台搭建 |
4.3 尖端正电晕放电对负极性雷电冲击电压波的影响分析 |
4.3.1 金属尖端正电晕放电对负极性雷电冲击电压波的影响分析 |
4.3.2 负极性雷电冲击波对提前放电避雷针冲击试验 |
4.4 尖端负电晕放电对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波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主要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配电变压器暂态电磁力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漏磁场的研究现状 |
1.2.2 变压器绕组短路电磁力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配电变压器电磁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 电磁场基本理论 |
2.1.1 麦克斯韦方程 |
2.1.2 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 |
2.2 漏磁场理论分析 |
2.2.1 漏磁产生原因 |
2.2.2 漏磁场引起的效应 |
2.2.3 漏磁场计算原理 |
2.3 电磁力理论分析 |
2.4 有限元法及计算软件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电变压器绕组短路电磁力计算 |
3.1 三维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1.1 仿真建模 |
3.1.2 模型验证 |
3.2 短路电流的计算与仿真 |
3.2.1 短路电流的计算 |
3.2.2 短路电流的仿真 |
3.3 磁场的仿真分析 |
3.3.1 正常情况下磁场分析 |
3.3.2 短路情况下磁场分析 |
3.4 短路电磁力的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提高配电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优化技术及措施 |
4.1 绕组结构对短路力的影响分析 |
4.1.1 圆形绕组的电磁力仿真 |
4.1.2 椭圆形绕组的电磁力仿真 |
4.1.3 对比分析 |
4.1.4 导线应力的校核 |
4.2 撑条数目对短路力的影响分析 |
4.3 导线材料对短路力的影响分析 |
4.4 抗短路能力的影响因素 |
4.4.1 结构设计 |
4.4.2 材料质量 |
4.4.3 制造工艺 |
4.5 提高抗短路能力的技术及措施 |
4.5.1 减小短路电磁力 |
4.5.2 改善动、热稳定性 |
4.5.3 制造工艺上的具体技术要求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高浓度含锰废水膜电解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锰矿资源现状 |
1.1.1 全球锰矿资源现状 |
1.1.2 中国锰矿资源现状 |
1.2 锰与二氧化锰 |
1.2.1 锰的性质及应用领域 |
1.2.2 二氧化锰的性质及应用领域 |
1.3 高浓度含锰废水概述 |
1.3.1 高浓度含锰废水的来源 |
1.3.2 高浓度含锰废水的特征 |
1.3.3 高浓度含锰废水的危害 |
1.4 国内外高浓度含锰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
1.4.1 沉淀法 |
1.4.2 吸附法 |
1.4.3 氧化法 |
1.4.4 电解法 |
1.4.5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
1.5 离子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1.6.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装置与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过程及原理 |
2.2.1 实验前极板预处理 |
2.2.2 产品后期处理过程 |
2.2.3 实验原理 |
2.3 测试方法及考察指标 |
2.3.1 Mn~(2+)浓度的测定 |
2.3.2 游离H_2SO_4浓度的测定 |
2.3.3 溶液pH值的测定 |
2.3.4 产物形貌及晶体表征 |
2.3.5 考察指标 |
3 膜电解过程中不同参数对工艺实验效果分析 |
3.1 离子交换膜的选择 |
3.2 阳极板材料的选择 |
3.3 Mn~(2+)浓度对电沉积效果的影响 |
3.4 温度对电沉积效果的影响 |
3.5 电流密度对电沉积效果的影响 |
3.6 极膜间距对电沉积效果的影响 |
3.7 阴极液(NH_4)_2SO_4浓度对电沉积效果的影响 |
3.8 阴极液初始pH值对电沉积效果的影响 |
3.9 阳极液初始H_2SO_4浓度对电沉积效果的影响 |
3.10 正交试验 |
3.11 本章小结 |
4 不同种类添加剂对膜电解处理工艺的影响 |
4.1 H_2Se O_3对膜电解处理工艺效果的影响分析 |
4.2 PAM+硫脲对锰沉积效果的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单膜双室同槽电解机理研究及产物表征 |
5.1 单膜双室同槽电解离子传输过程及机理研究 |
5.1.1 阴极液各离子浓度变化 |
5.1.2 阳极液各离子浓度变化 |
5.2 最佳控制因素条件下电解金属锰测试 |
5.3 最佳控制因素条件下电解二氧化锰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现场中试试验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
6.1 现场中试试验研究 |
6.2 工艺耗能分析 |
6.3 经济效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光伏电站孤岛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光伏发电系统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光伏孤岛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
1.3.1 光伏电站孤岛检测研究意义 |
1.3.2 光伏孤岛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常用光伏孤岛检测方法分析 |
2.1 引言 |
2.2 被动式光伏孤岛检测方法分析 |
2.2.1 过/欠压、过/欠频检测法 |
2.2.2 相位突变检测法 |
2.2.3 电压谐波检测法 |
2.3 主动式光伏孤岛检测方法分析 |
2.3.1 主动频率偏移检测法 |
2.3.2 主动相位偏移检测法 |
2.3.3 输出功率扰动检测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延时触发的改进无功扰动孤岛检测法 |
3.1 引言 |
3.2 输出功率扰动法原理 |
3.2.1 有功功率扰动 |
3.2.2 无功功率扰动 |
3.3 基于THD突变延时触发的无功功率扰动法 |
3.3.1 问题的提出 |
3.3.2 现有无功功率扰动法的不足 |
3.3.3 改进的无功功率扰动法 |
3.4 无功功率扰动法仿真分析 |
3.4.1 传统无功功率扰动孤岛检测法仿真分析 |
3.4.2 传统无功功率扰动法检测失效的情况 |
3.4.3 改进的无功功率扰动孤岛检测法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林电网光伏电站孤岛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吉林电网光伏电站孤岛试验准备工作 |
4.3 吉林电网光伏电站孤岛试验数据和分析 |
4.3.1 第一次试验 |
4.3.2 第二次试验 |
4.3.3 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牵引变电所主变差动保护试验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差动保护原理 |
2 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
2.1 熟悉装置 |
2.2 定值计算 |
2.3 装置校验 |
2.4 核图校线 |
2.5 整组试验 |
2.5.1 户外敞开式 |
2.5.2 户内GIS气室式 |
3 结语 |
(10)大功率中频变压器电磁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中频变压器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2 大功率中频变压器损耗计算 |
2.1 引言 |
2.2 10 kV电子电力变压器拓扑结构 |
2.3 带纹波的高频方波激励下的磁芯损耗计算方法 |
2.4 高频绕组损耗的解析计算方法 |
2.5 考虑边带谐波的高频绕组损耗计算方法 |
2.6 绕组损耗的有限元仿真 |
2.7 本章小结 |
3 大功率中频变压器电磁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工作电路 |
3.3 最大短路电流与最大浪涌电流的估计 |
3.4 最大短路电流与最大浪涌电流作用下的电磁力 |
3.5 不同交错绕组的电磁力 |
3.6 本章小结 |
4 大功率中频变压器电场分析 |
4.1 引言 |
4.2 电场有限元建模 |
4.3 导线类型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4.4 绕组交错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大功率中频变压器优化设计方法 |
5.1 引言 |
5.2 磁芯材料的选择 |
5.3 磁芯结构与导线 |
5.4 绝缘设计 |
5.5 漏感计算 |
5.6 温升计算 |
5.7 优化设计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6 大功率中频变压器样机与试验 |
6.1 引言 |
6.2 35 kW中频变压器设计 |
6.3 样机与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四、变压器试验(五)(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研究[D]. 赵颖.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配电网柔性熄孤系统研究[D]. 景一文.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3]配电网电压互感器非谐振故障分析研究[D]. 朱浩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4]可变速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电磁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 胡金明.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
- [5]金属尖端电晕放电特性研究[D]. 罗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配电变压器暂态电磁力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D]. 燕蕾.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7]高浓度含锰废水膜电解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D]. 郑洋洋.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8]光伏电站孤岛检测技术研究[D]. 孙铭徽. 浙江大学, 2021(08)
- [9]牵引变电所主变差动保护试验浅析[J]. 曾嶒,郭海涛. 电气化铁道, 2019(S1)
- [10]大功率中频变压器电磁分析与优化设计[D]. 黄佩.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