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国茶文化活动速写(四幅)(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珉[1](2021)在《漫画中的社会思潮研究 ——以1919-1937年上海所刊漫画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
赵丽艳[2](2020)在《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为中国画现代转型奋斗一生的画家、学者不胜枚举,李伯安是世纪末的一个特例,他与新中国同龄,经历了“文革”的时代影响,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用尽自己毕生心血开辟了一条新的艺术之路,形成了极具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本文以李伯安的绘画艺术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将其代表作品巨幅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感悟画家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李伯安个人性格成因的剖析,分析画家在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其水墨人物的绘画语言形成的过程及思想变化;以探究《走出巴颜喀拉》最终形成极其震撼的、独具特点的中国水墨人物作品之成因,进而分析在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现代转型中,李伯安的绘画艺术对画坛的重要影响及启示作用。在20世纪末全球化的语境中,在社会模式激变、巨变的时代,李伯安师法传统、师法西方造型艺术、师法民间艺术、师法自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面貌。李伯安在生命最后的十年里绘制了气势撼人的水墨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人物长卷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画家对传统中国画用线的理解,大胆的融合西方绘画及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语言,以坚实有力的团块体量结构、强烈的黑白冲突及画家独有的意象造型语言,创造出中国历代画史到近世画坛不曾有过的大气雄强、现代感十足的绘画巨作,将中国水墨人物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通过李伯安的生活背景、个人性格、艺术经历、自身素养、插图、连环画作品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李伯安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下个性化意象造型等绘画语言转变过程及形成的内因与外因,突出《走出巴颜喀拉》特殊的精神价值。李伯安纯粹的艺术精神值得人们永久怀念与崇敬。从绘画风格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其作品藏族题材绘画的图像表意进行转译,研究李伯安作品的章法布局、形式规律、写实技法、造型变化,新笔墨语言等特征,以李伯安不同时期人物画作品为依托,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和图像研究,着眼于在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剖析艺术家的绘画思想及绘画风格转变的过程以及与时代的关系。梳理李伯安汲取传统绘画营养的内在根基,分析画家融汇西方古典绘画及现代艺术等多种元素和造型理念的开放性视野。得出结论,即李伯安作为现实主义人物画家,实现了中国人物画造型写实的写意化转换,以及在解决长期以来中国人物画中笔墨与造型、中与西的冲突问题所做的努力及成效。以此研究《走出巴颜喀拉》从现实主义到写意精神的转变,探析时代背景下中国画现代转型发展轨迹;站在21世纪的视角分析中国画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此探析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规律及未来发展方向。
李昕[3](2019)在《韩乐然生涯与绘画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韩乐然这个名字,渐渐地被人们所熟知,因为韩乐然是中国的一位艺术家,美术界的第一位共产党员,考古界的一位学者。韩乐然的多重身份构筑了他传奇的一生。本文结合韩乐然的艺术生涯,以历史背景为线索,通过文献收集、资料查阅、总结等方法对乐然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旨在研究其画作的艺术特点。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三个部分来阐述韩乐然的艺术生涯与其艺术作品。第一个部分从韩乐然的成长时期、留学时期、西北时期来介绍他的艺术生涯。韩乐然的第一份工作在龙井海关,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中外往来的画报,通过看“外国画报”了解了大量的西方绘画历史,这无疑是韩乐然整个绘画艺术的萌芽阶段。在上海专科美术学校就读的三年,使乐然成为第一批留法的艺术家,留学期间先后学习了速写、人体结构和西方油画。身处法国的韩乐然,听说了自己祖国正经历的苦难,毅然决然回到自己的故乡参加了革命。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乐然来到了西北地区,期间还与好友到敦煌莫高窟进行壁画临摹。几十年的颠沛流离先后从中国留学国外,又辗转回到国内,他的一生都在政治与艺术之间打转。第二个部分将韩乐然的画作进行了分类,分别是(1)抗日宣传类的画作:用艺术的展现方式与革命活动相融合,在表现的过程中,以最直观的写实主义绘画,来适应大众宣传的现实审美需求(2)民俗类的肖像画、劳动人民活动:走彩画的形式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收进画里(3)克孜尔洞窟的临摹画:壁画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为的破坏,致使很多的壁画遭到损坏,为了使我国的传统艺术得以流传,韩乐然将之前留法学习到的东西与中国的人文国情相结合来创作表现。第三个部分着重分析了韩乐然的艺术追求与艺术精神。韩乐然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学习,趋于从小对于绘画的热爱,为了让大家了解西方文化,他便在海关临摹往来的海报;为了能激起人民的反抗意识,绘制刊物封面设计和绘制大型壁画;为了不让我国古代的壁画文化不被后世所遗忘,所以他一次次的去克孜尔石窟和敦煌摹绘壁画。本研究认为通过个人的经历,与其当下的社会背景相结合,穿插创作的多领域画作,结合笔者对于画作的独到见解是本论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王鑫[4](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认为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崔鹂[5](2019)在《刀的歌 ——民众美术运动视野中的韩国20世纪80年代版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对20世纪80年代在韩国发生的民众美术运动中民众版画创作的研究。民众美术是韩国现代美术史上为反抗形式主义和纯粹主义的固有美术,而展开政治和社会参与的大规模的美术运动。本论文首先分析民众美术出现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和当时美术界的情况,继而研究民众美术与对其理论上有重大影响的民众文学的关系另外,在民众美术发展兴盛的1980年代中期,介绍到韩国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事例,对民众美术艺术家产生了思想影响,这些事例都有哪些,在作品创作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民众美术运动的发展中,民众版画的创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韩国美术历史上,没有过创作流传如此大量木版画的时期。本论文将民众版画创作的重要性通过代表性的版画艺术家们的生平和作品来分析研究,民众版画努力以民众形象化的木版画来表达民众的重要性。这些努力不仅是专业艺术家的工作,也有赖于大众参与创作版画,这是以“市民美术学校”为开端的。“市民美术学校”是以普通大众为对象,对这一时代的周边现实进行实地考察和讨论而进行版画创作,这获得了同时代的人和生活中周边邻居的共鸣。作为大众美术教育的一部分,为80年代的民众美术教育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美术小组的活动在艺术家们的创作和普通大众的创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1979年,“现实和发言”和“光州自由美术人协议会”开始了民众美术小组活动,后来又有“壬戌年”、“田埂”、“首尔美术共同体”、“时代精神”等许多小组,这些小组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为“民族美术协议会”和“民族民众美术运动全国联合”,开展了个人无法实现的众多展览展示会和出版及其他大众活动。参与民众美术运动的美术家们以民众的生活和社会改革为主题,创造了独特的表现方式,以真正的民众的意义和形象创作出了作品,通过共同创作等具有组织性的活动取得成果,实现了民众美术。
吴伟勤[6](2019)在《吴冠中的艺术市场研究》文中认为吴冠中(1919-2010)是20世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一面旗帜。吴冠中的艺术创作致力于油画民族化与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开辟了一条跨越传统程式,融汇中西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创新道路。不仅创作了大量赋有时代特色、个性风格的油画和水墨作品,还以评论家的身份活跃在中国画坛,提出“形式美”“抽象美”,对中国美术思想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吴冠中的作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屡次打破拍卖纪录,创造艺坛神话,达到世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从艺术金融角度分析吴冠中的艺术市场,以艺术家、艺术作品、市场分析、画廊藏家、时代背景因素等为研究对象,揭示其艺术市场形成和价格高拍的因素。具体分为四个部分:①首先梳理吴冠中绘画艺术历程,分析其作品的鲜明风格特征。②通过梳理吴冠中艺术市场发展脉络,分析其市场构成基本形态,探讨吴冠中当前市场状况。分别对其水墨、油画及水彩作品进行市场状况分析。③阐述吴冠中艺术市场能有今天的成功必定是有多重因素相互影响推进的结果,分别从画廊藏家和艺术家自我宣传等推动因素入手分析。①从社会大环境角度对吴冠中艺术市场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孙玉芳[7](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饶丹[8](2018)在《中日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拓展了各国文化交汇互动的方式,为各国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提供了更多的途径。教育在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事业中具备特殊作用和重要意义,而美术教育更是以其独有的形式延续了我国民族文化的DNA,并在新时代绘制宏伟蓝图。本文以中日美术教育比较研究的角度探究我国传统文化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创新为主旨。整篇论文结构设计为七个章节,章节的概要如下:序章部分结合当下全球化时代背景提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阐述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意义,以及根据本研究的目的进一步论述中日传统文化教育比较研究的价值,最后从多种视角对“传统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论述中日两国的先行研究。首先,针对中日两国相关研究进行了量性分析与学者群统计。其次,从美术教育史研究、美术教科书研究、美术教育杂志中的教学案例研究等进行了文献的质性比较分析。接着,对中日两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关于美学思想在中日两国美术教科书中的呈现情况,并根据我国美术教科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美学思想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第二章共分为四部分,主要论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日美术教育的现状研究。首先,论述了中日传统文化教育政策的演变,针对重要信息进行文化战略的分析。其次,是对中日美术课程标准的改革背景与侧重点的分析,梳理了中日美术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比较中日新旧版本的美术课程标准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变化。然后,是对中日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量性与质性分析,分析维度包括:美术教科书的基本情况,美术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分布情况、图例与课例的容量等。最后剖析了四则不同学习领域的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日本美术教学案例,并分析了日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和经验。第三章主要考察我国中小学生在美术课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兴趣度、多元文化观、创意理念,以及对传统文化课程隐含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并对来自多个省市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问卷与访谈,把握了中国不同区域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背后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应对方案。第四章主要是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美术创意课程编制的理论研究,探讨以西方现当代教育理论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观、艾斯纳的DBAE理论、“4R”课程观、课程统整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启发,并结合中日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成果提出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的美术课程的编制思路与策略。第五章主要是围绕中国水墨画、工艺美术、中国元素为主题研制的中小学创意美术教学案例,文中提供的案例大部分为笔者亲自完成,旨在检验论文提出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鉴赏能力、造型表现、工艺设计等视觉素养方面的有效性,为我国中小学开展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创新课程与教学提供具有参照性的指导经验。结章主要探讨向“全球共同利益”理论转变的美术教育发展趋势,顺应大数据时代教育发展的特点,积极利用新科技更好的开展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并探讨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公共教育空间相链接,以及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素养构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新体系。论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结合中日美术教育研究理论以及两国典型的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案例,阐述如何理解西方现代与后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观、艾斯纳的DBAE理论、“4R”课程观等理论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启发。第二,论文紧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主旨,借鉴日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成果与西方的教育理论研究,论述我国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编制思路,并围绕中国水墨画、工艺美术、中国元素三个主题研制了八则创意美术教学案例,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策略与方法。
梁劲芸[9](2018)在《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研究(1985~2015)》文中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当代艺术作为国际性艺术对话的重要方式,不断丰富着人们对当代生活和艺术的更新与认知。而不同地域的社会现实融合多元的文化理念影响着艺术新观念和表达形态的差异性。云南当代艺术的产生有着对传统艺术思想的质疑和革新;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推崇与参照;对艺术专制与体制权威的批判与对抗;也有着对本土历史文脉的扩充与传承。在20世纪80年代,云南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前卫精神和行动果效的年轻艺术家作为当代艺术的开拓者,用富有个性的创作及自费外出办展的行动同步汇入了中国’85美术运动,成为了这段历史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当时的“新具像”展览及成立的“西南艺术研究群体”以独到的艺术特质和活力成为国内地方性艺术群体的优秀代表。他们的艺术实践和社会影响力为当代艺术在云南的传播和持续发展奠定了现实条件和人脉基础。以此线索为开端展开对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深度考察,较为系统地论证和分析云南当代艺术创作群体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动态与作用显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是地方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选择与云南有着深度地缘关系的优秀艺术家为代表,基本以时间顺序为纵轴梳理了自1985年到2015年期间云南当代艺术整体的发展历程,以艺术家群体和个体在不同时期内的突出表现、创作成果及其作用为依据和主要内容,结合同时期发生的艺术现象横向考察和分析了艺术家群体与时代、地域、社会以及个体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开创性地呈现出50 一代直到80 一代的云南当代艺术家发展谱系。并尝试进一步地探讨地方当代艺术样本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社会文化变迁及其人文价值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85美术运动与云南当代艺术的开拓者,从’85美术运动之前的云南现代美术背景出发,着重论述“新具像”展览与“西南艺术研究群体”的史实与重要地位。对代表性艺术家及其创作,以及在这一时期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做出分析。特别对特定艺术群体的前卫艺术动态,以及具有突出作用的艺术家个体给予了肯定。第二章20世纪90年代的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及其动态,分析了云南当代艺术在承上启下的发展时期,本土艺术家群体开始自觉探索当代艺术的认知和语言。出现了运用其他媒介形式创作的优秀艺术家和“体制”内外的创作集群。第三章21世纪以来云南当代艺术的多元力量及生态,从昆明创库的建立及其对本土艺术生态的影响论证了当代艺术与都市文化、大众生活主动融合的态势。70一代和80一代的年轻艺术家登上艺术舞台,积极展开新思路的本土实验,形成了云南在新世纪以来更为多元的当代艺术生态和格局。以灵活多变的媒介、策略、思路进行创作且显有特点的艺术家代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第四章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综合分析,依据上述的历史考察,结合艺术家问卷调查做出阶段性小结。分别从云南当代艺术家谱系分析;“群体”方式的演变;创作中的“地域性”反思;情感作用下的“生活美学”品质;基本特征与观念诉求;艺术家群体对“当代性”回应;以及艺术家群体的地位、作用及现存问题等多个层面进行了综合论述并提出了原创性观点。通过几代优秀艺术家的持续努力,云南当代艺术发展三十年历经了三个重要阶段,现已逐步明确了自身定位,形成了初期的基本体系。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并未盲目追随国内主流,而是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节奏。注重生命、内心、直觉、真实的表现性创作是云南当代艺术颇具继承性的一条主线。艺术家更多以边缘、质疑和深入生活本身的态度持守对艺术“当代性”的反思,创作面貌更多倾向于追求精神性表达,体现人文关怀和民主意识。并且不同程度地渗透出“乡愁乌托邦”情感作用下的“生活美学”品质,大部分作品突显出根植于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情的自由、散漫、随心而为的诗意色彩。可见,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参与者和贡献者,更是这一地方艺术史的创造者和见证人、是当代艺术的实施者和传播者、是当代文化的构建者和推动者。他们的创作与作为不仅鲜活地反映出云南现代化改革的发展进程,也对促进城市现代化、审美现代性、文化生活多元融合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当然,面对云南当代艺术的现存问题和整体发展还需持续观察并深入研究,对艺术家个案的分析和判断也需要专注地推进工作,从而使当代艺术以及这一领域的史论研究成果能进一步对人们理解生命和生活的真谛有所作为。
陈雅婧[10](2018)在《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已成为国家间相互竞争的关键,而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将为当代国家文化发展开辟一条新的创意路径,并为地区文化的长久繁荣提供更多的可能。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现日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众多的中国艺术资源,这些资源经过日本政府及博物馆多年的经营,在海外异乡绽放华夏文明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态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京都国立博物馆因受到上野理一、富冈谦藏、长尾雨山、森冈峻山及须磨弥吉郎等与中国渊源颇深的私人藏家寄赠,而获得了为数众多的高品质中国近代绘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的收藏过程,半公开式的分类保存方式,自建团队与外部专家的合作修复,博物馆文化财保护基金的运营,专门研究人才的培养,以及与藏品相关的展览、出版、教育、研讨等活动的展开,以特定藏品的具体管理措施为切入点,来探讨日本国立博物馆对待中国艺术资源的态度及其背后的运营机制。并由此引申出当今日本国立博物馆在大型特别展览会制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海外艺术品引进法及“文化艺术立国”政策等的指导和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对外来艺术资源管理的未来视野及全球战略。再通过与欧美国家博物馆进行横向对比,概括出国家文化事业从“行政管理”到“资本运营”的必然趋势,博物馆作为国际资讯中心的平台塑造,以及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全球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国家文化品牌的树立等方面的战略价值。
二、韩国茶文化活动速写(四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国茶文化活动速写(四幅)(论文提纲范文)
(2)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及价值 |
第一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创作语境 |
第一节 写实水墨人物长卷《流民图》的影响 |
第二节 从写实到宣情的启示——人物组画《矿工图》 |
第三节 表现主义人物组画《原爆图》的影响 |
第二章 李伯安与《走出巴颜喀拉》 |
第一节 李伯安的艺术成长背景 |
一、 学艺之初 |
二、 插图对其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李伯安的个人性格 |
一、 作为普通人的李伯安 |
二、 作为画家的李伯安 |
(一) 初为画家 |
(二) 结缘《走出巴颜喀拉》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确定 |
一、 关于《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不同版本 |
二、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考证 |
第三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图式研究 |
第一节《走出巴颜喀拉》组画介绍 |
一、 神圣的灵魂诉求 |
二、 虔诚的宗教信仰 |
(一) 《开光大典》 |
(二) 《朝圣》 |
(三) 《哈达》 |
(四)《玛尼堆》 |
三、 丰富的世俗生活 |
(一) 《劳作》 |
(二) 《歇息》 |
(三) 《藏戏》 |
(四) 《赛马》 |
四、 生命意义的追问 |
第二节 对传统长卷结构的借鉴与拓展 |
一、 故事画的叙事方法 |
二、 人物画长卷结构 |
(一) 单景式构图法 |
(二) 连续式构图法 |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时空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形式构成 |
一、 对西方宏大场景人物画的借鉴 |
二、 形式美的个性化表现 |
(一) “点”、“线”、“面”的形式安排 |
(二) 对比与均衡 |
(三) 移动的视点 |
(四) 节奏的运用 |
第四节 连环画场景设计表现语言的运用 |
一、 连环画叙事结构的传承与演变 |
二、 《走出巴颜喀拉》“摄取”场景的特点 |
第四章 《走出巴颜喀拉》绘画语言分析 |
第一节 李伯安水墨人物的造型基础 |
一、 写实水墨人物造型特征 |
二、 “太行系列”人物画造型的意象变化 |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造型转化 |
一、 头部造型的意象表现 |
(一) “重意与尚形”的造型特征 |
(二) 眼部的“形”、“神”表达 |
(三) 丑拙的意象变化 |
二、 躯干、四肢及服饰器物的意象特征 |
(一) 躯干、四肢造型的意象转换 |
(二) 服饰从方直到浑圆的团块塑造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笔墨语言的生成与特征 |
一、 李伯安的笔墨源流 |
二、 笔墨题材的丰富多元 |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笔墨特征 |
(一) “中西融合”的笔墨形态 |
(二) 笔墨运用的精神指向 |
第四节 《走出巴颜喀拉》用线的审美特质 |
一、 寻“形”用线的非传统笔法 |
二、 线条的张力 |
第五章 李伯安绘画思想的形成与艺术价值 |
第一节 李伯安绘画的三个转折 |
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绘画语言探索期(1984-1988) |
二、 “见异,唯知音耳”巨幅长卷的磨砺与洗练(1989-1994) |
(一) 跨艺术门类“取法” |
(二) “藏族题材”的时风影响 |
(三) 大气雄强的审美理想与传统用线的溯源 |
三、 “墨韵通达天地宽”超越自我的写意境界(1995-1998) |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艺术价值 |
一、 “崇高”之美 |
二、 时代呼唤的力作——《走出巴颜喀拉》的现实意义 |
三、 “有容乃大”——对中国人物画现代转型的融合之法 |
四、 从写实到写意——李伯安的笔墨与造型观 |
五、 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韩乐然生涯与绘画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韩乐然的艺术生涯 |
2.1 成长时期 |
2.1.1 “洋务运动”后萌芽时期 |
2.1.2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 |
2.2 留学时期 |
2.2.1 巴黎美术学院深造 |
2.2.2 进入“巴黎鲁佛尔美术学院”学习 |
2.3 西北时期 |
2.3.1 深入西北地区考古研究 |
2.3.2 “民众”题材作品创作 |
第三章 韩乐然绘画作品分析 |
3.1 抗日宣传画系列作品 |
3.1.1 抗日宣传画的创作 |
3.1.2 宣传刊物的封面设计及绘制 |
3.1.3 大型宣传壁画的绘制 |
3.2 西北风俗系列作品 |
3.2.1 西北生活主题——人物肖像画 |
3.2.2 民俗活动——劳动者为主题的写生创作 |
3.2.3 西北自然风光主题——风景写生 |
3.3 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临摹作品 |
3.3.1 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摹绘佛像图 |
3.3.2 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摹绘飞天图 |
第四章 韩乐然的艺术追求和艺术精神 |
4.1 韩乐然的艺术追求体现 |
4.2 韩乐然的艺术精神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刀的歌 ——民众美术运动视野中的韩国20世纪80年代版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2. 韩国20世纪80年代民众美术运动的学术史评述 |
3.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阐述 |
第一章 韩国民众美术运动的时代变迁和发展 |
第一节 韩国光复以后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民众美术出现之前的韩国美术界的情况 |
第三节 韩国民众文学对民众美术运动出现的影响 |
第四节 异军突起的韩国版画运动与中国版画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民众美术运动的代表版画艺术家与版画艺术成就和影响 |
第一节 民众版画运动的先行者——艺术家吴润 |
第二节 以木版画表现光州民主运动现场精神——五月艺术家洪性谭 |
第三节 继承韩国传统版画——艺术家金凤骏和洪善雄 |
第四节 木版画一条路走下去——艺术家李喆守 |
小结 |
第三章 协议与联合的美术小组——民众美术运动的学习交流方式 |
第一节 民众美术小组的活动机制 |
第二节 强调美术创作现实性和社会性的“现实和发言”和“壬戌年”小组 |
第三节 用美术来与民众沟通的“光州自由美术人协议会”和“美术同仁田埂” |
第四节 全国美术家单一队伍“民族美术协议会”和“民族民众美术运动全国联合” |
小结 |
第四章 展览和出版物——民众美术运动的传播途径 |
第一节 民众美术发表与共享的场——展览 |
第二节 民众美术的理论平台——出版物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参考文献 |
附录2. 1980~1994年民众美术展览表 |
附录3. 采访目录 |
致谢 |
(6)吴冠中的艺术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文章架构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吴冠中绘画的艺术特色 |
(一) 追求形式美 |
(二) 风筝不断线的情感表达 |
(三) 个性化色彩 |
二、吴冠中艺术市场状况分析 |
(一) 吴冠中作品的市场变化 |
1、初入艺术市场 |
2、蜚声世界画坛1984-1999 |
3、新世纪“吴冠中现象”2000-2010 |
4、辉煌再续 |
(二) 吴冠中作品拍卖市场交易数据分析 |
1、不同创作时期作品价格分析 |
2、绘画种类作品价格分析 |
三、吴冠中艺术市场的推动力 |
(一)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幕后推手 |
1、出色的画商友人 |
2、新加坡之缘 |
3、国内市场推动者 |
(二) 传播知名度与观点的大师 |
1、源源不断的艺术展览 |
2、惊世骇俗的尖锐话语 |
3、艺术评论的焦点 |
(三) 个人形象定位 |
1、平民生活与勤奋 |
2、耕耘与奉献 |
3、认真与执着精神 |
四、吴冠中艺术市场的社会因素 |
(一) 成功源于时代 |
1、经济因素 |
2、政治因素 |
(二) 吴冠中的社会关系网络 |
1、有利的地域环境 |
2、友好的人际交往 |
3、不可动摇的社会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吴冠中个人中外展览 |
附录二: 2010胡润艺术榜 |
(8)中日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三、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
本章小结 |
四、论文框架图 |
第一章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日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美术教育的先行研究 |
一、中国先行研究之量性分析 |
二、中国先行研究之质性分析 |
第二节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日本美术教育的先行研究 |
一、日本先行研究之量性分析 |
二、日本先行研究之质性分析 |
三、中日先行研究异同点之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中日美学研究 |
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二、日本传统美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
三、以工艺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日美术教育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中日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与法令 |
一、从政策的实施中反映我国的文化战略 |
二、日本近代以来教育政策的实施与影响 |
第二节 中日美术课程标准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分析 |
一、梳理中国美术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 |
二、梳理日本学习指导要领图画工作·美术科的相关内容 |
第三节 中日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比较研究 |
一、选取的中日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概况 |
二、中日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比较分析说明 |
三、梳理中日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
四、中日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课例比较 |
五、中日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量性与质性比较 |
第四节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日本中小学美术课程 |
一、以传统文化核心的日本中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
二、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日本中小学美术课程对我国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整体概况说明 |
一、问卷调查的概况与目的 |
二、问卷调查的内容 |
三、学生与教师问卷调查的范围与概况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分析及结论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二、教师访谈问题的具体内容 |
三、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美术课程编制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西方教育理论与涉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美术课程理论研究 |
一、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与涉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美术课程研究 |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与涉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美术课程研究 |
第二节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美术课程编制思路 |
一、构建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美术教育理论框架背景 |
二、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美术课程编制的四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美术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第一节 中国水墨画创意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
一、前言部分 |
案例一《飞天笑》 |
案例二《水墨肖像》 |
案例三《一碗江山》 |
第二节 工艺美术创意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
案例一《掌中的宇宙——陶瓷》 |
案例二《千变万化的剪纸世界》 |
案例三《妙手巧编?韵味盘扣》 |
案例四《自然根果材料的百变造型》 |
第三节 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意绘画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
一、课程设计缘起 |
案例一《戏曲人物——刀马蛋》 |
案例二《妙趣横生的中式建筑》 |
本章小结 |
结章向“全球共同利益”理念转变的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美术教育 |
第一节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学校美术教育的愿景 |
一、向“全球共同利益”理论转变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力量 |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美术教育挑战 |
三、与公共教育空间链接?共创的传统文化教育 |
四、在未来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真正渗透德育目标 |
五、跨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构建意义 |
六、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的跨学科教育 |
七、结语 |
第二节 研究总结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一、研究成效 |
二、研究局限 |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陶瓷鉴赏学习单 |
附录3 剪纸微课程的教材以及学习单 |
附录4 中国传统纹样学习单 |
附录5 日本传统纹样学习单 |
附录6 日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网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成果 |
后记 |
(9)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研究(1985~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写作的缘起及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 理解研究对象的重要前提 |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选择 |
(三) 关于时间跨度的说明 |
三、国内外研究概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基本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基本内容 |
五、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85美术运动与云南当代艺术的开拓者 |
第一节 '85美术运动时期的云南艺术家群体研究 |
一、云南在'85美术运动之前的现代美术动态 |
二、“新具像”展览及“西南艺术研究群体” |
三、云南当代艺术的开拓者及其创作 |
第二节 '85美术运动时期云南艺术家群体分析 |
一、'85美术运动对云南艺术家群体的影响 |
二、云南艺术家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探讨 |
三、毛旭辉在群体中的重要作用 |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的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及其动态 |
第一节 云南当代艺术承上启下时期的重要动态 |
一、云南在90年代的当代艺术语境与重要动态 |
二、张晓刚的艺术图式与云南地域的内在关联 |
三、云南行为艺术的开端及重要代表 |
第二节 云南当代艺术在“体制”内外的力量 |
一、云南当代艺术在“体制”内外的影响 |
二、云南“体制内”的当代艺术家及其创作 |
三、驻守云南的“体制外”艺术力量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云南当代艺术的多元力量及生态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的文化环境与云南艺术生态构建 |
一、新世纪以来的文化环境与云南当代艺术的现实格局 |
二、创库的建立及其重要地位 |
三、叶永青在“画里画外”的个人才能及贡献 |
第二节 云南当代艺术的本土实验与年轻力量 |
一、从“江湖”出发的艺术实验及“群体”方式 |
二、推动云南当代艺术实验的年轻艺术家代表 |
三、云南本土的多元媒介创作及其艺术家代表 |
第三节 其他艺术家群体与云南当代艺术生态之维 |
一、丽江的本土艺术生态与当代艺术驻地状况 |
二、生活在大理的艺术“新移民” |
三、驻北京的云南籍艺术家群体 |
第四章 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综合分析 |
第一节 云南当代艺术家现阶段谱系分析 |
一、云南当代艺术家谱系构成及阶段性发展分析 |
二、云南当代艺术“群体”方式的演变 |
第二节 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地域情感与创作特征 |
一、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创作中的“地域性”反思 |
二、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乡愁乌托邦”情感及“生活美学” |
三、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基本特征与观念诉求 |
第三节 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作用与现存问题 |
一、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对“当代性”的回应 |
二、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地位与积极作用 |
三、云南当代艺术发展的现存问题辨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收藏背景和现状 |
第一节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立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中国艺术资源在日本国立博物馆收藏史中的位置及影响 |
第三节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艺术资源现状分析 |
第二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来源及特点 |
第一节 博物馆与收藏家的战略联盟 |
第二节 须磨弥吉郎的中国近代绘画收藏 |
第三节 馆藏中国近代绘画的整体性与多样性 |
第三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对中国近代绘画的保存与修复 |
第一节 半公开式的藏品分类保存 |
第二节 自建团队与外部专家的合作修复 |
第三节 博物馆文化财保护基金的运营 |
第四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对中国近代绘画的研究和推广 |
第一节 专门研究人才的培养——西上实与吴孟晋 |
第二节 作为知识生产的展览、出版与教育活动 |
第三节 相关作品鉴定、论坛与国际研讨会的开展 |
第五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制度研究 |
第一节 大型特别展览会的普及和完善 |
第二节 以市场为导向的博物馆法人化改革 |
第三节 多重法律体系的保驾护航 |
第四节 “文化艺术立国”政策的强力助推 |
第六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英国大英博物馆 |
第二节 资本化运作的非营利机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第三节 政府直接管辖的公益机构——法国吉美博物馆 |
第四节 日本与欧美国家博物馆的运营比较 |
第七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价值启示 |
第一节 从“文化行政管理”到“文化资本运营” |
第二节 国家博物馆外向型发展的未来趋势 |
第三节 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的战略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重要中国艺术品公开目录 |
附录2: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官网公开目录 |
附录3: 须磨弥吉郎中国近代绘画收藏笔记部分藏品目录及简介 |
附录4: 京都国立博物馆学艺员西上实与吴孟晋先生访谈稿 |
附录5: 日本的博物馆法 |
附录6: 海外艺术品公开促进法等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四、韩国茶文化活动速写(四幅)(论文参考文献)
- [1]漫画中的社会思潮研究 ——以1919-1937年上海所刊漫画为中心的考察[D]. 李佳珉. 上海大学, 2021
- [2]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D]. 赵丽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7)
- [3]韩乐然生涯与绘画作品研究[D]. 李昕. 延边大学, 2019(01)
- [4]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刀的歌 ——民众美术运动视野中的韩国20世纪80年代版画创作研究[D]. 崔鹂. 中央美术学院, 2019(07)
- [6]吴冠中的艺术市场研究[D]. 吴伟勤.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8]中日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D]. 饶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9]云南当代艺术家群体研究(1985~2015)[D]. 梁劲芸.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D]. 陈雅婧. 上海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