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大寨基本经验,努力做好考古工作

借鉴大寨基本经验,努力做好考古工作

一、学习大寨根本经验 努力做好考古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赵树凯[1](2021)在《乡村治理的百年探索:理念与体系》文中提出在"治国理政"语境下使用"治理"概念,从理念分析出发,以乡村基本组织制度为主线展开历史考察。百年乡村治理经历了复杂的探索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集体化方向是乡村治理的核心追求,在此基础上的乡村治理体系经历了曲折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建构了乡村治理的基础性制度,"阶级斗争"成为乡村治理核心理念,"政治运动"是乡村治理基本政策工具。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是对既有治理体制的颠覆性突破,是新中国历史上乡村社会最大变局。改革不仅促成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也造成基层乡村治理体系深刻转变,标志着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治理进入新阶段,呈现新特点,面临新挑战。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需要继续贯彻农村改革根本经验。

姚瑞丽[2](2021)在《萧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1964-198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行龙[3](2021)在《模范引领:山西农业集体化的一根“红线”》文中认为在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与建设进程中,山西省具有特殊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农业集体化进程中,山西格外受到关注。从李顺达到陈永贵,从最早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全国农业学大寨,山西省模范辈出,一路领先,可称为"模范引领"。模范引领贯穿于近半个世纪的山西农业集体化时代,是山西农业集体化的一根"红线"。这根红线自下而上地在三晋大地露出头角,然后从基层升至高层,再自上而下地由中央甚至毛泽东主席赞扬肯定,在全国产生影响。这样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重要历史现象,及其形成过程与最终命运,需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审慎地看待。

贾保营[4](2021)在《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文中认为对于中国乡村而言,贫困是个历史性窠臼。晚清民国以来,为解决乡村的贫困问题,政府与民间力量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进行实践,但均以失败告终。集体化时代虽然没有出现“减贫”这样的表述,但实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为改革开放后乃至当前的减贫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考察时发出“走合作化道路”的号召;并提出“给农业插上科学的翅膀”。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反贫困实践,可以为当前的减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因此,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反贫困实践,极具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昔阳县为例,以报纸、地方史志与基层档案为主体资料,并辅以田野口述,尝试揭示环境、技术、制度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试图较为全面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减贫实践。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讲述了昔阳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制度以及农民的生活状态。作为分析的起点,了解昔阳原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制度、环境与贫困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集体化时代国家重要文献的梳理,找出国家对贫困的理解以及反贫困措施。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即是国家不同阶段反贫困措施在昔阳县的实践效果。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土改如何在昔阳展开以及土改后昔阳农村的状态。通过对土改前后的昔阳县的考察,我们既可以看到土改对于乡村社会的重大意义,又可以理解农业合作化的历史背景与实践逻辑。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农业合作化与技术改革是如何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以摆脱贫困的。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论述的是农业水利化与农业机械化。第七章以井沟为例,进行了微观史的研究。第八章则是呈现集体化后期昔阳的面貌,总结分析昔阳反贫困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通过考察,发现中国共产党以制度优势为依托,以技术为发展引擎,通过积累偏高、消费偏低的方式带领中国人民跳出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公社体制虽未彻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是技术实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这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积蓄了潜能。集体化时代改造传统农业的举措,使农民的能力、观念都发生了改变,培育了人力资本。这看似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相似,但其改造传统农业的具体路径则与舒尔茨所提倡的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集体化时代的中国,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极度稀缺,传统的农民却数量众多,市场机制并不能改造传统农业。中国共产党运用国家的力量,将稀缺的现代化生产要素下沉到乡村,并借此改造了传统农业,培育了人力资本,积累了国家资本,摆脱了恶性贫困循环。这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改造传统农业,极具启发意义。

李思超[5](2021)在《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根基之一是采用文献来考证其学术发展脉络,即文献本是“记录一切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代称。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成为一种常态化。知识更新速度远大于人们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速度。随着文献数量激增,现今已经难以通过窥见全貌。亟待需要进行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基于数字人文的“远读”理念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化总结,梳理其研究历程。首先,在文献收集1236篇学术论文和50余部着作的基础上,采用“远读”方法对其从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化分析和研究图景描摹:(1)论文关键词视角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宏观演进特征。(2)科学知识图谱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3)比较了陕西和全国相关研究的关系(4)陕西民居研究和陕西地区建筑工作者进行的其他地区民居研究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论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早期探索(20世纪30年代——改革开放),稳步发展(改革开放——21世纪初),多元繁盛(21世纪初——至今)。在此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大事件进行了解读。最后,从现有的陕西地方通史和全国民居相关着作、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着作和98篇代表性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内容的归纳,梳理出具体的8大研究主题和具体的21个研究方向。本研究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基础资料,为未来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和传承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研究参考样本。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民居建筑学学科的发展。

彭东明[6](2021)在《一生的长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物小传喻杰(1902-1989):1902年3月出生于平江县嘉义乡一贫农家庭。1926年夏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19日随红六团军团从桑植出发长征。1936年7月初,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供给学校校长。"七七事变"后,历任八路军129师385旅供给部长、西北贸易公司经理兼西北农民银行行长、陕甘宁边区工商厅厅长等,为陕甘宁边区发展、保证军队供给、支援抗日战争做了大量工作。1945年曾作为中共和边区工商界代表随周恩来同志参加国共重庆谈判。

杨豪[7](2021)在《落城村布依族服饰文化与符号意义研究》文中认为服饰是人类的第二肌肤,服饰在历史的变迁中烙上了文化的印迹,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外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当下学界研究布依族服饰很多,从不同的视角阐释布依族服饰文化的意蕴,结构和功能。本文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对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综述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一章,是田野点的介绍。对落城村的历史渊源概述,以及地理环境、人口分布与生计方式进行阐述,主要采用的是民族学方法的田野调查法进行收集资料,运用人类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第二章至第四章为主体部分。第二章针对四种不同的服饰类型进行论述。第三章是染料的作用以及服饰制作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并对服饰的功能进行分析。第四章是服饰文化的变迁,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的对比研究,对服饰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章是布依族服饰中符号的意义,对布依族服饰审美文化进行论述,从它图腾崇拜纹样,动、植物的自然美,试图分析纹样的象征意义,审美意蕴。文章的写作重心对不同的服饰类型、不同款式的搭配,从绣花鞋到包头帕的整体审美是由女性来诠释的。通过对布依族妇女的服饰纹样、包头帕、围腰等进行整体阐释,分析审美意蕴的文化功能。第五章通过对落城村布依族各种服饰图案类型及形式的分析,来探讨布依族服饰符号的文化内涵和服饰符号的审美意蕴,增强族群文化认同。结语部分,审美不仅指是她们眼中的“美”、“漂亮”,而真正把服饰上升到艺术高度就是一种新独特文化内涵。这样的研究,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对比,分析其变迁的因素进而理解服饰符号的文化内涵和服饰符号的审美意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肖松松[8](202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榜样教育对于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基础上,乘风破浪,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继续奋斗具有重大意义。总结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历史经验,对于在新时代继续发挥榜样教育的优良传统,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民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展榜样教育的黄金时期。伴随着1956—1966年十年间的艰苦探索与努力,榜样教育也在曲折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党的历史上榜样教育的优良传统,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中国共产党在榜样教育过程中,开展艰苦奋斗教育,调动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加强社会主义教育,激发党员干部革命干劲;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营造社会主义精神面貌;倡导“双百”方针,运用优秀文艺作品宣扬榜样精神。产生了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榜样人物,凝练了雷锋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等榜样精神。积累了开展榜样教育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要选树实事求是的榜样模范、要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要丰富榜样的宣传方式等重要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继承发展榜样教育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坚持选树典型榜样是保证榜样教育生命力的关键要求;完善榜样宣传形式是增强榜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健全榜样教育机制是发挥榜样教育影响力的根本保障;继承发扬榜样精神是提高榜样教育持久力的现实因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选树的无数榜样典范及其承载的精神价值在当下仍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榜样教育成绩最突出、效果最显着的一个时期,积累了丰硕的值得总结的经验与启示,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展榜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冀晶娟[9](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向远林[10](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二、学习大寨根本经验 努力做好考古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大寨根本经验 努力做好考古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治理的百年探索:理念与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治理理念初步形成(1921-1949)
    (一)核心在于“集体化”道路
    (二)“土地革命”到“土地改革”
    (三)共产党之外的治理思路
二、治理体系基本建成(1949-1962)
    (一)“合作化”政策之争
    (二)“三化”组织
    (三)“社教”运动的治理功能
三、治理体系调整动荡(1962-1976)
    (一)公社体制再调整
    (二)“阶级斗争”管农民
    (三)“大寨经验”治农村
四、治理体系根本变革(1976-1989)
    (一)颠覆性的体制改变
    (二)重构基层政府
    (三)重构身份体系
    (四)重构村庄权力系统
五、治理体系曲折提升(1989-2012)
    (一)“道路”之争再起
    (二)“三农”问题化
    (三)治理“新政”
    (四)“放活”的治理意义
六、治理进入新时期(2012-2021)
    (一)党建体系全面加强
    (二)依法治村取得进展
    (三)治理主体间关系面临困扰
    (四)“集体经济”依然是焦点
结语

(4)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概念界定
第一章 昔阳县自然社会状况
    第一节 生态环境
        (一)多山少土
        (二)交通闭塞
        (三)灾害多发
    第二节 社会制度与生活水平
    小结
第二章 贫穷的本质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减贫实践及其失败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贫困”的解构与重构
        (一)土地改革与道路选择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与“技术革命”
        (三)技术赋能
    小结
第三章 土地革命:穷富拉平
    第一节 昔阳旧貌
        (一)人口与土地
        (二)农民生活
        (三)生态环境
        (四)农民与农业
    第二节 土改过程
    第三节 土改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技术革命:提高产量
    第一节 组织起来与学习技术
    第二节 技术革新的路径
        (一)培育良种
        (二)合理种植
        (三)改良土质
        (四)工具改革
    第三节 技术与制度之间的张力
    小结
第五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第一节 “秃岭”遇“山洪”
    第二节 水利建设
        (一)改造“三跑田”与闸沟垫滩
        (二)修建水库
        (三)治河与打井
        (四)机电灌溉
    第三节 水利工程与粮食增产
    第四节 治水与“育人”
    小结
第六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第一节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的实践
        (一)土壤改良
        (二)良种培育
        (三)密植与管理
        (四)水利灌溉
        (五)道路与运输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与乡村社会
    小结
第七章 减贫的微观史研究——井沟村
    第一节 井沟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默汉”的消逝
    第三节 “井沟学大寨,大寨帮井沟”
    第四节 机械灌溉
    第五节 减贫的效果
    小结
第八章 昔阳县减贫的成就及历史地位
    一、集体化时期昔阳县取得的历史成就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昔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5)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成果的激增使得学术研究图景日趋复杂
        1.1.2 信息化时代使得量化学术研究历程成为可能
        1.1.3 信息技术驱动下改变了传统文献的认识方式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基础理论:数字人文
    1.4 研究现状
        1.4.1 传统民居研究现状及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1.4.2 构建传统民居研究框架、研究技术路线的研究现状
        1.4.3 相关议题其他类型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
        1.4.4 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
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定量化分析
    2.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文献数据收集
        2.1.1 数据收集
        2.1.2 获取研究对象
        2.1.3 收集结果
    2.2 文献数量变化情况
        2.2.1 研究专着
        2.2.2 学术论文
    2.3 量化研究一:论文关键词分析
        2.3.1 总体关键词词云描摹
        2.3.2 分时段关键词词云描摹
    2.4 量化研究二: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2.4.1 共现词统计和解读
        2.4.2 膨胀词分析和解读
    2.5 量化研究三:《中国传统民居文献索引》中的陕西相关研究
        2.5.1 粗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2.5.2 细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2.6 量化研究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
        2.6.1 传统民居与聚落相关研究区位分析
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
    3.1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分期依据
        3.1.1 已有研究综述
        3.1.2 本研究的分期
    3.2 第一阶段:早期探索期(20 世纪30 年代至改革开放)
        3.2.1 民居研究先声:从龙庆忠到刘敦桢
        3.2.2 民居广泛调查:全国研究和陕西调查
        3.2.3 考古发掘研究:半坡村史前聚落考古
        3.2.4 乡村建设活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3.2.5 民居展示利用:大办地主庄园博物馆
        3.2.6 文物普查活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
    3.3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期(改革开放-21 世纪初)
        3.3.1 首部综合专着:《陕西民居》的编纂
        3.3.2 考古复原研究: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
        3.3.3 国际交流合作:竞赛教学和保护实践
        3.3.4 民居展示利用:阶级教育展览馆转型
        3.3.5 绿色窑居建筑:延安枣园村绿色住区
        3.3.6 文物普查活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3.4 第三阶段:多元繁盛期(21 世纪初至今)
        3.4.1 民居展示利用:民营化博物馆的兴起
        3.4.2 文物保护制度:从古村落到传统村落
        3.4.3 文物普查活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4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代表性文献内容解读
    4.1 地区建筑通史和中国民居专着中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
        4.1.1 地区建筑通史着作中的陕西民居
        4.1.2 中国民居研究专着
    4.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代表性研究专着
        4.2.1 总体面貌解读
        4.2.2 地区民居综合着作
        4.2.3 民居专项研究着作
        4.2.4 民居个案研究着作
    4.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4.3.1 概说
        4.3.2 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图谱的绘制
        4.3.3 研究方向1:某类型民居研究
        4.3.4 研究方向2:民居和聚落个案研究
        4.3.5 研究方向3:农宅建设
        4.3.6 研究方向4:设计创作
        4.3.7 研究方向5:绿色建筑
        4.3.8 研究方向6:人文地理
        4.3.9 研究方向7:风景园林
        4.3.10 研究方向8:旅游开发
    4.4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述评
        4.4.1 与全国研究现状的比较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期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重点文献统计表
    代表性学术专着
    代表性期刊论文
附录2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相关建筑竞赛图纸
附录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作为创作原型的建筑实践
附录 4 图录和表录
    图录
    表录
硕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和研究工作

(6)一生的长征(论文提纲范文)

人物小传
回乡
到横圳去
走过的路蹲过的山
丽江电站
乡村顾问
太平洋警察
调羹
靠山吃山
白胡子黑胡子
没有落后的群众
一河水一把伞
娘啊,娘
我欠你的债最多
猪事
家事国事
前门后门
偷瓜贼
1985年的秋天
国家没有粮食
长征长征
补记

(7)落城村布依族服饰文化与符号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布依族服饰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落城村概述
    第一节 历史渊源
    第二节 地理位置
    第三节 人口构成
    第四节 经济生活
    第五节 文化生活
第二章 布依族服饰类型
    第一节 内盘帕型
    第二节 外盘帕型
    第三节 围腰银饰型
    第四节 布鞋花纹型
第三章 布依族服饰制作
    第一节 染料制作
    第二节 服饰制作
第四章 布依族服饰变迁
    第一节 传统服饰
    第二节 现代服饰
    第三节 服饰变迁
第五章 布依族服饰符号意义
    第一节 服饰功能
    第二节 文化内涵
    第三节 审美意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榜样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概述
    2.1 榜样教育的内涵
        2.1.1 榜样教育的概念
        2.1.2 榜样教育的特点
        2.1.3 榜样教育的功能
    2.2 榜样教育的主要理论支撑与借鉴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榜样教育的思想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榜样教育的思想
        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榜样教育的思想
        2.2.4 社会学习理论
    2.3 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实践回溯
        2.3.1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榜样教育
        2.3.2 土地革命时期的榜样教育
        2.3.3 抗日战争时期的榜样教育
        2.3.4 解放战争时期的榜样教育
        2.3.5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榜样教育
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的具体情况
    3.1 开展艰苦奋斗教育,调动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3.1.1 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3.1.2 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构筑行业典范
        3.1.3 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激励工人奋发图强
    3.2 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3.2.1 规定农业发展纲要目标,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3.2.2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2.3 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激励农民自力更生
    3.3 加强社会主义教育,激发党员干部革命干劲
        3.3.1 开展干部整风教育运动,鼓励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3.3.2 开展公仆意识教育,树立以身作则的干部模范
    3.4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营造社会主义精神面貌
        3.4.1 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热潮
        3.4.2 树立解放军榜样,激励各行各业学习为人民服务伟大精神
    3.5 提倡“双百方针”,运用优秀文艺作品宣扬榜样
        3.5.1 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
        3.5.2 打造优秀文艺作品,镌刻榜样光辉形象
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4.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的经验
        4.1.1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是开展榜样教育的关键问题
        4.1.2 选树实事求是的模范是开展榜样教育的基本原则
        4.1.3 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是开展榜样教育的内在要求
        4.1.4 丰富榜样宣传方式是开展榜样教育的有效途径
    4.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的启示
        4.2.1 坚持选树典型榜样是保证榜样教育生命力的关键要素
        4.2.2 完善榜样宣传形式是增强榜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4.2.3 健全榜样教育机制是发挥榜样教育影响力的根本保障
        4.2.4 继承发扬榜样精神是提高榜样教育持久力的现实需求
5 结语
参考文献
    1.着作类
    2.期刊类
    3.硕博论文类
    4.报纸类
致谢

(9)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10)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主要研究方法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3.2.1 远古的呼唤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3.3.1 基本特征
        3.3.2 时空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5.1.3 景观意象提取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学习大寨根本经验 努力做好考古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治理的百年探索:理念与体系[J]. 赵树凯.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萧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1964-1980)[D]. 姚瑞丽. 安徽大学, 2021
  • [3]模范引领:山西农业集体化的一根“红线”[J]. 行龙. 社会史研究, 2021(02)
  • [4]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D]. 贾保营. 山西大学, 2021(12)
  • [5]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D]. 李思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一生的长征[J]. 彭东明. 当代, 2021(03)
  • [7]落城村布依族服饰文化与符号意义研究[D]. 杨豪.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研究[D]. 肖松松.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10]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借鉴大寨基本经验,努力做好考古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