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化学──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黄卡玛,刘永清,唐敬贤,徐兰[1](1994)在《微波化学──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文中指出微波化学──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黄卡玛,刘永清,唐敬贤,徐兰四川联合大学微波化学的诞生1992年10月在荷兰的布鲁克伦(Breukelen)召开了首届世界微波化学(Mi-crowaveChemistry)大会。这一规模盛大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的召开,标志...
赵晓春[2](2007)在《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总的趋势是综合化和整体化,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就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只是止于跨学科表象和经验的层面,更没有从跨学科的角度上,就如何提高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实质性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以跨学科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两个核心。对跨学科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和特征;对学科、跨学科学科的分类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国内外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研究,即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和发生模式;并对跨学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从计量学的角度对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进行精密化描述。通过计量分析,从大体上反映出跨学科学科发生的整体状况与一般规律。如何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是本文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当代新兴学科发展是以跨学科为主导;二、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三、从知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主体三个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四、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的实证分析。通过四个方面的论述,系统地探讨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从跨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上,提出跨学科研究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六个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线路安排。第二章首先对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特征,国内外对学科和跨学科的分类模式,指出我国的学科分类存在问题,介绍了我国跨学科学的状况。第三章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学科的层级结构和交叉发生域理论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另一方面从研究客体、研究主体和学科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发生模式。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以蛋白质组学为案例,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的实证研究。第四章以23本学科辞典为样本,以第二章的理论为前提,筛选出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和文理交叉学科;对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的整体的跨学科状况,内部的跨学科状况和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状况进行了计量分析;文理交叉学科则是从相互转移的角度进行了计量研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第六章是在第五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意义,并考察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举措,分析了国外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经验,结合国内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现状,从课题管理、组织管理、成果管理、人才培养及其管理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最后一部分对全文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纵观全文,主要有如下的创新点:1.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跨学科模式。2.对跨学科学科的发生状况进行计量分析。3.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建设。4.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
刘小宝[3](2013)在《论“跨学科”的谱系》文中研究指明文献综述是规范的学术研究的起点。然而,跨学科研究领域尽管近年来着述不断,却没有一篇规范的文献综述,“跨学科”一词的基本含义至今没有达成共识。由于“跨学科”一词的含义多样性和词语使用的混乱性,跨学科相关的研究中确定关键词、查阅文献和梳理脉络都很困难。“什么是跨学科”由此成为跨学科理论研究和跨学科实践操作都不可回避且亟需回答的一个问题。跨学科现象的普遍性吸引了众多学术领域的目光,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对“跨学科”做出了各种各样甚至相互矛盾的解读。针对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词语含义却长期含糊的现状,本文把“跨学科”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把“跨学科”看作“跨”和“学科”的组合,也不是先入为主地将其归属到某个学科领域,进而考察它在学术文献中的演变历程,用谱系学的方法考察“跨学科”一词的含义。文章以跨学科领域的主要获奖成果和题目中包含“跨学科”一词的国内外文献为基础构建“跨学科”的学术谱系。根据跨学科文献的分布特征和“跨学科”一词的使用状况,以作者为中心梳理跨学科文献,找出发表跨学科文献较多且被引用次数较多的作者。按照某位作者发表的全部跨学科文献的总被引次数排序把跨学科文献进行归类,由此发现跨学科研究的出现在文献引用关系上具有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科学研究方法的转变和情境学习的发展等学术背景;跨学科研究的核心是整合。以作者为中心的文献梳理也发现“跨学科”一词的用法尽管混杂多样,但是仍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研究工具的跨学科,表示一项具体的知识生产活动,多见于自然科学领域;另一类是把跨学科作为研究对象,是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即跨学科问题研究,也是考察“跨学科”的基本含义和进行跨学科元研究需要重点参照的内容。跨学科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揭示出诸多关于“跨学科”的重要事实,即跨学科活动的出现源于学科之间的隔阂,这种隔阂表现在语言差异、知识差异和学科差异等多个方面;跨学科概念的出现受到经典力学世界观向量子力学世界观的转变以及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变等因素的影响;跨学科之所以可能在于学科之间的多样性联系,即学科间性,学科间性和跨学科互为基因型和基因表现型;跨学科的一般性特征是工具借用,跨学科的表现形式按照所涉及学科之间的关系分为多学科、交叉学科和超学科等;跨学科理论的构建来自二战后教育和科研领域跨学科实践的推动;跨学科问题研究是一个建构中的新兴学术领域,在命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学科。理解跨学科的关键是理解学科间性,然而学科分类的非标准化和学科的动态性使得学科间性不易明确阐述,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由于学科世界观的差异对学科间性的理解千差万别,因而对跨学科的表述各执一词、模棱两可,跨学科的含义长期以来含糊不清。科学知识的迅速分化使得身在某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并不可能对该领域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大量出现的“跨学科”不是指跨出学科的边界,而是指跳出自己的己知领域。由于长期受到学科分类基础上的学科世界观的影响,作为对学科间性世界观的回应和理论思考,应建立一种在本体论上重视学科间性知识,在认识论上以现实问题解决为主,在方法论上注重知识整合过程的跨学科哲学。跨学科哲学的构建在内容上引入了学科间性,澄清了“跨学科”一词的含义长期模糊的原因;在方法上,应该借鉴多种哲学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不仅要延续和深化科学哲学的思维方式,还要注重中国哲学的理论价值。科学哲学和中国哲学在跨学科问题的解释和回应上各有所长,应当注重两种哲学的对话。特别是应该重新认识中国文化,重视中国哲学的学术和思想价值,发挥其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黄喜庆[4](2014)在《多功能微波化学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微波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交叉学科,微波化学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化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为了在化学领域中应用微波技术和能量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解决了许多关键问题,并产生了新的高效化学工艺。为了进行微波化学作用的基础研究,研制了应用于实验室科研的多功能微波化学反应装置。装置具有以下特点:微波化反装置的设计的功率指标是10KW,它可以用于多种微波化学反应,在宽度为200mm的反应区内微波场的均匀度可达到90%以上;在1150mm高度范围内,有五个辅助微波源对此范围内的微波场的均匀性进行调整,以保证在反应装置垂直方向上微波场的均匀性;装置抗流门的漏能满足国家的《微波辐射安全标准》;在反应装置内有专门设计的用“水层”来调节微波功率的装置;装置还可以做单独电场,单独磁场的微波化学实验。装置由反应腔体和测控系统两部分组成。反应腔体的设计包括以下几部分:装置的反应腔体的设计,计算了腔体的直线匹配器和主反应腔体的参数;2450MHz、1KW磁控管为主体的微波源的单元电路,以及由10个这样的单元电路组成的微波源;设计了微波加热装置抗流门的结构;设计了装置中的“水层”微波功率连续调节系统;设计改造了一种抗微波干扰耐腐蚀的温度传感器。用电磁场理论和微波的传输线原理设计计算了反应腔体和直线式匹配器;用等效阻抗的方法设计了微波加热装置抗流门的结构;用微波的传播特性设计了“水层”微波功率连续调节系统;基于电磁波的屏蔽原理设计改造了温度传感器。使用HFSS软件对主反应腔内的电场和磁场分布以及直线式匹配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计算的结果是可行的。最后对装置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验证了装置内的电磁场分布符合设计要求,装置的抗流门微波漏能低于10μW/cm2,微波功率可以实现连续调节,温度传感器可以在微波场中稳定的使用,满足了微波化学反应研究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曾佐英,赖声礼[5](1999)在《从学科交叉看微波化学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当代学科发展的趋势,论述了微波化学的产生、发展,基于微波在化学中的广泛应用,探讨了微波化学发展的趋势。
郭维图[6](2008)在《微波技术在医药与化学工业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从微波工作原理与应用入手,阐述了其特性与特点,也介绍了微波化学及其应用领域,同时探讨了微波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阐明了将此技术推向成熟和产业化已经成为制药行业和制药装备行业新课题的观点。
郭维图[7](2017)在《微波技术在化学药物合成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微波化学及其应用领域,从微波化学、微波效应、微波合成与药物化学的关系三方面分析了微波辅助有机合成,并阐述了药物微波有机合成的应用范例。
李莉,许洪胤[8](2007)在《微波在合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波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交叉科学,本文介绍了微波的作用原理,综述了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和无机合成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喻涛,武兵文,杨春平[9](2017)在《微波联合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微波的性质和作用机理,包括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典型的微波联合水处理技术,包括:微波-碱联合处理技术、微波-超声联合处理技术、微波-过氧化氢联合处理技术、微波-催化剂联合处理技术和微波-光催化联合处理技术等。简述了各处理工艺的原理,介绍了这些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并指出了这些处理工艺的重点研究趋势,以期微波联合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业化应用。
李丽华,翟玉春,张金生,王吉林,于廷云[10](2005)在《微波技术在催化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近年来微波技术在催化剂制备、载体改性、新型材料合成及微波诱导催化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比较了微波辐射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和传统制备催化剂的方法. 微波技术不仅在催化剂的制备时间上明显少于传统的制备方法, 而且在催化剂的活性、寿命、表面的晶体类型等方面也明显优于传统的制备方法.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环保技术, 在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微波化学──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化学──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2)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问题的意义 |
1.1.2 问题的设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安排 |
1.3.1 对跨学科学科群的研究方法 |
1.3.2 对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线路安排 |
第2章 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 |
2.1 什么是学科 |
2.1.1 学科的定义及其特征 |
2.1.2 学科的两大系统 |
2.1.3 学科系统的转换 |
2.2 跨学科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
2.2.1 跨学科概念的源起 |
2.2.2 跨学科学科概念的界定 |
2.2.3 跨学科学科的特征 |
2.3 学科、跨学科学科分类研究 |
2.3.1 学科分类思想的历史回顾 |
2.3.2 当代学科分类模式 |
2.3.3 跨学科学科分类模式 |
2.4 跨学科学的内涵和研究状况 |
2.4.1 跨学科学的内涵 |
2.4.2 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 |
第3章 跨学科模式研究 |
3.1 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研究 |
3.1.1 现代学科的层级结构及交叉发生域理论 |
3.1.2 非全域跨学科模式分析 |
3.2 跨学科学科的发生模式研究 |
3.2.1 学科的创生与演化分析 |
3.2.2 研究客体的跨学科 |
3.2.3 研究主体的跨学科 |
3.2.4 学科理论的跨学科 |
3.3 跨学科模式实证研究——以蛋白质组学为例 |
3.3.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客体跨学科分析 |
3.3.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体的跨学科分析 |
3.3.3 蛋白质组学的学科理论的跨学科分析 |
第4章 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计量分析 |
4.1 计量分析的样本选择和统计 |
4.1.1 样本的选择 |
4.1.2 跨学科学科的数量统计 |
4.2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
4.2.1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
4.2.2 自然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
4.2.3 自然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
4.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
4.3.1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
4.3.2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
4.3.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
4.4 文理交叉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
4.4.1 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
4.4.2 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
第5章 跨学科与科研创新 |
5.1 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 |
5.1.1 科研创新能力概述 |
5.1.2 科研创新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
5.2 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概述 |
5.2.1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
5.2.2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
5.3 跨学科学科与科研创新关系 |
5.3.1 当代新兴学科演化是以跨学科为主导 |
5.3.2 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 |
5.4 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 |
5.4.1 知识背景的跨学科特性分析 |
5.4.2 研究领域跨学科方法应用 |
5.4.3 研究主体跨学科集体协作 |
5.4.4 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规律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探索 |
6.1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意义 |
6.1.1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新领域新观念的主要途径 |
6.1.2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主要途径 |
6.2 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国际借鉴 |
6.2.1 美国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战略思想 |
6.2.2 美国对跨学科研究资助的状况 |
6.2.3 美国大学推动跨学科研究的举措 |
6.2.4 美国跨学科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 |
6.2.5 发达国家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案例简介 |
6.3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
6.3.1 我国跨学科研究活动的总体现状 |
6.3.2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模式 |
6.3.3 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学科背景和研究论文跨学科计量分析 |
6.3.4 中国的跨学科教育状况 |
6.4 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管理 |
6.4.1 跨学科研究的课题管理 |
6.4.2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管理 |
6.4.3 跨学科研究的评价管理 |
6.4.4 跨学科研究的人才培养及其管理 |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
医学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
工程与技术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论“跨学科”的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第2章 还原论与谱系学 |
2.1 观点的冲突 |
2.2 逻辑起点之争 |
2.3 超越还原论 |
第3章 跨学科谱系的构建 |
3.1 基于获奖成果的谱系 |
3.1.1 1990年博尔丁奖得主 |
3.1.2 1993年博尔丁奖得主 |
3.1.3 2003年博尔丁奖得主 |
3.1.4 2008年博尔丁奖得主 |
3.1.5 2012年博尔丁奖得主 |
3.2 基于学术文献的谱系 |
3.2.1 基于国外文献的谱系 |
3.2.2 基于国内文献的谱系 |
3.3 基于主要学者的谱系 |
第4章 跨学科的演化 |
4.1 跨学科产生的根源 |
4.2 跨学科的基本内涵 |
4.3 学科间性的形成背景 |
4.4 学科间性的演化过程 |
4.4.1 学科间性的实践演化 |
4.4.2 学科间性的理论演化 |
4.5 跨学科的表现形式 |
4.5.1 工具借用 |
4.5.2 多学科 |
4.5.3 交叉学科 |
4.5.4 超学科 |
第5章 跨学科的余韵 |
5.1 科学哲学对学科间性的回应 |
5.2 中国哲学对学科间性的阐释 |
5.3 对学科间性讨论的余味悠长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跨学科大事记 |
附录2 跨学科专业术语 |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多功能微波化学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2 装置总体设计 |
2.1 装置的设计要求 |
2.2 装置的结构设计 |
2.2.1 装置的框图 |
2.2.2 装置各部分功能介绍 |
2.3 装置的工作原理 |
3 装置硬件设计 |
3.1 微波源的选用 |
3.2 直线式阻抗匹配器的设计计算 |
3.3 对匹配器的软件仿真 |
3.3.1 对直线式匹配器的仿真设计 |
3.3.2 仿真结果 |
3.4 主加热腔体尺寸的设计计算 |
3.4.1 主加热腔体长度的设计计算 |
3.4.2 主加热腔体宽度的设计计算 |
3.5 主加热腔体内电磁场分布的仿真 |
3.5.1 对主加热腔体的仿真设计 |
3.5.2 仿真结果 |
3.6 装置抗流门的设计 |
3.6.1 装置抗流门的设计要求 |
3.6.2 装置抗流门的设计 |
3.7 “水层”微波功率连续调节系统 |
3.7.1 作用和结构 |
3.7.2 设计计算 |
3.8 适用于微波场中的温度传感器设计 |
4 系统测试 |
4.1 装置抗流门漏能情况测试 |
4.2 微波源加热测试 |
4.3 辅助微波源加热测试 |
4.4 “水层”功能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多功能微波化反装置实物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微波技术在医药与化学工业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波工作原理与应用 |
1.1 微波加热 |
1.2 微波干燥 |
1.3 微波真空干燥 |
1.4 微波杀菌 |
1.5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MAE) |
1.6 微波化学 |
1.7 微波辅助有机合成 (MAOS) |
1.8 微波化学污水处理技术 |
2 微波的特性与特点 |
2.1 微波的特性 |
2.1.1 吸收性 |
2.1.2 穿透性 |
2.1.3 反射性 |
2.1.4 非生物效应 |
2.1.5 易控性 |
2.2 微波的特点 |
2.2.1 生产周期短, 节约能源 |
2.2.2 降低物耗 |
2.2.3 环境友好 |
2.2.4 高收率、高纯度 |
2.2.5 安全可靠 |
2.2.6 经济效益好 |
2.2.7 操作自动化 |
3 微波化学及其应用领域 |
4 微波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1 受医药行业某些规定的制约 |
4.2 药机新产品开发受试验条件和资金的制约 |
4.3 装备开发与医药新产品开发的不同步 |
4.4 微波工业技术属刚起步, 尚不完善 |
4.5 微波干燥装备正在走向成熟, 但微波提取装备发展缓慢 |
4.6 宣传力度不足, 对新技术新工艺的优越性认识不足 |
5 结语 |
(7)微波技术在化学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微波化学及其应用领域 |
2 微波辅助有机合成 |
2.1 微波化学 |
2.2 微波效应 |
2.2.1 三大效应 |
2.2.1. 1 热效应 |
2.2.1. 2 特殊微波效应 |
2.2.1. 3 非热微波效应 |
2.2.2 微波效应的讨论 |
2.3 微波合成与药物化学的关系 |
3 药物微波有机合成的应用范例 |
4 结语 |
(8)微波在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波 |
1.1 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1.1.1 微波吸收光谱 |
1.1.2 微波的加热原理 |
1.1.3 应用微波加速化学反应的原理 |
2 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2.1 微波技术在液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2.2 微波技术在非液相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
3 微波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 |
3.1 微波燃烧合成和微波烧结 |
3.2 微波的水热合成 |
4 结语 |
(9)微波联合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波性质及作用机理 |
1.1 微波的热效应 |
1.2 微波的非热效应 |
2 微波联合作用处理技术 |
2.1 微波-碱联合处理技术 |
2.2 微波-超声联合处理技术 |
2.3 微波-过氧化氢联合处理技术 |
2.4 微波-催化剂联合处理技术 |
2.5 微波-光催化联合处理技术 |
3 结语与展望 |
(10)微波技术在催化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波技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
1.1 催化剂的制备 |
1.2 分子筛的合成 |
1.3 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负载 |
1.4 载体的改性及新型材料的合成 |
2 微波诱导催化反应 |
2.1 甲烷分解 |
2.2 低碳烃的芳构化 |
3 结 语 |
四、微波化学──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化学──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J]. 黄卡玛,刘永清,唐敬贤,徐兰. 电子科技导报, 1994(01)
- [2]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 赵晓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3]论“跨学科”的谱系[D]. 刘小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4]多功能微波化学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 黄喜庆.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5]从学科交叉看微波化学的发展[J]. 曾佐英,赖声礼.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9(05)
- [6]微波技术在医药与化学工业上的应用[J]. 郭维图. 机电信息, 2008(35)
- [7]微波技术在化学药物合成中的应用[J]. 郭维图. 机电信息, 2017(35)
- [8]微波在合成中的应用[J]. 李莉,许洪胤.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07(04)
- [9]微波联合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喻涛,武兵文,杨春平. 广东化工, 2017(08)
- [10]微波技术在催化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李丽华,翟玉春,张金生,王吉林,于廷云. 材料与冶金学报,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