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方兴未艾(论文文献综述)
方焓[1](2019)在《城市文化与政府行为 ——工业遗产保护下的汽车城研究》文中认为工业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个体和集体不断积累下来的物质生产、制度生产和精神生产总和的、具有历史价值、社会意义和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工业文化遗产不仅记录着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发展无法割弃的整体。随着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因城市工业布局的调整规划,众多工业文化遗产面临保护或开发利用的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正在遭到破坏和损毁,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如何与城市发展相互协调等问题成为地方政府决策与管理中遇到的新的、不可回避的现实矛盾。基于此,本文以湖北省十堰市为典型调查对象,对十堰市的汽车工业遗产进行了典型调查。十堰市是一座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城市,是“三线建设”的产物。十堰的汽车工业遗产不仅见证了中国自主制造汽车的发展历史,也是十堰城市发展不可替代的基因和灵魂。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十堰市政府如何通过政府行为保护和利用汽车工业遗产,并以此建设和提升城市文化,对于我国其他工业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参照意义。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绪论、正文、讨论与结论。其中正文共有五章,分别从工业遗产的相关理论、十堰市汽车工业遗产的的现状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二章,对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了阐释。第三章,对十堰市汽车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进行了实地调查和价值分析。第四章,提出十堰在汽车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第五章,从城市文化和政府治理视角,对十堰市汽车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提出政策建议。
陈可鉴[2](2018)在《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影响因素、策略与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营利组织市场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第三部门出现的重要现象,也是非营利组织研究领域的热门议题。中国作为全球结社革命的重要成员,不仅在改革开放以来迎来了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与发展,近年来,也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出现了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中国非营利组织开始在组织的管理运作中吸收市场化的理念和策略。本文运用资源依赖理论和制度主义理论,探讨了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影响因素、策略和效应。通过对深圳市、杭州市和扬州市三地113家非营利组织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到,中国非营利组织在使用市场化策略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在组织管理层面,人事管理的职业化和市场化受到广泛青睐,而组织资金的市场化运作却进展缓慢;在经营运作层面,超过六成的非营利组织尝试了与企业合作开展活动,而直接开展经营性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尚不足三分之一;在资助关系层面,参与竞争性政府购买服务已经成为中国非营利组织获取政府资助的主要的方式,而非官方的社会影响力投资却似乎尚未在中国非营利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可以看到,竞争导向型策略,而非盈利导向型策略更多地为中国非营利组织所采用。就市场化的影响因素而言,资源环境和制度环境对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策略使用具有显着而有差异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资源压力越大的非营利组织,越倾向于与企业合作开展活动;考核压力越大的非营利组织,则不仅越倾向于寻求企业合作,也越倾向于独立开展经营性活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主要通过增加经营性收入来弥补政府资助的减少,中国非营利组织在面临政府资助不足时,第一选择往往是寻求企业的资金支持,而非增加经营性收入。影响中国非营利组织拓展经营活动的因素,是来自资助方(尤其是政府)严格的考核压力。此外,治理结构、领导人特质等组织内部因素也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转型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杭州乐居公益和绿色浙江两个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案例研究也表明,这种以减少考核压力、增强自主能力为出发点的经营性策略,淡化了西方学者所指出的逐利动机与公共精神之间的冲突;相反,非营利组织自主能力的增强使其可以在项目运作中避免使命偏移,更加专注地履行组织的核心使命。除此而外,市场化给中国非营利组织带来的是职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管理理念的吸收和政府购买服务的竞争性引入,这些变化均有利于组织能力和竞争意识的提升,并促进中国非营利组织服务供给、价值守护、公共倡导和社会资本建设等社会职能的履行。总之,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影响因素和策略使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存在差异,这使得市场理念和策略在中国非营利领域的引入,产生了更加积极的效应。市场化所倡导的自主、平等、公开、透明的精神,不仅是中国经济改革所需要的,也是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相应地,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支持中国非营利组织探索市场化的转型,并建立合规性监管体制,将监管重心由事前监管向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的转移。本文认为,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中国经验,将为这一全球性议题的探讨提供有益的启示。
黄诚[3](2018)在《GTQC公司新能源汽车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根据其战略规划及部署,计划在四川成都市新津县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和核心零部件项目。为避免在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投资前,因为没有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分析,从而致使投资项目的失败和损失,造成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浪费。因此,非常有必要从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角度先于该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建设前实施科学的分析,从多方面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可行与否,从而对项目的投资建设决定和今后的建设规划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论文选材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广通汽车有限公司在成都市新津县新材料产业区拟投资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厂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文献的收集和专家的调查,借助WBS、SWOT、分析表、模糊综合评价等工具和方法对项目可行性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全文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展开对成都广通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厂项目投资建设的承办条件、产品方案和国内外市场预测分析、工艺方案论证、投资估算、财务评价和风险分析等全面评估,从而对可行性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获取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本文共分六个章节来展开项目可行性研究方面的探讨分析,论文首先对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包括研究的目标、方法等进行阐述;然后对项目管理与可行性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再然后在对项目的基础情况和建设的必要性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市场分析与预测的角度论证了项目市场的可行性;紧接着,从项目拟建规模及相关协作、建设方案、技术条件以及节能与环保的角度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项目建设方案的可行;另外,还重点从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及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分析,包括对其项目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角度展开了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可行性分析,以此确定了项目财务与经济效益的可行性;最后得出了结论和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希望将项目管理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和笔者工作实践相结合,应用到成都广通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厂项目的投资研究分析当中,为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市新津县招商局等单位开展项目的市场预测、建设方案规划、投资经济分析、风险评估等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活动提供一些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李朝飞[4](2018)在《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文中指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直构筑所谓第一和第二岛链,奉行“遏制而不孤立”政策,在东北亚、东海、南海和南亚四大区域构筑反华“C型”包围圈,阻止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是“东亚国家”,但中国更是一个“亚洲国家”,通过陆海联动、东西联通凸显陆海两栖型大国的优势与地位。中亚是中国突破西方封锁和战略围堵的重要突破口,是中国巩固西北边境地区稳定、预防极端组织和思想渗透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是新时代中国对中亚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政治塑造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亲和力构建意义重大,也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和地区大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包括宣介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力、宣传中国模式和建立孔子学院等方式,未来还可以通过发展中国旅游、建立文化代表处、促进中国经典作品外译和促进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中亚各民族民心相通。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是中国特色的大外交,它是实力与影响力、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内宣与外宣相互统筹的结果,也是外交部、文化部、宣传部与商务部等各部委既相互分工又彼此配合的重要实践。主体、客体、路径和话语是新时代中国软实力外交的四大要素。未来,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应在主体整合、客体选择、路径创新和话语构建等方面,充分利用好“组合拳”,以民心相通为目标,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以政策沟通为保障,以上海合作组织为载体,讲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民生优先”的故事,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中国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和中国政治的影响力。
曾丹凤[5](201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厘清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相关概念和关系,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思维方式及其演进动力和阶级因素的相关论述,揭示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趋势和动力以及中西方资产阶级的不同境遇和作为对中西方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影响;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力量的分析,更是揭示了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演进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具有了理论基础。以自然科学在技术发明和工业生产中的自觉应用为界限,把技术思维方式划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类型;把握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一般趋势和态势,并以此为参照系,对比明清至民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在中西方演进的不同态势以及1949年以后它在中国的演进态势,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问题由此得以凸显,即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在1949年以后呈现出了不同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演进态势。其根源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通过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技思想体系(思想领导)、领导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技术活动主体开展技术实践活动(组织领导),从而推动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不断地向前演进。其中,1949—1976年,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首个形态在中国形成后继续发展为第二个形态。尽管期间经历了曲折,而且第三个形态在中国的兴起也受到了阻碍,但1977—1988年,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第三个形态开始在中国的兴起。1989—2012年,在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第三个形态在中国形成后快速发展为第四个形态,而且还具有了伦理意蕴。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第四个形态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孕育着新的形态,伦理意蕴日益浓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技术活动主体推动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演进的六十多年里,前三十年,历史性突破与不足并存,后三十多年,实现历史性转折后取得了重大跨越。同时,这一演进进程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的发展和融合以及中国技术发展态势的转变,助推中国跻身第四个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潮头以及创新型强国前列,还有助于“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实现。
马晓鸣[6](2016)在《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建筑形式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对旅游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旅游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针对风景区的旅游还停留在游和看为主。休闲和体验式的旅游方式尚不多见,意识到这一项投资建设的空白之后,依托于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休闲体验区的建设方兴未艾。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的项目就是抓住这一投资机遇而进行的一项工程,它位于崆峒山风景区与平凉市之间,是依托于平凉市崆峒山名胜区建设的一处供旅游休闲体验的综合项目。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接的具有一定研究性质的实际项目。整个项目分为调研、策划、项目设计和实施四个部分。整个项目设计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部分:1、功能与空间形态的研究;2、建筑创作研究;3、场地设计研究。本文将着重研讨对建筑形式创作研究。项目所处的陇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崆峒山风景区更是集释、道、儒三位一体的着名旅游胜地。因此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泾水旅游小镇”建筑形式设计中要深入发掘陇东地区原有的建筑和建筑文化,同时也要分析其存在的意义和蕴涵的建筑生命力。类比国内旅游服务类建筑的诸多做法,结合对项目所在地陇东地区原有建筑的调研分析,提出“泾水旅游小镇”建筑形式设计中应体现出陇东地区典型的文化特征,并研究如何在设计中表达出陇东地区原有建筑的个性特征。使得原有建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平凉“泾水旅游小镇”的项目定位,将其建筑形式定位为具有陇东地区原有建筑文化特色的旅游体验式建筑;二、陇东地区地原有建筑形式调研;三平凉“泾水旅游小镇”的建筑形式设计应如何反映陇东地区的原有建筑特征。使其成为国内同类型建筑设计的一个参考依据。
胡凌艳[7](2016)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主要是环境和资源)关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是人类文明的有机构成部分。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并且历来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一个国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不仅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也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从生态运动在世界兴起以来的历程看,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保护地球等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波澜壮阔、方兴未艾的趋势,并且如马克思所说,这“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固然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但是更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公众通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通过实质性地介入生态治理过程并影响其决策,能有效地反映和实现自己在生态利益方面的诉求,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愿落到实处。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到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讨论、保护、利用中来。中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抽象口号到具体行动、从群众式运动到治理常态化、从响应政策号召到自觉主动参与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进步与挑战并存,令人欣慰的是公众的参与能力日益增强,甚至倒逼政府的生态治理改革。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庄严的行动,正汇入当代中国进步的潮流之中。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具有正当性。学理层面的正当性强调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善于吸收、借鉴“他山之石”,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这方面,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及蕴含于其中的人的活动理论,必须扬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论,必须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理论,必须参考西方的环境公共信托理论。实践层面的正当性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无论是解构旧理论还是创立新理论,目的都是如此。在这方面,公众必须并且也只能通过一系列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参与内容和参与形式,并且经历一定的过程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美丽中国,建构崭新的、和谐的人地关系。经验层面的正当性强调公众个体、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方面,公众个体应从社会责任感、消费理念、科学知识等方面来培育和锻炼自身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国家应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实现生态善治,国际社会也应加强全面合作,维护全人类在生态文明上的共同利益。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具有可行性,这种可行性表现在:听证会、座谈会、问卷调查、信访、公益诉讼等平台被公众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立法、决策、执行、救济等环节;作为公众参与重要载体的环保NGO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较之公众个体而言,它们能够在与政府、企业等多方主体的对话和协商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的共同发力不断创新着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使公众能够借助媒体形成强大的公共舆论压力,进而影响政府的生态政策议程及行动框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正在成为中国政府和公众的共识。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良好的可行性条件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帆风顺的,事实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仍存在着参与的复杂性、参与行为带有盲目性、参与无序化、参与深度不足等现实问题。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受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科学文化素质的制约、制度体系不配套的制约、政府部门及官员政绩观的制约等,因而需要我们以深刻的问题意识,直面而不回避问题,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倡导的“共享”理念的题中之义,又由于它涉及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和各层面,因而需要将其当做一项系统工程,采用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来解决:提升公众的生态科技意识、生态权利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生态法制意识;明晰政府职责,为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需求提供充分保障;整合和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机制、表达机制、介入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整体功效;充分挖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效能,实现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扩大公众体制内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建构合理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从公众能力指数、政府支持指数、绩效指数三方面对公众参与进行科学评价;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汲取世界公众生态参与的有益成果和成功经验,为中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面向未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应遵循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顶层设计与基层摸索相统一的原则、从中国国情出发与借鉴国外经验相统一的原则,继续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自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为世界进步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越[8](2015)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众参与是公众以一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和程序行使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权,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把公众参与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国家事务、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公众参与,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保证公众在各领域的参与,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下,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成为解决生态问题,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人作为生态环境的组成成员,不可能脱离开生态环境而生存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惠及所有人的公共事务,因此,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事务既是公众的权利也是公众的义务。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的参与意识,加强公众参与的制度建设,无疑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因此,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问题,对于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具体应用公众参与原则,践行马克思主义公众参与思想,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制度建设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以近十年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单位发布的《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国公众参与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为主要分析样本,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进行较系统研究。论文从生态文明、公众、公众参与等概念界定入手,论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下公众参与的要素和现实意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公众参与思想、民主行政理论、环境权和环境公共财产信托等理论,阐述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权利的正当性,基于调查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主体、形式、内容的客观现状表现,并剖析制约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素,最后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和制度建设二维视角,从主观意识和制度因素的维度分析制约因素的产生原因,提出强化公众参与理念以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完善NGO设立和运行机制以增强公众参与的主体力量,加强制度建设为公众高效有序参与提供制度保障等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具体对策。
成强[9](2015)在《环境伦理教育研究》文中认为环境与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环境伦理研究的根本任务,必须引起人类社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伦理为先。环境伦理教育是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中心工作,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美丽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之一。绪论部分对环境伦理的产生根源和实施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研究。阐释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是推动环境伦理研究持续深入的主要动力,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加剧了生态危机恶化,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亟待加强。绪论对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重点论述,环境伦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环境伦理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环保实践技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第二章从三个方面对环境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进行深入辨析。一是对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主要包括伦理与道德,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概念辨析、对应关系和基本特征。二是对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三是对环境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系统阐明环境教育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在必然联系,对环境伦理教育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了明确界定。第三章从五个方面对环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启示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与权利论、敬畏生命、大地伦理观、自然价值论、深层生态伦理、生态女性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环境伦理理论流派的研究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环境伦理对改变人类价值观、提升道德境界、实现伦理超越、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现实意义,环境伦理价值观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内在价值的对立统一、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对立统一、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受动性的对立统一。二是简要阐释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智慧,对儒家、道家和佛教的传统环境伦理思想萌芽进行重点介绍,尤其对“天人合一”的朴素环保思想和“善待万物之仁”的伦理价值取向给予生态意蕴上的特殊关注。三是对环境伦理学演变进程进行简要梳理,从国外环境伦理萌芽时期开始,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公平正义的环境伦理、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环境伦理和全球化的环境伦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批判和价值澄清,进一步倡导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伦理关系。四是主要阐述了认知规律研究的教育启示意义,包括杜威的道德认知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心理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三水平六阶段发展理论、彼得斯的道德认知与发展阶段理论、布鲁姆的认知层次学说和掌握学习理论、卡都图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柏瑞的发展模型理论。五是简要展示了道德教育研究普遍规律对现代环境伦理教育的有益启示,包括道德可教、学校和社会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有机衔接、道德教育的非灌输性原则、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规律研究、道德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研究。第四章从五个方面对环境伦理教育理论研究体系进行总结分析。主要是对环境伦理教育的本质特征、活动要素、组织结构、功能价值、评价方式进行科学界定,全面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伦理教育理论框架体系。第五章从三个方面对环境伦理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全过程跟踪国际环境伦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从环境伦理教育诞生开始,经过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的成长阶段,以第比利斯会议为标志的蓬勃发展阶段,再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以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普遍认同。二是对我国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重点对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和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做出系统阐述。三是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环境伦理教育经验和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从两个方面论述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框架构想和实施办法。着重剖析了当前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环境伦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框架构想和实施对策,一是关注道德认知水平发展,针对不同思维发展阶段,区别化实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二是注重教育内容的改革创新。三是借助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学科融合力度,开展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拓展第二课堂,澄清环境价值观。四是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加强舆论监督和伦理引导。五是体现政府部门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导力量,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六是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环境伦理教育影响力。七是倡导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环境伦理教育实践活动。八是加快环境伦理教育法治化进程,倡导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九是注重完善教育保障配套措施,主要包括资金保障、师资保障、组织机制保障、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保障。十是关注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社会。第七章对环境伦理教育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为继续深入研究环境伦理教育理论体系、框架结构、改进措施和保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秀玲[10](2015)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理论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而进行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伟大成果。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同各个党派、各个团体、各个民族以及社会各界代表人士进行民主协商,让各方充分表达意愿,既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能反映部分群众的特殊利益,真正找到了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从而达成了最广泛的共识,充分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显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集中体现,要不断推进和完善这种民主政治制度。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可以充分反映各个党派、各个团体、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能够有效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见,通过研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化和发展,又能够加深对民主的认识和解读,还能有效推动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民主决策从而提升执政能力。在论文的论证过程中,首先阐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随后,剖析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紧接着,进一步梳理和阐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程及基本经验。之后,研究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行的主要形式及其运行的主要原则。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及价值功能。最后,分析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本文主要从绪论、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程经验、运行形式与原则、优越性及价值功能、问题与对策、结论等八个部分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进行系统研究。具体而言:第一章为绪论。这一部分对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进行总体概括。论文的选题意义主要详细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目前学术界主要围绕着哪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将分析当前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趋势;研究思路主要包括本文的构思;研究方法主要体现本文运用辩证分析方法、历史总结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展开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创新之处主要包括本文围绕哪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第二章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这一章内容首先对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紧接着,论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及政治地位。在此基础上,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章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这一章内容深入剖析和挖掘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渊源:主要源自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协商民主思想;源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协商民主思想;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商民主思想。第四章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程经验。此章通过梳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程,即经过开创阶段、发展阶段的发展过程。总结出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必须要依托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时要加强作为协商专门机构的人民政协建设,更要推进民主的法治化发展。第五章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运行形式与原则。本章开门见山地指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运行形式为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行的主要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原则、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第六章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及价值功能。本章首先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越性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之后,指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价值功能体现在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是有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可以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从而长期保持自身先进性与纯洁性。第七章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问题与对策。本章提出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规范程序化发展、强化人民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拓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形式多样化、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学术话语权几个部分加以解决。结论。这部分主要是对本文做了简短的总结和略微补充,同时也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完善寄予展望。总之,本文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把中国长期实践所形成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经验升华为科学理论。人民政协先于新中国而成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中国六十多年的实践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和内在优势。故此,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理论,有助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既然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与专门协商机构,那么,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就是要抓住重点,也就是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与此同时,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还要在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二、“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方兴未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方兴未艾(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文化与政府行为 ——工业遗产保护下的汽车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工业遗产 |
2.1.2 汽车工业遗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文化理论 |
2.2.2 政府治理理论 |
第3章 工业遗产保护下的汽车城——基于“中国卡车之都”十堰市的典型调查 |
3.1 调研过程 |
3.1.1 汽车工业遗产的分布概况 |
3.1.2 调研计划与实施 |
3.2 汽车城的“兴”与“衰” |
3.2.1 “二汽”与十堰建市 |
3.2.2 “东风”迁都与汽车工业遗存 |
3.3 十堰市汽车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现 |
3.3.1 历史价值 |
3.3.2 文化价值 |
3.3.3 城市记忆 |
3.4 汽车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政府实践 |
3.4.1 开展普查,划定保护范围 |
3.4.2 出台文件,制定保护规划 |
3.4.3 政企合作,建立沟通机制 |
3.4.4 社会参与,开展招商引资 |
第4章 消逝的城市文化:困境下的汽车城与汽车工业遗产保护 |
4.1 城镇化扩张影响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 |
4.1.1 城市扩张对汽车工业文化遗产的破坏 |
4.1.2 工业用地再开发对汽车工业遗产的拆毁 |
4.2 “央”“地”博弈束缚地方政府行为 |
4.2.1 “央”“地”博弈下的保护体制不顺 |
4.2.2 “央”“地”博弈下的土地、财税和公共服务冲突 |
4.3 重“建筑”、轻“精神”的保护思路影响工业遗产保护效果 |
4.3.1 整体性保护:汽车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
4.3.2 “重建筑”“轻精神”的保护理念 |
4.3.3 脱离城市文化建设的片面性保护行为 |
第5章 城市文化、政府行为与汽车工业遗产保护:汽车城的未来 |
5.1 建章立制:政府为汽车工业遗产保驾护航 |
5.1.1 构建坚实的法制保障 |
5.1.2 理顺政企合作机制 |
5.1.3 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 |
5.2 科学规划:为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
5.2.1 夯实规划的前提性工作 |
5.2.2 构建多层级的规划体系 |
5.2.3 加强规划人才的培养 |
5.3 营造场所精神:让车城成为文化的容器 |
5.3.1 汽车工业遗产与城市特色相伴而生 |
5.3.2 汽车工业遗产保护促进“文化城市”振兴 |
5.3.3 重视工业遗产地“场所精神”营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影响因素、策略与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非营利组织 |
1.3.2 市场化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已有研究述评 |
2.1 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1 理论资源:资源依赖理论与制度主义理论 |
2.1.2 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策略研究 |
2.2.1 策略类型:组织管理、经营运作与资助关系 |
2.2.2 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策略研究 |
2.3 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效应研究 |
2.3.1 效应维度:社会职能履行 |
2.3.2 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效应研究 |
2.4 简要的评论 |
3. 研究设计 |
3.1 分析框架 |
3.2 研究方法 |
3.3 数据来源与案例选择 |
3.3.1 定量研究的数据来源 |
3.3.2 案例研究的案例选择 |
4. 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策略 |
4.1 定量分析:基于113家非营利组织的数据统计 |
4.1.1 组织管理的市场化 |
4.1.2 经营运作的市场化 |
4.1.3 资助关系的市场化 |
4.1.4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4.2 案例分析:基于杭州乐居公益和绿色浙江的调研访谈 |
4.2.1 案例一: 杭州乐居公益 |
4.2.2 案例二: 绿色浙江 |
4.2.3 案例解析: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背景与目标 |
4.3 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策略使用的特征 |
5. 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影响因素 |
5.1 定量分析: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外部影响因素 |
5.1.1 研究假设 |
5.1.2 变量定义及其测量 |
5.1.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5.1.4 回归分析 |
5.2 案例分析:对定量分析结果的解释与补充 |
5.2.1 外部因素对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影响 |
5.2.2 内部因素对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影响 |
5.3 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影响因素:理论辨析与中国经验 |
6. 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效应 |
6.1 案例分析:非营利组织市场化对组织社会职能履行的效应 |
6.1.1 服务供给职能 |
6.1.2 社会资本建设职能 |
6.1.3 价值守护职能 |
6.1.4 公共倡导职能 |
6.2 规范分析:策略类型与市场化效应 |
6.3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效应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发现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3)GTQC公司新能源汽车厂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的目标 |
1.2.2 研究的内容 |
1.2.3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项目与项目管理 |
2.1.1 项目的概念 |
2.1.2 项目管理 |
2.2 项目可行性研究 |
2.2.1 可行性研究内涵 |
2.2.2 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 |
2.2.3 项目可行性研究常见方法 |
2.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2.3.1 国外研究动态 |
2.3.2 国内研究动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项目概况及市场可行性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1.1 项目简介 |
3.1.2 项目单位介绍 |
3.1.3 项目组织结构分析 |
3.1.4 项目实施计划 |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3 项目市场可行性分析 |
3.3.1 项目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
3.3.2 项目市场客观分析 |
3.3.3 项目市场细化分析 |
3.3.4 项目市场宏观分析 |
3.3.5 项目市场竞争态势 |
3.4 项目市场SWOT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综合评估分析 |
4.1 项目拟建规模及相关协作 |
4.1.1 项目拟建规模 |
4.1.2 项目生产协作 |
4.1.3 项目能源耗能及来源 |
4.2 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分析 |
4.2.1 项目建设厂址及自然条件 |
4.2.2 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分析 |
4.2.3 项目结构设计方案分析 |
4.2.4 项目公用动力设计方案分析 |
4.3 项目技术条件分析 |
4.3.1 主要技术决定 |
4.3.2 项目工艺技术 |
4.4 项目节能与环保分析 |
4.4.1 能源利用方案 |
4.4.2 节能管理 |
4.4.3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可行性分析 |
5.1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5.1.1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
5.1.2 项目流动资金测算 |
5.1.3 项目总投资 |
5.1.4 项目融资方式 |
5.2 项目财务评价及经济分析 |
5.2.1 项目财务基本数据分析 |
5.2.2 项目财务计算及评价 |
5.2.3 项目财务不确定分析 |
5.2.4 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
5.3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
5.4 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
5.4.1 项目风险识别 |
5.4.2 项目风险估计 |
5.4.3 项目风险模糊评价 |
5.4.4 项目风险应对与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 |
第一章 软实力的概念界定与中国特色软实力内涵 |
第一节:软实力的由来 |
第二节:软实力的内容 |
第三节:软实力的学理研究 |
第四节:中国特色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五节:新时代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 |
第二章 中亚的地域范围及其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 |
第一节:中亚的界定 |
第二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战略地位 |
第三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经济利益 |
第四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文化地位 |
第三章 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历史演进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中国古代与中亚的文化交往 |
第二节:中国古代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21世纪中亚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上升 |
第四节:“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在中亚的文化软实力 |
第四章 中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与文化软实力 |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 |
第三节:中国模式与中国在中亚的政治文化吸引力 |
第四节:孔子学院与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五章 中国与域外大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对比研究 |
第一节:美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二节:俄罗斯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三节:欧盟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四节:周边国家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以伊朗为例 |
第五节:其他大国软实力外交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六章 中国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前景思考 |
第一节:周边外交战略是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政策保证 |
第二节:发挥中亚跨境民族的正面效应有助于增加中国软实力 |
第三节:充分发掘经济和贸易政策所蕴涵软实力优势 |
第四节:妥善应对中国威胁论,努力改善在中亚的国家形象 |
第五节:面向中亚民间、拓展公共外交渠道,增强国家软实力 |
第六节: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推动软实力外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思维方式概念和形态的研究 |
2、关于技术思维的研究 |
3、关于技术思维方式的研究 |
4、关于中国思维方式演进的研究 |
(三)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相关概念与关系的厘清 |
1、技术的涵义及其与科学和工程的关系 |
2、技术与思维的内在逻辑关系 |
3、技术思维方式及其要素和形态的时代性 |
4、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点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思维方式的相关论述 |
1、马克思对近代机械技术思维方式的相关论述 |
2、马克思对大工业初期技术思维方式的相关论述 |
3、马克思恩格斯对技术思维方式未来走向的预言 |
(二)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思维方式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
1、马克思对18世纪末以前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
2、马克思恩格斯对18世纪末以后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
3、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国家技术思维方式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
(三)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阶级因素分析 |
1、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资产阶级作用的分析与启示 |
2、马克思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困境的剖析与启示 |
3、恩格斯毛泽东对中国各阶级革命力量的分析与启示 |
小结 |
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逻辑关系 |
(一)技术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及其演进的一般态势 |
1、中西方技术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及其依据 |
2、传统与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及其界限 |
3、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一般态势:首个形态形成后持续演进 |
(二)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百年困局与破局 |
1、明末清初: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核心要素在西方孕育和成长 |
2、清末民国:首个形态在西方形成后持续演进 |
3、明清至民国的困局:各要素在中国有萌芽但未整合成形 |
4、困局之源:中国资产阶级无力整合和推动 |
5、破局之本: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肩负使命 |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新演进态势的内在关系 |
1、1949 年以后: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总体上持续演进 |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演进态势的根本保证 |
3、新演进态势: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 |
(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演进的领导方式与作用 |
1、发达国家的政府行为对改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影响及启示 |
2、中国共产党的三种基本领导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
3、中国共产党对演进的政治领导及作用 |
4、中国共产党对演进的思想领导及作用 |
5、中国共产党对演进的组织领导及作用 |
小结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曲折发展(1949—1976) |
(一)1949—1976 年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及时代背景 |
1、大科学助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第二个形态快速形成 |
2、思维工具的革新助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新旧时代成功转换 |
3、新技术浪潮助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第三形态的兴起 |
4、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推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三个形态在中国兴起 |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思想领导 |
1、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方式:发展毛泽东技术思想 |
2、毛泽东技术思想的早期建构(1937 年) |
3、1949—1965 年毛泽东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三)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政治领导 |
1、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的方式:领导制定两个科技发展规划 |
2、《1956—1967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
3、《1963—1973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
4、两个科技发展规划的演变:追赶战略和措施的演变 |
(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实践基础的组织领导 |
1、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世界前沿和高尖端技术研制 |
2、中国共产党对技术实践活动的早期探索(1937-1949) |
3、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
4、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两弹一星”的研制 |
(五)1949—1966 年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
1、1949—1958:现代技术思维方式首个形态在中国形成 |
2、1959-1965:首个形态在中国发展为第二个形态 |
(六)1957—1976 年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遭遇的曲折及其根源 |
1、首个形态在中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曲折及其根源 |
2、第三个形态在中国的兴起受阻及其根源 |
小结 |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发展的历史转折(1977—1988) |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发展历史转折的思想领导 |
1、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前提 |
2、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根本 |
3、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 |
(二)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转折的政治领导:领导制定两个科技规划 |
1、《1978—1985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及其基本内容 |
2、《1986—2000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及其基本内容 |
3、两个科技规划的制定:技术创新意识从无到有 |
(三)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发展环境的改善 |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科技工作者历史地位的尊重和科学定位 |
2、中国共产党对科教机构及其工作的恢复和调整 |
3、中国共产党科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对规律的尊重 |
4、中国共产党启动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 |
(四)中国共产党推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新形态的兴起 |
1、邓小平将中国技术实践活动引到创新的方向上来 |
2、中国共产党领导系列科技计划的启动实施 |
小结 |
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持续发展(1989—2012) |
(一)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的思想领导:建构和发展科技思想体系 |
1、科技创新思想的建构和发展 |
2、科技伦理思想的建构和发展 |
3、工程科技思想的建构和发展 |
(二)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的政治领导:领导制定三个科技发展规划 |
1、《1991-2000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
2、《中国科技发展长期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
3、《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
4、三个科技发展规划的意义:中国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演变 |
(三)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之人才基础的培育与聚合 |
1、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三大主体 |
2、对技术研发主体的培育及其成长发展 |
3、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及其成长发展 |
4、对宏观调控主体的培育及其成长发展 |
5、对三大主体的聚合 |
(四)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之实践基础的组织领导 |
1、持续发展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信息和高铁技术创新 |
2、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信息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
3、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高铁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
(五)1989—2012 年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以创新为内核持续发展 |
1、江泽民“创新思维”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技术领域的应用 |
2、1989—2002:第三个形态的形成及伦理倾向的呈现 |
3、2003—2012:向第四个形态快速发展及其伦理意蕴 |
小结 |
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展望与评价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新发展与展望 |
1、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的思想领导:完善科技思想体系 |
2、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的政治领导:领导制定体系化的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3、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之实践基础的领导:组织领导智能制造活动的推进 |
4、十八大以来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要素与形态的新发展 |
5、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要素和形态发展的展望 |
(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历程的评价 |
1、1949—1976:历史性突破与不足并存 |
2、1977—1988:实现历史性转折 |
3、1989—2017: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
(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意义的评价 |
1、促进马克思主义两大思想理论的发展与融合 |
2、助推中国技术发展态势的转变 |
3、助力中国跻身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潮头 |
4、助力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
5、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建筑形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 |
1.3.1 “泾水旅游小镇”应有的建筑形式风格 |
1.3.2 探讨项目所在地陇东地区的建筑特点 |
1.3.3 “泾水旅游小镇”的建筑形式设计研究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泾水旅游小镇”的立项概况及建筑风格的探析 |
2.1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的项目概况 |
2.1.1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的用地范围 |
2.1.2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区域地理环境条件 |
2.1.3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基地现状 |
2.2 针对项目所在地的情况有的对策 |
2.2.1 平凉市针对项目所在地崆峒区的旅游开发的背景分析 |
2.2.2 开发商针对项目所在地块的策略分析 |
2.3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基地周边建筑状况分析 |
2.3.1 平凉市现存建筑形式并未体现陇东地区原有的建筑风格 |
2.3.2 崆峒大道两侧建筑形式较为陈旧 |
2.4 针对项目状况的相关调研 |
2.4.1 崆峒古镇 |
2.4.2 袁家村 |
2.4.3 成都宽窄巷子 |
2.4.4 总结 |
2.5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的建筑形式风格探析 |
2.5.1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的建筑风格设计原则 |
2.5.2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的聚落风格设计原则 |
2.5.3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的建筑单体风格设计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项目所在地原有建筑形式地域性研究 |
3.1 项目所在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背景 |
3.1.1 项目所在地的建筑形式受地域性农耕文化的影响 |
3.1.2 自然环境的必然选择决定了项目所在地建筑的就地取材 |
3.1.3 文化杂糅,实用为主 影响了项目所在地的建筑形式特征 |
3.2 项目所在地传统聚落的地域性形态 |
3.2.1 带形聚落多为“临沟形”和“邻水型” |
3.2.2 阶梯形聚落体现了陇东地区如何充分利用土地 |
3.2.3 团状聚落多建在平原和川道上 |
3.2.4 自由型聚落为依地势而建的聚落 |
3.3 项目所在地传统建地域性筑形式 |
3.3.1 项目所在地传统建筑的类型 |
3.3.2 项目所在地传统建筑的地域性空间形式和功能特征 |
3.3.3 项目所在地传统民居的基本立面造型 |
3.3.4 项目所在地传统民居的基本材料构成 |
3.4 项目所在地地区传统建筑所具有的美学活力 |
3.4.1 环境和谐之美 |
3.4.2 装饰艺术之美 |
3.4.3 肌理光影之美 |
3.5 本章小结 |
4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建筑形式设计 |
4.1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的项目分期状况和经济技术指标 |
4.2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建筑整体聚落形态特点设计 |
4.2.1 带型聚落在“泾水旅游小镇”的布局状况 |
4.2.2 贯穿于整个基地的阶梯形聚落 |
4.2.3 自由型聚落在泾水旅游小镇的布局状况 |
4.3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的节点公共建筑的形式设计 |
4.3.1 节点公共建筑形式的设计原则 |
4.3.2 崆峒生态体验餐厅的建筑形式设计 |
4.3.3 民俗文化体验街建筑形式设计 |
4.3.4 坡地式合院酒店建筑形式设计 |
4.3.5 天幕式文化体验街建筑形式设计 |
4.3.6 “水”主题文化体验街建筑形式设计 |
4.3.7 水上生活体验酒店的建筑形式设计 |
4.4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文化体验街街的建筑的形式设计 |
4.4.1 “泾水旅游小镇”主要干道文化体验街的建筑形式设计 |
4.4.2 滨水文化体验街的建筑形式设计 |
4.5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中“合院式”建筑的形式设计 |
4.5.1 “合院式”农家乐的建筑形式设计 |
4.5.2 “合院式”体验独栋酒店的建筑形式设计 |
4.5.3 “合院式”养生园的建筑形式设计 |
4.5.4 “合院式”养生住宅和公寓的建筑形式设计 |
4.6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中屋顶形式的应用 |
4.7 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门窗、材质的建筑形式设计 |
4.7.1 门窗“泾水旅游小镇”建筑的立面形式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
4.7.2 材质“泾水旅游小镇”建筑的立面形式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
4.8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图表附录 |
(7)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价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公众参与:一个庄严的行动 |
2.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
2.1.1 文明与生态文明 |
2.1.2 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 |
2.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
2.2 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
2.2.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深化 |
2.2.2 当代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
2.2.3 苏联模式的落后性和西方模式的不可复制性 |
2.2.4 顺应全球生态文明意识觉醒的时代潮流 |
2.3 公众参与及其在民主政治中的价值 |
2.3.1 公众参与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
2.3.2 公众参与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
2.3.3 公众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 |
2.4 公众参与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 |
2.4.1 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主体及参与动机 |
2.4.2 公众参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
第3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历程回顾 |
3.1 开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
3.1.1 开局成就 |
3.1.2 评价 |
3.2 初步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
3.2.1 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及其对中国的触动 |
3.2.2 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气象 |
3.2.3 评价 |
3.3 逐步深化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
3.3.1 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3.3.2 环保NGO得到快速发展 |
3.3.3 评价 |
3.4 持续推进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 |
3.4.1 政府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
3.4.2 配套立法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
3.4.3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常态 |
3.4.4 环保NGO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
3.4.5 评价 |
第4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正当性解读 |
4.1 学理层面的正当性 |
4.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及蕴含于其中的人的活动理论 |
4.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论 |
4.1.3 生态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理论 |
4.1.4 环境公共信托理论 |
4.2 实践层面的正当性 |
4.2.1“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4.2.2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具有直接现实性 |
4.2.3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是一个过程 |
4.3 经验层面的正当性. |
4.3.1 个体层面:培育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 |
4.3.2 国家层面:推进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 |
4.3.3 国际层面:维护全人类在生态文明上的共同利益 |
第5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可行性解读 |
5.1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平台渐趋多样和综合 |
5.1.1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平台不断扩展 |
5.1.2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平台得到综合运用 |
5.2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组织不断健全 |
5.2.1 环保NGO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 |
5.2.2 环保NGO的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 |
5.2.3 环保NGO的参与规范化程度逐渐增强 |
5.3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媒体日益增多 |
5.3.1 传统媒介继续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 |
5.3.2 网络媒介极大地创新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 |
5.4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
5.4.1 知识分子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呼吁者 |
5.4.2 党政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落实者 |
5.4.3 普通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践行者 |
第6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
6.1 存在问题 |
6.1.1 公众参与的复杂性 |
6.1.2 公众参与的盲目性 |
6.1.3 公众参与的无序化 |
6.1.4 公众参与的深度不足 |
6.1.5 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
6.2 制约因素 |
6.2.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了公众参与的广泛性 |
6.2.2 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制约了公众参与的主体性 |
6.2.3 制度体系不配套制约了公众参与的有序性 |
6.2.4 政府部门及官员的政绩观制约了公众参与的实效性 |
第7章 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中国梦的诉求 |
7.1 提升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
7.1.1 提升公众的生态科技意识 |
7.1.2 提升公众的生态权利意识 |
7.1.3 提升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
7.2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
7.2.1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需求 |
7.2.2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需求 |
7.2.3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需求 |
7.2.4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媒体需求 |
7.3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 |
7.3.1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机制 |
7.3.2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表达机制 |
7.3.3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介入机制 |
7.3.4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机制 |
7.3.5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机制 |
7.4 挖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效能 |
7.4.1 调整人大代表的结构 |
7.4.2 改革政协界别 |
7.4.3 打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特色的参政党 |
7.4.4 发挥协商民主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7.5 科学评价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 |
7.5.1 正确处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上中下”关系 |
7.5.2 善于整合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利益 |
7.5.3 构建合理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体系 |
7.6 顺应世界潮流,推进国际合作 |
7.6.1 汲取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有益成果 |
7.6.2 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地区)环保NGO在公众参与方面的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基本范畴及价值 |
1.4.1 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基本范畴 |
1.4.2 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价值 |
2 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理论依据 |
2.1 马克思主义公众参与思想 |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众参与思想 |
2.1.2 列宁的公众参与思想 |
2.1.3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公众参与思想 |
2.2 民主行政理论 |
2.2.1 参与民主理论 |
2.2.2 协商民主理论 |
2.2.3 中国的协商民主理论 |
2.3 环境权与环境公共财产信托理论 |
2.3.1 环境权理论 |
2.3.2 环境公共财产理论 |
2.3.3 环境公共财产信托理论 |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组织与实现 |
3.1 公众参与的主体模式 |
3.1.1 个人 |
3.1.2 生态文明建设NGO |
3.1.3 底层抗议群众与个人自发组合 |
3.2 公众参与的实现形式 |
3.2.1 听证 |
3.2.2 宣传倡议 |
3.2.3 绿色消费 |
3.3 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 |
3.3.1 立法 |
3.3.2 行政决策 |
3.3.3 维权救济 |
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
4.1 公众参与的主体力量发挥不足 |
4.1.1 个人参与力量分散 |
4.1.2 NGO数量少规模小 |
4.1.3 NGO参与事项范围狭窄 |
4.2 公众参与的形式有所欠缺 |
4.2.1 公众参与形式的层次偏低 |
4.2.2 公众参与形式的制度化程度低 |
4.2.3 公众自发组织的参与数量少 |
4.3 公众参与的内容不够均衡 |
4.3.1 公众参与立法程度不够 |
4.3.2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领域有限 |
4.3.3 公众参与维权救济效果不佳 |
5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5.1 公众参与意识淡漠 |
5.1.1 民主意识不强 |
5.1.2 自发参与意识不足 |
5.1.3 源头参与意识匮乏 |
5.2 NGO设立和运行机制不良 |
5.2.1 NGO设立登记条件门槛过高 |
5.2.2 NGO独立性差 |
5.2.3 NGO经费不足 |
5.3 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不力 |
5.3.1 听证可操作性差 |
5.3.2 公众参与的信息渠道不畅 |
5.3.3 公众参与立法和行政决策的权利实现举步维艰 |
5.3.4 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狭窄 |
6 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对策建议 |
6.1 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 |
6.1.1 多角度培育公众参与意识 |
6.1.2 分层次培育公众参与意识 |
6.1.3 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培育公众参与意识 |
6.2 完善NGO设立和运行机制 |
6.2.1 放宽NGO设立登记条件 |
6.2.2 维护NGO的独立性 |
6.2.3 确保NGO经费来源充足 |
6.3 强化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 |
6.3.1 健全听证制度 |
6.3.2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6.3.3 明确公众参与立法和行政决策的具体权限 |
6.3.4 拓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 |
附录B 中国公众参与调查报告(201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环境伦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环境伦理的产生 |
第二节 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环境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辨析 |
第一节 伦理研究的相关概念内涵 |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环境教育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在联系 |
第三章 环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启示 |
第一节 环境伦理研究主要流派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启迪 |
第三节 现代环境伦理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 认知规律的研究启示 |
第五节 道德教育规律的研究启示 |
第四章 环境伦理教育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活动要素 |
第三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组织结构 |
第四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功能价值 |
第五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评价方式 |
第五章 环境伦理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际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 |
第三节 环境伦理教育国内外实践 |
第六章 环境伦理教育框架构想和实施办法 |
第一节 环境伦理教育存在问题剖析 |
第二节 环境伦理教育框架构想和具体实施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奖励 |
(10)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 |
2.1 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涵界定 |
2.1.1 中国协商民主的提出 |
2.1.2 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涵 |
2.2 人民政协的性质及政治地位 |
2.2.1 人民政协的性质 |
2.2.2 人民政协的政治地位 |
2.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界定 |
2.3.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 |
2.3.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要素 |
第3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协商民主思想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协商民主思想 |
3.1.2 列宁的协商民主思想 |
3.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协商民主思想 |
3.2.1 毛泽东的协商民主思想 |
3.2.2 邓小平的协商民主思想 |
3.2.3 江泽民的协商民主思想 |
3.2.4 胡锦涛的协商民主思想 |
3.2.5 习近平的协商民主思想 |
3.3 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商民主思想 |
3.3.1 “和”的思想 |
3.3.2 “仁”的思想 |
3.3.3 民本思想 |
3.3.4 中庸思想 |
第4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程经验 |
4.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开创阶段 |
4.1.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产生的历史背景 |
4.1.2 国共两次合作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开创提供条件 |
4.1.3 三三制政权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开创提供经验 |
4.1.4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全国范围正式确立 |
4.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阶段 |
4.2.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初步发展 |
4.2.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曲折发展 |
4.2.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完善发展 |
4.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经验 |
4.3.1 依托中国多党合作制度 |
4.3.2 始终加强人民政协建设 |
4.3.3 推进民主的法治化发展 |
第5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运行形式与原则 |
5.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行的主要形式 |
5.1.1 专题协商 |
5.1.2 对口协商 |
5.1.3 界别协商 |
5.1.4 提案办理协商 |
5.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行的主要原则 |
5.2.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2.2 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 |
5.2.3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原则 |
5.2.4 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
第6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及价值功能 |
6.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越性 |
6.1.1 政治环境优越 |
6.1.2 政治地位优越 |
6.1.3 政治职能优越 |
6.2 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
6.2.1 广集民智 |
6.2.2 决策咨询 |
6.2.3 统筹谋划 |
6.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6.3.1 协调各方的利益矛盾与冲突 |
6.3.2 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 |
6.3.3 在改善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
6.4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
6.4.1 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 |
6.4.2 扩大共产党执政基础 |
6.4.3 约束共产党专断腐败 |
第7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问题与对策 |
7.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 |
7.1.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规范程序化较低 |
7.1.2 人民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
7.1.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现形式相对单一 |
7.1.4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学术话语权不足 |
7.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的对策 |
7.2.1 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规范程序化 |
7.2.2 强化人民政协委员主体作用 |
7.2.3 拓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形式多样化 |
7.2.4 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学术话语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方兴未艾(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文化与政府行为 ——工业遗产保护下的汽车城研究[D]. 方焓. 湖北工业大学, 2019(06)
- [2]中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影响因素、策略与效应[D]. 陈可鉴. 浙江大学, 2018(02)
- [3]GTQC公司新能源汽车厂项目可行性研究[D]. 黄诚.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4)
- [4]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D]. 李朝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D]. 曾丹凤.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6]平凉市崆峒山“泾水旅游小镇”建筑形式设计研究[D]. 马晓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7]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 胡凌艳. 华侨大学, 2016(02)
- [8]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研究[D]. 王越.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9]环境伦理教育研究[D]. 成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10]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D]. 刘秀玲. 吉林大学, 2015(08)
标签:全国政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国家软实力; 领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