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批监督预算必须解决四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许金柜[1](2014)在《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完善立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它在一国的政治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集中体现了一国政府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法进行筹资、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以及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规范、约束和监督政府行为的一种根本方法。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府预算思想和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预算经验基础上,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预算制度,当时称为“国家预算”。之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转轨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先后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计划经济时期、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四个时期60余年的历史演进,形成了与各时期相应的预算内容与特点,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初步建立起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基本相适应的政府预算制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未来是建立在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在现行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框架下,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我国的政府财政预算制度展开分析。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角度考察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变迁过程,揭示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变规律、特征与经验教训,为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另一方面,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预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预算改革的绩效、难点与局限,提出今后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基本思路、对策建议和未来政府预算的目标模式。我国政府预算改革近期目标主要不是强化预算绩效问题,而是要强化和实现预算在行政层面的全面控制,中长期目标主要是要实现预算在立法层面的全面控制,未来政府预算模式是通过构建“五级政府、三级预算”的中间过渡型预算模式改革,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级政府三级预算”的分级分权预算体制和以基金制为特征的完善的政府复式预算体系,走向预算国家。
郜清攀[2](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使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水平上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农村社会交互作用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枢和纽带。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不仅负责各项具体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决定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服务供需脱节以及服务效能滞后,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出发,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及能力不足表现的考察,从不同视角探析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加强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详细考察了政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概念。基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求,全面考察了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及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基于“要素构成—内部结构—外显结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素条件的检视,深入透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维度设计了一套用以测量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满意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不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行系统考察。立足于实证分析的成果,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困境,从政府职能定位、财权与事权关系、考评机制、供给方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对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的分析。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结合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实践,详细探讨了国内一些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集约化、市场化、民主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从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之间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权化、社会化改革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上述实践在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间权责划分以及社会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现阶段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启示。第五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乡镇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供给机制、服务供给模式等多个层面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措施。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况、总结及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身所凭借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外显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服务结果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文化教育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从服务过程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民意聚合与甄别能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公共决策和执行能力、监督问责与评估能力、民意诉求回应能力。第二,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包括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策略性要素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乡镇政府的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以及策略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将政府潜在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政府各种外显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第三,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可知:从服务内容来看,首先,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污水治理属于基层群众最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的领域;其次,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保险属于基层群众比较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强的领域;再次,在水电气供给、社会治安、生产安全、贫困救助、农田水利、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良好;最后,在法律援助、失业救济、公共文化、环境绿化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同时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从服务过程来看,乡镇政府在民意聚合与甄别、公共决策与执行、监督问责与评估、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尽管较为平衡,但普遍偏低,在资源获取与配置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第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规模不足,二是服务内容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三是乡镇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模糊清晰,四是服务供给脱离农村基层社会的实际需要,五是乡镇政府应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升级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主体性因素主要是指乡镇政府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欠缺;策略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第五,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以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目标要求,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三是加强乡镇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五是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供给模式。
王莉莉[3](2019)在《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优化与国际经验借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资金作为社会的公共财力,在助力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显着作用。但是,由于政府及其所属的公共部门客观上存在着提供公共产品的垄断性,缺乏竞争机制,从而就使财政资金的支出难以摆脱低效率状态。如何保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充分性又克服其供给的低效率状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低成本的公共福利效应目标,是经济学界、特别是财政学界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欧美国家通过充分的制度供给,将私人部门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公共部门预算管理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升财政运行效率,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现代财政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政府自21世纪初引入绩效管理后,不断地将国际经验本土化,探索适合国情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目前正处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中国已有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执行中的经验和问题,以优化未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对于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本土化的理论与方法,体现制度约束对现代财政规范运行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论文以中国当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主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比较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已实施制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已有政策的执行尚未全部达到预期效果。在评述了美国和英国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历史演进后,其有益经验为中国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当前宜采用人大立法、政府执行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政府主导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但要继续深入微观层面,切实优化未来正式制度及其实施机制,完善绩效管理各实施环节和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和结论有:一是,以公共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分析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的经济价值,即优化制度供给可以提升公共经济绩效。具体表现为:为公共部门行为树立公共价值、反映公共经济行为的绩效结果、降低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和对公共部门资金运用进行再约束。二是,采用量化分析方法,对已实施制度的效果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以结果为依据,总结存在的问题。制度贯穿了政策的全部过程,在肯定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断点回归方法,对已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财政部发布416号文(2011)后,对地方财政预算申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但对财政透明度和民生支出水平的提升尚未有显着影响。之后采用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供给及其执行情况,依据分析结果,找出了影响政策实施的关键问题。三是,在梳理了国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美国联邦政府和英国中央政府的绩效预算制度体系的历史演进进行总结,尤其是英国政府的预算管理模式更具借鉴意义,并从微观层面上探讨了在顶层制度约束、绩效指标协商、绩效信息使用和绩效问责应用等方面对中国的启示。四是,从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和方法等实施机制上,优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首先应从顶层制度设计入手,理顺评审部门职能分工,减少交叉。其次,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的各环节衔接和方法设计。最后,提出加大绩效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建立智能绩效信息分析技术平台和开发绩效信息资源对接系统的保障措施。论文以优化中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为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创新性研究:一是,基于公共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系统研究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的经济价值。将预算绩效管理政策予以制度化,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提升公共经济绩效。二是,对已有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及其实施进行定量评价,提出并分析问题。采用断点回归分析法,对省级政府层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未达到政策全部预期,即对地方政府年度预算申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但对财政透明度和民生支出的提升无显着影响。据此,又进一步采用文本分析法和问卷分析法,对地方政府所出台法规政策的文本属性和内容、执行情况以及影响执行因素等进行量化分析,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总结当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构建物元综合绩效评价模型,改进公共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将物元分析法与平衡计分卡、关键指标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相结合,运用平衡记分卡选取维度,确定每个维度下的关键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各层维度、指标的权重,每个步骤结合物元分析法计算出关联度,对应等级标准,量化得出综合绩效水平等级,结果明确,可操作性强。
王瑞军[4](2019)在《政府治理视域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行政审批设定不规范、审批范围过大,多头审批、重复审批现象依然存在,行政审批程序不规范、不透明,部分被取消或调整的审批事项缺乏有效的衔接主体,重审批、轻监管等问题,造成了损害政府公信力、增加行政成本、偏离服务型政府宗旨等负面影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现实所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都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基于此,本文从政府治理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政府治理视域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政府治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内涵及理论依据,探讨了政府治理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治理变革的重要工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助于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政府治理理论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框架。两者的价值取向和理论依据是相互融合的,均强调服务和政府公信力、追求高效政府、突出政府责任、提倡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正是两者这种契合的关系,从政府治理视域下研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文章围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功能定位、价值取向、目标设定以及改革基本原则等四个维度,构建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治理理念的“GC模型”(Governance concept model),有效阐释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该模型认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治理能力创新是一个内在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个滚动更新、持续完善的探索过程,是一个理念导向与治理手段相互促进的概念、制度、方法、实践的动态集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设定、功能定位、基本原则均是围绕其改革的核心价值在动态演进的多维概念集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核心价值导向下,该集合包含的维度、概念、举措均有所变化。文章对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历史进程、取得的成效、现状和问题作了总结归纳,剖析了制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因,认为当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和迫切需求包括:“公开+精简”行政体制改革中阳光政务与审批服务良性互动,“公平+效率”市场经济框架下效能政务与审批服务有机结合、“互联网+政务”社会背景下智慧型政务与审批服务有机结合。并选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3个有代表性的域外国家和浙江、江苏、天津滨海新区等3个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国内地区,对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法进行深度探究,进一步明确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该围绕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以法律为基础,放松经济性管制、加强社会性管制,以渐进式的方式来推进改革。文章基于上述理论构造和实证研究,提出了政府治理视域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四个方面具体对策,即:科学设定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推进“互联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评估。其中,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评估是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在“GC模型”的分析框架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评估体系,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评估主体机制、评估指标设计原则、评估指标设计、绩效管理动态流程和绩效结果使用与管理体系五个方面进行研究,较为系统的提出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管理方面的完善对策,通过大量的收集、占有、分析有关政策文件、网络和出版资料、访谈资料,进行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轴心编码,确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效率、效益、公平、服务、制度保障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88个三级指标,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一抽象行为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分析和指标量化。文章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在方法上合理的应用了文献计量法、扎根理论、案例比较等研究方法;在研究视角上,将政府治理作为研究导向和理论框架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深入探究;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调研与实证研究,将国际经验做法与国内案例实证相结合。理论贡献主要有:在政府治理理念下,重新定义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集合;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持续、可控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治理概念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在新的模型分析框架下,有效的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今后改革导向、改革需求等外部环境发生动态变化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的路径。论文的研究对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具有理论和方法层面的指导意义,在研究路径和研究视野方面对将来其他学者研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
卢凌波[5](2013)在《中国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与预算制度创新》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随着公共财政理论的传播,财政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预算作为一种国家治理的方式,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不少学者提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应当成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关键性主题。而预算制度改革,正面临着是依靠权威还是依靠民主,是激进的全面改革还是渐进的增量改革,是对抗制衡还是合作共赢等路径选择问题。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预算制度最重要的参与者,在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已经成为现代预算制度建设,甚至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中亟需解答的关键问题。本文力图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视角,考察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约束条件、动力和路径。本文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实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和主线,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分析、制度变迁、案例研究的方法,回顾了建国以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制度演变的历史过程,讨论了人大财税立法和预算审查监督实践中涉及的预算制度建设和发展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预算法修改、税收授权立法、法定支出、国债余额管理、超收收入及预算稳定调节制度、全口径预算管理及复式预算体系等。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近十多年来,全国人大对于建设现代预算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更要看到,仍有许多现实问题没有解决,这反映了我国的预算制度,特别是预算审查监督制度中还有许多根本性的关系没有得到理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任重而道远。本文经过分析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税立法和预算审查监督推动预算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基于历史和国情的逐步转型过程,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增量改革推动存量改革的制度演进过程。公共财政的发展和现代预算制度的建立,需要全国人大在财税立法和预算监督方面发挥公共决策平台、委托代理的监督者以及分权制衡机制等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并非通过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之间的对抗来实现,而是通过双方的合作与共同治理,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共赢。其中首要的就是全国人大财税立法和预算审查监督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本文提出,加强人大的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不断推动制度创新,是加强人大财税立法和预算审查监督的一个可行途径,也是在中国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必经之路。当前应着重从积极推进财税立法,提高预算透明度,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程序,加强重点财税问题调研,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等五个方面,推动预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张耀文[6](2020)在《基于战略导向的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它以预算工作为纽带,将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串联,有力推动企业战略的顺利落地。随着财政部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与《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等准则规范,全面预算管理愈发得到重视,在实务界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存在脱节现象,全面预算管理对战略的分解与落实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许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仅是简单照搬,并未根据实际针对性地调整,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徒具其形。因此,如何将企业战略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从企业出发构建恰当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便成为实务中应用的关键所在。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国内外学者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评、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管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利用平衡计分卡联结战略与全面预算管理也为多数学者所认同。但全面预算管理终归要落实到具体企业才能产生现实价值,由于行业不同引发全面预算管理关注重点的不同,跨行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借鉴价值有限。当前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案例研究,基本涵盖了三大产业中大部分行业,但有关商务服务行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案例研究则极少,亟待未来研究的进一步补充。因此,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控制理论、激励理论、平衡计分卡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为基础,构建了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体框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实地调研了国内商务服务行业的A上市公司,通过调查问卷、半结构化访谈、非正式访谈、获取内部管理资料等形式,对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借助问卷分析、编码分析等方法梳理出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员工认知存在偏差、战略与预算协调性不足、预算信息系统尚未建立、预算编制仍需调整、预算调整有待完善、预算考评流于形式等,并分析总结出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商务服务行业应用的特殊之处。基于发现的问题,本文以A公司战略为指引,设计了改进全面预算基础工作、明确A公司预算目标、调整预算编制顺序与方法、强化预算执行与实际工作关联度、优化预算调整系统、建立预算预警制度、构建四级预算监督制度、更新预算考评指标与考核制度等一整套优化体系。分阶段将优化建议反馈至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领导小组,部分建议已在实际工作中被A公司所采纳。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本文对商务服务行业中的上市公司A公司进行研究,概括出全面预算管理在商务服务行业应用的特殊之处,总结了A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方面的主要措施与面临问题,在丰富商务服务行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案例研究中略尽绵薄之力。(2)通过研究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A公司战略为导向提出优化方案,所提建议已部分为A公司所采纳,在帮助企业自身完善内部管理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3)A公司在商务服务行业经营时间长,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丰富,其面临的问题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普遍性,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建议可以为同行业其他企业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唐晓玉[7](2013)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经济社会中,行政事业单位是一个特殊的组织群体,它承担着制定政策并组织实施的重要职责,以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财政拨款是其主要资金来源,可以说,行政事业单位是中国社会发展走向的主导者。然而,与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社会法人组织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状况却相对落后,与其肩负的重要社会职责有失匹配,主要表现为职能划分不够明确、管理效率较低、行政成本偏高、贪污腐败现象频出等。这些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些甚至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引发了社会矛盾。因此,如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创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降低行政成本”,“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有控则强、无控则弱、失控则乱,建立健全而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路。然而与相对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相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内部控制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方面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高,部分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不够到位。学术界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仅有的研究文献中,大部分内容则比较空泛,对于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实际指导作用有限。因此,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围绕控制框架体系和主要经济活动控制措施展开论述,以期弥补内部控制研究在行政事业单位领域的欠缺,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框架参考和实务指南,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探索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在第一章中对上述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创新与不足进行了介绍。本文以美国发起组织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以下简称COSO)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综合框架》为基础,结合2011年底我国财政部会计司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由控制目标、控制要素和具体控制制度共同组成。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合理保证单位的财务信息及相关信息真实准确、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与资金的使用效率、预防和惩治单位舞弊行为五个方面。五个目标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所处控制层级不同,各个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存在差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采用COSO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与企业内部控制要素有着相同的外延,但是由于在组织形态和经营活动性质等方面的差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在内涵上有其自身的特点。这部分是本文第二章的主要内容。具体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本文在第三-六章中,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主要经济活动入手,对内部控制具体制度的设计、实施、评价这个闭环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其中,控制制度的设计以“流程介绍——风险评估——设计控制活动”的思路为线索,分别对预算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业务流程层面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方案。控制制度的实施机制应当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事业单位自主实施为主要内容,以政府监管和中介机构参与为辅助手段。同时,控制制度的实施应当“以预算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通过信息化落地,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程序化和常态化。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遵循“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发展趋势,将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作为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作为优化内部控制自我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杨志军[8](2013)在《基于治理导向观的企业集团预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企业集团作为企业群体中的佼佼者,首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壮大,与此同时,企业集团框架下的多级法人治理问题渐渐地受到关注和理性的探索。预算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也得到了日益重视和实质性应用,其功能不断在实务中得到丰富和扩展,并日益与企业集团治理相结合。随着大企业集团的壮大和企业集团规模扩张,集团框架内母子公司之间如何协同作战的矛盾日益突出,成员企业与集团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子公司过度分散化对企业集团内部管理与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的环境下,如何通过基于出资人视角的治理导向观预算来“纲举目张”,来科学、合理地选择母子公司之间的集团化预算管控模式,从而进一步形成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从强化企业集团管理的现实趋势来看,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基于治理导向观的预算问题研究,受关注的范围、层次、强度快速升级,深入研究并解决这类问题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同期盼。面对严峻形势,理论界和实务界已零星有公司治理与预算机制相结合的探索,但基于治理导向观的预算理论研究还显得相对滞后。总体来看,已有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规范类文献、实证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三类研究回答的问题分别是“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为什么”问题在研究早期一直占主导地位,主要立足于是什么背景决定了必须强化集团层面的统一性预算,但目前国际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是什么”问题,即与治理相结合的预算机制的现行态势、行为描述、影响因素、社会后果等。另外,“怎么办”的研究在国外也已经启动,比较缺乏“是什么”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国内研究总体上处于“为什么”阶段,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尽管有些研究也特别强调“怎么办”的主题,但经常是出于一般性的分析,而不是建立在“是什么”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有的放矢。不管是从国际主流研究的发展逻辑和成果积累角度看,还是从国内理论与实践发展需要的角度看,都应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更系统的研究: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表现如何?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表现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表现对企业预算的管理价值提升有何影响?第一,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实地访谈和企业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了较为翔实的治理导向观预算的实证资料。以国内企业集团为主要研究对象,笔者与相关人员前后间隙性进行了多个阶段的访谈和调研。首先,利用中国会计学会电子分会及财政部高级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班为平台,专门组织或利用相关会议机会,对国有集团、民营集团以及财务专业研究人士进行了深度访谈,这种面对面的深度探讨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研究信念,梳理了研究思路;在此之后,结合实地访谈和文献研究的结果,针对不同阶段的研究目的,严格依照社会与管理领域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要求,进行了三轮问卷设计和调查。其中:问卷A回收有效问卷69份,问卷B回收有效问卷89份,问卷C回收有效问卷187份,为本研究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2)以治理导向观预算理论作为本文的概念基础和理论基础,以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过程为切入点,建立本文的分析框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了治理导向观预算研究内容的体系框架,以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为切入点,建立了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的“动机与诱因——行为与测度——分析与结论”的逻辑框架。根据该框架,笔者首先基于治理导向观预算理论提出了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表现的概念模型,并试图从面向“控制类公司”、“非控制类公司”和“上市公司”三个维度对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表现进行描述;然后从“集团预算协同力度”、“集团预算管控力度”、“集团预算参与程度”和“集团预算松驰程度”等四个侧面识别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的具体表现,分析它们的测度标准;最后,从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的总体特征、控制行为与企业规模、产业类型等方面的相关性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3)运用计量分析模型揭示了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的表现特征与定量分析。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表现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表现由对旗下控制类公司的治理导向功能、对旗下非控制类公司的治理导向功能和对旗下上市公司治理导向功能等三个维度构成。总体来看,对旗下控制类公司的基于治理导向观预算表现最好;而针对非控制类公司的基于治理导向观预算最弱;面对上市公司的基于治理导向观预算最为复杂。随着企业成长阶段的推进,对旗下上市公司基于治理导向观预算和对其他类型公司的基于治理导向观预算运行质量持续上升,但在衰退或转型阶段急剧下滑;在所有成长阶段,对旗下上市公司基于治理导向观预算都好于对其他类型公司的基于治理导向观预算。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财务控制行为表现在三个维度上均没有显着性差异。第二,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了基于公司治理导向观的企业集团预算的定义和内涵。现实中,公司治理和预算管理都发展到了一个相对停滞的瓶颈阶段,泛泛讨论公司治理和预算管理的研究已经不少,必须相互渗透,相互适应,才能大有作为。公司治理需要从结构的讨论进一步落实到机制层面,预算需要从纯粹的经营管理的工具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才能符合企业集团的需要。因而,创新的企业集团预算机制应该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治理导向观预算的基本定位,即侧重于明晰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营层之间、经营层上下之间的委托代理责任;侧重于适应外部环境,确保集团战略目标的落实;侧重于明确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权力的界限,提高决策效率;侧重于激励和约束,提高各级积极性;对于集团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2)力主建立一种“预算机制”而不拘泥于“预算管理”。本文认为,在此基础上提出预算机制应用于企业集团治理层面,也就是治理导向观预算;应用于经营者内部管理层面,也就是管理导向观预算。通过预算不同导向研究,这样可使在企业集团层面预算实务中很多“眉毛胡须一把抓”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在集团公司层面,只需抓好治理层面的预算,而子公司层面更需要抓好“管理层面的预算”。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预算”理论,更多的关注“单一企业”的需要,而企业集团的出现则是后来的事情;公司治理理论的提出也才几十年的历史,有必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预算理论的更新和繁荣。目的是防止子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提高集团治理绩效,实现母公司利益相关人利益最大化。预算同公司治理结合,可以一定程度解决预算松驰问题,子公司领导需要对在其任期内子公司实现目标作出承诺,并签订“考核责任书”。为了落实责任,传递责任,必须通过预算机制层层予以落实。(3)从研究对象的“集团预算协同力度”、“集团预算管控力度”、“集团预算参与程度”和“集团预算松驰程度”等四个焦点领域较系统地识别并检验了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表现的主要着力点。系统性地分析了目前治理导向观预算的表现态势,为指导下一步加强基于治理导向观的预算提供了思路。第三,基于上述研究使命,形成相应的论文内容结构与逻辑安排。全文共有六章,各章节的安排如下:第1章是导论。基于研究主题的意义和价值,界定研究的目标定位与具体问题;然后通过对治理导向观预算等相关概念的剖析,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治理导向观预算的相关边界;再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最后是研究思路与内容的逻辑安排,可能实现的创新与存在着的不足。第2章是文献综述。首先对本文核心概念所依托的基础概念——公司治理及预算等基础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出了一个内容体系框架,通过该框架对本文研究进行定位;其次,剖析了治理导向观预算相关文献研究中的两个系统:国际研究趋势与国内主流学术观点;再次,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追溯了治理导向观预算的演进过程;最后,总结了治理导向观预算研究的发展趋势,说明了本文选题对理论发展趋势的呼应。第3章是治理导向观预算的理论分析。集中揭示集团框架下基于治理导向观的预算,在理论上如何勾画出深刻的理论分析体系,先后通过治理导向下的预算理论创新、预算信念确立、预算环境解析、预算信息沟通和预算体系打造等领域,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第4章是治理导向观预算的价值判断。在基于第三章(一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治理导向观预算三个焦点的解剖,包括从集团框架下不同主体对治理导向观价值取向的行为剖析、多层预算领域中松驰现象的行为剖析、集团框架下出资人基于预算执行的业绩考评的行为剖析。第5章是治理导向观预算的行为测度。首先根据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的结果提出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表现的维度结构,然后基于这一维度结构,利用问卷调查数据,编制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表现的维度测量体系。从“集团预算协同力度”、“集团预算管控力度”、“集团预算参与程度”和“集团预算松驰程度”等四个侧面来测度集团框架下治理导向观预算的整体态势。在此基础上,首先基于本次调查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延伸度分析,其次是本次调查获取的问卷反映的治理导向观预算态势表现的统计分析。本章还利用描述性统计指标和无重复方差分析技术,分析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集团在治理导向观预算方面的差异,并相应提出检验,进一步验证相关结论。最后,还根据治理导向观预算问题的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多点支撑特征,采用现代综合评价遵从的层次分析法,定量化检验了这一领域相关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第6章是结论与展望。根据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提炼研究结果所蕴含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分别针对企业集团面向不同子公司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策略建议;指出今后研究工作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蒋武鹏[9](2020)在《国家治理视域下预算监督法治化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发挥审计监督、预算监督的职能作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预算监督作为一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式,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现代预算要义就是通过有效的预算法律的监督约束,将预算关系规范在法治轨道上。预算治理能力和监督法治化是一个国家综合治理能力与执政水平的体现,直接关乎全体公民的利益。预算法律制度本质上就是要实现传统预算管理向现代预算治理的转变。为此,有很多学者指出,预算治理应当成为当前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性主题。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将预算改革推向国家治理的新高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的要求。在国家治理体系中,预算监督和治理是达到公共治理效率最佳的重要手段。一国的预算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该国的国家治理能力反映出来,由于预算与社会活动诸多方面都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建立和完善一套现代公共预算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要求政府在财政管理方面完全在法律与制度的体系下运行,同时还要注重财政预算的透明度与民主化,更重要的是其关系到国家社会治理的转型,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制度进行完善,保证该制度的高度透明,同时使民众都能够广泛参与进来,形成全民监督的机制,以更加有效的推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努力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但是,我国预算监督和治理还存在提升和优化空间。如何实现预算监督法治化,落实对政府预算的约束、管理和监督,是预算治理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预算监督法治化应当成为国家治理视域下预算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突破口和重要举措。剖析我国当前预算监督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存在问题,依据预算监督的相关理论,分析对目前我国预算治理监督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地区的地方预算监督示范改革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本文关注到我国的整体预算监督制度改革实践应当自觉贯彻“法治改革观”,进而以预算监督法治化作为突破口,以制度变革方式实施的普惠性、实质性减税降费,不仅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以支定收”保护国民的利益,更会倒逼形成预算的刚性约束,有助于促进国家预算监督体系的完善,真正实现“量入为出”。在减税降费背景下强化预算监督法治化的发展理路,应重塑预算监督理念,重构预算监督机制,完善预算监督路径,建立健全党委、人大、公众以及司法的协同预算监督体制,拓展多元主体参与预算监督、优化预算监督有效性、威慑性的路径,构建国家财政权与国民财产权之间的良性“取予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了加强党的预算监督主体作用,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以预算监督法治化为发展路径,依法强化人大预算监督职能,把政府权力关进预算这个笼子里,全面提升预算治理能力,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国家善治。本文具体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国家治理视域下预算监督法治化研究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实践价值,研究现状、研究进路及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难点和创新点对本文涉及的术语概念进行说明。第一章阐述预算监督的一般理论,并对我国三种预算监督制度的具体方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分析了预算监督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第二章探讨了预算监督法治化和国家治理关系,从国家治理的内涵,历史发展过程对治理理论进行了评析,阐述了国家治理与预算监督制度改革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为我国预算监督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第三章剖析了国家治理视域下预算监督法治化的困境与问题。对法律控制、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当下预算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四章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预算监督治理的基本路径,分析预算治理实现预算监督法治化转型的体现,提出预算监督治理应当是以实现预算共治为目标,以预算法治为路径,基于可实现的预算效治,达成符合财政民主价值的预算善治。预算实现治理只有契合预算共治、预算法治、预算效治与预算善治的定性定位,才能在预算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中实践预算约束治理,预算运行治理、预算绩效治理、预算监督治理、预算问责治理五种治理进路,对我国预算实现治理进行了定位和定性,同时分析了预算监督制度改革在国家治理下所面临的调整和回应,为下一步提出预算监督改革的法治化进路明确了方向和导向。第五章为论证了国家治理视域下预算监督制度改革的法治化进路。主要从加强预算监督信息公开化、合理配置预算监督权、加强预算法律监督程序、完善预算监督实现路径和加强党的预算监督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明确我国应建立多层次的预算监督机制。
郑华伟[10](2012)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形成、测度与改善》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致了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导致建设用地急剧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要解决当前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矛盾,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农村土地整理。通过农村土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资源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性能,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村土地整理工作,截止至2006年底,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共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8批2320个,建设规模162.6×104hm2,规划新增耕地面积37.3×104hm2,预算投资总额297.9×109元。随着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推进,土地整理内涵发生了变化,农村土地整治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从2010年开始,中央财政将安排260亿元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工作;为了完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投入6000亿元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然而,随着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日渐深入,绩效问题逐渐暴露: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超概算,项目未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以及投入营运后处于亏损局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开展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研究,构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框架体系,对于提高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决策水平、建设效果,促进农村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在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物品理论、项目治理理论等的支撑下,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范式,系统探讨了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以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来讲,论文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1)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运行过程。从农村土地整理的公共物品属性入手,分析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供给主体、组织过程,探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契约关系。(2)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形成,既有内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论文分别从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的三大基本职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出发分析内部因素对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影响;根据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运作实践,探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技术水平、自然条件等外部因素对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作用。(3)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从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主体入手,分析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目标;运用三维结构模型与逻辑框架法构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测度目标与测度体系确定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指标,选取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方法。(4)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改善路径选择。结合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公共品性质、公益性目标,探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路径和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路径,前者主要包括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后者主要体现为完善机构设置、优化工作程序和健全管理措施。(5)在以上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实证分析,诊断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制约因素,探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改善的路径选择。通过以上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农村土地整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主要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政府主导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组织过程包括决策过程、实施过程和运营过程。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公众、政府、项目业主、承包商等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了双层多级委托代理关系,进一步缔结成为不完全契约关系,并通过“项目组合”将临时性契约转变为长期性契约。(2)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受到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与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等内部因素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可以调控的,但自然条件、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技术水平、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在单个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周期内是很难依靠人力随意改变的。(3)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项目区公众和项目所在社区等核心利益相关者,测度目标具体分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存在逻辑维、知识维和时间维,三者分别体现为投入、产出、目的、目标,经济、效率、效益、公平和责任,决策、实施和运营,由此建立了基于逻辑框架法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决策绩效、实施绩效、运营绩效三个层面构建了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指标体系,具体分为决策过程、建设规模、业务绩效、财务绩效、结果绩效和影响绩效六个方面的测度指标;进一步建立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的熵权可拓物元模型。(4)开展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内部治理,成立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业主委员会、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监督委员会,健全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优化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委托代理关系;加强市场治理与环境治理,完善市场治理机制、政府监管机制,有效强化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目标,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效果。完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管理组织机构,规范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与改善的工作程序,健全多元协作、监测与预警管理信息网络、动态监管、成果应用与反馈等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有效完成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任务。(5)实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以来,苏州市增加了耕地资源面积,提升了耕地资源生产能力,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组织过程主要包括决策过程、实施过程和运营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双层多级委托代理关系,进一步缔结成为不完全契约关系,并通过“项目组合”将临时性契约转变为长期性契约。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较为有利,但市场环境、技术水平、自然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当前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不足;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治理机制尚不完善。(6)总体来看,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参差不齐,项目之间的差异较大,有两个项目绩效处于“良好”水平、三个项目接近“良好”水平、一个项目接近“较差”水平;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植被覆盖程度较低、防护林网密度较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不大、土地利用率提高幅度不大等。最后,论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优化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建设,建立景观生态型农村土地整理模式,完善农村土地整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整理的后期管护机制。
二、审批监督预算必须解决四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审批监督预算必须解决四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政府预算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
一、政府预算的基本内涵 |
二、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 |
三、政府预算的一般原则 |
四、政府预算的基本功能 |
五、政府预算的体系、形式与管理流程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府预算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预算思想 |
二、列宁的政府预算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的政府预算思想 |
四、简评 |
第三节 西方政府预算理论 |
一、政府渐进预算理论 |
二、公共选择中的预算理论 |
三、“软预算约束”理论 |
四、公共决策中的预算理论 |
五、绩效预算理论 |
六、简评 |
第四节 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
二、制度变迁的原因、条件与方式 |
三、制度变迁的三大理论组合 |
四、制度变迁的渐进性与路径依赖 |
五、简评 |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1949——1977) |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 |
一、政府预算制度的形成背景 |
二、政府预算制度的初步形成 |
三、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 |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二、分类分成的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特点 |
三、财政分权与预算管理体制的调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评价 |
一、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特点 |
二、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成就与缺陷 |
第三章 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1978——1997) |
第一节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
一、“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78——1992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1997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
第二节 放权让利与政府预算制度的分权化改革 |
一、“分灶吃饭”:1980——1984年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预算体制 |
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1985——1987年的财政预算体制 |
三、“财政大包干”:1988——1993年的财政预算体制 |
四、“分灶吃饭”改革中政府预算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分税制改革与政府预算管理权的上收 |
一、分税制改革的提出 |
二、分税制改革的原则、指导思想 |
三、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四、分税制配套改革与政府预算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
第四节 政府预算制度分权化改革评价 |
一、政府预算制度分权化改革的成就与不足 |
二、政府预算制度分权化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四章 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与政府预算制度改革(1998——2013) |
第一节 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 |
一、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提出 |
二、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以公共化为导向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
一、部门预算改革 |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
三、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
四、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 |
五、“金财工程”建设 |
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
七、全口径预算改革的提出与启动 |
第三节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尝试 |
一、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依据 |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演进过程 |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 |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关系 |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成效与不足 |
第四节 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的基本评价 |
一、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的成就 |
二、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 |
三、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趋向 |
第五章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英国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
一、英国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
二、英国政府预算收支分类 |
三、英国政府预算编制与执行 |
四、英国政府的预算监督 |
五、英国政府预算法律体系 |
六、英国政府预算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二节 美国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
一、美国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
二、美国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与执行 |
三、美国政府预算的审计与监督 |
四、美国政府预算的法律体系 |
五、美国政府预算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日本政府预算制度与经验借鉴 |
一、日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
二、日本政府预算的编制 |
三、日本政府预算的审议和执行 |
四、日本政府预算监督 |
五、日本政府预算的法律体系 |
六、日本政府预算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六章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现行模式与缺陷 |
第一节 中央政府预算改革分析 |
一、中央层面政府预算改革 |
二、中央层面政府预算改革存在的不足 |
第二节 地方政府预算改革模式探索 |
一、“河北模式”:系统规范化预算改革 |
二、“广东模式”:阳光财政改革 |
三、“温岭模式”:参与式预算改革 |
四、地方政府预算改革简评 |
第七章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思路与创新模式 |
第一节 树立现代政府公共预算理念 |
一、公共理念 |
二、法治理念 |
三、绩效理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
一、坚持的基本原则 |
二、近期目标 |
三、中长期目标 |
第三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一、近期改革建议 |
二、中长期改革建议 |
第四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创新模式的初步构想 |
一、“五级政府三级预算”的中间过渡型预算模式 |
二、以“基金制”为特征的政府复式预算体系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乡镇政府、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 |
(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三)乡村振兴战略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
(二)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四)治理和善治理论 |
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
(一)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
(二)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
(三)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依据 |
(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部结构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外显结构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形成的要素条件 |
(一)体制性要素 |
(二)制度性要素 |
(三)主体性要素 |
(四)策略性要素 |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基于结果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二)基于过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一、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来源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三)实地调查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
(一)对农民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考察 |
(二)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
(三)基于供给过程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综合表现 |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二)服务供给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知模糊 |
(四)脱离农村基层社会实际需要 |
(五)应对服务需求升级能力不足 |
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
(一)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 |
(二)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不完善 |
(四)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 |
(五)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 |
第四章 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
一、国内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
(一)“政务中心”:公共服务集约化改革 |
(二)“以钱养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
(三)“民主恳谈”:公共服务民主化改革 |
(四)“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化改革 |
二、国外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
(二)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 |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
三、国内外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启示 |
(一)优化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 |
(二)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
(三)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关系 |
(四)积极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 |
(一)加快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三)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利益诉求 |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 |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 |
(三)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 |
(四)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宗旨 |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
(一)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
(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
(三)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四)革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
(五)探索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优化与国际经验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绩效预算和预算绩效 |
2.1.2 预算绩效管理 |
2.1.3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 |
2.2 优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经济学的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
2.3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的经济价值 |
2.3.1 为公共部门行为确立公共价值导向 |
2.3.2 反映公共经济行为的绩效结果 |
2.3.3 降低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 |
2.3.4 对公共部门预算资金运用进行再约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演进与架构 |
3.1 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演进 |
3.1.1 初步探索阶段(2001 年至2010 年) |
3.1.2 重点推进阶段(2011 年至2016 年) |
3.1.3 全面实施阶段(2017 年至今) |
3.2 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架构 |
3.2.1 中央层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
3.2.2 地方层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
3.3 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演进的特征 |
3.3.1 绩效理念和方法逐步树立 |
3.3.2 地方制度建设探索领先于中央 |
3.3.3 信息保障制度配套改革跟进 |
3.3.4 管理规范坚持循序渐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政府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价—基于省级层面数据 |
4.1 研究假设 |
4.1.1 预算绩效与预算申请 |
4.1.2 预算绩效与财政透明 |
4.1.3 预算绩效与民生支出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 |
4.2.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2.4 断点回归模型建立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OLS回归结果分析 |
4.3.2 断点回归结果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非参数估计的回归结果 |
4.4.2 不同带宽下的回归结果 |
4.4.3 协变量的连续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政府执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评价—基于地方政府视角 |
5.1 地方政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政策的文本分析 |
5.1.1 研究设计 |
5.1.2 政策发文数量和属性分析 |
5.1.3 政策发文内容分析 |
5.2 地方政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问卷分析 |
5.2.1 研究基础 |
5.2.2 调查对象和问卷设计 |
5.2.3 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5.3 地方政府现行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
5.3.1 现有预算绩效管理政策约束力明显薄弱 |
5.3.2 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绩效分析质量 |
5.3.3 绩效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基层实际需要 |
5.3.4 政府会计、政府审计与预算绩效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英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述评及启示 |
6.1 美国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 |
6.1.1 联邦政府预算制度特点 |
6.1.2 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的历史演进 |
6.1.3 美国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
6.2 英国中央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 |
6.2.1 中央政府预算制度特点 |
6.2.2 中央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的历史演进 |
6.2.3 中央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
6.3 对中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的启示 |
6.3.1 出台顶层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
6.3.2 协商绩效指标,赋予灵活性 |
6.3.3 公开绩效信息,提高透明度 |
6.3.4 严格绩效问责,确保政策落实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政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措施 |
7.1 全面加快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 |
7.1.1 制度顶层设计 |
7.1.2 职能整合设计 |
7.1.3 第三方主体定位 |
7.2 全面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深度融合 |
7.2.1 提升第三方绩效评估质量 |
7.2.2 扩展绩效评价对象范围 |
7.2.3 量化预算绩效目标和指标 |
7.2.4 监测预算绩效信息输出过程 |
7.2.5 改进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
7.2.6 落实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倒逼机制 |
7.3 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技术保障 |
7.3.1 加大绩效分析专业人才的培养 |
7.3.2 建立智能绩效信息分析技术平台 |
7.3.3 开发绩效信息资源对接系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政府治理视域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选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政府治理视域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政府治理与行政审批概述 |
一、治理的兴起及政府治理内涵 |
二、政府治理的本质及价值取向 |
三、行政审批的内涵 |
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政府治理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系辨析 |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治理变革的重要工具 |
二、政府治理现代化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
三、政府治理理论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框架 |
第三节 政府治理视域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GC模型”构建 |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功能定位 |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设定 |
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和改革现状 |
第一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 |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历史进程 |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果 |
第二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 |
一、“公开+精简”行政体制改革中阳光政务与审批服务良性互动 |
二、“公平+效率”市场经济框架下效能政务与审批服务有机结合 |
三、“互联网+政务”社会背景下智慧型政务与审批服务有机结合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和启示 |
第一节 美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
一、改革背景 |
二、改革路径 |
第二节 澳大利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
一、改革背景 |
二、改革路径 |
第三节 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
一、改革背景 |
二、改革路径 |
第四节 借鉴和启示 |
一、美澳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性 |
二、美澳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个性 |
三、美澳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部分地方政府改革实证调研与案例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浙江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及问题 |
一、改革背景 |
二、面临的问题 |
三、改革策略 |
第二节 江苏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及问题 |
一、改革背景 |
二、面临的问题 |
三、改革策略 |
第三节 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及问题 |
一、改革背景 |
二、面临的问题 |
三、改革策略 |
第四节 浙苏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综合比较分析与评述 |
一、浙苏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共性 |
二、浙苏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个性化探索 |
三、浙苏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治理视域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策 |
第一节 科学设定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 |
一、行政审批设定和调整原则 |
二、行政审批事项设定及调整程序 |
第二节 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 |
一、行政审批标准化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
二、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的局限性 |
三、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推进“互联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一、大数据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作用 |
二、大数据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困境 |
三、“互联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完善措施 |
第四节 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评估 |
一、构建合理多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评估主体机制 |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评估指标设计 |
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管理动态流程 |
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结果使用与管理体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中国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与预算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主要问题:一个大致清单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结构安排 |
五、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文献回顾 |
一、 国外学者对于议会预算审查监督的研究 |
二、 我国学者对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研究 |
三、 启示和思考 |
第三章 理论框架:制度供给的竞争和合作机制 |
一、 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有机结合 |
(一)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 |
(二)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 |
二、 制度的供求分析 |
(一) 制度生产的短期均衡模型 |
(二) 制度供求的特性:边际成本递减、外部性和效用不可分割 |
三、 制度的演进模型 |
(一) 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 |
(二) 制度演进的主体和动力 |
(三) 制度演进的适应性 |
四、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条件下的预算制度改革 |
(一)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建立现代预算制度 |
(二)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预算制度改革 |
(三) 积极有序推进社会主义预算制度改革的路径问题 |
第四章 部分国家立法机构的预算审查监督制度 |
一、 辩论性审查监督模式:英国 |
二、 工作型审查监督模式:德国、加拿大 |
(一) 德国联邦议院对预算的审查监督 |
(二) 加拿大联邦议会的预算审查监督 |
三、 自主性审查监督模式:美国 |
四、 经合组织国家议会在预算程序中的作用 |
(一) 议会审批预算的职能及其挑战 |
(二) 议会在预算程序中的作用 |
(三) 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
五、 立法机构在预算中作用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历史路径:建国以来的制度演变 |
一、 1949 年至 1978 年: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从初创到停滞时期 |
(一) 1949 年至 1954 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行使预算审查监督职能 |
(二) 1954 年至 1966 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初步确立阶段 |
(三) 1966 年至 1979 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停滞阶段 |
二、 1979 年至 2011 年: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从恢复到发展时期 |
(一) 1979 年至 1998 年: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恢复阶段 |
(二) 1999 年至今: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全面发展阶段 |
三、 当前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主要做法 |
(一)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监督预算的法律依据 |
(二) 全国人大审查监督预算的重点 |
(三) 全国人大审查监督预算的方法 |
(四) 全国人大审查监督预算的主要方式 |
第六章 全国人大财税立法与预算制度创新 |
一、 预算法修改问题 |
(一) 预算法修订的背景 |
(二) 预算法修改的路径及影响 |
(三) 修改中的主要问题:共识和分歧 |
(四) 预算法修订有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
(五) 明确预算法修改的方向选择 |
二、 税收授权立法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存在问题及改革共识 |
(三) 改革路径的选择 |
三、 法定支出问题 |
(一) 概念和现状 |
(二) 制度分析 |
(三) 存在的问题:公地悲剧 |
(四) 制度创新方向:重建预算和预算规则 |
四、 全国人大财税立法推进预算制度改革的思考 |
(一) 预算制度改革需要全国人大在财税立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二) 全国人大加强财税立法需要改革完善立法机制 |
第七章 全国人大预算监督与预算制度创新 |
一、 国债余额管理问题 |
(一) 国债规模管理的两种方式 |
(二) 国债管理改革的制度收益 |
(三) 我国的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及其效果 |
(四) 我国国债余额管理中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
二、 超收收入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 |
(一) 超收的制度因素 |
(二) 基本共识和分歧 |
(三) 制度创新: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 |
(四)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三、 全口径预算管理和复式预算 |
(一) 历史演变 |
(二) 改革共识的形成 |
(三) 制度创新:政府预算体系的提出 |
(四) 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 |
(五)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管理的审查监督 |
四、 全国人大通过预算审查监督推进预算制度改革的思考 |
(一) 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是推进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
(二) 全国人大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同样需要制度创新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一、 主要结论 |
(一)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是预算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 |
(二) 预算制度创新必然基于历史和现实国情 |
(三) 预算制度创新将是实体化和程序化分别推进的非均衡过程 |
(四) 预算制度创新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增量改革推动存量改革的渐进过程 |
(五) 分工合作与共同治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推进预算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
二、 人大预算审查推进预算制度建设的若干重点 |
(一) 积极推动财税立法 |
(二) 提高预算透明度 |
(三) 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程序 |
(四) 加强重点财税问题调研 |
(五) 鼓励社会公众的参与 |
三、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一) 政治体制改革与财政预算改革 |
(二)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基于战略导向的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企业战略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整体框架 |
第四章 案例公司分析 |
第一节 A公司概况 |
第二节 调研情况分析 |
第三节 现存问题分析 |
第四节 商务服务企业应用特点 |
第五章 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
第一节 全面预算管理基础工作 |
第二节 战略导向预算目标 |
第三节 战略导向预算编制 |
第四节 战略导向预算执行 |
第五节 战略导向预算控制 |
第六节 战略导向预算考评 |
第六章 建议采纳与实施效果 |
第一节 意见采纳情况 |
第二节 实施效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局限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文章的创新点 |
二、文章的不足 |
第二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体系 |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概念 |
一、行政事业单位 |
二、内部控制 |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
一、国家治理理论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
二、委托代理理论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
三、非对称信息理论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
四、“结构—行为—绩效”理论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
五、自我防御机制理论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借鉴 |
一、内部控制规则的发起机构选择分析 |
二、内部控制综合框架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借鉴 |
三、风险管理综合框架对行政单位内控建设的借鉴 |
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借鉴 |
第四节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框架建设 |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 |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 |
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
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原则 |
第三章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改善 |
二、风险意识不强,风险评估缺失,风险控制薄弱 |
三、内部控制活动薄弱,资产管理混乱,缺乏有效控制 |
四、信息滞后,沟通不畅,信息沟通系统缺失 |
五、内部控制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 |
第二节 改进的思路 |
一、设计的步骤 |
二、设计的方法 |
三、设计的内容 |
第四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体控制制度 |
第一节 预算控制 |
一、各方主体及其职责 |
二、预算控制业务流程分析 |
第二节 收支控制 |
一、收支概述 |
二、收支管理控制目标 |
三、收支管理流程与主要风险点 |
四、收支管理的控制措施 |
第三节 资产控制 |
一、资产控制概述 |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
三、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 |
四、实物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
第四节 债务控制 |
一、债务控制概述 |
二、债务控制的基本业务流程 |
三、债务控制主要风险点分析 |
四、债务内部控制关键控制措施 |
第五节 其他 |
一、采购控制 |
二、建设项目控制 |
三、经济合同控制 |
第五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制度 |
第一节 实施机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立法 |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立法的概括 |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立法的基本思路 |
第三节 内部控制实施过程 |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阶段 |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自主实施 |
第四节 内部控制外部监督 |
一、财政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外部监督中的作用 |
二、审计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外部监督中的作用 |
三、纪检监察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外部监督中的作用 |
四、外部监督信息披露及结果处理制度 |
第六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
第一节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组织 |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主体 |
二、相关部门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的职责 |
第二节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内容 |
一、内部环境评价 |
二、风险评估评价 |
三、控制活动评价 |
四、信息与沟通评价 |
五、内部监督评价 |
第三节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 |
一、个别访谈法 |
二、调查问卷法 |
三、穿行测试法 |
四、抽样法 |
五、实地查验法 |
六、比较分析法 |
七、专题讨论法 |
第四节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果应用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第一节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
一、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体的范围界定 |
二、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客体的范围界定 |
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 |
四、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要素界定 |
第二节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
一、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思路 |
二、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组织 |
第三节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架构的设计 |
一、关于组织层级的内部控制设计 |
二、关于业务流程层级的内部控制设计 |
第四节 关于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 |
第五节 关于对信息技术的利用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基于治理导向观的企业集团预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基于治理导向研究预算问题的现实性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动机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主要概念的辩析 |
1.2.1 企业集团与集团公司 |
1.2.2 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 |
1.2.3 预算与企业集团预算 |
1.2.4 治理导向观预算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5 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治理导向观预算的文献综述 |
2.1 治理导向观预算研究文献演绎轨迹 |
2.1.1 研究文献的思维方法分类 |
2.1.2 治理导向观预算研究的发展趋势 |
2.2 治理导向观预算的国际研究动态 |
2.2.1 相关的企业基础理论 |
2.2.2 相关的企业管控理论 |
2.3 治理导向观预算的国内研究动态 |
2.3.1 基本框架的视角 |
2.3.2 财务治理的视角 |
2.3.3 预算管制的视角 |
3 治理导向观预算的理论分析 |
3.1 治理、预算与集团的融合意念 |
3.1.1 元素间的逻辑结构 |
3.1.2 元素间的融合景象 |
3.2 治理与预算理论创新 |
3.2.1 预算创新的基本架构分析 |
3.2.2 治理导向观预算的变革焦点 |
3.3 治理与预算信念确立 |
3.3.1 治理与预算目标的联系 |
3.3.2 治理与预算对接的工具 |
3.4 治理与预算环境解析 |
3.4.1 潜在软环境 |
3.4.2 外在硬环境 |
3.4.3 主体内决策模式 |
3.4.4 母子间管控模式 |
4 治理导向观预算的价值剖析 |
4.1 治理导向观预算核心定位探讨 |
4.1.1 治理导向观预算基本关系剖析 |
4.1.2 治理导向观预算管控特征剖析 |
4.2 治理导向观预算基本框架剖析 |
4.2.1 预算项目的分类构成 |
4.2.2 预算的基本原则 |
4.2.3 预算目标的关键指标 |
4.2.4 预算编制的流程框架 |
4.3 公司治理与预算相关特征剖析 |
4.3.1 预算目标的治理取向分析 |
4.3.2 预算目标的关联依存分析 |
4.4 公司治理与预算松驰现象剖析 |
4.4.1 道德风险和预算松驰 |
4.4.2 预算关系人寻租行为 |
4.4.3 三方博弈关系的分析 |
4.5 公司治理与预算考评诱导剖析 |
4.5.1 业绩诱导与真实诱导的考评辩析 |
4.5.2 “做大”规模与“做强”企业的矛盾协调 |
5 治理导向观预算的行为测度 |
5.1 测度方法述评 |
5.1.1 三种测度方法简介 |
5.1.2 测度方法述评与选择 |
5.2 测度工具编制 |
5.2.1 文献搜集得到测度题项 |
5.2.2 主题访谈修正测度题项 |
5.2.3 三步法生成调查问卷 |
5.3 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内涵 |
5.3.1 项目测度的基础性要点 |
5.3.2 集团预算协同力度 |
5.3.3 集团预算管控力度 |
5.3.4 集团预算参与程度 |
5.3.5 集团预算松驰程度 |
5.4 调查问卷基本统计分析 |
5.4.1 调研进展情况 |
5.4.2 调查数据初步分析 |
5.5 调查问卷治理导向经验分析 |
5.5.1 治理导向观预算:描述性统计 |
5.5.2 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与企业规模 |
5.5.3 治理导向观预算行为与企业性质 |
5.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治理导向预算因素重要性分析 |
5.6.1 层次分析法的理论框架 |
5.6.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应用:如何把握影响因素的重要性 |
5.6.3 分析观点与结论的归纳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和建议 |
6.2 研究局限及期望 |
6.2.1 研究局限性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治理导向观预算访谈提纲 |
附录 2:治理导向观预算调查问卷(A) |
附录 3:治理导向观预算调查问卷(B) |
附录 4:治理导向观预算调查问卷(C) |
附录 5:治理导向观预算之要素对比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9)国家治理视域下预算监督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价值 |
二、 研究现状及其评析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对现行研究的评析 |
三、 研究进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进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 本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
(一) 本文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预算与预算监督制度概述 |
第一节 预算监督的一般理论 |
一、 预算的内涵和特征 |
(一) 预算来源 |
(二) 预算监督的广义内涵 |
(三) 预算特征 |
二、 预算监督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 |
(一) 形成过程 |
(二) 发展过程 |
第二节 我国三种预算监督制度的比较 |
一、 理论基础不同 |
(一) 投入导向型预算监督模式的理论基础:传统行政理论 |
(二) 绩效导向型预算监督模式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 预算监督能力不同 |
(一) 预算监督主体的不同 |
(二) 审查监督时间的不同 |
三、 预算监督权力不同 |
(一) 预算修正案提交权力的不同 |
(二) 预算监督和审议后,审议结果的效力不同 |
(三) 预算监督的范围和详略不同 |
四、 预算监督的方法、方式不同 |
(一) 立法情况的不同 |
(二) 报告情况不同 |
(三) 人大利用审计机关的力度和范围不同 |
(四) 信息公开程度不同 |
(五) 表决方式不同 |
(六) 初审和正式审查的做法不同 |
第三节 预算监督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
一、 预算监督的基本原则体现效率与公平理念 |
二、 预算监督的程序性控制要求民主与法治理念 |
三、 预算监督权力配置必须保障纳税人的权利 |
第二章 预算监督法治化和国家治理关系探讨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一般理论 |
一、 国家治理的内涵 |
二、 “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
三、 治理理论的理论发展评析 |
(一) 从统治走向治理 |
(二) 从治理走向善治 |
(三) 从善治走向法治,升级版为良法善治 |
第二节 预算监督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
一、 预算监督与国家治理的相互影响性 |
(一) 共同价值诉求 |
(二) 互联体系构成 |
(三) 特质形态共生 |
(四) 互促功能实现 |
二、 预算监督与国家治理的价值诉求性 |
(一) 预算监督直接塑造了国家治理的基本规范 |
(二) 预算监督贯穿公共政策全过程 |
三、 预算监督与国家治理的民主法治性 |
(一) 预算民主是民主政治的构成部分 |
(二) 预算法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
第三节 预算监督制度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 |
一、 预算监督制度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性 |
二、 预算监督制度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性 |
三、 预算监督制度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可行性 |
第四节 预算监督制度改革对国家治理构建的挑战与回应 |
一、 调整政策供给路径 |
二、 平衡审查监督维度 |
三、 拓展改革所需信息支撑 |
四、 增强主体自身改革动能 |
第三章 国家治理视域下预算监督法治化的困境与问题 |
第一节 预算监督法治化的现实困境 |
一、 问责权利意识欠缺 |
(一) 公众缺乏权责意识 |
(二) 缺乏公众责任意识 |
二、 缺乏相关法律支撑 |
三、 预算透明度低 |
四、 责任权力边界不清 |
五、 制度漏洞制约问责 |
(一) 自由裁量权的制度缺陷 |
(二) 人大在预算审查、调整与决算中的制度缺陷 |
第二节 权力机关在预算监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一、 预算监督立法存在缺陷 |
二、 人大预算监督机制不完善 |
三、 预算执行缺乏公开性、透明性 |
四、 预算审计制度设计不合理 |
第三节 社会监督在预算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公民预算知情权问题 |
(一) 法律保障的缺位 |
(二) 机制保障的缺失 |
二、 公民预算监督权问题 |
三、 公民预算决策参与权问题 |
(一) 缺乏制度性的法律依据 |
(二) 参与层次偏低,参与领域狭窄 |
(三) 预算编制粗陋,预算参与困难 |
(四) 被动参与多,参与能力有限 |
(五) 缺乏对公民预算参与权的救济途径。 |
第四章 国家治理视阈下预算监督治理转型的体现与实现 |
第一节 预算监督治理在我国的实现与实践的梳理 |
第二节 预算治理的定位与定性 |
一、 预算共治 |
二、 预算法治 |
三、 预算善治 |
四、 预算效治 |
第三节 预算治理的方向和导向 |
一、 强化预算约束治理 |
二、 细化预算运行治理 |
三、 优化预算绩效治理 |
四、 深化预算监督治理 |
五、 硬化预算问责治理 |
第五章 我国预算监督制度改革的法治化进路 |
第一节 预算监督制度改革一:加强党的预算监督 |
一、 加强党的预算监督主体作用 |
二、 强化党对预算监督的保障力度 |
(一) 实行监督公开制度 |
(二) 实行监督反馈处理制度 |
(三) 实行监督问责制 |
三、 拓展党对预算监督的方法和手段 |
第二节 预算监督制度改革二:加强预算监督信息公开化 |
一、 提高预算公开透明度 |
(一) 建立公开透明预算信息披露制度 |
(二) 构建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
(三) 创新预算信息公开渠道 |
二、 政府预算透明化、公开化 |
(一) 预算公开的时间和频度 |
(二) 预算公开的程序和内容 |
(三) 预算公开的方式 |
三、 公民预算知情权的法律保障 |
第三节 预算监督制度改革三:合理配置预算监督权 |
一、 公民预算监督权的法律保障 |
(一) 纳税人诉讼的主体资格问题 |
(二) 纳税人诉讼的受案范围 |
(三) 纳税人诉讼中的程序问题 |
二、 平衡预算监督决策权力之间的关系 |
三、 合理协调人大与党委、政府之间的关系 |
(一) 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二) 正确处理党委、政府与人大的关系 |
四、 修正预算进度制定过程中的监督权 |
第四节 预算监督制度改革四:加强预算法律监督程序 |
一、 加强人大参与预算过程监督的立法工作 |
二、 强化预算监督制度执行法律效力 |
三、 加强人大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监督实效 |
四、 扩大公众参与预算监督制度范围 |
(一) 公众参与的合法性是预算民主化的基础 |
(二) 预算参与的模式 |
(三) 对我国参与预算改革的建议 |
五、 建立政府财政绩效评价机制,加大预算监督约束力度 |
第五节 预算监督制度改革五:完善预算监督实现路径 |
一、 认清减税降费的内在逻辑:以支定收 |
二、 厘清预算监督的内在逻辑:量入为出 |
三、 以减税降费为契机促进预算监督权的有效行使 |
(一) 认真对待权力:预算与法治异曲同工 |
(二) 把权力关进笼子:预算与监督殊途同归 |
(三) 重塑预算监督:“减税”与“监税”不谋而合 |
四、 减税降费背景下预算监督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 |
(一) 健全政治化监督路径 |
(二) 强化法治化监督路径 |
(三) 推进社会化监督路径 |
(四) 建构司法化监督路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一、 作者简介 |
二、 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形成、测度与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研究 |
2.1.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 |
2.1.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形成 |
2.1.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改善 |
2.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相关研究 |
2.2.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评价 |
2.2.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 |
2.2.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 |
2.2.4 公共项目绩效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农村土地整理 |
3.1.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 |
3.1.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 |
3.1.4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 |
3.1.5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 |
3.1.6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 |
3.2 基础理论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
3.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4 公共物品理论 |
3.2.5 项目治理理论 |
3.3 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形成 |
4.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运行过程 |
4.1.1 农村土地整理的公共物品属性 |
4.1.2 农村土地整理的供给主体 |
4.1.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组织过程 |
4.1.4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委托代理关系 |
4.1.5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契约关系分析 |
4.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内部影响因素 |
4.2.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 |
4.2.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 |
4.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外部影响因素 |
4.3.1 政策环境 |
4.3.2 经济环境 |
4.3.3 技术水平 |
4.3.4 市场环境 |
4.3.5 自然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 |
5.1 测度目标 |
5.1.1 测度主体选择 |
5.1.2 测度主体的价值观 |
5.1.3 测度主体的利益诉求 |
5.1.4 测度目标分析 |
5.2 测度体系 |
5.2.1 测度系统的三维结构模型 |
5.2.2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绩效测度体系 |
5.2.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体系 |
5.3 测度指标 |
5.3.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3.2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5.3.3 测度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5.3.4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决策绩效 |
5.3.5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绩效 |
5.3.6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运营绩效 |
5.4 测度方法 |
5.4.1 项目绩效测度常见方法 |
5.4.2 熵权可拓物元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改善 |
6.1 完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 |
6.1.1 完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内部治理 |
6.1.2 健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外部治理 |
6.2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 |
6.2.1 完善机构设置 |
6.2.2 优化工作程序 |
6.2.3 健全管理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研究:以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
7.1 区域概况 |
7.1.1 自然条件概况 |
7.1.2 社会经济概况 |
7.1.3 土地利用现状 |
7.2 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概况 |
7.2.1 整体情况 |
7.2.2 项目区概况 |
7.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形成 |
7.3.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运行过程 |
7.3.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影响因素 |
7.4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 |
7.4.1 数据来源 |
7.4.2 结果分析 |
7.5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改善策略 |
7.5.1 完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 |
7.5.2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管理建设 |
7.5.3 健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改善的保障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四、审批监督预算必须解决四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D]. 许金柜.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郜清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优化与国际经验借鉴研究[D]. 王莉莉. 河北大学, 2019(04)
- [4]政府治理视域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 王瑞军.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中国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与预算制度创新[D]. 卢凌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6]基于战略导向的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D]. 张耀文. 浙江财经大学, 2020(06)
- [7]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 唐晓玉.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8]基于治理导向观的企业集团预算研究[D]. 杨志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08)
- [9]国家治理视域下预算监督法治化研究[D]. 蒋武鹏.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形成、测度与改善[D]. 郑华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标签: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预算调整; 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