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的技术发展前景

提高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的技术发展前景

一、提高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的技术发展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李皆乔,聂成龙,邱华磊[1](2018)在《博弈论综合赋权的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为评价军用飞机使用阶段作战适用性水平,选取了6个一级参数,13个二级参数进行综合评价。为避免主、客观赋权法的缺陷,引入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分别确定主、客观权重,并引入博弈理论综合赋权,提高了参数权重的科学性,为军用飞机使用阶段作战适用性评价提供思路。

曾天翔,魏子山,张宝珍[2](1995)在《提高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的技术发展展望》文中研究表明 作战适用性是描述现代军用飞机在作战环境中使用良好程度的一种特性,它考虑可靠性、维修性、可用性、测试性、保障性等要素的综合影响,是影响军用飞机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军用飞机使用试验和评价要确定的关键使用特性。良好的作战适用性是现代军用飞机

张恒喜,江洋溢,王礼沅,解江[3](2007)在《军用飞机可发展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揭示军用飞机发展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统领飞机发展的顶层综合特性———可持续发展性,给出了其定义和度量方式;进一步指出用可持续发展指数作为可发展性的表征参数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发展性的综合权衡模型。最后,将可发展性应用到某型歼击机改进方案的评估中。实例表明,可发展性是迄今为止最为合理的军用飞机顶层综合特性,可有效地使军用飞机发展纳入科学的发展轨道。

何宇廷[4](2020)在《装备的作战完整性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装备通用质量特性如可靠性、维修性等均是从不同侧面反映装备的某一方面的质量特性。从装备完成作战任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装备作战完整性——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在要求的耐久性、保障性、安全性、装备能力、生存力和修复性水平下,装备保持完好(或可以正常使用)及功能未受到削弱的属性,并以此表征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的综合质量特性。装备作战完整性与作战适用性、作战效能一起构成了装备的3个基本属性,分别反映了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是否"能用""适用""管用"的程度。进而对装备作战完整性内涵与表征方法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装备耐久性、生存力与修复性的概念、度量方法进行了较为仔细的阐述,并提出了装备承载能力-负荷干涉模型进行描述装备由于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失效概率问题。

朱万年[5](1997)在《航空电子综合系统自检测、重构与故障监控技术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航空电子综合系统自检测、重构与故障监控技术的现状;介绍了提高系统自检测、重构与故障监控能力的几种关键技术途径;对开展我国航空电子综合系统上述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许伟武[6](2001)在《航空电子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下)》文中指出概述了航空电子系统的现状、作用、特点及系统结构的演变,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景。

杨培宇[7](2017)在《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之上,与国家战略布局紧密契合,能够服务于经济社会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的一系列高技术(群)。在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推动下,战略高技术的异军突起,不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为哲学思辨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文章开篇便立足于哲学视角对战略高技术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了理论分析,梳理了战略高技术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并结合现实背景总结了战略高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及对于所处的时代具备的变革性意义。文章遵循战略高技术创新的运行逻辑展开,依照战略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时序进程,构建了战略高技术全生命周期的逻辑模型,分别从战略高技术的选择、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战略高技术的成果转化、战略高技术的评估等4个典型阶段构建研究脉络,试图通过论证理论成果、列举国内外战略高技术发展事例,完整地描绘分析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结构,探寻制约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因素。通过理论分析、逻辑论证和案例研究,文章阐释了战略高技术选择的不同类型,构建了选择决策体系的基本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美国、苏联和日本为代表分析了不同类型战略高技术组织管理体系的特点;剖析了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的组织实施流程,指出军民融合将成为未来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以美国测试和评估体系的历史沿革为切入点,研究探讨了战略高技术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指标模型。文末结合前文分析讨论和所举事例,以健全体制、拓展机制为出发点,为我国下一步建立健全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杨培宇,刘戟锋[8](2018)在《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发展脉络、基本框架及特点》文中指出美国通过建立制度化的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在军事技术与军队战斗力之间搭建一条坚实稳固的桥梁,保证了其军队长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通过文献分析,梳理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发展脉络;探寻了美国测试和评估的基本类型、组织结构和实施步骤;总结提炼了其主要特点,并为我国军事技术测试和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一定有益的借鉴。

张建琳[9](2021)在《军用航空器适航与试验鉴定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进一步加强装备试验鉴定工作,根据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构建先进、实用的试验鉴定体系的使命,通过分析美国试验鉴定体系和军用航空器适航技术的发展,深入研究适航技术与试验鉴定技术共同的科学理论基础,提出通过军用航空器适航研究构建先进、实用的试验鉴定体系的新理念以及摸清装备性能底数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军用航空器适航与试验鉴定体系相结合的技术发展路径。

徐瑶[10](2013)在《美国海外基地体系的演变 ——一项基于战略认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美国自内战结束以后的海外扩张及军事部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在全球构建的庞大的基地网络体系已然成为美国国家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成为美国政府维持并扩大国家利益的有效手段。冷战结束后,美国决策者的战略认知在地缘认知、威胁认知及大国认知3个层面上都发生着变化,美国遍布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体系也随着决策者战略认知的变化而处于不断调整与变迁中。本文通过建立美国决策者的战略认知、国家战略再到基地部署的逻辑演进与分析视角,主要试图说明以下问题:(1)美国不断根据变化的地缘环境和决策者对此的判断与认知,调整和重塑在欧亚大陆的军事基地体系,亚太地区更是成为美军优化基地部署及前沿军力的核心环节。(2)美国决策者意识到所处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其海外基地和驻军所发挥的功能也大大拓展,必须有效应对包括传统大国间军事竞争到各种不同性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3)美国愈加重视中国实力的快速上升及不断推进的军事现代化,近年来“空海一体战”构想成为美国调整其亚太地区军事部署的指导思想,对中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构成了一系列挑战。(4)传统的军事联盟仍然成为冷战后美国维持军事基地准入的重要政治支撑,但自愿性同盟及其他更为灵活的合作形式将成为未来美国海外军事部署的重要形式。(5)基地部署及维持方式成为美国与东道国关系中的重要议题,美国遍布全球的基地体系也引发了各种争议与思考。应该说,一国特别是世界上大国获取海外军事基地的历史现象由来已久,海外基地的地缘特征、部署特点、获取方式及发挥功能等要素也必定随着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以及一国决策者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变化而不断变迁。只有用发展和辨证的眼光看待这一现象,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一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并为我所用。

二、提高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的技术发展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的技术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博弈论综合赋权的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军用飞机使用阶段作战适用性评价参数体系
2 基于AHP-CVM-博弈论法综合赋权的权重计算
    2.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2.2 变异系数法确定客观权重
    2.3 基于博弈论的参数综合权重确定
3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 实例分析
    4.1 基于AHP法的主观赋权
    4.2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客观赋权
    4.3 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
    4.4 作战适用性综合评价
5 结束语

(3)军用飞机可发展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可发展性的定义与度量
3 可持续发展指数
4 综合权衡模型
5 示例
6 结论

(4)装备的作战完整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装备作战完整性的基本概念
    1.1 装备作战完整性概念的提出
    1.2 装备的生存力、耐久性与修复性
2 装备作战完整性的基本内涵
    2.1 装备作战完整性的本质属性
    2.2 装备作战完整性的研究范畴
    2.3 装备作战完整性的基本特性
    2.4 装备作战完整性中各参数间的联系
3 装备作战完整性的表征方法
    3.1 装备作战完整性的度量
    3.2 装备完好度的表征
    3.3 装备可用度的表征
    3.4 装备安全度的表征
    3.5 装备存活率的表征
    3.6 装备生存率的表征
    3.7 装备修复度的表征
4 装备作战完整性的几点说明
5 结语

(5)航空电子综合系统自检测、重构与故障监控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自检测技术
    1.1 自检测技术与军用飞机的作战适用性密切相关
    1.2 自检测技术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及发展
    1.3 提高自检测能力的关键技术途径
        (1) 使用VHSIC模块以提高系统自检测能力
        (2) 采用综合诊断技术以提高系统诊断能力
        (3) 人工智能技术是识别自检测虚警和间歇性故障的唯一技术
    1.4 自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2 重构技术
    2.1 重构是提高新一代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容错能力的重要手段
    2.2 模块化为实现系统重构提供一种有效的支援
    2.3 “宝石柱”计划中的系统重构
    2.4 “健康”(Health)监控技术
3 结束语

(7)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深化战略高技术概念理解
        1.2.2 拓展科技哲学的研究视阈
        1.2.3 完善和丰富技术创新理论
        1.2.4 促进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战略高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2.1 战略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2.2 战略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2.2.1 战略性
        2.2.2 全局性
        2.2.3 前沿性
    2.3 战略高技术的社会功能
        2.3.1 维护国家意志
        2.3.2 形成战略威慑
        2.3.3 促进经济发展
        2.3.4 培育社会文化
    2.4 战略高技术创新的时代意义
        2.4.1 促进生产力变革
        2.4.2 促进实践方式变革
        2.4.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 战略高技术的选择
    3.1 战略高技术的领域选择
        3.1.1 从技术选择到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演进
        3.1.2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原则
        3.1.3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影响因素
        3.1.4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方法
    3.2 战略高技术的路径选择
        3.2.1 从宏观层面制定战略高技术发展规划
        3.2.2 从中观层面确定战略高技术发展模式
        3.2.3 从微观视角描绘战略高技术发展路径
    3.3 战略高技术选择的决策体系
        3.3.1 决策体系的构成要素
        3.3.2 战略高技术选择决策的特征
        3.3.3 主要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决策体系
        3.3.4 我国战略高技术的决策体系
第四章 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
    4.1 宏观层面的组织管理体系
        4.1.1 宏观层面的行为主体
        4.1.2 宏观层面组织管理体系的类型
        4.1.3 宏观层面组织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4.2 微观层面的组织管理模式
        4.2.1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4.2.2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人员组织
        4.2.3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项目控制
    4.3 国外在战略高技术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4.3.1 联邦资助研发中心:美国“私立公费”的研究机构
        4.3.2 科技综合体:苏联实体化的官产学研协调创新组织
        4.3.3 革新研发计划:日本战略高技术的路径选择
第五章 战略高技术的成果转化
    5.1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和意义
        5.1.1 战略高技术成果的内涵及特点
        5.1.2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及特征
        5.1.3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意义
    5.2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
        5.2.1 成果转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5.2.2 成果转化的组织流程
        5.2.3 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5.3 战略高技术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5.3.1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与军民融合的内在一致性
        5.3.2 战略高技术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需求
        5.3.3 战略高技术的军民融合的具体模式
第六章 战略高技术的评估
    6.1 战略高技术评估的理论分析
        6.1.1 战略高技术测试评估的内涵
        6.1.2 战略高技术评估的特点
    6.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经验借鉴
        6.2.1 美国测试与评估的发展脉络
        6.2.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与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
        6.2.3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特点
    6.3 战略高技术评估体系的构建
        6.3.1 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
        6.3.2 评估体系的指标模型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7.1 树立明确稳定的战略目标
    7.2 成立高层战略高技术选择机构
    7.3 引入战略高技术风险投资制度
    7.4 组建独立自主的战略高技术评估机构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课题初审意见表
附录B 2016年度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选题目录

(8)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发展脉络、基本框架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国防测试与评估的发展脉络
    1.1 测试和评估的松散组织阶段 (1940年前)
    1.2 形成军事技术研究、开发、测试和评估协同管理体系 (1940年~1970年)
    1.3 形成独立的测试和评估体系 (1970年至今)
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与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
    2.1 美国国防采办体系中的里程碑设置
    2.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与评估的类型
        2.2.1 开发测试与评估
        2.2.2 作战测试和评估
    2.3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与评估的组织结构
    2.4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与评估的实施步骤
3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特点
    3.1 集中管理分散组织
    3.2 法规制度体系完善
    3.3 人才队伍健全
4 对策和建议
    4.1 制定完善技术评估指导规范
    4.2 成立独立技术评估机构
    4.3 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军事技术评估体系
    4.4 建立军事技术预警机构
    4.5 加强相关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9)军用航空器适航与试验鉴定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现状分析
    1.1 美国试验鉴定体系
    1.2 军用航空器适航现状
        1.2.1 军用航空器适航性的内涵
        1.2.2 军用航空器适航法规与机构
        1.2.3 军用航空器适航和审定方法
2 适航与试验鉴定技术
    2.1 试验鉴定技术
    2.2 适航技术
    2.3 共性技术
3 适航与试验鉴定一体化发展思路
    3.1 创新试验鉴定的新理念
        (1)适航性源于安全性。
        (2)技术实用性。
        (3)适航和试验鉴定目标一致。
    3.2 摸清性能底数的新方法
    3.3 落实试验鉴定的新路径
4 结束语

(10)美国海外基地体系的演变 ——一项基于战略认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主要理论创新与代表性观点
    第四节 基本的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架构
    注释
第一章 冷战结束以前美国的海外基地体系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及美国的战略认知
    第二节 实力的增长与海外扩张的酝酿-1898年以前
    第三节 美国1898到1945年的基地体系
    第四节 冷战前期(1945-1970年)美国的全球基地扩张
    第五节 冷战后期(70年代以后)美国的海外基地体系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的地缘认知与欧亚大陆基地体系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的地缘认知与国家战略
    第二节 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基地的调整
    第三节 美国在欧洲基地的调整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的威胁认知与基地的功能拓展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认知与海外基地
    第二节 海外基地传统功能的延续:威慑、威逼与战争
    第三节 反恐与美国大中东地区基地拓展
    第四节 非传统安全与美国海外基地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的大国认知与中国周边基地调整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与基地调整
    第二节 美国海外驻军与中国的国家利益
    第三节 美国军事基地调整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美国海外基地的安全困境:评介与思考
    第一节 美国与东道国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美国海外基地与联盟困境
    第三节 美国海外驻军的争议与思考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一 研究总结
    二 本研究的政策启示
    三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提高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的技术发展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博弈论综合赋权的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评价[J]. 李皆乔,聂成龙,邱华磊. 现代防御技术, 2018(01)
  • [2]提高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的技术发展展望[J]. 曾天翔,魏子山,张宝珍. 国际航空, 1995(01)
  • [3]军用飞机可发展性研究[J]. 张恒喜,江洋溢,王礼沅,解江. 中国工程科学, 2007(01)
  • [4]装备的作战完整性初探[J]. 何宇廷.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5]航空电子综合系统自检测、重构与故障监控技术综述[J]. 朱万年. 航空电子技术, 1997(04)
  • [6]航空电子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下)[J]. 许伟武. 自动化博览, 2001(02)
  • [7]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杨培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发展脉络、基本框架及特点[J]. 杨培宇,刘戟锋.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8(01)
  • [9]军用航空器适航与试验鉴定体系研究[J]. 张建琳. 飞行力学, 2021(02)
  • [10]美国海外基地体系的演变 ——一项基于战略认知的研究[D]. 徐瑶. 复旦大学, 2013(03)

标签:;  

提高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的技术发展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