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农大帮助老区人民叩开科技致富的大门(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军[1](2022)在《中国农民城》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9月,浙江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朱晓军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奇迹之城,历时两年,对龙港"造城者"群体进行了深入采访与书写。从一路带领龙港发展的陈定模、李其铁,到进城创业一心创造财富的陈智慧、杨恩柱……《中国农民城》用一个个人物揭开龙港成长之谜,在呈现个体命运的同时,尽显龙港在历史发展中的风起云涌。朱晓军用朴素的创作风格和真诚的叙事力量谱写了龙港传奇,细致而宏观,轻盈而厚重,龙港这座城在他笔下发出了别样光芒。
郭佳[2](2020)在《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红色文化自诞生至今,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一路追逐中国梦的辉煌历程。同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红色文化也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发展红色文化,将对于我们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市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成就了它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也遗存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因此,深入挖掘郑州市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于增强民众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助力中原崛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郑州市红色文化为研究视角,选取三处具有代表性的郑州市红色文化基地,对其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郑州市红色文化在发展中的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更好地发展郑州市红色文化探索路径和对策。本文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选题背景,阐明研究意义,提出研究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详细叙述红色文化的相关概念,包括红色文化的内涵、相关经典论述、红色文化的存在形式以及红色文化的价值。第三部分选取郑州市众多红色文化资源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处:郑州二七纪念塔和二七纪念堂、郑州纺织工业基地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竹林镇,探索其发展历程和保存现状,分析其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郑州市红色文化的特点及当代价值。第四部分总结出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优势,并分析其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促进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对策,从做好科学发展的统筹规划、强化红色文化保护力度、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加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制定措施促进红色文化健康发展,以期对其他地区红色文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张雷[3](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杨冀帆[4](2020)在《资源视角下驻村第一书记嵌入村庄治理的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的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巩固扶贫成果,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精准扶贫方略,进一步提升农村发展水平,推动乡村治理的转型。在这两项政策举措的背后,不仅有国家权力自上而下的贯彻,更有资源的层层传递与分配。为了将国家治理目标有效落实在基层,广泛动员乡村社会多元力量参与治理,驻村第一书记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国家与社会的运行有着各自的遵循,国家的介入必然会对农村社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因此,驻村第一书记不仅肩负着国家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要面对国家与社会之间持续的对抗与融合。那么,驻村第一书记如何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面对国家的介入,乡村社会又会有什么样的回应?什么样的治理路径才能使得治理更加有效?本文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提出“嵌入治理”概念,以吉登斯有关资源的概念性论述为依据,将驻村第一书记嵌入治理的路径进行了分类与阐释。首先,从国家、村级组织以及村民三个层面阐释了农村社会的现状,这是驻村第一书记嵌入治理的原因。然后,根据吉登斯结构二重性理论中对资源的类型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第一书记与村支书之间的互动,提出了嵌入治理路径的四种理想类型,即主导型、协同型、孤立型和悬浮型。其次,依据不同的嵌入类型分析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支书借助不同类型资源的互动过程以及影响,并结合具体实践过程进一步阐释了资源嵌入的实质是制度、观念和权力的互动。最后,本文研究的结论是:(1)嵌入治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的具体路径与治理主体所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资源类型有关。(2)当来自村庄外部的治理主体所动员的资源与内部治理主体的需求相匹配时,就更易获取乡村社会的认可,嵌入治理的有效性也会提高。(3)嵌入治理路径的差异反映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在村庄场域中体现为依附于资源的制度、观念和权力的互动过程。因此,嵌入治理的意义也就在于在嵌入与反嵌入之间,国家与社会形成了互动与动态平衡,而有效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可以显着提高治理成效,推动乡村治理的转型。
杨化冰[5](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认为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魏丽娟[6](2019)在《从红色题材视角解读招贴设计》文中认为红色题材的招贴设计具有独特的历史性、革命性和时代性,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自红色题材招贴设计出现以来,其风格面貌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换着。这些红色题材的招贴设计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从而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提供了生动的佐证。纵观红色题材招贴设计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变化。同时,这些招贴设计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该题材的招贴作品具有一定的“当代意识”。就该招贴作品的呈现方式来讲,可以就其现实意义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究。不仅具有历史本身所起到的借鉴意义,又包含着一种伟大的红色精神。同时涵盖了艺术、历史、人文、经济等多重价值。红色题材的招贴设计发源于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在各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红色题材的招贴设计从1919年经历了蓬勃发展、成熟和淡化。笔者将从1919年到至今的不同历史时期下的红色题材招贴设计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为了能更好地传达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加强红色题材招贴设计的视觉传播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红色题材的招贴设计进行解释:历史沿革、因素分析、视觉语言分析、价值解读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本文重在阐述红色题材招贴设计的视觉语言、红色题材招贴设计的价值解读以及红色题材招贴设计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通过红色题材招贴设计的传达,对红色精神的内涵深入挖掘,使其凝结成一种巨大的正能量。有利于弘扬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使人民强化其民族意识,并唤起其人民的文化归属感,从而激励中国人民努力拼搏、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张世定[7](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蒋大伟[8](2019)在《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都是历史的产物,与当时的现实需要,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视角下研究习仲勋的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三大时期来论述习仲勋在革命工作中是如何做到将老百姓的利益和自己的喜怒哀乐相挂钩,将老百姓的命运与自己的责任担当相结合,将老百姓过的好不好与自己的价值取向相契合。这些人生信条在习仲勋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和印证。毛泽东评价他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的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群众思想为蓝本,在中国的革命事业中探索并最终形成,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思想内涵,为新时代下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文章一共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于文章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创新点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主要从实践来源和理论渊源两个方面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习仲勋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第三部分分析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习仲勋不断探索人民发展的新路子,搞土地革命运动,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组织生产劳动,发展商业贸易,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坚持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文明素养;转变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本领相结合,坚定人民的立场,保障人民的利益;第四部分论述了在广东工作时期,习仲勋创新发展思路,标本兼治,刹住“逃港风”;抓好农业生产,给企业“松绑”;开辟经济特区,走好民生致富路;第五部分论述了在中央工作时期,习仲勋聚焦三类重点人群,谋求发展。关心少数民族,实现共同发展;情系老区人民,谋求共同富裕,关爱青年成长成才,教育青年要全面发展;第六部分在前五部分的基础上凝练出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特征,挖掘出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当代价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有利于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精髓,积极引导人民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穆惠涛[9](2019)在《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国家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性目标。脱贫攻坚战役已经彻底打响并进入关键性决胜阶段,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着更为严峻和紧迫的形势与任务。如何直面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准问题解决的着力点,使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同志认为,必须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一番大功夫,要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方面的大问题。他以问题研究为出发点,提出要有效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其中包括通过“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五个方面。教育扶贫成为我国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体系中教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在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前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教育反贫困的理论中汲取了丰富营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与他们的教育反贫困思想一脉相承的承继性的重要特征。同时,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是在当今国际社会减贫,尤其是高度关注教育减贫的大形势下,在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大发展以及包括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不断完善和成熟起来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反贫困理论在新时代的丰富发展和创新。习近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思维方法深入研究分析并确定了教育扶贫在中国扶贫开发事业中的根本战略地位,提出“治贫先治愚”的科学论断;明确了教育扶贫的重要使命是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构了教育扶贫的基本模式“扶志”和“扶智”双扶相结合;强调教育扶贫应该以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作为重要基点;阐明要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主要抓手;揭示实现教育信息化以推动教育扶贫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中,突出呈现着对求真务实精神的坚持;凸显着对知行合一的求索;彰显着对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追求。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延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反贫困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理论的新成果新发展,并且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同时,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为中国脱贫攻坚提供了具体现实指南,促进了教育扶贫实践工作的生动开展,推进了中国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实现,为世界反贫困提供了“中国式”教育扶贫范式与经验借鉴。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本篇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交代了论文选题缘由、研究基础等,而后从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思想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思想彰显出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以及思想具有哪些现实和理论价值等几个方面展开对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一章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本部分主要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形成,包括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的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的反贫困理论中蕴含的教育反贫困思想一脉相承,并且结合世界和中国新时期反贫困的现实状况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第二章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本部分主要分析归纳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饱含的丰富内容,包括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扶贫的战略地位、教育扶贫的重要使命、教育扶贫的基本模式、教育扶贫的重要基点、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及教育扶贫的助推力量等六个部分的思想内容。第三章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基本理念。本部分主要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中所蕴含的求真务实、知行合一和以人民为中心等基本理念。第四章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本部分主要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该思想对中国教育扶贫实践活动开展,中国实现脱贫攻坚和世界范围减贫的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鲁睿颖[10](2019)在《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湖北电影创作研究(2010-2017)》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丰富的地域文化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多样的素材内容和创作灵感,各区域不同的民俗风情、自然生态、语言习惯等,成为了电影创作背景、题材选择、故事情节的来源。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荆楚文化作为一个系统的地域文化符号,受到电影制作者的青睐,使电影创作的文化内涵得以丰富。本论文试图以地域文化为视角,对2010年以来的湖北电影创作进行一次梳理、分析和反思。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湖北电影的创作概况。以时间为脉络将湖北电影从古至今进行了梳理,重点描述了湖北电影创作的目前状况。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湖北电影创作的多样化题材和类型化发展。论文将湖北电影创作划分为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两部分。历史题材电影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现实题材包括农村题材、都市题材、宗教题材、民族题材、儿童题材等,这些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嬗变与冲突,是人们生活、情感和社会变迁的时代留影。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湖北的地域文化及不同地域文化在银幕上的空间呈现,重点阐释了三国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清江巴土文化、江城武汉文化和近现代革命文化等类型在电影中的具体表现,并对电影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描述。第四章主要从目前湖北电影创作发展的困境和问题出发,对湖北电影未来发展展开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湖北电影创作存在着环境落后、制作人员缺乏、影片类型单一等问题,需要不断加大对荆楚文化的挖掘力度、加强湖北电影的类型化创作、重视对外合作与电影队伍的培养。
二、江西农大帮助老区人民叩开科技致富的大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农大帮助老区人民叩开科技致富的大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民城(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苍凉方岩下 |
1 |
2 |
3 |
4 |
第二章江南垟的“猴子” |
1 |
2 |
3 |
4 |
5 |
第三章九人班底 |
1 |
2 |
3 |
4 |
5 |
第四章对岸是天堂 |
1 |
2 |
3 |
4 |
第五章让百姓都知道 |
1 |
2 |
3 |
4 |
第六章穷而强悍的陈家堡 |
1 |
2 |
3 |
4 |
5 |
第七章挑战的最终是自己 |
1 |
2 |
3 |
第八章屋顶的钟楼 |
1 |
2 |
3 |
第九章先干起来再说 |
1 |
2 |
第十章退地风波 |
1 |
2 |
3 |
第十一章由波谷到波峰 |
1 |
2 |
3 |
4 |
第十二章十万引擎推动下 |
1 |
2 |
3 |
第十三章落地就要生根 |
1 |
2 |
3 |
第十四章飞起来的翘头鸟 |
1 |
2 |
3 |
第十五章连出两张错牌 |
1 |
2 |
3 |
4 |
第十六章龙港是艘船 |
1 |
2 |
3 |
尾声 |
(2)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五) 本文创新之处 |
一、红色文化相关概述 |
(一) 红色文化的内涵 |
1. 红色 |
2. 文化 |
3. 红色文化 |
(二)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
1. 毛泽东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
2. 邓小平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
3. 江泽民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
4. 胡锦涛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
5. 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
(三) 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 |
1. 红色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 |
2. 红色文化的非物质表现形式 |
(四) 红色文化的价值 |
1. 政治价值 |
2. 精神价值 |
3. 经济价值 |
二、郑州市红色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的重要意义 |
(一) 郑州市红色文化概述 |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七”红色文化 |
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文化 |
3. 改革开放新时期: 竹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红色文化 |
(二) 郑州市红色文化的特点 |
1. 工农主体鲜明 |
2. 凸显“中”的内涵 |
3. 开放包容 |
4. 延续性强 |
(三) 发展郑州市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 |
1. 有利于筑牢中原地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领导地位 |
2. 有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信仰 |
3. 有利于推动中原经济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
4. 有利于促进中原地区产业优化升级 |
5. 有助于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
6. 有助于营造中原地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氛围 |
三、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一) 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优势 |
1. 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
2. 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跨区域联动发展 |
3. 政策支持力度大,发展道路畅通 |
4. 发展形势向好,红色消费市场广阔 |
(二) 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 红色文化资源知名度相对偏低 |
2.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相对不足 |
3. 红色文化宣传普及力度相对较弱 |
4. 公众红色文化意识相对薄弱 |
四、促进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的对策 |
(一) 做好科学发展的统筹规划 |
1. 建立完善的郑州市红色文化数据库 |
2. 多渠道保障资金投入 |
3. 统筹安排城市发展规划 |
4. 结合区位优势实行联动发展 |
(二) 强化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 |
1. 树立保护意识,注重科学发展 |
2. 健全法律法规,提供强有力法律保障 |
3. 完善体制机制,形成保护合力 |
(三) 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 |
1.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 |
2. 打造“互联网+”红色文化 |
3. 开展郑州市红色文化创意游 |
4. 增设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
5. 丰富开展节日活动 |
(四) 加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1. 提升红色文化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
2. 联合高校提升人才队伍质量 |
3. 完善红色文化人才储备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调查问卷结果 |
个人基本情况 |
后记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资源视角下驻村第一书记嵌入村庄治理的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1、核心概念的界定 |
2、理论基础 |
3、研究对象 |
4、研究方法以及资料收集的过程 |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
二、第一书记嵌入村庄治理的动因 |
(一)村干部的缺场:村级组织治权的弱化 |
1、物质性资源支配权的弱化 |
2、治理能力的匮乏与泛化 |
(二)村民的离场:乡村社会关联度低 |
1、人际关系的理性化 |
2、乡村精神文化的贫乏 |
(三)国家的进场:资源传递的有效性悖论 |
1、物质资源传递与分配的组织系统 |
2、项目进村的精英俘获与规避心态 |
三、第一书记嵌入村庄治理的路径 |
(一)研究假设与分类依据 |
1、研究假设的提出 |
2、嵌入治理路径的分类依据 |
(二)第一书记嵌入治理路径的类型化分析 |
1、主导型嵌入路径 |
2、协同型嵌入路径 |
3、孤立型嵌入路径 |
4、悬浮型嵌入路径 |
四、资源嵌入中的制度、观念和权力 |
(一)依托资源的制度嵌入 |
1、驻村帮扶制度是治理资源有效利用的现实需求 |
2、驻村帮扶制度是依附于资源的关系运作 |
(二)依托资源的观念嵌入 |
1、观念嵌入是借助资源激发村民的自主性和公共性 |
2、观念嵌入体现为以资源输入为基础的乡村文化复兴 |
(三)依托资源的权力嵌入 |
1、权力嵌入是维护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合法性权威 |
2、权力嵌入是对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的重塑 |
五、结论与反思 |
(一)嵌入治理路径研究的结论 |
(二)对嵌入治理有效性的思考 |
(三)研究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6)从红色题材视角解读招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领域的创新点 |
第2章 红色题材招贴设计的历史沿革 |
2.1 红色题材的界定及相关概念的阐释 |
2.1.1 红色题材的界定 |
2.1.2 招贴的定义 |
2.2 宣传画初具规模(1919-1937) |
2.3 战火中的重生(1937-1949) |
2.4 蓬勃发展中的经典(1949-1966) |
2.5 步入全盛时期(1966-1976) |
2.6 改革浪潮的洗礼(1978-至今)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红色题材招贴设计的因素分析 |
3.1 时事政治的变化和经济形势的波动 |
3.2 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改革 |
3.2.1 木刻版画影响因素的分析 |
3.2.2 油画影响因素的分析 |
3.3 审美需求的多样性 |
3.4 国外招贴设计的引进与学习 |
3.4.1 苏联招贴设计的研习 |
3.4.2 波兰招贴设计的借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色题材招贴设计的视觉语言分析 |
4.1 图形表达的探析 |
4.1.1 健硕硬朗的人物形象 |
4.1.2 美好寓意事物的采用 |
4.1.3 五角星和国旗等图形的运用 |
4.2 文字诉求的诠释 |
4.2.1 朴实明了 |
4.2.2 简洁有力 |
4.2.3 生动明快 |
4.3 色彩运用的表达 |
4.3.1 红色的视觉冲击力 |
4.3.2 绿色的心灵慰藉 |
4.4 构图方式的解构 |
4.4.1 稳定的三角式 |
4.4.2 平衡的T形式 |
4.4.3 充盈的全景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色题材招贴设计的价值解读 |
5.1 艺术价值 |
5.1.1 审美价值 |
5.1.2 艺术地位 |
5.1.3 艺术影响 |
5.2 历史价值 |
5.2.1 信息载体 |
5.2.2 史料佐证 |
5.3 人文价值 |
5.3.1 文化介质 |
5.3.2 情感关怀 |
5.3.3 精神传承 |
5.4 经济价值 |
5.4.1 市场审美需求 |
5.4.2 收藏市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红色题材招贴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6.1 红色题材招贴设计元素在现代设计的应用 |
6.1.1 招贴设计上的体现 |
6.1.2 包装设计上的嵌入 |
6.1.3 插画设计上的运用 |
6.1.4 日用品设计上的再现 |
6.2 红色题材招贴设计的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习仲勋相关着作中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相关内容 |
1.3.2 习仲勋群众思想的研究 |
1.3.3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研究 |
1.3.4 文献的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梳理法 |
1.4.2 历史与逻辑的分析法 |
1.5 创新之处 |
2 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
2.1 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实践来源 |
2.2 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群众历史观”思想 |
2.2.2 列宁关于“群众工作”思想 |
2.2.3 毛泽东关于“为人民服务”思想 |
2.2.4 邓小平关于“人民发展”思想 |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萌芽与探索 |
3.1 组织生产劳动,牵住物质发展这个“牛鼻子” |
3.1.1 组织群众分粮,灵活处理土地所有制问题 |
3.1.2 纠正“左”倾错误,因地制宜地解决土地分配问题 |
3.1.3 清除匪患,保护人民群众安全 |
3.2 组织生产劳动与转变社会风气相结合 |
3.2.1 发展商业贸易,打牢物质基础 |
3.2.2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众思想政治觉悟 |
3.3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工作本领 |
3.3.1 培养先进骨干,吸收积极分子 |
3.3.2 积极动员和宣传党的政策方针 |
4 广东工作时期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创新与提升 |
4.1 标本兼治,刹住“逃港风” |
4.1.1 治标,严格管制与说服教育相结合 |
4.1.2 治本,发展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
4.2 以政策为导向,破解农业难题 |
4.2.1 调查研究,破解农业生产难题 |
4.2.2 用正确的政策指导农业发展 |
4.3 推广“清远经验”,给企业“松绑” |
4.3.1 扩大企业自主权,搞活供产销 |
4.3.2 学习清远经验,提高生产效率 |
4.4 开辟经济特区,走好民生致富路 |
4.4.1 发挥优势,探索经济特区 |
4.4.2 放开手脚,设立经济特区 |
4.4.3 共同发力,建设经济特区 |
5 中央工作时期习仲勋聚焦重点人群实现更好发展 |
5.1 关心少数民族,实现共同发展 |
5.1.1 破除封建迷信,更新发展观念 |
5.1.2 推广生产责任制,鼓励劳动致富 |
5.2 情系老区人民,谋求共同富裕 |
5.2.1 发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搞发展 |
5.2.2 给江西革命老区,找出穷根,开出治穷致富的药方 |
5.3 关注青年未来,教育青年全面发展 |
5.3.1 向先烈致敬,向英雄学习 |
5.3.2 扎根基层,艰苦奋斗 |
5.3.3 投身改革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
6 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主要特征 |
6.1 灵活应变,创新发展方式 |
6.1.1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6.1.2 树立榜样,学习典型 |
6.1.3 说服教育,以理服人 |
6.2 全面务实,注重发展的实效性 |
6.2.1 扎根基层,艰苦奋斗 |
6.2.2 一村一村做调查研究,一家一户做群众工作 |
6.2.3 组织物质生产和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双向发展 |
6.3 一心为民,坚定发展目的和导向 |
6.3.1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 |
6.3.2 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 |
6.3.3 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
7 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
7.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7.1.1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
7.1.2 坚定人民立场 |
7.1.3 弘扬人民情怀 |
7.2 共享改革“红利”,谋求共同发展 |
7.2.1 发展为了人民 |
7.2.2 发展依靠人民 |
7.2.3 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7.3 用改革打赢贫穷这场硬仗 |
7.3.1 发扬改革精神,破除发展难题 |
7.3.3 发扬创新精神,【第一点,写了首创精神】掌握发展主动权 |
7.4 奋斗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六、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 |
一、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反贫困思想 |
(二)列宁的教育反贫困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往届领导人的教育反贫困思想 |
二、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现实依据 |
(一)持续减贫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时代课题 |
(二)脱贫攻坚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
(三)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 |
第二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教育扶贫的战略地位: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 |
(一)基于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深刻认识 |
(二)明确发展教育与摆脱贫困的内在关联性 |
(三)提出“治贫先治愚”的科学论断 |
(四)强调发展教育是扶贫的根本大计 |
二、教育扶贫的重要使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一)穷二代、贫二代的现实存在 |
(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价值 |
(三)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
三、教育扶贫的基本模式: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
(一)双富与双扶 |
(二)扶贫先扶志 |
(三)扶贫先扶智 |
四、教育扶贫的重要基点:乡村基础教育 |
(一)解决乡村基础教育之“贫”是教育扶贫的基本任务 |
(二)发展乡村基础教育是依靠教育扶贫的奠基工程 |
(三)乡村教师是教育扶贫的先行者 |
五、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 |
(一)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定位 |
(二)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责任 |
(三)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发展重点 |
(四)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显着成效 |
六、教育扶贫的助推力量:教育信息化 |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扶贫的耦合性 |
(二)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扶贫中的重要地位 |
(三)利用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扶贫的新路径 |
(四)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扶贫的速度与质量 |
第三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基本理念 |
一、坚持求真务实 |
(一)“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
(二)“脱贫贵在立志” |
二、坚持知行合一 |
(一)“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
(二)“实践是理论之源” |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一)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党和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力量 |
(三)以人民标准与人民共享原则进行成果评价 |
第四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
一、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反贫困思想的理论延展和创新 |
(二)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理论的新成果新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
二、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指明脱贫攻坚的实践方向 |
(二)促进教育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
(三)推进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实现 |
(四)提供“中国式”教育扶贫范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湖北电影创作研究(2010-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湖北电影创作概况 |
第一节 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电影创作现状描述 |
第二章 湖北电影创作的题材与类型化发展 |
第一节 主要电影题材 |
第二节 类型化发展探索 |
第三章 湖北电影创作的文化蕴含和审美特征 |
第一节 湖北特色地域文化管窥 |
第二节 不同地域文化的银幕空间呈现 |
第三节 电影的审美特征刍议 |
第四章 湖北电影创作的困境和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困境与问题 |
第二节 未来发展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0-2017电影汇总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部分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江西农大帮助老区人民叩开科技致富的大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民城[J]. 朱晓军. 江南, 2022(01)
- [2]郑州市红色文化发展研究[D]. 郭佳.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4]资源视角下驻村第一书记嵌入村庄治理的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D]. 杨冀帆. 郑州大学, 2020(02)
- [5]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6]从红色题材视角解读招贴设计[D]. 魏丽娟.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8]习仲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蒋大伟.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9]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研究[D]. 穆惠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10]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湖北电影创作研究(2010-2017)[D]. 鲁睿颖. 三峡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