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三年盐都都督规略考

建武三年盐都都督规略考

一、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略考(论文文献综述)

胡永鵬[1](2016)在《西北邊塞漢簡編年及相關問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稱的“西北邊塞漢簡”,指二十世紀初以來,在今甘肅、新疆、內蒙古額濟納旗等西北地區的漢代邊塞遺址中,多次出土的兩漢時期的大批簡牘。其主要包括敦煌漢簡、羅布淖爾漢簡、居延漢簡、居延新簡、肩水金關漢簡、額濟納漢簡、懸泉漢簡等。本文的內容是對西北邊塞漢簡進行編年研究。編年是漢簡研究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此項工作可以提高簡文的史料價值,爲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編年研究往往需要綜合運用簡牘學、歷史學、考古學、曆法學、歷史地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方法。通過簡文所載年號、年序、月朔干支等時間信息以及八節、建除、伏臘等與時間有關的信息,判定簡牘的具體年代或可能年代;根據簡文所見歷史人物、事件、人名、職官與郡縣名、新莽時期特徵字等,考定簡牘的確切年代或劃定其大致時期;藉助簡牘的出土地、制式、材質、紋理、裂痕以及簡文的內容、文例、字體、筆迹等信息,通過綴合復原斷簡殘篇推定簡牘的準確年代或時代範圍。本文在充分吸收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漢簡編年的方法進行總結與概括。同時,排比漢簡中的紀年簡,並運用多種斷代方法推定部分無年號簡牘的具體年代或大致時代。本文由“緒論”“正文”“附錄”三部分組成。“緒論”對西北邊塞漢簡的出土情況、漢簡編年以及本文的研究意義與結構進行了簡要介紹。“正文”共分爲五章。第一章爲“西北邊塞漢簡編年研究綜述”,系統回顧西北邊塞漢簡編年及相關問題研究的學術史。第二章爲“西北邊塞漢簡編年方法”,在系統梳理編年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漢簡編年的方法以及斷代的輔助標準加以總結、概括。第三章爲“西北邊塞漢簡編年(上)”,所錄主要爲紀年簡及可據月朔干支、冊書復原等斷定具體年代的簡文,分別依帝王年號及年序臚列。第一節至第三節收錄簡文所記時間與書寫簡牘時間相同或相近者,第四節收錄簡文所記時間屬於追述者。第四章爲“西北邊塞漢簡編年(下)”,所錄簡文爲依據歷史人物、事件、職官沿革、人名、新莽政制(職官、秩爵、郡縣名稱、屯戍機構名稱、數量詞、貨幣名等)以及出土信息、伴出紀年簡年代等劃定大致時代範圍者。第五章爲“漢簡編年相關問題研究”,內容主要與西北邊塞漢簡斷代相關,分別爲“西北漢簡所見郡國縣邑名與簡牘斷代”“西北漢簡所見居延令繫年初編”“西北邊塞漢簡所見曆日整理與研究”。“附錄”爲“關鍵詞索引”,所收爲可提供斷代綫索的職官名、秩爵名和郡縣名。

袁雅洁[2](2018)在《浅析简册《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文中研究指明简册《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为东汉初年窦融控制河西时所颁布发放俸禄的有关规定。其规定的"以谷为俸"与西汉及东汉的俸例内容都不同,带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同时俸例标准的降低,也映射出了西汉末年割据势力并起,战火纷争使经济发展受到了阻力;再者王莽时期对吏禄制度及币制的改革,都对窦融治理河西时所颁布的政策及河西地区的经济都产生了影响,《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即为很好的佐证。

初师宾,任步云[3](1982)在《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略考》文中研究指明居延新简"建武三年奉例"册,是东汉建武初,河西窦融割据政权颁发的一份关于屠延官吏奉禄标准的律令文书。这份珍贵的简册发现于破城子遗址的二十二号屋内。全册共十枚木简,完整无一缺,简长23厘米左右;宽度,最后二枚"两行"为2.6厘米,其余均1.3厘米。其编联次序,出土时即因编绳朽绝而散乱,过去发表简影时,我们曾略予排列,今再据内容、书式重为编缀,标释于次

白海燕[4](2014)在《“居延新簡”文字編》文中指出甘肅省的文物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至1974年間掘獲近二萬枚居延漢簡。新的居延漢簡,主要出土於漢代張掖郡的三處遺址,本文所研究的居延新簡主要是指甲渠候官遺址和甲渠塞第四燧所獲的簡牘,此外還包括1982年在甲渠候官治所採集的散簡、甲渠塞第四燧採集的散簡、1976年在居延都尉三十井塞次東燧所獲簡、1972年居延地區採集的散簡、1972年居延地區採集地點不明的散簡,共計簡牘總數8409枚。居延新簡中有大量的簡冊,內容極其豐富,包括各類文書簿籍,此外還有《九九術》、干支表、各種形式的曆譜、醫藥方和《倉頡篇》、《急就章》等殘簡,價值珍貴。疏通出土材料的語言文字是對其進行進一步專題研究的基礎。新簡書體雖然主要是隸書,易於辨認,但是存在不少異體字和文字混同等現象,這些都不利於簡文的釋讀,此外新簡中還有不少草書簡,非常不易辨認。所以需要專門輯錄整理這些字形。而過去收錄新簡字形的工具書甚少,所收字形又寥寥可數,未有專門輯錄新簡字形的字編。因此本論文专门辑录“居延新簡”字形製成文字編,字形圖片採用電腦掃描截圖方式,以保存字形原貌,以方便察檢字形使用。本論文分為三部分,緒論、字編、筆畫檢字表。其中字編為主體部分,包括正編、合文、附錄。正編部分,以楷書為字頭,見於《說文解字》者,根據《說文解字》排序,下出與之相應的小篆。不見於《說文解字》者,在右上角標以“﹡”號。以圖片形式把各個字的各類形體放到該字頭下。字形進行分類。字形下出簡號和詞例。合文部分收錄合書形式的字例,按照首字的中文拼音次序排列。附錄收錄的是不識字或難以隸定的字。

侯宗辉[5](2014)在《汉简所见两汉之际窦融集团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及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两汉之际的通货膨胀问题十分严重。其时,据守河西五郡的窦融集团针对世情,依次颁布执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举措。河西地区呈现出了民庶殷富、仓库有蓄的社会新景象,在动荡不已、物价暴涨的两汉交替过渡时期颇显特别。其中,以谷为俸的"吏俸新制"不仅很好地抑制了通货膨胀的恶化,也在当时河西社会经济变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且对东汉王朝钱谷各半的吏俸支付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王旺祥[6](2009)在《西北出土汉简中汉代津令佚文分类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参照已有汉代律令文献分类对西北出土汉简中的汉代律令佚文进行了比较全面详细分类整理,基本理清了西北出土汉简中汉代律令佚文的类别和体系,明确了各类别内部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脉络,为进一步对西北出土汉简中汉代律令佚文的研究打下较好的基础。本文主要从诏令、盗律、贼律、囚律、捕律、亡律、杂律、具律、兴律、厩律、户律、告律、置吏律、传食律、田律、关市律、行书律、复律、赐律、爵律、徭律、金布律、秩律、均输律、尉律、津关令、钱律、召会行政制度、债务文书、购偿科别、爰书、病书等方面对西北出土汉简中汉代律令佚文进行了分类整理研究。本文首先采取对每类已知律令文献内容列表来确定划分每类律令内部类别参照系的方法,然后进行西北出土汉简中相应律令佚文的有效分类,从而展现和构建西北出土汉简中汉代律令佚文的基本框架和体系,为研究汉代法律史提供材料支持。

刘钊[7](2015)在《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所選擇的研究封象是漢代简牘中所見的各種官文書,這袒的官文害概念取狭羲,即指通用公文。從内容上講包括韶害、臣民上奏文害、中央官府下行公文、地方罩政機構間通行公文、兼有官文書和通行證性質的傅信等。另外一些與官文害有密切聯的筒牘材料,例如官文書的傅遞說缘、封榆及告地書等也附入我们的考察範圍。文中所涉及的简牘材料,以河西地匾居延、敦煌等地所出土的居延新舊筒、额濟纳漢简、肩水金關漢简、敦煌漢筒等材料中的官文害筒牘為主;也包括湖南、湖北等地所出土的張家山、東牌樓、五一廣埸等批次的漢筒中有關官文害的部分。本文将漢简中所見的官文害分為中央和地方官文害雨大類,在每大類下再根據筒牘文害的具體特徵细分為若干層次的小類。然後在盡量全面吸收既往成果的基磁上,封每一類中的筒牘官文害造行比较全面的考述,包括释文的校訂、疑鞋語祠的考證、史事的考論和文害形成、结構與傅遞方面的阐述等。在每大颊之後,還封該類中较為普遍的問题加以集中封論。因為該選题所牵涉的简牘範圍较廣,數量较大,既往研究的積累也很厚重。故我们在本研究陪段祗完成了全部规劃當中的“序章”、“中央官文害研究”,以及“相關問题研究”部分和幾種附錄,封前人畴賢的疏失也有補正之處。“地方官文書”研究部分尚未完成,故暂存目,祗以完成的部分申請答辩。本文分為序章和上中下三编。序章包括封官文害相阴概念的辨析、主要研究封象以及封漢简官文害研究史的概述,是封漢简官文害研究的整髓把握,其中研究史概述部分较详细,以期全面總结梳理既往成就。上编是封漢简所見中央文害研究,共分為四章。前三章是封各類中央文書筒的輯錄與考述,共分為時效性韶害、非時效性韶書、其他中央文害三種類比,每颊一章。第四章是封各類漢简中央文書格式的總结和封其中一些普遍性問题集中式的總结研究。中编計劃依照上编的體例,封漢简所見的各颊地方官文書造行分類考述,凝分為五章,五至八章分別封下行文書、上行及平行文害、傅信及其他相關筒牘造行分類考述。第九章凝封地方文書筒的格式加以總结,並集中討論文書正本副本、文書裂作與簽署、文害内容與形制等相關問题。该编因未完成,故文中暂存目。下编包括第十章“相關專题研究”和附錄部分。相關專题研究是我们在研讀漢简官文害遇程中根據心得髓舍所撰寫的讀書筆記。附缘部分目前包括本論文所引述的官文害例简的编號與页碼索引,近百年漢简官文害研究目缘以及河西漢塞遗址圖說三部分。在以後的研究中,将依據寅隙情況加以補充。

张国艳[8](2005)在《居延汉简虚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居延漢簡出土於居延烽燧遗址,是漢代居延和肩水都尉府的行政文書檔案。絕大部分是邊塞屯戍檔案,小部分是書籍、曆譜和私人信件等,内容非常豐富。不僅記述了居延地區的屯戍活動和興衰歷史,而且保存了西漢中期到東漢初年的重要文獻资料,具有極高的科學、歷史與文物價值。 居延漢簡的出土使得簡牘研究成為一門國際性顯學,居延漢簡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大量的重要成果,但利用居延漢簡材料進行語言文字特別是語言學的研究還很薄弱.居延漢簡多屬屯戍紀錄,口語性強,而且斷代明確,材料龐大,是進行語言研究的寶貴的資料。漢語虛詞在語法結構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語法手段,我國傳統小學和現代語言學歷來重視對虛詞研究。本論文選取居延漢簡的虚詞為研究對象,對居延漢簡中的虛詞進行全面描寫,窮盡調查和定量分析,真實反映居延漢簡的整體面貌,在全面描寫的基礎上力求揭示其中存在的語法規律。 論文分上下兩编: 上編為本論部分,首先介紹了論文的體例、研究材料、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對虛詞與相關詞類的區分標準作了說明,對居延漢簡虚詞的總體面貌進行了描述;然後以詞類為綱,採用專書研究的方法,對居延漢簡中的代詞、副詞、介詞、連詞、語氣詞、助詞和詞綴進行全面描寫。每個章節基本分為虛詞個案介紹、虛詞的語法功能、虚詞的傳承流變和小結四個部分。論文充分調查虛詞的分佈特點、使用頻率和語法功能;在對居延漢簡虛詞全面描寫的基礎上,利用學術界已經取得的成果,進行同時和歷時方面的比較,揭示其在漢語發展史上的地位。 居延漢簡共出現虛詞252個、詞綴4個。由於居延漢簡多屬屯戍公文,對話少,所以其中出現的人稱代詞、語氣詞、嘆詞都不多;副詞是居延漢簡虛詞中使用最多一類虛詞,其次是介詞和連詞。 居延漢簡虛詞承襲先秦漢語而來的佔大多數,漢代新產生的僅有35個。單從出現的虛詞來看,居延漢簡虛詞狀況與先秦漢語比較接近,但具體到各類虛詞及虛詞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其中發展的成分相當突出。與先秦漢語相比,各類詞都有發展變化;而且承襲先秦而來的虛詞生命力多比較強,不

孔令通[9](2021)在《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職官材料整理與研究》文中指出《漢書·百官公卿表》《續漢書·百官志》等傳世文獻中比較系統地記載了漢代職官的設置情況,同時,在璽印、封泥、簡牘等出土文獻中亦存在著大量的漢代職官材料,這些內容對於研究漢代職官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本文廣泛搜1整理出土文獻所見西漢職官材料,與《百官表》進行比照,並討論相關問題。論文分爲上下編:上編爲研究篇。緒論介紹了出土文獻中所見西漢時期職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與方法、本文的創新與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中央職官考述,分爲五節,將出土文獻中所見高祖至呂后時期、文景時期、西漢中期、西漢晚期的職官與《百官表》進行了對比,並總結了未見於《百官表》且無法判斷歸屬之中央職官。經過對比發現《百官表》所述職官體系至文景時才開始頗具雛形,至西漢中期方形成,而西漢晚期是“省減”期,注重機構的裁撤與省併。第二章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王國及侯國職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王國、侯國及未見於《百官表》且無法判斷歸屬的王國職官三節。漢承秦制,但其實劉邦稱帝前後都部分繼承了楚制,因此這一部分著重追溯職官至戰國時期,並對其職能進行概括總結。通過梳理發現,西漢早期侯國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屬於中央的兩套行政系統。第三章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郡縣職官考述,分二節:第一節爲郡職官,第二節爲縣職官。重點梳理了西漢早期和西漢中晚期的郡縣屬吏,通過梳理發現,西漢早期郡守以軍事職能爲主,屬吏設置相對簡單。西漢中晚期,郡屬吏設置增多。且少數民族地區可能亦存在漢廷所轄職官與少數民族職官兩套行政系統。第四章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特種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礦商業類、軍事類、農林水利類、畜牧類、倉儲類五節,對西漢時期的鹽鐵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縣令長的職官進行了考察。下編是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職官彙編,將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職官匯集成五個表格,分別是: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中央、王國、郡、縣、侯國職官表,其中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中央職官分爲出土文獻中見於《百官表》和未見於《百官表》職官兩個表格。

周珩帮[10](2017)在《汉代掾史艺术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掾史是两汉艺术创作的重要主体。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或阶层,其创作情境和创造活动,与他们的三种职能相关:一是基于职官制度的行政职能,即:沿袭先秦秦代属吏建制,以文案书记、封署典藏和刑律治狱为主职。为保证行政活动的高效运行,汉代掾史需精熟文字、书法和实用文章,出土封泥和汉代简牍的大宗,便是他们文书行政的产物,可以见证汉代文吏书体取用和风格演绎的制度与个体因素。二是基于群体身份的社会职能,即:受长官辟用,他们或是地方才士,或是长吏宗亲门徒,故要以属吏身份协理长官公事私务,以俊彦身份主事师长与地方宗族事宜,并通过碑铭刊刻、墓祠修饰,宣扬师长政德,纪述自身荣耀。这些活动,往往是政治文化交游的一部分,掾史负责主事、捐资、联络和协调,有时参与撰文和书丹,借此连接官民、沟通亲友,体现他们与师长的纽带关系,而形制、资金、风格不一的碑铭,以及墓祠中属吏图像的传达,便是其社会职能的衍生物。三是基于个人修养的文化职能,即:在掌握文法书算技能以外,他们要研习六艺经典,以适应文、武及以后逐渐推行的察举制度和儒家治国理念,借由四科、察举、课试,及个人才艺品德声名和宗族势力,进可为官任卿,退可修身教学,相应的,音乐、书法、诗赋、碑铭、箴颂等,既是他们的修习内容,也是最核心的创作活动。到东汉时期,掾史的儒生化倾向日趋明显,与士夫的重合与转换也渐趋普遍,大量音乐、文学和书法名家,便从中诞生。自春秋战国以降,礼乐制度瓦解,贵族特权下移,士阶层获得文化教育机遇,成为六艺传统的继承人,但他们无职官、无恒产、无宗族,只能游转于王侯,尝试以道统引领政统。随着秦代,尤其是两汉取士用人制度的改革,知识阶层重新掌官握权,他们既有恒产和宗族,也获得深入践行道统和政统的条件。汉代掾史是四百余年间基数最大的官僚和知识群体,亦身处艺术古今承变的关键期。他们一方面职司文艺,通过侍弄言语刀笔、监管文艺机构、督察人才培养,佐助政统的运行;另一方面又传承儒家据仁游艺的理念,借艺术修身,以学问为尚,通过艺术创作、批评和著述,将游艺观念和行为,贯通到个体生活和汉代政治文化中,实现道统对政统的制约。从西汉初的文法吏,到西汉晚期以后的儒吏,经过四百多年的艺术实践,两汉掾史不仅带来艺术创作主体的扩展,也使得艺术创造力得以提升,且通过作品、观念、制度、风气的延续,深刻影响魏晋南北朝以至后世艺术的发展。

二、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略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略考(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邊塞漢簡編年及相關問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緒論
    一、西北邊塞漢簡
    二、西北邊塞漢簡的時代與分期
    三、漢簡編年
    四、研究意義
    五、本文的結構
第一章 西北邊塞漢簡編年研究綜述
    第一節 二十世紀初至四十年代的漢簡編年研究
    第二節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漢簡編年研究
    第三節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期的漢簡編年研究
    小結
第二章 西北邊塞漢簡編年方法
    第一節 據簡文所記時間信息進行編年
        一、年號、年數殘失(缺釋)紀年簡的年代考證
        二、月朔簡的年代考證
        三、干支簡的年代考證
        四、曆日簡的年代考證
    第二節 據簡文所載歷史人物、事件進行編年
        一、據歷史人物進行斷代
        二、據歷史事件進行斷代
    第三節 據政區地理沿革進行編年
        一、郡國沿革與漢簡斷代
        二、縣邑沿革與漢簡斷代
        三、郡縣統屬關係與漢簡斷代
    第四節 據簡文所見人名進行編年
        一、郡太守府、縣廷等行政系統
        二、都尉、候官、部燧等軍事(含軍事屯田)系統
        三、郵驛系統
    第五節 據新莽政制進行編年
        一、新莽職官與漢簡編年
        二、新莽秩爵與漢簡編年
        三、新莽郡縣名稱與漢簡編年
        四、新莽屯戍機構名稱與漢簡編年
        五、新莽數量詞與漢簡編年
        六、新莽貨幣名、俸祿名與漢簡編年
    第六節 職官沿革與漢簡編年
    第七節 簡牘綴合、冊書復原與漢簡編年
        一、簡牘綴合
        二、冊書復原
    第八節 漢簡編年的輔助標準
        一、簡牘的出土信息
        二、簡文的紀日方式
        三、文書中的特殊用語
    小結
第三章 西北邊塞漢簡編年(上)
    第一節 西漢時期
        一、漢武帝
        二、漢昭帝
        三、漢宣帝
        四、漢元帝
        五、漢成帝
        六、漢哀帝
        七、漢平帝
        八、孺子嬰
    第二節 新莽、隗囂、淮陽王、劉盆子時期
        一、新莽
        二、隗囂
        三、淮陽王
        四、劉盆子
    第三節 東漢時期
        一、漢光武帝
        二、漢明帝
        三、漢章帝
        四、漢和帝
        五、漢安帝
        六、漢順帝
        七、漢桓帝
    第四節 簡文紀年屬追述的情況
        一、西漢時期
        二、新莽、淮陽王時期
        三、東漢時期
第四章 西北邊塞漢簡編年(下)
    第一節 西漢時期
        一、漢武帝時期
        二、漢昭帝時期(公元前八六年至公元前七四年)
        三、漢宣帝時期(公元前七三年至公元前四九年)
        四、漢元帝時期(公元前四八年至公元前三二年)
        五、漢成帝時期(公元前三二年至公元前七年)
        六、漢哀帝時期(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一年)
        七、漢平帝時期(公元一年至公元六年)
        八、漢孺子嬰時期(公元六年至公元八年)
    第二節 新莽、淮陽王時期
        一、新莽時期
        二、淮陽王時期
    第三節 東漢時期
        一、漢光武帝時期
第五章 漢簡編年相關問題研究
    第一節 西北漢簡所見郡國縣邑名與簡牘斷代
    第二節 西北邊塞漢簡所見居延令繫年初編
    第三節 西北邊塞漢簡所見曆日整理與研究
附錄 關鍵詞索引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學術成果
致謝

(2)浅析简册《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简文考释
二西汉至东汉初吏禄变迁及特点
三《奉例》所反映的币制动荡

(4)“居延新簡”文字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居延舊簡與居延新簡
    二、居延新簡簡況介紹
    三、居延新簡的紅外照片與簡文新釋
    四、居延新簡文字情況
凡例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合文
附錄
筆畫檢字表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

(6)西北出土汉简中汉代津令佚文分类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西北出土汉简中汉代律令研究概况
第一章 汉代诏令
    第一节 诏令
    第二节 章表文书
    第三节 如诏书篇
    第四节 其他诏书、令等
第二章 盗律·贼律
    第一节 盗律
    第二节 贼律
第三章 囚律·捕律·亡律
    第一节 囚律
    第二节 捕律
    第三节 亡律
第四章 杂律·具律
    第一节 杂律
    第二节 具律
第五章 兴律·厩律·户律
    第一节 兴律
    第二节 厩律
    第三节 户律
第六章 告律·置吏律·传食律·田律
    第一节 告律
    第二节 置吏律
    第三节 传食律
    第四节 田律
第七章 关市律·行书律·復律·赐律
    第一节 关市律
    第二节 行书律
    第三节 复律
    第四节 赐律
第八章 爵律·徭律·金布律
    第一节 爵律
    第二节 徭律
    第三节 金布律
第九章 秩律·均输律·尉律
    第一节 秩律
    第二节 均输律
    第三节 尉律
第十章 津关令·钱律·召会行政制度
    第一节 津关令
    第二节 钱律
第十一章 债务文书·购偿科别·爰书·病书
    第一节 债务文书
    第二节 购偿科别
    第三节 爰书
    第四节 病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序章 漢简官文書研究的封象及研究史述
    引言 漢簡官文書相關概念辨析
        一、官文書的概念及本文研究對象
        二、幾種相關概念
    第一節 漢簡官文書出土情況及特點
    第二節 本世纪以前漢简官文書研究概述
        一、二十世纪以前漢代官文書的研究鉤沉
        二、二十世纪前半段的漢簡官文書研究
        三、二十世纪後半段的漢簡官文書研究
        (一) 二十世纪後半段中國大陸的漢简官文書研究
        (二) 二十世纪後半段台灣地區的漢簡官文書研究
        (三) 二十世纪後半段日本學者的漢简官文書研究
    第三節 本世纪以来的漢简官文書研究
上编 漢簡所見中央官文書辑考
    第一章 漢简所見時效性詔書辑考
        第一節 较完整的時效性詔書册
        第二節 時效性詔書残册
        附:尚有疑問的時效性詔書残册
        第三節 時效性詔書零简
        一、兩漢部分
        二、新莽部分
        第四節 時效性詔書中奏疏部分零簡
        一、兩漢部分
        二、新莽部分
        第五節 時效性詔書的行下文散简
        一、兩漢部分
        二、新莽部分
        本章附一:與時效性詔書相關的一些雜類簡版牘
        本章附二:懸泉《四時月令詔條》完整释文
    第二章 漢簡所見非時效性詔書輯考(附存疑韶書)
        第一節 “著為令文”的詔書(附奏讞詔書)
        附:與奏讞類韶書可能相關的幾條簡文
        第二節 習字者抄錄的舊詔書
        第三節 性質存疑的詔書文字辨析
    第三章 漢簡所見其他中央文書辑考
        第一節 其他上奏文書
        第二節 中央官府下行文書
        第三節 性質存疑的其他中央文書辨析
    第四章 上编小结:中央文書的格式和幾個問题
        第一節 简牘所見漢代中央文書的格式
        第二節 漢代詔書的下行與行下文格式
        一、各類詔書的下行方式
        二、詔書行下文的常見格式
        第三節 制書、韶書與詔書之三品
        第四節 漢簡與史籍中之詔書的文本差異
        第五節“抬頭制度”補議
        第六節 漢簡官文書中的“小府”問题
中编 漢簡所見地方官文書辑考(存目)
    第五章 漢简所見地方下行官文書辑考
    第六章 漢筒所見地方上行與平行官文書辑考
    第七章 漢简所見傳信類官文書辑考
    第八章 漢简所見與官文書相關的簡牘辑考
    第九章 中编小结:地方文書的格式和幾個問题(暫擬)
下編 漢简相關專题研究及附錄
    第十章 漢簡官文書相關專题研究
        第一節 《建武五年赦令詔書》残册的復原及相關研究
        第二節 漢简官文書用語“重追之”及相關問题
        第三節 居延簡中與成帝築陵有關的官文書
        第四節 莽詔行下文所見“诸公相”研究
        一、居延新简EPW:93的释讀
        二、史籍中漢、新爵制與分封的嬗變
        三、新莽公國舊說的辨析
        四、新莽封國和“诸公相”蠡测
        五、结論
        第五節“折傷兵物(?)”與折傷兵物管理文書考略
        第六節 西晋符信與漢简中“符”、“傳”形態的演變
        一、西晋符信賸義
        二、漢简中符、傳形體演燮蠡测
        第七節 簡牘相關之漢晋印章雜考四則
        一、試說“封土”、“封破”與“旁封”
        二、漢晋南北朝“記”類私印解
        三、肩水金關“安世”私印補考
        四、樓蘭晋代木印臆解
        第八節 候望簽牌與簽牌的另一種使用方式探研
        一、相關簽牌述略
        二、候望簽牌性質考論
        三、簽牌的另一種使用方式
        第九節 漢簡雜考
        一、金關簡73EJT4:143應属误缀
        二、金關篆書簡73EJT26:234校訂
        三、雜說漢代“簽牌”與“(?)”等
附錄一 本文引錄例简索引
附錄二 近百年漢简官文書研究論著要目(初稿)
    一、說明
    二、目錄正文
附錄三 河西漢塞相關地圖辑錄及圖說
参考文献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學術成果

(8)居延汉简虚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編 本論部分
    緒論
        第一節 研究材料、意義、方法概述
        一、研究材料介紹
        二、本課題研究意義
        三、研究方法
        第二節 虚詞及相關問题
        一、虛詞的範圍
        二、相關詞類的區分標準
        第三節 居延漢簡虛詞綜述
        一、居延漢簡虚詞分類簡述
        二、居延漢簡虛詞的特點
    第一章 代词
        第一節 人稱代詞
        一、居延漢簡人稱代詞個案研究
        二、居延漢簡人稱代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人稱代詞的數
        四、居延漢簡人稱代詞的傳承流變
        五、居延漢簡人稱代詞小結
        第二節 指示代詞
        一、居延漢簡指示代詞個案研究
        二、居延漢簡指示代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指示代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指示代詞小結
        第三節 疑問代詞
        一、居延漢簡疑問代詞個案研究
        二、居延漢簡疑問代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疑問代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代詞賓語的語序
        五、居延漢簡疑問代詞小結
        第四節 代詞小結
    第二章 副詞
        第一節 程度副詞
        一、居延漢簡程度副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程度副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程度副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程度副詞小結
        第二節 範圍副詞
        一、居延漢簡範圍副詞個案研究
        二、居延漢簡範圍副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範圍副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範圍副詞的連用
        五、居延漢簡範圍副詞小結
        第三節 否定副词
        一、居延漢簡否定副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否定副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否定副詞的傳承流變
        四、與否定副詞有關的問題:双重否定句
        五、居延漢簡否定副詞小結
        第四節 頻率副詞
        一、居延漢簡頻率副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頻率副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頻率副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頻率副詞小結
        第五節 情狀副詞
        一、居延漢簡情狀副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情狀副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情狀副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情狀副詞小結
        第六節 時間副詞
        一、居延漢簡時間副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時間副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時間副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時間副詞小結
        第七節 語氣副詞
        一、居延漢簡語氣副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語氣副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語氣副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語氣副詞小結
        第八節 副詞小結
    第三章 介詞
        一、居延漢簡介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介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介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介詞小結
    第四章 連詞
        第一節 並列連詞
        一、居延漢簡並列連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並列連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並列連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並列連詞小結
        第二節 順承連詞
        一、居延漢簡順承連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順承連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順承連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順承連詞小結
        第三節 選擇連詞
        第四節 轉折連詞
        一、居延漢簡轉折連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轉折連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轉折連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轉折連詞小結
        第五節 遞進連詞
        第六節 假設連詞
        一、居延漢簡假設連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假設連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假設連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假設連詞小結
        第七節 因果連詞
        一、居延漢簡因果連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因果連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因果連詞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因果連詞小結
        第八節 目的連詞
        第九節 連詞小結
    第五章 語氣詞
        第一節 陳述語氣詞
        一、居延漢簡陳述語氣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陳述語氣詞的傳承流變
        第二節 疑問語氣詞
        一、居延漢簡疑問語氣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疑問語氣詞的傳承流變
        第三節 感嘆語氣詞
        第四節 居延漢簡語氣詞小結
    第六章 助詞
        第一節 結構助詞
        一、居延漢簡結構助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結構助詞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結構助詞的傳承流變
        第二節 表數助詞
        一、居延漢簡表數助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表數助詞的傳承流變
        第三節 列舉助詞
        一、居延漢簡列舉助詞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列舉助詞的傳承流變
        第四節 助詞小結
    第七章 嘆詞、詞綴
        第一節 嘆詞居延漢簡嘆詞個案介紹
        第二節 詞綴
        一、居延漢簡詞綴個案介紹
        二、居延漢簡詞綴的語法功能
        三、居延漢簡詞綴的傳承流變
        四、居延漢簡詞綴小結
    分論
        一、居延漢簡的“乃”和“迺”
        二、居延漢簡“並”、“并”及相關字用法考察
        三、從居延漢簡否定副詞的使用情況探討“弗”衰弱的原因
        四、關於假設連詞“節”、“即”的研究——兼談《墨子·備城門》諸篇的寫作時代
        五、居延漢簡表數量範圍副詞概說——兼談表數量範圍副詞的歷史發展
    參考文獻
附錄一:虛詞在新舊漢簡中的分佈表
附錄二:居延漢簡虛詞用例補充簡號
附錄三:居延漢簡論著目錄
後記

(9)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職官材料整理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緒論
    一、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職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與方法
    四、本文的創新與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中央職官考述
    第一節 高祖至呂后時期中央職官對比
    第二節 文景時期中央職官對比
    第三節 西漢中期中央職官對比
    第四節 西漢晚期中央職官對比
    第五節 未見於傳世文獻且無法判斷歸屬的中央職官
第二章 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王國及侯國職官考述
    第一節 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王國職官考述
        一、楚漢之際王國職官
        二、漢初之異姓諸侯王王國職官
        三、漢初之同姓諸侯王王國職官
        四、西漢中晚期之王國職官
    第二節 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侯國職官考述
        一、楚漢之際侯國職官
        二、自劉邦稱帝至武帝時侯國職官
        三、自武帝時至西漢末侯國職官
    第三節 未見於《百官表》且無法判斷歸屬的王國職官
第三章 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郡縣職官考述
    第一節 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郡職官考述
        一、邊郡管理系統
        二、內郡管理系統
    第二節 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縣職官考述
        一、西漢早期縣職官設置
        二、西漢中晚期縣職官設置
第四章 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特種官署考述
    第一節 工礦、商業類
        一、工類
        二、礦業類
        三、商業類
    第二節 軍事類
    第三節 農林、水利類
        一、農林類
        二、水利類
    第四節 畜牧類
    第五節 倉儲類
下編
    一、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中央職官表
        出土文獻中見於《百官表》的西漢中央職官表
        出土文獻中未見於《百官表》的西漢中央職官表
    二、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王國職官表
    三、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郡職官表
    四、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侯國職官表
    五、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縣道邑職官表
引用譜錄簡稱
參考文獻
職官索引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學術成果

(10)汉代掾史艺术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汉代掾史艺术创作的制度源流
    第一节 汉代掾史的职官源流
        一、先秦的官史
        二、先秦的低级属吏和史员
        三、秦代的掾史
    第二节 汉代职官制度中的掾史
        一、分职层序
        二、辟除升迁
        三、社会地位
    第三节 汉代掾史与艺术传统的沿革
        一、政治伦理功能与礼乐制度的松动
        二、工、史分层协作的拓展
        三、从“以吏为师”到学在官、民
    小结
第二章 文牍奏记与书法印章的日用
    第一节 文书的类型、生成与体式
        一、文书的类型
        二、文书的生成
        三、文书的体式
    第二节 边塞掾史文案劳顿的五种观察
        一、同一事项的关联文书
        二、同一掾史的关联文书
        三、同一探方的缺失档案
        四、邮驿封缄中的信息
        五、材料制作和工具消耗
    第三节 掾史文案取用的书体与风格
        一、书体规范与评价标准
        二、书体取用与风格演绎
        三、风格类型与审美意识
    第四节 文件签封与官私印章
        一、官私用印制度
        二、汉简所录私印
        三、私印的写刻
    小结
第三章 赞勋述己与碑祠刊立的主事
    第一节 纪颂师长功德的碑刻
        一、依托公共事务的政德碑
        二、师长个人及其家族功德碑
    第二节 掾史称述自身的碑刻
        一、掾史及其家族的功德碑
        二、掾史墓祠题铭
    第三节 工史协作与书刻风格
        一、掾史义捐与刊刻费用
        二、书刻协作类型与风格的关联
        三、刊刻疏漏与情境蠡测
    第四节 属吏身份与图像呈现
        一、属吏图像的类型和位置
        二、组合关系及图像意义
        三、属吏图像与墓主身份的关联
    小结
第四章 修身问学与音乐诗文的雅作
    第一节 汉代掾史艺术修养的分层
        一、文吏与儒吏的分化与融合
        二、掾史才艺价值观的分层
    第二节 汉代掾史的音乐诗文修养
        一、音乐修养与表演
        二、诗歌引录与创作
        三、赋的创作与传抄
    第三节 汉代掾史的艺术理论著述
        一、两汉时“艺术”的概念
        二、对艺术传统与时弊的评述
        三、儒吏艺论创见及历史意义
    第四节 才艺世家与艺术流派的形成
        一、才艺家传与艺术世家
        二、艺术世家与艺术流派
    小结
第五章 汉代掾史的司艺、游艺及影响
    第一节 两汉掾史与士的关系
        一、汉代“士”的称谓和类型
        二、掾、士的融通和身份体认
        三、掾史与士创作模式的关联
    第二节 汉代掾史的司艺与游艺
        一、汉代掾史的司艺
        二、汉代掾史的游艺
        三、司艺与游艺的关系
    第三节 汉代掾史司艺与游艺的影响
        一、主体扩展与创造力提升
        二、门类艺术的互生与分化
        三、经典作品的累积
        四、制度和风气的传导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来源
致谢
附表一: 《周礼》所载中下层属吏的类型与人数
附表二: 《汉书》《后汉书》所载历职掾史属佐的人物略表
附表三: 《汉官》所见两汉掾史属佐建制略表
附表四: 居延简牍掾史属佐及其简例编年略表
附表五: 因由掾史属佐刊立的汉代碑刻略表
附表六: 尹湾六号墓木牍所见西汉末东海郡吏员配置表
附表七: 秦汉简牍出土情况略表(1901-2015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四、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略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邊塞漢簡編年及相關問題研究[D]. 胡永鵬. 吉林大学, 2016(08)
  • [2]浅析简册《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J]. 袁雅洁. 敦煌研究, 2018(05)
  • [3]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略考[J]. 初师宾,任步云. 敦煌学辑刊, 1982(00)
  • [4]“居延新簡”文字編[D]. 白海燕. 吉林大学, 2014(11)
  • [5]汉简所见两汉之际窦融集团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及影响[J]. 侯宗辉.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4(04)
  • [6]西北出土汉简中汉代津令佚文分类整理研究[D]. 王旺祥. 西北师范大学, 2009(06)
  • [7]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D]. 刘钊. 吉林大学, 2015(03)
  • [8]居延汉简虚词研究[D]. 张国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6)
  • [9]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職官材料整理與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10]汉代掾史艺术创作研究[D]. 周珩帮. 东南大学, 2017(02)

标签:;  

建武三年盐都都督规略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