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基因型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俊峰,韩海亮,陈斌,包斐,谭禾平,赵福成[1](2021)在《甜玉米和糯玉米品质特征和育种相关研究概述》文中研究指明甜玉米和糯玉米是可直接食用的玉米亚种,在欧美和东亚地区广受喜爱。本文作者通对分析前人关于甜、糯玉米的起源、品质特征和决定甜、糯玉米食用品质的主要因素——糖含量和果皮厚度的研究,期望对甜、糯玉米的品质特征和育种工作有更深的认识,为今后的甜、糯玉米育种和品质生理研究提供参考。
宋佳谕,陈宇眺,洪晓富,闫川[2](2021)在《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明确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对高温耐受性的差异及芸苔素内酯(BR)对提高不同类型杂交稻耐热性的作用效果,本研究以杂交籼稻、偏籼型籼粳杂交稻和偏粳型籼粳杂交稻各2个品种为材料,在开花期设置常温、高温和高温下喷施0.15%BR 3种处理,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花粉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导致杂交稻的结实率、单株产量和花粉活力显着下降,其中杂交籼稻耐热系数为0.73,显着高于偏粳型籼粳杂交稻(耐热系数0.47)。而高温下喷施BR可以显着提高水稻结实率、单株产量和花粉活力,杂交籼稻、偏籼型和偏粳型杂交稻恢复系数分别为1.23、1.43和2.00,以偏粳型杂交稻的缓解效果最明显。喷施BR降低了高温处理下不同基因型杂交稻的超氧阴离子含量,并提高了甲基乙二醛酶(GlyⅠ)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含量(GSH),同时改变了抗氧化酶相关基因OsAPX1、OsCATB、OsGPX3和OsGLYI8的表达水平。综上可知,杂交籼稻常温下产量表现低于籼粳杂交稻,但具有较强耐热性,高温下喷施BR对杂交籼稻产量下降的缓解效果明显低于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尤其是偏粳型,尽管对高温表现敏感,但与BR的相互作用可有效抵御高温胁迫,喷施后产量可接近或达到常温对照水平。本研究结果为提高杂交水稻开花期耐高温能力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王晓鸣,邱丽娟,景蕊莲,任贵兴,李英慧,李春辉,秦培友,谷勇哲,李龙[3](2022)在《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趋势》文中研究表明表型是作物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后呈现出来的性状,包括形态学、生育期、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作物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经过数千年在世界不同区域驯化利用中的人工选择,形成了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构成育种家选育作物新品种的物质基础。认识和发现作物种质资源表型的多样性需要通过系统、科学的鉴定,特别是培育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下环境的品种,更需在大量种质资源中发掘和利用抗旱、耐热、抗病虫、水肥高效利用等特性的材料。作物种质资源各类表型性状的鉴定需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多年多点的鉴定可以准确观察鉴定性状的变异水平或表达稳定性,是育种家准确选择和利用性状的重要依据。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鉴定主要采用田间鉴定、设施鉴定、仪器分析、感官鉴定的方式。近年来,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已从单一环境、低通量、粗放型鉴定转变为多年多环境、重点性状、高通量精准型鉴定。随着组学技术、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物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鉴定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形成作物育种中重要性状准确快速发掘与应用的坚实基础。
杨扬,仇律雯,田红丽,易红梅,卢柏山,王璐,范亚明,史亚兴,任洁,葛建镕,徐丽,陆大雷,赵久然,王凤格[4](2022)在《308个糯玉米审定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糯玉米产业的蓬勃发展,每年通过审定的糯玉米品种逐渐增多,为了解其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本研究以308个糯玉米审定品种为材料,利用SSR标记从审定年份和适宜种植区2个角度分析近年来糯玉米审定品种遗传多样性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308份糯玉米审定品种在40个SSR标记上共检测出529个等位基因、1480种基因型,PIC变幅为0.226~0.890,平均为0.684。从审定时间看,各年份间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波动不大,其中2015年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为0.720。从适宜种植区看,西南区审定品种的PIC值最高,遗传距离分析表明西南区和另外3个适宜种植区有着最远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021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区部分品种聚集为一组,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聚类分组中以京科糯2000为代表的第Ⅲ组品种数目最多(122个,东南区占比59.0%),且在主坐标图中独立分布,表明优良品种的出现及其杂优模式的推广能够丰富和拓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糯玉米新品种改良提供导向作用的同时推动糯玉米产业的发展。
肖富良,黄天宝,吕伟生,李亚贞,郑伟,肖小军,韩德鹏,肖国滨[5](2021)在《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稳定性分析及适应性评价》文中认为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年间8个不同食用型甘薯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建立了一个适宜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品种的评价模型,以期揭示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规律,并为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品种的筛选与选育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年度间总的农艺性状变化差异较小。供试所有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基因型效应差异显着或极显着,且均大于年份效应,但仅还苗期的年份效应差异显着。相关性分析显示,干物率与蔓长呈显着性正相关,与食味评价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分枝数呈显着性负相关,薯干产量与封垄期和分枝数呈显着性负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食用型甘薯品种在红壤旱地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模型,能有效提高食用型甘薯品种适应性评价的科学性,应用于生产与育种实践。
袁凡,郑云霄,刘强,黄亚群,刘涵,赵永锋,贾晓艳,祝丽英,陈景堂,郭晋杰[6](2021)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籽粒容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玉米(Zea mays)是我国主要粮饲作物,容重是评价玉米品质等级的指标。随着耐密植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逐渐增多,种植密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受到育种者的关注。本研究以248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玉米自交系为关联群体,在多环境不同种植密度下对容重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利用分布于全基因组的83 057个SNP标记,探究种植密度对容重性状影响,挖掘容重相关位点和控制容重的候选基因。结果发现种植密度对容重性状影响显着,’XF134’、’4676A’、’811A’、’吉4112’等自交系受密度影响较小可以保持较高的容重,适合在密植环境下种植。本研究共检测到14个显着SNP位点,分别位于1、3、4、5、6、7和10号染色体上,单个位点表型贡献率(phenotypic variance explained, PVE)为1.84%~30.91%。该群体的衰减距离为120 kb,在此范围搜索显着SNP位点上下游共发现72个候选基因,可归类到7类生物过程,8类细胞组成,6类分子功能。推测得到7个可能与籽粒容重相关的候选基因GRMZM2G079263、GRMZM2G079617、GRMZM2G403609、GRMZM2G180659、GRMZM2G160840、GRMZM2G104254、GRMZM2G057281,这些基因可能参与胚乳发育,光合作用以及抵抗逆境等影响容重品质的调节。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探究容重遗传原理和机制以及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帮助。
田振东[7](2021)在《春玉米籽粒脱水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文中认为
罗靓赟[8](2020)在《基于组学数据解析玉米群体变异和复杂数量性状遗传结构》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全球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能源以及饲料作物。玉米基因组结构复杂,遗传多样性丰富,是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中典型的模式植物。本研究以一个玉米完全双列杂交加类育种互交群体(CUBIC)、糯玉米和普通玉米自交系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群体基因组学和复杂性状遗传结构解析等多方面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CUBIC群体的变异鉴定和Maize-CUBIC变异数据库的构建本研究整合和评估了一套适用于大规模玉米群体低覆盖度测序的变异发掘和基因型推算流程。在一个玉米多亲本人工合成群体——CUBIC群体的1428个样本中,我们利用此流程鉴定了14M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异和430K插入缺失(In Del)变异。除了这些基于B73参考基因组鉴定出的小型变异之外,我们还鉴定了660K的结构变异(SV)、600M非B73参考基因组的PAV序列,这些变异数据构成了CUBIC群体高密度基因组变异图谱。在获得CUBIC群体基因组变异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发了Maize-CUBIC数据库平台。数据库平台主要包括了CUBIC群体基因组变异、基因表达量和表型变异,以及基于这些变异数据的基因组学和遗传学分析结果,实现了群体多组学数据的管理、查询与可视化。Maize-CUBIC数据库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1)群体构成和材料种植信息的介绍和查询;2)群体基因型、表型、转录组变异信息数据的查询、可视化展示和下载;3)群体重组图谱(即不同材料的各个染色体区段的亲本来源信息)的查询和展示;4)群体QTL定位结果的查询和图形化显示功能;5)BLAST和引物设计等拓展应用功能。该平台有助于实现生物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利用,为玉米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2.玉米开花期性状的遗传结构解析基于上述玉米CUBIC群体高密度的基因型图谱,采用单标记GWAS和单倍型GWAS两种关联分析的方法,对群体抽雄期、散粉期和吐丝期这三个关键开花期性状进行QTL定位,分别检测到28、29和34个QTL区间。我们对其中范围小精度高的QTL区间进行了候选基因的挑选和实验验证,并对一些典型的QTL区段的作用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开花期也是玉米典型的适应性性状。为了揭示玉米从热带气候向温带气候适应过程中开花期变化的遗传基础,我们挖掘建立了普通玉米自交系群体的高密度基因组变异图谱,并对其中玉米热带和温带亚群进行了基因组选择性位点扫描分析。利用已知的玉米、拟南芥和水稻相关开花基因的信息和同源比对注释信息,我们在33.13 Mb的基因组选择区间中共发现33个候选基因可能参与开花期相关的通路,其中包含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最高的已知的早花基因Tunicate1。随后,我们对可能位于开花期光周期途径上Zm COL9和生物钟途径上Zm PRR7这两个新基因进一步进行了后续的CRISPR实验验证。基于关联分析和选择分析找到的这些开花期相关的基因,大大丰富了现有的玉米开花期网络途径。3.糯玉米感官评价的遗传结构和代谢基础解析对318份糯玉米自交系群体和507份普通玉米自交系群体在多组学层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糯玉米在人工选择和改良过程中的遗传基础,以及与普通玉米的分化差异。采用全基因组选择性位点扫描方法在两群体间鉴定了大约39Mb受选择区域,提名4462个受选择的候选基因。同时在转录组水平的差异分析鉴定了3365个在两群体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对于这些结果的进一步综合分析表明,在糯玉米被改良的历史过程中不仅仅是糯性基因waxy1和淀粉相关代谢途径中的基因被选择,很多其它与农艺和品质性状的位点的也发生了分化,如苯并恶唑嗪酮类化合物(Benzoxazinoid)和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代谢途径上的相关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很可能是对糯玉米感官评价相关性状的人工选择所致。为深入探究糯玉米感官评价相关性状的代谢基础,基于高通量代谢组学平台对糯玉米群体中243份自交系的1600多种代谢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然后通过大规模品尝实验对糯玉米群体的感官评价打分,并与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了与糯玉米感官评价显着相关的84种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主要涉及糖类和糖类衍生物、氨基酸有机酸以及次级代谢物等几大类物质。为了剖析相关代谢物的遗传结构,我们结合糯玉米高密度变异图谱对这些代谢物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总共定位到了458个候选基因。这些研究结果不仅使我们对糯玉米的进化改良历程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为玉米品质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宝贵的资源。
杨露[9](2020)在《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全世界最重要且种植范围最为广泛的农作物之一,在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玉米的主要育种目标是实现高产、稳产和优质,而品质性状不但直接或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同时也影响玉米的饲料和加工特性,因此对品质性状的研究对于实现玉米的高产、稳产和加工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随着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玉米的饲用品质和加工价值的需求愈发增大,因此对玉米的品质性状的研究已成当务之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海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的开发为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探究复杂性状的遗传机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研究以485份玉米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通过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仪对玉米籽粒的粗蛋白、粗淀粉、粗脂肪、赖氨酸、玉米籽粒淀粉定标(最优模型)和玉米完整籽粒蛋白质定标(最优模型)的含量进行测定,获得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表型数据。然后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55862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对玉米籽粒品质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获得73个SNP位点与玉米籽粒品质性状显着关联。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品质性状均为典型的数量性状,且变异范围均较为广泛。粗脂肪的峰度值和偏度值及玉米籽粒淀粉定标(最优模型)的峰度值均大于1,其余性状的峰度值和偏度值的绝对值均小于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之间均具有显着的相关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品质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2.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对玉米籽粒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发现15个SNP位点与籽粒的粗蛋白含量显着关联,其中位于第2染色体的SNP位点最高解释了 7.82%的表型变异;通过对显着SNP上下游50kb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出参与锌离子结合、代谢、转录调控等34个候选基因。玉米籽粒粗淀粉含量检测到1个显着的SNP位点,位于第6染色体上,该位点解释8.02%的表型变异;筛选出6个参与DNA结合、膜组分、转录调控等作用的候选基因。粗脂肪含量检测出24个显着的SNP位点,其中位于第3染色体的SNP最高解释了 9.44%的表型变异;筛选出涉及到信号转导、铁离子结合、代谢、转运蛋白等57个候选基因。有23个SNP位点与籽粒的赖氨酸含量显着关联,其中位于第7染色体的SNP最高解释了 8.08%的表型变异;通过这些显着的SNP位点共挖掘出参与代谢、生物合成、ATP合成、钾离子转运等68个候选基因。玉米籽粒淀粉定标(最优模型)和完整籽粒蛋白质定标(最优模型)分别检测到7个和3个显着的SNP位点,位于第7染色体的两个SNP分别解释了 7.49%的和7.70%的表型变异;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发掘出23个和9个候选基因,分别参与脂质代谢、铁离子结合、电子载体活性、单加氧酶活性、营养储库、醇溶蛋白等生理生化代谢过程。
刘文斯[10](2019)在《基于自交系及测交群体玉米籽粒品质相关性状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为高产、稳产和优质,高产和稳产基本上已经实现,玉米籽粒品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玉米工作者的重视。对于利用杂种优势的玉米来说,生产上利用的是杂交种。基于自然群体、RIL、DH、F2、BC等传统定位群体进行关联分析或连锁分析,定位结果是对F1当代遗传研究间接的反映。为了直接研究F1当代控制玉米籽粒品质相关性状的位点或区域,对传统定位群体定位结果进行补充。本研究以遗传多样性丰富的248份自交系构建自然群体,从自然群体中筛选100份自交系作为母本,以4个不同玉米类群骨干自交系Mo17、E28、昌7-2、郑58为测验种,按照NCⅡ设计,组配400个杂交组合,构建4个测交群体,分别为Mo17测交群体、E28测交群体、昌7-2测交群体、郑58测交群体,每个测交群体100个杂交组合。对多个环境的自然群体和4个测交群体的籽粒品质相关性状(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赖氨酸含量)进行鉴定,结合基于测序的高通量的SNP标记,对各群体的籽粒品质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自然群体和4个测交群体的淀粉、蛋白质、油分、赖氨酸含量均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变异水平,离散程度较高。表明籽粒品质相关性状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各性状在各环境的偏度和峰度的绝对值基本小于1,表明这些性状的测定结果符合正态分布。2.籽粒品质各性状在4个测交群体间差异显着。郑58测交群体的淀粉含量显着大于其他群体;E28测交群体和昌7-2测交群体的蛋白质含量显着大于其他群体;E28测交群体的油分含量显着大于其他群体;Mo17测交群体的赖氨酸含量显着大于其他群体。3.利用最优线性无偏估计方法对自然群体和4个测交群体籽粒品质各性状不同环境的表型数据进行处理,利用Farm CPU软件对试验材料的籽粒品质相关性状的Blup值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自然群体在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赖氨酸含量分别检测到7、4、11、4个SNP位点。Mo17测交群体在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赖氨酸含量分别检测到8、7、9、10个SNP位点,E28测交群体在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赖氨酸含量分别检测到12、4、4、7个SNP位点,昌7-2测交群体在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赖氨酸含量分别检测到7、6、5、9个SNP位点,郑58测交群体在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赖氨酸含量分别定位到11、13、10、12个SNP位点。4.对自然群体和4个测交群体的同一籽粒品质性状不同群体间的共定位位点进行筛选。在4个测交群体与自然群体间不存在共位点。在4个不同的测交群体同一籽粒品质性状中检测到了11个重复或邻近的关联位点。其中,淀粉含量共检测到了4个重复的位点,蛋白质含量在各群体中没有检测到重复的位点,油分含量检测到了1个重复位点,赖氨酸含量共检测到了6个重复的位点。5.对11个共定位位点进行候选基因挖掘,搜索到24个与籽粒品质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9个候选基因与淀粉含量相关,4个候选基因与油分含量相关,11个候选基因与赖氨酸含量相关。本研究利用自然群体和4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测交群体来定位F1杂种当代控制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位点,是对基于自然群体、RIL、DH、F2、BC等玉米传统定位群体关联分析或连锁分析定位结果的有益补充,为改良玉米籽粒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普通基因型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基因型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甜玉米和糯玉米品质特征和育种相关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甜玉米和糯玉米的品质生理 |
1.1 甜玉米的品质生理 |
1.1.1 甜玉米分类 |
1.1.2 甜玉米的品质特征 |
1.2 糯玉米的品质生理 |
1.2.1 糯玉米起源与现状 |
1.2.2 糯玉米的品质生理 |
1.3 甜糯玉米的品质生理 |
2 甜玉米糖的合成和分解 |
2.1 甜玉米的甜度影响因素 |
2.2 甜玉米中蔗糖的功能 |
2.3 甜玉米果糖特征及产业应用 |
3 甜、糯玉米果皮厚度 |
3.1 甜、糯玉米果皮厚度的影响因素 |
3.2 果皮厚度的遗传特点 |
4 甜、糯玉米育种 |
4.1 甜、糯玉米育种目标 |
4.2 育种方法 |
(2)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产量及其构成 |
1.3.2 花粉活力 |
1.3.3 AsA、GHS含量和GlyⅠ活性测定 |
1.3.4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2.2 高温和激素处理影响花粉活力 |
2.3 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 |
3 讨论 |
4 结论 |
(3)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表型性状鉴定是认识作物种质资源和培育新品种的基石 |
1.1 表型是认识和利用作物种质资源的基础 |
1.1.1 作物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是品种选育的动力 |
1.1.2 作物种质资源对环境的可塑性是培育品种的基础 |
1.1.3 作物特异性表型是解决当前育种瓶颈的材料基础 |
1.1.4 特异表型种质是基因研究、分子设计育种和转基因作物培育的前提 |
1.2 高效与准确的作物种质表型发掘是现代育种的支撑 |
1.2.1 具有优异农艺和产量性状的种质是育种的恒久基础 |
1.2.2 作物产业化发展对品种表型的新要求 |
1.2.3 良好抗性作物品种是稳定产量、扩大种植范围的重要保障 |
1.2.4 生态友好型新品种培育需要新表型种质的注入 |
1.2.5 食品营养品质优质化、多样化特异种质成为新需求 |
1.2.6 适宜工业化加工的专用种质将得到更多利用 |
2 作物种质资源表型鉴定的基本原理及环境控制 |
2.1 作物表型鉴定的基本原理 |
2.2 作物表型性状鉴定的环境控制 |
2.2.1 农艺和产量性状表型鉴定的环境控制 |
2.2.2 生物与非生物逆境抗性表型鉴定的环境控制 |
2.3 作物表型表达的环境可塑性 |
3 作物表型的主要鉴定方式 |
3.1 田间条件下的表型鉴定 |
3.2 设施条件下的表型鉴定 |
3.3 仪器分析条件下的表型鉴定 |
3.4 利用味觉和嗅觉的感官鉴定 |
4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表型鉴定重要进展及对育种的贡献 |
4.1 基本农艺与产量性状鉴定 |
4.2 生物胁迫抗性鉴定 |
4.3 非生物胁迫抗性鉴定 |
4.4 品质性状鉴定 |
4.5 养分水分高效利用性状鉴定 |
5 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发展趋势 |
5.1 表型鉴定策略与重点任务发生重大改变 |
5.1.1 重要农艺性状从单点单环境鉴定到时序性鉴定 |
5.1.2 绿色优质多抗性状成为表型鉴定的重点 |
5.1.3表型鉴定从低通量粗放型转向高通量精准化 |
5.1.4 标准化成为表型鉴定信息交流的重要条件 |
5.2 作物表型精准化鉴定技术快速发展 |
5.2.1 田间环境下作物表型组学鉴定技术 |
5.2.2 可控环境下作物表型组学鉴定技术 |
5.2.3 作物表型图像采集技术 |
5.2.4 高通量表型鉴定数据处理技术 |
6 结论 |
(4)308个糯玉米审定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基因组DNA提取 |
1.2.2 SSR标记选择 |
1.2.3 PCR扩增及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糯玉米审定品种40个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
2.2 不同年份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不同适宜种植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5)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稳定性分析及适应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材料与处理 |
1.3 测定方法 |
1.3.1 生育进程 |
1.3.2 食味评价 |
1.3.3 农艺性状 |
1.3.4 干物率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农艺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
2.1.1 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 |
2.1.2 主要农艺性状的年份和遗传效应分析 |
2.2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 适宜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品种评价模型的建立 |
3 讨论 |
3.1 年份效应与遗传效应的影响 |
3.2 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 |
3.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体系 |
4 结论 |
(6)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籽粒容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设计 |
1.3 表型测定 |
1.4 基因型测序及分析 |
1.5 表型数据分析处理 |
1.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候选基因挖掘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表型性状描述统计分析 |
2.2 表型性状联合方差分析 |
2.3 Blup预测值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4 相关候选基因挖掘 |
3 讨论 |
3.1 密度对容重性状的影响 |
3.2 与已知定位结果的比较 |
3.3 候选基因分析 |
4 结论 |
(8)基于组学数据解析玉米群体变异和复杂数量性状遗传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前言 |
1.1 .研究问题由来 |
1.2 .玉米基因组学和数据库平台研究进展 |
1.2.1 .高通量测序技术促使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 |
1.2.2 .玉米参考基因组的组装和完善 |
1.2.3 .全基因组重测序助力基因组变异的发掘 |
1.2.4 .玉米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1.2.5 .玉米数据库平台研究进展 |
1.2.6 .基因组学研究利器——关联分析 |
1.2.7 .多组学平台助力优良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 |
1.3 .玉米开花期研究进展 |
1.4 .糯玉米相关研究进展 |
1.4.1 .糯玉米的起源和研究历史 |
1.4.2 .糯玉米的生物学特性 |
1.4.3 .糯玉米糯质特性的遗传学基础以及关键基因研究进展 |
1.4.4 .国内外糯玉米育种现状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Maize-CUBIC变异数据库的构建 |
1.5.2 .玉米开花期遗传基础解析 |
1.5.3. 基于多组学数据解析糯玉米群体感官的遗传基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玉米CUBIC群体变异图谱和Maize-CUBIC数据库的构建 |
2.1.1 .玉米CUBIC群体的构成 |
2.1.2 .CUBIC群体DNA提取和全基因组重测序 |
2.1.3 .测序数据预处理、比对和变异挖掘流程 |
2.1.4 .群体基因型的整合与推算 |
2.1.5 .群体非核心基因组序列的鉴定 |
2.1.6 .Maize-CUBIC数据库中已发表资源收集整合 |
2.1.7 .Maize-CUBIC数据库设计架构和运行平台 |
2.2 .玉米开花期的遗传结构解析 |
2.2.1 .CUBIC群体开花期性状的关联分析 |
2.2.2 .普通玉米自交系群体的基因型图谱构建 |
2.2.3 .适应性分析 |
2.2.4 .功能基因的CRISPR验证 |
2.3 .糯玉米感官评价的遗传结构和代谢基础解析 |
2.3.1 .他人前期工作基础概述 |
2.3.2 .糯玉米的基因型挖掘 |
2.3.3 .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群体的基因型整合和注释 |
2.3.4 .群体结构和群体分化分析 |
2.3.5 .糯玉米群体的选择分析 |
2.3.6 .基因表达量分析和eQTL鉴定 |
2.3.7 .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群体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3.8 .糯玉米群体淀粉含量测定 |
2.3.9 .糯玉米群体淀粉粘度表型测定 |
2.3.10 .糯玉米群体代谢组测定 |
2.3.11 .代谢物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3.12 .代谢网络注释和富集分析 |
2.3.13 .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CUBIC群体变异图谱和Maize-CUBIC数据库的构建 |
3.1.1 .CUBIC群体变异挖掘流程评估和高密度变异图谱构建 |
3.1.2 .CUBIC群体基因型分布和注释 |
3.1.3 .CUBIC群体非核心基因组序列 |
3.1.4 .Maize-CUBIC数据库概览 |
3.1.5 .Maize-CUBIC数据库变异展示模块 |
3.1.6 .Maize-CUBIC数据库QTL结果展示模块 |
3.1.7 .Maize-CUBIC数据库变异应用模块 |
3.2 .玉米开花期性状的遗传结构解析 |
3.2.1 .CUBIC群体开花期性状的遗传结构解析 |
3.2.2 .普通玉米群体高密度基因型图谱构建 |
3.2.3 .普通玉米群体开花期性状温带适应性分析 |
3.2.4 .结合新的定位和选择分析结果完善玉米开花期网络 |
3.3 .基于多组学数据解析糯玉米感官评价的遗传基础 |
3.3.1 .糯玉米群体的高密度基因型图谱构建 |
3.3.2 .糯玉米群体与普通玉米群体的群体结构分析 |
3.3.3 .糯玉米群体与普通玉米群体的差异分析 |
3.3.4 .糯玉米与普通玉米waxy1基因与淀粉途径的分化 |
3.3.5 .糯性不显着影响糯玉米的感官评价 |
3.3.6 .糯玉米感官评价的遗传基础 |
3.3.7 .糯玉米Benzoxazinoid途径的分化与潜在的新型“甜味素” |
3.3.8 .糯玉米Brassinosteroid途径的分化提升籽粒感官评价 |
3.4 .本研究主要成果总结 |
4.讨论 |
4.1 .群体基因型鉴定流程的比较讨论 |
4.2 .生物数据库平台的开发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
4.3 .对玉米开花期遗传结构的深入理解 |
4.4 .糯玉米起源和遗传改良的探讨 |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论文补充图表 |
附录 B.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缩略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品质性状研究的重要性 |
1.2 玉米籽粒相关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及研究进展 |
1.2.1 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研究进展 |
1.2.2 玉米籽粒脂肪含量的研究进展 |
1.2.3 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研究进展 |
1.2.4 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研究进展 |
1.3 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测定方法 |
1.4 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技术 |
1.4.1 基本原理及特点 |
1.4.2 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
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5.1 基本概念 |
1.5.2 样本选取及分析的准则 |
1.5.3 模型发展历程 |
1.5.4 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田间种植 |
2.2 实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1 一般统计分析 |
2.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3.3 候选基因预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自然群体品质性状的表型数据分析 |
3.1.1 玉米自然群体品质性状的统计分析 |
3.1.2 玉米自然群体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
3.2 玉米自然群体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1 阈值的确定 |
3.2.2 关联分析的结果分析 |
3.2.2.1 粗脂肪的相关候选基因统计分析 |
3.2.2.2 粗淀粉的相关候选基因统计分析 |
3.2.2.3 粗蛋白的相关候选基因统计分析 |
3.2.2.4 赖氨酸的相关候选基因统计分析 |
3.2.2.5 玉米完整籽粒蛋白质定标(最优模型)的相关候选基因统计分析 |
3.2.2.6 玉米籽粒淀粉定标(最优模型)的相关候选基因统计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关联分析最优模型的选择 |
4.2 品质性状受多基因控制 |
4.3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基于自交系及测交群体玉米籽粒品质相关性状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所用缩略词及中文对照 |
1 引言 |
1.1 玉米籽粒品质研究价值 |
1.2 玉米杂优模式研究现状 |
1.3 玉米籽粒品质相关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
1.3.1 玉米初级定位群体 |
1.3.2 国内外玉米籽粒品质相关性状定位研究 |
1.4 关联分析 |
1.4.1 关联分析基本概念和优点 |
1.4.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4.3 关联分析在玉米方面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表型鉴定 |
2.4 表型数据分析 |
2.5 基因型测定和SNP筛选 |
2.6 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分析 |
2.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8 候选基因的挖掘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自然群体籽粒品质相关性状统计分析 |
3.2 4 个测交群体籽粒品质相关性状统计分析 |
3.3 4 个测交群体籽粒品质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
3.4 4 个测交群体籽粒品质相关性状间多重比较 |
3.5 自然群体籽粒品质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6 4个测交群体籽粒品质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7 共定位位点分析 |
3.8 自然群体和测交群体籽粒品质各性状候选基因分析 |
4 讨论 |
4.1 自然群体和测交群体玉米籽粒品质性状表型分析 |
4.2 遗传背景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
4.3 自然群体、4 个测交群体定位结果比较 |
4.4 定位结果与前人比较分析 |
4.5 候选基因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普通基因型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甜玉米和糯玉米品质特征和育种相关研究概述[J]. 侯俊峰,韩海亮,陈斌,包斐,谭禾平,赵福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1(12)
- [2]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J]. 宋佳谕,陈宇眺,洪晓富,闫川. 核农学报, 2021(12)
- [3]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趋势[J]. 王晓鸣,邱丽娟,景蕊莲,任贵兴,李英慧,李春辉,秦培友,谷勇哲,李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01)
- [4]308个糯玉米审定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J]. 杨扬,仇律雯,田红丽,易红梅,卢柏山,王璐,范亚明,史亚兴,任洁,葛建镕,徐丽,陆大雷,赵久然,王凤格.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01)
- [5]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稳定性分析及适应性评价[J]. 肖富良,黄天宝,吕伟生,李亚贞,郑伟,肖小军,韩德鹏,肖国滨. 江西农业学报, 2021(07)
- [6]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籽粒容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袁凡,郑云霄,刘强,黄亚群,刘涵,赵永锋,贾晓艳,祝丽英,陈景堂,郭晋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1(08)
- [7]春玉米籽粒脱水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D]. 田振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8]基于组学数据解析玉米群体变异和复杂数量性状遗传结构[D]. 罗靓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
- [9]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杨露.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10]基于自交系及测交群体玉米籽粒品质相关性状关联分析[D]. 刘文斯.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