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颌前突型错畸形矫治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韩睿[1](2017)在《头帽J钩在青少年上颌前突矫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在青少年上颌前突的病例中运用头帽J钩,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选用大连博士口腔2014年5月就诊的青少年患者一例,女性,12岁7个月、高角、上颌前突。上、下颌骨发育不足,软组织侧貌凸,上颌切牙唇倾,覆盖6mm、覆牙合4.5mm、双侧尖牙关系中性,双侧磨牙关系中性、牙弓中性正、上颌拥挤度9mm、下颌拥挤度3mm、spee曲线深5mm、Bolton指数前牙比78.3%、后牙比87.4%。本病例拔除上下颌第一前磨牙,选用全口固定矫治器,应用头帽J钩回收上颌前牙关闭间隙并压低上前牙,调节覆牙合覆盖至正常。待关闭拔牙间隙,精细调整后维持一段时间,拆除矫治器,上颌透明压膜保持器,下颌舌侧固定保持器。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结果:总疗程30个月。牙齿排齐整平,拔牙间隙关闭,矫治后前牙覆牙合覆盖恢复正常,拥挤得到解除,双侧磨牙及尖牙关系均中性,侧貌由凸面变为直面型,软组织改善较为明显。矫治前后曲断片示,牙周膜连续,牙槽骨及牙根未见明显吸收。髁突形态未见异常。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结果对比显示:⑴SNA、SNB未见明显变化,Y轴减小2.2°、FMA减小1.5°、MP—SN减小2.3°,说明下颌平面逆时针方向旋转。⑵U1—SN减小12.6°,U1—NA减少14.8°,U1—NB减少3.1°,说明上前牙唇倾度减小,下前牙牙轴直立。⑶Z角由63°增大到68°,上唇突度减小1.5mm,下唇突度减小3.3mm,上下唇关系更加协调自然。结论:在青少年高角上颌前突患者的矫治中,采用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前期排齐整平阶段采用Nance托+TPA控制后牙垂直向高度,在关闭拔牙间隙阶段使用头帽J钩关闭间隙并压低上前牙,使下颌能够逆时针旋转,最终能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且使侧貌得到明显的改善。
杨盼盼,张景慧,杨帆[2](2017)在《头帽与Activator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青少年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其主要表现为患者上颌前突和(或)下颌后缩,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深覆盖大。临床上常应用头帽-Activator联合矫治器对其进行治疗。本文就头帽-Activator矫治器的矫治方法及原理、矫治时机、双期矫治中的影响、矫治器优缺点、适用范围及稳定性作一综述。
杜仲义[3](1983)在《上颌前突型错畸形矫治体会》文中指出 前突型错畸形分上颌前突、下颌前突及双颌前突。上颌前突多用上牙减数矫治拔除4|4;双颌前突也多用减数矫治拔除;下颌前突早期则用下颌颏兜(配合垫)或颌间颌外牵引,严重的下颌前突甚至需要手术矫正。我科1975——1980年收治上颌前突型错畸形病人43例,采用减数
叶艳艳[4](2013)在《成人骨性Ⅱ类患者颅颌面特征及手术指征的判别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临床较为常见,因伴有机制复杂的颅颌面骨骼关系不调,对患者颜面美观和口颌系统功能危害严重,且治疗难度较大。成年患者失去生长改良机会,矫治仅限于正畸代偿治疗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临床上对面型尚可被接受的轻中度患者采取正畸代偿治疗,对严重的Ⅱ类患者则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以协调骨骼关系、兼顾美观和口颌功能系统的健康。本研究通过病例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基于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对患者治疗前X线头颅侧位片信息从矢状向、垂直向以及软硬组织不同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了解西安地区成年骨性Ⅱ类患者矢状向、垂直向的颅颌面类型构成以及软硬组织特征,并尝试着探究成人骨性Ⅱ类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判别指征。研究分为三部分:实验一:西安地区成人骨性Ⅱ类患者颅颌面类型构成分析目的:分析西安地区成人骨性Ⅱ类患者颅颌面形态分别在矢状向、垂直向及二者交叉的构成情况。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47例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矢状向分为6组(G1-G6组):G1上颌前突下颌正常;G2上颌正常下颌后缩;G3上颌前突伴下颌后缩;G4上颌下颌均前突;G5上颌下颌均正常(但相对异常);G6上颌下颌均后缩。垂直向分为3组(V1-V3):V1高角组;V2均角组;V3低角组(分别以SN-MP角和FH-MP角为分组指标)。结果:矢状向构成结果显示G2组所占比例为最高,约占47.8%(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分别占51.9%和45.8%),其次是G5组26.7%;垂直向构成中,两种分组标准均显示V2组约占半数;交叉分析显示所有组合中以G2V2组所占比例最大。结论:西安地区骨性Ⅱ类患者颅颌面形态矢状向以下颌发育不足为主,约50%的患者伴有垂直向异常,高角面型中绝大多数伴有下颌后缩,而最常见颅颌面形态是下颌后缩的均角类型。在均角和低角类型中,下颌的后缩可能是真性的下颌体发育不足,而高角型中II类的成因可能伴有下颌的顺时针旋转.实验结果提示对有生长发育潜力的骨性Ⅱ类患者进行矫治,应更多针对下颌生长发育的促进而不是遏制上颌,同时注意垂直向生长对矫治效果的影响;对于成人骨性II类患者,了解其颅颌面类型可推测其致病机理,有助于正畸医生采取更佳的治疗方案。实验二:西安地区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硬组织特征分析目的:分析西安地区成人骨性Ⅱ类患者颅颌面软硬组织特征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以SN-MP角和FH-MP角双重分组标准(去除分组不一致的病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分为高角(V1)、均角(V2)、低角(V3)共3组,选取常用的能基本反映颅颌面软硬组织特征的测量指标共37项,通过SPSS16对3组间各指标测量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其中29项指标在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高角患者具有较厚的下唇基底部软组织及颏部软组织,软组织面角(GL‘-Sn-Me‘)更小但是鼻唇角(Cotg-Sn-Ls)相对较顿;低角患者上颌前突明显(Pn-A值大)而颏部后缩程度轻(Pn-Pog值小),高角患者硬组织颏部更加后缩,且前颅底平面、眶耳平面、腭平面、(牙合)平面及下颌平面间关系较低角组呈现―张开‖趋势;低角组下切牙唇向倾斜代偿较高均角组严重,切牙间角较小。结论:颅颌面各结构间普遍存在补偿关系,软硬组织对骨性Ⅱ类矢状向的骨骼不调有一定程度的代偿,然而不同的垂直向骨型会影响其表型及程度,高角患者有更凸的软硬组织面角,面下1/3软组织厚度增加,腭平面和(牙合)平面呈顺时针旋转趋势;低角患者颏部发育较好,对II类骨面型有一定的掩饰效果,但是下切牙唇向倾斜代偿更加严重。临床上了解因垂直骨型所致的软硬组织特征差异,明确软硬组织代偿的程度及其允许进一步代偿的潜力,有益于对此类患者的正确诊治。实验三:成人骨性Ⅱ类患者手术指征的判别分析目的:初步探究骨性Ⅱ类成人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判别指征。方法:将247例骨性Ⅱ类成人患者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单纯正畸治疗组185例,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组62例),选取反映颅颌面软硬组织特征的共80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单因素分析2组间各指标差异,进一步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敏感指标并组建判别函数方程式。结果:经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测量指标有53项(p<0.05),逐步判别分析后筛选出6项敏感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式:Y=-21.796-0.54*Pn-Pog-0.262*Sn-HLine+0.117*Gl‘-Sn-Pog‘+0.070*HoldwayRatio-0.173*NA-APog+0.026*GoMe,刀切法检验此函数的预测总符合率为71.66%。结论:本实验提示下颌骨体部的长度,软硬组织颏部的突缩程度,上颌基骨相对面部的突度,鼻唇颏的位置关系以及下切牙相对颏部代偿程度在判别骨性Ⅱ类成人患者手术非手术治疗时有重要影响,在治疗方案制定时需综合分析,同时患者的主观愿望也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李丽岩[5](2013)在《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在拔牙病例中的联合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联合使用以完成拔牙病例的矫治目标,评价联合矫治的意义。方法:选择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21例成人拔牙病例,设计为拔除上颌两颗第一双尖牙或四颗双尖牙,排齐牙列,内收上前牙,关闭拔牙间隙,磨牙关系中性或完全远中。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微螺钉种植体和片段弓技术,以及固定矫治技术,增强支抗和控制转矩。结果:21例患者均实现了牙齿排列整齐,关闭了拔牙间隙,改善前牙覆、覆盖关系,磨牙关系中性或完全远中。矫治时间平均23个月,其中隐形矫治时间平均17个月,占用整个治疗时间的76%。结论:联合矫治充分发挥隐形矫治的美观舒适性和固定矫治对牙齿三维有效控制的特性。扩大了无托槽隐形矫治的适应证,在一定阶段内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秦明群,毛峻武[6](2008)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J钩在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前牙力学矫治过程中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许多临床病例表明微型种植体在内收前牙的牙齿力学正畸过程中是强有效的支抗。目的:比较微型种植体和头帽口外力装置作为正畸强支抗矫正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内收前牙的有效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以X射线头影片测量分析的观察验证性实验,于2003-06/2007-10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完成。对象:选择双颌前突和上颌前突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需要拔牙矫正患者32例。其中使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16例,使用口外J钩作支抗16例。方法:种植体支抗组在上颌双侧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的牙槽间隔内植入微型自攻型钛合金种植体作为支抗关闭间隙。初期使用种植体做尖牙向后结扎,整平牙弓后在上颌侧切牙远中装置牵引钩,种植体与牵引钩之间采用弹性牵引关闭拔牙间隙。口外J钩支抗组使用Ⅱ类牵引加头帽口外J钩滑动法加强后牙支抗关闭拔牙间隙,采用传统加强支抗的方法,上下颌第一、二恒磨牙均上带环同时配合上颌口外弓及下颌唇档加强支抗。矫正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矫正前后X射线头影测量的线距,观察第一磨牙的位置改变。结束后观察患者前牙覆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的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结果: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有2例微型种植体发生松动,经取出重新植入后保持了稳定。两组正畸治疗后均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覆盖关系,Ⅱ类磨牙关系得到纠正,第一磨牙的位置稳定,上前牙均得到较多的内收,面部突度也明显减小。X射线头影测量结果显示,种植体支抗组上颌第一磨牙为近中整体前移,其冠部平均前移0.86mm,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17mm;而口外J钩支抗组支抗磨牙近中平均前移2.36mm,切牙切缘平均内收4.51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体可以达到与口外J钩一样对前牙生物力学的矫治效果,且支抗作用更强。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矫治时可以完全替代口外J钩。
杨莉[7](2017)在《成人矢状骨面型错合畸形对上气道形态影响的CBCT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错合畸形成年患者上气道形态的特点,探讨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上下颌骨矢状向不同生长模式对上气道位置形态的影响。方法:首先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就诊于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正畸科的Ⅰ类(30例)、Ⅱ类(40例)、Ⅲ类(30例)矢状骨面型成年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CBCT片共100例,利用Mimics 16.0软件测量分析不同矢状骨面型错合畸形成年患者上气道形态。然后将已抽取的40例骨性Ⅱ类错合畸形患者术前CBCT片,按78.5°≤SNA≤86.8°,76.2°≤SNB≤84°为上、下颌正常,将患者分为上下颌正常组12例、上颌正常下颌后缩组10例、上颌前突下颌正常组9例、双颌后缩组9例;运用eXamVision软件对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CBCT片进行分析。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上气道SP平面、TE平面、EB平面矢状径,各平面截面积,腭咽容积及上气道总容积上,Ⅰ类、Ⅱ类矢状骨面型均小于Ⅲ类。Ⅱ类均角上下颌不同生长型组ANB角、FMA角、下颌骨总长、下颌骨体长、ad1-PNS、ad2-PNS、ANS-PNS to PPW、AAO-PNS、P-PP、PH-PPH、ANS-PNS to P角、P-SN及M-SN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氏Ⅱ类矢状骨面型上气道形态明显狭窄且更易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且Ⅱ类患者间口咽部及软腭部形态存在着显着差异。临床工作中应对上气道的形态功能进行评估,以期达到稳定的治疗效果。
张曦颖,徐璐璐[8](2016)在《老年口腔正畸治疗的特点与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错畸形在我国发病率高达39.91%-58.06%,自中年以后由于龋病、牙周病、外伤、颌骨疾病等导致的错畸形逐渐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要求正畸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多。老年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和口腔卫生状况较为复杂,正畸矫治原则、矫治方案的设计与青少年相比有很大不同。老年人错畸形的矫治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老年人正畸病例在发达国家时有报道,国内相关报道和研究罕见。本文将对我国老年口腔正畸的特点和进展进行综述
伊里夏提·卡米力,阿依古丽·吐尔地,赛亚拉·艾尔肯,玛丽亚·木沙,齐天川[9](2015)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Ⅱ类骨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治疗Ⅱ类骨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Ⅱ类骨型错牙合患者27例,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9.4个月,X线头影测量分析患者硬组织及上气道相关指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S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NB、LI-MP、Co-Po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骨位置前移,长度增加;治疗后ANB、UI-SN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段前后径宽度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腭咽段、舌咽段、喉咽段前后径宽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能有效促进Ⅱ类骨型错牙合患者下颌骨生长,增加上气道前后径宽度。
郑晓丹,罗小安[10](2020)在《2个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成人Ⅱ类错正畸矫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2个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成人Ⅱ类错畸形正畸矫治的策略。方法以伴有2个下颌切牙先天缺失的16例成人Ⅱ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邻面去釉、减数拔牙、倾斜牙轴、调整转矩、远移上颌后牙和(或)近移下颌后牙等方法,通过牙位调整,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对其矫治设计与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上下牙列Bolton指数协调,中线居中对齐,后牙尖窝交错咬合关系良好,前牙覆覆盖正常,侧貌改善。结论 2个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成人Ⅱ类错畸形正畸矫治,应根据患者面型、牙列拥挤度、牙弓突度、中线、Bolton指数、关系等情况,制定合适治疗计划,都能取得满意效果。
二、上颌前突型错畸形矫治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颌前突型错畸形矫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头帽J钩在青少年上颌前突矫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病例选取 |
2.临床资料 |
2.1 患者 |
2.2 专科检查 |
2.3 模型检查 |
2.4 影像学检查 |
3.各测量数据分析 |
4.诊断 |
5.具体问题列表 |
6.治疗目标 |
7.治疗方案 |
8.材料 |
9.正畸治疗过程 |
结果 |
1.矫治结果 |
2.功能检查 |
3.影像学分析 |
3.1 曲面断层片 |
3.2 头颅侧位片 |
讨论 |
心得体会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头帽与Activator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头帽-Activator矫治方法及原理 |
2 头帽-Activator的矫治时机 |
3 头帽-Activator在双期矫治中的影响 |
4 头帽-Activator的优缺点 |
5 头帽-Activator适用范围 |
6 头帽-Activator矫治效果的稳定性 |
7 总结 |
(4)成人骨性Ⅱ类患者颅颌面特征及手术指征的判别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实验一 西安地区成人骨性Ⅱ类患者颅颌面类型构成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西安地区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硬组织特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成人骨性Ⅱ类患者手术指征的判别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临床病例报告 |
(5)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在拔牙病例中的联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典型病例 |
3.1 基本信息: |
3.2 临床检查: |
3.3 X线检查: |
3.4 诊断: |
3.5 问题列表: |
3.6 矫治目标: |
3.7 矫治设计: |
3.8 矫治过程: |
4 讨论 |
4.1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牙齿移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相比, 它具有以下特点: |
4.2 联合矫治的意义: |
4.3 联合矫治应用的时机和模式: |
(6)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J钩在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前牙力学矫治过程中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导读<<'>>>本文导读<< |
0 引言 |
1 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2.1 X射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
2.2 支架稳定性结果 |
2.3 典型病例分析 |
3 讨论 |
(7)成人矢状骨面型错合畸形对上气道形态影响的CB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内容与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分析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错合畸形与上气道形态相关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9)Twin-block矫治器治疗Ⅱ类骨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硬组织观察指标: |
1.3.2 上气道观察指标 |
1.4 疗效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 |
2.2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前后上气道的变化 |
3 讨论 |
(10)2个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成人Ⅱ类错正畸矫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设计及方法 |
1.2.2 X线测量分析 |
1.2.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四、上颌前突型错畸形矫治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头帽J钩在青少年上颌前突矫治中的应用[D]. 韩睿.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2]头帽与Activator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J]. 杨盼盼,张景慧,杨帆.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7(01)
- [3]上颌前突型错畸形矫治体会[J]. 杜仲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3(04)
- [4]成人骨性Ⅱ类患者颅颌面特征及手术指征的判别分析[D]. 叶艳艳.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3)
- [5]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在拔牙病例中的联合应用[J]. 李丽岩. 中国美容医学, 2013(13)
- [6]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J钩在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前牙力学矫治过程中的比较[J]. 秦明群,毛峻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44)
- [7]成人矢状骨面型错合畸形对上气道形态影响的CBCT研究[D]. 杨莉.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1)
- [8]老年口腔正畸治疗的特点与进展[J]. 张曦颖,徐璐璐.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6(05)
- [9]Twin-block矫治器治疗Ⅱ类骨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伊里夏提·卡米力,阿依古丽·吐尔地,赛亚拉·艾尔肯,玛丽亚·木沙,齐天川. 新疆医学, 2015(11)
- [10]2个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成人Ⅱ类错正畸矫治[J]. 郑晓丹,罗小安. 中国医疗美容,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