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金属矿产市场供需分析讲座 第四讲——仍处于困境中的石棉(论文文献综述)
冯菱君[1](2004)在《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税收政策是政府对矿产部门进行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稳定的、有吸引力的矿业税制,是评价一国矿业投资环境及潜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同时还反映了一国矿业竞争力的水平。 对我国矿业税费制度的关注源于我2002年参与的一个对我国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的社会调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由于在制度设计之初并没有充分考虑矿业活动的特殊性,导致了我国现在并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矿业专门税费制度,税制复杂,结构混乱,税负较重,优惠政策少且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培育矿业权市场,也不利于矿业市场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矿业和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文尝试从税费一体化角度系统地研究我国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问题,明确提出了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矿山企业的竞争力是我国矿业税费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系统进行了中外矿业税费制度的比较研究之后,深入分析了我国矿山企业的税费种类优化、税费管理优化、税费结构优化等内容,提出了我国矿山企业应实行以增值税、权利金为主体,以所得税、耗竭补贴和环境保护税等为辅助的矿业税费结构模式。 量化理论是矿山企业税费一体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矿山企业税费总量的确定及结构特征。本文从对最优税费的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入手,通过引入收益现值法模型和构建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的实际增值税负担率进行了大胆的估计,以期为矿业税费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论文最后提出了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如提出了增值税转型的三种具体方案;针对改革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建立权利金制度,提出了“两步走”的渐进式改革方案;结合矿业活动特点,提出了建立针对矿业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另外,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加强商业性地质勘查的力度以及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等配套措施,从而拓宽了税费研究的视野。 本文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比较研究、回归分析、交叉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矿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和法学的诸多角度,对我国矿业税费结构的历史、问题、原因和改革方向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较好结合。
陈丰[2](1991)在《非金属矿产市场供需分析讲座 第四讲——仍处于困境中的石棉》文中提出 由于石棉具有致癌作用,故其生产受到环保法规的限制。由于至今尚未发现经济的石棉代用品,所以世界上,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石棉的需求量仍有所上升,但石棉生产的前景艰难。
吴奇修[3](2005)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重塑与提升》文中指出建国以来,在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一大批资源型城市伴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而相继兴起,这些城市为国民经济乃至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储备逐渐枯竭,开采成本急剧上升,竞争力严重削弱,富余下岗人员大幅增加。主导产业的衰退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这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些情况严重的城市已经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因此,根据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自身规模、特色和优势,通过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在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文化和环境改造的同时重塑与提升其竞争力,对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十一章):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第一章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评价的基础上,主要阐述研究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对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进行界定和分类,在详细分析其特点后指出资源型城市重塑与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困难,并总结了国外资源型城市的成功经验。 第二部分(第三、四、五、六章):第三章总括性的提出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最终要依靠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环境改造这三大支柱在无形的力(开放和文化)和有形的手(政府)的共同促进下更为协调的互动。第四章指出产业转型包括衰退产
张新茹[4](2015)在《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陕西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及“国际产能合作”的战略构想不仅是我国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推进优势产能走出去,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大机遇。目前,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已实现良好开局,哈萨克斯坦已成为我国与中亚国家展开产能合作的重要支点。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应尽快加入到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寻求新的增长点。陕西应依托自身产业优势,结合哈萨克斯坦的产业发展需求确定陕哈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本文以产业转移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陕西及哈萨克斯坦为研究对象,对陕西与哈萨克斯坦推进产能合作的产业选择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哈萨克斯坦经济、政治、产业及技术环境进行分析,明确了哈国的宏观环境为陕哈产能合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然后分别从陕西及哈萨克斯坦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基础、进出口贸易等方面说明双方产能合作的基础;再次从陕哈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两方面阐述陕西与哈萨克斯坦目前的经济合作现状,指出现阶段陕哈经济合作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最终根据双方的产业基础和哈国的产业需求,通过指标定量分析来寻找双方产能合作的契合点,指明了双方未来实现产能合作的8个重点产业。文章最后提出要完善陕哈产能合作框架与协调机制,通过股份制合作、建立产业园区等多种形式实现陕哈产能合作方式的多样化,并联合发达国家共同开发,有序推进陕哈产能合作。
Arshad Muhammad Umer[5](2017)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跨境经济合作新路径研究 ——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海岸线长840公里,巴基斯坦北部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和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和西藏接壤。中国和巴基斯坦发展至今,两国之间已经建立了强大的政治、国防和战略关系。近十年以来,两国非常重视建立过去一直较为忽视的经济关系。2015年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都决定推进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简称,CPEC)”。“中巴经济走廊”是双方经纪合作的里程碑,是一项全方位的发展协议,不仅建立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战略连接,而且具有整合亚洲其他区域的潜力,能够在改善战略和经济环境中发挥关键作用。论文讨论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中巴两国以及对周边国家的一些政治、经济、安全利益驱动,从而挖掘国际贸易的发展潜力。论文首先对用到的相关经济学、国际贸易等领域的理论进行了一个梳理,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中巴经济走廊以及其重点项目瓜达尔港进行介绍,通过瓜达尔港与其他竞争港的对比,分析比较原来的路线及新的CPEC路线,计算物流运输时间、交通运达距离等因素,进而分析其对产品贸易成本和进出口贸易量的影响,论证瓜达尔港的设立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战略意义。运输系统和基础设施在贸易方面被称为战略杠杆,它们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和消耗时间。中国需要一条最短,而且有安全保障和经济实惠的路线到欧洲和中东各个国博士毕业论文家。论文验证了中巴经济走廊是一个真正可行的解决方案,CPEC为中亚自然资源流向世界提供了一条经济的路线,同时也方便世界产品进入亚洲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再次,自“中巴经济走廊”构想的提出后,巴基斯坦和中国在贸易、投资合作也出现了积极的大幅的变化。论文通过对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投资等方面的数据的,研究两国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趋势、贸易增长点、以及投资情况及己确定的CPEC下的投资需求,进而量化分析两国合作情况及未来可能的合作潜力。最后,评估了可能影响CPEC项目执行情况的潜在威胁和风险,包括遍及巴基斯坦的不安全感和暴力行为,内部政治和经济制约因素,以及全球和地区的地缘战略障碍。了解和评估中长期的巴基斯坦的安全,政治和经济环境以及区域地缘战略动态,探讨走廊的可行性前景,以及管理可能妨碍实施的潜在威胁(如果有的话)。详细讨论了安全方面的细节问题,侧重于巴基斯坦经由中巴经济体走廊区域存在的极端主义武装的威胁,民族主义叛乱和暴力犯罪的可能性。
张莞[6](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戴帆[7](2011)在《湟水流域城镇超循环体系及其反馈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可持续发展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城市超循环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为研究基础,从城镇之间的有机联系出发,探寻地域空间资源的互补利用规律,构建高效有益的地域发展模式,研究和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空间演进动力机制,是区域城镇空间发展研究中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对湟水流域城镇体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区域城镇空间布局特征,并依据城镇超循环体系相关理论,结合区域城镇发展实际,从湟水流域城镇体系超循环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循环发展动态评价与县市循环发展评价,以及区域产业循环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在城镇空间布局现状方面,地形条件对湟水流域城镇空间布局影响较大,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对城镇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显着。在城镇体系超循环发展研究方面,认为湟水流域的整体循环呈逐步加强态势,经济发展循环对区域整体循环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是湟水流域城镇体系超循环发展的主导要素。在城镇超循环体系反馈机制研究方面,认为应当从科学推进城镇化、加强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统筹规划区域交通道路、合理规划城镇社区、积极参与兰西城市圈规划等方面催化区域产业的循环发展。
孙毅[8](2013)在《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49年全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比例不足0.1%,位列世界第26位,到如今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钢铁产业与世界先进相比仍存一定差距,并且面临许多问题。因此,如何缩小与世界先进的差距,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战后的日本钢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不到20年的发展,便确立了其在世界钢铁产业中的领先地位,而且此后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日本钢铁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钢铁产业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我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从20世纪80年开始,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兴起的新的经济学分支。在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中,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被广泛接受,其在进行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成因分析时非常适用。而本课题的正是以此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影响因素入手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本论文共分为10章:第1章是导论。阐明了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回顾总结了有关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主要内容,并指出了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本章对“产业”的内涵进行了讨论,简述产业的不同分类方法;回顾了“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提出,讨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及对其进行衡量和分析的指标体系;界定了钢铁产业的范围和特征,讨论了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框架。第3章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综述。本章回顾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等三大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并分别简要讨论了这些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适用性。此后,回顾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总结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钻石模型”的主要内容。第4章是战后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历史演进。本章以日本经济变化为主线,回顾了战后以来日本经济各发展阶段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演进情况。按照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3年)、经济低速增长阶段(1973~1989年)、泡沫经济阶段(1989~1999年)和2000年以后的划分归纳了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演化过程。第5章是生产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本章对资本、技术、资源和劳动力四类生产要素如何影响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得出:资本要素在产业扩张阶段具有推动作用,在其后的阶段中有保障作用;技术要素在产业发展各阶段都具有推动作用;资源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复杂;劳动力要素在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双重性影响。第6章是需求条件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本章分别讨论了内需和外需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得到无论是内需、还是外需,抑或是其中的某一方面都无法自始至终的影响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走向,甚至是起到足够重要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须要分层次分阶段的区别看待需求条件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第7章是相关及支持产业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本章从钢铁产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两端入手,通过日本海外资源开发、钢材流通体系、原燃料运输业发展三个方面的讨论,分析了主要支持产业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得出日本在钢铁产业供应链条的上下两个环节都对日本钢铁产业发展起到了切实的支持作用,体现出系统性、高效性以及很高水平的战略眼光,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起到十分积极影响。第8章是企业因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本章按照企业内部管理、企业间关系和大企业并购三个层次对企业因素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了日本钢铁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计算机应用和企业内教育等管理手段;考察钢铁产业内部不同形态生产企业的结构、分包制以及日本钢铁企业系列化;重点关注了日本钢铁产发展过程中两次重大的企业间并购。得出企业要素推动和促进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结论。第9章是历史机遇和政府因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本章讨论了发生在日本钢铁产业发展关键节点上的历史事件及日本政府行为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验证了波特钻石理论中关于机会和政府因素会影响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论断,得出日本钢铁产业的发展与几次历史事件的密切关系,以及政府行为对日本钢铁产业的走势影响作用。第10章是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章简述了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产业协调竞争、产业链完善、产业结构合理和经营管理创新四方面的经验;结合日本经验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对我国钢铁产业的提出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钢铁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建设、企业联合与协调经营相结合、重视企业经营管理四方面建议。
陈丽萍[9](2005)在《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文化等众多领域的全面发展。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压力、资源耗竭以及环境污染直接导致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在众多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倦探索和在已有的各学科理论的滋养下,可持续发展理论已初具雏形,可持续发展观念已被普遍接受。对可持续发展论述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了一个清晰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以便于深入研究。在微观经济分析部分,明确指出主流经济理论中若干非持续性假定;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社会净福利遭受损失,是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根源。消除外部性的根本措施是外部成本内在化,产权明晰和政府干预也是重要的手段;对正效用的偏好可以内在地调节代际资源配置不公。宏观经济分析论证了可持续发展的非线性,说明全球同时踏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不现实的。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不同的可持续和发展偏好,但走向联合是必然趋势,拓展的蜈蚣博弈、无名氏定理等对此也予以了证明。运用IS-LM-EE曲线探讨三市场的均衡变动时,明确地反映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环境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相互协调过程。在Romer内生增长理论上构建的反映资本全貌的生产函数是本文的亮点之一。各人均变量变化率、储蓄率、人口增长率、折旧率以及各资本投入弹性之间复杂密切的关系可以在严密的数学推导中反映出来,人均资本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变化率的取值及变动范围也得到确定。本文构建的增长模型可预见凭直觉难以洞悉的细节,并得出一些与理论和事实相符的结论。该模型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丰富。在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论述时,研究显着侧重于GGDP、GS和EF部分,以此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做充分铺垫。此外,在Weitzman和Hartwick的研究框架下提出了单一绿色国民核算模型。实证部分通过对1991~2003年中国、内蒙古和天津市的经济进行定量评估,得出了许多可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开辟了一条可行的核算思路。
李成军[10](2005)在《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共有煤矿城市90 座,占我国城市总数的近15%。我国的煤矿城市大都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诞生的,城市经济的一个先天不足就是产业结构单一,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资源趋于萎缩,受资源产业发展规律支配,城市必然走上转型之路。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试图全面系统地回答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本文对煤矿城市作出如下的定义:即因煤炭资源开采而形成,煤矿及基础能源产业占城市经济主导地位,矿区人口占城市人口1/3 以上的国家行政管辖县级以上的城市。煤矿城市在我国基础产业的形成、推进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自身在发展中也付出了深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是指运用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手段对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深刻调整、全面转换,形成新的接续主导产业,替代单一的煤炭经济,使煤矿城市从煤的“黑”影中走出来,发展成新型的现代化城市。2、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强大武器,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也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指导。城市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等都是研究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对经济转型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西方发达国家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起步较早,比较典型的法国洛林地区、德国鲁尔地区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法、德两国在宏观调控方面通过立法保障,科学规划、未雨绸缪,强化协调、高层推动的做法,以及在发展接续产业,促进再就业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实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4、从操作层面上对经济转型战略和转型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四个特征,即宏观性、系统性、现实性和兼容性特征。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取向包括促进就业、培育接续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整治和恢复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稳定诸多方面。完成转
二、非金属矿产市场供需分析讲座 第四讲——仍处于困境中的石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金属矿产市场供需分析讲座 第四讲——仍处于困境中的石棉(论文提纲范文)
(1)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矿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
1.1.2 矿业活动的特点与矿业税费的作用 |
1.2 研究目的、内容与结构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 |
2.1 研究现状分析 |
2.1.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2.1.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2.2 矿业权理论与权利金制度 |
2.2.1 物权 |
2.2.2 财产所有权 |
2.2.3 矿产资源所有权 |
2.2.4 矿业权的含义及在我国的历史沿革 |
2.2.5 矿业权的特点与实质 |
2.2.6 矿业权收益与权利金制度 |
2.3 外部性理论与环境税收 |
2.3.1 外部性的含义、种类和根源 |
2.3.2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
2.3.3 外部性问题的解决途径 |
2.3.4 矿产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与环境税收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矿产资源耗竭补偿 |
2.4.1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定义之争 |
2.4.2 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
2.4.3 代际公平与矿产资源耗竭补偿 |
2.5 西方税制优化理论与矿业税费结构优化 |
2.5.1 正统学派的最优税收理论 |
2.5.2 供应学派的税制优化理论 |
2.5.3 公共选择学派的税制优化理论 |
第三章 我国矿山企业税费现状分析 |
3.1 我国矿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 |
3.1.1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
3.1.2 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 |
3.1.3 我国矿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我国矿业税收制度的历史沿革 |
3.2.1 我国近代矿产品税收制度 |
3.2.2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演变 |
3.2.3 我国现行矿业税费的种类 |
3.3 我国矿山企业税费负担分析 |
3.3.1 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 |
3.3.2 我国矿山企业总体税费负担较重 |
3.3.3 近年来我国矿山企业重点税费缴纳情况——以有色矿山企业为例 |
3.3.4 税负较重的负面效应——个竞争力的视角 |
3.3.5 我国矿业税负较重的理论分析—以增值税为例 |
3.4 我国矿山企业税费结构分析 |
3.4.1 税、费的区别与定位 |
3.4.2 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设立的理论依据 |
3.4.3 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理论上的区别和现实中的混淆 |
3.4.4 我国现行资源税的制度与理论误区 |
3.4.5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制度与理论误区 |
3.4.6 我国现行采矿权转让费(采矿权价款)的制度与理论误区 |
第四章 中外矿业税费制度比较 |
4.1 国外矿业税费制度 |
4.1.1 矿业活动的特点及其税收意义 |
4.1.2 市场经济国家矿业税费制度的主要目标 |
4.1.3 一些主要矿业国有效税率的对比 |
4.1.4 市场经济国家矿业税费制度的演变、分类与模式 |
4.1.5 附加特别规定模式 |
4.1.6 单独课税模式 |
4.1.7 市场经济国家对矿业的税收优惠 |
4.1.8 近些年来一些重要矿业国对矿业税费制度的调整 |
4.2 中外矿业税费制度的差异比较 |
4.2.1 我国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矿业专门税费制度 |
4.2.2 中外矿业税费制度结构存在差异 |
4.2.3 我国矿山企业税收负担高于国外 |
4.2.4 我国税费制度的建立未充分考虑矿业活动的特殊性 |
4.2.5 我国矿业资源补偿费未能随矿产资源价值和市场情况而变动 |
4.2.6 我国实际上征收两次“权利金” |
4.2.7 我国矿业税收优惠政策效少 |
4.2.8 矿产资源课税体现了政府不同的特定目的 |
第五章 我国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的规范与实证分析 |
5.1.税费结构优化的基本原理 |
5.1.1 税费结构优化的基本涵义 |
5.1.2 税费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 |
5.1.3 税费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
5.1.4 税费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 |
5.1.5 税费结构优化的经济效应 |
5.2 最优税费的局部均衡分析 |
5.2.1 税费份额的确定与纯公共产品的均衡分析 |
5.2.2 收费水平的确定和准公共产品的均衡分析 |
5.3 税费结构优化的规范分析 |
5.3.1 最优税收结构设计 |
5.3.2 次优税收结构设计 |
5.3.3 次优税收结构再设计 |
5.4 我国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的量化分析 |
5.4.1 基于矿业权价值的收益现值法模型估计 |
5.4.2 基于矿产资源丰度系数的税费模型估计 |
5.4.3 对我国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实际增值税率的简单估计 |
第六章 我国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
6.1 减轻税负是我国矿业税费结构优化的政策基点 |
6.1.1 减轻税负是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6.1.2 减轻税负是提高我国矿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
6.2 建立以增值税和权利金为主体的矿业税费结构新模式 |
6.2.1 加快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 |
6.2.2 对矿产资源税费进行改革 |
6.2.3 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 |
6.2.4 对有关资源保护的收费实行“费改税” |
6.2.5 重新设计针对矿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6.2.6 为矿山企业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
6.3 我国矿山企业税费征管优化策略 |
6.3.1 税费征管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
6.3.2 税费征管优化的基本策略 |
6.4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促进矿山企业健康发展 |
6.4.1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6.4.2 加强矿产资源产权管理 |
6.4.3 建立以商业性勘察为主的地质勘察工作新格局 |
6.4.4 完善矿产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我国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重塑与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 |
1.2.1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1.2.2 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
1.2.3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性 |
1.2.4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困难 |
1.2.5 国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与启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 |
2.1.2 国外矿业城市转型模式比较研究 |
2.1.3 资源型城市转型完成后对城市的研究 |
2.1.4 关于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研究成果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关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问题 |
2.2.2 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确定 |
2.2.3 关于资源型城市的数量 |
2.2.4 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5 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路与对策 |
2.2.6 其他的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模式探究 |
3.1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模式构建 |
3.1.1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3.1.2 模式构建 |
3.2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三大支柱 |
3.2.1 产业转型 |
3.2.2 社会转型 |
3.2.3 环境改造 |
3.3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系统工程 |
3.3.1 三大支柱的内部关系 |
3.3.2 无形的力:开放与文化 |
3.3.3 有形的手:政府 |
3.3.4 三大支柱与三因素的互动关系 |
3.4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基本理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
4.1 衰退产业的识别 |
4.1.1 衰退产业的识别因素 |
4.1.2 衰退产业的分类识别 |
4.2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 |
4.2.1 现有主导产业选择原则的偏差 |
4.2.2 资源型城市新兴主导产业“3+4”选择原则 |
4.3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
4.3.1 产业转型的三种可行模式 |
4.3.2 基于条件的模式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社会转型 |
5.1 社会转型系统的构建 |
5.2 社会转型的原因子系统 |
5.2.1 城市体制约束的因素识别 |
5.2.2 文化发展滞后的因素识别 |
5.3 社会转型的支持子系统 |
5.3.1 “ADIC”政府职能转型模式的系统构建 |
5.3.2 通过“3T”培训模式促进观念转变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博弈分析 |
6.1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背景 |
6.1.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6.1.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6.1.3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
6.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
6.3 可持续发展的博弈分析 |
6.3.1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6.3.2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代际公平) |
6.3.3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6.4 博弈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
7.1.1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7.1.2 建立资源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7.1.3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功能 |
7.2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设计 |
7.2.1 确定性指标 |
7.2.2 影响性指标 |
7.3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解释 |
7.3.1 确定性指标的具体解释 |
7.3.2 影响性指标的具体解释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 DEA的资源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建立 |
8.1 数据包络分析(D EA)概述 |
8.1.1 DEA涵义 |
8.1.2 数据包络分析研究的发展 |
8.1.3 DEA方法特点 |
8.2 基于 DEA的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指标的构建 |
8.3 基于 DEA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指数模型的实证研究 |
8.3.1 样本选择 |
8.3.2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结果和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冷水江市城市竞争力重塑实证分析 |
9.1 冷水江市城市竞争力重塑阶段分析 |
9.1.1 冷水江市市情概要 |
9.1.2 冷水江市竞争力指标样本数据聚类分析 |
9.1.3 冷水江市竞争力重塑阶段分析 |
9.2 冷水江市城市竞争力重塑因素分析 |
9.2.1 冷水江市城市竞争力指数计算 |
9.2.2 冷水江市城市竞争力重塑因素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
9.2.3 冷水江市城市竞争力重塑各因素计量结果和分析 |
9.2.4 冷水江市竞争力重塑因素分析 |
9.3 冷水江市竞争力重塑中长期规划设计 |
9.3.1 中长期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
9.3.2 总体目标 |
9.3.3 竞争力重塑方向和重塑重点 |
9.3.4 冷水江市竞争力重塑重点项目安排与重大平衡 |
9.3.5 冷水江市竞争力重塑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对策 |
10.1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
10.2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内部对策 |
10.2.1 根据城市特点选择针对性的对策 |
10.2.2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普适性对策 |
10.3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外部对策 |
10.3.1 国家应把矿业作为第一产业和基础产业来对待 |
10.3.2 制定科学的全国矿业发展战略 |
10.3.3 以促进矿业发展为基调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
10.3.4 促进矿山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10.3.5 应将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纳入国家区域政策体系 |
10.3.6 确定一定时期内重点扶持的资源型城市名单 |
10.3.7 设立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专项资金 |
10.3.8 设立“接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开发区” |
10.3.9 指导资源型城市制定经济结构转型的总体规划 |
10.3.10 对于新开矿山应选择适当的“矿城模式” |
10.3.11 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
10.4 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
11.1 全文结论 |
11.2 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过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 |
(4)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陕西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国际产能合作的提出和涵义 |
2.2 相关理论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哈萨克斯坦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 哈萨克斯坦政治环境分析 |
3.2 哈萨克斯坦经济环境分析 |
3.3 哈萨克斯坦产业环境分析 |
3.4 哈萨克斯坦技术环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与哈萨克斯坦开展产能合作的基础分析 |
4.1 陕西省的资源禀赋 |
4.2 陕西省的经济环境 |
4.3 陕西进出口贸易分析 |
4.4 陕西省的产业基础分析 |
4.5 陕哈国际产能合作的基础 |
4.5.1 哈萨克斯坦的资源优势 |
4.5.2 哈萨克斯坦吸收FDI概况及特点 |
4.5.3 哈萨克斯坦贸易格局 |
4.6 陕西与哈萨克斯坦经济合作现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西与哈萨克斯坦推进产能合作的行业选择 |
5.1 陕西省的优势产业选择 |
5.2 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需求 |
5.3 陕西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的产业选择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6.3 陕西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国边疆民族地区跨境经济合作新路径研究 ——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巴基斯坦国学者的研究综述 |
1.2.2 中国学者的研究综述 |
1.2.3 其他国学者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资料、数据来源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巴经济走廊 |
2.1.2 瓜达尔港 |
2.1.3 CPEC的组成部分 |
2.1.4 跨境经济合作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2 次优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要素禀赋理论 |
2.2.5 供应链理论 |
2.2.6 产业内贸易理论 |
2.2.7 贸易互补指数 |
2.2.8 新贸易理论 |
3 中巴经济走廊与瓜达尔港基本概况 |
3.1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概念提出与发展现状 |
3.1.1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路线的提出 |
3.1.2 增加港口的必要性 |
3.1.3 中巴经济走廊的路线 |
3.1.4 三条线路的概况与机会成本的比较 |
3.1.5 巴基斯坦多党会议(APC)的决定 |
3.2 瓜达尔港和瓜达尔市的情况 |
3.3 瓜达尔的战略位置 |
3.3.1 瓜达尔枢纽港 |
3.3.2 与瓜达尔港竞争的港口的比较 |
4 中国和巴基斯坦产业互补性研究 |
4.1 中国产业现状简述 |
4.1.1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
4.1.2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变化 |
4.1.3 对外贸易发展 |
4.2 巴基斯坦经济的现状与特征 |
4.2.1 经济增长波动大 |
4.2.2 农业仍是支柱产业,服务业发展较快 |
4.2.3 对外贸易集中度高 |
4.3 巴基斯坦经济困局 |
4.3.1 通货膨胀率高,经济受政治局势影响,较为动荡 |
4.3.2 工业化程度低,缺乏经济发展的引擎 |
4.3.3 对外援的依赖性强 |
4.3.4 国内其他经济问题 |
4.4 巴基斯坦产业发展现状 |
4.4.1 纺织业 |
4.4.2 皮革业 |
4.4.3 零售业 |
4.4.4 矿产业 |
4.5 中国和巴基斯坦产业合作状况 |
4.5.1 中国和巴基斯坦贸易往来情况 |
4.5.2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直接投资情况 |
4.5.3 “一带一路”战略中巴基斯坦的地位和作用 |
4.6 中国和巴基斯坦产业合作意义 |
4.6.1 发展转口贸易,形成货物集散地 |
4.6.2 承接产业转移,改善国内产业结构 |
4.6.3 借助新疆文化科教中心建设,提升巴基斯坦人力资源素质 |
4.7 中国和巴基斯坦产业合作的领域 |
4.7.1 巴基斯坦优势产业分析 |
4.7.2 巴基斯产业合作实例分析 |
4.7.3 中国和巴基斯坦产业合作的领域 |
5 “中巴经济走廊”格局下巴基斯坦与中国贸易发展 |
5.1 巴基斯坦与中国双边商品贸易规模分析 |
5.1.1 中巴经济走廊”提出前(2012年-2013年) |
5.1.2 “中巴经济走廊”提出后(2013年-2015年) |
5.2 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对外商品贸易市场结构分析 |
5.2.1 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分析 |
5.2.2 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分析 |
5.3 巴基斯坦与中国双边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
5.3.1 巴基斯坦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5.3.2 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5.4 巴基斯坦与中国商品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实证研究 |
5.4.1 巴基斯坦与中国商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
5.4.2 巴基斯坦和中国双边商品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 |
5.4.3 巴基斯坦与中国商品贸易竞争性分析 |
5.4.4 巴基斯坦和中国双边商品贸易竞争性实证分析 |
5.4.5 结论 |
5.5 巴基斯坦与中国商品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5.1 变量的选择、模型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
5.5.2 巴基斯坦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协整分析 |
5.5.3 结论 |
5.6 中巴贸易路线选择的比较 |
5.6.1 方法选择 |
5.6.2 当前路线 |
5.6.3 路线二(CPEC) |
5.6.4 对运输成本和交货时间方面的贸易影响 |
5.6.5 距离比较 |
5.7 瓜达尔对增强国际贸易的影响 |
5.7.1 海洋部门的作用 |
5.7.2 瓜达尔港的贸易预期 |
5.7.3 预期贸易-中亚 |
5.7.4 预期贸易-中国 |
5.7.5 预期贸易-阿富汗 |
5.7.6 预期贸易-巴基斯坦 |
5.7.7 港口的预期竞争 |
5.7.8 瓜达尔港的经济预期 |
5.7.9 结论 |
6 中巴双边投资情况——互利经济启动 |
6.1 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发展 |
6.2 巴基斯坦投资来源及分布 |
6.3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投资分布 |
6.4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项目 |
6.4.1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能源项目 |
6.4.2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基础设施项目 |
6.4.3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瓜达尔项目 |
6.4.4 中巴经济走廊其它项目 |
7 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发展的非经济因素研究 |
7.1 地缘政治态势 |
7.2 利益、区域和超额区域力量的干扰和冲突 |
7.2.0 巴基斯坦 |
7.2.1 中国 |
7.2.2 美国 |
7.2.3 伊朗 |
7.2.4 印度 |
7.2.5 阿富汗 |
7.2.6 欧洲联盟 |
7.3 “中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安全问题因素 |
7.3.1 安全问题 |
7.3.2 俾路支民族主义者 |
7.4 能源地缘政治 |
7.4.1 俾路支省能源资源 |
7.4.2 地缘政治天然气管道 |
7.4.3 瓜达尔、CPEC、中亚运输走廊地理政治 |
7.5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外部挑战 |
7.5.1 国际竞争对手 |
7.5.2 冷战后计划 |
7.5.3 软实力设计和权利政治 |
7.5.4 恰巴哈尔港与瓜达尔港 |
7.5.5 美国政策利益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出版 |
致谢 |
(6)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7)湟水流域城镇超循环体系及其反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湟水流域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与创新 |
第二章 城市超循环理论 |
2.1 城市超循环体系的概念及内涵 |
2.1.1 超循环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 |
2.1.2 循环经济理论对城市超循环体系研究的启示 |
2.1.3 城市超循环体系的概念及内涵 |
2.2 城市超循环体系的特征 |
2.3 区域城市超循环体系的基本层次 |
2.3.1 企业层面 |
2.3.2 产业层面 |
2.3.3 城市层面 |
2.3.4 区域层面 |
第三章 湟水流域城镇体系现状分析 |
3.1 研究地域范围的界定 |
3.1.1 地理区位 |
3.1.2 研究范围 |
3.2 湟水流域区域发展概况 |
3.2.1 人口发展概况 |
3.2.2 经济发展概况 |
3.2.3 资源环境概况 |
3.2.4 城镇空间布局 |
第四章 湟水流域城镇体系超循环发展研究 |
4.1 城镇超循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城镇超循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4.1.2 城镇超循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权重赋值 |
4.2 循环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4.2.1 构建循环度评价模型 |
4.2.2 湟水流域城镇超循环体系循环度指数动态评价 |
4.2.3 湟水流域县市循环发展评价 |
4.3 湟水流域城镇超循环体系发展研究 |
4.3.1 湟水流域城镇超循环体系存在的问题 |
4.3.2 对策与建议 |
第五章 湟水流域城镇超循环体系反馈机制研究 |
5.1 城镇超循环体系三产循环反馈机制研究 |
5.1.1 第一产业循环反馈机制研究 |
5.1.2 第二产业循环反馈机制研究 |
5.1.3 第三产业循环反馈机制研究 |
5.1.4 湟水流域产业循环关联 |
5.2 区域产业循环反馈机制与城镇超循环体系 |
结语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日本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对日本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外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各章主要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主要不足 |
第2章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分析 |
2.1 产业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分类 |
2.1.1 产业的基本概念 |
2.1.2 产业的基本分类 |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出及其内涵 |
2.2.1 国际竞争力的提出 |
2.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
2.3 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 |
2.3.1 钢铁产业的界定和特征 |
2.3.2 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
2.3.3 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
2.3.4 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综述 |
3.1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 |
3.2 要素禀赋理论 |
3.3 新贸易理论 |
3.3.1 规模经济理论 |
3.3.2 需求相似理论 |
3.3.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3.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3.4.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 |
3.4.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历史演进 |
4.1 日本经济恢复阶段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1945~1955 年) |
4.1.1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 |
4.1.2 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 |
4.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1955~1973 年) |
4.2.1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 |
4.2.2 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 |
4.3 日本经济低速增长阶段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1973~1989 年) |
4.3.1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 |
4.3.2 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 |
4.4 日本泡沫经济阶段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1989~1999 年) |
4.4.1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 |
4.4.2 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 |
4.5 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2000 年以后) |
4.5.1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 |
4.5.2 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产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 |
5.1 资本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5.1.1 产业扩张阶段资本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5.1.2 产业调整阶段资本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5.2 技术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5.2.1 产业扩张阶段技术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5.2.2 产业调整阶段技术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5.3 资源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5.3.1 日本钢铁产业资源要素供给情况的演进 |
5.3.2 日本钢铁产业资源要素供给情况的影响 |
5.4 劳动力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5.4.1 产业扩张阶段劳动力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5.4.2 产业调整阶段劳动力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需求条件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 |
6.1 国内需求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6.1.1 国内需求总体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影响 |
6.1.2 国内需求结构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6.2 国际需求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际需求总体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6.2.2 国际需求结构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相关与支持产业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 |
7.1 原燃料海外开发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7.1.1 日本对海外钢铁产业原燃料资源开发的起源 |
7.1.2 日本对海外钢铁产业原燃料资源开发的模式 |
7.1.3 日本对海外钢铁产业原燃料资源开发的效果 |
7.2 钢材流通体系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7.2.1 日本钢材销售价格形成机制 |
7.2.2 日本钢材流通机构 |
7.2.3 日本钢材流通体系的特征 |
7.3 原燃料运输业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7.3.1 原燃料运输业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 |
7.3.2 原燃料运输业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间接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企业因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 |
8.1 企业管理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8.1.1 日本钢铁企业的管理体制 |
8.1.2 日本钢铁企业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 |
8.1.3 日本钢铁企业内教育培训的开展 |
8.2 企业间关系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8.2.1 日本钢铁产业中企业的主要形态 |
8.2.2 日本钢铁产业中企业的分包制 |
8.2.3 日本钢铁产业中企业的系列化 |
8.3 大企业并购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8.3.1 八幡制铁与富士制铁的合并 |
8.3.2 日本钢管(NKK)与川崎制铁的合并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历史机遇和政府因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 |
9.1 战后初期机会和政府因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9.1.1 美国占领政策变化给日本钢铁产业发展带来契机 |
9.1.2 倾斜生产方式使钢铁产业快速恢复 |
9.1.3 朝鲜战争促使日本钢铁产业发展提速 |
9.2 产业扩张阶段机会和政府因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9.2.1 政府在日本钢铁产业技术引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
9.2.2 政府促进日本钢铁产业合理化、协调发展 |
9.3 产业扩张阶段结束后机会和政府因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9.3.1 石油危机直接冲击日本钢铁产业 |
9.3.2 节能环保和公害防治推动钢铁产业升级调整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10.1 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1.1 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 |
10.1.2 中国钢铁产业存在主要问题 |
10.2 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10.2.1 产业协调竞争 |
10.2.2 产业链完善 |
10.2.3 产业结构合理 |
10.2.4 经营管理创新 |
10.3 对中国钢铁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
10.3.1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
10.3.2 加强钢铁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建设 |
10.3.3 企业联合与协调经营相结合 |
10.3.4 重视企业经营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9)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
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
1.2.1 中国古代的朴素可持续思想 |
1.2.2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历程 |
1.2.3 中国发展状况及可持续发展进程 |
1.3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原则 |
1.3.1 可持续发展定义 |
1.3.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结构、意义及创新点 |
1.5.1 本文的结构 |
1.5.2 本文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分析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溯源 |
2.1.1 古典经济学的资源稀缺论 |
2.1.2 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利用论 |
2.1.3 其他学者观点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流派 |
2.2 可持续发展的微观经济分析 |
2.2.1 凸显非持续性的经济假定 |
2.2.2 外部性及其福利分析 |
2.2.3 外部性的消除手段 |
2.2.4 代际资源配置分析 |
2.3 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解释 |
2.3.1 可持续发展的非线性 |
2.3.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偏好 |
2.3.3 可持续发展需要国际协作 |
2.3.4 可持续发展下的政府宏观政策调控 |
2.4 可持续发展下的合作博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下的经济增长模型 |
3.1 现代增长理论回顾 |
3.1.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3.1.2 新增长理论 |
3.2 资源、环境与增长模型 |
3.2.1 增长模型的分析困境 |
3.2.2 资源、环境问题的经济解释 |
3.2.3 资源、环境内生化 |
3.3 可持续增长模型 |
3.3.1 可持续增长生产函数的构建 |
3.3.2 可持续下增长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
3.3.3 人均资本增长率及其取值范围 |
3.3.4 人均收入增长率及其取值范围 |
3.4 可持续增长模型的经济学含义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4.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概述 |
4.1.1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2 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
4.1.3 中国国民核算制度的变迁 |
4.2 绿色国民核算的理论方法与模型 |
4.2.1 Weitzman理论与模型 |
4.2.2 Hartwick理论与模型 |
4.3 真实储蓄理论和模型 |
4.4 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
5.1 GGDP、GS核算实证分析 |
5.1.1 引言 |
5.1.2 绿色核算的理论方法与模型 |
5.1.3 资源的因子选取及损耗计算 |
5.1.4 环境的因子选取及损耗计算 |
5.1.5 绿色核算结果分析 |
5.1.6 结束语 |
5.2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生态足迹与中国生态赤字的核算与分析 |
5.2.1 生态足迹理论模型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
5.2.2 模型中使用的生物生产型土地类型说明 |
5.2.3 资源环境损耗减损的生态足迹计算分析 |
5.2.4 国际贸易中输入输出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 |
5.2.5 人均生态赤字核算及其分析 |
5.2.6 结束语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可持续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矿城问题研究概述 |
1.1.1 国外有关研究情况 |
1.1.2 国内有关研究情况 |
1.1.3 本文要进行的研究 |
1.2 我国煤矿城市的产生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
1.2.1 我国煤矿城市的产生 |
1.2.2 产业周期与煤矿城市发展周期 |
1.3 我国煤矿城市界定与典型煤矿城市 |
1.3.1 我国煤矿城市的界定及分布 |
1.3.2 典型煤矿城市概况 |
1.3.3 煤矿城市的历史功绩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2 我国典型煤矿城市现状分析 |
2.1 煤矿城市的基本特征 |
2.1.1 煤炭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
2.1.2 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基础设施薄弱 |
2.1.3 经济发展进程中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
2.1.4 条块分割,市矿关系不顺 |
2.2 煤矿城市的主要经济和社会问题 |
2.2.1 产业结构单一 |
2.2.2 经济效益低下 |
2.2.3 后续发展能力不强 |
2.2.4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
2.2.5 城市和企业负担过重 |
2.2.6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
2.3 煤矿城市主要问题的成因 |
2.3.1 思维观念僵化 |
2.3.2 体制改革滞后 |
2.3.3 投入结构固化 |
2.3.4 调控政策误导 |
2.3.5 企业素质不强 |
2.4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
2.4.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 |
2.4.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
2.5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2.5.1 启动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2.5.2 经济转型基础的薄弱性 |
2.5.3 经济转型过程的长期性 |
2.5.4 经济转型目标的阶段性 |
本章小结 |
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 |
3.1 城市发展规律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1.1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
3.1.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 |
3.1.3 在转型中实现再城市化 |
3.2 可持续发展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2.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3.2.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
3.3 区域经济发展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3.1 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 |
3.3.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重视区域经济背景 |
3.4 产业经济理论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4.1 产业、产业结构和地区产业结构 |
3.4.2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含义和相关因素 |
3.4.3 主导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3.4.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本章小结 |
4 国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借鉴 |
4.1 国外煤矿城市(地区)经济转型的基本做法 |
4.1.1 国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概况 |
4.1.2 法国洛林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4.1.3 德国鲁尔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4.2 中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对比分析 |
4.2.1 转型基础条件对比分析 |
4.2.2 转型政策法规对比分析 |
4.2.3 转型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对比分析 |
4.3 对我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启示 |
4.3.1 宏观调控方面的启示 |
4.3.2 在发展接续产业方面的启示 |
4.3.3 在促进再就业方面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5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研究 |
5.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
5.1.1 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内涵 |
5.1.2 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基本特征 |
5.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目标取向 |
5.2.1 实现城市劳动力基本就业 |
5.2.2 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 |
5.2.3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体制转轨 |
5.2.4 生态环境整治和恢复 |
5.2.5 保持社会稳定 |
5.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构想 |
5.3.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步骤 |
5.3.2 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战术上的速决战 |
本章小结 |
6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研究 |
6.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模式 |
6.1.1 政府主导模式 |
6.1.2 市场调节模式 |
6.1.3 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模式 |
6.1.4 产业延伸模式 |
6.1.5 产业更新模式 |
6.1.6 产业复合模式 |
6.1.7 典型城市的实践 |
6.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切入模式 |
6.2.1 以项目开发为切入点 |
6.2.2 以培育和壮大骨干企业为切入点 |
6.2.3 以全民创业为切入点 |
6.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时点模式 |
6.3.1 矿竭城衰——急转模式 |
6.3.2 矿兴城荣——中转模式 |
6.3.3 矿立城新——起转模式 |
6.4 确定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的原则 |
6.4.1 因地制宜原则 |
6.4.2 因势利导原则 |
6.4.3 遵循经济规律原则 |
本章小结 |
7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成本分析 |
7.1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
7.1.1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概念 |
7.1.2 转型成本的分类 |
7.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成本分析 |
7.2.1 实施成本 |
7.2.2 风险成本 |
7.3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 |
7.3.1 国外煤矿城市转型成本支付的经验 |
7.3.2 我国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 |
7.3.3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
7.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时机的选择 |
7.4.1 两种转型方式及其成本支付的比较 |
7.4.2 根据数学模型得出的结论 |
本章小结 |
8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 |
8.1 意识对存在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 |
8.1.1 煤矿城市生存发展的压力是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 |
8.1.2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 |
8.2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政策体制动力 |
8.2.1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区域经济开发的影响力 |
8.2.2 体制创新的作用力 |
8.2.3 对外开放的外向牵动力 |
8.3 资本与科技投入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物质动力 |
8.3.1 资本投入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意义 |
8.3.2 转型投资的来源 |
8.3.3 依靠科技放大转型物质动力 |
8.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整合 |
8.4.1 动力来源与作用的多元化使整合成为必要 |
8.4.2 政府与市场在动力整合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9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创新机制 |
9.1 观念创新──经济转型的思想基础 |
9.1.1 以战略思维谋长远发展的决策理念 |
9.1.2 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市场理念 |
9.1.3 在开放中转型以开放促发展的开放理念 |
9.1.4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理念 |
9.1.5 敢闯敢冒、攻坚克难的开拓理念 |
9.1.6 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
9.2 体制和机制创新──经济转型的制度保障 |
9.2.1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
9.2.2 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运行机制 |
9.3 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根本手段 |
9.3.1 明确科技创新思路 |
9.3.2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保障体系 |
9.3.3 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
9.4 产业创新──经济转型的根本目标 |
9.4.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9.4.2 发展特色产业 |
9.4.3 发展循环经济 |
9.4.4 发展新兴第三产业 |
本章小结 |
10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政府行为 |
10.1 政策手段的内涵、特征及其重要性 |
10.1.1 政策的基本内涵 |
10.1.2 政策支持保障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性 |
10.1.3 国外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手段 |
10.2 社会保障政策 |
10.2.1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
10.2.2 失业保险保障政策 |
10.2.3 养老保险保障政策 |
10.3 就业促进政策 |
10.3.1 统一人力资源市场 |
10.3.2 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
10.3.3 支持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
10.3.4 开发岗位,引导就业 |
10.3.5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10.3.6 劳务输出 |
10.4 项目与投资政策 |
10.4.1 公共项目投资政策 |
10.4.2 产业项目投资政策 |
10.5 人才政策 |
10.5.1 创新人才观念 |
10.5.2 人才培养政策 |
10.5.3 人才引进政策 |
10.5.4 人才激励政策 |
10.5.5 人才政策的成本支付 |
10.6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 |
10.6.1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应体现的原则 |
10.6.2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的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11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实践 |
11.1 阜新的基本市情及其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11.2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历程 |
11.3 阜新经济转型规划纲要 |
11.3.1 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主要预期指标 |
11.3.2 产业发展方向、主要目标和重点措施 |
11.3.3 矿区转型目标和工作重点 |
11.4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及初步成果 |
11.4.1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11.4.2 阜新经济转型的初步成果 |
本章小结 |
12 结论与展望 |
12.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查新结论 |
四、非金属矿产市场供需分析讲座 第四讲——仍处于困境中的石棉(论文参考文献)
- [1]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研究[D]. 冯菱君. 中南大学, 2004(11)
- [2]非金属矿产市场供需分析讲座 第四讲——仍处于困境中的石棉[J]. 陈丰. 地质地球化学, 1991(01)
- [3]我国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重塑与提升[D]. 吴奇修. 中南大学, 2005(06)
- [4]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陕西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研究[D]. 张新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04)
- [5]中国边疆民族地区跨境经济合作新路径研究 ——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D]. Arshad Muhammad Umer. 内蒙古大学, 2017(06)
- [6]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湟水流域城镇超循环体系及其反馈机制研究[D]. 戴帆. 西北大学, 2011(08)
- [8]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毅. 吉林大学, 2013(04)
- [9]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D]. 陈丽萍. 天津大学, 2005(02)
- [10]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 李成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