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甜菜苗移栽技术

日本甜菜苗移栽技术

一、日本的甜菜育苗移栽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先超,马月虹[1](2022)在《设施内蔬菜机械化育苗移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上升的同时,对于蔬菜的需要量也在快速增长,同时对高品质无公害蔬菜需求也大量增长[1]。为此,在描述国内设施农业蔬菜的发展现状、育苗技术的同时,阐述了国内外移栽机发展现状及优缺点,并对比国内外移栽机设计特点,联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最后对我国蔬菜移栽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胡双燕,胡敏娟,王佳[2](2021)在《辣椒穴盘苗机械化移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辣椒是我国种植规模较大的蔬菜,辣椒移栽环节的劳动力负担重,人工成本高。为提升我国辣椒移栽效率和减轻辣椒移栽作业负担,需要研制出适合我国生产使用的轻简式全自动穴盘苗移栽机。点明辣椒机械化移栽的三大重要环节,论述国内外辣椒移栽机械的研究现状,介绍移栽机械的主要类型和优缺点,总结国内对辣椒全自动移栽机械中取苗部件及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制约国内半自动、全自动辣椒移栽机发展的原因。未来移栽机械的发展加强机理性的研究,掌握作用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力学特性,同时做好农机与农艺的配套结合,研发出更多可靠性强、移栽效率高的机械。

姚思博[3](2021)在《穴盘苗振动松脱机理及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使得蔬菜种植成本也随之增长,但对蔬菜需求量仍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需要一个合理的方案来保障蔬菜的稳定供给。蔬菜种植作为农业蔬菜生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考虑到机械化育苗移栽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实现机械化蔬菜育苗种植是未来农业种植的必然发展趋势。但迄今为止,低效、耗时、费力的不规范传统手工移植作业仍然是我国蔬菜种植的主要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适合于中国农业国情的机械化蔬菜育苗种植技术及装备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育苗过程中,苗的自然生长使其根系、基质与穴盘紧密粘结,机械装置取苗时,执行机构难免对苗体造成伤害、对已定形的含根基质构形产生破坏,致使缓苗期延长、成活率降低、产量下降,更为困难的是与基质分离的裸苗难以保质保量下种,从而导致蔬菜的全自动机械化种植无法实施。为确保蔬菜种植绿色生态、环境友好、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确保机械化自动取投苗能够顺利实施,研究含根基质与穴盘间的振动松脱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含根基质与穴盘间振动松脱机理的研究:首先,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对相关理论及装置进行综述;其次,提出了一种含根基质与穴盘间的新型振动松脱理论,并设计出手动穴盘苗振动松脱装置。根据穴盘苗的松脱要求,建立了整个系统在冲击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学模型,研究了穴盘苗的振动松脱机理,利用冲击激励,使夹持含苗穴盘机架产生所需振动,实现含根基质与穴盘间的振动松脱;再次,通过ADAMS仿真出冲击激励系统和常闭式夹紧装置中各部分的运动和力学变化曲线,明确两个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性能;然后,应用ANSYS进行振动松脱装置机架的模态、谐响应及瞬态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得出,机架前二十阶固有频率值,以及前六阶模态振型;通过谐响应分析得出,当振动频率为390Hz、在Z方向时,机架的位移最大,并通过计算得出在该固有频率下机架的动刚度;通过瞬态分析得出,机架在前0.5s时的变形云图及应力云图;最后,利用ANSYS Explicit Dynamics进行冲击过程的仿真分析。通过对不同冲击头形状、材料及不同机架材料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出圆头冲击头、冲击头和机架的材料分别为Q235和08F时为较优选择,且最大变形量、最大应变值和最大应力值最小,分别为0.8894mm、1.9089×10-3和357.24MPa。

李硕[4](2021)在《活动式育苗盘与配套取苗机构的设计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满足人民生存需求和食品安全以及保持国民经济及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的农业种植模式中,相对于传统播种,育苗移栽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品质量,提升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缩短农作物的成熟期,进而实现增产增收。本文针对当下全自动移栽机的取苗机构在取苗时容易对秧苗钵土及根部造成伤害等方面的问题,从育苗盘入手进行考量,设计了可拆分活动式育苗盘,并为该育苗盘设计了相应的取苗机构。设计的取苗机构可以有序地对育苗盘进行拆分并将秧苗推入储苗杯进行移栽。该种取苗方式避免了取苗爪探入苗钵后对钵土及秧苗根部造成伤害。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现有全自动移栽机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当下全自动移栽机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2)对土壤与材料的黏附与摩擦性能进行了探究,针对黏附与摩擦的影响因素选择了尽可能合理的育苗盘制作材料。进行了育苗盘的设计与制作,并提出两种分离方法:扭转和逐步拆分,通过试验探究,最后决定采用逐步拆分活动式育苗盘作为秧苗与育苗盘的分离方法。(3)运用Solidworks,结合当下移栽机的结构及功能,针对本文设计的育苗盘设计了相应的取苗机构,并通过ADAMS运动学仿真,验证了取苗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即能够顺利实现育苗盘的拆分和向前推送,且二者之间能够有序配合。对拆盘系统的凸轮机构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力的突变及冲击等问题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将拆盘导杆的弧形滑槽改进为直线形滑槽。(4)基于ANSYS对取苗机构的齿轮齿条接触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经验证其冲击及变形满足设计要求。模拟实际田间工况环境对取苗机构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分析机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和应变,验证机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满足安全要求。最后对机架进行模态分析,验证其固有频率可以避免与动力源、路面等激励的共振。

刘娜,李晓威,张文彬,卢秉福,刘晓雪[5](2021)在《内蒙古甜菜生产机械化调查分析》文中提出内蒙古甜菜种植面积达到14万hm2左右,年生产食糖70多万t,已成为我国甜菜糖最大产区。甜菜种植比较费工时,为了保障甜菜的比较优势,甜菜机械化水平急需快速提高,以达到或接近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调查发现,目前内蒙古甜菜种植户平均每户有劳动力2.45人,平均年龄42.63岁,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甜菜种植户平均每户拥有拖拉机2.23台,拥有配套农具3.056台,拥有甜菜收获机0.839台,大功率拖拉机较少,配套农具不足,拥有甜菜收获机的种植户较少,占53.23%;甜菜生产机械化平均水平达到了88.59%,落后于玉米,高于马铃薯和向日葵;甜菜生产机械化的主要环节耕整地作业、播种作业、中耕植保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高,达82.94%~98.05%,育苗移栽和灌溉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为63.41%和77.77%;内蒙古甜菜种植代耕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甜菜收获环节代耕的最多,完全依靠自家农机具和完全依靠代耕来完成机械化作业的甜菜种植户数量较少;甜菜收获机械化水平进步较快,但仍不能满足甜菜生产的需要。大力发展甜菜生产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甜菜比较效益,是实现甜菜制糖产业稳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凯[6](2021)在《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文中指出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其根及根茎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为临床最常用中药之一。丹参繁殖方式较多,常用的有芦头繁殖、根段繁殖和种子繁殖,尤以种子繁殖后育苗移栽所得丹参药材质量较佳,而随着市场对丹参药材质量和产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育苗方式中土地利用率低、难以管理、育苗周期长、季节性强、种苗均一性差、种植的药材质量波动较大等缺点,已经严重制约了其种苗产业化发展,而工厂化育苗能够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生产丹参种苗,并且有利于形成产业化。本研究针对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及其培育而成的穴盘苗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基础研究:(1)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2)丹参穴盘苗不同栽种季节生长特性及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3)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比较研究;(4)丹参穴盘苗种植方式的筛选优化研究,从而为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主要通过研究丹参工厂化育苗方式、工厂化育苗营养液与基质的选择以及不同规格穴盘苗的质量评价,初步建立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工厂化育苗方式研究结果显示,黑色穴盘育苗、白色泡沫穴盘漂浮育苗方式所得幼苗植株根系明显较传统种苗发达,且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综合效果较优,可作为企业进行丹参工厂化育苗的方式。工厂化育苗营养液与基质研究综合得分正交结果显示,最优营养液水平组合为 KNO3 810 mg/L:CaC12 295 mg/L:NH4H2PO4 208 mg/L:MgSO4·7H2O 493 mg/L,最优基质水平组合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为9:3:1。不同规格穴盘苗的质量研究结果显示,规格一穴盘苗(株高≥5.88 cm,叶宽≥1.95 cm,叶片数≥8片)种植的丹参种苗存活率、产量、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含量综合效果最佳,生产中应尽量调整育苗条件,使其生产出达到规格一标准的丹参穴盘苗。(2)丹参穴盘苗不同栽种季节生长特性及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主要通过动态取样方式研究了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的生长特性以及地上部分与根部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的积累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地上部分旺盛生长阶段均为5.10~9.20日,根部旺盛生长阶段均为8.15~9.20日;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地上部分药效成分中,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较高积累阶段均为7.10~11.5日;丹参根部药效成分中,迷迭香酸含量较高积累阶段均为7.10~9.20日,丹酚酸B含量较高积累阶段均为7.10~11.5日,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均于6.14~8.15日以及11.5日左右积累较高,在4.19~11.5日从整体药效成分综合评价来看,丹参穴盘苗秋栽后根部药效成分积累高于春栽,药效成分综合得分较高的时间段均为6.14~9.20日以及11.5日左右。因此,考虑到产量因素,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可在当年或次年10月底至11月初采收丹参药材,并以穴盘苗秋栽采收的丹参药材效益最佳。(3)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比较研究 主要研究了穴盘苗在两个移栽季节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在根系形态、农艺性状、产量以及不同部位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含量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穴盘苗秋栽种植的丹参药材较传统种苗根条数和产量明显增加,且在相同部位(芦头、根部、须根)药效成分含量综合排名中也均明显优于传统种苗。而在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各自不同部位药效成分含量综合排名中,穴盘苗春栽种植的丹参药材与传统种苗均为芦头>根部>须根,穴盘苗秋栽种植的丹参药材则为芦头>须根>根部。(4)丹参穴盘苗种植方式的筛选优化研究 主要通过大田区组设计,研究了穴盘苗平作、垄作及其不同密度、垄作覆膜与否以及不同时间刈割部分茎叶对丹参药材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平作还是垄作,基本均随着密度的降低,丹参药材的单根干重均呈上升趋势,而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上升趋势;从药效成分综合评价上来看,穴盘苗在高、中密度下定植,垄作具有一定优势,在低密度下定植则平作具有一定优势。综合考虑产量和质量因素,丹参穴盘苗选用平作方式定植时,密度为14.8株·m-2较为合适,选择垄作方式定植时密度为22.2株·m-2较为合适。穴盘苗垄作覆膜的丹参药材亩产干品较不覆膜处理仅增产14.06%,但药效成分却显着低于垄作不覆膜处理,其中药典规定的丹酚酸B含量垄作覆膜处理比不覆膜处理降低了 9.84%,丹参酮总量降低了 30.73%,因此,春季穴盘苗垄作定植宜采用不覆膜方式。9.16日刈割部分茎叶的丹参药材产量变化不大,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一定程度下降,但药效成分含量增加,因此,可在9月中旬对丹参部分茎叶(距地面10 cm以上部分)进行一次刈割,增获优质丹参茎叶资源的同时,保障丹参药材资源。

冉强林[7](2021)在《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设计》文中指出蔬菜移栽作业是西南丘陵山地蔬菜种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半自动化蔬菜移栽机在取送苗作业中靠人力进行,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开发自主研制的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提高丘陵山地蔬菜种植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在对国内外蔬菜移栽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及实际调研基础上,考虑西南地区蔬菜移栽作业流程及农艺要求、蔬菜移栽机丘陵山地环境的适应性、送取植苗过程的机械化实现、整机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基于无线智能终端设备控制的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动力、转向及行驶系统的参数化设计及三维实体建模。在进行动力计算基础上,借助三维设计工具Solidworks,对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动力传输与转向控制系统进行了参数化改进设计与三维实体建模,其中动力传输系统中主要对离合器控制系统、变速器操纵机构进行了适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改进设计及三维实体建模。为了提高蔬菜移栽机在西南丘陵山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参数化设计了三角橡胶履带总成结构,并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解决了蔬菜移栽机在湿滑、多土块、大坡度丘陵山地路面行驶与作业的难题。2、蔬菜移栽机送取植苗机构适应自动化控制的参数化设计及三维实体建模。在反复研究蔬菜移栽机送取植苗过程及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电控自动化送取苗的方式代替人工取投苗环节,参数化设计了送苗与取苗机构,经过计算和校验,送苗机构实现了育苗穴盘横向、纵向移动以及定位的自动化控制,能够精准地将育成苗移动到取苗指定位置。取苗机构采用齿轮组驱动取苗舌从三面同时插入育苗穴盘穴孔实现取苗,结构简单,取苗过程容易控制,保证了取苗过程的稳定性。此外,还对植苗机构的驱动方式进行了参数化改进,采用异型齿和驱动横梁结构对鸭嘴机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在校验送取植苗机构相关结构的基础上,使用Solid Wokks三维建模软件对送取植苗机构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3、基于ADAMS的蔬菜移栽机取植苗机构运动学仿真与基于ANSYS的机架及育苗穴盘孔结构强度静力学分析。采用ADAMS软件对取植苗机构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运动学数值模拟仿真,通过对驱动齿轮角动量、角速度、角加速度等运动学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取苗机构设计的正确性。通过对植苗机构植苗横梁在Y轴方向位置曲线,以及植苗驱动辊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曲线变化规律,验证了植苗机构设计正确性。为进一步的田间试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用ANSYS软件对机身及育苗穴盘孔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机架的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机架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在各机构的应力作用下,无明显变形;育苗穴盘孔的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穴盘孔的强度满足取苗舌片的取苗要求,在取苗过程中,穴盘孔会发生弹性变形,有助于蔬菜成苗在取苗过程中的分离。验证了蔬菜移栽机机架和育苗穴盘孔在丘陵山地环境下的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以STM32F767IGT6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主控电路及功能接口,搭建了CAN总线电路、九轴传感器电路、ATK接口等电路,实现了图像数据采集、WIFI、GPS等功能模块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软件上采用对实时操作系统Free RTOS进行剪裁的方法,以任务调度的方式,基于状态估计算法、PID控制算法,实现了各功能模块间的协作控制。为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设计思路和参考依据。

龙荣华,赖庆辉,陆琳,汪骞,高婷,钟秋月,高玉蓉,秦荣,沙毓沧[8](2021)在《云南高原山区蔬菜机械移栽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是立体气候,其土壤类型以及海拔类型多样,对蔬菜种苗机栽移栽提出较高要求,一般的农业机械移栽机很难适应。为了有利于不同类型蔬菜苗的移栽,提高蔬菜苗移栽效果,减少对种苗的移栽损伤、漏苗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产值,笔者提出了农艺技术与机械进行融合,根据云南独特的气候、土壤、海拔对农艺技术等进行适当改进,机械移栽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薛向磊[9](2020)在《取栽一体式棉花钵苗移栽机关键部件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的30%—50%来自于最佳栽培技术,其中棉花钵苗移栽技术是有效的增产方式之一,其优点包括:(1)与直播相比省种50%以上,减少种植投入的同时提升单产10%-20%;(2)节省土地资源,便于实现水肥管控自动化以减少棉苗病虫害的产生;(3)便于选育壮苗以提升棉花品级,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钵苗移栽机械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田,但旱田钵苗移栽技术发展缓慢,全自动移栽的推广远远落后于水田机型;国外针对全自动旱田钵苗移栽机型的研发起步较早并取得了一系列显着成果:欧美等国采用机电液控制多套装置串联完成取苗、输送、开穴和栽植等动作,整机结构复杂且较难维护;日本研制了顶出式钵苗移栽机,但需要配置特制硬质秧盘。上述机型均因为综合成本过高,未能在我国推广。国内对于钵苗移栽机械的研究起步较晚,市场上多为半自动机型,限制了我国钵苗移栽农艺大面积推广,国内亟需展开针对高效轻简化全自动钵苗移栽机的研制。送苗装置与取苗栽植机构作为全自动移栽机的两大核心部件,前者将钵苗精准有序的送至取苗位置供取苗栽植机构连续取苗,取苗栽植机构经过取苗、输送、开穴、栽植等动作完成钵苗移栽,二者的配合效果直接影响移栽机作业性能,是实现全自动钵苗移栽的关键一环。为此,针对送苗装置与取苗栽植机构展开设计研究是解决我国旱田钵苗移栽机械化难题的关键步骤,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以棉花钵苗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取栽一体式钵苗移栽机构(专利号:201811064900.7),用一套回转机构驱动取苗机构与鸭嘴栽植器,完成取苗、送苗、接苗和植苗等动作。此外,为实现送苗过程全自动,本文配合取栽一体式钵苗移栽机构设计了一种棘轮连杆式钵苗移栽机纵向送苗机构,运用“机构分析-运动学建模-编程优化-试验分析”的设计方法对纵向送苗机构展开优化,并结合课题组提出的变速移箱方案完成送苗装置的设计。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农艺要求利用植物工厂培育棉花钵苗,对适龄棉苗特性进行研究,分别选取20d-40d的棉花壮苗进行夹断试验,结果表明:苗龄35d的棉苗茎秆最小抗拉力为44.550N,最大拔苗力为7.213N,结合前人研究结论,证明棉花钵苗可用于夹苗移栽。(2)基于回转式移栽机构运动机理与鸭嘴栽植器的栽植要求,提出“8”字形取苗、送苗与“γ”形接苗、植苗的移栽轨迹,由取苗非圆轮系控制取苗机构,栽植非圆轮系控制鸭嘴栽植器二者共用同一齿轮箱各自形成设计要求的轨迹与姿态,完成钵苗移栽所需的取苗、输送、开穴和栽植等动作需要。(3)建立取栽一体式钵苗移栽机构数学解析模型,得出取苗尖点和鸭嘴栽植器尖点作业过程的运动学模型,为开展取栽一体式棉花钵苗移栽机构的优化设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4)根据移栽机构运动学理论模型与棉苗移栽作业要求,提出了16个优化目标并将其数字化,开发了“取栽一体式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软件”。将上述目标要求嵌入该软件,通过人机交互优化,操作人员可实时观察动态优化结果,反馈最终调节参数,大幅度降低优化难度,可以快速而精准地求解出移栽机构的轨迹和姿态。此外,所述所有目标值均为可调,使用者可根据具体设计要求修改,以适用于不同作物的移栽要求。该软件已获得软件着作登记(登记号:2018SR983784)。(5)通过软件优化得出一组取栽一体式钵苗移栽机构的结构参数,以此分析栽植器绝对运动轨迹与绝对转角:入土与出土过程栽植器保持近似与垄面线垂直,满足移栽直立度要求;建立移栽机构三维模型并进行虚拟仿真检验其绝对轨迹。(6)根据棘轮连杆式纵向送苗机构工作原理与农艺要求,建立运动学模型并将设计要求数值化,开发“纵向送苗机构优化设计软件”(登记号:2018SR473452)得出机构参数值及棘轮结构参数范围;运用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棘轮驱动面高度x1、棘轮定位面高度x2、取苗机构转速x3为试验因素,以送苗成功率y为评价指标。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标记送苗转角,以此判定送苗成功率,实施参数优化试验,根据纵向送苗机构优化结果,进行纵向送苗验证试验:当x1=2.3mm,x2=3.5mm,x3=100r/min时,送苗成功率为99.17%,验证了送苗成功率回归模型的可靠性,结果满足设计要求。(7)完成取栽一体式钵苗移栽机构物理样机装配,运用高速摄影验证取栽一体式钵苗移栽机构轨迹和姿态,建立取栽一体式棉花钵苗移栽机构台架试验系统,该系统装配送苗装置与取栽一体式钵苗移栽机构,由电机驱动并配备可移动条形土槽。培育棉花钵苗,运用高速摄影标记投苗与接苗过程棉苗运动轨迹,验证了投苗与接苗动作的准确性;进行取苗与栽植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成功率为94.32%,栽植合格率96.67%,栽植优良率为63.48%。

郭畅[10](2020)在《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茄子生产与消费大国,近年来仍以增加茄子种植面积的方式增加茄子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茄子主要应用育苗移栽技术种植,实现茄子钵苗机械化移栽是茄子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栽植机构作为半、全自动钵苗移栽机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载苗和成穴移栽。国内很多学者主要对栽植机构进行针对性研究,但栽植机构成穴效果、配合覆土镇压机构后对钵苗立苗率的综合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移栽过程中成穴穴口宽度大、穴孔内回土量小及直立度较好的钵苗经覆土镇压后导致倾斜或倒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并通过查阅文献、茄子钵苗物理特性分析、栽植机构设计、EDEM成穴对比模拟试验、MATLAB优化分析、虚拟样机仿真试验、物理样机综合试验等方法对栽植机构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采用温室育苗法培育72穴盘茄子钵苗,在茄子钵苗生长至55d左右时对其株高、叶冠宽度、质量等物理参数进行测量,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得茄子钵苗平均株高为153mm、平均叶冠宽度为82mm、平均钵苗质量为49.2g;探究茄子钵苗移栽农艺要求,为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2)提出了一种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并对栽植机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阐述。根据零速投苗理论及栽植机构工作原理,分析了各机构间参数关系,确定了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基本参数。(3)完成了栽植机构栽植手选型,阐述了栽植手结构、工作原理及成穴移栽过程。根据茄子钵苗物理特性及移栽农艺要求,确定了栽植手主要结构参数。运用EDEM离散元软件对两瓣式鸭嘴成穴器和四瓣式鸭嘴成穴器工作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四瓣式鸭嘴成穴器在回土深度和穴口宽度上均明显优于两瓣式鸭嘴成穴器。(4)完成了栽植机构行星轮系传动机构设计,并对结构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行星轮Ⅱ齿数与太阳轮齿数相等时,可保证栽植手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预设栽植姿态。建立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栽植点(鸭嘴底点)运动轨迹方程,确定了影响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栽植点运动轨迹的主要参数,基于MATLAB软件探究了主要参数对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栽植点运动轨迹的影响规律,得出栽植频率为55株/min,拖拉机作业速度为0.99km/h,栽植株距为0.3m时,栽植机构栽植点运动轨迹为“Y”型理想运动轨迹。(5)基于Soildworks2016软件建立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三维模型,并完成栽植机构碰撞与干涉检查。通过ADMAS2013软件对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进行虚拟仿真试验,验证了MATLAB优化分析的正确性。采用3D打印与机械加工方法完成物理样机制备并进行综合试验,验证了EDEM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并得出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在栽植频率为55株/min,拖拉机作业速度为0.99km/h,栽植株距为0.3m,鸭嘴入土倾角为90°时,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立苗率为95.14%,理想立苗率为51.85%,栽植深度合格率为94.34%,株距变异系数为7.17%,均符合国家机械行业标准。其他工作参数不变,仅调整鸭嘴入土倾角为82°进行试验,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立苗率提高至96.53%,理想立苗率高达80.32%,栽植深度合格率提高至96.30%,株距变异系数为7.19%,与调整前相比栽植性能有了显着提高,其中理想立苗率提高了55%。

二、日本的甜菜育苗移栽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的甜菜育苗移栽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设施内蔬菜机械化育苗移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 育苗现状
3 国内外移栽机现状
    3.1 国外移栽机现状
        3.1.1 欧美国家自动移栽机
        3.1.2 日本自动移栽机
    3.2 国内移栽机现状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4.2 发展建议
5 展望

(2)辣椒穴盘苗机械化移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机械化移栽关键环节
    1.1 育苗环节
    1.2 取苗环节
    1.3 栽植环节
2 国内外辣椒机械化移栽装备发展现状
    2.1 半自动移栽机
        2.1.1 吊杯式移栽机
        2.1.2 链夹式移栽机
        2.1.3 挠性圆盘式移栽机
        2.1.4 导苗管式移栽机
        2.1.5 输送带式移栽机
    2.2 全自动移栽机
        2.2.1 国外全自动移栽机
        1) 整排钵苗扎取基质式。
        2) 单株钵苗夹取钵体式。
        3) 整排钵苗底端顶出+夹取钵体式。
        2.2.2 国内全自动移栽机
        1) 露地全自动移栽机。
        2) 覆膜全自动移栽机。
        3) 设施全自动移栽机。
3 关键部件及相关理论研究
    3.1 取苗机构
    3.2 取苗相关的物理机械特性研究
4 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4.1 存在问题
    4.2 发展建议

(3)穴盘苗振动松脱机理及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蔬菜移栽机仍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进展方向
        1.3.1 蔬菜移栽机仍需解决的问题
        1.3.2 蔬菜移栽机未来进展方向
    1.4 穴盘苗振动松脱机理研究的目的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规划
        1.5.1 主要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穴盘苗振动松脱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手动穴盘苗振动松脱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
        2.2.1 振动松脱系统
        2.2.2 冲击激励系统
    2.3 冲击激励系统研究
        2.3.1 冲击激励系统理论分析
        2.3.2 冲击激励系统参数
    2.4 振动松脱系统研究
        2.4.1 振动松脱系统理论模型
        2.4.2 振动松脱系统动态分析
        2.4.3 振动松脱系统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穴盘苗振动松脱装置的虚拟动态仿真
    3.1 引言
    3.2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
        3.2.1 多刚体系统建模理论及求解
        3.2.2 多刚体系统运动学方程
        3.2.3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
    3.3 ADAMS理论基础
        3.3.1 ADAMS运动学基础
        3.3.2 ADAMS动力学基础
    3.4 振动松脱装置的动力学分析
        3.4.1 建立振动松脱装置的虚拟样机模型
        3.4.2 冲击激励系统的运动仿真及分析
        3.4.3 常闭夹紧装置的运动仿真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穴盘苗振动松脱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4.1 引言
    4.2 有限元法
        4.2.1 有限元法简述
        4.2.2 有限元法求解过程
        4.2.3 有限元法的优缺点
    4.3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
        4.3.1 有限元法基本方程
        4.3.2 低阶四面体单元
        4.3.3 高阶四面体单元
    4.4 振动松脱系统机架的模态分析
        4.4.1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4.4.2 机架的模态分析
    4.5 振动松脱系统机架的谐响应分析
        4.5.1 谐响应分析的理论基础
        4.5.2 机架的谐响应分析
    4.6 振动松脱系统机架的瞬态分析
        4.6.1 瞬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4.6.2 机架的瞬态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冲击器冲击机架过程仿真研究
    5.1 引言
    5.2 显式动力学简述
    5.3 冲击器冲击机架有限元建模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5.4.1 冲击头形状分析
        5.4.2 冲击头材料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存在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4)活动式育苗盘与配套取苗机构的设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移栽机取苗机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移栽机取苗机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移栽机取苗机构研究现状
        1.2.3 问题分析
        1.2.4 移栽机的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黏附摩擦研究及育苗盘材料选取
    2.1 粘附与摩擦的概念
    2.2 土壤的粘附机理
    2.3 粘附及摩擦的实质
        2.3.1 土壤和材料的性质
        2.3.2 土壤的粘附力
        2.3.3 土壤的摩擦力
    2.4 土壤对材料粘附及摩擦的影响因素
        2.4.1 土壤含水量与粘附和摩擦的关系
        2.4.2 粘附和摩擦与正压力及加压时间的关系
        2.4.3 粘附和摩擦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2.4.4 材料性能及光洁度对土壤摩擦与黏附的影响
    2.5 钵苗盘材料的选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育苗盘的设计及脱苗研究
    3.1 育苗盘的设计与加工制作
        3.1.1 育苗盘的设计
        3.1.2 活动式育苗盘的加工
    3.2 玉米秧苗的育制
        3.2.1 育苗准备材料
        3.2.2 苗期管理
    3.3 钵苗分离方案的研究
        3.3.1 研究意义
        3.3.2 试验流程
        3.3.3 玉米秧苗高度的测量
        3.3.4 育苗盘与钵土的分离情况
        3.3.5 钵土损失情况
        3.3.6 钵土含水率测定
        3.3.7 分离方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取苗机构的设计与三维模型的建立
    4.1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主流软件
        4.1.1 计算机辅助设计
        4.1.2 主流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4.2 移栽机取苗机构的设计
        4.2.1 取苗机构的设计思路
        4.2.2 取苗机构的功能要求
        4.2.3 移栽机取苗机构的整体设计方案
    4.3 取苗机构的虚拟样机设计
        4.3.1 取苗机构的组成
        4.3.2 取苗机构工作原理
        4.3.3 部件功能详细介绍
    4.4 取苗机构关键部件的设计
        4.4.1 槽轮机构的设计
        4.4.2 齿轮齿条传动的设计
        4.4.3 拆盘系统的设计
    4.5 装配及干涉检查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取苗机构关键部件的运动学及力学分析
    5.1 取苗机构关键部件的运动学分析
        5.1.1 多体系统运动学介绍
        5.1.2 取苗机构关键部件的运动仿真
    5.2 基于ADAMS对拆盘系统的优化
        5.2.1 ADAMS软件介绍设置
        5.2.2 Solidworks三维模型导入ADAMS
        5.2.3 仿真环境的建立
        5.2.4 拆盘系统的受力分析
        5.2.5 拆盘系统的优化
    5.3 有限元分析概述
        5.3.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路
        5.3.2 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
        5.3.3 ANSYS Workbench软件介绍
    5.4 基于ANSYS Workbench对齿轮齿条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5.4.1 瞬态动力学理论介绍
        5.4.2 齿轮齿条载荷及材料属性
        5.4.3 评价准则
        5.4.4 网格划分及约束添加
        5.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5.5 基于ANSYS Workbench对取苗机构机架的静力学分析
        5.5.1 机架强度评价准则
        5.5.2 机架载荷及材料属性
        5.5.3 机架网格划分及约束添加
        5.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5.6 基于ANSYS Workbench对取苗机构机架的模态分析
        5.6.1 机架模态分析的评价标准
        5.6.2 机架的模态计算
        5.6.3 机架的模态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内蒙古甜菜生产机械化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甜菜种植户基本情况
    1.1 甜菜种植户人口及劳动力
    1.2 甜菜种植户拥有农机具的数量
2 甜菜与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比较
3 甜菜生产机械化水平
4 甜菜生产机械化作业模式
5 结论与建议

(6)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丹参研究现状
    第三节 种植方式对作物的影响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第一节 丹参种子质量检验
    第二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方式研究
    第三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营养液筛选优化研究
    第四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基质筛选优化研究
    第五节 丹参不同规格穴盘苗的评价研究
    第六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丹参穴盘苗不同栽种季节生长特性及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第一节 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的生长特性研究
    第二节 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地上部分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第三节 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根部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比较研究
    第一节 根系形态、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研究
    第二节 各部位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丹参穴盘苗种植方式的筛选优化研究
    第一节 穴盘苗平作、垄作及其不同密度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二节 穴盘苗垄作覆膜与否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穴盘苗移栽后不同时间刈割部分茎叶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2 总体设计方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动力、行驶及转向系统设计
    2.1 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动力计算
    2.2 行驶系统的参数化设计与建模
        2.2.1 前桥减震机构的参数化设计与建模
        2.2.2 三角橡胶履带总成的参数化设计与建模
        2.2.3 转向轮的参数化设计与建模
    2.3 动力传输及转向系统电控化改进设计
        2.3.1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电控化改进
        2.3.2 五挡变速器操操纵机构的电控化改进
        2.3.3 转向系统操纵机构的电控化改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送、取、植苗机构参数化设计及三维实体建模
    3.1 丘陵山地蔬菜移栽农艺特点及要求
    3.2 育苗穴盘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3 送苗机构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3.1 送苗支架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3.2 送苗盒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3.3 送苗盒横向辊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3.4 育苗穴盘纵向运动机构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3.5 送苗机构驱动电机的选用与建模
    3.4 取苗机构总成设计及建模
        3.4.1 取苗驱动辊和电机的选用及建模
        3.4.2 取苗器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4.3 取苗器齿轮组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5 植苗机构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5.1 苗杯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5.2 鸭嘴机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5.3 植苗横梁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5.4 植苗驱动辊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5.5 植苗驱动齿轮的参数化设计及建模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机架静力学分析及取植苗机构运动学仿真
    4.1 基于ADAMS的取、植苗机构虚拟样机创建
    4.2 加载物理属性及约束
    4.3 添加驱动与载荷
        4.3.1 取苗机构驱动与接触加载
        4.3.2 植苗机构驱动与接触加载
    4.4 模型校验与结果分析
        4.4.1 取苗机构样机试验结果分析
        4.4.2 植苗机构样机试验结果分析
    4.5 机架与育苗穴盘孔结构强度静力学分析
        4.5.1 机架的设计与三维建模
        4.5.2 机架的静力学分析
        4.5.3 育苗穴盘孔的静力学分析
    4.6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控制系统设计
    5.1 关键电路模块设计
        5.1.1 CAN BUS和 USB接口
        5.1.2 九轴传感器模块
        5.1.3 图象数据采集模块
        5.1.4 ATK模块接口
    5.2 状态估计
    5.3 PID控制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云南高原山区蔬菜机械移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蔬菜移栽机械研究进展
    1.1 国内外蔬菜移栽机械概况
    1.2 蔬菜苗机械化移栽的发展前景
    1.3 我国移栽机械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种植机械
    2.1 基本结构
    2.2 基本参数
    2.3 结构改进
        2.3.1 取苗机构。
        (1)非匀速间歇齿轮传动。
        (2)椭圆—非圆齿轮行星系取苗机构进行取苗。
        (3)凸轮机构推动取苗针的方式进行取苗。
        2.3.2 移植器。
        (1)鸭嘴式栽植器。
        (2)齿轮开合机构。
        2.3.3 移植机构。
3 一种高原山区蔬菜移栽方法
    3.1 工艺流程
    3.2 实施步骤
        3.2.1 整地碎土。
        3.2.2 起垄。
        3.2.3 行株距。
        3.2.4 运苗和取苗。
        3.2.5 移栽。
4 结论

(9)取栽一体式棉花钵苗移栽机关键部件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半自动移栽机发展现状
        1.2.2 国外全自动移栽机研究现状
        1.2.3 国内发展现状
    1.3 问题分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棉花钵苗育苗方法及物理特性研究
    2.1 棉花钵苗育苗技术
    2.2 棉花钵苗的几何特性
        2.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2 试验结果
    2.3 棉花钵苗取苗力试验
        2.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棉花钵苗拉断力试验
        2.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2.4.2 试验原理和方法
        2.4.3 试验结果
    2.5 棉花钵苗耐压性说明
    2.6 本章小结
3 移栽机构的机理分析
    3.1 移栽机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1.1 夹苗方案的选定与取苗机构的工作原理
        3.1.2 植苗方案的选定与栽植机构的工作原理
        3.1.3 移栽机构的工作原理
    3.2 移栽机构的设计要求与轨迹说明
    3.3 取栽一体式钵苗移栽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移栽机构的优化设计
    4.1 优化算法介绍
    4.2 移栽机构的目标数字化说明
    4.3 移栽机构优化软件开发
        4.3.1 优化设计软件的功能介绍
        4.3.2 优化结果
    4.4 优化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送苗装置的优化设计
    5.1 送苗装置的工作流程
    5.2 横向送苗机构的特点与工作原理
    5.3 纵向送苗机构的优化设计
        5.3.1 设计要求与工作原理
        5.3.2 纵向送苗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5.3.3 纵向送苗机构软件优化
        5.3.4 棘轮的优化设计
    5.4 纵向送苗机构的试验
        5.4.1 试验因素
        5.4.2 评价指标与试验方法
        5.4.3 试验结果分析
        5.4.4 性能验证试验
    5.5 本章小结
6 试验研究
    6.1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6.2 移栽机构虚拟装配
    6.3 虚拟样机的仿真试验
        6.3.1 相对运动仿真
        6.3.2 绝对运动仿真
        6.3.3 仿真试验误差分析
    6.4 移栽机构轨迹姿态验证
    6.5 整机台架试验
        6.5.1 投苗与接苗过程验证
        6.5.2 取苗与栽植试验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茄子钵苗物理特性与农艺要求
    2.1 茄子钵苗培育
    2.2 茄子钵苗物理特性研究
    2.3 茄子钵苗移栽农艺要求
    2.4 本章小结
3 栽植机构设计理论及结构原理
    3.1 栽植机构设计理论
        3.1.1 零速投苗原理
        3.1.2 基本参数间关系
        3.1.3 基本参数确定
    3.2 栽植机构结构及工作原理
        3.2.1 栽植机构结构
        3.2.2 栽植机构工作原理
    3.3 本章小结
4 栽植手设计
    4.1 栽植手选型
    4.2 栽植手总体结构设计
    4.3 栽植手工作原理
    4.4 栽植手结构参数确定
        4.4.1 主要结构参数
        4.4.2 凸轮的设计
    4.5 EDEM 鸭嘴成穴模拟对比试验
        4.5.1 离散元方法基本原理
        4.5.2 基于EDEM离散元模型创建
        4.5.3 鸭嘴成穴仿真试验
    4.6 本章小结
5 传动机构设计
    5.1 传动机构选型
    5.2 行星轮系基本理论
        5.2.1 行星轮系
        5.2.2 行星轮系传动比
    5.3 栽植机构行星轮系设计
        5.3.1 栽植机构行星轮系结构设计
        5.3.2 栽植机构行星轮系传动比
    5.4 栽植机构运动模型分析
    5.5 栽植机构参数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虚拟仿真与物理样机试验
    6.1 三维建模及干涉检查
    6.2 茄子钵苗栽植机构虚拟仿真
        6.2.1 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6.2.2 虚拟样机仿真试验
    6.3 物理样机试验
        6.3.1 试验指标
        6.3.2 试验材料及方案
        6.3.3 试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日本的甜菜育苗移栽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设施内蔬菜机械化育苗移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杨先超,马月虹. 农机化研究, 2022(07)
  • [2]辣椒穴盘苗机械化移栽研究进展[J]. 胡双燕,胡敏娟,王佳.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08)
  • [3]穴盘苗振动松脱机理及装置的研究[D]. 姚思博.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活动式育苗盘与配套取苗机构的设计与优化研究[D]. 李硕.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内蒙古甜菜生产机械化调查分析[J]. 刘娜,李晓威,张文彬,卢秉福,刘晓雪. 中国糖料, 2021(02)
  • [6]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D]. 王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丘陵山地蔬菜移栽机设计[D]. 冉强林. 成都大学, 2021(07)
  • [8]云南高原山区蔬菜机械移栽技术研究[J]. 龙荣华,赖庆辉,陆琳,汪骞,高婷,钟秋月,高玉蓉,秦荣,沙毓沧. 安徽农业科学, 2021(01)
  • [9]取栽一体式棉花钵苗移栽机关键部件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D]. 薛向磊.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10]行星轮式茄子钵苗栽植机构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郭畅.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日本甜菜苗移栽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