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北写给南南的信(论文文献综述)
叶丹丹[1](2021)在《南北朝文人交聘与文学关系研究》文中认为
王献军[2](2021)在《乾隆四十六年钦州瑶人迁徙来琼被遣返案考——兼论明清时期大陆瑶族向海南的迁徙》文中研究说明乾隆四十六年(1781),在海南发生了108名钦州瑶人迁徙来琼后被遣返回原籍一案。关于这一案件,学术界一直未有专文加以仔细研究。本文拟从迁徙来琼的路线与原籍、迁徙来琼的钦州瑶人的支系归属、迁徙来琼的原因与目的、迁徙来琼的方式、随身携带的物品、官府对本案的处理等六个方面对这一案件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考证,并兼论明清时期大陆瑶族向海南的迁徙情况。
刘颜[3](2020)在《辽东五龙金矿田中生代深部岩浆作用与金成矿过程》文中指出华北克拉通是全球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在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减薄/破坏,但其减薄/破坏时限与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辽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部,正处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大规模的减薄/破坏区,发育大量与之相关的岩浆岩;此外,其内分布有众多的超大型、大型金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内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和金资源产地,五龙金矿田即其中的典型代表。五龙金矿田内岩浆深部演化过程与金成矿作用耦合关系不明,制约了区内金矿的矿床成因研究及找矿勘查工作。论文以五龙金矿田内的中生代岩浆岩和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岩/矿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内的中基性脉岩及中酸性岩体开展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全岩/原位Sr-Nd-Pb-Hf同位素示踪,系统探讨了区内各类脉岩及岩体的成因与构造背景,为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的岩石圈减薄/破坏提供佐证;对五龙超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开展了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示踪、硫化物的LA-ICP-MS微区微量元素测试和原位S同位素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剖析了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的来源,探讨了五龙金矿田内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五龙金矿床已探明黄金储量达80 t,达到超大型规模,金的平均品位为5.35 g/t,矿体主要以粗大含金石英脉的形式赋存于早白垩世的闪长(玢)岩脉和晚侏罗世的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中,其走向主要受北北东向、北西向的张扭性断裂控制。矿床中的矿石以石英硫化物脉型为主,主要含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绢云母、方解石和绿泥石等。常见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据野外穿插关系,可以将热液成矿期分为贫硫化物石英阶段、石英-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2)五龙金矿田内发育大量的中基性脉岩群,其与金矿在空间上密切相关。脉岩群按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性质差异可细分为~126 Ma的闪长(玢)岩脉和同期的(约119 Ma)低Ti(Ti O2<1.20 wt.%,Ti/Y<375)和高Ti(Ti O2>1.90 wt.%,Ti/Y>580)辉绿岩脉。闪长(玢)岩脉表现出中硅(56.71~61.13 wt.%)、高钾钙碱性特征,具有低的Ti O2和TFe2O3含量,及较高的Cr和Ni含量;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元素(LILEs,如:Rb、K、Pb和Sr)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Ti和P);具有高放射性的锶同位素(全岩(87Sr/86Sr)i=0.711553~0.714284,斜长石原位(87Sr/86Sr)i=0.71392)、较低的εNd(t)值(-19.9~-14.5)和较老的Nd模式年龄(1.81~2.25 Ga);同时,其内的斜长石斑晶发育反向环带,具有富钠的核部(An=35~48)和富钙的边部(An=48~57)。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闪长(玢)岩脉可能来源于太古代-古元古代下地壳来源的岩浆与岩石圈地幔来源的岩浆之间的混合。低Ti辉绿岩脉属于中-高钾钙碱性岩系列,具有较高的Al2O3和较低的Ti O2含量,及类弧性质的微量元素特征,如富集LILEs(Rb、K、Pb和Sr)、亏损HFSEs(Nb、Ta、Zr、Hf、Ti和P);岩石相对于闪长(玢)岩脉具有较低的(87Sr/86Sr)i比值(全岩和斜长石原位比值分别为0.706331~0.708315和0.70837)和较高的εNd(t)值(-13.6~-5.0),暗示低Ti辉绿岩脉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其变化的Th/Yb和Th/Nb比值与恒定的Sr/Nd和U/Th值进一步指示岩石圈地幔源区之前可能已被俯冲熔体所改造。相比而言,高Ti辉绿岩脉属于高钾钙碱性到钾玄岩系列,具有较高的Ti O2和TFe2O3及较低的Al2O3含量;岩石具有类OIB性质的微量元素特征(如轻微富集Nb和Ta、无HFSEs异常、具有较高的Nb/U比值(42±5)和正的εNd(t)值(+3.1~+4.3)),表明高Ti辉绿岩脉来源于软流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五龙紧密共存的低Ti和高Ti辉绿岩脉岩具有相似的成岩年龄(约119 Ma),暗示着镁铁质岩的地幔源区从岩石圈地幔过渡到了软流圈地幔。结合前人对华北克拉通东部板块内中生代-新生代镁铁质岩的研究,本文认为,在辽东半岛,岩石圈大规模减薄/破坏起始于119 Ma左右,且持续时间较短(约13 Myr)。古太平洋板块快速俯冲和回撤所导致的非稳定地幔流,可能会引发加厚、改造的岩石圈失去其重力稳定性,最终导致华北克拉通的岩石圈拆沉和减薄。(3)针对五龙金矿田内大面积分布的中酸性岩体,年代学结果显示,丹东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161±1 Ma,形成于晚侏罗世;而其它岩体及包体的锆石U-Pb年龄均为126±1 Ma,形成于早白垩世。主微量及Sr-Nd-Pb-Hf同位素示踪表明,三股流和五龙背岩体与前面研究的闪长(玢)岩脉具有极为相似的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组成,暗示它们具有相似的岩浆源区,即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岩石圈地幔来源岩浆的混入。矿田内大面积分布的壳幔混合成因的早白垩世岩体,与辽东半岛同时期的千山A型花岗岩、古道岭I型花岗岩等具有相似的成因及成岩构造背景,表明辽东半岛在早白垩世整体处于一个大规模的伸展构造背景。(4)结合本文及前人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的成果,本文认为五龙金矿的成矿年龄为126~123 Ma。该成矿年龄与前述的闪长(玢)岩脉、三股流岩体/包体和五龙背岩体的成岩年龄具有高度相似性,表明五龙金矿田的成岩与成矿在时间上具有较强的耦合性。(5)流体包裹体和H-O-He-Ar同位素研究表明,五龙金矿床的原生流体包裹体主要为纯CO2包裹体、含CO2水溶液包裹体和水溶液气液两相包裹体,且后两者多具有不同的气液比。测温结果显示,同一成矿阶段,不同类型、不同气液比的流体包裹体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表明发生了流体沸腾与流体不混溶。成矿流体主要为一种中高温、中低盐度的流体,流体体系为H2O-CO2-Na Cl三元体系;随着流体的演化,均一温度和盐度均降低。五龙金矿床的H-O同位素主要位于岩浆水范围内,晚期有向大气降水漂移的趋势,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有少量大气降水的混入;其He-Ar同位素主要位于地壳流体与地幔流体之间,指示来源于两者之间的混合。(6)矿相学及硫化物LA-ICP-MS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五龙金矿床内的硫化物可以分为5个世代的黄铁矿(Py1~Py5)、两个世代的黄铜矿(Ccp1~Ccp2)和一个世代的磁黄铁矿(Po)及闪锌矿(Sp)。其中,石英-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主要由Py1~Py3、Po和Ccp1组成,Py1和Po常共生产出,且微量元素含量极低;Py2与Py3则具有较高的Au(平均值分别为7.10 ppm和1.67 ppm)与As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433 ppm和949 ppm),Py3常作为Py2的多孔状边部产出,Au在Py2中以固溶体金和Au-Ag-Pb-Bi-Te包体形式存在,在Py3中则主要呈固溶体金的形式存在;Ccp1中主要含Ag、Zn、Pb、Bi等微量元素。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要由Py4~Py5、Sb和Ccp2组成,Py4也呈多孔状,具有与Py3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其内金以固溶体金为主,含少量包体金,而Py5以Py4的光滑边部形式存在,具有较高的Au(平均值为6.11 ppm)与As含量(平均值为8423 ppm),其内金以固溶体金和包体金形式产出;Sb与Ccp2中金含量较少,以含Ag、Pb、Bi等微量元素为主。总的来看,各阶段黄铁矿中Au与As具有较强的正相关,As替代黄铁矿晶格中的S导致黄铁矿发生晶格扭曲,促进Au呈固溶体形式进入到黄铁矿晶格中。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表明,五龙金矿成矿流体中的金主要以Au(HS)2–的形式迁移,当运移到浅部脆性断裂中,由于压力骤然释放而引发流体沸腾与流体不混溶,导致金的大量沉淀。不同世代硫化物的原位S同位素研究表明,五龙金矿黄铁矿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1.0~6.3‰,磁黄铁矿为1.0~2.3‰,黄铜矿为1.0~6.0‰,闪锌矿为3.1~4.3‰。其中,石英-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各硫化物的δ34S值较为相似(集中于1.5~2.5‰),显示出岩浆或地幔硫的特征;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Py4、Sp与上阶段硫化物的δ34S值相似,但Py5具有明显升高的δ34S值(平均值4.5‰),Ccp2则具有显着降低的δ34S值(平均1.5‰),这些变化是硫化物之间的同位素分馏和富34S流体混入的结果。这种富34S流体可能来源于深源(幔源)的岩浆,在迁移过程中混染了深部地壳中的富砷沉积岩。结合前人对五龙金矿田内金矿中硫化物及围岩的S-Pb同位素研究,本文认为矿田内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幔混合岩浆,赋矿围岩是古元古界辽河群时,可能有部分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7)五龙金矿田内的金矿床在时空分布、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均与区内的岩浆作用具有密切的成生关系。在时间尺度上,金矿的成矿年龄与区内中酸性岩体及脉岩的年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应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的大规模减薄/破坏;在空间尺度上,矿田内的金矿床(点)均受控于早白垩世北北东向的脆性断裂,围绕三股流岩体呈近环形分布,区内大面积分布的丹东岩体、三股流岩体及各类脉岩是重要的赋矿围岩;在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方面,矿田内金矿的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均主要来源于壳幔混合岩浆,深部隐伏岩浆房内幔源基性岩浆的反复注入和随后的MASH过程为矿田内的金矿提供了绝大部分富金的流体与物质。据此构建了五龙金矿田的岩浆-构造-成矿综合模式,以期为矿田内后续找矿勘查提供理论指导。
简婉[4](2013)在《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文中提出文化认同在当今台湾社会是一个争论不休、难解难分的议题,尤其「去中国化」意识升起,造成了台湾文化场域的巨大震荡,使得原为文化母体的中国竟变成了他者。但台湾文学根植於中国文化,是不争的事实。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於探究一九四九年之後台湾历经两岸政治的突变以及西方思潮的冲击,在社会环境剧烈震荡以及文化场域变迁下,现代诗如何穿越历史波澜与政治暗流,将中国在地理、历史、文化、思想、政治等方面之影响与冲击,带入不同时期各类型的书写,融汇西方文学主义思想以及本土意识,深刻表达出各时代不同的创作精神与风格,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以中国为脉络的书写路线。探讨的时间范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迄八十年代,横跨战前「前行代」及战後「新世代」两代诗人,涵盖现代主义及现实主义两个诗潮。探讨的内容,系以台湾现代诗体现的「中国(情结/意识)」书写为范围,它可以是具体的,例如地理的、政治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包括历史的、文化的、或情感的,综合归纳为四个层面:一是「政治中国」,一个造成两岸分裂、握有实体政权的中国,那是反共复国的目标,政治抗争的对手;一是「离散中国」,一个令人魂牵梦系的乡愁中国,那是先祖埋葬的地方,是亲人等候重逢的家园,那也是民族血缘关系不可分割的乡土故国;一是「古典中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优美的中国,是诗人至死不渝的精神信仰,也是诗人渴望回归的精神原乡;一是「临履中国」,一个出现在眼前的真实中国,解严开放之後,许多有人回到朝思暮想的故园,或探望亲人,或祭拜先祖,也有人回到书本上的历史现场,或文化凭吊,或旅游探索。这些不同层次、不同内涵、的中国情怀(意识)在不同时期的文化场域都有着不同的解读、反思与展现,彼此重叠交错,相互应声和鸣,共构成台湾现代文学中最严整的中国书写内容与辩证美学。
李南[5](2011)在《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近代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3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回顾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后分析比较了避暑地形成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阐明了避暑地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近代避暑地相关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研究视角。其次,将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按时序梳理为大致平行的4条线索展开论述,从而对四避暑地的发展进程形成整体性与比较性的架构。论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广泛搜集、整理、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多次赴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和建筑测绘,多次访问相关部门和个人,全方位获取充足的基础研究资料,取得了相当数量的一手考察资料和建筑测绘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及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比较研究,完成了近代避暑地的综合性研究工作。论文从影响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区位交通条件、西方教会、特定历史人物、人文历史事件等因素出发,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各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共性及个性化影响,其中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形成发展的支撑促进要素;西方教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早期开辟及建筑活动发展的主导性动力;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规划建设的推动性因素;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阶段划分的关键性依据。进而,论文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理清了各发展阶段避暑地建筑活动的主要概况;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主线梳理为前后交叠与交替的“西方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与“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并论述了两条发展主线中后者所具备的差异性特征,即以北戴河、鸡公山为代表的“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和以庐山、莫干山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后置’”。再次,论文阐述了近代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基本状况,提出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的观点;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避暑地近代建材及建筑符号,得出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以及各避暑地间互异的“地方性知识”的结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邰三亲[6](2011)在《唐代河东裴氏与文学》文中研究表明河东裴氏自东汉兴起,至唐代仍为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在政治文化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唐时,河东裴氏流离迁播,其家族结构和形态与之前南北朝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东裴氏各眷支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变化反映了唐代家族在不同时期的迁徙特点。士族本身良好的家族文化传统和唐代的科举制度,使唐代河东裴氏文学人才辈出,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员数量众多,个别成员的文学成就较高,如裴迪、裴度。河东裴氏在政治上的影响大于其文学上的影响,个别成员因为政治上的身份,也对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裴行俭、裴迪。本论文采用文学文化学的方法、“地域—家族”的方法、计量统计等方法,梳理河东裴氏家族嬗变的历史,整理河东裴氏文学创作的相关资料,以个案形式选取河东裴氏部分成员与文坛的交往影响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推进唐代士族与文学的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及目的,回顾了相关研究对象的学术史,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安排。第一章纵向论述了唐前的河东裴氏。东汉末期,河东裴氏定居河东安邑,曹魏时期,河东裴氏一些成员在政治上、文化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西晋时期河东裴氏成为海内望族。永嘉乱后,河东裴氏迁播四方。北魏初期,返回河东的裴氏成员据河东自守,屈于一隅。北魏迁都洛阳后,河东裴氏开始进入中央任职。投奔西魏北周政权的裴氏成员以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全国有政治影响的大士族。第二章从空间角度描述河东裴氏各眷支有唐一代的迁徙及其成员在长安、洛阳的宅第分布情况。河东裴氏向两京的迁徙风潮至盛唐时基本结束。中唐时期,一部分眷支有成员迁往江南,一部分眷支成员则迁往长安、洛阳周围的小城市。晚唐时期,在中小城市已经定居的眷支有向周围城市拓展的迹象。唐代河东裴氏部分成员在两京建有宅第。长安河东裴氏的宅第表现出以下特点:政治性、通达性、临水性、聚居性、精神性。安史之乱之前,洛阳河东裴氏的多数宅第绕城南的伊水而建,表现出强烈的聚居性。第三章整理出唐代河东裴氏从事文学创作的相关资料,并具体分析了各眷支的文学创作。河东裴氏成员的创作文学性较低,文学创作的自觉意识不够强;在文学创作时首先强调文学的现实功用性,然后才追求文学的审美性。河东裴氏没有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其文学创作观具有前期后期的一致性。通过对河东裴氏各眷支文学创作情况的分析,总结了文学、科举、政治三者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论述了裴行俭与“初唐四杰”的相关问题。首先,考证了裴行俭的世系及生平、仕宦;其次,分析了骆宾王的西域之征;最后,论述了裴行俭对四杰的评价,具体考证了裴行俭行状增订的背景、时间,及增订行状中的故事版本变化的深层原因。第五章论述了裴迪的生平及其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成员的交游。裴迪系河东裴氏洗马裴天寿支。裴迪生于开元五年,开元末年秀才擢第,随后通过天宝元年十月儒学博通科考试,并被授以官职。裴迪开元二十五年游历襄州,在张九龄幕结识孟浩然。开元二十七年在蓝田辋川置办别业,结识了王维等诗人。天宝二年后,裴迪赴任离开长安,直至天宝十三年之前,才自洛阳调任长安,与王维再度交游。第六章论述了裴度的世系生平及其文学创作。裴度出身于东眷裴,有着良好的学养传统。具体分析了裴度诗、文、赋三类文体的艺术成就。
杨静静[7](2011)在《茨威格:中国现代精神史的一面镜子 ——以三部传记汉译为线索》文中研究说明奥地利犹太人斯台芬·茨威格在中国大陆近百年的译介接受历程,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阅读史和精神成长史,这集中体现在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中。本文在对这些汉译作品进行梳理和研究后发现,茨威格传记首先被作为国人了解传主的重要参考性资料进入中国,其次被中国学界的译者和读者拿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受特定文化思潮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国人借助体认茨威格传记中的主题和思想来表达自己的精神想往。近百年来茨威格每部重要传记的接受史都被编织进中国思想脉络中来,是观望国人精神变迁史的一扇明亮窗户。由此,在大量的资料整理和细读分析基础之上,本文一方面选取了《罗曼·罗兰》、《巴尔扎克》和《异端的权利》这三个具有典型时代意义和精神特质的文本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试图以点串线,探究这一译介发展史与中国精神史的契合点和争执点。另一方面结合时代背景和思想潮流,根据实例展开论述,旨在发掘茨威格传记作品得以译介、接受并传播百年的深层原因,蠡测中国现代精神史概貌。本文分五部分论述。绪论说明研究缘起和写作动因,概述茨威格传记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其成就和不足。第一章以“罗曼·罗兰热”催生下的《罗曼·罗兰》的译介为发轫,展开论述“五四”学人对时代英雄的深切召唤,茨威格英雄人物传记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第二章指出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马恩文艺理论,在和茨威格精神分析式传记创作的碰撞中取得胜利,以至于《巴尔扎克》沦为“反面教材”,虽然多次再版,却广为“误读”。第三章以新时期《麦哲伦》首译为始,论述人们从《异端的权利》中获取重塑理性精神的力量,茨威格的传记也再次与时代潮流相合。余论简要勾勒茨威格其他传记译介史,说明茨威格传记作品在中国的接受和研究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融合和对抗中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目前,茨威格传记汉译研究比较零散,本文期待运用比较丰富的汉译史料和比较文学的学科方法,来呈现这一研究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特点。文末“茨威格传记作品出版年表和汉译简况一览表”、“中国茨威格传记作品翻译书目一览表”、“中国茨威格传记作品研究资料一览表”这些附录表格,资料翔实,内容明确,比较清晰地展现了本文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和深厚性。
陆胤[8](2011)在《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 ——张之洞学人圈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考论对象,是清季张之洞任督抚时期,在其周边以昔日“清流”士人为核心的学人圈子。随着晚清内轻外重局面的形成,督抚集团依托固有学术传统与行政资源,吸收外来新知识、新经验较有效率,在学风引导、学制厘定、机构建设、舆论控制等方面作用显着。其中的张之洞学人圈,虽未必具备趋新学者的超前意识或专业精神,却善于将外来新经验制度化、常识化、普及化,使其更容易为士林社会及政教体制接纳,开创了近代学术转型在本土语境下的“缓冲模式”。同光之交活跃于京师的“清流”,是张之洞学人圈渊源所在。张氏早年参与都下学人交游,光绪初加入“翰林清流”积极言事,奠定了此后学人圈的学派、政派意识。甲申(1884)中法一役,京朝“清流”遭到摧折,适值张之洞受命督粤,其幕府遂成为“清流”人物聚集的渊薮。督鄂以后,“清流”背景促使张之洞系统在“洋务模式”之外别辟蹊径,将学术文教引入以器物为主的早期近代化进程。戊戌(1898)前后,经过与康有为、梁启超等趋新势力的接触及冲突,武昌学人圈逐渐趋向稳健改革的政治认同。此期间幕府的诗酒交游日渐繁盛,同光诗学的“三元说”于焉生成,却仍以追怀“清流”风气、再现“文盛之世”为主题。在传播京师新学风的同时,张之洞学人圈亦注意与晚近地方学统相整合。张之洞早年督学,深受乾嘉以来经古书院、官书局传统影响,致力于汉学地方化;但在履任粤督后,却开始尝试超越阮元等汉学名臣。经过对陈澧汉宋调和之学的再阐释,新设广雅书院更带有折衷取向。同一时期,与“东塾学派”同样主张折衷汉宋,但思路有所出入的南菁书院学风,亦为张之洞学人圈所汲取,却剔除了其中过于专门化的部分。“东塾”与“南菁”成为张之洞督鄂以后倡导文教的两大资源,加之两湖地域固有的经世学风,以及此期业已活跃于江南沿海的新学风气,形成两湖书院中各地方学统累积、竞争甚至纷争的局面。张之洞学人圈对于近代学术的持久影响,更在于学制设计。清末壬寅、癸卯学制的生成,伴随着新教育的统系之争,而其背景则为南北督抚的派系分化。其中,尤以江、鄂联合与北洋对峙的局面最为显着。庚子事变后,清廷重启新政,“江鄂”与“北洋”的教育新经验先后进入清廷文教中枢的视野。二者在搬用日本学制的大前提上并无异议,但关于如何在新学制下保存旧学统,却依其固有的学统区分,呈现出“尊经”与“重文”的分歧。此期间海外革新势力活动频繁,京、外各地学潮亦开始涌动。于此背景下,张之洞奉旨参与学制改章,在引进明治日本学术经验的同时,亲自主导了经学及“中国文学”课程的制定。张之洞学人圈之所以能在文教变革中得风气之先,主动吸收日本经验实为关键。清末随着康有为、梁启超等所主张日文翻译的兴盛,文章写作上出现了有关“日本文体”及新名词的讨论。受日本军部及兴亚团体鼓动,戊戌前后张之洞方面曾是提倡“东学”、“东文”的先驱;但在戊戌政变后,为了与康梁势力切割,同时更受近代国族意识的影响,张之洞系统在维持对日联络的同时,却对来自日本的学术、出版、政治新经验不无保留。曾经一度感动中日双方朝野人士的“同文”意识,遂日渐淹没于体现国族特性的“国语”、“国文”言说,并最终凝固为清末学制规划中同时带有近代国族意识与传统政教理念的“国文”学科。本论文将从学风、学制、文体三方面考论张之洞学人圈引进近代新知识、新经验的“缓冲模式”,以试探近代学术、文教在体制内转型的别样路径。
释见证(古骐瑛)[9](2011)在《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佛教题材的展览普见于艺术类与历史类博物馆中,以常设综合展、专题展、特展的形式呈现,展示陈列方式以着重佛教文物之艺术鉴赏为主;在佛教遗址地或高僧曾经驻锡之寺院,则有佛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展览;近年则有佛教专题展馆的成立,或侧重教义之阐述,或以佛教文化为题,铺陈佛教基础知识。此题材之展览最显着的特色在于展览主题与展览内容各有所表,可归结为四大类:艺术赏析导向、历史叙事导向、教义内涵导向、佛教文化导向。在博物馆所具备的各项功能中,最直接与观众接触的即是展览。博物馆戮力办展,希冀提供社会公众一个兼具学习与娱乐之场所。然而,费心筹划之展览,效益如何?国内博物馆缺乏评鉴制度,展览效益往往无从得知,从而也无法发现问题,改进缺失。本研究聚焦于佛教题材之展览,力求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深入细致之剖析,探究各类型展览特色与展览效益,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改善建议。研究思路为:通过对国内佛教题材展览的现状分析,提出四种内容导向的展览类型;经由对各展览类型典型案例剖析,归纳共性特色;藉由检测,寻绎出影响展览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进行具体辨析,对症施策,提出改善建议。文分七章节,第一章绪论在于确立研究对象、范围、目的、研究流程,以及相关研究之回顾与分析;第二章为研究之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进行展览现况梳理、展览分类、建立展览效益检测指标;第三章至第六章着重对四类型展览开展有针对性与深入性的研究和探讨。四种展览类型独立成章,文分四节,第一节为展览类型之概念界定与现状梳理,第二节解析典型案例之展览规划,归结出特色,第三节进行展览效益评估,归结现存问题与影响展览效益之成因,第四节具体辨析问题之形成与症结所在,根据问题对症施策,提出改善建议与解决途径。第七章为研究成果之具体体现与检验,总结前述四种展览类型之特色、借鉴处,与改善建议,进行从具体到一般的分析与研究,归纳出具有通用性与具普遍指导意义的策展原则与模式,并尝试进行自我检验,以所建立之策展模式进行仿真案例策划,将理论落实。研究表明:四类展览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不存在孰优孰劣之等级区分。若能互取所长,规避己短,在充分发挥本展览类型所独具之优势,同时借鉴其它展览类型之特色,将有效提高展览效益,创造出寓教于乐,普受欢迎的展览,佛教题材的展览亦将日益多元,异彩纷呈。
咸晓婷[10](2011)在《中唐儒学变革与古文运动嬗递研究》文中提出中唐古文运动是一场集师道运动、儒学变革和文体革新三位一体的文化运动。韩愈最早使用“古文”一词,古文运动也以韩愈、柳宗元的成就为最高,而追源溯流,却并不以中唐为限。古文运动的主体有萧颖士、李华、独孤及、梁肃、权德舆、韩愈、李翱、柳宗元等人,他们同时也是中唐儒学变革的主体,又是中唐师道运动的主体。本文在文学史、思想史的交叉视角下,探讨中唐古文运动的发生、发展与嬗递情况,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早期古文运动的发生与演变。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大举崇古兴礼,萧颖士、李华、贾至等人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倡导文章复古,欲以自身的创作发扬三代两汉之王道,这是古文运动发生的最初背景。安史之乱以后,古文运动的内在理路发生嬗递,其变化的重要标志是文道关系的提出。而之所以发生这一变化,是由于安史之乱的时代巨变下儒学自礼乐而道德的转向。第二,中唐儒道内涵的演进。儒学自礼乐转向道德之后,贞元元和年间,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向心性论方向拓展。权德舆以佛教思想附会儒典,李翱进一步建立了儒学心性论。而韩愈以仁义为核心,树立了自己系统的道统体系,他的性三品论虽不能与佛教心性论相抗衡,但却代表着中唐时期儒学另一路向的选择,在汉学至宋学的发展史上,同样具有开拓之功。第三,韩愈文化群的形成及其要素特征。韩愈继承古文先驱萧颖士、李华、独孤及等人重建师承传统的努力,指引后进,吸引了一大批年轻士子如李翱、皇甫湜等,形成了一个具有特殊思想倾向的文化群体。在政治上,他们排佛老、反藩镇、倡民本。在文学上,韩愈将儒学道德落实于人格修养,真正实现了文道合一和文体的创革,这是他古文创作成功的关键所在。第四,刘、柳、元、白与古文运动。元和、长庆年间,致力于古文运动的并不限于韩愈一派,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等人也是古文运动重要代表人物。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寓言,元、白的制诰改革在文体发展史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第五,古文运动与骈文发展关系。中唐古文家并没有单纯地反对骈文,而是反对不顾文章内容一味地追求文章的形式,古文家对文体本身的态度实际上是不拘骈散的。不过,古文家提倡文以明道、转变文章功能的努力以及不拘骈散的创作态度,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唐以后骈、散体创作的格局。第六,中唐古文家的史学实践与史学思想。萧颖士、柳冕、韩愈、李翱等中唐古文家大多都曾参任史职,他们以史学经世致用,重道德褒贬,体现出难能可的实录精神,这与他们提倡古文、变革儒学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
二、北北写给南南的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北写给南南的信(论文提纲范文)
(3)辽东五龙金矿田中生代深部岩浆作用与金成矿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破坏 |
1.2.2 华北克拉通内金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
1.2.3 岩浆深部演化与金成矿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辽东地区主要地质事件简述 |
2.1.1 前寒武纪地质演化 |
2.1.2 中生代地质演化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2.3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第三章 五龙金矿田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五龙石英脉型金矿 |
3.1.1 成矿地质条件 |
3.1.2 矿体地质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1.4 围岩蚀变 |
3.1.5 成矿期次 |
3.2 四道沟蚀变岩型金矿 |
3.2.1 成矿地质条件 |
3.2.2 矿体地质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围岩蚀变 |
3.2.5 成矿期次 |
第四章 中生代岩浆岩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岩动力学 |
4.1 岩浆岩地质特征 |
4.1.1 中酸性侵入岩 |
4.1.2 中基性脉岩 |
4.2 分析方法 |
4.2.1 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 |
4.2.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4.2.3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
4.2.4 斜长石的电子探针分析 |
4.2.5 斜长石的原位Sr同位素 |
4.3 中基性脉岩成因及构造启示 |
4.3.1 电子探针分析 |
4.3.2 全岩主、微量元素 |
4.3.3 锆石U-Pb年代学 |
4.3.4 全岩Sr-Nd-Pb同位素 |
4.3.5 斜长石的原位Sr同位素 |
4.3.6 中基性脉岩的岩石成因 |
4.3.7 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破坏的启示 |
4.4 中酸性侵入岩成因及成岩构造背景 |
4.4.1 锆石U-Pb年代学 |
4.4.2 全岩主、微量元素 |
4.4.3 Sr-Nd-Pb-Hf同位素 |
4.4.4 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
第五章 中生代深部岩浆作用与金成矿过程 |
5.1 分析方法 |
5.1.1 流体包裹体 |
5.1.2 H-O同位素 |
5.1.3 电子探针分析 |
5.1.4 硫化物LA-ICP-MS微区微量元素点分析及扫面 |
5.1.5 硫化物LA-MC-ICP-MS原位硫同位素分析 |
5.2 岩浆作用与金成矿时空关系 |
5.2.1 五龙石英脉型金矿的成矿时代 |
5.2.2 构造岩浆演化与金成矿的时间关系 |
5.2.3 构造岩浆演化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
5.3 岩浆作用与金成矿流体 |
5.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3.2 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
5.3.3 成矿流体的来源 |
5.4 岩浆作用与金成矿物质来源 |
5.4.1 硫化物的世代及主量元素组成 |
5.4.2 硫化物LA-ICP-MS微区微量元素 |
5.4.3 S同位素 |
5.4.4 Pb同位素 |
5.4.5 讨论 |
5.5 深部岩浆作用与金成矿耦合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1.1 矿田内金矿床地质特征 |
6.1.2 中生代中基性脉岩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破坏 |
6.1.3 中生代中酸性岩体与大规模伸展作用 |
6.1.4 中生代深部岩浆作用与金成矿过程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验测试结果 |
(4)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一、 台湾文化认同的转移:从中国到乡土、从中心到边缘 |
二、 文学史观的争议: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 |
三、 「中国」主题在台湾现代诗中的脉络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现况分析 |
一、 台湾对於中国文化认同之研究回顾与现况 |
二、 大陆及海外对於台湾现代诗「中国意识」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一、 「中国情意结」的意涵与演变 |
二、 「中国」书写主题与范围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述架构 |
第二章 文化场域变迁中台湾现代诗发展及其中国书写 |
第一节 文学场域自主原则:世代诗人内部结构及其创作趋向 |
一、 战前「前行代」诗人:现代主义的兴起及没落 |
二、 战後「新世代」诗人:现实主义的回归与转向 |
第二节 文学场域不自主原则:现实外在环境对现代诗发展影响 |
一、 文艺政策与媒体传播对现代诗发展的压抑与推进 |
二、 社会结构转型以及文化思潮变迁下现代诗的勃兴与转换 |
第三节 文化场域思潮更迭对现代诗的中国书写冲击与影响 |
一、 殖民化的混语书写 |
二、 现代化的异质书写 |
三、 「去中国化」的叛逆书写 |
第四节 现代诗「中国」书写的因应调整与表现 |
一、 中国书写在思潮变迁中的因应与自我调整 |
二、 文化场域变迁中现代诗的中国书写表现 |
第三章 政治中国:从反共诗、政治抒情诗到抗议诗 |
第一节 政治即非政治是名政治 |
一、 「政治」与「诗」之间 |
二、 「政治」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意涵 |
三、 「政治中国」在台湾现代诗中的界说与表现 |
第二节 “国仇家恨”的五○年代:反共战斗诗 |
一、 国家机器主导下的反共文艺政策 |
二、 反共狂飙时期集体吹奏的战斗诗歌 |
三、 反共诗歌的特质及其作品表现 |
第三节 放逐压抑的六○年代:政治感伤诗及忧患意识诗 |
一、 现代主义兴起的背後:失根与放逐 |
二、 存在的荒谬感:放逐於内在世界的政治感伤诗 |
三、 飘泊在历史迷雾的忧患意识诗 |
第四节 风起云涌的七○年代:民族回归的中国意识诗 |
一、 「美」梦初醒的民族回归浪潮 |
三、 重返现实与回望乡土:「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合体 |
四、 民族主义热潮中的中国意识诗 |
第五节 风云变色的八○年代:游移的两岸诗 |
一、 认同摇摆的年代 |
二、 乡土变调:谁的乡?谁的土? |
三、 认同游移中的统独意识 |
第四章 离散中国:乡愁诗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
第一节 动乱时代中的生命迁徙:从离散、流亡到回归 |
一、 「怀乡」之路:「离散」与「放逐」 |
二、 中国文学史上的「离散」与「离伤」 |
三、 台湾现代史上的离散文学──「怀乡」书写 |
第二节 一九四九年後台湾「怀乡」文学的书写特质 |
一、 时空变异中的怀乡书写:外省(迁台)第一代诗人 |
二、 异域想像中的乡愁书写:外省第二代诗人 |
第三节 以母体为圆心的乡愁:永远的「乡愁诗人」余光中 |
一、 母亲是乡愁的起源 |
二、 母亲是家国的化身 |
第四节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远更生:外省第一代的原乡记忆 |
一、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怀乡 |
二、 悲莫悲兮生别离:怀亲 |
第五节 万里关山万里愁:战後新生代想像的乡愁 |
一、 血脉寻根:本省新生代诗人的想像乡愁 |
二、 祖籍追想:外省第二代的继承乡愁 |
第五章 古典中国:现代诗人的古典追寻 |
第一节 现代诗的古典路径探微 |
一、 五四新诗的传统基因: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过渡 |
二、 现代主义的古典倾向:断绝?欲拒还迎?还是拥抱 |
三、 现实主义的古典风潮:从反传统到返传统 |
第二节 古典传统的现代性与继承性 |
一、 古典传统的现代意涵 |
二、 古典的继承形式 |
三、 古典的继承内容 |
第三节 传永不熄灭的古典灵火 |
一、 古典意绪的重铸 |
二、 古典诗句的化用 |
三、 古典诗题的新写 |
第四节 塑永不凋零的古典形影 |
一、 诗人源祖的追摩 |
二、 诗人群像的再塑 |
第六章 临履中国:解严後多元混声中探亲诗、旅游诗 |
第一节 原乡神话的变貌:中国意识的转折与失落 |
一、 後现代与後殖民的去中心化理论在台湾 |
二、 从中土到他土的意识转换及认同的位移 |
三、 返乡现实冲击下「家」乡的再思考与再定义 |
第二节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返乡诗或探亲诗 |
一、 往事并不如烟:外省第一代诗人的返乡之路 |
二、 家国的追梦:外省第二代的返乡诗 |
第三节 重访故国旧游踪:文化乡愁诗 |
一、 遇见江南的古典诗意 |
二、 探访江河的文化流源 |
三、 走进城市的历史记忆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文化场域变迁中诗人的世代交替及其中国意识 |
第二节 思潮更迭中现代诗的中国性演义 |
第三节 中国书写在现代诗中的起承转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2 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1.2.1 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
1.2.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4.1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 |
1.4.2 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 |
1.4.3 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
1.5.2 实地调研与建筑测绘 |
1.5.3 计量史学方法 |
1.5.4 历史比较研究 |
第2章 避暑地的概况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
2.1 避暑地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 |
2.1.1 地理条件 |
2.1.2 气候因素 |
2.1.3 风景资源 |
2.2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 |
2.3 避暑地溯源 |
2.3.1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起源 |
2.3.2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传播 |
2.3.3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分布 |
2.3.4 避暑地与亚洲国家的殖民类型 |
2.4 避暑地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1 庐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1.1 李德立涉足牯岭及牯岭的初期建设 |
3.1.2 "牯岭交涉案"与《牯岭十二条》的签订 |
3.1.3 长冲地区的扩充与其它地区的开辟 |
3.1.4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1.5 庐山避暑地的早期规划——波赫尔规划 |
3.1.6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1.7 庐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
3.1.8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1.9 庐山避暑地的收回 |
3.1.10 庐山避暑地的衰落 |
3.2 莫干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2.1 西方传教士初涉莫干山 |
3.2.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2.3 莫干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
3.2.4 清末民初莫干山避暑地管理权之争 |
3.2.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2.6 莫干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与避暑地的收回 |
3.2.7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2.8 莫干山避暑地的衰落 |
3.3 鸡公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3.1 李立生、施道格初涉鸡公山 |
3.3.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3.3 鸡公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
3.3.4 鸡公山避暑地的收回 |
3.3.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3.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3.7 鸡公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
3.3.8 鸡公山避暑地的衰落 |
3.4 北戴河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4.1 避暑地划定前西方人最初的活动 |
3.4.2 北戴河避暑地的划定 |
3.4.3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4.4 北戴河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
3.4.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4.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4.7 北戴河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
3.4.8 北戴河避暑地的衰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
4.1 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 |
4.1.1 长江航线、南浔铁路对庐山避暑地的影响 |
4.1.2 京杭运河、沪杭甬铁路对莫干山避暑地的影响 |
4.1.3 芦(平)汉铁路对鸡公山避暑地的影响 |
4.1.4 津榆铁路对北戴河避暑地的影响 |
4.2 西方教会影响因素 |
4.2.1 西方教会的发展与避暑活动的兴盛 |
4.2.2 西方教会早期对避暑地的涉足及其发展概况 |
4.2.3 西方教会在各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
4.3 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 |
4.3.1 朱启钤对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贡献 |
4.3.2 朱启钤对北戴河避暑地规划建设的贡献 |
4.4 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 |
4.4.1 全局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同一性" |
4.4.2 地方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差异性" |
4.5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阶段与主线 |
4.5.1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
4.5.2 避暑地西方人、中国人建筑活动交叠与交替的不同发展主线 |
4.5.3 避暑地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与"后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及各类中西组织机构 |
5.1 中国传统营建体系的转变——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1 庐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2 莫干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3 鸡公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4 北戴河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2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出现 |
5.2.1 避暑地近代的西方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
5.2.2 避暑地近代的中国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
5.3 西方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西方人的自治机构 |
5.3.1 上海租界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仿效摹本的设立 |
5.3.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出现与对租界市政机构的效仿 |
5.3.3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
5.4 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中国人的组织机构 |
5.4.1 近代主流城市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发展 |
5.4.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示范效应与中国人自治机构的出现 |
5.4.3 避暑地中国人官方管理局的逐步出现及其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
6.1 避暑地建材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
6.1.1 墙体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1.2 屋面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 避暑地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
6.2.1 亭式构图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2 拱券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3 过梁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4 坡屋顶、老虎窗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5 栏杆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 |
6.3.1 避暑地建材及其建构方式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
6.3.2 避暑地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
7.1.1 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 |
7.1.2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
7.1.3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不同主线 |
7.2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组织机构与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
7.2.1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
7.2.2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 |
7.2.3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 |
7.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
7.3.1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
7.3.2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各避暑地之间互异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性知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内容 |
(6)唐代河东裴氏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唐前的河东裴氏 |
1.1 河东着姓—汉魏时期的河东裴氏 |
1.1.1 东汉时期的裴氏人物 |
1.1.2 曹魏时期的河东裴氏人物 |
1.2 海内高门—晋代的河东裴氏 |
1.2.1 西晋"八裴方八王" |
1.2.2 东晋河东裴氏的凋零 |
1.2.3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河东裴氏 |
1.3 花开并蒂—南北朝时期的河东裴氏 |
1.3.1 南朝的河东裴氏 |
1.3.2 北朝的河东裴氏 |
第二章 唐代的河东裴氏 |
2.1 唐代河东裴氏各眷支的迁徙 |
2.1.1 西眷裴 |
2.1.2 洗马裴 |
2.1.3 南来吴裴 |
2.1.4 中眷裴 |
2.1.5 东眷裴 |
2.2 唐代长安河东裴氏的宅第 |
2.2.1 唐代河东裴氏四个历史时期的建宅情况分析 |
2.2.2 唐代长安河东裴氏建宅特点 |
2.3 唐代洛阳河东裴氏的宅第 |
2.3.1 宅第户主的眷支、官职情况 |
2.3.2 河东裴氏不同时期在洛阳城的建宅情况 |
2.3.3 河东裴氏在洛阳建宅者居住地与葬地是否一致的情况 |
第三章 唐代河东裴氏的文学创作 |
3.1 河东裴氏文学创作概况 |
3.1.1 河东裴氏从事不同文体文学创作的作家数量分布情况 |
3.1.2 唐代河东裴氏作家数量在各个历史分期的变化 |
3.1.3 不同时期河东裴氏不同文体作家数量的分布变化 |
3.2 从河东裴氏各眷支的文学创作看文学与科举、政治的关系 |
3.2.1 西眷裴 |
3.2.2 洗马裴 |
3.2.3 南来吴裴 |
3.2.4 中眷裴 |
3.2.5 东眷裴 |
第四章 裴行俭与初唐四杰 |
4.1 裴行俭生平考述 |
4.1.1 裴行俭的世系及其父祖 |
4.1.2 裴行俭初年的仕途生涯 |
4.1.3 皇后废立与裴行俭的宦海起伏 |
4.1.4 经营西域,成效卓着 |
4.1.5 回台省后的文臣武将生涯 |
4.2 裴行俭与骆宾王从军西域之史实 |
4.2.1 裴行俭与骆宾王交游考 |
4.2.2 从骆宾王的边塞诗分析其从军西域之史实 |
4.3 裴行俭评四杰考 |
4.3.1 增订行状之时间考 |
4.3.2 裴行俭评四杰一事不同版本的演变 |
第五章 裴迪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
5.1 裴迪的家世及生平 |
5.1.1 裴迪的籍贯 |
5.1.2 裴迪的家世 |
5.1.3 裴迪的生平 |
5.2 裴迪与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交游 |
5.2.1 裴迪与孟浩然的交游 |
5.2.2 裴迪与王维等人的交游 |
第六章 裴度与元和中兴及其文学创作 |
6.1 裴度与元和中兴 |
6.1.1 裴度的家世 |
6.1.2 元和年间裴度的仕宦情况 |
6.1.3 元和削藩与牛李党争 |
6.2 裴度的文学创作 |
6.2.1 裴度的诗 |
6.2.2 裴度的文 |
6.2.3 裴度的赋 |
参考文献 |
(7)茨威格:中国现代精神史的一面镜子 ——以三部传记汉译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召唤时代英雄:《罗曼·罗兰》"先声夺人" |
第一节 "五四"学人的精神灯塔——罗兰的英雄主义 |
第二节 作为英雄的罗兰——被茨威格建构的伟大形象 |
第三节 时代的召唤——《罗曼·罗兰》首入中国 |
第二章 膜拜现实主义:《巴尔扎克》"一枝独秀" |
第一节 被定性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 |
第二节 另一种解读——茨威格的精神分析式传记 |
第三节 主体诗学的胜利——《巴尔扎克》在中国学界被"误读" |
第三章 重塑理性精神:《异端的权利》"振聋发聩" |
第一节 理性的探险——以《麦哲伦》首译为始 |
第二节 对意识形态的突围——《异端的权利》拷问"专制和暴政" |
第三节 借助他者表达自我——"良心反对暴力" |
第四节 一代人的阅读史就是他们的精神成长史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茨威格年表与传记作品创作一览表 |
附录二 茨威格传记作品(德语)出版年表和汉译简况一览表 |
附录三 茨威格传记作品(德语)分类表 |
附录四 中国茨威格传记作品翻译书目一览表 |
附录五 中国茨威格传记作品研究资料一览表 |
(8)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 ——张之洞学人圈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对象与方法 |
三、先行研究、史料汇集与本论题的位置 |
四、论文间架 |
五、关于行文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从同光清流到武昌幕府——张之洞学人圈的形成 |
一、另一种中兴:同光之际的京师学风 |
二、作为"门面"的"清流" |
三、"为尔筹归计":从庙堂到幕府 |
四、武昌督幕学人之聚合 |
五、"三元说"与"哀六朝" |
小结 |
附表1:戊戌、庚子间武昌士人交游表 |
第二章 在"东塾"、"南菁"之间——张之洞学人圈与近代地方学统的整合 |
一、经古书院、官书局与"汉学"的地方化 |
二、广雅书院的折衷体制 |
三、"东塾学派"的近代衍变 |
四、江浙学风的歧趋:从"无邪堂"到"南菁" |
五、两湖书院学术之争 |
小结 |
附表2:张之洞督粤期间广雅书院课题 |
附表3:张之洞督鄂时期的书院教习 |
第三章 新学制下的旧学统——张之洞学人圈的扩张与清末教育改制的统系之争 |
一、江鄂联盟的结成 |
二、作为"普通学"的经史 |
三、"宗经"还是"重文"?:改造"中学"的统系之分 |
四、张之洞癸卯入京与清季都下学风的迂回 |
附表4:戊戌辛丑间吴汝纶、张之洞"中学书目"之比较 |
第四章 "同文"与"国文"——张之洞学人圈对日本经验的迎拒及其文体意识的生成 |
一、亚细亚主义与张之洞系统亲日取向的发端 |
二、"东文"与"汉文":接受新知的文章捷径 |
三、"同文"的雅与俗:从汉文训读到和文汉读 |
四、戊戌政变后对日感情的变化及言论控制的加强 |
五、学制内外的"国文" |
小结 |
第五章 张之洞学人圈名录(1884-1907) |
馀论:"缓冲模式"的有效与有限 |
征引文献 |
后记 |
(9)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三、文献回顾与前瞻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第二章 佛教题材展览现况与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第一节 佛教题材展览现况 |
一、艺术类与历史类博物馆所属 |
二、佛教专题博物馆 |
三、其它 |
第二节 佛教题材展览类型 |
一、博物馆展览分类依据 |
二、佛教题材展览类型 |
第三节 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一、展览效益评估相关研究 |
二、展览效益检测参考指标 |
三、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第四节 展览效益检测方式 |
一、展览内部效益检测方式——专家评量 |
二、展览外显效益检测方式——观众评价 |
第三章 佛教题材展览——艺术赏析导向 |
第一节 艺术赏析导向的展览现况 |
一、艺术赏析导向的展览定义 |
二、艺术赏析导向的展览现况 |
第二节 艺术赏析导向展览典型案例解析 |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
三、艺术赏析导向展览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艺术赏析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
四、小结 |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
一、特色与借鉴 |
二、缺失与改善 |
三、小结 |
第四章 佛教题材展览——历史叙事导向 |
第一节 历史叙事导向的展览现况 |
一、历史叙事导向的展览定义 |
二、历史叙事导向的展览现况 |
第二节 历史叙事导向展览典型案例解析 |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
三、历史叙事导向展览共性特征 |
第三节 历史叙事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
四、小结 |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
一、特色与借鉴 |
二、缺失与改善 |
三、小结 |
第五章 佛教题材展览——教义内涵导向 |
第一节 教义内涵导向的展览现况 |
一、教义内涵导向的展览定义 |
二、教义内涵导向的展览现况 |
第二节 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
三、研究案例展览规划特色 |
第三节 教义内涵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
四、小结 |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
一、特色与借鉴 |
二、缺失与改善 |
三、小结 |
第六章 佛教题材展览——佛教文化导向 |
第一节 佛教文化导向的展览现况 |
一、佛教文化导向的展览定义 |
二、佛教文化导向的展览现况 |
第二节 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
三、研究案例展览规划特色 |
第三节 佛教文化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
四、小结 |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
一、特色与借鉴 |
二、缺失与改善 |
三、小结 |
第七章 从实务到理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探讨 |
一、影响展览效益之症结 |
二、观众参观经验的启发 |
第二节 四类展览规划特色与效益总评 |
一、四类展览规划特色 |
二、四类展览效益总评 |
三、小结 |
第三节 展览规划参考模式 |
一、展览类型选用评估流程 |
二、各类型展览规划参考模式 |
第四节 展览规划模式检测——模拟案例 |
一、展览条件简介 |
二、展览类型选用评估 |
三、展览策划模拟 |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论文特色与创新 |
三、未来研究的展望 |
四、小结 |
附录一 访谈题纲 |
附录二 河南博物院"河南古代石刻艺术馆"展览资料 |
附录三 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展览资料 |
附录四 中台山博物馆"历代石雕造像"展览资料 |
附录五 中台山博物馆"法宝传世"展览资料 |
附录六 中国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佛画世界"展览资料 |
附录七 四川成都大慈寺"玄奘行迹陈列室"展览资料 |
附录八 上海博物馆"鉴真和空海"展览资料 |
附录九 中台山博物馆"地涌天宝"展‘宝塔涌出’单元展览资料 |
附录十 中台山博物馆"地涌天宝"展‘遗址寻踪’单元展览资料 |
附录十一 世界宗教博物馆展览资料 |
附录十二 中国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展览资料 |
参考资料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10)中唐儒学变革与古文运动嬗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主要论题 |
三 研究路径 |
第一章 早期复古运动的发生与演变 |
第一节 玄宗好古与古文运动的发生 |
一、玄宗以前尚“三代两汉”之王道的思想 |
二、玄宗好古与早期古文运动发生的背景 |
三、萧李古文运动的早期形态及创作特点 |
四、萧李复古思潮与南北朝末隋及初唐复古思潮关系辨 |
第二节 早期复古文化群的形成与传承 |
一、天宝复古文化群的形成 |
二、政治遭遇与讲学授徒 |
三、独孤及大历江南授学 |
第三节 安史之乱前后儒学的道德转向与文道关系的提出 |
一、士族礼学的衰落与朝廷礼乐的虚兴 |
二、安史之乱与儒学的道德内转 |
三、文道关系的提出 |
四、早期儒学变革者的士族思想局限性 |
第二章 中唐儒道内涵的演进 |
第一节 儒学变革背景下的中唐师道运动 |
一、唐初经学的统一与传统儒学师承传统的消亡 |
二、安史之乱前后儒学的重振与私家讲学的再兴 |
三、韩愈道统说的提出与师、道结合 |
第二节 中唐士大夫的佛教接受与儒学的心性论转向 |
一、中唐士大夫的佛教接受 |
二、“释宗称定慧,儒师着诚明”:权德舆的意义 |
三、李翱及其《复性书》 |
第三节 韩愈的道与道统 |
一、韩愈道统说的形成 |
二、韩愈与皇甫提、杜牧等人的人性论 |
三、韩愈道统的思想史意义 |
第三章 韩愈文化群的形成及其要素特征 |
第一节 韩愈文化群的形成与传承 |
一、韩愈家庭文化环境及其早年交游 |
二、韩、李、张汁徐初集 |
三、韩愈古文集团的扩大 |
四、韩愈与李翱、张籍、皇甫提关系辨 |
第二节 韩愈文化群的政治诉求与现实批判 |
一、排佛老 |
二、反藩镇 |
三、倡民本 |
第三节 儒学道德落实于人格修养与“文道合一”的实现 |
一、儒学道德落实于人格修养 |
二、“阂中肆外”的文学创作观 |
三、韩愈“文道合一”的古文成就 |
四、“不平则鸣”与“鸣之善者” |
第四节 韩愈文体创革的成就 |
一、韩愈文体创革概说 |
二、赠序文 |
三、碑志文 |
第四章刘、柳、元、白与古文运动 |
第一节 柳宗元的“大中”之道 |
一、“大中”思想的来源 |
二、“大中”之道的内涵 |
三、柳宗元的佛教观 |
第二节 柳宗元的古文理论与文体贡献 |
一、贬滴与文章立身 |
二、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
三、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与寓言 |
第三节 刘、元、白与古文运动 |
一、刘、元、白的致用文学观 |
二、元、白的公文改革 |
三、韩愈文与元白文时代评价之比较 |
第五章 中唐古文家的骄文观与史学诉求 |
第一节 “古文”含义辨析兼论古文运动与骄文的关系 |
一、“古文”含义辨析 |
二、唐代古文家的骄文观 |
三、古文运动与中唐骄、散体格局的变化 |
第二节 中唐古文家的史学实践与史学思想 |
一、中唐古文家的史学实践 |
二、古文家史学的学术诉求与学术精神 |
三、韩愈的《顺宗实录》 |
四、古文家史学思想再平议 |
附录 新出土《何昌浩墓志》与李白诗作年考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北北写给南南的信(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北朝文人交聘与文学关系研究[D]. 叶丹丹. 江南大学, 2021
- [2]乾隆四十六年钦州瑶人迁徙来琼被遣返案考——兼论明清时期大陆瑶族向海南的迁徙[J]. 王献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2)
- [3]辽东五龙金矿田中生代深部岩浆作用与金成矿过程[D]. 刘颜.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4]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D]. 简婉. 苏州大学, 2013(09)
- [5]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D]. 李南. 浙江大学, 2011(07)
- [6]唐代河东裴氏与文学[D]. 邰三亲. 西北大学, 2011(05)
- [7]茨威格:中国现代精神史的一面镜子 ——以三部传记汉译为线索[D]. 杨静静. 北京大学, 2011(10)
- [8]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 ——张之洞学人圈考论[D]. 陆胤. 北京大学, 2011(10)
- [9]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D]. 释见证(古骐瑛). 复旦大学, 2011(12)
- [10]中唐儒学变革与古文运动嬗递研究[D]. 咸晓婷. 浙江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