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振动器上加速度冲击(论文文献综述)
邵娟娟[1](2021)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阵列的振动平台性能检测仪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振动台作为能够产生振动的装置,在不同振动环境下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因此需要确定振动参数以判断振动是否准确。为了更好的对振动台进行振动分析,检测振动台性能,需要设计多通道的振动检测系统。本课题以STM32F407作为系统核心板,选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阵列做信号转换后,设计传感器驱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等对信号进行处理,编写傅里叶算法,实现从时域的电压信号到频域的频率信号之间的转换,最终研制了振动平台性能检测仪。该检测仪可以全面系统地检测振动台的振动状态,显示出振动台不同位置的加速度、频率等参数,同时具有超负荷报警功能。经过测试,该振动检测仪可以同时进行四通道振动信号的采集和检测,检测的加速度范围在0~20 g,检测的振动频率范围在5 Hz~10 k Hz,系统功耗小于10 W。整个测量装置独立工作,能够显示出振动参数,可广泛应用于振动台低频振动测量工作中。
陈玉达,林君,邢雪峰[2](2020)在《可控震源技术发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勘探作为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等领域。震源作为地震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勘探效果。可控震源是一种非破坏性震源,能够激发能量密度低且波形可控的正弦信号。首先阐述了可控震源勘探原理,然后重点介绍了可控震源主要技术发展,以及在陆地、海洋勘探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结合当前地震勘探热点,展望了可控震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可控震源地震勘探需要综合考虑震源自身性能、激发参数、应用场景等因素。可控震源畸变分析与抑制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可控震源自身性能,提高振动波形质量与基频出力。合理的震源激发参数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一般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环境与工程经验设定参数,并无适用所有地质条件的固定参数组合。目前可控震源应用场景多集中于野外勘探,未来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将向城市、海洋勘探领域加速拓展,这将促进震源类型的多样化发展。
赵国超[3](2020)在《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振动时效技术在处理机械构件残余应力问题方面具有结构简单、高效节能等独特优势,激振设备是振动时效技术的核心装置,其动态特性对时效工艺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振动时效系统及设备均化残余应力的工况需求,克服传统滑阀控制式电液激振系统的固有局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旋转控制阀的电液激振时效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结构设计和样机试制。利用试验设计、数值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对其动态特性及核心元件的工作特性展开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旋转控制阀和激振液压缸进行结构设计,建立旋转控制阀通流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旋转控制阀的压力-流量特性进行数学解析,分析了旋转控制阀工作过程的液动力特性;设计了唇边活塞变间隙密封及元件密封的激振液压缸复合密封结构。考虑电液激振时效系统的负载特征构建激振液压缸的数学模型。根据电液激振时效系统的组成特点,对系统测控、数据采集和实验要求进行分析。基于Fluent/MRF滑移网格技术模拟旋转控制阀配流过程,分析其在不同油槽形状、转速、压力条件下流场的动态特性;利用DOE-RSM试验设计方法,对阀芯油槽的开槽参数进行多因素交互效应分析,通过二次回归正交优化设计获得试验空间内流场动态特性最佳时阀芯油槽的开槽参数为:油槽长度20.00mm,油槽宽度5.65mm,油槽深度8.00mm,仿真与试验误差小于3%,所得结果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基于旋转控制阀,构建阀控缸激振环节的数学模型。根据旋转控制阀的液动力特性推导其动力学方程,通过Matlab模拟,分析阻尼系数、转动惯量、液动力矩刚度系数对旋转控制阀动态响应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推导控制阀旋转过程液压缸的激振状态函数,通过Simulink建立旋转阀控制液压缸的动态特性仿真模型,研究结构参数对阀控缸激振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根据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的整体结构,基于键合图理论、管路分段集中建模理论推导系统的功率流向关系并建立负载激振过程的AMESim模型,分析电动机转速、油泵排量、系统压力、负载特征和管路特征对电液激振时效系统负载激振过程振动特性的影响。试制旋转控制阀、复合密封激振液压缸的实验样机,搭建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实验台。对实验台的激振特性和旋转控制阀的输出特性进行实验测试,验证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结构设计的可行性、特性研究的准确性。本文所得结果可为完善旋转控制阀和电液激振时效处理设备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为激振系统及设备的自动控制、集成化设计及数据采集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该论文有图130幅,表24个,参考文献182篇。
张哲[4](2020)在《一种新型稠油振动降粘解堵开采模型的研究》文中认为石油在人类社会能源结构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随着常规原油产量的递减,非常规石油资源将成为重点以弥补石油能源的不足。而稠油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非常规石油资源,其储量大、分布范围广,但由于其粘度大、流动性差、开采困难而长期为人们所忽视。本文通过总结天然地震对油田生产的影响,发现振动波能够提高油层的地层压力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并通过公式推导验证了这种方向性,结合传统的稠油开采技术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压力脉冲将周期性的振动波能量通过注入水传入稠油油层,达到对稠油油层降粘增压的作用。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合大庆油田近二十年的天然地震数据和两千多口生产异常井,以及大庆油田地下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发现天然地震产生的地震波会驱动地下流体沿地震波的传播方向运动,当地下流体从大孔隙进入小孔隙时,会造成地层压力升高的现象,提高油井的产量。此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稠油储层固液两相耦合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孔隙中流体的位移、压强,固体骨架的位移、应力,以及孔隙流体的渗流速度等随时间、空间的变化,可以看出当低频压力脉冲波在稠油储层传播的过程当中,能在稠油油层中形成一定的压力异常。通过实验总结了机械振动对于原油粘度和界面张力的影响,发现在机械振动条件下,原油粘度越大,粘度降低幅度越大,机械振动振幅越大,表面张力变化越大,即,机械振动可以改变地下储层中稠油的一些物理性质,有助于稠油的降粘解堵。运用ANSYS流体力学仿真软件对稠油振动降粘解堵开采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从仿真结果得到的压力云图和速度云图可以看出,当对稠油储层施加低频水力振荡波时,可以在射孔两侧出现明显的水漩涡,能够出现稠油层进行降黏解堵的摇溶现象,降低稠油粘度,能大幅度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能对岩层上面沉积的老化胶质、沥青起到分散的作用,并将大分子键结构分解成低粘度、易流动的小分子键结构,能够促进稠油的产出。
尹逊春[5](2020)在《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设计与优化》文中认为林果的采摘是生产链中最为耗时、费力的一个环节,国内林果采摘主要依靠人工作业,采摘费用约占成本的35%-45%。由于林果生长区域高,果实外表坚硬,导致人工采摘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因此,实现林果的机械化采摘,对于解决林果产业的劳动力不足、生产成本高、降低采摘危险性,以及增加林果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的收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核桃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树干振动式核桃采摘机。通过模拟验证,表明本文设计的振动式核桃采摘机具有良好的采摘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现有树体力学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建立了适合的采摘机-核桃树体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图,并依据该模型图建立了采摘机—核桃树体振动系统的振动平衡微分方程,对采摘机—核桃树体振动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振动采摘过程中影响核桃果实脱落的主要因素,为核桃树实体模型的建立和振动特性等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到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的核桃果园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了核桃果园的种植环境与特点,分析了核桃树树型的主要结构形式与特点,确定了核桃果实的分布区域;测量了核桃果树的主干直径、最低枝干高度、二级和三级枝干长度与直径等主要几何尺寸,确定了采摘对象的物理性能参数;为核桃树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与振动特性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3)依据核桃树的主要树型结构和几何尺寸,结合采摘对象的物理性能参数,建立了核桃树树体和核桃果实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振动采摘的最佳夹持位置、激振频率和激振载荷的大小,为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结构设计与主要技术参数的设定提供依据。(4)根据核桃种植地的环境特点,结合采摘机―核桃树体振动系统振动力学特性和核桃树振动特性,合理选择了采摘机的采摘方式、驱动方式和夹持方式,确定了采摘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完成了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并依据总体设计方案,完成了振动式核桃采摘机激振装置、夹持装置和升降装置等各组成部分的结构设计,最终完成了采摘机的全部结构设计。(5)对采摘机的激振装置、升降装置和夹持装置的主要承载零部件进行了强度分析,根据强度分析结果对相关零部件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减轻了整机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采摘机的市场竞争力;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对采摘机的采摘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采摘机工作平稳性较好,能够达到预期的分批采摘的要求,采摘效果良好。本文依据采摘机、核桃树体和核桃果实的振动特性,结合采摘机的作业环境和采摘对象的物理特性等,设计了一种树干振动式核桃采摘机。该采摘机能够实现核桃果实的分批次采摘,并且采摘过程中不会对树体和树根造成损伤,采摘效率高、适用范围广。该采摘机有效提升了核桃果实的采摘效率,降低了核桃果实采摘的劳动强度和采摘成本,提升了核桃果实的市场竞争力,本研究所运用的设计方法也可以为其他林果采摘机械设备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借鉴。
陈博文[6](2020)在《声频钻机空气隔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声频振动钻进技术是一种由液压驱动、无需使用钻井液的高效取芯钻探技术,目前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环境取样、岩土工程施工等领域。国内对声频振动钻机的研制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动力头与钻机本身之间的隔振结构做得还不够好,动力头隔振对延长钻机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声频钻机减振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ABAQUS有限元仿真以及部分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空气隔振系统做了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对空气隔振系统做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推导出其回复力、刚度、振幅和位移传递率公式,利用Origin软件进行了曲线绘制,并分析了空气弹簧自身的结构参数和外部激振载荷对其性能的影响,对设计和改善空气隔振系统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利用ABAQUS软件对空气隔振系统进行建模和有限元分析,得到其静态刚度曲线以及在外部激振载荷和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并得出了不同初始内压和激振频率下,空气隔振系统的位移传递率,了解了其隔振规律,并做出了合理的解释。V型密封圈除了密封作用以外,还有较大的传递能量的作用,由于轴套极大地限制了密封圈法向位移,增大了密封圈的刚度,提出密封圈属性对隔振系统的重要影响,而且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空气隔振系统在振动时,轴套在限制密封圈位移时承受了很大的应力。之后,对声频钻进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到了空气隔振系统在钻进砂岩时的隔振响应,分别输出了芯轴和箱体底座的振动曲线,分析了在振动钻进时不同初始内压对隔振性能的影响。对空气隔振系统在空载时进行了部分实验,对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其变化规律的一致性。提出了在实验过程中,空气隔振系统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改进做参考。
吴龙梁[7](2020)在《基于能量耗散的路基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实现了填筑工程全面的、实时的、连续的质量控制,采用该技术能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施工水平和管理效率,研究和推广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促进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该技术在深圳地区的适用性,本文以路基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能量模型和DMV指标,研究了碾压参数对振动测值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碾压参数与振动测值的联系,并总结形成了适用性较强的连续压实控制质量评估方法。最后,针对深圳机场T4航站区扩建工程实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本文研究成果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工作可较好的改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适用性,从而为该技术在深圳地区的成功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能量模型和DMV指标,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可反映填筑层压实状态的能量控制方程和指标,有效的解决了力学模型面临的接触失耦和滞后角取值的难题。通过能量模型直接建立了控制指标与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联系,给出了采用振动测值评价压实质量的理论解释。(2)推导了非线性振动的能量耗散率计算公式,为振动荷载下动力响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从能量的角度探讨填料内部的振动规律,较好的揭示填筑体内部的能量衰减和空间分布规律,可为振动压实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3)系统的研究了碾压参数对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影响规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振动测值的影响因素。以花岗岩残积土填料为例,通过开展室内试验和现场模拟试验,系统研究了包括填料含水量在内的碾压参数对振动测值以及相关性校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和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了碾压参数与振动测值的联系,为改善该技术的适用性提供了较好的途径。(4)根据试验研究成果,并参考和借鉴国内外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应用经验,总结形成了适用性良好的连续压实质量评估方法,为该技术的精细化应用和管理提供直接的指导和建议。
曹雪宁[8](2020)在《直推式取样钻具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土壤地层污染问题突出,取样是地层污染调查的重点所在。当前对污染地层取样主要采取直推式(冲击式)钻进和振动式(高频声频)钻进两类工艺。直推式和冲击式钻探过程中,取样钻头和地层间主要的破坏形式是剪切作用,与传统回转钻进方法有较大区别,两者间的耦合作用与地层、钻头结构、材料以及钻进参数等紧密相关,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以期对取样钻具和工艺优化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建立了钻柱-地层作用等效数学模型,研究了激励载荷以及钻柱共振作用下地层振动响应变化规律。随后,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钻头-地层之间的耦合作用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钻头结构参数以及钻进参数对地层破坏效果的影响规律。最后,优化钻头结构,建立钻柱-钻头-地层间的耦合作用模型,仿真分析了高频激励载荷作用下钻柱、取样钻具对地层钻进影响规律。论文得到了一些研究结果如下:(1)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地层振动响应位移与激励载荷最大幅值呈正比,与其自身的固有频率、相对阻尼比呈反比,且地层振动响应的发生相对于冲击载荷存在相位差。地层刚度增大,振动响应力峰值随之增大,响应力变化频率加快;随着钻进深度增加,钻柱共振使地层产生的响应力随之减小。(2)仿真分析结果表明:①静压工况下,钻头外径结构的变化对钻进效率具有较大影响。外径缩减1mm时,钻进土层能保持较好切削及样品保真能力,相比于原结构钻头,软岩所受最大等效应力提高了 77.7%,硬岩所受等效应力降低了 43.1%。②冲击工况下,带岩石地层受力水平相对较低,在0.5-1.0mm范围内适当缩减外半径结构能有效提高破岩钻进能力并使钻具保持较低的受力水平。③振动工况下,钻头外半径缩减0.5-1.0mm范围内,带岩石地层平均响应力、轴向位移均有所提高,可保持钻具较低受力水平并有效提高钻进效率。⑤外半径缩减1.0mm情况下的钻具-地层仿真表明,地层振动响应力随硬度增大而增大,并且在高频激励载荷作用下有效的提高了钻进效率,但仍需提高钻具材料强度以防止其发生破坏。本文通过理论以及仿真分析对直推式取样钻具优化设计研究,为后续取样钻具结构设计及取样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提高钻进极限深度、取样效率以及钻具使用寿命具有一定地参考意义。
李贵林[9](2020)在《三轴振动夹具结构设计与动力学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振动是工程技术领域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也是在航空、航天、交通等工程领域中许多设备发生故障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为了保证这些设备能够在实际存在振动的环境中正常工作,在产品交付使用前,通常需要进行振动环境试验。在进行振动试验时,被测试件一般都是通过振动夹具实现与振动试验台的连接固定,即振动台的信号和能量通常先传递到夹具上,然后再通过夹具传递到被测设备上,因此振动夹具是振动环境试验的关键部件。大量的文献表明振动夹具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振动试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以振动夹具的设计研究对于振动环境试验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项目背景中某型电子舱段的三轴振动试验要求,开展适用于该舱段三轴振动专用夹具的结构设计与结构优化设计研究,主要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三轴振动夹具的振动传递特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了三轴振动夹具的结构设计与改进设计研究。针对电子舱段结构特点,依据振动夹具的设计要求和设计准则,提出了三轴振动夹具结构设计方案,完成了振动夹具的实体建模。并对振动夹具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了频响特性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振动夹具进行了改进设计并验证。(2)探索了对三轴振动夹具进行多目标动力特性优化设计的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三轴振动夹具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Solid Works和ANSYS Workbench协同仿真技术,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对振动夹具进行尺寸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设计能较好地实现振动夹具的轻量化设计要求和一阶固有频率最大化的目标,验证了优化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研究了三轴振动夹具的振动传递特性。分别对系统整体模型进行带夹具模型和不带夹具模型两种情况下的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优化设计后的振动夹具模型的振动传递特性,确保振动夹具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王传辉[10](2020)在《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自动化调剂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盒装等形状规则药品的药房自动化水平已经趋于成熟,中药房也逐渐出现运用机电一体化设备代替人工进行中药饮片调剂的现象,但是绝大多数中药房仍然使用人工对散装中药饮片进行调剂,这种模式具有效率低、称量精度不高以及人工劳动强度大等众多弊端,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目前市场上针对散装中药饮片进行自动化调剂的设备很少且具有各种各样的缺点而导致其不能得以推广。本项目将机械设计理论与PLC控制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了一套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自动化调剂系统,其能够对经过预处理的散装中药饮片进行自动化取药、称量、输送、回收、包装等一系列操作以提升中药房的取药、配药效率。首先,根据调剂需求完成了中药饮片自动化调剂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其次,对自动化调剂系统的关键设备如立式回转药柜、取药称量装置以及回收装置等进行了设计;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立式回转药柜的整体机架进行了静力学仿真以及模态分析,为药柜的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对配套的缓存机构以及包装机进行了简介。然后,阐明了称量模块的动态称量原理,对造成称量误差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误差预估分析;对直线振动器的振动送药原理进行解析并确定了适合散装中药饮片的快慢振加落差补偿值(持续迭代学习)的分步给药振动称量方法;进行相关的振动称量试验之后提出了适用于所设计调剂系统的称量控制方法。接着,概述了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并对试制样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对试制样机控制系统的I/O口分配、相关控制硬件的选型以及气动回路设计进行了介绍;对主要动作流程的流程图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的梯形图控制程序进行了编写;用组态软件WINCC完成了试制样机的人机交互界面开发。最后,制造出试制样机的相关设备及装置并搭建好样机试验台后,对其取药、回收、输送、包装等功能进行了试验。经过改进之后样机的相关设备或装置均能够顺利实现其预期功能。论文最终对所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论文有图82幅,表15个,参考文献91篇。
二、在振动器上加速度冲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振动器上加速度冲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加速度传感器阵列的振动平台性能检测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振动检测仪总体方案设计 |
2.1 振动检测原理 |
2.1.1 振动检测方法 |
2.1.2 振动信号分析 |
2.2 振动台原理与参数 |
2.2.1 振动台工作原理 |
2.2.2 振动台技术参数 |
2.3 振动检测仪硬件设计方案 |
2.3.1 单片机选择方案 |
2.3.2 传感器选择方案 |
2.3.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方案 |
2.3.4 数据转换电路设计方案 |
2.3.5 系统电源设计方案 |
2.4 振动检测仪软件设计方案 |
2.4.1 傅里叶算法 |
2.4.2 积分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振动检测仪硬件实现 |
3.1 单片机主控电路 |
3.2 前端信号调理电路 |
3.2.1 传感器驱动电路 |
3.2.2 传感器阵列布局设计 |
3.2.3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
3.2.4 二阶带通滤波电路 |
3.3 数据采集电路 |
3.4 系统电源电路 |
3.5 显示模块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振动检测仪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开发流程 |
4.2 下位机程序设计 |
4.2.1 主程序模块设计 |
4.2.2 模数转换程序设计 |
4.2.3 信号处理程序设计 |
4.2.4 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
4.2.5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振动性能检测平台的搭建 |
5.2 系统单元测试 |
5.2.1 传感器特性参数测试 |
5.2.2 恒流源电路测试 |
5.2.3 前端调理电路测试 |
5.2.4 信号采集电路测试 |
5.3 检测系统数据处理 |
5.4 系统测试结果与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可控震源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可控震源勘探原理 |
1.1 线性扫描信号 |
1.2 相关技术 |
2 可控震源技术 |
2.1 液压式可控震源 |
2.1.1 系统控制与地面输出力估计 |
2.1.2 畸变分析与抑制 |
2.1.2. 1 主伺服阀畸变与抑制 |
2.1.2. 2 振动平板畸变分析与抑制 |
2.1.3 液压可控震源现状 |
2.2 电磁式可控震源 |
2.2.1 控制技术与畸变抑制 |
2.2.1. 1 PID系统控制技术 |
2.2.1. 2 位置反馈控制技术 |
2.2.1. 3 畸变与抑制技术 |
2.2.2 相控震源 |
2.2.3 电磁式可控震源现状 |
2.3 精密可控震源 |
2.3.1 系统控制技术 |
2.3.2 可控震源信号与结构改进 |
2.3.3 精密可控震源现状 |
2.4 可控震源对比 |
2.4.1 系统结构 |
2.4.2 控制技术 |
2.4.3 畸变影响因素 |
2.4.4 工作参数 |
3 可控震源与勘探 |
3.1 陆地勘探 |
3.1.1 低频勘探 |
3.1.2 不同介质下的震源激发参数 |
3.1.3 城市勘探 |
3.2 海洋勘探 |
4 总结与展望 |
(3)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发展趋势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振动机理及结构设计 |
2.1 电液激振时效系统的振动机理 |
2.2 旋转控制阀结构及数学模型 |
2.3 激振液压缸结构及数学模型 |
2.4 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的测控与数据采集 |
2.5 本章小结 |
3 旋转控制阀流场特性及关键参数交互效应研究 |
3.1 旋转控制阀流场特性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3.2 旋转控制阀结构建模 |
3.3 基于MRF的旋转控制阀滑移动网格建模 |
3.4 旋转控制阀流场的动态特性分析 |
3.5 阀芯开槽参数的交互效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4.1 旋转控制阀响应特性分析 |
4.2 旋转阀控制激振液压缸系统运动学建模 |
4.3 旋转阀控制激振液压缸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负载激振过程振动特性研究 |
5.1 基于键合图理论的电液激振时效系统AMESim建模 |
5.2 负载激振过程振动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实验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实验台 |
6.3 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特性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查新结论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一种新型稠油振动降粘解堵开采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背景 |
1.2 稠油的特点与分布 |
1.3 稠油降粘开采技术发展现状 |
1.4 振动采油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低频压力脉冲对稠油及储层的影响特征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7 本文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二章 天然地震对油田生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2.1 地震采油依据 |
2.2 天然地震对大庆油田产油量的影响 |
2.3 低频压力脉冲对稠油渗流的作用机理 |
2.4 摇溶现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频压力脉冲在稠油储层中传播的数学模型及实验研究 |
3.1 Biot理论的基本假设 |
3.2 低频压力脉冲波在稠油储层中传播的数学模型 |
3.3 低频压力脉冲能量在稠油储层中传播 |
3.4 机械振动对原油粘度及界面张力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种新型稠油振动降粘解堵开采模型仿真分析 |
4.1 系统模型整体设计 |
4.2 建立模型的约束条件 |
4.2.1 定义材料属性 |
4.2.2 设置重力参数 |
4.2.3 定义模型区域材料属性 |
4.2.4 设置边界条件 |
4.2.5 选择求解方法 |
4.3 不同形状流体振动模型的仿真效果对比 |
4.3.1 60度锥形体流体振动模型仿真分析及展示 |
4.3.2 30度锥形体流体振动模型仿真分析及展示 |
4.3.3 流线型流体振动模型仿真分析及展示 |
4.4 水力振动波对稠油降粘解堵的影响 |
4.4.1 流速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
4.4.2 流速对稠油储层压力的影响 |
4.4.3 流速对油水间界面张力的影响 |
4.4.4 频率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
4.4.5 振幅对稠油储层解堵效果的影响 |
4.5 温度对稠油降粘解堵的影响 |
4.6 传播距离对稠油粘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5)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采摘机械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采摘机-核桃树体振动系统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
2.1 树体振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
2.2 采摘机-核桃树体振动系统力学模型建立 |
2.3 采摘机-核桃树体振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
2.3.1 采摘机-核桃树体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求解与分析 |
2.3.2 采摘机-核桃树体振动采摘核桃果实脱落条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核桃树振动力学特性研究 |
3.1 核桃树物理特性分析 |
3.1.1 核桃树树型分析 |
3.1.2 核桃树树体物理特性分析 |
3.1.3 核桃果实物理特性分析 |
3.2 核桃树树体模态特性分析 |
3.2.1 核桃树树体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2 核桃树树体模态特性分析 |
3.3 核桃树(树体和果实)谐响应特性分析 |
3.3.1 核桃树谐响应分析 |
3.3.2 激振力位置和大小对核桃树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
3.3.3 核桃树振动采摘最佳夹持位置与激振频率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结构设计 |
4.1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
4.1.1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采摘方式的选择 |
4.1.2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驱动方式的选择 |
4.1.3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夹持方式的选择 |
4.2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设计要求与主要技术参数 |
4.2.1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设计要求 |
4.2.2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主要技术参数 |
4.3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结构设计 |
4.3.1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整体结构设计 |
4.3.2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工作原理 |
4.3.3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激振装置的设计 |
4.3.4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夹持装置的设计 |
4.3.5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升降装置的设计 |
4.3.6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总体装配图 |
4.4 本章小结 |
5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优化 |
5.1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激振装置的优化 |
5.1.1 偏心轮的优化 |
5.1.2 偏心轮的共振现象验证 |
5.1.3 偏心轮支撑轴的优化 |
5.1.4 偏心轮支撑轴的共振现象验证 |
5.2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升降装置的优化 |
5.2.1 铁链的优化 |
5.2.2 机械臂的优化 |
5.3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夹持装置采摘夹手的优化 |
5.3.1 采摘夹手的强度分析 |
5.3.2 采摘夹手的结构优化 |
5.4 核桃树强度验证 |
5.5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采摘效果验证 |
5.5.1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工作平稳性验证 |
5.5.2 振动式核桃采摘机采摘性能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声频钻机空气隔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与选题背景 |
1.2 声频钻机发展现状 |
1.3 声频钻机隔振技术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空气隔振系统数学建模 |
2.1 空气隔振系统三维模型 |
2.2 空气隔振系统力学分析 |
2.3 空气弹簧系统隔振传递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气隔振系统有限元分析 |
3.1 空气隔振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
3.2 空气隔振系统有限元建模 |
3.3 空气隔振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声频钻进下的隔振响应特性 |
4.1 岩石变形本构模型 |
4.2 岩石的破坏准则 |
4.3 声频钻进有限元建模 |
4.4 声频钻进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隔振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
5.1 空气隔振系统设计 |
5.2 空气隔振系统实验 |
5.3 空气隔振系统改进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能量耗散的路基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识别模型和质量评估指标 |
1.2.2 压实工艺和填料特性试验研究 |
1.2.3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现场应用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章节安排 |
1.3.4 主要创新点 |
1.3.5 技术路线 |
2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能量模型及指标 |
2.1 能量模型的建立 |
2.1.1 振动系统的总能量 |
2.1.2 机械非线性振动耗散的能量 |
2.1.3 填筑体耗散的能量 |
2.2 能量指标的提出和计算 |
2.2.1 DMV指标的提出 |
2.2.2 DMV指标的计算 |
2.3 能量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2.3.1 可重复性分析 |
2.3.2 敏感性分析 |
2.3.3 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花岗岩残积土的压实特性 |
3.1 概述 |
3.2 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性质 |
3.2.1 颗粒成分 |
3.2.2 物理力学性质 |
3.2.3 压实特性 |
3.3 含水量对振动压实的影响 |
3.3.1 试验方案及实施 |
3.3.2 含水量对振动测值的影响 |
3.3.3 含水量对相关性校验的影响 |
3.3.4 含水量对填料内部振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现场模拟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填筑体内部的振动规律的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方案及实施 |
4.2.2 路基内部的空间动态响应规律 |
4.2.3 基于能量耗散率的振动规律 |
4.3 碾压工艺对振动测值的影响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行进速度和激振力的影响 |
4.3.3 碾压遍数的影响 |
4.3.4 下卧层刚度的影响 |
4.3.5 激振力对相关性校准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连续压实多元回归模型 |
5.1 连续压实监控模型 |
5.1.1 多元回归模型 |
5.1.2 质量评估模型 |
5.2 模型的试验验证 |
5.2.1 试验方案和实施 |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工程实例 |
5.3.1 工程概况 |
5.3.2 目标值的确定 |
5.3.3 质量验收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连续压实控制工艺流程及质量评价方法 |
6.1 连续压实监测指标的确定 |
6.2 关键工艺流程研究 |
6.2.1 碾压质量控制工艺流程 |
6.2.2 目标值率定的流程 |
6.2.3 碾压过程控制要求 |
6.3 压实质量评价方法 |
6.3.1 压实质量评价内容 |
6.3.2 压实质量评价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工程应用 |
7.1 花岗岩残积土路基压实 |
7.1.1 工程概况 |
7.1.2 工程特点及碾压设计要求 |
7.1.3 连续压实监测的实施 |
7.2 连续压实的质量评价 |
7.2.1 目标值的率定 |
7.2.2 基于目标值校准法的质量评价 |
7.2.3 基于薄弱区识别法的质量评价 |
7.3 基于能量原理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初步应用 |
7.3.1 目标值的率定 |
7.3.2 碾压质量的评估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直推式取样钻具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污染场地的影响 |
1.1.3 钻采设备的技术亟需探究 |
1.2 国内外取样设备 |
1.2.1 国外取样设备 |
1.2.2 国内取样设备 |
1.3 MC5钻具结构及工艺 |
1.3.1 钻具结构 |
1.3.2 钻进过程 |
1.3.3 切削具失效 |
1.3.4 钻具结构及工艺研究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长钻杆数学模型建立及分析 |
2.1 岩土体刚度与阻尼比近似计算 |
2.2 钻具—岩土体纵向振动模型的建立 |
2.3 岩石振动响应位移 |
2.4 不同长度钻杆对岩石振动响应力影响 |
2.4.1 不同长度钻柱模态频率 |
2.4.2 钻头顶部运动方程 |
2.4.3 土体振动响应力 |
2.4.4 岩体振动响应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压工况下钻进仿真研究 |
3.1 ANSYS分析 |
3.1.1 Workbench与APDL区别 |
3.1.2 分析流程 |
3.2 切削具受力分析 |
3.3 钻头结构及材料属性 |
3.3.1 结构形式的变化 |
3.3.2 钻头材料属性 |
3.4 土层有限元分析 |
3.4.1 土体莫尔库伦破坏准则 |
3.4.2 土壤材料模型 |
3.4.3 网格的划分 |
3.4.4 边界条件与载荷施加 |
3.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软质岩层有限元分析 |
3.5.1 岩石力学性质 |
3.5.2 岩石破坏理论 |
3.5.3 软质岩材料模型 |
3.5.4 仿真结果分析 |
3.6 硬质岩层有限元分析 |
3.6.1 硬质岩材料模型 |
3.6.2 仿真结果分析 |
3.7 不同静压载荷对岩石压入切削效果 |
3.7.1 加载方式 |
3.7.2 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冲击工况下钻进仿真研究 |
4.1 瞬态动力学基本理论 |
4.2 冲击钻进有限元分析 |
4.3 软质岩层结果分析 |
4.4 硬质岩层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振动工况下钻进仿真研究 |
5.1 振动钻进有限元分析 |
5.2 软质岩层结果分析 |
5.3 硬质岩层结果分析 |
5.4 地层—钻头—钻杆模型仿真分析 |
5.4.1 长钻杆—地层模型建立 |
5.4.2 模型的建立与材料设定 |
5.4.3 软质岩结果分析 |
5.4.4 硬质岩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三轴振动夹具结构设计与动力学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振动环境试验研究现状 |
1.2.2 振动试验夹具研究现状 |
1.2.3 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三轴振动夹具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振动试验夹具功能与设计准则 |
2.2.1 振动试验夹具功能介绍 |
2.2.2 振动试验夹具设计准则 |
2.2.3 振动试验夹具性能影响因素 |
2.3 三轴振动夹具结构设计 |
2.3.1 三轴振动夹具方案设计 |
2.3.2 振动夹具底板螺栓选型和校核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轴振动夹具结构动力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三轴振动夹具原始设计模型模态分析 |
3.2.1 结构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
3.2.2 模态分析算例 |
3.2.3 三轴振动夹具模态分析 |
3.2.4 被测舱段模态分析 |
3.2.5 三轴振动夹具与舱段整体模态分析 |
3.3 三轴振动夹具原始设计模型随机振动分析 |
3.3.1 随机振动分析基本理论 |
3.3.2 随机振动的频率响应函数 |
3.3.3 随机振动激励谱研究 |
3.3.4 随机振动分析仿真算例 |
3.3.5 三轴振动夹具随机振动分析 |
3.3.6 被测舱段随机振动分析 |
3.3.7 三轴振动夹具与舱段整体的随机振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轴振动夹具的改进设计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三轴振动夹具改进设计 |
4.3 改进设计夹具模型的模态分析及对比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网格划分 |
4.3.3 载荷施加和约束设置 |
4.3.4 结果分析与对比 |
4.4 改进设计夹具模型随机振动分析及对比 |
4.4.1 载荷加载 |
4.4.2 结果分析与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轴振动夹具动力优化设计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结构优化设计基本理论 |
5.2.1 结构优化设计分类 |
5.2.2 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与MOGA算法概述 |
5.3 三轴振动夹具优化设计数学建模 |
5.3.1 确定设计变量 |
5.3.2 确定约束条件 |
5.3.3 确定目标函数 |
5.4 基于MOGA的三轴振动夹具优化设计 |
5.4.1 基于Solid Works与 Workbench协同仿真优化设计 |
5.4.2 振动夹具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
5.5 优化设计模型验证与对比分析 |
5.5.1 优化设计模型模态分析 |
5.5.2 优化设计前后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
5.5.3 优化设计模型随机振动分析 |
5.5.4 优化设计前后随机振动分析结果对比 |
5.6 优化设计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
5.6.1 优化设计夹具与舱段整体的模态分析 |
5.6.2 优化设计对系统模态分析的影响研究 |
5.6.3 优化设计夹具与舱段整体的随机振动分析 |
5.6.4 优化设计对系统随机振动分析的影响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自动化调剂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自动化药房概况 |
1.3 中药饮片自动化调剂需要解决的问题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散装中药饮片调剂系统的总体方案 |
2.1 中药饮片自动化调剂系统概述 |
2.2 中药饮片调剂系统的空间布局 |
2.3 调剂系统的控制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散装中药饮片调剂系统的关键机构设计与分析 |
3.1 立式回转药柜的关键结构设计 |
3.2 立式回转药柜的ANSYS仿真分析 |
3.3 集成药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3.4 取药称量装置以及回收装置 |
3.5 其他主要机构的简介 |
3.6 本章小结 |
4 散装中药饮片的称量控制方法研究 |
4.1 动态称量原理及系统误差预估 |
4.2 振动器的振动原理及送药分析 |
4.3 振动器给药称量的控制方案 |
4.4 预测落差的迭代学习控制 |
4.5 振动称量试验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散装中药饮片调剂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 |
5.1 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 |
5.2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及接口分配 |
5.3 试制样机的气动回路 |
5.4 试制样机控制程序的详细设计 |
5.5 试制样机的组态开发 |
5.6 本章小结 |
6 试制样机及其功能性验证 |
6.1 样机试制及功能测试概述 |
6.2 样机的试制与搭建 |
6.3 取药功能的测试 |
6.4 其它主要功能的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在振动器上加速度冲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加速度传感器阵列的振动平台性能检测仪研制[D]. 邵娟娟.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可控震源技术发展与应用[J]. 陈玉达,林君,邢雪峰. 石油物探, 2020(05)
- [3]旋转控制电液激振时效系统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D]. 赵国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4]一种新型稠油振动降粘解堵开采模型的研究[D]. 张哲.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振动式核桃采摘机的设计与优化[D]. 尹逊春.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1)
- [6]声频钻机空气隔振性能研究[D]. 陈博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基于能量耗散的路基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研究[D]. 吴龙梁.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8]直推式取样钻具优化设计研究[D]. 曹雪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9]三轴振动夹具结构设计与动力学优化分析[D]. 李贵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自动化调剂系统设计[D]. 王传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