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北东部地应力场在(车免)近以来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商恩俊[1](2020)在《昆北油田基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文中指出昆北油田基岩油藏储量十分丰富,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和板岩,属于典型的裂缝型低渗透油藏。开展天然裂缝和地应力的系统研究,对于高效开发该基岩油藏十分关键。综合应用岩心、薄片、测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分析了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揭示了地应力的分布规律,为压裂注水开发该油藏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参考。昆北油田基岩油藏天然裂缝以构造剪切裂缝为主,发育有近S-N、NNE-SSW、NNW-SSE和近E-W向四组裂缝,其中以近S-N向和NNE-SSW向裂缝最为发育。成像测井资料和岩心裂缝观察统计表明,裂缝倾角分布较广泛,以30°~70°的斜交裂缝为主,另外还发育有少量高角度缝和近水平缝。裂缝的充填程度较弱,绝大多数裂缝都属于有效裂缝,部分充填裂缝亦见溶蚀现象。不同井之间和同一口井的不同位置裂缝发育差异明显,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特征。裂缝地下主要开度小于100μm,以60~80μm为主,微观裂缝开度多数小于30μm。对裂缝渗流起决定作用的是宏观裂缝,微观裂缝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裂缝的发育程度主要受岩性和构造位置影响。在褶皱的核部和转折端等构造曲率较大的部位裂缝发育,裂缝距断层距离越小裂缝越发育。井径崩落法、诱导缝法和水力压力监测法表明,研究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为NNE-SSW向、最大水平主应力分布在43.23~49.23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分布在31.21~36.33MPa。运用应力场数值模拟了地应力三维分布规律,揭示应力发育具有一定的非均质特征。受现今地应力影响,近S-N向天然裂缝地下开度大,是裂缝渗流的优势方位。裂缝提供了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流通道。裂缝对基岩油藏的压裂、注水和井网布置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图59幅;表7个;参80篇。
杜彦男[2](2019)在《车西地区断裂结构特征及其控藏作用》文中认为车西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西部。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程度提高,在中浅层储量逐步落实的基础之上,深层古生界潜山被认为是优良的勘探对象和增储领域。而潜山油气藏主要受早期发育的断裂控制,因此开展断裂特征、断裂结构识别、断裂带物性分析及断裂控藏作用的研究对高效勘探、增储上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基础之上,落实断裂构造特征;利用“井-震-心”结合的方法综合识别主控断裂带结构特征;探讨断裂带不同结构单元物性差异;开展主力控藏断裂封闭性研究及成岩胶结作用分析。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车西洼陷控藏断裂主要集中于二台阶潜山带和南部断阶带。受多期构造应力场作用,断裂在平面上以网状组合、斜交式组合、平行式组合为主,剖面上分别以北部陡坡带发育的堑垒组合、翘倾断块和南部缓坡带发育的顺向断阶为主要控藏构造样式。(2)车西地区断裂带结构发育,测井响应特征明显。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单条断裂而言,其内部可能存在有多条滑动破碎带,滑动破碎带的宽度与诱导裂缝带的宽度具有幂指数关系,断裂的落差与断裂带的宽度也具有幂指数关系。(3)明确了断裂带内部结构单元物性特征,总体呈现出诱导裂缝带孔渗性大于滑动破碎带孔渗性的趋势。受断裂带发育地层岩性影响,往往深部碳酸盐岩孔隙度较浅部碎屑岩表现为低值。渗透率由高到低排序为:上诱导裂缝带>下诱导裂缝带>滑动破碎带。(4)车西地区断层封闭性呈现出以下规律:古近系断层封闭性中等-较好,受断裂活动时期、砂岩厚度、泥质含量等影响较大;裂缝受成岩胶结作用控制,胶结物类型以碳酸盐岩胶结物为主,主胶结期为东营组沉积时期和馆陶组早期,断裂胶结率多数大于80%。该区断裂控藏模式可划分为上生下储式和阶梯式两种模式。
郭艳[3](2018)在《沁水盆地柿庄南地区15号煤层裂缝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沁水盆地作为我国煤层气输出的主要产地,其内煤层气的储量丰富,研究对象柿庄南地区15号煤层更是具有连续性好、分布稳定、厚度较大、含气量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煤层气开采价值。本文通过对野外露头观察法和岩心观测法识别裂缝,以单井地应力和裂缝参数为约束,在古今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以裂缝开度、密度为纽带建立裂缝参数计算模型,分析裂缝发育规律,从而达到研究沁水盆地柿庄南地区15号煤层裂缝特征的目的。在对沁水盆地15号煤层裂缝进行识别,认为煤层裂缝与地表出露的裂缝具有相似性,统计野外裂缝走向主要以北东东和北西西向为主,裂缝的产状稳定、常密集成带发育,且多呈“X”型共轭特征,以剪切裂缝为主。岩心观测法观察裂缝,可见裂缝中有方解石充填。结合研究工区的构造运动、构造背景、构造形迹、裂缝识别和裂缝充填物特征综合判断柿庄南15号煤层裂缝造缝期为燕山期,采取“等效古应力法”确定古应力大小。通过水力压裂法和阵列声波测井法确定现今地应力的大小、方向,以柿庄南15号煤层底构造图为基础,考虑地表起伏形态,以岩石三轴压缩试验法优选岩石力学参数,建立有限元地质模型。在有限元地质模型基础上赋予适当的边界作用力和约束进行古今应力场数值模拟。基于岩石破裂准则,并综合古今应力场的计算结果,建立起应力—应变与煤层裂缝参数的数学关系,对柿庄南15号煤层裂缝的空间分布展开定量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陈永春[4](2018)在《淮南大通煤矿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淮南为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矿井关闭后有大量的废弃土地、遗弃厂矿等废弃遗留物,若不能很好地落实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会产生环境安全、人居安全等隐患。大通煤矿资源枯竭矿区为连接新老城区的中心区域,面积约5.7 km2。鉴于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其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开展淮南大通煤矿资源枯竭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对提升区位经济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枯竭矿井的治理开发也具有显着的借鉴价值。本研究以大通煤矿资源枯竭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地面瞬变电磁测试、网络并行电法技术对沉陷区地质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对沉陷区损毁水系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人工湿地构建技术等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主要得出:(1)研究区水体稀少,水体大多为塌陷坑积水形成,水质均为V或劣V类,污染指标为TN、TP、COD、重金属。特别是大通湿地源头水质最为恶劣,可能受化工垃圾以及煤矸石渗滤液影响较显着,需要及时进行人工干预治理。(2)综合利用了 z-score标准化+主成分分析+聚类综合法,对研究区土壤养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土壤养分F值为-5.64~1.06,土壤养分状况属于缺乏~极缺乏。土壤重金属污染属于中~重度污染,重金属其中Cd、Cr污染严重。大通资源枯竭矿区人工恢复生态系统较为单一,尚未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明显偏高。(3)综合采用工程钻探勘一物理力学实验一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获得了废弃矿山采空区地表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小煤窑的重复采动影响,导致研究区中部、东部采空区存在相对活化,此处仍属相对不稳定区,其它区域未曾受到小煤窑重复采动影响,经过数十年的残余沉降和覆岩再压密过程,上覆岩层己基本稳定。(4)通过对湿地水循环基本过程、水文地质条件以及自然水循环要素性综合分析,研究了湿地水面面积、蓄水量与湿地入流量之间的响应关系,以大通采煤沉陷区封闭型湿地独有的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探讨湿地水面面积和湿地入流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大通湿地水循环模型。分析了造成湿地内水面面积与蓄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湿地水文状态和生态状态的对策。(5)针对该区地形地貌遭严重破坏问题,研究了大通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地形重建技术、矸石堆基质剖面重构技术和污染控制技术等。通过上述技术的选择与使用,可使大通资源枯竭矿区植被覆盖,水质和生态景观得到彻底改善,形成景观效果良好、植物种类丰富、季相变化显着、生态系统多样、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景观区。(6)针对该区采石场土质坡面水土流失问题,研发了土质坡面三维植被网坡面修复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够在采石场土质坡面成功构建以胡枝子、马棘和狗牙根为主的人工灌-草植物群落,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土质坡面的水土流失。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将三维植被网技术中的无纺布覆盖改为遮阳网覆盖,克服了无纺布使用中的不足。不仅可用于建筑采石所形成的土质坡面,同时在坡度小于30°,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其他类型坡面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即使是那些含有一定量碎石或砖块的建筑垃圾堆场、或者煤矸石堆等处仍然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7)针对该区化工垃圾渗滤液污染问题,研究设计了化工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混凝沉淀和潜流湿地两个部分。首先采用混凝沉淀技术对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再导入人工湿地净化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现场处理工程实施效果表明,渗滤液总氮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 60%以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达72.75%,总磷的去除率为38.75%,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去除率为20%左右。
周晓刚[5](2015)在《宁武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页岩气成藏的控制》文中认为宁武盆地是山西省北部重要的含煤盆地,石炭-二叠纪与侏罗纪地层中富有机质泥页岩非常发育,为页岩气成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研究宁武盆地构造发育特征、演化规律、页岩气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对页岩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研究宁武盆地构造演化及页岩气进一步勘探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在充分研究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基础上,运用传统地质调查方法,配合室内构造地质学、模拟软件运用等实验手段,对宁武盆地主要地质构造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特征展开了全面研究,并探讨了地质构造演化对页岩气成藏及其赋存状态的控制作用。主要获得了如下几点认识:(1)宁武地区的地层由下古生界寒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发育。区域目的层主要经历了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多期构造旋回影响。(2)宁武盆地褶皱构造主要为宁武-静乐向斜,位于宁武盆地的中心;断裂构造主要分布在盆地东西两缘,盆地内部断裂构造相对较少;研究区节理走向主要以NE向、NEE向、NW向和近NS向为优选方位,其次为NWW向。(3)宁武盆地构造在空间展布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构造演化存在多期次、多方向、多阶段、多性质的发育历程。(4)宁武盆地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史可分为五期:印支期近S-N向挤压、燕山早-中期NW-SE向挤压、燕山晚期近E-W向挤压、四川期近S-N向挤压和喜马拉雅期新裂陷形成阶段,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动力学及太行山隆升动力学对宁武盆地主体构造动力学起着决定性控制作用。(5)研究区野外实测剖面目的层厚度介于30100 m;TOC介于0.117.87%,平均值1.92%;有机质成熟度(Ro)均>0.5%。目的层主要经历了五个沉积埋藏阶段:海西-印支早期的快速埋藏阶段、印支末期的快速抬升阶段、燕山早-中期的快速埋藏阶段、燕山晚期的缓慢褶皱隆升阶段、四川期-喜马拉雅期的快速抬升剥蚀阶段。有机质热演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印支早-中期的快速埋藏演化阶段、印支末期抬升停止演化阶段和燕山早-中期进一步演化阶段,研究区有机质演化主要定型于燕山早-中期末期,且该期也是页岩气主要成藏期。宁武盆地东缘断裂存在构造负反转作用,生成的烃类气体大量逸散;西缘逆冲断裂带和向斜核部为页岩气成藏提供了封堵和圈闭作用,形成良好的构造页岩气藏。
张凯[6](2015)在《永城矿区裂隙型底板灰岩突水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城矿区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境内,目前已经建立了9对生产矿井,生产能力提高到2100万吨/年。矿井内二叠系山西组二2煤赋存稳定,是永城矿区的主采煤层,该层煤平均厚度2.7m,平均开采深度600m,最低开采深度为350m,最高开采深度到910m。钻孔资料和实际的开采资料表明,井下的主要突水水源为L8灰岩,L8灰岩平均厚度12m,距离主采煤层二2煤80m左右,沉积厚度稳定。该层灰岩岩溶较发育,富水性强,静水压力传递快。深部奥陶系灰岩水在特殊导水通道的情况下与L8灰岩联通,奥陶系含水层上距二2煤底板200m左右。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回采工作面的安全水压计算方法为:P?Ts?M,M为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m),P为安全水压(MPa),Ts为突水系数(MPa/m)。在煤层底板受到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作用区域,突水系数取0.06(MPa/m),隔水层完整未受到明显构造破坏的区域,突水系数取0.1(MPa/m)。永城矿区采用0.06(MPa/m)作为突水系数,隔水厚度取为80m,那么安全水压为4.8MPa。在永城地区,大部分矿井的承压水压力为1.6-3MPa。因此,根据突水系数方法,永城地区的突水危险性较小,这主要是由于永城矿区的隔水厚度足够、承压水压力较小的原因。然而,永城矿区多次发生突水事故,经过分析,初步认为这是一种裂隙型底板灰岩突水,有必要开展深入研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永城矿区突水案例,研究突水中的关键地质因素,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底板灰岩裂隙型突水的机理、特征,研究煤层底板裂隙分布区的高分辨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建立适合本矿区的防治水工程技术体系,以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稳定高产。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裂隙是永城矿区突水的主要通道和研究重点据永城矿区突水资料,自1985年以来至今,研究区内共发生淹井的灰岩突水17次,其中有11次发生在采煤工作面,6次在掘进巷道中。从突水通道上分析,断层为导水通道的灰岩突水2次,其余的15次突水通道均为二2煤层底板裂隙。统计资料表明,底板裂隙是矿井突水的主要通道。在突水水源上,太原组含灰岩11层,最上层的L11灰岩厚12m,上距二2煤层底板50m左右,含水很弱。L8灰岩厚度818m,平均厚度12m,上距二2煤层底板约80m,岩溶发育,富水性强,连通性好,水压大,且受奥灰水的间接补给,是矿井突水的主要水源。与焦作、肥城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相比,焦作、肥城矿区的底板隔水层厚度不够,整个工作面底板必须全部改造,而永城矿区的隔水层厚度足够,裂隙是重要的导水通道,这是永城矿区防治水工作的明显特征之一。研究区内的灰岩水主要是通过煤层底板裂隙突出,当原生裂隙处于张开状态,裂隙本来已经形成导水通道,当掘进巷道或回采工作面揭露这些裂隙时,即发生突水;当原生裂隙闭合时,指底板原生裂隙未张开或者仅有细微的张开,同时该裂隙也发育到灰岩,在掘进空间下方的矿山压力和强大的灰岩水压力下,原生裂隙张开,导致灰岩突水。这种突水一般发生在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工作面后方,表现为先来压力,巷道可发生变形,原生裂隙逐渐张开而突水,其压力的增加和水量的增大呈现一个渐变过程。递进裂隙突水的前提为深部灰岩上部发育有原生裂隙,同时该原生裂隙未到达煤层底板,形成灰岩水原始导升带。随着井下巷道掘进或者煤层回采,掘进空间中的岩体应力释放,围岩原始地应力场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矿山压力。此时底板上部岩石发生破坏形成破坏裂隙带。在开采过程中由于矿山压力和灰岩水压的共同作用,深部灰岩水原始导升裂隙带周围岩石发生破坏变形,原始导升裂隙不断向上发展,并最终与底板破坏裂隙带沟通,发生矿井突水事故,形成递进裂隙突水。(2)数值模拟分析两种突水裂隙的突水机理为研究底板裂隙在灰岩突水中的作用,以永夏矿区开采二2煤层为背景,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原生裂隙发育到灰岩,可能是打开或者闭合状态,本文称为联通裂隙突水;原始导升裂隙未与采动空间联通,本文称为递进裂隙。联通裂隙突水数值分析表明,裂隙发育区域位移较大,在裂隙两侧位移方向不同,其中裂隙左侧位移方向向左,裂隙右侧位移方向向右。对于裂隙同一侧,位移从上到下也依次增大。由于垂直应力和太灰孔隙压力的共同作用,再加上采动影响,致使裂隙发生扩张,并且距工作面越近扩张量越大。在裂隙发育的地方,剪应变的增量最大。剪应力的增大有利于裂隙张裂,从而使原来不涌水的裂隙出水,使原来涌水的裂隙联通性更强。递进裂隙突水数值分析表明,随着煤层开采的推进,以及煤层底板裂隙的影响,使得煤层底板应力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在底板上由于裂隙的存在,受矿山压力和灰岩水的共同作用下,裂隙周围应力产生了四个集中带,从而造成裂隙带两侧的岩石破坏较严重,破坏区域和裂隙连通,从而为太灰水进入采空区提供通道。(3)提出永城矿区底板富水裂隙带的瞬变电磁探测方法永城矿区煤层底板灰岩富水性强,裂隙带一般含水性强,由于底板裂隙本身发育,再加上采动影响,往往能形成导水通道,从而引发底板裂隙突水。裂隙带的低阻特征明显,裂隙带的存在打破了电阻率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变化规律。这种变化规律的存在为岩石导电性差异为物理基础的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解释。针对瞬变电磁探测中的偶极装置设置、井下金属物体干扰、噪声干扰等三个问题,分析开展了相似模拟实验研究,通过在井下开展瞬变电磁的工作,分析了金属物体在瞬变电磁探测结果上的响应及避免假低阻异常的方法,通过构建小波变换方法,实现瞬变电磁信号的去噪处理。对于偶极装置,极距的选择对探测效果影响较大,一定条件下小极距装置的分辨率更高,一般极距选择1.25倍的线框边长,最大极距不宜超过1.5倍线框边长。实验采用的缩比系数为10,换算成实际井巷施工边长2m×2m的线圈时,偶极装置采用2.5m左右的极距探测目标体时比较合适。偶极装置记录点为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中点位置,能反映异常的真实位置。井下金属体,比如综掘机、工字钢等,在正后方且距离探测线框较近时,往往能能降低整个探测剖面的视电阻率值;金属体距离探测位置越远时,对视电阻率值的影响逐渐减弱;井下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可以通过试验确定两者之间的距离,使得对探测结果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从而避免金属体带来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当井下施工空间小,无法避免大型金属性物体的干扰时,需要注意探测结果的多解性。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一组实测的瞬变电磁数据分别用db6小波和bior2.4小波进行分解与重构。首先利用wmaxlev函数计算出瞬变电磁数据在db6和bior2.4小波函数下的最大分解尺度为5,为了节省计算量和计算时间,选择的分解尺度为3,然后用wavedec函数对瞬变电磁信号进行多尺度小波分解,对分解之后的信号,用detoef和appcoef提取小波的高、低频系数。最后利用waverec函数重构瞬变电磁信号。对井下实测瞬变电磁数据,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去噪处理,剔除电磁干扰和畸变数据,以保证数据的规律性。从处理结果和应用效果来看,小波变换基本可以去除井下瞬变电磁数据产生的干扰信号。(4)构建底板灰岩裂隙型突水防治技术——局部底板改造技术对于永城矿区的地质情况,联通裂隙,无论其张开或者闭合,在地应力、采动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形成灰岩水导水通道。开张裂隙时,直接突水;闭合裂隙时,由于打开需要一个过程,一般发生在采煤或掘进工作面后方,由于裂隙逐渐张开,其矿压和突水量的增加呈现一个渐变过程。递进裂隙,由于裂隙未能导通到灰岩水时,随着采动的影响,导水高度带的演变是一个动态过程,逐步发育成导水通道。结合上述的裂隙型底板突水机理可知,底板的导水带高度是一种动态的演变过程,其中裂隙是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没有构造、裂隙不发育的底板部位,可以不用采取底板改造措施,而在裂隙的发育部位,必须及时采取注浆手段进行改造。针对永城矿区地质情况,分别选择四个代表性的煤矿进行了基于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的底板局部注浆改造实践。其中,四个代表性煤矿的特征如下:陈四楼煤矿2505工作面相邻工作面均发生突水,在切眼向外发育一导水裂隙带,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防治水难度大;车集煤矿2709工作面内发育有宽10m的岩浆岩,贯穿整个工作面,通过瞬变电磁探测与钻探验证,说明裂隙带发育;城郊煤矿2703工作面为宽300m的对拉工作面,且埋藏较深,水压较高;新桥煤矿2102工作面在掘进至皮带顺槽365m处发现有一个宽2m的裂隙带,该裂隙带被松散岩石充填,注浆时从该处跑浆,说明联通性好,裂隙发育。以上四个工作面按照瞬变电磁探测、局部底板注浆改造、瞬变电磁复探、打钻验证的技术路线进行了防治水工程,均已安全回采,没有发生突水事故。针对永夏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底板灰岩水突出特征,确立了以下的防治水技术:回采工作面均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探测。首先采用井下瞬变电磁法探查煤层底板富水性异常区,根据物探和钻探情况圈定突水危险区,作为底板注浆改造范围进行局部底板注浆改造,注浆结束后用瞬变电磁再次探测注浆效果,监测富水裂隙带变化,辅之以少量井下钻孔验证。在突水危险区的工作面上下顺槽开设钻窝。钻孔方向主要围绕裂隙带富集区,钻孔主要尽可能地多穿裂隙,根据井下钻孔水压大小确定终孔层位。该方法称为基于瞬变电磁的局部底板改造技术,在永城矿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论文创新点主要如下:(1)通过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突水实例分析,表明裂隙是永城矿区底板灰岩突水中的重要通道,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证实了裂隙部位可形成永城矿区二1煤层底板的突水通道。(2)针对永城矿区的矿井地质条件下,通过相似模拟研究了永城矿区的富水裂隙带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方法,表明一定条件下小极距装置的分辨率更高,一般极距选择1.25倍的线框边长,最大极距不宜超过1.5倍线框边长。(3)针对永城矿区地质情况,构建了以瞬变电磁探测为基础的底板局部注浆改造的防治水方法。首先采用井下瞬变电磁法探查煤层底板富水性异常区,辅之以少量井下钻孔验证。根据物探和钻探情况圈定突水危险区,作为底板注浆改造范围。通过井下钻孔往裂隙带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再次采用瞬变电磁方法对注浆效果、是否存在新的富水区进行判断分析。
王志磊[7](2015)在《低透气性煤层井下水力压裂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与治理难题,理论分析了煤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特征和增透机理;建立了煤层水力压裂数值分析模型,对煤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及煤体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可以促使煤体大范围裂缝网络形成,从而实现卸压增透的目的;建立了适合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的整套井下水力压裂专用设备系统,确定了煤矿井下水力压裂工艺,并提出了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安全保障体系;通过现场试验,实现了低透气性煤层卸压增透目的,提高了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与治理效果,验证了低透气性煤层井下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商琳[8](2014)在《富台碳酸盐岩潜山多期裂缝发育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构造解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富台下古生界潜山主要经历了古生代稳定沉降阶段、中生代末逆冲-褶皱阶段和新生代伸展断陷-坳陷阶段。燕山期挤压逆冲-褶皱和喜马拉雅期伸展断陷是富台潜山经历的两次主要构造变形期,也是潜山裂缝的主要形成时期。通过岩心裂缝观察及测井裂缝识别表明,富台潜山发育大量构造裂缝,同时还发育溶蚀孔洞、成岩收缩缝、缝合线等非构造裂缝。根据岩层产状及古地磁方法,对岩心进行了定向,确定了裂缝产状,裂缝以NE-SW走向的共轭剪裂缝为主,同时发育一组近E-W走向的裂缝;裂缝以直立裂缝和高角度裂缝为主,低角度裂缝和水平裂缝发育较少,裂缝力学性质主要为剪性缝,有少量张性缝发育;岩心裂缝开度主要分布在0.63.0mm,00.4mm次之;岩心大多被切穿,裂缝的延伸较长;取心井段裂缝平均线密度在2.1911.75条/m之间。非构造裂缝的发育主要受到岩性、裂缝分布、构造部位及埋深的控制,潜山顶部较发育,通过构造裂缝的连通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状系统,可以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和储集空间。通过统计富台潜山取心井各层位岩心裂缝充填情况,结合成像测井解释结果,计算了富台潜山各井分层位裂缝充填率,预测了富台潜山奥陶系和寒武系凤山组裂缝充填规律,认为潜山裂缝充填率的大小受到构造位置、岩性等因素的影响。车古202断块裂缝充填率最低,其次为车古201断块、车古20断块。受岩性影响,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以灰岩为主,主要充填方解石,充填程度普遍较高,不利于裂缝性储层的保存;冶里-亮甲山组和凤山组以白云岩为主,主要充填硬石膏和方解石,充填程度低。根据岩石力学实验及测井资料计算结果,建立了不同围压下灰岩、白云岩弹性模量与围压的关系式,计算出造缝时期相应埋深条件下的岩石弹性模量,分时期、分层位选取岩石力学参数。以此建立了奥陶系八陡组、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冶里-亮甲山组和寒武系凤山组的力学模型。通过反演拟合,确定了裂缝形成时期的等效古应力;根据钻井诱导缝走向及井壁碰落方位确定了现今地应力的方向,应用经验公式及差应变实验结果确定了现今地应力大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和现今地应力场数值模拟。根据岩石力学及弹性力学相关理论,建立了裂缝参数与多期应力场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了富台潜山裂缝线密度、开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各项参数,结合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计算了富台潜山裂缝线密度、开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各项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富台潜山裂缝线密度为3.514.4条/m;裂缝现今开度约为0.161.78mm,其中燕山期裂缝现今开度约为0.491.78mm,喜马拉雅期裂缝现今开度约为0.160.22mm;现今裂缝孔隙度在0.14%0.41%之间;裂缝东西方向现今渗透率在2.8419.1mD之间,南北向现今渗透率在0.118.6mD之间,垂向渗透率在2.9515.28mD之间。将裂缝充填情况与裂缝参数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计算了有效裂缝线密度和孔隙度,预测了有效裂缝的分布规律。以裂缝开度大小为依据,将富台潜山裂缝划分为三个级别:大裂缝(开度大于1.0mm)、中裂缝(开度为0.51.0mm)、小裂缝(开度小于0.5mm)。根据富台潜山有效裂缝线密度、有效裂缝孔隙度、非构造缝发育情况以及不同级别裂缝分布情况,将富台潜山裂缝性储层储集性能由高到低分为四种类型。
袁文峰[9](2014)在《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排采预警参数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为研究区,以大量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煤层气地质学、数值模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的富集规律、煤层气井产气曲线特征、煤层气井产能差异、煤层气井动态采收率、煤层气井排采影响因素、排采预警参数,得出如下结论:(1)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保存条件较好,煤层气富集类型属于构造与地下水耦合控制型;煤层含气量10-24m3/t,含气饱和度60%-90%;煤储层的渗透率较高,但对煤层气的吸附能力强,煤层气井临界解吸压力高,临界解吸压力与储层压力比值高。(2)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气曲线特征揭示了煤层气排采压降漏斗的形成及扩展规律,煤层气井产气曲线特征表现为产气峰值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煤层气单井产量基本可以稳定在2000m3/d。(3)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气类型划分为平稳产气型、产量平稳升降型、产气波动急剧下降型、初期高产后期波动型、低产型五种类型。(4)提出了将井底压力波动与煤粉浓度作为煤层气排采的预警参数。井底压力波动预警指标:井底压力波动值在0.05MPa/d以下,对储层伤害较小;井底压力波动值为0.05MPa/d-0.1MPa/d,对储层产生一定伤害;井底压力波动值超过0.1MPa/d,对储层伤害大。煤粉浓度预警指标:生产井安全的煤粉浓度应小于1%;生产井存在卡泵危险的煤粉浓度为1%-3%;生产井卡泵危险性升高的煤粉浓度大于3%。
张林[10](2012)在《济阳坳陷变换构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济阳坳陷在新生代发育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变换构造。本文在对大量地震剖面、相干体切片、构造埋深图、沉积相带展布、测井、录井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变换构造的判识原则及方法,准确判识了济阳坳陷典型新生代变换构造,刻画了其几何学特征并建立了类型划分方案;利用断层古落差、活动速率、变换强度(k=lt/lm)以及平衡剖面技术,定量分析了典型变换构造的运动学特征,恢复了济阳坳陷新生代变换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明确了不同期次变换构造的时空展布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明确了变换构造的成因机制;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变换构造发育地区的油气地质条件及油气成藏实例,分析了变换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建立了不同类型变换构造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新生代变换构造受到盆地应力场变化、局部块体伸展作用、中生代先存断裂以及盆地基底“凹凸相间”等多种因素的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一级、二级、三级及其它更低级别等不同规模的变换构造;按照“主干断层剖面类型+平面组合+内部构造样式”可划分为同向超接雁列型等20多个小类;先存断裂成为变换构造发育的优势地区,发育了具有继承型、具有继承改造型、具有消亡型以及具有复合型先存断裂的一级及少数二级变换构造。伸展、走滑-伸展等作用的控制下形成了变换构造内部的多种构造样式,济阳坳陷新生代变换构造经历了孔店期初始变形沙四期复杂破裂沙三期-沙二期伸展破裂沙一期萎缩东营末期活化新近纪-第四纪消亡六个阶段,与经典断陷盆地中的变换构造发育过程有所差异;自西向东发育时间由晚早晚早、变换强度由弱强弱强的时空差异,整体上以调节水平伸展变形为主,辅以调节非均匀伸展过程中产生的垂向升降幅度的差异。济阳坳陷变换构造对源岩的展布与成熟度、砂砾岩体以及区域储层的展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形成了以构造、构造-岩性为主的油气藏。其中,背向型变换构造多具有双向供烃的特征,成藏条件最好,其次为同向型变换构造,相向型变换构造多为单一生烃洼陷的近源供烃成藏模式。变换构造的活动期次、活动强度及其与相邻凹陷的成藏要素时空匹配导致了不同变换构造油气富集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华北东部地应力场在(车免)近以来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东部地应力场在(车免)近以来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昆北油田基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3 勘探概况 |
第3章 基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 |
3.1 裂缝成因类型分析 |
3.2 裂缝参数表征 |
3.2.1 裂缝组系和方位 |
3.2.2 裂缝倾角 |
3.2.3 裂缝有效性 |
3.2.4 裂缝密度 |
3.2.5 裂缝开度 |
3.2.6 裂缝物性 |
3.3 裂缝控制因素 |
3.3.1 岩性的影响 |
3.3.2 褶皱的影响 |
3.3.3 断层的影响 |
第4章 应力场发育特征 |
4.1 单井地应力方位 |
4.1.1 诱导缝法 |
4.1.2 井壁崩落法 |
4.1.3 微地震监测法 |
4.1.4 岩心差应变法 |
4.2 地应力大小分析 |
4.3 应力场数值模拟 |
4.3.1 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
4.3.2 应力场模型的构建 |
4.3.3 应力场模拟的结果分析 |
4.4 诱导应力场变化 |
4.4.1 流固耦合的基本原理 |
4.4.2 注采过程中的应力变化 |
第5章 裂缝对开发的影响 |
5.1 对压裂的影响 |
5.2 对注水的影响 |
5.3 对井网布置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车西地区断裂结构特征及其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意义及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断裂带结构研究现状 |
1.2.2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
1.2.3 断裂带物性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背景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断裂特征与演化 |
3.1 断裂体系分级描述 |
3.2 断裂组合样式分析 |
3.2.1 断裂平面组合样式 |
3.2.2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
3.3 车西洼陷构造演化特征 |
3.3.1 构造动力学背景 |
3.3.2 埕南断层活动性分析 |
3.3.3 平衡剖面分析构造演化 |
第四章 断裂带结构划分 |
4.1 断裂结构识别方法 |
4.1.1 断裂带结构地震识别 |
4.1.2 断裂带结构岩心识别 |
4.1.3 断裂带结构测井识别 |
4.2 主控断裂结构划分 |
4.2.1 .埕南断层断裂结构 |
4.2.2 .二台阶断裂结构 |
4.3 断裂带内部结构关系 |
第五章 断裂带物性分析 |
5.1 样品测试分析断裂带岩石孔渗性 |
5.2 测井曲线表征断裂带岩石物性差异 |
5.2.1 常规测井曲线交会图法 |
5.2.2 三孔隙度法 |
5.2.3 各结构单元渗透率差异 |
5.3 断裂带内部物性模式 |
第六章 断裂控藏作用 |
6.1 车西地区油气空间分布特征 |
6.1.1 油气平面分布特征 |
6.1.2 油气剖面分布特征 |
6.1.3 油藏发育特征 |
6.2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
6.3 断裂带成岩胶结作用分析 |
6.3.1 成岩胶结物类型 |
6.3.2 成岩胶结期次的定量判断 |
6.3.3 胶结作用影响强度和范围 |
6.4 断裂控藏模式 |
6.4.1 上生下储式断裂控藏模式 |
6.4.2 阶梯式断裂控藏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沁水盆地柿庄南地区15号煤层裂缝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煤层气研究现状 |
1.3.2 裂缝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储层裂缝识别 |
1.4.2 岩石力学参数优选 |
1.4.3 古、今应力场数值模拟 |
1.4.4 煤储层裂缝参数模拟分析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 |
1.7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工区地理概况 |
2.2 工区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
2.3 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特征 |
2.3.1 盆地构造背景 |
2.3.2 盆地基本构造特征 |
2.4 研究区内煤岩煤质特征 |
2.5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三章 现今应力场数值模拟 |
3.1 现今地应力方向的确定 |
3.2 水力压裂法确定现今地应力大小 |
3.3 研究区现今地质模型的建立 |
3.4 优选岩石力学参数 |
3.5 加载边界作用力及约束 |
3.6 现今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 |
3.6.1 现今最小主应力分析 |
3.6.2 现今中间主应力分析 |
3.6.3 现今最大主应力分析 |
第四章 造缝期古应力场数值模拟 |
4.1 裂缝描述 |
4.2 造缝期分析 |
4.2.1 沁水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分析造缝期 |
4.2.2 构造运动及其它因素分析造缝期 |
4.3 古应力方向的确定 |
4.4 古应力大小的确定 |
4.5 造缝期地质模型的建立 |
4.6 加载边界作用力及约束 |
4.7 古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 |
4.7.1 燕山期最小主应力分析 |
4.7.2 燕山期中间主应力分析 |
4.7.3 燕山期最大主应力分析 |
第五章 煤储层裂缝参数模拟分析 |
5.1 裂缝参数计算模型 |
5.1.1 优选岩石破裂准则 |
5.1.2 裂缝线密度与开度计算模型 |
5.1.3 裂缝孔隙度计算模型 |
5.1.4 裂缝渗透率计算模型 |
5.2 15 号煤层裂缝参数模拟结果 |
5.2.1 裂缝密度分布特征 |
5.2.2 裂缝开度分布特征 |
5.2.3 裂缝孔隙度分布特征 |
5.2.4 裂缝渗透率分布特征及与含气量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淮南大通煤矿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资源枯竭矿区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
1.2.2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及水生态修复技术 |
1.2.3 采煤沉陷区采动稳定性评价 |
1.3 主要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位置和交通 |
2.2 自然地理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水文 |
2.3 地质背景 |
2.3.1 地层 |
2.3.2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4 开采历史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药品、试剂与仪器 |
3.1.1 药品、试剂 |
3.1.2 仪器设备 |
3.2 样品采集 |
3.2.1 水样采集 |
3.2.2 土壤样品采集 |
3.2.3 植被调查范围及调查方法 |
3.3 测试分析 |
3.3.1 水质分析项目与方法 |
3.3.2 土壤分析项目与方法 |
3.3.3 植被分析项目与方法 |
3.3.4 岩土体勘察取样方法 |
第四章 资源枯竭矿区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4.1 水体环境质量现状研究 |
4.1.1 水体中常规化学指标的含量 |
4.1.2 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 |
4.1.3 水体的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4.2 土壤的环境质量现状研究 |
4.2.1 土壤的肥力特征 |
4.2.2 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
4.2.3 土壤中养分和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4.3 植物与植被的分布特征 |
4.3.1 植物和植被的分布特征 |
4.3.2 大通湿地公园植物和植被的分布特征 |
4.3.3 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
4.4 资源枯竭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地质稳定性及水系修复技术研究 |
5.1 地质稳定性研究 |
5.1.1 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 |
5.1.2 采空区综合地球物理探测 |
5.1.3 研究区地质稳定性评价 |
5.2 大通湿地水循环特征及水文状态 |
5.2.1 大通湿地水循环特性及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
5.2.2 大通湿地水循环模型 |
5.2.3 大通湿地水系修复技术 |
5.3 小结 |
第六章 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
6.1 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
6.1.1 采煤沉陷区的基本概况 |
6.1.2 大通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集成 |
6.2 采石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
6.3 化工垃圾堆渗滤液治理技术研究 |
6.3.1 化工垃圾液混凝沉淀净化技术研究 |
6.3.2 化工垃圾液人工垂直潜流湿地处理技术研究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1.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7.1.2 地质稳定性及水系修复技术 |
7.1.3 生态修复技术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5)宁武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页岩气成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6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特征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 |
2.4 小结 |
3 宁武盆地地质构造 |
3.1 褶皱构造 |
3.2 断裂构造 |
3.3 节理 |
3.4 小结 |
4 宁武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
4.1 显微构造 |
4.2 岩石组构 |
4.3 小结 |
5 宁武盆地构造演化机制 |
5.1 宁武盆地野外节理分期配套 |
5.2 宁武盆地构造演化史 |
5.3 宁武盆地构造演化动力学背景 |
5.4 小结 |
6 宁武盆地构造演化对页岩气成藏的控制 |
6.1 宁武盆地页岩气地质特征 |
6.2 构造-埋藏史及有机质演化史 |
6.3 构造-逸散/保存史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永城矿区裂隙型底板灰岩突水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底板灰岩突水机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矿井瞬变电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底板灰岩水防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永城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1 矿区地质条件 |
2.1.1 构造 |
2.1.2 岩浆活动 |
2.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地表水系及补给 |
2.2.2 含水层 |
2.2.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2.4 太灰含水层富水性分析 |
2.2.5 奥灰含水层富水性分析 |
2.2.6 永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与相邻矿区的异同点 |
2.3 永城矿区水害特征及裂隙分类 |
2.3.1 联通裂隙突水 |
2.3.2 递进裂隙突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永城矿区煤底板岩层裂隙突水数值模拟研究 |
3.1 底板裂隙突水机理数值模拟方法 |
3.1.1 永城矿区地质概况 |
3.1.2 有限差分模型网格设置 |
3.1.3 有限差分模型力学参数及模型计算 |
3.2 模拟结果及底板裂隙突水分析 |
3.2.1 联通裂隙突水数值分析 |
3.2.3 递进裂隙突水数值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永城矿区底板富水裂隙带瞬变电磁探测方法研究 |
4.1 矿井瞬变探测基本原理 |
4.1.1 矿井瞬变电磁法特征 |
4.1.2 矿井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 |
4.1.3 矿井瞬变电磁法时深换算方法 |
4.2 瞬变电磁多匝小回线装置实验研究 |
4.2.1 物理模拟相似性准则 |
4.2.2 物理模拟实验及分析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4.3 永城矿区矿井瞬变电磁处理方法 |
4.3.1 小波变换相关定义 |
4.3.2 数据的小波分解及重构 |
4.3.3 小波去噪实例 |
4.4 新桥矿2604面底板富水性探测试验 |
4.4.1 2604工作面概况 |
4.4.2 井下瞬变电磁资料探测 |
4.4.3 永城矿区瞬变电磁井下干扰对策 |
4.4.4 探测结果及井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永城矿区裂隙型底板灰岩突水防治技术 |
5.1 裂隙型突水机理对防治水工作的指导作用 |
5.2 底板局部改造方法 |
5.2.1 底板裂隙富水区确定 |
5.2.2 防治水工程设计流程 |
5.2.3 底板改造设计要点 |
5.3 陈四楼煤矿2505工作面防治水实例 |
5.3.1 陈四楼煤矿2505工作面概况 |
5.3.2 2505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
5.3.3 2505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工程设计 |
5.3.4 2505工作面瞬变电磁初探情况 |
5.3.5 2505工作面局部底板注浆改造情况 |
5.3.6 2505工作面局部底板注浆改造及瞬变电磁复探结果分析 |
5.4 车集煤矿2709工作面防治水实例 |
5.4.1 车集煤矿2709工作面概况 |
5.4.2 2709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
5.4.3 2709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工程设计 |
5.4.4 2709工作面瞬变电磁初探情况 |
5.4.5 2709工作面局部底板注浆改造情况 |
5.4.6 2709工作面局部底板注浆改造及瞬变电磁复探结果分析 |
5.5 城郊煤矿2703工作面防治水实例 |
5.5.1 城郊煤矿2703工作面概况 |
5.5.2 2703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
5.5.3 2703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工程设计 |
5.5.4 2703工作面瞬变电磁初探情况 |
5.5.5 2703工作面局部底板注浆改造情况 |
5.5.6 2703工作面局部底板注浆改造及瞬变电磁复探结果分析 |
5.6 新桥煤矿2102工作面防治水实例 |
5.6.1 新桥煤矿2102工作面概况 |
5.6.2 2102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
5.6.3 2102工作面底板注浆工程设计 |
5.6.4 2102工作面瞬变电磁法初探情况 |
5.6.5 2102工作面局部底板注浆改造情况 |
5.6.6 2102工作面局部底板注浆改造及瞬变电磁复探结果分析 |
5.7 经济效益分析 |
5.8 社会效益评价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7)低透气性煤层井下水力压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面水力压裂 |
1.2.2 井下水力压裂理论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煤层井下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特征及增透机理 |
2.1 煤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特征 |
2.1.1 煤层井下水力压裂技术简介 |
2.1.2 煤层水力压裂过程的定性分析 |
2.1.3 煤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过程分析 |
2.2 煤层水力压裂扩展长度 |
2.3 水力压裂增透分析 |
2.3.1 煤层水力压裂增透机理 |
2.3.2 水力压裂渗透率改变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层水力压裂规律数值模拟 |
3.1 RFPA-2D 软件概述 |
3.2 煤层水力压裂规律数值模拟 |
3.2.1 单孔压裂数值模拟 |
3.2.2 双孔压裂数值模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井下水力压裂系统及安全保障体系 |
4.1 井下压裂系统功能性分析 |
4.1.1 压裂泵组 |
4.1.2 介质供输系统 |
4.1.3 远距离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
4.1.4 远程图像采集及监测监控系统 |
4.1.5 其它设备 |
4.2 井下水力压裂施工工艺研究 |
4.2.1 压裂方式选择 |
4.2.2 压裂孔要求 |
4.2.3 施工泵压、功率 |
4.2.4 压裂施工步骤 |
4.2.5 压裂方案编制 |
4.2.6 水力压裂增透效果检验技术 |
4.3 安全保障体系 |
4.3.1 区域危险等级评价 |
4.3.2 压裂施工组织管理 |
4.3.3 安全多级综合防护 |
4.3.4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 |
4.3.5 压裂效果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井下水力压裂现场试验 |
5.1 化处煤矿井下水力压裂试验 |
5.1.1 试验地点概况 |
5.1.2 压裂施工 |
5.1.3 效果考察 |
5.2 告成煤矿井下水力压裂试验 |
5.2.1 矿井概况 |
5.2.2 实验地点概况 |
5.2.3 顺层钻孔水力压裂试验 |
5.2.4 效果考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应用特点分析 |
6.1 工业性试验效果分析 |
6.1.1 回采工作面水力压裂效果分析 |
6.1.2 掘进工作面水力压裂效果分析 |
6.2 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应用特点分析 |
6.2.1 适用性分析 |
6.2.2 有效性 |
6.2.3 安全性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8)富台碳酸盐岩潜山多期裂缝发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裂缝识别方法 |
1.2.2 裂缝预测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演化及主要造缝期分析 |
第三章 裂缝识别与统计 |
3.1 岩心裂缝识别 |
3.2 裂缝定向 |
3.2.1 岩层产状法定向 |
3.2.2 古地磁方法定向 |
3.3 裂缝参数的测量与统计 |
3.3.1 裂缝产状 |
3.3.2 裂缝发育的规模和密集程度 |
3.3.3 裂缝的密度 |
3.3.4 裂缝的力学性质 |
3.4 测井裂缝识别 |
3.5 非构造裂缝识别 |
3.5.1 溶蚀孔洞 |
3.5.2 成岩裂缝 |
3.6 裂缝充填规律 |
3.6.1 裂缝充填物类型 |
3.6.2 裂缝充填规律 |
第四章 裂缝参数与多期应力场关系研究 |
4.1 裂缝发育机理 |
4.1.1 张裂缝 |
4.1.2 剪切裂缝 |
4.2 岩石破裂准则优选 |
4.2.1 三向挤压应力状态下 |
4.2.2 拉张应力状态下 |
4.3 裂缝参数计算模型 |
4.3.1 三向挤压应力状态下地应力与裂缝密度、开度的关系 |
4.3.2 有张应力存在时地应力与裂缝密度、开度的关系 |
4.3.3 裂缝走向与倾角计算 |
4.3.4 裂缝孔隙度、渗透率计算模型 |
4.4 喜马拉雅期裂缝叠加计算模型 |
4.4.1 具有先存裂缝的岩石破裂机理 |
4.4.2 后期裂缝叠加 |
4.5 现今地应力场改造裂缝计算模型 |
第五章 岩石力学参数优选 |
5.1 三轴压缩实验 |
5.1.1 岩样的制备 |
5.1.2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
5.1.3 实验结果 |
5.2 岩石力学参数对裂缝发育程度影响 |
5.2.1 弹性模量对裂缝发育的影响 |
5.2.2 泊松比对裂缝发育的影响 |
5.3 基于常规测井数据计算岩石力学参数 |
5.3.1 岩石动态力学参数计算 |
5.3.2 力学参数校正 |
5.4 富台潜山力学参数 |
第六章 应力场数值模拟 |
6.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6.1.1 建立地质模型 |
6.1.2 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 |
6.2 造缝期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
6.2.1 古应力方向确定 |
6.2.2 古应力大小确定 |
6.2.3 燕山期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
6.2.4 喜马拉雅期地应力数值模拟 |
6.3 现今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
6.3.1 现今地应力方向确定 |
6.3.2 现今地应力大小确定 |
6.3.3 富台潜山现今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
第七章 潜山裂缝数值模拟 |
7.1 燕山期裂缝造缝期参数数值模拟 |
7.1.1 燕山期裂缝线密度 |
7.1.2 燕山期裂缝造缝期开度 |
7.1.3 燕山期裂缝造缝期孔隙度 |
7.1.4 燕山期裂缝走向 |
7.2 喜马拉雅期裂缝参数数值模拟 |
7.2.1 喜马拉雅期应力场改造后燕山期裂缝开度 |
7.2.2 喜马拉雅期发育的裂缝线密度 |
7.2.3 喜马拉雅期发育的裂缝造缝期开度 |
7.2.4 喜马拉雅期发育的裂缝造缝期孔隙度 |
7.3 两期裂缝叠加后现今裂缝数值模拟 |
7.3.1 裂缝线密度 |
7.3.2 裂缝现今开度 |
7.3.3 裂缝现今孔隙度 |
7.3.4 裂缝现今渗透率 |
第八章 数值模拟结果对比与验证 |
8.1 数值模拟裂缝参数与岩心观测、测井解释裂缝参数的对比 |
8.1.1 裂缝产状对比 |
8.1.2 裂缝线密度、开度对比 |
8.1.3 裂缝孔隙度对比 |
8.2 曲率法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 |
8.2.1 构造主曲率计算方法 |
8.2.2 曲率法预测富台潜山裂缝 |
第九章 潜山储层发育模式 |
9.1 考虑充填后有效裂缝参数计算 |
9.1.1 有效裂缝参数计算方法 |
9.1.2 有效裂缝分布特征 |
9.2 不同级别裂缝分布规律 |
9.2.1 裂缝分级 |
9.2.2 不同级别裂缝分布特征 |
9.3 潜山裂缝演化 |
9.4 潜山储层发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排采预警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2 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现状 |
1.2.3 煤储层渗透率的研究现状 |
1.2.4 煤层气排采技术研究现状 |
1.2.5 沁水盆地煤层气的排采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主要工作量 |
2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富集规律 |
2.1 沁水南部煤层气田地质特征 |
2.1.1 区域构造及其发育特征 |
2.1.2 地层与煤层发育特征 |
2.1.3 水文地质特征 |
2.2 煤层气富集特征 |
2.2.1 煤岩煤质特征 |
2.2.2 煤储层的温压条件 |
2.2.3 煤层渗透率及其影响因素 |
2.2.4 含气性及其分布特征 |
2.2.5 含气饱和度 |
2.2.6 等温吸附特征 |
2.3 煤层气富集规律 |
2.3.1 煤层气成藏的物质基础 |
2.3.2 煤层生烃的构造控制作用 |
2.3.3 煤层气富集的构造控制作用 |
2.3.4 地下水控藏作用 |
2.4 小结 |
3 沁南煤层气井产气曲线特征分析 |
3.1 排采阶段划分 |
3.2 沁南煤层气井排采特征 |
3.2.1 沁南典型井储层参数 |
3.2.2 产能分析 |
3.3 煤层气井产能一般特征 |
4 沁水盆地煤层气井产能差异性分析 |
4.1 典型区块煤层气井产能模拟预测 |
4.1.1 模拟参数 |
4.1.2 典型区块煤层气井产能模拟 |
4.2 煤层气井可采性分析 |
4.2.1 煤层气资源条件分析 |
4.2.2 煤层气采收率差异 |
4.3 改善开发效果措施 |
4.3.1 直井技术优化 |
4.3.2 水平井技术优化 |
4.4 小结 |
5 沁南煤层气井动态采收率分析 |
5.1 储层条件 |
5.2 产能历史拟合 |
5.3 煤层气水平井排采情况 |
5.4 动态采收率分析 |
5.5 小结 |
6 煤层气井排采影响因素的研究 |
6.1 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 |
6.1.1 煤层气资源条件 |
6.1.2 工程因素 |
6.1.3 煤层气井排采 |
6.2 煤层破坏面煤粉颗粒特征 |
6.3 合理地层压力水平确定 |
6.4 预警指标及排采速度控制 |
6.4.1 预警指标 |
6.4.2 排采速度控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济阳坳陷变换构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断陷盆地中变换构造研究现状 |
1.2.1 变换构造研究概述 |
1.2.2 伸展背景下变换构造的成因机制 |
1.2.3 变换构造的地质意义 |
1.2.4 变换构造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1.3 济阳坳陷构造特征 |
1.3.1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过程 |
1.3.2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的发育特征及类型划分 |
2.1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的判识原则与方法 |
2.1.1 变换构造的判识原则 |
2.1.2 变换构造的判识方法 |
2.1.3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的判识 |
2.2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的类型划分及发育特征 |
2.2.1 国内外学者分类方案概述 |
2.2.2 据级别划分类型 |
2.2.3 据构造样式划分类型 |
2.2.4 变换构造与先存断裂的关系 |
2.3 不同分类方案的对比分析 |
第三章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
3.1 断陷盆地中变换构造的变形特征 |
3.2 主干断层及变换断层活动强度 |
3.3 变换强度的定量表征 |
3.3.1 垂向变换强度 |
3.3.2 水平变换强度 |
3.3.3 走滑变换强度 |
3.4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
3.4.1 典型一级变换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
3.4.2 典型二级变换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
3.4.3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规律 |
3.5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的成因机制分析 |
3.5.1 盆地应力场变化提供了动力来源 |
3.5.2 断裂与块体的非均匀伸展提供了直接动力 |
3.5.3 先存断裂确定了优势发育区 |
第四章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的油气成藏规律 |
4.1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发育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分析 |
4.1.1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具备良好生储盖组合 |
4.1.2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分隔了富烃凹陷 |
4.1.3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控制了砂砾岩体储层的展布 |
4.1.4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发育了构造与构造-岩性圈闭 |
4.1.5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的断裂发育形成了良好的输导体系 |
4.2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的典型成藏实例 |
4.2.1 同向型变换构造油气成藏实例 |
4.2.2 相向型变换构造油气成藏实例 |
4.2.3 背向型变换构造油气成藏实例 |
4.3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成藏模式及其差异性对比 |
4.3.1 同向型变换构造油气成藏模式 |
4.3.2 相向型变换构造油气成藏模式 |
4.3.3 背向型变换构造油气成藏模式 |
4.3.4 济阳坳陷变换构造油气成藏差异性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华北东部地应力场在(车免)近以来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昆北油田基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D]. 商恩俊.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2]车西地区断裂结构特征及其控藏作用[D]. 杜彦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3]沁水盆地柿庄南地区15号煤层裂缝特征研究[D]. 郭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淮南大通煤矿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 陈永春. 安徽大学, 2018(09)
- [5]宁武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页岩气成藏的控制[D]. 周晓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2)
- [6]永城矿区裂隙型底板灰岩突水防治技术研究[D]. 张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9)
- [7]低透气性煤层井下水力压裂技术研究[D]. 王志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5)
- [8]富台碳酸盐岩潜山多期裂缝发育规律研究[D]. 商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1)
- [9]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排采预警参数研究[D]. 袁文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5)
- [10]济阳坳陷变换构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张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