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流比例量具(Ratiometric)校验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贺青,邵海明,梁成斌[1](2021)在《电磁计量学研究进展评述》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5月20日,国际单位制(SI)实现了7个基本单位均以基本物理常数为基准,计量体系迎来"计量单位量子化"和"量值传递扁平化"重大变革。电磁计量在计量学领域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开展电磁计量研究对保持我国量值传递先进性、促进计量学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电磁计量的基本特性,综述了其在量子标准及芯片、能量天平、交流电量计量、交流阻抗及比率计量、高压计量、磁参量计量等方面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电磁计量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董力纲[2](2021)在《高精度多通道应变测量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变测量系统是一种可以测量物体变形大小的数据采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强度测试、弹箭结构健康监测、车辆结构强度试验、船舶结构健康评估、钢轨健康状态监测等领域。由于被测物体通常对应变十分敏感,超过规定的形变时,会造成重大的事故,所以提高应变测量精度是本论文的关键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基于电阻应变片的应变测量系统开展分析研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电路设计,为应变测量领域提供了思路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推导了惠斯通电桥的相关公式,针对应变测量系统的各项参数和性能,提出了基于模拟开关的大电阻自标定方案,通过高精度DAC控制仪表运放参考电压的方法,设计了自平衡方案;采用DAC产生高精度电压模拟源的思路,设计了系统自校准方案。此外,根据应变测量的实际要求,提出了桥路匹配、信号处理、桥路激励等方案,研究了影响测量精度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2)对应变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使用仿真软件TinaTI和PSpice对自标定、自平衡、自校准、信号处理、桥路激励等电路进行建模,然后进行了交直流传输特性的仿真分析,最后对所设计电路进行了参数计算和推导。利用仿真和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验证了电路的可行性。(3)搭建了应变测量系统的测试平台,制定了测试方案。首先对应变测量系统的传输线路补偿能力、自标定、自平衡、自校准等功能进行了测试,然后针对应变测量精度和电压测量精度进行了详细的测定,最后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高精度多通道应变测量系统各项功能正常,达到了预期指标,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莫宇博[3](2021)在《火炮身管多几何量集成测量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发》文中提出火炮身管是火炮的核心部件,其质量影响火炮的射击精度和寿命。对镗削后火炮身管的孔径、圆度、壁厚及直线度的测量是评价其质量的关键。火炮身管作为大长径比的孔类零件,目前的检测手段是人工对上述几何尺寸单独测量,存在测量精度低、测量效率低、无法满足身管全长几何尺寸测量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火炮身管孔径、圆度、壁厚、直线度的集成测量方法,突破了机器人在测量过程中的运动控制关键技术,研制了集成测量的管道机器人,开发了测量控制系统与软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综合考虑几何量测量种类多、精度高的需求,以身管轴线作为统一基准,提出了多几何量集成的测量方法,确定了孔径、圆度、壁厚及直线度的评定方法,设计了测量执行单元、自定心单元、行走单元集成的管道机器人结构,研制出多几何量集成测量的管道机器人。提出了基于测量内壁的表面形状变化剧烈程度的自适应测量方法,建立了算法模型,试验表明,阈值为3.3 mm的自适应测量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测量效率,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综合测量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及控制需求,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规划多几何量测量路径;设计了以运动控制卡作为下位机的控制系统,搭建电气控制柜。基于PID的位置环控制策略,设计了测量机器人的驱动控制算法,试验表明,比例参数为1.025、积分参数为0.215、微分参数为0.1时,实现了测量机器人移动时的目标位置与实际位置的误差小于2 mm,满足多几何量测量过程的轴向定位要求。设计模块化的软件结构,基于Lab VIEW开发了具备用户管理、测量工艺设定、测量结果显示的集成测量软件。(3)分析了多几何量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对比三坐标机的测量结果,标定出测量机器人在孔内的定位精度为0.0036 mm。使用测量机器人测量标定后的工艺样件,基于Grubbs准则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多几何量的测量结果,验证了测量机器人的多几何量测量精度:直线度测量精度为0.0059 mm,圆度测量精度为0.0048 mm,孔径测量精度为0.005 mm,壁厚测量精度为0.04 mm,符合设计指标要求。通过以上研究,解决了火炮身管测量精度低、测量效率低、无法满足身管全长几何尺寸测量的问题,实现了身管多几何量高精度集成测量。
马聪玲[4](2021)在《桌面级数控雕刻机的研制》文中指出高校工程训练,因为数控设备和控制系统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购置设备价格昂贵,系统开放性差、大部分只能进行系统演示,设备使用率低,学生动手参与少,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不仅如此,现在传统的机械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体积大,能耗高、噪声大、不便于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的加工等等。针对此现状,本课题提出研制一台低成本便于教学的小型桌面级数控雕刻机。该课题在总结国内外机床研发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数控雕刻机的发展方向与市场的低成本需求,研制了一台三轴联动的桌面级数控雕刻机。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工作台传动系统设计计算,部件的选型,样机的绘制;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电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采用了GRBL/AVR328控制系统。GRBL能解析主流数控软件产生的G代码,且成本低;机械系统部分和电气系统部分设计完成后,组装调试设备,安装驱动CH340,打开GRBL软件控制,手动实现了主轴旋转、工作台X、Y、Z方向的相对运动。最后通过加工案例,图案文字、个性化图章等工件的加工,实践证明该机床能够达到使用要求。桌面级数控雕刻机床的研制,可解决数控教学中许多困难。让学生动手,每人可组装调试一台机床,便于实现设计、制作一体化项目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突破。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单位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供一些创业者使用,制作一些小工艺品等。桌面级数控雕刻机可以加工许多非金属材料如有机玻璃、木材、塑料、双色板、牛角、纸板、密度板等。实验研究证明,桌面级数控雕刻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沙禹彤[5](2021)在《称重仪表批量检验方法研究与装置设计》文中认为电子衡器已经应用到人民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并在进行连续、精确称重配料控制和自动化生产作业过程中用量巨大,称重仪表性能指标是一个关键因素。电子衡器厂家需要对产品进行老化试验和出厂检验,目前称重仪表的检验通常是人工单个、手动的进行调试、没有实现大规模批量的检验。在产品老化试验中,只能定性的考核称重仪表,没有对产品老化过程状态详细考核,也没有实现程控自动化检验。称重指示仪表厂家为了提高产品老化试验和出厂检验的效率、丰富过程性检验参数,节约时间和成本,就需要在检验的过程中,采用更科学、更现代化的检验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称重仪表批量检验的方法:一个程控微小电压源提供被测信号作为多台称重仪表的应变信号源,一个检验器连接多台称重指示仪表和计算机。设计了多称重指示仪表检验器,它通过对一批称重指示仪表的应变电桥驱动激励电压的巡检,确定其中一个激励电压作为应变信号输出的源信号。应变输出信号与激励电压之比可以精确程控设置,确定各称重指示仪表激励电压的中间电位与本多称重指示仪表检验器的模拟地等电位,称重指示仪表激励电压的负载电流可以程控设置。运用上述方法构建的检验系统可以减少仪器设备间的相互串扰,实现了过程性的检验。被检的称重仪表的数量是开放性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扩充,提高了检验系统的效率;多称重指示仪表检验器与多路称重指示器采用隔离串口通讯,分级的、混合通讯接口的系统组建方式可以对批量称重仪表实时监测;一个多称重指示仪表检验器适配多路称重指示器,大大节省了硬件成本。本文论述了该种称重仪表批量检验的硬件电路实现方法、系统网络构建及工作流程。设计的多称重指示仪表检验器具有较高的线性度、分辨率、宽工作温度范围,硬件成本低、通讯接口灵活,使用方便;支持多种人机对话模式,与每台称重仪表采用RS485隔离通讯。理论设计和实验数据均表明:设计的仪器功能电路可以实现分辨率优于1/100000,线性度优于2/100000,温度附加误差优于5ppm/℃。设计的这种称重仪表批量检验装置已与衡器仪表厂家洽谈应用。
王建军[6](2021)在《多层绝热材料表观导热系数测试装置的研制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绝热材料是指那些相对于一般材料能够减缓热流传递的材料,在低温液体储运领域应用广泛。多层绝热(Multilayer Insulation,MLI),是1951年由瑞典学者Peterson发明的,因其在高真空下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也被称之为“超级绝热材料”。表观导热系数是评价多层材料绝热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固体导热、气体导热与热辐射的综合宏观表现。其与所采用的材料、真空度、层数、层密度和边界温度等因素有关。为了更好的评估多层材料的绝热性能和统一评估的标准,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设计并搭建了试验台。根据GB/T31480-2015,以液氮为工质,搭建了一套冷端边界温度77.35 K~91 K可微调、热端边界温度-50℃~140℃可控和真空度10-5Pa~105Pa可控的试验台。2.完成了测量系统与控制的独立设计。基于LabVIEW实现了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逻辑控制采用PLC控制。3.完成空筒测试,并获得某多层绝热材料表观导热系数数据。空筒实验验证了试验台的可用性;通过真空度的调节,获得了某多层绝热材料表观导热系数曲线,与文献曲线契合,证明了所研制的试验台能用于表征多层材料的绝热性能。4.给出了一套完整的多层材料绝热性能测试规范。确定测试台的基本参数并验证机械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测试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设置并控制包括气体种类、真空度、热边界温度等工况,并能保持在稳定状态后分析数据;制订试验步骤、编制试验规范。
朱龙飞[7](2020)在《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数控技术自创立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多年发展,现阶段我国在数控领域已取得一定成就。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等领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控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机械化水平。现阶段,很多企业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普通机床,这些机床的使用年限很长,在工业实际中难以量化生产,并且加工的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也相对薄弱。如果更新设备,会对生产造成影响,并且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数控机床。因此,改造和升级现有机床,拓展机床的制造能力,提升产能和效率,是目前大多数企业采取的策略,这样能让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以典型的普通车床CA6140数控化改造为案例,列举了其在改造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包括对机床改造的可行性分析;阐述了数控系统若干改造方案的利弊,结合CA6140数控化改造的要求,针对运动控制卡和工控机所建立的开放式数控车削系统进行了详尽分析,具体讨论了其硬件平台构建的理论依据和软件平台的设计思想;对主要的机械部件,如进给系统的滚珠丝杠副、步进电动机及驱动器的选用依据,自动回转刀架的控制原理及选用,在主轴上安装脉冲编码器的选用依据及安装注意事项等均作了较细致地分析;并对数控化改造后的机床按照GBT25659.2-2010《简式数控卧式车床》技术要求进行检测机床精度,总结和分析了各个改造项目在改造中的具体要求。本文为普通机床数据控化改造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普通机床的改造升级进行了规范,为企业针对普通机床引入数控技术提供了借鉴经验,更为学校数控维修专业的开设和发展创造条件。
韩亚昆[8](2020)在《航空发动机维修过程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大型系统,技术密集,内部结构十分复杂,且要保持高可靠性,这对发动机的维修作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维修过程中,维修环境控制、维修过程原始记录、周期监控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为了在航空发动机维修过程中有效对环境数据进行监测和控制,更加方便快捷的掌握维修进度,快速准确的记录维修过程数据,本文以航空发动机维修过程数据自动化采集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了维修温湿度检测记录、关键子件维修进度采集和产品作业过程测量数据自动化采集三个部分的内容。结合工厂的维修过程标准和管理需求,设计实施了航空发动机维修过程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该系统共分为维修现场温湿度自动采集检测及记录、维修过程数据采集及看板和产品作业过程测量数据自动化等三个主要部分。维修现场温湿度自动采集检测及记录方向主要应用自动化温湿度采集技术,对有环境参数要求的场所进行温湿度的自动检测和数据采集、及时报警并生成维修过程中的环境参数质量记录;维修过程数据采集及看板主要通过在维修工卡生成过程中增加和关键子件的唯一对应关系,通过维修过程中的工卡条码扫描记录维修进度,同时可通过工卡的扫描进行物料领用和故障上报,以管理需求为蓝本,构建不同维度的生产看板,使重点关注的生产维修进度透明化;产品作业过程测量数据采集自动化,主要用具备数据传输功能的量具替换传统的指针式机械式量具,以及对测量设备进行改造,实现测量数据的在线采集,设计无线测量器具嵌入式控制终端,支持单一控制终端连接多个无线量具,并将获取的通过标准接口传递至维修数据管理平台数据库。通过产品修理在线测量数据管理平台,使在线测量与维修工卡实现对接,方便工卡填写,降低人为差错,同时也为后续的维修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经过课题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一线操作,降低了人为差错,达到了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现场维修管理、提高维修管理精确度、优化管理流程,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的目标。
郑在富[9](2020)在《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自从2009年8月温总理号召建设“感知中国”后,物联网迅速在工业中发展。随着物联网的普及,以及云计算的大量运用,物联网重点发展的工业智能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物联网需要将各种信息汇入互联网,无线传输网络便是最好的选择。在此机遇之下,部分企业希望将工业自动化与物联网结合起来,提前在即将到来的智能工业中分一杯羹。物联网指的是物物互联,要将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所有物件达到物联网的要求,首先要攻克的是性能复杂的物件,无疑气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于是便有了基于物联网的气缸无线传输系统这个工程应用课题。本文首先对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气动电子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气缸。明确课题的要求是如何让气缸与物联网结合起来。经过工业现场环境分析确认该项目为“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系统”,采用Wi-Fi技术对气缸采集的实时温度、振动情况和位置信息进行传输、处理和控制。明确了课题要求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1)通过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对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就行了区别比较,明确在现有工业互联网的前提下,物联网运用到工业自动化中是有一定价值的,对“智能工业”是有意义的。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与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是本课题的价值体现,从而确定了本项目在工业运用上的价值。从气动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出发,对气动电子技术进行了概括,对气动执行元件进行了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都在气缸,从而确定了物联网的“物”为气缸。(2)分析物联网理论基础,分析物联网无线技术,确定技术方案和路线是Wi-Fi技术。从物联网的优点、特点、体系架构、中间件和安全体系等方面对物联网进行分析,阐述了物联网无线技术知识。对全球无线电划分、网络拓扑结构和规模大小进行分析,对比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和普适泛在网络之间的关系。对比几种常见的无线网络协议后重点分析了嵌入式Wi-Fi。确定在满足通用性、安全性和选择多样性几个方面的条件后设计无线网络的配置方案。对通常用于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器进行分析,着重研究西门子SIMATIC控制器PLC,对TIA博途(TIA Portal)进行了分析。确定研究方向为利用物联网思维的“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的研究与实现”。(3)对器件CC3200详细的介绍和Simple Link子系统的学习,最终确定选择CC3200进行项目开发,重点分析了Simple Link子系统。验证了CC3200能满足该设计的硬件要求。设计了CC3200硬件系统。(4)经过分析后构建了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传输系统,实现多节点,不同信号量的采集、接收和处理。分别设计了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无线传输系统硬件框架图、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无线传输系统总体设计通信流程、CC3200与传感器接口电路、CC3200硬件电路、温度传感器硬件接口、位置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硬件系统,重点设计了西门子S7-1500硬件组态及HMI(人机界面)。(5)基于Simple Link Wi-Fi协议用CC3200开发设计了具有多个传感器节点的软件系统。分别完成了移动端软件设计、WEB软件设计和S7-1500与HMI(人机界面)设计。(6)用该系统对不同生产环境中的气缸进行了验证分析,均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设计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系统课题要求。物联网与工业自动化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工业实用性。
乔勇[10](2020)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项目课程《童车设计与制作》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要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进行相应的变化,寻求能支撑未来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这一概念就是“项目”。项目课程是智能化时代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在诉求,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项目教学适合以工作过程来设定课程的框架,符合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可解决中职项目课程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职院校开展项目课程的实践研究已有多年。但是目前中等职业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项目课程缺乏实际产品的针对性,导致了教学脱离生产实际,教育的职业性不显着;课程资源建设缺乏规范性、标准性,导致了课程资源的质量不高,相关资源的复用率不高;课程实施环节缺乏教学理念的探索,导致了授课环节的逻辑过程不合理,理论及实践教学成效不佳。课程成效评估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评估,导致了课程的持续开设及改进不够等问题。如何立足于地方产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开发为可实施的教学项目;如何建设课程资源以保障课程实施的顺利开展,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如何开展企业人员、其他专业教师等共同参与的多方协作式课程开发工作,进而夯实校企合作、促进不同专业间合作。以上诸多问题的深度挖掘成为中职项目课程研究的聚焦点及目标点。从实践中寻求解决之策,研究以嘉兴地区某中职院校开设的《童车设计与制作》(简称《童车》)项目课程开发为例,从课程开发的前期分析、主题确定、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及成效的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1)强化多方协同模式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组建由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校内本专业及跨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团队,并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各有侧重的开展相关工作;(2)课程主题确定的逻辑思路是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依据。核心工作是对选定的工程项目进行工作领域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及职业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将职业能力进行教学化处理,从而形成课程的知识体系;(3)课程资源开发注重规范及全面性。包括编写校本教材、创设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文本性教学资源力求做到规范编写;教学环境应力求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程实践情景,使学生真实感受产品的生产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4)以“构思”、多轮“设计—实现”、“运作”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开展工程项目的教学研究,从而更有成效的培养工程技术性人才。(5)建立课程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为了进一步发挥项目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中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的选择工程项目,即关注工程项目涵盖的知识容量、难易程度及所需的周期长短等;(2)关注工程实践教学氛围的营造。调整传统教室内讲授模式为工作室内研讨模式,紧紧围绕以工程项目研发为主线的研发式教学;(3)重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这需要从学校层面、企业层面进行协作,以此稳步开展教师深入企业的实习工作。
二、直流比例量具(Ratiometric)校验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流比例量具(Ratiometric)校验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电磁计量学研究进展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发展现状与最新进展 |
2.1 量子标准及芯片 |
2.1.1 量子电压基准 |
2.1.2 量子电阻基准 |
2.1.3 电学计量用量子芯片 |
2.2 能量天平 |
2.3 交流电量计量 |
2.3.1 基于量子电压的功率和电能基准 |
2.3.2 交直流转换及宽频功率计量 |
2.3.3 新能源及大数据电能计量 |
2.4 交流阻抗及比率计量 |
2.5 高压计量 |
2.6 磁参量计量 |
3 发展趋势及展望 |
(一)电磁计量科学技术将向极限/复杂电磁参量计量方向拓展。 |
(二)电磁计量科学从传统实物标准向量子标准的迈进,将解决量值传递体系中传递链过长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值扁平化传递与溯源。 |
(三)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电磁计量技术的快速发展。 |
(2)高精度多通道应变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应变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 |
2.1 应变基本理论 |
2.2 电阻式应变片的相关介绍 |
2.2.1 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
2.2.2 应变片的结构与种类 |
2.2.3 应变片的选型 |
2.3 惠斯通电桥相关理论 |
2.3.1 惠斯通电桥测量原理 |
2.3.2 电阻应变花测量原理 |
2.4 应变测量精度影响分析 |
2.4.1 温度漂移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2.4.2 应变电桥平衡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2.4.3 应变电桥标定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2.4.4 应变电桥匹配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2.4.5 桥路激励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应变测量系统方案设计 |
3.1 应变测量系统总体硬件方案 |
3.2 应变测量系统硬件电路方案设计 |
3.2.1 桥路变换电路方案设计 |
3.2.2 信号放大电路方案设计 |
3.2.3 信号滤波电路方案设计 |
3.2.4 信号采集电路方案设计 |
3.2.5 电桥自平衡电路方案设计 |
3.2.6 系统自校准电路方案设计 |
3.2.7 系统温度补偿电路方案设计 |
3.2.8 电桥激励电路方案设计 |
3.2.9 系统电源电路方案设计 |
3.2.10 系统硬件电路总体电气方案 |
3.3 应变测量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3.3.1 单片机程序方案设计 |
3.3.2 FPGA程序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应变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4.1 高精度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4.1.1 放大电路器件选型与优化分析 |
4.1.2 放大电路仿真与分析 |
4.1.3 滤波电路器件选型 |
4.1.4 滤波电路仿真与分析 |
4.2 高精度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4.2.1 高精度信号采集电路器件选型 |
4.2.2 高精度信号采集电路仿真与分析 |
4.3 桥路变换电路设计 |
4.4 自平衡电路设计 |
4.4.1 自平衡电路器件选型与优化分析 |
4.4.2 自平衡电路仿真与分析 |
4.5 自校准电路设计 |
4.5.1 自校准电路器件选型与优化分析 |
4.5.2 自校准电路仿真与分析 |
4.6 桥路激励电路设计 |
4.6.1 桥路激励电路的器件选型与优化分析 |
4.6.2 桥路激励电路仿真分析 |
4.7 多通道管理电路设计 |
4.7.1 ADC菊花链式数据管理电路 |
4.7.2 控制信号集中管理电路设计 |
4.8 应变测量系统电源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5.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应变测量系统测试平台搭建 |
5.2 应变测量系统测试方案 |
5.2.1 桥路激励电路的参数测定方案 |
5.2.2 自校准、电压测量精度测定方案 |
5.2.3 自标定、自平衡、测量精度测定方案 |
5.3 应变测量系统测试与分析 |
5.3.1 桥路激励电路测试结果整理及分析 |
5.3.2 自校准、电压测量精度测试结果整理及分析 |
5.3.3 自标定、自平衡、测量精度测试结果整理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火炮身管多几何量集成测量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管类零件几何量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类零件多几何量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管内测量机器人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火炮身管孔径、圆度、壁厚及直线度集成测量方法 |
2.1 多几何量测量方案 |
2.1.1 测量需求与技术指标 |
2.1.2 测量原理与评定方法 |
2.1.3 集成测量机器人总体组成 |
2.2 几何量自适应测量方法 |
2.2.1 基于数据变化程度的自适应采样方法 |
2.2.2 几何量测量试验与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多几何量集成测量控制系统与软件开发 |
3.1 多几何量测量控制 |
3.1.1 测量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需求 |
3.1.2 多几何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3.1.3 测量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
3.2 测量机器人驱动控制 |
3.2.1 基于PID的位置环控制算法 |
3.2.2 PID控制器程序设计 |
3.2.3 测量机器人驱动控制性能测试 |
3.3 集成测量软件开发 |
3.3.1 多几何量测量软件结构 |
3.3.2 测量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3.3.3 人机交互软件界面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几何量精度分析与验证 |
4.1 多几何量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测量机器人定心精度 |
4.1.2 基于Grubbs准则的测量数据处理 |
4.2 多几何量测量精度验证试验 |
4.2.1 工艺样件的直线度测量试验 |
4.2.2 工艺样件的孔径及圆度测量试验 |
4.2.3 工艺样件的壁厚测量试验 |
4.3 实际身管多几何量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桌面级数控雕刻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数控雕刻机的国内外现状 |
1.2.1 数控技术 |
1.2.2 数控雕刻机的国内国外现状 |
1.3 数控雕刻工艺的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桌面级数控雕刻机的总体设计 |
2.1 数控雕刻机工作原理 |
2.2 数控雕刻机的总体结构 |
2.3 主要技术参数 |
2.4 雕刻机主传动系统方案 |
2.4.1 主传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
2.4.2 主传动系统形式 |
2.4.3 主传动系统变速方式 |
2.4.4 雕刻机主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
2.5 进给传动系统方案 |
2.5.1 伺服电机的选择 |
2.5.2 滚珠丝杠结构 |
2.5.3 丝杠支承和连接 |
2.6 导轨设计方案 |
2.7 支撑结构设计 |
2.7.1 支架结构 |
2.7.2 工作台设计 |
2.7.3 底座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桌面级数控雕刻机的设计计算 |
3.1 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 |
3.2 导轨摩擦力的计算 |
3.3 滚珠丝杠的设计 |
3.3.1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 |
3.3.2 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 |
3.3.3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核 |
3.4 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 |
3.4.1 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 |
3.4.2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扭转刚度计算 |
3.5 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
3.5.1 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
3.5.2 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力矩 |
3.5.3 计算坐标轴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各种所需力矩 |
3.5.4 选择驱动电动机的型号 |
3.6 机械传动系统的动态分析 |
3.7 机械传动系统的误差计算与分析 |
3.8 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和规格型号 |
3.9 联轴器的选择 |
3.10 雕刻机机械系统部分实体设计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桌面级数控雕刻机的控制系统设计 |
4.1 数控雕刻机的系统架构 |
4.1.1 基于嵌入式的ARM架构 |
4.1.2 基于PLC的架构 |
4.1.3 基于单片机和上位机的架构 |
4.2 低成本数控雕刻机控制系统架构 |
4.3 下位机系统架构 |
4.4 电控系统部分设计 |
4.4.1 电机控制设计 |
4.4.2 控制卡驱动板设计选型 |
4.5 桌面级数控雕刻机控制系统软件 |
4.5.1 GRBL概述 |
4.5.2 通信协议 |
4.5.3 G代码解析 |
4.5.4 运动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桌面级数控雕刻机的试验调试 |
5.1 雕刻机系统安装 |
5.2 软件部分安装 |
5.2.1 安装驱动程序 |
5.2.2 查看端口号 |
5.2.3 使用GRBL控制软件连接机床 |
5.2.4 检查机床运动轴方向 |
5.3 机床雕刻加工 |
5.4 刻字加工 |
5.5.1 刻字流程 |
5.5.2 刻字刀具 |
5.5.3 楼房号设计加工 |
5.5.4 楼房号雕刻加工程序代码如下 |
5.5 平面图形的雕刻加工 |
5.5.1 平面类加工简介 |
5.5.2 平面类加工刀具选择 |
5.5.3 平面图形设计加工 |
5.5.4 平面区域雕刻编程 |
5.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楼房号的雕刻加工代码 |
(5)称重仪表批量检验方法研究与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应变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3 称重仪表检验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称重仪表批量检验方案确定 |
2.1 程控批量检验可行性分析 |
2.1.1 主要技术要求 |
2.1.2 硬件电路精简优化的目标 |
2.1.3 可行性分析 |
2.2 多称重仪表检验器的实现方案 |
2.2.1 检验器的整体硬件方案 |
2.2.2 批量惠斯通应变电桥模拟方法 |
2.2.3 称重仪表量值传递方法 |
2.3 称重仪表批量检验系统构建 |
2.3.1 产品出厂的检验 |
2.3.2 产品老化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检验器仪器功能电路设计 |
3.1 多称重指示仪表公共电位确定 |
3.2 ADC和 DAC选取 |
3.3 差分应变信号放大与衰减电路 |
3.4 测量桥路激励电压设置 |
3.5 发生桥路应变负载电流设置 |
3.6 发生桥路激励监测与DAC基准适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检验器数字电路设计 |
4.1 微处理器系统电路 |
4.1.1 微处理器本地电路 |
4.1.2 仪器功能电路浮地逻辑 |
4.1.3 多称重仪表RS485 接口电路 |
4.2 功耗估计与电源电路 |
4.2.1 功耗估计 |
4.2.2 电源电路 |
4.3 结构设计 |
4.3.1 面板设计 |
4.3.2 PCB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程控校准与误差估计 |
5.1 程控校准 |
5.2 误差估计 |
5.3 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与成果 |
致谢 |
(6)多层绝热材料表观导热系数测试装置的研制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绝热材料的发展 |
1.3 多层绝热材料测试装置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现有测试装置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工作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测试装置的理论依据 |
2.1 测试装置热物性测试方法的确定 |
2.2 多层绝热材料的传热模型 |
2.3 测试装置的基本原理 |
2.4 装置的主要设计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测试装置的结构设计 |
3.1 装置总体结构方案 |
3.2 量热容器部件的设计 |
3.3 气化气体管路的设计 |
3.4 真空系统的设计 |
3.5 支撑及安装基础部件的设计 |
3.6 量热容器(真空腔室上盖)提升部件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试装置测量及控制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 |
4.1 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1 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 |
4.1.2 测试腔真空度的控制方法 |
4.2 测量系统的设计 |
4.2.1 RS-485 总线通讯及信号转换 |
4.2.2 温度及低温液体气化压力信号的采集 |
4.2.3 流量信号的采集 |
4.3 LabVIEW数据采集程序编制 |
4.4 附件及附属仪器的选型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装置的调试及实验研究 |
5.1 测试装置的调试 |
5.1.1 量热器提升装置负重测试 |
5.1.2 真空检漏测试 |
5.1.3 温度一致性测试 |
5.1.4 低温液体灌注测试 |
5.1.5 极限真空度测试 |
5.1.6 测试过程及方法 |
5.1.7 温度及流量数据采集结果 |
5.2 空筒实验验证 |
5.2.1 实验数据记录 |
5.2.2 数据处理和分析 |
5.3 多层绝热材料表观导热系数实验研究 |
5.3.1 实验数据记录 |
5.3.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4 误差分析 |
5.4.1 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
5.4.2 改进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7)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控机床及发展历史 |
1.2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
1.3 数控机床的特点 |
1.4 国内外数控机床改造的现状 |
1.4.1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的优越性 |
1.4.2 国外数控机床改造的现状 |
1.4.3 国内数控机床改造的现状 |
1.5 研究本选题的提出依据 |
1.6 本次课题的主要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可行性分析和技术准备 |
2.1 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理念 |
2.2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
2.3 改造前的技术准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中数控系统的选择 |
3.1 数控系统概述 |
3.1.1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
3.1.2 数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3.1.3 数控系统的演变 |
3.2 数控系统的开放要求 |
3.2.1 传统数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
3.2.2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
3.2.3 国内外对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状况 |
3.2.4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典型结构类型 |
3.3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中数控系统的选择 |
3.4 开放式数控系统在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中的理论研究 |
3.4.1 “IPC+运动控制卡”开放式数控车削系统硬件的构建 |
3.4.2 “工控机+运动控制卡”开放式数控车削系统软件结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中机械部件的改造探讨 |
4.1 机械部件改造的总原则 |
4.2 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改造 |
4.2.1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 |
4.2.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要求 |
4.2.3 进给部件中运动转换机构的选择 |
4.2.4 进给部件总体改造方案的确定 |
4.3 自动换刀装置的选型 |
4.3.1 数控车床刀架的基本要求 |
4.3.2 数控车床刀架结构与选型 |
4.3.3 自动转位刀架的选刀过程 |
4.3.4 自动转位刀架的安装 |
4.4 脉冲编码器的选用与安装 |
4.4.1 脉冲编码器的选用 |
4.4.2 脉冲编码器的安装 |
4.5 主传动系统的改造 |
4.5.1 主传动系统的特点 |
4.5.2 主传动的变速方式 |
4.6 导轨的修复 |
4.7 数控化改造后的检验精度与分析 |
4.7.1 横向、纵向导轨精度检测 |
4.7.2 刀架转位的重复定位精度检测 |
4.7.3 工作精度检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航空发动机维修过程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湿度采集研究现状 |
1.2.2 维修过程数据采集研究现状 |
1.2.3 维修在线测控和数据管理平台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航空发动机维修过程数据采集和管理方式现状 |
2.1.1 维修环境温湿度采集和管理方式现状 |
2.1.2 关键子件维修进度管理现状 |
2.1.3 维修过程在线测量和数据管理现状 |
2.2 航空发动机维修过程数据采集和管理需求分析 |
2.2.1 系统总体需求 |
2.2.2 维修环境温湿度采集和管理功能需求 |
2.2.3 维修进度数据采集和管理功能需求 |
2.2.4 维修在线测量和数据管理功能需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
3.1 维修环境温湿度采集和管理技术方案设计 |
3.1.1 维修环境温湿度采集技术方案设计 |
3.1.2 维修环境温湿度报表相关技术方案设计 |
3.2 维修进度数据采集和管理技术方案设计 |
3.2.1 维修进度数据采集技术方案设计 |
3.2.2 维修生产看板相关技术方案设计 |
3.3 维修过程在线测量和数据管理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4.1 系统设计要求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2.2 系统应用逻辑架构设计 |
4.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4 系统网络拓扑设计 |
4.2.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 系统详细设计和实现 |
4.3.1 维修过程温湿度采集硬件安装设计与部署 |
4.3.2 维修过程温湿度采集软件功能设计与实现 |
4.3.3 维修过程进度数据采集功能设计与实现 |
4.3.4 维修进度数据看板功能设计与实现 |
4.3.5 维修过程在线测量设备安装设计与部署 |
4.3.6 在线测量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
4.3.7 产品修理在线测量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
4.4 系统测试和验证 |
4.4.1 测试概述 |
4.4.2 测试计划 |
4.4.3 测试用例和测试执行 |
4.4.4 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和研究动态 |
1.2.1 气动电子技术工业应用现状 |
1.2.2 物联网传输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实现目标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实现目标 |
第二章 物联网及无线技术 |
2.1 物联网无线技术 |
2.1.1 全球无线电划分 |
2.1.2 网络拓扑结构和规模大小 |
2.1.3 常见的无线网络协议 |
2.1.4 嵌入式Wi-Fi |
2.2 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和普适泛在网络之间的关系 |
2.3 物联网的特点 |
2.4 物联网体系架构 |
2.5 物联网运用层中间部分 |
2.6 物联网的安全保障体系 |
2.7 工业自动化控制器简介 |
2.8 西门子SIMATIC控制器PLC简介 |
2.9 TIA博途(TIA Portal)简介 |
2.9.1 TIA博途(TIA Portal)组成 |
2.9.2 TIA博途(TIA Portal)视图结构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i-Fi微控制器选型及分析设计 |
3.1 Wi-Fi微控制器CC3200 的设备特性 |
3.1.1 CC3200单片机 |
3.1.2 存储器 |
3.1.3 片内外设 |
3.1.4 CC3200网络管理器 |
3.1.5 电源管理 |
3.1.6 引脚复用 |
3.2 Simple Link子系统 |
3.3 CC3200安全加密 |
3.4 CC3200电气特性 |
3.5 CC3200外设连接 |
3.5.1 GPIO外设 |
3.5.2 CC3200的中断 |
3.6 CC3200定时器工作方式 |
3.7 CC3200串口通信 |
3.8 CC3200的SPI接口通信 |
3.9 CC3200的I2C接口通信 |
3.10 CC3200ADC(模/数转换器) |
3.11 CC3200硬件电路设计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传输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无线传输系统硬件框架图 |
4.2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无线传输系统总体设计通信流程 |
4.3 CC3200与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
4.4 温度传感器硬件接口 |
4.5 位置传感器选型 |
4.6 振动传感器选型 |
4.7 西门子S7-1500硬件组态及HMI(人机界面)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传输系统的软件系统 |
5.1 CC3200的Simple Link Wi-Fi协议应用 |
5.1.1 刻录CC3200程序 |
5.1.2 CC3200SDK |
5.1.3 CC3200的AP设计 |
5.1.4 CC3200的station设计 |
5.1.5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应用 |
5.1.6 http sever设计 |
5.2 硬件驱动软件设计 |
5.2.1 CC3200无线节点 |
5.2.2 数据通信协议 |
5.2.3 传感器驱动程序 |
5.3 移动端软件设计 |
5.4 WEB软件设计 |
5.5 S7-1500与HMI(人机界面)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传输系统的功能验证 |
6.1 验证设计 |
6.1.1 验证思路 |
6.1.2 验证要点 |
6.2 手机验证(Android)结果 |
6.3 WEB验证结果 |
6.4 PLC和 HMI验证结果 |
6.5 功能验证测试记录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项目课程《童车设计与制作》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CDIO工程教育理念 |
1.3.2 项目课程 |
1.3.3 基于CDIO模式的中职项目课程开发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 |
2.1 课程开发必要性分析 |
2.1.1 提升创新设计型人才培养质量 |
2.1.2 培养地方产业紧缺技能型人才 |
2.1.3 提升专业化精品课程建设质量 |
2.2 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2.2.1 宏观政策支持 |
2.2.2 地方企业配合 |
2.2.3 学校制度支持 |
2.3 成立课程开发团队 |
第三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的确定 |
3.1 课程内容确定的过程 |
3.2 童车项目合理性分析 |
3.2.1 基于学习兴趣的考虑 |
3.2.2 基于知识领域的考虑 |
3.2.3 基于难易程度的考虑 |
3.3 童车工作任务的分析 |
3.3.1 童车就业岗位及工作领域分析 |
3.3.2 童车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
3.4 童车课程目标的确定 |
3.4.1 校内师资及设备分析 |
3.4.2 学生认知特点分析 |
3.4.3 教学化重构确定课程内容 |
第四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资源开发 |
4.1 课程标准开发 |
4.1.1 课程的定位及设计思路 |
4.1.2 课程目标 |
4.1.3 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 |
4.1.4 教学实施建议 |
4.2 校本教材开发 |
4.2.1 校本教材开发现状 |
4.2.2 《童车》校本教材的开发 |
4.3 其他辅助教学资源开发 |
4.3.1 其它辅助资源建设内容及思路 |
4.3.2 《童车》辅助资源的建设 |
第五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实施与评价 |
5.1 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案 |
5.1.1 明确课程实施方案 |
5.1.2 明确教学评价方案 |
5.2 课程实施的过程 |
5.2.1 构思阶段(C) |
5.2.2 设计阶段(D) |
5.2.3 实现阶段(I) |
5.2.4 运作阶段(O) |
5.3 教学成效评价 |
5.3.1 教学过程性考核 |
5.3.2 教学阶段性及终结性考核 |
第六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保障建设 |
6.1 课程的师资保障 |
6.1.1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 |
6.1.2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
6.1.3 确定任课教师梯队 |
6.2 课程的教学环境保障 |
6.2.1 理论教学环境 |
6.2.2 实践教学环境 |
6.3 课程的教学设备保障 |
6.3.1 教学设备配备原则 |
6.3.2 《童车》教学设备配备 |
第七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成效评估 |
7.1 明确课程的评估指标 |
7.1.1 课程评估原则 |
7.1.2 课程评估指标 |
7.2 课程成效评估过程 |
7.2.1 设计调查问卷 |
7.2.2 调查过程及数据收集 |
7.3 数据分析及结论 |
7.3.1 主观性调查结果分析 |
7.3.2 客观性调查结果分析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及不足 |
8.1.1 研究的结论 |
8.1.2 研究的不足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8.2.1 学生综合能力的均衡培养 |
8.2.2 教学项目容量的合理规划 |
8.2.3 地方典型企业的有效参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直流比例量具(Ratiometric)校验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电磁计量学研究进展评述[J]. 贺青,邵海明,梁成斌. 计量学报, 2021(11)
- [2]高精度多通道应变测量系统研究[D]. 董力纲. 中北大学, 2021(09)
- [3]火炮身管多几何量集成测量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发[D]. 莫宇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桌面级数控雕刻机的研制[D]. 马聪玲.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称重仪表批量检验方法研究与装置设计[D]. 沙禹彤.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6]多层绝热材料表观导热系数测试装置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 王建军. 浙江大学, 2021
- [7]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与实施[D]. 朱龙飞. 武汉工程大学, 2020(01)
- [8]航空发动机维修过程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D]. 韩亚昆.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9]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系统研究与实现[D]. 郑在富.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10]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项目课程《童车设计与制作》开发研究[D]. 乔勇.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