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漂移力矩短期稳定性(沿大轴)(论文文献综述)
杜永胜,王德钧,周伟,杜煜超,张晓龙[1](2021)在《双向拉伸薄膜的成型论略(一)》文中研究表明装备是薄膜加工成型的重要因素;把控薄膜成型的时温和方向,是力求改善冲击强度、屈服强度及光泽度,提高耐热性、耐寒性、增加高阻隔、高阻燃,表面硬化、热封、防霉防菌,以及高或低的热收缩率、聚散光学等效应。双拉膜的制造,本是将高聚物的基础科研与热塑成型技术糅合用于实践的一门应用技术。高端制造装备,涉及薄膜产业链的上下游,包括基础平台、工艺标准和个性定制的关注或系列组合等。
田立勇[2](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采煤机截割载荷识别与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滚筒载荷识别与预测是实现采煤机煤岩识别、自动截割及截割部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及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发明基于多传感器的滚筒载荷感知方法,构建了多传感器数据特征提取与降噪模型,研究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滚筒载荷辨识策略,实现了采煤机滚筒载荷实时感知与精确预测,具体如下:(1)针对采煤机滚筒截割载荷无法获取的问题,制定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采煤机滚筒载荷感知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发明截齿载荷测试方法、滚筒扭矩测试方法、摇臂连接销轴测试方法、摇臂变形量测试方法,研究基于多传感器的多参量数据同步采集与传输方法,为滚筒载荷的精确感知奠定基础。(2)针对截割部摇臂壳体和多级齿轮传动系统结构复杂,传感器安装位置无法确定的问题,建立了采煤机截割部传递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研究摇臂壳体变形与滚筒载荷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对比摇臂壳体关键位置的变形规律,得到摇臂前后两侧12个应变传感器最佳安装位置;分析研究了截割部多级齿轮传递系统与滚筒载荷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确定了距滚筒端距离最近的齿轮轴6是滚筒扭矩感知传感器的最佳安装位置。(3)针对缩小比例采煤机滚筒截割实验测试结果误差大、精度底的问题,根据采煤机实际结构,研制了截齿三向力、惰轮轴载荷、摇臂连接销轴载荷及摇臂应变测试传感器及数据采集、传输平台,并在张家口煤机厂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实验)中心进行1:1模拟井下工况的采煤机滚筒截割实验,获取滚筒工作过程中各传感器的实验测试数据,为多传感器融合滚筒载荷辨识与预测提供支撑。(4)针对滚筒实验数据中包含大量噪声干扰信号问题,构建了基于独立成分和小波分析滚筒测试特征数据提取模型与方法,完成了对各传感器的测试数据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时域分析结果表明:各传感器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均能体现出滚筒截割载荷的变化规律;频域分析结果表明:各传感器数据的1阶波峰频率均为0.467Hz,为滚筒的回转频率,通过各传感器的各阶频率峰值大小可描述滚筒截割载荷变化。(5)针对单一传感器对滚筒载荷识别测试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以截齿载荷直接测试的滚筒载荷为输出样本,以惰轮轴传感器、摇臂连接轴传感器、摇臂变形传感器测试数据为输入样本,建立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滚筒载荷辨识与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对滚筒三向截割载荷的预测精度达到了83%以上,对滚筒扭矩预测精度可达到95%,说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该论文有图104幅,表16个,参考文献156篇。
李凯光[3](2020)在《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塔梁临时固结措施研究》文中指出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具有自重轻、跨越能力大、易工厂化生产、现场拼装快捷等优点,因此近些年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得到快速地兴起。斜拉桥的主梁一般采用悬臂施工,对于飘浮或半飘浮的斜拉桥,主梁施工期间应塔梁临时锚固。因为上部结构体系悬臂施工将使主塔两侧上部结构产生不平衡荷载,而主梁在不平衡荷载作用下施工,主梁结构可能发生纵向或者侧向的漂移、失稳现象,甚至出现倾覆,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将主梁和主塔柱进行临时固结,从而抵抗不平衡荷载。而桥梁设计和施工规范关于塔梁临时固结没有明确的规定;现有与其相关的论文、文献有限,仅有几篇论文都是关于分离式塔梁固结体系,整体式塔梁固结体系的研究是现今未涉及到研究领域,因此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塔梁临时固结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论文依托鄱阳湖二桥(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为计算模型,通过施工全过程仿真分析,确定塔梁临时固结受力历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对塔梁临时固结做局部受力分析,明确塔梁固结混凝土柱和精轧螺纹钢筋应力分布规律;然后对塔梁临时固结作参数敏感分析,依据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的优化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基于鄱阳湖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仿真施工全过程,分析塔梁临时固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历程,确定临时固结的最不利受力工况,即为11号索一张阶段。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塔梁临时固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反力突变现象。(2)针对塔梁临时固结的五种仿真分析方法,探讨不同仿真方法及约束刚度对主梁内力及位移、塔梁临时固结反力、拉索索力的影响。判别出塔梁临时固结的转动刚度、索塔及下横梁刚度是影响结构受力和变形的敏感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做敏感分析。(3)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对塔梁临时固结作局部受力状态开展研究,探讨塔梁固结混凝土柱和精轧螺纹钢筋的应力分布规律。发现原设计塔梁临时固结混凝土柱的法向拉应力超过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限定值;外侧三对短的精轧螺纹钢筋没发挥预应力钢束的性能;中跨合龙后塔梁临时固结拆除耗时费力。(4)根据塔梁固结混凝土柱和精轧螺纹钢筋的应力分布规律,开展塔梁临时固结设计参数研究,提出改善塔梁固结受力的合理措施。发现削弱下横梁、张拉精轧螺纹钢筋、改变精轧螺纹钢筋抗拉强度、改变精轧螺纹钢筋直径及间距、增设预应力钢束与精轧螺纹钢筋相结合能很好地改善塔梁固结受力。
严伟[4](2019)在《全螺栓连接大跨度钢桥旋转滑移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大跨度钢桥常用施工方法包括横移施工法、悬臂施工法、浮运施工法及转体施工法等方法,当现场条件存在跨既有线路且施工场地较小时,常采用转体施工法或顶推滑移施工法施工。对国内外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及桥梁施工监控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作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钢桁梁桥旋转滑移施工监控的监控参数选取方法,指出各类测试方法的适用条件,研究了监控测点布置方法和监控参数控制指标的设置方法。在钢结构施工监控数据缺失处理方面,回顾了统计学领域缺失数据处理手段,分析了施工监控数据的缺失特征,并据此提出两种缺失监控数据修复方法。将结构施工监控测点布置及缺失数据处理理论运用到某96m跨钢桁梁桥旋转滑移施工项目中。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各施工步钢桥和临时结构的受力状态,为监测提供理论参考值。深入研究了卸载点间高度差和液压顶推设备启/制动加速度等特殊变量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提出相关控制指标。现场布置测点实时监测关键区域的应力水平和变形值。监控结果表明,各测点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较吻合,临时结构的整体受力始终可控,钢桥成桥线型和杆件应力符合设计要求。监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当缺失数据较少时,采用两类方法修复的大部分缺失数据相对误差在10%以内,基本能满足工程要求。
周嘉祺[5](2018)在《基于电磁与激光双模干扰系统的快装防护塔设计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高精度制导武器的飞速发展,使得相关干扰防护措施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与激光双模干扰系统的快装式防护塔,该设备有效干扰范围510km,高度30m,响应时间小于1s,并且能对速度小于2马赫的制导武器实施有效的干扰。该设备不受地形与环境的限制,并且具有快速架设的能力。本课题创造性地将电磁干扰与激光干扰有机结合起来,对整个系统赋予快速性和通用性,为我国的国防系统装备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根据现代防护理论,确定了整个系统的设计指标。根据要完成的功能,对整机进行了模块化的设计,将整机系统分为了塔架系统、激光干扰系统、电磁干扰系统三部分。根据各干扰系统作用机理计算了各部分的功率需求,进而确定了两个干扰系统对塔架的承载要求。对塔架的安装方案和各干扰系统的机械工作原理、方法进行设计。根据工作要求设计整机各部分结构,并建立整机的三维模型。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对塔顶激光转向平台做了详尽的轨迹规划和相关动力学仿真。根据实际工况要求,选取了合适的驱动件,并根据模型数据,计算了各转动副的相关动力学参数,并计算出在轨迹规划过程中所需的各个限制参数。以基本轨迹规划原理为基础,并根据参数限制进行改进,完成了二自由度转台的轨迹规划。根据其运动方案计算了最大响应时间,并在此工况和匀速调整工况下,对转向平台整体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了其在两种典型工况下对塔顶的冲击力图像。用有限元方法对主塔进行了结构静力学和动力学的仿真分析。根据快装式防护塔的工作条件计算了塔架系统承受的风载荷。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运用多种模型建立了主塔的有限元模型,针对缆风绳布置层数、位置、地锚布置数量等结构方面的参数进行了适当的优选。对不同缆风绳尺寸和预应力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对其进行了优选,使系统更稳定而又不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选择了3种工况对主塔进行了非线性静力学分析,主塔塔的强度、刚度属性均满足设计要求规范。对主塔的整体稳定性和单肢稳定性均作了验算。对主塔做了模态分析,获得了前八阶频率和振型,了解了其振动特性。对主塔在调整工况下做了瞬态响应分析,得出主塔在冲击响应下振动很小的结论,保证了顶部平稳。
刘海洋[6](2018)在《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主泵变频控制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主泵是压水堆核电厂最重要的能动设备,被喻为反应堆的心脏。目前我国正积极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非能动先进压水堆核电站(AP1000)的主泵采用了独特的全密封屏蔽式泵,具有特有的设计特点和要求。为保障主泵的连续可靠运行,进而保障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必须设计能满足要求的启动和控制系统为主泵提供电源,以及实现启动、调速和其他控制、保护功能。本文主要从AP1000主泵的设计特点和功能要求出发,探讨主泵启动和控制系统应该满足的要求,通过比较研究了AP1000主泵控制方案的选择设计,并最终确定选择变频控制作为主泵启动和控制方案,进而分析了变频控制对于上述设计要求的符合性和需要满足的技术指标。然后对所采用的主泵变频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拓扑结构和单元组成,讨论其特点和承担的功能,需要的冷却、预充电、制动再生等特殊运行、操作方式,并对变频器控制与逻辑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借助冷态功能试验对主泵变频控制进行应用分析和测试,验证其控制能力和效果,对不同工况下变频器的响应和试验运行经验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结果做包括可靠性在内的分析,讨论其连续运行风险,进行比较并提出改进。总结起来,针对AP1000主泵采用变频控制作为启动和控制方案的课题,本文取得了诸多富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得出主泵启动和控制系统必须满足的设计要求,得出变频控制的优势和技术要求,深入研究主泵变频器的结构和功能、运行和操作方式、控制与逻辑,通过功能试验验证了变频器的运行性能,完成可靠性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并最终提出改进意见。
王海鹏[7](2017)在《上肢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的电路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瘫痪肢体运动功能的重建是康复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的医学难题。通过提取一个健康肢体运动的体表肌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以重建主动肌肉收缩力量大小的刺激信号脉冲,然后施加到瘫痪肢体进行功能性电刺激(FES),从而达到瘫痪肢体协调运动功能重建,这种方法称之为“肌电桥”。本论文主要涉及用于上肢瘫痪肢体运功功能重建的“肌电桥”相关的电路与系统设计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常用的刺激电路结构,并设计三个刺激器:一个采用互补型电流源和时分复用方法(CCSTDM)的四通道脉冲触发式恒流功能性电刺激器、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高压隔离可穿戴刺激器和一个用于电针刺激的恒压结构的隔离刺激电路。其中可穿戴刺激器已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科完成3例偏瘫患者刺激腕伸/屈动作有效性实验。2)在原有两通道“肌电桥”肢体运动功能重建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穿戴式对侧自主肌电(EMG)信号控制的FES系统,并结合超再生接收机无线通信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与软硬件设计。其中超再生通信技术中接收机芯片为东南大学射光所设计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3)设计了具有选择性刺激特点、使用安全并易于贴附的表面多位点刺激电极。基于该多位点刺激电极,并结合传感、通信和智能技术,设计了一种可穿戴的分布式多位点刺激电极选择性刺激原型系统,可以快速、智能优化确定刺激电极位点,达到舒适刺激。此外,为了提高FES在临床和家庭康复中的应用和方便性,设计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安卓应用程序,用于运行搜索最佳刺激部位的算法。最后,使用健康受试者进行选择性刺激来验证原型,并进行疲劳刺激测试,初步讨论起抗疲劳特点。4)研究分析和对比两种应用于体表电刺激时去除刺激伪迹和刺激诱发的肌肉响应波(M-Wave)的干扰并有效地提取自主发力肌电信号的方法,包括消隐(Blanking)和模板消除两种技术。然后基于格莱姆-施密特预测误差滤波器(GS-PEF)完成了基于LabVIEW的去伪迹提取体表肌电(sEMG)信号原型算法验证。本文所涉及的创新点如下:1)设计一种互补型电流源作为驱动级,可实现高压、线性电流输出和隔离的功能刺激器,并使用队列思想标记触发脉冲信号和选择输出通道,利用微处理器控制单个高压模拟开关芯片MAX14803组成H型桥和多路复用电路实现四通道分时复用输出。有效减小核心刺激电路面积,并节约体积和成本。2)设计了一款可穿戴无线控制FES系统。该系统支持使用安卓手机等智能终端实时调节刺激参数,以应用于多通道体表FES实验使用。3)提出一种基于“肌电桥”方法并用于实时穿戴式高精度自主手部运动功能控制的FES系统。相比于课题组之前设计的双通道“肌电桥”系统,尺寸、功率和总成本都大大降低,为瘫痪患者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提供方便。4)基于分布式设计方法,结合智能安卓手机作为控制终端,搭建了一套可穿戴的选择性刺激系统,并基于该系统完成自动寻找最佳刺激位点算法可行性实验以及针对上肢肌肉刺激疲劳的初步研究实验,对研究解决多通道“肌电桥”贴附大量单电极以及增强肌肉刺激抗疲劳度都有重要意义。5)提出不预先使用消隐技术去除刺激伪迹,直接利用计算复杂度较低的自适应预测误差滤波器设计实时原型系统对刺激伪迹和M-Wave—起滤除,为下一步开展“同侧肌电桥”奠定理论基础。
马晓飞[8](2017)在《高动态固态振动陀螺惯性组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陀螺及其惯性组合是实现载体姿态测量、稳定控制、导航制导的关键部件,在国防和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常规炮弹制导、新型电磁炮研究、油气田开发、隧道挖掘等应用领域中,高动态环境(过载高、速度高、转速高)对角速率直接测量及姿态解算都提出了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具有大量程、高抗过载能力且能精确解算姿态的高动态陀螺惯性组合。本文以研制一种能够在高动态环境下完成角速率直接测量和姿态解算的固态振动陀螺惯性组合为目的,围绕旋转抛物面形振子建模、陀螺信号处理与偏差平衡、陀螺惯性组合结构编排、组合误差补偿与高动态姿态解算方法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论文所做工作与取得成果如下:(1)针对三轴向抗过载需求,提出了一种用于高动态振动陀螺的旋转抛物面形振子,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分析了振子位移与形变关系、平衡方程,建立了谐振子的动力学方程,求解得到二阶固有频率、振型和进动因数,形成了旋转抛物面形振动陀螺的理论基础;优化了振子结构参数,得到了频率振型稳定、可抗15000g过载的陀螺振子。(2)针对影响陀螺性能的因素,研究了旋转抛物面形振动陀螺的信号处理和偏差平衡方法。构建了多回路高速控制检测电路,利用阻尼控制力幅值提取陀螺角速率,解决了高转速环境下陀螺信号处理的难题;推导了频率裂解和振型偏移对陀螺性能的误差影响途径;分别定性和定量研究了缺陷振子偏差的影响,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添加质量的快速平衡方法,实现了频率裂解和振型偏移的快速修正;设计正交控制回路抑制了驱动检测之间的正交耦合误差,提升了陀螺性能。经测试,单轴陀螺样机零偏稳定性为9.3347°/h,量程为±3600°/s,标度因数非线性度为0.118%。(3)构建了高动态固态振动陀螺惯性组合,研究了组合误差补偿与高动态姿态解算方法。针对高动态环境下角速率的直接测量难题,优化了振子差异化正交正置的结构编排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能够承受典型火炮发射过载;分析了主要误差项并建立误差模型,设计标定试验对确定性误差进行了补偿;揭示引起高动态环境下载体姿态解算误差的产生机理,提出一种通过坐标解析变换实现圆锥旋转隔离的高动态姿态解算方法,实现姿态实时解耦并消除了姿态误差发散。(4)研制了高动态固态振动陀螺惯性组合原理样机,对样机进行了地面单项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为:X轴陀螺量程可达±3600°/s,Y、Z轴陀螺量程为±540°/s;常温零偏稳定性均在10°/h以内;抗高过载能力达15000g以上;实验室环境下2min动态姿态解算精度在3.13°以内。最后通过某炮弹搭载飞行试验进行综合性能验证,结果表明,高动态固态振动陀螺惯性组合样机能够在15000g以上的高动态环境下正常测量载体角速率并解算姿态角。
王胜[9](2016)在《托卡马克中电阻撕裂模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文中认为受控热核聚变是一种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理想选择。托卡马克作为一种目前实现可控核聚变最可行的磁约束聚变装置之一而受到广泛的研究。撕裂模不稳定性无论在空间等离子体中还是实验室等离子体中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物理过程。在托卡马克等磁约束聚变装置中,撕裂模的发展往往会破坏磁面、增强输运、使等离子体约束退化甚至导致破裂。因此研究撕裂模的物理性质,探索稳定或控制它的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磁流体模型,我们开发了一个三维环形的磁流体代码CLT,用于模拟研究环形装置中宏观磁流体不稳定性及等离子体的演化。使用这个代码,本文着重对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环向旋转以及驱动电流对电阻撕裂模不稳定性(m/n=2/1)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关于平衡的环向等离子体旋转对撕裂模的影响,我们发现,不管这个旋转有没有剪切,它都可以抑制撕裂模的线性增长,且旋转越快,对撕裂模的稳定作用越强。经过分析,我们得知,旋转的这种稳定作用主要来自于由环几何引入的Coriolis效应。而对于低粘滞的等离子体(τR/τV<1,τR和τv分别是电阻扩散时间和粘滞扩散时间),旋转剪切的存在反而会在等离子旋转较强时,减弱旋转本身这种的稳定作用;对于高粘滞(τR/τV>>1)的等离子体,旋转剪切与粘滞效应的协同作用则是对撕裂模是“致稳”的。关于外加的驱动电流对撕裂模的影响,我们首先考虑在未扰动的有理磁面附近(q=2)施加一个环向与极向均匀而径向呈高斯分布的驱动电流。模拟结果显示,合适的这种驱动电流可以局部地改变等离子体平衡的电流分布与安全因子q分布,使之对撕裂模线性更稳定。这种稳定作用可以随着驱动电流强度的增强或驱动电流宽度的减小而增强。但过强的驱动电流也可能会使有理面附近的磁剪切反转,从而驱动其他不稳定性如“三撕裂模”(triple tearing modes)。当驱动电流密度的峰值偏离平衡的有理面时,驱动电流对撕裂模的稳定作用可以忽略甚至起反作用。我们也初步研究了随磁岛O点螺旋分布的驱动电流的影响,发现这种驱动电流只需很小的强度就可以很好地抑制撕裂模。但是如果这种驱动电流密度的分布(位置及相位)不随时间变化,在磁岛缩小几乎消失后,这种驱动电流的继续存在反而会在与原来相位相差π的位置驱动新的撕裂模增长。而考虑驱动电流随着磁岛的变化而变化,则撕裂模可以被长时间抑制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
张运[10](2016)在《甘肃西峰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肃西峰黄土剖面作为我国最早研究的剖面之一,前人已经开展了古气候、古地磁等多方面的研究。鉴于早期研究时,受到采样分辨率低、研究具有地层局限性等因素,该区晚中新世以来的黄土磁性地层结果缺少高分辨率的连续的全剖面数据,同时已有报道尚存在难以解释的古地磁异常结果。本文选择区内胡家崾岘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全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时间跨度晚中新世至全新世。研究表明西峰剖面不仅主要的地磁极性事件都进行了良好的记录,而且还记录了两个明显的地磁极性异常,其中:(1)M/B界线位于剖面的S8上部;Jaramillo极性亚时顶底界分别位于剖面的S10底部和L13顶部;而Olduvai的上界转换带位于剖面的L25下部,下界转换带在剖面的L26S26的地层过渡带;G/M界线则位于剖面的L33下部。(2)新近纪红粘土记录了Kaena和Mammoth事件、Chron 3n的4个亚时以及3An1n,3An2n和3Bn亚时,剖面的最老年代为7.2 Ma。(3)关于L9记录的剖面中的(剖面编号为N2-1)的地磁异常。作者认为将其分别对应于Kamikatsura或Santa Rosa地磁漂移事件并不合理,而重磁化现象的解释更为合理。而对于另一个持续时间较短的异常(剖面中的编号N2-2),通过内插法确定N2-2所对应的年龄为0.956 Ma。这一年龄结果与Santa Rosa地磁漂移事件的年龄0.932 Ma相差较大,推断N2-2极可能也为重磁化的结果。(4)对于首次于S22L24之间识的地磁异常(剖面中的编号为N4),我们根据此段样品的各向异性度的平均值,确定此正极性带符合水成次生黄土特点。假设Jaramillo底界和上Olduvai顶界之间有连续稳定的沉积速率,通过内插法确定该正极性带的持续时间为1.561.52 Ma,得出这一正极性带年龄与Gilsa极性漂移经年龄相一致,推断此正极性带是水成次生黄土记录了Gilsa极性事件的结果。(5)西峰剖面3.22.58 Ma沉积速率迅速增加,表明黄土高原风尘沉积间接地记录了北半球晚新生代大冰期来临。
二、漂移力矩短期稳定性(沿大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漂移力矩短期稳定性(沿大轴)(论文提纲范文)
(1)双向拉伸薄膜的成型论略(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向拉伸薄膜的概况 |
1.1双拉膜的定义 |
1.2双拉膜制作原理和加工成型 |
(1)双拉膜的降解、结晶和取向 |
(2)双拉膜的物理加工成型 |
(1)加工温度的定值控制法 |
(2)方向时段的拉伸控制法 |
(3)时温等效的控制法[5] |
1.3双拉膜与非双拉膜的性能比较 |
(1)产品性能 |
(2)产出效率 |
(3)经营收益 |
二、双拉膜产品的变化和加工趋势 |
2.1立足客户基本需求的成型工艺(以终端产品作基础设计) |
(1)把控不同薄膜材质加工温度的范围 |
(2)把控不同材质、厚度和宽度双拉膜的不同加工速度(单元辊筒转速、循环风的对流速度和均匀性等参数) |
(3)把控不同膜卷的内外张力在于控制不同的收卷速度[2] |
2.2双拉膜的不同市场需求 |
(1)双拉膜的基本物性 |
(2)双拉膜葆有特殊物性 |
(3)双拉膜品质进化的种类 |
(2)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采煤机截割载荷识别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2 采煤机截割载荷识别研究发展与应用 |
1.3 采煤机载荷识别存在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2 基于多传感器的滚筒截割载荷感知方法研究 |
2.1 采煤机摇臂滚筒载荷传动模型构建 |
2.2 多传感器滚筒载荷感知方法研究 |
2.3 多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面向滚筒载荷感知的摇臂应变和齿轮轴敏感位置分析 |
3.1 采煤机截割部结构与参数分析 |
3.2 采煤机摇臂刚柔耦合模型建立与仿真 |
3.3 采煤机摇臂应变特性分析与应变计粘贴位置确定 |
3.4 齿轮轴受力分析与传感器安装位置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滚筒载荷试验测试研究 |
4.1 采煤机滚筒载荷测试平台 |
4.2 截齿截割载荷感知测试与分析 |
4.3 滚筒实时转速感知测试与分析 |
4.4 滚筒截割扭矩感知测试与分析 |
4.5 摇臂连接销轴感知测试与分析 |
4.6 摇臂变形感知测试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传感器的滚筒载荷特征识别研究 |
5.1 基于独立成分和小波分析的信息提取方法 |
5.2 滚筒载荷与各传感器信息特征间的关系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滚筒载荷智能识别策略研究 |
6.1 深度信念网络的改进 |
6.2 改进后的深度信念网络训练 |
6.3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滚筒载荷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查新结论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塔梁临时固结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发展近况 |
1.1.1 斜拉桥钢主梁截面结构形式 |
1.1.2 斜拉桥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方法 |
1.1.3 钢梁斜拉桥实例介绍 |
1.2 钢梁斜拉桥塔梁临时固结工程介绍 |
1.2.1 苏通大桥塔梁临时固结措施 |
1.2.2 丰都二桥塔梁临时固结措施 |
1.2.3 广州鹤洞大桥塔梁临时固结措施 |
1.2.4 南浦大桥塔梁临时固结措施 |
1.3 设置塔梁临时固结的目的 |
1.3.1 设置塔梁临时固结的作用 |
1.3.2 设置塔梁临时固结的准则 |
1.3.3 塔梁临时固结的不平衡荷载 |
1.3.4 塔梁临时固结的仿真 |
1.4 塔梁临时固结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施工全过程塔梁固结受力分析 |
2.1 研究引言 |
2.2 工程概述 |
2.2.1 依托工程介绍 |
2.2.2 塔梁临时固结设计 |
2.3 组合梁斜拉桥有限元模型建模 |
2.3.1 计算模型建立 |
2.3.2 施工阶段钢混组合梁模拟 |
2.3.3 塔梁临时固结仿真方法的选用 |
2.4 斜拉桥施工全过程塔梁临时固结受力历程 |
2.4.1 塔梁临时固结承担不平衡荷载的缘由 |
2.4.2 塔梁临时固结不平衡弯矩历程 |
2.4.3 塔梁临时固结水平反力历程 |
2.4.4 塔梁临时固结竖向反力历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塔梁临时固结平面杆系仿真分析 |
3.1 塔梁临时固结仿真方法介绍 |
3.2 塔梁固结刚度计算 |
3.3 塔梁临时固结仿真方法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 |
3.3.1 塔梁临时固结仿真方法对主梁内力影响 |
3.3.2 主梁应力受塔梁固结不同仿真方法的影响 |
3.3.3 塔梁固结不同仿真方法对其反力影响 |
3.3.4 塔梁固结不同仿真方法对拉索影响 |
3.3.5 塔梁固结转动刚度影响结构内力 |
3.3.6 塔梁固结模拟方法对主梁弯矩影响的共性分析 |
3.4 塔梁临时固结转动刚度对结构内力的作用 |
3.4.1 塔梁固结转动刚度对主梁受力的影响 |
3.4.2 塔梁固结转动刚度对其反力的影响 |
3.4.3 塔梁固结转动刚度对拉索的作用 |
3.5 塔梁临时固结等效模量仿真法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
3.5.1 塔梁固结等效模量法对主梁受力的影响 |
3.5.2 塔梁固结等效模量法对其反力的作用分析 |
3.6 主塔和下横梁刚度对结构内力的作用效应 |
3.6.1 主塔和下横梁刚度对主梁受力的影响 |
3.6.2 主塔和下横梁刚度对塔梁固结竖向反力的影响 |
3.7 塔梁临时固结仿真方法及约束刚度对结构位移影响 |
3.7.1 塔梁固结不同仿真方法对主梁位移的影响 |
3.7.2 塔梁固结的刚度对主梁位移的影响 |
3.8 塔梁临时固结撤除前后对主梁线形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塔梁临时固结局部受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塔梁临时固结局部模型建立 |
4.2.1 局部模型建立 |
4.2.2 塔梁临时固结的仿真 |
4.2.3 塔梁临时固结受力工况的选取 |
4.3 塔梁临时固结受力最不利阶段局部应力分析 |
4.3.1 相邻组合梁局部受力分析 |
4.3.2 塔梁临时固结局部受力分析 |
4.3.3 相邻下横梁局部应力研究 |
4.3.4 主塔下横梁塔梁临时固结交界处倒角受力 |
4.4 钢混组合梁施工最大悬臂状态塔梁临时固结受力研究 |
4.4.1 接壤钢混组合梁受力分析 |
4.4.2 塔梁固结部位受力研究 |
4.4.3 相接触主塔的下横梁应力剖释 |
4.4.4 接壤部位倒角的受力探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塔梁临时固结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分析引言 |
5.2 下横梁与塔梁临时固结相互作用 |
5.2.1 两接壤结构受力研究的工况选取 |
5.2.2 塔梁固结混凝土柱受力效应对比分析 |
5.3 塔梁临时固结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1 精轧螺纹钢筋张拉及其强度 |
5.3.2 精轧螺纹钢筋长度 |
5.3.3 精轧螺纹钢筋面积 |
5.3.4 预应力钢束与精轧螺纹钢筋结合 |
5.3.5 塔梁临时固结混凝土柱布置形式 |
5.4 塔梁临时固结优化设计方案 |
5.4.1 优化设计方案的选取 |
5.4.2 分析优化后的设计方案 |
5.4.3 对比塔梁临时固结优化前后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实践项目 |
(4)全螺栓连接大跨度钢桥旋转滑移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转体施工方法及其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转体施工方法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转体施工控制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1 工程简介 |
2.1.1 钢桁梁桥桥体概况 |
2.1.2 钢桁梁桥构造 |
2.2 旋转滑移施工方案简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桥旋转滑移施工力学数值模拟 |
3.1 钢结构施工力学分析理论 |
3.1.1 时变结构力学理论 |
3.1.2 施工力学实用分析方法 |
3.2 背景工程施工过程分析 |
3.3 正常施工状态结构力学分析 |
3.3.1 计算参数 |
3.3.2 钢桁梁拼装施工模拟分析 |
3.3.3 卸载施工模拟分析 |
3.3.4 滑移施工阶段模拟分析 |
3.4 特殊变量变化情况参数化数值分析 |
3.4.1 临时支墩卸载高差影响分析 |
3.4.2 液压顶推设备启/制动力影响分析 |
3.4.3 滑道梁及桥墩交接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桁梁桥施工监控基本原理 |
4.1 钢桁梁桥施工监控的基本内容 |
4.1.1 应力控制及相关测试方法 |
4.1.2 变形控制及相关测试方法 |
4.1.3 稳定控制 |
4.2 测点布置理论 |
4.3 控制指标的确定 |
4.4 监测数据缺失处理基本理论 |
4.4.1 监测缺失数据特征分析 |
4.4.2 监测缺失数据修复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桥旋转滑移施工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
5.1 监测方案制定 |
5.1.1 应力测点布置 |
5.1.2 位移测点布置 |
5.2 卸载施工监控实施与结果 |
5.2.1 钢桁梁应力和线型 |
5.2.2 临时支墩的应力监控结果 |
5.3 滑移施工监控实施及结果 |
5.3.1 旋转轴装置应力和变形 |
5.3.2 临时支墩、滑道梁应力和位移 |
5.4 数据缺失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基于电磁与激光双模干扰系统的快装防护塔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激光干扰发展现状 |
1.2.2 电磁干扰发展现状 |
1.2.3 现代防护理论发展现状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快装防护塔方案及结构设计 |
2.1 总体方案与设计指标及工作参数确定 |
2.1.1 设计指标 |
2.1.2 总体设计 |
2.1.3 工作系统参数设计 |
2.2 快装式防护塔工作方案设计 |
2.2.1 快装式塔架整体安装过程 |
2.2.2 激光干扰系统工作方案设计 |
2.2.3 电磁干扰系统工作方案设计 |
2.3 快装式防护塔结构设计 |
2.3.1 塔架系统结构设计 |
2.3.2 电磁干扰系统结构设计 |
2.3.3 激光干扰系统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转向平台轨迹规划及仿真 |
3.1 引言 |
3.2 电机等原件选型及相关参数计算 |
3.2.1 电机等原件选型 |
3.2.2 相关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计算 |
3.3 二自由度转台轨迹规划 |
3.3.1 轨迹规划方法选择 |
3.3.2 回转自由度轨迹规划设计 |
3.3.3 俯仰自由度轨迹规划设计 |
3.4 激光转向平台动力学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快装防护塔结构仿真与分析 |
4.1 主塔载荷计算 |
4.1.1 主塔的载荷类型 |
4.1.2 风荷载 |
4.2 主塔结构有限元分析及优选 |
4.2.1 主塔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2 主塔风缆绳层数优选 |
4.2.3 缆风绳布置位置优选 |
4.2.4 主塔结构初始状态及缆风绳尺寸优选 |
4.3 主塔结构静力学分析 |
4.3.1 主塔结构工况分析 |
4.3.2 主塔静力学分析 |
4.4 主塔结构稳定性分析 |
4.4.1 整体稳定性分析 |
4.4.2 单支稳定性分析 |
4.5 主塔结构动力学分析 |
4.5.1 主塔结构模态分析 |
4.5.2 主塔结构瞬态响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主泵变频控制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比较 |
1.2.1 主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比较 |
1.2.2 核电主泵控制方案的研究现状和比较 |
1.2.3 变频控制研究现状和应用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AP1000 主泵启动和控制方案设计 |
2.1 AP1000 主泵的设计特点和控制要求 |
2.2 AP1000 主泵启动和控制方案的选择 |
2.3 对主泵变频器的设计要求 |
第三章 主泵多电平变频器的结构及控制方案研究 |
3.1 AP1000 主泵变频器结构与功能 |
3.1.1 主泵多电平变频器的结构 |
3.1.2 主泵变频器的功能 |
3.2 AP1000 主泵变频器运行与操作方式 |
3.2.1 变频器为主泵送电 |
3.2.2 主泵停运 |
3.2.3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 |
3.2.4 主泵倒转(变频器制动再生) |
3.2.5 变频器预充电 |
3.3 AP1000 主泵变频器的控制与逻辑 |
3.3.1 主泵变频器的控制模式 |
3.3.2 变频器的矢量控制 |
3.3.3 变频器控制接口 |
3.3.4 变频器冷却系统的控制 |
3.3.5 变频器联锁与信号 |
3.3.6 主泵的启动逻辑 |
第四章 AP1000 主泵变频控制的试验性能分析 |
4.1 AP1000 主泵及变频器性能验证——冷态功能试验 |
4.2 主泵及变频器相关试验运行经验分析 |
4.2.1 主泵变频启动的运行经验分析 |
4.2.2 变频器的运行经验分析 |
4.3 不同工况下变频器响应分析 |
4.3.1 输入过压或失压下的响应 |
4.3.2 主泵反转响应 |
第五章 主泵变频器的可靠性分析及改进 |
5.1 变频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
5.1.1 硬件配置的冗余性 |
5.1.2 中性点漂移技术 |
5.2 主泵变频器连续运行风险及改进 |
5.2.1 主泵单体试验期间出现的变频器故障 |
5.2.2 其他已应用高压变频器核电厂经验反馈 |
5.2.3 主泵连续运行风险评估及改进 |
5.3 变频器输出电能质量对主泵轴电流影响分析及改进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泵变频器与Ovation接口的测试 |
附录 B 冷态试验期间变频器故障跳闸信息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上肢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的电路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上肢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的研究背景 |
1.1.1 造成瘫痪的主要原因 |
1.1.2 上肢瘫痪康复的治疗与研究方法 |
1.2 功能性电刺激技术 |
1.2.1 生理学基础 |
1.2.2 相关刺激参数 |
1.3 项目组前期研究工作 |
1.3.1 “微电子神经桥”的原理与系统 |
1.3.2 “肌电桥”的提出与前期研究工作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 本文章节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上肢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的电路与系统设计 |
2.1 上肢康复FES系统 |
2.1.1 植入式FES系统 |
2.1.2 透皮式FES系统 |
2.1.3 体表式FES系统 |
2.2 “肌电桥”的原理、先进性与实用性 |
2.2.1 基本原理 |
2.2.2 先进性与实用性 |
2.3 “肌电桥”的现有具体研究成果 |
2.3.1 体表肌电信号探测 |
2.3.2 基于经穴部位国家标准的体表刺激位点定位方法 |
2.3.3 探测与刺激通道映射算法 |
2.3.4 刺激信号生成算法 |
2.3.5 已开发的原型系统 |
2.3.6 基于双通道“肌电桥”系统开展的临床试验 |
2.4 “肌电桥”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
2.4.1 刺激电路设计 |
2.4.2 系统的小型化和穿戴式设计 |
2.4.3 刺激位点自优化选取与抗疲劳研究 |
2.4.4 同侧电刺激时自主肌电信号获取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新型刺激电路设计 |
3.1 刺激电路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
3.1.1 电流刺激与电压刺激 |
3.1.2 三种典型电流刺激电路结构 |
3.2 基于互补型电流源和时分复用输出的脉冲触发式四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器 |
3.2.1 系统整体描述 |
3.2.2 驱动级设计 |
3.2.3 刺激脉冲波形选择 |
3.2.4 四通道时分复用双相脉冲输出电路 |
3.2.5 队列控制算法和脉冲产生时序 |
3.2.6 CCSTDM-FES刺激器验证板实物 |
3.2.7 实验及结果 |
3.3 基于CCSTDM-FES的智能终端无线控制可穿戴刺激器 |
3.3.1 引言 |
3.3.2 整体设计 |
3.3.3 硬件设计 |
3.3.4 软件设计 |
3.3.5 安全性考虑 |
3.3.6 系统测试与偏瘫患者试验结果 |
3.4 应用于电针刺激的恒压结构隔离刺激电路设计 |
3.4.1 基于电针刺激的“微电子肌电/神经桥” |
3.4.2 基于恒压结构隔离刺激电路设计 |
3.4.3 刺激电路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可穿戴“无线肌电桥”系统设计与实验 |
4.1 引言 |
4.2 “无线肌电桥”系统 |
4.3 系统硬件设计 |
4.3.1 sEMG信号探测和数模转换电路 |
4.3.2 基于超再生芯片技术的无线通信电路 |
4.3.3 微控制器电路 |
4.3.4 功能性电刺激电路 |
4.3.5 穿戴式设计与实现 |
4.4 受试者与方法 |
4.4.1 sEMG阈值优化 |
4.4.2 受试者 |
4.4.3 实验1:腕关节力矩重建实验 |
4.4.4 基于逻辑回归的动作分类算法 |
4.4.5 实验2:动作分类算法的离线实验 |
4.4.6 实验3:“无线肌电桥”系统实时桥接动作控制实验 |
4.4.7 统计学分析方法 |
4.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1 基于阈值不应期刺激信号生成算法的力矩重建实验结果 |
4.5.2 逻辑回归分类器离线分类实验结果 |
4.5.3 硬件电路性能测试 |
4.5.4 可穿戴“无线肌电桥”系统实时桥接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多位点电极选择性刺激的原型系统设计与实验 |
5.1 体表FES应用的问题与多位点电极 |
5.2 现有多位点电极刺激系统研究现状 |
5.2.1 多位点电极仿真与设计 |
5.2.2 基于多位点电极的FES控制系统设计 |
5.2.3 利用多位点电极刺激减小肌肉疲劳的研究 |
5.3 原型系统整体介绍 |
5.4 硬件电路设计 |
5.4.1 多位点刺激电极 |
5.4.2 无线电极驱动模块 |
5.4.3 无线数据手套 |
5.5 软件设计 |
5.5.1 系统模块无线通信网络架构 |
5.5.2 无线数据手套软件设计 |
5.5.3 无线电极驱动模块软件设计 |
5.5.4 控制终端软件设计 |
5.6 基于多位点电极选择性刺激系统的刺激位点寻优实验 |
5.6.1 受试者 |
5.6.2 实时在线测试实验 |
5.6.3 离线算法分析实验 |
5.7 基于多位点电极选择性刺激系统抗疲劳初步研究实验 |
5.7.1 受试者 |
5.7.2 方法与实验 |
5.7.3 实验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应用于“同侧肌电桥”刺激去伪迹提取sEMG信号的研究 |
6.1 引言 |
6.1.1 电刺激时产生的伪迹 |
6.1.2 “对侧肌电桥”伪迹去除方法 |
6.1.3 “同侧肌电桥”设计及核心问题 |
6.2 去伪迹主要方法 |
6.2.1 消隐技术 |
6.2.2 减法技术 |
6.3 使用格莱姆-施密特自适应预测误差滤波器去除伪迹 |
6.3.1 算法介绍 |
6.3.2 GS-PEF离线去伪迹性能分析 |
6.3.3 基于LabVIEW的实时去伪迹原型系统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专利与获奖 |
致谢 |
(8)高动态固态振动陀螺惯性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高动态固态振动陀螺惯性组合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固态振动陀螺研究 |
1.2.2 固态振动陀螺惯性组合研究 |
1.2.3 高动态姿态解算方法研究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旋转抛物面形振子建模与参数优化 |
2.1 引言 |
2.2 振子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1 结构设计 |
2.2.2 工作原理 |
2.3 振子数学分析 |
2.3.1 弹性薄壳理论基本假设 |
2.3.2 曲率与正交曲线坐标 |
2.3.3 旋转抛物面几何特性描述 |
2.3.4 位移与形变 |
2.4 动力学分析及建模 |
2.4.1 壳体内力与平衡方程 |
2.4.2 惯性力引入与壳体动力学方程 |
2.5 动力学方程求解 |
2.5.1 方程解的结构 |
2.5.2 二阶固有振型及进动因子求解 |
2.6 振子结构参数优化 |
2.6.1 谐振子有限元建模 |
2.6.2 固有频率与结构参数 |
2.6.3 结构参数优化 |
2.7 振子特性测试 |
2.7.1 频率振型测试 |
2.7.2 抗过载仿真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旋转抛物面形振动陀螺研究 |
3.1 引言 |
3.2 信号处理系统 |
3.2.1 电路系统硬件架构 |
3.2.2 驱动与检测信号处理 |
3.2.3 多回路控制与角速率提取 |
3.3 陀螺误差影响途径 |
3.3.1 固有频率与模态振型 |
3.3.2 频率裂解对陀螺性能影响 |
3.3.3 振型偏移对陀螺输出影响 |
3.4 缺陷振子偏差影响与平衡方法 |
3.4.1 缺陷振子陀螺效应分析 |
3.4.2 缺陷振子中驻波进动过程 |
3.4.3 质量缺陷影响定量分析 |
3.4.4 基于添加质量的快速平衡方法 |
3.5 正交漂移机理及正交控制 |
3.5.1 正交控制思想 |
3.5.2 控制环路及控制器设计 |
3.5.3 仿真及试验验证 |
3.6 陀螺装配与性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动态固态振动陀螺惯性组合 |
4.1 引言 |
4.2 陀螺惯性组合结构编排 |
4.2.1 机械架构及编排设计 |
4.2.2 振子抗过载性能分析 |
4.2.3 陀螺编排优化及仿真 |
4.3 组合误差研究 |
4.3.1 误差分析及误差建模 |
4.3.2 补偿方法设计及试验 |
4.4 温度漂移补偿改进 |
4.4.1 温度补偿迟滞效应 |
4.4.2 振子的温度-频率特性 |
4.4.3 零偏-频率模型与补偿 |
4.5 高动态姿态解算 |
4.5.1 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
4.5.2 圆锥姿态误差 |
4.5.3 高动态姿态解算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理样机与性能测试 |
5.1 引言 |
5.2 样机设计及装配 |
5.3 样机性能测试 |
5.3.1 陀螺量程 |
5.3.2 零偏稳定性 |
5.3.3 抗过载特性 |
5.3.4 姿态解算精度 |
5.4 搭载飞行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托卡马克中电阻撕裂模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变能源 |
1.2 等离子体 |
1.2.1 等离子体物理模型 |
1.2.2 等离子体数值模拟 |
1.2.3 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
1.3 磁场重联与撕裂模不稳定性 |
1.3.1 磁场重联 |
1.3.2 撕裂模 |
1.3.3 撕裂模的稳定与控制 |
1.4 论文安排 |
第2章 电阻撕裂模基本理论概述 |
2.1 电阻磁流体力学(rMHD)模型 |
2.2 线性电阻撕裂模不稳定性 |
2.2.1 撕裂模的简单物理图像 |
2.2.2 FKR理论 |
2.2.3 等离子体流对撕裂模的影响 |
2.3 非线性电阻撕裂模 |
2.3.1 Rutherord方程 |
2.3.2 新经典撕裂模 |
2.3.3 驱动电流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LT代码简介 |
3.1 模型方程 |
3.2 数值方法 |
3.3 程序流程 |
3.4 并行方案 |
3.5 代码验证 |
内扭曲模(Internal kink mode,m/n=1/1) |
电阻性内扭曲模(Resistive internal kink mode,m/n=1/1) |
电阻撕裂模(Resistive tearing mode,m/n=2/1)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旋转对撕裂模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模拟的模型与参数 |
4.3 模拟的结果与讨论 |
4.3.1 均匀的等离子体环向旋转对撕裂模的影响 |
4.3.2 等离子体环向旋转剪切对撕裂模的影响 |
4.3.3 不同等离子体粘滞下环向旋转对撕裂模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托卡马克中驱动电流对撕裂模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模拟的模型与参数 |
5.3 模拟的结果与讨论 |
5.3.1 未加驱动电流时撕裂模的演化 |
5.3.2 环向与极向均匀的驱动电流的影响 |
5.3.3 环向与极向螺旋分布的驱动电流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甘肃西峰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 存在的问题 |
1.3 西峰黄土剖面研究概况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古地磁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现状 |
2.1 地磁场的认识 |
2.2 古地磁学以及磁性地层学基本原理及应用 |
2.3 地磁极性倒转和极性事件以及极性漂移 |
2.4 本文中所用的岩石磁学其参数 |
2.5 黄土中的磁性矿物、剩磁性质理 |
第3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研究方法 |
3.1 区域地质概况 |
3.2 样品采集、加工 |
3.3 实验仪器与实验步骤 |
3.4 主要工作量 |
第4章 主要实验结果 |
4.1 磁化率的结果 |
4.2 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 |
4.3 古地磁实验结果 |
4.4 岩石磁学结果 |
4.5 西峰剖面地层极性序列的建立 |
第5章 讨论 |
5.1 极性界线 |
5.2 黄土-古土壤中的极性异常 |
5.3 下伏红粘土底界及剖面沉积速率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四、漂移力矩短期稳定性(沿大轴)(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向拉伸薄膜的成型论略(一)[J]. 杜永胜,王德钧,周伟,杜煜超,张晓龙. 塑料包装, 2021(03)
- [2]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采煤机截割载荷识别与预测研究[D]. 田立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3]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塔梁临时固结措施研究[D]. 李凯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全螺栓连接大跨度钢桥旋转滑移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 严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基于电磁与激光双模干扰系统的快装防护塔设计与分析[D]. 周嘉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主泵变频控制方案研究[D]. 刘海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上肢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的电路系统设计与研究[D]. 王海鹏. 东南大学, 2017(01)
- [8]高动态固态振动陀螺惯性组合研究[D]. 马晓飞.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9)
- [9]托卡马克中电阻撕裂模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D]. 王胜. 浙江大学, 2016(02)
- [10]甘肃西峰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D]. 张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