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中的脾胃学说

《金匮要略》中的脾胃学说

一、《金匮要略》脾胃学说(论文文献综述)

王万之[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刘铁军教授应用黄芪建中汤诊疗病证的临床组方及用药规律,总结导师思想经验和学术理论,进一步提高黄芪建中汤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扩大黄芪建中汤的治疗范围。方法:本试验通过采集刘铁军教授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黄芪建中汤诊治的患者,应用影像方式拍摄诊疗信息或直接保留病历原件或从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最后共收集300例。将病案信息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中统计报表功能对病案的病人信息、症候、证型、治疗药物等形成统计表。再使用本软件中数据分析功能里的方剂分析模块,对导师使用黄芪建中汤相关用药进行挖掘;使用数据分析功能中的医案分析模块,对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主治的症候、方证进行挖掘。最终的统计数据包含了症状、药物的频次统计,中西医的疾病统计,核心药物、症状组合,合方组合等等。结果:1.病人基本信息统计:医案中男性患者159人,女性141人,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49.6岁,其中以40-60岁的中老年患者为主要组成。2.中医四诊与症状分析:其中舌质5种、苔象6种、脉象7种,频率最高的舌脉是舌淡苔白、脉虚;症状统计共有144种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前3位症状分别是乏力、畏寒、恶风。3.疾病诊断统计:西医疾病共40种,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病例较多,占比达37%;中医疾病30种,其中频数最高的3种依次是胃痛、泄泻、痞满。4.方药应用分析:300例病案中共涉及中药114味,除黄芪建中汤本方药味外,最常用的依次为:大黄、当归、柴胡、陈皮、黄连、黄芩、党参、茯苓、栀子、川芎、半夏、石膏等。结论:1.乏力、畏寒、恶风为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的核心症状,病机总结为脾胃虚寒,正气不足。2.涉及西医疾病40种,中医疾病30种,可见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重视辩证,异病同治,故治疗范围广泛。3.导师常以黄芪建中汤合陈皮、大黄作为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核心药物;以黄芪建中汤合柴胡作为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核心药物。4.总结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常见合方:寒热错杂证合泻黄散,阴寒内盛证合附子理中汤,脾虚食阻证合保和丸,肝火犯胃则合左金丸治疗等等。

徐文强[2](2021)在《何晓晖教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何晓晖教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首批名中医,江西省首批国医名师。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脾胃论》等经典着作,且博采百家,兼容并蓄,从中汲取丰富的学术营养。从事中医工作50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治疗经验,尤为擅长治疗脾胃病,形成了独特的脾胃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该研究全面系统地探析、总结何晓晖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冀传承其学术经验,并发扬光大。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并查阅胃脘痛有关的古代医籍资料及现代文献资料,其中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经典着作为主体,系统整理相关方剂和条文,探讨以张仲景为代表的古代医家对胃脘痛的病因病机认识,及其治则、治法、方药和配伍加减规律。借鉴历代脾胃病医家、当代脾胃大家、国医大师及旴江名医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的学术经验,为本研究奠定良好的文献学基础。2.着作读研法。何老师主编学术着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学验俱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脾胃病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通过系统学习何老师《何晓晖诊治脾胃病》《脾胃病临证新识新探新方》《辨证论治概要》《中医150证候辨证论治辑要》等着作和相关学术论文,深入学习、体会、熟悉何老师的脾胃病理论和经验,探索其学术渊源及用方用药规律和经验。3.经验总结法。跟随老师专家门诊二年半,收集脾胃病治疗病案五千余份。通过临床跟诊,患者随访、病案整理,筛选导师2018-2021年临床诊治的胃脘痛中较完整的医案,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提炼老师临床脾胃病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诊疗经验,总结老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和组方用药规律。结果:何晓晖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经验可以从用经方与创新方两个方面来总结。何晓晖教授用经方的学术思想:(1)何晓晖教授通过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将其中治疗胃脘痛的相关方剂依据方剂的药物组成和功用主治,将分为七大类,即半夏类方、柴胡类方、桂枝类方、大黄类方、黄连类方、附子类方、其它类方。(2)何晓晖教授临证运用经方之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圆通活变,师古不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注重继承、整体思辨,即完完整整继承张仲景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从脾胃的生理病理出发,将胃肠看作一个整体,提出辨病、辨证、辨体、辨时等四辨一体的辨证方法;二是重在活用,与时俱进,在药物上合方化裁、病证结合,用量上轻重不一、灵活多变,用法上以衡为法、以胃为本;三是贵在创新,传承发扬,创制出诸多治疗脾胃病的新方,形成了个人独具一格的学术特色。何晓晖教授创新方的学术思想:(1)何晓晖教授临床治疗脾胃病用方特色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方面。一为明理明法、精选主方;二为以衡为法、周密组方;三为博采众方、取长补短;四为善用经方、变化灵巧;五为推陈出新、创制新方;六为深入洞彻、拓展运用;七为衷中参西,重视验方。(2)何晓晖教授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主要分为以下九个方面,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验方。如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的和中调胃汤;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温中调胃汤;胃火炽盛型胃脘痛的清中调胃汤;胃阴不足型胃脘痛的润中调胃汤;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疏肝调胃汤;胆胃不和型胃脘痛的降逆调胃汤;脾胃湿热型胃脘痛的清化调胃汤;胃络瘀阻型胃脘痛的逐瘀调胃汤;久治不愈型胃脘痛的六和汤,治疗效果显着。结论:何晓晖教授临床辨治胃脘痛之际,认为当下胃脘痛的发生以内伤多见,乃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多寒热虚实互有兼夹。具体运用上,以“衡法”为指导思想,用方之际,师遵仲景,喜用经方,然师古不泥,从胃肠一体的生理特点出发,形成了“四辨一体”的独特诊疗模式,并提倡经方活用,在药物加减、剂量运用、方药配伍上,做到病证相统,汤证一体。同时积极结合自身多年临床诊治经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组方创方上,形成了自身显着的七大鲜明特色,并以此创制出治疗胃脘痛的九个经验方,疗效显着,重复性好,大大拓展了临床治疗胃脘痛的思路。本研究系统地总结了何晓晖教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进一步丰富治疗胃脘痛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案。

白雪芳[3](2021)在《唐宗海脾胃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的《唐容川医学全书》为研究蓝本,主要对唐宗海的脾胃理论特色及其论治血病中脾胃证治的遣方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唐宗海的脾胃学术思想,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查阅相关文献,探讨脾胃思想发展源流,借助中华医典整理脾胃阴阳的相关观点,总结整理《唐容川医学全书》中所论及脾胃的生理病理、脾胃的治则治法、脾胃的用药特点等方面的理论;2参考《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中药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整理《血证论》中有关脾胃证治的方剂用药,并利用Excel和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了解唐宗海治疗血病中脾胃证治的用药特点,从而系统且深入地探讨唐宗海的脾胃学术理论特色。结果:唐宗海的脾胃相关理论内容主要源于《内经》、取法于仲景、补东垣之不足,亦缬采各家之长,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丰富了脾胃理论。其理论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提出脾阴学说;主张脾胃阴阳分治;阴阳气血水火以脾胃为枢纽;治则治法主要包括:降逆止血,泻热宁血,消散瘀血,清热宁血,补脾摄血,补土生血,健脾和胃,通腑泻热,滋阴健脾,滋胃生津,温补中焦,培土生金,调肝和脾,调中利水,补益心脾,温补脾肾。总不离补、温、清、消、下、和法。脾胃论治血证的用药特点:《血证论》明确记载与脾胃证治相关的方剂用药为212方,涉及169味药物,使用频次为1760次。出现频次前20个方剂依次为:玉女煎、犀角地黄汤、归脾汤、六君子汤、小柴胡汤、逍遥散、三一承气汤、甲己化土汤、泻心汤、二陈汤、白虎汤、甘露饮、麦门冬汤、越鞠丸、清燥救肺汤、四物汤、玉烛散、血府逐瘀汤、平胃散、竹叶石膏汤;频数前20味中药依次为:甘草、人参、白芍、茯苓、当归、白术、枳壳、地黄、麦冬、半夏、大黄、陈皮、黄芩、柴胡、生姜、知母、石膏、大枣、熟地黄、厚朴。中药配伍相关性分析中以甘草-人参、甘草-茯苓、甘草-半夏、甘草-白术关系较为紧密。将前25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发现5组药物是六君子汤、四物汤、玉女煎、承气汤、小柴胡汤的基础方加减。将所有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析,发现药味以甘味最多,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甘、苦、辛、酸、微苦;药性以温性为首,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温、平、微寒、寒、微温;药物归经以脾经为首,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脾、肺、胃、心、肝。结论:唐宗海脾胃理论以阴阳为纲,引经据典,从阴阳角度补充完善了脾胃理论。《血证论》中脾胃证治的内服用药用法灵活,重视辨证论治,方药运用特点是以补益药和清热药为主,性味突出甘温、甘寒,甘温以益气、甘寒以清热滋阴,也说明脾胃证治中虚证以阴虚、气虚多见,实证以热证为主,治以益气滋阴或清热为主,归经以脾肺胃心肝为多,而肺心肝三脏中肺肝在血证论治中关系较为紧密,除了脾胃,用药角度亦可考虑多从肺、肝入手,用药规律印证了其学术思想。

方媛媛[4](2021)在《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根据文献研究古时AUB-O诊疗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结合现代临床资料,重新认识AUB-O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及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为临床诊疗AUB-O提供更多的借鉴与辨证的新思路。方法:1.以《中华医典》为主要蓝本并充分收集古代医典,运用现代中医文献科学研究手段和方法,将有关崩漏、月经不调中部分内容、月经先期、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等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料全部进行系统性的搜集和总结,将其病名、临床特点、病因、发病机制及辨证论治等内容整理得出了更加清晰的脉络。2.通过临床调查收集符合标准的AUB-O病例,了解AUB-O发病相关影响因素及出血模式等的分布情况。3.通过收集的AUB-O病例临床资料,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AUB-O常见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4.通过调查AUB-O患者临床和病史资料,了解AUB-O中医证型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文献研究:不能排除因条件限制而未能鉴别的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疾病影响造成的异常出血,但其主流为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1.1对于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不同而又各有侧重,不断地发展完善,病因可以概括为生活起居失度、七情内伤、外感六淫、瘀血及痰饮等病理产物,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虚、热、瘀相关,致气血失调,涉及的还有肝、脾、肾三脏损害而致冲任不固,热迫血妄行,瘀血内阻等,由此延伸出辨证应首先分析虚实,较为完整的辨证主要是肝不藏血、脾虚、气虚及血热与血瘀等,而其治疗的方法则不外乎按照年龄的“塞流、澄源、复旧”之法,并逐步形成了一些治疗理念和观点,如青少年补肾、中年疏肝、老年健脾。1.2至金元年代各地区的医家开始注重分别论述经期延长、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对月经先期论述最为广泛,月经过多则在月经先期中加以论述。宋代对月经先期有比较明确的看法,先期之名于明代开始广泛应用,“不及期”、“经早”散见各书中,逐渐开始单独论述,而月经过多大多被当作一种症状描述于月经病中,刘完素始将其作为单独疾病论述,总结病因为火邪、内伤怒思忧、心火炽盛、劳倦、误服辛热药物以及体质多痰郁,病机表现为血热、气虚、虚热、痰湿等,基于此的辨证可分别为阳盛、阴虚或肝郁导致的血热证、脾气虚及肾气虚证、虚热证、血瘀证以及痰湿证。经期延长的原因一般不外乎人体之所有的外感六淫、饮食及情志导致的内伤、瘀血停于体内。病机则是由于气虚、血热和经脉血瘀所致的机体脏腑气血运行平衡失调,冲任不固,经血运行平衡失制,辨证的一个关键问题也在于气虚、血热和血瘀。2.256例AUB-O患者年龄集中在生育期和绝经过渡期;BMI集中在18.5-24.9;职业例数前三为无业、个体、技术人员;学历集中在本科;出血模式集中在不规律月经出血。3.AUB-O患者临床常见证型分为四类,肾阳虚夹肝郁证人数最多,占比41.4%,其后依次为肾阴虚夹湿热证(20.7%)、脾肾阳虚证(19.5%)、肾气虚血瘀证(18.4%)。4.AUB-O患者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4.1年龄:脾肾阳虚型年龄最大,肾气虚血瘀型和肾阳虚夹肝郁型次之,肾阴虚夹湿热型年龄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 BMI指数、孕产次、流产次数:不同证型AUB-O患者BMI指数、孕产次、流产次数的不同无统计学意义。4.3体力状况:肾气虚血瘀型整体体力情况较肾阴虚夹湿热型好,肾阳虚夹肝郁型整体体力情况较肾气虚血瘀型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职业体力活动:肾阳虚夹肝郁型整体职业体力活动较肾气虚血瘀型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体育锻炼:肾气虚肝郁型体育锻炼最多,肾阴虚夹湿热型和气虚血瘀型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熬夜:不同证型AUB-O患者是否熬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母亲异常子宫出血病史:不同证型AUB-O患者母亲异常子宫出血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病程:不同证型AUB-O患者病程的不同没有统计学意义。4.9既往月经周期及经期:不同证型AUB-O患者既往月经周期及经期的不同没有统计学意义。5.AUB-O患者治疗情况:52.3%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论:1.古籍文献中有明显的崩漏、月经先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经间期出血的诊疗理论,并且经历了起源、发展到总结创新的过程,病因不除外外感六淫、七情内伤、生活起居失度及痰瘀等病理产物,病机为气血失调或痰湿瘀血,使脏腑受累,冲任不固,经血妄行,主要是按脏腑(肾、肝、脾为主)、气血、阴阳、寒热虚实来分型,辨证关键在于气虚、血热、血瘀、痰湿。2.256例AUB-O患者的主要临床证型分别为:肾阳虚夹肝郁证、肾阴虚夹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肾气虚血瘀证。3.现代所述AUB-O大致病因病机、临床特征与古籍中相同,辨证均不除外虚、热、瘀,以肝脾肾三脏为主,或在虚证基础上夹有血瘀、痰热等,单纯实证较为少见,现今AUB-O证型较为复杂,肾阳虚兼肝郁证较为常见。4.脾肾阳虚型AUB-O患者年龄较大;肾阴虚夹湿热型AUB-O患者年龄较小、体力情况较差;肾阳虚夹肝郁型AUB-O患者体力工作少、体育锻炼多,临床中可指导诊疗,并有益于对患者的宣教。

戴梦,刘杰,盛昭园[5](2021)在《中国历代医家对虚劳病的认识之回顾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虚劳涉及的内容广泛,历代医籍对其论述甚多,本文基于中国历代医家各家学说,对虚劳病的概念及诊治方法进行溯源分析。虚劳的产生可追溯至《内经》,病名源自《金匮要略》。对于虚劳病的论治,从脏腑及阴阳虚损的主要病机出发,归纳历代各家尊于经典从肾、心与肾、脾与肾、脾与胃等五脏虚损的角度,以及从阴虚、阳虚、阴阳并重等阴阳虚损的经验推陈出新,为虚劳病的辨证施治提供有力的佐证。近现代医家在继承前人治疗虚劳病的经验上,进一步扩大虚劳的范围,认为凡是慢性虚衰性病证,以脏腑元气亏损、阴阳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皆可归属为虚劳。对于骨结核、恶性肿瘤以及重症肌无力等现代疾病,皆可以虚劳辨治,为虚劳病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杨建萍[6](2021)在《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作为风湿免疫性疾病,属于临床难治病,是现代医学界的难题之一,也是中医药研究的重点。中医药辨治RA历史悠久、手段多样、经验丰富、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1,2]。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着重从阳气立论,不仅着眼于病证本身,更关注人体正气和预后的长远疗效。郭教授辨治的RA患者远期疗效显着,特色鲜明,有必要对其辨治RA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研究目的:(1)系统挖掘和整理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思想。(2)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阐明郭教授扶阳通痹治法方药(即扶阳通痹基本方)的可能取效机制。研究方法:(1)门诊收集和整理郭立中教授2013年3月—2020年1月门诊诊治的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案,根据RA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得到70例344诊次病案信息,建立病案数据库,运用频次频率分析、内外关联规则和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病案中症状、舌象、脉象、病机、病理因素、方药之间的规律,并结合郭立中教授本人意见,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2)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的手段,对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扶阳通痹基本方(“人机结合”研究所得)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探讨其取效的可能内在机制。研究结果:(1)郭立中教授辨治的RA患者病案数据挖掘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70例344诊次RA患者病案,其中男性患者12例(占17.14%),共计58诊次(占16.86%);女性患者58例(占82.28%),共计286诊次(83.14%),女性RA患者和诊次远远高于男性。②RA发病的高发年龄主要有两个阶段:50-69 岁,频次为 199(占 57.84%);30-49 岁,频次为 114(占 33.13%)。③RA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其频次(频率)分别是131(占38.08%)、120(占34.88%)、89(占 25.87%)、75(占 21.80%)、74(占 21.51%)、74(占 21.51%)、56(占16.28%)和52(占15.12%)。④RA患者主要舌象为质淡红、质红、质暗红、苔薄白、苔白腻、齿痕舌、苔黄腻、苔白黄腻和苔少,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12(占 32.56%)、100(占 29.07%)、92(占 26.74%)、70(占 20.35%)、68(占 19.77%)、47(占 13.66%)、43(占 12.50%)、24(占 6.98%)和 20(占5.81%)。⑤RA患者的主要脉象有紧、滑、弱、细、沉、虚、浮和弦,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71(占 49.71%)、118(占 34.3%)、113(占 32.85%)、102(占 29.65%)、96(占 27.91%)、77(占 22.38%)、52(占 15.12%)和 31(占9.01%)。⑥RA临床最为常见的病机证候有寒湿凝滞、气血痹阻、筋骨失养、阳虚气弱、肝肾阳虚和阳虚寒凝,其频次(频率)分别为143(占41.57%)、85(占 24.71%)、73(占 21.22%)、68(占 19.77%)、58(占 16.36%)和 42(占12.21%)。⑦虚、寒、湿、瘀、痰是RA最为常见的病理因素,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259(75.29%)、219(63.66%)、178(51.74%)、125(36.34%)和 41(11.92%)。⑧RA患者所有诊次病案中共计出现中药130种,其中最为常用的中药有炙甘草、附子、淫羊藿、生姜、朱茯神、桂枝、油松节、杜仲、砂仁、白术、黄芪、苍术、威灵仙,巴戟天、刺五加和当归等,其频次(频率)依次是325(94.48%)、282(81.98%)、276(80.23%)、257(74.71%)、228(66.28%)、222(64.53%)、192(55.81%)、188(54.64%)、183(53.20%)、164(47.67%)、149(43.31%)、142(41.28%)、102(29.65%)、94(27.33%)、89(25.87%)和78(22.67%),以温阳、理气健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和补肾添精功效的中药为主。⑨症状内关联规则研究显示:失眠与纳差,畏寒与失眠,失眠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畏寒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等症状组合关联度较高。⑩舌象组合关联度较高的有:苔薄腻与质暗红,舌体胖大与质淡红,苔薄白腻与质淡红等。(11)脉象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脉沉与脉弱,脉细与脉紧,脉沉与脉滑等。(12)病机证候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肝肾阳虚与寒湿凝滞,寒湿凝滞与气血痹阻,气血痹阻、寒湿凝滞与肝肾阳虚等。(13)最常用的病理因素组合有寒、虚、湿、瘀等。(14)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有附子、桂枝、炙甘草、生姜、淫羊藿,两两之间有较高的关联性。(15)郭教授临床常用的治法有:补阳气、强筋骨,助阳温通、化痰止咳、宣痹止痛,补益肝肾、祛风除湿、疏筋强骨,补益心脾、温潜浮阳、交通心肾,理气畅中祛痹,祛风湿散寒、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止痹痛,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扶阳添精等8个聚类治法。(16)郭教授临床从扶阳辨治类风关的基本方:扶阳通痹基本方,由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组成。(2)以郭教授常用的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药物组成: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研究后可知:①扶阳通痹基本方共含有140个有效化合物成分。②扶阳通痹基本方有效成分可以作用104个靶点,扶阳通痹基本方和RA的交集基因靶点有68个,Degree值较高的有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白细胞介素-6(IL-6)、VEGFA、CASP3等靶基因。③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和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DNA结合转录激活物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和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因素有关。④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与乙型肝炎、前列腺癌、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凋亡通路、胰腺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研究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主;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舌(淡)红、脉紧等;症状涉及肢体关节、肝肾、心(神)、肺系和脾胃系统症状;病性总属本虚标实,阳虚气弱、肝肾阳虚为本虚,寒湿凝滞、气血痹阻为标实;治疗上遵循“建极先建中,建中先拨通”治分次第的医学理念,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法等八法循序渐进,各有侧重,主次分明;用药上以温通阳气祛寒湿、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药物为主;附子、(生、干、炮)姜等用量打破常规,高效且无毒。(2)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控的结果。扶阳通痹基本方中140个活性成分(如山柰酚、槲皮素等)多数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生物功能,可交叉调控RA相关的68个靶点,通过影响各类转录因子活性,可以直接或间接调控炎症通路(如NF-kB信号通路、IL-6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凋亡通路(如TP53信号通路、AGE-RAGE 通路等)。

姚鹏宇,吕翠霞,陶汉华[7](2021)在《陶汉华“建中理劳”学术思想理论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建中理劳"理论是陶汉华教授在《内经》虚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仲景及后世医家证治经验,提出虚劳病的治疗指导思想。这一理论贯彻传统中医学对于虚劳疾病的认知,遵循《金匮要略》治疗虚劳病"建中气、调阴阳"的核心思想,脾胃分析而论,重视脾脏与其他脏腑联系,丰富了虚劳病的治疗。文章结合文献资料,阐述"建中理劳"学术思想,明晰陶汉华教授"建中理劳"思想形成的源流沿革,论述"建中理劳"理论内涵;以建中理劳汤为例,探究基于"建中理劳"理论指导下的立法组方思路;通过举例医案的形式,为虚劳病的诊疗提供了理法方药完备的思路,介绍基于中医学原创思维指导下的诊疗模式。

姚蕙莹[8](2021)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传承《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精髓,彰显五行学说,蕴含着独具特色的五脏辨治思想,并且有严谨的组方用药法则。通过与不同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比较,可总结归纳出《辅行诀》五脏辨治理论的独特性。目的:1.通过对《辅行诀》的研究,能够从文献资料上对相关书籍的医学研究及文献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历史依据;尤其对该书的参考文献:《神农本草经》、《桐君采药录》、《汤液经法》及《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提供参考。2.研究《辅行诀》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发掘其中的辨治特色,丰富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理论,拓展中医辨治法则,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1.研读《辅行诀》各版本,总结其中的五脏辨治理论。2.探讨、总结历代代表性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3.与历代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梳理、归纳《辅行诀》中独具特色的五脏辨治规律。结果:1.《辅行诀》中五脏辨治理论以《黄帝内经》、《难经》的“藏象”思维为根基,五行学说为框架,引入了哲学“体-用-化”模型,融合了陶弘景行医经历与修行思想,其中内容别具风格。2.与历代各医家典籍对比研究,《辅行诀》所载的五脏辨治理论与传统脏腑辨治理论不尽相同。其特点可归纳为:(1)在辨析病证上:病归五脏,证分虚实;(2)在病证治则上:五味互含,补用泻体;(3)在遣方用药上:方出《汤液》,源同《伤寒》。结论:通过对《辅行诀》的研究,不仅补充了中医学辨治理论,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价值;还在文献研究方面为医学界与史学界提供新的历史依据。

王章林,黄海,郭明章[9](2020)在《浅析张仲景从脾胃辨治心系疾病》文中提出张仲景临证辨治心系疾病,不仅直接纠正心脏本脏的异常病理状态,并依据《黄帝内经》心脾相关思想的指导,开创了从脾胃论治中医心病的先河,灵活采用温中助阳、和胃行气、清泄湿热、温胃化饮、滋养心脾、甘温建中等治法,选取人参汤、橘枳姜汤、栀子大黄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甘麦大枣汤、小建中汤等调节脾胃功能的方剂来治疗心病,另辟蹊径,为后世医家辨治中医心系疾病提供思路。

张佳丽,梁翌,赵晓峰[10](2020)在《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脾胃为后天之本》文中研究指明脾胃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理论之一,长期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但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尚缺乏现代医学阐释。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参与了人体免疫、代谢、消化及吸收等,与各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本文从肠道菌群与中医脾胃联系、"气血生化之源"、调节机体内在平衡和"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方面,阐述"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内涵。

二、《金匮要略》脾胃学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匮要略》脾胃学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试验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2 数据库的建立
        3 数据挖掘
    二、研究结果
        1 黄芪建中汤证治规律
        2 黄芪建中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结果分析
        1 黄芪建中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黄芪建中汤适应证
        3 黄芪建中汤症状规律
        4 黄芪建中汤药物规律
        5 黄芪建中汤常见疾病比较
    四、小结
讨论
    1 研究结果讨论
    2 导师运用张仲景建中法经验探讨
    3 导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总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何晓晖教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经方治疗胃脘痛的研究概况
    1 胃脘痛、经方的概念
        1.1 胃脘痛的概念
        1.2 经方的概念
    2 《内经》对胃脘痛的论述
    3 《伤寒论》、《金匮要略》对胃脘痛治疗的概述
    4 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的概况
        4.1 古代名医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
        4.2 旴江名医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
        4.3 当代国医大师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
    5 经方治疗胃脘痛的现代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何晓晖教授用经方的学术经验
    1 何晓晖教授对治疗胃脘痛的经方探究
        1.1 半夏类方
        1.2 柴胡类方
        1.3 桂枝类方
        1.4 大黄类方
        1.5 附子类方
        1.6 黄连类方
        1.7 其它类方
    2 何晓晖教授用经方的学术特色
        2.1 首在继承,整体思辨
        2.2 重在活用,与时俱进
        2.3 贵在创新,传承发扬
第二部分 何晓晖教授创新方的学术经验
    1 何晓晖教授治疗脾胃病用方特色
        1.1 明理明法,精选主方
        1.2 以衡为法,周密组方
        1.3 博采众方,取长补短
        1.4 善用经方,变化灵巧
        1.5 推陈出新,创制新方
        1.6 深入洞彻,拓展运用
        1.7 衷中参西,重视验方
    2 何晓晖教授治疗胃脘痛九方及其组方思想探析
        2.1 和中调胃汤——寒热虚实错杂型胃脘痛
        2.2 温中调胃汤——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2.3 清中调胃汤——胃火炽盛型胃脘痛
        2.4 润中调胃汤——胃阴不足型胃脘痛
        2.5 疏肝调胃汤——肝胃不和型胃脘痛
        2.6 降逆调胃汤——胆胃不和型胃脘痛
        2.7 清化调胃汤——脾胃湿热型胃脘痛
        2.8 逐瘀调胃汤——胃络瘀阻型胃脘痛
        2.9 六和汤——久治不愈之胃脘痛
第三部分 学习老师用方治疗胃脘痛的初步实践体会与小结
    1 初步实践
        1.1 病案一
        1.2 病案二
    2 心得体会
        2.1 对于四诊的体会
        2.2 辨病与辨证的体会
        2.3 对于“调胃九方”临床运用体会
        2.4 对于用药方面的体会
        2.5 预后调护的体会
    3 小结
        3.1 胃脘痛的病因病机认识
        3.2 衡法在胃脘痛中的运用
        3.3 何晓晖教授用经方治疗胃脘痛的特色
        3.4 何晓晖教授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特色
        3.5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3)唐宗海脾胃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唐宗海着作的研究概况
    2 唐宗海脾胃理论的研究概况
前言
1 脾胃思想发展概论
    1.1 时代源流
    1.2 脾胃阴阳相关观点研究
    小结
2 唐宗海小传
    2.1 生平简述
    2.2 基础思想
    小结
3 唐宗海脾胃理论的学术渊源
    3.1 遵内经之旨
    3.2 取仲景之法
    3.3 补东垣之短
    小结
4 唐宗海对脾胃理论的认识
    4.1 主要观点力倡脾阴阴阳分治水火之枢
    4.2 其他观点胰腺膏油脾之属胃有五窍之说
    4.3 脾胃关系脾胃互用须看脾
    4.4 与它脏关系脏腑密切连三焦肺肝相合二肠治冲逆带病不离责
    小结
5 唐宗海调理脾胃的思路及方法
    5.1 脾胃的主要病因病机
    5.2 脾胃的主要治则
    小结
6 论脾胃与血证的治疗
    6.1 《血证论》中脾胃证治研究
    6.2 《血证论》中脾胃方药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的古籍研究概况
    1 崩漏的古籍研究
        1.1 春秋战国
        1.2 秦汉
        1.3 隋唐
        1.4 两宋
        1.5 金元
        1.6 明代
        1.7 清代
    2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的古籍研究
        2.1 先秦两汉
        2.2 魏晋
        2.3 宋金元
        2.4 明清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文献调研及制定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四诊信息采集表
        2.2 临床调查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分布
        3.2 聚类分析AUB-O患者中医证型
        3.3 AUB-O中医证型相关因素分析
        3.4 治疗情况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调查表
综述 古代医家对于崩漏的概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国历代医家对虚劳病的认识之回顾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对虚劳病的名称、定义和概念溯源
2 从五脏虚损论治虚劳
    2.1 从肾论治
    2.2 从心与肾论治
    2.3 从脾与肾论治
    2.4 从脾与胃论治
3 从阴阳虚损论治虚劳
    3.1 从阳虚论治
    3.2 从阴虚论治
    3.3 阴阳并重
4 基于虚劳诊治现代疾病的经验
5 小结

(6)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1 流行病学调查
        1.2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3 RA的临床诊断
        1.4 RA的西医治疗
        1.4.1 治疗原则
        1.4.2 一般治疗
        1.4.3 药物治疗
        1.4.4 免疫净化
        1.4.5 外科治疗
        1.4.6 功能锻炼
    2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2.1 RA的中医病名探讨
        2.2 RA的病因病机研究
        2.2.1 病因研究
        2.2.2 病机研究
        2.3 RA的中医治疗
        2.3.1 辨证分型论治
        2.3.2 辨证分期论治
        2.3.3 成方及验方治疗
        2.3.4 中成药和中药制剂治疗
        2.3.5 针灸治疗
        2.3.5.1 针刺治疗
        2.3.5.2 艾灸治疗
        2.3.5.3 耳针治疗
        2.3.6 推拿治疗
        2.3.7 药浴、热敷
        2.3.8 穴位贴敷
        2.3.9 穴位注射疗法
        2.3.10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2.3.11 中医调护
    3 述评
第二部分 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案资料来源
        2.2 疾病诊断标准
        2.3 病案纳入标准
        2.4 病案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病案信息采集
        3.2 病案信息预处理
        3.3 病案数据处理方法
        3.3.1 郭教授辨治RA病案数据库的建立
        3.3.2 病案数据清理
        3.3.3 病案数据术语规范化
        3.4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3.5 病案数据挖掘方法
    4 结果
        4.1 病案一般情况
        4.1.1 性别比例分布
        4.1.2 年龄频次频率分布
        4.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4.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4.4 脉象频次频率分布
        4.5 病机证候频次频率分布
        4.6 病理因素频次频率分布
        4.7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4.8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4.8.1 内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4.8.1.1 临床症状内关联规则项集
        4.8.1.2 舌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4.8.1.3 脉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4.8.1.4 病机内关联规则项集
        4.8.1.5 病理因素内关联规则项集
        4.8.1.6 药物内关联规则项集
        4.8.2 外关联规则结果
        4.8.2.1 临床症状与舌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4.8.2.2 临床症状与脉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4.8.2.3 临床症状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4.8.2.4 临床症状与病理因素外关联规则项集
        4.8.2.5 临床症状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4.8.2.6 脉象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4.8.2.7 脉象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4.9 K-均值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4.9.1 病机证候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4.9.2 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4.9.3 病机证候与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阳气多伤的时代背景
        5.2 阳气不足、寒湿凝滞在类风湿关节炎形成中的作用
        5.3 “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5.3.1 一般情况
        5.3.2 临床症状
        5.3.3 舌象
        5.3.4 脉象
        5.3.5 病机与辨证
        5.3.6 病理因素
        5.3.7 聚类处方与治法
        5.3.8 扶阳通痹基本方释义
        5.3.9 常用中药与配伍
        5.3.9.1 单味中药
        5.3.9.2 药对
        5.3.9.3 附子用量与减毒
第三部分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有效成分筛选
        1.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预测
        1.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检索
        1.4 绘制RA和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Veen图
        1.5 构建“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关系图
        1.6 构建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及筛选核心靶点蛋白
        1.7 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活性成分
        2.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
        2.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
        2.4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和RA疾病相关靶点Veen图
        2.5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
        2.6 绘制PPI关系图和barplot图
        2.7 GO与KEGG富集功能分析
    3 讨论
        3.1 中药活性成分分析
        3.2 关键蛋白和靶基因分析
        3.3 KEGG通路分析
第四部分 典型病案选
    1 寒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2 阳虚阴浮,心肾不交案
    3 痰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4 阳虚寒凝,气血不畅案
    5 心脾阳虚,血不养神案
    6 阳虚气弱,筋骨失养案
    7 肝肾阳虚,寒湿凝滞案
    8 阳虚水停,寒湿凝滞案
    9 阳虚感寒,痰湿内伏案
    10 湿热瘀阻,气血不畅案
结论
本论文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1 不足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缩写语表
    附表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附表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附表4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附表5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附表6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附表7 病机系统聚类分析位点结构
    附表8 病机与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附表9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列表
    附表10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作用靶点
    附表11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可能关键靶标列表
    附表12 PPI中关键靶蛋白Degree值
致谢
个人简介

(7)陶汉华“建中理劳”学术思想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虚劳病论述
2“建中理劳”理论阐述
3 据理立法
4 依法组方
5 病案举例

(8)《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辅行诀》的研究概况
    1 《辅行诀》的发现与流传
        1.1 对作者的考证
        1.2 名称及相关版本
    2 《辅行诀》的内容及价值
        2.1 《辅行诀》的五脏辨治内容
        2.2 《辅行诀》的学术价值
第二章 历史发展中各典籍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
    1 先秦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1.1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辨治
        1.2 《难经》中的五脏辨治
    2 汉魏晋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2.1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五脏辨治
        2.2 《中藏经》中的五脏辨治
        2.3 《脉经》中的五脏辨治
        2.4 《针灸甲乙经》中的五脏辨治
        2.5 《肘后救卒方》中的五脏辨治
    3 隋唐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3.1 《诸病源候论》中的五脏辨治
        3.2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的五脏辨治
        3.3 《外台秘要》中的五脏辨治
    4 宋金元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4.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五脏辨治
        4.2 《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五脏辨治
        4.3 《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中的五脏辨治
        4.4 《脾胃论》中的五脏辨治
        4.5 《丹溪心法》中的五脏辨治
    5 明清时期各书籍的五脏辨治
        5.1 《景岳全书》中的五脏辨治
        5.2 《医宗金鉴》中的五脏辨治
        5.3 《温病条辨》中的五脏辨治
第三章 《辅行诀》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
    1 肝脏病辨治
        1.1 肝脏虚实辨证
        1.2 肝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1.3 肝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2 心脏病辨治
        2.1 心脏虚实辨证
        2.2 心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2.3 心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3 脾脏病辨治
        3.1 脾脏虚实辨证
        3.2 脾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3.3 脾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4 肺脏病辨治
        4.1 肺脏虚实辨证
        4.2 肺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4.3 肺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5 肾脏病辨治
        5.1 肾脏虚实辨证
        5.2 肾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5.3 肾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第四章 与其他典籍对比《辅行诀》的五脏辨治特色
    1 各时期典籍中五脏辨证规律
        1.1 先秦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1.2 汉魏晋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1.3 隋唐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1.4 宋金元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1.5 明清时期各书籍的五脏辨治规律
    2 《辅行诀》五脏证治规律
        2.1 五行五味,归经五脏
        2.2 证分虚实,苦欲补泻
        2.3 仅言五脏,未论六腑
        2.4 方出《汤液》,源同《伤寒》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辅行诀》脏腑辨证探析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9)浅析张仲景从脾胃辨治心系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 从脾胃辨治心系疾病理论依据
    1.1 客观组织结构基础
    1.2心与脾胃生理、病理相关
2 张仲景从脾胃辨治心病
    2.1 温中助阳
    2.2 和胃行气
    2.3清泄湿热
    2.4 温胃化饮
    2.5 滋养心脾
    2.6 甘温建中
3 结语

(10)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脾胃为后天之本(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脾胃与肠道菌群
    1.1 脾胃学说
    1.2 肠道菌群和中医脾胃
2 脾胃为后天之本
    2.1 气血生化之源
    2.2 调节机体内在平衡
    2.3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2.3.1 肝脏疾病
        2.3.2 心血管疾病
        2.3.3 肺脏疾病
        2.3.4 肾脏疾病
        2.3.5 神经系统疾病
3 小结

四、《金匮要略》脾胃学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研究[D]. 王万之.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何晓晖教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研究[D]. 徐文强.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唐宗海脾胃学术思想研究[D]. 白雪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D]. 方媛媛.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中国历代医家对虚劳病的认识之回顾与分析[J]. 戴梦,刘杰,盛昭园. 环球中医药, 2021(04)
  • [6]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D]. 杨建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陶汉华“建中理劳”学术思想理论探析[J]. 姚鹏宇,吕翠霞,陶汉华. 辽宁中医杂志, 2021(03)
  • [8]《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D]. 姚蕙莹.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浅析张仲景从脾胃辨治心系疾病[J]. 王章林,黄海,郭明章. 新中医, 2020(20)
  • [10]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脾胃为后天之本[J]. 张佳丽,梁翌,赵晓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10)

标签:;  ;  ;  ;  ;  

《金匮要略》中的脾胃学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