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照片上冰缘地貌的识别标志

航拍照片上冰缘地貌的识别标志

一、冰缘地貌现象在航片上的识别标志(论文文献综述)

梁凤仙,罗祥瑞[1](1981)在《冰缘地貌现象在航片上的识别标志》文中研究指明 青藏高原,是我国多年冻土面积最大的地区。这里,由高海拔、寒冷气候及其它自然地理条件综合影响形成的冰缘现象,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大比例尺航空像片可以真实地记录摄影瞬间的地面信息,各种冰缘地貌现象清晰可辨。1979年,我们沿青藏公路进行了1:12000的航片调绘,初步建立了冰缘地貌现象在航片上的识别标志。这对进一步开展区域冻土普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陈游东[2](2012)在《中天山地区冰缘作用与公路灾害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地质情况相对较为复杂,种类繁多。冻土区域内的道路常常由于冷生地质的影响,产生各种病害,严重影响道路的建设以及后期使用性能和寿命。针对冻土区域的各类冷生地质进行调查研究对道路工程的设计建设以及道路使用期间对各类灾害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本文着重探讨研究了中天山冻土区域的冰缘作用相关地形地貌。首先以冰的积聚为主导的冷生作用形成的冻胀丘、冰锥以及冻融湿地等地质类型作为首要探讨的内容,采取了实地勘察的方法获取实地数据以及该区域的航片影像识别统计数据。该区域的冻土湿地在季节冻土区主要分布于沿河阶地或坡脚缓坡处,多年冻土区则在沿河两侧阶地、坡体缓坡处以及坡顶平缓或沟谷处。冻胀丘和湿地呈伴生状态,季节冻土区冻胀丘呈退化状态,多年冻土区则处于稳定状态或发育状态。其次,针对以冰的融化为主导的土质斜坡地带冷生作用形成的冻融滑塌、冻融阶地以及热融湖塘等地质类型进行相关的分析。调查区域的冻融滑塌规模较小,一般和融冻泥流阶地相伴生。冻融泥流阶地分布于调查区域的多年冻土区段,其规模较大。冻融泥流阶地主要分布在1030°的坡体上,和湿地多呈伴生状态。再次,探讨了岩质斜坡地带冷生作用形成的岩屑坡在该区域的分布、成因。岩屑坡主要分布于古冰川作用区,海拔在2500m以上。在3000m以下的岩屑坡基本上是为散发状分布。岩屑坡在上侧分布阳坡多于阴坡,岩屑坡所处坡体坡度均在3040°之间。最后,就上述所提及的三类冷生作用所形成的各冷生地质对道路所产生的灾害效应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其各自特点提出预防以及后期整治措施。冻胀丘冬季产生不均匀冻胀,形成冰裂缝,局部形成路基滑塌,桥梁承台破裂。融冻泥流和热融滑塌形成的泥流状物质,掩埋道路,壅塞桥涵,加速路基的软化湿陷。岩屑坡碎石向坡体下侧滑动或滚落形成落石或边坡滑塌等灾害。整治冻胀丘等冻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切断水源补给,加强其排水能力。热融滑塌和冻融泥流的防治的基本出发点是尽量避免扰动厚层地下冰和融沉性较强的多年冻土,其防治原则就是“以防为主,及时治理”。散粒体边坡的防治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将挡、排和固三种工程措施综合使用。

赵尚民[3](2007)在《基于遥感和DEM的青藏高原数字冰缘地貌提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貌要素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其它生态与环境要素的分布与变化,因而成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基础内容之一。冰缘地貌是一种重要的地貌类型,它与全球气候变化、新能源(如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与开发、道路建设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青藏高原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之一,面积广大,海拔在4000~5000m之间,被誉为地球的“第三极”。冰缘地貌是青藏高原分布广泛、最重要的地貌类型之一。因此,基于遥感和DEM对青藏高原的冰缘地貌进行数字提取方法的研究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利用两种方法对青藏高原的冰缘地貌分布范围进行了信息模拟提取,具体如下:(1)利用DEM和经纬度数据对青藏高原冰缘地貌的提取。首先利用纬度栅格数据和模拟公式得到了青藏高原冰缘地貌分布的下界(即多年冻土分布下界),然后利用青藏高原及其周围的观测站的雪线高度数据进行反距离加权内插,得到了青藏高原雪线的海拔高度(即冰缘地貌上界),最后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和冰缘地貌的上下界获得了青藏高原冰缘地貌分布的大致轮廓界线;(2)利用多年平均气温数据对青藏高原冰缘地貌分布范围的模拟提取。首先对青藏高原冰缘地貌分布的上下界的多年平均气温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冰缘地貌上下界的年平均气温值(分别是-6.5℃和-2.5℃)。然后利用-6.5℃来模拟青藏高原冰缘地貌分布上界,-2.5℃来模拟冰缘地貌分布下界,从而获得了利用多年平均气温数据模拟提取青藏高原冰缘地貌分布范围的大致轮廓界线。然后在遥感影像基础上,利用专家知识,对提取的冰缘地貌范围的界线进行了修改、校正,得到了准确的青藏高原冰缘地貌分布的界线。并对这两种方法模拟的界线和最后经过修改的界线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价和讨论。在冰缘地貌分布范围已知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影像和DEM等建立了青藏高原冰缘地貌的遥感解译标志。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为青藏高原冰缘地貌形态特征提取结果的修改、校正和青藏高原冰缘地貌的解译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接着,以中国1:100万标准分幅的h46拉萨幅为实验区,进行了冰缘地貌形态类型提取的研究。在获得了实验区冰缘地貌的范围后,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先后对冰缘地貌的形态指标平原/山地界线、海拔高度、起伏度和坡度等信息进行了模拟和提取,然后利用遥感解译标志和遥感影像、地貌知识等对其进行了修改和校正,从而最后获得了这些指标的最后结果,实现了实验区冰缘地貌成因与形态相结合的初步的半自动遥感提取和解译。并且,对冰缘地貌提取的结果进行了评价和讨论。最后,基于上述研究,获得了青藏高原冰缘地貌的提取结果并对其形态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这为青藏高原冰缘地貌解译奠定了基础,对其研究也有参考和借鉴作用。通过本次研究,不仅促进了青藏高原地貌研究特别是冰缘地貌研究的进展,也推动了遥感地貌半自动解译在地貌研究中的运用,提高了地貌遥感解译的速度与精度,减小了劳动强度,为其它地貌的遥感解译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作用。

朱俊[4](2019)在《辽东庄河老黑山冰缘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年来,冰缘地貌学研究的各国学者十分关注确定现代冰缘地貌过程的形成机制,因其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而且明确冰缘地貌的形成环境与条件,微观的理化过程本质,可以推定古冰缘地貌成因及形成过程,重建第四纪环境并预测气候环境的演变等原因,以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冰缘地貌类型组合形式、形态分布、形成过程及其成因,尽可能对其进行定量化描述,极大地推动了冰缘地貌研究的进展。老黑山是辽东丘陵区南部的第二高峰,最高海拔1029.4米,处于季节性冻土区,寒冷程度远不如西北及东北多年冻土区,但其冰缘地貌形成条件具备且在冻融循环作用、岩性特点、构造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冰缘地貌发育且具有独特性,是辽东山地至今发现的最南端的冰缘地貌区。通过对庄河老黑山主峰冰缘地貌进行野外考察,对其地貌类型、形态、分布特征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老黑山冰缘地貌中石海大规模分布于其主峰西北坡海拔700-800米的缓坡部位;石河主要分布于海拔稍低的山坡冲沟中,石流坡在较陡的山坡坡麓广泛分布。应用地理信息与遥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砾石组构测算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老黑山冰缘地貌特征,并发现老黑山石海地貌极具独特性,老黑山石海地貌规模较大,长300-400米,宽100米以上;砾石隆起挤压、架空堆叠,整体高于坡面1-2米,其典型的推挤型边界尤为明显。通过砾石组构分析结果说明分布无规律,堆积杂乱无序,砾石无分选,大小不一且具有不稳定性,凭砾石间的挤压堆叠保持稳定。石海有砾石块体大、形状较为规则,隆起架空且无植被覆盖等独特性。通过损伤力学、断裂力学理论建立的节理岩体冻融损伤-断裂模型分析能够解释老黑山冰缘地貌独特性的形成机制,并结合研究区冻融作用、岩性、构造等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过程,得出老黑山冰缘地貌以寒冻剥裂和楔入过程为主,寒冻劈裂过程其次;由于石海整体的不稳定性,在石海砾石上部却发现正发生着砾石岩块的再破碎,说明老黑山地区冰缘地貌形成气候条件具备。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寒冻剥裂过程是其形成过程的决定性机制,与研究区的岩性因素、构造因素共同控制,影响老黑山冰缘地貌的形成过程。取样分析老黑山主峰基岩岩性属硅质胶结的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质地坚硬易发生脆性断裂。受岩性因素控制,研究区表层基岩平行层理广泛发育,水进入其中冻结形成薄片状冰体,有利于寒冻剥裂过程进行,形成表面平整的厚层状块体。受构造因素控制,研究区处于南北对扭的应力场中,共轭X型节理发育,将岩体切成菱形或棋盘格状,在冻融作用下岩石沿节理面被破坏,形成大小不一、菱形或矩形的厚层状砾石块体。

牛云博[5](2008)在《长白山冰缘地貌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化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冰缘地貌是古气候重建的有效手段之一,已知的冰缘地貌总数可达60余种,我国冰缘地貌分布广泛,中纬度高山高原的冰缘地貌尤其发育。长白山地区是中国东北两大现代冰缘区之一,属中纬度垂直冰缘带,冰缘营力以寒冻风化和雪蚀作用为主,冰缘地貌类型丰富。本文根据冰缘地貌分布特点及其动力过程,确定海拔1700m为冰缘作用下限,并将长白山现代冰缘地貌划分为三个垂直作用带:1700~2100m为冻胀、冻融分选作用带;2100~2400m融冻泥流、寒冻风化作用带;2400m至山顶为雪蚀、寒冻风化作用带。长白山现代冰缘垂直作用带与其它高亚洲冰缘垂直带相比,具有降水充沛温度低的特点。虽然未达到现代理论雪线高度,雪蚀作用强于其它同类山地,属于冷湿冰缘地貌中等发育区。对长白山现代冰缘作用和古冰缘作用范围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冰川地貌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了研究区晚更新世晚期冰缘作用的下限,恢复了当时的气候环境背景,结果表明:长白山现代冰缘作用下限为1700m ,现代理论雪线高度3380±100m ,二者之间的高差为1680±100m;根据孢粉和14C测年等手段确定晚更新世晚期长白山冰缘下限约在海拔400m,相当于现代高山苔原带,当时气候比现代干旱,冰缘下限与古雪线高差大约为1900m。冰缘地貌的环境意义是利用冰缘现象进行环境重建的基础,但冰缘现象与古温度和降水的关系仍处于讨论之中。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野外观测,分析相关的温度、降水资料,讨论了各种冰缘地貌在分布上的特点及其成因,重点讨论了倒石堆的成因与运动机制,及形成石河的温度和降水条件。长白山有两期石海分布,依据地貌法,并对比长白山冰期序列,结合中国北方气候变化证据,确定长白山在晚更新世晚期经历了两次冰缘作用,分别是22~18ka和11.3~10 ka。

赵尚民,程维明,柴慧霞,乔玉良[6](2007)在《基于遥感与SRTM的青藏高原冰缘地貌信息提取方法——以1:100万标准分幅拉萨幅(H46)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模型和分布函数,本文首先依据多年平均气温、地温和SRTM等数据对研究区域冰缘地貌的分布范围进行分别提取,并利用遥感数据和人工解译方式对其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定指标,利用SRTM数据对冰缘地貌次级类型(如起伏度、海拔高度和坡度等)进行了提取,从而完成研究区域冰缘地貌信息的提取。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冰缘地貌总面积约5.15×104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另外在东北部也有少量分布;通过提取,研究区域中最重要的冰缘地貌类型是冰缘作用的中起伏缓极高山,面积约0.82×104km2,分布范围较广。②冰缘地貌的分布与海拔高度、气温和地温等有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提取的结果可为冰缘地貌的解译提供一定的参考;由于青藏高原气象站点较少,数据精度较低,自动提取精度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进行人工解译修正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李静,盛煜,焦士兴[7](2009)在《高山多年冻土分布模型与制图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人类活动及各种工程措施的实施加速了高山多年冻土领域的相关研究,多年冻土的分布与制图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对该领域内的冻土勘察方法、冻土模型的建立、冻土分布模拟与制图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高山多年冻土模型无论是经验统计模型,还是过程模型,都是基于对实地高山多年冻土分布状况的一种近似模拟,因而,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误差,模型的好坏在于所绘制的高山多年冻土图与冻土实际分布状况的吻合程度.从各种高山冻土模型与制图的发展过程来看,高山多年冻土模型与制图的未来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研究和细化研究的趋势.

郭柳平[8](2007)在《玛旁雍错流域冰川地貌及现代冰川湖泊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一个独特地域单元,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长期以来,这个区域地貌研究的基础十分薄弱,研究程度在地域上也很不平衡。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来研究青藏高原的地貌,虽然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但是无疑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此外,青藏高原是中纬度地区现代冰川最发育的地区,在联合国环境计划年度报告中,特别提到了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冰川也正发生着全面退缩。湖泊是自然的综合体,是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圈和陆地水圈相互作用的连接点,它的形成与消失、扩张与收缩及其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都是全球的、区域的和局部的构造和气候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典型流域冰川--湖泊的动态变化及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研究全球变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为建立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和区域水量平衡模型,分析西部地区流域冰雪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综合评估中国西部气候变化的资源环境效应以及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对气候变化进行预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以西藏自治区玛旁雍错流域为研究区,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33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42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01054)项目的支持下,将传统的地貌研究方法和现代数据采集(RS)和空间数据分析(GIS)手段相结合,完成了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区域地貌,特别是冰川地貌的空间特征研究和在小时间尺度范围内变化明显的一种冰川地貌——现代冰川的动态变化,以及受现代冰川变化影响较大,波动特征比较明显的湖泊的动态变化,并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文章最后还将玛旁雍错流域作为大陆性冰川发育的流域与海洋性冰川发育的然乌错流域冰川湖泊的动态变化特征做了对比。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利用RS和GIS技术,进行玛旁雍错流域基本地貌要素图的绘制,对玛旁雍错流域基本地貌类型和形态——成因地貌类型进行了划分,根据起伏度和海拔高度、成因、次级成因、形态或者坡度坡向等要素的组合绘制出流域地貌结构图。2.以玛旁雍错1974年的地形图和1990、1999、2003年的数字遥感影像为基础,进行统一坐标、校正、配准、拼接、裁剪等处理,分别提取不同时期现代冰川、湖泊的矢量数据,并通过图谱研究的方法,生成玛旁雍错流域1974~2003冰川——湖泊变化的“时空复合图”,并据此分析了流域三十年现代冰川湖泊的时空变化特征。3.研究得出:三十年来玛旁雍错流域的冰川在不断退缩。1974~2003年间流域内冰川面积共减少了7.27 km2,平均减小速率为0.24 km2/a。1974~2003年,整个流域冰舌末端高度保持在5300m左右。流域内阳坡冰川的消融速度大于阴坡,且坡度陡面积小的冰川,其消融的比例大于坡度和缓且面积较大的冰川,这与刘时银等的研究结论相一致。4.三十年来玛旁雍错流域的湖泊面积变化显著,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不少小湖泊消失。湖泊萎缩速率在不断变小,甚至从1999~2003年呈现增长的趋势。总体来说,1974~2003年,湖泊面积仍然以减小为特征,损失面积共计37.58km2,占总面积的4.81%,平均萎缩速率为1.25km2 a-1。5. 1974~2003年玛旁雍错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特别是冷季月均温显著上升,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一致;三十年来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年蒸发量也呈现波动变化,表现为平缓减少的趋势。6.气温上升和降水量下降是玛旁雍错流域冰川处于退缩状态的主要影响因子;而降水、蒸发和冰川融水共同主导着湖泊面积的变化。7.用同样的信息源和技术方法,对发育海洋性冰川的然乌错流域冰川、湖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将发育大陆性冰川的玛旁雍错流域冰川、湖泊动态变化与然乌错流域的冰川、湖泊动态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大陆性冰川运动速度较慢、消融作用较弱、冰舌末端高度较高等特点。

吴中海[9](2004)在《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新生代期间的强烈隆升对东亚季风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关于青藏高原大陆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高原隆升及其对周缘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一直是该区的研究热点。位于西藏中部作为藏南与藏北的重要地质、地理与气候分界线的西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是研究高原内部第四纪冰川作用、湖泊演化、古环境与古气候变迁、断裂活动和构造-地貌演化等一系列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理想地区。晚新生代期间伴随青藏高原内部的东西向伸展运动,沿西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发生了强烈的正断层和左旋走滑断裂活动,并引发了强烈的山脉隆升和冰川作用。鉴于该区的第四纪湖泊演化和冰川作用过程及其时代与山脉隆升、断裂活动密切相关,本论文在第四纪地层-地貌和断层地貌的研究基础上,将第四纪冰川作用与活动断裂研究相结合,合理利用裂变径迹、U系、电子自旋共振、光释光和碳14等多种年轻地质体的测年手段和技术,初步确定了该区晚第四纪湖泊演化和第四纪冰川作用所形成的相关地质-地貌体的时代以及晚新生代以来不同阶段的断裂活动速率与山脉隆升过程,并初步探讨了与其相关的高原隆升及其机制问题。1、区域地质概况:西藏当雄及邻区位于平均海拔约5000m的青藏高原造山带中部的拉萨地块中部,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该区经历了多期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事件和复杂的地壳变形和演化过程,发育了元古代的念青唐古拉变质杂岩,古生界特别是石炭-二叠系灰岩浅变质沉积-火山岩,中生界的灰岩、砂岩、火山岩和花岗岩体,老第三纪的砂岩、砾岩、火山岩和花岗岩体,中新世的花岗岩体,上新世河湖相地层和第四纪的湖泊、冰川和河流沉积物以及泉华、重力堆积物等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岩石地层记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区域构造格局和高原地貌景观。该区主要包含了纳木错低山湖盆区、念青唐古拉极高山区、当雄-羊八井盆地区和旁多高山峡谷区等4个特征不同的地貌单元。地球物理特征显示,该区地壳厚度可达70~80km,地壳热流值普遍较高,其中地壳15~25km深处存在部分熔融层。位于地壳之下的是显示出地震波各向异性特征的相对冷和硬的印度岩石圈地幔。2、第四纪地层与时代:研究区典型的第四纪沉积物主要包括:分布于西藏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4718m)周缘的湖泊沉积和洞穴堆积,念青唐古拉山及两侧的冰碛和冰水沉积物,主要发育在旁多山地中的河流阶地堆积,当雄-羊八井谷地中的冲、洪积物与泉华堆积。另外,该区还发育了风成沙堆积、沼泽堆积、残坡积物、重力堆积和土壤层等沉积物。其中最老的沉积物可能形成于上新世-早更新世期间,仅分布于吉达果盆地东侧的特穷曲和南侧的夏息果一带、羊八井盆地西南的羊井学一带和宁中盆地的甲果果、沙康果一带,主要为一套河湖相的砂、粘土层和冲、洪积相的砾石层。环纳木错进行的1:25万地质填图和对19条湖相地层和湖岸堤剖面进行的水准测量结果表明,在纳木错沿岸,发育了拔湖1.5~8.3、8.3~15.6、14.0~19.9、18.7~25.8、26.0~37.3和38.3~47.6m等6级湖岸阶地和拔湖48m以上,最高至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在拔湖27m以下,发育了多达8~30条的湖岸堤;而一条明显的湖蚀凹槽,则集中出现在拔湖17.5~19.8m的高度上,与纳木错与仁错的分水垭口的高度相当。纳木错沿岸7个剖面的12个和邻近湖泊的3个富含碳酸盐的湖相或湖滨相沉积的铀系全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90.7±9.9~71.8±8.5ka B.P.的晚更新世早期,第六、五、四、三和二级阶地分别形成于53.7±4.2、41.2±4.7~39.5±3.0、35.2±3.0、32.3±4.4和28.2±2.8ka B.P.的晚更新世中晚期,而与湖蚀凹槽相当的湖滨相沉积和湖岸堤则稍早于29.3±2.7ka B.P.。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进行的古冰川作用调查发现,该区在中-晚更新世期间发育了三套分布于切割山脉的沟谷中和山麓地带的冰川与冰水沉积物,全新世期间则形成多道分布于现今冰川末端附近的终碛垅,并且可能存在早更新世的冰川沉积物。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的电子自旋共振(ESR)、U系和光释光(OSL)测年结果表明,可能属于早更新世冰川作用产物的欠布砾石层形成于约800~900 kaB.P.。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的三套冰碛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593~678kaB.P.,315~112kaB.P.和72~25kaB.P.。其中后两个冰川作用期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2~3个阶段,并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2、4、6.2、6.4和8等相对应。上述测年结果表明,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所发生的中-晚更新世的3次冰川作用,分别相当于青藏高原南部的聂聂雄拉冰期、古乡冰期和白玉冰期。在羊八井盆地西侧和旁多山地中的峡谷地段,发育拔河高度分别为3~5m、10~25m、30~45m、55~70m、80~90m和100~110m的6级河流阶地,其中与T1和T2阶地时代相当的冲、洪积台地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和当雄-羊八井盆地中有广泛分布。在大部分阶地缺少测年资料的情况下,经过区域对比认为其中的T1形成于约4.2ka B.P.,T3和T2分别形成于相当于末次冰期早冰段和晚冰段,而T6、T5、T4则分别于中更新世的中、晚期。泉华沉积的调查发现,在拉多岗、羊八井、宁中、当雄和谷露盆地中都发育有多期次的古泉华沉积。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该区的古泉华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0~10kaB.P.期间,并相对集中在500~350kaB.P.、250~150kaB.P.、100~40kaB.P.和约2kaB.P.以来等四个时期,这与古泉华都分布于中更新统冰碛或冰水台地上和野外产状所显示的多期演化特征是吻合的。其中约400~350kaB.P.期间和100kaB.P.以来是区域内热泉活动的两个高峰期。3、第四纪环境与古气候:纳木错高位湖相沉积的发现表明,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之间的羌塘高原在约120~40ka B.P.间的某个时期,可能曾经发育面积可达100000km2左右的古羌塘大湖。根据不同阶段湖泊沉积物的测年结果可以将纳木错的发育初步划分为120~40ka B.P.间之羌塘古大湖期,40~30ka B.P.间的外流湖期和30ka B.P.以来的纳木错期等3大阶段。在古大湖阶段,包括纳木错、色林错等羌塘高原东南部的一大批现代大中型湖泊,是互相连通的一个大湖,其范围可能超过了现代的内、外流水系的分水岭,可称为“羌塘东湖”。它或许还与羌塘高原中南部和西南部的其它古大湖相连,成为统一的“羌塘湖”。在外流湖期,古羌塘湖逐渐解体成为多个次一级的大湖,各个大湖泊之间可能通过河流相通,也有一些湖泊与大湖完全脱离而独立出来。在纳木错期,纳木错成为独立的湖泊,其它大户也逐步脱离而形成与现今类似的藏北湖群地貌。古冰川作用过程、湖泊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结果、古湖岸堤剖面和古冰缘现象等古气候和古环境变迁的地质标志表明,研究区在第四纪期间特别是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经历了多期周期性的冷、暖交替的气候变化过程。其中冰川作用表明,该区在更新世期间经历过4次大的冰期和其中的多次冰进阶段。其中可能为最老的欠布冰期大致对应于MIS26~22阶段,其后分别发生了大致与MIS18~16、MIS8~6和MIS4~2等阶段相对应的宁中冰期(700~600ka B.P.)、爬然冰期(300~120ka B.P.)和拉曲冰期(75~15ka B.P.)。全新世期间则经历了新冰期(4~2.5ka B.P.)和小冰期(1450~1880A.D.)。在爬然和拉曲冰期中还至少各自包含了2个冰进阶段。孢粉记录、湖岸阶地和古湖岸堤演化表明,纳木错地区在MIS5以来经历了频繁的湖面波动、气候的冷暖和干湿变化以及森林-草原与草原植被的交替演化。其总体特征是:约115.9ka B.P.时,纳木错湖面最高。在116~78ka B.P.期间,对应于MIS5阶段,区域气候温和凉爽或温和偏湿,区域附近的植被以疏林草原与森林草原或森林的交替出现为特征,湖面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基本保持在拔湖140~88m之间。在78~53ka B.P.期间,对应于MIS4阶段,该区气候干冷,区域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湖面大幅度下降,并在拔湖约36~48m之间波动。约53~32ka B.P.期间,区域气候温暖偏湿或温暖湿润,湖面波动于拔湖约15~28m之间,波动较为频繁。与阶地的发育相对应,该期间的气候变化可细分为三个暖期和其间的两个冷期(即相当于MIS3a、3b、3c、3d和3e)。其中暖期时的区域植被主要以由松、蒿、桦为主含一定量的冷杉的森林为主,其中36ka B.P.左右气候最温暖湿润,区域附近可能出现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约32~12ka B.P.期间,区域气候干冷,古植被以草原和疏林草原为主,湖面再次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最低可至拔湖约8m处,但通常维持在拔湖约12~17m之间。约11.8~4.2ka B.P.期间,区域整体较为暖湿,其中在约8.4~4.2ka B.P.期间区域气候最温暖湿润,区域内可能为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湖面波动于拔湖2~9m之间,整体波动幅度较小,但波动最为频繁。区域气候对比发现,纳木错地区的冷、暖气候变化过程与整个青藏高原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都是一致的,特别是阶地下切所反映的湖面退缩过程与北大西洋的Henrich冷事件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综合分析包括孢粉、冰川进退和冰缘沉积等全新世期间内的多种与气候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地质记录发现,该区全新世期间的气候变化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1)约11.8~8.4kaB.P.期间,本区处于微温期和升温期,气候相对温和稍湿。(2)约8.4~4.0 kaB.P.期间,为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时期或大暖期。该期间的平均气温可能会比现今高约5℃,降水量可能比今多100~200mm。(3)约4.0kaB.P.以来,本区气候整体较为干冷。纳木错湖面发生持续下降,其最大下降幅度可达11.4m。冰川进退和湖面波动表明,该期间内本区的气候波动过程包含了新冰期和小冰期两个寒冷期,其中又各包含3次明显的冷期。其中新冰期期间的最低年平均气温可达-6℃左右。约1970年以来,区域气候向暖湿方向转化,造成念青唐古拉山西布冰川后退约120~200m,纳木错湖面上涨了约2m左右。4、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地震活动特征: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是研究区主要的活动断裂。其构成了高出高原面千米左右、发育现代山岳冰川的西念青唐古拉山与平均海拔4300m左右、宽约5-15km的谷露-当雄-羊八井-安岗地堑之间的构造边界,并且还是西藏中部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和地热活动带,著名的羊八井地热田就分布在该断裂带之上。沿该断裂进行的地质填图和路线调查发现,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整体呈北北东和北东走向,其主要由呈右阶雁列分布的近南北向的吉达果-安岗盆缘断裂带、北东向的当雄-羊八井北缘断裂带和北北东向的谷露西缘断裂带等三段构成,全长约240公里,倾向南东。其中吉达果-安岗盆缘断裂带和谷露西缘断裂带都属于典型的正断层,而当雄-羊八井北缘断裂带是由多条北北东-北东走向、呈右阶雁列或平行分布的次级正断层带和其间北东东走向的左旋走滑断裂带所构成的复合型断裂带。其中的次级断裂带又构成呈右阶斜接的羊八井、拉多岗、宁中和当雄等次级菱形盆地的边界断裂,而左旋走滑断裂带分布于次级盆地之间起着协调断裂两侧地堑拉张的作用。因此整体上看,当雄-羊八井断裂带可以看作兼具有左旋走滑和正倾滑性质的斜滑断层,但其走滑活动是通过正断层的右阶分布和局部的走滑断裂来实现的,并且伴随着断裂带走向向东的偏转,其走滑分量是逐渐变大的。沿山麓地带的路线调查发现,断裂带错动不同时期的晚第四纪冰碛、冰水沉积物和河流阶地所形成的断层崖高度随着地层时代的变新而系统地减小。根据利用水准仪和皮尺测量的185个不同时代的断层活动量数据和29个地形图判读数据以及相关的错动地层的ESR、U系、14C、光释光与热释光年龄分析结果发现,该断裂带不同时期的垂直活动速率是有所变化的。其中约340~200ka B.P.以来的断裂垂直活动速率介于0.8~1.3mm/a之间,约170~160ka B.P.、125~75ka B.P.、58~32ka B.P.、15~12ka B.P.以来和全新世期间的断裂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介于0.7~1.3mm/a、0.4~1.3mm/a、0.2~1.8mm/a、0.4~2.8mm/a和0.6~5.3mm/a之间。整体上显示出距今越近断裂带在不同地点的垂直活动速率变化越大的特点。将不同时期以来的断裂垂直活动量换算为不同时段内的垂直断距后可以估算出断裂不同时段内的垂直活动速率。结果表明,断裂带约340~240 ka B.P.、240~170 ka B.P.、170~125 ka B.P.、125~58 ka B.P.、58~15 ka B.P.、15~4 ka B.P.和4~0 ka B.P.期间的断裂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约0.86mm/a、1.14mm/a、1.33~2.44mm/a、0.34~0.72mm/a、0.11~1.04mm/a、0.21~2.53mm/a和0.6~5.3mm/a。其中125~15ka B.P.期间是断裂带活动强度比较低的时期,而全新世是断裂活动速率随地点变化最大和最大垂直活动速率最大的时期。另外根据不同地点的断层崖高度可以发现,在断裂带近南北走向或北北东走向时断裂的垂直活动强度往往比较大,而当断裂带走向转为北东东向时,其垂直活动速率则变小,此时也是走滑断裂出现的地段。整体上看,断裂带在10万年尺度内的断裂活动速率是比较稳定的,而在1~5万年时间尺度内的断裂活动速度随地点变化较大。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谷露西缘的巴仁多~甲赤岗、当雄盆地北缘的拉尔根~哈公淌和羊八井盆地北部的古仁曲~那夙果一带是断裂带垂直活动相对较强烈的地段。对分布于当雄盆地东、西两端、宁中盆地东北端和羊八井盆地北部的走滑断裂的调查结果表明,断裂的走滑活动速率基本上介于1~4mm/a之间,并且也显示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速率要普遍高于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活动速率的特点。其中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活动速率为1.7±0.9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活动速率为2.5±1.5mm/a。另外,根据断裂带所错动地层的时代和断层泥的ESR年龄结果判断,断裂带在第四纪期间具有不断向盆地内部迁移和多期活动的特点,其中在中更新世以来700~500ka B.P.、350~220ka B.P.、140ka B.P.左右、70~50kaB.P.和全新世等几个阶段是断裂带的活动相对比较强烈的时期。念青唐古拉山断裂带对该区的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1411年和1952年沿该断裂带的北段和中南段分别发生过Ms.8和Ms.7.5级地震。统计仪器记录的1900~2000年期间大于4级的地震活动发现,该区在1900年以来,地震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准周期性特点,Ms=5.7~6.9级的地震大致以15±5a的周期重复出现。但在近15年的时间内该区已没有≥5.5级的地震发生,并且早期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该断裂带的两端——夹多乡-吉达果-安岗和当雄-谷露-桑雄一带,而在断裂带中段的羊八井-拉多岗-宁中一带,明显属于近期地震活动的“空区”,可能暗示该区属于近期发生中强地震活动的危险区或正在孕育更大强度的地震。对谷露1952年7.5级地震和羊八井1411年8级的地表破裂带的调查结果表明,前者的地表破裂带的最大垂直位移为4~5m,宏观震中出现在谷露西南的巴仁多-纳布扎一带,地表破裂的形成具有单点破裂-扩展特点。后者的最大垂直位移可达8~10m,出现在古仁曲沟口至那夙果一带。沿谷露-羊八井多处发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活动遗迹,根据断层崩积楔、断层崖坡折和断层上升盘的多级阶地等古地震标志认为,该区在约18~15ka B.P.以来至少发生过6~7次7~8级的古地震。古地震活动的相关地质-地貌体和断层崩积楔的测年结果表明,该区在约7.4±0.7 ka B.P.、4.5±0.3 ka B.P.和2.3±0.2 ka B.P.分别发生过3次7~8级古地震。结合历史地震初步认为,约8.1ka B.P.以来该区发生7~8级地震的地震重复周期为2300±700a。约5ka B.P.以来的地震重复周期为1700±200a。5、晚新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特征及其机制:当雄-羊八井地区的盆-山构造地貌和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的断裂活动是该区地壳伸展变形的主要表现形式。盆-山地貌特征分析表明,位于当雄-羊八井地堑西翼、高出高原面千余米的念青唐古拉山是该区隆升最强烈的地区,且山脉隆升具有明显的掀斜特征。半地堑为主的地堑形态、裂谷翼部20~30km的地势变化波长、较窄的10~15km的裂谷宽度和通常小于1000m的地堑充填物厚度等暗示盆-山地貌的发育符合伸展构造背景下上地壳发生弹性弯曲并由低粘度的下地壳进行均衡补偿的模式。地表的断裂性质及其组合形式显示,该区的断裂活动符合N105±10°E方向的伸展构造变形方式,地表的高角度正断层受控于深部10~15km处的低角度伸展型韧性剪切带。综合该区有关深部探测、岩浆活动、热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上地壳的伸展变形、上-中地壳的局部熔融和中-下地壳的韧塑性流动等不同构造层次的构造活动都应该是在统一的近东西向伸展变形的动力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该区的近东西向伸展变形开始于约18~11Ma以来,并经历了多阶段的发展过程。各方面的证据表明,目前发生在高原内部的构造变形特征符合在近南北向挤压的动力学背景下,由于双倍地壳的巨大重力势能和低粘度、热而弱的下地壳的存在而导致的在下地壳热塑性流动驱动下引发上地壳脆性伸展变形的动力学机制。而高原南、北部地表伸展变形样式的不同可能是大地构造环境和深部地质背景的差异引起的。

李陈侠[10](2009)在《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玛沁—玛曲)晚第四纪长期滑动习性研究》文中提出东昆仑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祁连山-海原活动断裂带等组成了青藏高原北部大型走滑断裂系。这些断裂之间的空间联系、巨大的走滑量及其地壳缩短特征,都显示了它们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汇聚过程中青藏高原的形成扮演了主要角色。这些断裂准确的滑动速率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变形和演化过程,确定水平滑动、变形的规模,建立高原的变形和演化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据。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玛沁-玛曲)地处甘川青三省交界的青藏高原东北部,为昆仑-柴达木块体和巴颜喀拉块体的边界断裂的东部。作为东昆仑断裂带上人口最多的地震空区,其几何结构及其现今构造运动特征的研究,对于玛沁、玛曲县城的避让带的准确确定、地震危险性分析和更加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争议模型的检验及该区断裂带构造变形机制的研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整理和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航卫片的解译及野外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该段的几何结构,通过构造地貌和古地震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断裂的完整大震序列,最新地表破裂位移,从而得到断裂的长期滑动速率,并与构造地貌方法获得的滑动速率进行对比验证。系统获得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以达到研究东昆仑断裂带中西段的快速左旋走滑向东如何消减的目的。本文在分析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航卫片判读,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样品测试,滑动速率的计算,开挖古地震探槽,综合分析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历史,及该区域气候与阶地形成时间的对比,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几何结构: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东段(玛沁-玛曲段)西起阿尼玛卿山北麓,经过东倾沟、大武滩、扎木儿山前、纳姆擦克耳山北侧、西贡周、莫哈塘、西科河羊场、唐地、在克生托洛穿过黄河,展布在哲合拉布肖山前,过玛曲后,进入若尔盖盆地、从罗叉北出沼泽地与塔藏断裂相交,全长约330km,总体走向北西295°,倾向以南西为主,倾角70°-80°,局部近直立。该区处于地震较多的南北带中段及中国东西部构造和南北向构造交汇部位,东昆仑断裂与很多断裂交汇:在阿尼玛卿山西侧与中铁断裂相交,在莫合塘南侧与西贡周西侧分别阿万仓断裂东、西分支相交,形成西贡周断层交汇区。迭部—武都断裂距离东昆仑断裂北侧15km,与东昆仑断裂左阶斜列。2.几何结构和地表破裂分段:几何结构分段:走滑断层的几何特征往往由一系列呈雁列排列次级断层、褶皱和盆地等多种构造类型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狭长条带。其几何分段标志主要为阶区、弯曲、间断、分叉、交汇或分叉和断裂宽度变化,活动性的变化等,依据这些标志,可将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玛沁-玛曲段)分为8段,从西往东为东倾沟段、大武滩段、肯定那段、西科河段、唐地段、玛曲段、墨溪段和罗叉段,前7段,除唐地段与玛曲段为右阶排列,其余左阶排列,各阶区之间范围较小,联系紧密,表明各段之间贯通程度较好。最长的阶区长约lOkm,宽约1.3km,为西科河段与唐地段的梭状断裂交接组合。最小的阶区为玛曲段与墨溪段,在玛曲县城南侧形成长300m,宽200m的小拉分盆地。东倾沟段与西段的阿尼玛卿山段形成34°的挤压弯曲。墨溪段主要隐伏在若尔盖高原沼泽内,在罗叉北出沼泽地与塔藏断裂相交,形成10°的挤压弯曲。在莫哈汤南侧和西贡周西侧东昆仑断裂与阿万仓断裂相交汇,也为大武滩段、西科河段的分段标志。该段广泛分布的构造地貌和古地震造成的破裂标志表明该段曾经历过多次活动。地表破裂分段:阿尼玛卿山为长40km,宽lOkm的双挤压弯曲,阶区内山体隆升,可作为障碍体和应力集中区。东昆仑断裂在莫哈塘南侧和西贡周西侧分别与阿万仓断裂的东西两支相交,形成西贡周断层交汇区,构成构造不连续点,可作为障碍体和应力集中区。这两个障碍体和应力集中区可将东昆仑断裂玛沁-玛曲段分成两条地表破裂段,玛沁断裂和玛曲断裂。3.构造地貌方法获得的滑动速率:水平滑动速率:通过对东昆仑断裂带玛沁-玛曲段30个观测点的地貌测量、年龄测试和计算,得到了各地表破裂段的晚更新晚期以来的长期水平滑动速率,玛沁段的左旋滑动速率为9.3±2mm/a,西贡周断层交汇区水平滑动速率为7.4±1mm/a,玛曲段水平滑动速率为4.9±1.3mm/a,断裂水平滑动速率呈梯度下降,且下降的突变点集中在阿万仓断裂与东昆仑断裂交汇区的两端,锐减的滑动速率构造转换到阿万仓断裂的地壳缩短,与东昆仑断裂带的几何结构一一对应。垂直滑动速率:通过对东昆仑断裂带玛沁-玛曲段30个观测点的地貌测量、年龄测试和计算,得到了各段的晚更新晚期以来的长期垂直滑动速率,玛沁段为0.7±0.2mm/a,西贡周断层交汇区1.6±0.4mm/a,玛曲段,0.25±0.05mm/a,这些速率在西贡周断层交汇区最大,与水平滑动速率之比大约为1:5,在唐地段最小。反映了东昆仑断裂主要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倾滑分量,在玛沁段西侧的东倾沟表示为逆走滑性质,在玛沁县城以东主要为正倾滑性质。4.大震序列:玛沁段:揭露的活动期次共有7次:综合上述,可获得断裂全新世早期以来主要发生了7次古地震事件,第一次为358-430Cal a BP(公元1520-1592年)以后不久;第二次为公元1061年(977-1090Cal a BP)(公元860-973年)以后不久;第三次为距今(1689-1736)Cal a BP~(2.0±0.3)ka;第四次为(3058-3211)Cal a BP~(3342~3454)Cal a BP;第五次为距今(6.6±0.7)-(7.2±0.8)ka;第六次事件为(7971-8050)Cal a BP~(8451~8632) Cal a BP之间;第七次事件为(9.9±1.0)ka-(10.1±1.0)ka。全新世早期以来的古地震复发周期为500-1000年,距今2000年以来的古地震复发周期为600±100。其中公元1061年前后的古地震事件可以根据民间史诗《格萨尔王传》得到证实。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离逝时间约为400a,距离最近古地震复发时间的最小值500a只有100a,地震危险性应该引起重视。玛曲段:揭露的活动期次有8次:第一次为1055-1524a Cal BP以来;第二次事件(1210±50)-(1730±50)a BP之间;第三次事件(1730±50)-(2530±40)a BP之间;第四次事件为距今(3736±57)a-(4586±124)a之间;第五次事件(4850±40)-(7460±60)a BP之间;第六次为距今(7460±60)-(8690±40)a BP;第七次9000-10000a CalBP之间;第八次为距今(15800±2500)-(24100±2900)a BP。大震平均复发间隔为1000-2000a,最近三次古地震的复发间隔为1000a。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的离逝时间大约1000a,已经接近最新的复发间隔,地震危险性非常严峻。同时2008年5.12汶川Ms8.0级地震对玛沁-玛曲断裂造成了应力的加载,提高了玛沁一玛曲段的地震危险性,因此该区的地震危险性应当给予重视,需要加强该区的防震减灾法的宣传,提高大家的防震减灾意识。5古地震获得的滑动速率玛沁段:玛沁断裂的最新地表破裂造成的水平位移为4±0.5m,近2000年来的古地震复发周期600±100a,利用公式S=D/Rx获得断裂的水平滑动速率为7±lmm/a,与构造地貌获得的断裂长期滑动速率9.4±1 mm/a相差不多。玛曲段:玛曲西侧的最新地表破裂造成的平均水平位移为3m,通过最近三次的大震复发间隔1000a,计算出来的滑动速率为3mm/a,和构造地貌方法获得的长期滑动4.9±1.3mm/a相差不多。6构造转换无论是构造地貌还是古地震方法计算的滑动速率,东昆仑断裂带东段滑动速率都呈梯度下降,下降主要集中在断裂走向的弯曲和横向构造的交汇区,与断裂的几何结构变化一一对应。断裂通过西贡周断层交汇区后,滑动速率锐减了大约4mm/a,锐减的部分与阿尔金断裂类似,主要转换到阿万仓断裂带上的逆冲和左旋走滑。通过对构造变形的矢量分解,得到阿万仓断裂西支的左旋滑动速率为2.4mm/a;东支的左旋滑动速率为1.4mm/a,垂直断裂水平缩短速率为2.3mm/a,东西两支构成一种滑移分解模式,对二者的矢量合成,得到南西侧块体相对北东侧块体在112.1°的方向上有4.6mm/a的滑动速率。7阶地形成期通过对该区观测点地貌面年龄的统计,获得该区阶地形成时间主要集中在1-2ka,3-5ka, 7-10ka,12.5-15ka,28-35ka,40-45ka,65-70ka7个时间段内,分别与该区的气候特征相对应,1-2ka主要对应新冰期后的间冰期,3-5ka对应全新世大暖期晚期温湿阶段,7-10ka对应全新世大暖期早期潮湿阶段,12.5-15ka对应末次冰消期,28-35ka,40-45ka对应末次冰期冰盛期的异常温暖期和末次冰期间冰阶的异常高温期,65-70ka对应末次冰期早冰阶。由此可见该区的阶地形成主要受气候温暖潮湿影响。

二、冰缘地貌现象在航片上的识别标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冰缘地貌现象在航片上的识别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2)中天山地区冰缘作用与公路灾害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现状
        1.2.2 冰缘作用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以冰、水的积聚为主导的冷生作用形成机制和区域分布特征
    2.1 以冰、水的积聚为主导的冷生作用现象的形成机制和区域分布特征
        2.1.1 以冰、水的积聚为主导的冷生作用的形成机制
        2.1.2 各地区以冰、水的积聚为主导的冷生作用分布与发育特征
    2.2 中天山调查区域冻胀丘发育状况调查研究
        2.2.1 中天山调查区域典型冻土沼泽勘察与剖析
        2.2.2 冻胀丘
    2.3 基于遥感解译的天山地区冻胀丘和冻土湿地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2.3.1 湿地航片影像识别
        2.3.2 冻胀丘和冻土沼泽分布规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冰的融化为主导的土质斜坡地带冷生作用形成机制和区域分布特征
    3.1 各典型冻土区域以冰的融化为主导的土质斜坡地带冷生作用的形成机制和分布特征
        3.1.1 以冰的融化为主导的土质斜坡地带冷生作用的形成机制
        3.1.2 各典型冻土区域以冰的融化为主导的土质斜坡地带冷生作用的分布特征
    3.2 中天山调查区域热融滑塌、融冻泥流阶地现象
        3.2.1 冻融滑塌
        3.2.2 融冻泥流阶地
    3.3 基于遥感解译的热融滑塌和融冻泥流现象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3.3.1 冻融阶地航片影像识别
        3.3.2 冻融阶地分布规律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质斜坡地带冷生作用形成机制和区域分布特征
    4.1 岩质冷生现象的形成机制和区域分布特征
        4.1.1 岩质斜坡地带冷生作用的形成机制和类型
        4.1.2 各典型区域岩质斜坡地带冷生作用的分布及特征
    4.2 中天山调查区域岩质斜坡地带冷生作用冷生现象
        4.2.1 中天山调查区域几处典型岩屑坡现场勘察与剖析
        4.2.2 岩屑坡分析
    4.3 岩质冷生现象遥感解译及空间分布规律
        4.3.1 岩屑坡航片影像识别
        4.3.2 岩屑坡分布规律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海拔冻土地区公路灾害防治对策
    5.1 冻胀丘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5.1.1 冻胀丘对公路工程影响机制
        5.1.2 冻胀丘工程危害实例
        5.1.3 中天山调查区域冻胀丘影响预测
        5.1.4 土冻胀防治原则
        5.1.5 土冻胀防治措施
    5.2 热融滑塌、融冻泥流阶地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5.2.1 热融滑塌、融冻泥流阶地对公路工程影响机制
        5.2.2 热融滑塌、融冻泥流阶地工程危害实例
        5.2.3 中天山调查区域热融滑塌、融冻泥流阶地影响预测
        5.2.4 热融滑塌、融冻泥流防治原则
        5.2.5 热融滑塌、融冻泥流防治措施
    5.3 岩屑坡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5.3.1 岩屑坡对公路工程影响机制
        5.3.2 岩屑坡工程危害实例
        5.3.3 中天山调查区域岩屑坡对道路工程影响预测
        5.3.4 岩屑坡防治原则
        5.3.5 岩屑坡防治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基于遥感和DEM的青藏高原数字冰缘地貌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地貌与冰缘地貌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地貌学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2.2 冰缘地貌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2.3 冰缘地貌数字遥感提取方法的研究动态
    1.3 研究意义
        1.3.1 地貌研究意义
        1.3.2 冰缘地貌研究意义
        1.3.3 冰缘地貌数字遥感提取方法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基础
    2.1 研究区概况
    2.2 信息源
    2.3 分类系统
    2.4 技术路线
    2.5 论文研究的结构和框架
第三章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界线提取研究
    3.1 利用DEM和经纬度对冰缘地貌界线的提取
        3.1.1 利用经纬度提取青藏高原冰缘地貌的下界
        3.1.2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上界的提取研究
        3.1.3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的界线的提取研究
    3.2 利用多年平均气温数据对冰缘地貌界线提取的研究
    3.3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界线获取的研究
        3.3.1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界线的获取研究
        3.3.2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界线提取结果的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遥感解译标志研究
    4.1 冰缘地貌中平原的遥感解译标志
        4.1.1 冰缘剥蚀平原
        4.1.2 冰缘湖沼平原
        4.1.3 冰缘河谷平原
        4.1.4 小结
    4.2 冰缘地貌中台地的遥感解译标志
    4.3 冰缘地貌中丘陵的遥感解译标志
        4.3.1 冰缘作用的平缓丘陵
        4.3.2 冰缘作用的缓丘陵
        4.3.3 小结
    4.4 冰缘地貌中山地的遥感解译标志
        4.4.1 冰缘作用的平缓山地
        4.4.2 冰缘作用的缓山地
        4.4.3 冰缘作用的陡山地
        4.4.4 冰缘作用的极陡山地
        4.4.5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实验区冰缘地貌数字提取研究
    5.1 实验区概况
    5.2 实验区冰缘地貌界线的获取
        5.2.1 以多年平均气温数据为主进行的冰缘地貌界线的模拟
        5.2.2 以海拔高度和经纬度进行的冰缘地貌界线的模拟
        5.2.3 以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和专家经验进行的冰缘地貌界线的修正
        5.2.4 三种方法获得的冰缘地貌界线的对比
    5.3 实验区冰缘地貌形态的提取
        5.3.1 实验区冰缘地貌范围内平原和山地界线的确定
        5.3.2 实验区冰缘地貌范围内地面起伏度的确定
        5.3.3 实验区冰缘地貌范围内海拔高度的确定
        5.3.4 实验区冰缘地貌范围内坡度的确定
    5.4 实验区冰缘地貌提取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形态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6.1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提取结果分析
    6.2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形态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6.2.1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平原/山地的空间分布
        6.2.2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起伏度的空间分布
        6.2.3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海拔高度的空间分布
        6.2.4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坡度大小的空间分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纬度栅格数据的实现程序
附录2:青藏高原冰缘地貌提取结果图
附录3:青藏高原冰缘地貌提取结果表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和参与项目
《地理研究》编辑部论文录用通知

(4)辽东庄河老黑山冰缘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冰缘的相关概念
        1.1.1 冰缘的基本内涵
        1.1.2 冰缘形成物
        1.1.3 冰缘的类型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冰缘地貌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框架
        1.3.2 东北地区冰缘地貌研究背景
        1.3.3 选题背景
        1.3.4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系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1.6 构造背景
3 老黑山冰缘地貌特征分析
    3.1 地形数据特征
        3.1.1 基于Arc GIS与 ENVI的影像处理
        3.1.2 基于ENVI的三维虚拟地形
    3.2 砾石组构测算分析
        3.2.1 测算方法
        3.2.2 结果分析
    3.3 老黑山冰缘地貌的特征
        3.3.1 冰缘地貌分布特征
        3.3.2 石海边界特征
        3.3.3 石海砾石特征
    3.4 小结
4 冰缘地貌冻融损伤-断裂理论模型
    4.1 冻融节理岩体损伤本构模型
        4.1.1 岩石材料损伤模型
        4.1.2 损伤岩石冻融受荷损伤模型
        4.1.3 仅考虑节理作用的岩体损伤模型
        4.1.4 冻融受荷节理岩体损伤模型
    4.2 冻融节理岩体断裂特性研究
        4.2.1 冻胀力作用下裂纹特性
        4.2.2 冻胀力与裂纹之间的关系
    4.3 小结
5 老黑山冰缘地貌的形成机制分析
    5.1 岩体的冻融损伤-断裂机理及因素分析
        5.1.1 岩体的冻融损伤-断裂机理
        5.1.2 岩体冻融损伤-断裂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老黑山冰缘地貌的形成机制分析
        5.2.1 老黑山冰缘地貌的独特性
        5.2.2 老黑山冰缘地貌的形成机制
    5.3 老黑山冰缘地貌形成的影响因素
        5.3.1 冻融作用
        5.3.2 岩性因素
        5.3.3 构造因素
    5.4 小结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长白山冰缘地貌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冰缘的相关概念
        1.1.1 冰缘的涵义
        1.1.2 冰缘形成物
    1.2 冰缘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长白山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
        2.1.3 气候
        2.1.4 植被和土壤
        2.1.5 河流分布
    2.2 长白山冰缘地貌研究现状
    2.3 选题原因及拟解决问题
第三章 长白山冰缘地貌分布及成因
    3.1 寒冻风化作用地貌
        3.1.1 倒石堆
        3.1.2 石河
        3.1.3 石流坡
        3.1.4 石海
    3.2 雪蚀作用地貌
        3.2.1 高夷平阶地
        3.2.2 雪蚀洼地
    3.3 冻融分选作用地貌
        3.3.1 石环
        3.3.2 石带
    3.4 融冻蠕流作用地貌
        3.4.1 泥流阶地
        3.4.2 泥流坡坎
    3.5 冻胀作用地貌
        3.5.1 小草丘
        3.5.2 冻胀丘
    3.6 热融作用地貌
        3.6.1 热融洼地
第四章 长白山冰缘作用垂直带谱特征
    4.1 高亚洲冰缘作用类型及其垂直带谱特征
        4.1.1 影响冰缘作用的因素
        4.1.2 高亚洲冰缘类型区划分及其垂直带谱对比
    4.2 长白山冰期系列及雪线高度
        4.2.1 方法
        4.2.2 冰期系列
        4.2.3 长白山现代理论雪线
        4.2.4 长白山古雪线
    4.3 长白山冰缘作用区垂直带谱特征
        4.3.1 长白山现代冰缘作用区垂直带谱特征
        4.3.2 长白山现代冰缘类型区与其它类型区对比
        4.3.3 长白山古冰缘作用区
第五章 长白山冰缘期的划分
    5.1 划分冰缘期的依据及其对比
        5.1.1 地貌法
        5.1.2 地层法
        5.1.3 物质来源与风化程度
        5.1.4 动、植物依据
    5.2 长白山晚更新世晚期冰缘期划分
        5.2.1 中国北方冰缘期的划分
        5.2.2 长白山晚更新世晚期冰缘期划分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遥感与SRTM的青藏高原冰缘地貌信息提取方法——以1:100万标准分幅拉萨幅(H4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试验区概况和主要数据源
    2.1 试验区概况
    2.2 主要数据源
3 研究方法
    3.1 冰缘地貌范围的确定
        3.1.1 利用多年平均气温进行冰缘地貌范围模拟
        3.1.2 利用地温对冰缘地貌范围进行模拟
        3.1.3 利用海拔高度进行冰缘地貌范围模拟
        3.1.4 人工解译对冰缘地貌范围的确定
        3.1.5 以上方法所得冰缘地貌分布范围的对比
    3.2 冰缘地貌形态的确定
        3.2.1 冰缘地貌范围内平原和山地界线的确定
        3.2.2 冰缘地貌范围内地面起伏度的确定
        3.2.3 冰缘地貌范围内海拔高度的确定
        3.2.4 冰缘地貌范围内坡度的确定
4 研究结果
5 结论

(7)高山多年冻土分布模型与制图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山冻土勘察方法
    1.1 高山冻土勘察方法现状
        1.1.1 经验方法
        1.1.2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1.1.3 遥感勘察方法
    1.2 高山冻土勘察方法述评
2 高山多年冻土模型与制图
    2.1 高山多年冻土模型的尺度与制图
    2.2 高山多年冻土模型的类型与制图
        2.2.1 经验-统计模型
        2.2.2 过程模型
    2.3 高山多年冻土模型与制图述评
3 国内外高山冻土模型与制图的发展趋势
    (1) 影响因素多元化.
    (2) 研究方法多元化.
    (3) 冻土指数多元化.
    (4) 经验统计模型与过程模型的综合.
    (5) 冻土制图方面, 野外调查方法与模型相结合、 GIS技术的应用.

(8)玛旁雍错流域冰川地貌及现代冰川湖泊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论文的主题和研究内容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3 社会经济情况
3 流域数据的处理与提取
    3.1 研究区的数据基础
    3.2 数据处理
4. 研究区地貌分类系统
    4.1 研究区地貌分类体系
    4.2 地貌类型及其解译标志
5. 利用 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流域地貌格局特征
    5.1 基于DEM 地面绝对海拔高度的等级划分
    5.2 基于 DEM 的地势起伏度的计算
    5.3 流域基本地貌类型图
    5.4 基于DEM 的坡度专题图
    5.5 山体阴影图
    5.6 流域成因地貌
    5.7 玛旁雍错流域形态—成因地貌类型系统和地貌结构
6. 基于 GIS 的玛旁雍错流域冰川、湖泊变化分析
    6.1 基于GIS 的时空复合分析方法
    6.2 流域现代冰川的变化
    6.3 流域湖泊的变化
7. 冰川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1 玛旁雍错流域气候变化的特征
    7.2 冰川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7.3 湖泊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8. 玛旁雍错流域与然乌错流域冰川湖泊面积变化对比
    8.1 然乌错流域概况
    8.2 然乌错流域数据基础
    8.3 分析然乌错流域冰川湖泊面积变化在本文中的意义
    8.4 然乌错与玛旁雍错流域近三十年冰川湖泊面积变化对比
9 . 小结与展望
    9.1 小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9)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第二节 区域地层系统
    第三节 区域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第四节 区域地貌特征
    第五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第二章 第四纪地层及时代
    第一节 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方法
    第二节 纳木错盆地的第四纪沉积物
    第三节 念青唐古拉山的第四纪沉积及时代
    第四节 羊八井-当雄-谷露盆地的第四纪沉积物
    第五节 旁多山地的第四纪沉积物
第三章 第四纪古气候与古环境
    第一节 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的冰川沉积记录
    第二节 晚更新世以来的纳木错湖面波动及古植被与古气候
    第三节 全新世期间的古气候与古环境
    第四节 阶地发育与古气候变化
第四章 活动断裂及其灾害效应
    第一节 活动断裂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活动断裂带
    第三节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的地震活动特征
    第四节 其它典型地质灾害
第五章 晚新生代地壳伸展变形及机制
    第一节 地壳伸展变形的地表响应—盆-山构造地貌
    第二节 晚新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的构造特征
    第三节 晚新生代伸展变形与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第四节 地壳伸展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参考文献

(10)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玛沁—玛曲)晚第四纪长期滑动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研究概况及存在科学问题
        一、地质、地貌、地震活动及地壳形变概况
        二、东昆仑断裂带的研究概况
        三、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研究存在的科学问题
    第二节 论文研究方法、目标及意义
第二章 活动断裂定量研究方法
    第一节 构造地貌法
        2.1.1 河流阶地
        2.1.2 冲洪积扇
        2.1.3 断层陡坎
    第二节 古地震研究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2.2.3 古地震识别标志
        2.2.3.1 识别证据的分类
        2.2.3.2 古地震记录的一些问题
        2.2.4 小结
    第三节 年代学方法
        2.3.1 测年方法的选择
        2.3.2 测年样品的采集及古地震事件年代的确定
        2.3.3 区域性气候变化特征和地貌作用
    第四节 构造地貌和古地震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第一节 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几何结构特征
        3.1.1 断裂的几何分段标志
        3.1.2 玛沁-玛曲断裂的几何分段
        3.1.2.1 东倾沟段
        1) 日让东侧分水岭处
        2) 美强
        3) 俄愣
        3.1.2.2 大武滩段
        1) 玛沁西桑曲河二级阶地上
        2) 大武滩桑曲河二级阶地
        3) 格曲河东侧阶地
        4) 大武牧场东北侧
        3.1.2.3 肯定那段
        1) 肯定那东侧蓉黑格西侧支流二级阶地
        2) 达贡卡
        3) 得科河
        3.1.2.4 西科河段
        1) 西贡周
        2) 莫哈塘南侧三联点
        3) 那窄湾-西科河羊场
        4) 哈拉汶
        3.1.2.5 唐地段
        1) 唐地
        3.1.2.6 玛曲段
        3.1.2.7 墨溪段
        3.1.2.8 罗叉段
        3.1.3 小结
    第二节 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运动学特征
        3.2.1 玛沁断裂
        3.2.1.1 东倾沟北侧
        3.2.1.2 美强东侧
        3.2.1.3 热珍
        3.2.1.4 沙日阿西侧
        3.2.1.5 大武滩桑曲河二级阶地
        3.2.1.6 果姆河阶地
        3.2.1.7 玛沁东冲洪积扇位错
        3.2.1.8 大武牧场东北侧
        3.2.1.9 军牧场北侧
        3.2.1.10 肯定那东侧冰碛垅错动
        3.2.1.11 肯定那东侧蓉黑格东侧支流二级阶地
        3.2.1.12 长期滑动速率的拟合
        3.2.2 西贡周断层交汇区
        3.2.2.1 西贡周
        3.2.2.2 三联点西侧小冲沟左旋断错
        3.2.2.3 莫哈塘南侧大冲沟D2/D1左旋断错
        3.2.2.4 长期滑动速率的拟合
        3.2.3 玛曲断裂
        3.2.3.1 当穹
        3.2.3.2 肯目达
        3.2.3.3 鄂尔戈斯曲
        3.2.3.4 棍曲西侧
        3.2.3.5 棍曲
        3.2.3.6 长期滑动速率的拟合
        3.2.4 小结
        3.2.4.1 滑动速率分布特征
        3.2.4.2 滑动速率递减的构造意义
        3.2.4.3 第四系地貌面年龄
        3.2.4.4 东昆仑断裂东端点
        3.2.4.5 GPS得到的滑动速率变化
第四章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玛沁-玛曲)古地震活动习性
    第一节 玛沁断裂古地震地表破裂特征
        4.1.1 东倾沟
        4.1.2 玛沁附近
        4.1.2.1 玛沁西TC1
        4.1.2.2 格曲河二级阶地TC2
        4.1.2.3 格曲河二级阶地TC3
        4.1.2.4 玛沁东2.1km闸门脊处TC4
        4.1.2.5 大武牧场东北侧TC5
        4.1.3 肯定那
        4.1.4 小结
        4.1.4.1 古地震事件
        4.1.4.2 古地震方法获得的滑动速率
    第二节 玛曲断裂古地震破裂特征
        4.2.1 西科河
        4.2.1.1 TC1
        4.2.1.2 TC2
        4.2.2 唐地
        4.2.3 玛曲西侧
        4.2.3.1 TC3(棍曲西侧冲沟)
        4.2.3.2 TC4(棍曲西岸)
        4.2.3.3 TC5
        4.2.3.4 TC6
        4.2.4 小结
        4.2.4.1 古地震事件
        4.2.4.2 古地震方法获得的滑动速率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4.3.1 古地震复发特征
        4.3.2 滑动速率的可靠性分析
        4.3.3 地表破裂分段
        4.3.4 最新构造运动分解作用
第五章 总结和讨论
    5.1 主要认识与结论
    5.2 一些进展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论文图例
附录二 论文所测14C年代数据表
附录三 论文所测光释光年代数据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冰缘地貌现象在航片上的识别标志(论文参考文献)

  • [1]冰缘地貌现象在航片上的识别标志[J]. 梁凤仙,罗祥瑞. 冰川冻土, 1981(04)
  • [2]中天山地区冰缘作用与公路灾害防治对策研究[D]. 陈游东. 长安大学, 2012(07)
  • [3]基于遥感和DEM的青藏高原数字冰缘地貌提取方法研究[D]. 赵尚民. 太原理工大学, 2007(04)
  • [4]辽东庄河老黑山冰缘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朱俊.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 [5]长白山冰缘地貌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化的关系[D]. 牛云博. 辽宁师范大学, 2008(09)
  • [6]基于遥感与SRTM的青藏高原冰缘地貌信息提取方法——以1:100万标准分幅拉萨幅(H46)为例[J]. 赵尚民,程维明,柴慧霞,乔玉良. 地理研究, 2007(06)
  • [7]高山多年冻土分布模型与制图研究进展[J]. 李静,盛煜,焦士兴. 冰川冻土, 2009(04)
  • [8]玛旁雍错流域冰川地貌及现代冰川湖泊变化研究[D]. 郭柳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4)
  • [9]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D]. 吴中海.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4(03)
  • [10]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玛沁—玛曲)晚第四纪长期滑动习性研究[D]. 李陈侠.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9(09)

标签:;  ;  ;  ;  ;  

航拍照片上冰缘地貌的识别标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