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束跨边界混乱的第一步——亚洲的第一个国际VSAT业务为网络向远端扩展带来了希望(论文文献综述)
姚震[1](2021)在《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孟亮亮[2](2021)在《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文中认为
徐翠[3](2021)在《中国手机企业进军西欧市场的战略研究 ——以华为、小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牛旻[4](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漫画是一种综合性大众艺术,突破了传统讽喻漫画的叙事局限性,是造型艺术、镜头语法和叙事文本的同构体,其文化属性与审美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数字互联网改变了漫画符号的审美创造与符号消费机制,也改变了其文化参与和跨文化传播机制。在硕大无朋的“超真实”数字拟像世界和符号消费活动中,漫画图像叙事得以在大众文化层面实现泛化,不仅从亚文化靠近主流文化,也承担起更复杂的文化建构职能,在视觉维度以扁平化、风格化、碎片化的图像语言全面介入大众审美,还在数字图像符号消费逻辑的主导下融合了娱乐性与批判性,融合并改变了影视、广告、手机软件等多种图像叙事形态,以角色经济的形态推动着流行文化的视觉革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现代漫画研究为主,兼及其形形色色的泛化形态,综合运用符号学、图像学、文化社会学和传播学方法,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相结合,全面厘清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符号消费机制和文化参与机制,进而探寻其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机制,寻找国产漫画凝构风格范式、阐释传统文化、建构时代精神、发挥社会功能的新路径。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尝试准确界定现代漫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媒介载体与漫画形态的关系,为相关研究建立较为清晰的视角与框架。第二章,从图像学和文化社会学切入,从新媒体时代的漫画生产环境、图像叙事机制、文化拼贴手法和价值取向隐喻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剖析其叙事机制的独立趋势,指出漫画中的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同构,以及传统美学和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三章,采取符号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符码再造与消费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探明其在大众文化与审美意识建构中的符号编码与解码机制,揭示其符码消费中的弱编码、同构式解码、养成式消费等新特征;揭示现代漫画能在交互式阅读与符号消费中建构群体理性;分析基于现代漫画的视觉文化与概念文化的同构趋势。第四章,采用文化社会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民众形象建构、国家形象建构和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探明漫画丰富的社会功能,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变成多元化图解;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国家形象的建构从宏大的英雄主义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具体分析现代漫画如何对“个人化”、异化等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审美表征。第五章,从图像学和传播学切入,通过对比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分析现代漫画在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提出新媒体时代漫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渠道多元、文化折扣弱化、主动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和整合超媒介文本等新特征,据此探明基于现代漫画的文化认同机制,并对中国漫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进行分析与展望。
蔡丰[5](2020)在《湖南湘江新区农村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柴玥[6](2019)在《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慕课借助互联网在线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生产、传递与应用的革新,增强了知识的流动、分享与传播,有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边界,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对于其知识传播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与作用机制缺乏深刻认识,使得慕课在开发应用及效果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本文以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5W传播模式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效率与公平等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中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要素关系与效果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总结一般规律,指导我国慕课的本土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慕课、知识传播、传播模式的核心概念界定,划分慕课知识传播要素,从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模式发展的角度,结合慕课发展的现实基础,构建了“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绘制传播模式图。研究指出,在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下,“学生中心”的模式特性使主体与客体关系发生多角色转化;“网络场景”的模式特性使传播渠道影响内容,形成多学科知识关联网络;“交互学习”的模式特性使慕课知识“狭义-广义”的两层传播效果通过效率与公平程度得以探测。我国慕课发展一方面受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一般规律的影响,一方面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在主体与客体方面,应深化混合教学改革,促进慕课教学主体对慕课的认知与应用;增强技术保障,改善教师开发及应用慕课的便利性;加快学分认证,提升客体学习投入度。在渠道与内容方面,应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实施系统化国际化战略;挖掘平台服务性功能;加快平台盈利模式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传播效果方面,应完善知识传播支持机制;加强质量提升的保障措施;提升慕课学习的效率与公平。论文形成了如下创新点:首先,基于传播模式理论构建慕课分析框架,提出慕课形成了“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知识传播模式。其次,从整体评价慕课知识传播效果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研究狭义-广义两层次知识传播效果的分析框架。最后,基于慕课开放数据分析,指出在狭义效果上,慕课知识传播学业成就潜力巨大,学业过程效率较高,但在广义效果上,慕课知识传播还没有真正改善不同学习者群体的公平程度。
肖楠[7](2019)在《政论专题片的文本与受众研究 ——以十九大献礼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新媒体已经对社会大众形成了难以避免的包围性力量,它以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特性使信息的整合成为了可能,改变了以往单向的传播模式。公众参与互联网讨论的积极性不断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让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联合中宣部,自2017年7月起推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大国外交》等七部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讲述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决策过程,一改政论专题片“传者热受者冷”的尴尬局面,引发了收视热潮。本研究以政论专题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对近期央视播出的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展开深入研究。首先,笔者对电视专题片、政论专题片、献礼片、受众和受众行为、大学生群体进行了关键词界定,对叙事学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等进行了详细阐释,这能够帮助笔者建立起对于政论专题片的基础性、科学性认知。通过文献综述和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笔者发现对于政论专题片这一类型影片的研究仍然处于描述性研究的阶段,带有浓厚的“成功学”研究色彩,也缺少针对性的受众研究,存在较大的研究发展和创新空间。其次,笔者采用文本分析法,从主题与叙事、影像与声音两大角度对十九大献礼片的开篇之作《将改革进行到底》展开分析,探究影片的特色之处。作为典型的思辨性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一改以往政论专题片的叙事模式,以多维度的叙事视角,内外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将宏观主题与微观主题相结合,讲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进行改革的伟大实践进程。而在影像与声音层面,《将改革进行到底》灵活地运用了镜头、构图、光效和色彩等多种影像语言,借助解说词、同期声和音乐等声音元素,将影片中的观点与见解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为影片增添了感染力,打破了传统政论专题片说教性强、刻板保守的固有模式,从视觉和听觉两个维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改革画卷。再次,笔者也采用了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年龄在20-29岁的收看十九大献礼片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深度访谈,通过三轮资料编码和持续不断的备忘录撰写,笔者发现社会经验因素、符合习惯的期望、满足需求的期望、感知可靠性、感知易用性、期望满足程度、感知价值性、忠诚度和可替代性九个影响因素会对受众的收看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贯穿于收看前、收看中和收看后的全过程,并且各影响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笔者最终建构了收看十九大献礼片行为的动因模型,并进行了可靠性和推广度检验,这一模型阐明了受众在收看十九大献礼片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其背后的动因,具有循环往复、不断变化的特点,过去收看政论专题片的经历会影响我们的下一次收看行为,之前的思维也会间接或直接地反映在后续的行为中,该模型对于以十九大献礼片为代表的政论专题片的创作与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笔者将文本分析与受众分析的结论综合对比,在内容层面为我国政论专题片的创作提出了平衡叙述、符号化叙事等建议,政论专题片如果想要获取青年群体的更广泛关注,应该在呈现重大社会事件和现实问题的同时,更多地采用故事传播的手法,赋予传播符号特定的内涵,将故事、情感和价值融于一体,扩大与受众的认同空间,从而引发强烈共鸣。在传播层面,笔者则给出了仪式化传播、节庆化传播的策略建议,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已逐渐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政论专题片应当主动接纳信息技术的变迁,秉持着内容为王的原则,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手段相融合,以创新思维打造媒体矩阵,发挥传播的叠加效应,激发受众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刻认同,让政论专题片走向世界,成为塑造国家形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李莎[8](2019)在《中美众筹创业故事的叙述差异及其说服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的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故事讲述方式的意义不言而喻。全球化背景下,研究西方的言说方式既有助于我们知己知彼,更有助于推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故事是文化的重要表征和载体。探索中美故事讲述方式,能帮助我们由表及里,从文本的细微差别层层深入,进而理解中美文化的深层结构对故事讲述及故事解读的影响。众筹作为我国的新兴电子商务形式,是很多小微企业吸纳创业资本的窗口。本研究分别从故事讲述者和故事读者(潜在投资者)的角度,解决了中美众筹创业故事讲述方式的差异及其说服效果这两个问题。研究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对中国企业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为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提供了参考。在对中美创业故事讲述方式的研究中,对中美众筹创业故事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有以下研究发现:中美创业故事在“取舍”“颠覆”“偶然”“爱”“合作”等情节的使用上有明显不同,中国创业者常因为偶然际遇进入某行业,而美国创业者的创业更多的是受到长此以往的兴趣驱动;中国创业者倾向于在故事中借助对既往成功经历的讲述凸显自己的成功者形象,而美国创业者中则有更多的普通人甚至失败者,中国创业故事是以创业者为中心的,而美国的创业故事则是以创业过程为中心的;中美众筹创业故事有不同的主题表达,突出创业活动的事业属性是中国创业故事中最核心的主题,而美国创业故事最核心的主题则是创业活动的生活属性;中国创业者乐于在创业故事中塑造自己的形象,而美国创业者在创业故事中没有清晰的面貌。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取了三组中美创业故事讲述中最具代表性的差异化叙述特征,采用控制实验法检验了这些叙述特征对中美众筹项目潜在投资者的说服效果。这部分研究揭示了中美两国投资者对众筹创业故事的不同喜好,为中国故事更好的走出国门提供了参考。
王进法[9](2019)在《网络空间异常行为检测与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号场之于无限边界的开放空间域上,构成了继陆、海、空、天的第五空间域,形成了物理空间内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动态可交互虚拟空间。国家在无界开放网络空间域上提出保障信息和资源安全和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战略要求,势必为网络空间安全重要内容之一的网络异常行为检测和识别研究提出新的挑战。本文以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为导向,以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目标,立足分组交换技术的网络环境,针对虚拟空间反射物理空间过程中影响网络性能或者安全的小概率事件,分别从上层网络空间通信信息和下层网络空间通信结构出发,实现对网络空间域内和域外异常行为的研究。首先,研究分组交换环境中的网络流交互行为,采用复杂网络方法提出了大规模网络空间流交互模型。引入时间局部性原理刻画网络流的时序交互关系,构建了基于时间局部性的网络流交互模型。面向多网络应用的模型结构统计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网络应用定义行为的有效表达性,发现弱交互流易形成小世界网络而强交互流易形成无标度网络;设计了多元流相似性算法过滤大流量中的伪交互流,构建了基于局部多元相似性的网络流交互模型。面向异常流的模型结构动态性分析,设计了高斯分布的特征量对网络状态(异常/正常)显着性度量方法,其最高显着性为97.06%,发现了特征量与网络状态的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关系,表明模型对网络异常流行为的有效表达性;以上研究表明,流交互模型能用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大规模流量监控、分析和可视化研究。然后,引入直觉模糊集理论量化流交互模型特征量与网络状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单特征量的直觉模糊集检测方法和多特征量的直觉模糊集组合检测方法,实现了网络异常流行为检测研究。针对模型特征量的时序性和聚集性,提出了模型特征量的直觉模糊集构建方法;针对单特征量聚类区间对网络状态表示不唯一,提出了两态语言变量的直觉模糊集概率累加方法,设计多语言变量的检测结果判断规则,构建出单特征量的直觉模糊集检测方法(IFS-AD)。多个异常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较好的检测性能;针对多特征量在数据上的不一致性,设计了聚类区间到语言变量的映射方法,构建了多特征量的直觉模糊集组合检测方法(IFSE-AD)。实验结果表明,除CTU-4外的异常检测准确率在94.44%以上,与已有方法对比分析验证了IFSE-AD方法在检测性能上的优越性。接着,根据流交互模型特征量对网络应用定义行为表达的显着性,提出了网络空间异常应用流识别方法,实现了网络流的有效分组和异常应用识别。针对持续流设计了网络流预处理,降低了问题规模和实现面向目标的应用识别过程;面向海量而丰富的网络流,提出了先聚类后合并的网络流分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过滤孤立流,而且实现对非唯一数据包指纹和复合协议流的有效聚合;针对多样本空间的多网络流分组,提出同种异常应用的流分组集合构建方法。构建多异常应用的流交互模型并分析特征量序列后,结果表明异常应用的模型特征量分布呈现区间聚集性;面向多异常应用的多维模型特征量序列,引入聚类算法实现了序列的聚类划分,采用随机森林实现了在多维模型特征量聚类区间上的识别器构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异常应用流识别的准确率在96%以上。与已有方法对比分析发现本方法不仅在分组阶段实现早期检测和流聚合,还挖掘异常流交互模式。最后,面对突破地理空间的网络空间域,构建了主动探测的网络空间结构监测机制,实现对网络结构的动态性和突变性测量。依托课题组研究计划,设计了网络空间实时监测框架,实现分布式协同的网络结构探测;分析异常活动时的网络结构动态变化,提出了网络路径变化系数指标,可对网络结构突变前后进行有效区分和避免奇异节点链对测量的影响,实现了网路结构的动态性测量;针对网络空间结构动态系统,构建了前向k近邻的斐波那契稳态域,实现了对网络结构正常态的量化,进而定义了网络结构异常活动检测规则,实现了对网络结构的突变性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k=36时,网络空间异常活动的检测准确率达到了 97.78%以上。综上所述,本文网络空间异常行为研究从新的角度完成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上异常流分析、异常行为检测、异常应用流识别和网络监控与测量等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了本文工作在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能够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李燕霞[10](2018)在《电力应急通信专网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随之增加。电力应急通信专网是对电力供应系统实施应急管理的专用通信网络。维护电力应急通信专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提升电力系统应急管理能力,减轻电力系统故障对供电造成的影响。及时稳定的运行状态采集能够为电力应急通信专网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以山东省电力应急通信专网为背景,研究分布式数据采集技术,实时获取网络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和安全状况,设计并实现了电力应急通信专网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首先,设计并实现了分布式数据采集方法,按照“就近采集”的原则和采用“水平扩展”的方式,在各地市公司部署多个采集节点,并行采集电力应急通信专网运行数据。面向不同的数据采集对象设计并实现了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描述如下:(1)针对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开发数据采集客户端,采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2)通过发送、回收探测包,解析应答报文的方式采集链路运行状态数据。(3)采用模拟登录和基于SNMP访问MIB的方式采集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运行状态数据。(4)采用网络爬虫的方式采集防火墙、IPS等网络安全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其次,设计并实现了数据存储与备份方法,其中数据存储采用三级存储体系,包括本地采集节点离线存储、省服务器存储以及远程备份服务器存储。数据备份是将采集数据进行备份,避免数据丢失,同时增量备份设备配置和日志文件,用于恢复设备配置以及通过日志信息查找设备故障原因等。再次,设计并实现了数据分析方法,其中网络拓扑异常检测将网络中节点连接关系发生非预期变化的情况视为异常,提出一种基于链路冗余预处理的网络拓扑异常检测技术,及时定位网络拓扑中的异常情况。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安全存储、备份及呈现网络数据,能够及时发现网络拓扑异常,及时对违规进程和端口的操作、设备运行异常或故障情况进行告警,满足用户需求。
二、结束跨边界混乱的第一步——亚洲的第一个国际VSAT业务为网络向远端扩展带来了希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束跨边界混乱的第一步——亚洲的第一个国际VSAT业务为网络向远端扩展带来了希望(论文提纲范文)
(4)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媒体演化与漫画转型 |
第一节 漫画与现代漫画 |
一、漫画的基本特征 |
二、现代漫画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前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拟动态视效和讽喻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记载生产活动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路径狭窄单一的有限传播 |
第三节 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镜头叙事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图解时代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纸本大众读物实现广泛传播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交互性主导的多元审美创造 |
二、以建构数字符号景观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全网即时通讯实现跨文化传播 |
第二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生产环境的转型 |
一、日本漫画——从制作委员会模式到轻改竞争 |
二、美国漫画——从亚文化视角到固化的商业模式 |
三、中国漫画——从移植风格到寻求独立范式 |
第二节 融合抽象与具象的图像叙事 |
一、镜头语法的独立 |
二、漫符形态的丰富 |
三、世界景观的“超真实”化 |
第三节 商品逻辑主导的文化拼贴 |
一、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合流 |
二、大众文化的视觉符号拼贴 |
第四节 故事文本隐含的价值生产 |
一、对价值观念的融合与重建 |
二、对传统美学的图解与再造 |
第三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 |
第一节 阅读方式:从单向度阅读到交互阅读 |
一、从图文分离到图文融合 |
二、从凝神静观到交互阅读 |
第二节 符码再造:角色形象主导的多元符号消费 |
一、从强制编码到弱编码 |
二、同构式解码与养成式消费 |
三、群体理性的建构 |
第三节 消费形态:从纸媒绘本到泛视觉文娱消费 |
一、漫画与动画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二、漫画与影视剧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三、漫画与电子游戏的融合及符号消费机制 |
第四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到多元化图解 |
一、他者建构的转型 |
二、自我建构的转型 |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建构——从超级英雄到虚拟偶像 |
一、从政治经济形象到文化形象 |
二、从宏大主题阐释到日常生活审美 |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 |
一、对“个人化”社会问题的图解 |
二、对现代都市异化与法治精神的阐释 |
第五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前纸媒漫画时期 |
二、报刊单页漫画时期 |
三、现代漫画时期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传播渠道多元拓宽,跨越贸易壁垒 |
二、强化文化涵容功能,弱化文化折扣效应 |
三、生成通识文化符号,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 |
四、整合超媒介文本,传播文化形象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中国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展望 |
一、明晰定位——“国漫崛起”的商业口号与发展现状 |
二、确立故事——“全龄”和“低幼”的题材取舍 |
三、建构风格——重构“中国动漫学派”的可行性 |
四、选择路径——多维度的漫画传播向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慕课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慕课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慕课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问题及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研究问题 |
1.3.2 慕课 |
1.3.3 知识传播 |
1.3.4 传播模式 |
1.4 理论基础 |
1.4.1 5W传播模式理论 |
1.4.2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
1.4.3 教育效率与公平理论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6.2 技术路线 |
2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构建 |
2.1 慕课知识传播要素划分 |
2.1.1 5W模式下的知识传播基本要素 |
2.1.2 慕课知识传播要素的三层次 |
2.2 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模式的变革 |
2.2.1 “教师中心线性传播”的传统知识传播模式 |
2.2.2 “师生互动资源开放”的远程知识传播模式 |
2.3 “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解析 |
2.3.1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形成的现实基础 |
2.3.2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阐释 |
2.3.3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特点 |
2.4 小结 |
3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
3.1 教师主体性的功能翻转 |
3.1.1 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
3.1.2 由教学向导学的功能拓展 |
3.1.3 主体隐性作用实现渠道 |
3.2 学习者客体中心性的确立 |
3.2.1 知识传播过程前期 |
3.2.2 知识传播过程中期 |
3.2.3 知识传播过程后期 |
3.3 主客体的交互作用 |
3.3.1 教师可成为媒介学习者 |
3.3.2 教师可成为知识学习者 |
3.3.3 学习者可成为局部教学主体 |
3.4 小结 |
4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渠道与内容分析 |
4.1 慕课知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 |
4.1.1 三大主流慕课平台的发展模式 |
4.1.2 新型慕课平台的多样化发展路径 |
4.1.3 慕课学位教育推进举措 |
4.2 慕课知识传播内容的多学科关联 |
4.2.1 课程关联网络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4.2.2 课程关联网络中心节点 |
4.2.3 课程关联网络局部核心节点 |
4.2.4 课程关联网络的跨学科属性 |
4.3 渠道与内容的相互影响及其效果 |
4.3.1 互联网属性与知识单元化 |
4.3.2 用户服务与知识持续学习 |
4.3.3 产权政策与知识共享 |
4.4 小结 |
5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效果分析 |
5.1 分析框架 |
5.1.1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效果的两层次特性 |
5.1.2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的慕课两层次效果分析 |
5.1.3 慕课知识传播效果分析框架图 |
5.2 效率视角的慕课知识传播狭义效果分析 |
5.2.1 慕课学业成就分析 |
5.2.2 慕课学业过程分析 |
5.3 公平视角的慕课知识传播广义效果分析 |
5.3.1 慕课知识传播的机会公平分析 |
5.3.2 慕课知识传播的过程公平分析 |
5.3.3 慕课知识传播的结果公平分析 |
5.4 小结 |
6 基于知识传播模式优化的慕课本土化发展对策 |
6.1 持续激发慕课主客体活力 |
6.1.1 慕课知识传播主客体现存问题 |
6.1.2 我国慕课主客体活力激发措施 |
6.2 强化慕课渠道内容联动 |
6.2.1 知识传播渠道与内容的现存问题 |
6.2.2 渠道与内容联动机制完善路径 |
6.3 提升慕课知识传播效果 |
6.3.1 慕课知识传播效果的现存问题 |
6.3.2 促进慕课学习效率与公平的建议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政论专题片的文本与受众研究 ——以十九大献礼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主流舆论寻求创新式传播 |
1.1.2 政论专题片迎来收视热潮 |
1.1.3 弘扬主流价值观意义重大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论 |
1.4.1 案例分析法 |
1.4.2 文本分析法 |
1.4.3 扎根理论 |
1.4.3.1 扎根理论的发展 |
1.4.3.2 选择扎根理论的理由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2.1 关键词界定 |
2.1.1 电视专题片 |
2.1.1.1 电视专题片的概念 |
2.1.1.2 电视专题片的分类 |
2.1.2 政论专题片 |
2.1.2.1 政论专题片的概念与特征 |
2.1.2.2 政论专题片的分类 |
2.1.3 献礼片 |
2.1.4 受众与受众行为 |
2.1.5 大学生 |
2.2 理论梳理 |
2.2.1 叙事学理论 |
2.2.2 使用与满足理论 |
2.2.3 期望—价值理论 |
2.2.4 受众选择的“实用主义”模型 |
2.3 文献综述 |
2.3.1 电视专题片研究现状 |
2.3.2 政论专题片的研究现状 |
2.3.3 媒介使用动机研究现状 |
2.3.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文本分析 |
3.1 主题与叙事分析 |
3.1.1 主题分析 |
3.1.1.1 宏观主题的精准化拆分 |
3.1.1.2 微观主题的艺术化渗透 |
3.1.2 叙事分析 |
3.1.2.1 叙事视角:多维度视角辩证看待历史 |
3.1.2.2 叙事主体:内外叙事相结合讲述故事 |
3.1.2.3 叙事结构:多结构融合勾勒改革画卷 |
3.1.2.4 叙事手法:符号化叙事增强价值认同 |
3.2 影像与声音分析 |
3.2.1 影像分析 |
3.2.1.1 灵活细腻的镜头语言 |
3.2.1.2 打破常规的构图语言 |
3.2.1.3 千变万化的光效语言 |
3.2.1.4 抒发情感的色彩语言 |
3.2.2 声音分析 |
3.2.2.1 兼容并蓄的解说词 |
3.2.2.2 还原时空的同期声 |
3.2.2.3 情景交融的音乐 |
第四章 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受众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问题 |
4.1.2 研究对象 |
4.1.3 资料收集 |
4.1.3.1 抽样 |
4.1.3.2 深度访谈 |
4.1.4 资料分析 |
4.1.4.1 三次编码过程 |
4.1.4.2 备忘录撰写 |
4.1.5 结果检验 |
4.1.6 研究可靠性及推广度 |
4.2 十九大献礼政论片的受众行为分析 |
4.2.1 “我会主动去看政论片” |
4.2.2 “政论片的内容让我觉得很有用” |
4.2.3 “政论片给人很正能量的感觉” |
4.2.4 “我愿意继续看能够切合青年人口味的政论片” |
4.3 十九大献礼政论片受众行为的动因分析 |
4.3.1 收看前的选择行为 |
4.3.1.1 满足需求的期望 |
4.3.1.2 符合习惯的期望 |
4.3.1.3 社会经验因素 |
4.3.1.4 感知易用性 |
4.3.1.5 感知可靠性 |
4.3.2 收看中的卷入行为 |
4.3.2.1 认知需求的评估 |
4.3.2.2 情感需求的判断 |
4.3.2.3 社交需求的衡量 |
4.3.2.4 个人认同需求的选择 |
4.3.3 收看后的评价行为 |
4.3.3.1 感知价值性 |
4.3.3.2 忠诚度 |
4.3.3.3 可替代性 |
第五章 结论与探讨 |
5.1 研究结论和结果检验 |
5.1.1 文本分析结论 |
5.1.1.1 主题与叙事 |
5.1.1.2 影像与声音 |
5.1.2 受众研究结论 |
5.1.2.1 满足需求的期望 |
5.1.2.2 符合习惯的期望 |
5.1.2.3 社会经验因素 |
5.1.2.4 感知易用性 |
5.1.2.5 感知可靠性 |
5.1.2.6 期望满足程度 |
5.1.2.7 感知价值性 |
5.1.2.8 忠诚度 |
5.1.2.9 可替代性 |
5.1.3 受众研究结果检验 |
5.2 我国政论专题片的提升路径 |
5.2.1 用真情实感讲好中国故事 |
5.2.2 以创新思维打造媒体矩阵 |
5.2.3 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
5.3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5.3.1 研究的贡献 |
5.3.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十九大献礼政论片受众访谈提纲 |
附录2:检验结果的受众访谈提纲 |
致谢 |
(8)中美众筹创业故事的叙述差异及其说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背景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众筹网站 |
2.1.2 故事(叙事) |
2.1.3 创业故事 |
2.2 理论背景 |
2.2.1 叙述作为体验世界的基本范式 |
2.2.2 作为说服方式的叙事 |
2.2.3 跨文化研究的立足点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创业叙事的文本分析研究 |
2.3.2 众筹项目投资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3 众筹的叙事说服研究 |
2.3.4 众筹和叙事说服的跨文化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样本与主要研究方法 |
3.1 样本选取 |
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章 中美众筹创业故事的文本分析 |
4.1 分析框架 |
4.2 中美众筹创业故事文本分析 |
4.2.1 故事情节分析 |
4.2.2 故事主线分析 |
4.2.3 故事主题分析 |
4.2.4 创业者形象及众筹故事角色原型分析 |
4.2.5 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分析 |
第五章 中美创业故事中叙述要素说服效果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提出与研究假设 |
5.1.1 “就事论事”还是“就人论事” |
5.1.2 突出既往成功经验的重要性 |
5.1.3 长期热情还是抓住机会 |
5.2 实验一: 创业故事中的性格因素对投资意向的影响 |
5.2.1 实验被试 |
5.2.2 实验设计与实验材料编制 |
5.2.3 实验程序 |
5.2.4 变量设置和测量 |
5.2.5 数据分析 |
5.2.6 讨论 |
5.3 实验二: 创业故事中的过往成功经历对投资意向的影响 |
5.3.1 实验被试 |
5.3.2 实验设计与实验材料编制 |
5.3.3 实验程序 |
5.3.4 变量设置和测量 |
5.3.5 数据分析 |
5.3.6 讨论 |
5.4 实验三:创业故事中的热情存续时间对投资意向的影响 |
5.4.1 实验被试 |
5.4.2 实验设计与实验材料编制 |
5.4.3 实验程序 |
5.4.4 因变量的测量 |
5.4.5 数据分析 |
5.4.6 讨论 |
5.5 实验研究总结 |
第六章 中美创业故事中叙述要素运用的文化解释 |
6.1 中西方“人”的本体观念的认知差异探析 |
6.2 人本观念差异对中美创业故事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讨论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网络空间异常行为检测与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网络空间概述 |
1.1.1 网络空间定义 |
1.1.2 网络空间构成 |
1.1.3 网络空间异常行为 |
1.1.4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 |
1.2 网络空间异常行为研究现状与挑战 |
1.2.1 大规模网络流量的行为建模 |
1.2.2 网络异常事件的有效检测 |
1.2.3 网络异常流的有效分类和恶意应用识别 |
1.2.4 网络监测机制构建 |
1.3 本文研究体系与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网络空间流交互行为建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网络流交互行为 |
2.2.1 网络流定义 |
2.2.2 网络流的交互性 |
2.3 基于时间局部性的网络流交互模型及分析 |
2.3.1 网络流的时间局部性 |
2.3.2 模型定义与格式化 |
2.3.3 时间局部窗口与模型结构关系分析 |
2.3.4 面向网络应用的模型结构特征分析 |
2.3.5 模型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分析 |
2.4 基于局部流多元相似性的网络流交互模型及分析 |
2.4.1 多元流相似性算法 |
2.4.2 模型构建 |
2.4.3 模型参数分析 |
2.4.4 面向异常流的模型结构动态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空间异常流行为检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流交互模型的提取 |
3.3 模型特征量的直觉模糊集建立 |
3.3.1 特征量论域划分 |
3.3.2 直觉模糊集建立 |
3.4 单特征量的直觉模糊检测方法 |
3.4.1 单特征量的直觉模糊集 |
3.4.2 单特征量检测结果判断 |
3.5 多特征量的直觉模糊组合检测方法 |
3.5.1 聚类区间到语言变量的映射 |
3.5.2 多特征量直觉模糊组合 |
3.5.3 多特征量组合检测结果判断 |
3.6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3.6.1 数据集 |
3.6.2 评价指标 |
3.6.3 单特征量的异常检测 |
3.6.4 多特征量的异常检测 |
3.6.5 方法参数与检测性能的关系 |
3.6.6 方法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空间异常应用流识别研究 |
4.1 引言 |
4.2 网络流的预处理 |
4.3 网络流分组的聚合 |
4.3.1 网络流聚类 |
4.3.2 网络流聚类合并 |
4.4 异常应用流分组集合构建与模型提取 |
4.5 异常应用流的识别 |
4.5.1 模型特征量序列的聚类 |
4.5.2 基于随机森林的应用流识别 |
4.6 异常应用流识别方法描述 |
4.7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4.7.1 数据集 |
4.7.2 网络流分组结果分析 |
4.7.3 异常应用的模型特征量分析 |
4.7.4 异常应用流识别结果分析 |
4.7.5 方法对比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空间结构监测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网络结构监测框架 |
5.3 网络结构动态性测量 |
5.3.1 网络结构与异常活动关联分析 |
5.3.2 网络结构的变化测量 |
5.4 网络结构异常变化检测 |
5.5 网络结果监测结果分析 |
5.5.1 数据集 |
5.5.2 前向k值选择与分析 |
5.5.3 监测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电力应急通信专网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分布式数据采集架构研究 |
1.3.2 网络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方法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应急通信专网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
2.1 电力应急通信专网简介 |
2.2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1 功能需求概述 |
2.2.2 分布式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
2.2.3 数据分析需求分析 |
2.2.4 数据存储与备份需求分析 |
2.2.5 可视化呈现需求分析 |
2.3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应急通信专网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系统设计目标 |
3.1.2 系统架构设计 |
3.1.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3.1.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2 系统详细设计 |
3.2.1 分布式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2.2 数据分析模块设计 |
3.2.3 数据存储与备份模块设计 |
3.2.4 可视化呈现模块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急通信专网数据采集系统实现 |
4.1 分布式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1.1 移动终端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1.2 链路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1.3 网络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1.4 网络安全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1.5 服务器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1.6 采集任务分配子模块实现 |
4.2 数据分析模块实现 |
4.2.1 网络拓扑异常检测模块实现 |
4.2.2 违规进程和端口检测模块实现 |
4.2.3 设备运行异常及故障检测模块实现 |
4.3 数据存储与备份模块实现 |
4.3.1 数据存储模块实现 |
4.3.2 数据备份模块实现 |
4.4 可视化呈现模块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应急通信专网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移动终端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5.2.2 链路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5.2.3 网络拓扑异常检测模块功能测试 |
5.2.4 网络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5.2.5 网络安全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5.2.6 服务器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5.2.7 数据备份模块功能测试 |
5.2.8 可视化呈现模块功能测试 |
5.3 系统非功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结束跨边界混乱的第一步——亚洲的第一个国际VSAT业务为网络向远端扩展带来了希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研究[D]. 姚震. 中国政法大学, 2021
- [2]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D]. 孟亮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手机企业进军西欧市场的战略研究 ——以华为、小米为例[D]. 徐翠.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021
- [4]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D]. 牛旻. 湖北大学, 2021
- [5]湖南湘江新区农村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D]. 蔡丰. 南华大学, 2020
- [6]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D]. 柴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7]政论专题片的文本与受众研究 ——以十九大献礼片为例[D]. 肖楠. 厦门大学, 2019(08)
- [8]中美众筹创业故事的叙述差异及其说服效果研究[D]. 李莎. 厦门大学, 2019(07)
- [9]网络空间异常行为检测与识别研究[D]. 王进法. 东北大学, 2019(01)
- [10]电力应急通信专网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燕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