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内容的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孙树彪[1](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李绍伟[2](2014)在《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遭遇着严峻的外部冲击,而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却长期受到忽视,这是现代德育面临的客观现实境况。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基本形态和永恒存在,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内在的德育功能对于和谐社会秩序建设具有不可或缺性。因此,必须摒弃德育即为学校德育的固化理念,在创新学校德育的同时,加强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理论研究,确立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德育地位,探寻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规律,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基础性和长远性意义。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所受到来自于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大众媒介、社会活动、社区文化以及人际交往等各种德育影响的总和效应,其根本特征在于实施主体的多元化和受教主体的全民性。在实践特性上,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交往性以及情境性,体现了人追求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的主体性文化自觉,是社会道德秩序自我调整和完善的内在机制。对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理论演变的研究,不仅能够确证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客观存在,更在于对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认知发展逻辑的深入探寻。本文探索性地将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理论划分为混合共生、相对分离和趋向统合三个发展阶段,研究发现社会教育德育思想经历了从关注社会生活德行伦理,到倡导人道主义帮助伦理,再到追求完整社会人格伦理的理论致思进程。这一辩证性思想进程不仅反映出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内涵逐渐变得丰富全面,而且更加关注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德育功能实现,折射出社会教育德育功能向人的类本性的复归趋势。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具有客观自在性,关键在于如何得到真正实现,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现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依据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社会教育德育功能实现随着人类交往关系的阶段性演变而呈现出强势主导、整体式微和全面实现的历史发展动态,表明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与人的社会交往关系结构存在着内在因果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对中国社会教育德育实践的历史考察之中得到了进一步确证,从而尝试探索出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规律,即不同的社会交往关系结构决定和制约着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程度。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交往关系中,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只能在生活伦理秩序上得到实现;在物的依赖性社会交往关系中,由于人的原子化生存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受到抑制;在人的平等自由社会交往关系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才能得到全面实现。在现代社会中,正是由于以人为中心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整体性社会交往关系结构遭遇了工具理性和物质主义的侵蚀和消解,使得社会教育德育功能因主体缺失而陷入现代性困境。而在当代中国人的社会交往关系结构同样由于急剧社会转型过程中主体利益观念、主体正义行为、主体意义关怀、主体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而出现现代性异变。基于现代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张和传统共同体的日渐消逝,西方学者们提出了在公共理性基础上建立具有伦理精神的普遍性制度规范,以及以共同体化的现代社会生活培育人的德性品格的学理性致思努力,对构建现代社会交往关系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但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互为前提,才能形成突破社会教育德育困境的现实逻辑理路。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应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扬弃与超越中国传统社会教化和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积极借鉴西方社会教育德育实践的有益经验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教育的成功经验,着眼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社会德育主体的生成和新型社会交往关系的型构。在社会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路径选择上,关键在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各个社会教育德育主体的良性互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行动准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开展社会德育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德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充分彰显社会德育活动的人民性;全面建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积极建设人们的精神文化家园,在现代化社会生活的和谐互动中陶冶和培育人的德性人格。
陈垠亭[3](2014)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多年来,教育现代化每跨越一个历史阶段,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德育体系都会发生深刻变化。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教育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也给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因此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重要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应当把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牢固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和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与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相衔接的、公平合理的现代学校制度;更新教育内容和知识传承体系、技能教育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教育手段与方法;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深刻影响着学校德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坚持五大原则:一是方向性原则,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适应性原则,解决好现代学校德育的适应性问题;三是整体性原则,解决好各个学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有机衔接;四是科学性原则,解决好德育要素选择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五是可操作性原则,解决好为学生接受并取得积极效果的问题。现代学校德育体系的总体框架是,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德育目标体系,系统科学、传承创新的德育内容体系,先进灵活、务实高效的德育工作体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德育环境体系。德育目标对整个学校的德育过程起着指导、调节、控制的作用。学校德育目标的设立,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认知能力等,并结合德育的最终目标,确立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目标的每一进程,既需要发挥总目标的导向和保证作用,还需要相应的具体德育目标来发挥选择、激励、纠偏和评价的功能。德育目标体系既是学校德育活动的方向和旗帜,同时也是评价学校德育活动效果的标准和依据。德育目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德育内容是学校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学校德育内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这是由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决定的。学校德育内容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学校德育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学校德育内容来源于实践,它不仅应该是深刻的,而且是应该生动的、丰富的、形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应当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伦理教育;引导行为规范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大责任,应当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加强艺术素养教育并纳入德育范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历史使命,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防止丢弃优秀文化传统,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始终;创新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时代要求,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应当把创新教育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德育课程。德育工作体系是德育目标实现的保证。更新德育理念,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宗旨,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责任;创新德育方法,从德育对象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确定具有现代意识和价值思维,能够积极反映、促进和引导德育科学的发展的方式和方法;拓宽德育途径,强化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完善德育机制,形成有效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预警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程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解决好他们的地位、待遇等问题。现代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对现代学校德育效果至关重要。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处理好现代学校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关系,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闫昌锐[4](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指出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熊孝梅[5](2013)在《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这说明人的本质不在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在于对提升生命质量和探索生活意义的精神追求。人们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正是反映了这样一种精神诉求。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个体在思想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经由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方式而形成的自身内在的基本素养和心理品质,它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整体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在个体的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中学生正处于从未成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身心发育急剧变化,思想道德素质正处于形成过程当中,极不稳定,可塑性强,是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于他们的一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客观地认识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探讨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建议,为当前学校德育改革提供指导。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查等途径,界定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涵义,探讨了思想道德素质要不要评价、能不能评价、能不能量化评价、如何评价等理论问题,厘定了评价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指标,并根据评价指标编制了《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试测问卷)。《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试测问卷)包括四个一级维度,即:自我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集体的关系和与社会的关系。每个一级维度又包括五个评价指标,其中,自我关系维度包括珍爱生命、自尊自立、求知进取、实践创新、正直正义;与他人的关系维度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孝敬父母、助人为乐、宽容;与集体的关系维度包括集体合作意识、奉献意识、爱党爱民、爱国意识、热爱和平;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包括社会公德、权利义务、民主法制、节能环保、网络道德。然后,对问卷进行了试测,试测结果表明,除了12道题目与其所属一级维度之间的区分度较低外,问卷其余80道题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测试结果基本满足了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说明经过修改后的这份《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具有评价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以作为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研究的测查工具。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分别抽取浙江省、湖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个省区作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的代表,运用正式的《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先后在浙江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的30多所中学随机抽取10000多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作为对问卷调查的补充,我们还对三省区30多所中学的200多名学生和160多名老师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存在着显着的性别差异,初中的性别差异比高中更为明显,女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普遍高于男生;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得分最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初二较高,初三最低;高中生年级差异不显着,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整体上比高中生高;独生中学生与非独生中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独生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显着高于非独生中学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也存在学校城乡类型的显着差异,城市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最高,城乡结合部学校次之,农村学校最低;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也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发达地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最高,欠发达地区次之,不发达地区最低。通过调查还发现,当前中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整体较高。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四个一级维度中,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得分最高,与集体的关系维度次之,再次是与他人的关系维度,自我关系维度得分最低;在20个二级维度中,得分均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正直正义,爱党爱民,权利义务,热爱和平,民主法制,节能环保,尊重他人,社会公德,集体合作,网络道德,助人为乐,珍爱生命,爱国意识,自尊自立,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宽容,奉献,求知进取,实践创新。这一结论体现了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契合时代发展脉搏,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敏感而强烈,突出表现为他们在孝敬父母、宽容、奉献、求知进取、实践创新等传统价值观上得分较低,而在正直正义、爱党爱民、权利义务、热爱和平、民主法制等凸显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价值观上得分较高。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当前我国中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针对性别差异,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实施因性施教策略;针对年级差异,学校德育方法要注重价值引导,摒弃应试教育,重塑教育的育人目标;针对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家庭要加强亲子沟通,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城乡类型学校差异,政府要取消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父母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各地政府要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针对地区差异,加大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加强在职教师职后培训,实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
程德慧[6](2012)在《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民意识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①这是明确开展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党的文件。2010年7月教育部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远景规划再次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是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承接和高度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属于公民教育的范畴,但是,公民教育一直存在着理论上争议,难以形成共识。理论分歧影响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推进。事实上,公民意识教育尚未能真正进入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还存在重重困难。面对理论难题与实践困难,学校公民意识教育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也提出来了。课题需要回答:学校公民教育是否必要?学校公民教育是否可能?以及学校公民教育如何进行的问题。本文以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为研究主题,从理论上讨论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可能性,以及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路径。通过研究,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推动了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为党和国家进一步落实公民意识教育的政策提供了思考。第一部分主要从理论上对公民、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界定,探讨了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德育的关系,梳理了国内外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在对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关于公民意识教育的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总结,认为:我国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学校公民意识教育。通过理论上的研究和思想发展的探源,提出了公民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公民意识教育能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第二部分论证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制约性因素。对于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本文认为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是学校德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建构现代公民人格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的现实需要,论文从上述四个方面论述了公民意识教育是当代中国必要而又紧迫的时代课题。通过研究,提出了公民意识教育是建构现代公民人格的教化力量。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与公民个体政治化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公民意识教育为公民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民主政治实践的路径。在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讨论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可能性。本文针对学界关于公民意识教育的种种质疑,本文以党和国家政策文件上对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为根据,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为理论指导,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可能性。尤其是对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实践的重点个案的实证研究,总结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探索取得的成效,对学界的质疑做出回应。论文还客观探讨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指出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是制约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障碍。教育理念的偏差、制度供给保障的不足、传统伦理文化等消极因素不利于我国的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建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因此,实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任重而道远。破解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中的制约因素,将有力推动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论文的第三部分对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建构性的研究。本文从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建构的原则、目标及内容、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三个方面对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建构。通过本部分的研究,加强了我国大、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整体规划,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面加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制度建设,系统推进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在对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多种实施途径的研究中,提出了日常生活教育对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作用及价值,提出了日常生活的多样化和互动性的教学法,提出了通过创新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教学方法,来提高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效果。回顾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的历史沿革,梳理学校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着重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系统建构研究,本文对中国学校公民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即实现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中学科化、本土化、人本化、生活化、国际化。
高星[7](2014)在《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是道德教育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借鉴他国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中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道德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道德教育会有不同的形式和特色,会有自己的创造和长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放的中国也需要道德教育者在实践中创造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教育新形式、新内容和新途径。因而善于吸收他国经验,尤其是借鉴一些已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多年道德教育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中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意义重大。“借鉴”是中国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的核心主题。中国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成果丰硕,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然而,其研究成果却长期存在简单重复、缺乏解释力、缺乏实践指导作用的问题。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成果如果总是以空泛的总体化和缺乏实效性收场,长此以往,表面上的研究繁荣很有可能导致学科发展活力的枯竭,甚至是学科式微的恶果。为了突破道德教育比较研究领域发展的瓶颈,试图以新的学术思路对中美高校道德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为了避免研究成果流于空泛和缺乏实效性,就必须找出与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密切联系,并对之产生深刻影响的深层因素,不能就两国高校道德教育现象讨论两国高校道德教育问题,必须将视野扩大到与两国高校道德教育现象密切联系的一系列因素,试图找出这些因素对两国高校道德教育现象异同产生的影响,分析对美国道德教育经验应当作何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考虑是否可以全部照搬,以及全部照搬的条件是否存在。最后,如何根据中国条件对之进行有效地借鉴。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其内容构成了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的起点:引出了选题的由来、研究可以依赖的现有基础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即第二章、第三章,是选题的基础,解决的是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的客观基础问题。进行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首先要辨析清楚相关概念并考察相关历史现象。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现象的初步研究。在道德教育领域内对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载体进行一般的比较,包括尝试采用新的、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在这一部分研究中,得到关于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的一些初步结论和若干启示。第四部分即第七章,以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视角,对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现象进行深层解读。进行深层解读,探寻促使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因,是有效地对美国经验进行有效地借鉴之基石。第五部分即第八章、第九章,在深刻总结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提出增强中国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对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有效经验进行有选择性地借鉴。
孙峰[8](2010)在《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使德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梳理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的主流轨迹,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和谐德育价值观,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本文研究立足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德育价值观的历史变革,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德育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德育价值观的发展理路和变革轨迹,本文将德育价值观的变革分为中国社会开放期、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国和谐社会构建期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其中中国社会开放期和转型期的划分以每个时期的社会背景、社会理论与思潮、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为依据。本文分别阐述了中国社会开放中以工具德育价值观为主导的德育价值观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分析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与弊端。提出了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对工具德育价值观弊端的克服,论证了人本德育价值观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及局限性。提出了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中和谐德育价值观是德育理论和实践的追求。和谐德育价值观是本文重点建构的内容,它代表了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取向,是德育价值观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目标。本文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从德育价值哲学的视角探讨了德育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功能问题。论证了德育价值观是德育的核心问题。阐述了价值、价值观、德育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和探讨了德育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渊源。揭示了德育价值观的本质即德育价值的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个体道德价值观的自主建构性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统摄性的统一;德育价值观的超越性与德育价值存在的客观性的统一。论证了德育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即时代性流变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统一: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民族性和普世性的共存。阐明了德育价值观的规范功能、超越功能、认同功能和引导功能。第二章探讨和研究了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本部分对价值观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梳理,论证了德育价值观在现代转型过程中逐步打破了单一的政治价值倾向,形成了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多元并存的方向发展。分析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受中国社会开放中社会背景;科学主义思潮和现代化思潮;科学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指向制约。指出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和弊端。阐述了工具德育价值观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产生的深刻影响,其造成了德育的科学化取向:工具理性人的生产和功利主义的德育症候群。由于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表现出的弊端,它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人的培养的根本要求。因此,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转型是历史的必然。第三章论证了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本部分阐述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蕴,论证了社会转型中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观的转型的现代意义。分析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人本主义思潮、主体性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指向的制约。阐述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反思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局限性。对人本德育价值观进行积极的扬弃。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追求和谐德育价值观。第四章论述了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追求。本部分阐述了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分析了德育价值观的和谐性缺失及其根源,提出了和谐德育价值的基本内容是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我和谐。阐述了和谐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和谐德育的理论构建即形成公正、人道、自由的核心德育价值理念。追求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多元价值并存;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共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相对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的价值取向。论证了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精神的价值追求。提出了和谐德育的实践策略即注重德育课程的改革,其着重建立以价值宣示与嵌入为策略的学科课程、以价值渗透为内线的隐性课程和以价值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在师生关系上建立主体间性关系、交往关系;在德育方法上实现由灌输走向对话;注重价值商谈。本文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德育价值观从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和梳理,对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过程中的工具德育价值观和人本德育价值观进行了合理性的论证和反思,进而提出了和谐社会建构中和谐德育价值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追求,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和谐德育价值观进行了现代建构。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的历史和现实的梳理和思考,其根本的目的是建立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德育价值观发展的取向,用和谐德育价值观去引领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许瑞芳[9](2006)在《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带来了从经济形态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使高校德育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时代课题,高校德育必然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适应这种变革。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阐释,运用历史研究、文本解读、访谈、个案考察等方法,把特定时期的中国高校德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在社会变革中的演变过程,深入挖掘价值观变迁与高校德育转型的内在机理联系。论文力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在社会变革中发展进程历史经验的揭示,并在对当代高校德育相关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寻找合理的定位,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和社会新道德秩序的重建。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六章。 导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研究的价值所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对论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的视野探讨1978年到1992年这期间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德育的新探索。为应对社会出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新变化,高校德育适时地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内容。但总体来讲,此时德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德育实践在“教育危机”中陷入了被动应付的僵局。 第二章着重论述1992年到2005年间,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新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等多元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构成了高校德育改革复杂的内外环境,出现了德育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在既有德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域,出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与网络兴起相关联的网络德育问题等等,高校德育在改革中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三章从微观的视角,抓住德育结构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德育目标与德育功能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同时德育目标的合理设置也会制约德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对高校德育目标设置进行解读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从“应然”和“实然”的状态对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进行梳理与反思,指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应进一步拓展德育功能。 第四章探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与转型是如何体现在德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中。指出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课程思想,描述了专门德育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的方式,对“主渠道”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状况进行剖析,提出德育中的教学不等于教育。
张兴春[10](2015)在《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顺应和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现实问题及要求,并以此进行创新和发展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卓有成效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的分析,对如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思路、新办法、新路径。伴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起步与规范、恢复和改革发展等阶段,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时至今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形势发生了变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研究生群体有了新特点,如群体规模的快速增加、研究生个性变化、就业压力方面的情况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如经济全球化加剧、社会文化多元化凸显、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等,空前的社会变革和技术变革,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最后,社会发展赋予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也必须有所变化和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当前,研究生思想状态主流积极健康,但也存在价值取向多元化、责任感缺失、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方面归咎于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和研究生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未能保持与当前形势足够的与时俱进,亦成为制约研究生思想素质提高的主要原因。总体上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认识、目标内容、方式方法、队伍渠道、组织制度等方面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要有所作为,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发展。理论创新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先导,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借鉴西方德育理论,进行综合创新,建立适应新形势所需要的新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优化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坚持开放性、互动性和平等性原则下,制定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置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必由之路。
二、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内容的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内容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2)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2 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解析 |
2.1 社会教育的存在性确认 |
2.2 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表现 |
2.3 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特性 |
3 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思想演变 |
3.1 混合共生阶段的生活伦理德育思想 |
3.2 相对分离阶段的人道主义德育思想 |
3.3 趋向统合阶段的完整人格德育思想 |
3.4 社会教育德育思想理论演变的检视 |
4 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规律探寻 |
4.1 社会教育德育功能实践形态的历史演变 |
4.2 中国社会教育德育实践的历史性考察 |
4.3 社会教育德育实践发展规律的逻辑归结 |
5 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现代性困境与突破努力 |
5.1 社会教育德育主体生成的现代性困境宏观解析 |
5.2 转型期中国社会教育德育主体生成的制约因素 |
5.3 对培育现代社会教育德育主体致思努力的研判 |
6 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
6.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社会德育建设 |
6.2 以为人民服务彰显社会德育活动的人民性 |
6.3 以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培育现代德性人格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现代化 |
二、教育现代化 |
三、德育 |
四、学校德育体系 |
第二章 教育现代化与学校德育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萌芽期 |
一、鸦片战争催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萌芽 |
二、呼唤民族主权意识的觉醒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 |
第二节 转折期 |
一、新文化运动激起中西教育思想的碰撞与摩擦 |
二、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 |
第三节 探索期 |
一、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教育理念的探索和实践 |
二、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 |
第四节 发展期 |
一、改革开放将我国教育现代化推向新阶段 |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 |
第三章 教育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探析 |
第一节 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
一、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 |
二、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二节 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
一、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
一、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
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四节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
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
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五节 教育国际化 |
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二、教育国际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四章 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总体方略 |
第一节 意义阐释 |
一、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二、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一、方向性原则 |
二、适应性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四、科学性原则 |
五、可操作性原则 |
第三节 总体框架 |
一、德育目标:横向贯通,纵向衔接 |
二、德育内容:系统科学,继承创新 |
三、德育要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四、德育工作:先进灵活,务实高效 |
五、德育环境: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
第五章 完善现代学校德育目标体系 |
第一节 学前教育阶段 |
一、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
二、学前教育阶段德育目标 |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 |
一、小学生和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
二、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目标 |
第三节 高中教育阶段 |
一、高中生和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 |
二、高中教育阶段德育目标 |
第四节 高等教育阶段 |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二、高等教育阶段德育目标 |
第六章 丰富现代学校德育内容体系 |
第一节 思想道德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 |
一、理想信念教育 |
二、爱国主义教育 |
三、道德伦理教育 |
第二节 引导行为规范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大责任 |
一、法制意识教育 |
二、心理健康教育 |
三、艺术素养教育 |
第三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全过程 |
第四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历史使命 |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
二、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
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贯穿现代学校德育始终 |
第五节 创新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时代要求 |
一、创新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
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
三、创新教育与德育 |
第七章 创新现代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
第一节 更新德育理念 |
一、坚持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 |
二、坚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 |
三、坚持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责任 |
第二节 创新德育方法 |
一、改进德育方法 |
二、加强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 |
三、积极创设现代化育人环境 |
第三节 拓宽德育途径 |
一、强化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
二、建设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 |
三、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 |
四、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
第四节 完善德育机制 |
一、管理体制 |
二、领导体制 |
三、预警机制 |
四、保障机制 |
第五节 加强队伍建设 |
一、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
二、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
三、管理服务队伍建设 |
四、校外德育队伍建设 |
第八章 现代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建设 |
第一节 现代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一、现代经济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二、现代政治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三、现代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四、现代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二节 处理好现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
一、现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现存的问题 |
二、处理好三者关系需要提高合作意识 |
三、处理好三者关系必须突出学校教育 |
四、处理好三者关系必须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 |
第三节 构建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合力 |
一、树立现代德育观 |
二、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三、改善校园周边环境 |
四、净化网络环境,把握舆论方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理论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 政策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
(三) 系统的分类 |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一) 整体性原理 |
(二) 层次性原理 |
(三) 开放性原理 |
(四) 自组织性原理 |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
(一) 概念界定 |
(二) 三维模型 |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
(一) 要素结构 |
(二) 层次结构 |
(三) 环境结构 |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
(二) 德育评价因素 |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价值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价值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综述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方法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结论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突破 |
(四) 研究内容与理论假设 |
三、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三) 访谈法 |
(四) 问卷调查法 |
四、 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 |
一、 素质 |
(一) 涵义 |
(二) 特征 |
二、 思想道德素质 |
(一) 涵义 |
(二) 特征 |
(三) 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一、 何为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
(一) 评价与教育评价 |
(二)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
二、 思想道德素质要不要评价 |
(一) 德育工作本身需要评价来指导 |
(二) 德育改革实践需要评价做航标 |
(三)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基本功能 |
三、 思想道德素质能不能评价 |
(一)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何以可能 |
(二) 思想道德素质量化评价何以可能 |
四、 思想道德素质怎么评价 |
(一) 评价原则 |
(二) 评价维度 |
(三) 评价方式 |
(四) 评价主体 |
(五) 评价对象 |
第三章 历史考察 |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德育目标的嬗变 |
(一) 强调满足国家政治需要的转折时期(1978—1984年) |
(二) 强调国家经济发展及学生成长需要的改革尝试时期(1985—1989年上半年) |
(三) 重新强调满足国家政治需要的改革整顿时期(1989年下半年—1991年) |
(四) 遵循学生成长和品德规律及市场经济特征的改革深入时期(1992—2002年) |
(五) 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的改革完善时期(2003年—现在) |
二、 结论与反思 |
(一)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要求 |
(二) 从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法制政治的要求 |
(三) 从社会本位论目的走向以人为本的要求 |
(四)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要求 |
(五) 从国家政治需要走向关注学生个体需要的要求 |
第四章 评价指标 |
一、 中华民族精神 |
(一) 热爱祖国,爱好和平 |
(二)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
(三) 助人为乐,宽容他人 |
(四) 积极进取,自强自立 |
二、 现代公民意识 |
(一) 社会公德,自尊他尊 |
(二) 权利义务,法制意识 |
(三) 全球意识,生态文明 |
三、 市场经济伦理 |
(一) 诚实守信,正直正义 |
(二) 集体合作,奉献意识 |
(三) 求知进取,实践创新 |
四、 网络道德 |
第五章 实证调查(一)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 |
二、 问卷的试测与分析 |
(一) 试测 |
(二) 结果分析 |
(三) 结论 |
三、 正式调查 |
(一) 调查方法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过程 |
第六章 实证调查(二) |
一、 数据分析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总得分结果及变量差异分析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各一级维度的得分结果及变量差异分析 |
(三)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各二级维度的得分结果及变量差异分析 |
二、 调查结论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极倾向 |
(三)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消极倾向 |
第七章 成因分析 |
一、 性别差异的成因 |
二、 年级差异的成因 |
三、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的成因 |
四、 学校城乡类型差异的成因 |
五、 地区差异的成因 |
第八章 教育建议 |
一、 针对性别差异的建议 |
(一) 学校的因性施教策略 |
(二) 家庭与社会的因性施教策略 |
二、 针对年级差异的建议 |
(一) 注重价值引导和价值澄清 |
(二) 重塑学校教育的育人目的 |
三、 针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的建议 |
(一) 加强亲子沟通 |
(二) 采取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 |
四、 针对不同城乡类型学校差异的建议 |
(一) 政府要取消城乡二元结构壁垒 |
(二) 父母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
(三) 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传媒环境 |
五、 针对地区差异的建议 |
(一) 加大对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 |
(二) 加强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 |
(三) 实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 |
(一) 着作类 |
(二) 论文类 |
二、 英文 |
附录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试测问卷) |
附录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调查部分访谈记录 |
后记 |
(6)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研究 |
二、国内关于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公民概念的界定 |
一、公民概念的历史演进 |
二、公民概念的内涵 |
三、公民概念的时代性特征 |
第二节 公民意识理论 |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 |
二、公民意识的构成要素探析 |
三、公民意识与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 |
第三节 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德育的关系 |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 |
二、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三、公民意识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 |
第二章 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国外公民意识教育思想溯源 |
一、古希腊时期公民教育思想 |
二、近代以来西方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发展 |
第二节 国内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发展演进历程 |
一、近代公民意识的觉醒与教育启蒙 |
二、民国时期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思想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的断层 |
四、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
第三章 公民意识教育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课题 |
第一节 公民意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一、公民意识教育与民主政治的当代生成 |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旨归 |
三、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诉求 |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
第二节 公民意识教育:现代学校德育发展的需要 |
一、现代社会发展提出德育发展新要求 |
二、公民意识教育是学校德育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
第三节 公民意识教育:现代公民人格建构的需要 |
一、现代公民人格及其外在表征 |
二、传统人格教育的错位及向现代公民人格教育转型的历史必然性 |
三、公民意识教育:现代公民人格生成的教化力量 |
第四节 公民意识教育:学生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需要 |
一、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及其过程 |
二、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助推剂 |
三、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民主政治实践 |
第四章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可能性 |
第一节 党和国家对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政策上的支持 |
一、改革开放以后公民意识教育的新发展 |
二、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教育政策上的新指向 |
第二节 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观提供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前提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
三、学界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成果为学校公民意识提供理论支持 |
第三节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
一、我国学校德育课程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
二、我国中(初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及个案研究 |
三、我国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状况及教育实践探索 |
第五章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教育理念的偏差 |
一、偏狭的教育理念是制约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开展的瓶颈 |
二、各级政府重视不够是制约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开展的思想障碍 |
第二节 制度供给保障的不足 |
一、缺乏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教育制度规划 |
二、缺乏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学科建设规划 |
三、缺乏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教学规划 |
第三节 传统伦理文化的制约因素 |
一、重德治轻法治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重义务轻权利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
三、重整体轻个体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
第六章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建构的原则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
二、坚持教育的中国特色原则 |
三、坚持整体性原则 |
四、坚持创新原则 |
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
一、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定位 |
二、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 |
第三节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 |
一、系统推进学校公民意识教育 |
二、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
结语: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学科化 |
二、公民意识教育的本土化 |
三、公民意识教育的人本化 |
四、公民意识教育的生活化 |
五、公民意识教育的国际化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采集法 |
1.3.2 定性研究法 |
1.3.3 通观比较法 |
1.3.4 专题比较法 |
1.3.5 综合比较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的概念辨析 |
§2.1 中国道德教育概念的阐释 |
2.1.1 中国道德教育概念的生成 |
2.1.2 道德教育相关概念 |
2.1.3 中国道德教育的内涵(本质) |
2.1.4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 |
§2.2 美国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体系 |
2.2.1 美国“多样化”道德教育相关概念的存在及其内涵分析 |
2.2.2 美国“多样化”概念境域中的道德教育之实质解析 |
2.2.3 美国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关系阐释 |
第三章 中美道德教育现象的历史考察 |
§3.1 美国道德教育现象的历史考察 |
3.1.1 殖民化时期 |
3.1.2 建国初期 |
3.1.3 工业化初期 |
3.1.4 现代化时期 |
3.1.5 战后30余年 |
3.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 |
§3.2 中国道德教育现象的近当代历史发展 |
3.2.1 道德教育在近代的使用 |
3.2.2 道德教育在当代的嬗变 |
第四章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比较 |
§4.1 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阐述 |
4.1.1 爱国主义 |
4.1.2 集体主义 |
4.1.3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4.1.4 基本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
4.1.5 心理健康教育 |
§4.2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剖析 |
4.2.1 品格教育 |
4.2.2 宗教教育 |
4.2.3 政治教育 |
4.2.4 个人道德价值标准教育 |
4.2.5 心理健康教育 |
§4.3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比较 |
4.3.1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共性与特性比较 |
4.3.2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内容比较的启示 |
第五章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比较 |
§5.1 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
5.1.1 课堂教学 |
5.1.2 社会实践 |
5.1.3 大学生组织建设 |
5.1.4 网络道德教育 |
5.1.5 校园文化 |
§5.2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一般途径 |
5.2.1 通识教育 |
5.2.2 学生事务管理 |
5.2.3 大学生社团 |
5.2.4 校园文化 |
5.2.5 宗教教育 |
§5.3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比较 |
5.3.1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共性与特性比较 |
5.3.2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途径比较的启示 |
第六章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载体比较 |
§6.1 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载体 |
6.1.1 课程载体的运用 |
6.1.2 活动载体的运用 |
6.1.3 管理载体的运用 |
§6.2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载体 |
6.2.1 各学科课程载体的运用 |
6.2.2 活动载体的运用 |
6.2.3 大众传播载体的运用 |
§6.3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载体比较 |
6.3.1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载体共性与特性比较 |
6.3.2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载体比较的启示 |
第七章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深层解读 |
§7.1 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考察 |
7.1.1 政治因素 |
7.1.2 经济因素 |
7.1.3 文化因素 |
§7.2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因素透析 |
7.2.1 政治因素 |
7.2.2 经济因素 |
7.2.3 文化因素 |
§7.3 中国高校道德教育有效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
7.3.1 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评价及存在的问题 |
7.3.2 提升高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
第八章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及增强中国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
§8.1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
8.1.1 应坚持高校的德育功能和德育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
8.1.2 改变教育目标的定位——由培养“道德人”向培养“社会人”转变 |
8.1.3 打破“教师权威”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
8.1.4 应综合利用多种德育教育资源 |
8.1.5 教育方法由“硬灌输”向“软灌输”转变 |
8.1.6 实现道德教育的法律化、制度化 |
§8.2 增强中国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
8.2.1 加强高校道德教育工作 |
8.2.2 优化社会环境 |
8.2.3 强化家庭在高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模式中的重要地位 |
8.2.4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
第九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德育价值观的本质与功能 |
第一节 德育价值观的本质 |
一、德育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 价值、价值观与德育价值观 |
(二) 德育价值观变革的社会基础 |
(三) 德育价值观变革的理论依据 |
(四) 德育价值观变革的人性基础 |
二、德育价值观的内容构成 |
(一) 德育价值观:德育的核心问题 |
(二) 德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三、德育价值观的本质 |
(一) 德育价值的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 |
(二) 社会核心价值观统摄下的个体道德价值观的自主建构 |
(三) 德育价值观的超越性与德育价值存在的客观性的融合 |
第二节 德育价值观的特征与功能 |
一、德育价值观的特征 |
(一) 时代性流变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统一 |
(二) 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三) 民族性和普世性的共存 |
二、德育价值观的功能 |
(一) 规范功能 |
(二) 超越功能 |
(三) 认同功能 |
(四) 引导功能 |
第二章 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中国社会开放中德育价值观的变革轨迹 |
一、中国社会开放中价值观转型的矛盾与困惑 |
二、中国社会开放中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 |
(一) 德育政治价值的反思 |
(二) 德育经济价值的确立 |
(三) 德育文化价值的彰显 |
第二节 工具德育价值观形成的根源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一)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
(二) 一元价值向多元价值的转变 |
二、社会理论与思潮的影响 |
(一) 科学主义思潮对德育价值观的影响 |
(二) 现代化思潮对德育价值观的影响 |
三、科学精神的价值追求 |
四、德育政策的指向 |
第三节 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弊端及合理性 |
一、德育的科学化倾向 |
二、工具理性人的生产 |
三、功利主义德育症候群 |
四、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与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
一、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蕴 |
(一) 人本德育价值观的意蕴 |
(二) 人本德育价值观相关问题的辨析 |
二、从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变革 |
第二节 人本德育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根源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一) 人本德育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发展 |
二、社会理论与思潮的影响 |
(一) 人文主义思潮 |
(二) 主体性教育理论 |
(三) 素质教育理论 |
三、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 |
四、德育政策的指向 |
第三节 人本德育价值观的时代意义及扬弃 |
一、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文化取向 |
二、人本德育理念的形成 |
三、人本德育价值观引导下德育内容的新拓展 |
(一) 生命教育 |
(二) 幸福教育 |
(三) 信仰教育 |
四、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 |
五、人本德育价值观的扬弃 |
第四章 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追求 |
第一节 和谐德育价值观的旨趣 |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核心价值理念 |
二、德育价值观的和谐性缺失及其根源 |
三、和谐德育的基本内容 |
(一) 德育的社会和谐指向:人与社会和谐 |
(二) 德育的生态和谐指向:人与自然和谐 |
(三) 德育的个体和谐指向:自我和谐 |
第二节 和谐德育价值观的理论探寻 |
一、德育价值理念的核心内容 |
(一) 德育的公正 |
(二) 德育的人道 |
(三) 德育的自由 |
二、和谐德育的价值取向 |
(一) 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多元价值并存 |
(二)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
(三) 公共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
(四) 相对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 |
三、和谐精神的价值追求 |
第三节 德育价值的实践指向 |
一、德育课程的改革 |
(一) 以价值宣示与嵌入为策略的学科课程 |
(二) 以价值渗透为内线的隐性课程 |
(三) 以价值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
二、师生关系的重构 |
(一) 主体间性关系 |
(二) 交往关系 |
三、德育方法的转变 |
(一) 从灌输走向对话 |
(二) 价值商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构想与内容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四、概念的界定 |
(一) “社会变革”释义 |
(二) “德育”与“高校德育”释义 |
(三) “德育转型”释义 |
第一章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价值主体回归与高校德育新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高校德育环境的转变 |
一、“改革”带来价值主体的回归与理性精神的张扬 |
二、“开放”引发权威效应的丧失与自我价值的凸现 |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构与转型探索 |
一、新教育方针的确立对高校德育的引导 |
二、80年代高校德育的实践探寻 |
三、高校德育研究的启动: 德育的学科化走向 |
第三节 “教育危机”中的高校德育 |
一、价值导向的错位与德育工作的弱化 |
二、高校德育的失误 |
三、反思: 在社会变革中高校德育何以作为? |
第二章 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多元价值文化与高校德育的新发展(1992-2005) |
第一节 高校德育发展的复杂背景 |
一、遭遇新挑战: 市场经济的“双刃剑”效应 |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文化 |
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德育面临的时代性新课题 |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改革探索 |
一、高校德育在改革中的新发展 |
二、开启心灵之门: 高校德育价值指向的新维度 |
三、人文素质教育: 寻求“精神家园”的重建路径 |
四、诚信教育: 源自信用经济时代的呼唤 |
第三节 数字化生存与网络德育的启动 |
一、网络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冲击 |
二、高校网络德育的启动 |
三、“红色网站”的尴尬境遇 |
四、网络德育中的主体自觉 |
第三章 德育功能观与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 |
第一节 高校德育目标设置的理性反思 |
一、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发展 |
二、高校德育目标特点的理性分析 |
第二节 高校德育功能反思与功能拓展 |
一、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的历史梳理与反思 |
二、德育功能观的更新与高校德育功能的拓展 |
第三节 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 |
一、确立高校德育目标的依据 |
二、德育目标应体现先进文化的价值意蕴 |
三、境界提升: 德育目标设置的维度指向 |
第四节 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德育功能的创新 |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决定高校德育功能的转换 |
二、高校德育功能的时代创新 |
第四章 德育课程观念更新与高校德育课程建构 |
第一节 德育课程观与高校德育课程发展进程 |
一、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二、德育观念变革与高校德育课程的演进 |
三、《思想道德修养》教材的文本解读 |
第二节 “主渠道”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分析 |
一、“两课”: 学生出勤率及其课堂表现 |
二、“主渠道”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剖析 |
三、德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之辨析 |
第三节 不容忽视: 非专门德育学科课程的德育功效 |
一、德育活动课程: 社会实践 |
二、校园文化: 一种典型的隐性德育课程 |
第四节 课程观变革下的高校德育课程改革 |
一、高校德育课程观念的变革 |
二、整合德育课程群建设 |
三、沟通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 |
第五章 高校德育的日常实践: 辅导员工作之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现状: 日常德育在事务性工作中游离 |
一、博弈: 管理与教育的选择 |
二、辅导员的生命样态: 来自一线的诉说 |
三、学生眼中的辅导员与日常德育 |
第二节 历史回眸: 缘自日常政治控制的需要 |
一、辅导员工作的历史溯源 |
二、辅导员工作模式与日常德育的发展 |
三、日常德育实践的困境分析 |
第三节 在交往互动实践中重新诊释日常德育 |
一、日常德育应回归日常生活 |
二、在日常交往互动中重构师生德育关系 |
三、日常德育中制度和教育的和谐统一 |
第六章 走向未来: 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整合中外优秀德育资源 |
一、文化传统: 德育现代化转型的内源性资源 |
二、外来优秀德育文化资源的借鉴 |
三、东西方价值资源的整合 |
第二节 高校德育现代化转型的文化思索 |
一、高校德育发展进程的前瞻性反思 |
二、高校德育立足“整体教育”的视野 |
三、走出困境: 回归本真的德育价值取向 |
四、走向未来: 追求德性的可持续发展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一、研究生教育的起步(1949-1966) |
二、研究生教育的恢复与改革发展(1978-1999) |
三、进入新世纪后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2000至今) |
第二节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发展 |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步与规范(1949-1966) |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和改革发展(1978-1999) |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阶段(2000至今) |
第三节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反思 |
一、决策反思 |
二、管理反思 |
三、研究反思 |
第二章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
第一节 研究生群体的新特点 |
一、年龄跨度较大 |
二、心理发展个体差异增大 |
三、群体规模迅猛增长 |
四、个性趋于多样化 |
五、就业压力增大 |
第二节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 |
一、经济全球化加剧 |
二、社会文化多元化凸显 |
三、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
四、德育思潮的发展趋势 |
五、培养目标的新要求 |
第三节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 |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
第三章 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 |
二、部分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缺失 |
三、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不一致 |
四、科研学术道德有待提高 |
五、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
六、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衔接性 |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泛 |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 |
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健全,渠道不畅通 |
五、部分教育工作者理念落后 |
六、部分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发挥不够 |
第四章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的整合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 |
二、唯物辩证法普遍原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
三、人的本质学说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
第二节 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
一、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德育理论 |
二、传统德育文化在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
三、传统德育文化在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
第三节 合理借鉴西方德育理论 |
一、西方当代德育理论流派分析 |
二、当代西方德育理论的特点 |
三、当代西方德育理论对于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
第五章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的优化 |
第一节 坚持科学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
一、开放性原则 |
二、互动性原则 |
三、平等性原则 |
第二节 制定明确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两个维度 |
二、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第三节 设置合理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理性的要求 |
二、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采取有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
二、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第六章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创新 |
第一节 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
一、构建科学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
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 |
第二节 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 |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三、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和干预机制 |
第三节 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合理安排 |
一、构建科学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 |
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
三、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考评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内容的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2]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 李绍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3]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D]. 陈垠亭. 郑州大学, 2014(04)
- [4]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D]. 熊孝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6]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 程德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7]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 高星.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2)
- [8]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 孙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
- [9]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 许瑞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10]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张兴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