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符其实的“图形工厂”(论文文献综述)
白丹丹[1](2021)在《探究景德镇手作陶瓷工作室的品牌视觉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进步,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人类前进的脚步,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类型的品牌商品越来越新奇便利,各种各样的品牌广告让人目不暇接。但是品牌其实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除了一些成功的、典型的品牌屹立不倒,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品牌则被淘汰和遗忘。而“景德镇”悠久的陶瓷历史奠定了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匠心手作的陶瓷小型工作室没有多少品牌意识,更没有形成以点成线、线连成面的经济发展规模。在实际市场经济形势中,要想改变散沙境地,就需要景德镇的手作陶瓷工作室做好长期、持续性的品牌发展规划,重视品牌定位及品牌的视觉形象。作为“景德镇”这样一个特殊的国家名片,本文主要以景德镇手作陶瓷工作室为探究对象,从陶瓷匠人匠心精神方面出发,在产品上既传承创新,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使艺术融于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品牌上结合景德镇独有的陶瓷工作室模式,深入探究手作陶瓷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做好与市场接轨,将品牌的力量注入市场之中,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力;并发扬景德镇陶瓷市场现有的独特销售模式,保持与消费者的双向互动,与消费者近距离地沟通,充分捕捉他们反馈的信息以进行品牌的自我调整。希望能够用以点及面的方式,使得品牌特色形成强烈的品牌效应,实现文化的传播,对大众审美观念的引导,让手作陶瓷小品牌在景德镇持续良性发展、汇集成一个非常有特色、有个性的瓷都大品牌。
包海波[2](2021)在《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立足宗教人类学萨满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进行了综合性考察。通过对乌兰巴托市蒙古包区萨满教职业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信仰观念、领神出道、降神治疗、建立合作组织等信仰实践的立体呈现,探究了蒙古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传统萨满教信仰的复兴、传承与调适过程。论文是一部关于萨满教当代转型发展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对于认识和分析传统信仰文化的当代适应问题具有理论启示。在现实层面,关注邻国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对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崛起均有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推行了民主改革。激进式社会转型危机和放任型宗教自由化政策背景下,萨满教信仰在城市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复兴。本文在介绍了蒙古国萨满教复兴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首先详细梳理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交融历史,交代了变迁中的萨满教世界观及核心神灵信仰体系。其次,笔者结合案例细致描述了城市蒙古区萨满候选人从“患病者”到“萨满治疗师”的出道过程。再次,介绍了萨满教职业群体基于蒙古国民众的疾病认知,试图以“祖先智慧”、“山水神灵性”和“腾格里气力”等信仰观念应对个人、群体及国家面临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引发的新型社会问题的各类仪式活动。最后,揭示了蒙古国当代萨满教失范化和无序性复兴发展的综合特点,讨论了城市萨满教团体所采取的规范化措施及其相应功能。论文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国的复兴与民主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改革中传统生计方式遭到彻底改变,牧民不断迁移至乌兰巴托城市边缘的蒙古包区,导致城市中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城市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易变性和无序性,产生焦虑和不安感的人们开始将“危机”归咎于被遗忘的祖先和被抛弃的故乡诸神之惩罚。与此同时,与民主和自由思想一齐兴盛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蒙古国不少民众将国力强弱、民族认同感的聚散与萨满教信仰的兴衰相结合,呼吁对原生性信仰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另外,面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青年人中的迅速传播,一些藏传佛教信徒以及民族主义者因担心蒙古国民特质及文化风貌的西化而强调复兴蒙古传统信仰形态,为萨满教的复兴创造了机遇。第二、经济贫困和身患疾病是萨满领神出道以及民众信仰萨满教的最主要因素。首先,萨满教信仰观念和治疗仪式,使得一部分身患疾病、生活不顺者将自己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天命、山水神和祖灵“戏谑”等神圣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成为萨满,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治愈”,更拥有了神圣资本来平衡世俗生活。其次,萨满教治疗仪式结合了超自然信仰、巫术逻辑和蒙医疗法。萨满的治疗实践为信众不明原因的疼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激发矛盾的反常状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和疏解途径。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广大民众将当代蒙古国的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落后以及道德崩塌等社会“病痛”归因于对传统生计方式的抛弃和对祖先信仰习俗的遗忘。在宗教社会实践中,萨满教职业群体宣扬保护生态平衡,强调祖先记忆和民族独立,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失范。第三、随着萨满人数持续激增、萨满教治疗仪式的不断多样化,蒙古国萨满教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征兆。为了应对混乱局面,草根萨满和学者型萨满联合起来,建立萨满教团体,对各类萨满进行教学、考核和认证等工作。众多萨满教团体以萨满师徒的裙带关系为组织基础,缺乏相互协调,故而并未起到规范萨满教发展的社会作用。现阶段,这些萨满教团体逐渐发展成萨满共修和具有商业化运营性质的仪式展演平台。这些现象加剧了当代蒙古国萨满教整体发展的无序性,从而造成其社会文化功用难以提升、局限于服务底层民众的性质。
宋红岩[3](2020)在《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媒介是当下最具影响力和颠覆性的媒介形式,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智能化,同时也使人们更依赖媒介,它全方位重构着人们的生活,并将人类的生存方式带入到数字化生存的新阶段。今天身处微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切身感受着微媒介强大影响力的我们,不能不以理性的姿态,去探究微媒介对我们的生存方式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我们只有直面所身处时代的媒介变革及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才能更好的透视社会、反观自身,同时看清微媒介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并带给我们哪些利与弊。本论文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展开探讨,试图从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微媒介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话语权方式、感知方式、审美方式等角度深入分析微媒介的变革力量和颠覆性的影响。第一章从媒介的演变历程和微媒介的崛起入手,主要介绍了媒介的变革历史及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不同影响。继而对微媒介的界定、形态、产生的逻辑背景以及本文探讨的微媒介对人的生存方式重构的几个维度进行界定和概述。第二章主要围绕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进行分析,探讨了微媒介如何重塑电子媒介人,分别从哲学主体性构建、传播学的主体延伸、文化学的文化身份等层面的主体“自我”实现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微媒介在重构主体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对主体的“非我”异化和对主体人格重塑的过程。第三章主要着眼于微媒介对生产方式的重构展开,微媒介时代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论文从微媒介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当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生产时代,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的智能化、集成化和柔性化。微媒介同样对文化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使得当代的文化生产方式迥异于传统的文化生产,产生参与性、互动性、生产与消费一体化、草根性、共享性等特点,同时大数据的产生使得文化生产的个性化、定制化成为可能。第四章主要从微媒介对人的消费方式的颠覆与变革入手,着眼于当前消费主义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重点论述电子经济、电商平台与网络购物等新消费方式的出现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的颠覆性影响,探讨数字化经济在给人们带来全新消费方式的同时,也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同时让人们陷入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之中。第五章从微媒介对话语权力的重构入手,分析微媒介的出现对话语权力变迁的影响。微媒介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使得“微”政治应运而生,同时新型的社会控制方式也随之产生,权力和非权力在博弈之间寻求着微妙的平衡。微媒介的兴起,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声音,媒介的赋权作用在微媒介时代更加明显,同时微媒介的独特性也使得大众在某种程度上复归“沉默的螺旋”。第六章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方式的重构展开论述。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不同感知方式,也会对人的审美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微媒介使人的感知方式产生媒介化、他者化、去时空化、感知偏向视觉化等特点;同时微媒介也使审美方式产生交互性、虚拟化、奇观化等特点,也出现审美泛化、审美体验浅表化和审美认知错位等审美困境。
付聪[4](2020)在《基于城市肌理的苏州古城保护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苏州古城作为人类历史文明演进的厚重载体,对未来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时代的更迭和发展是无可避免的,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必然带来空间形态的变化。因此古城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历史城市个案的研究,归纳总结了特色历史城市肌理的总体特征和演化规律,探索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平衡城市肌理的延续和时代发展这二者关系的可行之策。同时本研究也具有在古城保护背景下完善城市肌理研究理论体系、揭示苏州古城区肌理特征和突显历史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等多重意义。本文首先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护城河以内的古城区,然后,在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基础上对古城肌理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在不同文化环境下苏州古城肌理特征和演化规律,最后,通过归纳分析得出协调传承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演进关系的对策。本论文第一章主要是对论文课题研究的综述。通过完成国内外与古城保护、城市更新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以“城市肌理”作为古城保护更新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依据的可行性。第二章是对城市肌理和古城保护更新的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为下文整体分析古城肌理特征提供思路并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线性肌理(水系、街巷)和建筑肌理(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园林建筑)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总结了各自的典型特征。第四章是在前文研究分析的前提下探究影响古城肌理在近现代发生改变的包括经济发展、交通方式改变和营造技术的提升等因素。随之总结出水网肌理、街巷肌理和建筑肌理的主要演变规律。第五章是在对古城肌理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中归纳出的肌理近现代演化原因及规律的基础之上,针对古城线性肌理(水系、街巷)和建筑肌理(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园林建筑)提出相适应的保护更新策略。第六章最后对本研究做出系统性总结,反思行文中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美好展望。
李嘉欣[5](2020)在《《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58年夏,“放卫星”开始出现并迅速在全国蔓延,报纸是当时展示“放卫星”成果的主要阵地,有关“放卫星”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新华日报》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对全国多地出现的“放卫星”现象进行了持续性地关注和报道,对江苏省“放卫星”的情况更是进行了着重报道,可以说是江苏省“放卫星”的记录者、鼓动者和参与者。《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放卫星”的报道经历了两个阶段。1958年6月8日-26日,是前期宣传动员阶段。这一阶段,《新华日报》通过报道全国其他省市“放卫星”的情况对江苏省“放卫星”作鼓励和动员,其报道对象是全国其他省市“放卫星”情况。6月27日-12月底,是后期正式报道阶段。这一阶段,《新华日报》以江苏省“放卫星”为主要报道对象,运用多种报道方式对江苏省农业、工业、科教文卫等诸多领域的“放卫星”情况进行报道,突出江苏省“放卫星”的成绩,并对江苏省“放卫星”作更广泛、更深入地动员。《新华日报》报道的江苏省“放卫星”,首先出现于农业领域,并逐步向工业、科教文卫等领域扩散,最终形成了以工农业为主,涵盖多个领域的“放卫星”局面。农业领域,以农作物“放卫星”为主,另有少部分农业活动“放卫星”;工业领域,以钢铁生产和机械生产“放卫星”为主,其他工业部门“放卫星”为辅;科学领域,以科研成果和科研速度“放卫星”为主;教育领域,“放卫星”主要表现在扫盲运动和办学运动上;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美术、歌舞、文艺创作等类型多样的“卫星”;卫生领域,主要以血吸虫病防治和除五害“放卫星”为主。总体来看,整个“大跃进”期间,《新华日报》通过报道、评论等形式较为完整、清晰地展示了江苏省“放卫星”的面貌,然而,由于受“大跃进”运动错误方针的影响,《新华日报》未能履行应有的舆论监督职能,又不同程度的对江苏省“放卫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龚永林[6](2019)在《谈印制电路工厂的智能制造(四)——智能制造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接上期)5电子电路智能制造之前景展望整个制造业正迅速向工业4.0发展,向智能制造发展,电子电路产业同期也在向智能制造迈进。智能制造的实现还有很长过程,而智能制造之梦可以先做起来,憧憬未来。智能制造之标志是信息化加自动化。
马海妮[7](2019)在《基于DEA方法的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绩效评价》文中指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已成为目前中国经济转型的主基调。作为科技含量高、精、尖的集成电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集成电路相关技术的进步制约着多个行业的发展,更关乎国家信息安全。近些年来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而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却呈现出高增长态势,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集成电路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与主力点,因此对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经营绩效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绩效现状进行分析才能了解中国企业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更好的把发挥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的优势与弥补短板相结合,提高中国集成电路企业整体绩效水平。首先,从近3年全球集成电路企业销售收入排名前8的企业中,挑选其中5家排名一直比较稳定的企业作为成功案例分析,应用这些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数据与其它相关资料对影响集成电路企业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即使近几年全球经济放缓,全球贸易趋势不断恶化,这些国际性集成电路企业的投资规模与营业收入规模依然呈现出上升态势,分析得出企业投资规模、研发投入、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产业政策是影响集成电路企业竞争优势与稳定绩效的关键因素。其次,从产业链视角对比全球优秀的集成电路企业定性与定量分析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绩效现状。结果表明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绩效整体水平不高,企业销售收入在全球集成电路市场中占有的份额比较低、营利水平不高、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但在某些产业链环节还具有一定优势: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始进入全球视野、封装测试企业绩效相对设计与制造企业较好,制造企业差距最大。最后,应用上述分析结果,选取国内11家在某些细分市场比较有影响力企业的数据,分析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绩效水平与影响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利用关键因素建立DEA评价指标体系,应用MATLAB软件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与相关性分析,筛选出DEA模型的投入产出指标,投入指标-资产规模、研发投入、政府补助,产出指标-营业收入、净利润、新申请专利数。采用DEA模型对11家企业进行绩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效率为45.5%,技术效率为72.7%,与多位研究者的分析结果不谋而和,也与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的现状基本相符-整个行业投资规模不大,技术实力不强,表明企业资产规模、政府补助、研发投入是影响国内集成电路绩效的关键因素。
李婷[8](2018)在《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文中提出历史图表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图表法作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无论是高中历史学科本身,还是最新课程标准,都很重视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历史学科素养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事实证明,图表法的运用对于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广泛运用,这些也为图表法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优化空间。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自身多年高中历史教学经验,总结了当前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困境,通过分析总结、实际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历史图表的选择、解读、构建、运用等角度入手对图表法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在历史图表构建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以更好地实现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从而推动高中历史教学,实现课程目标。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绪论部分,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对图表法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基础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第二章是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总结当前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思考。第三章主要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从图表的选择、解读、构建、运用等角度提出了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具体优化策略。第四章是图表法的应用实践,以《“蒸汽”的力量》一课为例进行了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反思。
张通[9](2017)在《沈阳机床:制造业的分享经济路线图》文中认为从首推i5智能机床,到建设智能工厂,再到打造i SESOL云平台和"智能制造谷"……沈阳机床集团加速从单一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型,完成了i5智能制造新生态的三级跳跃。其"i5战略"催生出共享经济的全新产业链。分享经济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当前,分享经济在消费环节正以乘数效应增长着,既出
张勇[10](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名符其实的“图形工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符其实的“图形工厂”(论文提纲范文)
(1)探究景德镇手作陶瓷工作室的品牌视觉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设计进程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设计进程 |
2 手作陶瓷工作室的前期市场调研 |
2.1 景德镇的手作陶瓷工作室 |
2.1.1 传承工艺中的手作 |
2.1.2 景德镇手作陶瓷的软实力 |
2.2 国内外及景德镇品牌现状分析 |
2.2.1 品牌现状 |
2.2.2 景德镇独特的展示、销售与生产模式 |
2.3 深入理解品牌的综合性 |
2.3.1 品牌内在解读 |
2.3.2 外在视觉设计的归属 |
2.4 时代背景下景德镇手作陶瓷品牌视觉设计面临的问题 |
2.4.1 手作陶瓷产品的道、技问题 |
2.4.2 情感匮乏的“概念化”品牌视觉设计 |
3 景德镇手作陶瓷工作室品牌视觉设计的必要性及新思路 |
3.1 景德镇手作陶瓷工作室品牌视觉设计的必要性 |
3.1.1 品牌视觉意识的觉醒 |
3.1.2 对品牌的误解 |
3.2 景德镇手作陶瓷工作室陶瓷品牌视觉设计的新思路 |
3.2.1 由内及外的品牌个性化 |
3.2.2 整体品牌化的视觉形象 |
3.2.3 品牌工作室与市场和消费者 |
3.2.4 以品牌售后提升品牌形象 |
4 景德镇非墨留白陶瓷工作室品牌视觉设计的创新实践 |
4.1 定位的创新 |
4.1.1 独特的地域性手作陶瓷品牌文化 |
4.1.2 陶瓷产品中的匠心精神 |
4.2 视觉标识的创新 |
4.2.1 独特的品牌名(听觉) |
4.2.2 易于联想的视觉符号(视觉设计) |
4.2.3 品牌的外在视觉形象设计(应用) |
4.3 产品的创新 |
4.3.1 文创伴手礼的品牌吉祥物 |
4.3.2 产品的双向互动 |
4.4 品质与售后 |
4.4.1 品质的重要性 |
4.4.2 售后服务维系品牌发展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意识 |
一、选题缘由 |
二、问题意识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先行研究 |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萨满教研究 |
二、国内萨满教研究历程与特点 |
三、聚焦蒙古国的萨满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
二、田野工作介绍 |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萨满教复兴的文化政策环境 |
第一节 蒙古国社会转型 |
一、蒙古国生态人文概况 |
二、社会转型与民众生计变迁 |
三、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第二节 蒙古国城市生境 |
一、亦城亦乡的蒙古包区居住环境 |
二、蒙古包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状况 |
三、困境中居民对宗教解禁的呼吁 |
第三节 蒙古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复兴现状 |
一、当代蒙古国宗教政策法规 |
二、传统与非传统宗教发展现状 |
三、蒙古国的宗教格局与萨满教复兴 |
第三章 萨满教观念体系的变迁与调适 |
第一节 蒙古萨满教发展史 |
一、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萨满分层 |
二、明清时期的萨满教衰落与萨满分类 |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宗教肃清时期的“佛博一体” |
四、宗教解禁后蒙古国边区的萨满教遗存 |
第二节 萨满教世界观的调适 |
一、对三界宇宙观的新型解释 |
二、灵性自然观的代际传承 |
三、城市居民的灵魂观 |
第三节 萨满教核心神灵信仰的传承 |
一、不断丰富的腾格里信仰 |
二、山神、水神与山水神 |
三、驱使萨满领神的翁滚祖灵 |
第四章 萨满领神出道的过程及其调适策略 |
第一节 作为神圣资本的萨满病 |
一、萨满病与加入式梦境 |
二、萨满师徒关系的缔结 |
三、唤醒萨满特性与入迷的康复治疗 |
第二节 体现圣俗身份转换的萨满服饰和法器 |
一、萨满神服及其象征意涵 |
二、脱魂与附体的工具:口弦琴和单面鼓 |
三、进攻与防护的法器:神杖、铜镜及其他 |
第三节 确立正统萨满身份的领神出道全过程 |
一、确立萨满身份的初次公开领神 |
二、获得社会认可的祭祀山水神仪式 |
三、巩固萨满身份和强化族人信仰的祭灶仪式 |
第五章 萨满教治疗仪式类型及其功能调适 |
第一节 地方性疾病认知 |
一、大众疾病观 |
二、医院条件与治疗缺陷 |
三、萨满教的病因论 |
第二节 平衡个体身心的祛污净化仪式 |
一、亲历净化仪式 |
二、治疗躯体性污染的仪式 |
三、治疗心性污染的仪式 |
第三节 调节个体与他者关系的治疗仪式 |
一、缓解家庭矛盾的治疗仪式 |
二、了结邻里恩怨的萨满教仪式 |
三、破除萨满诅咒的降神仪式 |
第四节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禳灾祈福仪式 |
一、向自然神祈福的祭祀圣湖仪式 |
二、禳解新冠疫情的血祭大地仪式 |
三、为国祈福的不儿罕山祭天仪式 |
第六章 应对与调适失范状态的萨满教社团 |
第一节 当代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失范状态 |
一、萨满教传承的失范性 |
二、萨满教仪式与治疗实践的无序性 |
三、萨满牵线“病人”的随意性 |
第二节 萨满教社团及其创立 |
一、萨满教组织的创立流程及发展现状 |
二、学者与草根萨满合作创办的“灶火中心” |
三、统合萨满教组织的联合会及其创新型社会角色 |
第三节 萨满教组织领导人物的互动与博弈 |
一、共推的“典型”:国家大萨满边巴道尔吉 |
二、萨满之父:奥德格日乐 |
三、共谋与博弈的领导关系 |
第四节 规范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团体性活动 |
一、对萨满的教学、考核与认证 |
二、组织恢复萨满教传统祭祀与祈福的习俗 |
三、推动多元社会文化活动的萨满教组织 |
结论 |
一、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传承与调适 |
二、萨满教当代复兴与若干宗教社会问题 |
三、蒙古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启示 |
参考文献 |
西里尔体及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媒介演变的历程与微媒介的崛起 |
一、媒介演变的历程 |
(一)口传媒介 |
(二)文字印刷媒介 |
(三)电子媒介 |
(四)网络媒介 |
二、微媒介的产生与发展 |
(一)微媒介的界定 |
(二)微媒介的主要形态 |
(三)微媒介兴起的逻辑背景 |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
(一)生存方式内涵 |
(二)媒介演变与人的生存方式变革关系 |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
第二章 主体重构:微媒介重塑电子媒介人 |
一、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
(一)生存场域媒介化背景 |
(二)电子媒介人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三)电子媒介人的三种形态 |
二、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建构 |
(一)主体功能的延伸性与解放性 |
(二)主体交往的媒介性与虚拟性 |
(三)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与易变性 |
三、电子媒介人的主体异化图景 |
(一)电子媒介人的“非我”异化 |
(二)电子媒介人的人格重塑 |
第三章 文化生产方式重构:微媒介与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
一、文化生产方式转型的背景 |
(一)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
(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 |
二、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
(一)文化生产的碎微化 |
(二)文化生产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
(三)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共生性与共享性 |
(四)大数据与文化生产的新内容革命 |
三、“微文化”时代的文化反思与批判 |
(一)“微文化”的阅读与“反阅读” |
(二)文化的平面化与去深度化 |
(三)文化的泛娱乐化与商业逻辑 |
第四章 消费方式重构:微媒介与电子消费方式构建 |
一、微媒介与消费方式转型背景 |
(一)电子商务的崛起 |
(二)消费理念的转变 |
(三)网络消费分层的出现 |
二、电商平台与“线上经济” |
(一)购物模式的变迁 |
(二)电商直播与网络购物 |
(三)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 |
三、电子移动支付与数字经济 |
(一)货币支付方式的发展历程 |
(二)电子移动支付与消费行为影响机制 |
(三)知识付费经济与文化教育消费新趋势 |
第五章 话语权力重构:微媒介与社会话语权力变迁 |
一、“微”政治的出现 |
(一)“微”政治的内涵 |
(二)微媒介与政务公开化 |
(三)微媒介与公权力透明化 |
二、无处不在的“凝视”:新型社会控制方式 |
(一)全景敞视机制 |
(二)非权力与反权力监督 |
(三)后真相时代与“无影灯效应” |
三、网络舆情与媒介赋权 |
(一)网络舆情与大众信任危机 |
(二)乌合之众与“羊群效应” |
(三)“沉默的螺旋”的回归 |
第六章 审美方式重构:微媒介与审美方式的新拓展 |
一、微媒介与人的感知方式重构 |
(一)感知方式的演变历程 |
(二)感知方式的延伸与拓展 |
二、微媒介重构人的审美方式 |
(一)审美过程的交互性 |
(二)审美体验的虚拟化 |
(三)审美效果的奇观化 |
三、微媒介时代的审美困境 |
(一)审美泛化 |
(二)审美体验浅表化 |
(三)审美认知错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城市肌理的苏州古城保护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背景 |
1.1.2 古城保护更新瓶颈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研究的范围 |
1.2.4 研究的对象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肌理及古城保护更新基础研究 |
2.1 城市肌理基础研究 |
2.1.1 城市肌理的定义 |
2.1.2 城市肌理的形成 |
2.1.3 城市肌理的演化 |
2.2 古城保护更新基础研究 |
2.2.1 古城保护更新基本概念 |
2.2.2 古城保护更新理论基础 |
2.2.3 古城保护更新发展现状 |
2.3 城市肌理的研究方法——图底关系 |
第三章 苏州古城肌理的历史特征 |
3.1 苏州古城肌理的文化探源 |
3.1.1 地理环境——水网密布、山丘为屏 |
3.1.2 历史沿革——吴王始建、千年延续 |
3.1.3 经济社会——鱼米之乡、繁华之都 |
3.2 古城双棋盘组合的线性肌理 |
3.2.1 古城水网肌理——三横四直、经纬百计 |
3.2.2 古城街巷肌理——格网格局、纵少横多 |
3.3 古城多样性组合的建筑肌理 |
3.3.1 公共建筑肌理——少而不均、区域核心 |
3.3.2 居住建筑肌理——纵向多进、宅园相连 |
3.3.3 园林建筑肌理——私家园林、写意山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州古城肌理的近现代演化 |
4.1 古城肌理近现代演化的成因 |
4.1.1 经济发展——从地区繁华到区域腾飞 |
4.1.2 交通方式——从轻舟摇曳到车水马龙 |
4.1.3 营造技术——从梁柱木构到钢筋水泥 |
4.2 古城线性肌理的结构式演化 |
4.2.1 古城水网肌理——从网络到渐无 |
4.2.2 古城街巷肌理——从宜人到失衡 |
4.3 古城建筑肌理的片段式演化 |
4.3.1 公共建筑肌理——从纵向院落到集中式建筑 |
4.3.2 居住建筑肌理——从天井院落到行列式建筑 |
4.3.3 园林建筑肌理——从宅园组合到旅游式开放 |
4.4 古城肌理演化所出现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州古城肌理保护更新策略 |
5.1 线性肌理保护更新策略 |
5.1.1 水网——依托运河复兴,活化古城水系 |
5.1.2 街巷——维系传统符号、重塑街巷特色 |
5.2 建筑肌理保护更新策略 |
5.2.1 公共建筑——化整为零、巧用苏式元素 |
5.2.2 居住建筑——“新技术”造“旧房子”、回归居住本质 |
5.2.3 园林建筑——以点带面,精化整体保护原则 |
5.3 实施策略 |
5.3.1 在古城双棋盘格局的基础上整体提升古城功能 |
5.3.2 在古城街巷肌理的基础上系统优化古城交通 |
5.3.3 在古城建筑肌理的基础上全面复兴古城文化 |
5.3.4 在古城园林肌理的基础上提升古城空间景观品质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6.2.1 论文的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放卫星”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与蔓延 |
第一节 “放卫星”随着“大跃进”运动的推进而兴起 |
第二节 “放卫星”的迅速蔓延及江苏省“放卫星”的出现 |
第二章 《新华日报》全面报道江苏省“放卫星” |
第一节 “大跃进”中的《新华日报》 |
第二节 《新华日报》报道“放卫星”的两个阶段 |
第三章 《新华日报》报道中的江苏省“放卫星”实况 |
第一节 农业“放卫星” |
第二节 工业“放卫星” |
第三节 科教文卫“放卫星” |
第四章 对《新华日报》展示的江苏省“放卫星”的认识与评价 |
第一节 《新华日报》全景式地展现了江苏省“放卫星”的面貌 |
第二节 《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放卫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谈印制电路工厂的智能制造(四)——智能制造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5电子电路智能制造之前景展望 |
5.1智能制造工厂之架构 |
5.1.1管理层–互联信息中心 |
5.1.2作业层–制造车间 |
5.1.3智能工厂与传统工厂管理架构比较 |
5.2自动化加信息化的智能制造系统 |
5.2.1智能工厂生产运作流程 |
5.2.2现行工艺基础上智能化生产线系统 |
5.2.3加成法基础上智能制造系统 |
5.3互联网笼罩下系统管理 |
5.3.1信息中心(平台) |
5.3.2网络分布 |
5.3.3设备联机控制系统 |
5.4智能制造应用场景 |
6结束语——智能工厂之美梦 |
(7)基于DEA方法的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集成电路相关基础知识介绍 |
1.4.1 集成电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
1.4.2 集成电路产业链概述及集成电路企业分类 |
1.5 本论文的结构介绍 |
第2章 集成电路企业绩效评价的有关理论与方法 |
2.1 绩效相关概述 |
2.2 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2.3 DEA的定义与发展应用 |
2.4 CCR模型与BCC模型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析影响集成电路企业绩效的因素 |
3.1 集成电路企业全球销售额排名分析 |
3.2 五家全球性集成电路企业发展经验分析 |
3.3 总结影响集成电路企业绩效的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从产业链视角分析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绩效现状 |
4.1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绩效现状分析 |
4.1.1 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排名分析 |
4.1.2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差距分析 |
4.2 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绩效现状分析 |
4.2.1 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排名分析 |
4.2.2 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差距分析 |
4.3 中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绩效现状分析 |
4.3.1 全球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排名分析 |
4.3.2 中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的差距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应用DEA模型分析中国集成电路企业整体绩效 |
5.1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
5.1.1 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
5.1.2 投入产出指标的初步选取依据 |
5.1.3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 数据来源相关资料 |
5.2.1 数据来源企业资料介绍 |
5.2.2 数据来源企业资料总结 |
5.2.3 数据汇总 |
5.3 DEA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
5.3.1 综合效率分析 |
5.3.2 技术效率分析 |
5.3.3 规模效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绩效问题分析与发展建议 |
6.1 集成电路企业存在的绩效问题分析 |
6.2 提高集成电路企业整体绩效的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历史图表法的概念界定和运用基础 |
第一节 历史图表法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图表法的定义 |
二、历史图表的分类 |
三、历史图表的特点 |
第二节 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分析 |
一、高中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和课标要求 |
二、高考对历史图表综合考查的要求 |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
第三节 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有利于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
三、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
第二章 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学生问卷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确定 |
二、调查内容的设计和过程的实施 |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二节 教师问卷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确定 |
二、调查内容的设计和过程的实施 |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三节 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对图表法缺乏准确的认知 |
二、历史图表的开发、建构不足 |
三、对历史图表的信息解读不到位 |
四、历史图表的运用缺乏科学规划 |
第三章 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
第一节 精选历史图表 |
一、科学性 |
二、针对性 |
三、简明性 |
四、适度性 |
第二节 合理构建历史图表 |
一、立足历史课程标准 |
二、确保科学性 |
三、关注图表美 |
四、恰当处理符号与文字的关系 |
五、提高趣味性 |
第三节 科学运用历史图表 |
一、恰当选择运用时机 |
二、接受性与探究性相结合 |
三、注意要详略得当,合理分配时间 |
四、注意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
第四节 准确解读历史图表 |
一、坚持“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 |
二、综合分析历史图表 |
三、紧密联系已有的知识积累 |
第五节 灵活搭配其他教学手段 |
第六节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 |
第四章 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实践及反思 |
第一节 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案例 |
第二节 《“蒸汽”的力量》一课的教学案例分析 |
一、教学实施情况 |
二、教师教学反思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沈阳机床:制造业的分享经济路线图(论文提纲范文)
“i5战略”催生共享经济 |
即时分享的全新产业链 |
装备智能化:分享经济的基石 |
(10)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名符其实的“图形工厂”(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究景德镇手作陶瓷工作室的品牌视觉设计[D]. 白丹丹.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12)
- [2]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D]. 包海波. 兰州大学, 2021(09)
- [3]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D]. 宋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基于城市肌理的苏州古城保护更新策略研究[D]. 付聪.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5]《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D]. 李嘉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6)
- [6]谈印制电路工厂的智能制造(四)——智能制造前景展望[J]. 龚永林. 印制电路信息, 2019(11)
- [7]基于DEA方法的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绩效评价[D]. 马海妮.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8]图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 李婷. 赣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沈阳机床:制造业的分享经济路线图[J]. 张通. 中国工业评论, 2017(06)
- [10]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