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诊断的心理因素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杨慧婷,蒋金兰,金林珍,马睿杰[1](2021)在《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针灸治疗不同状态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的临床预测模型,为预测针灸疗效提供工具。方法:纳入2012年至2019年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中风恢复期患者1410例,提取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针灸疗法等相关信息,通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值评定患者疗效,采用SPSS26.0软件及CART决策树分析建立临床预测模型。结果:针灸治疗不同状态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预测模型的关键变量为年龄、发病时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医诊断、血红蛋白(HB)、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针灸疗法。决策树模型生成的主要规则共有12条,预测疗效好转的有8条,预测疗效未好转(包括无变化及恶化)的有4条。模型训练集和检验集的准确率分别为80.0%和72.8%,ROC曲线下方面积(AUC)为0.797,模型判别及分类效果较好。结论:采用CART决策树分析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对不同状态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预测准确性较高,医生可在患者就诊时根据预测疗效而采取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案。
李鲲[2](2021)在《门九章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功能不调态疾病的临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通过收集、整理门九章教授使用逍遥散的临床病案,来分析和归纳逍遥散的证治规律,从而更好地总结和继承门九章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功能不调态疾病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方法:收集门九章教授应用逍遥散的259例有效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将病案中患者的性别、年龄、舌象、脉象、症状、中医诊断、西医诊断、药物、联合方组等内容录入Excel表格,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并以图表和文字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分析导师应用逍遥散治疗功能不调态疾病的特应性指征,总结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并梳理逍遥散的临床运用思路。结果:通过分析259例病案数据,得出以下结果:(1)基本情况:男女比例约为1:2.8,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患者;从整体来看,主要发病年龄区间为30-69岁,占比为80.30%,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其中女性发病主体年龄在20-69岁,男性发病主体年龄在20-59岁。(2)舌脉情况:舌质以舌质淡出现最多,频率为33.98%;其次是舌质暗(26.64%)。舌形以齿痕舌(4.25%)和胖大舌(3.47%)为主。舌苔以白苔为主,频率为40.93%;其次为薄白苔(27.80%)和腻苔(13.90%)。脉象中单一脉象(64.00%)多于复合脉象(36.00%),其中单一脉象以弦脉为主,频率为27.11%,其次为尺脉沉(10.67%)、细脉(10.22%)和沉脉(10.22%);复合脉象以弦细脉为主,频率12.89%,其次为沉细脉(5.33%)和沉弦脉(4.00%)。(3)症状分布情况:最常见的症状是失眠,频率为10.87%;其次为心烦易怒(5.34%);便秘也有较高的占比(4.25%)。(4)疾病分布情况:共涉及62种中医疾病,出现最多的是不寐,频率为20.08%;其次是月经不调(11.20%)和眩晕(8.11%)。中医疾病按系统分布,以心系病证最为多见,占比为22.39%;其次为妇科病证(16.99%)、气血津液病证(13.51%)和脑系病证(13.13%)。西医疾病常见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7.72%)、高血压病(7.42%)、糖尿病(7.42%)和肿瘤(6.23%)等等。(5)用药情况:柴胡、当归、生白芍、茯苓、炒白术、炙甘草使用频次十分固定,几乎没有减用。加减药物中,最常用的是怀牛膝,一共使用了206次,使用频率79.54%;其次是远志(40.15%)和牡丹皮(28.96%)。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是怀牛膝-牡丹皮-桂枝组合,共出现了56次;其次是怀牛膝-远志-钩藤组合(51次)和怀牛膝-远志组合(49次)。(6)联合方组使用情况:使用联合方组的病案共有139例,占比为53.67%;一共有32种方剂与逍遥散组成方组运用到功能不调态疾病的治疗,主要有金匮肾气丸(17.12%)、香砂六君子汤(15.07%)、小柴胡汤(9.59%)、小儿异功散(8.22%)和香砂理中汤(8.22%)。结论:本文通对门九章教授运用逍遥散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逍遥散的应用指征:适用于肝脾不调、气血失和为主要表现的功能不调态,主要适用人群为中老年人和部分青年女性。此类人群常患不寐、月经不调、眩晕、汗证、瘿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以睡眠障碍、情志类症状、脾胃系症状、月经带下异常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结合患者舌象以质淡或暗、苔白或腻,脉象出现弦脉、细脉或沉脉,皆可判断为功能不调态而使用逍遥散进行调治。(2)联合方组的应用:若以脾虚血弱为主,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小儿异功散、香砂理中汤等方顾护胃气;若兼有阳气亏虚、气不化津,联合金匮肾气丸补肾气以调津液;若兼外感,联合桑菊饮、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等方解表治里;对于兼口腔溃疡、生殖道感染等外科疾患,联合栀黄颗粒、外洗方剂内调外治。(3)药物使用上:主药的使用较为固定,常不用薄荷,且将生姜作为加味药物使用;主要加味药物有怀牛膝、远志、牡丹皮、钩藤、桂枝等,常构成组合来配伍使用,如见气血阻滞较重者,以怀牛膝-牡丹皮-桂枝组合活血化瘀;若肝郁气滞、痰湿阻滞者,以怀牛膝-远志组合疏通解滞;若肝阳上亢,以怀牛膝-远志-钩藤组合安心神、清肝热;若脾胃虚弱,以生姜-大枣组合顾护中焦;若痰火结聚,以生牡蛎-玄参-浙贝母-夏枯草组合化痰散结;若大便不畅,以紫苏子-火麻仁组合润肠通便。依据患者病情不同而灵活加减用药,从而更全面地调治功能不调态。
纪鑫毓[3](2021)在《“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诊疗思维贯穿于中医诊治疾病过程的始终,是医者对疾病的感性与理性认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互转化的隐性思考过程。“象”“气”“神”相关范畴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在发展过程中对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诊疗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医学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注重三者相关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另外,中医的学术流派和诊疗方法派系繁多,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不同的辨证模式。多种辨证模式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相互融合,但其深层次的诊疗思维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并且学术的百花齐放使得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流派分歧、选择倾向等问题。所以,进一步探寻不同辨证模式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把握中医临床的诊疗思维模式的核心。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假说。本文通过对“象”“气”“神”概念的界定,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关联关系,诠释“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突破即有的“象”“气”“神”分而论之的认识,将三者有机整合并形成理论模型。阐述“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科学内涵,系统梳理“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在历代医家中的潜在应用,揭示“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客观规律,从而为彰显中医药的原创优势及创新中医临床诊疗模式提供新思路。目的本研究欲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界定本研究中“象”“气”“神”的内涵,诠释“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分析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整体观的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第二,通过分析代表性的医家着作,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潜在的表达方式及运用方式,揭示“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在不同辨证中的不同体现,以揭示诊疗思维的客观化规律。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全面搜集、挖掘和整理历代文献中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选取代表性的着作,对“象”“气”“神”的内涵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采用发生学的方法,反映和揭示“象”“气”“神”概念的发生、演化。采用诠释学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理解和解释,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后续研究夯实基础。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对“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在历代医家中的潜在应用进行分析。以真实世界冠心病的回顾性研究为例,分析“象”“气”“神”三者在现代临床中的关联,建立临床数据库,根据冠心病患者发病时间换算成五运六气、节气等信息内容。使用R软件(4.6)对回顾性研究的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对一般研究性指标进行频数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组内检验的统计方法采用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不同运气时段患病百分比的差异。通过关联规则分析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挖掘,界定“象”“气”“神”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及整体观,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挖掘“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规律。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象”“气”“神”的哲学内涵均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而形成的,保留了体验和概括的结合、具象与抽象统一的特点。“象”存在于周易的卦象以及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老子的“大象无形”“道中有象”、儒家的“象以比德”、庄子的“象以筑镜”等方面都是援引“象”来阐述学术理念,是古人对于世界探知的方法;不同的时代对“气”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仍存在着相同之处。如“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具有物质性和不断运动的功能属性,能够沟通天地万物,决人生死。道家以“气”来论道,老子援引“气”诠释道、无、朴的内涵。庄子援引“气”论述不受客观事物所束缚的自由自在的精神;“神”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神秘现象的观察以及鬼神的思考,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神”有不同的内涵,如原始社会的灵魂和鬼神的观念,母系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动物神的崇拜,以及父系社会时期对“祖先神”的崇拜。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逐渐加深,“神”渐渐褪去了自然和动物的形态,而向附有人性的“神”过度。2.界定“象”“气”“神”在本研究中的概念内涵。本文研究的“象”包括了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具有“物象”和“意象”两个层面。“物象”是指事物所展现的表象,医者通过对“物象”的思考抽提凝练为“意象”,展现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时间节段相对静止的状态,具有物我合一的属性;“气”主要指气机,即自然万物与人体之气的运行机制和功能活动,涉及升降出入等活动状态;“神”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角度,“神”是自然万物运动的玄妙和变化规律,这种变化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狭义角度指人的生命活动现象,包括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情绪,情感等。3.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本文认为“象”是“气”“神”的外在表现和相对静止的状态;“气”的运动是“象”“神”变化的动力;“神”是“象”“气”的主宰,但也同时以“象”“气”为物质基础。“象”“气”“神”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中医诊病时注重“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通过局部的舌象、脉象、面象、形态等能够探知人体内部“气”的运动和“神”(精神、意识、情绪)的状态变化;人体之气和天地自然之气的运动能够导致人体之“象”和“神”的状态变化;人的“神”(精神、意识、情绪)能够影响“象”的改变和人体之“气”的运动。从狭义角度来讲,医者通过人体所呈现的“物象”经过思考形成“意象”,以判断人体“气”与“神”的状态,从真义角度来讲,“象—气—神”包含“形气神”和“精气神”的内涵。4.“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中,医者通过对患者的“物象”的观察,经过思维的分析加工形成“意象”,“象”包括“物象”与“意象”,通过相对静止的“象”来认识人体中变化的“气”“神”。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人体“气”“神”之偏颇,从而达到恢复人体之“象”的正常状态。在诊疗思维过程中,“象”“气”“神”三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中医诊疗过程中是把“象”“气”“神”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完整揭示疾病本身存在的客观的本质,更客观有效地诊治疾病。通过对历代医家的论着进行分析,探索“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潜在应用,发现不同的医家着作对“象—气—神”的诊疗思维模式不尽相同。5.以冠心病的回顾性研究为例,分析天地之气对人体之“象”和“神”的影响,探索性分析三者在现代临床中的关联,根据冠心病患者发病时间换算成五运六气、节气等,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冠心病在客气为厥阴风木时发病人数最多(485人),在客运为土运时发病人数最多(595人);冠心病的兼证如睡眠欠佳会随着客气以及客运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关联规则发现所有症状均与两目少神,面色晄白存在关联关系。6.“象—气—神”三位—体诊疗思维模式虽然源自古代医家,但是与信息时代和概念时代的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能把中医诊疗思维模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互融合,使得理论和现代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那么将会使中医诊疗思维模式更加清晰化、客观化、技术化。结论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挖掘和分析,从哲学和中医的角度发现“象”“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关联的。从而构建了“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探索性分析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整体观的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系统探讨了该模式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代表性医家着作中的“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潜在应用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揭示“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规律。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挖掘“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象”是“气”“神”状态的展现,“气”是“象”“神”的变化的动力,“神”是“象”“气”的运动主宰。其次“象”“气”“神”三者是一体的,三者一起共同展现人体的状态,“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包含了“形气神”与“精气神”的内涵。2.揭示了“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结构和内涵,其内涵是中医诊疗体系中,不仅时刻关注诊察主体的“象”,更注重象所反映出来的气运动的功能和“神”(意识、精神、情绪)的情况,不仅关注人的疾病,也将人置身于整个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中,整体把握诊察时的功能状态。其结构具有动态时空性、普遍性、稳定结构性、可演化性、注重体悟性等特点。3.系统挖掘并分析了部分中医名家的代表着作,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潜在的表达和运用方式。发现各个时期的医家着作对于“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运用不尽相同,“象”“气”“神”三者在古代临床中应用广泛,为以后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4.探索性分析了在真实世界临床中,“象”“气”“神”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五运六气、节气)能够影响人体之“象”(疾病的症状)的变化,人体的神(精神状态)与人体之象(疾病的症状)存在一定相关趋势。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角度,验证“象”“气”“神”三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赵若琳,常运立[4](2021)在《中医智能诊断的应用优势及其伦理问题》文中指出中医智能诊断相对于传统中医诊断具有客观化、标准化和精准化的优势,其在四诊智能辅助诊断、专家智能诊断、精准诊断和健康预测的应用上可发挥优势作用。然而,中医智能诊断的临床应用也产生了一些伦理问题:"不失人情"人性问题,智能诊断弱化了"人情"和"医心";"普同一等"公平问题,智能诊断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生命至上"的人本问题,智能诊断要秉承"以人为本",反对"急功近利";"有知有义"道德主体问题,智能诊断要明确责任主体;"诊病不问其始"的技术弱化问题,医师要避免对智能诊断的过度依赖。
韩鹏鹏[5](2021)在《基于古代文献的“五行人”身心特征辨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中医体质理论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在当代临床备受重视与关注。早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从多个角度构建了体质分类,其中五行体质是较为全面、详实的。根据现代文献检索,“五行体质”在现代虽有一些研究报道,但其在“治未病”及疾病防治方面的潜在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掘与应用。究其原因,可能与后世对“五行人”的认识存在不统一以及缺乏规范化、可操作的辨识标准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古代文献检索,“五行人”自《内经》提出之后,除在医学类文献中有所记载,相学类文献也是“五行人”有关内容的重要资料来源,部分人文社科类文献也有所体现。鉴于当前关于“五行人”的辨识依据不统一以及古代文献记载也有所区别,因此,有必要通过溯源,对古代文献中有关“五行人”的相关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挖掘与提炼。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查阅、整理古代文献中有关“五行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梳理五行体质学说的发展源流;基于现代有关“身”、“心”的认识,根据医学、相学、人文社科类文献中关于“五行人”及其亚型、兼型的描述,构建“五行人”身心特征辨识体系;探讨古代文献中“五行体质”的应用价值。方法1.文献来源:文献选取范围为先秦至民国时期的古代文献,检索途径包括数据库和纸质书籍,数据库主要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数据库检索平台(包括“中医智库”、“杏林园”中医药数据库、“雕龙古籍数据库”、“古籍及民国图书数字化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数据库检索平台(包括“中医古籍数字图书馆”、“面向临床的中医古籍知识关系数据库”、“国医典藏”)、“中华医典”数据库、“国学大师”数据库,纸质书籍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书以及课题组所购相关文献资料。2.文献检索:文献检索主要采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辅以手工查阅纸质书籍相结合的方式。数据库检索首先设置检索关键词,如“五行或五行人或五形人或五型人”,再进一步检索如“木或木行人或木形人或木型人或角人”等每一型的具体关键词,其他“五行人”每一型的具体关键词以此类推,经过去重处理,按照文献描述,删除明显不符的条文,并与手工检索的纸质书籍相比对,保证准确性。3.文献纳入与排除(1)文献纳入:明确提及“五行人”或其相关表述的文献;(2)文献排除:与研究主题不符的;文献未明确出处的;文献记载明显不准确的。4.文献分析:本研究按照五行体质学说的源流,“五行人”的身心特征辨识体系构建以及古代文献中“五行体质”的应用三部分进行古代文献的系统梳理与分析。其中,第二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阐述内容,将文献分为医学类、相学类以及人文社科类三类,分别进行梳理与分析。基于现代对于“身”与“心”的认识,参照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关于望诊(整体观望与局部观望)与闻诊(声音)的内容建立“五行人”的身体特征内容框架;参照现代心理学的认识,依据能力、气质、性格、动机、意志、价值观等心理学名词建立“五行人”的心理特征内容框架。并采用频次统计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统计上述三类文献中对于“五行人”及其亚、兼型身心特征描述出现的频次,根据出现频次以及一致性较高者,构建“五行人”身心特征辨识体系,提炼出“五行人”的体质辨识要点。结果1.五行体质学说源流概要:五行体质学说正式形成于《内经》,不断丰富于三国至隋唐时期,进一步拓展于五代宋元时期,全面发展于明清至民国时期。其中,《内经》构建了“五行人”基本体质类型及亚型;三国至隋唐时期,五行人”相关名称术语更加多样化,医学与非医学类文献对于“五行人”的认识开始出现差异;五代宋元时期,相学类文献对于“五行人”的认识,且对“五行人”兼型的构建进一步拓展了五行体质学说;明清至民国时期,医学与非医学文献均继承与发展了前人对于“五行人”的认识,五行体质学说得到全面发展。2.“五行人”的辨识要点:本研究构建了“五行人”身心特征框架及辨识体系,提炼出了“五行人”的体质辨识要点。木形人身体特征表现为:瘦长而直,骨骼粗壮,动作轻盈,头小而隆起,头发稀疏,面色青有光泽,面长,额高,眉毛稀疏而清秀,目细长而清秀,鼻长直,唇纹细,颈长,背宽挺直,腰瘦而圆,四肢长,肩宽挺直,手小,掌瘦,指细长,手多纹而细润,脚小,声音响亮流畅,婉转动听;心理特征表现为:才能突出,仁爱雅静,修美稳重,多思忧虑,温和坚毅。火形人身体特征表现为:肥长而尖,骨多肉少,动作迅速,头小而尖长,面色红有光泽,面小而上尖下阔,额高而尖,颧骨突出,眉毛稀疏,耳高尖,耳尖抖动,鼻尖而翘起,口尖,唇宽,齿露,背肌丰满,腹正,胸部突起,肩耸肌肉丰满,大腿骨正,手小,掌大而尖瘦,指间隔宽,脚小,声音激扬急促,高而细脆;心理特征表现为:见机行事,聪慧敏捷,恭和敬重,勇猛刚烈,急躁易怒,自信务实,不慕名利。土形人身体特征表现为:肥厚而短,筋骨不显,动作稳重,头大而平正,头发浓密,面色黄少光泽,面厚而肥圆,颧骨突出,脸颊丰满,下巴方,目长,耳厚,鼻准丰隆,口方,唇厚,颈项短,背厚,腹厚而宽,腰厚,肩宽,臂厚,腿肌丰厚,臀部突出,手小而厚,掌方,指短而方,脚小而厚,声音深沉迟缓;心理特征表现为:处事费力,安详厚重,诚信宽谨,心机深重,重德利人。金形人:瘦小方正,骨坚肉实,动作矫健,头小而圆,头发稀疏,面色白有光泽,面方,三停方正,额端方,颧骨突出,脸颊突出,眉清秀,目清秀,耳正而端方,鼻端方,口端方,唇齿相宜,背窄厚而端方,腹窄而圆正,腰圆正,胸肌肥满,肩窄,手小而端方,掌平而方厚,指节圆,脚小而端方,脚跟骨骼突出,声音和谐圆润,清而响亮;心理特征表现为:才智过人,管理严明,刚毅勇直,精明强干,清廉公正。水形人身体特征表现为:肥圆而短,骨骼平正,动作不稳,头大而肥圆,头发浓密,面色黑有光泽,面不平而肥圆,额饱满,脸颊宽,下巴方圆,眉粗而浓密,目大而肥圆,耳肥圆,鼻肥圆,口大而肥圆,唇宽,颈多赘肉,背高而长,腹宽而圆,腰圆,肩窄,臀宽而尾长,手小而肥圆,掌宽而肥圆,指短而肥圆,脚小,手脚喜动,声音圆润流畅,响亮急促;心理特征表现为:聪慧敏达,狡猾善欺,严谨理智。3.古代文献中关于“五行体质”的应用:“五行体质”主要应用于预测发病倾向与指导治疗以及辨识体质特点与推断寿夭方面。其中,前者主要基于五行生克制化原理和“五行人”本身的体质特点;后者主要基于“五行人”的整体和局部特征,从本质上来讲,是根据个体体质禀赋的强弱,融入五行、象思维等中国传统哲学元素来推断的。结论1.“五行人”正式形成于《内经》,后世医学类文献基本遵循了《内经》对于“五行人”的认识,相学与人文社科类文献丰富与拓展了《内经》对于“五行人”的认识。2.以《内经》为代表的医学类文献构建了“五行人”的亚型,得到了后世的传承,相学类文献构建了“五行人”的兼型,得到了后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3.本研究通过较为全面系统的古代文献梳理与分析,构建了“五行人”身心特征辨识体系及辨识要点,在一定意义上可为规范当今临床对于“五行体质”的辨识及今后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4.基于古代文献内容描述,“五行体质”主要应用于预测发病倾向与指导治疗以及辨识体质特点与推断寿夭方面。“五行体质”在疾病防治方面得到了一定的传承与应用,但“五行体质”在当今临床以及“治未病”领域的潜在优势,有待进一步深入发掘与应用。
林淑珍[6](2021)在《杨叔禹教授基于“心身疏泄”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经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总结杨叔禹教授临床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经验,挖掘证治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从理论及临床两大部分,对杨叔禹教授基于“心身疏泄”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经验进行总结。第一部分:通过阅读文献、书籍、跟师记录、与导师交流探讨,总结杨叔禹教授“心身疏泄”的核心思想以及杨叔禹教授对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认识。阐释“心身疏泄”与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关系。第二部分:收集杨叔禹教授门诊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患者的病例共117例,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SPSS Modeler.18版对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观察杨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辨证思维及治疗规律。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心身疏泄”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肝主疏泄,脏腑协同;疏泄形式,升降出入。2.糖尿病胃肠道症状是典型的疏泄失常表现,其病因病机与“心身疏泄”的核心相符合。3.杨叔禹教授临床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治疗特点在于疏泄情志、调畅气机、运用风药。第二部分:1.症状:糖尿病胃肠道症状患者常见的症状是失眠、口干、腹泻、便秘、疲乏等,情绪表现包括急躁、易怒、焦虑、抑郁、心烦、烦劳、压力大等共有36例,占总数的30.77%。2.中医疾病:糖尿病胃肠道症状患者中最常见的脾胃病病是泄泻,共有48例,占全部病案的41.03%;其次是便秘,共有39例,占全部病案的33.33%;再者是痞满占8.54%;反酸占6.84%;厌食占5.13%。3.证型:杨教授根据“心身疏泄”及自身临证经验,将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常见证型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5个证型:胃气上逆证、胃热上逆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蕴证和脾虚湿热证。4.主要的证治规律:脾虚湿热证,常用方为升阳益胃汤,支持度达19.66%,置信度78.26%;胃热上逆证,用黄连温胆汤,支持度17.95%,置信度80.95%;胃气上逆证,用半夏泻心汤,支持度11.97%,置信度85.71%;肝郁脾虚证,用酸枣仁汤合逍遥散,支持度9.4%,置信度54.55%;脾虚湿蕴证,由于样本量的局限性,尚无支持度较高的方剂。结论:杨叔禹教授临床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患者,注重其情志的舒畅、气机的升降。其辨证方法简便,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魏桐[7](2021)在《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的中医证型、焦虑抑郁、内镜表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分布规律,从而探讨RE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内镜表现、H.pylori感染之间的相关性,为RE的诊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消化内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的3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反流性食管炎调查问卷,问卷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情况、H.pylori感染情况、中医四诊信息,由调查者通过问诊填写并进行辨证,通过观察及交流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调查表收回后,将数据录进计算机,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4.0软件行统计分析,根据资料类型分别选择描述性分析、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结果:1.本次研究的300例RE患者中,女性为115例,占总人数的38.3%,男性为185例,占61.7%;其中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57±12岁,年龄段以60-69岁最多;病程<半年的患者最多,为148例,占49.3%,1-3年者为40例,占13.3%;从既往史来看,共38人(12.7%)无既往史,其余262人(87.3%)有既往史。在有既往史的患者中,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胆囊疾病、脑血管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疾病者分别占45.0%、29.8%、26.3%、19.0%、14.1%、12.6%、11.5%、11.5%,咽炎、肝囊肿、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哮喘占比较低;职业性质以脑力劳动者为主,占53.7%;发病诱因方面,99例无明显诱因,201例有明显诱因,其中情志不畅96例,饮食不节60例,其次为体虚劳倦和气候变化;饮食偏嗜方面,嗜食甜食的患者最多,共91例,占总人数的30.3%,无饮食偏嗜87例,占29.0%,余依次为辛辣、油腻及生冷;不良生活习惯方面,无吸烟史者为201例,有吸烟史者99例,无饮酒史者221例,有饮酒史者79例;BMI指数方面,超重患者132例,占44.0%,体重正常者101例,占33.7%,肥胖和过轻分别占14.0%和8.3%。2.在本次研究的300例RE患者中,H.pylori阳性57例,占19.0%,H.pylori阴性243例,占81.0%,RE的H.pylori阴性患者较多,推测H.pylori在RE中并未起到促进疾病发展的作用,不同性别的RE患者感染H.pylori的比例不同,经统计学分析,H.pylori感染与性别无关(P>0.05)。3.中医证候分布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探析RE中医证候规律,得出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胃,病性包含气虚、阳虚、阴虚、气滞、痰、湿、热等方面。初步拟定证候类型有:类肝胃不和证、类脾胃虚弱证、类脾胃湿热证、类肝(胆)胃郁热证、类痰气郁结证、类胃阴不足证6种。故最终结合因子分析结果和临床辨证分析,将300例RE患者辨为6种证型,得出本研究RE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肝胃不和证(43.0%)>脾胃虚弱证(22.0%)>脾胃湿热证(14.0%)>肝胃郁热证(9.7%)>痰气郁结证(7.3%)>胃阴亏虚证(4.0%)。其中主要以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证为主,不同证型与年龄、性别、诱因、职业、饮食偏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pylori感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焦虑抑郁情况及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焦虑抑郁情况:HAMA平均积分10.08±3.744分,无焦虑者占32.7%,48.6%可能有焦虑,18.7%肯定有焦虑;HAMD平均积分10.36±4.054分,无抑郁者占36.0%,56.7%可能有抑郁,7.3%肯定有抑郁。女性焦虑、抑郁程度较男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0例RE患者焦虑抑郁集中于60-69岁,50-59岁亦多见。焦虑和抑郁积分与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肝胃不和证、痰气郁结证与焦虑关系更为密切;HAMA积分肝胃不和证及痰气郁结证分数较高;痰气郁结证、肝胃不和证与抑郁关系更为密切;HAMD积分肝胃不和证及肝胃郁热证分数较高。5.胃镜检查结果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300例RE患者中,食管炎LA-A级患者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人数的78.0%,食管炎LA-B级患者占16.0%,食管炎LA-C级和食管炎LA-D级患者较少。食管充血检出率最高,为70.7%,食管水肿、食管糜烂、食管粘膜粗糙不平、食管颗粒样物附着、食管溃疡检出率分别为49.0%、28.7%、26.0%、6.3%、2.3%。内镜下合并症以慢性胃炎伴糜烂最多,检出率为40.7%,检出率较高的还有胃息肉(24.3%)、十二指肠球炎(14.7%)、十二指肠球溃疡(12.3%)、胆汁反流性胃炎(10.7%)等。RE伴发胃炎病理类型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为61例,占20.3%,非萎缩239例,占79.7%。RE不同中医证型的内镜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级的患者以肝胃不和证为主,LA-B级以脾胃湿热证为主,LA-C级以胃阴亏虚证为主,LA-D级以脾胃虚弱证为主。RE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粘膜炎症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充血和食管颗粒样物附着以舌红最多,食管水肿以苔薄白最多,食管糜烂和食管颗粒样物附着以苔黄腻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食管粘膜表现与舌苔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RE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肝胃不和证、痰气郁结证和肝胃郁热证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较其他证候更为密切,提示在临床上治疗该病时可着重从肝论治,情志舒畅,肝气条达,自无横逆犯胃之机。2.RE患者中大部分为H.pylori阴性患者,推测在反流性食管炎中H.pylori并未起到促进疾病发展的作用,RE的中医证型与H.pylori感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3.RE的内镜分级以食管炎LA-A级为主,其次是食管炎LA-B级,食管炎LA-C及食管炎LA-D级数量较少,不同中医证型内镜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粘膜炎症表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启示中医治疗RE应该将病、证、情志三者相结合,同时将中医证型与内镜微观辩证相结合,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降低复发率,从而达到对本病的治疗和预防。
宋道群[8](2021)在《基于思维风格量表的中西医思维的差异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二者从基础理论到临床诊疗模式均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为了探索中医诊断思维的定量研究方法,科学地说明中、西医的思维差异,并明确中医思维在思维风格上的具体表现。方法:通过斯滕伯格的思维风格量表,对来自吉林省和辽宁省的257名具有一定经验的中、西医者进行调查研究,将其结果回收并录入到SPSS 26.0和Graph Pad Prism 8,计算其克朗巴哈Alpha信度系数,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西医者的思维风格差异进行研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执业年限的中、西医者思维风格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在中医组与西医组不同执业类别方面,二者在等级型(t=2.492,P=0.0134)、激进型(t=2.679,P=0.0079)、保守型(t=2.135,P=0.0337)等3种思维风格的统计量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在功能维度上,中医组更偏重于立法型风格,而西医组在执法型风格典型人数比例更大;在形式维度上,中医组与西医组一样,更偏重于平等竞争型风格;在水平维度上,中医组在两种风格的典型人数所占比例大致相同,而西医组则在局部型风格上更加突出;在范围维度上,中医组与西医组都是更加偏重于外倾型风格;在倾向维度上,虽然保守型风格在两组中均有较高的典型水平,但是,中医组在激进型风格上表现明显,西医组则有更多人表现为保守型风格。在不同执业年限中医组与西医组的比较中,不同的执业年限对中医组受试医者的思维风格没有显着差异(P>0.05);而对西医组受试医者来说,不同的执业年限在无政府主义型(F=3.006,P=0.021)、激进型(F=2.853,P=0.026)思维风格有着显着差异。在功能维度,随着执业年限的增加中医医者立法型风格逐渐典型;而西医则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执法型风格。在形式维度,中医与西医共同表现为平等竞争型风格随着执业年限的增加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等级型风格越来越高。在水平维度,中医的全局型风格在执业年限低的组别表现得不明显;西医的局部型风格在不同执业年限的组别均有着较高水平的表现。在范围维度,中医在外倾型风格整体表现低于西医各执业年限组。在倾向维度,中、西医者在保持高水平的保守型风格的同时,中医的激进型风格随着执业年限的增加而愈发明显。结论:中医思维特征表现为:富有创造性、注重整体、喜欢挑战;西医的思维特征表现为:善于执行既定程序、注重细节、严谨而保守。中医医者对于整体观念的把握有弱化的趋势。
许梦白[9](2021)在《产后抑郁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通过临床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探索引起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利用因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索PPD的中医证候特点,进一步归纳PPD的中医病机和治则,以期为PPD临床个体化精准辨证提供理论支持。2.中医文献方药研究检索中药内服方剂治疗PPD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治疗PPD内服方药的药物组成规律及遣方用药思路,为临床治疗PPD的选方用药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探索中药治疗PPD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动物实验机制研究结合PPD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及中医文献方药研究,开展动物实验,建立PPD大鼠模型并进行评价,造模成功后给予逍遥散干预。通过观察大鼠下丘脑病理组织形态、检测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激素水平、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Rα、ERβ、GPER)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等,探讨逍遥散治疗PPD的疗效及分子作用机制,为逍遥散治疗PPD提供具有科学内涵的客观依据,同时“以方测证”,揭示PPD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病机本质。方法: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建立《产后抑郁症调查问卷》,收集PPD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量表积分、中医症状及体征信息。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索导致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研究,归纳PP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进一步探寻PPD的中医病机和治则。2.中医文献方药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中文数据库2000年-2019年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PPD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按照筛选标准收集研究所需中药方剂。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4.0、Weka 3.8等软件对中药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探索中药治疗PPD的遣方用药规律,探析临床治疗PPD的用药思路。3.动物实验机制研究以妊娠后期慢性极轻度应激(Chronic ultramild stress,CUMS)方法建立PPD大鼠模型,综合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产仔及活仔量、行为学变化对模型进行评价,造模成功后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下丘脑病理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E2、P、PRL含量;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下丘脑组织匀浆中ERα、ERβ、GPER及PKA、CREB、BDNF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分子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分析,在基于HPG轴探索PPD的发病及逍遥散干预作用机制的同时,“以方测证”,以逍遥散为反证,揭示PPD肝郁脾虚证的证候生物学基础。结果: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1)206例PPD患者平均年龄为30.28±5.07岁;轻度抑郁患者94例,占比45.63%;中度抑郁患者72例,占比34.95%;重度抑郁患者40例,占比19.42%。在影响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心理社会因素中,产前教育是影响PPD患者抑郁程度的保护因素,新生儿疾病、经前烦躁情况、孕期焦虑抑郁、孕产期负面事件、睡眠时间不足、患者受关心和支持度低是导致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2)206例PPD患者的高频症状及体征有情绪抑郁、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烦躁易怒、善太息、乳房胀痛、悲伤欲哭、精神萎靡、健忘、腹胀,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舌黯及舌有瘀斑瘀点,苔白、苔薄、苔腻,脉细、脉弦、脉沉。将中医症状因子分析得出的9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共出现5个聚类结果:①肝郁脾虚证,其症状包括善太息、腹胀、胁肋胀满甚则疼痛、乳房胀痛、食少纳呆;②阴血亏虚证,其症状包括面色淡白、爪甲色淡、肢体麻木、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耳鸣;③肝火炽盛证,其症状包括口苦、目赤、口干咽燥、便秘、烦躁易怒、头痛;④脾肾阳虚兼痰湿证,其症状包括脘痞、恶心、胸闷、惊恐易醒、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浮肿、小便清长或(和)夜尿增多;⑤心脾两虚兼血瘀证,其症状包括心悸、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多梦、悲伤欲哭、面色晦暗、自汗、下腹刺痛、恶露色紫暗有块。2.中医文献方药研究(1)本研究共筛选处方112例,涉及中药116味,使用频次为1216次。治疗PPD的高频药物有柴胡、甘草、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等17味。所有药物中,归经以脾经、肝经为主,温性和甘味药出现频率最高,药物功效以补益、理气、安神、活血化瘀等为主。(2)17味高频药物共聚为4类:①聚类1包括柴胡、白芍、当归、甘草;②聚类2包括白术、茯苓;③聚类3包括香附、陈皮、川芎、郁金;④聚类4包括茯神、黄芪、大枣、地黄、合欢皮、酸枣仁、远志。(3)17味高频药物关联分析共得出50条关联药物组合,符合二阶关联规则的有6组,符合三阶关联规则的有18组,符合四阶关联规则的有17组。3.动物实验机制研究(1)实验一:4组大鼠产仔及活仔量无明显差异,大鼠造模后出现倦怠嗜卧、活动量减少、粪便质软、体重降低等宏观表现,行为学结果中糖水消耗率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旷场实验中穿格、站立及修饰次数出现降低趋势性变化;氟西汀组及逍遥散组大鼠宏观表现及行为学结果均有明显改善,表明模型组大鼠产后出现抑郁样改变,PPD大鼠模型成功建立,“以方测证”,以逍遥散反证本研究建立的PPD大鼠模型是PPD肝郁脾虚证的病证结合模型。(2)实验二:在HPG轴中,HE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数目减少、排列疏松紊乱,大量神经元出现核固缩、深染及胞体萎缩、空泡样变性、周围脱髓鞘改变等严重病理学变化,而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出现不同程度改善;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E2、P、PRL水平均明显降低;逍遥散组大鼠血清E2、P、PRL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3)实验三:RT-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ERα、GPER、PK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Rβ、CREB、BDNF基因表达水平有降低趋势;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中ERα、CREB、BDN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Rβ、GPER、PKA基因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ERα、CREB、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Rβ、GPER、PKA蛋白表达水平有降低趋势;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中PKA、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Rα、ERβ、GPER、CREB蛋白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免疫组化对上述指标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ARC及VMH中广泛分布,其中,模型组大鼠下丘脑ARC中ERα、PKA、CREB、BDNF的MOD值明显降低,VMH中的ERα、ERβ、GPER、CREB、BDNF的MOD值明显降低,逍遥散则可逆转这一改变,明显升高PPD模型大鼠下丘脑ARC及VMH中已降低的相关指标。结论:1.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可作为应激源导致PPD的发生、发展。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肝火炽盛证、脾肾阳虚兼痰湿证、心脾两虚兼血瘀证及其症状表现是PPD患者具有临床意义的中医证候特点。2.女子产后多虚多瘀,气血失调,神魂失养,存在于PPD发病的始终。基于肝脾与情志、气血的密切相关性,临床治疗PPD患者可从肝脾论治,调理气血,临床可灵活运用疏肝解郁、理气健脾、益气养血、养心安神等治法。逍遥散用药组合气血兼顾,肝脾同调,是治疗PPD的常用方剂。3.以妊娠后期CUMS方法可建立病证结合的PPD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采用逍遥散对PPD模型大鼠进行干预,可通过HPG轴上调性改变下丘脑内雌激素受体ERα、ERβ、GPER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调节抑郁样行为。4.基于“以方测证”及“微观辨证”等中医理论基础,肝郁脾虚证是PPD的重要证候特点,以逍遥散为反证的PPD肝郁脾虚证的证候生物学基础涉及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可能与下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HPG轴功能异常、性激素分泌减少、下丘脑雌激素受体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的下调性改变抑制神经发生有关。
孙宁[10](2021)在《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哮病是一种以突然发作、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喉间发出哮鸣音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均可参照其辨证论治。这其中部分支气管哮喘极为顽固,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约5%会发展为难治性哮喘,尤其是激素依赖性哮喘(steroid dependent asthma,SDA),需要长期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才能控制。现代医学对SDA的治疗措施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撤药与治疗的矛盾,临床多应用中医中药进行干预。然针对其中医证候类型划分、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始终无法得到统一,尚无证候学与治疗学相结合的规范化治疗指南或共识出现,严重困扰着众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崔红生教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哮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经验。并重点分析其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治疗SDA的分子机制。最后围绕SDA的中医中药应用过程中尚未达共识的证型、遣方用药及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德尔菲法的调查问卷初探,详细地进行了专家访谈,拟定了关于SDA中医药诊治的量表,供后续指南的拟定提出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方法1.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为计算载体,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的用药规律,通过统计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经崔红生教授诊治哮病的医案,筛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后纳入病历,通过中国科学院研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录入审核数据,最后利用平台软件以及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总结崔红生教授的用药经验。2.对崔红生教授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治疗SDA进行分子机制研究,分别通过TCMS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查找加减乌梅丸中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靶点蛋白和人类激素依赖型哮喘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有效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图;蛋白互作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构建,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有效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验证。3.根据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构建SDA治疗量表初稿,并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确定治疗量表各级指标,供后续指南的拟定提出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结果1.研究纳入病历2011例/次,共计有效处方1040张。纳入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05,年龄区间8~99岁。医案中处方用药涉及273味,药物四气以寒、凉为主(共占50.52%),其中寒性药使用最多(占45.92%),其次为温性药、平性药;药物五味以以甘、苦、辛为主(共占87.69%);药物归经以归肺、胃、脾为主(共占57.86%)。医案涉及高频用药补虚药使用最多(占总用药比22.86%),其次为止咳平喘药(占总用药比16.37%)。根据统计结果及组方规律,通过频数及置信度统计得出常见药物组合:麦冬-芦根、芦根-黄芩、炙甘草-枇杷叶、麦冬-黄芩、乌梅-白芍。通过基于网络的关联性分析得出纳入医案中运用的核心方药为:乌梅、白芍、黄芩、紫苏子、金银花、麦冬、芦根、薏苡仁、杏仁、生石膏、桃仁、枇杷叶、桑白皮、桔梗、炙甘草、菊花、防风、桑叶、法半夏、蝉蜕、浙贝母。多项结果均显示治疗中多与吾师的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有密切关系。2.经过筛选,加减乌梅丸方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豆甾醇等多个关键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在转录因子AP-1(Transcription factor AP-1,JU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细胞肿瘤抗原 p53(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TP53)等核心基因表达上参与加减乌梅丸方的治疗。KEGG富集分析所涉及的通路包括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 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IF-1 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信号通路(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cAMP 信号通路(cAMP signaling pathway)、Jak-STAT 信号通路(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等。3.建立了 2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及234项三级指标的激素依赖型哮喘治疗量表初稿。结论1.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主要通过祛邪扶正、调补阴阳的治法,提出从肝论治,其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应用频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用药经验。2.加减乌梅丸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作用机制发挥抗炎作用,进而对激SDA起到治疗作用。3.通过德尔菲专家访谈法,分析、整合出适合SDA的治疗量表初稿,对未来指南的拟定提供了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
二、中医诊断的心理因素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诊断的心理因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研究方法 |
(1)数据收集与处理 |
(2)统计学处理与模型建立 |
2 结果 |
2.1 患者一般特征 |
2.2 临床预测模型 |
(1)变量筛选 |
(2)建立决策树 |
(3)模型评估 |
3 讨论 |
(2)门九章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功能不调态疾病的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逍遥散源流 |
1.1 逍遥散的出处 |
1.2 逍遥散的功能主治 |
1.3 逍遥散的组成与方义 |
1.4 逍遥散的沿革 |
2 功能态学说浅述 |
2.1 功能态的概念 |
2.2 功能态学说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
2.3 功能不调态的内涵和范畴 |
2.4 逍遥散与功能不调态 |
3 门九章教授运用逍遥散的学术思想概述 |
3.1 治中有养,养中有治 |
3.2 疏通调达,胃气为基 |
3.3 重视整体,治病求本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病例整理规范 |
4.1 舌象规范 |
4.2 脉象规范 |
4.3 症状规范 |
4.4 病名规范 |
4.5 中药规范 |
4.6 联合方组规范 |
5 数据处理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基本情况 |
1.1 性别统计 |
1.2 年龄统计 |
2 核心脉证 |
2.1 舌象统计 |
2.2 脉象统计 |
2.3 症状统计 |
3 疾病分布 |
3.1 中医疾病统计 |
3.2 西医疾病统计 |
4 药物统计 |
5 联合方组统计 |
讨论 |
1 逍遥散的应用指征 |
1.1 适用群体特点 |
1.2 舌象特点 |
1.3 脉象特点 |
1.4 症状特点 |
1.5 疾病特点 |
2 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 |
2.1 用药特点 |
2.2 加味药物 |
2.3 加味药物组合 |
3 联合方组的运用经验 |
3.1 调和之中,兼顾胃气 |
3.2 阳之所亏,培补肾气 |
3.3 外感所见,表里同治 |
3.4 外科疾患,调治内外 |
4 逍遥散所治功能不调态的判断指征 |
5 临床运用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逍遥散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中医诊疗思维研究进展 |
1.1 传统文化对中医诊疗思维的影响 |
1.2 基于古籍的中医诊疗思维研究 |
1.3 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研究 |
1.4 中医诊疗模式的革新研究 |
1.5 中医诊疗思维方法的研究 |
1.6 研究评述 |
1.7 展望 |
2 中医“象”范畴的研究进展 |
2.1 中医“象”的内涵研究 |
2.2 中医“象”的特点研究 |
2.3 中医象思维的研究 |
2.4 “象”与象思维在中医诊疗中的运用研究 |
3 中医“气”的研究进展 |
3.1 中医“气”的内涵研究 |
3.2 中医“气”的特点研究 |
4 中医“神”内涵的研究进展 |
4.1 中医“神”的内涵研究 |
4.2 中医“神”的特点研究 |
5 “象”“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
5.1 “象”与“气”的相关性 |
5.2 “气”与“神”的相关性 |
5.3 “象”与“神”的相关性 |
5.4 “象”“气”“神”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6 小结 |
前言 |
第一部分 “象”“气”“神”概念的界定 |
1 “象”概念的界定 |
1.1 “象”概念的发生 |
1.2 “象”的哲学内涵 |
1.2.1 符号之象——象征万物的起源 |
1.2.2 象以比德——从意象上升至德行圭臬 |
1.2.3 随物赋形——主观与客观的天道象征 |
1.3 “象”的中医内涵 |
1.3.1 天地自然之“象” |
1.3.2 人体之“藏象” |
1.3.3 诊疗活动中的“象” |
1.4 小结 |
2 “气”概念的界定 |
2.1 “气”概念的发生 |
2.2 “气”的哲学内涵 |
2.2.1 冲气为和—《老子》以“气”释道 |
2.2.2 气是宇宙的本源—《列子》论“气” |
2.2.3 气聚而有生—《庄子》论“气” |
2.2.4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淮南子》论“气” |
2.2.5 太虚即气—张载论“气” |
2.3 “气”的中医内涵 |
2.3.1 天地自然之“气” |
2.3.2 人体之“气” |
2.3.3 诊疗活动中的“气” |
2.4 小结 |
3 “神”概念的界定 |
3.1 “神”概念的产生 |
3.2 “神”的哲学内涵 |
3.2.1 天神 |
3.2.2 变幻莫测 |
3.2.3 万物的内在规律 |
3.2.4 生命活动的重要标志 |
3.3 “神”的中医内涵 |
3.3.1 阴阳不测—天地自然运动的规律 |
3.3.2 精神内守—人体生命活动之“神” |
3.3.3 诊疗活动中的“神” |
3.4 小结 |
第二部分 “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 |
1 “象”“气”“神”相互关联 |
1.1 “象”是“气”“神”的状态体现 |
1.1.1 藏象—藏于内,象见于外 |
1.1.2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
1.2 “气”是“象”“神”的本质与动力 |
1.2.1 人体之气的运动导致人体之象、神的变化 |
1.2.2 天地自然之气导致人体之象、神的变化 |
1.3 “神”是“象”“气”的主宰 |
2 “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 |
2.1 “象—气—神”的广义内涵 |
2.2 “象—气—神”的狭义内涵 |
2.3 “象—气—神”的真义内涵 |
2.3.1 “象气神”与“精气神”发微 |
2.3.2 “象气神”与“形气神”发微 |
第三部分 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理论研究 |
1 临床诊疗思维模式的含义 |
1.1 诊疗的基本含义 |
1.2 思维模式的含义 |
1.3 中医诊疗思维的特点 |
2 “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 |
2.1 象的不同的层次 |
2.2 司外揣内 |
2.3 知常达变 |
2.4 见微知着 |
3 中医“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特点 |
3.1 变化溟蒙含时空 |
3.2 荡摇浮世生万象 |
3.3 相生相融亦相变 |
3.4 心悟者上达之机 |
第四部分 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临床运用研究 |
1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2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4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
5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6 张从正《儒门事亲》 |
7 李东垣《脾胃论》 |
8 张景岳《景岳全书》和《类经》 |
9 吴鞠通《温病条辨》 |
10 小结 |
第五部分 以冠心病为例在真实世界中探讨“象—气—神”三位一体的临床关联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排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库的建立 |
2.2 入院日期的转化 |
2.2.1 五运主运、客运的时间转化 |
2.2.2 六气主气、客气的时间转化 |
2.3 数据处理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单一运气时段、节气与冠心病罹患的关系研究 |
3.2 基于五运六气研究运气与冠心病相关症状的关系 |
3.3 基于五运六气分析患者症状与情绪的关系 |
4 研究结果 |
4.1 冠心病患者情况分析 |
4.1.1 一般资料 |
4.1.2 合并症的频次 |
4.2 五运六气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分析 |
4.2.1 主气、客气与疾病发病情况 |
4.2.2 主运、客运与疾病发病情况 |
4.2.3 二十四节气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
4.3 冠心病患者在不同客气情况下症状与情绪状态的研究结果 |
4.3.1 不同客气的症状情况 |
4.3.2 客运与症状情绪的关联 |
4.4 冠心病症状的相互关联关系 |
5 讨论 |
第六部分 从“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角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思考 |
1 “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是复杂的巨系统 |
2 从表象到意象—状态与知识的转化 |
3 从“气”的运动状态到中西医的交叉融合 |
4 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方法 |
结论 |
创新点 |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查新 |
(4)中医智能诊断的应用优势及其伦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智能诊断的应用优势 |
1.1 中医四诊辅助系统标准化 |
1.2 中医智能诊断系统的智能化 |
1.3 精准医疗的精准化 |
2 中医智能诊断的伦理问题 |
2.1 “不失人情”人性问题 |
2.2 “普同一等”公平问题 |
2.3 “生命至上”的人本问题 |
2.4 “有知有义”道德主体问题 |
2.5 “诊病不问其始”的技术弱化问题 |
3 小结 |
(5)基于古代文献的“五行人”身心特征辨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一 现代中医体质的分类方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五行人”身心特征及其应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五行体质学说源流概要 |
第一节 五行体质学说形成于《内经》 |
1. 《内经》构建了“五行人”基本体质类型 |
2. 《内经》以五音属性构建了“五行人”亚型体质类型 |
第二节 三国至隋唐时期,五行体质学说的不断丰富 |
1. “五行人”相关名称的术语多样化 |
2. 医学与非医学类文献对于“五行人”的认识开始出现差异 |
第三节 五代宋元时期,五行体质学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
1. 相学类文献拓展了关于“五行人”的认识 |
2. 相学类文献构建了“五行人”兼型体质类型 |
第四节 明清至民国时期,五行体质学说得到全面发展 |
1. 医学与非医学类文献关于“五行人”的认识更为全面 |
2. 非医学类文献继承与发展了关于“五行人”兼型体质类型的认识 |
第二章 “五行人”身心特征辨识体系构建 |
第一节 “五行人”的身心特征框架构建 |
1. 身体特征框架构建 |
2. 心理特征框架构建 |
第二节 医学类文献关于“五行人”的身心特征 |
1. 资料与方法 |
2. 身体特征 |
2.1 《黄帝内经》 |
2.2 《针灸甲乙经》 |
2.3 《千金要方》 |
2.4 《外台秘要》 |
2.5 《普济方》 |
2.6 《景岳全书》 |
2.7 《四诊心法要诀》 |
2.8 《望色启微》 |
2.9 《形色外诊简摩》 |
2.10 《望诊遵经》 |
2.11 《针灸逢源》 |
2.12 《金匮玉函经二注》 |
3. 心理特征 |
3.1 《黄帝内经》 |
3.2 《针灸甲乙经》 |
3.3 《千金要方》 |
3.4 《外台秘要》 |
3.5 《普济方》 |
3.6 《景岳全书》 |
3.7 《四诊心法要诀》 |
3.8 《望色启微》 |
3.9 《形色外诊简摩》 |
4. 身心特征分析 |
第三节 相学类文献关于“五行人”的身心特征 |
1. 资料与方法 |
2. 身体特征 |
2.1 《敦煌相书》 |
2.2 《麻衣神相》 |
2.3 《玉管照神局》 |
2.4 《太清神鉴》 |
2.5 《照胆经》 |
2.6 《人伦广鉴集说》 |
2.7 《柳庄神相》 |
2.8 《神相全编》 |
2.9 《相理衡真》 |
2.10 《水镜神相》 |
2.11《神相铁关刀》 |
2.12 《公笃相法》 |
2.13 《平原相学》 |
2.14 《中西相人探原》 |
3. 心理特征 |
3.1 《麻衣神相》 |
3.2 《玉管照神局》 |
3.3 《太清神鉴》 |
3.4 《人伦广鉴集说》 |
3.5 《柳庄神相》 |
3.6 《神相全编》 |
3.7 《相理衡真》 |
3.8 《水镜神相》 |
3.9 《公笃相法》 |
4. 身心特征分析 |
第四节 人文社科类文献关于“五行人”的身心特征 |
1. 资料与方法 |
2. 身体特征 |
2.1 《五行大义》 |
2.2 《反经》 |
2.3 《梅花易数》 |
2.4 《永庆升平前传》 |
2.5 《彭公案》 |
2.6 《梦蕉亭杂记》 |
3. 心理特征 |
3.1 《人物志》 |
3.2 《太平御览》 |
3.3 《五行大义》 |
3.4 《乙巳占》 |
3.5 《反经》 |
3.6 《五行精纪》 |
3.7 《化书新声》 |
3.8 《寄园寄所寄》 |
4. 身心特征分析 |
第五节 “五行人”辨识体系构建 |
1. “五行人”辨识体系 |
2. “五行人”亚型辨识体系 |
3. “五行人”兼型辨识体系 |
第六节 五行人”辨识要点提炼 |
1. 基于身体特征的“五行人”辨识要点 |
2. 基于心理特征的“五行人”辨识要点 |
第三章 古代文献中关于“五行体质”的应用分析 |
第一节 预测发病倾向,指导治疗 |
1. 基于五行生克制化原理预测发病倾向与指导疾病治疗 |
2. 基于“五行人”本身的体质特点预测发病倾向 |
第二节 辨识体质特点,推断寿夭 |
1. 基于“五行人”的整体特征推断寿夭 |
2. 基于“五行人”的局部特征推断寿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杨叔禹教授基于“心身疏泄”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杨叔禹教授基于“心身疏泄”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理论研究 |
1 “疏泄”源流 |
2 杨叔禹教授对“疏泄”的认识 |
2.1 “疏泄”研究现况 |
2.2 “疏泄”的价值 |
2.3 “疏泄”新义 |
2.4 “心身疏泄”的核心内容 |
2.5 疏泄综合征 |
3 杨叔禹教授对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认识 |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杨叔禹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证治规律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背景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过程 |
4.1 病案收集 |
4.2 数据规范化处理 |
4.3 分析软件 |
5 研究结果 |
5.1 患者四诊信息及处方统计分析 |
5.2 杨叔禹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证治规律 |
讨论 |
1 辨证经验 |
1.1 胃气上逆证 |
1.2 胃热上逆证 |
1.3 肝郁脾虚证 |
1.4 脾虚湿盛证 |
1.5 脾虚湿热证 |
2 论治经验 |
2.1 治疗原则 |
2.2 治疗规律-中医四诊信息及处方讨论 |
2.3 证治规律讨论 |
3 局限性及展望 |
3.1 局限性 |
3.2 展望 |
验案举隅 |
1 医案一 |
2 医案二 |
3 医案三 |
4 医案四 |
5 医案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7)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流行病学资料 |
5.2 发病相关因素 |
5.3 发病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 |
5.4 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
5.5 中医证候与相关因素分析 |
5.6 焦虑抑郁情况 |
5.7 焦虑抑郁状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
5.8 内镜检查结果 |
5.9 舌苔象与食管粘膜表现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思维风格量表的中西医思维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思维风格理论的来源、内容和实践意义 |
1.1 思维风格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
1.2 思维风格理论的内容 |
1.3 研究思维风格理论的实践意义 |
2 中、西医思维差异的研究现状 |
2.1 中、西医在世界观上的差异 |
2.2 中、西医在方法论上的差异 |
2.3 量表在评价中、西医医者思维差异中的应用 |
实验研究 |
1 立题依据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3.4 研究工具 |
3.5 质量控制 |
3.6 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及相关讨论 |
4.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
4.2 信度评价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中、西医者思维风格的差异研究 |
4.3.2 中、西医者思维风格在不同执业年限的差异研究 |
结论 |
讨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9)产后抑郁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产后抑郁症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产后抑郁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
2 产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3 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病机及治则分析探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雌激素受体与产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
1 雌激素受体 |
2 雌激素受体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中医治疗产后抑郁症用药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产后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基于HPG轴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病机制及逍遥散干预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三 产后抑郁症大鼠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变化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1 研究总结 |
2 创新性 |
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激素依赖型哮喘概述 |
2 激素依赖性哮喘、激素抵抗性哮喘、难治性哮喘之间的关系 |
3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诱因 |
4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特征 |
5 鉴别诊断 |
6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2.1 分期辨证论治 |
2.2 脏腑辨证论治 |
2.3 分型辨治 |
2.4 专方专治 |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2.6 其他治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三步序贯法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概况 |
1 三步序贯法理论的产生及内涵 |
2 三步序贯法治疗SDA的理法方药 |
3 三步序贯法临床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的中药用药规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基本信息统计 |
2 总体方药信息统计 |
3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1 哮病概述 |
2 SDA的中医证治机理 |
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4 从肝论治治疗哮病 |
5 加减乌梅丸方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加减乌梅丸方治疗SDA的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1 加减乌梅丸方有效活性成分 |
2 筛选加减乌梅丸方与SDA的共同作用靶点 |
3 关键化学成分-共同靶点网络构建 |
4 PPI网络构建 |
5 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
6 分子对接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加减乌梅丸方有效活性成分 |
2 加减乌梅丸方-SDA靶点预测 |
3 加减乌梅丸方中活性成分与SDA基因网络构建 |
4 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5 GO功能富集分析 |
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7 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
8 分子对接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SDA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的初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激素依赖型哮喘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方案构建 |
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专家积极程度与权威程度 |
2 专家协调程度 |
3 专家咨询建议 |
4 问卷调查评分结果 |
5 构建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 |
第四节 讨论 |
1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
2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3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依据及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中医诊断的心理因素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分析[J]. 杨慧婷,蒋金兰,金林珍,马睿杰. 中国针灸, 2021(08)
- [2]门九章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功能不调态疾病的临床经验研究[D]. 李鲲.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D]. 纪鑫毓.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4]中医智能诊断的应用优势及其伦理问题[J]. 赵若琳,常运立.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06)
- [5]基于古代文献的“五行人”身心特征辨识体系研究[D]. 韩鹏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杨叔禹教授基于“心身疏泄”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经验总结[D]. 林淑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D]. 魏桐.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思维风格量表的中西医思维的差异研究[D]. 宋道群.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产后抑郁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D]. 许梦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D]. 孙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