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数学语言教词义的尝试

借用数学语言教词义的尝试

一、借用数学语言进行词义教学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胡霖莉[1](2021)在《韩语汉字词研究 ——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为例》文中提出由于来华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在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中,汉语词汇与韩语汉字词同形词之间的对比不可避免,在汉语学习初期,与汉语词汇同形同义的韩语汉字词对于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增强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和亲切感。但随着韩语汉字词和汉语词汇各自意义的变化,导致汉韩同形异义词和异形同义词的出现,又由于韩国留学生对汉字词的了解并不多,汉韩同形异义词和异形同义词就很可能会给汉语词汇学习带来消极影响,从而在表达中出现偏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绪论主要是对韩语汉字词本体知识和二语教学中的韩语汉字词词汇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第一章主要是结合前人的研究,对韩语汉字词的定义、来源以及在当代韩国的使用情况进行介绍。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本土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汉语词汇(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生词词汇为主)和韩语汉字词进行分类对比,梳理了《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汉语生词,与对应的韩语汉字词在词形上、词义上以及语用上的差异。第三章选取出现偏误较高的汉韩同形词和异形词,结合设计的问卷调查和测试,了解留学生对韩语汉字词的认知情况,并分析汉语词汇学习时易出现的偏误及其影响因素。第四章结合调查结果,针对汉韩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从音、形、义、性四个角度,提出相应的词汇教学策略。最后结论部分,主要概括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以及不足之处。研究结果表明,与汉语词汇意义不能完全对应的韩语汉字词,即同形部分异义词,对韩国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影响较大,在使用时会出现较多的偏误,其次就是同形完全异义词,汉语词汇教学和学习时需要特别注意。希望本研究对汉语教师韩语汉字词词汇教学和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提供一些启发。

相沢优希(AIZAWA YUKI)[2](2021)在《汉日双音节同形词比较以及对日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和日本有很多字形相同的词,被称为汉日同形词。这些词在两个国家经过了种种变革,有的词已经改变了原有的词义,有的词的词义还保留至今,有的词已经引申出多个词义。词义相同的汉日同形词给日本学生学习汉语带来很大的便利,词义相似或不同的汉日同形词就很容易误导日本学生。在对日汉语教学时,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汉日同形词进行教学,怎么能让日本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这些汉日同形词,是非常有研究意义的。本篇论文的绪论主要介绍汉日同形词的背景、研究汉日同形词的意义和目的、研究的方法,并对汉日同形词研究的现状进行概述。第一章主要是对汉日同形词进行界定,对汉日同形词的分类进行说明。汉日同形词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一部分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章主要是对汉日同形词进行对比,从词义、语法和语用三方面进行对比并举出实例。第三章是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进行调查,选取偏误率较高的、错误例子比较典型的汉日同形词进行分析,将这些汉日同形词按词义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近义词和同形异义词,再对这三类词义不同的汉日同形词从偏误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划分,共分为四个类型,分别是:词义偏误、词性偏误、搭配偏误和语用偏误,对每个类型的偏误句进行偏误分析和改正。第四章的内容是结合第三章的调查,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郭忠文[3](2020)在《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语素教学法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语素选取的问题。杨晓黎(2018)选取了有利于教学的重点语素与核心语素,重点语素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严格的选取标准、确定的数量(228个),为开展语素教学提供了方便。然而,已选重点语素只是根据《等级大纲》和《等级划分》来选取,而以重点语素为基础选取的核心语素(95个)更是严格地按照规定标准来操作,它们都未对实际对外汉语教学语料或相关教材进行考察,所以重点语素的选取标准和核心语素的选取情况还有待探讨,同时,我们还需研究重点语素的教学应用情况。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和语料来源,并描述了前人关于语素构词和语素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为统计和分析重点语素在现代汉语中构词情况。这部分首先介绍了重点语素的选取和划分标准;其次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构建了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并选取构词能力强的重点语素进行构词分析。第三章为分析重点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词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考察重点语素在《等级划分》中的构词与分布情况;其二是结合对外汉语教材分析重点语素在具体教材中的构词分布情况;其三是将重点语素在《等级划分》中的构词情况和在教材中的构词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其四是在比对分析基础上补充重点语素中的核心语素。我们对重点语素在《汉语教程》六册共计2522个词汇构词情况进行穷尽性考察,并构建语料库,在杨晓黎(2018)选取的95个核心语素基础上,根据重点语素在实际汉语教学中的构词能力,对核心语素进行了适当增补。第四章为研究重点语素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包括初中高级班重点语素教学的开展策略、教材的编排建议等。结语是对本文的观点和建议进行总结,同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陆野[4](2020)在《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来华留学预科生这一特殊的汉语学习者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预科教育的特点,通过大规模调查研究、个案跟踪研究、归因分析、认知诊断、构建模型、教学实验等方法,对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规律、特征、成因、认知、模式、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预科汉语词汇教学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的基础性研究是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先导调查、师生访谈和课堂观察,编撰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表。通过实施问卷调查,收集、处理、分析数据深入考察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具体展开研究(1)关注预科学生个体因素对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与汉语水平的相关性。本研究还选取成功预科生作为个案,对其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采取跟踪、记录、访谈等手段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追溯研究对象运用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时的心理活动和使用轨迹。(2)归因分析重点关注预科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师、教材、课外语言环境等外部因素对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揭示外部因素与词汇学习策略的具体因果关系并给出合理的解释。(3)认知诊断研究通过文献法确定预科生汉语学习的认知属性和层级关系,编制出反映这些认识属性的测验题目,并使用特定的认知诊断模型分析测试结果,从而定量考察预科生汉语词汇习得的认知结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4)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为基础,构建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特征模型。本研究将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静态描写转换为动态模型,通过对特征模型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论证进一步考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行机制和体系。(5)运用教学实验法,通过“假设—设计—实施—观察—结果—论证”等一系列环节验证该模型是否能有效提高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水平,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路和建议。本研究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对比现行的预科词汇教学大纲,着重探讨预科汉语词汇教学的定位和标准、任务和原则、方法和技巧。通过对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相结合,在全面描写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完成本研究由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转化,并组建由预科教育、预科生、预科教师三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性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机制。本文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并指出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刘洁[5](2020)在《面向日本留学生的日源外来词汉语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自古以来交流就十分频繁,不管是从文字的形成还是到两国全方位的发展,中国影响着日本,日本也影响着中国。众所周知,日本的文字起源于中国,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平假名,片假名,汉字三者共存的局面。因此对于日本留学生而言,他们学习汉语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又无法避免相应的劣势。当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外来词,而作为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的“日源外来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HSK作为衡量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权威型标准,越来越引起老师与学生的重视。新HSK五级词汇大纲中共有2500个词语,包含日源外来词265个,词汇量适中,因此本文主要以新HSK五级词汇大纲中的日源外来词为基础,通过语言学本体的知识对其中的日源外来词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进而结合HSK语料库中的原始语料进行对比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日本留学生对日源外来词有一个清晰地认知,既能掌握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又能掌握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有效减少母语负迁移,提高汉语学习的效率,同时又能够为相关的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定的针对性建议与方法,并拓宽新的视野。本篇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说明选题的原因,整理前人对日源外来词的研究成果并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然后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进行阐述。这一章节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日源外来词的范围进行界定,即通过新HSK五级词汇大纲中2500个词语与史有为主编的《新华外来词词典》进行对照,划定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二章从“音”的角度对比分析日源外来词与日语原词之间的异同。第三章从“形”的角度对比分析日源外来词与日语原词之间的异同。第四章从“义”的角度对比分析日源外来词与日语原词之间的异同。第五章基于HSK语料库进行日源外来词的偏误分析。归纳整理日本留学生在使用日源外来词的偏误问题并分析偏误原因。第六章针对日源外来词的教学建议。

杨维[6](2020)在《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正确理解实词词义是读懂一篇文言文的基础和前提,能阅读浅易文言文也是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之一,然而当前的实词教学却是低效,表现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词数量庞大、词义繁杂,加上不当的教学方式,导致实词教学面临困境。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将训诂学方法“以形索义”运用于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依据古文字字形探求本义,追寻引申义以构建词义系统,为高中文言实词教学提供新思路,以期提高文言实词教学效率改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本文共分五章来论述“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首先,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缘起、意义、现状和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第二章阐明“以形索义法”的具体含义并厘清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第三章,从课标对文言实词的教学要求、高考文言实词的考查形式与学生文言水平的提高途径等三个角度说明高中文言实词教学的重要性;再结合自身实习案例,分析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即尝试运用“以形索义法”进行实词教学。第四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这一教学方法分别进行论述,一方面结合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同时参照2002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附录一中列举的120个文言实词,梳理教材中出现的高频实词设计教学案例十则并进行实践教学,阐述实际可操作性。最后第五章,通过试卷测试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比检测“以形索义法”的教学效果,以做出可行性评价并就教师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提出几点建议。本文认为,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运用“以形索义法”,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行为。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了解汉字的文化意蕴;构建实词词义系统,让学生系统的学习文言实词,有助于提高实词教学效率。

蔡彩思(DAISY)[7](2019)在《客家方言对印尼学生普通话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 ——以山口洋地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这几年的汉语热很多国家都开设了中文课或汉语课。印尼山口洋市也不例外开设了汉语课。山口洋是一个印尼华人人数较多而且以客家方言为常用语的城市。为了让学生能掌握好汉语普通话,很多老师都以方言为基础实行教学。客家方言和汉语普通话的差异因此对印尼华裔学生汉语普通话词汇学习带来了程度不一的影响。目前,有关方言区汉语学习影响的研究较多。可是针对海外方言区,特别是海外客家方言区的研究比较少。海外客家方言,尤其是山口洋的客家方言和其他地区的方言有所不同。生活环境和时代的变迁使得山口洋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客家方言的词汇用法有所差异。因此首先本文以《中文》教材为例,对山口洋地区的客家方言与汉语普通话词汇从词义,词用,词汇语音以及构词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在进行对比中我们了解到在1600多个词汇中,客家方言和汉语普通话有85.68%的相似度。有13.93%的汉语词汇是无法直接解释成客家方言的,需要经过别词替换或者是解释,才可以完全的表达出词汇真正的意思。有0.37%的形同义异词。在1600个词汇中有12.69%的差异形成原因是构词,有12.31%形成差异原因是在语音,有14.31%的形成差异在于词义。在本文词汇对比中没有被其他因素所影响而形成差异的词比例占了60.69%。其次是本文针对客家方言和汉语普通话词汇的差异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客家方言在华裔学生普通话词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进行了分析,客家方言与汉语的词义,语音和构词方面的相似性,在无形中帮助了学生掌握好汉语和运用新词的能力,使教师能够清楚地讲解汉语词汇的语用和语义,对学生学习汉语产生了正面影响。客家方言在汉语词汇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主要体现在普通话思维,词汇语音偏误,构词和词汇使用不当等方面。最后,本文针对客家方言环境下印尼学生普通话的词汇教学,从词汇语音,词义教学以及语言环境的营造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是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方向,第二章是客家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对比;第三章是根据词汇分析的内容设计并实行问卷调查;第四章客家方言对印尼学生普通话词汇学习影响的调查结果分析;第五章客家方言环境下针对印尼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的建议,最后第六章是根据研究内容所做出的总结。

张晓春[8](2019)在《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生词义类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中日语文教科书及课程纲要文件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生词对比研究推进到词义分类研究层面,以中国部编本《语文》(1-2年级)、人教版《语文》(3-6年级)、日本光村版《国语》为语料,《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为义类参照标准,采用对比、归纳的研究方法,建设两国语文教科书共5164条记录的生词义类语料库,构建起中日生词义类对比研究的框架。中日生词对比研究的重点在于从义类、儿童认知等角度来探讨两国生词地位、义类底层差异、义类分布系统性、义类维度等方面的区别,进一步探索造成中日两国生词义类分布异同的原因,力求对我国新部编本教材的修订以及书中词表的编写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对比发现,中国生词以及义类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多维性。中国小学生词4172个,9大义类全覆盖;2.主次分明。事物类、动作类生词数量多且稳定,不同义类地位差异明显;3.生词难度有梯度,义类突出社会性、关注人与生活,符合课纲要求;4.鲜明的文化特征,对应语文课程美育、德育的基本性质。中国教材词表较好地考虑到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要求把握到位,使得生词义类分布呈现出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状态。现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学段词量需斟酌、词表尽快做到定量与定序。日本生词也有诸多特征:1.选词重点突出,选词方向和中国基本一致;2.生词数量少:词量仅为992个,教育者对《学习指导要领》理解片面,刻意减少生字、生词;3.生词义类维度单一:重表事物类,轻活动、性质状态类,生词的选择着重培养出对事物认知能力,但忽视了情感表达的需要;4.生词做到了“定量、定序”,年级学习任务较为明确。简而言之,生词的选择与排布上两国各有千秋,中国对于学生认知特点的把控与课程大纲的遵守更胜一筹。教材对比的意义在于取长补短,本文在最后对中国新版语文教科书词表的修订提出三条建议:“1.词表的制定要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义类是生词编排的重要工具;2.生词要由厚到薄,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用科学论证的态度与方法修订教材内容;3.借助生词义类来处理词量、词序的难题会更有说服力。”望为我国新版语文教科书的修订提供参考。

周慧[9](2019)在《基于语素义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上升,汉文化在国际社会受到追捧,汉语热度居高不下。从对外汉语建立到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留学生在学习汉字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我国的文字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字,它属于形音义结合于一体的文字。通过对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偏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留学生在字义理解能力上还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目前汉字教学缺乏理据性,教师在教汉字时仅仅教授汉字的读音和写法,忽视了汉字的意义。我们充分肯定原有汉字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随着留学生学习等级的不断提高,汉字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字形和字音,字义也应当作为汉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文从语言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力图论证基于语素义进行对外汉字教学是从汉语的实际出发的。在传统汉字教学法的指导下,留学生能够掌握汉字的音和形,也希望在语素义教学法的指导下,能够帮助留学生掌握汉字的意义。以字义带词义,通过字义扩大词汇义,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机制,让汉语学习走出课堂的限制,延伸到课外,尽量做到无处不学习。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对文章的选题及研究综述、研究方法进行简单介绍;第二部分对传统汉字教学的各种常用方法进行简单的梳理,在其优点的基础上论述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第三部分先对语素进行介绍,包括语素概念的建立,语素的分类和语素的特点等,接着从语言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论述通过语素义进行对外汉字教学的可行性;第四部分是论述语素义教学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如何应用,包括在教学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针对不同等级的语素提供不同的教学建议。第五部分进行教学设计,并且根据第三章提出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具体教学设计的示范,希望能给予对外汉字教师教学方面以启示。总之,本文通过各个角度对语素义教学的可行性进行阐述,希望能够论证其实用价值。力图通过语素义进行汉字教学,帮助留学生快速适应汉文化圈,建立正确的汉字学习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焦康宁[10](2019)在《《HSK标准教程》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偏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向来是国际汉语教育中的教学重点。双音节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主要形式,其在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其中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因词汇意义、字音、字形等方面的相似性,给留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偏误情况较为明显。本文以《HSK标准教程》中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以“BCC语料库”为语料来源,秉承实证原则,采用定量研究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展开对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的偏误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思路。二、误用情况分析及偏误词的确定。从总体上对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的误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误用情况主要呈现出词际关系复杂和误用次数分布不均两大特点;通过对失误和偏误的讨论,根据误用分布在三位不同学习者的语料之中且误用次数达到3次及以上的标准,从误用词中整理出偏误词。三、偏误类型分析。我们根据意义联系的远近程度,将含相同语素双音节偏误词对分为近义双音节词和非近义双音节词两类。对近义双音节词主要从语义、语法和媒介语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对非近义双音节词主要从语义、字音、字形和媒介语这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四、教学建议。结合上文中的偏误分析,提出要注重运用语素义、语境、词语搭配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结合汉字的特点帮助学生区分字音、字形相近的双音节词,采用注释的方法帮助留学生分辨同译词等教学方法,以期对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的教学有所帮助。

二、借用数学语言进行词义教学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借用数学语言进行词义教学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韩语汉字词研究 ——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韩语汉字词本体研究现状
        (二)关于二语教学中韩语汉字词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韩语汉字词
    第一节 韩语汉字词的定义
    第二节 韩语汉字词的来源
    第三节 汉字在韩国的使用
第二章 韩语汉字词和汉语词汇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韩语汉字词与《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生词词汇统计情况
    第二节 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汇词形相同
    第三节 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汇词形不同
第三章 《中级综合Ⅰ》韩语汉字词习得情况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对象与问卷设置
    第二节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第三节 韩语汉字词对韩国学习者的影响
第四章 基于《中级综合Ⅰ》生词词汇教学建议
    第一节 面向韩国留学生的生词词汇教学策略
    第二节 其他多角度的词汇教学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2)汉日双音节同形词比较以及对日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汉日同形词的界定及来源
    第一节 汉日同形词的界定
    第二节 汉日同形词的分类
        一、按书写形式分类
        二、按词义分类
    第三节 汉日同形词的来源
第二章 汉日同形词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汉日双音节同形词词义对比
        一、同形同义词对比
        二、同形近义词对比
        三、同形异义词对比
    第二节 汉日双音节同形词语法对比
        一、汉日同形词在汉语中词性为名词
        二、汉日同形词在汉语中词性为动词
        三、汉日同形词在汉语中词性为形容词
    第三节 汉日双音节同形词语用对比
        一、语体色彩不同
        二、感情色彩不同
第三章 汉日同形词偏误调查分析
    第一节 语料库偏误调查数据统计
    第二节 汉日同形词偏误分类
    第三节 汉日同形词偏误调查分析
        一、同形同义词调查偏误分析
        二、同形近义词调查偏误分析
        三、同形异义词调查偏误分析
第四章 教学建议
    第一节 教材编写建议
    第二节 对对日汉语课堂教学的建议
    第三节 练习题设计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3)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语素构词研究
        1.2.2 语素教学法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重点语素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构词情况考察
    2.1 重点语素的界定
    2.2 重点语素语料库的建立
    2.3 重点语素构词状况考察
        2.3.1 构词频率
        2.3.2 构词类型
        2.3.3 构词位置
第三章 重点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词情况统计分析
    3.1 《等级划分》中重点语素构词分析
        3.1.1 构词分布
        3.1.2 构词类型
        3.1.3 构词对比分析
    3.2 对外汉语教材中重点语素构词分析
        3.2.1 构词统计
        3.2.2 构词分布
    3.3 《等级划分》和《汉语教程》构词对比分析
    3.4 重点语素中的核心语素
        3.4.1 新增核心语素的构词情况
        3.4.2 增补核心语素相关分析概括
第四章 重点语素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4.1 利用重点语素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优势
    4.2 不同阶段重点语素教学实施策略
        4.2.1 初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4.2.2 中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4.2.3 高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4.3 重点语素和对外汉语教材编写
        4.3.1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存在的不足
        4.3.2 重点语素对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附录二 《等级划分》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附录三 《汉语教程》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缘由及目的
        1.2.1 选题缘由
        1.2.2 选题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1.5.2 认知理论
    1.6 相关研究综述
        1.6.1 来华留学预科教育研究综述
        1.6.2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1.6.3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第二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对象
        2.2.2 调查工具
        2.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4 调查工具的信效度
    2.3 研究结果与讨论
        2.3.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
        2.3.2 来华留学预科生个体差异对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
        2.3.3 不同汉语水平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比较与分析
        2.3.4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与汉语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4 结论
        2.4.1 主要发现
        2.4.2 研究结果对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第三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
    3.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个案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3.1.1 个案研究的理论基础
        3.1.2 个案研究的实际应用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实施
        3.2.3 研究对象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3.1 记忆策略
        3.3.2 认知策略
        3.3.3 补偿策略
        3.3.4 元认知策略
        3.3.5 社交/情感策略
    3.4 结论
        3.4.1 研究对象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和选择
        3.4.2 个案研究结果对预科词汇教学的启示
第四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归因分析
    4.1 预科汉语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1.1 预科强化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1.2 预科分层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1.3 预科阶段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1.4 预科课后辅导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2 预科考评体系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2.1 每两周一次的单元测试及反馈
        4.2.2 预科教师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3 预科教材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3.1 预科教材的编排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3.2 预科教材的使用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第五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的认知诊断研究
    5.1 认知诊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目标
        5.2.2 研究对象
        5.2.3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3.1 认知诊断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3.2 预科生汉语词汇习得的整体认知情况
        5.3.3 预科生词汇习得的认知掌握模式的基本情况
    5.4 预科生个体认知结构的诊断评估及教学建议
        5.4.1 预科生个体认知结构的诊断评估
        5.4.2 教学建议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用法”的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模型构建
    6.1 “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与预科教育
        6.1.1 “基于用法”的理论基础
        6.1.2 预科教育对于“基于用法”语言理论的现实需要
    6.2 “基于用法”的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模型构建
        6.2.1 词汇学习策略模型的研究背景
        6.2.2 “基于用法”的词汇学习策略理论
        6.2.3 “基于用法”的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模型构建
    6.3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模型的教学实验
        6.3.1 实验目的
        6.3.2 实验对象
        6.3.3 实验设计
        6.3.4 课堂教学实录
        6.3.5 课堂教学记录
        6.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七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7.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
        7.1.1 预科汉语词汇的教学任务
        7.1.2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7.2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研究
        7.2.1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的背景
        7.2.2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
        7.2.3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的展望
    7.3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原则
        7.3.1 结合汉语的特点进行预科汉语词汇教学
        7.3.2 利用语言环境进行预科汉语词汇教学
        7.3.3 注重预科汉语词汇教学的实用性
    7.4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7.4.1 词汇的展示
        7.4.2 词汇的讲解
        7.4.3 词汇的练习
第八章 结语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表
附录2: 预科生汉语词汇测试
附录3: 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认知诊断测验
附录4: 《汉语教程》第二册第1-5课单元测试卷(词汇部分)
致谢

(5)面向日本留学生的日源外来词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原因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综述
二、日源外来词与日语原词读音的对比
    (一)日语发音的历史
    (二)中日辅音的对比
    (三)中日元音的对比
    (四)汉语声母与日语假名之间的对应关系
    (五)汉语韵母与日语假名之间的对应关系
    (六)中日音节的对比
三、日源外来词与日语原词词形的对比
    (一)日语文字的历史
    (二)词形的对比
        1.完全相同
        2.细微不同
        3.繁简不同
四、日源外来词与日语原词词义的对比
    (一)日语的词义范围等于汉语的词义范围
    (二)日语的词义范围大于汉语的词义范围
    (三)汉语的词义范围大于日语的词义范围
五、日本留学生学习日源外来词的偏误分析
    (一)因词形差异导致的偏误
    (二)因词义差异导致的偏误
六、针对日源外来词的教学建议
    (一)针对词形教学的建议
    (二)针对词义教学的建议
    (三)针对日本留学生的建议
    (四)针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结语
七、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日语五十音图
致谢

(6)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2.以形索义法基本内容阐释
    2.1 基本概念阐释
    2.2 以形索义的前提条件——形义统一
3.高中文言实词教学概况
    3.1 高中文言实词教学的重要性
    3.2 高中必修教材常见文言实词分布情况统计
    3.3 高中文言实词教学现状分析
4.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
    4.1 以形索义法运用依据
    4.2 以形索义法运用价值
    4.3 以形索义法指导下的实词教学设计
5.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5.1 以形索义法可行性评价
    5.2 以形索义法在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客家方言对印尼学生普通话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 ——以山口洋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方言对普通话学习的影响研究
        1.2.2 客家方言与普通话对比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客家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对比分析
    2.1 词形词义对比分析
    2.2 词汇用法对比分析
    2.3 词汇的语音对比分析
    2.4 词汇构词的对比分析
3 客家方言对印尼学生普通话词汇学习的影响调查
    3.1 调查对象描述
    3.2 问卷设计
    3.3 问卷调查的实施
    3.4 个案访谈
4 客家方言对印尼学生普通话词汇学习的影响
    4.1 正迁移分析
        4.1.1 语言环境的正迁移分析
        4.1.2 词义的正迁移分析
        4.1.3 构词的正迁移分析
    4.2 负迁移分析
        4.2.1 方言思维的负迁移分析
        4.2.2 词义的负迁移分析
        4.2.3 词汇语音负迁移分析
5 客家方言环境下针对印尼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的建议
    5.1 汉语词义教学建议
    5.2 汉语词汇语音教学建议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生词义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词汇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二) 义类的性质
        (三) 词义分类依据与分类方法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 理论价值与意义
        (二) 应用价值与意义
    三、对比研究基础
        (一) 两国语文课程性质的相似性
        (二) 两国小学生词教学的相似性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现状与研究语料
    一、研究综述
        (一) 语文教科书对比研究
        1. 国内外关于中外语文教科书对比的研究
        2. 国内关于日本小学教科书的研究
        3. 日本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研究
        (二) 词义分类与认知研究
        1. 词汇研究与儿童认知
        2. 词义分类与儿童认知
    二、语料库情况
        (一) 语料来源
        (二) 语料要求
        (三) 语料规模
        (四) 字段设计
        (五) 分段依据
第二章 中日小学教科书生词义类对比的理论架构
    一、概念界定
        (一) 儿童认知
        (二) 义类体系
        (三) 教材形制
        (四) 生词模式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功能
        (一) 工具功能
        (二) 审美功能
        (三) 智育功能
        (四) 情感功能
        (五) 德育功能
    三、生词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 词语学习的本质与目标
        (二) 词语学习和教育理念
        (三) 义类与教育科学化
    四、儿童认知与词语教育
        (一) 儿童认知的特点
        (二) 儿童认知与词语教育
第三章 中日两国生词义类分布特点
    一、相同点
        (一) 不同义类生词地位差异大
        (二) 表事物生词数量占比大
        (三) 表动作行为生词意义重大
        (四) 表性质状态生词数量增长快
        (五) 生词学习推进速率符合国情
    二、差异点
        (一) 中日生词数量区别大
        (二) 中日生词教学重点不同
        (三) “定量”、“定种”和“定序”完成度不同
        (四) 生字与生词的对应关系
    三、小结
第四章 中日生词义类分布成因分析
    一、儿童认知与词汇习得角度
        (一) 儿童认知特点
        (二) 词类习得
    二、课程教育理念角度
    三、小结
第五章 意见与建议
    一、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研究基础
    二、生词符合认知特点,体现知识完整性与系统性
    三、教学内容做好量化与具体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部分)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基于语素义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对外汉字教学的意义
        1.1.2 对外汉字教学面临的困境
    1.2 研究综述
        1.2.1 汉语语素研究综述
        1.2.2 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综述法
        1.3.2 课堂观察法
第二章 传统汉字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2.1 传统对外汉字教学方法
        2.1.1 笔画教学法
        2.1.2 笔顺教学法
        2.1.3 部件教学法
        2.1.4 对比教学法
    2.2 传统汉字教学法的局限性
        2.2.1 割裂汉字一体性,淡化汉字意义
        2.2.2 拆分汉字原则没有统一标准,增加学生识记困难
        2.2.3 学生对汉字的组合规律把握不准
第三章 语素义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3.1 语素研究
        3.1.1 汉语语素概念的建立
        3.1.2 语素的分类
        3.1.3 语素的特点
        3.1.4 汉语语素义的特点
        3.1.5 《汉字词汇等级》中语素与汉字的关系
        3.1.6 《汉字词汇等级》中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3.2 语言学依据
        3.2.1 语素是扩大词汇量的基础
        3.2.2 有利于建立汉字形音义的联系
        3.2.3 区分同音字
        3.2.4 更准确地理解说话者意图
        3.2.5 帮助分析离合词
    3.3 心理学依据
        3.3.1 行为主义心理学依据
        3.3.2 认知心理学依据
第四章 语素义教学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4.1 应用原则
        4.1.1 选字原则
        4.1.2 适度原则
        4.1.3 循序渐进原则
    4.2 具体实施建议
        4.2.1 一级语素教学法建议
        4.2.2 二级语素教学法建议
        4.2.3 三级语素教学法建议
第五章 教学设计
    5.1 教学背景
        5.1.1 教学对象
        5.1.2 教学内容
        5.1.3 课时安排
    5.2 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
        5.2.1 教学目标
        5.2.2 教学原则
        5.2.3 教学过程
        5.2.4 具体教学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HSK标准教程》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相关研究成果
        1.2.1 对外汉语词汇偏误研究
        1.2.2 《HSK标准教程》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
2.双音节词误用情况分析及研究对象的确定
    2.1 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误用情况
    2.2 误用情况的呈现特点
        2.2.1 词际关系复杂
        2.2.2 误用次数分布不均衡
    2.3 研究对象的确定
3.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偏误分析
    3.1 含相同语素双音节偏误词分类
    3.2 含相同语素双音节偏误词分析
        3.2.1 近义双音节词
        3.2.2 非近义双音节词
4.教学建议
    4.1 重视语素义的教学
    4.2 运用语境教学
    4.3 重视词语搭配
    4.4 结合汉字特点,区分字形字音
        4.4.1 相异语素相似字形的区分
        4.4.2 相异语素相近字音的区分
    4.5 改变对同译词的释义
        4.5.1 消除词义对等的观念
        4.5.2 多种方式解释同译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四、借用数学语言进行词义教学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韩语汉字词研究 ——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为例[D]. 胡霖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汉日双音节同形词比较以及对日教学研究[D]. 相沢优希(AIZAWA YUKI).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3]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 郭忠文. 安徽大学, 2020(08)
  • [4]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 陆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面向日本留学生的日源外来词汉语教学研究[D]. 刘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杨维. 西南大学, 2020(01)
  • [7]客家方言对印尼学生普通话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 ——以山口洋地区为例[D]. 蔡彩思(DAISY).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生词义类对比研究[D]. 张晓春. 厦门大学, 2019(12)
  • [9]基于语素义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 周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HSK标准教程》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偏误研究[D]. 焦康宁. 贵州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借用数学语言教词义的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