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互为补充的技术:光通道和ATM(论文文献综述)
韦晓澄[1](2021)在《红外成像和微波探测在局地对流发生预警中的联合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昊昕[2](2020)在《转控分离vBRAS在城域数据网中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网络新业务的快速发展,传统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控制面和转发面紧耦合架构下的资源利用率、业务部署周期、维护管理以及建设成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渐显现,同时网络架构也面临着历史性的转型。本论文引入基于SDN集中控制思想和NFV设备虚拟化思路的v BRAS技术,研究了转控分离v BRAS在城域数据网中应用的实现,着重从网络架构、互通接口、业务流程和部署方案等方面进行设计,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展望了城域数据网未来演进方向。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了转控分离v BRAS相关SDN、NFV、Vx LAN、v BRAS等关键新技术,包括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典型架构以及相关性,并介绍了转控分离v BRAS实现模式和主要优势。(2)从系统架构、相关接口、系统组网、业务处理四个方面进行转控分离v BRAS在城域数据网中的系统设计,并结合系统情况对v BRAS设备在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3)完成转控分离v BRAS在城域数据网中的测试实现。针对本论文的测试内容制定了具体的测试方案,涉及到组网方案、CP和UP部署方案、CU控制通道方案、和周边系统的对接方案、具体的业务承载方案。最后在汇聚交换机S7606E接口下配置用户接入VLAN,割接至新增UP设备ME60-X8上,在CP上执行命令完成全部用户上线,进行业务测试。(4)根据转控分离v BRAS在城域数据网中的测试结果,总结出系统相关的机房选址、软硬件和控制通道的组网方案、功能/性能要求、业务承载能力、周边配套系统对接、可靠性保障、可维护性管理,以及运维模式等结论。分析表明转控分离v BRAS主要有提升资源利用率、集中管理简化运维、缩短业务上线周期和开放网络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应用价值;通过转控分离v BRAS有望逐步实现未来城域数据网的演进方向。
顾志东[3](2020)在《非对称布局下开口谐振环的太赫兹频谱响应特性》文中研究说明超材料,一种物理特性可以任意设计的人工电磁材料,由于其共振模式具有可设计性、可调控性以及其他所表现出奇特的物理性质,已成为光学以及材料领域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在太赫兹领域中不断深入的研究,超材料结构设计在太赫兹应用技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关于太赫兹耦合模式以及高效的慢光的超材料结构设计是太赫兹技术应用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基于此研究需要,我们进行了非对称布局下开口谐振环的太赫兹频谱响应特性的研究。我们采用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究了局部对称破缺超材料在太赫兹波段的电磁响应特性。此外,我们分析研究了超材料与之对应的太赫兹谐振的物理机制并基于等离子诱导透明进行了慢光调控的研究。本论文介绍了以下研究内容,可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局部对称破缺超材料激发太赫兹暗模式的研究。首先,我们研究了互补型双重单开口谐振方形环的太赫兹电磁响应特性。保持其中一个谐振环结构不变,引入局部对称破缺,移动另外一个谐振环金属结的位置,然后对比研究了两种类型超材料的透射频谱,我们发现了新颖的法诺效应崩塌的现象。当保持外部谐振环结构不变,移动内部谐振环的金属结时,超材料谐振模式没有发生变化。有意思的是,当保持内部谐振环结构不变,原来对称的互补型双SRR结构超材料本征地激发的法诺共振模式,会随着外环金属结的移动逐渐崩塌,此外,在本征的洛伦兹共振模式和法诺共振模式之间,会激发出一个暗模式,该暗模式的耦合强度也随着金属结的不对称移动而逐渐增强。其次,我们提出了三种基于圆形开口谐振环的分形结构的超材料设计方案并进行样品加工与测试,该分形超材料由金属结位置和分形维度两个自由度控制。我们通过增加分形超材料的维度,然后对SRR结构进行旋转,根据谐振环金属结的位置,分别命名为O-gap、U-gap以及C-gap三种类型超材料。当入射电场沿着x方向偏振的太赫兹波时,O-gap以及U-gap超材料激发出两种本征共振模式,C-gap超材料只激发出一种本征共振模式,同时激发的本征共振模式的品质因子也相应地随着分形维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入射电场沿着y方向偏振的太赫兹波时,且维度均为1时,三种分型超材料都激发出一个本征的共振耦合模式。O-gap类型超材料的透射谱随着分形维度的增加出现多重耦合模式。第二部分,基于等离子诱导透明以及法诺谐振器和洛伦兹谐振器耦合对太赫兹慢光的调控。首先,我们提出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双层超材料方案,在2.5um厚的聚酰亚胺柔性衬底的前后两层各设计两种在相同频率与太赫兹波谐振但品质因子相差很大的谐振器。基于明暗模式耦合的干涉效应,在该频率附近,入射的太赫兹波的透射率会提高,从而使超材料透明,进而产生慢光效应。我们通过将超材料前面一层的谐振器从上往下逐渐平行移动,产生的透明窗口经历一个开-关-开的过程,慢光效应也相应出现-消失-出现,在第二个产生的慢光区域,调节的慢光数值最大达到40.4ps。其次,基于法诺谐振器和洛伦兹谐振器的耦合效应,我们在聚酰亚胺衬底上采用双开口单环谐振器和金属条谐振器相耦合,其中,太赫兹波透过双开口单环谐振器产生的透射频谱出现法诺线形,而金属条谐振器与太赫兹波耦合出现洛伦兹线形。我们采用同样的思路,保持金属条谐振器位置不变,将双开口单环谐振器从顶移动到底。此外,我们将两种谐振器位置互换,进行相同的工作。当金属条谐振器位于右侧双开口单环谐振器位于左侧时,从上往下移动双开口单环谐振器,超材料的太赫兹频谱响应特性没有产生物理意义的变化。相反,在互换谐振器位置后,随着谐振器的进一步的移动,低频区的透明窗口开始逐渐消失,而在高频区逐渐出现新的透明窗口,实测慢光最大数值达到34ps。最后,我们对所有样品的透明窗口背后的耦合物理机制进行了模拟分析。
涂昕[4](2020)在《电力通信网IP与光层融合模型及协同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网二次系统不断向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等系统均趋向IP化,IP业务呈现出种类日益繁多,流量快速增长的特点。在传统的分布式网络中,IP层和光层的控制分别独立运行,分别独立的控制层面使IP业务难以合理有效的利用传送网资源,这导致了网络传输质量低,运维效率低,运维成本高等问题,同时也提高了传送网的单位带宽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课题组参与的国网总部科技项目“面向电力业务的‘IP+光’协同编排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设计了基于SDN技术的“IP+光”融合方案,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融合模型的网络虚拟映射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基于最大质量优先的节点映射算法和基于丢包率和可用带宽的多商品流链路映射算法,通过仿真表明可实现节点和链路的负载均衡,优化资源的配置。基于构建的“IP+光”融合方案通过对“IP+光”融合配电通信网生存性进行分析,对基于SDN的IP与光层的协同保护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基于风险度计算的链路保护策略以及基于节点故障风险的节点保护策略,并通过仿真表明本文对保护策略的研究能够实现对关键节点及链路的保护,提高网络中业务传输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提升“IP+光”融合网络运行的可靠性。最后,根据课题组参与的国网总部科技项目执行进度安排,参与了电力通信IP与光网络协同控制实验方案的设计,包括验证本文映射算法及协同保护的现场实验方案;总之,本文对“IP+光”融合模型、映射算法及协同保护策略的研究将为IP与光层协同控制的深入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丁雪聪[5](2020)在《基于多源传感融合的肌肉疲劳检测及生-机接口性能优化》文中研究表明肌肉收缩信息的采集与解读一直是有着重要研究意义的一个研究领域,利用肌肉收缩的相关信息,可以分析出肌肉的状态和运动意图,来进一步了解肌肉运动的机理或者控制外部设备。肌肉疲劳是生活工作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会降低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会影响生-机接口的性能。采集分析肌肉收缩的相关信息,来研究肌肉疲劳的机理,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然而,肌肉收缩的相关信息是多维度的,可以采集到的信号多种多样,依赖单一信号源构建的生-机接口往往易受疲劳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在体采集多源肌群运动信息,分析信号随疲劳状态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开发融合算法,是目前高性能生-机接口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是:选用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肌音信号(Mechanomyography,MMG)和近红外光谱信号(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三种肌肉信号,开发出可以同时采集这三种信号的三源信号传感系统。利用该传感系统研究肌肉外周疲劳的信号表征,在此基础上对疲劳前后进行检测,分析疲劳对生机接口的影响,并设计多源信号融合算法,提高生-机接口在疲劳状态下的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可以划分为下面几个部分。首先设计并开发出三源肌肉信号传感系统,实现信号采集、调理、处理和传输的完整功能。并对三源融合传感系统进行优化,从结构布局、尺寸大小、电气性能、使用方法等方面入手,最终得到大小合理、使用方便的三源信号传感系统。进一步测试评估三源融合传感系统,主要分为稳定性测试和系统所测数据的科学合理性测试两个方面。针对稳定性,分别为三种信号选定信噪比、暗噪声、漂移等评估指标,计算指标并与预期的标准相对比。针对系统所得数据的科学合理性,将三源传感系统与专业化血氧代谢测定设备对标,并实施握力递增实验,与肌肉收缩客观规律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三源信号传感系统性能稳定且所测结果科学合理。然后,设计实验范式,在三种握力等级下诱发肌肉疲劳,利用该传感系统检测肌群运动数据,采用血氧代谢数据和肌电肌音频域中值频率,分析肌肉外周疲劳的定量特征。实验证明了血氧代谢进入无氧代谢阶段与肌电肌音中值频率降低存在联系,无氧代谢阶段的进入点可以作为肌肉进入疲劳状态的时间分界线。最后,设计并进行四种手势动作的模式识别实验,建立三种信号与运动映射关系的统计学模型,得到动作类别信息。利用外周疲劳机理的结论,区分疲劳状态,并通过识别率的比较,证明前臂肌肉疲劳会导致识别率下降,而采集解码三源信号相较于单一的肌电接口和肌电/近红外双源接口,能够更好地克服疲劳状态对识别率的不利影响。
苏宇科[6](2019)在《某地区配网自动化建设中通信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指对电力系统中涉及到的各种配电网远方终端予以实时协调、监控以及控制的集中式管理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网通信系统是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可靠保障,可较好的保证数据采集、运行状态变化以及优化配电网的实施。为此,通信系统涉及方案的合理性可对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运行质量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广东清远市下辖县级市英德供电局配电通信网为例,在分析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趋势、配网自动化建设现状和通信网运行状况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设计出适用于该地区配网自动化建设的配套通信系统,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总结分析了英德市供电局辖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现状和关键问题。在简介英德市社会经济和电力通信网概况的基础上,分析指出了该市目前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配套通信网络建设的薄弱环节;并进一步分析了英德电网通信自动化水平,得知目前的通信自动化设施无法满足全面实时监控配网运行状态的条件。根据英德地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情况及配网通信现状,设计出适用于该地区配网自动化改造的配网通信系统,设计主要以光纤网络作为主要传输手段,建基于以太网EPON技术,使用无线公网为辅,最终搭建起适合该地区配网自动化建设实际情况的通信系统。紧密结合英德市供电局的实际需求,为该地区的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建设提供了详实、有力的决策支撑手段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通过试点建设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根据实际效果可以得出方案是实际可行的,试点实施结果对该地区配电网自动化改造中配网通信的建设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最后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工程实施案例进行验收测试,得出终端设备的接收功率和实际带宽,并对少量没有通过测试的终端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刘温良[7](2019)在《基于EPON的智慧校园接入网系统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满足广大师生通过校园网获取多元化数字资源的要求,校园信息化正面临着网络的升级改造,实现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变。数字化校园是构建数字空间,实现从环境信息、资源信息到应用信息的数字化。基于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实现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校园信息化资源,实现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和信息安全体系的功能。本文通过智慧校园的基础网络建设中引进EPON网络技术的案例,阐述EPON网络技术适用于中大型智慧校园基础网络,更好满足智慧校园对基础网络的需求。文章首先对智慧校园EPON网络和传统的局域网进行了比较,指出传统局域网在校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 EPON的发展,对EPON网络技术要点展开论述,介绍了 EPON的系统关键技术和组网关键技术;最后通过校园案例实际,从系统建设要求、方案设计和项目管理实施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论述EPON是适合校园接入网络的先进宽带接入技术。本文重点论述了智慧校园EPON光纤网络系统设计与应用。通过对校园的行政办公区、教学区、宿舍区、校园无线网络以及安防物联网等多个功能区域和业务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然后进行网络详细规划设计和设备选型;项目管理及实施过程中,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规范,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注重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实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管控;并对实施中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包括设备安装、光缆线缆施工、机房建设以及系统测试和调试,实现项目设计要求和预定目标。文章通过EPON在校园网络建设的应用,简化校园网络复杂程度,降低网络运行维护难度,又极大提升了网络容量,解决了传统局域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在智慧校园的EPON网络建设中,最大限度发挥光纤网络的优势,充分体现无源光网络的优势,网络建设满足系统需求,并为后期发展预留了提升空间。
李波[8](2019)在《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聚类算法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依托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调控网络等分析并收录的多类别多层次系统生物学基础数据,发展模型全方位系统性的模拟分析生物个体内部的所有组成成分包括蛋白质、基因、mRNA等发展变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而为每个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精准医疗方案是未来的生物信息学发展趋势。其中,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聚类算法研究与应用是当前计算生物学领域的基础研究问题。本课题研究主线是基于蛋白质相互网络设计聚类算法进行通用蛋白质复合物的识别以及疾病关联模块的挖掘等应用研究,此外蛋白质复合物和疾病功能模块都与蛋白质的亚细胞位置信息密切关联,而当前该类数据存在着覆盖度低和较高比例的假阳性,因而本文对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这个问题也开展了研究。总之,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融合多视窗特征的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研究。针对当前的如氨基酸组成、伪氨基酸组成等蛋白质序列表示方法难以充分挖掘残基与残基之间的交互信息和各残基的位置分布信息等缺陷,本文首先提出两种序列特征提取方法:一种是基于改进的混沌游戏模型提取的2维特征,侧重挖掘主序列的频率和全局位置分布信息;另一种则是基于统计信息理论表示的新3维特征,主要反映的是残基的局部位置信息。然后,设计一个基于新提出特征和酉距离的分类模型,它优势在于不需要时间复杂度高的分类系统如SVM等,就能快速预测亚细胞位置,并且准确率超过部分基于SVM的经典分类模型。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预测准确率和可用性,模型融合两类新特征、伪氨基酸组成和二肽特征并采用SVM作为分类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多视窗模型预测效果显着超过几乎所有经典算法,这也间接地反应了新特征可以作为当前经典特征表示方法的有效补充。最后,部分蛋白质的亚细胞位置预测虽然被判定为假阳性,但使用文本挖掘技术从权威期刊杂志可以证实它们只是当前暂未被公开数据集收录而已。(2)基于核心-附属结构的蛋白质复合物聚类算法研究。蛋白质复合物是生物内执行细胞功能的主要载体,被证明绝大部分存在着核心-附属结构。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聚类算法存在的难以识别重叠模块、预测复合物的生物可解释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挖掘核心-附属结构的蛋白质复合物的模型CFOCM,其先融合基因本体注释等定义一个新的亲和聚合函数,这能确保复合物核心既能有着内部稠密外部连通相对稀疏的拓扑结构且整体倾向于有着至少一个相同的生物功能,然后根据设定的亲近策略往复合物核心选择性添加外围蛋白质组装成最终的复合物。该聚类模型在相对稀疏、稠密、整合多数据集等不同特点的网络数据上F-mesure、预测数量等度量的表现都优于现有的算法(ClusterONE,MCL,CORE,COACH等),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高适应性,此外对比实验也表明借助基因本体注释等保证核心拥有着至少同一共享功能这一假设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表现。(3)基于多目标进化计算框架的聚类算法挖掘疾病关联模块研究。挖掘疾病关联的功能模块,有助于筛选新药物靶标,揭秘复杂疾病的产生发展机制。当前针对该方面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探索性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计算框架的疾病关联模块预测模型MPSOPC,多目标优化框架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平衡优化各个簇内部的稠密度、簇与簇间的连通性和模块内各蛋白质与某种疾病的紧密度等多个目标,给出一个最优解集,此外该模型还能充分挖掘网络的全局拓扑特性。实验结果证实,MPSOPC能有效识别簇内部稠密连通、簇与簇间连通相对稀疏的拓扑结构复合物,并且识别的部分复合物和某种类型复杂疾病高度关联。此外,MPSOPC还具备运行效率高、鲁棒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成为帮助识别发现潜在特定疾病致病基因集和新药物靶标的一个有效工具。
赵文[9](2018)在《智能光网络保护及恢复功能的研究与仿真》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提升,电力行业在IP通信方面的业务呈现出种类繁多、变化性大、业务兼容性需求高的特点。过去电力网络通信方式以SDH光通信为主,此种光通信方式会造成带宽过度冗余、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且还有网络资源配置滞后、操作程序复杂的缺点。为满足今后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人们在IP通信技术、波分复用技术、通用多协议标志交换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智能光网络的概念。通过引入了控制平面,使控制平面与原有技术有效的结合来实现对网络中信令、路由和链路的管理。以此,大大提高电力通信网络的生存性,使未来的电力网络运行得更加的智能、高效。论文首先在概述智能光网络的结构模型、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光网络的生存性特点,针对光网络存在的生存性问题,提出一种优化光网络保护及恢复功能的路由择优算法。此算法延续了传统最短路径算法思想的同时考虑到带宽、时间延迟等方面的限制条件,在蚁群算法和鱼群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随后,对融合算法进行了过程理论推导。最后着重对蚁群算法、鱼群算法、改进算法在执行保护及恢复过程中的路由择优功能进行仿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结合智能光网络的技术特点,使用改进后的算法在寻找网络最优路由时具有更佳的性能。
张鹏[10](2018)在《基于快速压缩机的燃烧基元反应速率测量》文中认为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低温燃烧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燃烧方式是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手段。不同于传统的燃烧方式,低温燃烧受控于燃料的燃烧反应动力学。因此研究低温燃烧技术需首先构建燃料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这些机理包含成千上万个反应,实验研究是给定其速率常数的重要方法。而目前的速率测量手段尚不能覆盖中低温段这一低温燃烧的核心温度范围。本工作的主要目标即探索将快速压缩机(RCM)用于测量中温段反应的速率常数。首先搭建了一套高压中低温RCM实验装置。该装置可覆盖压缩终点工况范围为650-1100 K、5-100 bar,同时配备快速取样系统,可以用于研究燃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使用该RCM对第一级着火延迟进行研究,分别观测到了异辛烷和甲基环己烷第一级着火的负温度系数(NTC)现象。结合模型分析,揭示了造成了第一级着火NTC现象的原因是五类反应与低温链分支通道的竞争。提出了一种基于RCM的基元反应速率测量方法。基于一个可用的详细机理,分析找到复杂体系中的简单子体系,使某可测组分的浓度不确定性由待测反应的速率不确定性主导,如此则可通过测量该组分的浓度曲线来约束该反应的速率常数。使用这一方法研究了甲酸甲酯分解生成甲醇和一氧化碳这一已知反应,通过实验测量一氧化碳浓度曲线,得到了该反应在30 bar和948-1112 K范围内的速率常数,与文献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由此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利用上述方法在30 bar和994-1068 K范围内研究了碳酸二甲酯热解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的单分子反应。通过测量该体系中的二甲醚的浓度曲线获得了碳酸二甲酯分解生成二甲醚和二氧化碳这一反应的速率常数;通过测量乙烷浓度得到了碳酸二甲酯碳氧键断键反应的速率常数,二者与理论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实验结果对碳酸二甲酯热解模型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使用同样方法研究了1,5-己二烯与烯丙基反应生成丙烯和2,5-二烯-1-己基这一双分子反应。通过在25 bar和893-1007 K范围内测量1,5-己二烯热解体系中的丙烯浓度获得了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并通过分析文献中1,5-己二烯的流动管和射流搅拌反应器实验结果,将速率常数测量的温度范围扩展至776-1007 K,由此拟合得到该反应的速率常数。测量结果与现有理论计算有较好的一致性,为更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参照。
二、两种互为补充的技术:光通道和AT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互为补充的技术:光通道和ATM(论文提纲范文)
(2)转控分离vBRAS在城域数据网中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域数据网现状 |
1.3 BRAS现状 |
1.3.1 BRAS发展简介 |
1.3.2 BRAS功能概况 |
1.3.3 BRAS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转控分离vBRAS的相关技术 |
2.1 引言 |
2.2 SDN和NFV技术 |
2.2.1 SDN和NFV技术的发展历程 |
2.2.2 SDN和NFV的典型架构 |
2.2.3 SDN和NFV的关系 |
2.3 VXLAN技术 |
2.4 VBRAS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控分离vBRAS在城域数据网中的系统设计 |
3.1 转控分离VBRAS的系统概述 |
3.2 转控分离VBRAS的系统结构和接口 |
3.3 转控分离VBRAS的系统组网 |
3.3.1 大流量业务场景的系统组网 |
3.3.2 大session小流量场景的系统组网 |
3.4 转控分离VBRAS的业务处理 |
3.5 转控分离VBRAS的设备要求 |
3.5.1 设备功能要求 |
3.5.2 设备性能要求 |
3.5.3 设备可靠性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控分离vBRAS在城域数据网中的测试实现 |
4.1 转控分离VBRAS的测试内容 |
4.2 转控分离VBRAS的测试方案 |
4.2.1 测试组网方案 |
4.2.2 CP部署方案 |
4.2.3 UP部署方案 |
4.2.4 CU控制通道方案 |
4.2.5 转控分离vBRAS周边系统对接方案 |
4.2.6 转控分离vBRAS承载业务方案 |
4.3 转控分离VBRAS的测试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控分离vBRAS在城域数据网中的测试结果分析 |
5.1 转控分离VBRAS的测试结果 |
5.2 转控分离VBRAS的测试结果分析 |
5.2.1 转控分离vBRAS组网方案分析 |
5.2.2 转控分离vBRAS的功能/性能分析 |
5.2.3 转控分离vBRAS的可靠性和可维护分析 |
5.2.4 转控分离vBRAS的运维模式分析 |
5.3 转控分离VBRAS在城域数据网中的应用价值 |
5.4 城域数据网未来演进方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非对称布局下开口谐振环的太赫兹频谱响应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太赫兹超材料以及超表面 |
1.2 关键科学问题 |
1.3 解决问题方法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数值模拟 |
2.2 制备工艺 |
2.3 性能表征 |
第三章 局部对称破缺激发暗模式 |
3.1 局部对称破缺对暗模式的激发效应 |
3.1.1 超材料构型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3 小结 |
3.2 分形超材料对暗模式的激发效应 |
3.2.1 超材料构型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小结 |
第四章 局部对称破缺诱导透明 |
4.1 开口谐振环与偶极子谐振器在非对称布局下的耦合效应 |
4.1.1 超材料构型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3 小结 |
4.2 Fano谐振器与偶极子谐振器在非对称布局下的耦合效应 |
4.2.1 超材料构型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电力通信网IP与光层融合模型及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电力通信网IP与光层协同控制技术 |
2.1 IP网络与光网络在电力通信领域的应用情况 |
2.1.1 电力通信业务数据的IP化情况 |
2.1.2 电力光网络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
2.2 IP层与光层协同控制对于建设电力物联网的支撑优势 |
2.3 IP与光网络融合技术的选择与基本思路 |
2.3.1 网络虚拟化技术 |
2.3.2 SDN核心技术 |
2.3.3 IP-over-WDM技术 |
2.3.4 基于SDN技术实现IP与光协同控制的基本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DN的IP与光网融合模型与资源协同研究 |
3.1 基于SDN技术的“IP+光”方案与相关技术分析 |
3.1.1 基于SDN控制的“IP+光”融合方案 |
3.1.2 电力业务识别与光网络虚拟映射方案 |
3.1.3 基于网络虚拟化的“IP+光”协同路由策略与智能编排 |
3.1.4 基于业务性能IP+光运维协同与保护 |
3.2 基于网络虚拟化的节点融合算法 |
3.2.1 面向多业务场景的网络虚拟化问题分析 |
3.2.2 虚拟网络节点映射算法现状分析 |
3.2.3 基于最大质量优先的节点映射改进算法设计 |
3.3 基于网络虚拟化的链路融合研究 |
3.3.1 虚拟网络链路映射算法的选择 |
3.3.2 基于丢包率和可用带宽的多商品流算法 |
3.4 基于“IP+光”融合模型的电力通信网映射算法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DN控制架构下的“IP+光”协同与保护 |
4.1 “IP+光”融合配电通信网生存性分析与策略选择 |
4.1.1 电力光网络的故障处理机制 |
4.1.2 电力“IP+光”融合网络的生存性策略选择标准 |
4.1.3 电力“IP+光”融合网络的生存性策略选择 |
4.2 集中控制架构下IP与光协同保护机制的构建 |
4.2.1 基于SDN的IP路由保护机制 |
4.2.2 基于SDN的光传输层路径保护机制 |
4.2.3 “IP+光”融合网络中IP与光层的协同保护 |
4.3 电力“IP+光”网络风险感知的保护策略研究与仿真 |
4.3.1 基于风险度计算的链路保护策略 |
4.3.2 基于节点故障风险的节点保护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力通信网IP与光层协同控制实验方案设计 |
5.1 冀北电网业务数据网与光网络建设现状 |
5.2 电力通信IP与光网络协同控制实验系统方案设计 |
5.2.1 面向冀北电力数据通信网场景的“IP+光”网络部署方案设计 |
5.2.2 基于“IP+光”融合网络的相关技术测试流程规划 |
5.2.3 基于“IP+光”融合网络的资源配置优化与保护协同测试方案 |
5.3 远景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基于多源传感融合的肌肉疲劳检测及生-机接口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多源肌群信号融合采集的研究价值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肌电/肌音/近红外光谱信号的产生及采集原理 |
1.2.1 肌电信号的产生及采集原理 |
1.2.2 肌音信号的产生及采集原理 |
1.2.3 近红外信号及血氧代谢计算的原理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肌电/肌音/近红外三源传感系统的开发 |
2.1 肌电信号的采集与调理 |
2.1.1 肌电电极的选型与布置 |
2.1.2 肌电信号的调理 |
2.2 肌音信号的采集与调理 |
2.2.1 肌音采集元件的选型与布置 |
2.2.2 肌音信号的调理 |
2.3 近红外信号的采集与调理 |
2.3.1 光源、探测器的选型与布置 |
2.3.2 近红外光谱信号电路 |
2.4 信号传输与系统供电 |
2.5 系统的优化 |
2.5.1 肌电电极排布的优化 |
2.5.2 肌音调理电路放大倍数的调整 |
2.5.3 近红外光源的优化选择 |
2.5.4 近红外光源及探测器排布方案的优化 |
2.5.5 负电压产生电路稳定性的提升 |
2.5.6 供电电路的简化 |
2.5.7 三源电路相互干扰问题的解决 |
2.5.8 整体尺寸结构的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肌电/肌音/近红外传感系统的测试评估 |
3.1 系统的稳定性评估 |
3.1.1 肌电信号与肌音信号的信噪比 |
3.1.2 近红外信号的暗噪声和漂移 |
3.2 血氧代谢结果的对标测试 |
3.2.1 近红外成像仪系统NIRScout |
3.2.2 对标测试的可行性 |
3.2.3 测试前的准备 |
3.2.4 测量面变化问题的解决 |
3.2.5 对标实验 |
3.3 握力递增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肌肉疲劳外周因素的探究 |
4.1 肌肉疲劳的定义及典型表现 |
4.1.1 肌肉疲劳的定义 |
4.1.2 肌肉疲劳的典型表现 |
4.2 肌肉疲劳相关机理 |
4.2.1 中枢机制与外周机制 |
4.2.2 肌肉疲劳与血氧代谢 |
4.2.3 本章研究的目的 |
4.3 疲劳实验 |
4.3.1 诱发方式及任务模式的选择 |
4.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3.3 收缩力与收缩时间的选择 |
4.3.4 实验范式 |
4.3.5 数据分析 |
4.3.6 实验结果 |
4.3.7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肌肉疲劳状态下生-机接口解码率的研究 |
5.1 本章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5.2 实验 |
5.2.1 实验对象、诱发力及诱发疲劳的时间等重要参数的选定 |
5.2.2 实验范式 |
5.2.3 实验进行 |
5.3 前臂肌肉疲劳状态下的肌电解码 |
5.3.1 预处理及特征提取 |
5.3.2 构建分类器 |
5.3.3 解码效果 |
5.4 前臂肌肉疲劳状态下的肌电/肌音/近红外三源接口解码 |
5.4.1 特征提取 |
5.4.2 前臂正常状态和疲劳状态下解码效果的对比 |
5.4.3 持续静态收缩诱导疲劳过程中解码效果的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工作总结及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某地区配网自动化建设中通信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配网通信系统发展情况 |
1.2.2 国内配网通信系统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某地区概况及配网自动化通信技术现状分析 |
2.1 英德市地区概况 |
2.2 电网现状及分析 |
2.2.1 35 kV及以上电网现状 |
2.2.2 配电网现状 |
2.3 某地区电力主网通信现状 |
2.4 配电自动化现状 |
2.5 配电网通信现状 |
2.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7 面对的形势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地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设计 |
3.1 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设计原则 |
3.1.1 整体规划原则 |
3.1.2 中压配电网光缆规划原则 |
3.1.3 网络建设原则 |
3.1.4 无线公网应用原则 |
3.2 配电网通信系统通信方式比较 |
3.2.1 有线通信 |
3.2.2 无线通信 |
3.2.3 通信方式的比较 |
3.2.4 某地区配网自动化采用的通信方式 |
3.3 某地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设计 |
3.3.1 某地区配网自动化通信技术要求及建设目标 |
3.4 配网通信总体结构设计 |
3.4.1 通信网主站方案 |
3.4.2 配电网通信骨干网方案 |
3.4.3 配电通信接入网方案 |
3.5 光通信系统设计 |
3.5.1 系统制式 |
3.5.2 光通道插入损耗计算 |
3.5.3 EPON光链路插入损耗计算 |
3.5.4 EPON设备选型设计 |
3.6 光缆建设方案设计 |
3.6.1 光纤特性要求 |
3.6.2 光缆选型设计 |
3.7 机房、电源以及辅助设备设计 |
3.7.1 电源系统 |
3.7.2 机房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设计方案性能测试 |
4.1 试点建设方案 |
4.2 功率测试 |
4.3 带宽测试 |
4.4 终端平均在线率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基于EPON的智慧校园接入网系统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智慧校园EPON网络和局域网的比较 |
1.3 本文创新应用 |
1.4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EPON关键技术介绍 |
2.1 PON介绍 |
2.1.1 EPON |
2.1.2 GPON |
2.2 EPON系统关键技术 |
2.2.1 MPCP和LLID |
2.2.2 测距技术 |
2.2.3 ONU自动注册 |
2.2.4 突发接收技术 |
2.2.5 动态带宽分配(DBA)技术 |
2.3 EPON系统组网关键技术 |
2.3.1 QinQ技术 |
2.3.2 多业务承载技术 |
2.3.3 QoS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慧校园EPON网络系统设计 |
3.1 校园基本情况 |
3.1.1 校园主要功能区 |
3.1.2 校园网络现状 |
3.2 智慧校园及基础网络建设要求 |
3.2.1 智慧校园建设要求 |
3.2.2 基础网络建设要求 |
3.3 EPON网络设计 |
3.3.1 设计原则 |
3.3.2 网络规划总体设计 |
3.3.3 光纤网络详细设计 |
3.3.4 设备清单配置及设备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慧校园EPON网络系统的项目管理及应用 |
4.1 项目管理要点 |
4.1.1 风险和安全管理 |
4.1.2 进度管理 |
4.1.3 质量管理 |
4.1.4 成本控制 |
4.1.5 项目管理的其它要素 |
4.2 项目实施主要工序和流程 |
4.2.1 项目管理团队组建 |
4.2.2 项目现场勘察及深化设计 |
4.2.3 项目进场施工及管理 |
4.2.4 项目试运行 |
4.2.5 项目竣工验收及移交 |
4.2.6 项目保修 |
4.3 EPON网络系统的应用及实施 |
4.3.1 设备安装 |
4.3.2 光缆线缆施工 |
4.3.3 机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
4.3.4 系统调试与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聚类算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算法研究 |
1.2.2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聚类算法研究 |
1.2.3 疾病关联模块挖掘算法研究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贡献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聚类算法研究概述 |
2.1 基础概念和功能注释 |
2.1.1 蛋白质 |
2.1.2 蛋白质相互作用 |
2.1.3 蛋白质复合物 |
2.1.4 基因本体功能注释 |
2.2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相关理论知识 |
2.2.1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 |
2.2.2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特征属性 |
2.2.3 网络的拓扑特征指标和聚类指标 |
2.3 蛋白质复合物预测算法评价指标 |
2.3.1 统计度量指标 |
2.3.2 生物意义评估指标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视窗特征的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算法 |
3.1 问题描述 |
3.2 基于多视窗序列特征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模型的框架结构 |
3.3 基于序列的蛋白质亚细胞预测模型 |
3.3.1 基于混沌游戏模型图形表示的特征表示方法GCGR |
3.3.2 基于统计信息理论的特征表示方法NSI |
3.3.3 酉距离 |
3.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4.1 数据集及预处理 |
3.4.2 评估度量指标与参数优化 |
3.4.3 快速模型预测效果 |
3.4.4 多视窗特征模型对比实验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核心-附属结构的蛋白质复合物挖掘算法 |
4.1 问题描述 |
4.2 基于核心-附属结构复合物挖掘模型的框架结构 |
4.3 基于核心-附属结构的复合物识别方法CFOCM |
4.3.1 基本术语和新聚类亲和函数 |
4.3.2 蛋白质复合物核心挖掘算法 |
4.3.3 相似复合物核心的合并策略 |
4.3.4 附属蛋白质的筛选算法 |
4.3.5 CFOCM的优势 |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1 数据集 |
4.4.2 性能评估 |
4.4.3 参数的优化 |
4.4.4 与其他的预测算法进行实验比较 |
4.4.5 功能注释的有效性验证 |
4.4.6 功能富集分析和预测复合物实例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目标进化计算的疾病关联模型挖掘算法 |
5.1 问题描述 |
5.2 基于多目标进化计算的聚类模型的框架结构 |
5.3 基于多目标进化计算的疾病关联模型挖掘方法MPSOPC |
5.3.1 疾病关联复合物的目标函数和建模 |
5.3.2 多目标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 |
5.3.3 非疾病关联通用复合物识别算法GMPSOPC |
5.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4.1 数据集及预处理 |
5.4.2 性能评估 |
5.4.3 通用复合物检测模型GMPSOPC对比实验分析 |
5.4.4 假阳性复合物分析 |
5.4.5 帕累托解集对不同目标函数值的统计量 |
5.4.6 复合物的疾病类别关联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9)智能光网络保护及恢复功能的研究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的背景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本文研究工作的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清远地区通信网络现状 |
2.1 清远地区现状 |
2.2 电力通信网络现状 |
2.3 电力通信网络面临的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光网络的结构及关键技术 |
3.1 智能光网络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3.2 智能光网络控制平面的结构特点 |
3.3 网络生存性概念 |
3.4 光网络的保护和恢复 |
3.4.1 SDH层的保护和恢复技术 |
3.4.2 IP层的保护与恢复技术 |
3.5 通用多协议标志交换协议(GMPLS)技术 |
3.6 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 |
3.6.1 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特点 |
3.6.2 智能光网络的保护恢复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路由算法及网络模型设计 |
4.1 RWA问题 |
4.1.1 SRWA问题的求解思路 |
4.1.2 DRWA问题的求解思路 |
4.2 Dijkstra算法概述 |
4.3 蚁群算法概述 |
4.4 鱼群算法概述 |
4.5 融合算法的研究 |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1 算法收敛时间对比 |
4.6.2 算法性能对比 |
4.7 应用结果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基于快速压缩机的燃烧基元反应速率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高温区常用的速率常数测量方法 |
1.3 快速压缩机的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快速压缩机的搭建和着火延迟研究 |
2.1 快速压缩机的搭建与验证 |
2.1.1 .快速压缩机的设计要求和实现方案 |
2.1.2 .各分系统的搭建 |
2.1.3 .快速压缩机的模拟方法 |
2.1.4.快速压缩机的验证实验 |
2.2 快速压缩机的初步应用:第一级着火延迟负温度系数现象研究 |
2.2.1 .第一级着火延迟的研究现状 |
2.2.2 .第一级着火延迟的控制因素 |
2.2.3 .第一级着火延迟NTC现象的实验观测 |
2.2.4 .第一级着火延迟NTC现象的成因分析 |
2.2.5 .第一级着火延迟NTC与整体着火延迟NTC现象的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RCM的速率常数测量方法的提出与验证 |
3.1 速率常数测量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
3.2 利用快速压缩机测量速率常数的基本思路 |
3.2.1 .灵敏性分析的分析方法 |
3.2.2 .温度曲线的计算方法 |
3.2.3 .速率常数的优化方法 |
3.3 方法验证:甲酸甲酯热解体系的测量 |
3.3.1 .甲酸甲酯热解体系的研究进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RCM的速率常数测量方法应用 |
4.1 单分子反应研究:碳酸二甲酯分解 |
4.1.1 .碳酸二甲酯体系研究进展 |
4.1.2.速率常数测量实验 |
4.1.3 .讨论 |
4.2 双分子反应研究:1,5-己二烯和烯丙基的氢提取反应 |
4.2.1.1,5-己二烯体系研究进展 |
4.2.2.快速压缩机实验 |
4.2.3.射流搅拌反应器和流动管实验 |
4.2.4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5.2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5.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不同反应器对于特定反应的可测温度范围估计 |
附录 B 主要化学物质结构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两种互为补充的技术:光通道和ATM(论文参考文献)
- [1]红外成像和微波探测在局地对流发生预警中的联合应用研究[D]. 韦晓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1
- [2]转控分离vBRAS在城域数据网中的设计与实现[D]. 张昊昕.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3]非对称布局下开口谐振环的太赫兹频谱响应特性[D]. 顾志东.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电力通信网IP与光层融合模型及协同控制技术研究[D]. 涂昕.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5]基于多源传感融合的肌肉疲劳检测及生-机接口性能优化[D]. 丁雪聪.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6]某地区配网自动化建设中通信系统研究与设计[D]. 苏宇科. 吉林大学, 2019(03)
- [7]基于EPON的智慧校园接入网系统设计及应用[D]. 刘温良. 厦门大学, 2019(02)
- [8]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聚类算法研究与应用[D]. 李波. 湖南大学, 2019(07)
- [9]智能光网络保护及恢复功能的研究与仿真[D]. 赵文. 吉林大学, 2018(04)
- [10]基于快速压缩机的燃烧基元反应速率测量[D]. 张鹏. 清华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