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重读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论文文献综述)
任范松[1](1992)在《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重读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艺民族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带有根本性的、全局性质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以下简称为《谈话》,没有注出的引文均属《谈话》)在这个问题上,既提出了若干基本的理论原则,又作过相当深刻的理论分析,可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关于文艺民族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文献。今天重读《谈话》,对文艺民族化问题有新的认识,突出的一点,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
任范松[2](1992)在《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重读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文中提出文艺民族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带有根本性的、全局性质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以下简称为《谈话》,没有注出的引文均属《谈话》)在这个问题上,既提出了若干基本的理论原则,又作过相当深刻的理论分析,可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关于文艺民族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文献。今天重读《谈话》,对文艺民族化问题有新的认识,突出的一点,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
任范松[3](1992)在《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重读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文艺民族化问题又引起了文坛上的争沦,出现了不同的观点.这些理论观点,涉及到文艺民族化的概念与实质.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重新否定文艺民族化,造成了理论的倒退和混乱.应当承认,文艺民族化的理沦探讨,是文艺理论领域里研究为一个薄弱的环节.众所周知,文艺民族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带有根本的、全局性质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以下简称为《谈话》,没有注出的引文均属《谈话》)在这个问题上,既提出了若干基本的理论原则,又作过相当深刻的理沦分析,可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关于文艺民族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文献.今天重读《谈话》,对文艺民族化问题有新的认识,突出的一点,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
栾先吉[4](2016)在《论任范松文艺民族性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本文在全面梳理任教授的朝汉语论着及其学术论文的基础上,对任教授的文艺民族性理论以及他对朝鲜族文学的批评进行研究。任教授早期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理论从事文学批评,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并从事一系列文艺学、美学的教材编撰工作。他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理论为理论根源生发出自己的文艺民族性理论,本文将重点研究任教授文艺民族性理论中的文艺民族特性、文艺的民族审美心理、文艺的民族风格、文艺民族化等重点理论问题。本文也将任教授运用自己的文艺民族性理论对朝鲜族文学的批评和他对朝鲜古典诗话的批评特点进行研究。
张琼[5](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胡俊飞[6](2015)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文中指出“民族”是近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范畴之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所持的民族的立场、标准和观念,构成了它区别于经典、俄苏和西方等其他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质。梳理、总结与反思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演变过程及其具体内涵,在全球化新历史条件下拓展和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观,是本文致力实现的研究目标。除绪论与结语外,本文分为四章,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及在它们的影响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场合对民族国家的性质、特质、历史、立场、与国际主义的关系等作过论述。“民族”是一种现代的历史现象,共同的语言、共享的历史传统和相对明晰的活动疆域是现代民族质的规定性,民族国家与国际主义是辩证统一的,阶级视野下的批判性肯定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于民族总的立场。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思想,进一步强调民族的历史性质和与资本主义的同构性。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对经典和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接受从一开始便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研究、批评与决定”。救亡图存和民族主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形成时的现实境遇与思想动力,民族性成为后者肯定性的价值诉求。第二章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参照下,梳理、总结和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演变及具体内涵。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于民族持讳莫如深、颇有微辞乃至尖锐批评的立场相异,从“民族主义文学”批判到“民族形式”论争,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到“文化革命”,从新时期到新世纪,民族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贯的立场、诉求和尺度。随历史条件和任务的变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民族内涵的探求依次在“民族与阶级”、“民族与世界”、“民族和现代”三组命题中展开。首先,在民族与阶级的关系上,在阶级斗争空前尖锐的时代,民族文学必然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民族性,但并不是“只有”和“全然”是阶级性。肯定文艺的民族性,并不否定它同时具有阶级性,反之亦然。文艺的民族性和阶级性也有统一的一面,不同阶级有共同的民族性,民族与阶级相互转换为对方的话语表达。其次,在民族和世界的关系上,民族是“个别与普遍之统一的相关物”,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一方面,不存在脱离了民族性的世界性,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中,并通过民族性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民族性需要以世界性为坐标、视野和目的,特殊性不能割弃普遍性而存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既要反思各种文化特殊性论,也要反对虚妄的普遍主义文化立场,坚持以特殊性为基础并与普遍性相统一的民族性。第三,在民族与现代的关系上,民族是现代性的悖反,建设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文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具体目标。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民族性与现代性是矛盾统一的,具体体现于中国文学现代化与民族国家的同构关系、民族与个人的兼顾、批判地弘扬传统等方面。民族性与现代性既彼此包含,又相互对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不应蹈袭西方现代性,而应立足于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中国经验,提出、探讨和发展自己的现代性命题。第三章论析全球化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民族立场的可能性与积极意义,并批判地吸纳后殖民理论与国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念。全球化不仅是资本主义物理空间的简单扩张,更是逻辑肌理的深刻渗透,去差异化-夷平和解域化-不可脱钩是全球化的主要文化逻辑。全球化猛烈冲击民族国家,但不会带来一个“后民族”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文学的民族差异性可以减缓甚至改变全球文化趋同化的进程。批判地检讨后殖民理论和国外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民族观,是拓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重要途径。后殖民理论肯定民族主义是摧毁殖民体系和重振文化的利器,认识到民族国家和文化建设、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同构性,解构和置换反殖民的民族主义的本质主义和二元论思维,强调民族的建构性、混杂性和非物质性,并为民族指明新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然而也流露出浓烈的乌托邦气息,掩盖了民族间客观存在的物质压迫关系。国外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在民族问题上既肯定民族在反抗殖民统治、抵抗全球文化标准化的作用,又对它潜藏的种族主义、沙文主义因子,对于社会革命和人类解放而言是一种狭隘扭曲、异化的组织形式等表达了不满。鉴此,他们分别重释了民族的内涵,主要包括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伊格尔顿和阿罕默德“个别与普遍之统一的相关物”、詹姆逊“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概念”等论,这些新的民族论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有益启迪。第四章从个体观、传统及其弘扬观和主体性观三方面,建构全球化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观。在民族与个体的关系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方面认为,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民族国家是“现实的个人”的基本社会关系和主要活动场所,在人类步入自由王国的历史前,民族国家为个人的合理权利、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保障,民族需要在个体的坚持而非绕过中被超越和扬弃。另一方面,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和“现实的个人”通向自由王国的途径手段,民族国家要尊重和保障“现实的个人”的合理权利、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要求,但这种尊重和保障不是抽象、形式的,而应是具体、差异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致力民族与个体的平衡统一,不能是此而废彼,但这种平衡统一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在动态偏置中达成。民族以每一个体的实现为自身的实现,同时每一个体又在为民族的实现中获得自我的实现。共享的传统是民族的基本特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开放的民族立场,需要科学地理解“传统”本身和规划“继承和弘扬”它的方式。传统是活着的过去、进展中的过程和在未来,是联结和贯穿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素。“转换性创造”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弘扬传统所主张的路径,传统只有经过转换,面对和解决新的民族文化经验才能得到真正地继承和弘扬。“转换性创造”不是以既定的西方现代价值为圭臬,其目的是“别立新宗”。甄别传统,稽查可转换的传统的原初和演变含义,批判和克服旧的传统,在应对民族现实问题中赋予旧传统以新的内涵,是“转换性创造”传统的具体步骤。传统只有经过创造性转换,才能成为民族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民族主体性的确立系于他者,且是历史具体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树立和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不能固守启蒙现代性的主客二分、先验、纯粹、内在、绝对、超历史的本质主体性论,而要标举一种向他者与历史开放的民族主体性论。民族文化的主体应在民族自我和他者的融合,从而创造新质的过程中确立。民族性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区分的依据,它是历史、具体、由人的实践所塑造、处于不停息地转化生成中的东西。由于民族的主体性是处于与他者结构关系和具体历史中的,因此它既不拒绝外来文化,也不固守某种固有不变的文化,而是推崇文化融合和超越创新,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中凸显与他者的差异,在融合他者中推动自己的历史发展,从而使民族主体的关系结构和历史维度有机结合起来。
贺凤阳[7](1994)在《毛泽东的文艺民族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文中提出毛泽东的文艺民族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贺凤阳时代和人民呼唤加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需要进一步学习和贯彻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民族化思想。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一、文艺民族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开放性...
徐功献[8](2017)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制定了文艺工作的相关方针、政策,而且积极领导延安文艺工作者进行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实践。本文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这一视角出发,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对该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活动进行了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特殊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活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相关学说,继承了列宁关于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相关论述,并结合建党以来领导文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其进行了发展与革新。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与利用,是更好实现传统文艺在服务抗战、服务工农兵群众中的优势作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国民党进行思想文化斗争等的应有举措。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戏曲艺术、传统秧歌艺术、传统音乐艺术、传统美术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等,在中国共产党和延安文艺工作者手中,经过科学的、适时的改造与利用,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经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后的中国传统文艺,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了时代性的提高,成为抗日工农兵大众生产、生活和斗争的写照,而且在艺术手法和艺术形式上也有了大步的提升,成为“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艺术,在传统文艺的大众化、民族化、时代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抗战文艺活动,参与文艺“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创作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新形式,实现了文艺创作风格的抗战转型,为发扬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做了许多实际的工作。通过制定吸引与团结文艺人才、指导与推进文艺工作的相关新文艺政策,吸收和改造传统戏曲艺术,参与“演大戏”问题的争论,以现实主义手法改造与利用传统文学等,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创造中华民族新艺术的尝试,领导的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延安文艺整风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及延安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改造与利用传统戏剧、传统秧歌、传统音乐、传统美术等艺术形态的实践,实现了传统戏剧艺术的“推陈出新”,使传统秧歌艺术真正成为“人民的艺术”,使传统音乐和传统美术艺术发展成为更广泛的“群众性文艺”。这些实践,在实现了传统文艺“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价值取向的同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确立也提供了实践上的依据。抗战胜利后,延安文艺工作者又积极响应毛泽东“接受旧艺术,创造新艺术”的号召,继续深入推进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活动,并将延安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成果及经验推广到其他根据地、新解放区及国统区,对当地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产生了深刻影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取得了辉煌的成效:大批优秀文艺成果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抗日军民的文艺需求,而且丰富了革命文艺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同时铸就了延安文艺的辉煌,其积累的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经验,对新中国文艺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与利用的成就与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而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同样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实现革命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必然选择。
张鸿才[9](1993)在《论毛泽东关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思想——为不朽的哲人诞辰100周年而作》文中认为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提出了“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思想.毛泽东提出这个思想的着眼点虽然是在政治方面,即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和带有中国的特性,但这个思想的提出也为中国现代当代文艺的顺利发展开辟了通道.在后来的有关论述中,毛泽东不断扩充、完善、发展了这一思想.1940年,他阐明了“民族的科学
张振亭[10](2005)在《以一总多 触类而长——评任范松《文艺民族化论稿》的学术特点》文中指出任范松先生的文艺批评的整体特征,概括地说,就是"以一总多,触类而长",即在方法论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为主,结合其他批评方式的多元性批评;在认识论上,是围绕朝鲜族文艺而展开的多样化的批评。
二、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重读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重读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论文提纲范文)
(4)论任范松文艺民族性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任范松的生平和时代 |
2.1 生平及生活背景 |
2.2 思想轨迹 |
第三章 任范松文艺民族性理论体系与批评实践 |
3.1 民族文艺的产生和发展 |
3.1.1 民族文艺的产生 |
3.1.2 民族文艺的根源及其相互影响 |
3.2 文艺的民族特性 |
3.2.1 文艺民族特性的内容:民族题材和民族性格 |
3.2.2 文艺民族特性的形式:民族语言和表现手段 |
3.3 文艺的民族审美心理 |
3.3.1 民族的审美需要及审美活动 |
3.3.2 民族审美心理意识层和无意识层 |
3.3.3 民族审美心理的特点和表现形态 |
3.4 文艺的民族风格 |
3.4.1 文艺民族风格的形成:创作个性 |
3.4.2 文艺的民族风格的表现 |
3.5 文艺民族化 |
3.5.1 文艺民族化的内涵 |
3.5.2 文艺民族化“双向运动”理论 |
3.5.3 文艺民族化的世界性 |
第四章 任范松文艺民族性理论的批评实践 |
4.1 对朝鲜族文学的宏观批评 |
4.2 对朝鲜族作家、作品的具体批评 |
4.2.1 批评观 |
4.2.2 理论倡导 |
4.2.3 理论争议 |
4.2.4 作家论 |
4.2.5 新世纪小说论 |
第五章 朝鲜古代文论的研究——以诗话为中心 |
5.1 朝鲜古典诗话研究概况 |
5.2 以朝鲜古典诗话为中心的微观批评 |
第六章 结论:任范松文艺民族性理论与实践的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硕士学问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任教授出版过的论着 |
(5)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
三、延异的民族性 |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背景与内容 |
(一) 缘起 |
(二) 背景 |
(三) 研究内容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 经典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
(三) 全球化、民族国家与文学的民族性研究 |
(四) 后殖民理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民族观研究 |
(五) 民族主义视域中的个体、传统与主体性观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结构与方法 |
(一) 思路结构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 |
第一节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民族观 |
一、民族的性质:现代历史现象 |
二、民族的特质:共同语言、历史传统与固定疆域的共同体 |
三、对于民族的评价:阶级视野下的批判性肯定 |
四、民族国家与国际主义的矛盾统一 |
第二节 俄苏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民族观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民族观的充实 |
二、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民族文化”的抨击 |
三、对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评价 |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 |
一、民族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形成 |
二、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接受与排拒 |
三、阶级与国际主义视域下对民族性的辩证容纳 |
第二章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探求 |
第一节 民族: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贯立场、标准与诉求 |
一、从“民族主义文学”批判到“民族形式”论争 |
二、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到“文化革命” |
三、从新时期到新世纪 |
第二节 民族是“阶级的暂时表现形式” |
一、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矛盾 |
二、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
三、无产阶级与民族统一于“人民” |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当代反思 |
第三节 民族是“个别与普遍之统一的相关物“ |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对立统一 |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现实启示 |
第四节 民族是现代性的悖反 |
一、民族国家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化 |
二、民族观的现代性 |
三、现代观的民族性 |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三章 语境与借镜: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拓展 |
第一节 全球化、民族国家与文学的民族性 |
一、全球化的实质与文化逻辑 |
二、全球化下民族国家的命运 |
三、全球文化趋同化与坚守文学民族性的抵抗 |
第二节 后殖民理论的民族观批判 |
一、民族主义是摧毁殖民体系的利器 |
二、民族国家与文化建设的同构性 |
三、解构和置换反殖民的民族主义 |
四、民族主义的新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规划 |
五、后殖民理论民族观的启示与局限 |
第三节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民族观批判 |
一、质疑民族主义 |
二、为民族主义辩护 |
三、民族内涵重释 |
第四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当代建构 |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个体观 |
一、民族国家是“现实的个人”的基本社会关系 |
二、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和通向自由解放的途径 |
三、民族与个体的动态平衡和协调统一 |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传统观 |
一、传统是贯穿和联结民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因素 |
二、以“转换性创造”的方式弘扬传统 |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主体性观 |
一、坚持自我和他者间性关系的民族主体性 |
二、秉守处于历史生成中的民族主体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分析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0.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章 逻辑起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 |
1.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 |
1.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学说 |
1.1.2 列宁关于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相关论述 |
1.1.3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的理论与经验 |
1.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与利用的时代背景 |
1.2.1 文艺为抗战服务 |
1.2.2 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
1.2.3 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 |
1.2.4 与国民党进行思想文化斗争 |
第2章 因时应变:“发扬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 |
2.1 文艺团体的建立及抗战文艺活动的开展 |
2.1.1 延安文艺团体的建立 |
2.1.2 抗战文艺活动的开展 |
2.2 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及影响 |
2.2.1 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
2.2.2 文艺界“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影响 |
2.3 延安文艺创作风格的抗战转型 |
2.3.1 戏剧创作的抗战转型 |
2.3.2 美术创作的抗战转型 |
2.3.3 音乐创作的抗战转型 |
第3章 前进发展:“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 |
3.1 中国共产党新文艺政策的制定 |
3.1.1 吸引与团结文艺人才的文艺政策 |
3.1.2 指导和推进文艺工作的文艺政策 |
3.2 中国共产党创造中华民族新艺术的尝试 |
3.2.1 对传统戏剧艺术的改造与革新 |
3.2.2“演大戏”及“演大戏”问题的争论 |
3.2.3 传统文学的现实主义改造与利用 |
3.3 新文艺团体及其改造利用传统文艺理论的发展 |
3.3.1 新文艺团体的建立与发展 |
3.3.2 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理论的发展 |
第4章 价值取向:“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 |
4.1 延安文艺座谈会及延安文艺整风对改造利用传统文艺的影响 |
4.1.1 延安文艺座谈会对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影响 |
4.1.2 延安文艺整风对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影响 |
4.2“旧瓶装新酒”:改造与利用传统戏剧艺术 |
4.2.1 戏剧运动“三服务”新方针的制定 |
4.2.2 改革平剧艺术,让“旧剧开新生面” |
4.2.3“推陈出新”,改造利用秦腔等剧种 |
4.3“人民的艺术”:改造与利用传统秧歌艺术 |
4.3.1 新秧歌运动的开展 |
4.3.2 改造与利用传统秧歌的理论与实践 |
4.3.3 改造传统秧歌的作用 |
4.4“群众性文艺”:改造与利用传统音乐及美术 |
4.4.1 改造与利用传统音乐 |
4.4.2 改造与利用传统美术 |
4.5 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
第5章 目标考量:“接受旧艺术,创造新艺术” |
5.1 毛泽东“接受旧艺术,创造新艺术”号召的提出 |
5.2 延安地区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深入推进 |
5.2.1 改造与利用传统戏剧的深入推进 |
5.2.2 改造与利用音乐美术的深入推进 |
5.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与利用的推广 |
5.3.1 改造利用传统文艺在华北和东北的推广 |
5.3.2 改造利用传统文艺在国统区的推广 |
第6章 历史评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成效及启示 |
6.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成效 |
6.1.1 丰富革命文艺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
6.1.2 产生大批优秀文艺成果,铸就了延安文艺的辉煌 |
6.1.3 积累文艺工作的经验,深刻影响新中国文艺的发展 |
6.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启示 |
6.2.1 实现传统文艺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 |
6.2.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继承传统和适时创新的统一 |
6.2.3 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对传统文艺改造和利用 |
6.2.4 发展与繁荣传统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
6.2.5 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文艺不可替代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以一总多 触类而长——评任范松《文艺民族化论稿》的学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核心的多元的文艺批评 |
1.1 恰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进行文学批评。 |
1.2 灵活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进行的美学批评。 |
1.3 巧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学理论, 深入探究文艺的民族化理论体系。 |
2 以朝鲜族文艺为主要对象的多样化的文艺批评 |
2.1 以朝鲜族文学为主的文学批评。 |
2.2 以文艺民族化为重心的文学原理批评。 |
2.3 以自然美为重点的美学批评。 |
2.4 围绕着文艺界的热点话题而进行的反批评。 |
2.5 围绕朝鲜古典诗话而展开的诗话批评。 |
2.6 以朝鲜族艺术为重点的艺术批评。 |
四、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重读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重读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J]. 任范松.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1992(00)
- [2]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重读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A]. 任范松.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 1992
- [3]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重读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谈话》[J]. 任范松. 东疆学刊, 1992(01)
- [4]论任范松文艺民族性理论与实践[D]. 栾先吉. 延边大学, 2016(02)
- [5]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6]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D]. 胡俊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7]毛泽东的文艺民族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J]. 贺凤阳.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1)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研究[D]. 徐功献. 湘潭大学, 2017(01)
- [9]论毛泽东关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思想——为不朽的哲人诞辰100周年而作[J]. 张鸿才.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3)
- [10]以一总多 触类而长——评任范松《文艺民族化论稿》的学术特点[J]. 张振亭.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