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discovery of zinccopperite in a porphyry-copper deposit and its genetic significance(论文文献综述)
孙嘉,段先哲,李玉彬[1](2021)在《西藏多龙矿集区铜金流体演化过程探讨——来自硫同位素的证据》文中认为西藏多龙矿集区发育世界典型的斑岩铜矿系统,文章选取区内多个代表性矿床开展硫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前人数据,为探讨该成矿系统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演化过程提供了新证据。研究表明,波龙、拿若、拿厅、拿顿和铁格隆南矿床δ34S平均值相似(接近于0),指示含矿岩浆提供了各矿床所需的硫元素。此外,区内典型矿床流体演化过程可分为2类:(1)流体演化主要受控于温度变化,表现为δ34S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如拿顿矿床);(2)流体演化受温度和氧化还原状态共同影响,表现为δ34S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如:波龙和拿若矿床),或是随温度降低,δ34S波动变化范围较大(如拿厅和铁格隆南矿床)。结合岩相学证据,文章推测热液体系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是由水岩反应所导致,最后,文章提出多龙矿集区内矿化阶段硫化物通常具有较低的δ34S,指示成矿流体为高氧化性流体,并且该特征在类似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中也可发挥积极的指示作用。
曾瑞垠[2](2021)在《云南东川因民铜矿床与刚果(金)Luiswishi铜钴矿床成矿作用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相砂岩型铜矿床是指产于海相细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中的层状铜矿床,铜资源规模大,经济价值高,东川铜矿带因民铜矿床和加丹加成矿带Luiswishi铜钴矿床均为该类型铜矿床,发育稳定的层控铜矿体,本文通过对比两个矿床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获得以下认识:1、通过地质特征对比,发现两者均具有多层位成矿特征,主要赋存于砂质白云岩、碳质板岩和碳质白云质页岩中。铜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发育有条带状、纹层状、脉状铜矿石,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等,脉石矿物为白云石、石英、方解石等。两者在赋矿岩性、矿体特征、矿化组合、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在赋矿围岩年代和共生矿种等方面存在区别。2、通过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发现两者的流体体系均由氧化性含矿卤水和还原性流体组成,Luiswishi铜钴矿床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200~360℃,14%~49%)均高于因民铜矿床(140~300℃,12%~44%),盐类子晶的种类和数量也较丰富,流体来源更加充足。碳氧同位素组成显示碳的来源除了海相碳酸盐的溶解作用,部分来自有机质的脱羟基作用。两者都存在广泛的硫同位素特征,说明硫源丰富,海相蒸发岩和硫酸盐提供了主要硫源,硫酸盐的有机质化学还原反应促使还原硫的生成,引起了硫同位素值呈现极差大的特征。3、通过两个矿区的成矿规律总结,发现层状铜矿体受控于连通性较好的横向断裂,横向断裂是成矿流体迁移的重要通道;岩性控矿特征明显,赋矿岩石一般砂质含量较高,渗透性较好,如砂质白云岩和叠层石白云岩等,或为富含有机质的细碎屑相和泥质相岩石,如因民矿区黑山组碳质板岩和Luiswishi矿区矿山组的碳质白云质页岩;铜矿体的矿化强度明显受氧化-还原环境控制,其界面为成矿有利地段。4、通过与Luiswishi铜钴矿床的成矿作用对比,发现海相砂岩型铜矿床和因民铜矿床的成矿作用为盆地卤水交代成矿,成矿机制为两套流体混合作用。黑山组的砂板岩为隔挡层,落雪组的砂质白云岩为主要沉淀层位,形成一个流体封闭的物理化学圈闭,氧化含矿卤水通过断裂构造运移到氧化还原界面附近,向孔隙度较高的砂质白云岩或含有机质的砂页岩中渗透,与还原性含有机质流体发生混合作用,使成矿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金属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形成东川群多层位的层控铜矿体和“赤铁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金属矿物分带。
雷传扬[3](2021)在《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文中认为阿翁错复式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俯冲消减、闭合造山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是开展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的理想对象,其研究对探讨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和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开展岩相学、矿物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系统总结了复式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各种证据,精确厘定了复式岩体的成岩时代,深入探讨了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构造背景及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多期次岩浆侵入作用的产物,以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侵入序列从早至晚为石英闪长岩(120 Ma)→花岗闪长岩(115~114Ma)→正长花岗岩(113~109 Ma)→二长花岗岩(104~103 Ma),岩石主要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晚期发育少量S型花岗岩。(2)阿翁错复式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塑性变形特征明显,与寄主岩呈截然或渐变接触,可见包体与寄主岩之间相互穿插、包裹现象,偶见反向脉发育,包体具细—中粗粒结构,从寄主岩中捕获了大量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斑晶,偶见角闪石斑晶横跨包体和寄主岩,在包体及包体周围寄主岩中见长柱状斜长石、角闪石和针状磷灰石等特殊结构,表明暗色微粒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3)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发育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寄主岩斜长石和包体斜长石An值均表现出振荡变化趋势,表明岩浆混合作用以机械混合为主,也具有化学混合的特征。(4)通过角闪石和黑云母温压计获得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结晶温度分别为632~718℃和722~768℃,形成深度分别为8.15~11.48km和10.55~11.46 km。(5)通过暗色微粒包体宏观地质特征、岩相学、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幔源镁铁质岩浆多期次注入长英质岩浆房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6)研究表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盆于早—中三叠世开始南向俯冲消减,受洋盆南向俯冲消减作用影响,至晚三叠世时期拉萨地块中北部沿狮泉河—拉果错—阿索—永珠—纳木错—嘉黎一线撕裂,形成了狮泉河—纳木错弧后初始洋盆,该弧后洋盆于早侏罗世开始向北俯冲消减。阿翁错复式岩体正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北向俯冲消减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小飞,张博文,冯京,陈川,展新忠[4](2021)在《西天山赛博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因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赛博铜多金属矿位于西天山赛里木湖—四台海泉铜铅锌成矿带内,是该区域新突破的中-大型铜矿床。通过光薄片鉴定及流体包裹体分析得出,该矿床矽卡岩化发育,成矿期次可划分为退蚀变矽卡岩阶段(S1)、石英-硫化物阶段(S2)和石英-碳酸盐阶段(S3);包裹体类型为纯液相Ⅰ型、富液两相Ⅱa型、富气两相Ⅱb型、含子矿物Ⅲa型(含石盐子晶)和含子矿物Ⅲb型包裹体(不含石盐子晶);成矿流体显示初期以高温、高盐度,金属物质少量出现,成矿期大气降水混入,温度、盐度逐渐降低,流体沸腾、金属物质大量析出,再至晚期温度、盐度衰减并发育碳酸盐化的演化过程。C-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早期以初始岩浆水为主,晚期以大气降水为主。S、Pb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为壳-幔混源。总体上,赛博铜多金属矿是形成于活动陆缘岩浆弧环境的典型钙矽卡岩型矿床。
冷成彪,陈喜连,张静静,马晓花,田丰,郭剑衡,张乐骏[5](2020)在《斑岩型Cu±Mo±Au矿床的勘查标志: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指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斑岩型矿床作为全球Cu、Mo等金属的主要来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一直是矿业公司的重点勘查目标。本文从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两方面,综述了有关斑岩矿床成矿潜力评价与矿体定位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相应的勘查指标,以期促进该类矿床的找矿突破。研究证实,成矿岩体一般为富H2O、高氧逸度的浅成中酸性斑岩体,发育角闪石-磁铁矿-榍石等矿物组合,显示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如高Sr、低Y和Yb、Eu异常不明显等)。斑岩体Al2O3/TiO2、Sr/Y、La/Yb、V/Sc和Sr/MnO等比值可以用来反映其成矿潜力。黑云母中Cu的含量、Cl/F比值以及特殊结构的石英(如UST、石英眼)等也可作为成矿潜力评价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锆石、磷灰石和榍石等副矿物的化学组成被广泛用来评价岩浆的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H2O含量,进而反映其成矿潜力。此外,某些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参数还是岩浆成矿专属性的灵敏指标。斑岩矿床独特的蚀变-矿化-元素分带模式是找矿勘查的基本准则。针对不同蚀变带发育的特征矿物(如钾化带的金红石、青磐岩化带的绿泥石和绿帘石、绢英岩化带的绢云母等)开展原位微区成分分析和(或)短波红外光谱分析,不仅能够明确勘查方向,还有助于确定主矿体的位置。鉴于不同矿区成矿母岩的成分、侵位深度、围岩性质、蚀变分带模式等可能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找矿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各项找矿指标,进而提升发现新矿产的能力和效率。
张爱奎,王建军,刘光莲,马忠元[6](2021)在《青海省祁漫塔格地区主要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文中研究说明祁漫塔格位于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西段,区内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样,成矿时代多期,成矿作用复杂,亟需对本区各类矿产进行区域成矿规律总结,厘定成矿系列,建立成矿模式,指导区域找矿再创新突破。为此,本次研究以成矿系列思想为指导,通过系统分析典型矿床特征,将祁漫塔格地区主要矿产划分为4个成矿系列,即中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石墨矿成矿系列、奥陶纪喷流沉积型钴-金-铋矿成矿系列、晚志留世-中泥盆世岩浆熔离型镍-铜-钴矿成矿系列、三叠纪斑岩型-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热液型铁-多金属-贵金属成矿系列,并建立了4个系列典型矿床成矿模式;揭示了重大构造事件与成矿的关系,深化了中元古代活动大陆边缘、早古生代大陆裂解、早古生代晚期大陆碰撞-伸展、三叠纪碰撞-伸展等构造体制的成矿规律认识,探讨了三叠纪集中成矿的深部过程。
张旭[7](2020)在《西藏革吉尕尔穷矿床铜金矿化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尕尔穷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部,紧邻狮泉河-申扎-嘉黎缝合带,是冈底斯成矿带西部的标志性成型铜金矿床,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矿床地质特征、物化遥等方法信息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总体研究程度较低。矿床的主成矿元素为铜、金,对于其矿化特征、相互关系,前人的认识主要为少量岩矿鉴定支撑的感性认知,而这些认知又直接关系到矿床成因和勘查方向的判定,为此基于前人勘查和研究基础,利用勘查基本分析数据,依托“冈底斯成矿带东段1∶5万铜多金属矿潜力评价系列图件编制”、“西南地区资源集中区研究及圈定”等项目,依据导师团队的分级矿化研究思想,对铜、金成矿元素分级矿化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进行约束,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矿床以浸染状和细脉-网脉状为主,矿石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铜、自然金等热液矿物为主,围岩蚀变为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等,显示热液成矿的特征。(2)铜分级矿化,以A级(伴生品位~边界品位)为主,占74.58%,B级(边界品位~工业品位)次之,占21.04%,C级(工业品位及以上)最少,占4.38%,反映矿床铜低级别矿化广泛,高级别矿化较少。钻孔揭露的自然矿化段中,分级矿化组合可分为单级、双级、三级等三大类包括7类组合类型,以单级为主,占77.9%,双级次之,占18.33%,三级最少,占3.77%;各自然矿化段中,考虑分级矿化关系的分级结构类型分为单级、双级、三级等三大类包括20类结构类型,以单级为主,占43.39%,双级次之,占37.09%,三级最少,占19.52%。单级组合或结构显示多类热液体系参与成矿,双级、三级组合或结构显示多次成矿作用的叠加特征。(3)金分级矿化,以A级(伴生品位~边界品位)为主,占83.14%,B级(边界品位~工业品位)次之,占9.17%,C级(工业品位及以上)最少,占7.69%,反映矿床低级别矿化广泛,高级别矿化较少。钻孔揭露的自然矿化段中,分级矿化组合可分为单级、双级、三级组合等三大类包括7类组合类型,以单级为主,占88.5%,双级次之,占7.37%,三级最少,占4.13%;各自然矿化段中,考虑分级矿化关系的分级结构类型分为单级、双级、三级结构等三大类包括21类结构类型,以单级为主,占63.83%,双级次之,占22.55%,三级最少,占13.62%。单级组合或结构显示多类热液体系参与成矿,双级、三级组合或结构显示多次成矿作用的叠加特征。(4)反映单个样品铜、金分级矿化关系状况的样(矿化)结构类型可分为铜高金低、铜金相等、金高铜低等三大类包括14亚类,以铜高金低为主,占49%,铜金相等次之,占28.9%,金高铜低最少,占22.09%,表明铜、金成矿热液体系明显不同;反映铜、金自然矿化段相互关系的铜、金段结构类型以矿种论,可分为铜的段结构和金的段结构两大类包括12类段结构类型,反映与铜、金矿化相关的不同成矿热液体系发生同位、准同位及异位叠加作用。(5)矿床地质特征、铜、金分级矿化、分级组合、分级结构特征、样类结构、段类结构特征,表明尕尔穷矿床可能是成铜、成金两大类若干类型热液体系同位、异位叠加型铜金矿床。(6)根据铜、金分级矿化平面、剖面特征反映的成矿热液强烈叠加区域延伸趋势,共圈定控边靶区10个,深部摸底靶区3个,其中,以铜金矿化为主的有7个,以铜矿化为主的有3个,以金矿化为主的有3个,为下一步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夏冬[8](2020)在《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以阿奇山铅锌(铜)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的认识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方法及相对统一的综合性结论。本文以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视角,系统地收集、整理东天山及邻区已发表的锆石U-Pb单点年龄大数据及7类主要矿产时空结构规律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主要构造-岩浆演化序列、成矿规律及构造-岩浆演化与流体耦合成矿机理,并探讨了地球动力学机制。阿奇山铅锌(铜)矿床在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序列及成矿特征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其成因、控矿因素等的研究尚薄弱,为此开展了野外地质学,小东山火山机构岩石组合、构造控矿、流体运移特征及年代学等工作。我国地表找矿存在找矿难、找矿慢的问题突出,找矿理论创新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性认识:(1)东天山经历了晚奥陶世-早泥盆世(俯冲)→早石炭纪(碰撞+准噶尔亚幔柱?)→晚石炭纪(板片断离-岩石圈拆沉+准噶尔亚幔柱?)→早-中二叠世(塔里木亚幔柱)→晚二叠世-早中三叠世(板内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2)东天山绝大部分矿产的主成矿期处于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活动间歇期,耦合着大量流体作用,具有岩浆期后成矿特点。与板块构造有关的早石炭世斑岩型铜矿、火山岩型铁矿、晚二叠-早三叠世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早-中三叠世斑岩型钼钨矿为板块熔融产生的透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中熔体与流体发生耦合或解耦的产物;板片拆离-岩石圈拆沉作用触发的深部含矿流体向上运移与晚石炭世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早二叠世火山岩型铁矿、火山热液型或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矿成矿密切相关;塔里木二叠纪地幔柱与早-中二叠晚期基性-超基性岩型铜镍矿具有成生关系。(3)阿奇山铅锌(铜)矿床成矿分为早期硅酸岩热液和晚期碳酸盐流体成矿阶段。花岗斑岩对成矿的主要贡献:岩体自身及其岩浆成矿系统解耦有关的透岩浆流体形成的早期矽卡岩化带对后期小东山火山机构有关的含矿流体的遮挡作用,仅提供了部分热及矿质,正长斑岩等次火山岩有关的含矿流体以非顺层、高角度呈发散性产于断裂、破碎带及岩石微裂隙等构造有利部位充填-交代形成主要富矿体。主成矿期约束在292.0~320.0±1.6Ma,成矿流体具低温-中盐度,硫同位素具幔源、火山热液特征,成矿期构造背景处于挤压向拉张转换期,地球动力学机制主要为岩石圈拆沉。(4)含矿火山流体的充填交代为主要成矿作用,成因为火山热液型铅锌(铜)矿床,并建立了成矿模式。针对当前我国找矿勘查客观条件下存在的找矿难、找矿慢问题,适时提出中观“热岩-枝找矿理论”,并阐述了运用该理论发现新矿床的过程。
张望[9](2020)在《新疆谢米斯台布拉特斑岩型铜矿化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指出谢米斯台地区位于新疆西准噶尔的北部,是波谢库尔-成吉思火山弧在中国境内的东延部分,属于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省波谢库尔-成吉斯-谢米斯台-沙尔布提成矿带。区内岩浆活动发育,形成于志留纪的小斑岩体及次火山岩中发育有斑岩型的铜(金)矿化。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选取谢米斯台布拉特斑岩型铜矿化,对其地质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及流体来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基本理清了本区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条件、主要控制因素以及矿床保存条件,探讨了成矿过程,指明了斑岩型矿床找矿目标地质体,分析了深部找矿潜力,为区内早古生代斑岩型铜矿的进一步找矿勘查提供理论指导。论文取得了以下认识和成果:(1)通过详细野外地质观测及室内岩(矿)相学研究,查明了布拉特斑岩型铜矿化的地质特征并划分了成矿期次布拉特斑岩型铜矿化赋存于布拉特矿化次火山岩(英安斑岩及流纹斑岩,分别形成于早志留世和晚志留世)中。岩石发育强烈的绿帘石化面状蚀变以及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局部出现泥化作用,发育石英脉、石英绿帘石脉、绿帘石石英脉、碳酸盐脉等多种交代、充填脉体。岩石中发育强烈的铜矿化,地表岩石近乎全岩矿化,原生硫化物主要为斑铜矿、黄铜矿及黄铁矿,并发生强烈的次生氧化作用,形成孔雀石、辉铜矿等。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及典型的黄铜矿-斑铜矿固溶体分离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及细脉状。成矿期次可以划分为主成矿期(岩浆期后热液期)和表生成矿期(次生氧化期),主成矿期根据不同赋矿岩石可分别划分为三个阶段:蚀变斑岩中的铜矿化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绿帘石石英脉-硫化物阶段。(2)开展了石英流体包裹体及S、H-O、Si稳定同位素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流体的演化特征及成矿物质、流体来源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流体属于Na Cl-H2O体系,成矿热液从早期的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475.3~194.3℃,主要集中于430~290℃,盐度变化于6.0~23.66wB%Na Cleqv,密度变化于0.57~0.97g/cm3)向晚期的中低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均一温度为242.2~154.2℃,盐度变化于0.7~17.4wB%Na Cleqv,密度变化于0.84~1.01g/cm3)变化,流体的混合作用在流体演化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稳定同位素显示,铜矿化中硫化物δ34S组成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三个区间:-20.2‰~-18.53‰,-13.7‰~-5.8‰,-1.3‰~0.62‰,集中分布于0附近及-8‰~-6‰之间,表明成矿物质硫既有岩浆来源也有地层有机硫来源,但主要为深源岩浆来源;石英δ18O值为4.3‰~13.0‰,流体的δD值为-96.5‰~-70.4‰,成矿流体与石英达到平衡时δ18OH2O值为-8.2‰~7.6‰,表明成矿流体在成矿早期为岩浆来源,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逐渐有大气降水的加入,在成矿作用晚期以大气降水为主;石英δ30Si分布范围为-0.5‰~0.2‰,且不同成矿阶段石英的δ30Si组成无明显差异,表明Si O2的来源基本一致且来源于岩浆或与岩浆有密切关系。上述结果显示出布拉特斑岩型铜矿化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为多来源,但主要为岩浆来源。(3)探讨了成矿过程志留纪,谢米斯台地区发生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于俯冲背景下的陆缘弧环境,起源于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并有少部分源自地幔楔的岩浆混合的相差大致10Ma的具有较高氧逸度的英安质、流纹质岩浆携带大量的成矿元素分别向上侵位至近地表环境,在岩浆上升过程中,温度、压力明显下降,导致岩浆中的大部分挥发分络合了大量的成矿物质进入到岩浆热液流体中。在岩浆活动的晚期,源自岩浆中的铜元素和流体发生明显聚集,在流体混合等作用下,破坏了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平衡条件,最终在合适的构造部位及岩性条件下大量Cu卸载、富集,形成布拉特斑岩型铜矿。(4)分析了本区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谢米斯台地区具备有利的斑岩型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构造环境和地质条件,有利的成矿岩浆条件、物源条件和流体条件,具有良好的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且成矿后该区抬升剥蚀不是很强烈,矿床保存条件良好。综合区内已经发现赋存于志留纪浅成侵入岩的布兰萨拉铜金矿及赋存于志留纪次火山岩的布拉特铜矿的矿化信息,显示谢米斯台地区具有较好的斑岩型铜成矿潜力。谢米斯台地区形成于中志留世的中酸性小斑岩体是寻找斑岩型铜金矿化的目标地质体;志留纪中酸性次火山岩是寻找斑岩型铜矿化的目标地质体,相较而言,其深部应该具有更好的斑岩型铜矿找矿潜力。与早古生代岩浆活动相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化是谢米斯台地区后续找矿突破的主要矿化类型。
曹丽[10](2020)在《景忍-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床成因矿物学与成矿环境特征》文中指出景忍、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床地处柴达木盆地南缘,且相距较近,是祁漫塔格成矿带典型的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其中,景忍矿床是虎头崖矿床的西部外围地区,两矿床地层层位相同,相距约10km;虎头崖与肯德可克矿床间有区域断层通过,约隔3km,三大矿床成因与成矿环境或有差异。自上世纪肯德可克、虎头崖等矿床的发现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探,在地质背景与找矿勘测方面有很大进展,但是在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方面仍未达成一致看法;且景忍矿床发现较晚,仍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以景忍-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床为研究区,总结归纳前人关于区域地质背景与矿床地质特征的相关资料,通过光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微区原位同位素实验与辉钼矿Re含量分析等方法对主要矿石矿物(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磁黄铁矿、磁铁矿、方铅矿和毒砂等)标型特征进行成因矿物学分析,并结合成矿年代与成矿物质来源综合分析矿床成因。景忍-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床成矿年代为220~240Ma,是印支末期成矿作用的产物。加里东期裂解-闭合与印支期陆缘碰撞-造山演化促使景忍-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床断层呈北西西向发育,其为成矿流体运移提供通道。微区硫原位同位素测试获得δ34SPy值介于3.19‰~5.40‰之间,δ34SPo值介于0.11‰~2.47‰,变化范围较小,且黄铁矿与磁黄铁矿样品中部和边部δ34S无显着差异,体现了研究区硫源稳定。综合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全岩硫同位素数据分析,认为研究区硫化物矿物间达到分馏平衡,δ34S总变化范围为-1.66‰~9.9‰,平均3.67‰,表明硫源有幔源硫和少量其他成因硫混合特征。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床铅同位素μ值(9.410~9.880)介于原始地幔与地壳之间,表现为壳幔混源铅的特征。黄铜矿(Cu+Fe)/S值、磁黄铁矿存在形式与闪锌矿Zn/Fe和Zn/Cd值判断研究区成矿温度为中温,闪锌矿FeS值指示景忍、虎头崖2、7号脉、肯德可克矿床成矿温压条件分别为175~200℃、148~223℃、148~262℃、145~260℃和1618.79~2039.77bar、1410.86~2341.90bar、294.75~3198.12bar、594.43~2809.71bar,肯德可克矿床闪锌矿成矿温度与根据硫同位素平衡分馏方程算得的矿化温度(225.14℃)一致。闪锌矿与毒砂地质温度计和黄铜矿成因矿物学分析均认为研究区景忍矿床成矿温度略高于虎头崖和肯德可克矿床。景忍矿床黄铁矿Co/Ni值为10.75~18.034,肯德可克矿床黄铁矿Co/Ni比值0.87~28.667,这与岩浆热液成因和火山成因黄铁矿的Co/Ni值较为接近。研究区闪锌矿Zn/Cd值与热液矿床闪锌矿Zn/Cd值(104~214)较吻合,表现出热液成矿特征。磁铁矿成因矿物学分析表明研究区存在热液成矿与矽卡岩成矿的特征。肯德可克矿床早期磁铁矿的形成主要受岩浆热液影响,晚期磁铁矿则有明显的接触交代特征,反映了成矿中存在由岩浆热液成矿向矽卡岩热液成矿过渡的过程。综合来看,景忍-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床成矿于中低温成矿环境,存在着由岩浆热液成矿向交代热液成矿过渡的成矿过程,成矿作用可概括为岩浆侵入、热液蚀变、接触交代、沉淀成矿四个演化过程。
二、The discovery of zinccopperite in a porphyry-copper deposit and its genetic significa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discovery of zinccopperite in a porphyry-copper deposit and its genetic significance(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多龙矿集区铜金流体演化过程探讨——来自硫同位素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多龙矿集区地质特征 |
1.1 波龙矿床 |
1.2 拿若矿床 |
1.3 拿厅(地堡那木岗)矿床 |
1.4 拿顿矿床 |
1.5 铁格隆南(荣那)矿床 |
2 样品采集、分析方法和测试结果 |
3 讨论 |
3.1 多龙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 |
3.2 流体演化过程硫同位素平衡状态特征 |
3.3 硫同位素特征对流体演化及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 |
4 结论 |
(2)云南东川因民铜矿床与刚果(金)Luiswishi铜钴矿床成矿作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矿物代号及专业词汇缩略语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海相砂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云南东川铜矿带研究现状 |
1.2.3 刚果(金)加丹加铜钴成矿带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因民铜矿床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1.5 区域矿产 |
2.2 Luiswishi铜钴矿床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构造 |
2.2.4 区域岩浆岩 |
2.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对比 |
3.1 因民铜矿床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特征 |
3.1.5 矿石特征 |
3.1.6 围岩蚀变特征 |
3.2 Luiswishi铜钴矿床 |
3.2.1 矿区地层 |
3.2.2 矿区构造 |
3.2.3 矿体特征 |
3.2.4 矿石特征 |
3.2.5 围岩蚀变特征 |
3.3 地质特征对比 |
3.3.1 多层位成矿 |
3.3.2 矿体特征 |
3.3.3 围岩蚀变 |
3.3.4 角砾岩特征 |
3.3.5 蒸发岩特征 |
3.3.6 两者的区别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对比 |
4.1 因民铜矿床 |
4.1.1 样品采集 |
4.1.2 岩相学特征 |
4.1.3 显微测温特征 |
4.1.4 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4.2 Luiswishi铜钴矿床 |
4.2.1 样品采集 |
4.2.2 岩相学特征 |
4.2.3 显微测温特征 |
4.2.4 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4.3 流体包裹体特征对比 |
第五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比 |
5.1 因民铜矿床 |
5.1.1 碳氧同位素特征 |
5.1.2 硫同位素特征 |
5.1.3 岩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 Luiswishi铜钴矿床 |
5.2.1 碳氧同位素特征 |
5.2.2 硫同位素特征 |
5.3 同位素特征对比 |
5.3.1 碳氧同位素 |
5.3.2 硫同位素 |
第六章 讨论 |
6.1 对比研究 |
6.2 成矿规律 |
6.2.1 横向断裂与层状铜矿关系密切 |
6.2.2 岩性控矿特征明显 |
6.2.3 氧化-还原界面是成矿有利地段 |
6.3 成矿机制 |
6.3.1 成矿物质来源 |
6.3.2 成矿流体特征 |
6.3.3 成矿流体的运移 |
6.3.4 海相砂岩型铜矿床成矿机制 |
6.3.5 因民铜矿床成矿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录 C: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3)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现状 |
1.3.2 班—怒成矿带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2.1 侏罗系 |
2.2.2 白垩系 |
2.2.3 古近系 |
2.2.4 第四系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第3章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
3.1 石英闪长岩 |
3.2 花岗闪长岩 |
3.3 正长花岗岩 |
3.4 二长花岗岩 |
3.5 暗色微粒包体 |
第4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1 样品采集 |
4.2 分析方法 |
4.2.1 锆石U-Pb测年 |
4.2.2 锆石Lu-Hf原位测试 |
4.2.3 电子探针测试 |
4.2.4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
第5章 分析结果 |
5.1 锆石U-Pb年代学 |
5.1.1 石英闪长岩 |
5.1.2 花岗闪长岩 |
5.1.3 正长花岗岩 |
5.1.4 二长花岗岩 |
5.1.5 暗色微粒包体 |
5.2 Lu-Hf同位素 |
5.2.1 石英闪长岩 |
5.2.2 花岗闪长岩 |
5.2.3 正长花岗岩 |
5.2.4 二长花岗岩 |
5.2.5 暗色微粒包体 |
5.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1 石英闪长岩 |
5.3.2 花岗闪长岩 |
5.3.3 正长花岗岩 |
5.3.4 二长花岗岩 |
5.3.5 暗色微粒包体 |
5.4 矿物学特征 |
5.4.1 斜长石 |
5.4.2 角闪石 |
5.4.3 黑云母 |
第6章 岩浆混合作用 |
6.1 岩浆岩时空分布 |
6.2 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
6.2.1 暗色微粒包体 |
6.2.2 岩相学 |
6.2.3 矿物学 |
6.2.4 年代学 |
6.2.5 地球化学 |
6.2.6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6.3 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
6.3.1 角闪石温压计 |
6.3.2 黑云母温压计 |
6.3.3 氧逸度 |
6.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6.4.1 岩石类型 |
6.4.2 岩石成因 |
6.4.3 岩浆源区 |
6.5 岩浆混合作用的动力学机制 |
第7章 构造背景及动力学机制 |
7.1 阿翁错复式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
7.2 班—怒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 |
7.3 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的构造属性及演化 |
7.4 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4)西天山赛博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因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概况 |
2 采样与分析测试方法 |
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3.1 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 |
3.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 |
3.3 H-O-S同位素研究 |
4 讨论 |
4.1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
4.2 成矿物质来源 |
4.3 矿床成因讨论 |
5 结论 |
(5)斑岩型Cu±Mo±Au矿床的勘查标志: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1 斑岩成矿潜力评价的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指标 |
1.1 岩石化学指标 |
1.2 矿物指标 |
1.2.1 黑云母 |
1.2.2 石英 |
1.2.3 磁铁矿 |
1.2.4 锆石 |
1.2.5 磷灰石 |
1.2.6 榍石 |
2 斑岩矿床找矿勘查的矿物化学指标 |
2.1 金红石 |
2.2 绿泥石 |
2.3 绿帘石 |
2.4 绢云母类矿物 |
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6)青海省祁漫塔格地区主要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矿床类型及时空分布规律 |
3 成矿系列划分 |
4 各成矿系列特征及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
4.1 中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石墨矿成矿系列特征及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
4.2 奥陶纪喷流沉积型钴-金-铋矿成矿系列特征及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
4.3 晚志留世-中泥盆世岩浆熔离型镍-铜-钴矿成矿系列特征及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
4.4 三叠纪斑岩型-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热液型铁-多金属-贵金属矿成矿系列特征及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
4.4.1 三叠纪中酸性侵入岩 |
4.4.2 主要矿床类型特征 |
4.4.3 成矿模式 |
5 成矿作用/成矿过程探讨 |
6 结论 |
(7)西藏革吉尕尔穷矿床铜金矿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区概况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1.4 论题确定 |
1.1.5 可行性分析 |
1.2 研究思路 |
1.2.1 技术路线图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方法技术 |
1.3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矿床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地层概况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构造 |
2.2 矿区地质 |
2.2.1 矿区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构造变形 |
2.2.4 围岩蚀变 |
2.3 矿体特征 |
2.4 矿石特征 |
2.4.1 矿石类型 |
2.4.2 矿石构造与结构 |
2.4.3 矿物组分 |
第3章 铜矿化特征研究 |
3.1 总体特征 |
3.1.1 基本分析数据 |
3.1.2 分级矿化 |
3.1.3 分级组合 |
3.1.4 分级结构 |
3.2 分级矿化分布特征 |
3.2.1 矿化累厚 |
3.2.2 矿化段数 |
3.2.3 矿化累厚和段数 |
3.3 组合分布特征 |
3.3.1 单级组合 |
3.3.2 双级组合 |
3.3.3 三级组合 |
3.4 结构分布特征 |
3.4.1 双级结构 |
3.4.2 三级结构 |
第4章 金矿化特征研究 |
4.1 总体特征 |
4.1.1 基本分析数据 |
4.1.2 分级矿化 |
4.1.3 分级组合 |
4.1.4 分级结构 |
4.2 分级矿化分布特征 |
4.2.1 矿化累厚 |
4.2.2 矿化段数 |
4.2.3 矿化累厚和段数 |
4.3 组合分布特征 |
4.3.1 单级组合 |
4.3.2 双级组合 |
4.3.3 三级组合 |
4.4 结构分布特征 |
4.4.1 双级结构 |
4.4.2 三级结构 |
第5章 铜金矿化关系研究 |
5.1 总体特征 |
5.1.1 样结构 |
5.1.2 段结构 |
5.2 样结构平面分布 |
5.2.1 样结构大类 |
5.2.2 样结构亚类 |
5.3 段结构平面分布 |
5.3.1 铜的段结构 |
5.3.2 金的段结构 |
第6章 地质意义讨论 |
6.1 对矿床成因的约束 |
6.1.1 成矿作用 |
6.1.2 成矿过程 |
6.1.3 小结 |
6.2 对找矿方向的约束 |
6.2.1 控边远景区 |
6.2.2 深部远景区 |
6.2.3 综合找矿靶区 |
6.2.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以阿奇山铅锌(铜)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现状 |
2 选题依据 |
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与工作量 |
5 基本论点及主要创新性认识 |
第一章 构造-岩浆演化序列及地球动力学机制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1.1 区域地层 |
1.1.2 区域构造 |
1.1.3 区域岩浆岩 |
1.1.4 数据应用情况 |
1.2 构造-岩浆演化序列 |
1.2.1 晚奥陶世-早泥盆世构造-岩浆演化序列 |
1.2.2 石炭纪构造-岩浆演化序列 |
1.2.3 早-中二叠世构造-岩浆演化序列 |
1.2.4 晚二叠世-早中三叠世构造岩浆演化序列 |
1.3 地球动力学机制探讨 |
1.3.1 晚奥陶世-早泥盆世(406~466Ma) |
1.3.2 石炭纪(299~359Ma) |
1.3.3 早-中二叠世(272~299Ma) |
1.3.4 晚二叠世-早中三叠世(220~265Ma) |
1.4 小结 |
第二章 成矿规律及耦合成矿机理 |
2.1 主要矿种时空结构 |
2.1.1 铜矿 |
2.1.2 金矿 |
2.1.3 铜镍矿 |
2.1.4 铁矿 |
2.1.5 钼钨矿 |
2.1.6 银多金属矿及铅锌矿 |
2.1.7 成矿规律 |
2.2 构造-岩浆活动与流体的耦合机理 |
2.2.1 成矿流体来源及一般习性 |
2.2.2 构造-岩浆活动与流体的耦合机理 |
2.3 小结 |
第三章 热岩-枝找矿理论及找矿实践 |
3.1 我国当前找矿勘查存在的问题 |
3.2 可能的解决办法 |
3.3 热岩-枝组矿模型 |
3.4 热岩-枝宏观找矿概念 |
3.5 中观地质异常找矿方法 |
3.6 热岩-枝找矿理论优缺点及找矿实践 |
3.7 小结 |
第四章 阿奇山铅锌(铜)矿地质特征 |
4.1 区域地质矿产简介 |
4.2 矿区地质特征 |
4.2.1 地层 |
4.2.2 构造 |
4.2.3 岩浆岩 |
4.2.4 围岩蚀变 |
4.2.5 矽卡岩 |
4.2.6 地球物理特征 |
4.2.7 地球化学特征 |
4.3 矿体地质特征 |
4.3.1 矿体特征 |
4.3.2 矿石特征 |
4.3.3 成矿阶段划分 |
第五章 矿床控矿因素及富集规律 |
5.1 雅满苏组火山岩 |
5.2 小东山火山机构 |
5.2.1 小东山火山机构位置的确定及火山口特征 |
5.2.2 岩石组合及岩相学特征 |
5.2.3 断裂构造控矿及流体运移特征 |
5.3 成矿流体 |
5.3.1 流体包裹体 |
5.3.2 硫同位素 |
5.4 主成矿时代约束 |
5.4.1 雅满苏组火山岩年代学 |
5.4.2 锆石U-Pb同位素 |
5.5 矿化富集规律 |
5.6 结论和讨论 |
第六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1 矿床成因 |
6.1.1 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 |
6.1.2 矽卡岩型矿床 |
6.1.3 火山热液型矿床 |
6.2 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 |
6.2.1 成矿模式 |
6.2.2 找矿潜力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附录 -补充材料 |
附录 -作者简介 |
一.个人简介 |
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三.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和勘查项目 |
四.在读期间学术交流 |
五.获奖情况 |
(9)新疆谢米斯台布拉特斑岩型铜矿化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斑岩铜矿研究现状 |
1.2.2 与板块俯冲有关的斑岩铜矿成矿作用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获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1.1 地层 |
2.1.2 侵入岩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矿产 |
2.2 矿区地质 |
2.2.1 矿区地层 |
2.2.2 侵入岩 |
2.2.3 构造 |
2.2.4 化探异常特征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石类型 |
3.2.2 矿石结构构造 |
3.3 蚀变特征 |
3.4 成矿期次和矿化阶段 |
3.5 主要控矿因素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 |
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相关计算参数 |
4.2.1 包裹体显微测温方法 |
4.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 |
4.2.3 包裹体盐度与密度 |
4.2.4 成矿压力及成矿深度 |
4.3 小结 |
第五章 稳定同位素及硫化物成分特征 |
5.1 分析测试方法 |
5.2 硫同位素特征 |
5.3 氢氧同位素特征 |
5.4 石英硅同位素特征 |
5.5 主要硫化物成分 |
5.6 讨论 |
5.6.1 硫同位素 |
5.6.2 氢氧同位素 |
5.6.3 石英硅同位素 |
5.7 小结 |
第六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成矿岩浆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
6.2 成矿流体起源及演化 |
6.3 成矿物质来源 |
6.3.1 硫来源 |
6.3.2 铜来源 |
6.4 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过程 |
6.4.1 矿床成因类型 |
6.4.2 成矿过程 |
6.5 成矿潜力 |
6.6 找矿方向及找矿标志 |
6.6.1 找矿方向 |
6.6.2 找矿标志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景忍-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床成因矿物学与成矿环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成因矿物学 |
1.3.2 景忍-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床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5 矿床地质特征 |
2.5.1 景忍矿床 |
2.5.2 虎头崖矿床 |
2.5.3 肯德可克矿床 |
第三章 矿石矿物成因矿物学 |
3.1 样品测试方法 |
3.2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 |
3.2.1 矿相学特征 |
3.2.2 化学成分标型 |
3.2.3 黄铁矿成矿温度 |
3.2.4 成因意义 |
3.3 黄铜矿成因矿物学 |
3.3.1 矿相学特征 |
3.3.2 化学成分标型 |
3.3.3 黄铜矿成矿温度 |
3.4 闪锌矿成因矿物学 |
3.4.1 矿相学特征 |
3.4.2 化学成分标型 |
3.4.3 闪锌矿成矿温压条件 |
3.4.4 成因意义 |
3.5 磁铁矿成因矿物学 |
3.5.1 矿相学特征 |
3.5.2 化学成分标型 |
3.5.3 成因意义 |
3.6 磁黄铁矿成因矿物学 |
3.6.1 矿相学特征 |
3.6.2 化学成分特征 |
3.6.3 磁黄铁矿成矿温度 |
3.6.4 成因意义 |
3.7 方铅矿成因矿物学 |
3.7.1 矿相学特征 |
3.7.2 化学成分特征 |
3.7.3 成矿意义 |
3.8 毒砂成因矿物学 |
3.8.1 矿相学特征 |
3.8.2 化学成分特征 |
3.8.3 毒砂地质温度计 |
第四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1 样品测试方法 |
4.2 原位硫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3 辉钼矿铼含量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第五章 成矿机制分析 |
5.1 成矿年代规律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2.1 硫的来源 |
5.2.2 铅的来源 |
5.2.3 铼的来源 |
5.3 成矿环境 |
5.4 矿床成因类型 |
5.5 矿化规律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The discovery of zinccopperite in a porphyry-copper deposit and its genetic significance(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多龙矿集区铜金流体演化过程探讨——来自硫同位素的证据[J]. 孙嘉,段先哲,李玉彬. 矿床地质, 2021(05)
- [2]云南东川因民铜矿床与刚果(金)Luiswishi铜钴矿床成矿作用对比研究[D]. 曾瑞垠.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D]. 雷传扬.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4]西天山赛博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因讨论[J]. 唐小飞,张博文,冯京,陈川,展新忠. 矿物学报, 2021(02)
- [5]斑岩型Cu±Mo±Au矿床的勘查标志: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指标[J]. 冷成彪,陈喜连,张静静,马晓花,田丰,郭剑衡,张乐骏. 地质学报, 2020(11)
- [6]青海省祁漫塔格地区主要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J]. 张爱奎,王建军,刘光莲,马忠元. 矿物学报, 2021(01)
- [7]西藏革吉尕尔穷矿床铜金矿化关系研究[D]. 张旭.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以阿奇山铅锌(铜)矿为例[D]. 夏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9]新疆谢米斯台布拉特斑岩型铜矿化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D]. 张望. 西北大学, 2020(02)
- [10]景忍-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床成因矿物学与成矿环境特征[D]. 曹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