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集团试点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刘叶华[1](2021)在《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运营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飞跃,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在过去的改革中,国企仍存在着市场意识淡薄、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效果,制约了我国经济更快速的发展。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这为新一轮的国企改革拉开了序幕。此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改革路径,指导改革实践,为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伴随着政策的不断出台,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转型试点工作,成功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其中,地方上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为代表的“两类公司”试点先行地区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在成为推进地方国企深化改革的生力军。本文首先回顾和梳理了相关的国家政策,然后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对相关概念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以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基本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江苏、上海、山东三个地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改革模式进行分析,进而选取各地有代表性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分别为江苏国信集团、上海国际集团以及山东鲁信集团,研究三者的运营模式及运行机制,并通过财务绩效分析证明各个公司在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后的经营情况较好。由于单一的研究某个公司的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并不具有普适性,且可借鉴程度较低,因此本文使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三家公司的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提炼出目前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营模式呈现出产业聚集化、投资基金化、股权多元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多元化、产融结合化六大趋势,运行机制需要从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组织结构、管控模式、授权体系、制度建设以及市场化机制改革六方面进行完善。此外,通过深入的分析总结,揭示当前公司运营模式以及运行机制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综上,本文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背景,以江苏国信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山东鲁信集团为案例,对我国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营模式及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启示,从理论上,丰富了我国关于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从实践上,为其他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宋韶君[2](2020)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文中指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高增长,与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绩效分不开。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央企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然而与国有资产规模大幅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相对不高、国有企业产业竞争力不足,从制度因素来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与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已不相容。在此背景下,以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把国有资本运营权利授权给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简称“两类公司”),重构国资监管、国资运营、国企经营分开的三层国资管理体系,除了有利于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更重要的是实现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各司其职,引导国资管理目标从“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导向,转向“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资本价值导向,为国有资本价值增长可持续创造有利制度条件。“管资本”导向下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重构,需要配套的绩效评价机制。聚焦国有资本价值,重构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能为国资监管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而且对引导国有资本价值管理、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已有相关研究,虽然不乏从“政企分开”、“两权分离”视角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管资本”改革逻辑的解释,但针对“两类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要么是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孤立研究国有资本增值绩效,要么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作为外在于资本增值目标函数的因素研究,由此导致国有资本增值目标体系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的理论与现实“脱节”。本文所尝试的理论推进,就是使两者融合,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分析,引入国有资本增值绩效目标体系,构建一个开放的、融合组织功能与系统目标的绩效分析框架。基于此,本文主要借鉴马克思资本理论及西方产权理论,结合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的现实考察,构建了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下的绩效评价体系。从“两类公司”职能侧重来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注重产业培育,兼顾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政策职能;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追求投资收益,市场化程度更高。为使研究更有针对性,本文具体选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重点阐述在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下,聚焦国有资本价值管理产权层,使国有资本增值绩效释放的实现机制,由此提出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和思路,指导指标体系构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至三章,通过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以马克思资本理论为源头,借鉴公有制理论,构建了国有资本增值的目标体系;引入西方产权理论,从理论层面论证了绩效评价动因、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及评价方法;为分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是什么、如何评价”做理论铺垫。第二部分包括第四至五章,通过对“管资产”国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效率的现实考察,将“管资本”改革逻辑引入国有资本增值目标体系,从而论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确立重构国有资本运营产权层绩效评价体系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构建了融合国资管理目标与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为绩效评价体系“如何构建”提供方法指导。第三部分包括第六至八章,依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思路,探索性筛选绩效评价指标,并对其中核心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指标有效性,得出研究结论,提出绩效评价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及政策建议,旨在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如何评价”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下,由于独立行使产权职能的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缺位,依附于行政关系的国有产权管理和国有企业经营,与“国有资产账面价值保值增值”的绩效观念相互强化,使国有资本增值目标被异化为无限做大资产规模,导致资本增值潜力和企业创新活力被束缚。通过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构造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把国有资本运营权利授权给“两类公司”,从而形成国有资产行政管理层、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国有企业产业经营层相互分权、相互制衡的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为重塑国有资本增值的动力机制提供有利的制度安排,就是“两类公司”设立的改革逻辑。2.随着“管资产”转向“以管资本为主”的三层次国资管理体制重构,一方面,绩效评价目标及观念,应从关注国有资产账面价值,转向强调国有资本产权价值,实现国有保值增值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定位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市场职能以及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政策职能,相应地,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逻辑与国有企业产业经营层应有所区别。着眼资本价值,构建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绩效评价与国资管理目标的“激励相容”,成为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3.以国有资本增值为目标,聚焦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在绩效评价目标层,以资本价值统筹市场绩效和政策绩效子目标;在绩效评价标准层,以提升国有资本流动性(活力)、增值能力、防风险能力、布局优化能力、对社会资本带动力、对国计民生支持力“国有资本六力”为评价标准;在绩效评价指标层,以国有资本形态转换机制、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机制、国有股权减持市场化退出机制“三大机制”作为核心价值驱动指标选取依据;在指标权重和绩效标准值区分上,依据市场化程度、行政层级及资产规模、产融关系,构建不同分类视角下的“三维分类模型”,形成融合产权职能与国有资本增值目标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上,将“价值驱动指标”与“基础财务指标”相结合,实现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衔接,把反映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及国有资本价值变动趋势的指标纳入中长期评价体系。4.按照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和构建思路,结合绩效评价重点,选取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周转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三个指标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具有较好区分度和解释力。在数据层面,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与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周转率两个指标之间,具有较好互补性;国有资产周转率与国有资产资本化率之间,存在弱相关性,三大指标能较好刻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目标的价值驱动逻辑。其中,国有资产周转率是描述国有资本流动性的结果指标,国有资产资本化率是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的驱动指标,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价值放大,是提高国有资产周转率的前提;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是描述国有资本潜在增值能力的预测性指标,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价值发现,以及对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1.选题的前沿性。现有文献缺乏把“国有资本”从“国有企业”的研究范畴中抽离出来,专门构建的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绩效评价体系。针对这一缺失,本文具体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了专门针对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的绩效评价体系,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及方法体系的创新。本文打破了孤立的从国有资本增值视角,或者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视角的绩效评价研究,以马克思资本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产权视角、融合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与国有资本增值目标、包含“国有资本六力评价标准”、指标权重及标准值区分的“三维分类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深化了对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理论解释,为绩效评价实践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支持。3.核心绩效评价指标的创新。聚焦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而设计的“核心价值驱动指标”,特别是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等创新指标,突出体现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管资本”改革导向,能够较为准确反映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能力和增值能力,对指导绩效评价实践具有较强应用价值。
刘荻[3](2020)在《共享服务模式下央企商旅管理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S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商务活动也日益频繁,商务旅游正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在商务旅游市场中,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对于他们而言,传统的商旅采购非常分散,整合力度小,企业下属单位各行其是,标准不一,缺乏统一管理。随着近年来共享服务模式的兴起,为商旅管理带来了新思路。本文就从共享服务模式入手,探索如何整合央企现有资源,通过开发使用商旅服务管理平台来规范企业管理。本文研究了央企现有商旅管理三种模式,分析了各自利弊,认为从企业管理角度而言自建平台型更具优势,可以更加全面的进行管控。S企业作为一家大规模央企,采用的就是自建平台型管理模式,本文以此企业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S企业的自建平台目前尚处于开发阶段 没有正式上线运行 根据平台建设思路 可以将用户分为服务型用户和管理型用户两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等方法,对两类用户开展了调查研究,进行需求分析。对于服务型用户,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用户访谈法,梳理出该类用户对于平台功能方面的需求,列出3大类15个功能项点。接着,运用Kano模型理论制作、下发调查问卷,让用户从正反两个反面选择对每个功能点的态度,回收问卷后进行逐个功能点的分析。在得出每个功能点的需求级别后,分别用Kano模型传统分析法和Better-Worese系数计算法,分析平台开发的优先级别,提出开发建议。对于管理型用户,本文选取了具有此类管理权限的领导进行面对面访谈,找到他们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列出需要纳入平台的功能,再根据经验分析法,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通过上述分析,对于S企业管理质量提升提出以下策略:首先要以共享服务理念帮助企业管理,提升规范水平;运行过程中,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是基础;功能开发时要注意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加快平台建设;在增值服务的探索方面要借助技术手段加以实施。对S企业的深入研究,为提升央企商旅管理质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对于央企而言,自建商旅平台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但成本高投入大,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模式。对于选择自建商旅平台的企业,共享服务模式的运用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下一阶段,成熟的央企商旅自建系统可以作为产品推向市场从而为企业赢得收益,这就需要平台开发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用户需求,丰富平台功能,此外,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也可以提升平台的竞争力。
王璐[4](2020)在《股权多元化、资本优化配置与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中国联通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联通面临市场竞争力不足和计划实现5G商用的双重挑战,集团通过混改来引入外部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实现多元化的股权制衡。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国企的资本优化配置成为研究焦点。而已有研究却存在一些缺口,当垄断型国企在多元化股权结构下变为相对控股地位时,对如何实现资本优化配置并提升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缺乏深入剖析。本文以联通为例,核心研究问题为通过选择引入战略投资者模式,国企如何在股权多元化背景下进行资本优化配置并实现创新能力提升?本文通过单案例研究,探索国企如何选择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制衡,并探索如何在股权多元化背景下进行资本配置,旨在选择有效的模式优化资本配置并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的创新点为:第一,结合联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实践,补充了多元化股权下自身国有资本与新引入国有与非国有资本间制衡关系的研究;第二,以资本配置为切入点,补充了垄断行业的央企集团在集团层面进行混改的案例研究;第三,以创新能力而非笼统的绩效评价论证资本配置成效,补充揭示了垄断行业国企通过资本优化配置提升创新竞争力的内在机理。本文研究发现:第一,联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发挥了国有资本的杠杆作用,构建了自身国有资本与外部国有和非国有资本形成的资本网络,实现多元化股权制衡,同时也真正引入了市场化经营机制,而该模式的合理性建立在双方业务资源的互补性之上;第二,联通利用资本网络优化集团产业网络关系,通过资本布局创新领域,既实现了以创新业务拉动传统业务增长,又在自身的创新投入与战略投资者的资源加持中,提升了集团的核心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了资本的优化配置。第三,联通通过资本优化配置实现了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将强化联通的经营竞争实力,使其在行业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从而进一步反哺自身资本网络,实现可持续价值的提升。这一模式也为处于垄断行业的传统国企提供了改革经验。本文研究意义:在理论层面,丰富了国企股权多元化背景下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研究,深入探究其资本配置战略,对建立有效的国资改革制度具有理论贡献。在实践层面,以联通为例,深入探究传统国企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后进行资本优化配置的内在机理,能够为未来其他传统国企推行创新竞争力的改革提供实践指导。
王沥沁[5](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家承担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的责任,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要为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党员干部撑腰,对党员干部所犯错误进行区分,并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的指导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将企业家精神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联,足见党中央对企业家精神的重视。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现有研究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创业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出三个结论:一、正向的物质激励可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创新发展,但是缺乏容错机制的保障,可能无法达到针对国有企业家激励效果最优化。二、严格的问责机制起到了防止国企领导干部乱作为、慢作为现象的发生,但是国有企业经营和创新决策存在客观的失败风险,过于严格的问责追责导致企业家不敢承担失败风险从而阻碍了改革的推进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三、容错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在现有文献的归纳总结基础之上,引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研究。本文第二部分首先对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与创新激励机制回顾引出容错机制建设重要性的相关论述。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和创新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从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企创新发展两个层面强调容错机制建设的必要性。然后本文对各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容错机制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对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容错机制建设的相关文件进行汇总,并对容错机制建设的效果进行评判。本部分最后对容错机制建设经验做了总结,本文根据容错机制文件发布主体的差异,分别总结了地方政府容错机制的建设经验和国有集团公司容错机制的建设经验,以对不同主体容错的效果做出差异化评价和分析。本文第三部分通过对当前各地改革创新容错机制政策文件的梳理和政策效果的总结,针对当前各地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对性不强、操作难度大、机构设置不完善、缺乏顶层设计的不足,提出了提高容错机制的针对性、落实主体责任、完善机构设计、加强政策引领的针对性优化建议,并且对当前容错建设实践中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随后,本文选取深圳市和国家电网集团公司作为地方政府与集团公司容错机制建设的两个案例,通过两个典型案例的详细分析,对全文容错机制建设的方法进行具体描述。从政策依据、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和处理结果等四个方面对深圳市和国家电网集团的容错机制建设做出对比分析,并且总结出三个基本经验:容错机制的建立应当符合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基本情况、科学统筹容错机制建设、建立容错权利清单。本文第四部分通过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容错机制建设的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容错机制建设的方法。从容错机制的设立前提、建设原则与可容之错的认定标准、配套措施等方面对容错机制设立做了原则性规定。认为容错机制设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引导社会舆论、完善政府管理和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国企治理机制作为容错机制的建设前提;以“三个区分开来”作为容错机制认定的原则,并以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容错判断标准;需要建立健全澄清保护机制与正向激励机制作为容错机制的配套措施。
宫谈飞[6](2020)在《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跨国企业集团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出现企业集团管控力度削弱、整体运营成本升高、财务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财务风险增加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企业集团不断寻求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在此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应运而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依托信息技术,对企业流程再造和统一标准,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强化集团管控、提升财务效率,推动财务价值创造和支持企业战略决策。从2005年中兴率先引入财务共享中心取得良好成效以来,我国越来越多企业集团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但是其在我国相对国外起步较晚,国内可参照的成熟运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较少,且都处于探索转型阶段,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持续的改进优化。本文选取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协鑫集团是一家经营业务广泛,下属公司众多,管理幅度宽的跨国企业集团。协鑫集团在企业规模扩大后,为解决传统“分权”财务管理模式的弊端,在2010年引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具有运营时间长、服务对象多、涵盖业务范围广等特点,并且是国内首家以财务共享服务为主营业务,实现独立运营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研究案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总结国内外财务共享服务相关文献,并对财务共享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为本文的案例分析部分提供理论依据。在案例分析方面,通过全面深入了解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营现状,总结归纳出其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资金管理、人员管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五大方面,并提出相应地运营优化策略和保障措施。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期待能有助于解决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当前存在的问题,促使平台逐渐走向成熟运营。另外希望本文能够为国内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优化提供参考。
罗贤春[7](2020)在《TW物业组织变革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在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物业服务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国内第一家上市公司彩生活(01778-HK),于2014年在中国香港上市后,物业企业在资本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截止2019年,一共上市了 21家。物业服务不再是以传统的低端、体力劳动为主,越来越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向物业服务行业聚集。TW物业成立于1997年,具有国家一级物业管理资质,并多次获得省级、市级荣誉称号,是一家区域性物业公司。公司拥有员工一千二百多人,管理物业项目30个,管理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包括住宅、写字楼、办公楼等。在行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客户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TW物业感受到了巨大的市场压力。为跟上时代步伐,走出发展瓶颈,实现企业转型,TW物业决定要突破自我,推动组织变革,助力事业发展。本文以TW物业组织变革策略优化为研究对象,共分为6章:第1章导言是“提出问题”;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第3章TW物业组织变革现状与分析、第4章知名企业组织变革实践借鉴是“分析问题”;第5章TW物业组织变革策略优化、第6章结论与展望是“解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相关理论和文献等进行了梳理,归纳出组织变革策略模型,阐述了组织变革的逻辑体系。在借鉴了万科物业、碧桂园服务、海尔的组织变革成功经验后,文中呈现了TW物业的概述、现状、问题和原因;最终结合组织变革策略模型,设计出TW物业组织变革优化策略是:从公司战略调整入手,以集团化组织结构升级为拉力、以事业合伙人机制为推力、以与之配套的体系升级为保障,推动组织变革,确保TW物业走向“物业+”模式,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并从组织变革过程、组织变革方法、组织变革内容和保障措施四方面论述,最后对本次组织变革效果和风险进行了预估。希望本文能够对其他企业,尤其是物业服务企业,在实施组织变革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邱爽[8](2020)在《中央企业上市金控公司对集团资产配置影响研究 ——基于中航资本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根据《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文件中关于建立更加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指示。同时,伴随着产融结合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具有大型产业背景的中央企业开始整合旗下金融板块,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并陆续打造上市。因此,出现了一批具有产业背景的央企上市金融控股公司。2012年,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中航资本借壳ST北亚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央企金融控股公司。2016年五矿集团下属五矿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集团旗下中油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成功上市。由于央企金融控股公司融和了国有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且具有服务于主业的特殊性,那么其发展必定不同于传统金融控股公司。央企集团为何选择上市打造自己的金融控股公司?这对集团资产配置存在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基于此,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产融结合背景下,央企上市金控公司对集团资产配置有何影响?由于央企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研究文献较少,且已有文献要么单独从控股公司层面研究其上市问题,要么单独从集团公司层面分析其带来的影响,没有将两个层面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基于以上,本文的研究思路:分别从控股公司与集团公司两个层面,深入分析央企上市金控平台对集团资产配置的影响。具体分为四个问题进行论证:(1)从治理结构、运营机制以及研投能力三个维度分析中航资本对集团资产配置效率有何影响?(2)从中航资本构建三大业务平台分析其对集团资产配置能力有何影响?(3)中航资本战略协同、风险管理架构对集团资产配置能力有何影响(4)基于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三级体系架构分析其对集团资本配置有何影响?本文的发现是:(1)中航资本上市能够优化其治理结构、激发经营活力,提高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减少集团非效率投资。而专业的研投能力能够加大对具有潜在价值资产投资,从而提升资产配置效率;(2)中航资本三大业务平台能够提升集团资产配置能力;(3)中航资本战略协同有利于集团对金融业务全面管控,使集团资产得到有效配置,而其风险管理架构能够为集团资产配置提供保障;(4)中航资本作为国有资本授权体系中的核心,能够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本文的创新点及应用意义:本文分别从控股公司与集团公司两个层面出发,从多个维度全面深入分析中航资本对中航集团资产配置的影响机理,为后续央企发展金控平台提供借鉴意义。
耀友福[9](2020)在《问询监管与公司过度投资》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以及“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金融监管在风险防控中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证券监管机构正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新方向。伴随着2013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直通车制度的正式实施,沪深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一线监管由“事前审核”转向“事后审核”,问询制度成为“事后审核”的重要手段。2019年以来,证监会积极推进“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科创版试点注册制”来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使得我国注册制改革下问询监管的市场化监督机制越发重要。问询制度作为我国转型经济发展中一种非处罚性的预防监管方式,是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模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放松管制、加强监管”这一理念在资本市场监管中的贯彻。问询函是一种监督公司会计政策的合规性、信息披露质量、日常投资及并购重组等重大财务决策乃至防范资本市场金融风险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资本市场监管理念转变的重要举措,问询制度的监管效果受到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具有中国特色的“刨根问底”式问询的监管效力如何呢?国内关于问询函的研究才刚刚兴起,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识别与治理效应的研究尚属空白。作为宏观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投资活动是公司价值创造的一项重要战略性决策和源动力,对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我国转型经济发展中,诸多上市公司面临着资源配置低效、产能过剩等的窘境;并且公司的投资决策行为深受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的重要影响。对有损公司价值创造、资本市场金融风险的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以及公司过热投资所造成后果之产能过剩的情景中,问询监管政策可能会重点关注。在我国2014-2018年沪深交易所发出的年报问询函中,且存在过度投资的样本公司中,大约有46%上市公司被问询涉及“投资行为”,并购问询函数量与年报中的“投资特征”问询函数量也旗鼓相当。这一问询监管新政的实施为深入探索交易所问询机制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一线监管有效性提供了研究契机。基于问询监管的动因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架构,本文主要研究如下重要问题:(1)交易所问询函能否有效甄别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即历史过度投资行为严重的公司是否易于被监管问询?在过度投资行为后果特征之产能过剩公司中,问询监管是否给予高度关注?(2)基于过度投资行为的问询监管识别后,问询监管能否有效抑制公司未来过度投资行为?这种问询治理作用是否在具有“投资特征”的问询监管(包括并购问询、历史性投资的年报问询和瞻前性投资的年报问询)中更加明显?(3)如果问询监管能够对公司未来过度投资行为发挥积极治理效用,问询监管影响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背后机理是什么呢?(4)在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直接效应进行检验后,本文从威慑效应视角,问询监管在资本市场中是否具有威慑性的“溢出效应”?我们将从同行业、同地区公司和同一企业集团公司三个层面来探究问询监管对未被问询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溢出监管效用。本文以2014-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及其年报问询函和并购问询函为研究样本,从公司过度投资视角考察了问询监管的动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1)在控制公司财务业绩和治理特征的基础上,交易所问询监管能有效甄别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具体表现为历史过度投资行为严重、产能过剩的公司更易于被监管问询。这说明,交易所在问询决策中关注了国家金融风险防控范畴中的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并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事项之产能过剩化解问题融入问询监管决策中。(2)在问询监管的经济后果方面,问询监管对公司未来过度投资行为具有明显的治理效果,这种积极治理作用在“投资特征”问询监管情景中更加明显。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双重差分(PSM-DID)等方法控制内生性后,该研究结论亦稳健。进一步从年报问询函的文本内容,将“投资特征”的年报问询函区分为历史性投资的年报问询函和瞻前性投资的年报问询函后,发现历史性投资的年报问询函和瞻前性投资的年报问询函对公司未来过度投资行为均具有显着的治理效用,这从问询关注公司历史性投资事项抑或瞻前性投资事项来更体现了交易所精准问询施策的路径效果。此外,当问询力度越大,问询机制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监管效用更突显。(3)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是助长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Jensen and Meckling,1976;Jensen,1986;Richardson,2006)。基于这一理论路径,本文发现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作用在信息不对称较高(盈余信息不透明度、分析师跟踪较少和机构投资者持股较低)和代理问题突出的公司中更明显。其中,本文将代理问题刻画为代理成本考量和代理行为特征,代理行为特征包括管理层过度自信、超额现金持有和激进负债行为。代理成本考量方面,发现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的治理作用在双重代理成本较严重的公司中更显着;在代理行为特征中,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的治理作用在管理层过度自信较高、公司持有较多超额现金和具有较高激进负债行为的公司中更显着。(4)基于威慑效应理论,问询监管在资本市场中还具有一定的溢出威慑效力。问询监管对同行业或同一企业集团内未被问询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治理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用在“投资特征”的问询监管情景中也呈现。但本文未发现问询监管在同地区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中的“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兼具重要的学术贡献和实践价值:第一,从公司过度投资视角提供了我国交易所问询监管特色的经验证据,拓展了问询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基于我国注册制改革下年报问询和并购问询的监管新政,不仅发现了我国的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甄别能力,还发现交易所结合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问询一线监管中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之一的“产能过剩”企业的投资活动更为关注。以往关于问询监管的动因研究主要从监管方的监管风格(Baugh et al.,2017;Peter and Zhang,2018)、公司财务状况及内部治理等(Cassell et al.,2013)、税收规避(Kubick et al.,2016)、盈余管理(刘柏等,2019)、并购重组信息披露(李晓溪等,2019a),以及政治关联(Heese et al.,2017;Chen et al.,2018)等方面。在转型经济发展的中国,交易所在执行问询监管时,更有可能考虑国家顶层政策设计意愿,将资本市场金融风险防范事项之公司过度投资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项目之产能过剩化解议题融入问询决策函数中,以更好推动问询制度服务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研究对融合问询函的信息披露监督机制来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通过问询机制来有效化解企业过热投资的信息风险、产能过剩风险等具有重要启示。第二,从公司过度投资视角提供了我国注册制改革下问询监管的有效性问题,拓展了精准问询施策的经济后果研究。以往问询监管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从公司信息披露(Bozanic et al.,2017;Brown et al.,2018;陈运森等,2018a;李晓溪等,2019a)、税收规避(Kubick et al.,2016)、盈余管理(Cunningham et al.,2019;陈运森等,2019)、分析师行为(Wang,2016;Bozanic et al.,2017)和审计师行为(Gietzmann and Pettinicchio,2014;陈运森等,2018b)等方面。本文则从公司过度投资角度分析了问询监管的治理机制,尤其是“投资特征”问询监管的治理效果,丰富了证券监管机构对资本市场的问询政策研究,也对完善交易所问询监管的精准性和分类问询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第三,丰富了公司过度投资行为治理路径的相关研究。以往公司投资行为的治理研究主要从公司治理(Stein,2003;Chen et al.,2017;焦豪等,2017)、独立审计(Tong and Sapra,2009;Kausar et al.,2016;雷光勇等,2014;王兵等,2017)、新闻媒体(张建勇等,2014;陈泽艺等,2017)、反腐改革(钟覃琳等,2016;王茂斌和孔东民,2016)、制度环境(万良勇,2013;李延喜等,2015)等方面。本文则从交易所问询函的非处罚预防性监管视角,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框架下将问询监管制度纳入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治理机制中,丰富了公司投资行为治理的相关文献;同时对规范公司投资事项的信息披露、提高公司投资的价值效应和防控资本市场过热投资的金融风险提供了新的实证支持。第四,基于公司过度投资形成的重要因素,从信息不对称和双重代理问题考察了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的不同治理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制的文献,对全面解读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问询治理机制具有重要启示。在政策实践方面,交易所实施一线问询监管时要重点关注信息不对称严重、公司代理成本较高,以及管理层更具过度自信特质、公司持有大量超额现金和激进负债行为,此种公司中更有动机或能力实施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应充分发挥问询函一线监管的精准度。第五,从同行业和同一企业集团层面,发现了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治理的溢出效应,丰富了问询监管政策在资本市场中的威慑效应研究;同时也从问询机制视角对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启示。现有研究发现企业集团成员公司存在较高的过度投资水平(Larrain et al.,2019;张会丽和陆正飞,2012;窦欢等,2014)、存在财务违规及市场风险的传染效应(纳鹏杰等,2017;刘丽华等,2019;周利国等,2019)和较高金融投资行为的传染性问题(李馨子等,2019)。本文则从交易所问询监管的信息嵌入的治理角色,考察了问询监管对企业集团成员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溢出效应,这对防控企业集团组织内部的投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企业集团的外部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此外,关于问询溢出效应的经验证据可为监管机构在分配有限的监管资源、提高问询监管效率方面提供有益参考。总而言之,本文从公司过度投资视角研究了我国注册制改革下问询监管的有效性,从问询监管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两方面拓展了非处罚性预防监管之问询制度的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对通过问询监管机制来防范公司过度投资的金融风险和化解企业产能过剩风险,以更好科学引导企业生态、健康的投资决策和提高投资效率,以及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研究发现也为提高问询监管的精准性和建立分类问询监管机制,强化以交易所问询函为代表的一线监管政策提供经验支持。
刘玥[10](2020)在《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文中研究指明机床工具工业是制造机器的母机工业,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管理局对机床工具行业实行统一有序的管理。这一管理模式虽一方面提升了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的自给率,另一方面因资源配置的滞后性等因素拖慢了产品生产的质量与技术发展的速度。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国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原先僵化的生产方式得到改变。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企业权力得到下放,原先管理机床工具行业的政府部门经历裁撤与调整;从市场层面来看,商品经济逐渐为机床工具产业发展所认可,市场经济的活力逐渐注入到社会生产的领域。以此为背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应运而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作为当代的行业组织,与中国历史上传统的行会、商会有着明显的区别。从产生方式来看,国家通过裁撤机床工具局主动将机床工具工业的管理权力下放给社会。原机床工具局局长梁训瑄等干部也利用改革之势积极组建筹委会,到1988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成立后承担起管理机床工具行业的职责。由于成立时间较早,国内缺乏发展经验,因此在成立初期协会经历了探索阶段。一方面主要理顺协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则通过行业调查等手段对机床工具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并将其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反映给政府。在199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协会在管理机床工具行业中更加发挥起市场化的职能,譬如为扩大产业贸易坚持主办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等。当代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与市场的合力作用,一方面市场经济给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协会也根据市场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引导企业发展,避免行业出现严重的损失。同时,因机床工具产业存在的特殊性意义,国家政策也需时时给与协会、行业相应的扶持。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企业集团试点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集团试点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运营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国有资本的研究 |
1.2.2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研究 |
1.2.3 关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资本 |
2.1.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
2.1.3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
2.1.4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现代产权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公司治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实践 |
3.1 央企与地方国企的试点情况 |
3.2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授权经营模式 |
3.3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组建方式 |
3.4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江苏国信集团案例分析 |
4.1.1 江苏省“混合一体化”模式介绍 |
4.1.2 .江苏国信集团简介 |
4.1.3 江苏国信集团运营模式 |
4.1.4 江苏国信集团运行机制 |
4.1.5 江苏国信集团财务绩效分析 |
4.2 上海国际集团案例分析 |
4.2.1 上海市“双平台驱动”模式介绍 |
4.2.2 上海国际集团简介 |
4.2.3 上海国际集团运营模式 |
4.2.4 上海国际集团运行机制 |
4.2.5 上海国际集团财务绩效分析 |
4.3 山东鲁信集团案例分析 |
4.3.1 山东省“1+N”组合模式介绍 |
4.3.2 山东鲁信集团简介 |
4.3.3 山东鲁信集团运营模式 |
4.3.4 山东鲁信集团运行机制 |
4.3.5 山东鲁信集团财务绩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
5.1 运营模式分析 |
5.1.1 产业聚集化 |
5.1.2 投资基金化 |
5.1.3 股权多元化 |
5.1.4 资产证券化 |
5.1.5 业务多元化 |
5.1.6 产融结合化 |
5.2 运行机制分析 |
5.2.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5.2.2 优化公司组织结构 |
5.2.3 调整集团管控模式 |
5.2.4 推进两级授权体系 |
5.2.5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5.2.6 市场化机制改革 |
5.3 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1 产融结合,加大经营风险 |
5.3.2 业务分散,缺乏协同效应 |
5.3.3 管理层级过多,管理链条过长 |
5.3.4 人才队伍缺乏,招聘缺乏自主性 |
5.3.5 缺少选聘经验,面临选人难问题 |
5.4 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改进建议 |
5.4.1 提高风控意识,建立风控体系 |
5.4.2 调整业务架构,加速市场化进程 |
5.4.3 压缩管理层级,扩大授权范围 |
5.4.4 推进人才分流,推广市场化选聘 |
5.4.5 选择科学的选聘方法,增加与候选人的沟通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内涵及范畴界定 |
1.2.1 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及国有企业 |
1.2.2 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 |
1.2.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
1.2.4 绩效及绩效评价 |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设立 |
2.1.2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 |
2.1.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思路及核心指标选取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有投资公司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
2.2.2 产业基金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
2.2.3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
2.3 文献评述 |
2.3.1 已有研究的启示 |
2.3.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3.3 本文研究方向 |
2.4 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主义学派资本理论 |
2.4.2 所有制、公有制及产权理论 |
2.4.3 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 |
3 理论分析 |
3.1 资本运营及资本增值的理论分析 |
3.1.1 资本形态转换:从实物形态资产到价值形态资本 |
3.1.2 资本运营的收益是对产业利润的分割 |
3.1.3 资本加速增值主要依赖资产资本化的价值经营 |
3.2 国有资本运营的理论分析 |
3.2.1 国有资本成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存在形式 |
3.2.2 政府授权专业机构履行国有产权代表职能 |
3.2.3 着眼社会总资本结构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
3.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
3.3.1 绩效评价动因: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与受托责任 |
3.3.2 绩效评价目标:国有资本价值增值可持续 |
3.3.3 绩效评价重点:国有资本价值管理和经营 |
3.3.4 绩效评价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及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现实需求 |
4.1 “管资产”国资管理体制现实问题及其运行效率考察 |
4.1.1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职能混杂 |
4.1.2 国有企业依赖资本运营而盲目做大规模扩大产能 |
4.1.3 国有企业忽略产业经营导致创新能力被弱化 |
4.1.4 行政力量主导的国企合并导致国有资本布局不合理 |
4.2 国资管理体制转向“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逻辑 |
4.2.1 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缺位导致资本增值潜力被束缚 |
4.2.2 构造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而重塑资本增值动力机制 |
4.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职能定位 |
4.3.1 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市场职能 |
4.3.2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的政策职能 |
4.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 |
4.4.1 国资管理目标从关注资产规模转向资本价值 |
4.4.2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不适合“两类公司” |
4.4.3 聚焦资本价值重构国有产权层绩效评价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及思路 |
5.1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层次结构逻辑 |
5.1.1 绩效评价目标层的划分及其构建逻辑 |
5.1.2 绩效评价标准层的划分及其构建逻辑 |
5.1.3 核心评价指标选取依据及价值驱动逻辑 |
5.2 指标权重及标准值区间设定的三维分类模型 |
5.2.1 三维分类模型的设计思路 |
5.2.2 三维分类模型的维度划分及其内涵 |
5.2.3 三维分类模型量化分级标准探讨 |
5.3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5.3.1 价值驱动指标与基础财务指标结合 |
5.3.2 评价周期及中长期绩效评价重点 |
5.3.3 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衔接 |
5.4 本章小结 |
6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及实证分析 |
6.1 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筛选 |
6.1.1 反映国有资本流动性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
6.1.2 反映国有资本增值能力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
6.1.3 反映国有资本防风险能力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
6.1.4 其它政策绩效评价指标 |
6.2 核心评价指标的确立及实证分析 |
6.2.1 核心评价指标确立 |
6.2.2 国有资产资本化率的实证分析 |
6.2.3 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的实证分析 |
6.2.4 国有资产周转率的实证分析 |
6.3 实证结果比对分析及结论 |
6.3.1 核心评价指标实证结果比对分析 |
6.3.2 核心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
6.3.3 实证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配套措施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及绩效评价配套措施的完善 |
7.2.1 政策建议 |
7.2.2 绩效评价相关配套措施完善 |
7.3 研究展望 |
7.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7.3.2 三维分类模型的指标权重与标准值区间设定 |
7.3.3 绩效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优化 |
7.3.4 “管资本”导向下分层分类的国有资本考核体系构建 |
附件1 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相关的政策脉络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共享服务模式下央企商旅管理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S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价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2.1 企业集团化管理理论 |
2.1.1 企业集团的定义与特点 |
2.1.2 央企集团化管理优势 |
2.1.3 央企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
2.2 商旅管理理论 |
2.2.1 商旅管理相关概念 |
2.2.2 商旅管理模式 |
2.3 共享服务理论 |
2.3.1 共享服务概念及发展 |
2.3.2 共享服务内涵 |
2.3.3 共享服务特点 |
2.4 KANO模型理论 |
2.4.1 KANO模型的形成 |
2.4.2 KANO模型概念 |
2.4.3 KANO模型的应用 |
2.4.4 KANO模型的改进 |
2.5 小结 |
3 案例分析与研究设计 |
3.1 央企商旅管理现状 |
3.2 S企业基本情况 |
3.3 S企业商务旅行者特点 |
3.4 S企业传统商旅管理模式 |
3.4.1 传统商旅管理模式 |
3.4.2 传统商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5 S企业自建平台思路 |
3.5.1 平台流程设计 |
3.5.2 平台服务功能 |
3.5.3 平台管理功能 |
3.6 研究设计 |
3.6.1 服务型用户问卷设计 |
3.6.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6.3 管理型用户访谈设计 |
4 结果与发现 |
4.1 服务型用户需求分析 |
4.1.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
4.1.2 传统KANO模型优先级确定 |
4.1.3 用户满意影响力指数分析 |
4.2 管理型用户需求分析 |
4.2.1 审批管理需求 |
4.2.2 费用管理需求 |
4.2.3 用户管理需求 |
4.3 差异化需求满足的基本路径 |
4.3.1 服务型用户需求满足 |
4.3.2 管理型用户需求满足 |
5 S企业商旅管理平台质量提升策略 |
5.1 以共享促管理,提升规范水平 |
5.1.1 共享服务模式下商旅管理平台构建的动因 |
5.1.2 共享服务模式下商旅管理平台的功能 |
5.2 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 |
5.2.1 出台平台管理办法 |
5.2.2 发挥集团总部管理职能 |
5.2.3 明确共享公司职责 |
5.2.4 从严做好服务商管理 |
5.3 以需求为导向,加快平台建设 |
5.3.1 高质量做好报销流程设计 |
5.3.2 选择性提供平台基础功能 |
5.3.3 加快APP开发 |
5.4 借助技术手段,探索增值服务 |
5.4.1 加快资源引进 |
5.4.2 丰富数据分析功能 |
5.4.3 拓展服务范围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股权多元化、资本优化配置与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中国联通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
1.5 本文写作的结构安排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 |
2.1.1 优化资本配置研究 |
2.1.2 股权结构多元化研究 |
2.1.3 培育创新能力研究 |
2.1.4 对已有文献的评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司治理理论 |
2.2.2 战略联盟理论 |
2.2.3 企业创新理论 |
3 研究方法与案例概况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2 案例简介与改革背景 |
3.2.1 联通集团公司简介 |
3.2.2 联通集团改革背景 |
3.3 中国联通业绩与价值变化 |
4 中国联通引入战略投资者方案 |
4.1 战略投资者选择标准 |
4.2 多元化股权制衡 |
4.3 国有资本杠杠作用 |
5 中国联通集团资本优化配置 |
5.1 集团层面战略 |
5.2 上市公司资本配置 |
5.3 业务层面资产配置 |
6 中国联通核心创新能力 |
6.1 创新专利支撑新兴业务增长 |
6.2 创新商业模式定位互联网化运营 |
6.3 融合创新技术助力产业升级 |
6.4 培育新兴业务实现研发创收 |
7 优化资本配置的内在机理 |
7.1 联通优化资本配置实施路径 |
7.2 国企优化资本配置内在机理 |
8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基础 |
1.3.2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
2.1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
2.2 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回顾 |
2.3 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2.3.1 容错机制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制度保障 |
2.3.2 容错机制是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 |
第3章 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
3.1 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 |
3.1.1 地方政府容错机制建设的相关文件 |
3.1.2 国有企业容错机制建设的相关文件 |
3.2 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的政策效果 |
3.2.1 地方政府容错机制建设的政策效果 |
3.2.2 国有企业容错机制建设的政策效果 |
3.3 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实践中的不足与优化建议 |
3.3.1 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实践中的不足 |
3.3.2 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的优化建议 |
3.4 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的基本经验总结 |
3.4.1 地方政府容错机制的建设经验 |
3.4.2 集团公司容错机制的建设经验 |
第4章 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的案例分析 |
4.1 深圳市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案例分析 |
4.2 国家电网集团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案例分析 |
4.3 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
第5章 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容错机制的建设方法 |
5.1 改革创新容错机制的设立前提 |
5.1.1 做好顶层设计 |
5.1.2 引导社会氛围 |
5.1.3 完善政府管理和法律法规 |
5.1.4 完善国企治理结构 |
5.2 改革创新容错机制的建设原则 |
5.3 可容之错的认定标准 |
5.4 改革创新容错机制的配套措施 |
5.4.1 建立健全澄清保护机制 |
5.4.2 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 |
第6章 结论及未来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调查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 |
1.5.1 研究视角创新 |
1.5.2 研究内容创新 |
1.5.3 研究方法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财务共享服务的相关概述 |
2.1.2 规模经济理论 |
2.1.3 业务流程重组理论 |
2.1.4 扁平化管理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营现状 |
3.1 协鑫集团概述 |
3.2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背景 |
3.2.1 集团规模迅速扩大,传统财务模式难以满足集团管控 |
3.2.2 公司人力成本高,效率质量难以满足集团财务需求 |
3.2.3 财务风险日益增加,财务核算制度难统一 |
3.3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营现状 |
3.3.1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发展历程 |
3.3.2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平台架构 |
3.3.3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组织架构 |
3.3.4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业务标准化 |
3.3.5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 |
3.3.6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营成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
4.1 资金管理问题 |
4.2 人员管理问题 |
4.2.1 前端业务人员与平台工作人员存在沟通不顺 |
4.2.2 员工培训率低且对财务共享服务概念不明确 |
4.2.3 员工离职率高 |
4.3 绩效考核体系问题 |
4.3.1 缺乏明确的绩效考评目标 |
4.3.2 绩效评价尚未做到差异化、个性化处理 |
4.3.3 部分明细考核指标缺乏可行性,难以落地实施 |
4.4 信息系统问题 |
4.4.1 多账套不同步致使信息系统处理效率低 |
4.4.2 网络化系统的舞弊风险 |
4.4.3 现有信息系统难以满足集团未来发展 |
4.5 业务流程问题 |
4.5.1 单据平均处理时间较长 |
4.5.2 审单时间不均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营优化策略 |
5.1 优化目标和优化原则 |
5.1.1 优化目标 |
5.1.2 优化原则 |
5.2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优化策略 |
5.2.1 资金管理优化 |
5.2.2 人员管理优化 |
5.2.3 绩效考核体系优化 |
5.2.4 信息系统优化 |
5.2.5 业务流程优化 |
5.3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优化的预期成效 |
5.3.1 降低集团整体运营成本 |
5.3.2 实现资源优化和集团财务转型 |
5.3.3 统一强大的信息系统 |
5.3.4 进一步提升业务质量和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协鑫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优化的保障措施 |
6.1 管理层的重视和资金支持 |
6.2 建设专门的优化团队及考核机制 |
6.3 管理制度的持续支撑 |
6.4 强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6.5 搭建知识管理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TW物业组织变革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组织变革 |
2.1.2 组织协同 |
2.1.3 组织能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组织理论 |
2.2.2 公司治理理论 |
2.2.3 集团管控理论 |
2.2.4 组织能力建设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组织变革有效性研究 |
2.3.2 组织变革风险控制研究 |
2.3.3 物业行业组织变革策略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TW物业组织变革现状与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组织架构 |
3.1.3 人才结构 |
3.1.4 薪酬激励 |
3.1.5 绩效考核 |
3.2 变革现状 |
3.2.1 组织变革背景 |
3.2.2 组织变革过程 |
3.2.3 组织变革方法 |
3.2.4 组织变革内容 |
3.3 问题分析 |
3.3.1 组织变革过程问题 |
3.3.2 组织变革方法问题 |
3.3.3 组织变革内容问题 |
3.4 原因分析 |
3.4.1 历史原因 |
3.4.2 观念原因 |
3.4.3 行业原因 |
第4章 知名企业组织变革实践借鉴 |
4.1 万科物业: 组织平台化重构 |
4.1.1 主要做法 |
4.1.2 实施效果 |
4.2 碧桂园服务: 规模化经营人才复制 |
4.2.1 主要做法 |
4.2.2 实施效果 |
4.3 海尔: 小微创客激发组织活力 |
4.3.1 主要做法 |
4.3.2 实施效果 |
4.4 小结 |
第5章 TW物业组织变革策略优化 |
5.1 总体思路 |
5.2 基本原则 |
5.3 对策措施 |
5.3.1 组织变革过程优化 |
5.3.1.1 发现问题 |
5.3.1.2 打破平衡 |
5.3.1.3 重塑体系 |
5.3.1.4 效果评估 |
5.3.1.5 固化成果 |
5.3.2 组织变革方法优化 |
5.3.2.1 文化: 自以为非 |
5.3.2.2 动力: 利益共享 |
5.3.2.3 领导: 虚实结合 |
5.3.2.4 节奏: 行稳致远 |
5.3.2.5 风险: 适度可控 |
5.3.3 组织变革内容优化 |
5.3.3.1 聚焦“物业+”战略 |
5.3.3.2 完善集团化组织架构 |
5.3.3.3 健全条线化管控体系 |
5.3.3.4 加强业务精细化管理 |
5.3.3.5 构建共创共享的事业合伙机制 |
5.3.3.6 建立赋能业务的人才发展体系 |
5.3.4 保障措施 |
5.3.4.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5.3.4.2 改善内部沟通机制 |
5.3.4.3 推进管理信息化 |
5.4 组织变革效果和风险预估 |
5.4.1 效果预估 |
5.4.2 风险预估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8)中央企业上市金控公司对集团资产配置影响研究 ——基于中航资本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本文创新 |
1.3.1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1.3.2 本文创新点及应用价值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2 文献回顾 |
2.1 央企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研究 |
2.1.1 央企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及现状 |
2.1.2 央企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 |
2.1.3 央企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 |
2.1.4 央企金融控股公司上市相关研究 |
2.2 央企金融控股公司与资源配置 |
2.3 现有研究文献综评 |
3 概念解释与理论说明 |
3.1 金融控股公司概念界定 |
3.2 资源配置概念界定 |
3.3 产融结合与资源配置理论基础 |
3.3.1 协同效应理论 |
3.3.2 竞争优势内生理论 |
3.3.3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3.3.4 管理控制理论 |
3.3.5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3.4 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 |
3.4.1 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架构 |
3.4.2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 |
3.5 价值链理论 |
4 中航资本案例概况与研究方法 |
4.1 中航资本案例介绍 |
4.1.1 中航资本成立背景 |
4.1.2 中航资本发展现状 |
4.1.3 中航资本金融业务 |
4.2 中航工业集团背景介绍 |
4.2.1 中航工业集团基本情况 |
4.2.2 中航工业集团业务架构 |
4.3 案例研究方法及案例数据来源 |
4.3.1 研究方法 |
4.3.2 案例分析数据资料来源 |
5 中航资本案例分析 |
5.1 案例分析背景简介 |
5.1.1 产融结合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 |
5.1.2 军工企业集团亟待转型升级 |
5.1.3 中航工业集团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试点 |
5.2 央企金融控股公司上市动因分析 |
5.2.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5.2.2 优化运营机制 |
5.2.3 提升集团资产证券化率 |
5.3 央企金融控股公司上市对集团公司价值影响分析 |
5.3.1 对中航工业集团利润贡献度分析 |
5.3.2 对中航工业集团价值链影响分析 |
5.4 央企上市金融控股公司对集团资产配置效率影响分析 |
5.4.1 减少集团非效率资产投资 |
5.4.2 加大对具有潜在价值资产投资 |
5.5 央企上市金融控股公司对集团资产配置能力影响分析 |
5.5.1 金融业务保障集团主业资产保值增值 |
5.5.2 金融科技创新提升资产配置能力 |
5.5.3 金融业务助力航空产业升级 |
5.5.4 产业投资平台聚焦集团航空主业发展 |
5.5.5 战略协同有利于集团对金融业务全面管控 |
5.5.6 中航资本风险管控架构为集团资产配置提供保障 |
5.5.7 央企金融控股公司优化集团资本配置 |
5.6 案例讨论 |
5.6.1 上市金融控股公司对央企集团资产配置作用机理 |
5.6.2 平衡金融控股公司业务与产业之间的关系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案例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问询监管与公司过度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发现 |
第三节 研究贡献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问询监管的制度背景 |
第一节 主要国家问询监管模式的演进 |
一、美国SEC问询函的制度概要 |
二、澳大利亚交易所的问询制度 |
三、中国问询监管的制度概要 |
第二节 主要国家问询监管模式的比较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管制理论的研究 |
一、政府管制的重要性 |
二、政府管制的产权分析 |
三、政府管制的经济后果 |
第二节 问询监管的研究 |
一、问询监管的影响因素 |
二、问询监管的经济后果 |
第三节 过度投资的研究 |
一、过度投资的形成动因 |
二、过度投资的经济后果 |
三、过度投资的监管治理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第四章 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甄别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一、问询监管对历史性过度投资的甄别分析 |
二、问询监管对产能过剩的甄别分析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
三、主要变量的样本描述 |
第三节 实证检验分析 |
一、问询监管对历史性过度投资的甄别检验 |
二、问询监管对产能过剩的甄别检验 |
三、问询监管对综合过度投资行为的甄别检验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二、更换过度投资指标 |
三、拓展年报问询函区间的检验 |
第五节 本章结论 |
一、本章结论 |
二、本章贡献 |
第五章 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一、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 |
二、问询监管、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过度投资 |
三、问询监管、代理问题与公司过度投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
三、主要变量的样本描述 |
第三节 实证检验分析 |
一、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的治理检验 |
二、信息不对称下问询监管与公司过度投资的检验 |
三、代理问题下问询监管与公司过度投资的检验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内生性控制 |
二、过度投资的替代变量检验 |
三、拓展年报问询函区间的检验 |
四、问询力度的检验 |
五、考虑公司治理的检验 |
第五节 本章结论 |
一、本章结论 |
二、本章贡献 |
第六章 问询监管对公司过度投资的溢出效应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一、问询监管对同行业公司过度投资的溢出效应 |
二、问询监管对同地区公司过度投资的溢出效应 |
三、问询监管对企业集团内公司过度投资的溢出效应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
三、主要变量的样本描述 |
第三节 实证检验分析 |
一、问询监管对同行业公司过度投资的溢出效应检验 |
二、问询监管对同地区公司过度投资的溢出效应检验 |
三、问询监管对企业集团内公司过度投资的溢出效应检验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更换过度投资指标 |
二、重新定义企业集团成员公司 |
第五节 本章结论 |
一、本章结论 |
二、本章贡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10)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一) 关于国家、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
(二)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行业组织研究综述 |
(三) 关于行业协会的研究综述 |
三、章节内容 |
第一章 协会成立前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与变迁 |
一、机床工具工业历史概述 |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发展 |
(一) 近代以来国外机床工具技术的引入 |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曲折发展 |
第二章 体制改革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成立(1988-1992) |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管理体制的变迁 |
(一) 1949年-1978年工业管理体制及产业发展 |
(二)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
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成立及初期发展 |
(一)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成立的经过 |
(二) 协会的组织架构 |
(三) 政府指导与协会初期活动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协会与产业发展(1992-2016) |
一、从幼稚到成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市场化职能 |
(一) 扩大交易:展览会的持续举办 |
(二) 推动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
(三) 鼓励企业出口与积极“入世” |
二、国家、协会与市场:三者互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应对危机:市场失灵与行业自治 |
(二) 市场经济的新问题:“协会失灵” |
(三) 国家政策与机床工具产业发展 |
第四章 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行业组织的发展经验 |
一、历史回顾:中国传统的行业组织 |
二、市场自发性行业协会的发展 |
三、他山之石:日本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概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企业集团试点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运营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D]. 刘叶华.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D]. 宋韶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3]共享服务模式下央企商旅管理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S企业为例[D]. 刘荻. 山东大学, 2020(12)
- [4]股权多元化、资本优化配置与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中国联通的案例分析[D]. 王璐.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5]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研究[D]. 王沥沁. 吉林大学, 2020(08)
- [6]协鑫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营优化研究[D]. 宫谈飞. 苏州大学, 2020(03)
- [7]TW物业组织变革策略优化研究[D]. 罗贤春.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8]中央企业上市金控公司对集团资产配置影响研究 ——基于中航资本案例分析[D]. 邱爽.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9]问询监管与公司过度投资[D]. 耀友福.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10]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D]. 刘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绩效评价; 投资;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国企;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