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速扫除文盲是西宁市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论文文献综述)
马勇[1](1993)在《加速扫除文盲是西宁市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文中研究表明 文盲率是反映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省的文盲率一直是较高的,而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省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较多便利条件,所以西宁市在省内各地区中文盲率一直是相对较低的。从第三次人口普查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八年间,在党和
杨佩嘉[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转变。要缓解这一矛盾,就要加快农村地区各方面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来实现文化振兴,通过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来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从而有助于社会矛盾的解决。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系统而全面地研究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主要领导人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然后分析在新的历史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状况及其问题等,为不断促进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界定核心概念,梳理中国主要领导人提出的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论述和主要思想,为乡村振兴战略下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寻找行之有效的途径指明了方向。再通过调查问卷和入户访谈的方法,调查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该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的优势和取得的成就,明确了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潜力。结合调查研究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从六个方面来讨论该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的短板和缺陷。指出了该地区文化设施、文化建设队伍、农民的参与热情、基础教育、文化活动形式、农民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延缓了农村文化发展的进程。最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对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赵春娥[3](2013)在《近代青海教育考析(1912-1945年)》文中提出作为近代化后发地区,青海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决定了教育演进之途异于常规。青海教育近代变迁的前后阶段两大主题交替进行:建省前的首要任务,是主体少数民族社会的教育,完成由传统的宗教教育向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过渡;建省后,是建立起具有近代内涵的新学科教育体系。变迁内容,从普及普通学校教育,推广以“识字”为核心的学习,再到近代新学的分科制教学。这一过程中,马氏既要引入新学,又要坚守传统,宗教教育内容始终掺杂其中,宗教人士如影随形相伴于教育左右。整个民国时期,社会在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层面交叉互融,教育近代化主题与民族、国家认同等诸多问题交织并行,教育的地方性、时代性问题突出,变迁过程滞后。不同于内地社会在西学东渐中引入西方教育制度的近代转型过程。本论文一方面通过青海教育在民国时期的演化,分析其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过渡的过程、特点;另一方面尝试探究青海教育变迁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发挥其引领作用,如何促使“人”的结构转型。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了界定,交代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正文的基本构架和内容如下:第一章青海地区的传统教育:儒学为主的汉文化教育主要存在于东部农耕区的汉族社会;主体少数民族社会以蒙藏社会的寺院教育、穆斯林社会的经堂教育为代表,构成区域教育中浓郁的宗教特色。第二章少数民族教育兴起与青海地区教育向近代化的过渡期(1911—1928年):通过蒙藏社会、穆斯林社会在民国初年发生的变化,剖析地方传统的宗教教育如何开始从一统天下的局面中逐渐回归到宗教本质,以及地方主要经营者的作为在民族国家变迁中如何作用于地方教育。第三章青海建省后教育近代化体系的初步建成:整体上分析青海近代教育发展轨迹,并从近代化视角分析演化内容及其过程中的区域特征,考察民国时期青海社会变革大背景下青海近代化教育体系的成型。第四章昆仑中学——近代教育变迁中的区域成果:选取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立的昆仑中学(回中)为青海自主办学的个案,探究青海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地方社会如何因地制宜应对时代变革,少数民族社会教育独特的演进方式如何作用于地方社会的近代变迁。第五章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湟川中学——近代教育变迁中的特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在青海办学的过程,尽显地方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对教育的促进与羁绊,矛盾的演变中教育引领区域社会转型的作用得以发挥。
路宏[4](2020)在《变迁与选择 ——拉卜楞地区的藏族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从教育与文化的交互关系出发,变迁与选择是研究藏族教育的基本视角。近年来,随着族际间文化的交流、交融及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生计变迁、定居转型、旅游开发、城镇化建设与媒体信息的网络传播等的出现,使得拉卜楞藏族地区的文化形态以多样共存的形式呈现,而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亦呈现出知识多维的特征。为此,本文在阐述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将“变迁”与“选择”纳入藏族教育研究的理论范畴,以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地区为例,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对其教育“历时性”变迁过程中的文化继承与“共时性”变迁进程中的文化选择进行研究,并据此找寻新时代藏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从其历时性变迁与选择来看,藏族教育自诞生以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紧密联系且部分交叉的基本阶段。其一是“自在”的教育阶段,教育变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人与自然的交互影响及人类自身的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选择遵循着“自然选择”的普遍规律,以生存和适应为主要目的。在此阶段,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及变迁与选择的方式;其二是“自为”教育的出现及发展,以藏文字的产生、专业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在这一时期,教育的社会文化性日益凸显,社会发展需要与族群内部的教育自觉成为影响其教育变迁和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三为藏族教育的现代化变迁时期,自为教育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在此时期,因藏族社会发展的现代转型,文化多样与知识多维构成其文化教育的基本生态,而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以及藏族教育在文化实践中的自动调适,成为影响其变迁与选择的重要因素。从共时性变迁与选择来看,本文从学校、家庭、社区、寺院等不同场域对藏族教育进行了田野调查与分析讨论。相对于藏族教育历时性变迁过程中较为封闭的文化环境而言,其共时性变迁无疑具有更为宽容的文化空间。总体来看,“传统”本身与“现代性”的交互介入成为影响拉卜楞藏区教育文化特征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在学校教育的文化变迁中,现代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等内在地规范着其教育文化选择的内容与路向,集中指向了知识的普及与教育质量提升;在家庭教育层面,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主要以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为主,其在一种较为“自在”的文化情境中熟悉并对“传统”本身产生认同,重点以伦理道德的养成为主,在当下,其家庭教育正在发生着从“自在”的“非意向性”教育向“自觉”的“意向性”教育的转变,城镇与农牧区的家庭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社区教育层面,由传统衍生的道德教育和与生活相融的信仰影响构成了当地社区教育的传统内容,藏族儿童在社区实践中由前喻文化的教育实践逐渐向并喻文化、甚至后喻文化进行转变,但即便如此,作为一个深受佛教文化和藏族传统习俗影响的文化社区,其文化特质中关于禁忌的部分仍规约着儿童日常的教育实践,这种影响甚至贯穿儿童终身,成为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道德与伦理边界;在寺院教育层面,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从以寺院为主导的藏族传统教育走向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现代制度化教育,寺院教育由经院式走向现代化,实现其文化服务的功能转型,这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同时也是义务教育发展和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客观辩证地看待寺院教育在藏族文化与教育中的价值及功能,促使其转型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藏族现代教育,促进藏区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发挥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也就成为当下研究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文化共生视阈下新时代藏族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传播和族际交流进一步加深的基本前提之下,藏族教育的文化选择应在共生基础上提升教育本身的“成人”与“成才”功能,通过“和合共生”统筹文化多元,经由“守正出新”促进教育创新。概言之,教育的文化选择并不是对某一文化现象或特质的静态攫取,而是根据特定的社会发展需求,在一定的文化观、教育观的支配下所形成的动态实践,其本质是教育参与者教育智慧及其行动的一种文化实践,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
刘同德[5](2009)在《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江河之源、亚洲水塔,不仅具有生态上的特殊战略地位,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青藏高原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还具有地理上、国土安全、社会稳定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关系到高原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得以保障,民生改善与保障机制得以建立与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模式,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实现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围绕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资源支持系统及环境支持系统(即SRED系统)建设现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贡献体现在:从理论模型方面,结合青藏高原特色,创造性地将PRED系统修正为SRED系统;系统地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经济政策上,首次提出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总体战略及空间模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生态政策上,首次系统提出青藏高原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试验区的建立;从国家战略上,首次提出西线“南亚大陆桥”建设问题;从制度创新方面,系统地对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进行了集成,实现了“多路径综合”的系统性优化升级,形成了制度集成创新。
王梅[6](2017)在《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文中提出社会救济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对其很难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相关论着中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惟救济对象的划分一般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老、弱、病、残疾等个人生理原因以及其他因个人能力和社会原因导致的常态贫困人口;另一类是因遭受天灾人祸的打击而陷入困境的人们。依据救济对象的划分,本文的研究围绕常态的贫困救济和灾荒救济两大板块展开。又因青海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社会救济事业的开展在沿着“国家大历史”轨迹行进的同时又具有独特性,因此本文选择以近代青海作为研究的特定时空背景。具体而言,本文的论述分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社会救济的整体及区域研究的前期成果进行了回顾,指出对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救济事业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在写作视角上,在关注官方的救助行为的同时,将视角转入普通人和下层社会,对各民族由血缘性和地缘性支撑下的互助共济、融入习俗中的慈善行为予以关注,探究在困境中基层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第二部分,从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文环境、行政设置的历史沿革等入手,对本文的研究客体做一较为详细的介绍。指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海拔高,地形复杂,形成了以寒冷、干旱、多风为特点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使本区在近代一直频遭自然灾害的侵扰。而人文环境上,多民族聚居的青海,生计方式上农耕和畜牧并存;政治制度上,近代青海府县制与土司制度并存,并保留了一定的政教合一制度;宗教氛围浓厚,寺院在该地发挥着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功能。而且在传统社会多元构成的基础上,又有近代因素的发轫。人文特征的多样性,使救济活动的开展带有地域的烙印,有着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异质性特征。第三部分,对近代青海常态贫困救济的开展,以救济活动实施的主体不同分官方(国家和地方)、民间、外来力量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并兼论其成效。官方的救济活动包括:一,官办救济机构的设立;二,开展“冬令救济”,设立平民工厂,实行义务教育、平民教育以及多类奖助项目的助学活动,因突发情形而返贫的民众的灵活救济,等等。民间力量的慈善救济包括:民间由血缘性和地缘性支撑下的互助共济、融入习俗中的慈善行为;民间慈善团体施舍贫民的活动以及宗教组织在收容孤儿、流浪人员等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助葬、举办冬赈等方面的作为。而作为外来力量,西方教会在传播“福音”过程中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开展了一定的慈善救济活动。第四部分,对近代青海灾荒救济的开展情况,以救济活动实施的主体不同分官方(国家和地方)、民间、外来力量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并兼论其成效。政府的救灾活动。政府的救灾除机构的设置和制度层面的建设外,具体分防灾、应灾、灾后善后三个阶段展开。灾前的防治包括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鼓励农垦、禁烟、发展仓储、备荒植物的推广种植、设立气象、水文监测机构等备荒措施,以及以卫生机构的免疫种痘、卫生清洁运动的发起、卫生观念的普及等为内容的防疫举措。灾害发生时,按规定勘灾、定灾后,政府开展了急赈、工赈、疫病的救治等赈济措施。灾后,政府通过安辑流民、蠲缓、灾后补种、借贷、对粮食流通进行管理等多种手段以平抑粮价、恢复生产。灾荒救济中的民间力量。世人以青海地处偏远,民众智识落后、保守性成,不思改革。实则不然,民众在防灾备荒方面有所实践。在面对灾害时,除向政府呼吁请赈外,也有一定的自救行为,包括结成互助关系、民间土法防疫、祈雨防雹等。此外,民间个体、宗教组织、救灾团体参与赈灾,形成多重的民间救灾格局。而作为外来力量,西方传教士在灾害发生时治疗时疫、救治伤员、发放赈济粮,为灾民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第五部分,揭示近代青海的救济事业从晚清到民国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诸多特点,反映出的国家—地方—社会的互动模式。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近代青海社会救济事业的成效,并结合当代地方实际,探讨近代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救济研究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
蒋国栋[7](2019)在《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习仲勋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在他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持兢兢业业、舍己为国为民,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多次评赞,为全党的统战工作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和楷模,习仲勋在其革命生涯中积累的丰富统战阅历和深厚统战理论,值得今天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着眼于习仲勋七十余年革命生涯中的统战要素,打破传统的历史流水账的叙述范式,以习仲勋统战对象和统战工作内容为逻辑范式,从而形成了脉络清晰、结构缜密、论点鲜明、论据翔实的研究体系。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是阐述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形成的逻辑与背景。分析认为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共产党探索统一战线思想的经验教训以及从事革命、建设、改革的丰富历程,构成了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实践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习仲勋在发展国共统一战线关系上的探索与实践,描绘出习仲勋在革命战争年代,毅然扛起“兵运”大旗,成功策动多支国民党部队起义;颁布统战政策,激发陕甘边区建设活力;开展反摩擦斗争,粉碎顽固派反共图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壮丽图景。第三章主要论述习仲勋灵活谨慎处理民族、宗教事务。民族宗教工作是关系党的全局性工作,习仲勋始终把它们作为统战工作中的重点,他时刻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谨慎稳进地开展宗教界肃反运动,多措并举领导西北剿匪反霸斗争,为新疆、西藏问题的解决倾注大量心血。第四章主要探析习仲勋在团结文教领域广大知识分子方面作出的努力。习仲勋积极贯彻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态度与主张,建立了“四位一体”教育体系,提出了“四个结合”办学理念,积极保护“抢救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他饱含人文情怀,“走南闯北”组建剧团,呕心沥血传播秦腔,以实际行动鼓励支持爱护文艺工作者。第五章主要阐述习仲勋在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的统战实践与理论。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习仲勋始终做到把祖国统一问题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他积极贯彻中央对港澳台的大政方针,创新方式方法,坚持以经济统战为切入点,团结争取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巩固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营造和平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有利环境,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第六章作为总结章,是对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地位作出概括性阐述,彰显了他作为统战工作者的光辉典范,善于贯彻运用党中央统一战线思想解决问题,具备独当一面处事能力,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实事求是,善作调查研究,以至诚之心交友的优秀品质。启示当前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服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统战政策的贯彻与执行,必须重视统战干部队伍的建设。
马德君[8](2013)在《国家视阈下的藏区农牧民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社会变迁的理论背景下,通过借鉴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政治学等其它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概念,运用经济学方法对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藏区经济、社会变迁进行分析,研究藏区农牧民生计变迁下的环境与文化、游牧文化与经济行为、生存伦理和生存理性;从藏区农牧民生存理性和生计系统的变迁视角,探析藏区游牧生计系统与生态、游牧文化的耦合机制,提出中国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府意志与农牧民行为的互动弥合机制,从而把握藏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在国家视阈下,研究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政府意志与藏区农牧民行为的互动,关注藏区与国家的协同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藏区民主改革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藏区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并受到了国家权威的强制性影响,即国家力量是藏区经济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从史实看,这种国家干预对藏区经济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和谐、稳定有很大帮助,但同时也破坏了藏区农牧民最基本的家庭经济生活状态和民族生存方式。在比较全面地考察政府意志和新中国对藏区民族工作的发展历程后,聚焦于政府意志和藏区农牧民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个问题的研究落实在对藏区社会形态变迁的历史考察中。其基本结论是:政府意志与藏区农牧民行为是有机统一的互动过程,政府意志是在不断和藏区农牧民行为博弈的过程达成协调一致的,并且这个过程行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一个统一的由多民族组成的中国,其稳定与整合,应该特别注视对藏区农牧民行为的选择和维护,采用藏区农牧民易于接受并能不断推动藏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政策,才能保障藏区和谐稳定。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经过长时间人类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与改变,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被摸索出来。随着季节变化的游牧,可以使藏区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保护,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藏区牧民长期的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改变、适应的结果。2、站在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改变落后的藏区社会状况与实现其现代化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必然要实行牧民定居政策,使牧民转变为农民;而站在牧民的角度来看,游牧仍然是不能放弃的生计方式。中央政府在藏区推行现代化的政策取向与游牧生计系统和农牧民生存理性相悖。由国家牧民定居政策的实施引起了一系列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定居了的牧民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思想态度也经历多次转变,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看法。3、生计方式和认知体系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一致性和对应性,生计变化必然会导致社会的认知体系及游牧文化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当前藏区农牧民的认知体系需要完全重建,这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4、中央政府在藏区的政策取向值得反思。其“发展”诉求迫切而直接,但也易于忽视现象背后长期积累的问题。经济社会的巨大差距,会带来民族问题震慑下急于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良好愿望所催生的“简单化”的政策逻辑,扭曲了藏区生计系统的适应性。5、就中国藏区的发展来讲,藏民族自身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制度是其实现现代化的天然优势,必须予以重视,利用各方面给予的有利条件,努力快速的发展经济,改进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并倡导现代社会文化与自身社会文化,贡献其应有的力量。6、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使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面临着结构性的困境,这无法在“现代化”这样兼顾“生态”与“发展”的词汇表达中得到“毕其功于一役”式的解决。对于藏区而言,需要探索符合其生态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设计。7、在藏区,农牧民不能通过夸大生产来摆脱现状,而要通过“大众生产”来实现。因为“大众生产”使用的是最新的科技力量和实践经验,普及性与适用性高,符合生态学理论,使得珍稀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利用,帮助牧民实现共同富裕。游牧生计系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谋生手段。8、经济转型也涉及到“生存伦理”有关的问题。这不仅与农牧民的经济收入的多少有关,也与到其内心能够承受压力多少有关。凝聚和转化农牧民的社会责任力,其前提条件是农牧民的生活水平能够达到小康生活的最低标准,否则,农牧人在现代社会里的无法生存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对藏区现代化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对农牧人的生计的关注,及其心态的掌握,让农牧民能够实现生存无忧、心理上能够被认同,这是解决实际困难的最佳方法。
赵小花[9](2016)在《从华夏边缘到民族边疆:近代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青海河湟地区是指青海日月山以东,祁连山以南,西宁四区三县、海东地区以及青海海南、黄南等地。自古以来,这一地区即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先秦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的社会文化属性经历了从华夏边缘到民族边疆的变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内地化是变迁的主流,也是促进这一地区社会文化各项事业进步的主要动力。先秦至清代前中期,青海河湟地区经历了从一个生态的、文化的独立地区到华夏边缘的漫长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属性赋予这一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及文化面貌。两汉以来,这一地区进入内地化的历史阶段,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及文化因素对青海河湟地区持续地产生影响,而在内生的地方秩序的长期影响下,地方性文化因素也影响着这一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进程。此后,中央王朝对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进程的影响逐步深化,而中央王朝在青海河湟地区行政力量的扩张与收缩过程即是王朝国家与地方秩序的角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原华夏与民族边缘地区之间的社会文化也经历着冲突与融会,而持续进行的内地化过程,使当地社会文化诸方面受到中原社会文化诸因素的影响。作为内生地方秩序的承载体,历史上,西羌、鲜卑、吐谷浑、吐蕃(藏族)、蒙古、回族、土族等民族皆对青海河湟地区的历史演进产生重要影响。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海河湟地区形成具有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属性,其在社会文化内在结构及其外在形式上具有多元性的文化特质,且在政治、经济及文化上具有鲜明的边缘性特征。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属性既为这一地区的内地化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同时又以地方性的社会文化因素制约着内地化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从而使内地化进程成为一个可逆的、不确定的社会发展方向。近代以来,青海河湟地区的内地化进程加速,其社会文化诸项事业的进步突出表现在内地化与近代化的双重变奏,西方化的因素也伴随着近代化进程影响着青海河湟社会文化的近代建构,同时,一些地方性社会文化因素仍然存续,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海河湟地区形成了民族边疆的社会文化属性。从民族边疆社会文化因素的形成动因看,晚清以来,随着中央政权对青海河湟统治的深化,这一地区作为民族边疆的社会文化属性得以确立,特别是青海建省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县制改革,既促使了这一地区在政治上与内地的均质化,同时也进一步突显出这一地区作为民族边疆的特殊性;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抗战以来民族国家理念的传播,加速了青海河湟地区意识形态的均质化进程,同时一些地方性文化观念在民族主义思潮形成的社会大背景下更加突现出来;近代以来,人口迁徙和商贸活动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青海河湟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共同成为民族边疆社会文化属性得以确立的重要动因,而原有的人口结构与独具特色的商贸活动,也使这一地区作为民族边疆的社会文化属性得以深化。民族边疆社会文化属性的确立还体现在近代国民的塑造、近代教育的兴起及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方面,这些因素既是形成新的社会文化属性的动因,也是这一社会文化属性导致的结果。在上述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代以来,青海河湟地区的内地化已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过程,也是这一地区社会文化发展与进步的主要动力源泉。当然,也应当看到,青海河湟地区的近代化在促进边疆地区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受到诸如保甲制度复兴等逆近代化因素的一些影响,加之一些与近代化过程背道而驰的内生地方秩序的干扰、影响,河湟地区的近代化发展步伐显得艰难、迟缓。此外,我国的近代化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因此,近代化过程伴随着西方化的历程,这一点也有青海河湟社会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有所体现。从近代以来青海河湟地区政治结构、商贸经济、医疗卫生、教育、文娱、体育、饮食等内地化、近代化的进程看,这一时期社会文化也可用"变"与"不变"的二元对立关系加之总结,其中,"变"特指的是由内地化引发的该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而"不变"则既指受地方秩序影响或某些利益团体的阻碍而使地方社会文化处于滞后的状态,也包括客观存在的一些地方性文化因素。"变"代表了事物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而"不变"则指事物的特殊性。在民族边疆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变"的因素还突出地代表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传统惯性因素。在青海河湟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长河中,"变"代表了这一地区前进的动力与方向。总之,从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的内在结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看,内地化是青海河湟地区进步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田超[10](2013)在《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技术、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并被充分利用,才会对该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也比较低,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更是亟待开发。青海省藏族地区是全国藏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藏族地区在国家政策重点倾斜和财政大力补贴的支持帮助下,经济社会得到较快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地改善,人们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由于该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再加上经济发展起点低,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藏族地区现有人力资源水平低、素质差、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落后性。因此,青海省藏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藏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推动藏区社会进步,改善藏区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对青海藏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情况的分析,采取了理论分析结合实证分析、个案分析结合普遍情况分析、同时还采用比较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等方法来深入剖析藏区现有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目前藏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开发情况。充分结合青海省藏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及思路。全文包含四个部分。本文通过对青海藏区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青海省藏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薄弱、人们身体素质差、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偏低以及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文章最后针对前面所找到的问题,结合影响藏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探索出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二、加速扫除文盲是西宁市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速扫除文盲是西宁市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田野调查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5 研究的重难点 |
1.6 创新之处 |
1.7 相关概念界定 |
1.7.1 乡村振兴战略 |
1.7.2 农村文化 |
1.7.3 农村文化建设 |
第二章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论述 |
2.1 毛泽东农村文化建设思想 |
2.1.1 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思想教育 |
2.1.2 重视农村舆论宣传工作 |
2.1.3 普及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 |
2.1.4 繁荣农村文学艺术 |
2.1.5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2.2 邓小平农村文化建设思想 |
2.2.1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
2.2.2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
2.2.3 加强农村科学技术建设 |
2.3 江泽民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论述 |
2.3.1 重视和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
2.3.2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
2.3.3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2.4 胡锦涛新农村建设思想 |
2.4.1 健全农村文化发展机制 |
2.4.2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
2.4.3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2.4.4 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建设 |
2.5 习近平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论述 |
2.5.1 遵循农村文化建设基本原则 |
2.5.2 认清农村文化建设新要求 |
2.5.3 明确农村文化建设任务 |
第三章 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
3.1 青海河湟地区的调查情况 |
3.2 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
3.2.1 农村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 |
3.2.2 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 |
3.2.3 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文基础 |
3.3 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 |
3.3.1 农村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
3.3.2 农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
3.3.3 农村文化内容趋向多元化 |
3.3.4 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提高 |
3.3.5 农村文化产业不断发展 |
3.3.6 农村社会新风尚逐渐形成 |
第四章 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农村文化设施利用率偏低 |
4.2 缺乏专业的文化建设队伍 |
4.3 农民参加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 |
4.4 农村基础教育力量薄弱 |
4.5 农村文化活动形式陈旧 |
4.6 农民落后的行为习惯仍然存在 |
第五章 制约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原因 |
5.1 农民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 |
5.2 文化队伍建设的理念滞后 |
5.3 农民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 |
5.4 农村教育改革进程缓慢 |
5.5 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创新体系 |
5.6 对各种不良行为监管不力 |
第六章 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
6.1 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 |
6.2 增加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
6.3 壮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
6.4 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 |
6.5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 |
6.6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青海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 B 青海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访谈提纲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3)近代青海教育考析(1912-194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与核心概念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年限起讫 |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三、学术前史综述 |
(一) 教育近代化 |
(二) 中国教育近代化 |
(三) 区域教育近代化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海地区的传统教育 |
第一节 宗教教育 |
一、蒙藏社会的寺院教育 |
二、穆斯林社会经堂教育 |
第二节 以儒学为中心的汉化教育 |
一、儒学的输入及兴衰演变 |
二、儒学教育在青海地区扩展困难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麒治青期教育的新旧过渡(1911—1928年) |
第一节 马麒主政 青海近代化的准备阶段 |
一、民国初期社会面临的时代变局 |
二、马麒立足青海 |
三、马家政权的“枪杆子” |
四、青海建省雏形确立 |
第二节 穆斯林社会 以“清真小学”为主体的新式教育 |
一、“一视同仁”教育政策带动起的兴学 |
二、内地穆斯林社会教育团体 |
三、“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办学 |
第三节 蒙藏社会 “蒙番学校”为基点的普通学校教育起步 |
一、清末蒙藏教育新旧过渡的突破 |
二、以“蒙古半日学堂”为基础的扩展 |
三、西宁藏文研究社与《藏汉大辞典》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海建省与近代教育初成 |
第一节 建省进程中近代行政体系的确立与教育近代化 |
一、国民军入青与青海建省 |
二、教育体系中的双轨制 |
第二节 蒙藏教育近代化体系的雏形 |
一、蒙藏教育制度化管理 |
二、蒙藏教育近代化历程 |
第三节 近代教育体系初建 |
一、初等教育扩充 |
二、中等教育增设 |
三、职业教育因地制宜设立专业 |
四、社会教育的初兴 |
五、政要学者考察演讲与抗日文艺宣传的社会教育效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昆仑中学——地方自主办学的成果 |
第一节 昆仑中学创建 |
一、地方建设“缺人”状况促成建校 |
二、从“师资讲习所”到“青海省回教促进会立附设第一中学校” |
第二节 昆仑中学育人模式 |
一、双文教育的双重任务 |
二、军政官员双重身份者执教 |
三、军校化管理 |
四、本土化培养 |
五、青海的“黄埔军校”——少壮派的发源地 |
第三节 昆仑中学军校化 |
一、“青海军”近代转型的需要 |
二、养成忠诚“团体”的需要 |
三、地方最高长官个性的影响 |
四、抗战时期全民皆兵的社会准备 |
第四节 “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办学的新旧嬗变 |
一、回促会职能演变 |
二、建省后回促会的办学成果 |
三、回促会成功的原因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湟川中学——国家力量办学的特例 |
第一节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西北教育缘起 |
一、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设立 |
二、庚款兴学趋向西北 |
三、顾颉刚等人的西北考察 |
第二节 近代化潮流与传统势力之间 |
一、地方当局对中央权力的拒迎 |
二、双方互不信任导致的不合作 |
三、地方当局不断阻挠中的艰难创建 |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理念的实践 |
一、国际背景与近代视野 |
二、王文俊“现实的理想主义”教育理念 |
三、“现实的理想主义”教育得以实施的条件 |
四、“现实的理想主义”教育实施的成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变迁与选择 ——拉卜楞地区的藏族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
一、关于藏族传统教育的宏观研究 |
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民族教育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文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本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文本结构 |
第四节 理论借鉴与核心概念 |
一、理论借鉴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五节 田野点及田野工作概况 |
一、关于“拉卜楞地区”的田野介绍 |
二、拉卜楞地区的学校教育资源及田野工作 |
三、拉卜楞地区的社会教育资源及田野工作 |
第二章 藏族文化教育的历史实践 |
第一节 文明的发端与教育的起源 |
一、诞生于高原上的教育实践 |
二、“不知而行”的先民教育 |
第二节 文字的出现与藏族早期的教育 |
一、源于本教的早期藏族教育 |
二、松赞干布时期的“自为”教育 |
第三节 专业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寺院教育的发展 |
一、佛教的传入与寺院教育的萌芽 |
二、“讲经院”的产生与寺院教育的多教派发展 |
三、格鲁派的教育改革与寺院教育的革新 |
第四节 学校教育的“自为”实践与近现代变迁 |
一、拉卜楞地区学校教育的早期实践 |
二、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及近代爱国主义教育 |
小结 |
第三章 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与当代变迁 |
第一节 教学模式与语言选择的地域分野 |
一、学校教学模式的地域分野 |
二、语言选择的空间差异 |
三、民族文化符号的校园体现 |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中的文化选择 |
一、课程、教材与生源分布 |
二、教学、活动与“偏科”现象 |
三、认同、价值与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 |
第一节 藏族家庭教育的“实践”维度 |
一、“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 |
二、“言传身教”的生活教育 |
三、从“自在”到“自觉”的观念变迁 |
第二节 藏族家庭教育的“价值”维度 |
一、“取名”、“梳发”与家庭教育的“默会”维度 |
二、“因果”、“孝”、“善”的道德教育 |
三、与自然“共生”的生态伦理教育 |
小结 |
第五章 藏族教育传统与社区教育的文化选择 |
第一节 文化传统与社区教育实践 |
一、由传统衍生的道德教育 |
二、与生活相融的信仰影响 |
第二节 仪式传承中的社区教育及其文化选择 |
一、“插箭”(bday-Bastos)仪式与神山祭祀 |
二、文化禁忌与心理认同 |
三、社会变迁与社区教育的现代化转变 |
小结 |
第六章 寺院教育的文化实践与时代转型 |
第一节 拉卜楞寺的建立及其教育实践 |
一、系统完备的六大“扎仓” |
二、学制、课程与教学组织 |
三、学期、学位与入寺制度 |
第二节 寺院教育的文化贡献及现代转型 |
一、寺院教育的文化贡献及现代局限 |
二、从“寺院”到“学校”的现代教育变迁 |
三、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与学僧来源的结构性变动 |
小结 |
第七章 教育现代化与藏族教育的文化选择 |
第一节 变迁、适应与藏族教育的文化选择 |
一、文化多样与知识多维:民族教育发展变迁的基本生态 |
二、选择性与适应性:民族教育的固有属性 |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藏族教育的选择与适应 |
一、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 |
二、教育现代化:藏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
三、文化共生:民族教育发展的现代走向 |
小结 |
结语 和合共生,守正出新:藏族教育的“变”与“不变” |
一、变与不变之间:对新时代藏族教育发展的再思考 |
二、和合共生:基于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教育文化选择 |
三、守正出新:立足教育实践,体现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 |
附录 |
附录1 国民政府时期关于拉卜楞设治局地界勘划相关训令、指令文件 |
附录2 1854 年拉卜楞寺清规 |
附录3 拉卜楞寺寺规(二十五条) |
附录4 拉卜楞藏族重大禁忌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及目的 |
1.2.1 选题意义 |
1.2.2 选题目的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贡献与创新 |
1.5.1 研究贡献 |
1.5.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及述评 |
2.1 可持续发展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
2.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2.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1.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5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 |
2.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
2.2.1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 |
2.2.2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的研究 |
2.2.3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
2.2.4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
2.2.5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
2.2.6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问题 |
2.2.7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
2.2.8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三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
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模式 |
3.1.1 对区域PRED 系统的修正 |
3.1.2 青藏高原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结构模式 |
3.1.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构模式 |
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测量模型 |
3.2.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度模型 |
3.2.2 SRED 系统各因子对可持续度CSD 的作用 |
3.2.3 区域S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判据 |
3.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3.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3.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支持能力分析 |
3.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原则 |
3.4.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条主线 |
3.4.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 |
3.4.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四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支持系统 |
4.1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地区 |
4.1.1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4.1.2 青藏高原区域发展成本分析 |
4.2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与区域经济布局 |
4.2.1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分类 |
4.2.2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
4.3 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布局 |
4.3.1 联动开发总体战略构想 |
4.3.2 联动开发空间模式 |
4.3.3 不同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 |
4.4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与调整优化 |
4.4.1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与存在问题 |
4.4.2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 |
4.5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
4.5.1 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4.5.2 青藏高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
4.5.3 青藏高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支持系统 |
5.1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5.1.1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强大动力 |
5.1.2 青藏高原地区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状况分析 |
5.1.3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5.1.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路径选择 |
5.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
5.2.1 青藏高原人口发展状况及特点 |
5.2.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
5.2.3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
5.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
5.3.1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度分析 |
5.3.2 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
5.3.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和谐调控与稳定 |
第六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支持系统 |
6.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1.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特点 |
6.1.2 青藏高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3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2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2.1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结构 |
6.2.2 青藏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3.1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区划 |
6.3.2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支持系统 |
7.1 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与生态价值 |
7.1.1 高原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 |
7.1.2 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的区域广阔 |
7.1.3 高原是世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 |
7.1.4 高原生态环境价值巨大 |
7.2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支持能力评价分析 |
7.2.1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压力 |
7.2.2 青藏高原环境水平 |
7.2.3 青藏高原生态水平 |
7.2.4 青藏高原抗逆水平 |
7.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及成因分析 |
7.3.1 青藏高原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
7.3.2 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分析 |
7.4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7.4.1 将青藏高原列为国家生态安全实验区 |
7.4.2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
7.4.3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
第八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8.1 法律保障体系 |
8.1.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 |
8.1.2 制定《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 |
8.1.3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 |
8.2 生态产业发展政策 |
8.2.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
8.2.2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 |
8.3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
8.3.1 财政支持政策 |
8.3.2 税费约束政策 |
8.3.3 绿色信贷政策 |
8.3.4 环境资源价格政策 |
8.3.5 绿色环境核算政策 |
8.4 生态保护政策 |
8.4.1 制定国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整体规划 |
8.4.2 进一步完善退耕(牧)还林(草)政策 |
8.4.3 完善草地产权 |
8.4.4 实施生态移民 |
8.5 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
8.5.1 建立促进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的长效发展机制 |
8.5.2 设立国家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基金 |
8.5.3 实施全国科技支援青藏高原地区的政策 |
8.6 教育发展支持政策 |
8.6.1 “教育优先发展区”政策 |
8.6.2 义务教育政策 |
8.6.3 高等教育政策 |
8.6.4 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
8.6.5 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政策 |
8.7 社会保障政策 |
8.7.1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
8.7.2 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 |
8.8 对口支援政策 |
8.8.1 深刻认识新时期“全国援藏”的重大意义 |
8.8.2 将“全国援藏”覆盖整个藏区 |
8.8.3 制定和落实青海等藏区对口支援实施方案 |
8.9 架设“南亚大陆桥”,建设青藏国际大通道 |
8.9.1 西线“南亚大陆桥”的提出 |
8.9.2 连接中印,架设南亚大陆桥地缘政治意义十分突出 |
8.9.3 架设“南亚大陆桥”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 |
8.9.4 “南亚大陆桥”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青藏高原区域SRED 系统能力总体最低 |
9.1.2 外部支持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
9.1.3 社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 |
9.1.4 必须尽快建立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
9.1.5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
9.2 研究展望 |
9.2.1 研究的局限性 |
9.2.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6)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关于社会救济史的整体研究 |
(二) 关于甘青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西北及青海社会救济事业的区域研究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问题及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一节 青海的自然环境 |
一、地貌 |
二、气候 |
三、土壤与植被 |
四、河流 |
第二节 青海的人文环境 |
一、多民族聚居和传统地方社会的多元化 |
二、宗教氛围浓厚、寺院林立 |
三、近代因素的发轫与地方社会 |
第三节 近代青海的行政区划及建置的沿革 |
一、县以上的行政区划及建置 |
二、近代以来青海的基层行政组织 |
第二章 济贫事业 |
第一节 近代青海民族文化中的慈善观念及其发展 |
第二节 官方的济贫活动 |
一、官办救济机构 |
二、救济机构以外的官办救济事业 |
第三节 民间的慈善救济 |
一、血缘组织下的互助与济贫(汉族的宗族、撒拉族的孔木散、土族的舍房、藏族的“日科尔”) |
二、地缘组织(村落、藏族部落内、城镇会馆组织)下的互助济贫 |
三、宗教组织的慈善救济 |
四、民间社会团体的慈善救济活动 |
五、融入民间习俗中的济贫行为 |
第四节 西方教会的慈善救济 |
一、西方宗教的传入及发展情况 |
二、教会在医疗和助学方面的济贫活动 |
第五节 近代青海济贫事业的成效及其评价 |
第三章 灾荒救济 |
第一节 灾荒概况 |
一、灾荒概述 |
二、灾荒的影响 |
第二节 官方救灾 |
一、近代国家和青海地方的救灾机构及其制度建设 |
二、灾前预防 |
三、临灾赈济 |
四、灾后善后 |
第三节 民间救灾 |
一、防灾备荒的探索 |
二、民间赈灾款物的筹集与对政府救灾的支持 |
三、民间的应灾举措 |
第四节 西方传教士的救灾 |
第五节 近代青海灾荒救济的成效及评价 |
一、政府救灾活动的成效及评价 |
二、民间力量救灾活动的评价 |
第四章 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特点及反映的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特点 |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二、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力量为辅 |
三、多层次和多样化 |
第二节 近代社会救济事业中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关系 |
一、中央与地方的互动 |
二、地方政府与民间的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有关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部分法规 |
附录二 近代青海自然灾害发生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的运用 |
第一章 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和背景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统一战线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探索创立 |
三、习仲勋从事革命、建设、改革的丰富历程 |
第二章 处理国共关系中对统一战线的探索与实践 |
一、组织开展兵运武装斗争 |
(一)发动两当兵变,统战工作崭露头角 |
(二)领导策动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起义 |
二、颁布统战政策,建设陕甘边区 |
(一)建立陕甘边区政权组织 |
(二)推行七个统战工作相关政策 |
三、关中——绥德:致力于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一)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贯彻“三三制”原则 |
(二)坚持化敌为友,开展划界和平谈判 |
(三)统战+军事:粉碎国民党反共磨擦 |
第三章 灵活谨慎开展民族、宗教界的统战工作 |
一、习仲勋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论述 |
二、倾心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建设 |
(一)提出“联合封建反封建” |
(二)建立“一种民族的民主联合政府” |
(三)“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
(四)“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
(五)“必须大量培养当地干部” |
三、谨慎稳进处理宗教事务 |
(一)尊重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改革创新行政方式 |
(二)建立广泛的爱国爱教统一战线 |
(三)团结争取宗教界上层人士 |
四、“剿抚兼施”:领导西北地区剿匪反霸斗争 |
(一)起用黄正清,剿灭马家股匪 |
(二)镇压昂拉武装叛乱,收服项谦 |
五、贯彻中央指示,着力解决新疆、西藏问题 |
(一)新中国成立初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西藏问题 |
(二)服从中央委派,倾注大量心血 |
第四章 胸怀博大进行团结广大文教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
一、习仲勋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 |
二、对教育战线知识分子的团结与引导 |
(一)建立陕甘边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
(二)抗战时期提出“四个结合”、“四位一体”教育理念 |
(三)保护“抢救”运动中的知识分子 |
三、对文艺战线知识分子的团结与引导 |
(一)饱含人文情怀的文艺统战理论 |
(二)“走南闯北”建剧团,呕心沥血传秦腔 |
(三)为新中国电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
(四)关心爱护文艺界人士 |
第五章 实现祖国统一等方面的统战理论与实践 |
一、习仲勋关于港澳台及相关问题的论述 |
二、双管齐下:营造有利于统战的内部环境 |
(一)贯彻党的政策,造成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
(二)坚持经济统战,创办经济特区,吸引外商投资 |
三、团结“三胞”,巩固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
(一)热情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交流合作 |
(二)团结海外侨胞,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 |
第六章 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地位 |
一、统一战线工作者的光辉典范 |
(一)投身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
(二)致力于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三)为新中国的统战工作开创局面 |
(四)贯彻落实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任务 |
(五)潜心新时期党的统战理论研究 |
二、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鲜明特点 |
(一)坚决贯彻、灵活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思想 |
(二)善于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统战工作 |
(三)统战实践中展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
三、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启示 |
(一)统战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二)统战工作必须契合时代主要任务 |
(三)统战工作中要加强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
(四)要重视统战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
附录:习仲勋统一战线工作事记简编 |
参考文献 |
(8)国家视阈下的藏区农牧民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程式化的事实 |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选题意义 |
3. 理论选择及分析视角 |
3.1 理论选择 |
3.2 分析视角 |
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5. 逻辑图及创新点 |
5.1 研究逻辑图 |
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藏区经济、社会变迁 |
1. 国家视阈下的快速现代化进程 |
2. 特定路径下加速现代化进程所造成的社会性后果 |
2.1 “扩散”经济发展模式下的藏区经济生活 |
2.2 藏人在现代化进程中被日益边缘化 |
2.3 快速现代化下藏人的恐慌心理和无权感 |
3. 70、80年代出生的藏族年轻人的生存困境 |
3.1 基础教育存在严重问题 |
3.2 职业教育的和社会机会缺乏 |
3.3 生活在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相对被剥夺感的增强催生强化了藏民的民族意识 |
3.4 对本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迷失和遗忘 |
4. 现阶段复杂的藏族宗教文化问题 |
5. 国家对藏区民族政策发展与变迁 |
5.1 中国历代的民族观与民族政策 |
5.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第三章 政府意志和农牧民行为互动 |
1. 政府意志:游牧定居政策 |
1.1 游牧民实现定居是构建藏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1.2 游牧民定居是藏区长治久安的重要决策 |
1.3 游牧民定居是提高藏区游牧民生活水平的唯一选择 |
1.4 游牧民定居有利于藏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
1.5 游牧民定居有利于推进藏区社会事业发展 |
2. 农牧民行为 |
2.1 入住率低,利用效益差 |
2.2 后续产业发展滞后 |
2.3 缺乏必需的公共管理 |
2.4 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 |
2.5 群众精神生活极度匮乏 |
3. 融合与冲突 |
3.1 经典理论与悖论现实 |
3.2 游牧定居与牧民生存伦理 |
3.3 对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视角的探讨 |
3.4 总结 |
4. 极端现代化的自负与中国藏区的社稷自觉 |
4.1 程式化的事实:现代增长时代在地域上的扩散 |
4.2 国家的视角:藏区社会单向度的发展理念 |
4.3 藏区社会与自觉发展:多样性的恢复和持久力 |
4.4 结论 |
4.5 一个思考: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社稷自觉与归宿 |
下篇 地方实践的演进 |
第四章 藏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意志与经济体制变迁 |
1. 传统发展主题在藏区的适当性 |
1.1 均衡发展战略下的藏区经济结构(1949—1977年) |
1.2 非均衡发展战略下的中国经济结构(1978—1990年) |
1.3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藏区经济结构(1991年至今) |
2. 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缓慢的社会改变 |
2.1 问题的提出与答案的判别标准 |
3. 当代藏区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
3.1 藏区治理结构的演变 |
3.2 藏区区域自治下权力结构存在的问题 |
4. 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化选择 |
4.1 引言 |
4.2 理论与现实 |
4.3 结构化的绩效目标和支援过程 |
5. 国家视角下藏区经济社会秩序的运作逻辑 |
5.1 藏区社会中的组织、规范与行为 |
6. 藏区社会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发展路径 |
6.1 藏区社会的同质性与闭合性 |
6.2 藏区社会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循环 |
第五章 藏区农牧民生计变迁下的环境与文化 |
1. 研究区域背景 |
1.1 自然生态 |
1.2 人口、社会生活 |
2. 藏区牧民从游牧到定居的历史回顾 |
3. 藏区游牧变迁下的生态环境 |
4. 藏区牧民生机系统、文化价值变迁 |
5. 生态伦理:人类社会发展的的哲学反思 |
5.1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审视 |
5.2 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 |
5.3 生态伦理: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的道德构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游牧文化与藏区农牧民经济行为 |
1. 农牧民行为功能的改变与“可计算性”的增长 |
2. 游牧业的发展对藏区国民经济的可能影响 |
2.1 三江源自然地理环境与游牧经济的关系 |
2.2 游牧业发展对藏区经济发展的可能影响 |
2.2.1 藏族传统文化对游牧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
2.3 藏族传统观念对游牧经济发展的束缚 |
2.4 游牧经济对藏族及其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
3. 藏区“开放的经济关系”与“封闭的经济关系” |
4. 藏区社会的财政行为及对私人经济的负作用 |
4.1 政府对藏区的财政行为 |
4.2 藏区社会的财政行为实践 |
5. 藏区农牧民经济行动的原动力 |
5.1 检讨现代文明对单一性的崇拜 |
5.2 游牧文明崇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 |
5.3 研究游牧文明的现实意义 |
6. 藏区农牧民经济行为的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 |
6.1 宗教的“信仰主义”与经济的“理性主义” |
6.2 宗教的“神圣性”与经济的“世俗性” |
第七章 藏区农牧民的生存伦理和生存理性 |
1. 藏区农牧民生存伦理对经济发展的独特性影响 |
2. 畜牧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二元均衡 |
2.1 藏区人工种草的可行性 |
2.2 围封草场的实效性 |
2.3 小结 |
3. 藏区国民收入的效率-质量分析 |
3.1 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行分析 |
3.2 从建立“两型”社会的高度进行分析 |
4. 藏区国民收入的情景比较 |
4.1 GDP视角情景比较 |
4.2 农牧民的收入情景对比 |
4.3 从文化视角的情景对比 |
5. 社会基本物品与社会间、社会内的需求变化 |
5.1 环境恶化、人口增长与老龄化 |
5.2 国际政治影响 |
5.3 藏传佛教文化对公共服务的影响 |
5.4 藏区社会保障问题 |
5.5 青藏高原公共服务改革的构想 |
第八章 藏区游牧生计系统与生态、游牧文化的耦合机制 |
1. 藏区社会秩序、宗教习律与习俗 |
2. 藏区发展中的政府意志对于经济的意义及其界限 |
2.1 牧区现代化:国家与市场对牧区的控制与渗透 |
2.2 定居轮牧:草原空间的网格化 |
2.3 技术变革:牧业生产的市场化 |
2.4 传统嬗变:牧业组织的原子化 |
3. 藏区维持性牧业、草原生态与牧民生计维系 |
3.1 草原生态系统理论 |
3.2 藏区传统的牧业方式 |
3.3 传统牧业与草原生态和牧民生计的维系 |
3.4 竞争性牧业与草原生态、牧民生计维系 |
4. 藏区极端非平衡生态系统 |
4.1 时空异质性 |
4.2 极端非平衡系统的认知 |
4.3 草原生态与牧民生计的不可持续 |
总结 藏区社稷自觉的归宿 |
第九章 顺应与治理:政府意志与农牧民行为互动弥合机制 |
1. 弥合机制之一:民族主义的评价标准与经济政策的民族利己主义 |
2. 弥合机制之二:藏区经济权力主体与治理机制 |
2.1 中国藏区治理主体结构的演变 |
2.2 藏区治理主体的构成 |
2.3 藏区治理主体间权力关系 |
3. 弥合机制之三:决策统一性与执行灵活性 |
4. 弥合机制之四:政府意志教化的礼仪性 |
5. 弥合机制之五:运动性治理机制 |
6. 弥合机制的衍生性影响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
后记 |
(9)从华夏边缘到民族边疆:近代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 |
三、本论题的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华夏边缘:传统时代青海河湟地区的社会文化 |
第一节 从羌人地带到多元民族地带 |
一、羌人地带到藏人地带:先秦至明中期青海河湟地区的民族分布 |
二、多元民族地带:明代中期及清代前中期青海河湟地区的民族分布 |
第二节 传统时代青海河湟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 |
一、中原华夏与民族边缘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会 |
二、王朝国家与地方秩序的角力与融通 |
三、华夏边缘社会生活及其内地化的缓慢进程 |
第二章 近代青海河湟地区的社会变迁因素 |
第一节 近代河湟地区的政治文化变革 |
一、清末新政在河湟的实施 |
二、民国时期的行政改革与社会变迁 |
第二节 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背景下的青海河湟地区 |
一、晚清及民国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与河湟时局 |
二、抗战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潮对青海河湟地区的影响 |
第三节 移民、商贸活动对青海河湟地区的影响 |
一、移民与社会变迁 |
二、商贸活动对河湟地区的影响 |
第三章 民族边疆: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的近代转型 |
第一节 从土民到国民的身份转变 |
一、居民身份的历史变迁 |
二、从户口统计看居民身份的近代转型 |
三、从医疗史角度看国民身份的型塑 |
第二节 近代教育的兴起 |
一、传统教育的近代转型 |
二、近代教育的发展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
一、衣食住行的近代化 |
二、文体娱乐及宗教生活的近代化 |
第四章 结语 |
一、内地化与地方性 |
二、内地化与近代化、西方化 |
三、"变"与"不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的要求 |
1.1.2 青海省藏族地区发展的现实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方法 |
1.4.2 比较研究方法 |
1.4.3 综合分析研究方法 |
1.4.4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1.5 本文创新点 |
1.5.1 观点创新 |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5.3 对策建议方面的创新 |
第2章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 |
2.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基本概述 |
2.1.1 人力资源的内涵 |
2.1.2 人力资源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
2.1.3 人力资源开发的不同观点及其比较 |
2.1.4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范围界定 |
2.2 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综述 |
2.2.1 马克思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 |
2.2.2 国外人力资源的理论及其发展 |
2.2.3 国内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研究 |
第3章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3.1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数量状况 |
3.2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 |
3.2.1 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较高 |
3.2.2 藏区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
3.2.3 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健康状况不佳 |
3.3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的结构状况 |
3.3.1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 |
3.3.2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分配结构 |
3.3.3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的质量结构 |
第4章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分析和界定 |
4.1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利因素 |
4.1.1 政策扶持给民族地区带来的福利 |
4.1.2 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 |
4.1.3 “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发展要求 |
4.1.4 青海省跨越式发展的带动作用 |
4.2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不利因素 |
4.2.1 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 |
4.2.2 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 |
4.2.3 经济落后的制约 |
4.2.4 教育落后的阻碍 |
第5章 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
5.1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有机畜牧业 |
5.2 转变思想观念,解除思想束缚 |
5.3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建立健全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 |
5.3.1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
5.3.2 进一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藏区人们的身体健康 |
5.4 发展青海省藏族地区的教育事业 |
5.4.1 从藏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抓好基础教育的发展 |
5.4.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
5.4.3 拓宽教育渠道,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 |
5.5 建立完善用人制度 |
5.5.1 留住人才 |
5.5.2 引进人才 |
5.6 继续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 |
5.7 增加就业,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
5.8 要坚定信念做好青海省藏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加速扫除文盲是西宁市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论文参考文献)
- [1]加速扫除文盲是西宁市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A]. 马勇. 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 1993
- [2]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青海河湟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 杨佩嘉. 青海大学, 2020(02)
- [3]近代青海教育考析(1912-1945年)[D]. 赵春娥. 武汉大学, 2013(12)
- [4]变迁与选择 ——拉卜楞地区的藏族教育研究[D]. 路宏. 兰州大学, 2020(12)
- [5]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同德. 天津大学, 2009(12)
- [6]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D]. 王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D]. 蒋国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国家视阈下的藏区农牧民行为研究[D]. 马德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9]从华夏边缘到民族边疆:近代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赵小花.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10]青海省藏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田超. 青海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