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存量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聚焦存量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以存量调整为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郑学军[1](2001)在《中国股市的结构与变迁》文中提出2001年作为新世纪的第一年,注定了是中国股票市场上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以国有股减持方案(尽管只是“暂行”的办法)出台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就历史角度看,我国股票市场在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之后,到目前已基本建立起自己的运行框架和市场体系,今后的发展将更趋向于从增量创新主导型的扩张型发展转向存量调整主导型的纵深化发展,而目前正处在两个发展模式、两条发展道路相互交接的关键时刻,在这一时刻对我国股市二十年来的结构发展和市场变迁做一回顾和理论总结,可以说是正当其时。本文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结构和变迁的考察,全面回顾总结了股票市场发展的经济逻辑和演变过程,深入分析考察了目前这一市场的结构特点和变迁态势,并对市场进一步的演进变迁及其对宏观经济改革和变迁的意义及关系作了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全文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首先回顾了作为全文分析理论基石的制度分析范式,以之作为全文论述的理论依托;其次回顾了制度分析范式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具体运用,即所谓的过渡经济学;最后阐述了渐进式改革模式的两个基本范畴,即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过渡经济中的相对地位。本章在逻辑上体现为一个演绎的过程,并为后文的具体论述构建了一个大致的理论框架和价值归依。 第二章,首先考察了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迁,继而考察了我国股票市场角色的变迁,最后对我国股市的结构进行初步论述和说明。这在逻辑上体现为一种逐步推进的演绎过程:社会融资制度的变迁是股市角色变迁的背景性过程,股市角色变迁则是股市结构变迁的基础,在视角上表现为由宏观而趋向微观的渐进转换。这一章重在股市发展历史的理论提升和一般性含义的阐发。 第三章,对股市增量创新的论述。本文将存量和增量的划分作为区分不同市场发展、不同市场举措的分界线,以此来对纷繁复杂的股市事件进行分类和归并。在具体论述过程中,本章按照市场结构的狭义含义(层次结构)—市场结构的广义含义(投资者结构—投资中介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监管结构)这一顺序进行,以期做到层次分明、结构清楚。 第四章,对股市存量调整的论述。基于对渐进式改革和制度变迁的理解,笔者将目前所处的历史时期划为从以增量为主的前期阶段向以存量为主的后期阶段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存量调整和增量创新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章对存量调整做一论述。涉及的主要有国有股流通、AB股并轨以及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证券中介机构重组整合、监管结构体系完善等。 第五章,从立足于股市本身的分析超越出来,主要着眼于以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野对股市的发展和变迁做基于经济改革整体进展的考察。换言之,本章试图将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变迁置于整个经济体制乃至社会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以期使“中国股票市场的结构与变迁”这一课题研究获得更广泛的经济意义和更深刻的理论内涵。 第六章,简短的结语,就目前广为争论的一些话题如规范与发展等陈述自己的观点。

张奕[2](2001)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给传统产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新技术革命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当前,世界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大调整时期,各国都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另一方面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使传统产业焕发活力。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正通过国际分工的变化,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现实背景下,以产业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的的企业的资产重组,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不但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更需要资本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化,也需要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同时,中国国内市场化改革带来了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调节机制向市场调节机制的巨大变革。在此转换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整合有限的资源,增强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以适应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我们时代的课题。本文的研究是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理论入手,讨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调整方向,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来进行,并对中国资本市场本身及外部不适应其功能正常发挥的因素进行探讨,提出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本文力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置于国际背景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进行全面思考,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以及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方面提出有价值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对策。本论文共分四章。<WP=3>第一章 产业结构演变与调整的一般理论本章是全文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的出发点。研究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方式问题,需要从研究产业入手。通过对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了解和认识,实现稀缺资源在产业间的合理配置,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和角度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相互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其实质是资源在产业间分配的比例关系。研究产业结构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产业间资源配置,达到产业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有一个演进或高级化的过程。配弟—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三大产业结构演变的总趋势。在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业结构内部具有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趋势。产业结构有规律演进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需求具有的规律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由于资源的限制,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国家需要选择推动力大的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通过主导产业的更替,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而筱原三代平的选择主导产业的两基准理论将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产业结构调整机制有计划调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之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在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全过程中,需要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产业结构高级化带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促进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第二章 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与调整方向根据产业结构具有显着变化特征以及经济体制与产业政策的不同,可将产业结构演变划分成不同的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主要发生在工业化过程,我国目前的工业发展大致处于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的调整和重组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产业结构<WP=4>转向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时期。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三大产业结构内部,结构调整的力度都在加大,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科技贡献率仍较低,发展不协调、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组织结构虽然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了一批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但产业组织不合理的状况仍广泛存在;国际贸易结构未能实现高级化,我国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世界范围内的高新技术革命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正通过国际分工的变化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具体途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资本重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三章 资本市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分析经济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化的产业结构为支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密切配合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可缺少的条件。本章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及调整的方式两方面综合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所需要进行的选择。资本市场首要功能就是决定产业资本占有金融资本的条件,其具有的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的功能,使我们利用资本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刘树杰,宋立,臧跃茹,孙学工,王蕴,曾铮[3](2012)在《总报告 面向202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是我国"新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目标年。不出大的意外事件,"人均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目标可提前实现。真正的经济困难或危机可能发生在2020~2030年间。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挑战,不是人均GDP翻番,而是"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形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翻番,进而为2020年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简而言之,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是最有利的资源禀赋,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是天赐良机,增量改革、区域递进、出口导向是成功的路径选择,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精英化提供了组织与制度方面的基本保障。归根结底,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我国确实走过了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但这条道路是一系列"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偶然相遇的结果,正如所有模式都有其局限性一样,中国以往成功的经验或模式也不可能普遍适用,更不能一成不变地用于自己未来的发展。2020年前,经济规模及市场容量巨大、地区间产业梯次升级空间广阔、储蓄率高、基础设施完善等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仍会继续存在,加之"求富裕、谋发展"的强烈意愿不减、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因此,发展能力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但阻碍发展的因素也在累积,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导致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消失,经济增长的技术支撑脆弱,内需不足,资源约束凸显,环境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国际关系趋于恶化,这些障碍如果不能成功破解,完全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导致经济停滞、倒退和社会动乱。因此,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起跳阶段,是确立全球性领袖国家地位的力量积蓄阶段,因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的历史地位。战略总目标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为: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大体平衡;消费结构升上新的台级;资源与环境约束明显改善。战略实施的重点或基本路径是:(1)经济与社会并重的协调发展战略;(2)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3)以消费升级为重点的扩大内需战略;(4)以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口的深度城市化战略;(5)破除资源环境约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6)包容、平衡的经济大国战略。为此,关键领域的改革必须迈出实质性步伐,真正做到"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一是推进以放松土地、利率、汇率等生产要素管制为重点的新一轮的市场化改革;二是统筹"国企"改革与社保体系建设;三是推进以重建国家能力为目标的政府改革;四是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为重点的收入分配改革。

戴园晨[4](1996)在《以存量调整为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文中指出以存量调整为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戴园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实现我国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谓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正是人们常说的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

苏静[5](2015)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贫困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持续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创造了“中国奇迹”,但贫困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消除,贫困尤其是农村贫困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障碍。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反贫困事业,并且将农村金融视为缓减农村贫困的主要力量和基本政策工具。为了促进农村金融有效地发挥减贫功能,政府先后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调整。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政府基于“改革存量,发展增量”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新思路,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农村金融“新政”,力图实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贫困缓减的良性互动。为此,深入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特征,一方面不仅可以为检测、评价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效应提供现实依据,也可以为相关部门进一步挖掘农村金融减贫向纵深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而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效农村金融减贫模式的形成提供理论与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展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研究理论,丰富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首先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和贫困与贫困缓减相关理论,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机制;然后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农村多维贫困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前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特征;最后,结合国外典型国家农村金融减贫的实践与经验,就中国农村金融减贫的政策优化策略及其实现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具体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第一,在阐述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界定相关概念、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对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典型事实和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贫困与贫困缓减相关理论,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理论分析框架,就农村金融通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间接机制以及通过金融服务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直接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各机制作用于贫困减缓的传导路径进行了探讨。第二,在阐释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与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从需求与供给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参数模型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收敛性。研究发现,伴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明显拓展,但是农村依然存在较强的信贷约束,并且不同程度的存在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结构上的“错配”。同时,各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发展动态均存在显着差异。第三,分析了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现状及其成因,并利用fgt贫困指数就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综合指数分析方法就中国2001-2011年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基于fgt贫困指数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贫困广度、深度、强度整体上呈现逐步缓减趋势,但地区差异显着;基于新构建的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熵权综合指数分析方法以及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同时存在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三大维度的贫困,且各维度贫困程度整体上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经济贫困对农村总体贫困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其次分别是社会贫困、环境与生态贫困;从贫困程度的地区分布来看,农村总体贫困程度以及各维度贫困程度均表现为东部低于中部,中部低于西部,各维度贫困程度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且经济、社会维度的地区差异明显大于环境与生态维度的地区差异。第四,在比较分析框架下借助状态空间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缓减的总体效应显着,并且大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2)中国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并存,且两大效应在时间上均呈现结构性变动特征:农村金融缓减农村贫困的效应中平均有45.83%的比例来自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平均有54.17%的比例来自于金融服务的直接效应;其中1986—1992年期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70.17%,直接效应占比为29.83%;1993—2010年期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38.14%,直接效应占比为61.86%。第五,借助pstr模型识别出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影响的非线性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影响的pstr模型,并基于纵向贫困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与贫困强度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呈现鲜明的门槛特征:(1)对应于门槛值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不明显;(2)对应于门槛值前后,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越门槛值之后这种抑制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对贫困深度的影响以门槛值之后的抑制效应为主;对贫困强度的影响由抑制转变为促进,但均不显着;(3)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强度的影响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第六,采用PSTR模型和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多维纵向贫困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贫困、社会贫困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并存,只是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贫困缓减的效应均存在差异:(1)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且这种促进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非正规金融只有在自身发展的较高水平区间才能促进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和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有效带来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上升而下降;(2)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在自身发展的较高水平区间同样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无论处在哪种发展水平区间,都无益于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以及农村居民生活与医疗条件的改善;(3)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的影响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整体上看,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已经凸显,但是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与潜力。

宫本高[6](2007)在《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产业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基础。经济成长归根结底是由产业成长和产业间循环推动的,因此,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制定和推行旨在促进产业成长和产业间关系协调的区域产业政策,是保证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正是基于以上认识,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各地区为了发展区域经济,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框架下,纷纷制定区域产业调整与优化政策,促进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发展新兴产业,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本论文以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采用历史资料整理分析、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进行深入总结与归纳,在深入分析淄博市产业结构历史发展进程及现状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和原则,最后提出调整的策略对策。为此,本文分四章对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策略进行了研究:第一章是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践。首先对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进行了回顾,总结了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及调整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第二章是关于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演绎及现状特征。首先对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进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和经验总结。其次,分析了淄博市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第三章是对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和原则的分析。在条件分析中,主要涉及了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交通、通讯及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力条件,经济条件。其次分析了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七大基本原则。第四章是关于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研究。首先提出了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然后分五部分对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习近平[7](2001)在《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文中指出

魏杰,侯孝国[8](1997)在《关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十个争论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关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十个争论问题魏杰侯孝国一、在调整方式上以增量调整为主还是以存量调整为主?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可以通过两条基本途径来实现,一条是增量调整,另一条是存量调整。增量调整的特点是在不改变现存不合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新增投资的方向达...

刘强[9](2007)在《区域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本文运用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对今后一个时期河北省区域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完善产业结构的产业政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论文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论文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目标,构建了综合评价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体系,对河北省总体经济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与全国以及其他省市的比较,指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第二部分,河北省产业竞争力分析与主导产业评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依据产业关联效应理论,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河北省的40个行业进行关联效应系数测算,并依据测算结果对河北省目前及未来的主导产业作了详细的评价和选择。二是应用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理论,重点分析了河北省同全国其它省市(特别是周边省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区域优势产业,并对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优势、省内各主要城市之间工业竞争力优势和河北省工业行业竞争力优势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河北省及其各主要城市的区域优势产业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部分,主要对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论文简要分析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成因之后,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估测了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并定量分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最后提出适宜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第四部分,产业结构调整与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论文首先对河北省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状况以及三次产业产值波动对GDP波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然后,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河北省经济增长稳定性和持续性和经济增长效率效益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提高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政策措施作了简单分析。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提升河北省产业竞争力和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在介绍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转换经验的基础上,论文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建设关系两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本文旨在为河北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同时也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张伟[10](2002)在《“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提出加快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这是我国在新的世纪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途径。围绕投资产业结构调整,虽然专门的着作在国内并不多见,但国内经济学家及实际经济工作者,对与之相关的问题却做过许多卓越的、极具启发性的研究。本文认为,借鉴近十年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有重大意义。本文的基本目的在于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的经验,探讨我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约18万字:第一章: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经济增长理论也是一种投资理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探讨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或贡献,技术进步因素虽然已被纳入分析视野,但只不过是一种“外生变量”,这种研究始于斯密,成熟于哈罗德、多马和索洛等人。投资过程中,强调知识、专业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因素作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现在还未成熟。而这些理论的缺陷都在于忽视投资结构的作用。现代经济研究已证明,结构效应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已成为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新的重大源泉。因此,本章将研究重点转向了投资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转变都必须通过投资来实现,投资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变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为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动态地看,就要对经济中某些产业部门分配投资,需要确定投资的主导产业。但如果不顾约束条件,单纯追求投资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会早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在对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后也证明了上述观点。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粗放型特征明显,是一种典型的资本投入推动型经济增长,经济效益不高,造成的原因就在于投资产业结构的“虚高加工度化”,表现为改革开放前对重工业的过分倾斜投资和改革开放后对加工工业的过多投资。因此,本文认为,加快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WP=3>转变,将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明智的可行的选择。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迅速调整投资产业结构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第二章:“新经济”及其对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关于“新经济”的内涵,本章在通过总结“新经济”产生的背景、运行的基本特征后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新经济”在很长时期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这是相对传统经济而言所不同的经济现象或状态。二是“新经济”以高科技、信息等为增长原动力,其经济增长方式是由新技术革命引起的内涵的集约型增长。三是“新经济”是基于全球化,发达国家不断向外输出资本及价值观念的经济。四是“新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包括制度、政策、组织、结构与技术等的创新。而“新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高度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产业结构的转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全社会的投资产业结构来看,根据技术进步的轨迹,企业、政府、民间投资机构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中去,形成了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投资结构。这样的投资产业结构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金融、保险、其他服务业等,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同时,在促进投资结构调整方面,政府采取了多种经济政策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用技术政策引导投资方向,为经济增长服务;改善财政收支结构,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实行投资倾斜,并努力降低财政赤字;放松管制,促进经济金融自由化改革,企业重组兼并不断涌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高效、灵活的融资和投资环境等。通过对“新经济”发展的概括性研究,本文认为,我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可从中得到四点启示:一是加大对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在顺应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加快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三是构建高效、灵活的经济金融体制是加快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四是处理好增量资本与存量资本的关系,在投资产业结构调整方式与内容上,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同时并举。第三章:"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新经济”是与经济全球化相伴发展的,对我国产业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本文认为,我国不必惊慌、不必畏惧,要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沉着应对,一方面继续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会,大力发展对我国来说,还是“新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WP=4>型产业;另一方面,又要利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科研的一体化,紧随世界技术进步的最新趋势,发展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投资产业结构调整要以战略性调整为主,适应性调整为辅,以适应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化,而以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如何确定投资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本章在分析判断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后认为,鉴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在投资结构安排上必须要有先导性,加

二、以存量调整为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存量调整为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股市的结构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0.1 选题和文献回顾
    0.2 理论依托和研究方法
    0.3 结构安排和主要贡献
1、 渐进与激进:中国经济改革道路的选择
    1.1 基于制度的分析范式
        1.1.1 旧制度主义学者的思想
        1.1.2 新制度学派的理论体系
    1.2 改革方式的综述和比较:一个传统分析框架介绍
    1.3 激进改革和渐进改革:基于制度范式的一个说明
    1.4 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
    小结
2、 中国股市变迁:一个渐进改革的经验模式
    2.1 社会融资结构的变迁
        2.1.1 从财政补贴到金融支持
        2.1.2 从金融支持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的多渠道融资体系
        2.1.3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较和贯通
        2.1.4 国企改革与社会融资体制的变迁和调整
    2.2 股票市场角色的变迁
        2.2.1 试点阶段:1980—1990
        2.2.2 全面展开阶段:1990—1999
        2.2.3 市场深化阶段:1999至今
    2.3 市场结构的变迁
        2.3.1 一二级市场结构的变迁
        2.3.2 上市公司结构变迁
        2.3.3 投资者结构变迁
        2.3.4 投资中介结构变迁
        2.3.5 监管结构变迁
    小结
3、 中国股市增量创新
    3.1 一级市场股票发行的市场化举措
        3.1.1 管理方式
        3.1.2 定价方式
        3.1.3 新股增发制度
    3.2 二级市场交易制度的市场化举措
        3.2.1 我国目前二级市场交易制度的特点
        3.2.2 做市商制度
        3.2.3 PT制度
    3.3 二板市场与多层次市场体系的构建
        3.3.1 二板市场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3.3.2 二板市场构建的措施探讨
        3.3.3 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关系探讨
    3.4 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新举措
        3.4.1 公司退出机制
        3.4.2 独立董事制度
        3.4.3 经理期权制度
    3.5 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关于基金的一些讨论
        3.5.1 开放式基金
        3.5.2 保险基金
        3.5.3 社会保障基金
        3.5.4 私募基金
        3.5.5 中外合资基金
    3.6 投资中介结构的增量改革
        3.6.1 经营性中介机构:证券公司的上市融资和业务创新
        3.6.2 服务性中介机构:投资咨询公司与证券信息公司
    3.7 监管结构的增量改革
        3.7.1 证券业协会的职能强化
        3.7.2 证券交易所改革
    小结
4、 中国股市存量调整
    4.1 国有股流通
        4.1.1 已实行试点评述
        4.1.2 国外经验借鉴
        4.1.3 方案设计探讨
    4.2 A、B股市场并轨
        4.2.1 B股市场发展概述
        4.2.2 B股市场对内开放:象征性意义大于实质性意义
        4.2.3 市场合并的实质性方案:QFII制度
    4.3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
        4.3.1 从买壳上市到战略并购: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进入新阶段
        4.3.2 现阶段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特点
        4.3.3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建议
    4.4 证券中介机构存量调整
        4.4.1 佣金制度改革
        4.4.2 证券公司的规模扩张和集团化
        4.4.3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化
    4.5 监管结构的存量调整
        4.5.1 我国专门性证券监管体系的特点
        4.5.2 证券监管的改革措施与建议
    小结
5、 存量调整与增量创新的协调发展
    5.1 社会资金供求:悖论求解
        5.1.1 一级市场的资金供求
        5.1.2 二级市场的资金供求
        5.1.3 增量与存量改革并举、共同消除两级市场资金供求悖论
    5.2 保护投资者利益:监管与规范
        5.2.1 必要性分析
        5.2.2 宏观:加强市场化监管
        5.2.3 微观:实现规范化运作
    5.3 分业与混业:持久的争论
        5.3.1 从分业到混业:美国的经验
        5.3.2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现状
        5.3.3 我国金融经营分业模式向混业模式过渡的途径选择
    5.4 微观重塑和宏观调整:国有股流通问题的再探讨
        5.4.1 国有股流通的目的:从国有股形成的历史渊源谈起
        5.4.2 国有股流通与国企改革
        5.4.3 国有股流通与产业结构调整
        5.4.4 国有股流通与公有制实现形式
    小结
6、 结语:中国股票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6.1 制度变迁起点决定的中国股市发展道路和现状
    6.2 规范和发展的辨证关系
    6.3 几个问题的思考
附录1 上市公司行业排序
附录2 上市公司地区排序
附录3 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4 兰陵集团收购山东环宇(案例介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产业结构演变与调整的一般理论
    一、 产业及产业结构的基本涵义
    二、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三、 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第二章 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与调整方向
    一、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阶段
    二、 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三、 从供求结构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
    四、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和调整方向
第三章 资本市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分析
    一、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存量调整为主
    二、 资源配置机制与资本市场
    三、 资本市场对我国产业结构存量调整的支持分析
    四、 资本市场与我国产业结构增量调整
    五、 资本市场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 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 资本市场本身发育不健全,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化进程
    二、 外部环境因素制约资本市场功能发挥
    三、 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资本市场的几点设想
主要参考文献

(5)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1.2.2 贫困的内涵与外延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述评
        1.3.2 国内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相关理论
    2.1 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2.1.1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
        2.1.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2 贫困与贫困缓减的相关理论
        2.2.1 贫困理论
        2.2.2 贫困缓减相关理论
第3章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机制分析
    3.1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间接机制
        3.1.1 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3.1.2 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
    3.2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直接机制
        3.2.1 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不同合作关系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影响
        3.2.2 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机制
        3.2.3 非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机制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1.1 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创建与反复( 1949-1978)
        4.1.2 单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979-1992)
        4.1.3“三位一体”农村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1993-2002)
        4.1.4“三位一体”农村金融体系的深化(2003—)
    4.2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4.2.1 农户的资金需求分析
        4.2.2 农村企业和其他非企业组织的资金需求分析
        4.2.3 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需求分析
    4.3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4.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规模与结构
        4.3.2 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规模与结构
    4.4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分析
        4.4.1 计量模型与指标数据
        4.4.2 实证结果分析
        4.4.3 结论与启示
    4.5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探讨
        4.5.1 农村金融生态难以有效承载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4.5.2 农村金融体系内部组织机构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4.5.3 农村金融供需规模失衡与供需结构“错配”并存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测度与评价
    5.1 中国农村贫困及其成因的多维透视
        5.1.1 中国农村贫困现状考察
        5.1.2 中国农村贫困的成因分析
    5.2 基于FGT贫困指数的中国农村贫困测度
        5.2.1 模型、方法与数据
        5.2.2 中国农村贫困广度、深度与强度分析
    5.3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3.1 经济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
        5.3.2 社会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
        5.3.3 环境与生态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
        5.3.4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5.4 基于熵权综合指数法的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测算与评价
        5.4.1 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与思路
        5.4.2 指标与数据
        5.4.3 2001-2011年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测度与评价
    5.5 中国农村金融反贫困政策及其评价
        5.5.1 农村金融反贫困政策变迁及其成效
        5.5.2 农村金融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减贫效应分析
    6.1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
        6.1.1 状态空间模型及其实证模型设立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1.3 估计结果与结论分析
    6.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6.2.1 PSTR模型估计原理与实证模型构建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2.3 估计结果与结论分析
    6.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
        6.3.1 实证模型构建
        6.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3.3 估计结果与结论分析
第7章 农村金融减贫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7.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实践
        7.1.1 美国“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减贫实践
        7.1.2 日本以合作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减贫实践
    7.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实践
        7.2.1 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
        7.2.2 印度“银行—自助小组”联接下的小额信贷
    7.3 典型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经验
        7.3.1 政府引导与扶持是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重要保障
        7.3.2 正确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7.3.3 重视服务特定群体的小额信贷的发育与成长
        7.3.4 正视非正规金融组织“正规化”的趋势与诉求
        7.3.5 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与商业利益保证
        7.3.6 不断推进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7.3.7 建立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
第8章 提升中国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政策研究
    8.1 进一步完善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8.1.1 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协同效应
        8.1.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8.1.3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8.1.4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有效配置
    8.2 强化农村金融的减贫功能,提升金融减贫的深度与强度
        8.2.1 规范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
        8.2.2 完善小微企业多维金融支持体系
        8.2.3 增加服务特定贫困群体的小额信贷产品供给
        8.2.4 引导和推进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有效衔接
        8.2.5 加快推进贫困农户信用信息工程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6)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结构理论的回顾与发展
        二、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三、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经验总结及前景展望
        一、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回顾、现状及展望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现状及前景
        三、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第二章 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演绎及现状特征
    第一节 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演绎及经验总结
        一、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演绎
        二、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经验总结
    第二节 淄博市产业结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一、资源型产业结构明显
        二、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强
        三、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
        四、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
        五、产业结构低度化
        六、产业关联度低
        七、由产业结构而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八、产业结构老化问题严重
        九、产业布局分散化
第三章 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原则
    第一节 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分析
        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二、交通、通讯及区位条件
        三、人口与劳动力条件
        四、经济条件
    第二节 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一、凸现地方特色的原则
        二、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并举,以存量调整为主
        三、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并行
        四、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劳动就业相结合的原则
        五、第二产业调整与第一、三产业调整相结合,以第二产业为主
        六、企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为主
        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培植地方财源相结合
第四章 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第一节 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一、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二、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
        三、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实现资源、规模和市场优势的有机统—
        四、集约投入,大力培植主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五、实施集团战略,搞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六、搞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第二节 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一、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合理选择主导产业
        三、突出第二产业这个重点,延伸产业链条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五、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收入增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福建在新世纪初期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所在
二、福建产业结构调整概况和现状分析
    1. 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不够快。
    2. 产业规模不够大。
    3. 产业发展水平不够高。
    4. 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作用不突出。
三、福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目标与举措
四、福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举措
    1. 把科技创新摆在首要位置,以科技进步带动产业整体素质的显着提高。
    2. 突出抓好体制改革,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注入动力和活力。
    3. 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和提高产业优势。
    4. 大力培育名牌产品,以产品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5. 发挥对外开放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注意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8)关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十个争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调整方式上以增量调整为主还是以存量调整为主?
二、在调整手段上, 以股权为主还是以债权为主?
三、在调整的依据上, 以市场需求为主还是以资源优势为主?
四、在产业的选择上,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什么?
五、在产品的选择上,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什么?
六、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中, 优先发展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
七、在企业经营结构的调整中, 如何正确处理主业经营和多元化经营的关系?
八、在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上, 强调国有经济的相对产业优势还是固守国有经济的绝对数量优势?
九、在地区结构调整中, 以地方利益为主还是以市场份额为主?
十、在结构调整的主体上, 以政府行为为主还是以企业行为为主?

(9)区域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1-1 实证研究
        2-1-2 经验研究
    §2-2 产业结构
    §2-3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产业政策
        2-3-1 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政策
        2-3-2 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政策
        2-3-3 产业布局理论与产业政策
第三章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评价
    §3-1 评价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体系
        3-1-1 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目标任务
        3-1-2 综合评价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体系
        3-1-3 综合评价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
    §3-2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评价
    §3-3 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评价
        3-3-1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
        3-3-2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
        3-3-3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3-4 产业结构调整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四章 河北省产业关联效应分析与主导产业选择
    §4-1 产业关联理论概述
        4-1-1 产业关联方式及类型
        4-1-2 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4-1-3 关联效应系数的计算
    §4-2 河北省产业关联效应计量分析
        4-2-1 前向关联效应系数的计算
        4-2-2 后向关联效应系数的计算
    §4-3 河北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4-3-1 选择主导产业的意义
        4-3-2 河北省主导产业的确定
第五章 河北省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分析
    §5-1 区域经济比较优势概述
        5-1-1 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内涵
        5-1-2 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评价
    §5-2 河北省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分析
        5-2-1 河北省产业总体竞争力分析
        5-2-2 河北省三次产业竞争力分析
        5-2-3 河北省优势产业的调整方向
    §5-3 河北省工业竞争力比较优势分析
        5-3-1 理论模型
        5-3-2 实证分析
第六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6-1 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成因
    §6-2 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分析
        6-2-1 一个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
        6-2-2 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6-2-3 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6-3 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分析
        6-3-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
        6-3-2 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途径
    §6-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4-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的内涵与测算方法
        6-4-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6-4-3 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
    §7-1 河北省宏观经济运行总量分析
    §7-2 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长与波动
        7-2-1 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与波动
        7-2-2 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与波动
        7-2-3 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与波动
        7-2-4 三次产业波动对GDP波动的影响
    §7-3 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评价
        7-3-1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分析
        7-3-2 经济增长效率效益分析
        7-3-3 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综合评价
    §7-4 提高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政策措施
第八章 其他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及区域经济发展经验
    §8-1 国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经验与借鉴
    §8-2 境外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及借鉴
第九章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9-1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9-1-1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9-1-2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9-1-3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9-1-4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9-2 产业结构调整与河北省城镇化建设
        9-2-1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9-2-2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9-3 优化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几点建议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本文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0-2 本文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导论
    0.1 研究背景与动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挑战
    0.2 研究的范围与目的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构安排与方法
第一章 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1.1 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考察
        1.1.1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概述
        1.1.2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忽视对投资结构的研究
    1.2 投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1.2.1 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动
        1.2.2 经济增长与投资结构变动
        1.2.3 投资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
        1.2.4 促进经济增长的投资产业结构
    1.3 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
        1.3.1 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高速低效
        1.3.2 投资产业结构失衡与经济增长低效益
        1.3.3 结论与思考:加快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第二章 “新经济”及其对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2.1 “新经济”的本质
        2.1.1 关于“新经济”的定义
        2.1.2 “新经济”提出时的经济背景
        2.1.3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2.1.4 “新经济”的基本内涵
    2.2 “新经济”发展中的投资结构调整
        2.2.1 “投资率较低?”:对投资统计的修正
        2.2.2 投资产业结构的渐序演进
        2.2.3 促进投资结构调整的经济政策
    2.3 ”新经济”对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启示
        2.3.1 加大对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2 在顺应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加快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
        2.3.3 构建高效、灵活的经济金融体制是加快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
        2.3.4 处理好增量资本与存量资本的关系,在投资产业结构调整方式与内容上,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同时并举
第三章 ”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3.1 “新经济”对中国的挑战
        3.1.1 “新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3.1.2 “新经济”对中国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3.1.3 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3.2 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与准则
        3.2.1 投资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选择:适应性调整与战略性调整
        3.2.2 静态分析: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化
        3.2.3 动态分析: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3 基本思路:实现投资产业结构的历史跨越
        3.3.1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
        3.3.2 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投资结构成长模式
        3.3.3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与新技术革命
        3.3.4 我国的选择:以信息化为战略目标的投资结构安排
        3.3.5 关键:把信息产业作为我国投资的主导产业
        3.3.6 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的关系
第四章 “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
    4.1 改革目标:投资结构调整从政府主导向企业主导转变
        4.1.1 我国投资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
        4.1.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让企业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
    4.2 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业
        4.2.1 美国“新经济”发展与风险投资体制
        4.2.2 当前中国风险资本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3 创造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
    4.3 大胆探索,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
        4.3.1 证券市场是促进投资结构调整的最有效机制
        4.3.2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与其多重证券市场体系
        4.3.3 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
    4.4 强化科研能力的内在化,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科研新体制
        4.4.1 工业实验室在“新经济”中的作用
        4.4.2 当前我国科研能力内在于企业的重要性
        4.4.3 我国企业科研能力内在化的主要方式及途径
第五章 “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资产重组
    5.1 “新经济”与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产重组
        5.1.1 新一轮全球并购的主要特征
        5.1.2 全球并购带来的新变革与新问题
        5.1.3 企业并购对我国资产重组的启示
    5.2 我国的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与资产重组
        5.2.1 资产重组在存量调整中重要地位与作用
        5.2.2 我国投资结构存量调整的现状与问题
        5.2.3 规范和加快资产重组的对策
    5.3 当前中国推进资产重组的重点:建立大企业集团
        5.3.1 发展大企业集团在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意义
        5.3.2 中国企业集团发展的过程及现存问题
        5.3.3 资产重组是构建大企业集团的最有效方式
        5.3.4 构建大企业集团的主要措施
参考书目
后记

四、以存量调整为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股市的结构与变迁[D]. 郑学军. 厦门大学, 2001(01)
  •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支持研究[D]. 张奕. 西南财经大学, 2001(01)
  • [3]总报告 面向202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刘树杰,宋立,臧跃茹,孙学工,王蕴,曾铮. 经济研究参考, 2012(43)
  • [4]以存量调整为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戴园晨. 城市金融论坛, 1996(01)
  • [5]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 苏静. 湖南大学, 2015(02)
  • [6]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策略研究[D]. 宫本高.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7]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J]. 习近平. 管理世界, 2001(05)
  • [8]关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十个争论问题[J]. 魏杰,侯孝国. 财贸经济, 1997(02)
  • [9]区域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刘强. 河北工业大学, 2007(01)
  • [10]“新经济”与中国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张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聚焦存量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