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硝酸生产中含铂废渣的收集与再生(论文文献综述)
钟浦城[1](2021)在《危废焚烧系统烟囱红烟排放原因分析及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具有无害化、资源化、减容化迅速的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危险废弃炉数量日益增多,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污染物达标排放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在目前环保部门密切关注危废焚烧排放烟气中常规污染物和二恶英等污染因子达标排放的同时,某些危废焚烧炉烟囱排出的带色烟气的视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重点针对某危废焚烧企业的烟囱出现的红烟等有色烟羽排放问题,对红烟发生的机理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排查危废焚烧系统烟囱排放红烟的原因。通过分析各种有色烟羽形成的可能途径,发现红烟与烟气中的红色的三价铁化合物有关。而形成红烟的主要成因为布袋除尘器出口烟气中颗粒物中Fe元素含量较高,这部分含Fe颗粒物在脱酸塔吸收液中絮凝生长,形成了粒径更大的红色颗粒物,最后随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形成红烟。(2)基于分形理论,采用实验法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研究Fe(OH)3絮状物的生长规律;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模拟Fe(OH)3絮状物生长的DLA模型;通过实验法得出Fe3+浓度和反应时间与絮状物大小和紧密程度呈正相关,而吸收液流动速度与絮状物大小和紧密程度呈负相关。(3)采用物理过滤降低脱酸塔吸收液中颗粒物的浓度,从源头阻断烟囱红烟生成途径。对于物理过滤无法过滤去除的小粒径有色颗粒物,使用化学试剂改性来消除烟气排放过程中的红烟,并建立了自动加药装置与红烟在线监控平台相结合的消除红烟装置,实现对红烟现象的实时监控和快速消除。过滤与化学药剂两者共同作用,成功解决该焚烧系统的红烟问题。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排查、采样分析,明确了该危废焚烧厂红烟生成的途径,提出了过滤、化学消色和图像识别相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解决了危废焚烧厂的环保运行难题,对于固废焚烧中有色烟羽治理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治理途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杨裕东[2](2021)在《水浸-催化空气氧化技术处理砷碱渣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砷碱渣是锑冶炼系统产出的典型固废,除了砷以外,还含有大量的锑和碱,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由于砷、锑性质相似,处理成本较高,使得砷碱渣综合利用难度较大,导致砷碱渣目前仍主要以堆存形式处置,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还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环保风险。因此,开展砷碱渣综合利用研究对我国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砷碱渣的物料特性,本论文提出采用水浸-催化空气氧化技术处理砷碱渣的研究,借助对溶液成分和渣的系统表征,查明砷碱渣在水溶液中的浸出规律,获取砷、锑初步分离的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开展遴选、制备对空气氧化浸出液中As(Ⅲ)、Sb(Ⅲ)具有催化作用的催化剂,探究催化空气氧化、分离砷、锑的反应规律,获取最佳反应条件,实现砷、锑的深度分离,为后续砷、碱的回收奠定基础。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水浸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对砷、锑的浸出和分离影响较为显着。实验所得的最佳浸出条件为: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5 h,浸出液固比为3:1,搅拌速度为300 rpm。在该最优实验条件下,砷碱渣中砷的浸出率可达到97.96%,而锑的浸出率不足0.7%。浸出渣中砷含量仅为0.09%,而锑含量则为59.70%,较砷碱渣中锑含量上升,进一步证实了采用水浸可实现分离砷、锑的初步分离。催化空气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引入锰盐,可以有效加速空气对As(Ⅲ)的氧化效果,且这一催化效果来自于新生态二氧化锰。进一步的试验研究表明,催化剂用量和溶液初始pH对空气氧化浸出液中As(Ⅲ)影响较为显着。试验所得的最佳催化氧化条件为:控制反应体系为As/Mn摩尔比12.74:1,溶液初始pH=13.40,搅拌转速为300 rpm,空气流速1.0 L/min,该条件下反应2 h即可使浸出液中的As(Ⅲ)完全氧化;锑沉淀率可达80%,实现了砷、锑的深度分离。此外,将氧化剂由空气改为纯氧,可进一步加速As(Ⅲ)的氧化速率,其完全氧化所需时间由2 h降至1.25 h。
种轲李尧[3](2021)在《废铂催化剂综合回收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铂催化剂使用量逐年增加。在使用过程中,催化剂由于积碳、烧结等原因逐渐失去催化活性,需要定期进行更换。报废催化剂中铂资源丰富,远高于我国伴生矿中铂的含量,具有较高回收价值。针对传统湿法回收工艺存在氧化剂毒性大、铂的制取复杂、综合利用程度低的缺点,本论文以某危废处置公司拟填埋的废铂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废催化剂焙烧脱碳、氧化浸出、萃取除杂、电沉积制备铂的试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空气焙烧法脱除废催化剂表面积碳,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原料粒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失重率的影响,得到最佳焙烧工艺条件:自然粒度、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1.5 h,原料的失重率为14.9%。(2)通过盐酸氧化法浸出铂,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工艺参数对浸出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浸出工艺条件:盐酸浓度3mol/L、NaClO3加入量6ml、液固比8: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90 min,Pt浸出率达99.5%。(3)采用三正辛胺(TOA)萃取PtCl62-,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工艺参数对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β-支链伯醇作为改性剂,可以有效消除萃取过程的第三相,最佳萃取条件为:料液[H+]=0.5 mol/L、TOA体积分数10%、β-支链伯醇体积分数5%、萃取相比(VO:VA)=1:1,Pt、Ni的萃取率分别为99.6%、0.2%。载铂有机相经稀HCl洗涤,采用0.2 mol/L Na OH溶液反萃取3次,Pt反萃取率达99.8%,反萃取液经酸化、浓缩,主要成分为Na2PtCl6和NaCl,杂质含量低,可用作电沉积制取铂的电解液。(4)采用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分离Al3+,经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工艺参数对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条件:料液pH=1.5,P507皂化率50%,萃取相比(VO:VA)=1:1,Al3+、Mg2+、Ni2+的萃取率分别为99.3%、1.2%、0.5%。载铝有机相用5 mol/L H2SO4反萃取,Al3+反萃取率达98.5%,反萃取液经蒸发结晶,所得产物为Al2(SO4)3·14H2O,质量满足HG/T 2225—2010中Ⅰ类品要求。(5)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PtCl62-的电沉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PtCl62-电沉积的表观活化能大于16 k J/mol,主要受电化学反应控制。提纯Na2PtCl6溶液为电解液,采用恒压电沉积法制取金属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搅拌、电压、电解液温度对铂电沉积率的影响,得到最佳电沉积工艺条件:低速搅拌,电压2.0 V,电解液温度50℃,铂的电沉积率为99.5%,电沉积产物平整,Pt含量达99.98%。通过成本收益估算,采用本文研发的成套工艺处理1 kg废铂催化剂,生产利润能达1100元。其中,废催化剂中铂的回收是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黄耿博[4](2021)在《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组成与污染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玥[5](2021)在《石墨相氮化碳基功能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铀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睿丽[6](2021)在《含油污泥与生物质联合热压制备成型燃料耦合油提取研究》文中提出含油污泥是石油化工行业产生的典型废弃物,是一类危险废物,由于油泥稳定的水-油-固三相体系难以被破坏,油泥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处置。其危害性主要来自其中的油相,回收油不仅能实现油泥的无害化,也能实现其资源化,但油泥的高含水率和高稳定性是利用传统方法处理油泥的两大限制因素。本文提出了油泥和生物质的联合热压成型的方法,向油泥中添加生物质,充当刚性骨架构建者的角色,提高其孔隙率和结构刚性,改善了物料的抗压强度,使物料在热和压力的联合作用下实现固-液分离,获得成型燃料颗粒的同时回收油,实现油泥和生物质高程度的资源化。本论文研究了油泥和生物质混合比例、成型压力和热压温度对成型过程的影响,对成型燃料颗粒的密度、硬度、成型能耗、能量密度、吸湿性及颗粒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究其作为燃料的潜力,同时对耦合油的四组分、GC-MS、FTIR进行了分析,探讨油泥-生物质联合热压成型机理。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原料油泥水、油、固三相含率分别为51.05±2.21%、28.00±1.07%、20.95±0.26%,热值为12.64±0.42 MJ/kg,生物质热值为19.35±0.16 MJ/kg。成型是一个能源密集过程,颗粒的能量密度越高,越有利于其热转化应用,与原始物料的热值相比,成型颗粒的热值有大幅提高,能量的密集程度明显,说明油泥与生物质联合成型实现了能量的密集化,有利于成型颗粒的热转化应用。(2)油泥-生物质联合成型时,油相作为润滑剂降低颗粒间及与模具间摩擦力,降低成型能耗,同时保护设备,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成型效率;油泥中的胶质、沥青质等成分在颗粒中起粘结作用,且成型颗粒被破坏过程发生弹性形变,需要较大的力持续作用于颗粒才能破坏颗粒。研究的实验条件下,混合比例为1:1、成型压力为50MPa、热压温度为150°C时,颗粒的硬度、破断能耗及最大破断力最大,颗粒稳定性最好,利于颗粒的储存运输;成型颗粒的热值有大幅提高,能源密集程度明显,适合作为燃料二次利用。(3)论文中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成型颗粒的实际燃烧过程,颗粒等温燃烧时先后经过加热干燥阶段、挥发份释放形成火焰阶段、焦炭和灰分阶段,挥发分释放阶段,颗粒上方火焰逐渐增大变亮后逐渐缩小并熄灭;不同颗粒的干燥阶段时长几乎一致,但火焰阶段差异较大,油泥含量越高,颗粒燃烧火焰越持久,燃烧过程中温度越高,热辐射越大,颗粒燃烧情况越好,有助于其作为燃料换热利用;颗粒燃烧残渣中Zn、Cu和Hg严重超标,需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综合来看油泥与生物质联合热压成型的颗粒具有较大的燃料利用潜力。(4)论文对耦合油的组分进行了研究,发现热压成型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反应,热使油相中约5.88%的饱和烃和芳香烃挥发;压力使约13.10%的油相从颗粒中脱离出来,沥青质含量降低,胶质含量明显提高;同时约9.02%的油相因对固相组分及生物质骨架的粘连吸附作用而被滞留在颗粒中,其中胶质和沥青质占绝大多数。综上,油泥和生物质的联合热压制备成型颗粒燃料是可行的,能同时实现油泥的资源化和无害化,成型颗粒可通过热转化方式加以利用,耦合油也可进一步提质利用。
周彬[7](2021)在《氨基功能化碳纳米管改善阴极表面性质提高自养电活性菌除铬效率》文中研究说明Cr(Ⅵ)-还原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是Cr(Ⅵ)修复领域的一项新兴生物技术,该技术利用阳极和阴极的电化学活性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实现Cr(Ⅵ)还原为Cr(III)。阳极表面的电化学活性菌氧化无机或有机物产生的电子经外电路传递至阴极。阴极表面的金属还原菌又将电子进一步传给电子受体(Cr(Ⅵ)),完成Cr(Ⅵ)的还原。目前,由于阴极材料的限制导致MFC阴极表面电营养细菌的附着速度及在生物膜中占比较少,极大地着限制着MFC的产电及Cr(Ⅵ)去除的效率。本论文首先从不同表面特性的电极中筛选出具备高效除铬性能潜力的氨基表面电极,进一步研究了氨基表面的电极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最后阐明氨基表面电极促进沉积物燃料电池的阴极生物除铬效率的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表面特性测试的高效除铬电极的筛选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碳纳米管(CNTs)制备了三种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电极(CC、COOH-CNT/CC及NH2-CNT/CC)。具体是通过酸化、氨基化的方式对CNT进行功能化处理,接着利用层层组装技术将改性碳纳米管修饰到碳布表面,制备出COOH-CNT/CC及NH2-CNT/CC电极(CC为空白电极)。然后基于电极导电性能对修饰电极进行筛选,主要包括对电极的表面形态、官能团成分、比表面积以及电化学催化能力进行测试。最后基于电极的铬吸附性能我们比较了电极在铬溶液中表现出来的铬吸附能力,进一步筛选出高效除铬电极。(2)氨基表面对NH2-CNT/CC电极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在明确NH2-CNT/CC电极的性质后,需要进一步研究NH2-CNT/CC碳布电极对于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首先为了验证生物膜在电极表面的富集速率,我们将NH2-CNT/CC作为双室MFC的阳极,测试了多轮运行过程中电池的电压变化情况。NH2-CNT/CC达到的最高电压为643 m V,功率密度最大为1685 m W/m2,是CC(1296 m W/m2)的1.3倍。然后,为了进一步表征负载生物膜的NH2-CNT/CC在MFC中的电极性能,在电池运行结束后对NH2-CNT/CC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为了比较氨基碳纳米管对NH2-CNT/CC电极表面生物膜的生物量形成的影响,对电极表面形态进行了电镜观察。(3)NH2-CNT/CC的高效除铬机理研究在本研究中,首先研究NH2-CNT/CC电极对沉积物燃料电池产电除铬效能的影响。我们将NH2-CNT/CC用作沉积物燃料电池的阴极进行长时间的铬去除实验,期间测试了NH2-CNT/CC电极的产电性能及生物除铬效率。NH2-CNT/CC的最高电压达到了241 m V,是CC的MFC(137 m V)的1.76倍。在第40天,CC对Cr(Ⅵ)的去除率最高达到0.99 mg/L·d,而NH2-CNT/CC的SMFC对Cr(Ⅵ)的去除率更快,在第36天达到最大值2.04 mg/L·d。进一步,研究NH2-CNT/CC生物阴极电化学性能,对实验后的NH2-CNT/CC电极进行了电镜、EDS、EPS和电化学测试。最后为了阐明NH2-CNT/CC生物阴极沉积物燃料电池的高效除铬机理,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电极表面菌群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张怡悦[8](2021)在《金/铁矿区土壤-植物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及微生物演化机制》文中认为露天金属尾矿中残留的重金属通过风蚀、水蚀等途径向环境中扩散。为了探究废弃尾矿周边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以典型金/铁矿区土壤-植物(猪毛菜)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铅同位素技术对重金属污染源进行源解析;通过同位素分馏效应揭示锌在土壤-植物体系迁移转化过程;基于高通量测序、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探究寡营养闭库铁尾矿库中自然定居植物—猪毛菜的生存策略,阐明尾矿土壤-猪毛菜体系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及演化过程,揭示尾矿土壤-微生物-猪毛菜相互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猪毛菜的重金属污染具有空间分布特异性。表层土壤中Pb、Zn、Cu、Cd、Cr、Ni、As 以及 Hg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29、124、42、0.47、103、39、7.64以及0.05 mg/kg,总体上呈轻度污染,其中矿业活动密集区呈中度到重度污染。土壤-猪毛菜体系中重金属主要分布于根际土及叶片,猪毛菜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为Cr>Zn>Pb>Cu>Fe>Cd,转移系数为Fe>Cd>Zn>Cu>Pb>Cr。(2)矿区206Pb/207Pb及208Pb/206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土壤1.10-1.18,2.10-2.19;尾矿 1.04-1.09,2.24-2.32;植物 1.11-1.16,2.11-2.20。尾砂是土壤及植物根部铅的最主要来源,其中对土壤铅的贡献率为43%-75%,对植物铅的贡献率为32%-50%。(3)猪毛菜地上部分富集锌的轻同位素,δ66/64Zn为-0.25%o;地下部分富集锌的重同位素,δ66/64Zn为0.17%o。锌在土壤根际迁移过程、根系吸收过程以及根部向地上部位转运过程均发生了同位素分馏效应,三种过程的Δ66/64Zn 分别为 0.26%o、-0.16%o以及 0.16%o。(4)重金属(Cu、Fe、Zn、Pb)显着影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土壤-猪毛菜体系的核心功能菌群普遍具有重金属抗性,演化形成的核心功能菌群主要包括Pantoea等溶磷菌、Methylobacterium和Sphingomonas等有机物降解菌、Rhizobium等固氮根瘤菌。(5)贫瘠铁尾矿库微生物-猪毛菜演化过程为:猪毛菜产生有机酸及类黄酮素等代谢产物以吸引促生菌到根部定殖,根际促生菌分泌吲哚乙酸(IAA)、合成铁载体等促进植物生长,内生菌则通过遗传增强后代对矿山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形成微生物-猪毛菜互惠共生体。
张梦露[9](2021)在《粉煤灰制备富铝浸出液及提铝酸渣制备吸附剂》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消费总量逐年上升,煤炭需求量虽略呈下降趋势,但其占比仍超过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据调查粉煤灰产量也逐年上升,但其综合利用率却逐年下降,利用价值普遍较低。粉煤灰中氧化铝(Al2O3)含量约为15%~50%,将其视为低品位铝土矿回收利用铝元素,可实现粉煤灰的高值化利用。同时,为避免工艺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开发高价值提铝酸渣综合利用技术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NaOH为烧结助剂,采用烧结活化-酸浸法从粉煤灰中提铝,探究最佳提铝工艺条件,并通过分析烧结产物矿物组成及官能团等特性探讨粉煤灰烧结活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550°C、NaOH/CFA(wt./wt.)=1.40、硫酸浓度为30 wt.%及烧结时间为10 min时,铝的浸出率达到95.00%以上。在粉煤灰烧结活化过程中,莫来石及非晶态硅铝化合物与NaOH反应,其中的铝氧八面体结构转变为铝氧四面体结构,铝氧四面体与硅氧四面体结构相结合形成以四元环和六元环为基本结构的铝硅酸盐,即八面沸石和霞石。在酸浸过程中,八面沸石和霞石与硫酸发生反应使铝元素以离子形式存在于酸浸液中,其中霞石相更有利于烧结产物的酸浸过程。为避免烧结活化-酸浸过程造成的二次环境污染,以提铝酸渣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材料,采用FT-IR对材料制备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介孔二氧化硅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当模数比为3,硅浓度为45 g·L-1,老化pH为7时,材料比表面积最大为1039.32 m2·g-1,其平均孔径为3.09 nm,孔体积为0.87 kg·m-3,其孔结构狭窄且均一。以提铝酸渣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主要分为三步:水解、缩聚和老化。为考察介孔二氧化硅的吸附性能,以染料废水中常见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为吸附质,开展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pH为11,吸附温度为293.15 K,初始亚甲基蓝浓度为200mg·L-1,介孔二氧化硅投加量为1 g·L-1时,材料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较佳,吸附量高达189.10 mg·g-1,去除率可达到94.55%。介孔二氧化硅对亚甲基蓝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过程,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反应的发生,吸附反应后固液界面混乱度降低。同时,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作用力以静电吸引力及氢键为主,且吸附过程可逆。
潘爽[10](2021)在《复杂聚态含砷固废脱硫脱砷及资源化利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硫化砷渣进行了粒径和元素组成分析,同时从硫化砷渣的干燥、真空干燥、熔解、真空脱硫、真空脱砷以及硫砷滤渣的氧化六个阶段对复杂聚态含砷固废的脱硫脱砷和资源化利用进行研究,考察了各个阶段中时间、温度等因素对脱水率和硫砷含量变化的影响,最后经过连续性实验将硫化砷渣中各组分各组分进行分离。实验结果表明:(1)硫化砷渣颗粒细小,颗粒粒径都在10μm以下占到80%,其平均粒径为3.5μm。硫化砷渣一般为无定形态和多晶聚合体的形式出现,常凝聚成团。其基本组成元素主要有S、As、Na、Pb、Zn等。(2)采用一般干燥对硫化砷渣进行脱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干燥制备样品的最佳条件为温度90℃、时间5 h,此时样品脱水率达到20.98%;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制备样品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20℃、时间3 h,此时脱水率达到14.31%。(3)脱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脱硫效果随着温度从350℃升高至500℃而越来越好,但综合考虑脱硫温度设置为450℃较好,该温度下砷硫分离相对比较好。脱砷温度为600℃时,效果最佳,脱砷时间在2-6小时之间,对砷的析出,效果差别不大,故选择3小时即可。(4)硫化砷渣经脱硫脱砷工艺处理后,有效地降解了其中S和As的含量,凸显了残渣有价金属的价值,从而大大促进了危险固废硫化砷渣的资源化利用价值。
二、硝酸生产中含铂废渣的收集与再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硝酸生产中含铂废渣的收集与再生(论文提纲范文)
(1)危废焚烧系统烟囱红烟排放原因分析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危险废物定义及我国危险废物处置概况 |
1.1.1 危险废物来源与分类 |
1.1.2 危险废弃物危害 |
1.1.3 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 |
1.2 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常规污染物排放控制 |
1.3 危险废物焚烧厂的红烟排放问题 |
1.3.1 该危废焚烧厂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红烟排放问题介绍 |
1.3.2 国内固废焚烧厂排放的红烟情况及原因分析 |
1.3.3 有色烟羽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2.实验方法与分析设备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装置及成分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危废焚烧系统烟囱红烟成因分析 |
3.1 红烟产生原因分析 |
3.2 焚烧系统排放红烟路径分析 |
3.2.1 尾部烟气污染物测试分析 |
3.2.2 红烟中红色颗粒物成分分析 |
3.2.3 布袋除尘器除尘效果分析 |
3.2.4 湿法脱酸塔内吸收液成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Fe(OH)3 絮状物生长规律研究 |
4.1 分形理论 |
4.2 DLA模型模拟Fe(OH)3 絮状物生长规律 |
4.2.1 不同粒子数时的分形体形状 |
4.2.2 不同粒子数时的最大回转半径及分形维数变化 |
4.3 试验法研究Fe(OH)3 絮状物生长规律 |
4.3.1 不同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絮状物生长的影响 |
4.3.2 不同搅拌速度对絮状物生长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红烟治理措施研究 |
5.1 前言 |
5.1.1 脱酸塔吸收液颗粒物来源 |
5.1.2 脱酸塔吸收液颗粒物脱除方案选择 |
5.2 实验装置介绍 |
5.3 过滤法对吸收液颗粒物脱除效果分析 |
5.3.1 吸收液颗粒物浓度较高的脱除效率 |
5.3.2 吸收液颗粒物浓度较低时的脱除效率 |
5.3.3 不同粒径颗粒物中Fe元素含量比较 |
5.4 药剂添加法消除红烟 |
5.4.1 焦亚硫酸钠对红烟消除效果试验 |
5.4.2 自动加药装置 |
5.5 红烟在线监控平台 |
5.5.1 红烟在线监控平台作用 |
5.5.2 设计思路 |
5.5.3 主要实现的功能 |
5.5.4 操作使用说明 |
5.5.5 红烟在线监控平台运行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内容与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2)水浸-催化空气氧化技术处理砷碱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锑的概述 |
1.1.1 锑资源现状 |
1.1.2 锑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1.1.3 锑的应用及消费 |
1.2 砷碱渣处理现状 |
1.2.1 砷碱渣的产生及危害 |
1.2.2 砷碱渣的火法冶炼工艺 |
1.2.3 砷碱渣的湿法冶炼工艺 |
1.2.4 砷碱渣的处置工艺新进展 |
1.3 As(Ⅲ)氧化方法 |
1.3.1 化学氧化法 |
1.3.2 光催化氧化法 |
1.3.3 生物氧化法 |
1.3.4 催化空气氧化法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实验渣样化学成分 |
2.1.2 实验渣样矿物组成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步骤及内容 |
2.3.1 砷碱渣浸出实验 |
2.3.2 砷碱渣浸出液氧化实验 |
2.4 实验计算方法 |
2.4.1 砷、锑浸出率的计算 |
2.4.2 As(Ⅲ)氧化率的计算 |
第三章 砷碱渣水浸试验研究 |
3.1 水浸原理 |
3.2 浸出温度对砷锑浸出率的影响 |
3.3 浸出时间对砷锑浸出率的影响 |
3.4 浸出液固比对砷锑浸出率的影响 |
3.5 搅拌速度对砷锑浸出率的影响 |
3.6 浸出前后渣样微区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n-As(Ⅲ)-O_2-H_2O体系As(Ⅲ)氧化的热力学研究 |
4.1 高温水溶液热力学计算方法的选择 |
4.2 Mn-As-H_2O体系电位-pH图 |
4.3 Mn-As-H_2O体系中As(Ⅲ)氧化热力学分析 |
4.3.1 锰系氧化物氧化水溶液中As(Ⅲ) |
4.3.2 MnO_2-As(Ⅲ)-O_2-H_2O的反应热力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砷碱渣水浸液中As(Ⅲ)的催化氧化研究 |
5.1 As(Ⅲ)的催化氧化试验 |
5.1.1 硫酸锰投加方式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 |
5.1.2 As/Mn摩尔比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 |
5.1.3 反应温度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 |
5.1.4 溶液初始pH值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 |
5.1.5 空气流速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 |
5.1.6 搅拌转速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 |
5.1.7 不同氧化气氛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 |
5.2 催化空气氧化As(Ⅲ)的反应机理初探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已发表论文 |
(3)废铂催化剂综合回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铂的性质、资源和生产现状 |
1.2 铂催化剂的应用和失活 |
1.2.1 铂的催化性质 |
1.2.2 铂催化剂的应用 |
1.2.3 铂催化剂的失活 |
1.3 废铂催化剂回收技术 |
1.3.1 预处理 |
1.3.2 铂的富集 |
1.3.3 铂的溶解 |
1.3.4 铂的分离 |
1.3.5 铂的精炼 |
1.4 电沉积技术简介 |
1.4.1 电沉积原理 |
1.4.2 电沉积制备纯金属的应用 |
1.5 选题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试剂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3 实验主要设备 |
2.2 表征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2.3.1 分析仪器与工作参数 |
2.3.2 分析线选择和工作曲线绘制 |
2.3.3 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 |
2.3.4 废催化剂元素含量分析 |
2.4 原料表征 |
2.4.1 原料结构 |
2.4.2 原料形貌 |
2.4.3 原料成分 |
第三章 催化剂脱碳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3 实验方法 |
3.4 废催化剂焙烧条件研究 |
3.4.1 原料热重分析 |
3.4.2 原料粒径对焙烧的影响 |
3.4.3 焙烧温度对焙烧的影响 |
3.4.4 焙烧时间对焙烧的影响 |
3.4.5 焙烧产物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剂浸出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理 |
4.3 实验方法 |
4.4 催化剂浸出条件研究 |
4.4.1 盐酸浓度对浸出的影响 |
4.4.2 NaClO_3加入量对浸出的影响 |
4.4.3 液固比对浸出的影响 |
4.4.4 浸出温度对浸出的影响 |
4.4.5 浸出时间对浸出的影响 |
4.5 催化剂浸出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杂质分离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理 |
5.3 实验方法 |
5.3.1 铂的分离 |
5.3.2 铝的分离 |
5.3.3 萃取率 |
5.3.4 反萃取率 |
5.4 铂的分离工艺研究 |
5.4.1 改性剂对萃取的影响 |
5.4.2 料液[H~+]对萃取的影响 |
5.4.3 TOA体积分数对萃取的影响 |
5.4.4 β-支链伯醇体积分数对萃取的影响 |
5.4.5 萃取相比对萃取的影响 |
5.4.6 铂的反萃取 |
5.4.7 铂的分离实验 |
5.5 铝的分离工艺研究 |
5.5.1 料液p H对萃取的影响 |
5.5.2 P507 皂化率对萃取的影响 |
5.5.3 萃取相比对萃取的影响 |
5.5.4 铝的反萃取 |
5.5.5 硫酸铝的制备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沉积制备铂工艺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原理 |
6.3 实验方法 |
6.3.1 电化学实验 |
6.3.2 电沉积实验 |
6.4 铂的电沉积过程研究 |
6.5 电沉积制备铂条件研究 |
6.5.1 搅拌对电沉积率的影响 |
6.5.2 电压对电沉积率的影响 |
6.5.3 温度对电沉积率的影响 |
6.5.4 电沉积产物的表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艺经济效益估算与分析 |
7.1 小型回收试验 |
7.2 生产成本估算 |
7.3 产品价值估算 |
7.4 经济效益估算分析 |
7.5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含油污泥与生物质联合热压制备成型燃料耦合油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含油污泥综述 |
1.1.1 含油污泥来源及种类 |
1.1.2 含油污泥组成及物理化学特性 |
1.1.3 含油污泥产量及危害 |
1.2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
1.2.1 减量化处理技术 |
1.2.2 无害化处理技术 |
1.2.3 资源化利用技术 |
1.2.4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对比 |
1.3 含油污泥三相分离技术 |
1.3.1 含油污泥相分离难点 |
1.3.2 油泥-生物质联合热压方法的提出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原料的表征及结果讨论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原料分析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料基本理化性质 |
2.3.2 粒度分布及Zeta电位测试 |
2.3.3 混合物料热重分析 |
2.3.4 Py-GC/MS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成型实验结果及机理探究 |
3.1 成型实验装置及设计 |
3.1.1 成型实验装置及操作 |
3.1.2 成型实验方案设计 |
3.2 成型颗粒表征方法 |
3.3 混合比例对联合热压成型的影响 |
3.3.1 混合比例对成型颗粒密度的影响 |
3.3.2 混合比例对耦合油产率的影响 |
3.3.3 混合比例对成型能耗的影响 |
3.3.4 混合比例对颗粒硬度及破断能耗的影响 |
3.3.5 混合比例对颗粒能量密度的影响 |
3.4 成型压力对联合热压成型的影响 |
3.4.1 成型压力对成型颗粒密度的影响 |
3.4.2 成型压力对耦合油产率的影响 |
3.4.3 成型压力对成型能耗的影响 |
3.4.4 成型压力对颗粒硬度及破断能耗的影响 |
3.4.5 成型压力对颗粒能量密度的影响 |
3.5 热压温度对联合热压成型的影响 |
3.5.1 热压温度对成型颗粒密度的影响 |
3.5.2 热压温度对耦合油产率的影响 |
3.5.3 热压温度对成型能耗的影响 |
3.5.4 热压温度对颗粒硬度及破断能耗的影响 |
3.5.5 热压温度对成型颗粒能量密度的影响 |
3.6 含油污泥-生物质联合热压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4 成型颗粒燃料特性分析 |
4.1 燃料特性表征方法 |
4.1.1 颗粒吸湿特性 |
4.1.2 非等温燃烧动力学 |
4.1.3 颗粒等温燃烧质量变化 |
4.1.4 等温燃烧火焰、温度及热辐射 |
4.1.5 颗粒表面结构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成型颗粒吸湿特性 |
4.2.2 颗粒燃烧动力学 |
4.2.3 颗粒燃烧质量变化 |
4.2.4 颗粒燃烧火焰变化 |
4.2.5 颗粒燃烧温度、热辐射分析 |
4.2.6 颗粒表面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5 热压耦合油的特性分析 |
5.1 耦和油表征方法 |
5.1.1 四组分分析法 |
5.1.2 GC-MS分析 |
5.1.3 红外光谱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耦合油四组分分析 |
5.2.2 耦合油GC-MS分析 |
5.2.3 热压耦合油FTIR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专利情况 |
致谢 |
(7)氨基功能化碳纳米管改善阴极表面性质提高自养电活性菌除铬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铬的应用及危害 |
1.2 铬污染的消除 |
1.2.1 传统除铬方法 |
1.2.2 生物法除铬现状 |
1.2.3 微生物燃料电池除铬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表面特性的高效除铬电极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碳纳米管的羧基化处理 |
2.2.3 碳布预处理 |
2.2.4 羧基和氨基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5 高效除铬电极的筛选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CNT的分散性表征 |
2.3.2 电极导电性能筛选 |
2.3.3 电极铬吸附性能筛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氨基表面对NH_2-CNT/CC电极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3.2.2 电极的制备及质子膜的处理 |
3.2.3 污泥的活化 |
3.2.4 阳极生物膜的富集 |
3.2.5 生物膜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测试 |
3.2.6 阳极生物膜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H_2-CNT/CC的产电性能测试 |
3.3.2 NH_2-CNT/CC的生物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3 NH_2-CNT/CC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NH_2-CNT/CC生物阴极沉积物燃料电池的高效除铬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沉积物燃料电池构建 |
4.3.1 沉积物燃料电池电极制备 |
4.3.2 沉积物燃料电池构建和运行 |
4.4 沉积物燃料电池除铬性能表征 |
4.4.1 NH_2-CNT/CC生物阴极除铬效率测试 |
4.4.2 NH_2-CNT/CC生物阴极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3 NH_2-CNT/CC生物阴极表面生物膜表征 |
4.4.4 NH_2-CNT/CC生物阴极表面菌群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NH_2-CNT/CC生物阴极产电及除铬效率 |
4.5.2 NH_2-CNT/CC表面性质对阴极生物膜性能的影响 |
4.5.3 NH_2-CNT/CC表面性质对阴极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金/铁矿区土壤-植物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及微生物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矿山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 |
2.1.1 金属矿山开采及尾矿 |
2.1.2 尾矿的环境危害 |
2.1.3 废弃尾矿库的生态恢复 |
2.2 铅锌同位素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2.2.1 铅同位素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2.2.2 锌同位素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2.3 矿山环境微生态研究 |
2.3.1 矿山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
2.3.2 组学技术分析环境微生物潜在功能活性 |
2.3.3 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研究区域背景介绍 |
3.1.2 铁尾矿库自然定居植物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方法 |
3.4.1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
3.4.2 化学前处理 |
3.4.3 环境因子分析测定 |
3.4.4 铅同位素分析测试 |
3.4.5 锌同位素分析测试 |
3.4.6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
3.4.7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3.4.8 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 |
3.4.9 DNA提取与检测 |
3.4.10 高通量测序及宏基因测序 |
3.4.11 代谢物分析测试及数据预处理 |
3.4.12 数值计算及统计分析 |
3.5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5.1 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
3.5.2 实验设备 |
4 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
4.1 采样区详情 |
4.2 表层土壤及尾矿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
4.2.1 土壤及尾矿理化性质及肥力 |
4.2.2 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
4.2.3 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 |
4.2.4 重金属污染评价 |
4.3 琉璃河沿岸植物重金属含量分布 |
4.3.1 植物元素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
4.3.2 植物根/茎/叶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
4.4 重金属在土壤-猪毛菜体系中的迁移机制 |
4.4.1 土壤-猪毛菜体系重金属迁移特征 |
4.4.2 土壤-猪毛菜体系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 |
4.5 小结 |
5 土壤-猪毛菜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 |
5.1 表层土壤及尾矿铅同位素特征 |
5.1.1 土壤及铁尾矿的铅同位素组成 |
5.1.2 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
5.2 猪毛菜体系铅同位素特征 |
5.2.1 猪毛菜铅同位素特征值 |
5.2.2 植物(猪毛菜)污染源解析 |
5.3 土壤-猪毛菜体系锌同位素特征 |
5.3.1 土壤-猪毛菜体系锌同位素组成及分馏特征 |
5.3.2 锌同位素在矿山环境中溯源的可行性 |
5.4 小结 |
6 尾矿土壤-猪毛菜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
6.1 微生物群落结构 |
6.1.1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
6.1.2 Beta多样性分析 |
6.1.3 群落组成分析 |
6.2 物种差异分析及功能物种比较 |
6.2.1 细菌物种差异显着性分析 |
6.2.2 真菌物种差异显着性分析 |
6.2.3 功能物种比较分析 |
6.3 物种共现网络分析 |
6.3.1 共现网络拓扑特征分析 |
6.3.2 功能物种及关键物种分析 |
6.4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
6.4.1 环境因子与群落多样性 |
6.4.2 环境因子与群落组成分析 |
6.4.3 环境因子与功能物种关联分析 |
6.5 小结 |
7 尾矿土壤根际微生物-猪毛菜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7.1 根际微生物功能基因 |
7.1.1 固碳途径 |
7.1.2 氮循环 |
7.1.3 磷循环 |
7.1.4 重金属抗性基因 |
7.2 猪毛菜生长过程根系分泌物的演变 |
7.2.1 根系分泌物组成与HMDB分类 |
7.2.2 KEGG化合物分类与功能通路 |
7.2.3 不同生长阶段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聚类 |
7.3 根际微生物-猪毛菜相互作用 |
7.4 小结 |
8 总结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粉煤灰制备富铝浸出液及提铝酸渣制备吸附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粉煤灰特性及危害 |
1.2.1 粉煤灰特性 |
1.2.2 粉煤灰的危害 |
1.3 粉煤灰提铝方法 |
1.3.1 烧结法 |
1.3.2 酸法 |
1.3.3 碱浸法 |
1.3.4 粉煤灰提铝存在问题 |
1.4 提铝酸渣综合利用 |
1.4.1 制备水玻璃 |
1.4.2 制备白炭黑 |
1.5 本文论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2 实验原料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3.3 扫描电镜分析 |
2.3.4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
2.3.5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6 比表面积及孔道结构分析 |
2.3.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3 粉煤灰烧结活化-酸浸法制备富铝浸出液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工艺条件对铝浸出率的影响 |
3.3.2 烧结活化-酸浸化学反应原理探究 |
3.3.3 烧结活化机理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提铝酸渣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及吸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方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工艺条件对介孔二氧化硅孔结构的影响 |
4.3.2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制备机理 |
4.3.3 介孔二氧化硅吸附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复杂聚态含砷固废脱硫脱砷及资源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砷渣的危害 |
1.2.1 砷渣对大气的危害 |
1.2.2 砷渣对水环境的危害 |
1.2.3 砷渣对土壤的污染 |
1.2.4 砷渣对人体的危害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含砷废渣的处理处置技术 |
1.3.2 含砷废渣的固化稳定化 |
1.4 项目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1 硫化砷渣的资源化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1.4.2 铼的用途及我国产量和需求情况 |
1.4.3 复杂聚态含砷固废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步骤和原理 |
2.1 实验所用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2.2 测定方法 |
2.2.1 硫的测定方法 |
2.2.2 砷的测定方法 |
2.2.3 锑的测定方法 |
2.2.4 铼的测定方法 |
2.3 干燥实验 |
2.4 真空干燥实验 |
2.5 熔解实验 |
2.6 真空脱硫实验 |
2.7 真空脱砷实验 |
2.8 硫砷滤渣氧化实验 |
2.9 连续性模拟实验 |
第三章 脱硫脱砷工艺实验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2 测试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干燥参数优化实验 |
3.3.2 真空干燥实验 |
3.3.3 熔解实验 |
3.3.4 真空脱硫实验 |
3.3.5 真空脱砷实验 |
3.3.6 氧化实验 |
3.3.7 连续性实验 |
3.4 经济效益潜力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四、硝酸生产中含铂废渣的收集与再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危废焚烧系统烟囱红烟排放原因分析及治理研究[D]. 钟浦城. 浙江大学, 2021(01)
- [2]水浸-催化空气氧化技术处理砷碱渣的研究[D]. 杨裕东.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废铂催化剂综合回收工艺研究[D]. 种轲李尧. 江苏理工学院, 2021
- [4]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组成与污染特性研究[D]. 黄耿博.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5]石墨相氮化碳基功能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铀吸附性能研究[D]. 刘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6]含油污泥与生物质联合热压制备成型燃料耦合油提取研究[D]. 杨睿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氨基功能化碳纳米管改善阴极表面性质提高自养电活性菌除铬效率[D]. 周彬.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8]金/铁矿区土壤-植物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及微生物演化机制[D]. 张怡悦.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9]粉煤灰制备富铝浸出液及提铝酸渣制备吸附剂[D]. 张梦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复杂聚态含砷固废脱硫脱砷及资源化利用[D]. 潘爽. 广西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