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墩身边坡侧移控制曲线(论文文献综述)
肖时多[1](1981)在《墩身边坡侧移控制曲线》文中指出墩身边坡的选择在桥墩设计中是很主要的。一般较矮的桥墩墩身截面尺寸大多是偏心控制设计,而较高的桥墩往往是边坡侧移控制设计,如能绘出沿墩高的偏心及边坡侧移控制曲线,则选择合理墩身边坡是很方便的。偏心控制曲线较易求得,至于边坡侧移控制曲线,本文用变分法详加推导,以便读者应用。
谢铭勤[2](2020)在《钢管嵌套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整体现浇桥梁施工缺点的不断放大,装配式技术的完善和具有节能环保、质量可控、施工便捷、对交通干扰小等优点使得装配式桥梁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然而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灌浆套筒与灌浆波纹管连接和预应力钢筋连接桥墩的滞回性能研究方面,对钢管嵌套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文以整体现浇、灌浆套筒连接和钢管嵌套连接三类桥墩为研究对象,进行滞回性能试验和有限元扩展参数分析,并提出适合钢管嵌套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的恢复力模型。(1)进行了整体现浇、灌浆套筒连接和钢管嵌套连接三类桥墩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残余位移、能量消耗、强度退化、刚度退化等方面的受力性能和规律,探讨了试件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三类混凝土桥墩试件累积耗能能力接近,均无明显的刚度退化。钢管嵌套装配式桥墩的水平峰值荷载与整体现浇桥墩接近;极限位移比整体式桥墩提高了11.18%;位移延性系数比整体现浇式桥墩试件提高了11.87%。钢管嵌套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试件水平峰值荷载比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提高了13.41%;极限位移比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提高了5.57%;位移延性系数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桥墩试件提高了5.89%。(2)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三种不同连接类型桥墩模型,有限元拟合情况与试验结果拟合良好的基础上,对比发现钢管嵌套连接桥墩在不同长细比、轴压比等参数下的抗震性能都优于传统的灌浆套筒连接桥墩。以钢管嵌套连接装配式桥墩为研究对象,进行拓展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墩弹性刚度随着钢管嵌入深度、钢筋强度、钢管直径、钢管厚度、混凝土强度增大而提高,随着长细比增大而降低;峰值荷载随着轴压比、长细比、钢管嵌入深度、钢管直径、钢筋强度、混凝土强度增大而提高,随着长细比增大而降低。轴压比、长细比、钢管嵌入深度、钢管直径参数是影响钢管嵌套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主要参数。(3)在有限元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借鉴钢管混凝土墩柱骨架曲线的计算框架,引入钢管嵌入深度与墩身边长比以及钢管直径墩身边长比,拟合得到钢管嵌套连接桥墩骨架曲线弹性刚度、水平峰值荷载、峰值荷载位移、下降段刚度及恢复力模型的计算公式,各特征值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均吻合良好,误差基本控制在15%以内。并得到工程实例的验证。最后给出钢管嵌套连接桥墩恢复力模型合理实用的计算方法,为钢管嵌套连接桥墩的工程应用以及计算理论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魏金川[3](2016)在《护岸边坡软土塑流牵引式滑坡分析》文中提出水库工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原有水库已渐渐不能满足工、农业用水以及居民用水的需求,这就需要对原有堤坝进行升级改造。本文结合南京高淳某河道升级改造工程,通过对该防洪堤软土坝基失稳实例,开展了堤身荷载作用下坝基软土剪切塑流稳定性规律的研究,为软土地区堤坝的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基于软土不排水强度既有研究的总结,通过固结三轴不排水实验包络线,推导出基于有效固结应力法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简化计算方法,并结合浙江杜湖水库工程勘察资料与Mesri法进行对比,发现有效固结应力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2)利用竖向集中力作用下半无限空间内任意点的Boussinesq应力解答以及弹性理论叠加原理,分析了防洪堤软土地基应力场,确定了加、卸载联合作用的剪切效应。(3)结合荷载作用下应力场以及建议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计算方法,引入摩尔—库伦强度破坏准则,确定了塑流稳定计算方法。通过自主编制塑性区开展Mathematica分析程序,开展了塑性区深度和范围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防洪堤软土塑流的牵引失稳机制。(4)采用塑流稳定分析方法对南京高淳某防洪堤坝基失稳的实例进行塑性区开展分析,并与抗滑稳定性分析进行对比,验证了坝体在满足滑动机构抗滑稳定时,坝基软土剪切塑流牵引堤身边坡失稳模式的合理性。探讨了硬壳层、坡趾处开挖等因素对软土坝基塑性区开展的影响。
胡敏[4](2013)在《浅海路堤失稳机理与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海域辽阔有着漫长的海岸线,陆地海岸线长18000km,6500余个岛屿海岸线长14000km,海岸堤防既保卫着沿海省市自治区近4亿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又支撑着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的累累硕果。近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地震海啸灾害频繁发生,对沿海海堤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防御地震风暴潮为主的海堤,兼具堤身稳定确保公路畅通,而时常受到堤身失稳和大变形破坏的严重威胁,为此本论文将深入开展浅海路堤失稳机理与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本论文以浅海路堤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背景,归纳总结浅海路堤的6种主要破坏损害形式,认识了浅海路堤工程路面在地震海浪作用下的破坏形式,从而深入分析并揭示浅海路堤主要失稳破坏致灾原因;通过国内外浅海路堤建设与设计方案的分析,归纳出浅海路堤工程的5种主要设计方法;针对浅海普通路堤(滩涂堤防)工程失稳和面临加固扩建问题,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再现了成灾过程和失稳机理,并提出了有效地治理措施和设计方案;通过对浅海混合式路堤设计方案的分析,进行其施工过程与控制研究,对软土地基加固措施进行了深入地数值模拟分析,为软基处理措施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分析了浅海斜坡式和混合式路堤地震海浪作用影响路堤设计方法的合理性,揭示了浅海斜坡式和混合式路堤整体稳定性,以及地震动力响应和强度折减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从而为浅海路堤设计方法提出了优化的方案建议。论文开展的浅海路堤设计方法与力学特性研究为浅海路堤施工及成灾原因分析提供了依据,深入认识了浅海路堤失稳问题和设计方法,为类似浅海路堤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二、墩身边坡侧移控制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墩身边坡侧移控制曲线(论文提纲范文)
(2)钢管嵌套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桥墩国内外应用现状 |
1.2.2 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
1.2.3 预应力钢筋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钢管嵌套连接装配式桥墩拟静力试验研究 |
2.1 钢管嵌套连接装配式桥墩设计与制作 |
2.1.1 工程背景 |
2.1.2 试件设计 |
2.1.3 试件制作 |
2.1.4 材料特性 |
2.2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案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加载方式 |
2.2.3 试验数据采集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1 试验现象 |
2.3.2 荷载-应变曲线 |
2.3.3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2.3.4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 |
2.3.5 延性性能 |
2.3.6 残余位移分析 |
2.3.7 耗能能力 |
2.3.8 强度退化 |
2.3.9 刚度退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管嵌套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1 单元选择 |
3.1.2 材料本构关系 |
3.1.3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 |
3.1.4 空间有限元模型 |
3.2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
3.3 两类装配式桥墩关键参数比较 |
3.4 参数拓展分析 |
3.4.1 轴压比n |
3.4.2 长细比λ |
3.4.3 钢管嵌入深度与桥墩边长比l/b |
3.4.4 钢管直径与桥墩边长比D/b |
3.4.5 径厚比D/t |
3.4.6 钢管屈服强度f_y |
3.4.7 钢筋屈服强度f′_y |
3.4.8 混凝土强度 |
3.4.9 各参数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管嵌套连接装配式桥墩恢复力模型建立 |
4.1 研究现状 |
4.2 钢管嵌套连接混凝土桥墩骨架曲线计算模型 |
4.2.1 弹性刚度K_a的计算与验证 |
4.2.2 水平峰值荷载P_(max)的计算与验证 |
4.2.3 峰值荷载位移△_(max)的计算与验证 |
4.2.4 下降段刚度K_T的计算与验证 |
4.3 P-Δ滞回曲线(恢复力模型) |
4.4 有试验结果对比验证 |
4.5 工程实例验证 |
4.6 恢复力模型统一算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护岸边坡软土塑流牵引式滑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剪切强度的研究现状 |
1.2.2 边坡抗滑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软基塑流稳定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粘土不排水抗剪强度 |
2.1 软土不排水强度的实验确定方法 |
2.2 软土不排水强度的分析确定方法 |
2.3 有效固结应力法确定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 |
2.3.1 简化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计算方法 |
2.3.2 工程实例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卸载作用下塑流稳定分析 |
3.1 加载应力场分析 |
3.1.1 堆载情况下附加应力场分析 |
3.1.2 不同坡度下附加应力场分布规律 |
3.2 卸载情况下应力场 |
3.2.1 矩形开挖作用下附加应力场 |
3.2.2 加、卸载共同作用下应力场分析 |
3.3 加硬壳层情况下应力场 |
3.3.1 扩散分析原理 |
3.3.2 应力扩散模型 |
3.3.3 稳定分析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被动区塑流牵引滑坡分析 |
4.1 被动区弹塑性分析 |
4.1.1 破坏准则的选择 |
4.1.2 塑流稳定的计算方法 |
4.1.3 软土剪切塑流机理 |
4.2 软土塑性区开展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坝体坡度影响机制 |
4.2.2 开挖工况影响机制 |
4.2.3 反压台的影响机制 |
4.3 工程实例分析 |
4.3.1 工程概况 |
4.3.2 坝体塑流稳定分析 |
4.3.3 分析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浅海路堤失稳机理与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浅海路堤工程失稳机理与治理 |
2.1 沿海滩涂堤防路堤典型失稳工程 |
2.2 数值模拟方法与物理力学参数选择 |
2.3 沿海滩涂堤防路堤工程模型建立 |
2.4 沿海滩涂堤防路堤失稳分析 |
2.5 沿海滩涂堤防路堤治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浅海海堤混合式路堤施工过程与控制分析 |
3.1 浅海海堤混合式路堤结构设计施工方案 |
3.2 浅海混合式路堤施工过程数值模型建立 |
3.3 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
3.4 浅海混合式路堤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3.5 地基处理措施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浅海斜坡式路堤地震动力响应力学特性分析 |
4.1 浅海围海堤斜坡式路堤设计与施工 |
4.2 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
4.3 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
4.4 斜坡式路堤数值模型建立与分析工况 |
4.5 地震响应力学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4.6 强度折减力学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浅海混合式路堤设计与地震动力响应力学特性分析 |
5.1 浅海混合式路堤设计方案 |
5.2 物理力学参数选取与数值模型建立 |
5.3 地震响应力学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5.4 强度折减力学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摘要 |
ABSTRACT |
四、墩身边坡侧移控制曲线(论文参考文献)
- [1]墩身边坡侧移控制曲线[J]. 肖时多.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 1981(12)
- [2]钢管嵌套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D]. 谢铭勤. 福建工程学院, 2020(02)
- [3]护岸边坡软土塑流牵引式滑坡分析[D]. 魏金川. 东南大学, 2016(03)
- [4]浅海路堤失稳机理与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分析[D]. 胡敏. 长沙理工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