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标准设计通讯目录索引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目录索引

一、《铁路标准设计通讯》目录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张光润[1](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认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王伟[2](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宋泉[3](2017)在《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文中研究指明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历史上影响全局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作为大后方的出版重镇,云集了众多的出版文化人、产生了大量的出版机构、出版了洋洋大观的战时读物,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文化城”中的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供应社”或“文供社”),诞生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39年,在短短的两年间,它逆势而生,迅速成长为桂林“文化城”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社并称为“三大进步团体”,对国统区抗战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组织的文化供应社,在抗战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方性”、“政治性”和“进步性”的特征,对抗战时期出版传播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出版史学界尚没有关于地方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的专门研究,传播学界对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组织也鲜有论述,本文探索性地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供应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为什么文化供应社能够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逆势发展”和“文化供应社是如何开展抗战文化传播活动的”问题,并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和数理分析解决这一疑问,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基于出版活动的文化传播特性,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出版史的个案,借助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构建文化供应社的分析框架,并从文化供应社诞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出版同人群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洞察文供社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生存和传播活动。一定媒介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系统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本文首先从抗战的社会背景及桂林“文化城”的特殊环境入手,考察了文化供应社诞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战争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出版机构大规模西迁,相对稳定的传播生态系统被打破。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新桂系开明的政治姿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实施,成为出版事业的再生之地。文化供应社便是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由新桂系民主人士与进步文化人共同建立的具有广西地方“官办”性质的特殊出版机构。在企业组织制度和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做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桂系与中共之间的策略性平衡。以“股份制”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文化供应社,在股东构成上体现了新桂系力量与进步文化人之间的融合,以新桂系官方的资本支持和进步文化人的智力支持,共同支撑了文化供应社在地方文化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成为了文供社拒绝中央恶意“收编”的重要托辞。在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的管理层李任仁、陈劭先、万仲文等是国民党民主人士,编辑出版部门的核心成员胡愈之、邵荃麟、宋云彬等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他们联合了广大知名的作家,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体现了文供社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的包容性与进步性。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物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大众化”的特点。“大众化”不仅是战争年代社会大众对抗战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也是媒介组织在面临巨大民族矛盾之时的自觉意识。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出版活动在胡愈之的主持之下,大规模地开展了通俗读物的生产与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室图书”,该丛书不仅通过建立村街文化室实现了大众文化在空间上的布局,还通过连续出版物《新道理》实现了战时信息时间上的延展与更新。青少年文艺、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也是文供社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文学创作丛刊”等丛书,以及《新水浒》、《鲁迅语录》等书籍的畅销与普及,促进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同时,文化供应社创办了《文化杂志》,倡导自由、批判的学术思想,树立严谨、理性的文化品格,引导了桂林“文化城”的文化建设;此外,还与广西地方文教组织进行合作,出版了《干部政策》、“国民教育丛书”等图书,服务于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成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业的生力军。在书籍传播的工作上,文化供应社不仅积极拓展和建立渠道,还通过门市、批发、邮购和流动发行等发行方式将图书输送到读者手中。即使是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抗战年代,文供社也没有忽视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对出版物的营销,从《大公报》(桂林版)的“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中就可窥视桂林“文化城”活跃的出版生态和文供社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了将进步的抗战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受众之中,文供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方式,还加入“新出版业联合总处”为进步出版业争夺“话语权”。在文供社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出版活动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不断再版的出版物体现了文供社在出版传播上“量”的积累,受众信件的反馈也体现了文供社出版物“质”的保证。此外,文化供应社对进步文化人的保护与转移,在抗战文化低潮时期的坚守与创造,都对桂林“文化城”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供应社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为改革路上的出版机构提供历史的镜鉴。抗战文化的构成不是单一性的,抗战文化的传播也非简单通达的,只有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洞察个案,才能找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逻辑。文化供应社作为抗战时期地方性的出版机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抗战出版文化的一个横切面,为我们展示了非常态社会环境下一种成功的出版模式。尽管文供社在战争的硝烟中仅走过了 15年的艰难历程,但其轰轰烈烈的文化传播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留下了光照的痕迹。

聂良涛[4](2016)在《面向实体选线设计的铁路线路BIM与地理环境建模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铁路选线设计的本质是在对铁路线路经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拟定主要技术标准,布置出线路构造物三维空间位置的一个决策过程。传统的二维环境下的中心线选线设计并不能很好的诠释这个过程。如果能利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现代测绘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基于航测影像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等,建立虚拟地理环境模型,选线工程师在该虚拟地理环境中,通过概略分析线路经行地区的地形地貌、既有设施、大型不良地质等地理信息,结合选线专业知识,采用实时布设线路三维构造物的方式进行实体选线,实现“所选即所见”,将会是一种理想的选线设计模式。本文正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针对“面向实体选线设计的铁路线路BIM与地理环境建模方法与应用”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从选线地理信息获取、识别、处理、表达显示为一体的信息建模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出发,将虚拟现实技术、多源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个铁路数字化选线系统虚拟地理环境建模平台。实现了选线系统与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微机平台立体显示系统、大屏幕立体投影系统,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的集成,为选线地理信息一体化处理提供硬件平台解决方案。研究了从多源空间信息集成、信息融合建模、建模景观生成、景观的实时绘制、绘制场景的三维立体显示整套建模支撑技术,为构建基于信息利用的数字化选线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制定了开展铁路数字化选线采用的虚拟环境工作模式。在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系统中,引入了触摸交互式技术,为开展基于交互式触摸屏幕的三维数字化选线提供研究基础。(2)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选线数字地形信息获取方法。在综合分析当前开放网络地理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SRTM数据和Google Maps影像获取数字化选线系统虚拟地理环境建模所需的DEM和DOM的方法,并进行了算法实现。通过自动计算瓦片URL地址,采用libcurl库函数和多线程下载技术,实现了Google Maps影像瓦片快速下载,并基于分治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全局非线性、局部线性的Google Maps影像变换算法,实现与SRTM数据的快速配准。从而使得网络地理信息直接服务于基于客户端/服务器工作模式的数字化选线系统,解决了在线路前期规划阶段航测资料缺乏的情况下难以开展数字化选线设计的难题。(3)针对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GPU的铁路长大带状三维地形环境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金字塔模型和四叉树分割,针对呈强带状分布的海量离散点云地形数据设计了分层分块方案,并进行分层分块构TIN,解决了海量离散点云地形数据的构网问题。基于GDAL技术,实现海量影像快速处理,集成分块TIN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实现了基于海量影像信息的真实感地形环境建模。该算法综合采用了金字塔模型、四叉树分割、多分辨率细节层次模型(LOD)、多级纹理(MipMap)技术以及Oracle数据库技术,对地形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海量DEM和DOM数据处理成分块分区多层次多细节LOD三角网数据块,建立了高效率地形分页数据库。基于Oracle OCI技术解决大规模地形数据的数据库存储和调度问题,采用四叉树组织不同细节层次的地形块,利用数据预取与多线程调度,根据视点位置动态调度数据块,实现了铁路长大带状三维地形环境建模与快速漫游。(4)提出了一种多源空间信息集成的选线系统虚拟地理环境建模方法。通过对地质不良区域对象与三维地形表面融合建模方法的研究,将不良地质对象信息以矢量边界识别、栅格图像融合和动态属性提示的方式进行建模,实现了铁路选线系统中不良地质信息的动态交互式三维影像表达,有助于辅助选线工程师开展环境选线、地质选线。针对树木、道路、水系、房屋等多种地物模型进行分类建模研究,集成边界模型、实体模型建立了铁路虚拟环境地物建模方法,分别研究了与地形弱关联的地物和与地形强关联的带状、面状地物与三维地形环境的融合建模方法,实现了真实感数字地物建模及其在铁路三维地理环境中的快速表达。研究了几种增强场景真实感的自然现象模拟方法,提高了选线系统虚拟环境场景的逼真度。最后集成数字地形,数字地质,数字地物,数字自然现象等信息,建立了一个多源空间信息集成的选线系统虚拟地理环境。(5)研究了面向实体选线设计的铁路线路构造物信息建模(RLBIM)技术。通过对构成铁路线路结构物与设备的基本结构单元进行划分形成基元,分类建模,建立了铁路标准构造物与轨道部件基元模型库。研究了铁路基元模型的数字化建模与模型处理技术,针对基元模型几何造型、渲染、模型标准化、LOD简化、模型存储及应用给出了一整套解决流程,为实现基于虚拟环境的三维实体选线设计提供基元模型服务。采用面向对象的实体-关系模型描述铁路线路BIM的实体对象、属性信息和关联关系。通过对铁路线路BIM模型结构分析、模型信息自动统计计算,基于基元模型库和铁路线路构造物面向对象的实体-关系模型,实现了铁路线路BIM模型快速建模。通过对铁路线路构造物实体模型与地形模型的动态融合建模的研究,实现了铁路构造物三维实体实时动态建模。RLBIM技术的研究为开展铁路三维实体选线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6)基于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集成铁路虚拟地理环境建模平台和铁路标准构造物及轨道部件的基元模型库,与项目组成员共同开发完善了“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系统”,系统采用实时布设线路构造物的方式,实现了基于真实感地理环境下的三维实体选线技术。

张莉艳[5](2013)在《基于云计算的铁路信息共享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在运输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三大领域,建成了一系列覆盖全路的信息系统。然而,各业务信息系统以其独立的应用为中心,形成了“烟囱型”布局的相互隔离的信息孤岛,信息资源无法共享,整体效益难以发挥,是铁路信息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极大障碍,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已成为铁路信息化建设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建立铁路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动协调、综合应用,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也是近年来信息化建设领域中研究的重点之一,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的信息共享平台研究已取得重要的成果,为应用层面信息共享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得到了实施应用,但由于未涉及底层资源的架构,尚未形成从底至上完整的架构方案。随着云计算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对于异域异构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综合利用提供了解决方案,国内外相关行业纷纷展开了研究和探索。云计算是一种共享IT基础架构的方法,可以将各种资源连接起来,形成资源池以提供IT服务。基于云计算构建铁路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物理资源池、信息共享资源池,以服务的模式提供给信息共享平台云端用户,发挥信息资源综合效益,满足信息共享交换的需求,是铁路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一种新技术思路。本文以铁路信息共享需求为背景,对云计算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云计算的铁路信息共享平台架构解决方案,重点研究云计算存储技术、云服务技术和云安全技术,从信息共享平台基础信息存储、业务功能服务提供及整体安全方面提出解决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研究云计算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将云计算理论和关键技术用于铁路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根据云服务的部署模式和铁路信息共享需求及特点,提出了采用云计算构建铁路信息共享平台的新思路。(2)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铁路信息共享平台总体框架(CRISP),描述了云计算铁路信息共享平台的需求(SFMS需求),逻辑架构、物理架构和支撑体系(SSMC支撑体系),给出了云计算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存储、资源调度、平台监控和应用服务的解决方案及实施建议。(3)研究云计算信息共享平台存储技术,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企业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共享平台数据存储策略,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和非关系数据存储模型,建立共享平台资源存储池;提出了面向对象信息编码方法,实现了基于云计算存储技术的铁路共享信息存储管理。(4)研究云计算信息共享平台服务技术,提出了云计算信息共享平台服务架构,及适用于云计算信息共享平台的服务目录管理和服务检索匹配算法模型。(5)研究云计算信息共享平台安全技术,提出了云计算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安全模型和立体防护体系,研究了基于统一云计算安全中心的安全防护及相关技术。

谭克龙[6](2007)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态环境研究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正在不断深入和广泛地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数字生态监测系统建设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国内实际运行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还很少,技术手段还很不完善,遥感和GIS没有实现有机的融合,生态信息的提取主要依靠目视解译或人机交互的办法,图像处理和GIS商业软件难于满足大区域、复杂系统的需求,许多软件不能有效集成,系统信息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导致在现阶段还是难于全面、准确、迅速地实现生态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报,直接影响了保护措施和调控对策的实施效果。塔里木河流域面积102×104km2,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级棉花、石油化工基地和21世纪能源战略接替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战略地位,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下游近400km河道断流萎缩,尾闾台特玛湖干涸,中下游植被衰败,并有向上游发展的趋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本论文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变化特征和生态保护治理与管理需求,在国家重大项目“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支持下,利用组件式GIS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为塔里木河流域设计、研发、建立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平台理论、总体设计与开发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和结论。1.在“数字流域”框架体系下,以生态环境遥感业务流程为主线,充分应用并集成“3S”技术手段,开发建立了生态环境遥感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动态监测、分析与预警,及信息共享的大型综合性、业务化运行系统。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合理,逻辑关系清楚,实用性强。采用“数据流集成式”的体系结构,以数据集成为中心,以各子系统间数据流动关系为纽带,把整个系统集成为基于子系统数据间关系紧密、物理结构松散的组件式系统,为数字塔里木河流域建设奠定了基础。2.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及相关因素的数据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采用数据仓库管理技术,以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海量空间数据存储技术的建库思想,设计了可以实现拓扑和非拓扑、空间和属性、矢量-栅格一体化的流域空间数据库,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在“计算机”中对流域的“复杂实体”和“海量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一体化管理问题,建立了塔里木河流域多源、多尺度、多类型、跨带的无缝、海量空间数据库。3.采用不同尺度、不同时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多层次、多目标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运行体系。根据塔里木河地物类型、地形等区域特征,采用分级分类的思想,研发了大区域生态环境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模块,应用于塔里木河流域内的土地利用、荒漠化、植被、盐渍化等专题信息提取,信息提取精度达到87%,校正后达到95%,建立了大规模信息提取技术应用的方法和技术标准。为方便信息自动提取和人机交互解译,设计建立了全新、完善的知识库系统,提高了信息提取、交互解译和动态监测的精度,实现了解译标志和参考信息系统化管理。4.研究开发实现了遥感与GIS功能的有机融合。分别基于IDL语言和AO控件开发,在统一界面下实现了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标志建立、信息提取、编辑校正、动态监测和分析统计的一体化工作流程;其次,在“数据流集成式”的体系结构下,遥感监测信息还可以利用生态分析子系统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进行数据的深层分析和运算,实现生态预警和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克服了以往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GIS软件各自的弱点,将遥感图像处理、信息提取与GIS编辑分析功能有效地集成为实用性更强的系统。5.将CA模型与GIS的专业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建立了大范围的土地利用趋势分析(GeoCA-Landuse)模型,开发了塔河流域“三源一干”土地利用趋势分析模块。为流域长远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辅助决策能力。论文研究在遥感信息自动提取,RS与GIS一体化,大型综合性、运行化生态遥感监测系统研制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对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数字流域”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孙鹏[7](2013)在《动车组维修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高质量、高效率的运用维护是保障高速列车运营安全及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础。动车组是高新技术集成体,技术含量高,运用、维修方式与既有机车、车辆存在较大差异,其特点是高度的专业化、程序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对于运用维护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控制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依托于铁路重大工程项目“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关于物联网管理技术的研究。动车组维修物联网是既有维修信息系统中信息在自动感知与关联应用方面的提升完善,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动车组运用维护体系中动车组、配件、人员、设备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服务。物联网的泛在感知与可视化能力,及其高度强调“信息空间”与“物理过程”融合的特征,为妥善解决传统信息系统一系列固有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利用RFID、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感知,通过数据集成对业务对象的属性、位置和状态信息进行整合;研究动车组维修物联网设计方法;构建综合集成的动车组维修物联网总体架构;集中突破各项系统关键技术;寻找合适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场合,优化既有业务流程,深化设计应用功能;形成基于物联网的创新型应用实践。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总结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选择具有参考价值的物联网典型应用,通过应用模式分析得出经验和启示。总结物联网技术在动车组维修中的初步应用成果,分析当前维修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动车组维修对物联网的需求,以及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通过对动车组维修业务需求的深入分析,依据业务特征把应用场景划分为“维修现场高端综合应用”、“行车安全监控与状态修”两个部分,指出物联网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思路与实现难点。(3)给出物联网系统的一般设计原则,参考技术接受模型(TAM),归纳出影响物联网技术被用户接受的采纳因素,研究物联网技术方案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决策方法,结合以上方法提出规范严谨的动车组维修物联网设计流程。(4)遵循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设计流程,借鉴有影响力的物联网架构参考模型,提出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总体架构,并定义各种功能组件及其相互关系。(5)总结物联网硬件设备选型与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设计实现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前端感知系统,提出关于配件识别、人员识别、动车组识别、检修装备识别监测、动车组运行状态感知、以及室内生产对象定位的完整技术方案。(6)研究动车组维修物联网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1数据质量控制:提出“硬件级-中间件级-应用级”层次化的RFID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基于设备冗余性和应用上下文设计相应的数据清洗策略,通过仿真进行方法有效性验证,并给出设备的布局优化建议;○2高层业务信息提取:提出以事件为中心的RFID数据处理架构,基于Petri网理论研究RFID复杂事件的检测技术,通过发现在线数据流的关联性关系,实现实时的高层业务信息提取;○3海量数据存储处理:提出关于动车组运行及故障信息的海量数据存储管理策略,以及针对超大规模数据集的高性能处理技术;○4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对物联网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安全框架。(7)针对“维修现场高端综合应用”和“行车安全监控与状态修”两种应用场景,分别提出信息综合集成方案、业务流程优化和应用功能深化方案;设计了支持高端综合服务的应用系统。

狄晓斌[8](2020)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铁路道口信号智能预警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铁路道口信号在铁路运输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口信号控制设备是铁路控制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为了保证道口的铁路侧与公路侧的交通能够可靠、高效、稳定的进行,需要道口信号控制设备能在保证安全预警的前提下高效可靠的工作,能将道口预警信号准确并及时的传达各方人员车辆。目前国内正在使用的道口信号DX3型设备,采用机械控制和继电器组合结构设计,由于设备设计陈旧,导致故障率较高,维护成本较大,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随着5G与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设备的使用更加广泛,本次课题设计的道口智能预警嵌入式控制系统不仅能解决目前道口信号系统存在的问题,还是对铁路控制设备硬件智能化的尝试与探索,对铁路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意义。本次课题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种嵌入式控制系统智能硬件设备管理道口信号并及时预警行人车辆,本次设备控制核心采用ARM硬件平台和嵌入式Linux软件平台,结合信号采集部件摄像机与雷达完成道口信号的安全预警工作。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通过铁路道口现场工勘调研,调研分析当前道口信号DX3型设备的工作原理与问题所在,确定本次设计的系统整体方案。(2)围绕控制系统的核心ARM硬件平台,设计了控制系统的外围接口功能电路,包括多级电源电路模块、串口调试电路模块、以太网通信电路模块、LCD液晶显示电路模块、TF卡存储电路模块、Mini PCIE电路模块、RS232通信电路模块、RS485通信电路模块等。(3)围绕控制系统的软件平台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编译了启动引导程序Uboot,裁剪配置了Linux内核,并构建移植了根文件系统到核心控制软件平台系统,同时对各个接口的驱动程序进行了修改调试。(4)根据道口安全预警功能利用嵌入式Linux多线程编程实现了IP视频流显示线程、雷达信息通信线程、执行部件动作线程以及看门狗线程等,实现了道口信号控制设备的基本功能。全文包含图45幅,表5个,参考文献41篇。

栗铭恺[9](2019)在《高铁故障应急指挥及检修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如今,我国高铁建设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铁路交通使得人民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因此,保障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行就变的尤为重要。高速铁路列车各类技术档案数量众多而且分散,故障检修工作流程繁杂,铁路工作人员查阅档案效率低,而且随着全国铁路日常运营,产生的铁路档案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更新。如何建立起一个具备铁路故障检修作业管理功能、集成档案信息、并具备远程信息交流的信息一体化系统,是铁路部门不断研究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此背景,高铁故障应急指挥及检修过程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本系统是集故障检修作业管理、应急支持、铁路各类档案信息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旨在规范铁路安全管理,提高铁路工作效率、降低铁路发生重大事故的风险。系统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加强对高铁运营的控制,从而降低发生重大事故的风险:第一,列车巡检员进行故障隐患的排查,并在系统中录入故障信息,系统可以进行故障的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界面,提供管理员分析。对于已经存在的故障,系统人员要在系统中进行信息存储,使故障检修作业、检修任务分配、检修作业验收等作业信息在系统中清晰可见,有助于管理人员总览高铁运行状况,做到对铁路故障整个生命周期的实时监控。第二,当铁路应急事件发生时,应急指挥人员通过机械师即时传回的影像、音频等多媒体通信手段对列车故障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且通过查阅该系统中动态存储的各种铁路资料,提供给现场机械师详尽的技术支持。做到应急有备、响应及时、处置高效。本论文从铁路故障检修安全管理流程出发,进行需求分析,根据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及非功能性需求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完成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通过系统流程图、类图、时序图等一系列工具进行可视化说明。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应急调度指挥模块、检修作业过程管理模块和铁路档案信息库模块。同时,本论文还就系统的功能性测试、非功能性测试及系统测试效果进行了描述。目前,系统已完成功能开发和测试并投入使用,自从上线以来,对高铁的安全运行工作给予了极大帮助。已经在铁路系统内部上线并投入使用,收到了许多认可和建议。系统推动了高铁故障检修流程的规范化、应急处理的高效化、工程资料的集成化。

成龙[10](2014)在《20世纪四十年代的边疆和边疆学术研究 ——以《边疆通讯》月刊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边疆通讯》是20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华民族面临灭亡危险、中国边疆出现历史上最严重危机的背景下,由边疆政教制度研究会创办的一部旨在联络各边疆建设机构和学术研究团体的边疆研究刊物。该刊通过大量征引边疆研究论文、学术著作,提供广泛的边疆学术研究资料,发布边疆时政消息,为边疆研究学者、边疆学术爱好者提供学术参考和研究资料,以期引起国民政府当局对边疆地区的重视,为政府治理边疆、制定边疆政策和团结各民族坚持抗战以建议。该刊于1942年11月在四川巴县(今重庆巴南区)出版发行,基本为每月出版一期,从第四卷第一期(1947年1月)开始迁往南京出版,直至1948年11月停刊止,总计发表了五卷59期278篇论著,历时达7年之久。而征引的大量边疆研究论文和提供的边疆学术信息、边疆时政消息则基本上涵盖了整个20世纪四十年代的边疆研究内容,包括边疆政治、历史、宗教、民族、语言、教育、文化、经济、交通诸方面。本文以《边疆通讯》为研究对象,结合20世纪四十年代边疆的时代背景,全面论述刊物的创办、编辑发行、经费等基本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主要内容、作者群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总结出该刊的刊物特征,论证其巨大的学术价值。通过对该刊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近代边疆研究在20世纪四十年代步入第二次高潮的历史盛况,使我们能在更加深刻客观地总结其学术研究成果。同时对我们今天在继承民国学人们边疆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21世纪我国边疆出现新的情况条件下,我国政府处理边疆问题和应对边疆危机,建设我国边疆经济和新社会,维护边疆地区政治长久稳定,构建边疆学学科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学术与现实意义。

二、《铁路标准设计通讯》目录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标准设计通讯》目录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1.2.1 理论概念
        1.2.2 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1.3.1 主要观点
        1.3.2 主要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4.1.1 理念
        4.1.2 科学传播理念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5.2.1 出刊概况
        5.2.2 出刊内容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5.3.1 出刊概况
        5.3.2 出刊内容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5.4.1 出刊概况
        5.4.2 出刊内容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5.5.1 出刊概况
        5.5.2 出刊内容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7.1.1 “科学”的危机
        7.1.2 “传播”的危机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抗战文化”研究热与非常态社会环境下媒介研究的冷思考
        一、“抗战文化”与“非常时期”的出版业研究
        二、桂林“文化城”独特历史现象中的文化供应社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抗战出版史个案研究
    第二节 研究综述:有关“抗战文化”、“桂林'文化城'”和“出版史个案”的研究概况
        一、关于“抗战文化”与“抗战出版史”的研究情况
        二、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情况
        三、关于抗战时期出版个案的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体内容与创新点:基于传播学理论构架的出版史个案研究
        一、基于历史学研究的史料爬梳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内容构架
        三、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供应社:非常态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媒介组织
    第一节 冲突与流徙: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播生态
        一、战时文化变迁:出版业的西迁与空间格局的转变
        二、意识形态博弈:日伪、中央、中共战时文化政策之比较
        三、聚合与多元:战时出版业的文化传播特征
        小结
    第二节 求同存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一、新桂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开放的政治姿态
        二、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统一战线策略在广西的实践
        三、地利与人和:桂林“文化城”形成的硬、软条件
        四、桂林“文化城”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分析
        小结
    第三节 新军突起:文化供应社的诞生与发展
        一、序曲:广西建设研究会对进步文化传播的铺垫
        二、筹备与成立(1939年)
        三、发展期(1939年—1942年)
        四、转型期(1942年—1944年)
        五、重建期(1945年—1948年)
        六、转移期(1949年—1953年)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股份制”的出版企业与“进步性”的出版同人
    第一节 “二元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与组织架构
        一、文供社的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股东会议制度
        二、文供社的企业融资及增股状况
        三、文供社的企业构架与运行
        小结
    第二节 进步性的人事组织策略与危机应变
        一、建社初期的人事结构及学习型组织建设
        二、皖南事变后的人事调整与出版人的坚守
        小结
    第三节 “监护人”:文供社的管理层
        一、李任仁:“数茎红花带雨横”
        二、陈劭先:“海内几人同”
        三、陈此生:抗战文化合作的“桥梁”
        四、万民一、万仲文、赵晓恩:临危受命的“掌门人”
        小结
    第四节 “把关人”及“舆论领袖”:文供社的编辑群与作者群
        一、胡愈之:大众文化出版的操盘手
        二、邵荃麟:进步文化建设的思想者
        三、傅彬然、宋云彬、杨承芳等:学养深厚的出版专家
        四、文供社的作者群:进步文化传播的“舆论领袖”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众化”语境下文供社的出版生产
    第一节 抗战语境下的传播受众与文化出版
        一、抗战时期的传播受众的特征
        二、抗战时期“大众化”的出版特征
        三、桂林“文化城”的出版物概况
        小结
    第二节 文化供应社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概况
        一、制定与完善(1939年—1942年):以通俗读物为核心的编辑方针及书刊生产
        二、发展与转型(1942年—1944年):以文艺类书籍为主的书刊生产
        三、收缩与转移(1944年—1953年):以重版为主的维持性生产
        小结
    第三节 “文化室图书”与《新道理》:“大众化”传播语境下的通俗读物
        一、大众文化传播的空间布局:“文化室图书”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延展:《新道理》杂志
        小结
    第四节 从“大众文艺读物”到“文学创作丛刊”:抗战文艺向深处挖掘之路
        一、“大众文艺读物”的生产
        二、通俗文学单行本的流行
        三、青少年文艺类丛书的普及
        四、“文学创作丛刊”的问世
        小结
    第五节 《文化杂志》月刊:学术理论的阐扬与抗战文艺的传播
        一、《文化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内容分析
        二、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学术理性的阐扬
        三、“文艺”栏目的设置与抗战文学的传播
        小结
    第六节 地方性出版物:权力场的借势与平衡
        一、《干部政策》:广西地方干部建设学校的教材出版
        二、“国民教育丛书”:广西“新县制”下的国民基础教育指导书
        三、其他广西地方性书籍及学术书籍的出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供社战时的发行策略与话语权的斗争
    第一节 文供社发行渠道的建设与拓展
        一、1939年—1941年:发行部门的草创与发展
        二、1941年—1943年:发行业务的壮大与延伸
        三、1944年—1953年:抗战末期发行工作的转移与战后的重建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的发行方式
        一、门市与批发
        二、邮购业务
        三、流动发行
        小结
    第三节 文供社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形象的建立
        二、行政力量推广
        三、自办期刊推广
        四、广告宣传推广
        五、书刊促销策略
    第四节 “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与战时桂林出版生态
        一、广告主体分析
        二、广告内容分析
        三、广告书价分析
        小结
    第五节 抗战文化的多形式传播与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一、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传播形式
        二、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供社的出版传播效果、历史贡献及思考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活动的传播效果
        一、出版物的传播覆盖面与数量
        二、传播受众的反馈与影响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抗战文化传播的历史贡献
        一、团结和保护了大量进步文化人维系了进步文化事业的开展
        二、在文化运动低潮时期繁荣了抗战文化与地方文化
        三、对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抗战文学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四、为中国现代出版精神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第三节 文供社出版活动的历史局限
        一、通俗读物的过剩与经典作品的缺乏
        二、权力场的博弈影响了出版生产的不稳定
        三、战后未能延续文化生命服务地方出版事业的遗憾
    第四节 对文化供应社出版传播活动历史的思考
        一、“压制还是包容”:文化体制的策略选择
        二、“顺为还是变革”:媒介组织的战时选择
        三、“迎合还是引导”:传播主体的文化选择
本文结论
附录一: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
附录二: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编印书籍目录
附录三: 《文化杂志》分类目录索引
附录四: 相关图片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4)面向实体选线设计的铁路线路BIM与地理环境建模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计算机辅助选线设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1.3.2 BIM技术在铁路行业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1.3.3 实现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系统的相关技术
        1.3.4 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论文结构
        1.5.1 论文技术路线图
        1.5.2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选线系统虚拟地理环境建模平台的关键技术
    2.1 数字化选线系统的虚拟环境工作模式选择
    2.2 虚拟地理环境建模平台硬件系统集成技术
        2.2.1 虚拟地理环境建模平台构成
        2.2.2 数字地形信息采集系统
        2.2.3 立体投影平台
        2.2.4 交互式触控系统
    2.3 虚拟地理环境建模平台软件实现支撑技术
        2.3.1 多源空间信息集成技术
        2.3.2 真实感景观生成技术
        2.3.3 虚拟场景实时绘制技术
        2.3.4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数字地形信息获取方法
    3.1 引言
    3.2 网络地理信息资源分析
        3.2.1 高程数据
        3.2.2 影像数据
    3.3 Google Maps的影像瓦片下载
        3.3.1 Google Maps的数学原理
        3.3.2 瓦片URL地址分析
        3.3.3 多线程下载策略
    3.4 Google Maps瓦片与高程数据配准
        3.4.1 快速配准算法
        3.4.2 瓦片拼接及重投影
    3.5 实验验证
    3.6 小结
第4章 铁路数字化选线系统的虚拟地理环境建模方法
    4.1 面向GPU的铁路带状三维地形环境建模方法
        4.1.1 地形建模算法分析
        4.1.2 算法设计的基本思想
        4.1.3 基于海量离散点的大型带状数字地形建模方法
        4.1.4 基于海量影像信息的真实感地形环境建模方法
    4.2 三维工程地质环境建模
        4.2.1 地质不良区域对象建模
        4.2.2 三维数字地质体建模
    4.3 真实感数字地物建模
        4.3.1 地物分类方法
        4.3.2 地物几何建模方法
        4.3.3 真实感地物建模方法
        4.3.4 地物与地形的融合方法
    4.4 数字自然现象模拟
        4.4.1 天空模拟
        4.4.2 雨雪模拟
    4.5 小结
第5章 铁路线路构造物信息建模
    5.1 铁路线路构造物基元模型建模
        5.1.1 基元模型数据结构组成
        5.1.2 基元模型分类编码方法
        5.1.3 基元模型几何建模技术
        5.1.4 基于3DSMAX的模型渲染
        5.1.5 基元模型处理关键技术
    5.2 铁路线路构造物基元模型库管理系统
        5.2.1 基元模型库层次结构
        5.2.2 模型库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5.3 铁路线路构造物建模
        5.3.1 线路表面模型建模技术
        5.3.2 面向对象的线路构造物实体-关系模型
        5.3.3 基于基元模型库的线路构造物实体建模
    5.4 铁路线路构造物模型与地形模型的融合
        5.4.1 方法选择
        5.4.2 构造物模型与地形模型的套合
        5.4.3 铁路构造物过渡段几何建模方法
    5.5 小结
第6章 RLBIM与虚拟地理环境实现技术
    6.1 RLBIM在数字化选线系统中的实现与应用
        6.1.1 RLBIM模型结构设计
        6.1.2 RLBIM模型建模关键技术
        6.1.3 RLBIM模型实现
    6.2 基于航测信息的虚拟地理环境建模与应用
    6.3 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的虚拟地理环境建模与应用
        6.3.1 高程、影像数据获取
        6.3.2 影像与高程数据的匹配
    6.4 基于虚拟地理环境和线路基元模型的铁路实体选线技术
        6.4.1 线路初始中心线设计
        6.4.2 面向构造物布置的三维实体选线设计
        6.4.3 铁路实体选线效果漫游
    6.5 案例实验与验证
    6.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本论文主要结论
    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二) 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他成果与获奖

(5)基于云计算的铁路信息共享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信息共享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共享研究现状
        1.2.2 国内交通运输及相关行业共享研究现状
        1.2.3 铁路信息化建设及共享现状
        1.2.4 信息共享架构分析
        1.2.5 信息共享研究经验总结
    1.3 云计算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云计算研究现状
        1.3.2 国内云计算研究现状
        1.3.3 云计算研究经验总结
    1.4 采用云计算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思路分析
    1.5 本文工作
2 云计算理念及相关技术
    2.1 云计算概念
    2.2 云计算架构
    2.3 云计算的分类
    2.4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2.5 云计算的特点
    2.6 云计算关键技术
    2.7 本章小结
3 基于云计算构建铁路信息共享平台总体框架
    3.1 信息共享需求分析
        3.1.1 铁路各业务系统信息共享需求
        3.1.2 对铁路信息共享平台的需求
    3.2 铁路信息共享平台功能
    3.3 基于云计算理念铁路信息共享平台 CRISP 逻辑结构
    3.4 基于云计算理念铁路信息共享平台 CRISP 物理结构
    3.5 铁路信息共享平台 SSMC 支撑体系
        3.5.1 标准支撑
        3.5.2 共享交换技术支撑
        3.5.3 元数据支撑
        3.5.4 目录支撑
    3.6 云计算铁路信息共享平台存储方案
    3.7 云计算铁路信息共享平台服务调度方案
    3.8 云计算铁路信息共享平台监控方案
    3.9 云计算铁路信息共享平台应用方案
        3.9.1 云计算铁路信息共享平台接入条件
        3.9.2 信息共享平台用户注册方案
        3.9.3 信息共享平台内部用户单点认证方案
        3.9.4 铁路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共享流程
        3.9.5 铁路信息共享平台服务发布流程
    3.10 实施步骤建议
    3.11 本章小结
4 基于云计算的铁路共享信息存储研究
    4.1 云存储概述
    4.2 基于云计算的企业数据中心
        4.2.1 现状分析
        4.2.2 铁路资源整合思路
        4.2.3 铁路云数据中心结构
        4.2.4 数据中心资源整合的关键技术
    4.3 云计算共享平台数据存储
        4.3.1 现状分析
        4.3.2 铁路共享数据存储思路
        4.3.3 铁路共享平台数据存储结构
        4.3.4 云计算共享平台存储关键技术
    4.4 共享平台云存储实现
        4.4.1 铁路云计算共享平台存储信息分析
        4.4.2 基础信息编码
        4.4.3 基于 Cassandra 铁路共享信息存储实现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云计算的铁路信息共享服务研究
    5.1 云服务概述
    5.2 现状分析
    5.3 铁路信息共享平台云服务思路
    5.4 铁路信息共享平台云服务架构
    5.5 铁路信息共享平台服务关键技术
        5.5.1 聚类技术
        5.5.2 搜索引擎技术
    5.6 云计算铁路信息共享平台服务检索实现
        5.6.1 服务分类管理
        5.6.2 服务搜索框架
        5.6.3 共享平台服务检索算法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云计算的铁路信息共享平台安全机制
    6.1 云安全概述
    6.2 铁路网络和信息安全现状
    6.3 云计算信息共享平台安全建设思路
    6.4 共享平台云安全体系结构
        6.4.1 铁路信息共享平台云安全逻辑结构
        6.4.2 共享平台云安全防护体系
        6.4.3 信息共享平台云安全关键技术
    6.5 云计算信息共享平台数据服务安全实现策略
        6.5.1 数据安全策略
        6.5.2 服务安全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详细中文摘要
详细英文摘要
详细英文摘要

(6)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环境研究发展趋势
        1.1.2 遥感技术应用发展动态
        1.1.3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动态
        1.1.4 “数字流域”发展现状
    1.2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4.1 目标
        1.4.2 内容
    1.5 研究的思路与原则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流域生态环境概况
        2.1.1 概况
        2.1.2 流域生态环境要素
        2.1.3 生态系统划分
        2.1.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2 流域信息化现状
第三章 系统总述
    3.1 系统总体结构
    3.2 系统逻辑结构
    3.3 系统功能概述
    3.4 各子系统间关系和接口
        3.4.1 子系统数据流动关系
        3.4.2 数据接口
        3.4.3 软件接口
    3.5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3.5.1 软件平台
        3 5 1.1 遥感处理基础平台
        3.5.1.2 GIS基础平台
        3.5.1.3 空间数据引擎
        3.5.1.4 数据库基础平台
        3.5.2 硬件设备
        3.5.3 软件在硬件设备中的配置
    3.6 系统建设关键技术
        3.6.1 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技术
        3.6.2 空间数据无缝镶嵌技术
        3.6.3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3.6.4 基于数据流的系统集成技术
        3.6.5 遥感与GIS集成技术
        3.6.6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地理元胞自动机
        3.6.7 基于WebGIS的信息共享技术
第四章 数据管理与数据库子系统
    4.1 数据分类与数据源
        4.1.1 属性数据
        4.1.1.1 水文数据
        4.1.1.2 社会经济数据
        4.1.1.3 水利工程数据
        4.1.1.4 生态环境数据
        4.1.2 空间数据
        4.1.2.1 遥感影像数据
        4.1.2.2 空间基础地理图形数据
        4.1.2.3 生态环境专题图形数据
        4.1.2.4 GPS控制点数据
        4.1.3 多媒体数据
    4.2 数据标准及元数据
        4.2.1 代码设计
        4.2.1.1 代码设计原则
        4.2.1.2 代码标准
        4.2.2 数据字典
        4.2.3 元数据库
        4.2.3.1 元数据分级与特征
        4.2.3.2 元数据库主要内容
        4.2.3.3 元数据入库
    4.3 数据建库
        4.3.1 主要技术指标
        4.3.1.1 数据库范围
        4.3.1.2 数学基础
        4.3.1.3 数据组织
        4.3.1.4 数据量分析
        4.3.2 无缝空间数据库设计与构建
        4.3.2.1 问题的提出
        4.3.2.2 无缝数据库
        4.3.2.3 缝隙产生原因
        4.3.2.4 数据缝隙类别和表现
        4.3.2.5 无缝镶嵌技术
        4.3.3 海量空间数据存储
        4.3.3.1 空间数据存储技术
        4.3.3.2 影像金字塔结构
        4.3.3.3 影像数据压缩
        4.3.4 基础数据库
        4.3.4.1 数据内容
        4.3.4.2 数据存储结构
        4.3.4.3 空间索引设计
        4.3.4.4 入库数据校验
        4.3.4.5 数据入库
        4.3.5 主题数据库
        4.3.6 成果数据库
        4.3.6.1 成果数据库内容
        4.3.6.2 命名规范
        4.3.6.3 数据入库
        4.3.6.4 结构设计
    4.4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4.4.1 子系统结构
        4.4.2 子系统接口
        4.4.3 子系统功能
第五章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子系统
    5.1 监测体系构建
        5.1.1 全流域高时间分辨率、低空间分辨率监测
        5.1.2 “四源一干”中等空间分辨率监测
        5.1.3 干流典型区高分辨率监测
    5.2 子系统结构
    5.3 系统内部数据关系
    5.4 子系统模块功能
        5.4.1 图像处理模块
        5.4.2 知识库模块
        5.4.3 信息提取模块
        5.4.3.1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5.4.3.2 植被类型信息提取
        5.4.3.3 土地沙质荒漠化信息提取
        5.4.3.4 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
        5.4.3.5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5.4.4 动态监测模块
        5.4.5 数据管理模块
    5.5 应用实践研究
        5.5.1 阿克苏河流域1: 10万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5.5 1.1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5 1.2 阿克苏河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
        5.5.2 喀尔达依1:1万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5.5.3 专题成果数据精度评价
第六章 生态分析子系统
    6.1 子系统结构与数据流程
        6.1.1 子系统总体结构
        6.1.2 子系统数据流程
    6.2 子系统功能
    6.3 生态环境预警分析分系统
        6.3.1 分系统结构
        6.3.2 技术方案与数据流程
        6.3.3 模型构建与模块功能
        6.3.3.1 沙质荒漠化预警分析
        6.3.3.2 盐渍化预警分析
        6.3.3.3 植被盖度预誓分析
        6.3.3.4 地下水预警分析
        6.3.3.5 河道水流预警分析
    6.4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分系统
        6.4.1 分系统功能结构
        6.4.1.1 土地利用叠加分析模块
        6.4.1.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模块
        6.4.1.3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模块
        6.4.2 土地利用CA模型研究与应用
        6.4.2.1 CA模型的理论基础
        6.4.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6.4.2.3 阿克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6.4.2.4 GeoCA-Landuse模型的建立
        6.4.2.5 模型运行
    6.5 综合制图分系统
        6.5.1 分系统功能
        6.5.2 符号库开发
第七章 业务处理与信息服务子系统
    7.1 子系统结构
        7.1.1 子系统总体结构
        7.1.2 子系统逻辑结构
    7.2 主要技术路线
        7.2.1 技术架构
        7.2.2 动态报表的实现
        7.2.3 功能扩展
    7.3 功能模块划分
    7.4 专业业务处理分系统
        7.4.1 分系统功能
        7.4.2 分系统流程及开发实现
        7.4.2.1 数据管理
        7.4.2.2 数据图形化查询
        7.4.2.3 图形图像服务
        7.4.2.4 文档管理
    7.5 日常办公业务处理分系统
        7.5.1 分系统基本功能
        7.5.2 核心功能流程及开发实现
        7.5.2.1 收发文管理
        7.5.2.2 车辆管理
        7.5.2.3 个人办公
        7.5.2.4 图片库
        7.5.2.5 信息管理
        7.5.2.6 协同办公
    7.6 塔河网信息服务分系统
        7.6.1 塔河网信息服务栏目内容与功能
        7.6.1.1 栏目结构与内容
        7.6.1.2 塔河网信息服务功能
        7.6.1.3 网站信息更新
        7.6.2 邮件系统
        7.6.3 塔河论坛
        7.6.4 网络上报
    7.7 系统维护
        7.7.1.1 用户管理
        7.7.1.2 日志管理
第八章 系统安全
    8.1 数据库安全性设置
        8.1.1 物理安全
        8.1.2 逻辑安全
    8.2 应用系统安全性设置
        8.2.1 数据权限
        8.2.2 用户权限设计
    8.3 系统外部安全保证
        8.3.1 网络安全
        8.3.1.1 配备防火墙
        8.3.1.2 扫描系统
        8.3.1.3 病毒防护
        8.3.2 安全制度
第九章 结语
    9.1 成果与创新
    9.2 完善与扩展展望
参考资料
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动车组维修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Index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背景
        1.1.2 意义
    1.2 物联网的内涵及特征
        1.2.1 基本概念
        1.2.2 层次结构
        1.2.3 关键特征
        1.2.4 物联网概念的比较
    1.3 国内外物联网应用现状
        1.3.1 国内外物联网发展总体现状
        1.3.2 具有参考价值的物联网典型应用
    1.4 动车组维修中的应用现状和初步成果
    1.5 当前维修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1.6 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研究目标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业务需求及应用分析
    2.1 维修业务场景分析
        2.1.1 高速列车维修的目的和意义
        2.1.2 高速列车维修业务分析
        2.1.3 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划分
    2.2 物联网技术应用思路
    2.3 物联网应用实现难点
3.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设计方法
    3.1 物联网系统的一般设计原则
        3.1.1 系统工程设计思想
        3.1.2 现代生产管理理念
        3.1.3 建立合理应用期望
        3.1.4 改造优化业务流程
    3.2 基于用户接受行为的方案决策
        3.2.1 用户接受理论研究的意义
        3.2.2 基本理论和采纳因素分类
        3.2.3 用户采纳影响因素说明
        3.2.4 物联网采纳因素的定性评估
        3.2.5 物联网采纳因素的量化评估
    3.3 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设计流程
4.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总体框架
    4.1 物联网体系架构的参考模型
        4.1.1 GS1 EPCglobal
        4.1.2 IEEE 1451
        4.1.3 欧盟 IoT-A
    4.2 动车组维修物联网总体架构
        4.2.1 参考模型分析
        4.2.2 框架实现策略
        4.2.3 系统建设范围
        4.2.4 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总体架构
5.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感知层
    5.1 物联网感知和通讯技术概述
        5.1.1 对象泛在感知
        5.1.2 无线通讯技术
    5.2 选型和设计的主要参考要素
        5.2.1 RFID
        5.2.2 条形码
        5.2.3 传感器
        5.2.4 定位系统
    5.3 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3.1 对象识别
        5.3.2 状态监测
        5.3.3 空间定位
        5.3.4 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
6.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6.1 数据质量控制
        6.1.1 意义和目标
        6.1.2 数据不确定性的根源
        6.1.3 数据质量的分层处理机制
        6.1.4 通用数据清洗策略及其算法
        6.1.5 基于模糊逻辑的 RFID 虚拟设备层
        6.1.6 基于应用上下文的数据清洗算法
        6.1.7 方法有效性验证与设备布局优化
    6.2 高层业务信息提取
        6.2.1 意义和目标
        6.2.2 高层业务信息提取的需求
        6.2.3 以事件为中心的数据处理系统
        6.2.4 建立事件处理系统的必要性
        6.2.5 简单事件的构成
        6.2.6 复杂事件的发现
        6.2.7 维修事件检测网的详细设计
    6.3 海量数据存储处理
        6.3.1 动车组维修物联网中的数据
        6.3.2 基本实现思路
        6.3.3 海量数据存储
        6.3.4 海量数据处理
        6.3.5 RFID 网络信息服务
    6.4 信息安全和隐私
        6.4.1 物联网系统安全的实现思路
        6.4.2 动车组维修物联网安全隐患
        6.4.3 物联网的安全保护机制概述
        6.4.4 动车组维修物联网安全框架
7.动车组维修物联网的应用实现
    7.1 维修现场高端综合应用
        7.1.1 基本运作流程
        7.1.2 信息集成方案
        7.1.3 业务流程优化
        7.1.4 应用功能改进
    7.2 行车安全监控与状态修
        7.2.1 基本运作流程
        7.2.2 信息集成方案
        7.2.3 业务流程优化
        7.2.4 应用功能改进
8.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 2. 学位论文数据集
详细中文摘要
详细英文摘要

(8)基于嵌入式Linux的铁路道口信号智能预警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铁路道口信号设备研究现状
        1.2.2 国内铁路道口信号设备研究现状
    1.3 本文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道口智能预警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2.1 现有道口信号控制设备系统功能分析
    2.2 道口智能预警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 道口智能预警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
        2.3.1 嵌入式硬件平台M6708-T
        2.3.2 嵌入式软件平台Linux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道口智能预警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最小系统电路
        3.1.1 启动配置电路
        3.1.2 看门狗复位电路
        3.1.3 电源电路
        3.1.4 串口调试电路
    3.2 通信接口电路
        3.2.1 以太网通信电路
        3.2.2 RS232通信电路
        3.2.3 RS485通信电路
    3.3 功能接口电路
        3.3.1 LCD液晶显示电路
        3.3.2 TF卡存储电路
        3.3.3 Mini PCIE模块电路
    3.4 控制设备PCB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道口智能预警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与驱动设计
    4.1 嵌入式LINUX的构建移植
        4.1.1 搭建交叉编译环境
        4.1.2 Bootloader构建移植
        4.1.3 Linux内核构建移植
        4.1.4 根文件系统构建移植
    4.2 嵌入式LINUX驱动设计
        4.2.1 嵌入式Linux驱动概述
        4.2.2 LCD驱动设计
        4.2.3 串口驱动设计
        4.2.4 SD卡驱动设计
        4.2.5 WIFI驱动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道口智能预警嵌入式系统功能应用软件设计
    5.1 嵌入式LINUX多线程设计
    5.2 IP视频流显示线程设计
    5.3 雷达信息通信线程设计
    5.4 执行部件动作线程设计
    5.5 看门狗线程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系统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高铁故障应急指挥及检修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知识和技术
    2.1 MyBatis框架简介
    2.2 SpringMVC框架简介
    2.3 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
    2.4 TF-IDF算法介绍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3.1.1 应急调度指挥需求分析
        3.1.2 检修作业过程管理需求分析
        3.1.3 铁路档案信息库需求分析
    3.2 非功能性需求
        3.2.1 性能需求
        3.2.2 安全性和可靠性
        3.2.3 跨平台性
    3.3 本章小结
4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网络物理架构设计
    4.2 系统逻辑技术架构图
    4.3 系统功能架构图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实体关系设计
        4.4.2 应急调度指挥模块数据库设计
        4.4.3 检修作业过程管理模块数据库设计
        4.4.4 铁路档案信息库模块数据库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应急调度指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1.1 高铁车号快查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1.2 现场故障图像传输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1.3 铁路专家通讯录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1.4 基于TF-IDF算法的铁路故障全文检索的设计与实现
    5.2 检修作业过程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2.1 故障隐患登记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2.2 工长指派检修任务的设计与实现
        5.2.3 故障检修作业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2.4 故障验收评价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3 铁路档案信息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3.1 档案数据可视化分析的设计与实现
        5.3.2 铁路档案信息集成的设计与实现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
    6.2 系统功能测试
    6.3 系统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20世纪四十年代的边疆和边疆学术研究 ——以《边疆通讯》月刊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思路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边疆通讯》月刊的创办和背景
    第一节 《边疆通讯》月刊创办的历史背景
        一、边疆危机的严重
        二、国民政府西迁后的西南
        三、边疆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建立
    第二节 《边疆通讯》月刊概述
        一、《边疆通讯》的创办
        二、《边疆通讯》的编辑和发行
        三、《边疆通讯》的经费
        四、《边疆通讯》的停刊
第二章 《边疆通讯》月刊主要内容研究
    第一节 边疆的政治时局与政府管理
        一、边疆政治军事领袖人物介绍
        二、边疆地区的政治建设和行政组织
        三、边疆地区的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
        四、边疆地区的法制建设和政治参与
    第二节 边疆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
        一、边疆地区的农业建设和农产品开发
        二、边疆地区的工业建设和工矿产品开发
        三、边疆地区的商业建设和金融保障
        四、边疆地区的其他经济问题
    第三节 边疆地区的社会调查和教育文化
        一、边疆地区的教育和教育发展
        二、边疆地区的文化建设
        三、边疆地区的社会建设和风俗习惯
        四、边疆地区的图书介绍和书评
    第四节 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
        一、边疆地区的宗教界、少数民族领袖人物
        二、边疆地区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
        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四、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第五节 边疆地区的历史研究和地理环境
        一、边疆地区的地理研究
        二、边疆地区的历史学术研究
第三章 《边疆通讯》的作者群研究
    第一节 《边疆通讯》作者群的统计研究
        一、作者的统计
        二、作者发表文章的统计
    第二节 《边疆通讯》作者群的身份研究
        一、蒙藏委员会工作人员
        二、高校教师和研究员
        三、行政官员
        四、其他职业
第四章 《边疆通讯》月刊的刊物特点和学术价值
    第一节 《边疆通讯》的刊物特点
        一、注重学术信息的刊载
        二、提供边疆研究论文索引
        三、提倡边疆实地调查
        四、重视边政资料的收集
    第二节 《边疆通讯》月刊的学术价值
        一、为政府治理边疆提供参考
        二、沟通学术信息
        三、联络边疆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铁路标准设计通讯》目录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2]《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3]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D]. 宋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4]面向实体选线设计的铁路线路BIM与地理环境建模方法与应用[D]. 聂良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8)
  • [5]基于云计算的铁路信息共享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D]. 张莉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3(05)
  • [6]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D]. 谭克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 [7]动车组维修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孙鹏.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3(05)
  • [8]基于嵌入式Linux的铁路道口信号智能预警控制系统设计[D]. 狄晓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高铁故障应急指挥及检修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栗铭恺.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20世纪四十年代的边疆和边疆学术研究 ——以《边疆通讯》月刊为中心的考察[D]. 成龙. 云南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目录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