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建立统一的银行资金清算体系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1](2013)在《CAFTA框架下统一证券市场之进路——以欧盟证券市场一体化经验为借鉴》文中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证券市场作为提供资本要素的最重要场所,其一体化进程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AFTA要实现证券市场一体化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对欧盟证券市场一体化经验进行借鉴,最终构建CAFTA框架下的证券市场一体化机制,都成为亟待解决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CAFTA框架下金融领域的合作尤其是证券市场一体化为研究内容,首先分析CAFTA证券市场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欧盟证券市场一体化的经验为借鉴,对CAF-TA证券市场一体化的实现提出制度建议。
刘延斌[2](2011)在《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欧洲国家由于超负荷社会福利,导致政府财政和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欧洲多国政府又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公共债务随之大幅攀升。2010年初,从希腊、爱尔兰开始,再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以及英国,主权债务危机在欧洲大陆发作和扩散。与此同时,美国、日本财政和债务问题也不容乐观。美国2010财年预算赤字高达1.56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0.6%;政府债务总额超过13.6万亿美元,为GDP的93%。日本在税收大降及老龄化所致福利成本激增的背景下,试图通过大量举债以摆脱经济萧条,截至2010年6月底,国家债务突破900万亿日元,预计2010年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将接近200%。政府赤字和主权债务风险在全球范围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面临着巨大债务风险。本文紧扣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热点、焦点问题——政府债务问题,比较系统、全面地从国债管理的政策工具入手,对国债政策可持续性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论述。国债所具有的巨大经济能量,只有在合理驾驭和管理情况下,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将可能招致财政和货币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经济崩溃。因此,有些学者将国债形象地比喻为“经济中的原子弹”。有效的国债管理就是围绕政府债务管理目标,通过建立和执行审慎的政府债务管理政策的过程,以满足政府融资需要,同时确保国债的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总结各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国债管理目标概括为:在中长期内,保证以可能的最小成本满足政府融资和债务支付需要,并要求符合谨慎的风险承担原则。除上述国债管理基本目标,多数国家还包括了发展和维护有效的政府债券市场等目标。为解决好国债可持续发展问题,各国政府在国债管理实践中,围绕着制定明确的国债管理政策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国债政策定位,保证其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综合地采取国债管理各项政策工具,对国债实施系统化的科学合理管理。在国债管理中,可运用的政策工具包括了对国债总量管理、国债结构管理、国债发行管理、国债市场管理、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管理、国债信用管理、政府或有债务管理、国债偿付管理以及国债使用管理等多个方面、多种手段,在确保国债成本和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国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国债可持续发展。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债政策地位得到逐步提升,国债管理力度不断加强,科学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现阶段国债管理手段和水平,与国际经验以及欧美等发达市场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着力解决,如国债法制法规建设滞后、政府部门国债管理职责不清、国债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不活跃、政府或有负债管理欠缺以及存在主权信用滥用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但是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应系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综合协调地加以解决,尽快克服这些影响国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重点对国债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解决之道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阐释。在论述中,能够紧紧地抓住主题,从国内到国际、从发展历程到现实,对国债管理措施各个方面的政策目标和效果进行剖析,揭示了国债可持续发展与国债管理的各项措施、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明确了加强国债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并在本文的最后,结合我国国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改进和提高建议,对完善国债管理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这在现有的文献中尚不多见。本文的主要贡献之处在于:一、从加强宏观管理角度出发,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配合协调以及制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国债管理上的政策相对独立性要求,以确保国债可持续发展,并重点分析和强调了国债余额管理、国库现金管理对保证国债灵活管理的作用,以及制定清晰、合理的国债结构战略基准对落实和贯彻国债管理目标的重要意义,科学地对国债管理进行定位。二、从加强国债市场管理角度出发,利用大量的篇幅对国内外在国债发行、流通市场以及国债期货市场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进行充分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意义、现实条件以及具体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国债市场发展。同时,对在国债市场不断发展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公共产品——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相关理论以及重要意义进行论述,使国债管理的目标更加丰富。三、从国债可持续管理政策效果角度出发,在介绍主权信用评级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隐患,对欧债危机的演变情况及危害进行分析,强化了对主权信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并重点论述了危害主权信用的重要风险来源——政府或有债务的产生、分类、管理方式等,进而介绍了国债偿付管理的有关情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维护国家主权信用、国债信誉对国债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意义。
李霞[3](2010)在《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而新疆作为一个西部边陲少数民族自治区,鉴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导致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对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类公共产品的依赖度较高,但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农业支出十分有限,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支持力度小,典型的绿洲型经济,又致使有限的财政支农建设成本偏高而利用效率偏低,再加上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系统存在弊端,新疆农村地区基本公共产品严重匮乏的同时,供给效率低下、供给结构失调、供求矛盾突出。本研究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运用制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以及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理论,结合文献法和实证分析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在参考、研读国内外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的研究和相关论着的基础上,对当前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创新、完善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思考。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界定适合新疆农村实际的基本公共产品研究范围。(2)其次,从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探究入手,通过部门走访、个案讨论和样本县乡的专题调研,从供给主体、供给决策程序、供给筹资途径、供给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把握税费改革至今新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现状、运行绩效以及存在的问题。(3)结合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一手资料和典型问卷调查,对现行供给机制下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供需状况进行深入探究,并找寻导致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失调、供需失衡的机制、体制层面障碍性因素。(4)其次,在借鉴国内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完善适合新疆农村实际的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并给出相关制度保障与政策建议,为切实提高全疆各族农牧民的生产条件、生活水平以及实现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办法,以期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谢银玲[4](2010)在《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 ——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全球跨境企业对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的敌意收购为考察对象,以公司自身治理的法理基础为起点,通过世界并购浪潮对现代企业的洗礼、国际组织有关并购的立法和实践分析,以及世界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地区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借鉴,试图为现行的中国外资并购相关立法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的防御献策,并建立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后盾。本文正文五章,前缀绪论,正文焦点有三:一、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之价值分析(第二章第三节);二、现行外资并购法制体系之商榷(第四章第三节);三、完善我国反收购法制之对策(第五章第三节),各章内容概述如次:第一章“上市公司并购防御与治理原则微观分析”彻底揭露上市公司并购中各个公司主要内部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制衡关系,以便从法理上确认管理层并购防御权的正当性。本章以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价值为起点,从公司治理角度,较深入地分析并购活动与公司治理的联系,以及上市公司治理原则对反收购的作用,论证上市公司管理层并购防御权之法理基础,并在文中确认:中国上市公司在被收购的过程中,核心管理层──董事会对外来并购防御有法定的防御权,这为上市公司面临敌意收购的防御判断建立了一个更加专业的基础。内容包括第一节“上市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之价值分析”(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相关的治理问题)、第二节“经营权的法理基础”(董事权利与义务论证)以及第三节“上市公司并购防御措施之治理基础”(反收购理论争议之核心及并购防御权之归属)。本章结语:“反收购措施不破公司治理原则”将上市公司董事会的防御决策置于其经营权的本职任务,视反收购措施为经营管理的至高表现。第二章“跨境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动因、风险及东道国价值论证”为本文所涉有关经济方面之核心理论,涉及古典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帕累托效率概念以及国家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等多种与市场经济追求有效竞争的相关理论,目的是对当代企业跨境并购的缘起有一根本性的掌握。为完全透视企业外部成长的价值及发展中国家的两难性,本章以比较充裕的篇幅从经济及管理学角度论证企业并购的不可避免性及反收购的必要性,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在外资的需求以及国家经济安全发展全局的平衡中,应谨慎规范跨国并购的防御规制。内容包括第一节“跨境敌意并购之理论进路”、第二节“反收购措施之风险结构”以及第三节“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之价值分析”。从本文的题名“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可看出,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选择将成为本文的根本点,本节将提示本文最终将要传达的:国家对利用外资有怎样的价值选择就会有怎样的经济政策,同时就会有怎样的外资立法(当然包括外资并购立法)。本章结语最终得出:“发展中国家之并购防御法制必慎裁独断”,意指外资政策思虑要审慎、果决,谨防迷失核心价值。第三章“国际跨境并购竞争规制之比较分析”涉及国际间有关并购的法理、实际法规、实务分析,具体依该国或地区并购法制史在两大主要法系之代表性、与中国竞争立法的相关性、亚洲并购竞争法制最先进代表国家、中国社会条件相似性,以及与我国国情紧密性等五个因素为标准,选取美国、德国、欧盟、日本、印度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六个代表性国家及地区作为阐述目标,分析了世界历经几次并购浪潮后,两大法系的几个代表性国家及地区的并购与反收购规制的发展进程及其竞争法制的实践经验,观察在并购活动全球化下,各国家、地区乃至各国际组织的竞争政策与规制之发展概况,何以为中国现行相关制度参照系。内容包括第一节“普通法系国家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第二节“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第三节“区域组织竞争规制典范──欧盟”以及第四节“国际组织关于投资竞争规制之现况”。本章的结语“趋同乃现实不必是理想”说明经济全球化后,世界各国外资立法的自然融合现象。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外资倂购法制体系分析”旨在为我国现行倂购与反收购法制概念与体系及其缺漏之总体检。本章为本文研究的“重磅区”,在检阅国际有关竞争法制及外资立法例后,回到中国的现行上市公司并购立法与实践现况。全文涉及我国现行规范并购业务数十部主要法律法规的梳理,以及整体并购系统成长空间的抽象总结,为尽量顾及规范阐释的忠实性,本章行文平铺直述,诌议不讳,期能比较准确地掌握我国现行并购法制的优势与缺点。内容包括第一节“现行并购基本法制”、第二节“外资并购专门法制”以及第三节“现行外资并购法制体系之商榷”。结语题为“今非昔比的价值选择”,从我国现行外资立法的政策与思路,揭示国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价值选择。第五章“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制对策之诌议”作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结论,本章试图从我国自成体系的现行并购相关法制中,为上市公司的反收购措施抽离出适法的与无法规支持的,并于当下无法施行的反收购措施分析之中,开辟解决的途径,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制提出对策与修法建议,希望为未来“中国企业并购规范与制度指南”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内容包括第一节“现行法制下反收购措施之适用分析”、第二节“现行法制适用反收购措施之瓶颈”以及第三节“完善我国反收购法制之对策”。第五章作为本文的结论,其结语“巨人肩膀的登高望远”也传达了本文的重要精神。英国首相布朗(Gordon Brown)于2009年4月2日在英国伦敦的全球最大经济体G20高峰会议的闭幕新闻发布会称“《华盛顿共识》的时代已经结束”,事实上“华盛顿共识”时代的结束暴露的是一种思维(美国式新自由主义经济观念)在历史长河中因过度消费而导致的能量耗尽。人类理性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其“选择性”,理性的动能创造了世界的多样性,欧洲的“社会市场经济”、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或者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选择项,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选择项,将某种价值观强加于所有的对象就是一种“思维的过度消费”,这种傲慢恰恰是反理性的。是以,即使在多元复杂的全球化经济网络,无所谓从一而终的经济发展理论,“永远的宏观微调”是政策不妨碍法制的不二原则。欧洲的“社会市场经济”与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双方过招,对比的结果,明显可见:政府那只鞭策市场的手,轻重不一,则效果各异。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首次见证了极端“自由市场经济”的败笔,2007年美国次贷风波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则突显了“社会市场经济”那只宏观的手确实不可偏废。本文将国家宏观调控的“手”视为自由竞争市场的“巨人肩膀”,也将“法制化”的反收购措施视为被收购目标公司的“巨人肩膀”;上市公司反施购措施的法制化,小而言之,是政府保障市场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礼献,大而宣之,也是政府对市场自由竞争的理性化支持。我们期待:法律规制成为政府经济计划与政策的真正载体,而法制体系是国家意志抵御社会破坏者的防火墙,更是执法机构与境内外守法个体或组织共同仰望的靠山。经济社会秩序建筑无所谓上层或下层,无论内外资的并购活动,皆应依赖相同的法制系统,法制化规则将使外资对东道国的计划与政策无须比内资更加忧虑,目光只需停留在输入地的法律上,此举必为中国政府对市场施以最少干预的强力体现。
姜新旺[5](2008)在《内生主导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农”问题是中国当前最大的问题,而“三农”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真正“瓶颈”是资金问题。而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科学有序的金融活动是繁荣农村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制度、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农村金融制度却少有革命性变革。国家为了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而设立的政策性功能、商业性功能和合作性功能相区别的三类金融机构并没有解决农村资金缺口问题,却有资金缺口扩大的趋势。反倒是农村的民问借贷在满足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这与国家一直试图建立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南辕北辙。简单的市场化和商业化使农村金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革,简单的机构分设和业务重新划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主体信贷需求难的问题。国家仍然没有为小农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机构,也没有对农村金融服务提供相应的援助和支持,国家仅仅通过增加农村贷款量的方式并不能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纵观农村金融制度的历次变迁,可以看出其中的两个明显特征:(1)农村金融体制和制度的每次变迁均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外部行为,而非自下而上的诱发性行为,更不是农村经济主体自主性内生行为。(2)农村金融体制和制度的每次变迁均是法人地位和权利的易位,而非组织结构形式的变动以及金融产权主体的让渡。也就是说,都是形式上的变化,而非经营管理模式以及金融效率提高等实质上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低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改革模式。该模式是在延续传统外生主导型金融供给制度框架下的“技术性努力”,反映的仍然是国家的利益偏好。“技术性改进”只能产生短期变革效应,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运行的总体环境,无法给农村金融成长提供一个崭新的制度环境。因此必须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即从由上而下的反应政府利益偏好的强制性改革模式转化为由下而上的体现需求主体利益偏好的诱致性改革模式,也即农村金融成长方式须由外生主导型转变成内生主导型。农村内生主导型金融制度具有利益诱致、内生主导、需求追随等特征,强调微观需求主体的利益与偏好。这种现代意义的农村金融体系包括需求方、供给方与监管方三个方面,即: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及其结构(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农村金融组织及其结构,农村金融的宏观监管主体。因此农村内生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构建既包括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塑造,也包括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改造,还包括金融监管主体的再造。截止到目前,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与改革实践,大部分都是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供给的角度出发的。从功能与需求角度研究农村金融体系容易把握所存在问题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弥补传统研究视角的不足。本研究将吸收机构观点的优点,发展的运用功能观点,充分利用其现实之处探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方法;从需求结合供给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运行现状,研究农村金融体系变迁的特征、深层次原因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探求适应农村经济运行特点的金融体系及其重构路径。论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进行理论假设(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即第一、二章是假设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对理论假设进行历史实践考察(实践依据);第四部分包括四至九章,探讨“怎么做”也就是研究如何建立农村内生主导型金融体系。即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理论与实践),“怎么做”。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工具和方法、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低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改革模式,必须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即从由上而下的反应政府利益偏好的强制性改革模式转化为由下而上的体现需求主体利益偏好的诱致性改革模式,也即农村金融长成方式须由外生主导型转变成内生主导型。第一章,农村金融长成方式的区分与比较。回顾“金融成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对其进行界定。将金融成长分为质性成长与量性成长两种形成与抑制、约束、深化三个阶段。划分农村金融成长方式的类型,并利用模型对两种成长方式进行分析,指出外生主导型农村金融成长方式的弊端。第二章,农村金融成长方式转化的理论基础。之一: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理论。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动力在于经济主体期望获得最大的外部利润,初始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两种模式;新制度经济家运用供求理论来研究制度供求及均衡。之二:金融制度变迁的阶段与周期。金融产权的安排可分为初始状态:金融制度僵滞阶段;演进状态:金融制度创新阶段;最优状态:金融制度成熟阶段。金融制度变迁就是一个由主导型利益集团推动的阶段性周期演进过程。在上一个周期完成后,又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变迁过程。每个阶段由于供求力量的不同对比,导致了不同的制度变迁模型。每阶段不同的产权安排导致不同的效率。第三章,中国农村金融成长方式的历史变迁。第一阶段:中央集权计划经济时期(19561978)的典型外生主导型成长方式。回顾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村金融工作与金融体制的发展,从工业化的角度研究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指出外生主导型农村金融成长方式的根源与背景,并对外生主导型农村金融成长方式进行解释。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的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金融成长内生机制的萌芽。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嬗变进行考察,分析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改革低效的原因,描述农村经济发展体制障碍的突破与农村金融成长内生机制的萌芽。第四章,农村信用社合作制体制改革的可行性研究。当前理论界关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产权制度安排,争论的本质主要集中在要不要坚持合作制和在多大程度上坚持合作制。合作金融是农村经济体制的现实需求,农村的金触需求本来应该是农村信用社正确定位的基点,但是由于信用社既得利益的存在,政府和信用社之间合作制规范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信用社抵制合作制规范以及政府放弃合作制规范;政府和农民之间合作制规范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农民不参与合作制规范以及政府放弃合作制规范。因此,在现有信用社基础上的合作制规范不可能成功,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必须另起炉灶。内生的农村合作金融是一个市场自然选择过程,随着市场力量的增强和制度约束条件的改变,会逐渐打破外生的政府强制性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最终外生的政府强制性制度安排会被内生的诱致性市场交易制度所替代。第五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体制改革问题。目前,农村政策性金融理论的研究总的来说是分歧多、争论多,争论焦点是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与出路。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最直接和最外在的问题是持续性问题,深层的问题包括制度、功能和机制等方面的缺陷。基于政策性银行的特点,我们建立起关于政策性银行的制度总函数,并以对于制度函数的解释作为关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体制改革的基本主张,包括:金融市场有效性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目标;国家效用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等。第六章,民间金融的范畴、土壤、运行与发展趋势。研究如何构建民间金融制度以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理论界的主流思想是民间金融的生存发展是合理且必要的,应为其正名,明确其合法地位,并给予其相应的生存发展空间。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存在有其深层次的必然性:农村“生存经济”与农村金融的财政性质;农业的弱质性更多地需要国家的扶持,具有准财政的性质: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运作具有高昂的成本与高风险性;非正规金融利用社会关系这一重要资本,大大节约了信息和交易成本,具有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优势。应当正视非正规金融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降低这些风险和成本着手来引导非正规金融的正常发展。民间金融运行机制具有良好的内、外部风险控制机制,宏观与微观效率很高,对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至于中国民间金融的未来,我们不主张把现有民间金融的所有形式都“强制性地迅速”转化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而应着重考虑建立真正的内生性的民营金融体系。第七章,中国农户的金融偏好与信贷安排——基于农户行为特征的一个理论框架。研究农户行为的经典文献有“理性小农”、“道义小农”以及黄宗智的“拐杖逻辑”。深入了解我国“马鞍型”社会架构、农村家庭圈层结构与关系型信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读农户金融偏好。另外,在中国,长期以来,国家与农户在分割有限农村剩余过程中存在一种脆弱的平衡,而国家农贷制度的基本功能则是维持这种平衡。通过解读中国农户的行为我们发现,中国农户金融偏好(融资次序)耐人寻味,主要表现为,在农业收入不足以抵补维生成本时,首先考虑增加非农收入,其次才寻求信贷支持。就信贷支持而言,先争取国家农贷,再谋求民间熟人信贷,最后是高利信贷。相关的实证分析也验证了上述结论。农户“借贷难”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信任匮乏。中国目前以民间借贷为主的农贷格局具有很强的内生性、路径依赖性和合理性,在政策上切忌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第八章,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本质解读与破解思路。中间层的缺失导致中国社会的制度演进陷入了二重结构困境。儒教伦理充当了中间层的社会均衡与协调角色,但使得社会蜕变为以家庭为核心的圈层结构,由此决定我国农村的非制度关系型信任结构。这种信任结构与建立在制度信任基础上的商业借贷相排斥,因此商业借贷在中国大部分农村缺乏存在的信任基础。可见,植根于农村信任体系的中小企业的金融困境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困境。以民间资本为依托,构建中小企业内生性关系型借贷制度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思路,但必须坚持自主性与内生性原则,同时要特别防止两种可能导致误入歧途的倾向。第九章,农村内生主导型金融监管主体的再造:政府参与的方式与途径。在市场失灵存在的情况下,政府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政府的作用应该是有条件的,即以不损害微观金融主体利益为前提:同时,政府的作用也应该是适度的,其作用范围应该限制在维护农村金融成长的大环境和存在市场失灵的政策性金融领域,并进而对内生性成长模式下政府监管的适度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可能的创新按照重要程度,从重到轻排列,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选题创新。将“金融成长方式”理论引入农村金融改革的研究领域,选择了这一全新的视角解剖建国后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并从这一角度探讨农村金融体系的再造。(二)体系创新。已有的有关农村金融体系改造的研究基本上是在横向上展开,即只研究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也就是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及相关的担保、保险组织。很少涉及农村金融的微观经济组织,即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以及农村金融的宏观监管主体的行为分析与重塑。本研究将农村金融体系分为需求、供给与监管三个层面,即: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及其结构(需求方),农村金融组织及其结构(供给方),政府或中央银行等机构对农村金融的监督与调节(协调方)。因此农村内生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构建既包括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偏好的解读,也包括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改造,还包括金融监管主体的再造。(三)视角(理论支持)创新。目前农村金融的经典派研究主要工具是新制度经济学、信息成本理论,这些研究给了我们不同于调研派的深度与整体,但这一方法如果脱离了中国农村的社会文化结构,解释力尚显不足。我们是社会结构派,确立了历史演进、社会文化视角,从总体上把握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我们在充分借鉴新制度学派、信息成本理论的基础上,从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与信用结构的特殊性出发探讨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社会经济基础。(四)观点创新。①“解放”比“改革”更具现实性、紧迫性。农村会融困境的现实出路是放松政府对金融的垄断,规范而不是打压现存非正规金融,政府不应该越位替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选择金融供给的具体形式。②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具有“不可逆性”。农村信用社在建国后经历了“合作升级”即银行化,但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却不能改回合作金融。因此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是商业金融或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在中国农村仍具有现实基础,但其成长方式是新发育而不是对现有金融机构的改造。③民间金融的现实出路应该是合法化规范化而不是急于升级或银行化。④目前政府主导筹建的中小银行无论是改造的还是新建的均不能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适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供给主体必须内生。
张庆[6](2008)在《论德国银行监管体制与结构模式》文中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由于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造成金融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和伴生的巨大风险性。从历史到现实,人们在享受金融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深受金融危机的危害。在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中,银行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的部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使银行在经营理念、管理手段和风险控制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同时,这些急剧变化同银行业固有的风险一起也造成了银行业前所未有的危机。1980-1996年期间,IMF的180个成员国中,有130个国家的银行业发生过严重问题或金融危机。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银行业一直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管制最为严厉的经济部门之一,即使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济自由化思潮及各国普遍实行自由经济政策的大背景下,银行业仍是沿着管制-放松管制-再管制的轨迹前进的。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的金融监管普遍加强,其中不仅涉及监管技术的进步,更涉及金融监管体制结构的分合。各国政府为了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着手改进对银行业的监管和完善金融安全网。各国政府希望通过对银行实施有效监管,来纠正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增进社会福利。德国的银行监管应该被看作国际上银行监管的榜样。虽然德国一直奉行全能银行制度,银行业和证券业同在一个实体下运作,并没有严格的防火墙。但从二战后到现在,德国国内从未发生过严重的银行危机,更未发生过全面的金融危机。鉴于此,本文从德国银行监管体制与结构模式入手,以期为中国的银行监管提供一些启示。针对银行监管体制与结构模式这一主体,本文分6章进行论述。第1章为前言。第2章为金融体制比较。本章以德国金融体制为重点,从机构研究法和系统研究法出发,分析了德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同时作为对比,分析了美国市场主导型金融体制和中国的金融体制。结论是:作为银行监管的客体和环境,中德两国的金融体制更为相似,从而为中国银行监管借鉴德国经验奠定了基础。第3章为银行监管理论及其评述。围绕为什么要对银行进行监管、如何有效地实施监管和如何设置银行监管体制的结构模式这三个问题,对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和评述,为后面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笔者在这一章通过对理论的梳理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如果要顺应混业经营趋势建立统一监管,则银行监管机构应该从中央银行分拆出来,成为独立的机构。第4章为银行监管的现实框架设计。根据对银行监管理论的梳理和各国监管实践的总结,笔者将银行监管的现实框架总结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次是指为有效实现银行监管目标而实行的双重监管机制,即事前监管措施和事后安全网,它侧重于银行监管的微观层面。而宏观层面主要涉及银行监管的机构设置,即结构模式。第5章为德国银行监管实践。首先,笔者通过对德国银行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发现,德国银行监管的成功还取决于银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因此,提出了以银行公司治理为银行监管第一道防线的观点。然后根据上一章的现实框架,分别按双重监管机制和银行监管体制的结构模式的顺序探讨德国的银行监管。第6章为中国的银行监管及其问题研究。这一章按以上分析的思路,分别对中国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双重监管机制和监管体制的结构模式进行分析,并主要借鉴德国经验对中国的银行监管提出改进建议。笔者在这一章针对中国银行监管的改革,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第一,当条件成熟时,分别在银行业各大集团(国有商业银行、非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银行)内部建立自愿存款保险体系,并完善其他辅助措施;第二,未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改革方向可以是建立流动性调剂银行,该银行由中央银行和各银行参股组建;第三,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银行监管体制的结构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加强协调,第二步是建立伞式监管结构,第三步是建立弱式统一监管结构。
孙凤山[7](2007)在《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建国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美国财政事业的奠基人。他的思想非常丰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法律各个方面都在美国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真知灼见。联邦共和主义是其思想的核心,其他方面的思想都以这一思想为基础并服务于这一思想。汉密尔顿深受霍布斯、休谟等古典政治哲学家和加尔文主义人性观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性恶论”。这是他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是邪恶的,必须把“人性恶”直接作为制度存在和构架政府的政治哲学根据。他主张用“以恶制恶”的方式建立强有力的全国政府,将私人利益导向社会公益。他把人分为少数人和多数人两类,少数的是富有的和闻名的贵族,多数的是人民大众。他对人民大众缺乏信任,主张富有的和闻名的贵族永久地掌握政权。洛克、孟德斯鸠等欧洲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对汉密尔顿的影响也非常之大,他们的政治思想成为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汉密尔顿的联邦共和主义思想还来源于生活现实。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的艰难处境和战后邦联的混乱局面是其联邦共和主义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他与华盛顿长期相处,思想深受华盛顿的影响。在汉密尔顿的联邦共和主义思想里,他首先关注的是邦联体制给美国政治经济发展造成的种种弊端。他认为,邦联体制的弊端在于:立法原则以州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州权太大,邦联国会的职能受到限制,缺乏强力和活力;邦联体制导致国内纠纷和国外威胁;邦联体制导致国家实力不济,国际地位微弱。汉密尔顿认为,消除上述弊端的唯一办法就是废除邦联,建立统一联邦。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具有以下特征:各邦实质性联合;建立双重政府,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分权并制衡;联邦政府强而有力、活而有力,拥有行使其权力的必须手段。汉密尔顿认为,这样的联邦结构在维护国家安全、发挥效能、促进商业和政府增收节支方面具有邦联不可比拟的优势。汉密尔顿认为,联邦政府应该采用代议制政体。代议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制,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行使主权。他主张特殊的利益集团——大土地所有者、新兴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精英担任议会代表。他将代议制和联邦制结合起来,突破了共和主义只能在狭小的国家实行的传统理论,在美国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大共和国。他认为,大共和国比小共和国能管理更多的疆域和民众,更能预防“党争”和暴政。汉密尔顿认为,共和制固有的弊病是民选议会权力太大,容易发生多数人侵犯少数人的利益。为此,设计政府时必须遵循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原则。即将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各个部门之间权力平衡,互相制约。为了实现权力平衡,汉密尔顿主张削弱立法权,增强行政权和司法权。为了达到互相制约,他主张各个部门的权力进行一定的局部混合。建立一个强大的联邦共和国是汉密尔顿一生的奋斗目标。他竭尽一切努力去推动国家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它推动了制宪会议的召开和新宪法的批准,为宪法事业作出了最伟大的贡献。他担任第一任财政部长,积极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和信用危机,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他的财政改革措施渗透着实现联邦共和主主义理想的政治目的。他先后挫败了艾伦·伯尔竞选总统和纽约州长,粉碎了联邦党人联合伯尔分裂联邦的阴谋,他因此而牺牲了生命。在外交活动中,他把维护和巩固联邦作为重要准则。在美法矛盾中,他坚决主张“中立”,在美英矛盾中,他坚决主张进行和谈,使年轻的联邦避免了战争,赢得了宝贵的发展壮大时间。汉密尔顿是为数不多的成为一种政治象征的美国政治家。他的联邦共和主义思想对美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没有哪一位建国之父能像他那样为美国的繁荣和发展奠定如此坚实的制度基础。他的许多理论,如司法审查权、暗含权力论和宽泛解释论等为后世的政治家所继承,成为加强联邦权力和行政部门权力的有力手段。他与杰斐逊的激烈斗争从不同方面影响了美国政治发展,两人思想中的精华都成了美国政治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思想如此镶嵌在“美国性”之中,以至美国永远都无法摆脱他的影响。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改革正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期,研究汉密尔顿的联邦共和主义思想对我国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热夏提·莫合买提,窦晓平[8](2007)在《加快支付体系建设促进新疆经济快速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支付体系建设是中央银行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支付活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技术安排的有机组合,主要由支付服务组织、支付系统、支付工具、支付规则和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等组成。新疆支付体系建设紧跟全国步伐,支付体系日趋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张广翠[9](2006)在《欧盟区域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欧洲大多数成员国都是发达国家,但是各成员国间、欧洲内部各地区间一直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欧洲区域发展基金设立以来,欧盟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欧盟区域发展差距,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但是,随着2004年5月1日10个中东欧新成员国的加入,欧盟内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愈加严重。欧盟的区域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欧盟进一步拟定了20072013年区域政策发展规划,并确定了提高欧洲的投资和工作吸引力,增强知识储备和提高创新能力等目标。与欧盟相似,我国同样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自建国以来,我国曾先后实施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适度非均衡发展等战略,并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借鉴欧盟区域政策的有益经验。
杨卫东[10](2004)在《证券市场监管的组织结构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不同国家证券市场监管组织结构的比较分析,探讨证券市场监管组织结构变迁的可能轨迹;并针对我国证券监管组织结构的现状,提出进一步改善的措施和可能的发展方向。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然而,由于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容易形成垄断、外部性、以及经济中公共物品的存在,其结果将导致市场失灵,因而需要通过市场机制之外的手段来调节资源配置,而监管只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手段之一。就证券市场而言,由于信息密集、与市场参与者利益联系紧密、价格波动大,尤其是市场产品价格由人们的预期所决定,所以,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证券市场更加需要加强监管。并且由于各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水平不一,各国的立法制度、市场传统各有千秋,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证券监管体制和监管组织形式。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还是一个新兴市场,证券市场的监管体制和监管组织结构不仅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更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成熟证券市场的经验,探索符合中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的监管组织形式和监管体制,从而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稳健有序的发展。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试图阐明不同国家基于其特殊的经济环境与人文环境,其证券监管体制和监管组织形式各具特色;其次,论证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和监管组织形式是否恰当的评价标准应当是看它是否有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有利于证券市场的规范与长期发展;第三,说明证券监管体制和监管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国家的证券市场制度总处于不断的变迁与调整中;第四,本文试图为证券监管决策者们提供一种有效方法----一种帮助市场监管者在既适应本国环境、又把握国际机遇的基础上,推进市场化进程,作出良好政策抉择的方法。在切实有据的政策选择基础上,正确制定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和监管组织结构模式。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研究者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定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探讨证券市场市场机制失灵的原因时,全面系<WP=5>统地提出证券市场的产品特性、信息特性以及市场结构特性是导致证券市场需要加强监管的主要原因,为证券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效率在监管内容上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在总结证券监管组织结构决定因素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环境积淀因素和市场本质因素将共同发挥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决定和影响证券监管组织结构模式的首要因素是市场本质因素,因此,证券监管组织结构最终将是统一而一致的,即独立型证券监管机构承担他律功能。第三,在证券监管的纵向组织结构上,自律与他律之间存在一个边界,指出地方政府不能参与证券监管,否则将降低证券监管的效率。这种理论分析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证券监管是否需要地方政府参与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全书共分五章四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首先对论文的选题、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做了说明,对论文中涉及的关键概念作了阐述,并对所引述的文献资料作了简要回顾。第二部分也就是第二章,对证券监管进行理论研究,从证券产品特性、证券信息特性与市场结构特性等三个方面论证证券市场需要加强监管。第三部分包括第三至四章,对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的证券监管组织结构展开比较研究,总结各国证券监管组织结构形成的原因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并对证券监管的横向组织结构和纵向组织结构进行剖析,得出了证券监管的结构性分权的结论。第四部分也就是结论,对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组织结构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政策建议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二、对建立统一的银行资金清算体系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建立统一的银行资金清算体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CAFTA框架下统一证券市场之进路——以欧盟证券市场一体化经验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CAFTA框架下统一证券市场的必要性 |
1. 有利于促进CAFTA区域内的资金筹集和资本有效配置 |
2. 有利于推动CAFTA区域金融合作, 健全和完善CAFTA的金融体系 |
3. 有利于CAFTA各国应对地域国际经济冲击, 防范金融风险 |
二、CAFTA框架下证券市场统一化之困境 |
1. CAFTA框架下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低 |
2. 缺乏统一证券市场的必要协调机制和配套机构 |
3. CAFTA框架下缺少一个统一的汇率安排 |
三、CAFTA框架下证券市场一体化之模式选择———以欧盟经验为借鉴 |
1. 欧盟证券市场一体化之经验考察和启示 |
2. CAFTA框架下证券市场一体化之进路设想 |
四、CAFTA框架下统一证券市场的具体制度构想 |
1. 在CAFTA框架下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协调委员会 |
2. 通过证交所整合, 再建立一个统一的亚洲证券交易所 |
3. 建设统一的区域证券市场监管的法律制度 |
结语 |
(2)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有关文献综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国债理论演变 |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国债理论的演变 |
一、古典经济学的国债理论 |
二、凯恩斯主义的国债理论 |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国债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债理论的演变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债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国债思想的中国发展 |
第二章 国债政策管理目标及相对独立性要求 |
第一节 国债管理目标 |
一、IMF和WB对国债管理目标的一般表述 |
二、国债政策工具 |
第二节 国债政策相对独立性要求 |
一、国债政策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结合部位 |
二、保持国债政策相对独立性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国债管理的灵活性要求 |
第一节 国债余额管理 |
一、国债余额管理国际经验 |
二、我国国债余额管理制度 |
第二节 国库现金管理 |
一、国库现金管理国际经验 |
二、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做法 |
第四章 国债规模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基本预算约束条件分析 |
一、单期名义预算约束条件 |
二、现值约束检验 |
第二节 国债规模常规指标分析 |
一、国债规模常规指标介绍 |
二、我国国债规模常规指标比较 |
第五章 国债结构的战略基准确定 |
第一节 国债种类划分及不同政策效果 |
一、国债种类划分 |
二、国债结构的政策效果 |
第二节 国债结构的战略基准 |
一、确定国债结构战略基准 |
二、我国国债结构战略基准定位 |
第六章 推动国债发行市场化降低定价风险 |
第一节 我国提高国债发行市场化努力 |
一、我国国债发行市场发展 |
二、我国国债招标技术的发展 |
第二节 国债市场化发行国际经验 |
一、美国国债发行市场 |
二、德国国债发行市场 |
三、日本国债发行市场 |
四、韩国国债发行市场 |
第七章 促进国债市场交易降低流动性风险 |
第一节 我国促进国债流通市场发展努力 |
一、我国国债流通市场格局 |
二、我国流通市场的创新努力 |
第二节 国债流通市场国际发展经验 |
一、美国国债流通市场 |
二、德国国债流通市场 |
三、日本国债流通市场 |
四、韩国国债流通市场 |
第八章 发展我国国债期货市场 |
第一节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情况 |
一、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 |
二、我国发展国债期货市场的重要意义及现实条件 |
第二节 发展国债期货市场国际经验 |
一、美国国债期货市场 |
二、德国国债期货市场 |
三、日本国债期货市场 |
四、韩国国债期货市场 |
第九章 建立与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 |
第一节 国债收益率曲线 |
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
二、国债收益率计算及曲线编制 |
第二节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应用 |
一、建立与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意义 |
二、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我国的应用 |
第十章 维护国债主权信用降低信用风险 |
第一节 国际主权信用评级 |
一、国际主权信用评级方法 |
二、境外债券市场发行主权债务的意义 |
第二节 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反思 |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演变及救援 |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 |
第十一章 有效管理和控制或有债务规模 |
第一节 或有债务分类及影响 |
一、或有债务产生原因 |
二、或有债务的分类 |
三、或有债务的影响 |
第二节 管理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迫切性 |
一、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依据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
第十二章 建立和完善国债偿付制度 |
第一节 国债兑付管理 |
一、国债兑付资金筹集管理 |
二、国债兑付方式管理 |
三、国债兑付渠道管理 |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国债偿债基金制度 |
一、日本的国债偿债基金制度 |
二、我国国债偿债基金制度安排 |
第十三章 积极参与区域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 |
第一节 区域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情况 |
一、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动因 |
二、相关区域的合作机制 |
第二节 我国参与区域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的意义 |
一、积极参与亚洲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 |
二、亚洲债券市场开发与建设现实意义 |
第十四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一、国债法规建设滞后 |
二、部门国债管理职责不清 |
三、国债市场割裂 |
四、国债交易方式创新不足 |
五、国债市场层次有待深化 |
六、政府或有负债管理欠缺 |
七、主权信用地位受到冲击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加强国债法规建设 |
二、明确政府部门管理职责 |
三、大力发展国债市场 |
四、提高或有负债管理水平 |
五、维护国债主权信用地位 |
参考文献 |
英文部分 |
中文部分 |
(3)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
1.5 论文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 相关概念阐述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8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公共产品基本理论 |
2.2 农村公共产品基本理论 |
2.3 制度变迁理论 |
2.4 公共选择理论 |
第3章 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变迁简析 |
3.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特征 |
3.2 家庭承包责任制至税费改革前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简析 |
第4章 现阶段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分析 |
4.1 供给主体分析 |
4.2 供给筹资途径分析 |
4.3 供给决策程序分析 |
4.4 供给的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
4.5 供给监控情况分析 |
第5章 现行供给机制下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求现状分析 |
5.1 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分析 |
5.2 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需求现状分析——基于农户需求意愿的视角 |
5.3 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需均衡分析 |
第6章 制约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机制、体制层面原因探究 |
6.1 供给机制、体制层面的制约因素 |
6.2 农村公共需求层面的制约因素 |
第7章 完善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7.1 典型发达国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经验 |
7.2 发展中国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经验 |
7.3 国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经验借鉴 |
第8章 创新与完善符合新疆农村实际的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
8.1 构建需求导向的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
8.2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
8.3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共政策激励与约束机制 |
8.4 建立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行政管理机制 |
8.5 构建“自下而上”的农村基本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 |
第9章 完善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体制保障与政策建议 |
9.1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
9.2 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
9.3 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规划要先行 |
9.4 推进中心村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
9.5 在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给县级政府更大的自主权 |
9.6 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 |
9.7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相关法规体系 |
附录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居民基本状况调查 |
附录 2 受访者基本生产需求调查统计表 |
附录 3 受访者基本生活需求调查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 ——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况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况 |
第二节 研究价值及主要论点 |
一、研究价值 |
二、主要论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章节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章节结构 |
第一章 上市公司并购防御与治理原则微观分析 |
第一节 上市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之价值分析 |
一、所有权的永恒搏奕──公司派与市场派之较量 |
二、经营权与所有权之信赖关系 |
第二节 经营权的法理基础 |
一、董事与公司的法律关系 |
二、董事的义务 |
三、董事的责任 |
第三节 上市公司并购防御措施之治理基础 |
一、公司治理的自身逻辑 |
二、反收购理论争议之核心问题 |
三、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防御权谁掌乾坤 |
结语:反收购措施不破公司治理原则 |
第二章 跨境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动因、风险及东道国价值论证 |
第一节 跨境敌意并购之理论进路 |
一、全球化之滥觞 |
二、无国界并购效应理论 |
三、国际投资之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反收购措施之风险结构 |
一、上市公司并购之基本分析 |
二、防御目的与反收购措施风险之关系 |
三、防御决策之博弈特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之价值分析 |
一、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风险考察 |
二、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价值取向 |
三、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立法的基本原则 |
结语:发展中国家之并购防御法制必慎裁独断 |
第三章 国际跨境并购竞争规制之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普通法系国家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 |
一、美国 |
二、印度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台湾地区 |
第三节 区域组织竞争规制典范──欧盟 |
一、欧盟竞争法制总览 |
二、欧盟竞争法制的三大支柱 |
三、法律责任与救济 |
四、欧盟竞争法制的阻碍与未来展望 |
第四节 国际组织关于投资竞争规制之现况 |
一、西方并购浪潮之历程 |
二、国际组织竞争规制进程 |
三、发达国家的矛盾情结 |
四、发展中与经济转型国家的发想 |
结语:趋同乃现实不必是理想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外资并购法制体系分析 |
第一节 现行并购基本法制 |
一、并购法制体系总览 |
二、基本并购法制分析 |
第二节 外资并购专门法制 |
一、外资政策与法制 |
二、外国投资者并购规范 |
三、外商企业并购规范 |
第三节 现行外资并购法制体系之商榷 |
一、产业挂帅,竞争阻碍 |
二、立法用语含混晦涩、歧义丛生 |
三、法律效力等级错乱、体系交叠 |
四、内外双轨、烟硝难止 |
五、历史问题不容再留 |
结语:今非昔比的价值选择 |
第五章 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制对策之诌议 |
第一节 现行法制下反收购措施之适用分析 |
一、外资合法敌意收购模式 |
二、现行法制的反收购设置适用 |
第二节 现行法制适用反收购措施之瓶颈 |
一、现行法制下禁止或有限制的反收购措施 |
二、国家安全审查机制阙如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反收购法制之对策 |
一、完善竞争市场之进路 |
二、完善外资并购法制之建议 |
结语:巨人肩膀的登高望远 |
案例索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内生主导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工具和方法 |
0.4 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0.5 可能的创新 |
0.6 需要同读者交待的与论文有关的其它问题 |
1. 农村金融成长方式的区分与比较 |
1.1 经济学对“金融成长”的发现与界定 |
1.1.1 经济学对“金融成长(Finance Maturity)”的发现 |
1.1.2 “金融成长”(Finance Maturity)界说 |
1.2 金融成长的形成与阶段 |
1.2.1 金融成长的形式与阶段 |
1.3 农村金融成长方式的类型 |
1.3.1 内生主导型农业金融成长方式 |
1.3.2 外生主导型农业金融成长方式 |
1.3.3 两种成长方式的模型分析 |
1.3.4 外生主导型农业金融成长方式的弊端分析 |
1.3.5 对假设前提的放松 |
1.4 小结 |
2. 农村金融成长方式转化的理论基础 |
2.1 农村金融成长方式转化的理论基础之一: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理论 |
2.1.1 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动力机制 |
2.1.2 制度变迁与创新的路径依赖 |
2.1.3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
2.1.4 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 |
2.1.5 理论小结 |
2.2 农村金融成长方式转化的理论基础之二:金融制度变迁的阶段与周期 |
2.2.1 金融制度安排的初始状态:僵滞阶段 |
2.2.2 金融制度安排的演进状态:创新阶段 |
2.2.3 金融制度安排的最优状态:成熟阶段 |
3. 中国农村金融成长方式的历史变迁 |
3.1 中央集权计划经济时期(1956——1978)的典型外生主导型成长方式 |
3.1.1 农业经济基本制度实证考察 |
3.1.2 从工业化的角度看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外生主导型农业金融成长方式的根源和背景 |
3.1.3 外生主导型农业金融成长方式的解释 |
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业金融成长方式嬗变 |
3.2.1 农业经济制度的擅变:农业经济发展体制障碍的突破和农业金融成长内生机制的萌生 |
3.2.2 农业金融体系的擅变 |
3.2.3 工农业关系的演变:对于农业金融成长转换过程的促进与制约并存 |
4.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体制改革的可行性研究 |
4.1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问题的观点综述 |
4.1.1 农村合作金融概念认定 |
4.1.2 合作制还是股份制的争论 |
4.1.3 股份制与非股份制观点的争论 |
4.1.4 股份合作制与非股份合作制观点的争论 |
4.1.5 不同产权制度模式的比较分析 |
4.2 农村的金触需求:农村信用社正确定位的基点 |
4.2.1 制度需求 |
4.2.2 合作制是农村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 |
4.2.3 合作制度的效率 |
4.3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规范的博弈分析 |
4.3.1 政府同信用社之间的博弈 |
4.3.2 政府同农民之间的博弈 |
4.3.3 结论 |
4.4 农村信用社制度的变迁:农村信用社合作制规范可行性的进一步分析 |
4.4.1 一般描述:“Z”型演变轨迹 |
4.4.2 制度变迁分析:农户作为制度“边缘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强权政治博弈 |
4.4.3 结论与政策建议:内生诱致性市场交易替代外生强制性政府行为 |
5.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体制改革问题 |
5.1 农业政策性银行研究的焦点及争论 |
5.1.1 关于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 |
5.1.2 关于政策性银行的出路 |
5.1.3 关于政策性与银行性的关系 |
5.1.4 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相互关系 |
5.2 主要问题 |
5.3 农村政策性银行制度函数 |
5.3.1 农村政策性银行的地位(制度函数) |
5.3.2 农村政策性银行的性质 |
5.3.3 农村政策性银行的目标 |
5.3.4 农村政策性银行的功能 |
5.3.5 农村政策性银行的公信力 |
5.4 制度函数的解释(改革主张) |
5.4.1 金融市场有效性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目标 |
5.4.2 国家效用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 |
5.4.3 金融供给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方式 |
5.4.4 金融有效需求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金融创新 |
5.4.5 国家成本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条件 |
5.4.6 公信力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内控和激励机制 |
6. 民间金融:范畴、土壤、运行与发展趋势 |
6.1 我国民间金融研究现状概述 |
6.1.1 民间金融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研究 |
6.1.2 民间金融发展的障碍分析 |
6.1.3 民间金融发展的前景及对策研究 |
6.2 国内外民间金融研究的范畴比较 |
6.2.1 民间金融与非正式金融 |
6.2.2 民间金融、官办金融与民营金融 |
6.2.3 民间金融的界定 |
6.3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历史脉络和政策法规背景 |
6.4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
6.4.1 “生存经济”与农村金融的财政性质 |
6.4.2 农业与非农业经济的区别 |
6.4.3 高昂的成本 |
6.4.4 农村金融的高风险性 |
6.4.5 社会资本的存在 |
6.5 非正规金融运行机制和内、外部风险控制分析 |
6.5.1 运行机制分析 |
6.5.2 风险源和内部风险控制分析 |
6.5.3 一个案例的实证分析 |
6.6 民间金融效率的分析 |
6.6.1 金融市场与金融效率的互动机制 |
6.6.2 农村民间金融效率分析 |
6.7 民间金融的发展趋势 |
6.8 政策建议 |
7. 中国农户的金融偏好与信贷安排——基于农户行为特征的一个理论框架 |
7.1 引言:视角、单元与路径 |
7.2 中国农户:行为解读 |
7.2.1 认识农户:经典理论与评析 |
7.2.2 农户与国家 |
7.2.3 农户与家庭 |
7.3 我国农户的特征 |
7.4 农户“借贷难”问题产生的根源——信任匮乏 |
7.5 农户金融偏好:筹资次序 |
7.6 中国农户借贷来源的选择与使用行为——实证分析 |
7.6.1 全国典型调查农户借贷来源构成 |
7.6.2 全国典型调查农户借贷使用行为 |
7.7 中国农户的金融需求与信贷安排 |
7.8 一些说明 |
8.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本质解读与破解思路——基于农村信任结构视角的研究 |
8.1 相关研究回顾 |
8.2 二重结构与特殊主义 |
8.3 中国农村社会的家庭圈层结构与信任结构 |
8.4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本质:信用困境 |
8.5 内生性关系型贷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新思路 |
8.5.1 关系型贷款 |
8.5.2 关系型贷款在我国的实践 |
8.5.3 我国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制度的构建原则 |
8.5.4 我国中小企业内生性关系型借贷制度的构建思路 |
9. 农村内生主导型金融金融监管主体的再造:政府参与的方式与途径 |
9.1 政府参与的边界:产生外部性的金融公共领域与信息问题引起的市场失灵 |
9.1.1 金融物品: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 |
9.1.2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 |
9.2 农村金融制度演变中政府的作用国际经验 |
9.3 政府在内生主导金融体系的作用:我国农村金融成长中政府定位 |
9.3.1 “硬政府”、“软政府”与“适度政府” |
9.3.2 “适度政府”与我国农村金融增长 |
9.3.3 合理界定政府、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组织的行为边界 |
9.3.4 保持农村金融成长中政府行为适度性的政策建议 |
9.4 政府对内生性金融成长模式运行的适度监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论德国银行监管体制与结构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银行监管的涵义 |
1.2.2 银行监管体制的涵义 |
1.2.3 银行监管结构的涵义 |
1.2.4 银行监管结构与金融监管结构的概念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框架与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 |
2. 德国、美国和中国金融体制比较 |
2.1 德国金融体制 |
2.1.1 金融体制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
2.1.2 德国金融体制的机构研究法 |
2.1.3 德国金融体制的系统研究法 |
2.2 美国金融体制 |
2.2.1 美国金融体制简述 |
2.2.2 美国金融体制的特点 |
2.3 中国金融体制 |
2.3.1 中国金融体制简述 |
2.3.2 中国金融体制的特点 |
2.4 三国金融体制比较 |
3. 银行监管理论及其评述 |
3.1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理论 |
3.1.1 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及其局限性 |
3.1.2.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建立监管的理论依据 |
3.1.3.从公司治理角度建立的代表假说 |
3.2 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理论 |
3.2.1 管制失灵说 |
3.2.2 监控成本说 |
3.2.3 金融监管协调论 |
3.2.4 金融监管的激励不足 |
3.2.5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 |
3.2.6 监管工具的有效性 |
3.3 银行监管结构模式的理论 |
3.3.1 银行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的关系 |
3.3.2 银行监管机构与其它金融监管机构的关系 |
3.3.3 对银行监管结构模式理论的评述 |
3.4 对银行监管理论的评述 |
4. 银行监管的现实框架设计 |
4.1 双重监管机制 |
4.1.1 构建双重监管机制的原因 |
4.1.2 双重监管机制的主要内容 |
4.1.3 金融自由化后的双重监管机制再设定 |
4.2 统一监管与分业监管 |
4.2.1 赞成统一监管的理由 |
4.2.2 反对统一监管的理由 |
4.2.3 统一监管与分业监管的辨证法 |
4.2.4 统一监管与分业监管选择的标准 |
5. 德国银行监管实践 |
5.1 德国银行监管历史与监管目标 |
5.1.1 德国银行监管历史 |
5.1.2 德国银行监管目标 |
5.2 德国银行公司治理机制 |
5.2.1 银行的外部融资特征及其公司治理的激励机制 |
5.2.2 德国银行公司治理机制 |
5.3 德国银行双重监管机制 |
5.3.1 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与联邦银行的作用 |
5.3.2 事前监管措施 |
5.3.3 事后安全网 |
5.4 德国全能金融监管的体制结构模式 |
5.4.1 全能金融的特殊风险 |
5.4.2 全能金融监管的体制结构创新 |
5.5 德国银行监管体制与结构的整体分析 |
5.5.1 德国银行监管各个方面的联系 |
5.5.2 存款保险基金和Likobank 充当最后贷款人的竞争模型 |
6. 中国的银行监管及其问题研究 |
6.1 中国银行监管的演变 |
6.1.1 1949 年以前的银行监理官制度 |
6.1.2 计划经济时期:财政附属品色彩 |
6.1.3 经济转轨时期:行政性混业监管 |
6.1.4 监管转型时期:“超级央行”的诞生 |
6.1.5 分业监管时期:银监会开始运作 |
6.2 中国银行监管的目标 |
6.3 中国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 |
6.3.1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及特点 |
6.3.2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缺陷分析 |
6.3.3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进 |
6.4 中国银行业的双重监管机制 |
6.4.1 事前监管 |
6.4.2 事后安全网 |
6.5 中国银行监管的体制结构模式及其协调机理 |
6.5.1 中国银监会成立的理由 |
6.5.2 中国银监会职责及其部门设置 |
6.5.3 银监会成立以后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结构 |
6.5.4 中国银监会成立后我国金融监管的协调机理 |
6.5.5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结构的未来蓝图 |
参考文献 |
德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汉密尔顿短暂而卓越的一生 |
一、成长的艰难岁月 |
二、艰苦的军队生涯 |
三、勇敢的宪法战士 |
四、卓越的财政部长 |
五、伟人的英年早逝 |
第二章 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的渊源 |
一、理论渊源 |
1. 古典自由主义人性理论 |
2. 欧洲近代政体思想 |
二、现实渊源 |
1. 汉密尔顿自身的人生经历 |
2. 华盛顿思想的影响 |
第三章 汉密尔顿的联邦主义思想 |
一、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 |
1. 邦联政府在结构上存在根本缺陷 |
2. 政府的职能受到限制,缺乏强力和活力 |
3. 邦联体制导致国内纠纷和国外威胁 |
4. 邦联体制导致国家国际地位微弱 |
二、联邦制国家的特征 |
1. 各州实质性联合 |
2. 双重的政府结构 |
3. 联邦政府强而有力、活而有力 |
三、联邦优于邦联 |
1. 联邦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优于邦联 |
2. 联邦在效能上优于邦联 |
3. 联邦在促进商业上优于邦联 |
4. 联邦在政府增收节支上优于邦联 |
第四章 汉密尔顿的共和主义思想 |
一、汉密尔顿的代议制政体思想 |
1. 代议制是间接的民主制,符合共和制原则 |
2. “富有的和闻名的贵族”担任代表 |
3. 代议制优于民主制 |
二、代议制政府的构架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 |
1. 权力分立 |
2. 权力平衡 |
3. 权力制约 |
三、汉密尔顿代议制政体的中的混合政体成分 |
第五章 建立和维护联邦共和制度的斗争 |
一、为新宪法而斗争 |
二、财政经济政策中的政治意义 |
1. 关于公共信用的报告 |
2. 关于公共信用的第二份报告 |
3. 关于建立银行的报告 |
4. 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5. 土地政策 |
三、坚决同分裂联邦的阴谋作斗争 |
四、外交上以维护联邦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
第六章 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评价 |
一、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的特征 |
1. 超前性 |
2. 现实性 |
3. 保守性 |
二、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对美国的影响 |
1. 对美国宪法的诞生和邦联建立产生的影响 |
2. 对美国政治传统的影响 |
3. 对当代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 |
三、汉密尔顿的联邦共和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启示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欧盟区域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难点 |
四、内容与结构 |
第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政策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区域经济理论分析 |
一、区位理论 |
二、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
三、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
四、区域发展模式理论 |
第二节 区域经济理论的政策取向 |
一、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 |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
三、市场与政府的作用 |
第三节 区域政策 |
一、区域政策的内涵与特点 |
二、区域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发展 |
第四节 欧盟区域政策的理论意义 |
一、多重区域政策的特殊性 |
二、区域政策与一体化 |
第二章 欧洲一体化与区域发展不平衡 |
第一节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
一、欧洲一体化的背景 |
二、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三、欧洲一体化的阶段性进程 |
四、欧洲共同体及欧盟的扩大 |
第二节 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不平衡问题 |
一、人均GDP 的区域差距 |
二、失业率的区域差距 |
三、其他区域问题 |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 |
一、欧盟一体化进程对区域不平衡的影响 |
二、区域不平衡对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
第三章 欧盟区域政策的形成 |
第一节 西欧各国区域政策的兴起 |
一、英国早期区域政策的产生与发展 |
二、西欧其他国家的区域政策概述 |
第二节 萌芽期的欧共体区域政策 |
一、欧共体区域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早期对区域问题和区域政策的认识 |
三、欧共体早期区域政策概述 |
第三节 欧洲区域发展基金的设立与发展 |
一、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RDF)产生的背景 |
二、欧洲区域发展基金的设立 |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的欧盟区域政策 |
第一节 欧洲区域发展基金的不断完善 |
一、1977 年的欧洲委员会方案 |
二、1979 年欧洲区域发展基金改革 |
三、1984 年欧洲区域发展基金改革 |
第二节 1988 年的结构基金改革 |
一、1988 年结构基金改革的背景 |
二、结构基金的创立 |
三、1988 年结构基金改革的主要内容 |
四、1988 年结构基金改革的意义 |
第三节 1989~1993 年欧盟区域政策计划的实施 |
一、基金援助的新程序 |
二、确定目标地区的标准 |
三、共同体倡议行动 |
四、结构基金的资金分配状况 |
第五章 20 世纪90 年代的欧盟区域政策 |
第一节 1993 年结构基金改革 |
一、1993 年结构基金改革的背景 |
二、1993 年结构基金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设立新的区域政策工具和机构 |
一、设立凝聚基金 |
二、结构基金与凝聚基金的比较 |
三、渔业指导基金(FIFG)与新区域委员会 |
第三节 1994~1999 年欧盟区域政策计划的实施 |
一、区域政策的优先目标 |
二、区域政策的基本原则 |
三、结构基金与凝聚基金的资金分配 |
四、其他区域政策工具的作用 |
五、共同体倡议行动(CIS) |
第六章 2000~2006 年的欧盟区域政策 |
第一节 1999 年欧盟区域政策改革 |
一、1999 年区域政策改革的背景 |
二、《2000 年议程》 |
三、1999 年区域政策改革 |
第二节 2000~2006 年欧盟区域政策计划的实施 |
一、区域政策预算 |
二、区域政策的优先发展目标 |
三、对申请加盟国的入盟前援助 |
四、共同体倡议行动(CIS) |
五、政策原则 |
六、第3 期计划的效果 |
第三节 “里斯本战略”与区域政策的新发展 |
一、“里斯本战略”的提出 |
二、“里斯本战略”的实施现状 |
三、科克报告与“重启里斯本战略” |
四、区域政策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七章 欧盟区域政策的总体评价与未来走向 |
第一节 欧盟区域政策的总体评价 |
一、欧盟区域政策取得的成效 |
二、欧盟区域政策存在的缺陷 |
三、欧盟区域政策缺陷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东扩对欧盟区域政策的影响 |
一、欧盟东扩带来的新机遇 |
二、东扩对欧盟区域政策的挑战 |
第三节 2007~2013 年欧盟区域政策走向 |
一、提高欧洲的投资和工作吸引力 |
二、增强知识储备和提高创新能力 |
三、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 |
第八章 欧盟区域政策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启示 |
第一节 建国以后我国区域不平衡态势 |
一、我国区域差距的变动趋势 |
二、目前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我国区域政策的历史演变 |
一、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政策时期 |
二、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政策时期 |
三、实施适度非均衡发展政策时期 |
第三节 我国区域政策的效果及问题 |
一、我国区域政策的总体效果 |
二、我国区域政策面临的重要课题 |
第四节 欧盟区域政策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启示 |
一、确立坚实的法律基础 |
二、确定明确目标,制定阶段性发展规划 |
三、设立专门的区域政策机构 |
四、使用专门的区域政策工具 |
五、遵循严格的运行机制 |
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
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0)证券市场监管的组织结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导 论 |
1.1 问题的提出:证券市场的监管需要什么样的组织结构 |
1.2 监管的含义与监管主体 |
1.3 论文的立足点:监管的组织结构选择 |
1.4 相关的文献综述 |
1.5 论文的组织构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证券监管一般理论 |
2.1 证券产品特性与证券监管 |
2.2 证券信息特性与证券监管 |
2.3 证券市场结构特性与证券监管 |
3 证券监管组织结构的历史和国际比较 |
3.1 美、英、日、德证券监管体系概述 |
3.2 美国的证券监管组织结构 |
3.3 英国证券监管组织结构 |
3.4 日本证券监管组织结构 |
3.5 德国证券市场监管组织结构 |
3.6 证券市场的结构变革与监管体制的发展变化 |
4 世界各国证券监管组织结构模式 |
4.1 证券监管横向组织结构模式 |
4.2 证券监管纵向组织结构模式 |
5 完善中国证券监管组织结构模式 |
5.1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与法制建设演变分析 |
5.2 中国证券监管组织结构现状 |
5.3 中国证券监管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对建立统一的银行资金清算体系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CAFTA框架下统一证券市场之进路——以欧盟证券市场一体化经验为借鉴[J]. 刘丽. 理论界, 2013(08)
- [2]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D]. 刘延斌.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12)
- [3]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 李霞.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6)
- [4]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 ——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D]. 谢银玲.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5)
- [5]内生主导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问题研究[D]. 姜新旺. 西南财经大学, 2008(04)
- [6]论德国银行监管体制与结构模式[D]. 张庆.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7]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研究[D]. 孙凤山.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4)
- [8]加快支付体系建设促进新疆经济快速发展[J]. 热夏提·莫合买提,窦晓平. 新疆金融, 2007(08)
- [9]欧盟区域政策研究[D]. 张广翠. 吉林大学, 2006(11)
- [10]证券市场监管的组织结构问题研究[D]. 杨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