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长远观点克服短期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单建华[1](2014)在《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江苏苏汽集团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道路旅客运输是与公众利益、社会和谐关系密切的行业。传统道路客运企业作为行业的中间力量,肩负着为社会公众提供空间位移服务和振兴民族现代化道路客运事业的重大责任。在经历了“有路大家走车,有水大家行船,多种经济成份一起上”开放政策20年的冲击进入21世纪之后,传统道路客运企业面临着严肃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出路在哪里?采用什么改革措施和发展战略才能走上做大做强的腾飞之路?它是所有客运企业必须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江苏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汽集团或苏汽)是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笔者作为企业的一名职工和这场改革大潮的弄潮儿,在实践总结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战略问题作为研究题目,将研究心得与业内同行交流,期冀对民族道路客运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第一,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了发展战略的概念;研究了道路运输服务的定性和定位问题,利用经济学公共产品理论,并通过构建公共影响程度的数学模型进行的定量研究,给各类运输服务在纯公共产品与私有产品之间排序,确定不同客运服务在定性定位方面的差别;给出了“传统道路运输企业”的定义,这个名词是一个历史过程的概念;还阐述了本论文研究依托的规模经济理论、范围经济理论、网络经济理论及其在论文中的应用等。第二,研究苏汽集团发展的历史沿革和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的改制问题。研究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包括现代道路运输企业的特征和结构组织等;研究了苏汽集团2001年的企业改制,包括改制背景、改制方案选择、改制过程和组织构建的重点内容等,结论是:苏汽集团企业制度的改革是成功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条件。第三,研究苏汽集团改制以来成功采用的3个主要发展战略:资产重组与合作战略、多元化大客运发展战略和公司化经营改革战略。笔者通过研究认为,三大战略对企业做大做强起了关键性作用,是传统道路客运企业发展的“三大法宝”。资产重组和合作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苏汽集团在实践中两个战略结合一起同时实施。论文以规模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企业间的合作机理,通过分析合作共赢、联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深入研究“苏锡常通”(苏汽集团、无锡客运集团、常州客运集团和南通客运集团)四强实施的战略联盟;组建“江苏大运”,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实现快速发展。笔者给出了多元化大客运的定义,研究多元化大客运组合力量1+1>2的原理。认为现阶段实施多元化大客运有三个途径,即客运主业的延伸服务、客运一体化、与高铁、航空等先进客运方式的非零和博弈,并对三个途径用理论和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步骤。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改革研究。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个体车主的短期经营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车主短期经营行为是现阶段运输服务质量低下和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源;指出公司化经营是解决道路客运短期行为的主要途径;论文从高速直达班线、普通公路客运班线和农村客运班线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实施公司化经营改革的措施和途径。第四,总结了论文的研究结论及主要观点;归纳了本文研究的创新;提出了道路客运今后的研究方向。
周芸帆[2](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农村贫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面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和农村贫困实际,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开展了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农村贫困治理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由“发展”带动“减贫”的阶段转而进入“减贫”左右“发展”的新阶段。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途上,中国取得的成绩越来越辉煌,但伴随发展所产生的各种新的矛盾、问题和风险也正逐步彰显。为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审视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赋予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一是为从“人民”和“发展”的角度解释并解决根深蒂固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思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最大的发展困境,正是基于这样严峻的现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新时代中国农村的现实难题,针对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沉疴”与“新疾”,突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人本目的性,强化农村贫困治理的人民主体性,确定将防止贫富分化、促进内部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重点和关键任务,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需求与新期望,也有助于把发展中的问题消灭在发展中。二是为引领时代进步和实现世界整体繁荣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减贫领域开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路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先后提出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打赢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战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全新境界,也承担起中国在新时代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三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进入了攻坚期,一系列与发展相伴而生的矛盾和问题愈加凸显,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难度也大大加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与教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村贫困治理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提出了符合时代条件、反映时代脉动、突出时代主题、回应时代挑战的农村贫困治理理念和方案,在更好地指导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得到发展与创新。
《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课题组[3](1998)在《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总论乡镇政权是国家最基层的权力机关,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落脚点。加强乡镇政权行政管理研究,是充分发挥乡镇政权及村社组织职能,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一、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管理体制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古璇[4](2018)在《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危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人们也早已意识到并致力于解决此问题,但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改善。究其原因,不合理的消费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症结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消费活动,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主要是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通过对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活性消费主要是通过对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及劳务的使用消耗进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传统的消费伦理研究主要是以生活性消费为切入口的研究范式。然而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是生产性消费环节的道德失范,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异化了的现代生产方式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层面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具破坏性和毁灭性。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应从生产性消费角度入手。关于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主要围绕两个维度展开。理论维度,对存在于生产性消费中“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进行理性反思,分析出工业文明生产之线性非循环的片面思维方式导致了生产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生产性消费伦理应体现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特质,即适度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具有全局意识、长远规划的构架,即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产业和绿色消费的实践模式。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是追求综合效益的经济价值、遵循和谐之理的人本价值、维持公正稳定的社会价值、顺应万物和谐的生态价值之综合统一。实践维度,从道德主体的塑造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对企业、政府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生产性消费道德主体深入分析:与生产消费环节联系最紧密的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和追求自然环境的生态效益之间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认定、利益取舍并塑造企业伦理文化很重要;在整个社会生产消费活动中承担思想引领和道德规范的政府,如何自我定位,如何有效协调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在全社会倡导发展绿色生态消费伦理是关键;作为微观层面直接行为个体的人,在实践中形成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正确道德认识,使之行为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是生产性消费活动符合伦理、契合道德规范的最直接因素。另一方面,通过道德教化规范生产性消费行为,实现道德主体从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化认同,并依靠伦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规范,使得生产性消费活动呈现正确的价值引领和伦理向度,以此构建既促进生产发展、又符合生态效益的生产性消费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把着力点置于生产性消费环节,实质是将解决生态的问题前置,从环境恶化的源头剖析和解读。以伦理的角度引导生产性消费活动,用道德的规范约束生产性消费行为,形成走向生态文明之路的生产性消费伦理,这也是伦理学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现实依托。
曹伯纯[5](1999)在《树立长远观点克服短期行为》文中研究指明唯物辩证法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江泽民同志一再号召各级干部“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我们的眼力不够,必须借助于唯物辩证法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毛泽同志十分欣赏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名言:“照辩证法办事。”因为只有照辩证法办事,才能无往不胜。辩证法的表现是生动丰富的,无处不在。为了帮助广大干部学习运用辩证法,本刊从这期开始,开办“学一点辩证法”栏目,欢迎来稿。文章力求理论联系实际,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给人以启发教益,字数请勿超过3000字。
薛刚[6](2005)在《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短期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短期行为等概念进行简要考察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短期行为进行了界定。随后分析了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短期行为的五种表现:不合理利用资源、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地方保护主义、教育农业等方面投入不足、政绩工程面子工作泛滥。接着分析了由此带来的五个方面的危害: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迟滞了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影响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国家形象、阻碍了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动摇了地方政府的权威和合法性基础。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短期行为产生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短期行为按其产生时地方政府官员有无主观意识划分为两大类:主观无意的短期行为和主观有意的短期行为。主观无意短期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①决策问题的关键信息缺失;②决策主体认知能力不足。主观有意短期行为的成因主要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因素所导致。内在因素包括地方政府官员谋取自身利益倾向和多重责任义务冲突中的不恰当选择倾向。外在因素是指地方政府官员所处的会对自身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制度缺陷(考核评价体系和选拔任用制度导向偏差、任期制的负面效应、决策权力监督制度不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和不良社会历史文化氛围。主观有意短期行为的现实发生是地方政府官员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实践中,造成某一具体短期行为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非常复杂的,常常是以上各种主客观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不同方式、不同强度相互作用下而最终形成的。 最后,本文提出了治理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短期行为的七个方面措施:改进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听证制度、强化决策权力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教育培训地方政府官员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在分析导致主观有意短期行为的内在因素时,本文突破了人们广为接受的造成主观有意短期行为的内在因素就是地方政府官员谋取自身利益的观点,从新的视角提出地方政府官员多重责任义务冲突中的不恰当选择倾向也是造成主观有意短期行为的重要内在因素。文中通过“关系—角色—责任义务”链的分析,指出地方政府官员具有的复杂关系和多重角色决定了其往往肩负着相互冲突的多重责任和义务,从而意味着其在公共决策中必须放弃对一部分人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说,在公共决策中,地方政府官员倾向于选择那些自身承担的直接的、比较熟悉的、感情亲密的群体的责任和义务,而倾向于放弃自己肩负的更大范围
陆庆平[7](2006)在《企业绩效评价新论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文中指出企业绩效评价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用于监管企业的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借鉴国外市场经济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运用企业绩效评价监督约束企业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向。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之一的企业绩效评价,正经受着经济快速发展及企业管理方式不断更新的考验,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日益深入的讨论。就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工作而言,如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建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每一项应用研究都有其理论基础。本文从企业绩效评价的概念和原理为出发点,研究评价活动本身遵循的理论,构建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柜架。并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研究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提供理论支持,着重从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组织行为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预算理论、激励理论等入手,深入研究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产生、构建、完善及应用等理论性内容。企业绩效评价理念是发挥评价导向的前提,为充分发挥企业绩效评价的导向功能,必须确立评价的基本理念。本文认为,正确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谋求企业的战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是企业绩效评价的目标所在。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和企业管理要求,以价值判断为导向,建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应是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方向。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应体现企业各利益主体目标的最大化,即所有者(股东)财富最大化,债权人的利益保障,员工权益保障,政府公共收益保障,企业社会责任五个方面,各利益主体目标得到了充分的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就得到了实现。本文首次以利益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五维一体”的绩效价值理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建构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从而实现企业绩效评价服务于包括企业出资人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本文认为,应按照新的企业绩效评价理念,研究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企业短期财务指标的改善并不一定是同步的,只有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才能全面、系统地考评一个企业的经营绩效情况。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根本宗旨;在具体财务指标的设计上,吸取杜邦分析方法财务指标至上的合理内核,同时考虑非财务指标的辅助作用,关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部分团体的特殊利益;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互相补充。采取平衡计分卡思维方式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实现对企业绩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开放的综合判断。建立和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最终目标,是为企业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应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为政府间接管理国有企业服务;二是为企业出资人服务;三是为企业的债权人服务;四是为激励企业经营者服务;五是为企业经营者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六是为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服务;七是为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服务等。企业绩效评价是一门不断发展完善的科学,由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以及信息网络化发展迅猛,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剧烈,企业经营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与冲击。与此相适应,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必须进行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的方向是进一步探索建立战略性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以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不断创新的需要。
高汝仕[8](2013)在《决策的体系:策略选择的期界优化与国际制裁有效性》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改变了国家行为的理解,国家的行动原则是满意。本文认为决策是一个可以分配的体系,这导致了世界历史的锁定变化,由此构成了双螺旋型的竞争与合作的转变周期。这种世界体系结构的周期是由国家决策通过价值构成的。国家在竞争与合作的锁定之间进行转换。国家如何进入一个锁定和退出一个锁定的机制,导致了相对最优的效用分析。制裁作为竞争性决策的一种,本文提出的具体问题是为什么美国制裁中国、美国制裁伊朗、伊拉克和美国制裁中国会被认为是无效的?既然他们是无效的,为什么还要使用?为什么会走向三个不同的方向:美国对中国的制裁转向了美国与中国的合作关系,美国对伊朗和伊拉克的制裁转向了战争与威胁关系,而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却依然维持?为什么制裁要在战争、合作之间不断的转换。本文主要通过策略分配的全球化和期界上的时间价值分配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本文运用相对理性的概念,修正西蒙的有限理性,为国际关系决策的分配分析寻找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建立全球性的分配决策体系,这一体系建立在区别于西蒙有限理性和满意的相对理性的概念的基础上。二、修改权力概念和国家利益的概念,让这些概念包括时间。三、建立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转换的辩证体系,这包括世界的辩证历史体系和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四、实现国际关系动态分析,通过三种期界结构建立过程结构分析方法。本文的模型是建立三种期界结构的分析框架,构成国家策略选择的基础。这包括:一是短期趋向长期的策略分配法则;一是两个短期之间的策略分配法则;一是长期趋向短期的策略分配法则。本文通过三个案例进行了说明,这三个案例是美国针对中国的制裁、美国针对伊朗和伊拉克的制裁、美国针对古巴的制裁。本文用相对满意的概念来分析美国的这些制裁,分别得出制裁寻求满意优化的结论。本文的主要理念是:一是策略结构理念,也就是策略构成体系的理念;二是辩证历史理念;三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四是价值结构理念。本文依从一个价值为起点的分析。国际制裁的本质是建立一个有效性的分析体系,在原有的分析中,国际制裁也是经历了有效性的认识、无效性的认识、修正性的认识和本文提供的国际制裁有效性的分析。决策理论可以成为体系理论,这就为制裁的需求和分布提供了基础。在决策体系的分析中,这种要求是要建立一个情境分布的形式。这要为国家行为的心理决策提供一个可以量化的基础,这也需要显示偏好原理。在显示性偏好中,这种偏好是随着情境而改变的,因为行为体的显示偏好并不是固定的偏好体系,而是一种调整性偏好系统。尽管时间偏好是个体行为,但是这些个体行为的基础是要成为一个能够体系化的东西,这里还原方法和体系方法是统一的。在时间上进行规划和分布决策导致的决策效用的变化,这可能会引起任何决策的重新分配。任何决策的需求都来自于这种变化。从时间结构上来讲,本文将这些结构看作统一古典理论和现代行为理论的基础。这表明将这些理论统一的基础就是时间结构,这包括逼近结构、平衡结构和当期结构。因此在这样的时间结构的基础上,就可以建立关于制裁的评价体系。这表明,在这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需要运用相对理性。因此,国际制裁能够成为关于与战争、合作和制裁的一个转换的结构。
杨明岩,王茺[9](2001)在《浅析税收工作中的短期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税收工作中的短期行为是指税收工作在处理当前与长远关系上,盲目迫求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片面攫取局部利益而损害全局利益的行为。研究和分析税收工作中短期行为及其根源、危害,找到防止和克服的有效方法,对于税分部门各级领导者和广大干部牢固树立长远观点,实现税收事业的跨世纪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永亮[10](2016)在《新型城镇化视域下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模式的创新、发展质量的提升,都离不开人的现代观念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引领和带动。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还不长,国家的整体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人们思想观念的传统性与滞后性还比较强大,与国家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阻碍和制约了我国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凸显了在城镇化中加强人的观念建设、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系统考察了新型城镇化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辩证关系,突出强调了人的现代观念对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当前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发展现状、面临的风险与困境,集中探讨了在城镇化中如何有效地加强人的观念建设,充分发挥人的观念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意在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其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着重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考察了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城镇化是由人来主导和推动的,人的素质是影响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人的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城镇化也有利于人的发展。人建设城市,推动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自身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现代化、增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由此可见,人的现代化既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新型城镇化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是新型城镇化所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而人的现代化的统帅和灵魂又是人的观念现代化,从而为进一步探讨人的观念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辩证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前提。第三部分阐述了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并对新型城镇化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论证。一方面,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城市以其特有的现代化特质,极大地推动了人的观念进步。新型城镇化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重大的机遇;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也离不开人的观念现代化。人的现代观念是城镇化转型升级、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二者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这样看来,在城镇化中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既有极端重要性,又有现实可能性,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这一部分是文章的立论基础。第四部分分析探讨了在新型城镇化中,人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从而指明了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城镇化是以市场化为基本动力的,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新型城镇化阔步前行的基本前提。除此以外,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不断破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以及和谐、包容、以人为本的社会氛围。而这些都有赖于人的思想观念的不断文明与进步。因此,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的人的现代观念,必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契合政治文明发展方向、有利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观念体系,从而确立了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向。第五部分对照新型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考察审视了当前我国人的思想观念现状。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观念文明程度有了长足进展,但是从目前来看,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传统性因素还很顽强,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人的意识观念整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尚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给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人的观念现代化依旧任重而道远。第六部分考察了当前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所面临的风险和现实困境。城镇化时期正值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因此,城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也明显呈现出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阶段性特点,即“过渡性”和不完善性。该部分较为系统地考察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文化发展、社会形态和制度建设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以及这些问题给人的观念现代化所带来的现实困境与挑战。由此看来,当前人的观念建设既面临重大机遇,又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与挑战,这将是我们在新型城镇化中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所长期面临的现实语境。第七部分是对新型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原则与对策的研究。这是文章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本文的重点。针对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目标要求和现实差距、内在机制与外部环境、本质属性与发展趋势,文章提出了当前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能够抓住发展机遇,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困境,以更加文明和现代的思想观念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树立长远观点克服短期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立长远观点克服短期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江苏苏汽集团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选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关于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论研究 |
2.1 企业发展战略 |
2.2 道路运输服务社会公共影响程度的排序研究 |
2.2.1 道路运输服务类别 |
2.2.2 道路运输服务的准公共产品特性 |
2.2.3 道路运输服务公共影响程度的判定因素 |
2.2.4 道路运输服务公共影响程度定位 |
2.3 传统道路运输企业的内涵与特点 |
2.4 本文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 |
2.4.1 规模经济理论 |
2.4.2 范围经济理论 |
2.4.3 网络经济理论 |
2.4.4 其它理论的应用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苏汽集团发展沿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3.1 苏汽发展沿革 |
3.2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 |
3.2.1 现代企业制度概念 |
3.2.2 研究综述 |
3.3 苏汽现代企业制度构建 |
3.3.1 现代企业制度相关问题选择 |
3.3.2 苏汽企业改制实施 |
3.4 苏汽内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 |
3.4.1 用工制度改革 |
3.4.2 分配制度改革 |
3.4.3 经济责任制度改革 |
3.5 苏汽改制成果与经验 |
3.5.1 改制成果 |
3.5.2 改制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产重组与合作战略 |
4.1 资产重组与合作战略概述 |
4.1.1 实践简介 |
4.1.2 资产重组与战略合作内涵研究 |
4.1.3 研究综述 |
4.2 苏汽在苏州地区的资产重组与战略合作 |
4.2.1 实施概况 |
4.2.2 资产重组、战略合作的典型案例分析 |
4.2.3 资产重组中的组织结构创新:组建集团型二级企业 |
4.2.4 中巴车收购:对个体车主的资产组合 |
4.3 “江苏大运”的组建:在苏南地区的战略合作 |
4.3.1 “江苏大运”的组建背景 |
4.3.2 历史性探索,苏南四强联手创业 |
4.4 江苏省长途客运的重组整合:接驳运输创新 |
4.4.1 接驳运输概述 |
4.4.2 前期开展接驳客运的探索与实践 |
4.4.3 江苏大运对江苏省长途班线客运的重组整合 |
4.4.4 江苏长运组建后的运作与成效 |
4.4.5 评述 |
4.5 走向省外,构建全国性道路客运大网络 |
4.5.1 江苏大运向省外拓展 |
4.5.2 江苏大运与南阳宛运集团合作 |
4.5.3 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元化大客运发展战略 |
5.1 多元化大客运含义和理论解析 |
5.2 研究综述、理论分析和实施状况 |
5.2.1 研究综述 |
5.2.2 多元化大客运理论分析 |
5.2.3 国内外实施多元化大客运战略介绍 |
5.3 多元化大客运的资源组合 |
5.3.1 企业人才、资金、信息、经营资源的优化组合 |
5.3.2 站场资源的有效组合 |
5.3.3 企业文化资源的组合 |
5.4 多元化大客运实施途径之一:客运主业的延伸服务 |
5.4.1 班线客运主业与其它道路客运服务相结合 |
5.4.2 向物流产业延伸 |
5.4.3 向机动车维修及配套服务延伸 |
5.4.4 三产多元化 |
5.5 多元化大客运实施途径之二:客运一体化 |
5.5.1 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 |
5.5.2 智能化与客运一体化相结合 |
5.5.3 苏汽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体化 |
5.6 多元化大客运实施途径之三:与现代化客运方式的竞争与合作 |
5.6.1 与铁路客运的非零和博弈 |
5.6.2 与民航的非零和博弈 |
5.6.3 与水运的非零和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公司化经营战略 |
6.1 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概述 |
6.1.1 公司化经营背景:道路运输两次大改革 |
6.1.2 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概念研究 |
6.1.3 实施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的作用分析 |
6.2 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的理论研究 |
6.2.1 研究综述 |
6.2.2 经营行为理论 |
6.2.3 道路旅客运输的短期经营行为分析 |
6.2.4 短期性目标是短期行为产生的原因 |
6.2.5 解决道路客运短期行为的主要途径 |
6.3 实施公司化经营的前期基础工作 |
6.3.1 企业内部前期基础工作 |
6.3.2 外部前期基础工作 |
6.4 公司化经营的实施 |
6.4.1 实施途径 |
6.4.2 实施案例 |
6.5 成效和经验 |
6.5.1 公司化经营成效 |
6.5.2 公司化经营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关于贫困概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反贫困路径、对策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基本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2 马克思、恩格斯从本质规律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1.3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运行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
2.2.1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
2.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 |
2.2.3 列宁贫困治理的实践思路 |
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1 毛泽东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2 邓小平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3 江泽民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4 胡锦涛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第三章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 |
3.1 建国初期广义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49-1977) |
3.1.1 实施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3.1.2 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
3.1.3 确立社会主义救济制度 |
3.1.4 阶段总结 |
3.2 改革开放初期小范围救济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78-1985) |
3.2.1 启动农村改革 |
3.2.2 重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 |
3.2.3 实施专项扶贫计划 |
3.2.4 阶段总结 |
3.3 改革开放深化期大规模开发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86-2000) |
3.3.1 集中力量解决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问题 |
3.3.2 制定详细扶贫计划,成立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
3.3.3 鼓励自力更生,强化社会动员 |
3.3.4 阶段总结 |
3.4 新世纪以来攻坚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2001-2013) |
3.4.1 重新划定国家贫困县、贫困村适应新的扶贫形势 |
3.4.2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
3.4.3 巩固扶贫成果,缩小发展差距 |
3.4.4 阶段总结 |
3.5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经验 |
3.5.1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农村贫困治理的组织基础 |
3.5.2 立足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贫困治理道路 |
3.5.3 坚持人民立场,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农村贫困治理决策 |
3.5.4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贫困治理措施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现实的新境遇 |
4.1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具备的有利条件 |
4.1.1 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
4.1.2 农村贫困治理政策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 |
4.1.3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
4.1.4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发展共识已经形成 |
4.2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严峻挑战 |
4.2.1 国家富强之路仍有突出“短板” |
4.2.2 民族振兴面临崛起难题 |
4.2.3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诉求 |
4.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突出 |
4.3.1 群体发展差别维度 |
4.3.2 地区发展差异维度 |
4.3.3 城乡发展差距维度 |
4.4 推进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面临治理难题 |
4.4.1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 |
4.4.2 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
4.4.3 减贫边际效益递减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思想的新内容 |
5.1 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 |
5.1.1 契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
5.1.2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
5.1.3 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和优势 |
5.2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关怀 |
5.2.1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
5.2.2 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
5.2.3 实现人民的主体利益 |
5.3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
5.3.1 全民共享,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5.3.2 全面共享,提升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
5.3.3 共建共享,凝聚社会合力 |
5.3.4 渐进共享,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5.4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基本要求 |
5.4.1 现实关切和未来关照相呼应 |
5.4.2 整体进步和个体发展相结合 |
5.4.3 发展效率和社会公平相协调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实践的新战略 |
6.1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底线”任务 |
6.1.1 “六个精准”的治理要求,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
6.1.2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效衔接 |
6.1.3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塑造“大扶贫格局” |
6.1.4 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治理成效,变“对上负责”为“对民负责”. |
6.1.5 总结与思考 |
6.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发展”要求 |
6.2.1 发展乡村产业,推动构建“富裕乡村” |
6.2.2 树立城乡等价思维,积极打造“幸福乡村” |
6.2.3 焕发乡风新气象,携手共筑“文明乡村” |
6.2.4 织牢社会“安全网”,统筹推进“和谐乡村” |
6.2.5 注重生态涵养,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
6.2.6 强化人才支撑,共同构筑“活力乡村” |
6.2.7 总结与思考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价值的新意蕴 |
7.1 赋予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 |
7.1.1 符合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国际定位 |
7.1.2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1.3 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同频共振 |
7.2 为国际减贫与发展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
7.2.1 由减贫带动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繁荣 |
7.2.2 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构筑社会合力 |
7.2.3 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实现发展可持续化 |
7.3 契合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 |
7.3.1 “内外兼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 |
7.3.2 “内外兼施”推动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
一、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管理体制的形成 |
1. |
2.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 |
3.现行乡 (镇) 体制 |
(二) 我国乡镇行政效能的现状分析 |
1.乡镇政府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2.乡 (镇) 政府行政效能的制约因素 |
(三) 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
1.大刀阔斧裁减冗员全面推行乡镇机关精兵简政 |
2.实行乡镇党委政治领导下的党政分开。依法加强乡镇政府机构的职能 |
(1) 从认识上明确乡镇党委对政府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
(2) 理顺党政关系的两种过渡模式。 |
3.改革乡镇“条块分割体制实现乡镇政府的权力归位 |
二、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推动农村两个根本转变 |
(一) 我国乡镇行政职能的历史变迁 |
1.农村社会结构的巨变 |
2、农村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
3.农民的分化呈现多元化 |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长期稳定 |
(二) 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客观必然 |
1.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政府职能转变 |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3.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进程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4.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1.政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上的职能定位 |
2.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
(四) 乡镇转变职能的基本内容 |
1.实行政企分开 |
2.经济调控。 |
(1) 乡镇财政调控。 |
(2) 乡镇金融调控。 |
(3)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
三、加强村级管理方式研究——从行政机构到自治组织 |
(一) 我国村级管理现状及依据 |
1、我国村级管理概况。 |
(1) 村级自治形式。 |
(2) 行政管理形式。 |
(3) 混合管理形式。 |
2.现实依据 |
(1) 村级自治形式: |
(2) 行政管理形式。 |
(3) 混合管理形式。 |
(二) 目前村级组织的运行状况和改革设想 |
1.目前的村级组织实质上仍是一级非完全性的行政机构 |
2.乡村之间因为职责上的矛盾而产生了体制变形 |
3.自治职责不明加剧了村级组织管理功能的弱化和农民的分散发展 |
4.集体经济的薄弱和自治意识的淡薄制约着农村自治建设 |
(三) 把村务公开作为推进村民自治的突破口 |
1.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内容。 |
2.村民自治是村务公开的前提。 |
3.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需要。 |
4.村民自治是村务公开的保障。 |
(四) 强化村规民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
四、加强乡镇行政管理素养, 提高乡镇行政管理水平 |
(一) 乡镇行政管理的思想基础建设 |
1、加强乡镇公务行为自律机制建设 |
(1) 思想道德建设 |
(2) 行政道德建设 |
(3) 行政道德修养 |
(4) 行政科学素养 |
(二) 乡镇行政执行的特点与要求 |
1.乡镇行政执行的特点: |
2.乡镇行政执行中的问题。 |
3.乡镇行政执行的要求 |
4.乡镇行政执行与创办示范基地 |
(三) 探索乡镇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方法 |
五、科学评价乡镇行政效能,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一) 建立科学的行政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
1.评价的指标体系 |
2.评价标准的误区 |
(二) 在评价乡镇行政效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注意近期与远期的一致性。 |
2.注意局部与全局的统一性。 |
3.正确看待组织与个人的工作成果与绩效。 |
4.注意分析原因与结果。 |
5.正确看待潜在绩效和显着绩效。 |
6.上级评价与下级评价并重。 |
(三)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持续发展 |
1.全面搞好乡镇精神文明建设 |
(1) 明确职责, 要把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
(2) 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重在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
(3) 以人为本, 发挥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2.推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1) 从指导思想上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方略 |
(2) 理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 |
(3) 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 |
(4) 按可持续发展思路整体开发、改善、保护整个国土资源 |
(5) 加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10项建设 |
乡镇行政管理历史沿革和基本特点 |
一、乡镇行政管理的历史沿革 |
(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乡制 |
1、秦汉的“乡亭制”。 |
2、魏晋南北朝之乡制。 |
3、隋唐的乡里行政组织。 |
4、 |
5、明代的乡制, 明朝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高度发展的朝代。 |
6、清朝之乡制。 |
(二)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镇行政制度 |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乡镇建制 |
1、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议行合一”的乡苏维埃 (1927—1937) |
2.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的乡镇建制 (1937—1945) |
3.解放战争时期的乡镇建制。 |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乡镇建制 |
1.建国至人民公社化前的乡镇建制。 |
2.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 (1958—1983) 。 |
3.现行乡镇体制 (1983至今) |
二、乡镇行政管理的基本特点 |
1.管理对象的直接性。 |
2.管理渠道的终端性。 |
3.管理内容的聚集性。 |
4.管理方式的具体性。 |
农村社会变迁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
一、农村社会变迁与乡镇政府职能的相关性 |
(一) 制度变迁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 |
(二) 农村社会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其关联 |
三、政府在农村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
二、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
(一) 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政府职能 |
(二)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三) 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进程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四)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一) 政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上的职能定位 |
1.保护产权。 |
2.提供公共产品。 |
3.保护资源与环境。 |
4.稳定和管理市场。 |
5.收入再分配。 |
(二) 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
1.执行职能。 |
2.建设职能。 |
3.服务职能。 |
4.协调职能。 |
5.监督职能。 |
6.治安职能。 |
四、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对策研究 |
(一)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应理顺四种关系 |
1.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加强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 |
2.理顺政企关系, 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宏观管理。 |
3.依法整合乡村关系, 有效发挥乡镇政府职能。 |
4.合理解决县乡关系, 健全和完善乡镇政府职能。 |
(二)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应解决两对矛盾 |
1.职能扩张与财政制约的矛盾。 |
2.职能转变与行政环境的矛盾。 |
乡镇行政决策执行与控制 |
一、乡镇行政运行机制 |
(一) 行政运行机制的含义 |
(二) 行政运行机制的内容 |
1.行政运行的权力调整机制。 |
2.行政运行协调机制。 |
3.行政运行激励机制。 |
4.行政运行适应机制。 |
5.行政运行的约束机制。 |
(三) 乡镇行政运行机制要素简析 |
1.乡镇行政运行主体要素。 |
2.乡镇行政运行动力要素。 |
3.行政运行控制要素。 |
4.行政运行程序要素。 |
5.行政运行保障要素。 |
二、乡镇行政决策 |
(一) 乡镇行政决策的范围 |
(二) 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 |
(三) 乡镇公共决策过程 |
(四) 乡镇日常决策的主要方法 |
(五) 乡镇决策的主要问题 |
(六) 乡镇行政决策面临的矛盾 |
三、乡镇行政执行 |
(一) 乡镇行政执行的特点 |
(二) 乡镇行政执行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
(三) 乡镇行政执行的要求 |
(四) 乡镇行政执行与创办示范基地 |
四、乡镇行政控制 |
五、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运行 |
(一) 乡镇与县级条块关系 |
(二) 乡镇党政关系 |
(三) 乡镇政企关系 |
(四) 乡镇行政管理与村级自治的关系 |
(五) 解决县乡条块矛盾的设想 |
(六)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依据 |
1.一个理论依据。 |
2.实践依据。 |
(4)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源流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构架与方法 |
一、结构体系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生产性消费的伦理失范问题 |
第一节 消费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阐释 |
一、消费的界定与分类 |
二、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释义 |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异化导致伦理失范 |
一、生产性消费模式的历史演变 |
二、生产性消费的异化 |
三、生产性消费的内在矛盾与伦理约束 |
第三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造成的生态困境 |
一、世界范围内自然界的破怀 |
二、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 |
第二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的理性反思 |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观主导下的生态伦理失范 |
一、人类中心主义及其评价 |
二、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性伦理失范的表现 |
第二节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经济伦理失范 |
一、“资本逻辑”阐释及其影响 |
二、“资本逻辑”主导下经济伦理失范的表现 |
第三节 工业文明“线性非循环”思维下的实践伦理失范 |
一、“线性非循环”思维的伦理缺失 |
二、“线性非循环”思维主导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
第三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模式 |
第一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适度消费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实践模式 |
一、循环经济模式 |
二、再生资源产业模式 |
三、绿色消费模式 |
第四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 |
第一节 经济伦理维度 |
一、经济行为的德性体现 |
二、生产性消费领域的生态体现 |
三、效益统一与环境协调 |
第二节 生态伦理维度 |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论 |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
三、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生产性消费的本质 |
第三节 社会价值维度 |
一、社会稳定 |
二、社会和谐 |
三、社会与自然和谐 |
第四节 人本价值维度 |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 |
二、人自身的和谐 |
三、人的自然解放 |
第五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道德主体 |
第一节 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企业是生产性消费的道德主体 |
二、企业是“经济实体”和“伦理实体”的统一 |
三、塑造人格化的企业伦理 |
四、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辩证统一 |
第二节 政府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政府职能与伦理责任 |
二、政府生产性消费伦理责任适用范围与表现形式 |
三、生态型政府的建立 |
第三节 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个体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 |
二、道德主体对自然界的认知 |
三、道德主体身份的转换 |
第六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 |
第一节 道德教化 |
一、道德教化的内涵 |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 |
三、道德教化的路径 |
第二节 理性转换 |
一、理性的释义 |
二、经济理性批判 |
三、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 |
第三节 文化认同 |
一、文化认同的含义解读 |
二、文化认同的内在要求 |
三、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 |
第四节 制度保障 |
一、伦理制度 |
二、法律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6)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短期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短期行为 |
2.1 地方政府 |
2.1.1 地方政府的概念 |
2.1.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主要区别 |
2.1.3 地方政府的双重角色 |
2.2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 |
2.2.1 公共决策的概念及其与私人决策的主要区别 |
2.2.2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概念及其特点 |
2.3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短期行为 |
2.3.1 相关的一些概念和界定 |
2.3.2 本文的界定 |
3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短期行为的表现 |
3.1 不合理利用资源 |
3.2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
3.3 地方保护主义 |
3.4 教育、农业等方面投入不足 |
3.5 政绩工程、面子工作泛滥 |
4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短期行为造成的危害 |
4.1 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4.2 迟滞了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 |
4.3 影响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国家形象 |
4.4 阻碍了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
4.5 动摇了地方政府的权威和合法性基础 |
5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短期行为形成的原因 |
5.1 主观无意短期行为的成因 |
5.1.1 关健信息丧失 |
5.1.2 决策主体认知能力不足 |
5.2 主观有意短期行为的成因 |
5.2.1 内在因素:地方政府官员不当的行为动机取向 |
5.2.2 外在因素:制度缺陷和不良社会历史文化氛围 |
6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短期行为的治理对策 |
6.1 改进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选拔任用制度 |
6.2 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
6.3 建立健全决策听证制度 |
6.4 强化决策权力监督制度 |
6.5 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
6.6 教育培训官员的进一步制度化 |
6.7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企业绩效评价新论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命题的提出 |
(一)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问题 |
(二) 企业绩效评价的导向问题 |
(三)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思想问题 |
(四) 企业绩效评价的服务功能问题 |
(五) 企业绩效评价的应用方向及使用范围 |
二、研究的基础 |
(一)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状况 |
(二) 国内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目标 |
(一) 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绩效评价核心的立意 |
(二) 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绩效评价核心的现实意义 |
(三) 构筑企业绩效评价的思想体系 |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柜架安排 |
(一) 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二)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三) 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及其比较研究 |
(四)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面临的经济环境及现实选择 |
(五)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建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六) 以利益相关者视角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
(七)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八)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方向及其展望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 |
1、观念创新 |
2、思路创新 |
3、方法创新 |
4、应用创新 |
(二) 不足 |
第一章 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一、评价的概念 |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涵义 |
(一) 企业绩效的概念 |
(二) 企业绩效评价的涵义 |
三、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评价原理 |
(一) 评价主体 |
(二) 评价客体 |
(三) 评价目标 |
(四) 评价内容 |
(五) 评价指标 |
(六) 评价标准 |
(七) 评价方法 |
(八) 评价结论 |
四、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
(一) 目标一致原则 |
(二) 沟通原则 |
(三) 激励原则 |
(四) 客观公正原则 |
(五) 比较原则 |
(六) 成本效益原则 |
(七) 可控原则 |
(八) 实用性原则 |
五、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意义 |
(一) 完善和改进国家管理企业的有效方式 |
(二) 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和水平 |
(三) 正确引导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
(四) 促进企业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
(五) 正确了解自身差距,树立高标准的发展目标 |
(六) 增强企业形象意识,提高国际竞争力 |
第二章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是企业绩效评价的直接动因,也是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核心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使企业绩效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为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三、战略管理理论是企业绩效评价追求的目标,也是不断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根本要求 |
四、系统管理理论为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以利于评价系统的规范发展和完善 |
五、权变管理理论指导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适应经济发展不断改革完善,保持评价体系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
六、组织行为理论为企业绩效评价激励和调动人的积极性给予了理论支持,力求评价体系应用和发挥更大的激励约束作用 |
七、全面预算理论是实施企业绩效评价的前提,为实现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提供了保障 |
八、激励理论实现了企业绩效评价的最终目标,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
第三章 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及其比较研究 |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评价的两种形式 |
(一) 社会评价主要是信用评价,由社会中介机构完成 |
(二) 政府评价主要是对国有企业的效绩评价 |
二、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及现状 |
(一) 成本评价 |
(二) 财务评价 |
(三) 价值评价 |
(四) 综合评价 |
三、国内企业绩效评价的现状 |
(一) 总量指标评价 |
(二) 财务指标评价 |
(三) 企业效绩评价 |
四、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
(一) 国外三种评价方法的贡献与局限 |
(二) 国内评价方法的贡献与局限 |
第四章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面临的经济环境及现实选择 |
一、企业绩效评价面临的经济环境 |
(一) 企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
(二) 企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三)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四) 企业的战略目标由利润最大化转向企业价值最大化 |
二、新的经济环境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提出的要求 |
(一)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应满足企业战略管理要求 |
(二)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应满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需要 |
(三)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应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
(四)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应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综合绩效成果 |
(五)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应体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六)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应体现企业的综合价值观 |
三、新环境下我国企业绩效评价面临的现实选择 |
(一)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
(二) 经济转轨时期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具有特殊性 |
(三) 新时期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初步构想 |
(四) 关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中的相关问题 |
第五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建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内涵及意义 |
(一)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含义 |
(二)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特点 |
(三)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
(四) 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绩效评价目标的意义 |
二、所有者(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绩效的核心 |
三、债权人的利益保障是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 |
(一) 债权人的影响 |
(二) 债权人的地位 |
(三) 债权人的权益保障 |
四、员工权益保障是企业绩效的重要基础 |
(一) 员工权益涉及物质权益和精神权益两个方面 |
(二) 员工对企业组织工作体系的影响 |
(三) 员工权益保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五、政府公共收益保障是企业绩效的重要体现 |
(一) 在企业发展中,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
(二) 政府政策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 |
六、社会责任是企业长远绩效的根本保证 |
(一) 增强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业绩 |
(二) 增强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
(三) 增强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销售量和顾客忠诚度 |
(四) 增强社会责任,有助于构筑人才高地 |
(五) 增强社会责任,有助于攻破市场壁垒 |
第六章 以利益相关者视角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
一、树立企业绩效以价值判断为导向的评价理念,正确引导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方向 |
(一) 经济增加值(EVA)的本质特征 |
(二) 借鉴EVA体系,以价值判断为导向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三) 以EVA作为企业价值增值的衡量指标,明确了提升企业价值的主要途径 |
(四) EVA指标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
二、坚持企业绩效以财务效益为核心,运用并优化较为成熟的财务分析方法为评价体系建设服务 |
(一)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特征 |
(二) 杜邦财务分析方法的不足与评价体系的优化思路 |
(三) 借鉴杜邦财务分析,构筑以财务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三、学习企业效绩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经验,建立规范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一) 企业效绩评价方法的基本特征 |
(二) 企业效绩评价方法的优化思路 |
(三) 借鉴企业效绩评价方法,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客观与主观并用的方法构建新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四、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维方式,构建多维度企业绩效评价系统 |
(一) 平衡计分卡的特征 |
(二) 平衡计分卡为我国研究建立综合评价企业绩效新体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
(三) 借鉴平衡计分卡构建思想,建立“五维一体”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第七章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一、企业绩效评价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
(一) 所有者(股东)财富最大化 |
(二) 债权人利益保障 |
(三) 员工权益保障 |
(四) 政府公共收益保障 |
(五) 企业社会责任 |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评价内容 |
(一) 所有者(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评价内容 |
(二) 债权人利益保障评价内容 |
(三) 员工权益保障评价内容 |
(四) 政府公共收益保障评价内容 |
(五)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内容 |
三、构筑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式 |
(一) “五维一体”评价模式的建立 |
(二) “五维一体”评价模式的研究内容 |
(三)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构想 |
四、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一)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 |
(二)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框架 |
(三) 评价指标的权数确定 |
(四)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五、企业绩效评价标准的选择 |
(一)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的建立原则 |
(二) 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标准的比较分析 |
(三)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选择 |
六、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一) 定量指标评价的方法选择 |
(二) 定性指标评价的方法选择 |
七、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及结论的产生 |
第八章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方向及其展望 |
一、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应用方向 |
(一) 为政府间接管理国有企业服务 |
(二) 为企业出资人服务 |
(三) 为债权人服务 |
(四) 为激励经营者服务 |
(五) 为企业经营者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
(六) 为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服务 |
(七) 为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服务 |
二、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满足各利益相关者需要的客观要求 |
(一) 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二) 发展与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是建立战略性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关键 |
(三) 改革与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思想 |
三、发展与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改善外部环境 |
(一) 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
(二) 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
(三) 进一步拓展企业绩效评价的应用领域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决策的体系:策略选择的期界优化与国际制裁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 本文的核心观点 |
三、 研究设计框架 |
四、 案例选取的标准 |
第一章 国际关系与期界选择 |
第二章 提出问题:制裁策略的价值体系与期界性 |
第三章 制裁与策略结构 |
一、 反思制裁有效性的模型 |
二、 制裁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策略结构理念与世界辩证体系 |
四、 相对期界优化对制裁效用的研究 |
第四章 决策的期界优化行为理论框架 |
一、 本文的主要假定 |
二、 国际关系中的情境逻辑 |
三、 情境技术、偏好集和相对效用的衡量 |
第五章 三种期界下的策略分布 |
一、 短期界趋向长期界的战略包络策略的分布 |
二、 策略之间的期界平衡 |
三、 策略选择的当期化:跨期忍耐与价值理性 |
四、 最小非理性因素的扰动 |
五、 不对称关系对行为体策略选择的影响 |
六、 风险对国家行为选择的影响 |
第六章 制裁期界优化的价值体系 |
一、 制裁的长期战略优化 |
二、 制裁的期界平衡优化 |
三、 制裁的当期忍耐优化 |
四、 制裁的进入和退出 |
第七章 三个案例的期界优化分析 |
案例一、决策分配与美国对中国的制裁 |
案例二、双重遏制、制裁与美国的中东期界策略 |
案例三、美国对古巴的长期孤立性制裁:短期忍耐界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英文着作 |
中文着作 |
英文论文 |
中文论文 |
致谢 |
(10)新型城镇化视域下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主要创新点、研究方法与不足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文章主要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重在人的现代化 |
一、人与城镇化的关系 |
(一) 人是城镇化的目的 |
(二) 人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
(三) 人是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
(四) 人是衡量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根本尺度 |
二、人的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归宿 |
(一) 传统城镇化的理念偏差和模式误区 |
(二) 人的全面发展是新型城镇化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
(三) 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
三、人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使命 |
(一) 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
(二)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
(三) 人的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任务 |
(四) 人的现代化的核心与灵魂是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 |
第二章 人的观念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
一、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
(一) 人的现代观念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
(二)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内涵界定 |
(三)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影响制约因素 |
二、新型城镇化: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重大机遇 |
(一) 现代化实践与人的观念进步 |
(二) 城市现代特质与人的观念现代化 |
(三) 我国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推进机制 |
(四) 新型城镇化在推动人的观念现代化中的比较优势 |
三、人的观念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一) 人的观念现代化是实现“四化同步”的重要前提条件 |
(二) 人的观念现代化是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思想观念先导 |
(三) 人的观念现代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四) 人的观念现代化是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的迫切要求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对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诉求 |
一、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观念 |
(一) 主体意识 |
(二) 创新意识 |
(三) 诚信意识 |
(四) 开放意识 |
二、形成契合政治文明发展方向的现代观念 |
(一) 人本意识 |
(二) 参与意识 |
(三) 法治意识 |
(四) 平等意识 |
三、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和谐绿色发展的现代观念 |
(一) 生态文明意识 |
(二) 科学理性的消费观 |
(三) 包容意识 |
第四章 我国当前人的观念现状及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
一、改革开放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历史成就 |
二、我国当前人的思想观念的滞后性 |
(一) 尚未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
(二) 尚未真正契合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 |
(三) 尚不能有效地支持社会的和谐与绿色发展 |
三、人的观念滞后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影响 |
(一) 人的观念滞后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 |
(二) 人的观念滞后对于城市和谐稳定的消极影响 |
(三) 人的观念滞后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消极影响 |
第五章 当前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现实困境 |
一、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文化困境 |
(一) 传统文化的深厚性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艰巨性 |
(二) 文化转型与人的思想观念的“过渡性” |
(三) 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与农民的价值观困境 |
(四)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 |
(五) 城镇化中价值共识与文化多元的冲突 |
二、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社会困境 |
(一) 社会变革与社会流动所导致的观念现代化困境 |
(二) 农村“空心化”加大了农民观念现代化的难度 |
(三) 阶层分化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复杂性 |
三、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制度困境 |
(一) 传统城镇化在制度设计中的理念误区 |
(二) 政府过度干预城镇化发展导致人的观念建设难以同步 |
(三) 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排斥阻碍了人的观念现代化 |
(四) 市场经济发展中制度建设与法治建设的欠缺 |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原则和路径 |
一、新型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 |
(二) 立足于城镇化的整体发展 |
(三)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
二、新型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路径 |
(一) 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精神文明建设 |
(二) 营造有利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
(三) 以社会治理创新助推人的观念现代化 |
(四)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五) 以制度和法治建设来推动人的观念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树立长远观点克服短期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江苏苏汽集团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单建华. 长安大学, 2014(04)
- [2]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D]. 周芸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J]. 《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课题组. 地方政府管理, 1998(S2)
- [4]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D]. 古璇. 东南大学, 2018(01)
- [5]树立长远观点克服短期行为[J]. 曹伯纯. 求是, 1999(01)
- [6]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短期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薛刚. 西北大学, 2005(03)
- [7]企业绩效评价新论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D]. 陆庆平.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5)
- [8]决策的体系:策略选择的期界优化与国际制裁有效性[D]. 高汝仕. 外交学院, 2013(12)
- [9]浅析税收工作中的短期行为[A]. 杨明岩,王茺. 改革与探索——吉林省税务科研优秀论文集, 2001
- [10]新型城镇化视域下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D]. 陈永亮.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