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煤灰特性及利用途径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益凡[1](2021)在《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研发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在建设过程中时常遭遇海底断层、滑坡等不良地质体。同时,海洋工程建筑物常受多种海洋环境因素的破坏作用。现有海工材料抗海水侵蚀能力不足、耐久性差、成本高等问题,亟待研发低成本高抗蚀海工注浆材料。本文利用具有潜在胶凝活性的工业固废制备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基体,建立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基体矿相合成与匹配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固废石膏和矿物掺合料对海工注浆材料工作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工作性能的动态设计方法。最后研究了海水、Na2SO4溶液、NaCl溶液和MgSO4溶液对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结石体力学特性和抗侵蚀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对我国工业固废高附加值利用发展和海洋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研究了拜耳赤泥、电石渣和硅灰为原料制备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基体具有可行性,开展生料配比、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基体的铁铝酸盐相、硅酸盐相和铝酸盐相等矿相类型和含量的变化研究。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基体最佳率值为KH=0.79、SM=1.70、IM=0.86;最佳热处理制度为煅烧温度1400℃、保温时间60 min。此时基体矿物组成主要以硅酸盐相和铁铝酸盐相为主,β-C2S和C4AF含量分别达到了 68.3 wt.%和21 wt.%,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的抗压强度满足要求。基于最佳生料配比和热处理制度,开展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性能调控优化。研究了固废石膏对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流变特性、力学性能以及水化过程的作用规律。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属于Herschel-Bulkley流体;三种石膏优化性能效果顺序为:脱硫石膏>天然石膏>磷石膏。其中,当脱硫石膏掺量为8 wt.%时,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最佳,3d、7d、28d抗压强度分别为9.67 MPa、12.65 MPa、16.70 MPa,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分别为12.22 Pa、0.087 Pa·s;第1放热峰峰值随着脱硫石膏和天然石膏掺量的增多而增大,磷石膏与之相反。第2放热峰的出现时间随着脱硫石膏、天然石膏和磷石膏掺量的增多而滞后;石膏类型不改变海工注浆材料体系3d水化物相组成。研究了矿物掺合料对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工作性能的影响。矿物掺合料未改变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Herschel-Bulkley流体特征,提高了海工注浆材料浆体的塑性粘度和屈服应力。矿粉、赤泥、钢渣以及粉煤灰对海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作用效果依次减弱,在矿粉掺量为20 wt.%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28 d强度达到23.26 MPa,强度提高了 39.28%。10%的矿粉和赤泥均能够促进海工注浆材料水化,72 h水化放热总量分别提高了 11.10%、7.69%;10%的粉煤灰和钢渣海工注浆材料72 h水化总放热量分别降低了 7.39%和7.47%。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水化产物主要为未水化的硅酸二钙、钙钒石、水化铝酸钙、水化铁酸钙、二水石膏、氢氧化钙、凝胶固溶体以及未反应颗粒。研究了海水、Na2SO4溶液、NaCl溶液和MgSO4溶液对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结石体力学特性和抗侵蚀特性的影响规律。脱硫石膏和矿粉掺量为8%和20%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侵蚀性能,抗蚀系数为1.17。相比于纯水养护,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水化产物可吸附侵蚀离子以及与侵蚀溶液溶液中的SO42-反应生成微膨胀性侵蚀产物钙钒石,结石体致密度提高,提升了抗侵蚀性能,能够满足海洋环境的特殊技术要求。
朱雪皎[2](2021)在《粉煤灰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意味着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对煤炭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大。副产品粉煤灰的累积进一步增多,对环境各方面的破坏进一步深入。所以研究粉煤灰特性,增加粉煤灰的利用方式,减少粉煤灰累积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同时,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涂料的需求量也同时增大。本文主要研究了粉煤灰在涂料中的应用,主要从建筑涂料(内墙乳胶漆、外墙乳胶漆),隔热保温涂料以及水性金属乳胶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粉煤灰在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研究。粉煤灰在外墙乳胶漆中的应用主要研究了两种粉煤灰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第二种粉煤灰制作的涂层耐洗刷性更佳≥2000次(国标规定≥500次为合格品,≥1000次为一等品,≥2000次为优等品),可达到优等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乳液和纤维素的种类和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设计了正交试验。同时由于粉煤灰颜色较为暗沉,用于内墙乳胶漆时添加一定量的钛白粉调节颜色,同时为了解决涂层的针孔问题,研究了针孔问题与涂层厚度和助剂添加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涂层越厚,针孔越多;同时,适当减少纤维素增加量或者增大消泡剂或者流平剂的添加量都可以有效减少涂层针孔。2、在隔热保温涂料中的应用。主要研究了以粉煤灰为主要填料,再适量加入其他导热系数较低的填料,可以制作出导热系数小于0.05(W/(m·K))的涂料。主要检测方式是利用导热系数仪9P3031测试涂层导热系数,隔热保温效果与导热系数呈反比,导热系数越小,隔热保温效果越好。经过大量的研究可知:当粉煤灰、空心玻璃微珠、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例为15:7:1时,制得的涂层导热系数在0.05(W/(m·K))以下(达到高级隔热保温涂料要求),涂层厚度约为0.7mm。且隔热保温能力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涂层厚度达到一定厚度时即0.7mm左右时,涂层隔热保温效果趋于稳定,不再增强,导热系数也趋于稳定。3、还研究了粉煤灰在水性金属防锈乳胶漆中的应用。首先需将粉煤灰球磨至粒径小于30μm。为了提高涂层的硬度添加了适量的高岭土,研究了乳液(苯丙乳液、丙烯酸乳液、羟丙乳液)等乳液对成膜效果的影响,得出苯丙乳液的成膜效果>丙烯酸乳液>羟丙乳液。同时研究了乳液、分散剂、增稠剂添加量等对涂层耐水性、耐盐水性、耐铅笔硬度等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佳配方,涂层性能符合GB/T18178-2000《水性涂料涂装体系选择通则》标准。
崔荣基[3](2021)在《粉煤灰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燃煤发电不仅会释放出NOx和SO2等大气污染物,同时也会排放出大量的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治理以及粉煤灰的资源化合理化利用关乎着人类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安全。目前,燃煤电厂多采用一对一的脱硫脱硝技术,其存在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氨逃逸、空预器堵塞、蓝色烟羽和催化剂失活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我国粉煤灰利用也存在着综合利用率及高附加值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基于这些工程技术现状,本文提出了粉煤灰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新工艺,即粉煤灰基催化剂催化H2O2快速氧化NO,并结合碱吸收装置实现烟气协同脱硫脱硝。该工艺不仅可以实现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同时符合以废治污、循环经济的新发展理念。以粉煤灰为原材料制备多种催化剂,测试其催化H2O2氧化NO的性能以及耦合碱吸收后的脱硫脱硝效率,并结合各种表征手段推测其反应机理。最后在设有烟气预氧化装置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实验平台上开展协同脱硫脱硝中试实验,初步探究其工业化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球磨和碱改性改善粉煤灰微观结构。湿法球磨对粉煤灰的破碎效果好于干法球磨,粉煤灰粒度随着球磨时间、粉煤灰与水的重量比以及球磨珠与粉煤灰的重量比的增大而不断降低。碱改性破坏了粉煤灰玻璃体中的硅铝网状结构,释放出活性氧化硅与氧化铝,同时使粉煤灰变得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通过磁选、碱酸复合处理制备粉煤灰基铁基催化剂。湿法磁选对煤粉锅炉粉煤灰的除铁效果要好于流化床锅炉粉煤灰,且磁选所得磁珠的全铁含量随着磁选次数、磁场强度、水灰重量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粉煤灰粒度的减小先增大后降低。磁珠经过碱酸复合处理后,铝铁组分分别以氧化铝和赤铁矿的形式富集在磁珠表面,其中表面氧化铝数量的增加不仅提高了赤铁矿在表面的分散性,还增加了表面L酸酸量,促进H2O2在表面的吸附。而Fe OAl的形成导致催化剂带有大量的氧空缺位,这有利于催化反应过程中Fe3+向Fe2+的转变,提高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速率,因此表现出较高的催化H2O2氧化NO性能,结合碱液吸收可以实现90%左右的脱硝效率和100%脱硫效率。通过碱熔-水热晶化法合成粉煤灰基HY分子筛。粉煤灰基HY分子筛可以实现76%的脱硝效率和100%的脱硫效率。脱硝效率与分子筛的B酸含量呈正相关,结合原位红外测试以及电子顺磁共振表征结果推测,NO经过氧化以及非均相裂解而产生的NO+先取代HY分子筛中B酸的质子,然后被H2O2氧化成硝酸而离开分子筛表面,留下带有单电子轨道的B酸则作为催化活性中心催化H2O2氧化NO为硝酸。但硝酸会使分子筛的骨架铝脱除,进而导致结晶度降低,表面结构变差,B酸含量降低,因此催化稳定性变差。通过浓硫酸酸浸制备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浓硫酸高温酸浸不仅使粉煤灰中大量铝组分溶出,还会与脱铝残渣的硅羟基反应生成固体酸催化剂(Si O2-O-SO3H)。相比于原灰,所制得的固体酸催化剂比表面明显增大,吸水性增强,且表面L酸含量增多。该固体酸催化剂可以催化H2O2氧化NO,催化氧化反应对H2O2浓度表现为零级反应,而对NO浓度表现为一级反应,指前因子与活化能分别为1.1×104 s-1和19870 J/mol。推测NO氧化机理为固体酸催化剂通过与H2O2之间的氢键进一步增强了氧原子的电负性,该电负性较强的氧原子可以快速将NO氧化为NO2。在结合碱吸收情况下,可以实现92%的脱硝效率和100%的脱硫效率,脱硝产物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脱硫产物为硫酸盐。粉煤灰基HY分子筛、铁基催化剂和固体酸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着烟气中NO与SO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氧气含量相对较高时,增大氧含量有利于粉煤灰基HY分子筛和铁基催化剂脱硝效率的提高,而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脱硝效率不受氧含量变化的影响。粉煤灰基固体酸和HY分子筛的脱硝效率随着H2O2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而粉煤灰制铁基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着H2O2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保持不变。三种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着H2O2流量以及反应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粉煤灰基固体酸和HY分子筛的脱硝效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保持不变,而粉煤灰制铁基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在长时间脱硫脱硝中性能最为稳定,其催化H2O2氧化NO的工艺具备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低的经济性优势。基于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开展NO预氧化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协同脱硫脱硝中试实验研究。实验条件为:双氧水浓度为15%,烟气湿度为6%,SO2浓度为1000 mg/m3,NO浓度为500 mg/m3,Ca/(S+N)=1.6,催化氧化空速为81400 h-1,获得100%的脱硫效率和81.6%的脱硝效率。协同脱硫脱硝实验中,烟气中NO和SO2浓度、双氧水浓度、入口烟气温度和停留时间影响烟气预氧化与床内碱吸收两个过程的化学反应,脱硝效率随着停留时间和双氧水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烟气NO和S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烟气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而脱硫效率主要受烟气入口温度影响较大,随着烟气入口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Ca/(S+N)和烟气湿度主要影响床内碱吸收过程,脱硫脱硝效率随着Ca/(S+N)的增大先增大后保持不变,随着烟气湿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
武一奇[4](2021)在《猪粪堆肥过程氮素转化与抗性基因转移机制及调控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氮元素是堆肥微环境中的主要元素之一,它是合成核酸和蛋白质所必须的元素,堆肥产品中氮元素的含量直接决定了堆肥产品品质。抗生素和重金属在饲料中的过量添加使畜禽粪便中残留了大量的抗生素和重金属,它们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好氧堆肥体系中的氮素转化过程,但仍缺乏相关的研究。氮素转化还与氮素转化功能基因的丰度密切相关,却很少有文献结合氮素转化功能基因从分子微生物层面系统地解析好氧堆肥体系的氮素转化过程。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还造成了新型污染物—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产生,堆肥物料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堆肥过程ARGs的迁移转化,目前有关抗生素和重金属共存环境下ARGs的迁移转化机制仍不清晰。本论文开展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猪粪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功能基因及ARGs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揭示抗生素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下猪粪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及ARGs赋存的生物学机制。针对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猪粪堆肥过程NH3和N2O释放及ARGs扩散的问题,提出草木灰、粉煤灰及臭氧等调控方法,并阐明其削减机制。论文首先研究了抗生素残留对猪粪堆肥过程氮素转化及ARGs的影响。研究发现猪粪中单独存在5 mg kg-1DW(干物质)磺胺甲恶唑、单独存在5 mg kg-1DW诺氟沙星、同时存在5 mg kg-1DW磺胺甲恶唑和5 mg kg-1DW诺氟沙星时,堆肥过程均可顺利完成。磺胺甲恶唑和诺氟沙星均提高了堆肥前13天的NO2--N含量,降低第2天硝化功能基因amo A和nxr A的丰度,提高第21天反硝化功能基因nos Z/nir K比值。磺胺甲恶唑和诺氟沙星单独存在会增加NH3累积释放量,这归因于amo A的降低;磺胺甲恶唑和诺氟沙星同时存在降低了NH3累积释放量,这与物料中较低的NH4+-N含量及p H值有关。堆肥过程出现了两个N2O释放峰期,磺胺甲恶唑单独存在会显着增加堆肥前期N2O释放速率,这与nxr A的降低有关;磺胺甲恶唑和诺氟沙星都会降低降温期N2O释放速率,且磺胺甲恶唑和诺氟沙星同时存在的处理中N2O释放速率最低,这与nos Z/nir K比值增加有关。磺胺甲恶唑和诺氟沙星会增加堆肥体系中ARGs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的丰度,而且磺胺甲恶唑和诺氟沙星同时存在的处理中ARGs和MGEs的丰度高于磺胺甲恶唑和单独诺氟沙星单独存在的处理。抗生素单独存在环境下ARGs的变化与堆肥物料的理化特性及MGEs呈显着正相关,说明抗生素对ARGs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堆肥的理化特性和影响ARGs的水平转移。猪粪中经常会出现抗生素和重金属共存的现象,因此在研究抗生素存在对猪粪堆肥过程氮素转化及ARGs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对猪粪堆肥过程氮素转化及ARGs的影响。当猪粪中单独存在5 mg kg-1DW磺胺甲恶唑、单独存在2000 mg kg-1DW铜、同时存在5 mg kg-1DW磺胺甲恶唑和2000 mg kg-1DW铜时,均会在堆肥前13天内降低NO3--N含量、提高NO2--N含量、降低amo A、hao和nxr A的丰度,提高堆肥第2天反硝化功能基因nar G的丰度及堆肥第21天时nos Z/nir K比值。磺胺甲恶唑单独存在、铜单独存在、磺胺甲恶唑和铜同时存在均增加了NH3累积释放量,且磺胺甲恶唑和铜同时存在的处理中NH3累积释放量最高,这与amo A基因受到抑制有关。堆肥过程出现了两个N2O释放峰期,铜单独存在、磺胺甲恶唑和铜同时存在增加了第一个峰期内N2O的释放速率,这归因于物料中nar G的增加;但会降低第二个峰期内N2O的释放速率,这与nos Z/nir K比值的增加有关。磺胺甲恶唑和铜均会提高ARGs和MGEs的总丰度,且磺胺甲恶唑和铜同时存在的处理中ARGs和MGEs的丰度最高。铜单独存在、磺胺甲恶唑和铜同时存在还会增加重金属抗性基因(MRGs)的相对丰度。抗生素和重金属共存环境下影响ARGs的主要因素有宿主细菌、水平基因转移和重金属产生的共选择压力。研究粉煤灰和草木灰对猪粪堆肥过程氮素转化以及ARGs影响,考察臭氧对堆肥产品中ARGs的削减效能。结果表明投加占猪粪重量10%的草木灰和10%的粉煤灰会提高物料p H值,降低可生物利用态铜和NH4+-N含量。草木灰还提高了堆肥前期物料中hao的丰度和NO2--N含量,降低nos Z/nir K比值,降低堆肥降温期及腐熟期物料中hao的丰度和NO2--N含量。粉煤灰降低了整个堆肥过程中amo A和hao的丰度和NO2--N含量,提高堆肥第5天nos Z/nir K比值。草木灰降低了NH4+-N含量进而降低NH3累积释放量;粉煤灰会降低amo A、提高p H从而导致NH3累积释放量增加。堆肥过程出现了两个N2O释放峰期,草木灰提高了第一个释放峰期内的N2O释放速率,降低了第二个释放峰期内的N2O释放速率,粉煤灰同时降低了两个释放峰期内的N2O释放速率,这均与hao、nos Z/nir K和NO2--N有关。粉煤灰和草木灰均会降低物料中ARGs、MGEs及MRGs的总丰度,对ARGs的削减主要通过降低可生物利用态重金属对ARGs产生的共选择性、减少ARGs的水平转移、降低ARGs潜在宿主细菌的丰度。针对堆肥产品中ARGs大量残留的问题,采用臭氧技术进一步削减堆肥产品中的ARGs。发现臭氧可以降低堆肥产品中总ARGs、总MGEs、胞内ARGs及胞内MGEs的绝对丰度。胞内tet Q和tet W丰度的降低与胞内16S r RNA的降低有关,其他ARGs的变化则与MGEs的丰度有关,而且ARGs潜在宿主细菌丰度的降低也有助于胞内ARGs的去除。
杨刚[5](2021)在《粉煤灰矿化封存CO2协同重金属固化》文中提出粉煤灰是燃煤电站的主要副产物,每消耗1kg标煤就会产生约0.25kg左右的粉煤灰。占用农田土地进行堆积贮存粉煤灰,不仅浪费土地资源,特别是粉煤灰中的有害金属元素浸出还会对土壤质量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在全球CO2的排放中,燃煤电站是长期、稳定、集中的排放源,占到了碳排放总量的30%以上,2020年我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CO2减排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大需求。因此CO2的处理及粉煤灰中有害金属元素的无害处理是燃煤电厂深度减排的内在要求。而粉煤灰加速碳酸化是实现两者减排的潜在途径,在实现粉煤灰对CO2封存的同时可以通过碳酸化作用有效固定灰中有害金属元素。扩散控制阶段转化慢是该技术路线的瓶颈,基于超临界CO2的强扩散和强渗透性、机械力破坏粉煤灰烧结表面能够产生更多的新鲜表面和孔道的学术思路,本研究提出通过超临界CO2耦合机械力的方法强化粉煤灰碳酸化。通过宏观实验、测试表征和理论建模,开展反应条件对粉煤灰矿化封存影响特性及动力学、固化前后粉煤灰中有害金属元素环境释放特征及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揭示低压及超临界CO2环境中粉煤灰矿化封存演化规律,探明碳酸化对粉煤灰中有害重金属固化机理,获得高效的CO2矿化封存及重金属固化技术优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在CO2超临界工况下的碳化效率普遍高于低压工况的碳化效率,而对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浸出抑制作用超临界工况要小于低压工况。本研究中在8MPa的超临界状态下粉煤灰最佳固碳量为54.9gCO2/kg灰,碳化效率为24.20%,操作参数为100rpm搅拌转速、30mL/g液固比、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40℃。低压状态下最佳固碳量为42.3gCO2/kg灰,碳化效率为18.65%,操作参数为100rpm搅拌转速、30mL/g液固比、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80℃。在以机械球磨改性的实验组中,碳化效率,湿法球磨灰>干法球磨灰>原灰。同时碳酸化作用对粉煤灰中Pb、Cr和Cd的毒性浸出抑制作用明显,Pb、Cr和Cd的浸出抑制效率可以分别达到48.9%、96.4%、87.0%。
张凯帆[6](2021)在《铜尾矿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水化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大气环境恶化,可用矿石资源减少、大量尾矿堆存,及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等大背景下,本文以河北承德地区铜尾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制备矿物掺合料,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首先,采用XRD、DTA-TG、SEM等手段对铜尾矿原材料进行特性分析;其次,采用耦合活化方式,对惰性的铜尾矿材料进行活化,并确定最优掺量;在此基础上,配制了水泥基固体废弃物复合胶凝材料,并研究了相关基础性能,采用水化动力学模型和微观测试方法分析了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硬化机理。为解决工业固废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中资源化利用,本课题的研究应用为最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问题提供了参考,引导传统建材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和新型建材产业转型。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化学分析法、XRD、DTA-TG等测试手段分析了铜尾矿的特性,可知铜尾矿中Si O2含量不足45%且无石英矿物的存在,其矿物组成属于富镁硅酸盐矿物。通过机械力活化、高温煅烧活化方式,铜尾矿的结晶状态与物相组成得以改变。根据铜尾矿活性测试结果发现:干燥铜尾矿粉磨30min后,经700℃高温煅烧2h,得出最优活化铜尾矿,其活性指数为101.43%。(2)采用经机械力活化和高温煅烧活化后的铜尾矿加入适量的脱硫石膏、氢氧化钠以及硅酸钠等复合碱性激发剂进行化学活化。通过正交优化实验验证后得出,铜尾矿的活性指数没有显着提升;铜尾矿活性测试中Mg O含量超过6%,经常温养护224d,未发现裂缝,压蒸测试合格。(3)铜尾矿复合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矿渣粉:铜尾矿=5:1:1:3)安定性及标准稠度需水量均符合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要求,其中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为155min、285min;胶砂实验28d抗压强度为49.2MPa;铜尾矿复合胶凝材料的Krustulovic-Dabic水化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表明,水化过程依旧是: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NG)→相边界反应(I)→扩散(D)三个基本阶段。(4)铜尾矿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表明,胶凝体系的水化产物为C-S-H凝胶、AFt和Ca(OH)2,以及水化反应后原料体系的残余颗粒。整个水化过程体系中各物料及水化产物存在着相互协同的作用。
刘鹏亮[7](2021)在《固料特性对煤矿充填料浆流动性影响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煤矿胶结充填开采可大规模消纳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同时显着控制采煤沉陷,是绿色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以矸石为骨料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损失大,多数条件下依赖泵送,设备投入高、堵管事故频发。受到流动性能优越的风积砂似膏体料浆的固料组份特性启发,提出优化固料组成以提高料浆流动性、降低管输阻力损失的思路。本文通过建立骨料颗粒悬浮态力学模型、固料静水沉降实验、料浆流动度实验、料浆流变实验等,分析了不同组合的骨料(风积砂和各粒径矸石)和粉料(粉煤灰、水泥、生石灰等)对充填料浆流动性的影响,并对输送管道管径设计方法提出优化。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煤矿充填料浆常用固料物理性能测试表明,粉煤灰、水泥、生石灰等胶结料,粒径一般0.1mm以下,相对于矸石和风积砂骨料,称为“粉料”。粉料颗粒在水中形成“絮网结构”,提高了骨料颗粒的介质阻力,构成骨料的悬浮液;骨料颗粒则破坏细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弱化“絮网结构”。研究提出采用骨料颗粒的悬浮性作为评价充填料浆在管道中的输送状态的指标之一。(2)建立了骨料颗粒在宾汉姆体料浆中悬浮力学模型,得到骨料颗粒沉降阻力大小、沉降末速、最大不沉粒径的影响因素及表达式,并分析了料浆中球形颗粒(群)和不规则颗粒(群)的悬浮态。表明骨料颗粒越大、形状越不规则、数量越多,使其悬浮所需的料浆屈服应力越大。(3)综合固料颗粒静水沉降实验、料浆流动度实验和流变实验得出:不同粒径的矸石颗粒在料浆中呈现不同的特性,0.315mm以下细颗粒矸石呈现和水泥、粉煤灰等相似的特征,可作为粉料使用,据此开发了粗细混合纯矸石膏体(浓度80%)充填材料,为井下充填处置矸石提供了新途径;粗颗粒矸石在一定粒径下,随粒径增加而提高料浆流动性,但当粒径增加到一定数值时,料浆离析、泌水。表明矸石骨料最大粒径应与灰浆性质呈合理匹配关系方能实现最佳流动性。(4)实验结果表明,0.315mm粒径以下矸石颗粒静水沉降速度小,且与水构成的浆体均质性好、流动度较大,呈现和水泥、粉煤灰等相似的特征。因此认为0.315mm是矸石颗粒作为粉料或骨料的粒径界限。据此开发了粗细混合纯矸石膏体(浓度80%)充填材料,并通过降低矸石骨料最大粒径,提高了料浆流动性,满足泵送管道输送要求,为井下充填处置矸石提供了新途径。(5)提出“倍数法”计算单位长度弯管阻力损失方法,通过试验测得自流浆体单位长度局部损失与沿程阻力损失的倍数关系,丰富了浆体输送管径设计理论。
马鹏传[8](2021)在《煤矸石的氧化自燃特性及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矸石是在成煤过程中伴煤而生的一种废弃岩石,在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成为了一种工业固体废物。煤矸石的产量约占煤炭总产量的10%~15%,我国是全球煤炭开采量最大的国家,当前煤矸石的总积累量已达60亿吨,且逐年递增,成为排放量最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山西是产炭大省,也是煤矸石堆放大省,堆放的煤矸石不仅占用大量耕地,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晋城市的一些区域,由于煤矸石中硫含量较高,长期堆放的煤矸石山自燃现象比较普遍,产生大量CO、SO2、NOx等有毒有害气体,并导致矸石山结构疏松、稳定性差而引发山体坍塌、滑坡等灾害,已经开始制约煤炭产业的发展。如何有效防治煤矸石自燃并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选取晋城市的四种不同煤矸石样品,即XKXXG、GPMGS、XKXG和JSMGS,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进行工业分析和灰成分分析,研究其氧化自燃特性;其次对含硫量最高的XKXXG样品,采用Ca(OH)2和DBHA复合阻化剂研究其对煤矸石自燃特性的抑制作用;最后从煤矸石综合利用角度出发,选取JSMGS煤矸石样品、粉煤灰、水泥等,通过正交试验、煤矸石骨料颗粒级配和胶凝材料的活性激发等手段研究其对隔氧材料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过程中结合XRD、FTIR、SEM、ICP-OES、TG-DTG-DSC、in-situ DRIFTS、工业分析和粒度分析等手段对矸石样品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对XKXXG、GPMGS、XKXG和JSMGS四种煤矸石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确定了煤矸石的硫含量、矿物组成和氧化活性官能团含量;并采用热重分析确定了煤矸石热重参数与氧化活性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即随着硫铁矿含量和(FCad+Vad)/Aad增大,煤矸石的特征温度点越小,越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热释放量越多。优化了不同煤矸石在氧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动力学函数,同时结合煤矸石的氧化动力学特征计算煤矸石氧化过程各个阶段的活化能,结果表明煤矸石中黄铁矿含量和(FCad+Vad)/Aad越大,煤矸石各阶段的活化能越小。通过对不同煤矸石的系统分析,揭示了煤矸石自燃是黄铁矿氧化和自由基链式反应双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四种煤矸石的自燃趋向性强弱为:XKXXG>GPMGS>XKXG>JSMGS。(2)以自燃倾向性最强的XKXXG为研究对象,从煤矸石自燃的双重氧化放热机理出发,设计了具有物理和化学双重阻化作用的Ca(OH)2-DBHA复合阻化剂。研究发现,经Ca(OH)2阻化后的煤矸石特征温度点升高,且随着DBHA加入量的增加,特征温度点进一步提高,最大失重速率逐渐减小。微观研究表明Ca(OH)2可将具有氧化活性的Fe S2转化为无活性的硫酸盐,抑制黄铁矿的循环氧化。同时,Ca(OH)2与DBHA的加入降低了活性官能团的含量,抑制了活性官能团的氧化。动力学研究表明,阻化后的煤矸石在氧化过程各个阶段的活化能均增大。在空气流量为50 m L·min-1,升温速率为1℃·min-1条件下,经Ca(OH)2和DBHA阻化后的XKXXG的O2消耗速率下降,CO、CO2的生成浓度随之降低。(3)煤矸石的氧化自燃需要足够的氧气供给,从隔绝氧气的角度出发,以煤矸石为骨料、粉煤灰和水泥为胶凝材料制备隔氧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隔氧材料中煤矸石:粉煤灰:水泥的比例为3:1:2。利用富勒-泰波理论确定了n=0.4时(n为A.N.Tabol公式系数)骨料有合理的颗粒级配,此时不同粒径的骨料组合密度最大、空隙率最小,相对应的隔氧材料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最高,分别为5.99 MPa和12.83 MPa。利用Na2SO4、Na2Si O3、Na2CO3、Na OH对粉煤灰-水泥胶凝材料进行活性激发,发现Na2SO4的激发效果最好,Na2SO4掺量为5%时,粉煤灰-水泥胶凝材料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为30.13 MPa和44.88 MPa。通过对优化的骨料级配和激发剂制备的隔氧材料在酸性条件、碱性条件、标准条件和空气环境下的工作性能考察发现,所制备的隔氧材料在不同环境中的强度均能满足覆盖煤矸石山的使用要求。
郭银河[9](2021)在《煤系偏高岭土混凝土抗盐渍土腐蚀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兴建起越来越多的混凝土建筑,这些地区强盐碱性的地质环境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面临巨大的考验。寻找适宜的矿物掺合料形成复合胶凝材料体系,提高混凝土抗腐蚀性,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实现绿色环保及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煤系偏高岭土是由煤矸石中煤系高岭石煅烧生成的高活性矿物粉料,本文结合山西运城盐湖区的环境条件,通过干湿循环-腐蚀液腐蚀模拟当地的实际工况,将煤系偏高岭土引入混凝土胶凝材料中,探究煤系偏高岭土对混凝土腐蚀前后表观形貌、质量变化、抗压强度及电阻率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混凝土腐蚀前后的化学成分及界面过渡区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煤系偏高岭土对混凝土抗盐渍土腐蚀特性的作用机理,以期为解决盐湖区混凝土的抗腐蚀问题提供试验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引入煤系偏高岭土,等量取代水泥0%、5%、10%、15%,测试3d、7d、28d、60d、90d各龄期水泥砂浆抗折、抗压强度,探究不同掺量煤系偏高岭土砂浆试件随不同养护龄期的强度发展规律,并与掺10%粉煤灰砂浆强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砂浆抗折、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逐渐增大;煤系偏高岭土对砂浆抗折、抗压强度的提高幅度随其掺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掺量为10%时的提升效果最好;煤系偏高岭土对砂浆3d抗折强度、7d抗压强度的提高幅度最大;掺5%、10%、15%煤系偏高岭土的砂浆较掺10%粉煤灰的砂浆在各龄期的抗折、抗压强度提高幅度更大。(2)采用煤系偏高岭土复合胶凝材料体系制备混凝土,测定素混凝土、单掺10%粉煤灰混凝土、10%粉煤灰与5%或10%煤系偏高岭土复合混凝土3d、7d、28d、60d、90d各龄期抗压强度,研究不同煤系偏高岭土掺量的复合胶凝材料体系对混凝土各养护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掺煤系偏高岭土对各龄期抗压强度的增强效果均较单掺粉煤灰更优,对3d抗压强度的提高幅度最大,对7d之后的提高幅度有所降低;复掺条件下,10%的煤系偏高岭土掺量较5%的对各龄期抗压强度的提高幅度更大。(3)采用原状盐渍水溶液和质量分数5%的硫酸钠溶液作为腐蚀介质,对素混凝土、单掺10%粉煤灰混凝土、10%粉煤灰与5%或10%煤系偏高岭土复合混凝土进行干湿循环腐蚀试验,测定其在不同腐蚀环境下0d、30d、60d、90d、120d、150d的表观完整度、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研究混凝土在不同腐蚀条件下的腐蚀劣化规律及煤系偏高岭土复合胶凝材料体系对混凝土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状盐渍水溶液腐蚀下混凝土的表观劣化程度、质量损失率及抗压强度降低幅度与硫酸钠溶液腐蚀下的相比更小;随腐蚀龄期的增加,混凝土的表观完整度逐渐降低,抗压强度及抗压耐蚀系数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同腐蚀条件下,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混凝土表观完整度更高,质量损失率更小,抗压强度耐蚀系数更大。(4)采用LCR数字电桥,测定内容(3)中各混凝土的电阻率,研究不同煤系偏高岭土掺量的复合胶凝材料体系对混凝土电阻率影响,探究电阻率随混凝土腐蚀劣化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可提高混凝土的初始电阻率,复掺煤系偏高岭土提升效果更大,复掺10%较复掺5%煤系偏高岭土的提高效果更好;在相同的腐蚀条件下,随龄期增加,总体混凝土电阻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趋势较一致,可通过电阻率变化推测混凝土的腐蚀劣化程度。(5)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腐蚀前及在原状盐渍水溶液或质量分数5%的硫酸钠溶液腐蚀150d后的水泥净浆、单掺10%粉煤灰和单掺10%煤系偏高岭土胶凝浆体、10%粉煤灰与10%煤系偏高岭土复合胶凝浆体进行成分检测,分析煤系偏高岭土对胶凝浆体水化产物成分及其腐蚀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前,掺煤系偏高岭土及粉煤灰胶凝浆体中水化产物氢氧化钙衍射峰低于水泥净浆中相应峰值,钙矾石衍射峰基本一致;腐蚀150d后,复合胶凝浆体中氢氧化钙、石膏、钙矾石衍射峰峰值均低于水泥净浆中相应峰值;复掺10%煤系偏高岭土的复合胶凝浆体中氢氧化钙、石膏、钙矾石衍射峰最低。(6)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腐蚀前及在原状盐渍水溶液或质量分数5%的硫酸钠溶液腐蚀150d后的素混凝土、单掺10%粉煤灰混凝土、复掺10%粉煤灰与10%煤系偏高岭土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进行形貌检测,研究界面过渡区的结构特征,分析复掺煤系偏高岭土对混凝土薄弱界面及其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凝浆体靠近集料处原始缺陷多、结构松散、密实度差,掺煤系偏高岭土和粉煤灰的胶凝浆体密实度相对较高,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提高混凝土抗腐蚀性。综上,煤系偏高岭土可改善混凝土的抗腐蚀性,复掺10%粉煤灰与10%煤系偏高岭土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最好;电阻率可推测混凝土的腐蚀程度。
李俏虹[10](2021)在《含油污泥热解产物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它具有产量大、危害高、处理难度大的特点。目前对含油污泥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热解法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技术,因为热解技术可以将油泥转化为液态燃料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产品。对热解产物的性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确定热解条件、利用热解产物、分析热解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本文首先考察了两种不同来源的含油污泥热解的固体产物性质。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两种油泥热解固体产物产率均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而降低。热解终温的升高使两种油泥热解固体产物的挥发分相对含量、碳和氢元素含量均降低,固定碳相对含量、碳氢比均升高,有机物链长变短,含油污泥中有机物逐渐裂解和炭化。不同种类含油污泥的固体产物利用方式不同,油田开采油泥热解固体产物的热值较高,热解终温为500℃时,热值约15 MJ/kg,更适合用作床层材料,炼化油泥热解固体产物可用作吸附剂或添加剂。本论文选取粉煤灰和飞灰作添加剂,考察了其对油泥热解产物性质的影响。粉煤灰含有更多的硅、铝元素,而飞灰含有更多的钙元素。结果表明,添加剂促进了炼化油泥的热解,使热解油和气体产物产率升高,固体产物产率降低。粉煤灰使液体产物产率增加了6.79%,促进了直链烷烃转化为烯烃,使热解气体产物中含有更多的H2和CH4。飞灰促进了直链烷烃转化为稠环烷烃,促进了CO2的产生。在一定范围内,添加量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原始油泥中的有机化合物转变为气、液态产物。本论文还对油泥热解过程中产物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采用STA-GCMS分析实时的产物种类,采用线网减弱二次反应的进行。结果表明,以C22H46为例,达到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后,化合物会立刻发生断键反应,长直链烷烃中间位置的C-C键更易发生断裂。高温下,生成的产物可以继续断键生成小分子物质,产物之间也可以发生环化、芳化、异构化反应,这些反应过程增加了产物的组成种类。
二、粉煤灰特性及利用途径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煤灰特性及利用途径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研发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海工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
1.3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现状 |
1.4 工业固废制备海工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
1.5 多源固废制备海工注浆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基体矿相合成与匹配设计 |
2.1 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基体设计方法 |
2.1.1 配料参数及计算方法 |
2.1.2 基体合成的实验方法 |
2.2 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基体率值设计 |
2.3 率值对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基体矿相构成的影响 |
2.3.1 不同率值下海工注浆材料基体矿相含量分布 |
2.3.2 不同率值下海工注浆材料基体化学键特征分析 |
2.3.3 不同率值下海工注浆材料基体岩相特征分析 |
2.4 热处理制度对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基体矿相构成的影响 |
2.4.1 基体煅烧温度 |
2.4.2 基体保温时间 |
2.5 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设计与性能调控方法 |
3.1 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流变特性研究 |
3.1.1 固废石膏作用下海工注浆材料流变性能 |
3.1.2 矿物掺合料作用下海工注浆材料流变性能 |
3.2 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基体力学特性研究 |
3.2.1 固废石膏作用下海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 |
3.2.2 矿物掺合料作用下海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 |
3.3 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水化硬化机理研究 |
3.3.1 固废石膏作用下海工注浆材料水化硬化机理研究 |
3.3.2 矿物掺和料作用下海工注浆材料水化硬化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抗侵蚀特性研究 |
4.1 不同侵蚀溶液下注浆材料性能变化规律 |
4.1.1 力学特性与抗蚀特性 |
4.1.2 海工注浆材料硬化浆体结构分析 |
4.2 海水环境下注浆材料性能变化规律 |
4.2.1 力学特性与抗蚀特性 |
4.2.2 海工注浆材料硬化浆体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粉煤灰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粉煤灰 |
1.1.1 粉煤灰的来源 |
1.1.2 粉煤灰的危害 |
1.1.3 粉煤灰的组成 |
1.1.4 粉煤灰的分类 |
1.1.5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
1.1.6 粉煤灰的化学性质 |
1.1.7 粉煤灰的综合应用 |
1.2 水性涂料 |
1.2.1 水性涂料简介 |
1.2.2 水性涂料优点 |
1.2.3 水性涂料发展进程 |
1.3 乳胶漆 |
1.3.1 乳胶漆简介 |
1.3.2 水性乳胶漆的特性 |
1.4 粉煤灰在涂料中的应用现状 |
1.4.1 利用粉煤灰有效成分的涂料 |
1.4.2 粉煤灰充当填充物制备的涂料 |
1.4.3 改性粉煤灰充当功能填料的涂料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粉煤灰在外墙及内墙乳胶漆中的应用 |
2.1 仪器与原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原料及作用 |
2.2 原材料处理 |
2.2.1 筛分 |
2.2.2 改性 |
2.3 粉煤灰在外墙涂料中的应用 |
2.3.1 实验步骤 |
2.3.2 涂料粘度测试 |
2.3.3 涂层性能测试 |
2.3.4 烟道灰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3.5 粉煤灰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3.6 乳液和纤维素对粉煤灰涂料的影响 |
2.3.7 正交试验性能检测 |
2.3.8 不同目系粉煤灰对涂料品质的影响 |
2.3.9 应用试验 |
2.3.10 结论 |
2.4 粉煤灰在内墙乳胶漆中的应用 |
2.4.1 涂层性能测试 |
2.4.2 乳液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3 针孔改进实验 |
2.4.4 颜色改进实验 |
2.5 结论 |
第三章 粉煤灰在隔热保温涂料中的应用 |
3.1 隔热保温涂料 |
3.1.1 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 |
3.1.2 反射型隔热保温涂料 |
3.1.3 辐射隔热保温涂料 |
3.1.4 隔热保温涂料的发展趋势 |
3.2 实验过程 |
3.2.1 粉煤灰导热系数的测定 |
3.2.2 纯粉煤灰涂料的制备 |
3.2.3 空心玻璃微珠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2.4 乳液种类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2.5 涂层厚度对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2.6 其他填料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2.7 二氧化硅气凝胶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3 配方总结 |
3.4 隔热保温性能测试试验 |
3.4.1 测试方法一 |
3.4.2 测试方法二 |
3.5 结论 |
第四章 粉煤灰在金属防锈乳胶漆中的应用 |
4.1 金属乳胶漆 |
4.2 基础配方设计 |
4.2.1 防锈填料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2 乳液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3 乳液用量对涂层性能的选择 |
4.2.4 成膜助剂对成膜效果的影响 |
4.2.5 分散剂的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6 增稠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7 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3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粉煤灰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1.1.1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 |
1.1.2 燃煤烟气脱硫技术 |
1.2 燃煤烟气协同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固相吸附/再生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
1.2.2 气固催化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
1.2.3 吸收剂喷射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
1.2.4 催化氧化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
1.2.5 氧化剂氧化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
1.2.6 高能电子活化氧化协同脱硫脱硝技术 |
1.3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 |
1.3.1 粉煤灰的产生与危害 |
1.3.2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 |
1.3.3 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脱硫脱硝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固定床协同脱硫脱硝实验平台 |
2.2.1 平台简介 |
2.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 烟气循环流化床协同脱硫脱硝实验平台 |
2.3.1 平台简介 |
2.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4 脱除效率计算方法 |
2.5 催化剂及反应产物表征手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粉煤灰活化与磁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步骤 |
3.3 粉煤灰活化 |
3.3.1 粉煤灰机械球磨 |
3.3.2 粉煤灰改性研究 |
3.4 粉煤灰磁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粉煤灰基铁基催化剂催化 H_2O_2氧化 NO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制备 |
4.3 粉煤灰制铁基催化剂脱硫脱硝实验 |
4.3.1 催化剂表征分析 |
4.3.2 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 |
4.3.3 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 |
4.3.4 铁负载量对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 |
4.4 磁珠制铁基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 |
4.4.1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4.4.2 脱硫脱硝性能 |
4.4.3 脱硫脱硝产物及反应路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粉煤灰基HY分子筛催化 H_2O_2氧化 NO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
5.1 引言 |
5.2 分子筛制备与处理 |
5.3 粉煤灰基 HY 分子筛的合成研究 |
5.3.1 碱熔处理对粉煤灰的影响 |
5.3.2 碱度对Y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
5.3.3 导向剂添加量对Y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
5.3.4 硅铝比对Y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
5.3.5 晶化时间对Y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
5.4 粉煤灰基HY分子筛脱硫脱硝实验及机理分析 |
5.4.1 粉煤灰基HY分子筛脱硫脱硝实验 |
5.4.2 HY分子筛脱硫脱硝机理分析 |
5.5 硝酸处理对HY分子筛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 |
5.5.1 分子筛表征分析 |
5.5.2 脱硫脱硝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粉煤灰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 H_2O_2氧化 NO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
6.1 引言 |
6.2 催化剂制备 |
6.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6.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
6.3.2 催化剂的XPS表征 |
6.3.3 催化剂表面酸性表征 |
6.3.4 催化剂TG表征 |
6.3.5 催化剂SEM表征 |
6.3.6 催化剂BET表征 |
6.4 固体酸催化剂的脱硫脱硝性能 |
6.5 酸处理时间与温度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6.6 固体酸催化 H_2O_2氧化 NO的脱硝反应动力学 |
6.6.1 内外扩散影响 |
6.6.2 反应级数 |
6.6.3 反应速率常数与活化能 |
6.7 脱硫脱硝产物分析及机理推测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粉煤灰基催化剂技术经济性比较分析 |
7.1 前言 |
7.2 催化性能分析 |
7.2.1 烟气组分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2.2 H_2O_2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2.3 H_2O_2流量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2.4 催化温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2.5 催化剂剂量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3 催化稳定性分析 |
7.4 经济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烟气循环流化床协同脱硫脱硝中试试验研究 |
8.1 前言 |
8.2 烟气循环流化床试验操作参数 |
8.2.1 催化剂用量 |
8.2.2 颗粒带出气速 |
8.2.3 操作气速与停留时间 |
8.2.4 双氧水浓度与流量 |
8.2.5 模拟烟气各组分浓度 |
8.2.6 烟气湿度 |
8.2.7 流化床入口温度 |
8.2.8 Ca/(S+N)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停留时间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8.3.2 双氧水浓度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8.3.3 Ca/(S+N)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8.3.4 烟气湿度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8.3.5 入口烟气温度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8.3.6 烟气SO_2和NO浓度对协同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8.3.7 脱硫脱硝产物分析及反应路径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猪粪堆肥过程氮素转化与抗性基因转移机制及调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畜禽养殖现状及粪便产生 |
1.1.3 畜禽粪便中抗生素及重金属残留现状 |
1.1.4 好氧堆肥工艺研究现状 |
1.2 好氧堆肥过程氮素转化 |
1.2.1 氮素转化过程 |
1.2.2 氨气挥发 |
1.2.3 氧化亚氮和甲烷释放 |
1.2.4 氮素转化功能基因 |
1.2.5 抗生素和重金属对氮素转化的影响 |
1.3 堆肥过程中抗性基因的迁移转化 |
1.3.1 畜禽粪便中抗性基因的污染 |
1.3.2 堆肥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
1.3.3 重金属对抗性基因的协同选择机制 |
1.3.4 生物及非生物因子对抗性基因的相对贡献 |
1.4 堆肥过程中氧化亚氮、甲烷、氨气及抗性基因削减 |
1.4.1 氧化亚氮和甲烷减排技术 |
1.4.2 氨气削减技术 |
1.4.3 抗性基因削减技术 |
1.4.4 草木灰及粉煤灰对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堆肥原料及其理化性质 |
2.1.2 臭氧投加试验所用堆肥产品的理化性质 |
2.2 试验装置及试验设计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设计 |
2.3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2.3.1 理化指标及检测方法 |
2.3.2 生物学指标及检测方法 |
2.3.3 数据分析 |
第3章 抗生素对堆肥过程氮素转化及抗性基因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抗生素对堆肥理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
3.2.1 温度、含水率、挥发性有机质及总有机碳分析 |
3.2.2 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分析 |
3.2.3 好氧堆肥对磺胺甲恶唑和诺氟沙星的去除 |
3.2.4 铵态氮、硝态氮及亚硝态氮分析 |
3.2.5 腐熟度评价 |
3.3 抗生素对温室气体及氨气释放的影响研究 |
3.3.1 二氧化碳释放速率 |
3.3.2 甲烷释放速率 |
3.3.3 氧化亚氮释放速率 |
3.3.4 氨气释放速率 |
3.4 抗生素对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
3.4.1 硝化功能基因分析 |
3.4.2 反硝化功能基因分析 |
3.4.3 抗生素存在环境下的氮素转化机制 |
3.5 抗生素对ARGS和 MGES的影响研究 |
3.5.1 堆肥过程ARGs分析 |
3.5.2 堆肥过程MGEs分析 |
3.5.3 ARGs与抗生素和MGE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6 抗生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
3.6.1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6.2 ARGs和 MGEs的潜在宿主细菌分析 |
3.6.3 ARGs与堆肥理化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6.4 抗生素存在环境下影响ARGs变化的主要因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抗生素和重金属共存对堆肥过程氮素转化及抗性基因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抗生素和重金属共存对堆肥理化特性的影响 |
4.2.1 温度、含水率、总有机碳及p H值变化特征 |
4.2.2 磺胺甲恶唑和可生物利用态铜变化特征 |
4.2.3 铵态氮、硝态氮及亚硝态氮变化特征 |
4.2.4 腐熟度评价指标 |
4.3 抗生素和重金属共存对温室气体及氨气释放的影响研究 |
4.3.1 二氧化碳变化特征 |
4.3.2 甲烷变化特征 |
4.3.3 氧化亚氮变化特征 |
4.3.4 氨气变化特征 |
4.4 抗生素和重金属共存对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
4.4.1 硝化功能基因变化特征 |
4.4.2 反硝化功能基因变化特征 |
4.4.3 抗生素和重金属共存环境下的氮素转化机制 |
4.5 抗生素和重金属共存对ARGS、MRGS及 MGES的影响研究 |
4.5.1 ARGs变化特征 |
4.5.2 MRGs变化特征 |
4.5.3 MGEs变化特征 |
4.5.4 磺胺甲恶唑、可生物利用态铜、ARGs、MGEs和 MRG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6 抗生素和重金属共存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
4.6.1 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4.6.2 ARGs、MGEs和 MRGs的潜在宿主细菌分析 |
4.6.3 堆肥理化特性对ARGs的影响研究 |
4.6.4 抗生素和重金属共存环境下影响ARGs变化的主要因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堆肥过程氮素转化及抗性基因的调控方法 |
5.1 引言 |
5.2 草木灰和粉煤灰对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 |
5.2.1 堆肥理化特性的动态变化 |
5.2.2 温室气体及氨气的动态变化 |
5.2.3 氮素转化相关功能基因的动态变化 |
5.3 草木灰和粉煤灰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削减特性 |
5.3.1 ARGs、MGEs和 MRGs的分布特征 |
5.3.2 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5.3.3 堆肥理化指标对ARGs的影响分析 |
5.4 臭氧对堆肥产品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强化去除 |
5.4.1 堆肥理化特性分析 |
5.4.2 ARGs和 MGEs的动态变化 |
5.4.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5 氮素转化机理及抗性基因的削减机制 |
5.5.1 草木灰和粉煤灰对氮素转化的影响机制 |
5.5.2 草木灰和粉煤灰对ARGs的削减机制 |
5.5.3 臭氧对ARGs的削减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粉煤灰矿化封存CO2协同重金属固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粉煤灰的危害及利用现状 |
1.1.1 粉煤灰直接堆积的危害 |
1.1.2 粉煤灰直接利用的危害 |
1.1.3 粉煤灰回收利用现状 |
1.2 粉煤灰无害处理方法介绍 |
1.2.1 高温法 |
1.2.2 物理化学法 |
1.3 CO_2封存方法介绍 |
1.3.1 排放现状 |
1.3.2 地质封存 |
1.3.3 海洋封存 |
1.3.4 矿化封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平台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介绍 |
2.3 实验方法及实验平台介绍 |
2.3.1 CO_2矿化系统 |
2.3.2 碳酸化毒性浸出检测系统 |
2.3.3 碳化效率检测系统 |
2.4 反应路径及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粉煤灰碳化效率的动态特性 |
3.1 粉煤灰的物理化学特性 |
3.1.1 化学特性 |
3.1.2 物理特性 |
3.2 实验条件及步骤 |
3.2.1 矿化封存实验工况表 |
3.2.2 矿化封存实验步骤 |
3.2.3 碳化效率检测步骤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时间对碳化效率的影响 |
3.3.2 液固比对碳化效率的影响 |
3.3.3 搅拌转速对碳化效率的影响 |
3.3.4 反应温度对碳化效率的影响 |
3.3.5 机械力改性对碳化效率的影响 |
3.3.6 超临界工况反应时间对碳化效率的影响 |
3.3.7 超临界工况液固比对碳化效率的影响 |
3.4 动力学模型 |
3.4.1 表面覆盖模型介绍 |
3.4.2 评估方法介绍 |
3.4.3 拟合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酸化作用下重金属浸出特性 |
4.1 反应条件及分析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反应时间对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
4.2.2 液固比对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
4.2.3 反应温度对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
4.2.4 搅拌转速对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
4.3 形貌以及矿物分析 |
4.3.1 形态分析 |
4.3.2 矿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成果 |
5.2 进一步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铜尾矿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水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铜尾矿研究现状 |
1.2.1 铜尾矿中有价成分回收利用研究 |
1.2.2 铜尾矿用作玻璃和陶瓷原料 |
1.2.3 铜尾矿在水泥混凝土中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方法和方案 |
2.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2 研究路线 |
2.3 试验原料 |
2.4 试验方法试验条件 |
2.4.1 试验设备 |
2.4.2 实验方法 |
2.4.3 测试方法 |
2.4.4 分析表征 |
第3章 铜尾矿特性及活化研究 |
3.1 铜尾矿的特性研究 |
3.1.1 铜矿地质特征 |
3.1.2 铜尾矿粒度分析 |
3.1.3 铜尾矿的组成分析 |
3.2 铜尾矿的机械粉磨特性研究 |
3.2.1 不同粉磨时间铜尾矿的粒度分布 |
3.2.2 不同粉磨时间铜尾矿的细度分析 |
3.2.3 不同粉磨时间铜尾矿组成分析 |
3.2.4 不同粉磨时间铜尾矿的火山灰活性 |
3.3 铜尾矿的热活化研究 |
3.4 铜尾矿的化学活化研究 |
3.4.1 正交实验 |
3.4.2 平行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铜尾矿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研究 |
4.1 活性胶凝材料膨胀性 |
4.2 活性胶凝材料固化重金属 |
4.3 铜尾矿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 |
4.4 铜尾矿复合胶凝材料抗冻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铜尾矿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特性研究 |
5.1 铜尾矿复合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研究 |
5.1.1 水化动力学原理 |
5.1.2 水化动力学模型 |
5.2 复合胶凝材料微观分析 |
5.2.1 XRD分析 |
5.2.2 SEM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固料特性对煤矿充填料浆流动性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充填采矿的发展历史 |
1.2.2 胶结充填采用的主要物料、配比及管道输送研究现状 |
1.2.3 充填料浆流动特性研究 |
1.2.4 固料对料浆流动性影响研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充填料浆构成及管道输送基本特性 |
2.1 充填料浆中固体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
2.1.1 矸石 |
2.1.2 风积砂 |
2.1.3 粉煤灰 |
2.1.4 水泥 |
2.1.5 生石灰 |
2.1.6 固料物理特性小结 |
2.2 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特点 |
2.3 充填料浆流变机理探究 |
2.3.1 粉料灰浆流变特点 |
2.3.2 充填料浆流变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骨料颗粒悬浮状态力学分析及固料静水沉降实验 |
3.1 骨料颗粒自由沉降力学分析 |
3.1.1 骨料颗粒在料浆中所受重力和浮力 |
3.1.2 骨料颗粒在料浆中所受阻力 |
3.1.3 骨料颗粒在料浆中的沉降末速 |
3.1.4 骨料颗粒最大不沉粒径 |
3.2 球形骨料颗粒悬浮态力学分析 |
3.2.1 球形骨料单颗粒悬浮态 |
3.2.2 球形骨料群颗粒悬浮态 |
3.3 不规则形状骨料颗粒悬浮态力学分析 |
3.3.1 不规则形状骨料单颗粒悬浮态 |
3.3.2 不规则形状骨料群颗粒悬浮态 |
3.4 粉料和骨料颗粒静水沉降实验 |
3.4.1 实验方法 |
3.4.2 粉煤灰和水泥沉降规律 |
3.4.3 风积砂和矸石沉降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骨料和粉料组合充填料浆流动性实验研究 |
4.1 不同粉料灰浆流动度特征 |
4.1.1 单一粉料灰浆 |
4.1.2 混合粉料灰浆 |
4.1.3 细颗粒矸石浆 |
4.2 不同骨料粉料组合充填料浆流动性特征 |
4.2.1 充填料浆流动度实验 |
4.2.2 充填料浆流变实验 |
4.3 纯矸石膏体充填材料流动性实验 |
4.3.1 流动度 |
4.3.2 坍落度 |
4.4 本章小结 |
5 充填料浆输送管道管径设计方法 |
5.1 料浆管路输送阻力损失分析 |
5.2 充填料浆现场自流输送实验 |
5.2.1 现场实验的优势 |
5.2.2 实验准备 |
5.2.3 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煤矿充填料浆流动性优化应用效果 |
6.1 粉煤灰高浓度料浆充填开采 |
6.1.1 项目概况及充填开采工作面条件 |
6.1.2 粉煤灰高浓度自流输送充填开采方案 |
6.1.3 管道输送效果 |
6.2 风积砂似膏体充填开采 |
6.2.1 项目概况及充填开采工作面条件 |
6.2.2 风积砂似膏体自流输送充填开采方案 |
6.2.3 管道输送效果 |
6.3 煤矿纯矸石膏体充填开采 |
6.3.1 项目概况及充填工作面条件 |
6.3.2 矸石膏体充填方案 |
6.3.3 充填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煤矸石的氧化自燃特性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煤矸石的理化特性 |
1.2.1 煤矸石的物理性质 |
1.2.2 煤矸石的化学性质 |
1.2.3 煤矸石的分类 |
1.3 煤矸石的自燃机理 |
1.3.1 黄铁矿氧化机理 |
1.3.2 细菌作用机理 |
1.3.3 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 |
1.3.4 煤氧复合反应机理 |
1.4 煤矸石自燃的因素及危害 |
1.4.1 内在因素 |
1.4.2 外在因素 |
1.4.3 煤矸石自燃危害 |
1.5 煤矸石自燃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1 阻化剂的研究现状 |
1.5.2 惰性防自燃材料的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原材料 |
2.2 实验装置 |
2.3 阻化样品及隔氧材料的制备 |
2.3.1 煤矸石阻化样品的制备 |
2.3.2 隔氧材料的制备 |
2.4 阻化样品、隔氧材料性能评价及氧化产物分析 |
2.4.1 阻化样品性能评价及氧化产物分析 |
2.4.2 隔氧材料性能评价 |
2.5 煤矸石、粉煤灰、水泥表征测试 |
2.5.1 工业分析 |
2.5.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5.4 红外光谱(FTIR和 in-situ DRIFTS) |
2.5.5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G-DSC) |
2.5.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
2.5.7 粒度分析仪 |
第3章 不同种类煤矸石的氧化自燃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煤矸石工业分析和灰成分分析 |
3.3 煤矸石矿物组成分析 |
3.4 煤矸石中官能团种类及其分布 |
3.4.1 原煤矸石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 |
3.4.2 原煤矸石主要官能团分布规律 |
3.5 煤矸石的TG-DTG-DSC分析 |
3.5.1 特征温度点及热失重分析 |
3.5.2 热释放参数分析 |
3.6 煤矸石氧化动力学分析 |
3.6.1 氧化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3.6.2 反应机理函数的推断 |
3.6.3 煤矸石氧化反应动力学的计算 |
3.6.4 煤矸石的动力学参数比较与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Ca(OH)_2-DBHA复合对煤矸石自燃的抑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阻化前后煤矸石的矿物组成分析 |
4.3 阻化前后煤矸石热分析 |
4.4 阻化前后煤矸石红外光谱图对比分析 |
4.5 阻化剂对煤矸石中官能团变化规律的影响 |
4.5.1 阻化前后羟基和分子间缔合氢键变化规律分析 |
4.5.2 阻化前后含氧官能团变化规律分析 |
4.5.3 阻化前后芳香族基团变化规律分析 |
4.6 阻化前后煤矸石氧化过程动力学分析 |
4.7 Ca(OH)_2-DBHA对阻化煤矸石自燃性能的影响 |
4.7.1 Ca(OH)_2与DBHA复合对CO和 CO_2浓度的影响 |
4.7.2 Ca(OH)_2与DBHA复合对氧气浓度及耗氧速率的影响 |
4.8 小结 |
第5章 煤矸石基隔氧材料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原材料物性分析 |
5.2.1 煤矸石特性分析 |
5.2.2 粉煤灰特性分析 |
5.2.3 水泥特性分析 |
5.3 煤矸石隔氧材料的原材料配比研究 |
5.3.1 原材料配合比正交设计 |
5.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4 骨料粒径组合对隔氧材料性能的影响 |
5.4.1 煤矸石颗粒级配的设计 |
5.4.2 颗粒级配对骨料组合密度、空隙率及材料性能的影响 |
5.5 激发剂对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6 工作环境对煤矸石隔氧材料性能的影响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煤系偏高岭土混凝土抗盐渍土腐蚀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盐湖区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概述 |
1.2.1 盐湖区的环境条件特征 |
1.2.2 盐湖区混凝土腐蚀破坏研究概述 |
1.3 煤系偏高岭土的研究应用概述 |
1.3.1 偏高岭土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效果 |
1.3.2 偏高岭土在混凝土中的研究现状 |
1.3.3 煤系偏高岭土的应用概况 |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方案 |
2.1 试验内容 |
2.1.1 CMK砂浆力学性能试验 |
2.1.2 CMK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2.1.3 CMK混凝土抗腐蚀性能试验 |
2.1.4 CMK混凝土微观试验研究 |
2.2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1 原材料 |
2.2.2 配合比 |
2.3 试件制备 |
2.3.1 水泥砂浆试件设计及制备 |
2.3.2 混凝土试件设计及制备 |
2.3.3 胶凝浆体试件设计及制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
2.4.2 混凝土腐蚀试验仪器及方法 |
2.4.3 表观形貌及相对质量变化率 |
2.4.4 电阻率试验仪器及方法 |
2.4.5 物相成分及微观检测 |
第3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CMK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1 CMK对水泥砂浆抗折强度影响 |
3.1.2 CMK对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影响 |
3.2 CMK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CMK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
3.2.2 CMK混凝土抗压强度特性分析 |
3.3 CMK混凝土抗腐蚀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CMK混凝土腐蚀过程中表观形貌变化 |
3.3.2 CMK混凝土腐蚀过程中相对质量变化 |
3.3.3 CMK混凝土腐蚀过程中抗压强度变化 |
3.3.4 CMK混凝土腐蚀过程中的电阻率变化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CMK混凝土的微观试验研究与分析 |
4.1 CMK胶凝浆体腐蚀前后的物相成分变化 |
4.1.1 CMK胶凝浆体腐蚀前的XRD检测结果及分析 |
4.1.2 5wt%Na_2SO_4溶液腐蚀后CMK胶凝浆体的XRD检测 |
4.1.3 原状盐渍水溶液腐蚀后CMK胶凝浆体的XRD检测 |
4.2 CMK混凝土腐蚀前后界面过渡区变化 |
4.2.1 腐蚀前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形貌特征 |
4.2.2 5wt%Na_2SO_4溶液腐蚀后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形貌特征 |
4.2.3 原状盐渍水溶液腐蚀后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形貌特征 |
4.3 CMK混凝土的抗腐蚀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含油污泥热解产物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含油污泥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
1.1.1 来源 |
1.1.2 特点 |
1.1.3 危害 |
1.2 其它处理方法 |
1.2.1 机械分离法 |
1.2.2 溶剂萃取法 |
1.2.3 焚烧法 |
1.2.4 微波法 |
1.2.5 超声波处理技术 |
1.2.6 化学热洗法 |
1.2.7 生物处理技术 |
1.3 热解法 |
1.3.1 热解原理 |
1.3.2 热解产物性质的影响因素及利用方式 |
1.3.3 热解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热解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1 管式炉 |
2.2.2 线网反应装置 |
2.3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4 热解产物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
2.4.1 热解固体产物的分析方法 |
2.4.2 热解气体产物的分析方法 |
2.4.3 热解油的分析方法 |
2.4.4 数据处理方法 |
3 原料特性的分析表征 |
3.1 油泥分析表征 |
3.1.1 理化性质分析 |
3.1.2 热重分析 |
3.2 热解添加物分析表征 |
3.2.1 金属元素种类及含量 |
3.2.2 表面形态分析 |
4 固体产物性质及利用 |
4.1 实验设计 |
4.2 固体产物产率 |
4.2.1 油田开采油泥热解固体产物产率 |
4.2.2 炼化油泥热解固体产物产率 |
4.2.3 混合添加剂的炼化油泥热解固体产物产率 |
4.3 固体产物性质分析 |
4.3.1 理化性质 |
4.3.2 官能团分析 |
4.4 固体产物利用方式 |
4.4.1 油田开采油泥热解固体产物 |
4.4.2 炼化油泥热解固体产物 |
4.4.3 混合添加剂的炼化油泥热解固体产物 |
4.5 本章小结 |
5 液体产物和气体产物性质 |
5.1 实验设计 |
5.2 液体产物 |
5.2.1 液体产物产率 |
5.2.2 液体产物官能团分析 |
5.2.3 液体产物组成及相对含量分析 |
5.3 气体产物 |
5.3.1 气体产物产率 |
5.3.2 气体产物组分 |
5.3.3 气体产物热值 |
5.3.4 热解温度对甲烷产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油泥热解产物形成过程分析及机理探究 |
6.1 长直链烷烃热解过程分析 |
6.2 热解全过程反应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粉煤灰特性及利用途径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源固废基海工注浆材料研发及性能研究[D]. 高益凡. 山东大学, 2021(12)
- [2]粉煤灰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D]. 朱雪皎.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粉煤灰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性能及机理研究[D]. 崔荣基.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猪粪堆肥过程氮素转化与抗性基因转移机制及调控技术[D]. 武一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粉煤灰矿化封存CO2协同重金属固化[D]. 杨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6]铜尾矿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水化机理[D]. 张凯帆.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7]固料特性对煤矿充填料浆流动性影响规律研究[D]. 刘鹏亮.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8]煤矸石的氧化自燃特性及防治研究[D]. 马鹏传.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煤系偏高岭土混凝土抗盐渍土腐蚀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D]. 郭银河.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10]含油污泥热解产物特性的研究[D]. 李俏虹.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